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编家用电器维修项目教程课程标准
《家用电器原理与维修》课程标准
![《家用电器原理与维修》课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bd395975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d3.png)
《家用电器原理与维修》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家用电器原理与维修课程是大专业、小工种课程模式的大专业课程之一,是中等职业教育电子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在电工及电子技术的基础上,掌握常用家用电器的结构特点和工作原理及常见故障的分析和排除。
主要学习电热器具、电动器具两大类家用电器。
该课程,安排了大量的实训课题,侧重于维修技术与操作工艺。
使学生通过该门课的刻苦学习,掌握维修家电的基本理论和实际操作技能以及单片机控制技术在家用电器中的应用。
着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法、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技术人才,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完成学业顺利拿到电子电器与维修专业毕业证并考取“家电维修中级”职业资格证,成为名副其实的双证优秀毕业生。
二、课程基本理念该课程基于我校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对接行业、工学结合、校企共育”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培养学生家用电器基础应用能力为目的,以电工技术基础与电子技术基础操作技能为重点,实行“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三、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以家用电器工作过程为主线,以真实企业实际家用电器维修业务为背景,以家用电器从业资格考试标准为参考,以融“做、教、学、评”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一体化为手段,以面向家用电器工作全过程和各岗位的家用电器职业能力需求为目标建构课程内容,重视学生在校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采用“工学结合”的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灵活运用任务驱动、仿真教学、案例教学、角色扮演等多种教学方法,课程内容充分体现了职业教育的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要求。
第一,课程是从家用电器开始,按照家用电器操作流程,系统设计“家用电器维修基础知识、电热水器的拆装与检修、电热取暖器的结构与维修、电饭锅的结构与维修、微波炉的结构与维修、洗衣机的拆装与检修”四大学习情境。
第二,采用“项目引领、任务驱动“设计工作任务,根据完成每个工作任务对知识能力的需求,将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等知识融于课程教学中,实现“做、教、学”和理实一体化。
《家电维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课程标准-最全最新
![《家电维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课程标准-最全最新](https://img.taocdn.com/s3/m/51deaa55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8d.png)
《家电维修》课程标准一、课程概述1、课程性质和任务本课程是高等职业教育“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专业课之一,是一门综合性、概论性、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使学生了解家用电器的一般概况;掌握家用电器维修知识,从小家电到黑白电视机;了解如何配置单位用音像、广播设备。
2、课程设计理念与思路本课程贯彻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职教思想。
以职业能力分析为依据,设定课程培养目标,明显降低理论教学的重心,删除与实际工作关系不大的繁冗计算,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实际工作能力。
二、课程目标1、通过教学,使学生获得家电维修方面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了解家用电器的一般概况。
3、掌握家用电器维修知识,从小家电到黑白电视机。
4、了解如何配置单位用音像、广播设备。
5、在教学过程中,努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成就感,积极引导学生提升职业素养,提高职业道德。
三、课程内容介绍了从普通小家电到各种耐用电子家电的基本原理、选用以及维修的一般方法,共分八篇。
第一篇介绍电工电子电机基础,以及家电、电子产业概况;第二篇介绍了家用电热、电动、制冷等电器。
对家庭供电的优化这一新领域作了探讨;第三篇介绍了家用音响设备的原理、维修;第四篇介绍了家用视听设备。
对如何配套构成A V系统作了特别的介绍;第五篇介绍了计算机等智能型家用电器;第六篇介绍了家电维修的行规、准备工作、常用维修方法,集成电路的应急修理、电脑辅助修理,以及技巧集锦等知识。
通用性极强,力求使家电维修走上一个新的境界。
全书安排了四次动手演示,每篇后都有若干个思考题。
收有丰富的图片和附录,有各式投影片、多部录象辅助学习四、课程教学建议2、教学建议(1)、在教学过程中,要运用多媒体等辅助资源教学,帮助学生理解电路的工作过程和原理。
(2)、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本专业领域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发展趋势和电子技术在工业中的应用实例,为学生提供职业生涯发展空间,努力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创新精神。
家电原理与维修课程标准
![家电原理与维修课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f0b35a948bd63186bcebbccd.png)
课程标准课程名称:家电原理与维修课程代码:05046适用专业:应用电子技术学时:108学分:7制订人:审核:《家电原理与维修》学习领域(课程)标准一、学习领域(课程)综述(一)学习领域定位家用电子产品维修是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核心领域,属于该专业终端综合应用领域。
本领域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在电工及电子技术的基础上,掌握常用家用电子产品的结构特点和工作原理及常见故障的分析和排除。
主要学习电热器具、电动器具、制冷器具三大类家用电器。
该领域安排了大量的实训课题,侧重于维修技能。
使学生通过该领域的刻苦学习,掌握维修家电的基本理论和实际操作技能以及单片机控制技术在家用电子产品中的应用。
着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法、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技术人才,通过该领域的学习,完成高职学业顺利拿到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毕业证并考取“家用电子产品维修工(中级)”职业资格证,成为名副其实的双证优秀毕业生。
(二)设计思路本学习领域立足于职业能力的培养,从学习领域内容的选择及排序两个方面重构知识和技能。
在学习领域内容的选择上,根据家用电子产品维修这一典型工作任务对知识和技能的需要,以从业中实际应用的经验和策略的习得为主、以适度够用的概念和原理的理解为辅。
以行动为导向,基于工作过程的系统化,构建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学习领域内容。
以工作任务为载体设计学习情境,每一学习情境都设计为完成一类家用电子产品分析故障、排除故障工作任务,体现一个系统化的完整的工作过程。
在学习领域内容的排序上,遵循认知规律,由易到难地设计学习情境,同时兼顾工作过程的先后顺序。
(三)学习领域(课程)目标1. 方法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谦虚、好学的能力。
树立学生勤于思考、做事认真的良好作风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熟练掌握电热器具的基本原理和维修方法。
掌握电动器具的基本原理和维修方法。
掌握制冷器具的基本原理和维修方法。
2. 社会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及团队协作精神。
家电原理与维修课程标准
![家电原理与维修课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e13b8717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0c78368.png)
家电原理与维修课程标准
一、课程目标
二、课程内容
1.家电原理
a.基本电子知识:电流、电压、电阻等基本概念和单位,欧姆定律等。
b.电路基本知识:串并联电路、电源电路、开关电路等。
c.家电常用元器件和芯片:电阻、电容、电感、二极管、三极管、集
成电路等。
d.家电常见故障原理及排除方法:家电常见故障的可能原因及故障排
除方法。
2.家电维修技能
a.家电维修工具的使用和操作:万用表、电烙铁、螺丝刀等。
b.家电维修流程和操作技巧:根据故障现象进行故障排查与定位,更
换和焊接电子元器件等。
c.家电维修实践:对常见家电设备(如电视机、洗衣机、冰箱等)进
行维修和保养实践。
3.家电维修案例分析
a.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结合实际家电维修案例,进行问题分析和解决
方案设计。
三、教学方法
1.理论授课
通过课堂讲授、PPT演示等形式,系统介绍家电原理和常见故障排查方法,培养学生的理论基础知识。
2.实验教学
设计相关实验项目,让学生亲自操作家电维修工具,培养他们的实践技能和操作能力。
3.案例分析
分析实际家电维修案例,让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解决问题,提升他们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材和参考资料
根据课程内容和目标,选择适合的教材和参考资料,包括家电维修方面的教材、维修手册、相关期刊和网络资源等,确保教学内容的权威性和实用性。
五、评估方式
通过考试、实验报告、维修案例分析报告等方式,对学生的理论知识掌握、实践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评估。
家用电器维修课程标准
![家用电器维修课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734864f7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d6.png)
家用电器维修课程标准县职业技术学校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家用电器维修》课程标准1.前言1.1课程定位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的一门专业方向课程,适用于中等职业学校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是从事家用电器设备操作与维修岗位工作的必修课程,其主要功能是使学生掌握常用家用电器的结构特点和工作原理及常见故障的分析和排除,具备电热器具、电动器具、制冷与空调器具的操作能力,并为学习《电子产品安装与调试》课程作好准备,能胜任家用电器维修岗位。
前导课程有:《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应与《电子测量》同时开设。
1.2设计思路本课程的设计思路是以维修技术与操作工艺为依据确定课程目标,设计课程内容;以家电的基本理论和实际操作技能为主线构建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
按维修流程设计学习过程,让学生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具备安全操作设备的职业能力。
本课程的目的是让学生具备综合运用家用电器知识和从事家用电器维修的技能。
立足这一目的,本课程结合实际岗位技能要求,依据维修技术与操作工艺制定了10条课程目标。
这10条目标分别涉及的是设计思想、基本结构、工作原理。
教材编写、教师授课、教学评价都应在依据这一目标定位进行。
依据上述课程目标定位,本课程从专业技能、社会能力、方法能力方面对课程内容进行规划与设计,以使课程内容满足维修各种家电的需要。
最终使学生具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独立分析问题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形成良好的职业习惯与职业素养,为今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课程是一门以培养家电维修人员为主要内容的课程,其教学要以项目教学、引导教学为主要方法,实行工学结合一体化教学。
教学可在以具体电器实物为例、典型故障案例为载体,构建一个完整的检修工作过程情境中进行。
在学习情境中,建议以具体电器,实施项目驱动的教学模式教学。
可设计的项目包括电热器具拆装与维修、电动器具拆装与维修、制冷器具拆装与维修等项目。
每一个项目的学习都以以具体电器实物为例、典型故障案例为载体,以岗位操作技能为中心整合所需相关元器件识别、安全操作、企业生产管理等相关知识技能,实现培养学生的检测和维修能力,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动手机会,提高学生的检测和维修技能。
家电维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
![家电维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9b02f526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275c776.png)
家电维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
不要简单的课程名称、时长等简单信息
一、课程背景
家电维修是家庭安全和家庭快乐的基础,它通过正确的知识,能够为
家庭提供稳定的使用环境,延长家电的使用寿命,节省家庭投资,提高家
庭用电效率。
因此,家庭电子维修是实现家庭安全和家庭快乐的必要课程。
二、培养目标
1.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家电的基本知识,包括家电的结构、功能、使用原理及使用注意事项等,并能够熟练地使用家电;
2.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家电维修的基本基础知识和技能,如家电的维修及维护原则,家电故障诊断,家电故障分类处理,家电拆装
维修的方法,家电安全检查方法,以及家电安装和配置等;
3.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家电相关的法律法规,并能够根
据法律法规和规范要求进行家电维修;
4.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提高自我维护能力,提高社会实践能力,能够自主完成家电维修安装的任务,并能够满足个人生活和社会发展
的需求;。
家电维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
![家电维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b29a041d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05.png)
家电维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1.课程概述-课程名称:家电维修-课程代码:XXX-学时要求:XX学时-学分要求:X学分-先修课程:无2.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家电维修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具备诊断、维修各类家电故障的能力,并能够独立进行常见家电的维修工作。
3.主要内容3.1家电维修的基本知识-家电的基本原理和构造-家电的分类和功能-家电的安全使用与维护3.2家电故障的诊断与排除-家电故障的常见类型和特点-家电故障的诊断方法和步骤-家电故障的排除技巧和注意事项3.3常见家电的维修-冰箱维修:制冷循环系统维修、压缩机维修、控制电路维修-洗衣机维修:电机维修、控制电路维修、水位传感器维修-空调维修:压缩机维修、冷媒充注、控制电路维修-电视机维修:电源板维修、图像和声音电路维修、显示屏维修-微波炉维修:高压变压器维修、微波发生器维修、控制电路维修4.教学方法-前期理论教学:通过课堂讲解、案例分析等方式,讲授家电维修的基本知识和技巧。
-中期实践训练:组织学生进行实验室实践训练,熟悉各种家电的维修操作流程,并掌握常见故障的诊断与排除方法。
-后期实践实训:组织学生进行实践实训,模拟真实家电故障情景,培养学生独立进行家电维修的能力。
-辅助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教学、实物展示、案例分析等方式,增强教学效果。
5.考核评价-平时表现: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实验室实践表现等。
-期末考试:包括理论知识的选择题和实践操作的综合能力考核。
-实际操作成绩:根据学生在实践训练和实训过程中的表现,进行综合评价。
6.教材教辅-主教材:《家电维修技术教材》-参考书:《家电维修理论与实践》、《家电维修技术手册》等-辅助教辅:多媒体教学光盘、实物展示样品等7.实验室设施及器材要求-实验室设施:配备有冰箱、洗衣机、空调、电视机、微波炉等常见家电设备。
-实验室器材:提供常用的维修工具、测试仪器和故障模拟设备。
8.参考课程设置及评估-相关课程:电子技术基础、电路原理、电气工程基础等-学习成果评估:学生维修各类家电的实际操作能力和故障诊断能力。
家电维修专业《电工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标准
![家电维修专业《电工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adf8920602020740be1e9be7.png)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标准一、课程定位本课程是中职家电维修专业和机电一体化专业必修的基础课程。
其任务是使学生掌握生产第一线电气技术员所必须具备的电路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分析方法。
初步具有读懂电气原理图,计算电路元件参数,分析判断常见电路故障的能力,并为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学习专业课程与新的科学技术打下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注意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和科学的思维方法以及良好的职业道德。
二、课程教学目标【职业关键能力目标】1、专业能力:具有电子、电工设备元件运行现场发现问题、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开发新产品、使用新设备、机电技术革新的能力;通过各种媒体快速获得最前沿技术信息的能力。
2、方法能力:按电子电工元件、设备运行要求,运用所学知识提出工作方案,完成运行任务;进行电器线路管理、维修技术改造的能力;具有进行生产组织管理,开展工作的能力;协调各方面公共关系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的能力;具有主人翁意识。
3、社会能力:能进行科学研究实验、引进、改进生产技术和初步发明创新的能力。
【职业专门能力目标】一、知识教育目标(1)常用电工仪器仪表的使用及注意事项。
(2)能借助电工仪器对电子元件进行测试,故障诊断。
(3)能熟练使用烙铁完成电子线路的安装,并能进行故障诊断。
2、能力教育目标(1)掌握简单交直流电路的基本工作原理和分析方法的能力。
(2)掌握常用电子元件的使用方法及电子线路工作原理的分析能力。
(3)熟悉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的构成、区别和不同的分析能力。
3、素质教育目标(1)养成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严谨的工作作风。
(2)具有艰苦奋斗、自主立业、开拓创新的精神。
(3)具有高度的安全意识。
三、学时分配建议电工电子技术基础实验实训教学内容与课时分配表四、教学内容和要求(一)理论部分能力单元一直流电路【教学目标】1、掌握电路及其主要物理量;欧姆定律;熟悉电阻的串、并联联结;了解电路的三种工作状态。
电器维修教学课程设计
![电器维修教学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e433193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c8.png)
电器维修教学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电器维修的基本理论知识,包括电路原理、电子元件的功能和电器设备的工作流程。
2. 使学生了解电器维修的常用工具和仪器,并熟悉其使用方法。
3. 培养学生识别和解决电器故障的能力,掌握故障诊断和维修的基本步骤。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能够正确使用电器维修工具和仪器进行实际操作。
2. 使学生具备分析和解决实际电器故障的能力,能够独立完成简单的电器维修任务。
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能够在团队中发挥各自优势,共同完成复杂的电器维修工作。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电器维修工作的兴趣和热情,激发他们主动学习和探索的精神。
2. 培养学生安全意识,遵循电器维修的操作规程,确保人身和设备安全。
3. 培养学生责任心,对自己的维修工作负责,注重维修质量,为他人提供优质服务。
4. 培养学生节能环保意识,提倡绿色维修,关注电器设备的节能和环保性能。
本课程针对电器维修教学,结合学生年级特点和教学要求,旨在使学生掌握电器维修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独立进行简单的电器维修,具备一定的故障诊断和处理能力,同时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为实现教学目标,课程将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突出实用性,确保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具体、可衡量的学习成果。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电器维修基础知识:- 电路原理及组成- 电子元件的类型、功能及符号- 电器设备的工作流程及原理2. 常用维修工具与仪器:- 维修工具的种类、功能及使用方法- 常用测试仪器的操作与维护3. 故障诊断与维修:- 故障诊断方法与步骤- 维修操作要领及注意事项- 维修案例分析与实践4. 安全与环保:- 维修过程中的安全防护措施- 设备的节能与环保性能5. 维修实践:- 简单电器设备的拆卸与组装- 故障排查与维修操作- 综合性维修项目实践教学内容按照以下进度安排:1. 电器维修基础知识(第1-2课时)2. 常用维修工具与仪器(第3-4课时)3. 故障诊断与维修(第5-8课时)4. 安全与环保(第9课时)5. 维修实践(第10-12课时)本章节教学内容与课本紧密关联,注重科学性和系统性。
家电修理课程计划方案模板
![家电修理课程计划方案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dba9c93f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ad9bd66.png)
一、课程名称家电修理技能培训课程二、课程目标1. 使学员掌握家电的基本工作原理和维修方法。
2. 培养学员独立解决家电故障的能力。
3. 提高学员的安全意识,确保维修过程安全可靠。
4. 培养学员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三、课程内容1. 家电基础知识- 家电的分类及特点- 家电的安全使用常识- 家电的节能环保知识2. 电路基础知识- 电流、电压、电阻等基本概念- 电路元件及其作用- 电路图识读3. 常见家电维修技巧- 冰箱、洗衣机、空调等制冷家电的维修- 电视机、音响等视听家电的维修- 燃气灶、微波炉等厨房家电的维修- 电吹风、电饭煲等生活家电的维修4. 家电故障诊断与维修- 故障现象的观察与分析- 故障原因的判断与排除- 维修过程中的安全操作5. 维修工具与材料- 常用维修工具的使用与保养- 常用维修材料的选用与搭配6. 实践操作- 家电故障模拟与维修- 家电拆卸与组装- 维修记录与总结四、课程安排1. 课程总时长:共计60课时,包括理论课和实操课。
2. 理论课:每周2次,每次2课时,共计24课时。
3. 实操课:每周2次,每次2课时,共计24课时。
4. 实习课:每周2次,每次4课时,共计12课时。
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演示等方式传授知识。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案例,引导学员分析故障原因,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实操训练法:教师现场指导,学员动手实践,巩固所学知识。
4. 小组讨论法:学员分组讨论,分享维修心得,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六、考核方式1. 理论考核:通过笔试或口试,检验学员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实操考核:现场模拟故障,检验学员的维修技能和故障排除能力。
3. 综合评价:根据学员的课堂表现、实操成绩和作业完成情况进行综合评价。
七、课程资源1. 教材:选用权威的家电修理教材,确保知识的系统性、实用性。
2. 教学课件:制作多媒体课件,提高教学效果。
3. 实操设备:提供齐全的维修工具和设备,供学员实践操作。
家用电器基础与维修技术课程课程标准
![家用电器基础与维修技术课程课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41b8335a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ad9bd5c.png)
家用电器基础与维修技术课程课程标准一、课程简介家用电器基础与维修技术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家用电器的基本原理、维修方法和技术流程的理解与掌握,使学生能够独立进行家用电器的维修工作。
本课程将重点介绍家用电器的分类、原理、故障排除和常见故障的修理等内容。
二、课程目标通过学习本课程,学生应掌握以下能力和知识:1.了解家用电器的分类和工作原理,包括电路原理、电气原理等。
2.熟悉家用电器常见故障的排查流程和修理方法。
3.了解安全用电的基本知识,具备安全操作家用电器的意识和技能。
4.学会使用电工仪器仪表进行测量和检修工作,包括万用表、示波器等。
5.具备读懂电器图纸和电路图的能力,能够根据图纸进行故障排查和修理。
6.能够独立解决常见家用电器故障,包括电视、冰箱、洗衣机等。
三、课程内容1.家用电器分类和工作原理(200字左右)-不同种类家用电器的分类和功能特点的介绍。
-家用电器的电路原理、电气原理等基本知识的讲解。
2.家用电器故障排查与维修方法(300字左右)-家用电器故障排查的基本流程和方法的介绍。
-常见故障的修理技巧和注意事项的指导。
3.安全用电知识(200字左右)-安全用电常识,如插座的正确使用、电线的安全与维护等。
-安全用电的基本原则和操作技巧等。
4.电工仪器仪表的使用(200字左右)-电工仪器仪表的种类和使用方法的介绍。
-电器故障检修中常用的仪器仪表的使用技巧和注意事项。
5.电器图纸和电路图的解读(200字左右)-电器图纸和电路图的结构和常用符号的认识。
-根据图纸进行电器故障排查和修理的方法和步骤。
6.常见家用电器故障修理(200字左右)-电视、冰箱、洗衣机等常见家用电器故障的排查和修理方法。
-故障案例分析和解决思路的讲解与练习。
四、课程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为理论学习、实践操作和考试相结合的综合评估。
其中理论学习包括课堂听课、小组讨论和个人学习笔记等;实践操作包括仪器仪表的使用、电路图的解读和家用电器常见故障的实际排查和修理等;考试包括课程期末考试和实践操作评估等。
新编家用电器维修项目教程课程标准
![新编家用电器维修项目教程课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5728d7ec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a0.png)
家用电器项目教程课程标准一、课程的性质及任务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电类专业——家电维修专门化方向的必修课,是电类其他专业的选修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家用电器产品维修工(中级)家电维修技能及生产技能,能看懂简单的电气控制电路,熟悉复杂电路的功能,掌握微电脑控制的方框图,理解电路中主要器件的作用,达到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家用电器产品维修工》中级工水平。
并为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增强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和继续学习的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
主要内容有家用电热、电饮器具、家用照明电器、洗衣机、电风扇、电冰箱、家用空调的维修技术。
家用电器的原理部分力求简明易懂,维修内容力求及行业标准一致。
二、教学提要、教学目标、课程内容1.(一)教学提要本课程标准的总体设计思路:变三段式课程体系为任务引领型课程体系,紧紧围绕完成工作任务的需要来选择课程内容;变知识学科本位为职业能力本位,从“任务及职业能力”分析出发,设定职业能力培养目标;变书本知识的传授为动手能力的培养,打破传统知识传授方式的框架,以“工作项目”为主线,创设工作情景,结合职业技能证书考证,培养学生的家用电器产品的维修技能。
本课程拟按项目(模块)编写。
通过家电生产企业维修中心的维修任务单驱动教学,用技师引领(维修)、媒体播放等来丰富学生的感性知识,通过学生拆装、维修,教师的主导,学生的自学去充分体现理实一体化教学及学生的自主性学习、研究性学习的新理念。
本教材由家电行业协会及维修企业提供维修资料,展现最新的维修技术,及生产实际联系紧密,项目教材特征明显。
本课程是家电维修专业五门核心课程之一,由于是项目系列教材,所以非常便于学生的学、教师的教。
本课程建议课时为130学时。
具体课题的课时数以课程内容的重要性和容量来确定。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及态度培育目标)1.知识目标(1)能够熟知家用电器中常用元器件的作用。
(2)理解电热器具、电炊器具、照明电器、洗衣机、电风扇及冰箱及空调器的工作过程。
家用电器基础与维修技术课程课程标准
![家用电器基础与维修技术课程课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535f95c1770bf78a652954b3.png)
家用电器基础与维修技术课程实施方案一、前言1、课程定位本课程是我院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属于该专业终端综合应用课程。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在电工及电子技术的基础上,掌握常用家用电器的结构特点和工作原理及常见故障的分析和排除。
主要学习电热器具、电动器具、制冷与空调器具三大类家用电器。
该课程,安排了大量的实训课题,侧重于维修技术与操作工艺。
使学生通过该门课的刻苦学习,掌握维修家电的基本理论和实际操作技能以及单片机控制技术在家用电器中的应用。
着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法、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技术人才,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完成高职学业顺利拿到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毕业证并考取“家电维修中级”职业资格证,成为名副其实的双证优秀毕业生。
2、课程设计课程设计的理念本课程的设计,围绕专业培养目标,根据本课程在该专业教学中的作用地位,以“就业为导向,能力为本位”,以学生将来从事的职业岗位必备的相关知识和技术为依据,兼顾了企业和个人两者的需求,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即以培养全面素质为基础,以提高综合职业能力为核心。
从基本操作技能的训练过渡到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的理念1、把电路识图、装配、检测、故障检查维修、分析、及电路设计作为课程内容,提出课程的目标为:①训练学生掌握家电维修领域的基本技能、基本知识和基本维修方法,培养他们根据现场要求,分析和处理故障电器的能力;②培养学生的规范意识、质量意识及协作意识,进行表达和沟通训练,学会团队合作精神。
③通过实训项目,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情境化课程教学体系,达到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的目的。
2、从“项目导向”过渡到“工作过程导向”以电工及电子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为核心,与企业合作,将与企业紧密结合的生产和生活常用实例、典型产品案例及学生的创新项目,作为载体引入到教学过程中,基于工作过程构建教学过程(学习情境),采用项目教学法和引导教学法,恰当地在各教学环节中融入规范、协作及质量体系的内容,将该课程建设成为集能力培养、职业素质训导和孕育学生创新成果于一体的教学平台,使之成为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特色课程。
家用电器原理与维修教学大纲
![家用电器原理与维修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8b8857b4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93.png)
家用电器原理与维修教学大纲大纲:家用电器原理与维修教学
一、导论
1.1课程背景和目标
1.2课程重要性和应用领域
二、基本电器元件的原理与功能
2.1电阻、电容和电感的原理与特性
2.2半导体器件的原理和应用
2.3动力电子器件的原理和应用
三、家用电器原理与维修
3.1电能与功率
3.2直流电路的基本原理与分析方法
3.3交流电路的基本原理与分析方法
3.4电路常用方法与技巧
四、主要家用电器的原理和故障排除方法
4.1冰箱与空调的原理和故障排除
4.2洗衣机与烘干机的原理和故障排除
4.3电视机与投影仪的原理和故障排除
4.4微波炉与烤箱的原理和故障排除
五、家用电器的维修实践
5.1安全操作规程与工具使用
5.2维修方法与技巧
5.3故障排除实践操作
六、维修案例分析与讨论
6.1实际维修案例分析
6.2排除故障的思路和方法
6.3学员互动和讨论
七、实验与实习
7.1基本电器元件的实验
7.2家用电器的维修实习
八、评估与考核
8.1作业和实验报告的评估
8.2考试形式与内容
九、参考教材和学习资源
9.1主要参考教材
9.2网络资源和学习工具
备注:上述大纲仅为一个基本框架,具体内容和篇幅可根据需要适当调整和修改。
建议结合课程目标和学生水平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以确保教学的完整性和系统性。
最新《家用电器原理与维修》课程标准资料
![最新《家用电器原理与维修》课程标准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52b90904a32d7375a41780ce.png)
《家用电器原理与维修》课程标准一、课程定位掌握常用家用电器的原理、性能、使用方法以及家用电器的发展动态,具有对一般家电典型故障进行分析、维修、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从事家电产品的营销所必备的专业知识。
二、课程目标1.职业素质目标⑴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环境意识和行为规范,一定的文化修养和健康的心理素质;⑵具有一定的社会交际能力,善于与人沟通,富有团队精神与创新意识;⑶具有良好的学习能力,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心理承受力,较强的自信心,能做到诚信守则;⑷工作积极主动,思维灵活,语言及文字表达能力好。
2.职业能力目标⑴能识读一般家电产品的控制电气与电子电路原理图,并能分析简单家电产品电路;⑵能正确选择与使用常用的电气控制件、电子元器件及材料;⑶能熟练使用常用工具,对常用家电产品进行正确拆卸与装配;⑷能根据电工、电子测量仪器的测试数据,分析电路故障原因;⑸能熟练使用电工电子测量仪器与检修仪表,对家电产品进行调试与维修;⑹具有家电产品的售后服务与技术支持能力。
3.知识目标⑴掌握电饭锅、微波炉、电磁灶等电暖电热器具的原理;⑵掌握家用照明电器的原理;⑶掌握洗衣机的原理修;⑷掌握电风扇的原理;⑸掌握电冰箱的原理;⑹掌握空调机的原理。
三、课程内容与要求电饭锅、微波炉、电磁灶等电暖电热器具的原理、使用和维修;家用照明电器的原理、使用和维修;洗衣机的原理、使用和维修;电风扇的原理、使用和维修;电冰箱的原理、使四、教学方法建议采用项目教学,有利于学生职业能力的养成,有利于学生对电工、电子理论以及家用电器原理的理解和掌握。
五、课程实施基础与条件1.学生的学习基础学生具备一定的电工电子学基础知识以及基本电测仪表的操作技能。
前序课程:《电路与电工技术》、《电子技术与项目训练》等。
2.课程主讲教师和教学团队要求说明⑴主讲教师要求①具备相关的家电知识;②具备一定的家电维修能力;③具备基于行动导向的教学法的设计应用能力。
④具备家电维修技术1年以上实际工作经验;3.课程教学团队配备要求说明①课程组应是一支充满活力的、知识结构合理、具有各自不同的专长、综合素质较高的教学团队,在课程教学、课程建设与改革方面起着骨干作用;②教师学历都应在大学本科毕业以上;③每个教师都应承担所属领域课程的教学和实验、实训,是典型的“双师”型人才,课程专任教师中“双师型”比例80%以上;④本课程师资队伍的学缘结构、年龄结构、知识结构等各方面均应比较合理。
《家用电器维修》课程大纲
![《家用电器维修》课程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727e4d7e02768e9951e73885.png)
《家用电器原理与维修》课程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课程性质:《家用电器原理与维修》是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的一门专业主干课程,是一门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的课程,专业性强,实践性强。
课程任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常用家用电器的基本组成原理,学会常用家用电器的基本使用和维护,具备一定的对家用电器的故障检修能力。
前导课程:电子元器件、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电子测量技术
后续课程:家用电器原理与维修,制冷原理与维修
二、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达到以下要求:
1、了解家用电器的基本维修方法,会识别和检测家用电器常用的元器件。
2、了解家用电器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会看懂家用电器的电原理图。
3、能对家用电器的质量进行判别,会正常使用家用电器。
4、能对家用电器出现的故障进行判断和维修。
5、能对家用电器进行拆卸和安装。
三、教学条件
1、为了保证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你的紧密结合,要求有一个小家用电器实训室、一个制冷实训室、一个维修室和一个多媒体教室。
2、实训课要求有2~3个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上,才能对学生进行实践操作指导。
实训指导教师除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较强动手能力外,还要具有良好的知识表达能力和对学生正确引导的能力。
3.要有一个学生锻炼的家用电器维修实训基地,以便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社会工作能力。
家用电器维修课程标准
![家用电器维修课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75fb6412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6ecdd5c.png)
家用电器维修课程标准一、课程目标1.培养学生掌握家用电器的基本工作原理和常见故障处理能力;2.培养学生独立维修家用电器的能力;3.培养学生了解相关法规规定,掌握安全操作技能;4.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二、课程内容1.家用电器基础知识a.家用电器的分类和工作原理;b.家用电器的组成和功能;c.家用电器维修的基本工具和设备。
2.家用电器常见故障与维修a.家用电器的常见故障诊断和排除方法;b.家用电器的常见部件更换和维修方法;c.家用电器的预防性维护方法。
3.安全操作和法规规定a.家用电器维修的安全操作规范;b.家用电器维修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
4.实践操作和案例分析a.家用电器故障排查和维修的实践操作;b.家用电器典型故障案例分析和解决方法。
三、教学方法1.理论授课:通过教师讲解、课件展示等方式,传授家用电器基础知识和常见故障排除方法;2.实践操作:通过实验、模拟维修等方式,让学生亲身操作、实际维修家用电器;3.案例分析:通过讨论典型故障案例,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实地考察:安排学生参观家用电器维修中心,了解实际运作,并学习专业技术的应用。
四、课程评估1.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实践操作能力和作业完成情况;2.期中考试:考察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常见故障处理的掌握程度;3.期末考试:综合考察学生对整个课程的掌握程度,包括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4.实践操作评估:针对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进行评估。
五、教材和参考书目1.教材:a.《家用电器维修实用教程》;b.《家用电器维修技术与案例》。
2.参考书目:a.《家电维修技巧与维修案例分析》;b.《家电维修与维保管理》;c.《家用电器维修技能训练与培养》。
六、课程实施方式该课程可以采取教师授课、实验室实践操作、案例分析讨论等多种方式进行教学。
可以结合现有的家用电器维修实训设备,让学生进行真实的操作和练习,提升他们的维修技能。
七、课程实施效果评估课程结束后,可以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实际维修项目的考核评估,了解他们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实际维修能力的提升程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家用电器项目教程
课程标准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电类专业——家电维修专门化方向的必修课,是电类其他专业的选修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家用电器产品维修工(中级)家电维修技能与生产技能,能看懂简单的电气控制电路,熟悉复杂电路的功能,掌握微电脑控制的方框图,理解电路中主要器件的作用,达到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家用电器产品维修工》中级工水平。
并为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增强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和继续学习的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
主要内容有家用电热、电饮器具、家用照明电器、洗衣机、电风扇、电冰箱、家用空调的维修技术。
家用电器的原理部分力求简明易懂,维修内容力求与行业标准一致。
二、教学提要、教学目标、课程内容
1.(一)教学提要
本课程标准的总体设计思路:变三段式课程体系为任务引领型课程体系,紧紧围绕完成工作任务的需要来选择课程内容;变知识学科本位为职业能力本位,从“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出发,设定职业能力培养目标;变书本知识的传授为动手能力的培养,打破传统知识传授方式的框架,以“工作项目”为主线,创设工作情景,结合职业技能证书考证,培养学生的家用电器产品的维修技能。
本课程拟按项目(模块)编写。
通过家电生产企业维修中心的维修任务单驱动教学,用技师引领(维修)、媒体播放等来丰富学生的感性知识,通过学生拆装、维修,教师的主导,学生的自学去充分体现理实一体化教学与学生的自主性学习、研究性学习的新理念。
本教材由家电行业协会与维修企业提供维修资料,展现最新的维修技术,与生产实际联系紧密,项目教材特征明显。
本课程是家电维修专业五门核心课程之一,由于是项目系列教材,所以非常便于学生的学、教师的教。
本课程建议课时为130学时。
具体课题的课时数以课程内容的重要性和容量来确定。
(二)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与态度培育目标)
1.知识目标
(1)能够熟知家用电器中常用元器件的作用。
(2)理解电热器具、电炊器具、照明电器、洗衣机、电风扇及冰箱与空调器的工作过程。
(3)在家用电器原理方面要求能够用方框图说明微电脑控制电路的工作原理,读懂简单、常用的电气控制电路,熟悉复杂电路的功能,理论知识做到够用为度。
(4)了解变频冰箱、变频家用空调的工作原理。
2.能力目标
(1)会使用电工工具与电工、电子仪表。
(2)初步掌握电、气焊技术。
(3)会检修家用电器常见故障。
(4)通过家电维修实训使学生达到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家用电器产品维修工》中级工水平。
3.情感与态度培育目标
(1)在掌握家电维修技能的基础上喜爱家电维修专业;
(2)在完成维修任务的情况下享受成功的心理美感;
(3)在得到老师、师傅的赞许鼓励下造就敬岗爱业的情操;
(4)在严格的技能训练过程中养成热爱劳动、爱护公物、团结合作、关心集体的美德。
(5)在严格的生产技能培养过程中形成安全生产、产量质量意识。
(三) 课程内容
项目一家用照明电器
任务一电子式荧光灯
知识点1.电子镇流器中各元件的作用
知识点2.理解电子日光灯工作原理
技能1.会安装、维修电子日光灯
任务二电子调光灯
知识点1.电子调光灯的工作原理
技能1.会检修电子调光灯的常见故障
知识点3.了解声光控制灯的工作原理
知识点4.了解半导体电光源
知识点5.了解高低压气体电光源
技能2.能检修照明电路及照明电器
项目二家用电热与电炊器具任务一电热取暖器
知识点1.了解电热原件的结构
知识点2.了解红外光的产生
技能1.会拆装电热取暖器
知识点3.掌握电热取暖器的电气控制原理
技能2.能检修电热取暖器
任务二电热水器
知识点1.了解电热水器的控制原件
技能1.会拆装与安装电热水器
知识点2.掌握电热水器控制电路的原理
知识点3.了解微电脑型电热水器的控制原理(框图)技能2.能检修用电热水器
任务三电饭锅
知识点1.了解电饭锅的结构
知识点2.掌握电饭锅的控制原理
技能1.会电饭锅的拆装
知识点3.了解微电脑型电饭锅的模糊控制
技能2.能检修电饭锅
任务四微波炉
知识点1.了解微波炉的主要器件与作用
技能1.会微波炉的拆装
知识点2.掌握微波炉的电气控制原理
知识点3.理解微电脑型微波炉的控制原理(框图)
知识点4.了解微波炉的研发趋势
技能2.能检修微波炉
任务五电磁炉
知识点1.了解电磁炉的主要器件与作用
知识点2.掌握电磁炉的电气控制原理
技能1.会电磁炉的拆装
技能2.能检修电磁炉
项目三洗衣机
任务一双桶波轮式洗衣机
知识点1.了解半自动洗衣机的结构与主要器件
知识点2.掌握半自动洗衣机的控制原理
技能1.会半自动洗衣机的拆装
技能2.能检修半自动洗衣机
任务二全自动波轮洗衣机
知识点1.了解全自动波轮洗衣机的结构与主要器件
知识点2.理解全自动波轮洗衣机的电气控制原理
技能1.全自动波轮洗衣机的拆卸
技能2.能检修全自动波轮洗衣机常见故障
任务三滚筒式洗衣机
知识点1.了解滚筒式洗衣机的结构与主要器件
知识点2.理解滚筒式洗衣机的电气控制原理
技能1.会拆装滚筒式洗衣机
技能2.能检修滚筒式洗衣机常见故障
知识点3.理解微电脑型洗衣机工作原理(框图)
技能3.会微电脑型洗衣机常见故障的维修
项目四电风扇
任务一台式电风扇
知识点1.了解台式电风扇的结构
知识点2.掌握台式电风扇的的工作原理
技能1.会台式电风扇的拆装
技能2.能检修台式电风扇
任务二吊扇
知识点1.了解吊扇的结构
知识点2.掌握吊扇的的工作原理
技能1.会吊扇的拆装与安装
技能2.能检修吊扇
知识点3.理解程控电扇的控制原理
技能3.会解微电脑程控电扇的拆装与维修
项目五电冰箱
任务一电冰箱的制冷设备
知识点1.了解压缩机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技能1.会拆装压缩机
知识点2.了解冷凝器与蒸发器结构与工作原理
知识点3.了解干燥过滤器与毛细管结构与工作原理
技能2.会弯管、扩管、
技能3.会铜管的焊接技术
任务二电冰箱的制冷原理
知识点1.理解制冷剂的作用
技能1.会抽真空、充灌制冷剂
知识点2.掌握电冰箱的制冷循环原理
技能2.能检修电冰箱制冷循环系统常见故障
任务三电冰箱的电气控制原理
知识点1.了解电冰箱电气控制器件及工作原理
知识点2.掌握双门直冷式电冰箱的电气控制原理
技能1.会双门直冷式电冰箱电气控制电路的安装
技能2.能检修双门直冷式电冰箱电气控制电路
技能3.能检修双门间冷式电冰箱电气控制电路
知识点3.了解节能型电冰箱
知识点4.理解微电脑变频电冰箱工作原理(框图)
技能4.能检修电冰箱常见故障
项目六家用空调器
任务一家用空调器的制冷设备
知识点1.了解空调用压缩机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技能1.会空调压缩机的检测与更换
知识点2.了解四通阀、电磁阀结构与作用
技能2.会四通阀的维修与更换
知识点3.了解储液器结构与作用
任务二空调器
知识点1.掌握窗式空调器的制冷原理
技能1.能检修窗式空调器制冷循环系统
知识点2.掌握窗式空调器制冷电气控制原理
技能2.能检修窗式空调器电气控制系统
任务三分体式空调
知识点1.掌握分体热泵型空调器的工作原理
技能1.能检修热泵型空调器制冷、制热循环系统
知识点2.掌握热泵型空调器的电气控制原理
技能2.能检修热泵型空调器的电气控制系统常见故障
知识点3.理解变频空调器的变频原理与电气控制框图
知识点4.了解电子温控器
技能3.能检修家用空调器综合故障
技能4.选学分体空调器的安装(需有安全保障)
三、教学建议
1.教学建议
本课程必须按项目进行教学,每完成一个项目教学都应考核评价。
其重点内容是维修技能,技能训练课应占总课时的50%,通过拆装、维修训练让其掌握重点内容,应采用理实一体化、自主学习、研究学习等教学方法进行技能教学。
本课程的难点在于学生的感性知识欠缺,理论基础较差,应采用技师引领、媒体播放、拆装、维修训练等手段丰富学生的感性知识,通过理实一体化的教学克服难点。
本课程提供的实训内容较多,在进行教学时,必须紧密联系生产实际,兼顾技能考证。
各校可根据先开的通用技能训练以及后续的实践性教学项目,对本课程的实训项
目作灵活处理。
部分实践内容可借助电子仿真软件来模拟。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积极引导学生提升职业素养,提高职业道德,培养团结协作精神。
2. 考核评价建议(注重教学过程评价与考核方法、评价方法的多样化)
(1)在每个项目评价和综合评价时,建议技占70%,理论占30%。
(2)改革传统的学生评价手段和方法,采用阶段评价、目标评价、项目评价、等模式。
(3)关注评价的多元性,结合课堂提问、学生作业、平时测验、实验实训、技能竞赛及考试情况,综合评价学生成绩。
(4)应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和在实践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核,对在学习和应用上有创新的学生应给予特别鼓励,全面综合评价学生能力
四、教学时间分配
1.学时分配(总学时130)。
五实训设备配置建议(按每学期两个班,每班45名学生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