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海盗”垂涎我基因资源 哈佛违规研究受关注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物海盗”垂涎我基因资源哈佛违规研究受关注

哈佛大学的科学家在华违规进行人体研究掀起波澜

哈佛拿中国农民做实验美方违规研究引人关注2002年3月28日,美国联邦政府下设的“人体研究保护局”向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发出调查报告,谴责这所世界知名学府在中国安徽农村进行的15项人体研究存在严重的违规行为。

据《洛杉矶时报》披露:调查报告指责哈佛大学的科研做法,质疑哈佛大学在对世界上最令人垂涎的“遗传信息宝库——中国农村人口”进行科研时的道义问题!《华盛顿邮报》称,“人类研究保护局”的调查报告详细列明了研究在哪些方面违反了联邦政府规定,但当局表示不会制裁哈佛。”4月1日,美国各大新闻媒体,包括电台、电视台对哈佛大学在华违规进行人体研究内幕进行重点报道。媒体披露,这15个项目中,有12项是由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副教授、美籍华人徐希平作为“首席科学家”主持的,包括对哮喘病、高血压、肥胖症、糖尿病、骨质疏松等多种疾病的基因调查。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称,他们在人体医学实验的监督上,的确有改进的必要;该院已决定暂停在中国进行的一切研究,重新审查这些研究项目,并对徐希平和另一位项目负责人进行了谴责。美国“人类研究保护局”专门负责监察人体科学研究,1999年已开始对哈佛大学在中国的研究展开调查。在“人类

研究保护局”发给哈佛大学两家机构的调查报告中,指出了哈佛大学在发展中国家进行人体研究实验引发的道义问题。报告认为,这些涉及安徽农村成千上万人的基因研究项目,有诸多违规之处。比如,对“哮喘病的分子遗传流行病学”的研究,批准招募的受试者为2000人,但实际招募的达16686人。一句话,美方的调查认为:徐希平副教授的违规是“广泛而严重”的。最近几天,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成为国际媒体关注的焦点。来自国内外的媒体采访令该学院公关部主任荷尔曼女士应接不暇。荷尔曼女士在回答新闻媒体提问时说:“我们在中国进行的是科学研究,绝不是外界所误传的人体实验。这些项目的内容是研究环境和遗传基因对哮喘、高血压、肥胖症等疾病的影响。此次的基因研究之所以选择中国,是因为中国农村人口众多,便于追踪,而这些都能为基因研究提供很好的环境。荷尔曼女士表示,“人类研究保护局3月28日发出调查报告对研究提出质疑,其焦点并不是中国农村参与者的身体在研究中受到了损害,而是质疑研究人员并未采取有效措施保证所有参与者都对研究内容完全知情,侵犯了参考者的知情权。同时由于基因研究不可避免地涉及某些妇女的生育状况,联邦政府也对参与者的个人隐私能否得到有效保障表示怀疑。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在一份声明中表示,他们完全同意联邦政府在调查报告中提出的意见,院方希望通过这次事件对现行的科学研究监督机制进行各

方面的改进,其中包括:增加监督人员,告诫研究人员在被研究者的选择上加强监控。鉴于有的科研人员存在先开始形容、后向学院申请的情况,审批研究项目的管理也会加强。荷尔曼女士告诉记者,目前在中国安徽进行的研究已经暂停,有关人员正在修改合同文本和表格。同时,院方要求徐希平汇报研究情况的周期由常规的12个月缩短到3至6个月,

由他主持的所有涉及人类的研究项目已于去年8月暂停,直到美国联邦政府和院方对各项程序满意时才能继续进行。与徐希平合作的另外一家美国医院也发表声明表示,他们正在采取积极措施,保证研究参与者对研究的风险、益处等完全知情,促成问题尽快解决。徐希平本人对“人类研究保护局的报告则不予表态,媒体甚至无法与他取得联系。主持人是“安徽老乡” 大别山农民大多不知情据“人类研究保护局”调查的结果,哈佛大学现在在华有15个科研项目,其中12个项目是由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徐希平副教授主持

进行的。今年45岁的徐希平出生于安徽省嘉山县(现

明光市),1982年毕业于安徽医科大学,1988年赴美国留学,现为美国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群体遗传研究室主任。在安徽,徐希平副教授曾被誉为“爱国华人教授”;近年来,有人

背地里称他为“抽安徽人血的美国佬”。1993年,徐希平开始与安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合作,此后在安庆成立了美中生物医学环境卫生研究所,由安庆市卫生局跟他合作,

在基层调查的基础上,通过体检采取血样。在安徽,数以万计的居民为哈佛大学与中国的合作项目“贡献”了血样。经精选的血样,对研究和开发药物具有极其重大的价值。但不少“贡献”者并不知道为谁、为什么“验血”,他们自己能享受什么权利。徐希平主持的合作项目先后从美国千年制药公司等处得到资助,资金超过1亿美元。千年公司和哈佛方面都认为,是在安徽的合作项目确保了这笔大额投资。徐希平曾对美国《科学》杂志记者说,这些项目的基因取样,样本的代表性将覆盖两亿中国人,其中,仅在安徽的哮喘病样本,就涉及600万人。消息传到国内,曾引起轩然大波,然而不久事情就平息了。徐希平承认,中国是发展中国家,跟国外合作,国外肯定有利。谈到哈佛为什么愿意同中国合作,徐希平说,最主要的原因是,在美国不好找样本,中国样本比较好。徐希平的项目一直在进行着。直到1998年6月,中国开始施行《人类遗传资源管理暂行办法》,并成立了国家人类遗传资源管理办公室,基因样本未经批准不能出境。为此,徐希平便把实验室建在了安徽。但是,徐希平以前拿走了多少材料,谁也说不清。仅哮喘病一项,徐希平本人承认拿到美国的DNA样本就有16400份;据他自己的一篇论文讲,1993年他在安庆做的一个高血压项目,就要在20多万人中筛选样本。调查发现,截至2001年1月,中国国家人类遗传资源办公室批准的由徐希平领导的哈佛大学等美国

机构在中国进行的国际合作项目只有三项。但是,美国国家卫生所(NIH)2000年财政年度徐希平作为首席科学家获得该机构资助的项目就有9个。这9个项目全部是在中国采集样本,大部分现场在安徽省的安庆地区。除此之外,徐希平所领导的哈佛大学群体遗传学研究从1997年开始与英国的双子星座公司合作,在安徽省的安庆地区为其采集并提供5000对孪生子的血样。美方初步的调查结果,应该有助于平息围绕哈佛大学在中国的基因研究的争议。但是,我们不能满足于仅仅证明了这些研究项目“违规”操作。我们更应当思考的是:这些最终被证明违规的研究项目,为什么会在近十年的时间里在中国的土地上通行无阻?基因资源不

是“免费午餐”国际合作不能“违规操作”哈佛大学在安徽农村违规进行人体研究的事件并非现在才浮出水面。早在2000年12月20日,美国《华盛顿邮报》就登载了一篇题为《挖掘农村DNA富矿》的报道,大体内容为:自1995年以来,在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徐希平博士的协助下,安徽大别山附近数以万计的百姓为哈佛大学与中国的合作项目“贡献”了血样,这些血样进了哈佛基因库,最终用于对哮喘病、糖尿病和高血压等疾病的研究。由于这些经过精选的血样对研究和开发药物具有弥足珍贵的价值,徐希平的研究小组获得了国外大笔的研究经费。《华盛顿邮报》记者在这篇报告中说,他们还采访了中国人类基因组测序项目负责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