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林童话 读书交流课教案

合集下载

《格林童话》读书分享课程教案

《格林童话》读书分享课程教案

《格林童话》读书分享课程教案格林童话读书分享课程教案1. 课程介绍本课程旨在通过阅读和分享格林童话,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综合能力。

通过格林童话,学生将了解经典的童话故事情节、人物形象,以及背后的道德和价值观。

本课程适合中小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

2. 课程目标-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理解能力- 培养学生的表达和分享能力- 了解格林童话的背景和文化价值- 培养学生的道德和价值观3. 课程安排第一课:格林童话介绍- 介绍格林童话的背景和作者- 分享一些经典的格林童话故事- 学生自愿报名加入小组第二课:故事分享-故事A- 小组成员分别阅读故事A- 小组成员轮流分享故事A的情节和人物形象- 引导学生讨论故事中的道德和价值观第三课:故事分享-故事B- 小组成员分别阅读故事B- 小组成员轮流分享故事B的情节和人物形象- 引导学生讨论故事中的道德和价值观第四课:故事分享-故事C- 小组成员分别阅读故事C- 小组成员轮流分享故事C的情节和人物形象- 引导学生讨论故事中的道德和价值观第五课:学生分享作业- 小组成员自由选择一个格林童话故事进行阅读和分享- 学生准备分享作业,包括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和自己的理解与感受- 小组成员互相评价和提供建议第六课:总结和反思- 回顾学生的分享作业,总结各个故事中的道德和价值观- 学生进行反思,分享对格林童话的新认识和收获- 鼓励学生继续阅读和分享经典童话故事4. 教学方法- 小组讨论:通过小组成员的分享和讨论,促进学生的表达和思考能力- 听读和朗读:学生可以通过听读和朗读格林童话来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角色扮演:学生可以选择格林童话中的角色进行扮演,增强对人物形象的理解5. 评估方式- 参与度评估:根据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积极参与程度进行评估- 分享作业评估:评估学生分享作业时的表达能力和理解程度- 反思和讨论评估:评估学生在总结和反思环节中的思考能力和对格林童话的理解6. 参考资料- 格林童话选集- 格林童话相关的绘本和影视作品- 相关的教学辅助材料和活动设计以上为《格林童话》读书分享课程教案的简要内容,具体细节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格林童话》阅读课教案(读书课 指导课 欣赏课 汇报课)

《格林童话》阅读课教案(读书课 指导课 欣赏课 汇报课)

《格林童话》阅读课教案(读书推荐课指导课欣赏课汇报课)一、读书推荐课1.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了解《格林童话》的作者、背景及作品特点。

(2)激发学生阅读《格林童话》的兴趣。

(3)学会阅读童话故事的方法。

2. 教学内容(1)介绍《格林童话》的作者:雅各布·格林和威廉·格林。

(2)了解《格林童话》的背景及作品特点。

(3)教授阅读童话故事的方法。

3. 教学活动(1)出示《格林童话》书籍,引导学生关注封面、、作者等信息。

(2)讲述格林兄弟的故事,激发学生对《格林童话》的兴趣。

(3)引导学生讨论《格林童话》的特点,如:奇幻、冒险、道德教育等。

(4)教授阅读童话故事的方法,如:把握故事情节、关注角色形象、品味语言风格等。

(5)布置课后阅读任务,鼓励学生阅读《格林童话》。

二、指导课1. 教学目标(1)帮助学生掌握《格林童话》中的基本概念和术语。

(2)培养学生分析、概括故事情节的能力。

(3)指导学生如何欣赏童话故事。

2. 教学内容(1)讲解《格林童话》中的基本概念和术语,如:童话、魔法、公主等。

(2)分析、概括《格林童话》中的故事情节。

(3)教授欣赏童话故事的方法。

3. 教学活动(1)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关注《格林童话》中的基本概念和术语。

(2)选取一则《格林童话》,引导学生分析、概括故事情节。

(3)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格林童话》故事,并说明理由。

(4)教授欣赏童话故事的方法,如:关注故事主题、分析角色形象、品味语言风格等。

(5)布置课后阅读任务,要求学生选取一则《格林童话》进行深入阅读。

三、欣赏课1. 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对《格林童话》的喜爱和欣赏能力。

(2)提高学生分析、评价童话故事的能力。

(3)引导学生领悟童话故事中的道德教育意义。

2. 教学内容(1)欣赏《格林童话》中的经典故事。

(2)分析、评价故事情节和角色形象。

(3)领悟童话故事中的道德教育意义。

3. 教学活动(1)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激发对《格林童话》的兴趣。

《格林童话》阅读交流会课教案

《格林童话》阅读交流会课教案

《格林童话》阅读交流会课教案格林童话阅读交流会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格林童话》的精选故事,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2. 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逻辑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二、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格林童话》的精选故事,每个故事准备一个故事摘要和相关问题。

2. 准备投影仪或电脑,以便展示故事内容和问题。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 教师简要介绍《格林童话》的作者和作品背景,激发学生对童话故事的兴趣。

2. 阅读故事(15分钟)- 教师选取一篇《格林童话》的故事,向学生朗读或播放相关录音。

- 学生跟读故事,并理解故事的大致内容。

3. 分组讨论(20分钟)-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包含4-5名学生。

- 每个小组讨论故事中的问题,学生可以根据故事摘要和个人理解进行回答。

- 教师可以适时给予指导和引导,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观点。

4. 分享交流(15分钟)- 每个小组派出一名学生代表,向全班分享小组的讨论结果和观点。

- 学生之间可以进行交流和互动,讨论故事中的不同解读和理解。

5. 总结反思(10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故事中的主题和教育意义。

- 学生可以回答一些问题,如故事中的人物特点、故事背后的寓意等。

四、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进行创作,让他们根据故事进行续写或改编,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2. 鼓励学生阅读更多的格林童话故事,拓展他们的文学视野。

3. 定期组织阅读交流会,让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童话故事和阅读心得。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在分组讨论和分享交流环节的参与度和表现。

2. 学生对故事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3. 学生对故事主题和教育意义的把握程度。

以上是《格林童话》阅读交流会课教案的内容,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格林童话 读书交流课教案

格林童话 读书交流课教案

格林童话读书交流课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师简要介绍格林童话的概念和背景,激发学生的兴趣。

1.2 学生分享他们对格林童话的了解和印象。

1.3 教师提出本节课的目标,即通过阅读格林童话,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交流表达能力。

第二章:阅读理解训练2.1 教师选取一篇格林童话故事,如《白雪公主》。

2.2 学生自主阅读故事,注意理解故事情节和角色性格。

2.3 教师提出一系列关于故事的问题,如故事的主题、角色关系、情节发展等,学生回答并解释原因。

第三章:交流表达能力训练3.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角色,如白雪公主、王子等。

3.2 每组学生通过扮演角色,进行对话交流,展示对故事的理解和创造能力。

3.3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互相评价和自我评价,提高他们的交流表达能力。

第四章:创意写作训练4.1 教师提出一个与格林童话相关的话题,如“如果你是白雪公主,你会选择和王子在一起吗?”。

4.2 学生进行创意写作,可以写一篇故事、一篇日记或一封信等形式,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

4.3 教师选取几篇有代表性的作品进行点评和分享,鼓励学生的创作积极性。

第五章:课程总结与反思5.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自己在阅读理解、交流表达和创意写作方面的进步。

5.2 学生分享他们的学习心得和感受,提出自己在学习中的困惑和问题。

5.3 教师给予肯定和鼓励,给予学生建议和改进方向,为后续的课程做好准备。

第六章:角色分析与讨论6.1 教师选取一篇格林童话故事,如《灰姑娘》。

6.2 学生自主阅读故事,注意分析故事中的角色性格和动机。

6.3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角色分析与讨论,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角色的内心世界和行为动机。

第七章:小组合作表演7.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故事,如《灰姑娘》。

7.2 每组学生通过扮演故事中的角色,进行合作表演,展示对故事的理解和创造力。

7.3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互相评价和自我评价,提高他们的合作能力和表演技巧。

《格林童话》阅读交流会课教案

《格林童话》阅读交流会课教案

《格林童话》阅读交流会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格林童话》来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 帮助学生了解并分析童话中的道德教育和人生哲理。

3. 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介绍《格林童话》的背景和作者。

2. 分发《格林童话》中的一些经典故事,如《白雪公主》、《灰姑娘》等。

3. 学生自主阅读,并在阅读后进行交流和讨论。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 通过图片、视频或故事片段等方式引入《格林童话》的主题和背景。

- 介绍《格林童话》的作者和他们的作品特点。

2. 分发故事(5分钟):- 分发《格林童话》中的一些经典故事给学生。

- 学生可以自由选择一篇故事进行阅读。

3. 阅读交流(15分钟):- 学生自主阅读所选择的故事。

- 学生可以在阅读过程中记录自己的疑问和想法。

4. 分组讨论(15分钟):-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讨论一篇故事。

- 学生可以分享自己的理解、感受和观点。

5. 整体交流(10分钟):- 每个小组派代表分享小组的讨论成果。

- 学生可以相互提问、辩论和交流观点。

6. 总结(5分钟):- 教师进行总结,强调故事中的道德教育和人生哲理。

- 学生可以分享自己在阅读过程中的收获和感悟。

四、教学评价1. 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2. 学生在讨论中的积极参与程度。

3. 学生对《格林童话》中道德教育和人生哲理的理解程度。

五、教学延伸1. 邀请学生进行创作,写下自己的童话故事。

2. 组织学生参观相关的展览或演出,加深对童话的理解。

3. 引导学生阅读其他经典童话作品,扩大阅读领域。

六、教学资源1. 《格林童话》的故事选段。

2. 图片、视频或故事片段等介绍《格林童话》的素材。

3. 分组讨论和交流的小组活动指导。

4. 教师的总结和评价表格。

以上是《格林童话》阅读交流会课教案的内容,希望对您有帮助。

《格林童话》读书分享课程教案

《格林童话》读书分享课程教案

《格林童话》读书分享课程教案一、课程概述- 课程名称:《格林童话》读书分享课程- 适用对象:小学生- 课程目标:通过阅读和分享《格林童话》故事,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理解能力,提升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内容和方法1. 故事选择- 从《格林童话》中挑选适合小学生的故事,如《白雪公主》、《灰姑娘》、《小红帽》等。

2. 课前准备- 学生提前阅读故事,准备自己的读书笔记和感想。

3. 课堂活动- 学生轮流分享自己的读书笔记和感想,可以选择口头分享或书面分享。

- 学生可以展示自己绘制的故事场景图或角色形象图。

- 老师引导学生讨论故事中的人物、情节和主题,帮助他们深入理解故事内容。

- 老师可以提问学生,鼓励他们进行推理和思考,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 老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让他们亲身体验故事情节,增加参与度。

4. 课后延伸- 学生可以选择将自己的读书笔记和感想整理成文章,发表在学校的读书分享平台上。

- 学生可以选择继续阅读其他《格林童话》故事,并与同学分享自己的阅读体验。

三、教学评价- 通过学生的读书笔记、分享表现和课堂讨论,评价学生对故事理解和思考的能力。

- 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表现给予鼓励和建议,帮助他们提高阅读和表达能力。

四、教学资源- 《格林童话》故事书籍- 故事场景图或角色形象图的绘图纸- 学校的读书分享平台以上为《格林童话》读书分享课程的教案。

通过这个课程,我们希望能够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理解能力,引导他们通过阅读开启想象之门,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希望学生们能够享受这个课程,发现阅读的乐趣,同时也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

《格林童话》阅读课教案(读书课 指导课 欣赏课 汇报课)

《格林童话》阅读课教案(读书课 指导课 欣赏课 汇报课)

《格林童话》阅读课教案(读书推荐课指导课欣赏课汇报课)一、读书推荐课1. 课程目标:激发学生对《格林童话》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了解《格林童话》的作者、背景及作品特点。

2. 教学内容:(1)介绍《格林童话》的作者:雅各布·格林和威廉·格林;(2)介绍《格林童话》的出版背景及影响;(3)分析《格林童话》的特点:寓言性质、寓意深刻、情节曲折、人物形象鲜明。

3. 教学活动:(1)教师简要介绍《格林童话》的作者及出版背景;(2)引导学生关注《格林童话》的特点;(3)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格林童话》的了解和阅读体验;(4)布置作业:让学生选择一本《格林童话》中的故事进行阅读。

二、指导课1. 课程目标:培养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效果。

2. 教学内容:(1)介绍阅读童话故事的方法:了解故事背景、关注人物形象、分析故事情节、领悟寓意;(2)教授如何做到阅读笔记:摘录精彩片段、概括故事情节、写下感悟。

3. 教学活动:(1)教师讲解阅读童话故事的方法;(2)示范如何做阅读笔记;(3)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的阅读方法和笔记技巧;(4)布置作业:让学生运用所学方法阅读《格林童话》中的一个故事,并完成阅读笔记。

三、欣赏课1. 课程目标:培养学生对《格林童话》中人物、情节的欣赏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2. 教学内容:(1)分析《格林童话》中的人物形象:勇敢善良、机智勇敢、自私懒惰等;(2)欣赏《格林童话》中的经典情节:王子与公主、魔法森林、神奇的宝物等;(3)领悟《格林童话》中的寓意:善恶报应、努力付出才有回报等。

3. 教学活动:(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格林童话》中的人物形象;(2)让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格林童话》情节;(3)讨论《格林童话》中的寓意,联系现实生活;(4)布置作业:让学生选择一个《格林童话》中的故事,分析其中的人物形象和寓意。

四、汇报课1. 课程目标:检查学生阅读《格林童话》的情况,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格林童话》阅读课教案(读书课 指导课 欣赏课 汇报课)

《格林童话》阅读课教案(读书课 指导课 欣赏课 汇报课)

《格林童话》阅读课教案(读书推荐课指导课欣赏课汇报课)一、读书推荐课【教学目标】1. 激发学生对《格林童话》的阅读兴趣。

2. 引导学生了解《格林童话》的作者、背景及特点。

3. 推荐《格林童话》中的精彩故事,引发学生阅读欲望。

【教学内容】1. 介绍《格林童话》的作者:雅各布·格林和威廉·格林。

2. 介绍《格林童话》的背景及创作过程。

3. 分析《格林童话》的特点:寓言性、民间色彩、道德观念等。

4. 推荐《格林童话》中的精彩故事,如《白雪公主》、《灰姑娘》等。

5. 引导学生关注故事中的角色、情节、主题等。

【教学活动】1. 图片展示:《格林童话》封面、作者照片等。

2. 教师讲解:介绍《格林童话》的作者、背景及特点。

3. 故事分享:教师讲述《白雪公主》等精彩故事。

4. 学生讨论:分组讨论故事中的角色、情节、主题等。

5. 分享感受:学生发表自己对故事的喜爱之情。

二、指导课【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正确的阅读姿势和习惯。

2. 引导学生掌握《格林童话》的阅读方法。

3. 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和兴趣。

【教学内容】1. 讲解正确的阅读姿势和习惯。

2. 介绍《格林童话》的阅读方法:分章节阅读、做笔记、分享心得等。

3. 引导学生制定阅读计划,合理安排阅读时间。

【教学活动】1. 教师示范:展示正确的阅读姿势和习惯。

2. 学生实践:学生在课堂上尝试正确的阅读姿势和习惯。

3. 阅读方法讲解:教师介绍《格林童话》的阅读方法。

4. 制定阅读计划:学生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制定阅读计划。

5. 分享阅读心得:学生相互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

三、欣赏课【教学目标】1. 提高学生对《格林童话》中寓言性和道德观念的理解。

2. 培养学生对《格林童话》中民间色彩的欣赏能力。

3. 引导学生从故事中汲取智慧和道德启示。

【教学内容】1. 分析《格林童话》中的寓言性和道德观念。

2. 欣赏《格林童话》中的民间色彩:民间传说、风俗习惯等。

3. 引导学生从故事中汲取智慧和道德启示。

格林童话 读书交流课教案

格林童话 读书交流课教案

格林童话读书交流课教案格林童话》读书交流课教学目标:1.交流阅读感受,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2.以班级读书交流会的形式,促进学生阅读的兴趣。

3.感受作品意蕴,体悟认识的道理,启迪学生的心灵。

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同学们,喜欢看动画片吗?今天老师给大家看一段视频。

播放《狼和七只小羊》片段,看后问:谁知道这部动画的名字?知道它出自哪本书吗?它出自《格林童话》。

二、故事交流:你们知道吗?《格林童话》被称作世界儿童文学中的瑰宝。

它是十九世纪初期德国语言学家和民族学家XXX兄弟二人所搜集并编定的民间故事。

《格林童话》共二百一十篇,不少童话形象,如小红帽、白雪公主、XXX等,在全世界范围内家喻XXX。

下面我们就来进行读书故事会。

各小组推荐一到两名学生讲故事。

相机提问:你觉得这个故事哪儿最有趣?这个人物最值得赞赏的是什么?这个故事给你怎样的启发?三、心灵对对碰:有一位哲人说过“读一本好书就是和高尚的人说话。

”刚才我们聆听了一个个经典的故事,每一个人都和书中的人物有了心心相印的对话,这本书伴随着一代又一代人成长、成熟。

我想读完这本书以后,我们每个人在心中都或多或少的有一些感悟,对你今后的道路、对你们现在的生活有着启示。

下面我们进入第二个环节:“心灵对对碰”。

谈一谈,你读了这本书以后,对你最大的感悟和启发是什么?1.学生交流阅读感受。

2.分享自己的人生格言。

四、再现画面:格林童话》给予我们的启示太多太多,确实是一本不可不读的书。

人们把其中的很多故事制作成了动画,下面我们大家一起来观看几组画面。

1.出示《无所畏惧的小王子》片段:于是他告别了巨人,翻山越岭,跨XXX,终于来到了那个奇异的花园。

门口果真满是怪兽,但它们一个个耸拉着脑袋,醉入了梦乡,就是等他走近时,它们也没醒来。

于是王子跨过它们身子,爬上篱笆,平安无事地到达了花园。

那棵生命树就立在花园的正中央,红红的苹果挂满了树枝,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他爬上树顶,伸手就要去摘那个苹果,猛地看到了套在它前面的圆环,但是他毫不费力地把手伸了进去,拿到了那个苹果。

格林童话-读书指导课教案

格林童话-读书指导课教案

格林童话-读书指导课教案第一篇:格林童话-读书指导课教案走进《格林童话》读书指导课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指导学生学会读懂童话,走进格林童话阅读课教案。

2、掌握读懂童话人物和道理的方法。

3、通过阅读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

教学过程:一、激发情趣,揭示专题1、看图猜猜猜咱们先来看几幅图片,看后猜一猜它是有关哪个童话故事的。

图片出示;白雪公主、小红帽、灰姑娘、狼和七只小山羊…小朋友们真厉害,了解这么多的童话故事,那你知道这些童话故事都是出自哪本童话故事书吗?--《格林童话》(出示格林童话封面)是的,天真可爱的小红帽,美丽的白雪公主,善良的灰姑娘,渔夫和和他的妻子,还有青蛙王子等等都是《格林童话》里讲述的一个个生动活泼的人物。

《格林童话》故事一直陪伴在我们每个人的身边,今天就让我们共同走进格林童话世界,一起去感受它的美妙神奇、绚丽多姿吧。

(板书:走进格林童话)二、走进作者那这么好看的《格林童话》故事是谁带给我们的呢?(格林兄弟)出示图片:看,这就是格林兄弟,.他们一个叫雅科布?格林,一个叫威廉?格林,他们是德国人,德国民间流传的童话可多了,有心的兄弟俩把这些童话搜集整理成一本童话集,共收有200多个童话故事。

后来就用他们兄弟俩的名字给这本童话集命名了,叫做《格林童话》。

三、走进格林童话故事刚才小朋友们看图片就能说这么多格林童话故事的名字,那你一定也非常了解里边的故事内容,老师来考考你,你可要听仔细,看仔细了。

1、七个小矮人帮助了灰姑娘。

(×)2、《格林童话》中,卖火柴的小女孩是个可怜的孩子。

(×)3、《聪明的小裁缝》中,小裁缝用自己的智慧战胜了熊,娶到了美丽的公主。

4、《青蛙王子》中,青蛙王子娶了国王的二女儿。

(×)5、玫瑰公主沉睡了50年才被一位勇敢的王子救醒。

(×)6、《丑小鸭》是《格林童话》中的一篇。

(×)7、《三根羽毛》这个故事中最后国王的最小的儿子当上了国王。

《格林童话》阅读交流会课教案

《格林童话》阅读交流会课教案

《格林童话》阅读交流会课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让学生了解并欣赏《格林童话》中的故事,进一步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化素养。

2. 通过小组讨论和交流,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他们的表述能力和团队协作意识。

3. 帮助学生认识到故事中隐藏的道德教育和人生哲理。

二、教学内容:
《格林童话》中的经典故事——《灰姑娘》、《白雪公主》、《小红帽》等。

三、教学步骤:
1. 引导阶段
首先由教师简单介绍《格林童话》的背景和作者,以及其在世界文学中的地位和影响。

2. 阅读交流
学生自行选择一个他们感兴趣的故事进行阅读,然后在小组内分享他们的理解和感受。

3. 小组讨论
每个小组选取一个共同感兴趣的故事进行深入讨论,包括故事的主题、角色特性、情节安排等。

4. 作品分享
每个小组根据讨论结果,进行创作(可以是画画、编故事、演讲等),并在全班面前分享。

5. 教师点评
教师对每个小组的讨论和创作进行点评,表扬他们的优点,指
出需要改进的地方。

四、教学评估:
1. 阅读理解:通过学生的分享和讨论,评估他们对故事内容的
理解程度。

2. 团队协作:观察学生在小组活动中的行为,评估他们的协作
能力。

3. 创造力:通过学生的创作,评估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五、教学建议:
1. 在指导学生阅读和讨论时,教师应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创新
思考。

2.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看待故事,挖掘故事中的深
层含义。

3. 在评估学生的表现时,教师应注重过程,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不怕失败。

格林童话读书交流(教案)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

格林童话读书交流(教案)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

格林童话读书交流(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阅读《格林童话》,让学生了解故事内容,学会用简单的词语和句子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力;培养学生与他人分享阅读心得的习惯。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童话的热爱,培养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善于倾听的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1. 课文:《格林童话》选读2. 交流话题:故事内容、人物特点、情节发展、寓意等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独立阅读《格林童话》的能力,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力;引导学生分享阅读心得,学会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故事内容,挖掘故事背后的寓意;如何培养学生与他人分享阅读心得的习惯。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PPT课件、黑板2. 学具:《格林童话》书籍、笔记本、彩色笔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引起学生对《格林童话》的兴趣,引导学生回顾已读故事。

2. 自主阅读:学生独立阅读《格林童话》选读篇目,圈画出自己喜欢的人物、情节等。

3. 分享交流: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学生深入挖掘故事背后的寓意。

4. 课堂展示:每组选派代表进行课堂展示,分享本组的阅读心得,其他同学认真倾听,学会尊重他人。

6. 课后作业:布置学生阅读《格林童话》其他篇目,做好阅读笔记,为下次交流做准备。

六、板书设计1. 《格林童话》读书交流2. 内容:故事简介、人物特点、情节发展、寓意等七、作业设计1. 阅读作业:阅读《格林童话》其他篇目,做好阅读笔记。

2. 写作作业:选取一个自己喜欢的童话故事,写一篇读后感。

八、课后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个体差异,给予不同学生针对性的指导。

2. 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交流,提高课堂效果。

3.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让童话故事成为学长道路上的良师益友。

统编三上《格林童话》阅读交流课教案

统编三上《格林童话》阅读交流课教案

统编三上《格林童话》阅读交流课教案教学目标:1.阅读《格林童话》,交流阅读感受。

2.使学生学会写读书笔记。

3.培养学生的读书能力,增加学生的课外知识,提高学生的素质。

教学重点:学生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能够对作品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和看法。

教学难点:在精读读童话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童话的思想感情,辅导学生做读书笔记。

教学过程:一、课前谈话一本好书会是我们终身的伴侣,会是我们最诚挚的朋友。

”所以我们应该热爱读书。

应该以书为伴,近一段时期我们读的最多的是什么书?(格林童话)这节课老师就是要带着大家继续走进好玩的《格林童话》里,去认识了解更多的童话朋友!(板书:《格林童话》读书交流会)二、交流学习方法:同学们,到现在为止,我们也阅读了很多的书籍,谁愿意来说说我们可以怎么开始阅读一本书籍,学习了哪些阅读方法?1.学生交流汇报。

2.教师总结:①阅读扉页上的书籍说明,帮助我们整体了解这本书的主要内容。

②浏览目录上的小标题,根据标题猜故事,了解这本书的框架结构。

③作者介绍,编后记的阅读也都能帮助我们轻松阅读这本书。

④阅读方法:略读—精读—感悟三、交流读书收获有方法就能有更大的收获,有很多同学读完了这本书,现在就请同学们说说,你最熟悉或者最感兴趣的是哪一个故事?1.小组交流现在让我们先在小组里讲一讲你印象最深刻的故事.要求:在小组长的带领下讲。

当别人讲的时候要认真倾听,讲完之后你来补充,选出发言最棒的同学.2、全班听讲故事《青蛙王子》《白雪公主》同学们交流得可真投入,现在就请同学们将自己喜欢的小故事与大家分享吧!3.指名讲,讲完提问:喜欢故事中的谁?为什么?从故事中知道了些什么?(提问讲故事的学生)4.其他同学听了他的发言,有什么要说的吗?小结:看来大家对故事的理解有深有浅.读书就要这样,读读想想,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辨一辨,倾听别人的看法,才能全面了解故事.四、学写读书笔记俗话说:“不动笔墨,不读书”阅读时积极做读书笔记,有助于我们理清思路,更好地理解故事所体现的感情。

《格林童话》阅读课教案(读书课 指导课 欣赏课 汇报课)

《格林童话》阅读课教案(读书课 指导课 欣赏课 汇报课)

《格林童话》阅读课教案(读书推荐课指导课欣赏课汇报课)一、读书推荐课【教学目标】1. 激发学生对《格林童话》的阅读兴趣。

2. 引导学生了解《格林童话》的作者、背景及作品特点。

3. 学生能够自主选择感兴趣的童话故事进行阅读。

【教学内容】1. 介绍《格林童话》的作者:雅各布·格林和威廉·格林兄弟。

2. 了解《格林童话》的背景及作品特点:收集、整理德国民间故事,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3. 引导学生关注《格林童话》中的经典故事,如《白雪公主》、《灰姑娘》等。

4. 学生自主选择感兴趣的故事进行阅读。

【教学活动】1. 教师介绍《格林童话》的作者和背景。

2. 分析《格林童话》的作品特点,引导学生关注经典故事。

3. 学生分享自己感兴趣的故事,讨论故事梗概。

4. 学生自主阅读选定的故事。

二、指导课【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正确的阅读习惯和方法。

2. 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格林童话》中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

3. 学生能够运用阅读技巧,如预测、归纳、总结等。

1. 引导学生运用预测、归纳、总结等阅读技巧。

2. 分析《格林童话》中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

3. 讨论故事中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

【教学活动】1. 教师介绍阅读技巧,如预测、归纳、总结等。

2. 学生运用阅读技巧,深入理解选定的故事。

3.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故事情节、人物形象,讨论道德观念和价值观。

三、欣赏课【教学目标】1. 提高学生对《格林童话》的欣赏能力。

2.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审美情趣。

3. 学生能够表达自己对故事的喜爱之情,分享阅读心得。

【教学内容】1. 欣赏《格林童话》中的精彩片段。

2.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审美情趣,如语言、情节、人物形象等。

3. 学生分享阅读心得,表达自己对故事的喜爱之情。

【教学活动】1. 教师引导学生欣赏《格林童话》中的精彩片段。

2. 学生讨论文学作品中的审美情趣,如语言、情节、人物形象等。

3. 学生分享阅读心得,表达自己对故事的喜爱之情。

格林童话 读书交流课教案

格林童话 读书交流课教案

格林童话读书交流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阅读格林童话,培养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

2. 使学生了解格林童话的特点,理解其中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

3. 培养学生的交流和表达能力,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二、教学内容1. 格林童话简介:格林童话是德国著名格林兄弟所著的一部儿童文学作品,包含了许多脍炙人口的经典故事。

2. 选取五个具有代表性的格林童话故事进行交流,如《白雪公主》、《灰姑娘》、《小红帽》等。

3. 故事情节分析、角色解读、道德观念探讨等。

三、教学方法1. 读书交流:学生分组阅读选定的格林童话故事,每组选择一个故事进行深入阅读和研究。

2. 小组讨论:学生就自己阅读的故事进行小组讨论,分享阅读心得,交流对故事情节、角色、道德观念等方面的看法。

3. 汇报展示:每组选取代表进行汇报,展示本组在讨论过程中的成果。

4. 教师点评:教师对学生的讨论和汇报进行点评,引导学生正确理解故事中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

四、教学安排第一课时:格林童话简介及故事选择1. 教师介绍格林童话的背景和特点。

2.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故事进行阅读。

第二课时:故事阅读与讨论(以《白雪公主》为例)1. 学生阅读《白雪公主》故事。

2. 小组讨论:故事情节、角色特点、道德观念等。

3. 选取代表进行汇报展示。

第三课时:故事阅读与讨论(以《灰姑娘》为例)1. 学生阅读《灰姑娘》故事。

2. 小组讨论:故事情节、角色特点、道德观念等。

3. 选取代表进行汇报展示。

第四课时:故事阅读与讨论(以《小红帽》为例)1. 学生阅读《小红帽》故事。

2. 小组讨论:故事情节、角色特点、道德观念等。

3. 选取代表进行汇报展示。

第五课时:故事阅读与讨论(以《睡美人》为例)1. 学生阅读《睡美人》故事。

2. 小组讨论:故事情节、角色特点、道德观念等。

3. 选取代表进行汇报展示。

五、教学评价1. 学生阅读积极性、参与度的评价。

2. 学生对故事情节、角色、道德观念等方面的理解程度。

《格林童话》阅读课教案(读书推荐课 指导课 欣赏课 汇报课)

《格林童话》阅读课教案(读书推荐课 指导课 欣赏课 汇报课)

《格林童话》读书推荐课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带领学生走进图书馆重温格林的童话故事,通过阅读了解、感受童话故事的丰富多彩。

二、课前准备:1、学生阅读《白雪公主》等童话故事;2、幻灯片、《格林童话》。

三、教学过程:(一)揭题导入1. 同学们你们希望自己变得更美丽些吗?如何做才能更美丽呢?2.光有外表的美是肤浅的,拥有内在的美才是真正的美,崇高的美!(指名说,板书课题:读书让我们美丽)3.开学一个月了,咱们班的图书角也成立一个月了。

同学们每人提供的图书以及学校图书馆的图书,使我们每个人拥有了充足的图书资源。

这一个月下来你读了几本了,读的哪几本呢?4.这些书一定让你们变得更加美丽、更加聪慧,让我们一起来分享你们的读书成果吧!(二)图书交流推荐会1. 小组交流、汇报读书成果。

2. 全班交流。

(指名汇报,师引导,推荐好书给班上其他同学。

)(三)走近格林兄弟,重温经典1. 刚刚同学们向大家推荐了许多的好书,听了你们惟妙惟肖的介绍,老师也忍不住想把自己喜欢的书介绍给大家了,它的名字叫《格林童话》(展示书)2. (出示格林兄弟的图片)这两位是格林兄弟,你了解格林兄弟吗?(指名介绍,师补充资料)(出示)他们都是德国民间文学搜集整编者。

出身官员家庭,均曾在马尔堡大学学法律,又同在卡塞尔图书馆工作和任格延根大学教授,1841年同时成为格林科学院院士。

他俩共同编成《儿童与家庭童话集》(1857年出最后一版,共216篇故事)。

其中的《灰姑娘》、《白雪公主》、《小红帽》、《勇敢的小裁缝》……等名篇,已成为世界各国儿童喜爱的杰作。

此外,格林兄弟从1808年起,开始搜集德国民间传说,出版《德国传说》两卷,共585篇。

他们还编写了《德语语法》(1819~1837)、《德国语言史》(1848)及《德语大辞典》(1852)前4卷等学术著作,为日尔曼语言学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3你读过格林童话吗?4过渡:今天我们一起走近《格林童话》,重温他那亲切感人的经典故事。

《格林童话》阅读交流会课教案

《格林童话》阅读交流会课教案

《格林童话》阅读交流会课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学生能够理解《格林童话》中的主要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2. 学生能够分析故事中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

3. 学生能够运用批判性思维技巧,对故事进行解读和评价。

过程与方法1. 学生通过阅读和讨论,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2. 学生通过角色扮演和故事改编,提高自己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学生能够培养对文学作品的欣赏和热爱,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

2. 学生能够理解和尊重不同的文化和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教材分析《格林童话》是德国格林兄弟所著的一系列童话故事,其中包括《白雪公主》、《灰姑娘》、《小红帽》等经典故事。

这些故事具有丰富的情节和鲜明的人物形象,蕴含着道德观念和价值观。

通过阅读和交流,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的研究中已经接触过一些童话故事,对故事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形象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可能对故事中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的理解不够深入,需要通过阅读和讨论来进一步思考和理解。

三、教学过程课前准备1. 学生提前阅读《格林童话》中的几个故事,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2. 学生准备自己对故事的解读和评价,准备在交流会上分享。

课堂交流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巩固学生对故事的记忆。

2. 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再现故事中的经典场景,增强学生对故事的理解和体验。

3. 学生分享自己的解读和评价,其他学生和教师进行点评和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思维碰撞和交流。

课后作业1. 学生选择一个故事进行改编,可以是故事情节的改变,也可以是人物形象的调整,还可以是故事结局的改变。

2. 学生将自己的改编作品写成作文,并在下节课上进行分享和讨论。

四、教学评价通过学生在交流会上的表现和作业的完成情况,评价学生在阅读理解、批判性思维和表达能力方面的提升。

同时,通过学生的课堂参与和讨论,了解学生对故事中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的理解和尊重程度。

《格林童话》读后感交流课程安排

《格林童话》读后感交流课程安排

《格林童话》读后感交流课程安排格林童话读后感交流课程安排
课程目的
本交流课程旨在让学生们分享和讨论他们对于格林童话的读后感,通过互相交流和分享不同的观点,提高学生们的文学鉴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课程安排
第一课:介绍格林童话
- 介绍格林童话的背景和作者
- 分享格林童话的主题和特点
- 学生们分享自己读过的格林童话故事,并分享自己的喜爱之处
第二课:探讨故事情节
- 学生们互相分享自己喜欢的格林童话故事的情节
- 分析故事中的转折点和部分
- 探讨故事情节对于故事整体的作用和影响
第三课:分析角色形象
- 学生们选择一个格林童话中的角色进行分析
- 分享角色形象的特点和性格特征
- 探讨角色形象对故事发展和主题的贡献
第四课:探讨主题和寓意
- 学生们分享自己理解的格林童话的主题和寓意
- 分析故事中的隐喻和象征意义
- 探讨故事中的主题对读者的启示和教育意义
第五课:创作小作品
- 学生们根据自己对格林童话的理解创作一个小作品(如绘画、写作等)
- 分享自己的作品并讲解创作过程
- 互相欣赏和评价作品,提供建设性的反馈
课程总结
通过本交流课程,学生们将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格林童话,加深对故事情节、角色形象和主题的理解。

同时,通过互相交流和分享,学生们的表达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也将得到提高。

希望学生们能够在交流课程中获得乐趣,培养对文学作品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
以上为格林童话读后感交流课程的安排。

《格林童话》阅读交流课教案

《格林童话》阅读交流课教案

恶报。) 这些童话使我们明辨了善与恶,分清了是与非,让我们知
道做人就要做一个好人,相信同学们将来也能做好人,做一个 大好人,老师坚信!
三、交流展示,绽放精彩 师:我们走进了格林童话,探寻了童话王国的秘密,大家 充满了学习热情,收获了许多。接下来就有请大家为我们做交 流展示,绽放自己的精彩吧! 1.讲故事
《格林童话》阅读交流课教案
时间:2021 年 月 日
阅 读 内 容
《格林童话》阅读交流课
设计教师 执教教师
1.走进格林童话,感受童话故事的丰富多彩,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
习惯。


2.在广泛阅读《格林童话》的基础上,通过人物再现、讲故事、展
目 心得等形式交流,展示读《格林童话》的收获,进一步激发学生读书的 标
们就一起来聊一聊《格林童话》。 二、交流图书内容 1.全班交流: 结合封面及目录,再次明确《格林童话》的作者、国籍、
概述童话的特点 2.故事内容的考查: 请看大屏幕。这里有一些关于《格林童话》内容的题目,
你能回答吗?(以游戏的形式,让学生抢答。) 3.介绍童话里的主人公 出示图片:(感受:善良、美丽、聪明、善有善报,恶有Fra bibliotek兴趣。阅

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阅读习惯,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用不同
重 难 的形式来展示交流读书成果。


读 方
交流感悟,畅谈心得

阅读流程
二次备课
一、复习谈话导入 最近一段时间,大家都在读《格林童话》,哪位同学能告 诉老师,你从书中学会了什么? 读同一本书,我们必然就有了一份共同的语言。接下来我
7
8
2.展心得 四、总结 我们在一起分享了近一段时间的读书心得,走近了格林兄 弟,重温了经典。今天我们穿越了百年历史,沉浸在美丽的童 话世界里。今后我们还将感受更多的经典,读更多的好书!感 谢同学们的用心和努力,把掌声送给自己吧!

《格林童话》读中交流教学设计

《格林童话》读中交流教学设计

《格林童话》阅读指导第二课时:读中交流教学目标:1.通过引导学生阅读并讨论《格林童话》,进一步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初步掌握课外阅读的方法,初步学会解读人物形象,提高读、赏、批故事的能力。

2.通过读书交流体会,分享阅读心得,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通过引导学生阅读并讨论《格林童话》,进一步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初步掌握课外阅读的方法,初步学会解读人物形象,提高读、赏、批故事的能力。

难点:通过读书交流体会,分享阅读心得,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教学流程:一、谈话导入同学们,最近我们读了《格林童话》,你们喜欢这本书吗?能说说理由吗?学生指名交流。

二、精彩回放1.看插图,猜故事;或看关键词,猜故事。

课件出示插图、关键词,学生猜故事,讲述故事大意。

2.你最喜欢哪个故事呢?指名交流。

三、共读《格林童话》之《白雪公主》1.自由阅读,思考:(1)她为什么叫“白雪公主”?(2)故事中出现了那些人物?2.把你认为最最有趣的地方画出来,读熟练。

3.全班交流赛读,比比谁读的地方超级有趣?指名比赛阅读。

4.想象“老太婆怎样让白雪公主吃下毒苹果的?”,合作演一演。

小组内练习,指名在班级展示。

评价同学的表演,并评星级。

5. 边读边想,记忆故事。

(1)我最喜欢这个故事中的(),因为();或我最讨厌这个故事中的(),因为();(2)我读了这个童话故事(),知道了()。

四、了解作者,快乐推荐1.出示:课件格林兄弟作者真了不起啊!一本好书就犹如一个好朋友,《白雪公主》陪着我们度过了一段开心、快乐的日子。

2.分享作者故事:同学们,其实童话王国里的朋友可多啦!有勤劳的“灰姑娘”,动人的“睡美人”。

在有趣的《格林童话》中,还有更多的朋友在等着我们呢!大家利用课余时间,和爸爸妈妈,朋友们一起读吧,你们一定会有更大的收获!板书设计:格林童话《白雪公主》读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格林童话》读书交流课
四年三班杨晓艳
教学目标: 1.交流阅读感受,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2.以班级读书交流会的形式,促进学生阅读的兴趣。

3.感受作品意蕴,体悟认识的道理,启迪学生的心灵。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同学们,喜欢看动画片吗?今天老师先给大家看一段视频。

播放《狼和七只小羊》片段,看后问:谁知道这部动画的名字?知道它出自哪本书吗?《格林童话》
二、故事交流
你们知道吗?《格林童话》被称作世界儿童文学中的瑰宝。

是十九世纪初期德国语言学家和民族学家格林兄弟二人所搜集并编定的民间故事。

《格林童话》共二百一十篇,不少童话形象,如小红帽、白雪公主、灰姑娘等,在全世界范围内家喻户晓。

下面我们就来进行读书故事会。

各小组推荐一到两名学生讲故事。

相机提问:你觉得这个故事哪儿最有趣?这个人物最值得赞赏的是什么?这个故事给你怎样的启发?
三、心灵对对碰
有一位哲人说过“读一本好书就是和高尚的人说话。

”刚才我们聆听了一个个经典的故事,每一个人都和书中的人物有了心心相印的对话,这本书伴随着一代又一代人成长、成熟。

我想读完这本书以后,我们每个人在心中都或多或少的有一些感悟,对你今后的道路、对你们现在的生活有着启示。

下面我们进入第二个环节:“心灵对对碰”。

谈一谈,你读了这本书以后,对你最大的感悟和启发是什么?
1.学生交流阅读感悟。

2.说说自己的人生格言。

四、再现画面
《格林童话》给予我们的启示太多太多,确实是一本不可不读的书,人们把其中的很多故事制作成了动画,下面我们大家一起来观看几组画面。

1.出示《无所畏惧的小王子》片段:“于是他告别了巨人,翻山越岭,跨谷穿林,终于来到了那个奇异的花园。

门口果真满是怪兽,但它们一个个耸拉着脑袋,醉入了梦乡,就是等他走近时,它们也没醒来。

于是王子跨过它们身子,爬上篱笆,平安无事地到达了花园。

那棵生命树就立在花园的正中央,红红的苹果挂满了树枝,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他爬上树顶,伸手就要去摘那个苹果,猛地看到了套在它前面的圆环,但是他毫不费力地把手伸了进去,拿到了那个苹果。

突然圆环箍住了他的胳膊,他只感到一股强大
的力量传遍了全身。

他拿着苹果跳下树梢后,没再跨过篱笆,而是抓住了大门,设想根本没怎么撞它就“砰”地一声开了,于是他走了出来。

这时躺在门口的狮子醒了,马上跳起来跟着他跑,却一点也不恼怒,也不让人觉得残忍恐怖,只是把他当成主子一样地顺从地跟着他。


2.《三片羽毛》片段:“可是另外两兄弟吵吵嚷嚷说不能让“缺心眼”当国王,因为他干什么都考虑不周全。

他们吵得国王不得安宁,非要再比试比试不可。

国王于是说:“谁带给我的戒指最漂亮,谁就继承王位。

”说着又将三个儿子带到外面,朝空气中吹了三片羽毛,让他们跟着羽毛所指的方向去寻找。

大王子和二王子又是一东一西,而“缺心眼”的羽毛又是朝上升起之后落到原地。

哥哥们讥笑他,说他找不到金戒指,自己却取出旧的金戒指拿到金店去重新打制。

小王子像上次一样爬了下去,向大蟾蜍要世界上最漂亮的戒指。

大蟾蜍吩咐搬来大箱子,从里面取出一个闪闪发光的宝石戒指,其工艺之精湛,是地上任何工匠都做不出来的。

当小王子将金戒指拿给国王时,做父亲的又说:“王位属于小王子。

” 3.《六人战胜国王》片段:“终于,这个幸运儿回到了家里,妻子看到他,又听到他把所有的事都办妥了,高兴极了。

年青人把三根金头发交给了国王,国王再也不能反对他跟自己女儿的婚事了。

当他看到所有的金银财宝时,激动万分地说道:“我亲爱的女婿,你是在哪儿找到这些金子的?”年青人说道:“在一个湖边,那儿有好多好多的金银财宝。

”国王连忙问道:“请告诉我,我也可以去那儿得到一些吗?”年青人回答说:“随便你要多少。

你在那个湖上会看见一个船夫,让他把你载过湖去,你就会看到岸上的金子像沙子一样多。

”贪财的国王急急忙忙地起程去了。

当他来到湖边时,他唤过船夫说要过湖去,船夫便要他坐上船来。

他刚一上船,船夫马上把船篙塞到他手中,然后跳上岸走了,留下老国王在那儿摆渡。

这就是对他罪孽的报应。


五、拓展阅读
《格林童话》作者是格林兄弟,即雅科布·格林(1785~1863)和威廉·格林(1786~1859)德国民间文学研究者,语言学家,民俗学家。

兄弟俩生于美因河畔哈瑙的一个律师家庭,从1806年开始,格林兄弟就致力于民间童话和传说的搜集、整理和研究工作,出版了《儿童和家庭童话集》(两卷集)和《德国传说集》(两卷)。

《格林童话》共收集多少故事,说法不一,有的说216篇,有的说211篇。

童话总是带给人美的享受,除了《格林童话》世界各国还出版了很多童话集,老师推荐几本有名的给大家读一读。

出示:《安徒生童话》《一千零一夜故事集》《伊索寓言》《克雷洛夫的寓言》《中国古代寓言全集》《天方夜谭》《中国神话故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