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发展水平考核评价指标体系

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发展水平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开发区)是我国经济特区政策的一项重要内容,旨在通过建设开放型经济体制和优势产业集群,促进区域经济快速发展,提升整体经济技术水平。
为了全面评价开发区的综合发展水平,制定一套科学严谨的考核评价指标体系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经济、技术、环境、社会等多个角度出发,探讨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发展水平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一、经济发展指标1.地区生产总值(GDP)GDP是一个地区或国家生产活动的总量指标,可反映出该地区的经济总量。
开发区的GDP指标体现了该地区产业结构、经济增长速度等情况,是考核开发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
2.工业增加值工业增加值是衡量一个地区工业发展水平的关键指标,也是评价开发区产业结构和工业化水平的重要依据。
3.固定资产投资额固定资产投资额体现了开发区对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的投入情况,是评价开发区发展潜力和投资吸引力的重要指标。
4.财政收入财政收入是衡量一个地区财政健康状况的关键指标,也是评价开发区财政支出能力和公共服务水平的重要依据。
5.外贸进出口总额外贸进出口总额是开发区对外贸易活动的总量指标,反映了开发区对外贸易的活跃程度以及国际竞争力。
二、技术创新指标1.研发经费投入研发经费投入是评价开发区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指标,反映出该地区对科技创新的重视程度。
2.高新技术企业数量高新技术企业数量是评价开发区科技创新能力的关键指标之一,反映出该地区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水平。
3.专利申请数量专利申请数量是开发区技术创新成果的重要体现,也是评价其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依据。
4.科技人才数量科技人才数量是评价开发区科技资源储备的重要指标,反映出该地区科技人才的数量和结构情况。
三、环境保护指标1.排放标准合格率排放标准合格率是评价开发区环境保护工作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反映出该地区企业生产过程中的环境保护水平。
2.污染治理设施覆盖率污染治理设施覆盖率是评价开发区环境治理设施建设情况的重要指标,反映出该地区环境治理水平和对环境污染的重视程度。
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发展水平考核评价指标体系

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发展水平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是国家在特定地区建设的重点经济开发区,是推动地方经济发展、促进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的重要平台。
为了更好地评估和监管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综合发展水平,需要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
本文将从经济发展、科技创新、产业升级、环境保护等多个方面建立一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发展水平考核评价指标体系。
一、经济发展方面1. GDP总量和增长率GDP总量是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表征了经济活力和综合实力。
经济技术开发区的GDP增长率反映了其经济增长速度和潜力。
2.财政收入财政收入是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财政收入的来源之一,直接关系到地区的发展投入和支出能力。
3.外贸进出口额外贸进出口额是衡量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对外开放水平和国际市场竞争能力的重要指标。
4.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可支配收入反映了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居民的生活水平,是评价地区经济状况和民生改善的重要指标。
5.就业率就业率是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直接关系到地区社会稳定和居民生活水平。
二、科技创新方面1.研发投入研发投入是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保障,可以通过研发投入占GDP比例等形式来考核。
2.专利申请量专利申请量是评价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科技创新能力和成果转化情况的重要指标。
3.科技成果转化率科技成果转化率是评价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情况的重要指标,直接关系到地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4.高新技术产值占比高新技术产值占比是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情况的重要指标,反映了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水平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比重。
5.创新人才数量和质量创新人才的数量和质量是评价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情况的重要指标,直接关系到地区科技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三、产业升级方面1.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情况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情况是评价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发展水平和转型升级情况的重要指标,直接关系到地区产业布局和经济结构调整效果。
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评价指标体系

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评价指标体系
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评价指标体系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指标:
1. 经济指标:包括区域经济增长率、产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财政收入等指标,反映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贡献度。
2. 创新指标:包括科技创新投入、科技成果转化、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等指标,反映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科技创新能力和成果转化效果。
3. 人才指标:包括高层次人才数量、人才引进政策、人才培养机制等指标,反映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人才吸引力和培养能力。
4. 环境指标:包括生态环境保护、资源利用效率、环境污染治理等指标,反映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环境友好程度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5. 产业配套指标:包括基础设施建设、产业链完整度、产业集聚效应等指标,反映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产业配套能力和产业链发展水平。
6. 社会指标:包括就业率、人均收入、社会保障等指标,反映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社会发展水平和民生改善程度。
以上指标体系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以全面评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
区的发展状况和综合实力。
国家高新区评价指标体系

国家高新区评价指标体系
国家高新区评价指标体系是用于评价全国各地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系统性指标体系,以研究区域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特点和规律,提高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综合竞争力和影响力,为优化区域经济结构、推进国家经济创新发展提供评价基础。
国家高新区评价指标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经济实力指标。
主要反映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经济实力,包括地区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财政收入等。
2.科技创新指标。
主要反映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科技创新能力,包括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研发投入、专利申请等。
3.人才评价指标。
主要反映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人才优势,包括高层次人才、留学人员、技术工人等。
4.营商环境指标。
主要反映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营商环境,包括政策支持、设施配套、法制环境等。
5.品牌影响力指标。
主要反映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品牌影响力,包括国际知名度、企业口碑等。
以上是国家高新区评价指标体系的主要方面,每个方面都有具体的指标体系。
这个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对于推动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和吸引社会资本投入具有重要的意义。
自然资源部开发区评价指标公布

自然资源部开发区评价指标公布
一、引言
近年来,我国开发区发展迅速,对于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发挥了重要作用。
为全面评价开发区的综合效益,自然资源部公布了开发区评价指标。
本文将对这些评价指标进行详细解读,以期为开发区的发展提供参考。
二、自然资源部开发区评价指标概述
自然资源部公布的开发区评价指标体系分为五个方面:土地利用效率、经济效益、生态环境质量、科技创新能力和产业结构优化程度。
这些指标综合反映了开发区在土地、经济、环境、科技和产业结构等方面的表现,旨在引导开发区实现高质量发展。
三、评价指标的具体内容
1.土地利用效率:衡量开发区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程度,包括土地供应率、土地产出率等。
2.经济效益:评价开发区经济发展的水平,如地区生产总值、税收收入、就业人数等。
3.生态环境质量:评估开发区生态环境保护成果,如空气质量、水质、绿化覆盖率等。
4.科技创新能力:评价开发区的科技创新水平,包括研发投入、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专利申请数等。
5.产业结构优化程度:分析开发区产业结构的优势和特点,如主导产业、
产业链完善程度、新兴产业培育等。
四、评价指标的意义和作用
开发区评价指标的公布有助于全面了解开发区的综合发展状况,发现存在的问题,指导开发区调整发展策略,实现高质量发展。
同时,这些指标可以为政府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依据,推动开发区改革创新,提高其核心竞争力。
五、结论与建议
总之,自然资源部公布的开发区评价指标为开发区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指导。
开发区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认真分析评价指标,加强土地、经济、环境、科技和产业结构等方面的管理,不断提高综合效益。
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发展水平考评价体系

注:1.增速指标如为负增长,权重按0分计。
2.东、中、西部地区的划分依据以国家统计局标准为准。
放量
吨标准煤/万元,吨
二氧化碳万元
4%
15
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水耗
立方米/万元
3%
16
园区二氧化碳排放量增长率
%
3%
17
单位工业增加值化学需氧量(COD)排放量
千克/万元
3%
18
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
%
2%
统筹协调
(权重10%)
19
企业数量增长率
%
2%
20
城镇新增就业人数
人
2%
21
地方人民政府及主管部门落实主体责任
个
4%
27
上市企业数量
个
2%
பைடு நூலகம்28
园区地区生产总值占所在地级市地区生产总
值比重
%
2%
29
税收收入占所在地级市税收收入比重
%
2%
30
土地开发利用率
%
4%
报告期内是否发生重大突发事件(包括生产安
全事故和突发环境事件)
是/否
不计入权重。报告期内
发生特别重大生产安
全事故或突发环境事
件扣10分,重大生产
安全事故或突发环境
是/否
3%
22
东、中、西部地区国家级经开区之间合作共建园区和援疆、援藏、援助边(跨)境经济合作区数量
个
3%
发展质量
(权重30%)
23
园区地区生产总值
亿元
5%
24
园区地区生产总值增速
%
5%
25
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发展水平考核评价指标体系

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发展水平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是我国利用现有的特定自然、经济和社会资源,以引进外资、促进科技进步为主要任务,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依法对外开放,以发展经济、促进产业升级、推动城市发展为目标,进行产业和技术创新,共同提高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
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发展水平考核评价指标体系是用于评价和比较各个国家级开发区综合发展水平的一套指标体系。
该指标体系包括经济发展、科技创新、产业发展、经营环境、对外开放、城市发展等多个方面,并据此对各个开发区进行定期评估,以促进其持续不断的发展。
首先,经济发展是评价国家级开发区综合发展水平的核心指标之一。
这包括经济总量、经济增长速度、产业结构和就业水平等方面。
经济发展是开发区发展的基础,也是衡量开发区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
其次,科技创新是评价国家级开发区综合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
这包括研发投入、科技成果转化和人才培养等方面。
科技创新是提升开发区竞争力的关键因素,通过加强科技创新,可以提升开发区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
产业发展也是评价国家级开发区综合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
这包括产业结构调整、重点产业发展和产业集聚效应等方面。
产业发展是开发区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通过加强产业发展,可以提高开发区的经济效益和竞争力。
经营环境是评价国家级开发区综合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
这包括政策环境、营商环境和投资环境等方面。
良好的经营环境可以吸引更多的企业和资本来开发区投资,促进开发区的经济发展。
对外开放是评价国家级开发区综合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
这包括对外贸易、引进外资和对外交流合作等方面。
对外开放是开发区实现经济增长和产业升级的重要途径,通过加强对外开放,可以提高开发区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
最后,城市发展是评价国家级开发区综合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
这包括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和城市环境等方面。
城市发展是开发区吸引人才和资源集聚的重要条件,通过加强城市发展,可以提高开发区的居民生活质量和城市形象。
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印发《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通知

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印发《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工业和信息化部
•【公布日期】2024.09.04
•【文号】工信部规〔2024〕169号
•【施行日期】2024.09.04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正文
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印发《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综合评
价指标体系》的通知
工信部规〔2024〕169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国家高新区主管部门、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各国家高新区管委会:
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按照《国务院关于促进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20〕7号)部署要求,进一步强化评价的战略导向作用,工业和信息化部研究修订了《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附件: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工业和信息化部
2024年9月4日。
《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发布

·2·第15期《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发布国家高新区评价工作是引导高新区贯彻落实国家战略导向、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
近日,为推动国家高新区建设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科技部研究修订了《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以下简称《体系》)。
《体系》重点围绕国家高新区高质量发展的发展动力、发展支撑、发展环境、发展路径、发展绩效五大方面,形成了“创新能力和创业活跃度”“绿色发展和宜居包容性”“结构优化和产业价值链”“开放创新和国际竞争力”“综合质效和持续创新力”5个一级指标,占比分别为20%、20%、15%、15%、30%。
同时下设46个二级指标,包括41个定量指标和5个定性指标。
为探索分类评价机制,体现评价指标体系标准基本统一又有所区别对待的原则,部分创新指标和绿色发展指标(用*标注的指标)对东部地区、中部和东北地区、西部地区的各高新区采取差别对待的办法。
方法是设置加分系数,对涉及的部分二级指标进行加分处理。
对于部分创新指标,东部基础得分*1,中部和东北基础得分*1.05,西部基础得分*1.1。
对于部分绿色发展指标,东部基础得分*1.1,中部和东北基础得分*1.0,西部基础得分*0.9。
这5个二级指标为:1.8,2.6,3.1,4.5,5.6。
《体系》构建突出了如下特点:一是突出发展新动能的打造,设置较多“当年增量”型指标;二是突出研发相关的指标,反映新形势下加强创新的迫切要求;三是突出“绿色共享”的发展理念,新增多个生态环境类指标;四是突出引导数字经济的发展,对数字化产业进行了初步的统计分类和测算;五是突出统筹兼顾和公平合理,考虑园区间规模和区域的差异,对部分创新和环保指标设置了加分系数;六是突出企业培育,通过“企业数”指标引导园区培育企业群落;七是支撑火炬统计工作,增强检验与核算。
(来源:潇湘晨报)河南科技科技资讯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投资环境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20、工业用水价格: 20、工业用水价格:物价部门、建设局 指从事工业性产品生产或运行物理、化学、生 物等技术进行加工和维持功能性活动,种养业和农产 品加工业用水的价格,以元/立方米为计量单位。不 含污水处理费。
21、工业用电价格: 21、工业用电价格:物价部门、建设局 指从事工业性产品生产或运行物理、化学、生 物等技术进行加工和维持功能性活动,种养业和农产 品加工业用电,以元/千瓦时为计量单位。按大工业、 1-10千伏受电的电度电价填写。 22、工业用燃气价格: 22、工业用燃气价格:物价部门、建设局 指从事工业性产品生产或运行物理、化学、生 物等技术进行加工和维持功能性活动,种养业和农产 品加工业用燃气的价格,以元/立方米为计量单位。 23、工业用地基准价格: 基准价格 23、工业用地基准价格:土地、物价部门 指根据国土资源部2006年《关于发布实施〈全 国工业用地出让最低价标准〉的通知》规定的各土地 等别最低价标准,开发区工业用地的基准价格。开发 区工业用地涉及不同等别的,按简单平均法计算平均 价格。
新增指标 1、体现人力资源及社会责任的指标(3项) 2、环境保护及节能减排指标(12项) ——参考国家环保总局标准 3、土地集约利用潜力评价指标(15项) ——参考国土资源部标准 4、技术创新环境指标(6项) 删除指标 1、每平方米标准厂房租金水平 2、污水处理负荷: (1)年污水处理量 (2)污水处理能力
6、全区规模以上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经济发展局 全区规模以上企业主营业务收入: 是指开发区内规模以上企业销售产品和提供劳务 等主要经营业务取得的业务总额。 全区规模以上外资企业主营业务收入: 全区规模以上外资企业主营业务收入: ——限定范围为外资企业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 ——限定行业为工业 规模以上外资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 规模以上外资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 ——限定行业为工业 范围为外资企业
《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高新区)是指国家级的对高新技术产业进行统一规划、重点扶持的地区,在推动经济发展、促进科技创新以及提高国家竞争力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为了全面评价高新区的综合发展水平,制定一个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1.综合指标体系的设计目标2.指标体系的构成和指标选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主要包括两大类指标:一类是基础设施指标,包括交通、通信、给排水等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另一类是产业发展指标,包括创新能力、产业规模、工业增加值等。
每个指标都有相应的权重,通过合理的权重设置,可以对高新区进行综合评估。
3.指标体系的具体内容基础设施指标包括基础设施建设规模、基础设施完善度、交通便利度、通信网络覆盖率、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指标。
这些指标反映了高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和环境保护情况。
产业发展指标包括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国家重点实验室数量、科研机构数量、专利申请数量、工业产值等方面的指标。
这些指标反映了高新区在科技创新和产业规模方面的发展水平。
4.指标体系的权重设置为了保证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和客观性,指标体系中的各指标需要设置相应的权重。
这些权重可以通过专家评估、层次分析法等方法来确定,以保证各个指标在综合评价中的相对重要性。
5.综合评价结果的呈现方式通过对各指标的测量和加权求和,可以得出高新区的综合评价结果。
评价结果可以用图表的形式进行呈现,以直观地展示高新区的发展水平,并可以进行跨地区的比较和分析。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是高新区管理和发展的重要工具,它可以帮助高新区全面了解自身的发展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改进。
同时,它也可以为政府和社会各界了解高新区的整体发展水平提供参考,为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因此,科学合理的《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于高新区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江苏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创新驱动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 % 个 件 件 件 亿元 万美元 万美元 定性 % % % % 万元/公顷 新驱动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一级指标 序号 1 2 3 4 5 知识创造和 技术创新能力 30%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产业升级和 结构优化能力 30%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二级指标 万人拥有本科以上的学历(含本科)数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万元销售收入中R&D经费支出 省级以上研发机构数 省级以上科技创业载体面积 内资控股企业万人当年新增发明专利授权数 财政科技经费投入及增幅 人均技术合同交易额 工业增加值率 企业利润率 企业科技税收减免额 省级以上人才计划人才数 园区管理机构、体制机制创新和有效运作评价 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 营业收入超30亿元高新技术企业数 服务收入占营业总收入比例 高新技术企业占企业总数比例 万人当年新增的知识产权数(含注册商标) 万人拥有的上市企业数量 企业净资产利润率 从业人员人均工资性收入占人均增加值比例 高新技术产业投资额占固定资产投资额的比重 高新技术产业用地率 园区科技金融发展状况评价 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创新型产业集群培育及发展状 况评价 海外留学回国人员和外籍常驻人员占从业人员比 例 单位 人 元 个 万平方米 件 万元,% 元 % % 万元 人 定性 % 家 % % 件 家 % % % % 定性 定性 %
26 27 28 国际化和参与 全球竞争能力 20%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可持续发展 能力20% 40 41 42 43 44
高新技术企业出口额占园区营业收入比例 技术服务出口额占出口总额的比例 企业设立的境外分支机构数 万人当年新增欧美日注册商标数 万人当年新增欧美日专利授权数 企业累计参与制定产业国际标准数 当年内资控股企业的海外直接投资额 实际使用外资额 进出口总额 园区宜居性和城市服务功能的完善程度评价 从业人员数增长率 从业人员中硕士和博士占比 企业数量增长率 企业上缴税收总额增长率 高新技术产业用地产出强度 省级以上科技公共服务平台数 单位增加值综合能耗 生态工业园区建设情况评价 园区创新政策先行先试、“政产学研资介用”合作 互动与知识产业保护评价
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发展水平考核评价指标体系

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发展水平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经开区)是国家为促进经济发展而设立的一种特殊区域。
目前我国已设立了数百个经开区,它们在推动地方经济发展、促进产业升级、吸引国内外投资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为了进一步提高经开区的综合发展水平,国家对经开区进行考核评价,以激励和促进各地经开区的发展。
在此背景下,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发展水平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应运而生。
一、经开区的背景和意义经济技术开发区是国家为了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吸引外资和促进对外贸易而建立的一种特殊区域。
它在推动地方经济发展、促进产业升级、引进优质资源、推动科技创新、改善环境和社会秩序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
同时,经开区也是国家加快区域经济发展的有力抓手,是推动经济增长、完善产业结构、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的有效机制。
因此,通过对经开区进行考核评价,可以更好地了解其发展状况,发现问题和不足,促进各地经开区的持续改善和发展。
二、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发展水平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为了实现对各地经开区的科学评价,激励和促进其发展,国家建立了一套综合的考核评价指标体系。
该指标体系包括多个方面的指标,涵盖了经开区的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环境保护、科技创新、政府治理等多个方面。
这些指标包括了数量型指标和质量型指标,通过对这些指标的综合评价,可以全面地衡量经开区的发展水平,发现问题和潜力,并提出对策和建议。
1.经济发展方面的指标经济发展是经开区的基本任务和使命,因此,经济发展方面的指标是考核评价的核心。
这些指标包括地区生产总值、工业产值、财政收入等数量型指标,还包括外商投资引进量、固定资产投资、新增市场主体企业等质量型指标。
其中,地区生产总值反映了经开区整体经济活力的状况,工业产值反映了经开区工业发展的水平,外商投资引进和市场主体企业增长则反映了对外开放的情况。
通过对这些指标的综合评价,可以判断经开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潜力,并提出相应的政策支持和改善方案。
《江苏省经济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综合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全文及解释说明

附件1江苏省经济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综合考核评价指标体系附件2指标解释1.地区生产总值及增速:指报告期内,国家级、省级经济开发区(以下简称开发区,包括所有行政管辖范围)内所有常住单位在报告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及增速。
有三种表现形态,即价值形态、收入形态和产品形态。
从价值形态看,是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全部货物和服务价值超过同期中间投入的全部非固定资产货物和服务价值的差额,即所有常住单位的增加值之和;从收入形态看,是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创造并分配给常住单位和非常住单位的初次收入分配之和;从产品形态看,是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最终使用的货物和服务价值与货物和服务净出口价值之和。
在实际核算中,有三种计算方法,即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
三种方法分别从不同方面反映地区生产总值及其构成。
2.地区生产总值占所在设区市比重:指报告期内,开发区地区生产总值/开发区所在设区市地区生产总值。
3.制造业增加值占开发区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指报告期内,开发区内制造业增加值占开发区地区生产总值比重。
4.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指报告期内,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全区期末从业人数(计算时可以“四上”企业从业人数(时点数)乘以一定系数计量)。
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指报告期内,区内各项税收收入、专项收入、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罚没收入、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其他收入的地方留成部分。
6.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占所在设区市比重:指报告期内,开发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开发区所在设区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7.营业收入20亿元以上的制造业企业数量:指报告期内,区内年营业收入达到20亿元及以上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制造业企业数。
8.上市企业数量及当年新增数:指报告期末,开发区内在主板、创业板、中小板、科创板等板块上市的企业数量及评价年度内新增数量。
上市企业主体在开发区内注册,不含境外上市企业、新三板挂牌企业,以及上市企业的母公司、子公司和其他关联公司等。
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我国实施经济改革和发展战略的重要
载体之一,其发挥的战略性作用不可忽视和更新。
为了全面考核综合
发展水平,国家上规定了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该指标体系从经济发展优势、技术创新、软环境、开发运行能力、发
展前景等方面综合考核,被列为审核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申请国家级
认定条件之一。
经济发展优势方面,该体系要求考核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济发
展模式是否转型,企业结构是否升级改造,经济总量是否超过市级以
上行政区划标准,经济增速是否处于市级以上行政区划的领先水平,
是否具备实现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的能力等。
技术创新方面,该体系考核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否落实依
靠科技进步促进经济发展策略,重点扶持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等开展
市场导向的科研项目,改进技术创新激励机制,建立技术交易、转化、引进等机制,是否积极培育创新型企业,推广应用先进技术及成果转
化等。
软环境方面,检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否落实资源节约型、环
境友好型经济发展策略,是否保证生态环境达标,完善法制体系和监
督机制,维护企业正当权益,培育文化氛围及良好社会环境等。
开发运行能力方面,该体系考核区域经济管理能力是否规范治理
有效,是否开展劳动者及企业集体协商,是否加强区域经济市场调控,是否建立大小乡镇分步完善产业发展体系,以及加强对外业务等。
最后,考核发展前景是否看好,包括体系是否重视发展战略政策
研究,构建产业链协调机制,开展社会资本运作推广,发挥全面创新
激发各方面活力,挥舞经济发展的积极结果力等。
总之,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综合评价指标。
自然资源部开发区评价指标公布

自然资源部开发区评价指标公布
摘要:
1.自然资源部公布开发区评价指标
2.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六个方面
3.评价指标体系的特点
4.对开发区的影响
5.意义和目的
正文:
自然资源部近日公布了开发区评价指标,这一指标体系旨在对全国各大开发区进行全面评估,以期提升开发区的综合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据悉,该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六大方面,分别为:经济发展水平、科技创新能力、资源利用效率、环境保护水平、城市规划与管理、以及社会与人口发展。
这些方面涵盖了开发区的各个核心领域,旨在全面衡量开发区的综合实力。
评价指标体系的特点在于其全面性、科学性和实用性。
全面性体现在对开发区的各个领域进行全面评估,而非仅仅关注经济发展;科学性则体现在各项指标的设定和权重分配上,皆经过严谨的论证和计算;实用性则体现在评价结果将直接影响开发区的政策制定和实施,有助于提升开发区的整体效益。
对开发区而言,这一评价指标体系将产生深远影响。
首先,它将促使开发区更加重视环境保护和城市规划与管理,从而提升开发区的持续发展能力;其次,它将为开发区提供全面而详实的数据支持,有助于开发区政策制定和实施的科学化、精细化;最后,它将有助于提升开发区的综合竞争力,吸引更多的
投资和人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开发区评价指标体系是动态调整的,可根据开发区发展的实际情况按年度修订评价指标体系。
第一类、开发区产业集聚与投资密度指标
指标1:产业集聚率
指开发区重点发展的主导产业销售收入占整个开发区销售收入的比率,主要考核开发区的产业集聚度。计算方法:(百分比)
产业集聚率=开发区主导产业销售收入/开发区工业总销售收入×100%
指标7:土地税收产出率
指单位土地面积产出的工业税收收入,考核开发区对地区经济发展带来的收益。计算方法:(单位:万元/公顷)
土地工业税收产出率=开发区入区企业实现当年工业税收/已建成投产的工业土地面积
指标8:工业外向型指数
是综合反映工业开发区工业产品拓展海外市场及国际化水平的重要指标。计算方法:(百分比)
工业外向型指数=开发区工业出口交货值/开发区工业总产值×100%
指标9:社会就业率
指工业开发区每公顷土地创造就业岗位的贡献情况。计算方法:(单位:人/公顷)
吸纳就业率=开发区建成投产企业就业总人数/开发区建成投产企业土地总面积
第三类、开发区万元产值资源消耗指标
指标10:万元产值水耗
反应工业开发区每万元产值消耗水资源的情况。计算方法:(单位:M3/万元)
指单位土地面积产出的工业增加值,考核开发区土地对地区生产总值的贡献。计算方法:(单位:万元/公顷)
土地工业增加产出率=开发区入区企业完成当年工业增加值/已建成投产的工业土地面积
指标6:土地利润产出率ﻫ指单位土地面积产出的工业利润,考核开发区土地实现的盈利能力。计算方法:(单位:万元/公顷)
土地工业利润产出率=开发区入区企业实现当年工业利润/已建成投产的工业土地面积
指标12:重点产业投资密度
指开发区明确发展的重点产业入区企业投资资金总量与已投入建设各产业的总土地面积之比,主要考核单位土地面积吸纳各产业投资资金的强度。计算方法:(单位:万元/公顷)
重点产业投资密度=开发区各产业入区企业投资资金总量/已投入建设各产业的总用地面积
注:外商投资折合成人民币计算。
指标13:产业单位面积土地工业产值产出率
开发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 作者:
———————————————————————————————— 日期:
ﻩ
开发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为规范工业开发区建设和管理,禁止盲目投资和低水平重复建设,抑制过度竞争,促进开发区协调发展,围绕开发区的产业集聚、投资密度、产出效益、资源消耗和环境保护等,建立开发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和相关数据统计体系。引导开发区提高建设水平和集约用地水平。
工业向工业开发区集中指数=开发区工业总产值/区域工业总产值×100%
第二类、开发区土地工业产出效益指标
指标4:土地销售产出率
指单位土地面积产出的工业销售收入,考核开发区土地利用效率和产出规模。计算方法:(单位:万元/公顷)
土地工业销售产出率=开发区入区企业当年工业销售收入/已建成投产的工业土地面积
指标5:土地增加值产出率
指标2:投资密度
指出让、租赁土地所吸纳的投资资金总量与出让、租赁土地面积之比,主要考核单位已利用土地吸纳投资资金的强度。计算方法:(单位:万元/公顷)
开发区已出让、租赁土地吸纳投资资金总量=投资密度/开发区已出让、租赁土地面积
注:外商投资折合成人民币计算。
指标3:工业向工业开发区集中指数源自是综合反映一个地区工业向工业开发区集中程度的指标。计算方法:(百分比)
指开发区明确发展的重点产业入区企业实现的工业总产值与已建成投产各产业的总土地面积的比率。计算方法:(单位:万元/公顷)
产业单位面积土地工业产值产出率=开发区入区企业各产业完成工业总产值/建成投产各产业的总用地面积
万元产值水耗=开发区工业总取水量/开发区工业总产值ﻫ指标11:万元产值能耗
反应工业开发区每万元产值消耗能源资源(包括电力、燃气、燃油、煤炭)的情况。计算方法:(单位:吨标煤/万元)
万元产值能耗=开发区工业消耗的各种能源折算成标煤/开发区工业总产值
第四类、开发区入区企业形成的重点产业评价标准
按电子信息产业、汽车零部件制造业、机电产业、生物工程和医药产业、都市产业五大重点产业划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