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课外古诗赏析题汇编
2017年新课标全国卷古诗鉴赏题——精讲精练,各个击破!
晚归山居 刘沧 寥落霜空木叶稀,初行郊野思依依。 深秋频忆故乡事,日暮独寻荒径归。 山影暗随云水动,钟声潜入远烟微。 娟娟唯有西林月,不惜清光照竹扉。 8.这首诗的颈联与王维《山居秋暝》的颔联“明月松间照,清泉 石上流”相比,在写景角度上有何相同点?在意境上有何区别? 请简要分析。(5分) ①在写景角度上,二者都从视觉、听觉的角度描写了景物。(1 分)刘诗颈联从视觉角度描写“山影”,从听觉角度表现“钟 声”。王诗颔联从视觉角度描写“明月”,从视觉、听觉角度描 写“清泉”。(1分)②在意境上,刘诗颈联描写了山影投映溪 水,随波暗涌,古寺钟声悠长,又随远烟逝去,意境幽暗空寂。 (2分)而王诗颔联描写了一场秋雨后,只见皎洁的月光透过松 枝星星点点洒落下来,又闻泉水淙淙流泻于山石之间,意境幽清 明净。(1分)
表达了诗人凄凉孤寂、思乡的感情。(2分) “鸿雁”是书信的代称,“不闻鸿雁信”表达思乡而不得消息的苦 恼;“鹧鸪”叫声常有凄切思念之意,它的啼叫也勾起词人的故 旧之思; “落花”含有悲情的意思,借“落花”进一步表达出词人内心的凄 凉和孤寂。(4分,每个意象分析1分。)
春 尽 韩偓 惜春连日醉昏昏,醒后衣裳见酒痕。 细水浮花归别涧,断云含雨入孤村。 人闲易有芳时恨,地迥难招自古魂。 惭愧流莺相厚意,清晨犹为到西园。 【注】①韩偓官至翰林学士承旨,但后遭排挤,被贬淮州,后因避难投靠节度使 王审知。当时朱全忠弑帝,建立梁期,王审知接受梁的封号,韩偓离开王审 知定居于闽南泉州。诗作于此时。②招魂,语出《楚辞•招魂》,原指祈祷死 者复生的一种宗教仪式,这里只是一般地用作招致魂魄。 9.这首诗的后两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6分)
①伤春惜春之情。“芳时恨”表现了作者的心惜春之情。 ②年华迟暮,有志难骋的沉痛:芳时春尽,人生老去,诗人却只能“闲”置一隅, 其苦闷沉痛可知。 ③孤身独处,苦无知音的寂寞:诗人地处偏僻,非但亲朋息迹,古人魂魄也难招 致,唯有“流莺相厚”,更见其寂寞之感。
2017年中考语文全国各地古诗词鉴赏试题及答案(68篇)
(一)《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阅读练习及答案(2017年云南省中考题)品读下面的唐诗,按要求回答问题。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宾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诗歌中画线句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请结合诗歌内容进行赏析。
(3分)答案:【参考答案】划线句在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第一句描绘了沙漠纵横交错着无边风雪的画面,对上文冰天雪地的奇寒景色作了总结;;第二句“愁云惨淡万里凝”写了天空中布满惨淡的阴云,引出诗人为友人长途跋涉而产生的担忧之情,由此自然转入下文的送别。
(二)《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阅读练习及答案(2017年郴州市中考题)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唐•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至修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9.“今日听君歌一曲”中的“君”指的是“暂凭杯酒长精神”中“长“的意思是。
(2分)10.本诗中颔联作者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2分)答案:9.白居易(乐天)振作评分标准:2分。
每空1分。
10.写作手法:用典(1分)情感:表达了作者对旧友的怀念之情,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叹(1分)评分标准:2分。
手法1分,情感1分,意近即可。
(三)《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阅读练习及答案(2017年河北省中考)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6—7题。
(6分)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作者: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至修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6.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从诗的题目看,这首诗是白居易在扬州的酒宴上酬答刘禹锡的作品。
2017年全国中考语文古诗阅读与赏析试题汇编
中考语文说古诗阅读与赏析真题汇编古代诗歌阅读。
(5分)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节选)岑参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3.下列对本诗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作者岑参是唐代著名边塞诗人,诗题中的“歌”是古诗的常见体裁。
B.一二句用浪漫夸张的手法,极力描绘雪中天地的整体形象,浩大苍茫。
C.从“中军”到“辕门”再到“轮台东门”,清楚表明地点转移,脉络分明。
D.最后两句直接抒情,作者独自看着身后雪地上的的马蹄印,感慨万千。
4.请简析作者反复描写雪景的原因。
(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3.(3分)D4.(2分)得2分示例:渲染惜别氛围,抒发友人返京而产生的惆怅之情。
得1分示例:反复点题,与诗题形成呼应。
(2017年·福建中考)阅读下面这首乐府诗,完成4-5题。
(5分)木兰诗(节选)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4.对上述节选部分有关句子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用夸张手法描写翻山越岭奔赴战场的情景。
B、“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从听觉和视觉的角度描写边塞军用的生活。
C、“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实写将军拼死作战,壮士十年后归来的情景。
D、“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中的数字“十二”与“百千”都是表示多数。
5.“可汗问所欲”时,木兰表达了什么心愿?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2分)答案:4.(3分)C5.(2分)放弃功名;尽快回归故里,与家人团聚。
说明:意思答对即可。
(2017·兰州中考)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各题金城北楼①高适北楼西望满晴空,积水连山胜画中。
人教版语文课外古诗词鉴赏题(含答案)汇总.doc
人教版语文课外古诗词鉴赏题(含答案)汇总.doc人教版语文课外古诗词鉴赏题(含答案)汇总(下)登楼杜甫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
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
①玉垒:山名,在今四川茂汝。
②北极:即北极星,喻指唐王朝。
③西山寇盗:指吐蕃。
④梁父吟:诸葛亮遇到刘备前喜欢诵读的乐府诗。
【阅读训练】⑴分别概括这首诗颔联和颈联的内容,并说说其中寄寓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慨。
(5 分 ) (3)这首诗表达了作者登楼览景时怎样的心情?( 2 分)(10)杜甫《登楼》中借古寓今体现诗人忧国忧民的诗句?【参考答案】⑴颔联写阔大悠远的自然景象,颈联写国家动荡不安的局势;(2 分 ) 寄寓古今世事沧桑变幻、祈望国运久远的感慨。
(3 分 ) (3)表达了诗人对朝廷内外交困、灾患重重的忧愤而又无可奈何的伤感之情。
(10)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父吟。
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
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
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
虏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车师西门伫献捷。
1:. 天气寒冷的句子: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
2:. 学习诗歌应该从朗读入手,如果由你朗读画线句,你认为最应该重读的是哪一个词语,请说说你的理由。
( 3 分)3:. 谈谈本诗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 2 分)2示例一:我认为最应该重读的词语是“吼”,“吼”是“吼叫”的意思,轮台九月的风声日夜狂吼,运用拟人,从听觉上写出了风声之大,渲染了环境的恶劣。
示例二:我认为最应该重读的词语是“乱”,“乱”是“胡乱”的意思,大如斗的碎石都被刮的满地乱滚。
从视觉上写出了风力之猛,渲染了环境的恶劣。
评分意见:本题共 3 分。
2017年人教版八年级上语文古诗词默写及赏析试题及参考答案
2017年人教版八年级上语文古诗词默写及赏析试题及参考答案2017年最新人教版八年级上语文古诗词默写及赏析试题复习范围:第三单元《唐诗五首》及第三单元后课外古诗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默写(本大题共26小题,共260.0分)1.“,”是王绩《野望》中描绘的秋色:夕阳西下,层林尽染。
2.王绩的《野望》中表现秋意颇浓的山野景色的一句是:“树树皆秋色,。
”3.(1)树树皆秋色,。
(王绩《野望》)(2),长歌怀采薇。
(王绩《野望》)(3)晴川历历汉阳树,。
(崔颢《黄鹤楼》)4.日暮乡关何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黄鹤楼》崔颢)5.崔颢的《黄鹤楼》以写景出名的诗句是:,。
6.崔颢的《黄鹤楼》中,最能施展阐发思乡之情的两句诗是“,”。
7.崔颢《黄鹤楼》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诗人登高临远,又值傍晚,归思难收的愁绪。
8.王维《使至塞上》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塞外之景,面面开阔,意境雄浑,被誉为“千古壮观”。
9.王维在《使至塞上》这首诗中,描写千古壮观的大漠雄壮壮阔之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苏轼评价王维的诗画:“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赏诘之画,画中有诗。
”《使至塞上》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充分体现了诗中有画的特色,笔力苍劲,意韵雄浑。
11.《使至塞上》中作者用比喻来暗写自己的遭遇并抒发情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渡荆门送别》用拟人手法表达思乡之情的句子:,。
13.李白《渡荆门送别》中“,”两句,用移动的视角来描写风景的变化。
14.《渡荆门送别》中写水中映月、天边云霞的诗是:,。
2017全国中考语文分类汇编试题:古诗词鉴赏
古诗词鉴赏1.(2017辽宁沈阳)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面问题。
(本大题共1小题,共3.0分)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唐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别夔州官吏①唐刘禹锡三年楚国巴城守,一去扬州扬子津。
青帐②联延喧驿步③,白头俯伛④到江滨。
巫山暮色常含雨,峡水秋来不恐人。
惟有《九歌》⑤词数首,里中留与赛蛮神⑥。
【注释】①此诗是诗人调任之际所作。
②青帐:指饯别宴席所设的青色帐篷。
③步:码头。
④白头俯伛:指当地年老的百姓俯身曲背。
⑤《九歌》:这里指诗人在夔州所作的九首《竹枝词》.⑥蛮神:夔州在西南边地,故称当地供奉的是蛮神。
对两首诗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诗人托明月以达情,表现了他对贬谪好友的关切和同情,写的深切动人。
B.《别夔州官吏》写于诗人调任之际,三、四两句通过写人们送行的场面,表现他们对诗人的惜别之情。
C.《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花落尽子规啼”和《别夔州官吏》中“峡水秋来不恐人”都是写景兼写时令。
D.《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牵挂,《别夔州官吏》则流露出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1.D解析:本道题考查学生的对比阅读分析能力。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首句写出了春光消逝时的萧条景况,渲染了环境气氛的黯淡、凄楚;次句是对王昌龄“左迁”赴任路途险远的描画,显出李白对诗友远谪的关切与同情;三、四两句寄情于景,对诗友进行由衷的劝勉和宽慰.《别夔州官吏》是诗人调任之际所作,诗人叙述自己在巴蜀的经历,以及调任的目的地.第二联写出了离别饯行的画面,第三联写巫山峡谷的秋景,最后写出对夔州朋友的依依不舍和留念之情。
这道题可以采用排除法来解答。
D项中“《别夔州官吏》则流露出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说法属于无中生有。
《别夔州官吏》写于诗人调任之际,通过标题“别夔州官吏”可知,这是作者刘禹锡与过去的官员朋友们告别的诗歌,主要表现诗人的惜别之情,从中看不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其余选项正确。
2017年全国高考各地诗歌鉴赏题解析(3)
2017年全国高考各地诗歌鉴赏题解析(3)XX年全国高考各地诗歌鉴赏题解析(3)天津卷13.阅读下面的诗,按要求作答。
(6分)严郑公宅同咏竹唐·杜甫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
色侵书帙晚,阴过酒樽凉。
雨洗涓涓净,风吹细细香。
但令无剪伐,会见拂云长。
注:严郑公,即严武,受封郑公。
箨(tuò),笋壳。
帙,包书的布套。
(1)本诗前三联描写出竹子怎样的形象?(2)请赏析“色侵书帙晚”一句。
(3)请你谈谈对最后一联寓意的理解。
【解析】松竹梅,历来为人喜爱,称为“岁寒三友”。
竹的品性也为人称道。
历来咏竹之作,十分丰富。
杜甫的《严郑公宅同咏竹》,以“竹”为吟咏对象,托物言志,耐人寻味。
诗的开篇即写竹的新嫩和勃发的生机。
竹的一半还包着笋壳,枝梢才伸出墙头,寥寥几字,写出了“新竹”的特点。
接着在颔联突出竹的“色”和“阴”,转换了描写的角度。
窗外那翠绿的颜色似乎使室内的“书帙”都浸润其中,“侵”字把竹影的渐渐扩大之势写得鲜活可人,富有动感!而书酒相伴,本是惬意之事,再加上竹影移过,那桌上的酒樽也觉得清凉宜人!竹的可爱之态,跃然纸上!陆游写竹:“解箨时闻声簌簌,放梢初见叶离离。
”(《新竹》)杜甫这两句,与陆游异曲同工。
如果说,前两联,从视觉的角度写竹,那么颈联诗人转而写竹的清香之气,又是从嗅觉的角度描摹了。
经雨洗濯的绿竹显得更加秀丽而洁净,微风过处,送来缕缕的竹的清香,沁人心脾,身居如此环境,真有欣然忘食、乐而忘忧之感了。
以上三联从不同的角度,突出了竹的品性,气完意足。
最后一联,作者顺势一点:“但令无剪伐,会见拂云长。
”人们只有真心爱竹、护竹,不去“剪伐”,摧残可爱的新竹,它一定会自然生长到拂云之高!竹品,即人格。
诗人反复状写竹的可爱,意在突出心中所达之意:尊重天性,顺应物性之自然;或者呼吁统治者要呵护人才,而不要随意摧残人才;或者以竹自况,期待朝廷能提携自己,使自己能“致君尧舜上”,能为治国平天下奉献绵薄之力……这首咏物之作,托物言志,十分妥贴,状物,形象生动;言志,委婉含蓄。
人教部编本(2017)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古诗词赏析练习题有答案
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古诗词赏析练习一、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唐)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
【忍:狠心。
】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1、解释下列词语在诗中的含义:【彻:到,这里是“彻晓”(到天亮)的意思。
】①能:如此、这样②何由:怎能、如何③安得:如何能得到④庇:遮盖、覆盖⑤突兀:高耸的样子⑥见:通“现”,出现2、根据要求用原文填空:①表现群童顽皮的诗句是: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
②表现诗人衰老的诗句是: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③诗中渲染出阴沉黑暗的雨前景象,烘托出诗人凄恻愁惨的心境的句子是: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④体现作者崇高理想的句子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⑤表现杜甫为理想而献身的伟大情怀的诗句是: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3、此诗题目中的“歌”字代表了诗的体裁,诗中流露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思想。
4、品析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妙处: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一个“怒”字,把秋风拟人化,生动写出风势之大、风力之猛和风之无情,富有浓烈的感情色彩。
5、从描写手法的角度赏析“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两句。
这两句是环境描写,写傍晚秋雨之前的景色,渲染出一种暗淡阴冷的氛围,不仅推动了情节的发展,为下文写“床头屋漏无干处”作下铺垫,而且烘托出诗人凄恻悲惨的心境。
6、诗句“自经丧乱少睡眠”中的“丧乱”指的是安史之乱这一历史事件。
7、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描绘了怎样的图景?诗中描绘了风高雨急、屋破漏雨的情景,反映了诗人在草堂生活的一个片段。
2017年全国高考各地诗歌鉴赏题解析(1)_诗词鉴赏
2017年全国高考各地诗歌鉴赏题解析(1)全国卷Ⅰ阅读下面这诗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次石湖书扇韵①姜夔②桥西一曲水通村,岸阁浮萍绿有痕。
家住石湖人不到,藕花多处别开门。
【注】①石湖:南宋诗人范成大(1126—1193)晚年去职归隐石湖(在今江苏苏州),自号石湖居士。
②姜夔(1155—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阳(今江西波阳)人,浪迹江湖,终生不仕。
淳熙十四年(1187)夏,曾去拜见范成大,这首诗约作于此时。
(1)这首诗描绘了一副什么样的画面?是由哪些景物构成的?请简要叙述。
(2)有人说,诗的后两句歌颂了范成大的品格,第三句中的“人”是指趋炎附势的人。
你对此有什么看法?请简要说明。
【解析】范成大书扇的原作已佚,姜夔这首次韵却留下了石湖悠然意远的风致。
淳熙十四年(1187)的夏天,姜夔从湖州赴苏州谒见范成大。
范的生日是六月初四,姜夔创作歌曲《石湖仙》为他祝寿:“……须信石湖仙,似鸱夷翩然引去。
浮云安在,我自爱、红香绿舞。
”这首书扇次韵,与词意相关,盖即一时所作。
这28字,可算是惜墨如金,不仅描绘了一幅精雅、清幽的石湖图卷,而且传达出笔画难以表现的情韵。
虽然范成大晚年营建的石湖别墅,经过七八百年的桑田沧海,早已化为劫灰,但石湖这片水域和湖堤上的九环洞桥依然存在,诗中的意境多少还可得到点印证。
可以想象,姜夔当年造访石湖,是坐船来的,“桥西一曲水通村”,自然是江南水乡特有的景色,同时也自远渐近,显现出范氏别墅的方位。
湖上烟波浩渺,湖岸林荫繁密,凭什么来认得“水通村”呢?“岸阁浮萍绿有痕”,湖水和溪流相接的岸边滞留着绿色的痕迹,便是村中平静的池塘里流出来的浮萍。
这正像武陵渔人发现水上漂流的桃花而寻到桃花源一样。
“别有天地非人间”,这是个多么深邃的所在。
果然,“家住石湖人不到”。
这自然是说范成大别墅的远绝烦嚣,实亦对范品格的称颂。
范成大以郎庙之才,归隐江湖之上。
他在朝时,希望能为恢复中原而竭智尽忠,但得不到孝宗的信任,御史便挟私憾攻击,于是他落职而退隐石湖。
2017年全国各地高考语文真题分类汇总之-古诗鉴赏
2017年全国各地高考语文真题分类汇总之-古诗鉴赏2017年高考语文真题·诗歌鉴赏目录2017年高考语文真题.诗歌鉴赏 (2)(2017.山东卷) (2)(2017.浙江) (3)(2017.天津) (4)(2017 新课标Ⅲ) (5)(2017.新课标Ⅱ) (6)(2017 .江苏卷) (7)(2017.上海) (7)(2017北京) (8)(2017 新课标Ⅰ) (9)(2017.山东卷)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问题。
早上五盘岭①岑参平旦驱驷马,旷然出五盘②。
江回两崖斗,日隐群峰攒。
苍翠烟景曙,森沉云树寒。
松疏露孤驿,花密藏回滩。
栈道溪雨滑,畬田原草干。
此行为知己,不觉蜀道难。
【注释】①蜀交界处峻岭、其山道曲折盘旋,故名。
②出五盘:攀越五盘山道登上山峰。
(1)“江回两崖斗,日隐群峰攒”中的“斗”“攒”两字,生动传神,所写景物特征鲜明,请作简要分析。
答案:①“斗”字,描写了两岸崖石耸峙欲错,犹如两兽相斗,凸显了江崖陡峭、峥嵘之势。
②“攒”字,描写群峰相连,层次莫辨,仿佛聚在一起,刻画了峰峦密集、重叠之态。
解析:鉴赏诗歌的话言——炼字,一般遵循以下步骤:体悟该字在句中的含义,看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思考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或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江回两崖斗,日隐群峰攒”,意思是“江水回旋,两边的山崖对峙,像两兽相斗;乌云笼罩,太阳隐去,群峰攒聚”。
“斗”字生动地描写了崖石耸峙对立的陡峭、峥嵘之势。
“攒”字刻画了光线不明,群蜂好像连在一起的密集、重叠之态。
(2)蜀道历来以艰险著称,为什么诗人却说“不觉蜀道难”?请结合全诗,谈谈你的理解.答案:①诗人入蜀是为报知己,为平蜀乱,虽然途中山峦重叠、险滩暗藏,但不觉艰险。
②诗人登上山顶后,心旷神怡,因此所观之景虽奇险但他感觉富有情趣。
解析:鉴赏评价古诗的思想内容青不开对整首诗的理解。
而理解诗歌需要抓住关键词、关键句。
2017年中考语文试题汇编古诗赏析
4.下列各项对诗词理解有误的一项是()(3 分)4.B.A.李白在《行路难》中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表达了自己想要实现宏大理想的信念和追求。
B.“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写了诗人和朋友在重阳节一起欣赏菊花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菊花的钟爱和留恋。
C.“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诗人用只和老翁告别的场景暗示老妇已经被捉走,表达了对饱受战争苦难的百姓的深切同情。
D.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用“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表达了自己想御敌立功、报效国家的豪情壮志。
6.有关《天净沙•秋思》和《渔家傲•秋思》两首古诗,下列分析与理解有错的一项是()6.B(《天净沙•秋思》没有运用典故,且没有矛盾心理。
)A.这两首古诗词题目都是“秋思”,写的季节都同为秋天,反映的主题都有“思乡”。
B.两首诗词写法上,均运用了典故,都写了“思乡之切”与“归家不得”的矛盾心理。
C.《天净沙•秋思》语言简约,风格悲凄;《渔家傲•秋思》语言凝练,风格更显悲壮。
D.“断肠人”道出游子的思乡之悲,“征夫泪”道出将士的思乡之愁。
5.下面对诗句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5.BA.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木兰诗》)采用互文手法,写历经多年征战,有的将士战死沙场,木兰等幸存者胜利归来。
B.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王维《使至塞上》)诗人以“佂蓬”和“归雁”自比,表达了久居边塞,盼望回家团聚的急切心情。
C.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运用典故,写为回报百姓盛情要像孙权那样弯弓射虎,突出了诗人的“少年狂气”。
D.只有那辽远的一角依然完整,温暖,坚固而蓬勃生春。
(戴望舒《我用残损的手掌》)诗中“辽远的一角”指解放区,它明丽而充满生机,诗人对其饱含向往之情。
(一)阅读古诗,完成8-9题。
(3分)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考中考语文点二《古诗词赏析》
7.哀怨诗:哀怨之作分为“宫怨”、“闺怨”、“春怨”等几 类,主要以女性的口吻,表现对征夫的思念,对战争的厌恶, 对易逝青春的哀怨,表达对自由和幸福生活的向往。例如温庭 筠的《望江南》,李清照的《武陵春》。 8.即事感怀诗:就是针对某件事情或某个场景生发感慨,常见 的有怀亲、送友、思乡、赠别、人生感悟、闲情逸趣等。例如 杜甫的《望岳》《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朱熹的《观书有感》。 9.哲理诗:顾名思义,表现作者的哲学观点,反映哲学道理的 诗歌,此类诗歌将抽象的哲理蕴含在鲜明直观的景象当中,深 沉而含蓄。例如杨万里的《过松源晨炊漆公店》,朱熹的《观 书有感》。
7.猿啼:常常象征着一种悲伤的感情。 8.关山:关塞山河。关,关隘;山,山河。 9.羌笛:由于发音凄切,有凄凉之意。胡笳的作用与此相同。 10.水:和愁丝连在一起,比喻忧思和愁绪。 11.鸿雁:与雁书、鱼雁等泛指书信、音讯。 12.月亮:对月怀人,表现浓浓的思乡之情。 13.柳树:“柳”与“留”谐音,古人在送别之时折柳相送, 以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 14.草木: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 15.青鸟:传书的信使。
【剖析】本题考查写作手法。答题模式为:点出写 作手法,结合诗句分析,进而阐释效果。
2.请简要回答全诗表达了作者哪几种感情。 ①对山中美好景物的喜爱之情; ②游山时闲适自在的情感; ③平复心中杂念后的喜悦之情; ④字里行间也流露出了淡淡的孤独之情。(任意答 出两点即可) 【剖析】本题考查作者的思想感情。题目要求简要 作答,细读诗句“闲吟”“听钟”“息心”可得出 答案。
如 2013 年 泸 州 中 考 卷 , 要 考 生 鉴 赏 的 诗 歌 是 王 观 的 《 卜 算 子·送鲍浩然之浙东》,诗歌的题目告诉我们,题材是送别类 的诗,卜算子是词牌名,题目内容是送好朋友鲍浩然前往浙 东去。送别诗感情有表达离愁别绪,从而体现作者的思想感 情。或表达依依不舍之情,或表达对朋友的祝愿与祝福。那 我们解读此诗时就会扣住诗歌中的事件去把握诗人的情感, 这样鉴赏难度就不是很大。因此我们在鉴赏古代诗词时一定 要认真地研读诗题,切忌一瞥而过,错失许多鉴赏诗歌的有 效信息,从而为鉴赏诗歌增加人为的难度。
贵州省2017中考语文试题研究 题库——课外古诗词曲赏析
题库——课外古诗词曲赏析一、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1~2 题。
姑苏怀古唐·许浑宫馆余基辍棹过,黍苗无限独悲歌。
荒台麋鹿争新草,空苑岛凫占浅莎。
吴岫雨来虚槛冷,楚江风急远帆多。
可怜国破忠臣死,日月东流生白波。
1. 请简析这首诗颔联中的“争”和“占”二字的表达效果。
【答案】“争”和“占”生动地描绘出自然界旺盛的生命活力,使历史陈迹的死寂与自然生命的生机形成鲜明的对比,透露出一种对历史变迁、国家兴衰的感慨。
2. 诗歌尾联在抒情方式上有何特色?试分析这种写法的妙处。
【答案】直接抒情(直抒胸臆)和借景抒情相结合。
由直接抒情过渡到景物描写,表达了作者对人世无常、自然永恒的人生感慨,给人无限想象和联想。
二、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1~2 题。
夜泊牛渚怀古唐·李白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
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注】。
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
明朝挂帆席,枫叶落纷纷。
【注】谢将军:东晋谢尚,官镇西将军。
镇守牛渚时曾于秋 夜泛舟赏月,遇袁宏诵诗,听后大为赞赏,邀袁过船长谈达 旦,从此袁宏名声大著。
1. 颔联的“空”字是全诗的诗眼,请简要分析其作用。
【答案】“空”字写出了诗人登舟望月所见到的空阔渺远的景色,且由“望月” 转而“怀古”;“空”字还引发诗人的感慨,自己空有满腹才华却无谢将军那样的 伯乐来赏识,抒发了怀才不遇的深沉感叹。
2. 尾联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妙处?【答案】用了想象的表现手法(答虚实结合亦可)。
妙处:诗人想象在明朝无边 落叶中挂帆离去的情景,以景结情,渲染了一种寂寞萧瑟的环境氛围,烘托了诗 人不遇知音、英雄落寞的寂寞、哀伤之情。
三、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 1~2 题。
金陵三首(其一)唐·李白晋家南渡日,此地旧长安。
地即帝王宅,山为龙虎盘。
金陵空壮观,天堑净波澜。
醉客回桡去,吴歌且自欢。
1. 从题材上看,这首诗与杜牧的《泊秦淮》同属于诗。
【答案】咏史怀古【解析】题干已经给出“与杜牧的《泊秦淮》同属于”,只需要知道杜牧的《泊秦淮》属于咏史怀古诗,即可得出答案。
2017年中招考试11首古诗词赏析过关题精选
第 1 页11首古诗词赏析过关题精选一、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1.请从炼字的角度,赏析“杨花落尽子规啼”中的“尽”或“啼”字。
示例一:“尽”字点明时令是暮春时节,含飘零之感(营造了一种凄清哀伤的氛围),为下文的抒情做铺垫。
示例二:“啼”字从听觉上进行描写,渲染出悲凉之意(离别之恨),为下文的抒情做铺垫。
2.在“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一句中,诗人运用了拟人、想象、情景交融等手法,请任选一个角度,结合诗句内容分析其作用。
(2分)示例一:拟人修辞,把明月当作使者,表达对友人的同情与关切。
示例二:奇特的想象,把无知无情的明月,想像成善解人意的知心人,把自己对朋友的怀念和同情带到夜郎西。
示例三:情景交融(或以景传情、借景抒情),把明月之景与对朋友的思念之情交融在一起,表达自己对朋友的怀念和同情。
二、夜雨寄北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1.“巴山夜雨涨秋池”一句中的“秋”字在诗中有什么作用?“秋”字点明了季节,同时烘托了人物心情。
2.请用简洁的语言,写出诗人“今夜”的心境。
漂泊在外的孤寂,苦雨深秋的落寞,归期无期的无奈,相见共语的期盼。
三、使至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颔联中作者以“征蓬”“归雁”自喻,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感情?流露出自己被排挤出朝廷的孤寂、忧愤、飘零之感2.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运用比喻,诗人以“蓬”、“雁”自比,写自己像蓬草一样出临“汉塞”,像“归雁”一样进入“胡天”,蕴含了作者被排挤出朝廷的孤寂、飘零之感。
3.颈联的“直”和“圆”两字历来为人所称道,说说这两个字好在哪里?“直”字荒凉孤独中透着挺拔雄伟,“圆”字苍茫壮阔中显现柔和温暖。
这两个字准确地描写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现了作者深切的感受。
遂宁东辰荣兴国际学校 高2017级语文古诗阅读鉴赏专题训练
高2017级语文古诗阅读鉴赏专题训练参考答案1、(2015安徽,8—9)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问题。
(8分)月圆①[唐]杜甫孤月当楼满,寒江动夜扉。
委波金不定,照席绮逾依② 。
未缺③ 空山静,高悬列宿④ 稀。
故园松桂发,万里共清辉。
[注]①这首诗是唐代宗大历元年(766)秋天杜甫流寓夔州时所作。
②绮逾依:这里指(席子上的)光彩更加柔美。
③未缺:指月圆。
④列宿:众星。
(1)这首诗前六句描写了月圆之夜的哪几幅画面?请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
(4分)(2)本诗最后两句情感真挚,请从虚实结合的角度作简要赏析。
(4分)答案(1)孤月当空,清辉满楼;月映寒江,影动柴扉;月洒江波,浮光跃金;月照绮席,光彩交融;月挂空山,万籁俱静;月明中天,疏星寥落。
(2)遥想故园桂花开放,是虚写;眼前清辉,是实写。
故园桂花正该开放,虚中有实;万里清辉,实中有虚。
虚实结合,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切思念,寄托了诗人渴盼万家团圆的美好愿望。
解析(1)鉴赏诗歌的意境美,首先要明确诗句大意,前六句写的是:满月当楼,寒江潮涌,月洒波中,金光摇而不定;月临席上,光彩柔美;空山静寂,月明星稀。
其次是要找准意象,前六句描绘的意象有“月”“楼”“江”“扉”“席”“山”“列宿”等。
最后用简明的语言归纳出画面即可。
(2)虚,指回忆或想象;实,指眼前实景。
回答本题只要弄明白虚指什么、实指什么即可,本诗最后两句中,上句诗人遥想故园秋景,是虚写;下句回到现实,是实写。
表达了诗人对故园的思念之情。
2、(2015湖北,14)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劳停驿欧阳修孤舟转山曲,豁尔见平川。
树杪帆初落,峰头月正圆。
荒烟几家聚,瘦野一刀田。
行客愁明发,惊滩鸟道前。
[注]此诗为欧阳修被贬峡州夷陵令时作。
劳停驿,驿站名。
(1)简要说明此诗前两联景物描写的时空变化。
(4分)(2)简要分析第三联中“荒”“瘦”二字的妙处。
(4分)答案(1)此诗前两联写景,时空变化丰富。
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作业(含答案)
一、(2017·全国卷Ⅰ)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欧阳修紫案焚香暖吹轻,广庭清晓席群英。
无哗战士衔枚勇,下笔春蚕食叶声。
乡里献贤先德行,朝廷列爵待公卿。
自惭衰病心神耗,赖有群公鉴裁精。
本诗的第四句“下笔春蚕食叶声”广受后世称道,请赏析这一句的精妙。
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
(9分)醉中感怀陆游早岁君王记姓名,只今憔悴客边城。
青衫犹是鹓行①旧,白发新从剑外生。
古戍旌旗秋惨淡,高城刁斗夜分明。
壮心未许全消尽,醉听檀槽②出塞声。
[注] ①鹓行:喻指朝官的行列。
②檀槽:指乐器。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这首诗的开头两句于今昔变化之中自然流露出“感怀”之意,表达出自己客居边城的悲凉情调。
B.青衫依旧,白发新生,形象真切,自成对偶。
颔联怀旧伤今,抚今追昔,回肠千转,唱叹有情。
C.“青衫”,古制文官低品阶官服为青黑色,后泛指官职卑微。
与白居易《琵琶行》“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中的“青衫”的意思相同。
D.前四句主要通过描写的表达方式写自己的遭遇和感慨,尾联两句直抒胸怀,深刻反映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无奈和激愤。
★(2)抒情主人公过去和现在的形象特点有什么不同?请结合内容分析。
(6分)三、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
(9分)云阳馆与韩绅宿别司空曙故人江海别,几度①隔山川。
乍见翻②疑梦,相悲各问年。
孤灯寒照雨,湿竹暗浮烟。
更有明朝恨,离杯惜共传③。
[注] ①几度:几年。
②翻:反而。
③共传:一起举杯。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自从别后,数年不见,山川阻隔,相会不易,首联从时间、空间两个方面突出了离别久远,相见之难,其间的相思,自在言外。
B.久别相逢,乍见后反疑为梦境,因分离太久而相互询问年龄。
“翻疑梦”,把诗人诧异、自责的神态表现得惟妙惟肖,十分传神。
C.结尾表面上是劝饮离杯,实际上却是总写伤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问题。
(一)丰乐亭游春①(其一)(4分)欧阳修绿树交加山鸟啼,晴风荡漾落花飞。
鸟歌花舞太守醉,明日酒醒春已归。
【注释】①此诗作于庆历七年,欧阳修被贬为滁州知州的第三年。
丰乐亭,在琅琊山幽谷泉上,距醉翁亭不远,为欧阳修所建。
1.诗歌的第一、二句写了哪些景物?体现了丰乐亭景色怎样的特点?(2分)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答案】1.绿树、山鸟、晴风、落花(答出3项及以上给1分)、明媚(1分)2.表达了诗人热爱自然、珍惜春天、追求美好生活的思想感情。
(2分)2.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问题。
舟过谢潭三首(之一)(宋)杨万里风头才北忽成南,转眼黄田到谢潭。
仿佛一峰船外影,褰帷①急看紫巉岩。
【注释】①褰(qiān)帏:掀起帘子。
1.本诗第二句中的“转眼”与诗中▲一字相呼应,写出了▲。
(2分)2.诗最后一句中的“急”字体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2分)【答案】1.忽船行之快(第一问答“才”也可)2.急切、好奇、惊喜。
(三点中答出两点即可)3.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问题。
浣溪沙欧阳修堤上游人逐画船,拍堤春水四垂天。
绿杨楼外出秋千。
白发戴花君莫笑,六幺催拍盏频传。
人生何处似尊前。
注:欧阳修早年被贬颍州,晚年又隐居于此,州城西北,有一天然水泊,人称西湖,风景优美,是当时的名胜之地。
欧阳修常来此游览。
六幺,为唐代琵琶曲名。
1.词的上片中“逐”和“出”两个字用得极其精妙,请任选一个字进行赏析(2分)2.词的下片描绘了一幅湖上宴乐图,从中你看到了作者怎样的情态?(2分)【答案】1.“出”符合荡秋千时在围墙之上时隐时现的情况,暗中写出了秋千女的形象。
2.词人春日泛舟,与民同乐的愉快心情。
(一)书院二小松唐·李群玉一双幽色出凡尘,数粒秋烟二尺鳞。
从此静窗闻细韵,琴声长伴读书人。
[注释]秋烟:比喻小松初生的枝叶。
15.诗中“”“”两个词写出了二小松“小”的特点。
(2分)16.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2分)答案:15.数粒、二尺。
(写“粒”、“细”或“细韵”也可。
)16.抒发了作者对二小松的爱怜、赞美之情。
(流露了作者对有小松的清雅脱俗的读书生活的喜爱之情。
)(二)秋日行村路[宋]乐雷发儿童篱落带斜阳,豆荚姜芽社肉①香。
【注释】①社肉:祭土地神的肉。
(1)“一路稻花谁是主?红蜻蛉伴绿螳螂”是千古名句,句中“伴”字用得妙,请写出你的理解。
(2分)(2)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答案:15.(1)“伴”,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把红蜻蛉与绿螳螂这两种可爱的小生物营造在一个相依相伴、和美融洽的氛围里。
(2分,意思对即给分)(2)热爱农村自然风光,追求自由、闲适、和谐的田园生活。
(2分,意思对即给分)(三)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岗。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仔细观察右边这幅图,图中所展示的画面是词中的哪一句?(1分)(2)词中的“倾城”的意思是,“为报倾城”体现了当地百姓对苏轼态度是:。
(2分)(3)从选文中加线的“狂、卷、挽”中任选一个,说说这个词是怎样体现豪放的?(1分)答案:(1)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岗(或“千骑卷平岗”);(2)全城的人都出来了(形容随观者之众);体现的态度:表面是跟随太守,实质是对苏轼的拥戴、赞扬、敬佩(或:对苏轼政绩的肯定)(能从“实质”上说对,即可给满分);(3)示例:“狂”:激情奔放,统领全词,无不展现粗犷豪迈的风格;“卷”:体现打猎场景宏大,人员众多,气势壮阔,突现阳刚之美;“挽”:拉满弓的姿态强劲,信心百倍,激情无比(三个词语均体现豪放之气势)。
1.阅读下面这首古诗,然后按要求答题。
新凉徐玑①水满田畴稻叶齐,日光穿树晓烟低。
黄莺也爱新凉好,飞过青山影里啼。
【注释】①徐玑:南宋时温州诗人,“永嘉四灵”之一。
②田畴:田地,田野。
1)。
本诗描绘了黄莺在初秋微凉的天气中自由翻飞、的景象。
(2分)2)。
“黄莺也爱新凉好,飞过青山影里啼”间接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2分)【答案】1)。
欢快鸣叫2)。
诗人借黄莺来表达自己对新凉到来的欣喜和惬意的心情。
2.阅读下面这首古诗,然后按要求答题。
(4分)春兴(唐)武元衡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
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
(1)诗中_____一词写出了杨柳的枝繁叶茂,____一词写出了梦境的一再出现(2)这首诗的后两句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答案】(1)阴阴又(2)思乡移家别湖上亭戎昱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
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1)作者是采用什么样的艺术手法来表达他对湖上亭依恋难舍的深厚感情?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答:作者采用拟人化的手法,赋予柳条藤蔓、黄莺以人的情感,并使主客移位,巧妙而含蓄地表(2)古人写诗很讲究炼字,诗中的“系”和“啼”两个动词就用得准确传神,请分别予以简要分析。
答:用“系”字既切合柳条藤蔓修长柔软的特点,又写出了柳条藤蔓牵衣拉裾的动作,表现它们依恋主人不忍主人离去的深情。
用“啼”字既符合黄莺鸣叫的特点,又似殷殷挽留、凄凄惜别,让人联想到离别的眼泪。
江村即事唐·司空曙钓罢归来不系船,江村月落正堪眠。
纵然一夜风吹去,只在芦花浅水边。
诗题是“江村即事”,作者是从哪几方面表现“江村”的?写出了“江村”怎样的特点?雨过山村唐王建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
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着庭中栀子花。
1用自己的话写出前两句诗描绘的景象(限60字)2诗中的“妇姑”是指。
3最后一句用了表现手法。
简说此句描写的意义。
四时田园杂兴宋·范成大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1“儿女各当家”是指2诗作一、二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3写幼童“也傍桑阴学种瓜”的细节,意在表现什么?诗中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社日唐·王驾鹅湖山下稻粮肥,豚栅鸡栖半掩扉。
桑枳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
这首诗描写社日农民的欢乐情景运用了细节描写,很具表现力。
试举两例分析。
宿甘露寺宋·曾公亮枕中云气千峰近,床底松声万壑哀。
要看银山拍天浪,开窗放入大江来。
1“枕中云气”与“床底松声”的描写,作用有二,它们是2“银山”是比喻的说法,它是指3全诗写景有什么特色?饱含作者怎样的情怀?《晚春》韩愈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飞雪。
1、本诗运用拟人手法有何妙处?【赠友别离诗】《送魏二》(唐)王昌龄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1、第二句中的“凉”字用得好,好在哪里?2、这首诗在艺术构思上虚实结合,请对这种艺术手法及其作用作简要分析。
闻乐天授江州司马唐·元稹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
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
1.诗题指的是一件什么样的事?2.说说诗中哪个词最富表现力,它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3.这首诗在抒情方法上有何特点?谢亭送别唐〃许浑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1第二句的“水急流”与上下句哪两处相关联?有何作用?2古人写景常用“虚实”结合的方法,请联系此诗作简要解说。
三、四句的写法与宋代送别诗歌中哪一句极为相似。
武昌阻风宋·方泽江上春风留客舟,无穷归思满东流。
与君尽日闲临水,贪着飞花忘却愁。
这首诗由“无穷归思”写到“忘却愁”形成强烈反差,这样的手法叫什么?试分析诗人这样写的目的和意义。
【思乡怀人诗】《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①》李白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②。
注解:①这是李白乾元元年(758)流放夜郎经过武昌时游黄鹤楼所作。
②梅花:《梅花落》·曲牌名。
1、诗歌首句提及的“迁客”当指西汉贾谊,作者借他来表达自己的什么心情?2、《唐诗直解》评此诗“无限羁情笛里吹来”。
江城五月,恰逢初夏,当然无梅,可是耳闻笛声吹寒,不觉眼前便有梅花漫天飘飞。
作者运用的是什么手法?有何作用?《秋思》张籍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1、王安石评论张籍诗歌的风格是:“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
”试析张籍此诗写了生活中哪个“寻常”的细节?2、你认为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于长安归还扬州,九月九日薇山亭赋韵》江总心逐南云逝,形随北雁来。
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岑参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注释:江总,南朝陈诗人。
陈亡,入长安,仕于隋,后辞官南归,这首诗写于南归途中。
1、这两首诗在内容上有哪些相同之处?2、两首诗各表达了怎样不同的思想感情?《十五夜望月》王建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1、对这首诗中语句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一句中的“地白”,是在描写庭院中的地面在皎洁月光照耀下,好像铺上了一层霜雪。
B、第二句“冷”字既是描写了秋夜露珠的清冷,同时也表现了作者独在异乡孤寂怅然的心境。
C、第三句中的“人尽望”写明月当空,庭院中明如白昼,各种景物、人都可以清楚清楚地看到。
D、第四句的意思是,在这八月十五之夜,不知那深深的秋思落在谁那里,表达了诗人的怀乡之情。
并非真不知,而是极写秋思的浩茫浑涵,似虚而实,深得诗歌含蓄之美。
2、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是()A、诗的开篇描绘出十五夜的明朗素洁的景象,为下文写秋思作铺垫。
B、“冷露无声湿桂花”中的“桂花”,固然是写庭院中的桂花,但又可联想到神话故事里的月中桂树、吴刚、嫦娥等,诗的意境十分悠远。
C、诗的最后一句写“秋思落谁家”,一个“落”字,用得十分妥帖新奇,给人以动的形象感觉,仿佛愁思在随银月的清辉,一起洒落人间。
D、诗人运用形象的语言,优美的想像,渲染了元宵佳节望月的特定的环境气氛,悠然不尽的结尾,将别离思聚的情思,表现得非常委婉动人。
十五夜望月唐·王建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1. 诗题中“十五夜”应指什么时间?何以见得?2 .世称此诗结句妙绝,请从内容与表现手法两方面解说其妙处夜雪唐·白居易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注:作于诗人在九江任职时1.诗人的“知雪重”是从哪几方面来表现的?这种写法在艺术上称之为什么?2 论家皆评此诗“看似写雪,实为写人。
”说说你对此评是怎样理解的旅次朔方唐〃刘皂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
无端更渡桑乾水,却望并州是故乡这首诗的主题是思乡,一、二两句用了直接抒情的方法,它又是为三、四句抒情作品铺垫的。
1从内容上推测,“朔方”比并州距咸阳更近不还是更远?“却望并州是故乡”看,诗人是怎样的一种心境?【咏物感怀诗】《题红叶》唐?韩氏流水何大急,深宫尽日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