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教学中的思维训练
浅谈中学语文教学中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训练
浅谈中学语文教学中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训练语文课堂是在动态中求和谐,创造性思维训练需要教学冲突,在冲突中突发奇想,不断迸发创造火花。
在语文教学中发现并培养学生的个性倾向,这是培育创造性思维的前提。
学生的学习兴趣,气质性格各不相同,教材中的“例子”更是各具风格,教师的任务不是教会学生趋同,实现课堂上的大统一,而是要以自己对课文的独特理解,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活性,让他们在语文课堂的广阔天地里各取所需,各得其乐。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应将现成的答案原原本本灌输到学生脑海中,而应努力创设教学情景,使学生主动去发现并获得前人已积累下的成果,从而为将来的创造性活动打下基础。
在这种情景下,学生才能形成积极的动力,发挥个性特长,进而培养其独特的个性倾向。
作为教师,完全可以,而且应当放心地去实现学生个性发展的百花齐放。
培养学生的个性倾向需要做到以下几点:①尊重学生和学生间认知上的差异。
教师在课堂中提出的问题,学生的不同答案充分体现出学生的认知差异,这种差异是一种资源,应师生共享。
②尊重学生和学生间情感上的差异。
在教学中对教学目标三个维度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落实上,学生也会存在差异,教师只要去引导一种主流的价值观,允许这种情感差异的存在。
③尊重学生与老师、作者间的差异。
事物的复杂性,使每个学生对知识意义的建构是不同的,新的课程改革所倡导的语文教学,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的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2.激发学生生活情感和联想能力叶圣陶先生说:“人是生来就怀着情感的核的,如果能好好培养,自会抽芽舒叶,开出茂美的花,结出丰实的果。
”作为语文教师,应该怎样激起学生的生活情感,提高其联想能力呢?我认为,学生“情感的核”既然已经客观存在,教师的工作便是激发学生的情感。
这就要在教学过程中努力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以情激情,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使学生进入和谐亲切、宽松自然的学习氛围中。
语文教学中的思维训练
语文教学中的思维训练
语文教学中的思维训练是指通过教学活动和方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具
体的训练内容和方式有以下几个方面:
1. 阅读思维训练:通过阅读文学作品和各种资料,培养学生的理解、分析和推理能力。
教师可以设计阅读活动,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出问题,并展开讨论和探究。
2. 写作思维训练:通过写作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和表达能力。
教师可以设计
写作任务,让学生运用多种写作技巧,如描写、抒发情感、叙事等,激发学生的创造
力和想象力。
3. 逻辑思维训练:通过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培养他们的推理和分析能力。
教师可以
设计逻辑思维训练题目,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进行逻辑推理和论证。
4. 批判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提高他们的分析和判断能力。
教师可以引
导学生批评文学作品、新闻报道等,培养学生对信息的敏感性和批判性思维。
5. 创造思维训练:通过创造性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教师可以设计创
意写作、创作演讲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和不同的学习阶段,选择合适的思维训练方式,并结合实际教学情境进行有效的引导和激发。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学生思维训练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学生思维训练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思维训练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思维训练,学生能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培养逻辑思维和创造力,并且为将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文将讨论一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的学生思维训练方法。
一、阅读理解训练阅读理解是学生语文学习中的关键能力之一。
通过阅读不同类型的文本,学生能够提高自己的理解能力和推理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阅读训练,例如,提醒学生注意文章中的关键信息,帮助学生分析和归纳文章的主旨和要点,并进行适当的问题引导,激发学生的思考。
二、逻辑思维训练逻辑思维是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可以通过一些逻辑思维训练活动来帮助学生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例如,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有逻辑关系的词语或句子,要求学生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进行排序或组合。
这样的练习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逻辑关系,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创造力培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也是非常重要的。
创造力不仅仅体现在作文中,也可以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培养。
例如,教师可以给学生一些启发性的问题,鼓励他们进行联想和想象,并进行自由的表达。
这样的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同时也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语文知识。
四、思维导图应用思维导图是一种有助于学生整理和表达思维的工具。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运用思维导图来组织文章的结构,或者帮助他们整理和复习学过的知识点。
通过思维导图的使用,学生可以更好地理清思路,提高文章的结构和逻辑性。
五、问题解决训练问题解决训练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可以设置一些问题解决活动,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的语文知识和技巧来解决问题。
这样的练习可以让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学生思维训练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需要教师的耐心和引导。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不同的训练方式和方法,帮助每个学生发展自己的思维潜能。
谈谈语文教学中的思维训练
谈谈语文教学中的思维训练“思维品质”这个概念是心理学家吉尔福特提出来的。
一般认为是指个体思维活动中智力特长的表现。
在课堂教学中,学科思维以教材为载体,以师生双边活动为桥梁,发掘思维训练的各种因素。
在课堂教学的实践中,我们要自觉运用现代教学思想,根据不同教学内容,多方引导学生参与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从而促进学生智能的发展,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
1鼓励质疑问难,引发认知冲突俗话说,“学问学问,要学要问”。
学生生疑,是学生积极思维的表现,学生提问,是他们深入钻研的标志。
通过学生的提问,教师才能及时准确地了解同学们对知识的感知和理解程度,才能逐步地诱导他们巧妙地越过耸立在他们认知道路上的高山峻岭,有效地防止学生不懂装懂,从而使他们一开始就直接获得真知灼见。
教者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认知冲突,设疑,解疑,点燃思维的火花。
例如,教学《草原》一课时,教者针对“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一句质疑:“翠色怎么会流?怎么会流到天边云际去呢?”教者就此问题设置思维热点,引起学生的兴趣,使他们带上述问题感知课文,引导学生细读课文第一段,一边读一边想,让学生在头脑中产生一幅幅画面:“整个草原只见浓绿的草色连成一片而分不清界线,望不到边际,像绿色的海洋。
”进而引导:“草原的绿色不会流动,但由于绿的鲜亮,微风吹来,绿草随风摆动,形成层层草浪,给人什么感觉?课文中用了哪四个字?”学生回答:“翠色欲流。
”教者又问:“好像绿色在流动。
草原无边无际与蓝天相接,微风吹来,草浪起伏,轻柔地向远处延伸,你会看到什么?”学生回答:“看到草浪轻轻流入云际。
”教者小结:“作者仅以简短的文字就写出了草原的美。
”让学生体会意境,这就是要紧的地方,不能表面滑过。
打擦边球,教者找准了发展语言、发展思维的结合点,一点点地引导,从而奠定了课堂教学的基础。
2创设情境,引发情感共鸣语文教学特别讲究教者真情实感的传送,教者富于感情地朗诵能架起作者心灵与学生情感的桥梁,能激发学生的思维波澜。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怎样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怎样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小学阶段是学生认知、语言、审美等多方面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他们初步形成思维方式和思维习惯的时期。
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在实际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每位语文教师面临的重要任务。
一、注重课堂思维训练在语文教学中,课堂思维训练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手段,教师可以通过许多方式来开展课堂思维训练。
例如,教师可以提问来激发学生思维,引导他们进行思考和解决问题。
让学生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观点,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同时,教师可以利用故事、诗歌等文学作品,帮助学生展开感性认识和理性思考,培养其多元思维、综合分析和判断能力。
二、重视阅读思维能力的培养小学阶段是培养阅读能力和阅读思维的关键时期。
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阅读不同类型的文本来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和阅读思维能力。
例如,让学生阅读文学作品,分析文学形式、描写特点和情感表达等方面,培养学生的感性认识和审美能力;让学生阅读新闻报道、科普读物等,让他们了解世界、认识常识,培养学生的理性思考和判断能力。
语文写作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手段之一,可以促进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
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创意写作、描述事物、表达观点、议论文等多种形式来培养其写作思维能力。
例如,教师可以给学生一个主题,让他们自己构思内容和结构,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独特文笔和想法。
四、注重多元化的思维方式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尝试多元化的思维方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
例如,教师可以采用故事情境、童话、异想天开等方式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学生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拓宽思路;同时,可以引导学生分析、比较、归纳、概括等方式,让学生形成分类思维、归纳思维和综合思维等。
五、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批判性思维是小学阶段语文教学必须培养的一种能力。
通过让学生阅读、思考和欣赏不同的文本,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发现文本中的问题,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浅谈语文教学中学生的思维训练
导他们同答 。锻炼 了他们思维的灵活性。 3在 教 学 中训 练 学 生 思 维 的 连 动性 思 维 的 连 动 性 就 是 说 思 维 具 有 严 重 的 内 在逻 辑 性 ,这 种 连 动 性 一 般 表 现 为 : () 纵 间 连 动 , 即 发 现 一 种 现 象 或 遇 到 1 个 问题 后 能 由近 及 远 .由 浅 入 深 、由此 及 彼 思 索 ,从 而 提 出新 的 设 想 ,语 文教 学 中扩 写 缩 写就 是 一 种 训 练 纵 问 思 维 的好 方法 。如 :学 里 《 的叔 叔于勒》 一课 ,启发 学生 思维考 虑 : 我 于勒后来会怎样?同学们都展 开丰富想象写 出 很 好 的文 章 。 () 横 向连 动 , 即 发 现 一 种 现 象 或 遇 到 2 个 问题后 ,便立即联想到特点与之相似或相 关 的其 他 事 物 ,并 提 出 相应 的看 法 。如 :在 学 习 《 孟 浩然之广陵》、 《 i 差 送元二使安 西》 这 两送别诗以后 ,启发学生思考它们 的相 同和不 同之处 ,体 会诗人送 别时不 同的心情 。这样 , 不仅提高了大家分析水平 ,而且对于提高大家 的认 识 能 力 也 大 有好 处 。 4在教学中训练学生思维的立体性 立体思 维是 向问题 的深度 和广度进行 多 方 面 的 思 考 的交 叉 思 维 ,它 表 现 为 思 维 的 全 方 位 、多层 次 、多角 度 。 所谓全 方位思 维是指对 一个 问题 不能 只 看 到 某 一 方 面 ,而 应 看 到 它 的各 个 方 面 、 比 如 :在学 习 ( 宫博物院》时 ,体 会作 者对 故 做 宫博物院的态度有褒有贬 ,启发学 生理解 :褒 的是劳动人 民的智慧和力量 ,贬的是古代帝 王 对劳动人 民的剥 削和压榨 、残酷的阶段统治 。 所 谓 多 层 次 思 考 ,是 指 对 一 个 问 题 按 照 定顺序划分若干个横断面 ,每次集 中考虑其 中 的某 一 断面 ,这 样 做 可 以 揭 示事 物 的本 质 和 奥秘 ,做 出合乎客观实际的判断。比如 :在分 析 《 白杨礼赞》 一文 中,作 者层层深入地揭示 A杨树象征意义 ,指导学生正确分析 ,引导学 生 由浅 人 深 ,掌 握 要 领 ,揭 示 实质 。
浅议语文教学中的思维训练
浅议语文教学中的思维训练胡婕(常州建设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基础部,江苏常州213016)摘要:本文针对高职学生的智力发展情况和学习现状,提出在基础工具课程——语文课上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思维训练的重要性。
并探讨在语文课堂上从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训练中提升学生思维能力的具体方法。
关键词:听话说话阅读写作思维训练语文学科的中心任务在于培养学生的语言和思维能力,针对高职学生的学习现状和未来发展需要,我认为,对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应该得到高度的重视。
高职学生.虽然在接受义务教育的九年中,一直不间断地学习语文.但是,所掌握的语文知识、所具备的语文能力都很有限。
不仅基本的听说读写能力差,思维活动也很不活跃,影响到其它学科的学习。
这说明,“语文这门基础工具课没掌握好。
学习的效率就难以提高,如不改善,还可能对将来的T作和整个人生造成负面影响”。
作为一名高职语文教师,我认为作为其它课程基础的语文课程应该在培养学生良好思维习惯、提高学生综合素养方面尽呵能地多做些事情。
对于语文学科来讲,听、说、读、写是四种最基本的语文能力.显而易见.这四种能力都是以思维为基础的。
语文教育的老前辈叶圣陶先生说:“语言说得好,在于思维的正确,思维的锻炼相当重要。
…‘写”是“说”的书面形式,作者想把意思表达清楚,就必须遵循人类共同的思维规律.不遵循思维规律。
就不可能把复杂的道理和感受讲清楚。
至于听和读。
如果没有良好的思维习惯、思维素养做基础.对别人的话语、文章的理解能力必然不会强,要么接受起来费劲,甚至可能听不懂,读不懂。
所以,思维的发展对语文能力的提高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语文教学过程中,无论是听、说,还是读、写的训练,都始终要贯穿思维训练于其中。
一、在阅读实践中培养思维方法在阅读过程中,无论是阅读的速度、理解的深度,还是记忆的牢度.都与思维能力密切相关,因而,从本质上看,阅读的过程就是思维的过程。
所以,在进行阅读训练的同时,应当重视思维能力的培养。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思维训练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思维训练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思维训练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创造力的重要环节。
以下是一些小学语文教学中思维训练的实践方法:
1. 提问式教学: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
教师可以提出一些开放性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2. 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总结: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培养他们的分析和综合能力。
3. 故事讲述与分析:选择一些有趣的故事,让学生进行讲述和分析,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表达能力。
4. 创设问题情境: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思维能力。
5. 写作训练:通过写作训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教师可以布置一些开放性的写作任务,让学生发挥想象,表达自己的观点。
6. 游戏教学:利用游戏的形式进行教学,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培养思维能力。
7.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在交流中培养思维能力和合作能力。
8. 思维导图:引导学生使用思维导图来整理和展示自己的思维过程,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可视化思维能力。
通过以上思维训练的实践方法的实施,可以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效果,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思维训练(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
思维训练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教育方法,它可以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锻炼思维能力,提高学习成绩。
在小学六年级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该注重思维训练的开展,通过各种方式,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让他们在学习中更加快乐、轻松。
我们可以通过启发式教学的方式来进行思维训练。
启发式教学是一种基于问题解决的教学方法,通过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和探索,引导他们从不同的角度来分析问题,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小学六年级语文教学中,我们可以将一些生动的语文题材作为启示,例如名人感言、故事情节或是寓言故事等等,通过让学生自行分析、判断等等,让他们慢慢培养起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们还可以通过开展艺术类活动,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艺术类活动具有丰富多彩的表现方式,如绘画、创意手工、诗词朗诵、朗读等等,这些活动可以在学生自由表达的同时,提升他们的创造力、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在课堂中,我们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艺术创作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看法,培养他们对文化艺术的认识和感悟。
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开展课外读书活动,来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读书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思维训练方法,它可以开阔学生的眼界,启发他们的智慧,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我们可以选择适合的书籍进行阅读,通过引导学生思考书中的主题、结构、人物等等,来提升他们的分析能力和思维水平。
我们还可以通过开展互动游戏来进行思维训练。
游戏是通过规则约束的方式,让学生在玩乐中获得知识和技能的过程。
针对小学六年级的学生,我们可以选择一些适合他们年龄段的智力、棋类、桌游等等,引导他们体验竞技和合作的快乐,提升他们的敏捷思维、联想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思维训练是小学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通过启发式教学、艺术类活动、课外读书、互动游戏等方法,我们可以很好地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让他们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更加自信和成功。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学中的思维训练与思维方式培养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学中的思维训练与思维方式培养“人生最累不是千山万水,而是各种思维的碰撞。
”这是笛卡尔曾经说过的一句名言。
在小学四年级的语文教学中,思维训练和思维方式培养是非常关键的环节。
通过合理的培养和训练,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文素养,为他们的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批判性思维是指对问题进行有条理的分析和评估的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非常重要。
通过学习经典文本和写作训练,可以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分析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学习古诗词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诗句的意境、修辞手法等,培养学生用批判性思维来解读文本,提高他们的理解能力。
二、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是指能够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小学四年级的语文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通过启发性教学和开放式的问题设计,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培养他们的创造力。
例如,在写作课上,教师可以提供一个开放性的主题,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思考和体验,自由发挥,创造出优秀的作品。
三、促进学生的扩展性思维扩展性思维是指能够将已有知识应用到新的情境中,并且通过发散性的思维来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促进学生的扩展性思维非常重要。
通过跨学科的教学和课外阅读,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培养他们的扩展性思维。
例如,教师可以设计一些跨学科的阅读任务,让学生通过阅读不同领域的文本,将已有的知识与新的内容进行关联,并且在思考和解决问题时,发散出更多的思路和观点。
四、培养学生的合作性思维合作性思维是指能够与他人合作、共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小学四年级的语文教学中,应该培养学生的合作性思维。
通过小组讨论、合作写作等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培养他们的合作性思维。
例如,在阅读课上,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共同分析文本,交流思想,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和沟通能力。
五、引导学生的自主性思维自主性思维是指学生能够独立思考、主动学习的能力。
浅谈小学语文字词教学中的形象思维训练
浅谈小学语文字词教学中的形象思维训练语文教学是小学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语文字词教学又是语文教学的核心内容之一。
在小学语文字词教学中,形象思维训练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它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文字词,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本文将浅谈小学语文字词教学中的形象思维训练,从何种方式开展形象思维训练,形象思维训练对学生语文学习的重要性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形象思维训练的方式形象思维训练是指通过各种形象化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语文字词,使他们能够形成具体生动的印象以便于记忆和理解。
形象思维训练的方式多种多样,包括比喻、拟人、比喻、图画等形象化的方法。
在教学中可以通过事例、图画、模型等,帮助学生理解词语的含义,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
教师还可以利用让学生动手做、看、触摸、尝试等方式,让学生从感官的角度来感受词语的形象,增强词语意义的形象化记忆。
形象思维训练的方式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来选择,同时也应该结合具体的词语特点来选择相应的训练方式。
比如有些抽象的词语就比较难以通过形象思维来进行训练,这时可以通过拓展词语的语境、引入生活实践,来让学生通过实际的感受来理解和记忆。
形象思维训练的方式应该是多样化的,让学生在不同的场景中都可以得到形象思维的锻炼。
形象思维训练对学生语文学习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语文字词,加深对词语意义的理解。
一些生僻的词语、抽象的词语,通过形象思维训练,可以使学生轻松地掌握词语的意义,避免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
形象思维训练可以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增强他们的想象力和联想能力,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可以通过形象思维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的语文字词,从而增强语文学习的实用性。
形象思维训练也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增强他们的学习动力。
通过形象思维的方式来进行教学,会让学生感到轻松愉快,从而更愿意去接受语文知识的学习。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思维训练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思维训练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思维训练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思维训练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通过思维训练,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培养良好的观察力、分析力和判断力,进而提升语文学习的效果。
下面将介绍一些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思维训练方法。
1. 阅读理解训练阅读理解是学生语文学习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思维训练的一个重要环节。
老师可以选取一些具有挑战性的文本,要求学生进行深入的阅读理解。
在阅读过程中,学生需要通过分析、推理和归纳等思维方式,准确理解文本内容,并能够针对性地回答问题。
2. 创设情境训练语文学习不仅要求学生掌握文字的表达能力,还要求学生具备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在教学中,老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思维训练。
例如,让学生以某个场景或故事情节为背景,自由发挥想象,进行写作或口头表达。
这样的训练可以启发学生的创造思维,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3. 词语搭配训练语文学习中,词语的搭配是非常重要的,也是思维训练的一个重要方面。
通过锻炼学生对词语的选择和组合能力,可以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水平。
老师可以设计一些词语搭配的练习题,要求学生根据语境选择合适的词语进行搭配,培养他们的准确性和灵活性。
4. 探究问题训练语文学习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还需要通过探究问题来实现。
老师可以提出一些引人深思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思考。
这样的训练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批判思维,激发他们对语文知识的兴趣和热情。
5. 多元化文本训练多元化的文本对于学生的语文思维训练非常有益。
在教学中,老师可以引入一些名人言论、文化典故、经典诗词等丰富的文本,让学生进行分析和解读。
通过接触不同类型的文本,学生可以扩大知识面,提高综合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
以上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几种思维训练方法,通过这些训练,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培养良好的观察力、分析力和判断力,从而在语文学习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同时,思维训练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批判思维,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
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语文思维训练
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语文思维训练思维训练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思维训练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包括语言思维、逻辑思维、创新思维等方面,本文将对此进行探讨。
一、语文思维训练的意义语文思维是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时所表现出来的思维方式,包括语言思维、逻辑思维、创新思维等方面。
语文思维训练的意义在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具体来说,语文思维训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语文知识,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语文思维训练的方法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欲望。
例如,在讲解古诗词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想象和联想,感受诗词中的意境和情感;在讲解小说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角色扮演和讨论,深入理解小说中的人物和情节。
2.引导学生思考,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例如,在讲解议论文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帮助学生掌握逻辑推理的方法;在讲解说明文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说明方法、说明顺序等,帮助学生掌握逻辑分析的方法。
3.鼓励创新思维,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启发式教学、讨论式教学等方式,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勇于创新。
例如,在讲解文学作品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在讲解应用文写作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出发,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实施思维训练的效果和评价实施语文思维训练后,学生对于语文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入,语言表达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通过课堂讨论和思考练习,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得到了培养和提高。
此外,学生的思维习惯和思考方式也发生了改变,变得更加主动和灵活。
教师可以通过课堂观察、学生反馈等方式对思维训练的效果进行评价。
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思维训练
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思维训练浅谈当前语文教学仍然存在着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现象,涌现在教科书中的是大量字、词、句、篇等感性知识材料,学生们辛苦识记不少课文,十年寒窗苦却摆脱不了阅读上教一篇会一篇,语法上教一句会一句,但作文中屡屡出现百消不解的概念模糊、推理错误、条理混乱等问题,面对考试只感到茫然。
教学的长远目标是培养跨世纪人才。
世界进入智力解放、智力开发的时代,一位思想家说过:不要一个充塞的大脑,而要一个开阔的大脑;不要一个无所不知的大脑,而要一个智力发达的大脑。
教学的根本目标,是把人类已知的科学真理创造条件使学生掌握,教会学生思考问题,教会他们掌握规律性知识而不是僵死的教条。
并要求学生具备灵活运用基本知识,解决各类复杂问题的能力。
能力的形成要以思维为前提,科学地认识和处理语言与思维的关系,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
语言对思维的表达,不是被动、消极的,而是能动的、积极的。
思维具有非离散性和非线性的特点。
所谓非离散性,是指“思维把客观对象作为一个整体来反映的时候,对象的各种要素在思维中互相渗透、连接,无法分解成一个个界限分明的单位”。
所谓非线性,是指“思维的内容,往往是同时交织在一起的,无法形成明确的先后次序而有条理上要步步展开”。
而语言则恰恰相反。
用语言表达思维的时候,必须把处于非离散状态的思维分解为一个个清晰的单位(即言语的层次),并将其纵横交织的内容纳入在时间意义上展开的直线轨道(即语句的先后次序)。
语言的长处弥补了思维的不足。
由此可见,语言表达思维的过程,是一个对思维进行加工、整理、改造,使之趋于完善的过程。
叶圣陶先生所说的“修改调整语言就是调整思想”,就是这个意思。
因此,有效的语言表达和言语理解的训练,其中也包含思维训练。
思维训练的终极目的是最终摆脱对教师的依赖,从而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学习的语文能力,将来服务于社会。
因此,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必须加强思维训练。
一、语文教学中进行思维能力训练(一)分析与比较思维能力的训练分析,是指人们在思想上把研究对象分解为若干组成部分、若干个方面或要素,再分别对它们加以研究,揭示它们在整体中的作用;综合,是指人们在思想上将研究对象的各个组成部分、各个方面或各种要素联系起来加以考察,以把握对象的整体的结构、功能、性质、规律。
浅谈语文教学中语言与思维的训练
浅谈语文教学中语言与思维的训练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中学语文教师应如何指导学生训练思维、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呢?一、激发兴趣每讲授一篇课文之前,要求学生去搜集语言材料。
可以是名言警句,可以是广告语,可以是歌词,总之,凡与所授课文有一定联系的都行。
而且数量不限,少则一两句,多则七八句。
这样做,有几个好处:一是预习课文,二是积累了语言材料,三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联想等思维能力。
语文的外延等于生活,如何从浩渺的生活中选出与课文相关的精炼句子,就需要他们的观察分析、综合概括、想象、联想等能力。
而分析和综合正是思维的基本活动。
这些积累的语言材料还可以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如,讲授《邹忌讽齐王纳谏》时拿了《召公谏厉王弭谤》来对比阅读,提问:周厉王被流放于彘,齐威王战胜于朝廷,说明了什么?学生纷纷举手回答:“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
”“民者,水也;君者,舟也。
水则载舟,亦可覆舟。
”在讲《石钟山记》中“因笑谓迈曰”的“笑”的含义时,学生便能引用于生活“苦苦的追求,甜甜的享受”来回答。
显然这些回答不仅一语中的,而且用语简洁。
二、激励创新语言综合运用题被称为高考命题的试验田,体现了对学生想象、创新思维等能力的考查。
注重体现语文与生活,课堂与社会的关系。
如何写“遗忘是心的缝隙,漏掉了多少珍贵的昨天”这句话,如果仅从形式上考虑要求写一句“比喻+疑问”的句子就会沦为文字游戏,也违背了命题者的初衷。
这句话的“神”之重点不是“遗忘”而是“心”,仿句时,必须从“心”入手。
“神”会之后,再细酌句之形,运用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去推断提炼归纳。
我们可以由“心”推到“眼”,由“眼”想到屏障,由“屏障”想到金钱,再想到高远的瞩望。
找开了思维的闸门之后,一句句美丽的语言喷涌而出:金钱是眼的屏障,挡住了多少高远的瞩望。
记忆是脑的武器,攻克了多少遗忘的堡垒。
家乡是脚的羁绊,束缚了多少男儿的壮志。
机械是手的儿子,延续了多少创造的梦想。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是非常重要的一项任务。
逻辑思维是指通过推理、分析和判断等方式,整合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它对于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阅读理解、写作和思维能力的提升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本文将探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
一、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细致思维观察力和细致思维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的基础。
教师可以通过一些具体的活动来提升学生的观察力,如观察图片和物体,让学生描述和找出其中的不同之处。
此外,可以通过绘画、拼图等游戏来培养学生的细致思维。
这些活动可以帮助学生提升分析问题、归纳总结和比较对比的能力,为后续的逻辑思维训练打下基础。
二、鼓励学生进行推理思考推理思考是逻辑思维的核心能力之一。
教师可以通过给学生提供一些问题和情境,引导他们进行推理思考。
例如,可以给学生提供一段文字,让他们根据已知的信息去推理答案;或者给学生一个逻辑谜题,引导他们进行逻辑推理。
通过这样的训练,学生能够培养辨析问题、提取有效信息、推理判断的能力,从而提升其逻辑思维水平。
三、引导学生进行逻辑分析和分类思维逻辑分析和分类思维是逻辑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师可以通过教学中的一些实例,引导学生进行逻辑分析和分类思维的训练。
例如,在阅读课文时,可以让学生通过分析文章的结构、主题和细节,提取出文章的逻辑线索,进行逻辑归纳和总结。
同时,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词语分类、文章段落的排序等练习,培养学生的分类思维能力。
四、开展阅读和辩论活动阅读和辩论是培养逻辑思维的有效手段。
通过阅读不同类型的文章,学生可以提升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阅读理解活动,让学生在阅读中分析文章的结构、推理作者的观点等。
同时,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辩论活动,让学生学会通过论据和证据来支持自己的观点,提升辩证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
五、巩固和扩展逻辑思维的训练为了巩固和扩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教师可以设计一些适合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训练题目,让学生进行反复的练习和巩固。
语文教学中创新思维的训练
浅谈语文教学中创新思维的训练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旋律,而培养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是素质教育的重点。
学生不是接受知识的“容器”,而是未来文明的创造者。
只有今天敢于质疑,敢于批判,明天才能善于创新,善于超越;只有今天勤于动手,勤于实践,明天才能大胆变革,开始进取。
作为基础教育重要的基础学科的语文,如何深化教学改革,搞好创新思维的训练,培养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呢?一、创设“民主”的教学环境“创造力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
”陶行知这句话告诉我们,培养学生创造力的前提是创设一个“民主”的教学环境。
教师要从权威的讲授者转变为学生共探讨同研究的引导者,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创新的灵感火花。
要做到这一点,我认为:首先,教师和学生人格上要平等。
教师要尊重每一位学生,不论他的学习成绩是好是差,他的人格都要受到尊重。
一位教育家说:“教师与学生的脸是对立的,感情不能对立。
”教育学生最重要的秘诀是爱,教师要发自内心地爱学生,树立“无差生观”。
要变看不到学生优点、讨厌学生为努力发现学生多方面优点,欣赏学生的长处和每一点进步。
要相信学生人人有才,人无全才,扬长避短,人人成才。
其次,教师和学生知识上要平等。
教师要特别认识到现代信息化时代,教师很多方面的知识和能力都可能逊于他的学生。
这就要求教师放下架子,与学生建立既是师生关系,又是互相学习的伙伴关系、朋友关系,教学相长,共同进步。
当然,仅仅是伙伴关系还远远不够。
我认为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应该是高级合作伙伴。
这主要体现在教师对学生学习的独特引导作用。
教师应该有自己的教育优势和文化优势,能够对教学活动做出预先的科学设计,变教学过程为以学生为主体的活动过程。
二、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习惯和能力在“民主”的人文环境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我认为这是很重要的一点。
要鼓励学生多思考、多设想,善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哪怕是可笑的或错误的。
当然,如在鼓励的同时,还要注意引导,把学生思维的训练引向深入。
语文教学中的思维训练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思维训练为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把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的训练放在重要的位置,不断探索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科学途径和方法。
一、指导学生学会观察,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心理学理论表明,观察是有目的、有计划、长时间的感知活动,包括视、听、尝、触、嗅等。
观察是智慧的源泉,是一切思维活动的窗户,是人们识记、想象等一切智力活动的基础。
人对世界的认识,绝大部分是通过视觉获取的。
无论是科学家还是艺术家,观察力往往是他们发现奥妙、激发创新动机、寻求创新思维的重要能力。
要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这需要思维材料的存储。
思维材料从哪里来?思维材料的积累是以对周围世界的认识为基础的。
观察对于学生来说,不仅是认识世界的需要,也是丰富生活的需要,更是他们自身成长的需要。
他们总是睁大眼睛看世界,因为世界对他们来说是陌生的,是新奇的,他们不仅用眼睛、用智慧,而且是用心灵去感知周围的世界的。
因此,指导他们去观察是必不可少的。
在教学中,以观察为基础,引导学生在观察中审美,在观察中发现,在观察中探究,这需要老师持之以恒的培养。
教师应该从以下方面努力:一是注意培养学生观察的兴趣。
兴趣是学生认识事物最好的老师。
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做生活中的有心人,认真观察体会身边的景物、人物和事情。
此外,还要尽可能解答学生在观察中所提出的各种问题,重视他们的好奇心,满足他们的求知欲,让他们变“无心”为“有心”,能够对周围的事物时时处处留心观察,对有意义的事情重点观察,进而形成强烈的观察兴趣和良好的观察习惯。
二是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
观察事物要讲究方法,要按顺序、有重点、抓特点,能用各种感官去感知生活,体验生活。
二、培养学生想象和联想,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观察是思维的基础,想象则是拓宽学生思维空间的途径。
“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爱因斯坦语)“想象力是发明创造等一切创造活动的源泉。
浅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思维训练与思考培养
( 1 ) 课 堂 教 学 为 了突 出 思维 训 练 ,做 到 五 结合 。把 思 找 出题 目的关键 词 “ 艰苦 ”加 以解释 ,让 学生 理解 ,再 让
训 练 点 融合 于 板 书 之 中 。最 后 编 写教 案 ,注 明 思 维 训练 有兴 趣 ,富于 哲理 。 点,写 好课后 回 顾 。 二 、思考能力的培学是落实
1 . 抓重点。就是在教学中抓语言文字训练 ,是想要用
思维训 练 点的重 要环节 。因此 ,做到 课堂 教学最 优化 ,变 语 言文 字表达 什 么 ,作 者 怎样用 语言 文字表 达 思想 感情 。 成 了进行 语文 思 维训练 的成 败关 键 。 以前课 堂教 学往 往 是 具体 地 说 ,就是理 解文 章 中的语 言文 字 ,体 会 其 中的 内涵 几 个好 学生发 言 ,课 堂气 氛沉 闷 ,思 维不 活跃 ,绝大 多 数 和 要表 达 的思想 感情 。解 决课后 的 思考题 ,然 后挖 掘作 者
维训 练点 与学 生学 词结合 ;与 学 习段落篇 幅 结合 ;与 听说 学生读 一读 、划 一划 ,从 课文 中找 出 “ 艰 苦 ”的根 据 ,然 读写 结合 ;与 回答 问题 结合 ;与综 合练 习结 合 。做到 发展 后交给 学 生思考 的方 法 ,从描 写人 物各 自不 同的外 貌 、动 思维 与发 展语 言 同步进行 。
图作文等 教学 ,都 是用 观察 比较 法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思维训练
思维能力是人的心理素质的核心部分,在学科教学中加强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工作。
如何全面地系统地规划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思维训练工作,是当前语文教学改革中所面临的一大问题。
一、思维训练要以语言训练、读写训练为主。
认识事物、发展思维是各们学科教学的共同任务,不能为了“突出思维训练”,置文字训练于不顾,应当在听说读写的训练中,指导学生通过综合、分析、判断、推理、比较等思维方法,把词用得更准确,句子说得更具体,一段话写得更有条理,一篇文章写得更好。
进行思维训练是为了更好地理解,更好地表达。
理解、表达是出发点,是归宿,思维训练只是手段、途径。
比如:学生读课文后说说对文章的理解,读句子、段落之间衔接的关系,这些都是语言文字的训练。
语言教学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掌握语文知识,形成听说读写的能力。
我们教《詹天佑》一课时,先让学生找到全篇的中心句,再看看作者是怎样一句一句围绕中心展开叙述的。
在课文的讲述过程中,我们重点让学生通过读,去体会,感悟詹天佑是一个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抓住课堂主线,引人入胜。
语文教学的内容与思维形式有着内在的联系。
语文就是语言文字,在小学阶段,主要学习字、词、句、段、篇的知识。
思维的基本形式是概念、判断、推理。
就以概念而言,各门科学都是通过形成专门的概念而构建起来的,是概念体系。
思维中的每一个概念都要用词来表示。
从这个意义上说,思维和语言文字的密切联系,首先表现在概念和词的不同分性上。
教师在引导学生认识字词的过程,就是使学生的基础知识不断扩大、深化、精确的过程。
教师要深刻地理解这种内在联系,就能够在教学实践中,自觉地把思维训练同知识传授有机地统一起来。
语文教学的方法与思维的过程有着密切的关系。
语文课加强思维训练对于改革课堂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有积极意义。
比如,语文课强调逻辑性,以便有意识地影响学生的逻辑思维;同时,也要求学生的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具有逻辑性,以发展其逻辑思维。
具体地说,语文教学掌握了科学的思维方法,才能提高认知速度和认知水平。
按照科学方法组织训练过程,既能提高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效率,又使思维训练由隐转现,由自发转为自觉。
二、思维训练要与语文教学过程保持统一小学语文思维训练,要充分利用语文教材的内容,挖掘教材中固有的思维训练因素,紧密配合语文知识教学,不加重学生负担,使思维
训练过程和语文知识教学过程统一起来。
充分利用教材内容编拟思维训练题,主要在于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尽量减少材料本身的难度,增强训练题的信度和效度,保证学生把主要精力集中到思维方面,从而突出题目的思维训练的特色。
同时,也反过来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记忆和运用。
这样,在不增加学生负担的情况下,可以收到一箭双雕的效果。
思维训练与语文知识教学,在组织结构方面的统一,减轻了因思维训练而带来的更多负担,也进一步保证语文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为思维训练与语文教学以更为自然的方式结合提供条件。
三、理性思维要与趣味性相统一少年儿童,喜欢具体形象、生动活泼、新鲜有趣的活动内容。
思维训练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训练理性思考的过程,如果不在形式上和内容上下一番功夫,就容易呆板、枯燥,学生不易接受。
小学生喜欢有趣味性的活动,当思维训练变得有趣时,他们就会对活动产生浓厚兴趣,使活动顺利进行。
在小学语文课本中,有不少成语典故、寓言故事、课本剧等都可作为思维训练的素材。
例如我们在教学课文《走向生活》时,首先让学生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一位无名的小记者去采访名人的事情。
然后结合自身的经历,让学生在小组里、班级内、校园中进行模拟采访。
学生的兴趣盎然,不仅学到了采访中应注意的各种问题,也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在思维训练中,低中年级以培养形象思维为主,多种形式并重,既保证了重点,又为创造思维的形成做了必要的铺垫。
逻辑思维能力是基本的思维能力,小学生思维的逻辑性不高,从中年级开始,要逐步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
到了高年级,思维训练不仅要注意形式的变化,也要对内容形式进行调整,以便使思维的各种品质有较多的训练机会,特别是为培养与创造性品质有密切关系的训练机会。
这样的训练虽然不是很多,也不一定在哪篇文章中能够运用到,但他们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他们代表着思维能力的另一个领域。
总之,语文教学中的思维训练不是外加的,而是内在的;语文教学加强思维训练不仅是可能的,更是必要的;思维能力的培养,应作为语文教学自觉追求的目标,作为语文教学目的任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