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27课 我是猫教案 语文S版(1)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课文27我是猫|语文S版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课文27我是猫|语文S版](https://img.taocdn.com/s3/m/0667afddba0d4a7302763ab6.png)
《我是猫》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文中的心理描写,并能用自己的话简要讲述猫吃年糕的经过。
2.了解猫在吃年糕的过程中发生的一连串新奇而幽默的场景,初步感受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对弱者的深切的同情,对当时社会人情冷暖的不满与愤恨。
教学难点:理解感悟三条真理的含义以及表达的思想感情。
学情分析:学生的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学习的目标,对学习语文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各种学习活动。
特别是对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习内容都比较感兴趣。
但是在遇到思考难度较大的问题时,有畏缩情绪。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27课的生字词,不知道大家掌握的怎么样,看大屏幕,认读词语:年糕贪馋徘徊踢毽子倒霉机缘宛如泥沼预测枉然咒语遗憾掀起吝惜钳住挠掉拂掉2、指名读词语,齐读词语。
3、同学们生字掌握的还不错。
27课是第六单元的一篇课文,本单元的单元主题是什么?在本单元,我们将感受一些名家笔下的精彩片段。
回忆26课的课题,27课的课题是什么?我们已初步了解了27课的内容,回忆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事?按什么顺序写的?具体先写了什么年糕?接着写了什么年糕?最后写了什么年糕?(板书)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二、品味课文,理解感悟。
1、小猫在偷吃年糕时,发现了三条真理,这三条真理分别是在什么情况下发现的呢?真理的发现跟小猫的心理活动是分不开的,看每一条真理都是在怎样的心理活动中发现的呢?围绕表格(看大屏幕),认真读一读课文,画出相关内容,小组交流。
2、各组派代表展示交流,采用下面的句式:小猫发现的第()条真理是()。
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发现的:(),当时的心理活动是()。
(1)第一小组交流第一条真理。
理解这里的机缘具体指什么,以及悟出的第一条真理的意思。
(2)第二小组交流第二条真理。
理解第二条真理的意思。
(3)第三小组交流第三条真理。
最新语文S版五年级语文上册27 我是猫教案(教学设计)
![最新语文S版五年级语文上册27 我是猫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34400722c5da50e2524d7f57.png)
语文(S)教学设计教材:语文(S)五年级上册课文:27 我是猫板块:教学设计—教案设计思路:《我是猫》是日本近代著名作家夏目漱石写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是其代表作。
全书共十一节,本课节选自第二节。
作者以幽默而辛辣的笔触,用拟人的手法,生动地描写了一只猫偷吃年糕并发现了三条真理的过程。
表现了当时社会人情的冷漠,表达了作者郁积日久的不满和愤恨,对弱者给予了极大的同情。
本文语言幽默风趣,令人忍俊不禁。
因是译文,语言习惯与汉语不太相同,再加上本文写于十八世纪初,学生对那时的日本社会几乎没有什么了解,这给阅读课文带来了一定难度。
本单元的阅读训练重点是“欣赏名家笔下的艺术形象,体验阅读名著的乐趣”。
教学时,要引导学生简要说说猫偷吃年糕的过程,体会猫偷吃年糕的有趣情景,揣摩猫的心理活动,从而感受“猫”这个弱者的艺术形象,进而感受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师要抓住一个“趣”字引导学生深入阅读,让学生说说课文哪些情景滑稽可笑,为什么令人发笑。
使学生在阅读、思考、讨论、交流中体会猫的有趣与辛酸,感受语言的生动与幽默。
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主要内容,能用自己的话简要讲述猫偷吃年糕的经过。
2.体会猫在偷吃年糕过程中发生的一连串新奇而幽默的场景,体会文中的心理描写,感受作者对社会人情冷漠的不满,以及同情弱者的思想感情。
3.会认“馋、霉、键、吝、徘、徊、宛、钳、憾”9个生字,会写“糕、贪、馋、瞧、挠、霉、缘、压、宛、沼、预、枉、拂、咒、憾、掀”16 个字,在语境中理解“年糕、贪馋、倒霉、机缘、坦率、迟疑、徘徊、宛如、预测、枉然、咒语、遗憾、掀起”等新词语。
4.引导学生感悟课文的表达方式,品味幽默风趣的语言。
重难点分析:教学重点: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塑造“猫”这个形象,表达对当时社会人情冷漠的不满与愤恨,以及对弱者深切同情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理解感悟三条“真理”的含义以及表达的思想感情。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语文S版)五年级语文上册 我是猫 教学教案
![(语文S版)五年级语文上册 我是猫 教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ea460915acfa1c7ab00ccdd.png)
(语文S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我是猫教学教案27 我是猫授课类型:新授课(精读课)执笔人:教学目标:认读本文共25个生字,以及由生字组成的生词。
理解课文中词语和重点句子的意思。
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
用自己的话简单的说说猫吃年糕的经过。
体会小猫的可爱之处。
教学重点,难点:学习课文,体会重点句子的含义。
用字的话简单的说说猫吃年糕的经过。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初读课文,理清层次。
一、预习检测:1、初读课文,认字解词。
(1)、读课文,划出生字词,注意读准音节;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生字词。
(课前预习)(2)、检查自学效果:注音:糕()贪()馋()霉()宛()枉()咒()挠()撼释义:坦率:迟疑:遗憾:二、自合探究1、再读课文,理清层次。
(1)、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2)、探究自然段的意思,再想想哪几个自然段可以合并成一个结构段。
(3)、作者在写作时,语言十分的幽默,风趣,请找出你认为最令你发笑的句子。
三、展示提升1、交流2、质疑四、小结强调五、检测反馈1、.有感情朗读课文。
2、读课文,用自己的话简要说说猫吃年糕的经过。
六、拓展延伸朗读课文,体会文中幽默风趣的意思。
教学反思第二课时教学内容:细读课文,体会课文内容。
一、预习检测:1. 课文可以分几段,各写了什么?2. 经过上节课的学习,你认为这是一只什么样的小猫?二、自合探究1、细读课文,理解内容。
(1)、找出小猫看见年糕,偷吃年糕,拔年糕时的心理描写。
用“___”划出。
(2)、他在这些过程中悟出了几个什么真理?你是怎么理解这些真理的?。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课文27 我是猫|语文S版 (1)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课文27 我是猫|语文S版 (1)](https://img.taocdn.com/s3/m/59e3183a0b1c59eef9c7b42d.png)
语文《我是猫》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朗读课文,了解猫在偷吃年糕过程中发生的一连串新奇而幽默的场景,初步感受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引导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能用自己的话简要讲述猫偷吃年糕的经过。
3.引导学生感悟课文的表达方式,品味幽默风趣的语言。
4.通过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让学生的情感与作者产生共鸣,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1.体会作者对弱者的同情,对当时社会人情冷漠的不满和愤恨。
2.在读懂作者描写的每个场景的基础上,理解感悟三条“真理”的含义及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上课!看老师板书课题【板书课题】上节课,我们已经对夏目漱石的这篇佳作,有了一定的了解!谁现在来告诉老师经过上节的学习,你对这篇文章或者这只猫有着怎样的印象呢?二、完成习题,梳理脉络1、请同学们采用默读的方法完成课后的第二个习题,来梳理出课文的脉络。
找找看猫在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悟出了三条真理。
2、汇报交流,完成表格。
三、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请同学们默读课文1、2自然段,找出猫在发现第一条真理的过程中是一只怎样的猫呢?请同学们抓住关键语句,并做出批注。
【课件】汇报交流。
四、小组合作,探究交流1、请同学们说一说我们刚才是怎样学习第一部分的?(引导学生总结学习方法)【课件】合作提示:按照上述总结的学习方法来小组学习二、三部分,并在小组内说说你的体会。
2.交流汇报(1)第二条真理【课件】师小结:吃上年糕的猫又是什么反应呢?心情如何?那么烦躁的猫还能这样所谓沉着冷静故作镇定的悟出“所有的动物都能直觉的预测吉凶祸福!”的真理,它真是可笑至极。
(2)第三条真理【课件】过渡:现在的猫已不再认为年糕是诱人的了,它把年糕当成是妖怪,那小猫是怎样在与年糕搏斗中悟到了第三条真理:临危之际,平时做不到的事这时也能做到。
五、细看插图,升华情感大家都觉得它可笑,你怎么觉得它可怜呢?瞧,他交流的是课文的第7自然段和插图,他可真会学习,插图是我们可以借助用来学习的有效资源。
最新语文S版五年级语文上册27 我是猫教案(教学设计)
![最新语文S版五年级语文上册27 我是猫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d37f33bcc17552706220803.png)
语文(S)教学设计教材:语文(S)五年级上册课文:27 我是猫板块:教学设计—教案设计思路:《我是猫》是日本近代著名作家夏目漱石写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是其代表作。
全书共十一节,本课节选自第二节。
作者以幽默而辛辣的笔触,用拟人的手法,生动地描写了一只猫偷吃年糕并发现了三条真理的过程。
表现了当时社会人情的冷漠,表达了作者郁积日久的不满和愤恨,对弱者给予了极大的同情。
本文语言幽默风趣,令人忍俊不禁。
因是译文,语言习惯与汉语不太相同,再加上本文写于十八世纪初,学生对那时的日本社会几乎没有什么了解,这给阅读课文带来了一定难度。
本单元的阅读训练重点是“欣赏名家笔下的艺术形象,体验阅读名著的乐趣”。
教学时,要引导学生简要说说猫偷吃年糕的过程,体会猫偷吃年糕的有趣情景,揣摩猫的心理活动,从而感受“猫”这个弱者的艺术形象,进而感受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师要抓住一个“趣”字引导学生深入阅读,让学生说说课文哪些情景滑稽可笑,为什么令人发笑。
使学生在阅读、思考、讨论、交流中体会猫的有趣与辛酸,感受语言的生动与幽默。
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主要内容,能用自己的话简要讲述猫偷吃年糕的经过。
2.体会猫在偷吃年糕过程中发生的一连串新奇而幽默的场景,体会文中的心理描写,感受作者对社会人情冷漠的不满,以及同情弱者的思想感情。
3.会认“馋、霉、键、吝、徘、徊、宛、钳、憾”9个生字,会写“糕、贪、馋、瞧、挠、霉、缘、压、宛、沼、预、枉、拂、咒、憾、掀”16 个字,在语境中理解“年糕、贪馋、倒霉、机缘、坦率、迟疑、徘徊、宛如、预测、枉然、咒语、遗憾、掀起”等新词语。
4.引导学生感悟课文的表达方式,品味幽默风趣的语言。
重难点分析:教学重点: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塑造“猫”这个形象,表达对当时社会人情冷漠的不满与愤恨,以及对弱者深切同情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理解感悟三条“真理”的含义以及表达的思想感情。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小学语文S版 五年级上册27《我是猫》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小学语文S版 五年级上册27《我是猫》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14cffd84028915f804dc294.png)
小学语文S版五年级上册27《我是猫》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1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文中的心理描写,并能用自己的话简要讲述猫偷吃年糕的经过。
2、了解猫在吃年糕的过程中发生的一连串新奇而幽默的场景,进一步感受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2学情分析本篇课文虽然是名著,但是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分析上还是有些困难,能够体会到作者意图的还不够多。
因此在教学上我采用在猫发现真理的过程中入手,让学生感觉到这些真理表面上是猫发现的,实则却是作者通过观察得到的。
从此引发学生的思考,更深程度的理解作者对弱者深切的同情,最终达到学习本课的目的。
3重点难点重点: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对弱者的深切的同情,对当时社会人情冷暖的不满与愤恨。
难点:理解感悟三条真理的含义以及表达的思想感情。
4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4.1.1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一、复习字词,导入新课。
检查学生对字词的掌握情况。
活动2【讲授】二、浏览课文,整体感知。
请同学们快速读课文,回忆一下,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活动3【活动】三、自读自悟,深入理解。
学习要求:1.默读课文,思考:猫分别在什么情况下发现了哪几条真理?它的心理活动如何?2.你觉得哪些情景最可笑?为什么?画出相关的语句,并尝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你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学生自读自悟,自主学习。
)活动4【活动】四、交流汇报,深入学习。
1.引导学生结合课文第二题,梳理猫发现三条真理的过程。
第一条真理:难得的机缘,会使所有动物敢于干出他们并非情愿的事来。
(这条真理是在猫看见年糕时发现的,它当时的心理活动是:若想吃,趁此刻,如果坐失良机,只好胡混光阴,直到明年也不知道年糕是什么滋味。
)理解:①“我虽说是猫,却并不挑食,不管什么,能填饱肚子就行。
”放在句首有什么作用?②“瘮人”“难得的机缘”指的是什么?第二条真理:所有的动物,都能直觉地预测吉凶祸福。
语文S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我是猫》教案
![语文S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我是猫》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5b69a74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f47e26e.png)
语文S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我是猫》教案1. 教学目标1.1 能够明确文中人物的身份、性格特点并理解其行为的原因;1.2 能够理解“喜新厌旧”和“自卑”的含义;1.3 能够理解“同情心”、“友爱心”的重要性;1.4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审视自己的内心世界。
2. 教学重点理解文中人物的身份、性格特点并理解其行为的原因。
3. 教学难点理解“喜新厌旧”和“自卑”的含义。
4. 教学过程4.1 导入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了解猫的常见特征,以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和好奇心。
例如:猫有哪些特征?它们喜欢做什么?它们的行为有哪些可爱的地方?4.2 阅读教师要求学生先通读全文,初步理解故事情节,然后分段阅读,注重理解和记忆。
4.3 互动探究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文中人物的身份、性格特点,并理解其行为的原因。
例如:•“我”是怎样一种猫?它的性格特点有哪些?•为什么“我”想进家里呢?为什么又想出门呢?•黑猫为什么常常挑剔自己的食物?•猫咪们之间的关系是如何的?它们之间有发生过什么冲突吗?4.4 深化理解教师带领学生深入理解文章中的“喜新厌旧”和“自卑”的含义,并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和程度,进行分层次的解释和讲解。
4.5 后续拓展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同情心、友爱心、关爱小动物等方面的讨论和思考,并提出课堂作业,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行动。
5. 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们已经了解到了猫咪们的一些特点和行为,更加明确了人与动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同时,学生们也意识到了自己的内心世界,更加注重培养同情心和友爱心,关爱小动物,促进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课文27 我是猫|语文S版 (1)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课文27 我是猫|语文S版 (1)](https://img.taocdn.com/s3/m/0a085d546c85ec3a87c2c596.png)
我是猫教学目标:1.会认“馋、霉、毽、吝、徘、徊、宛、钳、憾”9个生字,在语境中理解“年糕、倒霉、机缘、迟疑、徘徊、宛如、预测”等词语。
2.指导学生朗读课文,了解猫在偷吃年糕过程中发生的一连串新奇、幽默、无奈的场景,初步感受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要有一颗同情心、爱人之心等。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引导通过抓住关键词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能用自己的话简要讲述猫偷吃年糕的经过。
4.引导学生品味幽默风趣的语言。
重难点分析: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理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初步感悟三条“真理”的含义。
教学难点:初步感悟三条“真理”的含义,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三课时。
教学活动设计:第一课时一、找准切入点,启发谈话,激发兴趣:谈话:家里的小动物在家里都做过哪些事?质疑:和你抢过东西吃吗?结论:家里的猫或动物“随心所欲、想吃就吃”。
对比:作家笔下的猫“能吃便吃”。
出示插图,初步感悟人物的冷漠,为文本思想作下伏笔。
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理清脉络:1.浏览课文,结合课后练习第二题理清课文脉络。
2.汇报交流。
三、自由朗读课文,抓关键词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1、结合文本内容理解“思忖”的意思。
2、快速朗读第二自然段,看小猫如何付诸行动。
设置阅读问题理解课文内容:①这是一块怎样的年糕?(又香又瘆人)②理解“瘆人”的意思。
③通过“又香又瘆人”理解猫的矛盾心理;④引读描写猫心理活动的关键句,认读词语,得出想法,理解真理。
3、快速朗读第三、四自然段:理解猫在吃年糕时的想法和做法。
出示描写心理活动的关键句,在语言环境中帮助学生理解词语:迟疑、徘徊。
出示动作描写的关键句,在语言环境中帮助学生理解词语:宛如。
理解第二条真理。
4、快速朗读第五、六自然段:通过圈出有关办法的关键词理解课文内容。
质疑:(1)被黏住牙的小猫感觉怎样?理解词语:钳住。
(2)得出心理活动。
(3)抓住关键词汇报小猫想到的摆脱年糕的办法。
我是猫教学设计(共8篇)
![我是猫教学设计(共8篇)](https://img.taocdn.com/s3/m/c4c7f084daef5ef7ba0d3c4e.png)
篇一:我是猫教学设计我是猫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多媒体课件问:这是什么?看到这样一块美味的年糕,你最想做什么?(抽生汇报)过渡:是啊,这年糕这么诱人,谁又能抵挡得住它的诱惑呢?日本名家夏目漱石先生笔下的那只猫儿就碰上了这事儿,即使是主人吃剩的年糕,它也没能抵挡住诱惑,而且还从中悟出了几条“真理”呢!今天,让我们一起去走进《我是猫》,一起来品味这个有趣的故事吧!(板书课题)2、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出示学习要求:(课件二自学要求?)3、你觉得哪个场景最好笑,为什么?过渡:(看着孩子们笑容可掬的样子,老师打心底里感谢那只猫,谢谢它给我的孩子们带来了快乐,孩子们,那让我们赶紧去认识那只可爱的猫吧!)1、再次出示(年糕的图片课件四),孩子们,如果你此时就是一只饥肠辘辘的小猫,见到这冒着香气的年糕,你会怎么想?2、那文中的小猫是怎么想的呢?原来,你们和文中的小猫想法基本一致呢,一群小馋猫,悟出了色标出)(抽生汇报,抓住重点词从猫的动作、心理活动等方面进行体会。
a“瘆人”是什么意思呢?此时,猫的心里是什么样的,用一个词概括(担心,害怕,恐惧等抽生汇报)带着这样的感情,抽生课件六,男女生各抽一人)c“难得的机缘”,在这里指什么呢?这是小猫的心理又是怎样的呢?当学生汇报到“当我意识到这年糕原来是个妖怪时,已经迟了,宛如陷进沼泽的人越是着急着。
3、虽然你处境尴尬,心里着急,但令人欣喜的是,经历了危险,2、你这个样子实在是(抽生答可怜)小猫,你的两只脚为什么要直立起来呢?(抽生汇报)你是怎么想的呢?3、直立起来的两条腿,解除你的燃眉之急了吗?你后来又是怎么做的呢?4、创设情境:各位同学,现在你不做你自己,你来做文中的这只猫。
你现在被年糕粘住了牙。
现在,老师引读,孩子们接读。
请听:(师激情朗读:真理已经发现了两条??一定是朝厨房奔来)孩子们接读(展示课件第十一屏)(孩子们从烦躁之急。
6、你的样子既可怜又可笑,已然不是猫的样子,(师朗读:但是不是猫,又有何干?生接读:从无论如何到只得在厨房里到处转着圈跑展示课件第十三屏)(四)、学习第四部分1、说说你遭到了哪些人的嘲笑与呵斥?他们是怎样嘲笑你、呵斥你的?3、引导看图(展示课件第十四屏)4、问:猫儿们,想想你现在的处境,而你又看到了人们这样的反应,心情如何?四、总结全文1、师:同学们,课文学完了,除了可笑之外,猫儿还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那假如你就是猫的主人,你会和文中的人们一样吗?那你会怎么做?2、师:看得出,同学们都具有一颗能同情弱小的心,这也正是作者想要告诉大家的。
语文S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我是猫》教案
![语文S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我是猫》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44d8841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c9.png)
语文S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我是猫》教案一、教材背景1.1 教材信息•教材名称:语文S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单元名称:《我是猫》•作者:松浦范二1.2 教材特点《我是猫》是语文S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的一篇课文。
这篇课文以猫的视角叙述,通过猫的观察和思考,展现了猫与人类的互动以及猫对于人类生活和感情的理解。
这篇课文既有趣味性,又富有教育性,适合用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观察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二、教学目标2.1 知识目标•了解《我是猫》的大意和基本内容;•掌握《我是猫》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型;•理解猫的视角,培养学生对生活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2.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个人见解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感情体验和表达能力。
2.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动物的关爱意识;•引发学生对自己与动物之间互动的共鸣和思考;•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自我表达能力。
三、教学内容与过程3.1 教学内容•课文导读•课文阅读与理解•词汇和句型学习•个人思考和表达•情感体验和表达3.2 教学过程课文导读•老师向学生介绍《我是猫》的背景和作者,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课文阅读与理解•学生自主阅读《我是猫》,然后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于猫的观察和思考。
词汇和句型学习•针对重点词汇和句型,进行讲解和练习。
•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归纳总结重点词汇和句型,并进行拓展应用。
个人思考和表达•学生思考自己是否有宠物或与动物的亲密经历,写下自己的体会和感受。
•学生可以选择口头表达或书面表达,并与同学分享。
情感体验和表达•学生可以选择一个与动物相关的话题,进行情感描写和表达,并展示给同学。
3.3 教学方式•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生个体思考+小组合作讨论+全班分享•口头表达+书面表达+展示四、教学评价与反思4.1 教学评价方式•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和表达能力•针对学生的作业和展示进行评价4.2 教学反思•教师在组织课堂活动时,要注意时间的控制,确保每个环节都有足够的时间进行。
最新语文S版五年级语文上册27 我是猫教案(教学设计)
![最新语文S版五年级语文上册27 我是猫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d5fdb61804d2b160b4ec0b3.png)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设计说明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激发兴趣
1. 同学们,你们一定亲眼见过各种各样的 猫,或读过不少写猫的文章,对猫有一定的了 解。谁愿意把你知道的不同寻常的、十分新奇 的猫向大家介绍?
2. 学生交流自己认识的猫。 3. 你们说的这些猫,的确不同寻常。但是
以学生喜闻乐见的话题巧
本单元的阅读训练重点是“欣赏名家笔下的艺术形象,体验阅读名著的乐 趣”。教学时,要引导学生简要说说猫偷吃年糕的过程,体会猫偷吃年糕的有趣情 景,揣摩猫的心理活动,从而感受“猫”这个弱者的艺术形象,进而感受作者表达 的思想感情。教师要抓住一个“趣”字引导学生深入阅读,让学生说说课文哪些情 景滑稽可笑,为什么令人发笑。使学生在阅读、思考、讨论、交流中体会猫的有趣与 辛酸,感受语言的生动与幽默。
教学过程首尾照应,总结 了课文,提升了学生的思维, 升华了学生的情感。
复出现并强调‘我是猫’”;时常对生活发表看法,
并称为‘真理’;怕别人嘲笑;仇恨缺乏同情心的
人”。其他答案可能有:这是可怜的猫; 机敏的猫;
滑稽可笑的猫;聪明会思考的猫; 洞察世事的
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情
猫;有思想的猫;可爱有趣的猫……
感是教学的难点,有了上面的
2.说说作者为什么要塑造“猫”这个形象, 探究和体会,此时揭示“猫”
课文表达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这个文学形象的意义已是水到
作者塑造“猫”这个形象是为了批评人类 渠成。学生能感悟到“猫”这
缺乏同情心。课文表达了作者对人情冷漠的不 个形象代表着弱者,作者写这
满和愤恨,对弱者给予了极大的同情。
文章语言幽默,写法很独特;猫拔年糕的描写 具体、形象;不知作者为什么要写这只猫;到 底有没有这样的猫……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课文27 我是猫|语文S版 (1)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课文27 我是猫|语文S版 (1)](https://img.taocdn.com/s3/m/7e16d1dc83d049649b665865.png)
27、我是猫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猫在吃年糕的过程中发生的一连串新奇而幽默的场景。
2、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文中的心理描写,感悟三条“真理”的含义。
3、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重点:体会文中的心理描写,感悟三条“真理”的含义。
难点:初步感悟三条“真理”的含义,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精读课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回顾课文内容。
1、导入: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日本名家夏目漱石先生笔下的那只猫儿和年糕之间发生的趣事。
2、用填空的方式回顾主要内容:快速浏览课文,想想本文围绕“年糕”写了一件什么事?一只猫见到一块年糕,在没人发现的情况下偷吃了那块年糕,可是它的牙齿被年糕粘住了拔不出来,在这个过程中它悟出了“三条真理”。
3、将故事概括为三个部分:见年糕——吃年糕——拔年糕。
二、走进文本,指导学法。
1、自由朗读,用“——”画出猫“见年糕”的情景,再用自己的话说说经过。
2、找出当猫见到年糕时的心理活动,用“~~~”画出来。
随着学生的汇报,教师相机指导,体会句子:“展眼一瞧……吃呢,还是不吃?”“坐失良机,胡混光阴”等。
3、小猫悟出了什么“真理”?你怎么理解这条“真理”?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体会。
“难得的机缘,会使所有的动物敢于干出他们并非情愿的事来。
”4、第一部分学法的总结:读课文—说情景—找心理—悟真理三、合作探究,展示成果。
1.师:请同学们根据第一部分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提示,小组共同学习第二、三部分——“吃年糕”“拔年糕”,进行汇报。
(出示表格,小组合作完成表格内容)2、学生合作探究、交流学习。
随着学生的汇报,教师相机引导,抓住以下句子进行体会:心里在催促自己:“还不快吃!”我一边盯住碗底一边想:假如有人来才好呢!“当我意识到这年糕原来是个妖怪时,已经迟了……”(体会猫的牙齿被年糕粘住的尴尬场景)重点引导学生结合实际理解“第二条真理”:所有的动物,都能直觉地预测吉凶祸福。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7我是猫_语文S版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7我是猫_语文S版](https://img.taocdn.com/s3/m/35e1f810aef8941ea66e05d5.png)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7我是猫_语文S版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文中的心理描写,并能用自己的话简要讲述猫吃年糕的经过。
3.了解猫在吃年糕的过程中发生的一连串新奇而幽默的场景,初步感受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1.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对弱者的深切同情,对当时社会人情冷暖的不满与愤恨。
2.理解感悟三条真理的含义以及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课时两课时1我是猫2 我虽说是猫,却并不挑❶食,不管什么,能填饱肚子就行。
[句导读:介绍“我”在吃这方面的特点,自然引出下文。
]3[①文章用的是第几人称?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因此,如今想吃年糕,绝非贪馋(chán)的结果,而是从“能吃便吃”的观点出发。
我思忖(cǔn),主人也许会有吃剩的年糕放在厨房里,于是,便向厨房走去。
段导读:指出“我”想吃年糕。
4 粘在碗底的还是早晨见过的那块年糕。
坦率地说,年糕这玩艺儿,我至今还未曾粘❷过牙哩(li)。
5[②如果把“未曾粘过牙”改为“从未吃过”,可以吗?为什么?]展眼一瞧,好像又香又瘆(shèn)人。
[句导读:形象地描写出“我”此时矛盾的心理,年糕很香,确实想吃,但也有点使人害怕。
]我搭上前爪,将粘在表面的菜叶挠下来。
6[③句中的“挠”能不能换为“拿”?为什么?]一瞧,爪子上沾了一层年糕的外皮,黏(nián)乎乎的;一闻,就像把锅里的饭装进饭桶里时所散发1知识点详解☜2❶挑,此处读tiāo。
3①第一人称。
用自述的方式,增加文章的真实感和亲切感。
4❷粘,此处读zhān。
5②还是用“未曾粘过牙”好,二者意思虽然相同,但后者不如前者形象。
6③不能,“挠”字形象地说明了猫的动作。
然而,我大吃一惊。
[⑩“然而”二字说明了什么?]当我以为已经咬断而将要拔出牙齿时,却怎么也拔不动。
[“我”为什么拔不出牙?]7本想再咬一下,可牙齿又动弹❺不得。
语文S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我是猫
![语文S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我是猫](https://img.taocdn.com/s3/m/240a5e0d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fb.png)
语文S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我是猫一、教学目标1.了解《我是猫》的故事内容和主题。
2.掌握阅读理解和文学鉴赏的基本技巧。
3.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写作能力。
4.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学习兴趣。
二、教学重点1.帮助学生理解故事的主要情节和主题。
2.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阅读理解和文学鉴赏。
三、教学准备1.课本《语文S版五年级上册》2.PPT演示文稿四、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1.利用课件或黑板,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
2.向学生提出问题:“你们有没有听说过《我是猫》这个故事呢?”阅读故事(15分钟)1.学生独立阅读《我是猫》这篇文章,并标注不理解的词语和句子。
2.学生们互相讨论,解释和理解文章中的生词和句子。
文学鉴赏(20分钟)1.学生回顾故事的主要情节和人物。
2.学生们一起探讨故事的主题和中心思想。
3.学生们根据故事中的描述和对话,分析作者给读者的提示和暗示。
阅读理解(25分钟)1.教师通过指导问题,帮助学生深入阅读,并回答相关问题。
2.学生们展开讨论,分组讨论他们的答案,并互相纠正。
书写练习(15分钟)1.学生们根据故事的内容,进行写作练习,写一篇关于自己的宠物的作文。
2.学生们互相交换作文,进行修改和评价。
总结和讨论(10分钟)1.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总结故事的主要内容和自己的感想。
2.学生们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五、课堂延伸为了进一步巩固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可以进行以下延伸活动:1.让学生以《我是猫》为题目,写一篇对这个故事的后续发展的短篇小说。
2.学生们进行小组合作,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进行演讲展示。
3.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为故事中的角色设计更多的对话和情节,扩展故事内容。
4.学生们可以自行查找相关资料,了解猫科动物的特点,并进行展示分享。
六、教学反思本堂课通过阅读理解和文学鉴赏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我是猫》故事的主题和中心思想。
同时,通过写作练习和讨论,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习惯。
语文S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我是猫.doc
![语文S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我是猫.doc](https://img.taocdn.com/s3/m/020827c065ce0508763213ed.png)
语文S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我是猫教学目标:1.会写“糕、贪”等13个生字,会认“馋、霉”等9个生字,在语境中理解“年糕、贪馋”等新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文中的心理描写,并能用自己的话简要讲述猫吃年糕的经过。
3.了解猫在吃年糕的过程中发生的一连串新奇而幽默的场景,初步感受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对弱者的深切的同情,对当时社会人情冷暖的不满与愤恨。
教学难点:理解感悟三条真理的含义以及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日本着名作家夏目漱石先生的代表作《我是猫》中的一个精彩片断。
看到题目,你有什么疑问?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走进课文去寻找答案。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新词。
1.自由读课文,把字音读正确,句子读通顺,在课文中画出生字、新词。
2.交流自学生字、新词的情况。
重点指导:属于左右结构的生自有哪些?哪些字的字形容相混淆?三、再读课文,了解大意,理清层次。
1.自由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2.想一想:全文可以分成几个部分?每个部分都讲了什么内容?第一部分:写“我”看见厨房没有人,决定抓住机会吃了那块年糕,并由此发现了第一条真理。
第二部分:写“我”人不见一个人影,咬了一口年糕不能动时,又发现了第二条真理。
第三部分:写“我”为了摆脱那年糕,使出种种伎俩,最终直立起来已经不是猫了,又发现了第三条真理。
第四部分:写在人们的嘲笑下“我”无奈地演完一场丑剧。
四、布置作业:1.抄写课文中的生字新词。
2.朗读课文,达到正确流利。
第二课时一、复习字词,导入新课。
二、浏览课文,整体感知。
请同学们快速读课文,回忆一下,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三、默读思考,自主学习。
学习要求:1.默读课文,思考:猫在头吃年糕的时候发现了哪几条真理?分别是在什么情况下发现的?你觉得哪些情景最可笑?为什么?分页标题#e#2.画出相关的语句,并尝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语文S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我是猫》教案
![语文S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我是猫》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9a9a847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b1.png)
语文S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我是猫》教案语文S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我是猫》教案【内容简析】《我是猫》是一篇精读课文。
它选自日本近代著名作家夏目漱石的同名长篇小说,这部小说是世界文学名著之一。
课文中,作者以幽默而辛辣的笔触,用拟人化的手法,生动描写了一只猫偷吃年糕并发现三条真理的过程。
课文分四部分,先写“我”决定偷吃年糕并发现第一条真理,再写“我”的牙齿被年糕粘住,不能动时发现了第二条真理,接着写“我”为摆脱年糕使出种种伎俩,又发现第三条真理,最后写“我”在人们的嘲笑中无奈而愤恨地演完一场丑剧。
文章表现了当时社会人情的冷漠,表达了作者郁积日久的不满和愤恨,对弱者给予了极大的同情。
课文中有一幅插图描绘的是主人一家正在嘲笑那只猫,每个人表情不一:男主人一脸凶气,女主人指手画脚,女佣人惊讶不已,孩子们哈哈大笑。
而那只猫正无奈地在地上转圈,旁边还放着粘有年糕的碗。
这个画面生动再现了课文最后一段的内容,它对学生整体把握课文,深刻地理解文章主题起到辅助作用。
文章生动而幽默,深受读者的喜爱。
不论是惟妙惟肖地描述猫行为举止的地方,还是猫发现的真理的地方,都让人在忍俊不禁中产生联想与思考。
文章的表现手法与艺术特色值得学生感悟与体会。
【设计理念】倡导自读自悟,实现多边对话与个性化阅读。
教师为学生创设真实的对话交流的环境,使学生在阅读讨论中质疑、理解、感知、体验,从中感受猫的有趣与辛酸,感受语言的生动与幽默。
让学生在笑声中思索与顿悟,同时揣摩写作手法,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认识9个生字,会写16个生字,在理解生字词的基础上读懂课文。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猫吃年糕过程中发生的一连串新奇而幽默的场景,初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引导学生体会猫的.有趣可爱,感受课文幽默风趣的语言艺术。
【重点难点】引导学生抓住猫的动作、心理去感知猫的有趣及“真理”的含义,从而体会作者对弱者的深切同情,对当时社会人情的冷漠的不满和愤恨。
语文S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我是猫
![语文S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我是猫](https://img.taocdn.com/s3/m/c7ea425e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200f758.png)
语文S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我是猫教学目标1.了解猫类动物的生活特点,并感受其中的趣味;2.加深对生物特征和行为的认知;3.通过学习猫的生活习性,增强对宠物及其他动物的尊重和爱护。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猫类动物的习性和生活特点;2.教学难点:如何通过对猫的了解,通过写作表达出来。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1.老师问学生们是否喜欢猫,并让学生们说出自己喜欢猫的原因;2.老师给学生们介绍猫,让学生们了解猫的一些生活习性和特点。
学习(30分钟)让学生们阅读《我是猫》,了解猫的一些生活经历和独特习性,并就以下问题讨论:1.猫为什么喜欢晒太阳?2.猫最喜欢做什么?3.猫的嗅觉和听觉是否很强?4.猫为什么会把食物藏起来?辅导学生把学习到的内容整理成表格,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总结:生活习性描述喜欢晒太阳猫喜欢找一个能晒太阳的地方,晒太阳可以使猫的体质更加健康最喜欢做猫喜欢睡觉,小时候喜欢玩耍,喜欢追逐小毛球,和人一起玩耍嗅觉和听觉独特的嗅觉和听觉,能帮助它们找到食物和寻找猎物食物藏起来猫把食物藏起来,可能是因为它们习惯了以往生活中的食物不够稳定的缘故,或是因为它们想避免饥饿。
拓展(15分钟)让学生尝试用自己的语言和思维来写出一篇小猫的日记,让学生们通过写作表达出自己对猫的认知和感受。
提示:可以从小猫的角度出发,让学生们描述小猫的一天,包括起床、玩耍、吃饭、睡觉等。
可以借助词汇卡片或模板,让学生们更好地开展写作活动。
总结(5分钟)老师向学生们讲解总结一个学习的方法,每次学习完一个知识点后,总结出自己的收获和不足,可以用脑筋操、思维导图等方式帮助自己更好地总结所学内容。
课后作业1.完成小猫的日记的写作任务,文章要求至少200字;2.总结所学知识点,做好课程笔记。
参考资料《我是猫》K 连环漫画,有关猫科动物的资料以及研究报告。
学校《我是猫》教学设计
![学校《我是猫》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6896aed168884868662d620.png)
《我是猫》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材语文S版五年级上册第27课。
【教材分析】《我是猫》是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名著之旅中的第二篇课文。
,本单元的重点是欣赏名家笔下的艺术形象,体验阅读名著的乐趣。
《我是猫》节选自日本著名作家夏目漱石的同名小说。
作者以幽默而辛辣的笔触生动地描写了猫偷吃年糕并发现三条真理的过程,表现了当时社会人情的冷漠。
全文以第一人称,也就是猫的视角来写,让作品更具生动性和幽默感。
五年级属于第三学段,在阅读中,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大胆地分享个性化的阅读感受是重点训练目标。
五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能通过自主阅读把握住课文的主要内容,并直观地感受到作品的幽默感。
但由于本身的年龄特点和生活阅历的限制,学生大多只会关注课文里有趣的情节,不能体会到作者语言的魅力,对课文要表现的主题也不会有太多的感受。
从文本特点、学段目标、单元目标、学生实际四个方面综合考虑,我确定了“有趣味,有思考,有深度”的课堂基调,精心设计语文实践活动,努力地为学生搭建平台:让学生在默读、自由读,对比读中感受作者语言的魅力;在大胆分享阅读感受的过程中,欣赏猫的形象;在创意改写的过程中,由体会独特视角走向运用独运独特视角;在对比阅读、推荐阅读的过程中,从课文走向更为广阔的阅读空间。
【教学准备】学生准备:熟读课文,扫除字词障碍,初步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教师准备:阅读《我是猫》整本小说,了解不同译本之间的差异;制作课件。
【教学目标】1、整体感知,了解课文的主要的内容。
2、感受作者写作视角的独特,并试着运用;品味生动的心理描写,感受猫的形象。
3、引导学生体验阅读名著的快乐,激发学生阅读整本书的兴趣。
【教学重点】感受作者写作视角的独特,并试着运用;品味矛盾的心理,感受猫的形象。
【教学难点】品味矛盾的心理,感受猫的形象。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整体感知(一)、《我是猫》是一部小说,读小说首先要关注主要人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是猫
一、教材
1、本课在教材中的位置
《我是猫》是近代著名作家夏目漱石的代表作,作者以幽默而辛辣的笔触,用拟人的手法,生动地描写了一只小猫偷吃年糕并发现了三条真理的过程。
表现了当时社会人情的冷漠,表达了作者郁积日久的不满和愤恨,对弱者给予了极大的同情。
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是“欣赏名家笔下的艺术形象,体验阅读名著的乐趣。
”五篇课文全部都是经典之作,内容丰富,含义深刻,语言精湛,教材选取的均为儿童喜闻乐见的精华部分,教学时主要以读为主,在读中感悟作品的意义,在读中陶冶情操,在读中受到语言的熏陶,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
2、教学目标、任务
针对课文特点,在第一课时初步疏通课文,了解全文基本内容的基础上,结合五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新课要求,我把本课的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定为:
知识与能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文中的心理描写,并能用自己的话简要讲述猫吃年糕的经过。
过程与方法:以读为主,开展多种形式的读,在读中感悟作品的意义,在读中陶冶情操,在读中受到语言的熏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体会作者对弱者深切的同情,对当时社会人情冷漠的不满与愤恨。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对弱者深切的同情,对当时社会人情冷漠的不满与愤恨。
教学难点:
理解感悟三条真理的含义以及文中运用的描写方式。
二、教法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表学生的阅读实践。
”“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基于本理念,这节课力求为学生创设个性化的阅读空间,开展多种形式的阅读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不同角色的体验与课文展开零距离对话,体现在阅读实践中自读、自悟、互评、合作、探索的学习过程。
为此,教读本文时采用如下的教学方法:
1、朗读法:“教学诸法读为本”。
本文含义深刻,教学中引入诵读法。
通过朗读,整体感知理解内容。
2、点拔法:运用点拔法以突出重点,突出“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特征。
同时点拔法能开启学生智慧,点燃思维火花。
3、合作探究法:难点采用小组合作讨论学习的方式,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让学
生在讨论中分析。
符合素质教育“以人为本”的理念。
教学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初读课文,扫清阅读障碍,整体感知课文,学习课文前半部分;第二课时反复阅读,多角度有创意地理解课文,进行探究性学习。
三、学法
新课程提倡学生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虽然五年级学生具有初步的整体感知课文和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能力。
但本文某些字词、句子的具有深厚的意蕴,学生则容易出现:抓表层易,知本质难的现象。
所以在教学时要考虑让学生多读,要多让学生采用合作、探究的方法来学习,要保证学生质疑问难的时间,要重视引导和适时的点拔、多给学生鼓励,以激发学生阅读、探究兴趣。
因此,学习本文时学生的学法主要是:
1、反复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字词。
2、圈点勾画文中不理解的词或句子,提出问题。
3、提倡多角度、有创意地阅读,拓展思路,激发独特的感受,抓住关键提问,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4、运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
四、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介绍作者,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一定亲眼见过各种各样的猫,或读过不少写猫的文章,对猫有一定的了解。
谁愿意把你知道的不同寻常的、十分新奇的猫请向大家介绍?
2.学生交流自己认识的猫。
3.你们说的这些猫,的确不同寻常。
但是今天我们要认识的一只猫,更加奇特!这只猫神通广大,才高识广,是一只能发现真理的神猫、奇猫。
这只猫就在日本近代著名作家夏目漱石的作品——《我是猫》里面。
《我是猫》这部长篇小说是世界文学名著之一。
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课文《我是猫》选自这篇小说。
让我们走进课文,去认识这只神奇的猫吧!板书课题。
(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新词。
1.自由读课文,把字音读正确,句子读通顺,在课文中画出生字、新词。
2.交流自学生字、新词的情况。
重点指导:
(1)属于左右结构的生自有哪些?
(2)哪些字的字形容易混淆?
(三)、浏览课文,整体感知。
同学们自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四)、默读思考,自主学习。
学习要求:
1.默读课文,思考:猫在偷吃年糕的时候发现了哪几条真理?分别是在什么情况下发现的?
2.画出相关的语句,并尝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交流汇报,深入学习
引导学生结合课文第二题,梳理猫发现三条真理的过程。
第一条真理:难得的机缘,会使所有的动物敢于干出他们并非情愿的事来。
(这条真理是在猫看见年糕时发现的)
第二条真理:所有的动物,都能直觉地预测吉凶祸福。
(这条真理是在猫吃年糕的时候发现的)
第三条真理:临危之际,平时做不到的事这时也能做到。
(这条真理是猫在拔年糕时发现的)
4、简述猫吃年糕的过程
5、你还有什么不懂得问题?
(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学生自读自悟,自主学习。
)
(五)总结,布置作业
填写表格中的三条真理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新课。
1、教师谈话引入
2、学生汇报上节课作业情况
回顾主要内容或简述猫吃年糕的过程。
同时学生展示所填表格,猫在偷吃年糕的时候发现了哪几条真理?分别是在什么情况下发现的?
二、默读思考,自主学习。
1、学习第一部分(1、2自然段)
(1)自由读第一部分,画出你觉得可笑的情景,读一读。
(2)小组讨论,说一说你从哪些语句感觉到可笑?作者运用了什么描写方式?
(3)学生汇报(动作、心理描写)
(4)电脑出示第二段动作描写的句子
(5)教师引导学生从猫的动作(想象表演)
理解:难得的机缘等词语。
(6)小结:这是一只怎样的小猫?(可爱、馋嘴、可笑)
(7)有感情地朗读第一部分。
(8)小结学习方法,板书
读一读
画一画
议一议:从哪些语句感觉到可笑?作者运用了什么描写方式?
小结:怎样的小猫?
2、学生小组讨论,自学第二、三部分(3-6自然段)
(1)自学二、三部分
出示自学要求:根据总结的学习方法,小组学习
(2)交流汇报
第二部分:学生汇报
A 电脑出示关键句,朗读第三段
这里的心理描写突出了小猫的矛盾心理,有什么好处?(趣味性、幽默)
B 说话训练(写出矛盾的心理):1、妈妈正在厨房做饭,我在房间里写着作业,客厅的电视里正播放着……此时客厅里没有一个人……
C 朗读训练第四段
总结动作描写就在此时,猫悟出了第二条真理。
生读
D 小结:怎样的小猫?
第三部分:学生汇报
重点体会猫在摆脱年糕时的动作和心理活动。
(通过评读的方式体会猫的可笑——可怜——同情,通过读把情感的变化表现出来。
)
A 课件出示:
(1)烦躁已极,便将尾巴摇了几圈儿,却不见何功效。
将耳朵竖起再垂下,仍是没用。
想来,耳朵和尾巴都与年糕无关,摇尾竖耳,也都枉然,所以干脆作罢。
急中生智,只好借助前爪之力拂掉年糕。
(2)我先抬起右爪,在嘴周围来回摩挲,可这并不是靠摩挲就能除掉的。
接着抬起左爪,以口为中心画了个圆圈。
单靠如此咒语,还是摆脱不掉妖怪。
:难得的机缘,会使所有动物敢于干出他们并非情愿的事来。
(通过有感情朗读体会猫当时的处境。
)
B 题目是《我是猫》,如果你就是这只猫,你只不过吃了一块主人吃剩的年糕,就遭受这样的磨难,你会有怎样的感受?
C心理描写体现猫的焦急,烦躁。
D 感情朗读,体会这是一只可怜、受人同情的猫。
3.学习第四部分
(1)自由读第四部分,说说这部分描写了哪些人物,他们各是什么身份,面对猫的尴尬处境又是怎样的态度。
(2)分角色朗读第四部分。
(提示学生通过朗读,进一步体会各种人物面对猫艰难的窘境
而表现出来的冷漠心态。
)
(3)假如你就是这只猫,面对人们的反应,你的心情怎样?(恨在心头,因为人类没有同情心。
)
(五)、总结全文
文章学完之后,你的脑海中留下的仅仅是猫可笑的形象吗?还有什么?(引导学生领悟作者蕴含在文字中的情感:当时社会人情的冷漠,表达了作者郁积日久的不满和愤恨,对弱者给予了极大的同情。
)
(六)、布置作业:
1.有感情朗读课文。
2.拓展阅读:《泰戈尔散文诗二首》、《狗的友谊》、《母爱》
(七)、板书设计:
看见年糕
我是猫偷吃年糕可笑可怜同情
力拔年糕
四、说教学理念
1、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的设计理念。
2、以训练为主线,注重朗读,培养语感。
3、以培养学生能力为重点,打好“三基”。
4、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让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