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和曹植诗歌风格的比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曹操和曹植诗歌的比较

摘要:曹操、曹植父子二人是“建安文学”的杰出代表,他们的诗歌具有共同的“建安风骨”特色,但同时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曹操的诗慷慨悲凉、雄劲、质朴和古直,有一种雄浑壮阔的悲壮美;曹植前期的诗歌乐观开朗,昂扬豪迈,清刚健美,而后期隐曲深沉甚至哀伤忧愤,情绪低徊。

关键词:曹操曹植诗歌风格

一、从诗歌内容上比较

曹操是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他终生所追求的是打击豪强和统一中国,这是符合历史发展要求的。所以他的二十余首诗大都是表现自己的政治主张和描写汉末战乱的现实和人民苦难的乐府歌辞。他的另一部分诗中表现了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充满积极进取精神。

曹植“生乎乱,长乎军”(《陈审举表》),在时代的熏陶和曹操的影响下,从少年时起,就抱着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戮力上国,流惠下民,建永世之业,流金石之功”(《与杨德祖书》)。但他又受时代风气的熏陶,养成了一种旷达和放纵不羁的性格,蔑视世俗礼教的态度。这种安邦济世的理想和恃才傲物的性格,支配着他一生的思想和行动,也成为他诗歌的基本精神。

曹植前期的诗歌乐观开朗,昂扬豪迈,清刚健美,很有曹操的雄风,但不及曹操的“沉雄”。主要是歌唱他的理想和抱负,洋溢着乐观、浪漫的强调,对前途充满信心。正如《诗薮》所说的“纵逸”,或如曹植自己所说的“猛气纵横浮”。

他后期的诗歌主要是表达由理想和现实的矛盾所激发的悲愤。共分为四类:第一类是对自己和朋友遭遇迫害的愤懑;第二类用思妇、弃妇托寓身世,表白心迹;第三类是述志诗;第四类是游仙诗。其后期诗歌在强烈抒发自己渴望为国建功立业这一点上,同前期精神是一致的,但由于他的生活背景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其诗歌风格也变得隐曲深沉甚至哀伤忧愤,情绪低回。但曹操的慷慨悲凉使人振作,而曹植的悲凉令人感伤。

二、从诗歌风格上比较

曹操诗歌的主要风格是慷慨悲凉、雄劲、质朴和古直。以慷慨、雄劲为主,出以深沉,偏胜于阳刚,在诗中直陈其慨、直抒胸臆,有一种雄浑壮阔的悲壮美。钟嵘《诗品》说:“曹公古直,甚有悲凉之句。”曹操于鞍马间为诗为文,用语简捷,指事写意,直达所怀,格调劲健。这种风格从实质上讲,正反映了整个建安时期的时代精神……《观沧海》中就寄托了诗人很深的感慨,透过它我们可以看到诗人自己的胸怀。他将自己这种昂扬奋发的精神融汇到诗里,借着大海的形象表现出来,使这首诗具有一种雄深苍劲的风格。《短歌行》是最能代表曹操思想感情和体现其慷慨悲凉风格的诗作之一,它鲜明地表现了诗人为建功立业而求贤若渴的迫切愿望。

曹植更富有诗人的气质,他既有乃父的苍劲,又更为华丽多姿。其诗既有刚烈之风,又有儒雅之调;既有曹操的阳刚之气,又有曹植的阴柔之美;既有慷慨昂扬,也有凄凉悲伤。正如钟嵘《诗品》中所说的“骨气奇高,词采华茂;情兼

雅怨,体被文质”。他既不同于曹操的古直悲凉,又不同于曹丕的便娟婉约,而能兼有父兄之长,达到风骨与文采的完美结合,成为当时诗坛最杰出的代表。一、诗歌风格存在差异的原因

(一)所处时代特点和其地位、经历及世界观的不同

曹操诗歌慷慨悲凉风格的形成,首先与他所处的时代有密切关系。曹操以宦官之后的微贱出身展才于天下大乱之时,称雄于诸侯割据纷争之际。曹操对于统一事业的追求,对其文学风格的决定性影响是不言而喻的。在其世界观中,游仙诗这类易于沦为消极的作品,也应此在他的笔下也能表现出“时不与我”,急欲实现其统一的雄心壮志,使其诗有一股感人之力。同时,由于他的大部分诗作都产生于戎马倥偬的征途中和运筹帷幄的议事桌旁,而没有用更多的时间推敲文字,形成了质朴、古直的风格。积极进取,为实现统一大业而奋斗的思想占主导地位。但是曹操的深刻矛盾在于——他是名教的叛徒,但又无法摆脱名教的束缚。他在王道沦丧的时代敢于突破旧规,但同时他亦要有所坚持,曹操经常让人感觉忸怩作态,根本原因就在这里。如他想做皇帝,但又怕背千古骂名,于是要自己的儿子做皇帝。这种矛盾和扭结,使得其文学作品总有一种英雄凄凉的悲剧感。

曹植自幼生活在一个充满文学气氛的家庭中,少年时曾因愈常的文学才能而得到曹操的宠爱,同曹丕一样过着“怜风月,狎池苑,述恩荣,叙酣宴”的公子生活。但因他“任性而行,饮酒不节”,加上“文帝御之以术,矫情自饰”,最终失去了曹操的宠爱,没有得到太子的地位。建安末年 , 曹丕称帝之后,先是诛杀曹植的好友丁仪、丁翼,以剪除其羽翼,后用封王的办法使曹植虽身为王候却失去自由,常受漂泊之苦。自然,曹植再也无从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和理想,这种现实与理想的尖锐矛盾,使曹植早期浪漫自负的勃勃雄心和英雄气概一变而为悲伤愤慨之情。

(二)文学本身的发展

作家在创作中注重表现独自的个性和风格,使三曹诗歌风格出现了差异。建安文学在我国文学史上,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开创新局面的文学时代,建安以前的作品,大都是僵化、公式化的歌功颂德和讽喻之作。到了东汉末年,政治上专制政权的瓦解带来了思想意识领域的分裂,而出现思想大解放的新局面。许多作家“尚通脱”,能够面对现实、大胆创造、突出个性、表现感情,他们的气质、教养、人格能从作品里充分地表现出来,把我国古代文学推进到一个“自觉”的时代。正由于文学本身的这种发展规律,因而使得建安诸作家之作品,呈现出千姿百态的鲜明个性来。

综上,建安时期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个重要的发展时期,曹操、曹植父子尤为其中的卓越代表。由于都经历了汉末建安这个极其动乱的历史时期,在文学上所受的熏陶和接受的文化教育有着相同之处,这使得他们的诗歌有共同的“志深而笔长,梗概而多气”的“建安风骨”特色,精练质朴而富有文采。同时因为他们在各自所处的社会环境、地位和经历、世界观的不同,以及文学自身的发展等原因,他们的诗歌风格又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