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北的民风民俗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那么 ,如果云南的客人来我 们东北旅游我们会怎么做呢?
游戏
饮食
从 哪
几
个 方
面
风俗
节日习俗
?
东北的饮食
东北有很多有特色的食品,广为人知的像满族的“萨其玛”、 “豌豆黄”、“白肉血肠”,朝鲜族的“冷面”、“打 糕”,但平时吃得最普遍的还是各种“饽饽”。在东北的 一些农村,春天吃“豆面饽饽”,,又称“豆面卷子”。 夏天做“玻璃叶饽饽”(或作“波罗叶”),往往用黄米磨 成水面,或者夹小豆泥蒸粘糕饽饽,或包上小豆馅烙“粘 火勺”,蒸“粘豆包”,而且一般会做很多,放在外面冻 上,随吃随馏。此外,一年四季都可以吃“苏子叶饽饽”。 “苏子叶饽饽”也是用粘面做皮,小豆做馅,再用苏子叶 裹上蒸熟。因为状似耗子,又叫“苏耗子”。做这些“粘 饽饽”本是满族的风俗,满族人喜欢吃粘食,因为粘食耐 饿,便于远程外出从事射猎活动,另外,粘饽饽还是他们 祭祀用的食品。现在,在东北这些饽饽家家都会做,人人 都爱吃,它们的来历反而被人忽略了。
云云南南的的歌歌会会((猜猜调调))
❖ (独)小乖乖唻小乖乖,我们说给你 们猜:什么长长上天?哪样长长海中 间?什么长长外外哟唻,街前卖嘛? 哪样长长你跟前喽。
• (齐)小乖乖唻小乖乖,你们说给我 们猜:银河长长上天,莲藕长长海中 间,米线长长,哟唻,哟唻。哟唻唻 哟外街卖嘛,丝线长长我跟前喽唻。
第四小组 ---潘彤
方言
• 1、 噶哈:意思是有什么事,干什么去,视具 体语言环境而决定具体所代表的意 思 2、 咯 了盖儿:膝盖 3、 卡了:摔倒,栽跟头了 4、 埋汰:脏,形容词。也做动词用,埋汰人,比 喻侮辱人。 5、 上该里溜达:上街上,到街 里闲逛。 6唠嗑:谈话,聊天 8钢钢地好、钢 钢狠:非常好,非常狠。 9、 你装呐:贬义, 你在装模做样 10、 的瑟:贬义,指人不好看 不雅观惹人生气的吊儿郎当的样子 11、 削: 打,暴打。 12、 整事儿:装腔作势,故意作 出某中行为。 13、 麻溜:快一点儿。 14、 贼:副词,与很、特别一个意思。 15、 沙棱 儿:分两种意思,一是和麻溜一样表示快一点 儿的语气词。二是表示爽快、干脆的形容词。 16、 寒碜、科碜:害羞、不好意思,丑陋 17、 秃撸反涨:说话、办事反反复复 18、 界壁儿: 邻居,指隔着一堵墙的邻居 19、 捣扯(声调, 降调):收拾,整理。 25、 急眼:意为\"发火 \",\"恼羞成怒\",\"愤怒\". 26、 老鼻子:\"特别多 \"的意思. 27、 滚犊子:意为\"滚蛋\". 28、 抓瞎: 意为\"白搭\",\"白做了\",\" 29、 咋整:意为\"怎 么办\" 30、 整个浪儿:意为\"全部\",\"整个\".眼 力价:形容一个人看人准不准,多指会不会来 事儿。 43、 敞亮:形容一个人不藏心眼儿,大 方直爽 44、 包源儿: 全部,全包了 45、 点 儿正(背) :运气好(坏) 46、 挡害:碍事
• 轱辘冰:俗话说“十五十六走百病”,东北农村正月十五还有轱
辘冰的习俗。这天傍晚,大姑娘小媳妇成群结队到郊外冰上翻滚,口 里念诵:“轱辘轱辘冰,不腰痛不腿疼。轱辘轱辘冰,身上轻一轻 • 此外还有很多!
具有东北特色的活动
• 二人转:史称小秧歌、双玩艺、蹦蹦,又称过口、双条边 曲、风柳、春歌、半班戏、东北地方戏等。表现形式为: 一男一女,服饰鲜艳,手拿扇子、手绢,边走边唱边舞, 表现一段故事,唱腔高亢粗犷,唱词诙谐风趣。二人转属 走唱类曲艺,流行于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和内蒙古东 部三盟一市(现呼伦贝尔市、兴安盟、通辽市和赤市)。 二人转,史称小秧歌、双玩艺、蹦蹦,又称过口、双条边 曲、风柳、春歌、半班戏、东北地方戏等。它植根于民间 文化,属走唱类曲艺,流行于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和 内蒙古东部三盟一市。
总结
东北的习俗还有很多很多,如果云南的客 人真的来我们东北,我们一定要热情的接 待他们。讲解我们的风俗,和他们一起享 受东北的美味、游戏、和更多的民风民俗!
• 咬春: 立春日吃春饼称为“咬春”。民间在立春这一天要吃一些
春天的新鲜蔬菜,既为防病,又有迎接新春的意味。
• 蒸面灯:元宵节晚上,农村有“蒸面灯”之俗。蒸面灯也叫“蒸十
二月灯”或“验月份”。就是用豆面或荞麦面做12个直径约3厘米的 小灯碗,分别在碗口捏出1-12个花牙,各代表一个月,然后下锅蒸, 熟后看灯碗内的干湿来“预测”年内的旱涝、冷暖。也有的在面灯中 放黄豆粒,通过蒸熟后豆粒膨胀的大小来“预测”。
• “跑马城”是一种儿童游戏,分为人数相当 的两列,两列相距约十几米,相对而站,手 拉手形成人墙。这时甲队的某某某便向乙队 的人墙奔跑并猛力撞去,如果把乙队的人墙 撞开,就赢回一个人带回甲队,如果没有撞 开,自己就归为乙队。然后再由乙队先喊, 反复进行,最后哪队人多哪队获胜。这个游 戏是满族人闯关守城的一种反映。 “骑马战”也叫“骑马打仗”,本来是满族 和锡伯族儿童的一种游戏,骑同伴身上的双 方或几方互相推拉,设法把对方拉下“马”, 拉对方下“马”者为胜。这个游戏体现了这 两个民族喜欢骑马征战的尚武精神。
•
东北特色二人转主要来源于东北大秧歌和河北的莲花
落。用东北人的俏皮话说:二人转是“秧歌打底,莲花落
镶边”。莲花落亦称“落子”,是北方的一种民间说唱艺
术,边说边唱,且歌且舞。
扭秧歌
• 秧歌舞表演起来,生动活泼,形式多样,多姿多 彩,红火热闹,规模宏大,气氛热烈,闹得热火 朝天。每逢重大节日,例如新年等,城乡都组织 队,拜年问好,互相祝福、娱乐。另外,不同的 村邻之间还会扭起秧歌互相访拜,比歌赛舞,可 见扭秧歌对古代农民来说是多么的重要。秧歌是 我国农村流行的一种民间舞蹈。它在色彩的运用 上,体现了鲜明的民族风格。扭秧歌时人们所穿 的服装色彩对比强烈,红蓝黄绿,五彩缤纷。大 家在锣鼓的伴奏声中,边歌边舞,以此抒发愉悦 的心情,表达对美好生活的憧憬。飘舞的红绸映 着灿烂的笑脸,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节日习俗
• 春帖子: 又称春帖、春端帖、春端帖子。这是一种在“立春”日
剪帖在宫中门帐上的书有诗句的帖子。诗体近于宫词,多为绝句,文 字工丽,内容大都是歌功颂德的,或者寓规谏之意。 “立春”日贴春 帖、作春帖词,。
• 春牛: 立春日劝农春耕的象征性的牛。泥捏纸粘而成,也叫“土
牛”。立春日天子率群臣东郊迎春,鞭春牛以示劝农耕,士民都出城 围观。
游戏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抓嘎拉哈”是东北地区汉、满、蒙、赫哲、 达斡尔等民族比较流行的一种民间游戏。 嘎拉哈是满语译音,俗称“背式骨”,用 羊、猪、狍子、鹿等到动物后腿关节上的 小骨头做成 。,吉林的叶赫称为“珍儿”、 “肚儿”、“轮儿”、“坑儿”,辽宁北 部称为“珍儿”、“轮儿”、“壳儿”、 “背儿”。嘎拉哈在清代有多种玩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