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的快乐理论及其审美境界

合集下载

孟子的文学思想

孟子的文学思想

论孟子文学思想孟子作为孔子之后的儒家著名代表人物,其思想体系基本继承孔子的“仁”学思想,并在此基础上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然而,孟子的文学批评思想则向着文学的接受和批评方面发展,这一点和孔子有所不同。

在文学接受和批评方面,比较著名的是孟子的“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知言养气”和“同乐”“同美”思想。

一、“以意逆志”说“以意逆志”是孟子提出的重要的文学接受思想。

《孟子·万章上》中,孟子针对咸丘蒙对《诗·小雅·北山》理解上的偏颇,提出了“以意逆志”的文学读解方法:咸丘蒙曰:“舜之不臣尧,则吾既得闻命矣。

《诗》云:‘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而舜既为天子矣,敢问瞽瞍之非臣,如何?”曰:“是诗也,非是之谓也;劳于王事而不得养父母也。

曰:‘此莫非王事,我独贤劳也。

’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

如以辞而已矣,《云汉》之诗曰:‘周余黎民, 靡有孑遗。

’信斯言也,是周无遗民也。

”显然,咸丘蒙对《诗·小雅·北山》中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两句诗的理解是不正确的。

这不正确之处,按孟子的意思,就在于他没有抓住诗人之志,而是断章取义地理解诗句,那自然会出现理解上的偏差。

孟子认为,此诗的关键之处是“大夫不均,我从事独贤”(《诗·小雅·北山》),即孟子所说的“此莫非王事,我独贤劳也”。

因为这首诗是讽刺国王任用大夫劳逸不均,善恶无别的,因此,诗中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绝对不是以实言之,而是一种夸张的手法,就如同《诗·大雅·云汉》中所说的“周余黎民,靡有孑遗”一样,并不是实指,而是一种虚夸。

“以意逆志”的方法虽然是针对《诗经》的正确理解而提出来的,但是孟子也把它应用到其他文学作品的接受上。

《孟子·尽心下》云:孟子曰:“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作文素材——庄子孟子

作文素材——庄子孟子

心不优乐,德之至也在庄子看来,没有快乐忧愁的境界是人最原本的德性,即“心不优乐,德之至也”。

人之所以有快乐和忧愁,与个人的得失有着密切的关系。

自己有所得就快乐;有所失就忧愁。

在人的心境与大道融为一体的时候,心中就没有任何东西,也就没有了自己和自己的得失。

既然没有自己和自己的得失,那也就没有了快乐和忧愁。

人与大道融为一体,也就是人的本性回归于道。

这是人本性最纯洁的时候,庄子将本性称之为德,心中无忧无乐,就是德性最为完美的时候。

知其愚者,非大愚也人贵有自知之明,除了认识自己的长处之外,最重要的还要认识自己的不足之处。

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才能思改进,也才能思考如何改进。

一个执迷不悟的人是不会想到改变现状的。

所以说“知其愚者,非大愚也”。

在学习成长的过程中,将心态时时归零。

只有将自己心中那杯长满青苔的死水倒掉,方能承受学习过程中新注入的清冽甘泉。

还要经常将杯子倒空,因为我们每次学习吸收新东西,很快又会将我们心中的杯子装满。

庄周晓梦迷蝴蝶庄周梦蝶是表现庄子齐物论思想的名篇。

庄子认为人们如果能打破生死、物我的界限,就能无往而不快乐。

庄周梦蝶的故事写得轻灵飘渺,常被后世哲学家和文学家们引用。

有人说庄子化为蝴蝶,从喧嚣的人生走向逍遥之境,庄子之幸也;蝴蝶梦为庄子,从逍遥之境步入喧嚣的人生,恐怕就是蝴蝶的悲哀了。

虽然每个人都向往逍遥之境,但是庄周梦蝶是庄周渴望的境界,而蝴蝶梦庄周,也是蝴蝶的选择、向往。

至人无己庄子在《逍遥游》中告诉我们“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庄子认为,不但蝉、小鸟和在一乡一国有作为的人们是小识小见,没有达到逍遥游的境界,就连在九万里高空飞翔的大鹏和能驾风而行的仙人列御寇,由于扔有所凭借和依托,所以也达不到真正的逍遥游。

真正的逍遥游是至人、神人、圣人那样的忘我、无为、无用、无所依待的绝对自由的精神境界。

那么我们在生活中应该怎样追求人生呢?“神人、圣人”的境界太过高远,那么我们至少可以追求“至人”的修为。

对孟子君子有三乐的理解感悟

对孟子君子有三乐的理解感悟

对孟子君子有三乐的理解感悟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的内容可以按照以下方式进行编写:孟子是我国古代儒家学派中的重要代表之一,被誉为“尧舜之道、颜子之行”。

在他的众多著作中,他提出了君子有三乐的观点,这给我们提供了一个重要的价值取向和生活方式。

本文旨在对孟子君子有三乐的理解和感悟进行探讨。

君子有三乐,指的是君子在日常生活中可以从三个方面获得乐趣和满足。

这三个方面分别是仁义、知足和自得,也是孟子主张的人的修养和品德的体现。

仁义是指具备同情心和关爱之心,并将这种心态转化为实际行动,对他人产生积极影响。

知足是指知足常乐的心态,不追求过多的物质财富和权力地位,而是以平和的心态对待生活的得与失。

自得是指君子能够从内心深处找到满足和快乐,不依赖外界的评价和认可。

在当今社会,人们的追求往往局限于物质层面和功利主义。

孟子的君子有三乐的理念提醒我们要回归人性的本源,追求内心的满足和真正的幸福。

仁义的实践让我们看到,只有关爱他人、关心社会问题,才能真正体会到乐趣和满足;知足的态度让我们意识到,财富和地位只是外在的衬托,真正的幸福源于内心的平和与满足;自得的状态让我们明白,外界的赞誉只是暂时的,真正的自足和快乐需要自己去发现和创造。

通过对孟子君子有三乐的理解和感悟,我们可以更好地指导自己的行为和生活方式。

在追求个人利益的同时,不应忽视他人的需求和社会的公共利益;在追求物质财富的同时,不应忽视内心的平静和满足感;在追求外界的赞誉的同时,不应忽视对自己内心真正的价值和意义的认同。

总之,孟子君子有三乐的理念是我们思考人生的重要参考。

通过仁义、知足和自得,我们可以找到真正的快乐和幸福。

这也提醒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秉持高尚的品德和追求,为自己和他人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写成如下形式:文章结构:本文按照以下顺序进行论述:引言、正文和结论。

通过这样的结构布局,我们将分析孟子对君子三乐的理解和感悟。

在引言部分,我们将对整篇文章的主题进行概述,简明扼要地介绍孟子的观点和君子三乐的概念。

?《孟子》各章节主要思想归纳

?《孟子》各章节主要思想归纳

《孟子》各章节主要思想归纳《孟子》各章节主要思想归纳卷一梁惠王上一反映了孟子主张“重义而轻利”,反对”后义而先利”的思想。

孟子强调仁义,并不是不讲利,他说:“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他反对的是唯利是图,争夺一己之私利;而维护的是国家、社会的公利。

孔孟都不反对个人追求合理的“利”。

二孟子告诫君主要与民同乐,就是要求统治者不要把自己的享乐建立在广大人民痛苦的基础上。

否则,就是“独乐”,必然遭到人民的反抗,最终导致王朝的覆亡。

三“王道”是孟子的政治哲学,而“仁政”是实行“王道”的具体政治措施。

四通过揭露和批判暴政虐民,阐述了“仁”的思想,表达了孟子对人民的深切同情和爱。

五反映了孟子“仁者无敌”的思想,他认为战争的胜负,不是取决于国家大小,兵甲利钝,而是取决于是否实行“仁政”,以及人心的向背。

六反映了孟子希望通过行“仁政”,达到天下统一,社会安定的思想。

七孟子这对当时的社会现实,提出了行“仁政”的两个措施:一是“保民”,二是要“敬德”。

保民——要“制民之产”,“省刑罚、薄税务、深耕易耨”,解决人民温饱问题,然后先富后教,提高老百姓的道德水平。

敬德——推行“仁政”的关键在于国军的“德”,国君的“仁心”是“仁政”的基础。

以国君的“仁心”为起点,由小及大,由近及远,推己及人,用国君的高尚道德来感化老百姓,提高社会道德,也就是“推恩”。

卷二梁惠王下一本章和第2章、第4章,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孟子“与民同乐”的爱民思想。

二强调“与民同乐”三孟子认为,大国对小国应以仁者的态度,尊重小国,不引起小国的疑虑,这样可以保有天下,这是仁者乐行天道。

小国对大国应以智者的态度,安于小国处境,不与大国对抗,这样可保有国家,这是智者敬畏天道。

如此,大小国家能和平相处,这就是“仁”的实现。

四强调“与民同乐”。

孟子提出的“乐以天下,忧以天下”是“与民同乐”思想的升华。

五阐述“王政”内容,指出实行“王政”应“与民同欲”。

同时,孟子不是“禁欲论”者,而是“节欲论”者:①肯定人欲的合理性;②主张满足人欲,与百姓“同之”,一方面国君要节制过分的奢欲,一方面要满足老百姓的欲望。

孟子的人格美学思想

孟子的人格美学思想

试论孟子的人格美学思想孟子的人格美学思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人性之美、修养与独立之美、层次之美和为人处事“权”之美。

一、人性之美是孟子人格美学的理论基础。

孟子人格美学的基础在于他对人性问题的看法,他认为人“性本善”,并具有先验性和普遍性。

孟子对人性的看法就是说“善”乃是人的本性实情,是与生俱来的。

孟子性善的意义不在与它在多大程度上揭示了人性的真谛,这同样也不是孟子所追求的,它的意义在于确立了人能实现道德自律的基础,二、修养与独立之美是孟子人格美学的最大亮点孟子肯定人性本善,所以他将恶之所以产生归结于“弗思耳矣”、“不能尽其才者也,’,强调主观能动性是孟子人格修养美学的突出特点。

孟子凸显人的主观能动性在人格修养美学中的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他对“反身”做法的极力肯定上。

正是在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基础上,孟子极度地张扬了人格的独立性,突出的表现在他倡导“人皆可以为尧舜”这种具有平等色彩的理想人格建构上。

这种人格平等的美学思想也是建立在他的“性善论”基础之上的,正是因为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善推此心及众便可迈向“圣”的境界。

三、层次之美体现孟子人格美学的不同境界在人格美学中,孟子虽然承认“人皆可以为尧舜”,但他并不只是肯定“尧舜”这一种人格美,而是予以人格美之层次性。

孟子将人格美区分为六个层次,即善、信、美、大、圣、神。

首先来看“善”与“信”。

“善”是“可欲”的意思,“信”则是“有诸己”的意思,所谓“有诸己”实际上就是指人本身所具有的天性。

这种天性在孟子看来也就是“善”,故而“信”就是要求人要时时以自己原本所具有的善性为指导而行事。

在孟子看来,‘信’比‘善’还要高出一个层次。

”“美”就是“充实”的意思。

善的内涵美与善的形式美二者共同构成“充实之美”,“大”是“充实而有光辉”之意,“大”不只是像“美”那样局限于具体个人之中,而是要德照于人,光泽于业,比一般的美在程度上和范围上都更为广大。

再说“圣”与“神”。

浅析孟子的主体人格美思想

浅析孟子的主体人格美思想

浅析孟子的主体人格美思想论文摘要:孟子美学中最突出倡导的是一种强大和独立自主的主体人格美思想,他提出“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人皆可以为尧舜”,“万物皆备于我”,“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故理义之悦我心、犹刍豢之悦我口”,“我善养吾浩然之气”等一系列独立自主的高扬主体人格和自主精神的话语,表现出强烈的主体人格意识、人性色彩和人格自主的悦乐感,创造了传统文化史、伦理人格史和美学史上的一个个奇迹,对后世塑造中国人崇高的文化心灵、强大的主体人格精神和阳刚型的审美个性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今天物欲洪流、道德价值沦丧、主体人格精神失落、大众文化泛滥以及审美低俗恶搞的文化语境下,重提这一话题,也许对这一切不无疗救和补偏作用。

在中国美学史上,孟子的美学思想占有重要地位。

在孟子美学中最有光彩的部分是他的主体人格美思想。

孟子名轲,是孔子之孙子思的再传弟子。

在他生活的战国时代,“天下方务于合纵连衡”,[1]儒学被认为迂阔而无用;在学术上“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

故当时以儒家孟子为代表的思想实际处在边缘化地位。

但是他毅然弘扬和发展了孔子的学说,并以充分自主的精神建立了他的主体人格美学思想,形成了以“仁义”为核心的儒家思想体系;特别是他提出的“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万物皆备于我”、“我善养吾浩然之气”等一系列向权力话语挑战的思想,高扬了主体人格和理想精神,表现出“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的人生自信力,以“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为最大快乐,创造了古代文化史上的一个奇迹。

两千多年后的今天,我们重读《孟子》,仍然可以感觉到一种伟大的主体人格精神和浩然正气充溢于我们心灵。

一、“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对一种大美和充沛浩荡主体人格精神的提倡孟子美学思想最大的特点是高扬一种宏美而伟大的主体人格美精神,弘扬一种充塞于天地之间强大的主体人格精神即浩然之正气。

他提出“充实之谓美”,是在人格意义上扩展了孔子以仁爱之心为美的思想,使独立自主的人格美的培养成为人生追求的最高和终极目标,完成了他的主体人格美学思想的建构。

孟子君子有三乐三乐是指什么

孟子君子有三乐三乐是指什么

孟子君子有三乐三乐是指什么
《君子有三乐》出自《孟子》的《尽心章句上》。

一乐家庭平安,二乐心地坦然,三乐教书育人。

孟子是战国时期鲁国人,鲁国庆父后裔。

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

《君子有三乐》解读
朱熹《集注》引林氏的话说:“此三乐者,一系于天,一系于人,其可以自致者,惟不愧不作而已。


也就是说,一乐取决于天意,三乐取决于他人,只有第二种快乐才完全取决于自身。

因此,我们努力争取的也在这第二种快乐,因为它是属于“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的范围,而不是“求之有道,得之有命,是求无益于得也,求在外者也”的东西。

“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陶渊明)
俯仰无愧,君子本色。

君子之乐,莫过于此。

当然,作为教书先生,孟子还有“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的快乐。

如果我们不是教书先生,那除了一乐家庭平安,二乐俯仰无愧之外,还该三乐什么呢?或者,时代进化了,还有没有四乐、五乐呢?
“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不应只限于教书育人,身边的人能够因为君子的启发、引导,而有所作为也算是一大乐趣呀!。

孟子文艺思想举要

孟子文艺思想举要

孟子文艺思想举要孟子文艺思想举要先秦儒家学人的另一位代表人物是孟子(公元前372~289)。

孟子受学于孔子之孙子思。

他继承并发展了孔子所创立的儒家学说,把孔子的“仁”学发展为“仁政”思想。

孟子在文学理论批评上的主要贡献,是基于“与民同乐”的文艺思想提出了“共同美感”说,还提出了关于文学鉴赏与文学批评的两个重要的原则和方法,其一是“以意逆志”说、其二是“知人论世”说,另外,对于创作主体的修养方面则提出了“知言养气”说。

1、孟子“与民同乐”文艺思想及其“共同美感”说(1)“与民同乐”《孟子·梁惠王下》中记载孟子和齐宣王的一段对话体现了孟子的“与民同乐”思想:“此无他,与民同乐也。

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乐也。

”“不得而非其上者,非也;为民上而不与民同乐者,亦非也。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孟子的“仁政”思想是孔子仁学的发展,其核心是以民为本,统治者必须施仁政,取得民心。

这一思想在文艺领域里,就是要求君王“与民同乐”。

孟子与齐宣王讨论“与民同乐”,本来是从音乐欣赏的话题谈起的。

孟子认为,“独乐乐”不如“与人乐乐”,“与少乐乐”不如“与众乐乐”。

他以梁惠王为例,反对梁惠王独自欣赏台池鸟兽,孟子认为上层统治者应该能与老百姓一起共同享受文学艺术活动的欢乐而不是独享之。

与民同乐,齐王可得天下,不与民同乐,百姓怨声载道,就不能得天下。

在孟子的“与民同乐”思想中还包含有“乐民之乐”的意思,即统治者所欣赏的文学艺术应符合人民的愿望,受到人民的喜爱与欢迎。

“乐民之乐”可以视为孟子衡量文艺作品的标准,也即评价文艺作品的好坏,要看它们是否符合人民的意愿,满足人民的要求,受到人民的欢迎。

赖力行先生在《中国古代文论史》中评述道:“孟子看到了审美和艺术活动的社会性,美的欣赏、艺术的愉悦,不是排他性的占有,而是本能地要与人共赏,共赏中的情感交流和共鸣往往能够使欣赏者获得更大的愉悦。

孟子美学思想的影响

孟子美学思想的影响

孟子美学思想的影响孟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的美学思想对中国古代和现代的文化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孟子对美学的探索以“性善”为出发点,提出了“物我两忘”、“天人合一”的美学观念,强调自然美与人文美的统一。

他的美学思想对中国古代文化艺术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同时也影响了中国现代文化艺术的发展。

孟子的美学思想对中国古代文化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孟子提出了“物我两忘”、“天人合一”的美学观念,他认为自然中的美是具有不可言说的美,而这种美正是自然物的本真之美。

在孟子看来,自然之美深深地影响着人的心灵,使人在欣赏自然之美的沉浸感悟其中的真理。

孟子提倡“物我两忘”,即在欣赏自然之美时,要忘却自我,纯粹地沉浸这是美的真正享受。

孟子还提出“天人合一”的美学观念,他认为天地万物与人之间是相通的,相通之处即是美的存在。

人与自然的亲近与交融使得人类得以感悟自然之美,这种美即是人文美。

这些美学观念对中国古代文化艺术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种自然美与人文美的统一,成为中国古代文化艺术的核心理念,也影响了中国古代文化艺术的发展方向。

孟子的美学思想对中国古代和现代文化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古代中国,孟子的美学思想成为了中国文化艺术的核心理念,影响了中国古代文化艺术的发展方向。

在现代中国,孟子的美学思想依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成为当代中国文化艺术发展的重要依托。

孟子的美学思想激发了人们对自然之美的感悟和对人文之美的尊崇,成为中国古代和现代文化艺术的重要源泉和灵感之源。

孟子的美学思想对中国古代和现代文化艺术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成为中国文化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礼乐政教的心性论奠基孟子礼乐论及其思想史效应

礼乐政教的心性论奠基孟子礼乐论及其思想史效应

熊十力和梁漱溟心性论的比较
熊十力和梁漱溟的心性论有很多相似之处,例如他们都认为心是世界的本体, 具有自主性、创造性和超越性。但是,他们也存在一些差异。
首先,在熊十力的心性论中,“体用不二”的思想是非常重要的。他强调心 之本体与宇宙本体、人类行为和思维的不可分割性。相比之下,梁漱溟则更加强 调心的本然、天然状态,认为这是真正的心之本体。
同时,在东西方文化交流的过程中,中国的礼乐政教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例如,中国的传统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逐渐被世界各地的人们所喜爱和接受, 成为了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这也充分证明了礼乐政教具有普遍的价值和意义, 可以跨越时空和文化的隔阂,与世界各地的人们产生共鸣。
结论
本次演示通过对孟子礼乐论及其思想史效应的探讨,深刻阐述了礼乐政教在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和深远影响。孟子礼乐论强调以仁义礼智为基础,实 现社会的和谐稳定,这一思想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礼乐政教也在 不同时代和文化中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成为了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礼乐政教的心性论奠基——孟 子礼乐论及其思想史效应
目录
01 引言
03
一、礼乐政教的思想 背景
02 主体部分
04
二、孟子礼乐论的内 涵
目录
05 三、礼乐政教的历史 效应
07 参考内容
06 结论
引言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中礼乐政教作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社会秩序 和人性完善有着深远的影响。在儒家思想中,孟子礼乐论具有重要地位,为礼乐 政教的思想奠定了基础。本次演示将详细阐述孟子礼乐论的内涵,并探讨其在思 想史上的重要地位和深远影响。
最后,孔子的礼乐治国思想虽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但其思想精髓仍具有一 定的现实意义。我们应该在传承和发展中寻求平衡,让传统文化的价值得以在现 代社会中绽放光彩。

“充实之谓美”——论孟子的美学观.doc

“充实之谓美”——论孟子的美学观.doc

“充实之谓美”——论孟子的美学观孟子作为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影响重大,他提出了充实之为美的文学观点,要求文学应做到充实,作家应扩充自己的先天素养,并通过这种素养的提升,达到人生的审美境界,形成无处不在的美。

完成充实的要求,孟子提出的方法是善养吾浩然之气,通过养气提高自身修养,使文章充实。

孟子是我国著名的思想家,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孟子师承孔子,对于孔子思想多有继承。

孔子主张仁,孟子提出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①;孔子要求文质彬彬②,要求人外兼修,孟子则肯定人由内到外的提升,可见,对于孔子,孟子是接受的,他进一步的发展了孔子以善为本的美学观,高扬人格美。

但是同时,他也提出了属于自己的观念,比如对于义的肯定,对于人民力量的认识,提出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可以说,这是对于孔子思想的不断发展。

在《孟子》一书中,孟子不仅表现了自己的仁义主张、民本思想,还表达了自己的文学观。

包括对于共同美感的认识、对于文学批评以意逆志的要求等诸多方面,完善了儒家的文学理论。

其中,充实之谓美也是他文学理论的一个重要方面,要求的是自身的不断充实与完善和对于文章内容的要求。

在不断地发展中,充实成为了对于作家、文学的一个基本要求,构成了我国文学中虚与实对应发展的局面。

充实之谓美作为孟子重要的美学思想,见于《尽心章句下》的一段内容:浩生不害问曰:乐正子何人也?孟子曰:善人也,信人也。

何谓善?何谓信?曰:可欲之谓善,有诸己之谓信,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

乐正子,二之中,四之下也。

③孟子的充实之谓美正是出自这一段论述。

在这一段论述中,孟子通过评价乐正子其人,提出了他对于人的品质的要求。

他认为乐正子的品质做到了善与信,善是儒家倡导的人的基本品质和要求,性善论是孟子的重要观点,因此,对于善的要求也是孟子首先肯定的品质。

可欲则是善的内容,可欲的内容则十分丰富,应该包括符合人性的东西,而人性的内容同时也包括善,可以说这是相互呼应的。

孟子音乐美学思想总结与体会

孟子音乐美学思想总结与体会

孟子音乐美学思想总结与体会孟子是中国古代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在音乐美学方面有着独到的思想。

孟子认为音乐具有教化人心的作用,并能够使人们得到心灵的满足和愉悦。

在其音乐美学思想中,他提出了"入乐之道"、"修之音"以及"音乐的政治功能"等重要观点。

首先,孟子强调了音乐的教育作用。

他认为音乐能够通过感染人的情感和培养人的品性来教育人们。

孟子认为音乐可以调动人们的情感,使人们在享受音乐的同时,进一步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和恩惠。

他通过音乐来培养人们的情感,使其变得善良、仁爱、宽容、正直等。

其次,孟子强调了"修之音"的重要性。

他指出,音乐既可以使人的情感得到舒展和升华,又可以调和人的情绪和心境。

他对音乐的审美标准是"和",即和谐、悦耳。

他认为音乐要能够使人的心情愉悦,给人以美的享受。

此外,孟子还强调了音乐的政治功能。

他认为君王应该运用音乐来教化人民,使其从音乐中得到美的教育和指引。

他主张君王要选择高尚、崇高的音乐,以此来塑造人们的道德品质和人性观念。

他还提出了"乐正乐,谓之君子;乐偏乐,谓之小人"的观点,意味着君王必须选择适合于君子的音乐,以此来区分和培养人们的品质和道德。

总的来说,孟子的音乐美学思想强调了音乐的教育意义和政治功能。

他认为音乐能够通过感染人的情感、调和人的心情和培养人的品性,使人们得到内心的满足和愉悦。

此外,他还主张君王要正确运用音乐,来教化人民、塑造人们的品质和道德观念。

孟子的音乐美学思想为后世的音乐教育和艺术创作提供了重要的借鉴和指导。

孟子三乐”的内容

孟子三乐”的内容

孟子三乐”的内容
孟子三乐是孟子提出的三种快乐的来源,他认为这三种快乐是人类追求幸福的重要途径。

本文将详细介绍孟子三乐的内涵,以及它们对我们的启示。

首先,孟子提出的第一种快乐是“遇乐乐”。

这种快乐源于个人的好运或幸运的遭遇。

人们可能会感到快乐,当他们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好事情时,比如意外收到一份礼物、遇到一位老朋友、获得一份意向的工作等等。

这种快乐源于我们对幸运的感恩和喜悦,它提醒我们要对生活中的小事保持敏感,并且珍惜每一个美好的瞬间。

第二种快乐是“偶乐乐”。

这种快乐源于个人的努力和奋斗所取得的成就。

当我们付出辛勤努力并最终达到我们的目标时,会感到一种满足感和喜悦。

这种快乐激励着我们不断努力,追求更高的目标,同时也提醒我们要珍惜成功的过程,并享受成果带来的喜悦。

最后一种快乐是“道乐乐”。

这种快乐源于个人的道德实践和内心的安宁。

当我们遵循正确的道德准则,做出善良的行为,并保持内
心的平静和安宁时,我们会感到一种深层次的满足和快乐。

这种快乐告诉我们道德和品德的重要性,以及它们对我们内心的满足感和幸福感的影响。

总的来说,“孟子三乐”是孟子对人类幸福追求的深刻思考和总结。

它提醒我们要珍惜生活中的每一个美好瞬间,并通过努力和奋斗实现自己的目标。

同时,它也强调了道德和品德对我们内心的满足和快乐的重要性。

只有在追求这三种快乐的过程中,我们才能真正实现幸福的人生。

孟子“乐”的哲学世界及其当代启示

孟子“乐”的哲学世界及其当代启示

孟子“乐”的哲学世界及其当代启示作者:秦超来源:《寻根》2022年第03期古往今来,上流下俗,莫不把“乐”当作永恒的话题,可谓“宇宙即乐”。

西方的快乐主义发轫于苏格拉底,是他把哲学拉回了人间,以追求快乐的人生为标的,对快乐赋予了“善”的道德规定,以启后来者,如柏拉图把纯粹的快乐当作至高无上“善的理念”,伊壁鸠鲁学派认为心灵无纷扰、身体无痛苦,“快乐即幸福”,斯多葛学派以“不动心”的体验得出“有德即幸福”。

在东方,儒释道各自绽放智慧的光辉,独辟蹊径追求快乐的人生。

儒家古往圣贤孜孜不倦追求超越“功利境界”的“孔颜之乐”,期望实现“上下与天地同流”的天人合一理想。

佛教以“性空”的本体论,教人勿我执、法执,实现众生解脱,达到即心即佛的大乐之境。

道家以“道法自然”的宇宙本体论,通过“无为”“坐忘”“心斋”的功夫,实现“道通为一”的“无待”“逍遥”“自然”的自由快乐的人生境界。

孟子生活在民不聊生、人心不古、道之不行的时代,以“舍我其谁”的精神,毅然传承儒家之道统,受到了唐代韩愈以及众多宋明理学家的称誉。

传承儒家道统自然能够配享孔庙,其被称为圣人。

成圣成贤不仅能够传承儒家学说,并且具有儒家真精神,此精神境界可谓“孔颜之乐”。

孟子同样视此乐为圣贤之乐,“禹、稷当平世,三过其门而不入,孔子贤之。

颜子当乱世,居于陋巷。

一箪食,一瓢饮。

人不堪其忧,颜子不改其乐,孔子贤之”(《孟子·离娄章句下》)。

李煌明先生曾就儒家六经与“孔顏之乐”的关系指出:“《论语》《孟子》《礼记》及《周易》等四者对‘孔颜之乐’论的影响,换句话说,宋明理学‘孔颜之乐’论的儒家自有资源主要在此四者。

”(李煌明:《理学智慧与人生之乐》,人民出版社,2010年)可见,《孟子》一书应具有对“孔颜之乐”丰富或独特的诠释。

据统计,《孟子》一书中有91处提到“乐”,且有声音、姓氏、喜欢、喜悦等义。

在现代语境中,“乐”一般指感于物而动的快乐情感和声之协调的音乐。

孟子的智慧快乐度人生

孟子的智慧快乐度人生

孟子的智慧快乐度人生演讲人:傅佩荣讲师简介:祖籍上海。

台湾辅仁大学哲学系毕业,台湾大学哲学研究所硕士,美国耶鲁大学哲学博士,专攻宗教哲学。

曾任比利时鲁汶大学客座教授,荷兰莱顿大学讲座教授,台湾大学哲学系主任兼研究所所长,现任台湾大学哲学系所教授。

内容简介:每一个人都希望生活快乐,但是如果我生不逢时,怀才不遇,我能够快乐吗?如果我生活困苦,处境艰难,我能快乐吗?那么,孟子是怎么解释快乐的?我们又该如何理解快乐?我们又该怎样做才能够快乐地度过自己的人生呢?全文:解说:现代社会人们常说:高职不如高薪,高薪不如高寿,高寿不如高兴。

看来快乐生活是现代人的最高追求。

但是,怎样才能实现快乐生活呢?如果我生不逢时,怀才不遇,我能够快乐吗?如果我生活困苦,处境艰难,我能快乐吗?孔子一生周游列国,怀才不遇,甚至被后人讥笑为“丧家犬”,但孔子却认为自己是快乐的,这是为什么呢?孟子又是如何解释快乐的呢?今天谈的主题是快乐人生。

我们不要忘记,人活在世界上本来就有权利追求快乐。

对于快乐你可以有不同的定义跟了解。

什么叫哲学呢?我们面对各种复杂的生活经验,要做一种深刻的反省,设法去知道说,对人来说,什么是人生正确的路要选择去走的,然后再规划一个未来的理想作为方向,把过去、现在、未来连在一起。

你才能说,我这个思想是“一以贯之”你总要让人可以活得不意义吧,哲学家的目的就是如此。

儒家就是一套很好的哲学。

对于孔子来说,有些人看到他表面上一生都不得意,至少在做官的五年之外没有什么特别得意的事。

但孔子非常快乐,他是乐在其中。

他的学生颜渊也是一样。

天下是乱世,个人生活也相当贫困,但快乐是另外一种不同的东西。

那么,到孟子的时候,他也一样。

他要设法说明,人生的快乐是怎么一回事呢?一种好的哲学,如果不能告诉你怎么样可以活得有意义,并且活得快乐,那这种哲学谁要学呢?学了半天越学越痛苦。

所以,在今天我们就要特别思考一下,到底什么叫快乐呢?在孟子看来,首先快乐跟危险连在一起。

《孟子》之与民同乐

《孟子》之与民同乐

《孟子》之与民同乐“臣请为王言乐。

今王鼓乐于此,百姓闻王钟鼓之声、管籥之音,举疾首蹙頞而相告曰:‘吾王之好鼓乐,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 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

’今王田猎于此,百姓闻王车马之音,见羽旄之美,举疾首蹙頞而相告曰:‘吾王之好田猎,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 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

’此无他,不与民同乐也。

今王鼓乐于此,百姓闻王钟鼓之声、管籥之音,举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今王田猎于此,百姓闻王车马之音,见羽旄之美,举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田猎也?’此无他,与民同乐也。

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

”(《梁惠王下》)【鉴赏】儒家讲究以礼乐治国,孟子这里则专以乐言为君之道。

孔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论语·泰伯》)儒家对礼乐十分重视,将乐视为与政教同等重要的辅助教化的重要手段。

孟子曰:“仁言不如仁声之入人深也。

”(《尽心上》)以仁为内容的音乐相较于仁言更能深入人心,可见儒家对乐教的重视。

齐宣王曾对孟子言:“寡人非能好先王之乐也,直好世俗之乐耳。

”孟子回答说:“今之乐由古之乐也。

”(《梁惠王下》)今乐出于古乐,世俗之乐源于高雅之乐,好乐并非坏事,只要与民同乐即可,独乐乐不如众乐乐,由己及人,推广至天下,让天下的百姓都能够享受这样的快乐。

喜欢何种音乐无所谓,孔子那个年代,礼崩乐坏,孔子周游列国、游说奔走,为的就是让天下诸侯以礼乐治国。

乐贵和,无论是正乐还是世俗之乐,只要能使天下和谐的都是好的音乐。

乐本身无好坏之分,只是听者赋予了它不同的意义和感受,正乐被赋予政教之用,而世俗之乐则被视为靡靡亡国之音,这只是人为的分割而已。

音乐、田猎等都属于君王的娱乐活动,本属正常。

政治清明,百姓安居乐业,君王好乐而善于与民同乐,则音乐就会是兴盛的象征;若君王只是一味地享受,其负面作用就会凸显,成为亡国亡天下的催化剂,成为亡国之音。

文王之狩猎场方七十里,民犹以为小,齐宣王之狩猎场方四十里,民犹以为大,无他,一为公,一为私而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孟子的快乐理论及其审美境界
口李一鸣
“快乐”,在个体体验中无疑是一种心理的快感,伦理上被认为是一种幸福感。

在一般美学原理看来,快感是有待于升华的粗鄙“美感”,某种程度上来说,具有幸福感的“快乐”一旦脱离了利与善的束缚和价值要求,它本身也便成为一种美感。

在先秦诸思想家中,孟子较早注意到伦理与审美意义上的快乐。

他追问了快乐的政治伦理根源;并依据主体的不同身份和地位,分析获得快乐的现实根据;最后暗示了世俗快乐上升为审美境界的可能。

孟子认为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恻隐之心”的本心,以此论证人性本善;在道德上,则提出人的“仁、义、礼、智”诉求,而其中尤以“仁、义”为中心。

孟子以“仁、义”作为人伦理构架的核心,他的快乐理论也必然要求把“仁、义”作为快乐的实质内容和最终根源,即如他明确表示的:“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乐之实,乐斯二者,乐则生矣。

”(《孟子・离娄上》)这里以“事亲”和“从
・思想文化・
兄”的事实说明,只要做到了这两点就是符合仁义;以此作为身体力行的从容选择,并以此为乐,这也就是快乐的真正实质与根源。

在其他场合,孟子也表达了类似的意思。

如有人问他在游说诸国君主的时候,何以做到别人理解自己或不理解自己都能是“嚣嚣”(自得其乐)的,孟子说:“尊德乐义,则可以嚣嚣矣。

故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

穷不失义,故士得已焉;达不离道,故民不失望焉。

”这里的“嚣嚣”,赵岐注云“自得无欲之貌”,所谓“无欲”,却是以崇尚德、喜爱义为前提的,即对道德、仁义的崇尚和喜爱,乃是获得快乐的实质前提与要求。

在孟子看来,由于主体地位与觉悟认识的不同(如“求其放心”和“有放心而不知求”的差别)而导致快乐与否以及快乐多寡等问题。

就《孟子》中的论述来看,他主要是对君子之乐、君王之乐和平民之乐作出了明确的区分。

1.“乐而忘天下”的君子之乐。

孟子虽然对“颜子当乱世,居于陋巷,一箪食,一瓢饮;人不堪其忧,颜子不改其乐”(《孟子・离娄下》)表示赞赏,但是他所谓的“君子之乐”与孔子、颜回那里的“君子之乐”(宋人以此衍出“孑L颜乐处”之说)还是略有差别的。

孔子的“君子之乐”主要是对于物欲的超越,摆脱功名的羁绊,实现身心的解放和心灵和谐所获得的最高快乐。

而孟子说:“广土众民,君子欲之,所乐不存焉;中天下而立,定四海之民,君子乐之,所性不存焉。

”(《孟子・尽心上》)如果一个人充斥着“广土众民”的欲望,自然无法快乐;在政治诉求上所获得的满足感与快乐,虽然摆脱了拥有广大土地和众多百姓的外在功绩,但是仍以安定天下作为道德和政治理想,这并不符合人的“仁义礼智”的本性。

可见,孟子理想中的“君子之乐”在根本上并不局限于“快乐”的满足,而恰是对“快乐”有所超越;而
7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君子之乐则是超越了功利目的的最高审美境界。

这三种境界之间并不存在天然的沟壑,抛弃粗俗的物质快感,超越政治的功利目的,可以达到“乐而忘天下”的审美境界。

不仅如此,孟子的快乐理论还直接涉及到诸多美学问题,包含了极具启示意义的审美意蕴。

首先,孟子跟齐王解释“与民同乐”的一个基本前提事实,就是欣赏音乐所带来的审美享受问题。

不论是齐王自己“好乐(yu6)”,还是“百姓闻王钟鼓之声,管龠之音,举欣欣然有喜色”均是如此。

其中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方面,审美心理的共通性。

孟子在这里或多或少地包含这样一层意思:音乐作为一门艺术,在理论上具备了上至君王、下及百姓的普遍认可,并能引起审美愉悦的可能;另一方面,同样的“钟鼓之声,管龠之音”,由于审美主体本身情感的附加投入,先后有“举疾首蹙额”与“举欣欣然有喜色”的不同反应,这虽非纯粹的审美反应,却多少揭示了审美心理的一些特殊性。

其次,如上所述,“乐而忘天下”的君子之乐,已近所谓的“孑L颜乐处”,这恰也显示了超越功利的伦理“快乐”,实现审美愉悦的可能。

在假设中,舜虽然是在儒家“仁义礼智”的价值标准驱使下“窃负而逃”,但是其“视弃天下犹弃敝屣”的阔达胸怀,“遵海滨而处”的生存环境选择(此亦同“人也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的“乐处”),“终身诉然”的超然态度,何尝不是诗意的“回家之旅”?此“快乐”不正是审美的超越?
最后,在东、西方哲学思想的发源之初,真、善、美是合一和浑然一体的,“善的即是美的”。

在现在的伦理美学理论视野看来,浸透了儒家伦理价值标准的“快乐”,其本身也已经符合“美的”要求,是一种审美境界了。

(作者:海南省海口市海南省委党校院内《新东方》杂志社编辑、哲学硕士,邮编571100)
・思想文化・
韩非
人性论的双重性
王婷婷
战国是人性理论显著发展的时期,所以关于先秦诸子的诸多辩论研究中,人性问题一直是争辩的主题之一。

关于韩非的人性论,学界有“性恶说”、“自利说”、“自然人性论”三种说法。

笔者不揣浅陋,对此发表一些自己的看法。

文中难免有挂一漏万或不当之处,敬请指正。

韩非的人性论包括经验人性论和本质人

万方数据
孟子的快乐理论及其审美境界
作者:李一鸣
作者单位:海南省海口市海南省委党校,571100
刊名:
华夏文化
英文刊名:CHINESE CULTURE
年,卷(期):2010,(3)
被引用次数:0次
本文链接:/Periodical_hxwh201003004.aspx
授权使用:(louyucangtai),授权号:3fb9e7b4-5a21-42a4-aa34-9e6700ffde00
下载时间:2011年1月10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