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土地产权制度变迁:1949-1998(1)
中国土地制度的演变发展历程
中国土地制度的演变发展历程
中国土地制度的演变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古代社会。
1. 原始社会:土地属于公共资源,部落成员共同使用,没有私人所有制。
2. 奴隶社会:土地集中在贵族、奴隶主和官僚阶层手中,他们享有土地的所有权。
农民则以农奴或佃农的身份依附于土地所有者,缺乏土地自主权。
3. 封建社会:土地所有权固定在土地贵族手中,地主拥有土地的所有权和经营权。
农民则以农仆或佃户的身份依附于地主,缺乏土地自主权。
4. 割地赔款:近代中国在与外国列强进行战争中连续失败,不得不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割让土地和支付赔款,导致国土减少。
5. 实行土地国有化: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实行了土地国有化政策,将土地划归国家所有,并在农村推行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农民可以享受土地的使用权和经营权。
6. 革命改革时期:1950年代开始,实行了农村土地改革,废除了封建剥削制度,实行了土地平分的政策,农民获得了土地的所有权和经营权。
7. 建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1980年代,中国农村开始实行家
庭承包责任制,农民可以自主决定土地的使用和经营,集体经济组织逐渐形成。
8. 土地流转:2000年代,中国农村实行了土地流转政策,农
民可以将自己的土地流转给其他农民或企业进行经营。
9. 农村土地确权颁证:2015年起,中国农村推行农村土地确
权颁证工作,将农民对土地的权益进行确权,并颁发土地权证。
总体来说,中国土地制度经历了从原始社会的共有制到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私有制,再到近代以来的国有制和集体所有制,最终发展到了目前农村土地的家庭承包责任制和流转制。
这一演变历程主要受到政治、经济、社会和法律等多个方面的影响。
论农村土地权利的演变
论农村土地权利的演变近年来,中国农村土地权利的演变成为了广受关注的热点问题。
这其中涉及的话题包括:土地承包制度、土地流转市场、土地征收、农村土地的确权和登记等。
这些问题的出现都是中国农村土地权利制度的变迁和演变的结果。
中国农村土地权利制度的演变究竟是如何进行的?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土地分配制度时期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开始实行土地分配制度。
这时期的土地权利问题比较简单,主要是国家对土地的所有权归属问题。
这个问题在当时解决得比较好,土地的所有权归属国家,而农民则成为土地的使用者和管理者。
二、农村土地承包制度时期1978年,中国开始实施农村土地承包制度。
这时期中国的土地权利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在这一制度下,土地使用权逐渐从国家和集体逐渐转到农民手中。
这样的制度变革吸引了全国农民的关注,对于中国农村的发展和稳定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农村土地流转市场时期随着农村工商业和城市化的发展,许多农民将土地流转给其他农民或企业,以换取劳动力和资金。
这种土地流转使得一部分土地变成了市场性商品,其中包括了土地承包制度之后由农民出售的流转土地。
四、土地征收和拆迁时期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因城市规划需要而引起的土地征收和拆迁。
然而,在许多农村地区,城市化的发展侵占了许多农民已经确权登记的土地,并导致了许多土地权利纠纷的出现。
以上几个时期的演变,使得中国农村土地权利的形势在不断地变化,相关规章制度也在不断的完善和发展。
比如,2019年的《农村土地承包法》规定,农村土地承包权可以通过租赁、拍卖、转让等方式转移,农民在土地流转过程中有权利接受价值补偿。
总的来说,中国农村土地权利制度的演变一直是一个长期和渐进的过程,经历了不同的阶段和形式。
然而,在制度变革的同时,保护土地权利、维护农民权益的问题始终是关注的核心。
未来,应该继续促进土地权利的发展和保障,让中国农村的土地权利更加健康和可持续的发展。
我国现代地籍管理制度的发展历程
我国现代地籍管理制度的发展历程一、1.1 土地制度的演变在很久以前,我国的土地制度是以封建社会为基础的。
那时候,土地是皇帝的财产,百姓没有土地所有权。
直到清朝末年,随着西方列强的侵略,我国逐渐开始了土地制度的改革。
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成立,土地制度得到了进一步的改革。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的土地制度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
土地改革运动中,土地被分配给农民,实现了土地公有制。
此后,我国的土地制度经历了多次调整,最终形成了现在的集体所有制和国有制相结合的土地制度。
二、2.1 地籍管理的概念与意义地籍管理是指对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土地及其附属物进行登记、核对、保管和使用的一系列管理制度。
地籍管理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保障国家和集体的土地资源得到合理利用;二是维护土地使用者的合法权益;三是促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四是为国家的国土资源管理和规划提供依据。
三、2.2 地籍管理制度的发展阶段我国地籍管理制度的发展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 新中国成立初期(1949-1953年):在这一时期,我国地籍管理制度的基本框架初步形成。
国家对土地进行了全面的调查登记,建立了全国性的地籍档案。
制定了《土地管理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为地籍管理提供了法制保障。
(2)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1953-1978年):在这一时期,我国地籍管理制度得到了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国家对土地进行了严格的管理,加强了地籍的审核和监督。
还开展了土地普查工作,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3) 改革开放时期(1978年至今):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地籍管理制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国家逐步推行土地有偿使用制度,鼓励农民流转土地,促进农业现代化。
加强了地籍信息的电子化管理,提高了地籍管理的效率和水平。
国家还加强了对土地市场的监管,防止了土地资源的浪费和滥用。
四、3.1 地籍管理的未来发展趋势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地籍管理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中国土地政策的演变过程表格
中国土地政策的演变过程表格中国土地政策是中国政府在改革开放以来,不断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实现农村土地集约化、规范化、持续发展和农民土地权益保护的一系列制度安排和政策措施。
在中国近代史中,土地政策一直是社会主要矛盾的核心之一,不同阶级之间土地的占有与分配问题长期受到争议。
下面将介绍中国土地政策的演变过程,为读者深入了解中国土地政策提供参考。
第一阶段:新政卖地(1840-1950)1840年以来,中国遭受了世界各国的侵略,土地的占有和分配问题成为中国经济的核心问题。
清朝末民初时期,国民政府实行新政卖地政策,将地方土地财政和经济管理权交给地方政府,实行土地公有化,但是这个政策并未解决起码的农民土地问题,土地依然主要被大地主和富农占据,农民在土地分配中一直处于十分被动的地位。
第二阶段:土地改革(1950-1978)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政府开始进行实行土地改革,废除了封建的土地制度和地主阶级所有土地的私有制,把土地划分为国家所有和集体所有两种所有制,并通过土地的公共分配来满足农村居民的原始需求。
在这个过程中,中国政府实行的政策也更多地需要对农民们的信任和实行许多的调控监督。
第三阶段: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78-1994)1978年,中国开启改革开放时代,中国政府开展了新一轮的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把农民的集体所有制转化为家庭经营,且推动了无偿调升土地承包期的政策。
此时,农民在耕种土地时拥有更大的自主权和所有权,农村集体经济也转变为以家庭经济为主的家庭联产经济,进一步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第四阶段:农村土地制度总体改革(1995-现在)1995年,新一轮的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开始启动,全国范围内推行了“三权分置”改革,实现了家庭承包地三权分置,即农民家庭对承包地的承包、经营、流转权。
农民不仅能够享有承包土地的流转权,还能够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极大地激发了土地利用效益,推进了土地规划和供给方式的创新。
中国土地政策的演变过程
中国土地政策的演变过程中国土地政策的演变可以追溯到新中国成立初期,以下是其主要的演变过程:1. 土地改革时期(1950年代初-1950年代中)新中国成立后,土地改革成为当时的重要任务。
这一时期,政府实施了土地国有化和土地分配给农民的政策,农民获得了土地的使用权,并进行了土地的再分配。
2.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1950年代末-1970年代初)在这一时期,政府加强了对土地的集中控制,实行农业合作化政策,农民的土地使用权再次归于集体所有,实行集体经济组织为单位的土地使用制度。
3. 改革开放初期(1970年代末-1980年代末)在改革开放初期,政府逐步放开土地管理权,引入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通过个体承包经营土地的方式,鼓励农民增加农业生产效益,从而实现经济的发展。
4. 建设用地审批制度改革(1990年代初-2000年代初)在这一时期,由于城市化的推进,土地供应紧张,政府启动了建设用地审批制度改革,建立了高效、透明、规范的土地供应体系,以满足城市建设的需要。
5. 国有土地使用权流转制度改革(2000年代初至今)中国政府启动了国有土地使用权流转制度改革,目的是通过流转土地使用权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推动农业现代化和城市化建设。
这一政策推动了农地流转、土地托市等方面的改革。
6. 农村土地确权制度建立(2008年至今)为解决农村土地权益不明晰、冲突频发等问题,中国政府推行农村土地确权改革,逐步建立起农民土地经营权和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确权登记制度,以确保农民土地权益的合法性和稳定性。
综上所述,中国土地政策的演变过程体现了从国有化到农业合作化,再到家庭承包经营制度,以及进一步推动土地流转和确权等一系列政策的变革,旨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演变历程
22
农村经营管理 总第 166 期 2016.12
本期专题
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演变历程
新中国的土地制度最早可追溯到1947年通过实施的 《中国土地法大纲》。《大纲》确立了均分化的农民私 有制。经由改革,土地的地主所有,转变为农民所有。 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颁布实施《土地改革法》, 从法律层面明确了农民的土地所有权。“废除地主阶级 封建剥削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以1951年12月中共中央颁发的《关于农业生产互助 合作的决议(草案)》为标志,全国各地开始普遍发展 互助组和试办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1953年中共中央发布《关于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的 决议》,开始由初级社和互助合作向高级农业合作社迈 进。以1956年通过的《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示范章程》为 标志,合作化运动完成了从初级形式向高级形式的转变, 也完成了由土地的农民所有制向集体所有制的转变。 1958年8月,中共中央通过了《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 公社问题的决议》,开始实行“政社合一”的管理体制。 1962年9月,中共中央通过《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 形成“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集体土地所有制。 1978年12月,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18位农民签下 “生死状”,实行“大包干”,开创了家庭联产承包责 任制的先河。 1982年1月,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关于农村工作 的一号文件《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正式出台,明确 指出包产到户、包干到户都是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生产 责任制。1983年1月中共中央发布的《当前农村经济政策 的若干问题》正式确立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984年1月1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1984年农村工作 的通知》,提出延长土地承包期一般应在15年以上。 1993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当前 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若干政策与措施》,指出“在原 定的耕地承包期到期之后,再延长三十年不变”,且规 定“为避免承包耕地的频繁变动,防止耕地经营规模不 断被细分,提倡在承包期内实行‘增人不增地、减人不 减地’的办法”。 2003年3月,《农村土地承包法》正式施行,以法律 形式“赋予农民长期而有保障的土地使用权”,标志着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制度真正走上了法制化轨道。 2007年,《物权法》颁布,将土地承包经营权界定 为用益物权。 2008年,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 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现有土 地承包关系要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搞好农村土地确 权、登记、颁证工作。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权能,依法 保障农民对承包土地的占有、使用、收益等权利。允许 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 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 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 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稳定农村土 地承包关系并保持长久不变,赋予农民对承包地占有、 使用、收益、流转及承包经营权抵押、担保权能”。 2013年12月,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土地承包 经营权主体同经营权主体发生分离,这是我国农业生产 关系变化的新趋势,对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提出了 新的要求,要不断探索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的有效实 现形式,落实集体所有权、稳定农户承包权、放活土 地经营权”。 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 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提出,“在落实农村土地 集体所有权的基础上,稳定农户承包权、放活土地经营 权,允许承包土地的经营权向金融机构抵押融资”。 2014年11月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引导农村土地 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意见》提出, “抓紧研究探索集体所有权、农户承包权、土地经营 权在土地流转中的相互权利关系和具体实现形式。按 照全国统一安排,稳步推进土地经营权抵押、担保试 点,研究制定统一规范的实施办法,探索建立抵押资 产处置机制。” 2016年10月,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完善农村土地 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办法的意见》。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土地管理的演变历程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土地管理的演变历程1.1949一1978年,重要法律《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1949年7月,全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制定了《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在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下设内务部。
内务部下设地政司,作为全国土地管理机关,主要负责地籍测量、地籍管理、城市房地产管理、土地征用和房地产交易管理、土地租税、城市管理规划及考核等。
之后,土地管理逐步向各部门分散。
1952年,城市营建规划及考核移交新成立的建筑工程部;|考试大|1954年,撤销了地政司,在农业部设土地利用总局;1956年,在土地利用总局的基础上成立农垦部,主管全国所有荒地和国营农场建设工作;城市房地产管理下作移交新成立的城市服务部,内务部仅保留土地遗留问题处理和部分征地划拨等于作。
1962年颁发了《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修正案草案》,明确了农村集体土地的范围,基本形成了适应计划经济需要的土地管理体制。
2.1979一1986年,重要法律《土地管理法》文革时期,许多地方的土地管理机构被解散,土地管理工作基本处于瘫痪状态。
1979年,国务院设立全国农业区划委员会,下设土地资源组,由农业部牵头起草土地利用分类标准、调查规程,并开展土地详查试点,在试点实践基础上修改并颁布土地调查的技术标准,提出进一步加强土地资源调查的报告。
1984年,国务院批准部署在全国开展土地调查工作。
1982年修订了《国家建设征用土地条例》、《村镇建房用地管理条例》。
同年,改革土地管理体制,1982—1986年国家实行所谓城乡分管的体制,地方的农业部门建立了土地管理部门,而城市内部则保留了房地产管理局,部分恢复了地政管理职能。
1986年,发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土地管理、制止乱占耕地的通知》,要求强化土地管理,刹住乱占耕地之风。
同年,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并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明确了全国地政和城乡地政统一管理的原则。
3.1987一1990年,重要法律《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根据《土地管理法》的规定,直属国务院的国家土地管理局正式成立,接着地方各级政府的土地管理部门也相继成立。
我国土地流转制度的变迁
我国土地流转制度的变迁我国土地流转制度的变迁一直以来都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话题。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土地作为农业的基础以及国家财富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流转制度的变迁对于国家的经济发展,农村社会稳定以及农民的利益都具有重要影响。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土地改革成为了当务之急,因此实行了农村土地的集体化。
在1950年到1952年的土地改革运动中,农村土地被平均分配给全体农民,并成立了农村土地经营合作社,通过集体经营方式提高农民的生产效率。
这一举措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土地私有制下存在的土地过度分散、土地利用效率低下等问题,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和生活水平,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然而,由于农村经济的发展不平衡以及农村土地的集体化所带来的问题,使得土地流转制度开始面临新的挑战。
在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的农村改革进程中,我国开始出台土地承包法,允许农民将土地以经营权流转的方式转让给其他农民或非农部门,从而实现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
这一政策极大地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土地流转制度也逐渐开始面临新的挑战和问题。
农民的土地保有权受到了丧失的风险,土地利益分配不均导致城乡收入差距扩大,流转中存在信息不对称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国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法规,如土地流转补贴政策、土地承包合同的延长、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土地资源管理等,以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并促进土地流转的健康发展。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转型升级和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推进,土地流转制度也进一步深化和完善。
2013年,我国发布了关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若干规定,明确了农民在土地流转过程中的权益保护和流转方式等方面的规定,进一步强化了土地流转的法制化和规范化。
此外,我国还推出了土地供应制度改革,通过划定农村建设用地和农田保护红线,保护良田和优质耕地,促进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总的来说,我国土地流转制度的变迁是一个与农村经济发展和国家改革开放进程相伴相生的过程。
中国土地制度历史演变及发展趋势
中国土地制度历史演变及发展趋势
中国的土地制度历史演变可以追溯到古代,经历了多个朝代的变革和发展。
在古代,土地制度主要是以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权为核心,农民缺乏土地所有权,以农民为主体的土地经营方式受到限制。
随着社会的变迁和历史的发展,中国的土地制度经历了多次改革和革命,包括辛亥革命、土地革命等,为农民争取土地所有权起到了重要作用。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实行了土地改革,废除了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实行了土地国有化,农民获得了土地的承包经营权。
1980年代末至1990年代初,中国进行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改革,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获得了更大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和自主经营权。
此后,中国陆续出台了一系列土地制度改革政策,包括土地流转、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等,不断完善和发展土地制度。
当前,中国土地制度的发展趋势包括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促进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保障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加强土地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推动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
同时,还需要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保障和监管,防止土地流
转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促进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总体来说,中国土地制度的发展趋势是朝着更加市场化、法治化和可持续发展
的方向不断前进。
建国以来我国土地管理体制的变化
建国以来我国土地管理体制的变化建国以来我国土地管理体制经历了多次变化,这些变化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和重大的进步。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探讨这些变化,并分析其对我国土地管理的意义和影响。
第一阶段:计划经济时期(1949年-1978年)在这一时期,我国实行了计划经济体制,土地属于国家所有。
政府通过土地国有化,实现了对土地的统一管理和调配。
土地使用权由国家分配给集体经济组织和国有企业,农民则以土地使用权为基础进行农业生产。
这种土地管理体制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农民的土地权益,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第二阶段:农村土地改革时期(1978年-1984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我国开始进行农村土地改革。
这一阶段的主要目标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个体可以租赁土地并经营农业。
这一改革措施极大地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提高了农业效益。
农村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农民的收入也得到了显著提高。
第三阶段:城乡土地二元结构时期(1984年-1998年)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导致了城市地产市场的兴起。
这一阶段,我国土地管理体制呈现出城乡土地二元结构。
城市土地由政府统一管理和分配,农村土地则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
城市土地的市场化运作促进了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但也出现了土地资源浪费和不合理使用的问题。
第四阶段:土地制度改革时期(1998年至今)为了解决土地问题的深层次矛盾,我国进行了土地制度改革。
这一阶段的主要目标是建立健全的土地管理制度,实行集体所有、农民承包经营、市场配置的土地制度。
通过确权登记、土地流转市场的建立等措施,使土地资源得到更加合理和有效的利用。
土地制度改革的推进,加强了土地管理的科学性和规范性,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加。
总结起来,建国以来我国土地管理体制经历了计划经济时期、农村土地改革时期、城乡土地二元结构时期和土地制度改革时期四个阶段的变化。
每个阶段的改革都有其独特的背景和目标,但都为我国土地管理带来了重要的进步和改善。
中国土地产权制度变迁:1949-1998(1)
中国土地产权制度变迁:1949-1998(1) 认为能够遵照人的意愿而控制社会进化过程,这似乎是一种奢望。
[1]一、分析框架本文用制度经济学的概念和分析框架,对1949—1998年50年间中国土地产权制度[2]变迁作以系统的分析和阐述。
制度变迁理论告诉大家,制度安排(institutionalarrangement)总是由起始时的均衡态势向非均衡态势过渡的,即均衡是暂时的,而非均衡则是常态;非均衡的出现预示着制度创新和制度变迁,制度变迁(institutionalchange)分为诱致性制度变迁(inducedchange)和强制性制度变迁(compulsivechange)。
结合我们讨论的主题——土地产权制度,每次土地产权制度非均衡都会引起产权的重组。
制度非均衡(institutionalnon-equilibrium)及变迁理论构成了本论文的主要架构。
我们将1949—1998年以来的土地产权制度变迁看作是由制度均衡到非均衡而引起变迁的过程。
1949年前的土地制度安排相对于新掌握政权的共产党要“实现耕者有其田”的政治意志来说,是非均衡的,于是便开始了1952年的土地改革。
而此后的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相对于工业化等的制度安排,又显得非均衡。
于是,强制性制度变迁——集体化便随之而到。
1958年以后的人民公社制度安排,并没有使它的创制者如愿以偿。
制度的非均衡依然显现,60年代初大饥荒的痛苦经历教育了农民及政府必须在现行制度安排之外寻找生存机会,来自底层的制度创新——“包产到户”又引起短暂的诱致性制度变迁。
然而由于意识形态、统治者的有界理性和政治偏好等的作用使得这一短暂调整的流产,于是强制性制度变迁得以重演:人民公社体制得以保留。
低下的n集体经济效率的长期徘徊,引起农民的再次“反抗”,在现存的制度安排下,已不能满足农民收益的要求,他们不得不在现存的国家认可的制度安排的边界之外寻找能最大限度地满足自己利益要求的制度安排。
我国土地制度的演变
我国土地制度的演变中国的土地制度是一个长期演变的过程。
从秦朝时期开始,中国就实行了土地私有制,农民的土地属于个人所有。
随着时间的推移,封建制度的兴起,土地逐渐被集中到少数人手中,成为他们的权利和财富。
到了清朝末年,随着革命的爆发,土地制度开始发生变化,土地所有权逐渐回归到农民手里,土地的分配也更为公平合理。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实行了土地的社会主义公有制,所有土地都归国家所有。
此时,土地的分配仍然比较公平,农民有了土地可以生活得更加稳定和富裕。
但是,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仍然存在着土地分配的不合理现象,例如土地兼并问题等。
1978年,中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土地制度也发生了重要的变化。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的推进,土地的利用越来越多元化,土地的价值也逐渐提高。
政府和开发商可以利用土地获得更多财富和利益,农民的土地权益则受到一定的保护。
此时,中国政府开始推行“以农为本”的政策,强调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同时也加大了对土地的保护和监管力度。
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城市的土地需求日益增长,政府和开发商开始大规模的城市化进程,通过购置和开发土地获得更多的财富和利益。
然而,在这个过程中,也存在许多问题,例如城市的土地资源日益紧缺,环境污染等。
为此,中国政府开始推行城市规划和土地使用政策,以控制城市扩张的速度和范围,保护生态环境和土地资源。
中国的土地制度经历了从私有制到公有制,再到土地的多元化利用和城市规划控制的演变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中国政府加大了对土地的保护力度和监管力度,同时也促进了土地的合理利用和经济发展。
未来,中国将继续推行城市规划和土地使用政策,以保障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生态环境的保护。
新中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大致经历了几个阶段.doc
新中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大致经历了几个阶段纵观建国五十多年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的变迁,大致经历了从土地改革、人民公社体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及农地流转的出现等几个阶段。
1、土地改革(1949-1952)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在我国具有几千年的历史,农民租种地主土地,两权分离。
解放后,《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变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为劳动人民的土地所有制,农民第一次拥有了自己的土地产权。
当然土地改革也带来了一些负面效应,如土地的过于细碎使规模化生产和农业现代化难以进行,更主要的是这种土地制度不符合建国后宏观政治经济形势的要求。
2、人民公社体制(1953-1978)土改完成后,我国农村历经了互助组、初级社和高级社形式的合作化道路的探索,最终确立了人民公社制度,即将农民私有、集体统一经营使用的土地制度改革为集体统一所有、统一经营的土地制度。
这种制度安排导致土地产权的模糊性土地既是集体的,又是国家的,国家在某种程度上以产权主体资格参与分配,农民的利益不可避免被侵占。
同时,这种一大二公的单一产权制度必然导致劳动监督成本、组织成本过高和劳动激励过低的弊端。
3、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78-)它是将集体所有、统一经营使用的土地制度变革为集体所有、家庭联产承包经营使用的土地制度,确立了多元产权格局,所有权和承包权分离。
农民事实上成为生产经营权主体。
在这种新的产权制度格局下,农民在分配中是作为拥有部分产权的一方权利主体而存在的,农户通过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利益承诺,换取了土地的使用权和剩余索取权。
但随着农村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局限性也逐渐显露出来。
由于它对传统体制下形成的土地集体所有制的固有缺陷采取了回避态度,试图通过经营形式的改善来克服根源于所有制的产权缺陷,不仅没从根本上解决土地产权制度对农业持续增长的激励问题和对各经济主体的约束问题,还引发诸如集体所有权对经营权的侵蚀、农民土地承包权不稳定等新的矛盾。
新中国成立后_土地政策总结(3篇)
第1篇一、引言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土地政策经历了从封建土地制度到土地改革,再到土地制度改革的历程。
土地政策一直是我国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方面。
本文将对新中国成立后的土地政策进行总结,分析其演变过程和特点,以期为我国未来土地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
二、新中国成立后土地政策的演变过程1.土地改革(1949-1952年)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农村封建土地制度严重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中央人民政府于1950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土地改革运动。
这次土地改革的主要任务是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使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
2.农业合作化运动(1953-1956年)土地改革后,我国农村开始实行农业合作化运动。
这一时期,土地政策的主要目标是引导农民走集体化道路,发展农业生产。
1953年,中共中央颁布《关于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决议》,标志着我国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全面展开。
在这一过程中,土地所有权逐渐从农民个体所有转变为集体所有。
3.人民公社化运动(1958-1960年)农业合作化运动后,我国农村又进行了人民公社化运动。
这一时期,土地政策的主要目标是实现生产资料公有制,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然而,由于政策执行过程中出现偏差,导致农业生产严重受损,农民生活水平下降。
4.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78-1984年)1978年,我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政策。
在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成为土地政策的核心内容。
这一制度将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将土地承包给农民个体或家庭,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
5.土地制度深化改革(1984年至今)进入20世纪80年代,我国土地政策进入深化改革阶段。
这一时期,土地政策的主要目标是完善土地产权制度,促进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土地所有权制度改革:明确土地国家所有、集体所有和农民个人所有的界限,保障土地权益。
中国城市土地使用制变迁
《天朝田亩制度》
• 主要内容
• (1)废除私有制,实行上帝所有制,实际上是实行天王或太 平天国的国有制;
• (2)以家为单位,按照人口多少,不分男女,重新分配土地 ,将土按产量高低,分为九等,好坏搭配,受田者只有使用权 而无所有权,不得买卖转让;
• (3)除分给每家田地外,还规定每家种对栽桑养蚕或饲养家 禽的数额,每家五母鸡二母彘;
• (4)农家自己不能生产制造的生产工具、器皿、房屋等,凡 陶治木石等匠艺,由伍长及伍卒于农隙时制作;
• (5)建立守土乡官制,以家为基础,二十五家为“一两”。把政 治、军事、经济三者全为一体,寓兵于农;
• (6)以“两”为基层组织单位,管理一切社会生活事项。
《天朝田亩制度》
• “天朝田亩制度”,提出推翻封建土地所有制,重 新分配土地,解除封建压迫,建立农民土地所有 制的纲领,对于鼓舞革命斗志,进行农民革命, 有其积极意义。但是,这个纲领是要在小生产的 基础上废除私有制和平均一切社会财富,以求人 人平等,这是不切实际的幻想,根本无法实现。
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土地政策
二、抗日战争时期 减租减息是这个
时期土地问题的基本 政策。为贯彻落实这 一政策,实行了“减 租减息,耕者有其田 ,建立民主政权”的 主张。
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土地政策
三、解放战争时期
“实行减租减息,放 手发动群众,彻底地 解决土地问题”
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土地政策
中国城市土地使用制度变迁
清朝
建国
改革开 放
1636年——1949年 1949年——1978年 1979年——2012年
清朝的土地使用制度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中国土地政策的历史变化
中国土地政策的历史变革
1. 土地改革时期:这一时期,土地政策的目标是废除封建土地制度,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政策的实施方式包括没收地主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土地改革完成后,农民获得了土地的所有权。
2. 农业合作化时期:这一时期,土地政策的目标是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实现农业集体化。
政策的实施方式是通过互助组和合作社,将分散的农民组织起来,共同经营土地,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3.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时期:这一时期,土地政策的目标是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农业发展。
政策的实施方式是将土地承包给农民个人或家庭,由农民自主经营土地,同时实行承包责任制,即农民需要按照合同规定的方式经营土地,并承担相应的责任和义务。
4.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这一政策旨在优化城乡用地结构,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政策的实施方式是通过城乡建设用地的增减挂钩,将农村闲置或低效利用的土地与城市规划区内的土地进行置换,实现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
5. 土地征收制度改革:这一改革旨在规范土地征收行为,保障被征地农民的合法权益。
政策的实施方式是通过制定严格的征收标准和程序,确保征收行为符合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同时加强对征收过程的监管和评估,确保被征地农民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
总的来说,中国土地政策经历了多次历史变革,从最初的土地改革到现在的城乡用地增减挂钩和土地征收制度改革,逐步实现了从分散到集中、从私有到公有、从粗放经营到集约经营的转变。
这些变革不仅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也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建国以来我国土地政策的演变
建国以来我国土地政策的演变1、1949~1954年,从土地农民私有制到农业生产初级合作社的转变新民主主义时期,我国的土地政策是没收地主土地分田到户,实行农民土地私有制,农民向国家缴纳公粮。
此间,农民由于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短缺,在一些地区出现村民以生产资料换工等形式的互助生产组。
农民拥有了土地以后,大部分农民的生活有了上升,一部分农民包括有的党员买了土地和车马,雇了长工,少数农民则因种种原因生活下降,开始出卖土地或给别人当雇工。
针对这种情况,东北地区和山西向中央提出进一步提高互助组的层次报告,以防止此现象持续发展。
刘少奇对两地区的报告给予了批评和否定,认为当时的生产工具无法满足集体农庄的要求。
但毛泽东认为这将助长让私有制的出现、使剥削制度再度出现,对于党员雇工更是无法接受的。
随后陈伯达把马克思的工厂分工理论拿出来作为作业农业生产合作的理论基础,认为在生产工具不具备要求的时候通过分工仍可以提高生产效率。
1951年9月,毛泽东倡议召开了全国第一次互助合作会议,促成1952年秋冬全国第一次农业合作运动的高潮。
1953年刘少奇在第二次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及1954年2月中共七届四中全会上作了自我批评。
此时,农民仍然拥有土地的所有权,农民是以土地形式入股到合作社,此阶段仍有十分之一左右的农民没有加入到农生产合作社。
1954年我国的第一部宪法就规定了“国家所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合作社所有制,即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个体劳动者所有制;资本家所有制”等四种所有制形式,并在其第八条规定了“国家依照法律保护农民的土地所有权和其他生产资料所有权。
”2、1954~1958年,从初级社到高级社(人民公社)的转变由于合作化运动发展速度过猛,部分地区出现违背农民意愿强制要求入社的情况,后来出现了整顿。
但这并没有阻止合作化运动的脚步,1956年10月,中共中央在七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的决议》,要求到1958年春在全国大多数地方基本上普及初级农业生产合作,实现半社会主义合作化,仅3个月左右的时间就在全国基本实现了农业合作化,到1956年底,已经有大约87.8%的农户参加了所谓高级社,但到了高级社阶段,农民一入社,其土地等生产资料就归所谓高级社集体所有了。
我国土地权利制度的历史变迁(1)
⼀、旧中国及其以前的地权制度简介 在古代和近代传统经济社会中,⼟地作为最重要的⽣产资料,其权利内容集中体现在⼟地所有权上。
因此,⼟地所有权制度的变化体现了这⼀时期地权制度的变化。
概括地讲,我国古代和近代⼟地所有权制度⾃成体系,⼤致可分为原始社会的⼟地村共有制、奴⾪社会的⼟地奴⾪主和农奴主所有制、封建社会的⼟地制度和近代半封建半殖民地⼟地制度等四个时期。
(⼀)原始社会的⼟地村共有制 我国虞夏以前,属铜器时代,农业技术落后,⼈们多⽤烧⽥法开垦农⽥。
当时商⼈处在⽗系⽒族社会发达时期,按⾎缘关系组成村落,群聚⽽居;同时依靠村落旁的⼟地⽣存和⽣产,⽣产成果公平分配,⽽且排斥其他村落⼈进⼊使⽤;耕地以外的牧场、原野、⼭林等,由村民共同使⽤。
(⼆)奴⾪社会的⼟地奴⾪主和农奴主所有制 周朝建⽴以来,朝中贵族与众亲戚可各分得若⼲⼟地与奴⾪,建⽴起奴⾪主和农奴主所有制。
贵族将⼟地授予奴⾪或农奴的⽅式有三种:⼀是直接蓄养奴⾪并驱使他们耕作,这是纯粹的奴⾪制;其次,是为每个奴⾪授⽥若⼲,使其耕作,由贵族收取地租;第三,是为每个奴⾪或农奴授⽥若⼲,使其⾃耕,并⽤其⼒耕作公⽥,公⽥的收益归贵族。
后两种已具有原始的封建⼟地所有制的雏形了。
在⼟地使⽤中,⼟地被划分为“井⽥”状。
《孟⼦·腾⽂公上》记载:“⽅⾥⽽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家皆私百亩,同养公⽥。
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所以别野⼈也。
”在井⽥制下,领主(奴⾪主或农奴主)的公⽥和农奴的份地都不属于个⼈私有,⽽是归统治国家的⼤奴⾪主所有。
正如《诗经·⼩雅·北⼭》所述:“溥天之下,莫⾮王⼟;率⼟之滨,莫⾮王⾂。
” (三)封建社会的⼟地制度 l.⼟地私有制形成期 ⾄春秋战国时期,农业技术有了很⼤进步,农业⽣产率⼤⼤提⾼,商业⽇趋发达。
在⼟地⽅⾯,整理⽥⼟、区分⼟地等级,以做征收⼟地赋税的依据。
战国时期的秦国,“秦孝公⽤商君,坏井⽥,开阡陌,急耕战之赏。
中国土地政策的演变的历史
中国土地政策的演变的历史中国土地政策的演变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
在清朝末年和民国初期,中国的土地制度主要是基于封建地主所有制和农民耕作的传统农业经济模式。
然而,这个农地制度并没有满足社会的需求,而且广大农民负担沉重。
随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农民运动的兴起,土地问题成为社会矛盾的核心。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开始实行土地改革政策,通过没收地主阶级土地,并进行分配给农民,以消除农民的贫困和不满情绪。
在1950年代的农村土地改革运动中,土地私有化得到了根本性的改变,土地被集体所有制所取代。
农民开始组织起来,成立农村基层组织——农村人民公社。
然而,1960年代的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期间,农村的经济和政治体制发生了剧烈的动荡和混乱。
土地流转被限制,农民的土地利益受到了损害。
农业生产效率下降,农民生活水平恶化。
到了1978年,中国国家领导层意识到农村土地问题的紧迫性。
改革开放政策的推出为农村的土地政策带来了新的转变。
在1978年的农村经济改革中,中国开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被允许承包一定的土地,并享有相应的经营自由。
这一政策的实施,在农村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农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随着改革开放的继续推进,中国的土地政策也在进一步调整和演变。
1990年代,农民被允许流转土地使用权,使得土地更灵活地流动和利用。
农民通过租赁土地给企业、成立合作社等方式,参与到农业产业化和农村经济发展中,实现了土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近年来,中国政府加强了土地流转市场的监管,进一步规范土地政策。
推出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工作,保障农民的土地权益。
在城乡一体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土地政策持续调整和改革,努力促进农村农业的持续发展和农民的福祉。
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土地权属制度的变迁及改革展望
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土地权属制度的变迁及改革展望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村土地权属模式经历了土地农有、土地集体所有集体经营、土地集体所有使用权归农三大历史阶段。
60年土地权属制度的历史变迁,给我们今天的土地制度改革留下了宝贵的经验。
农村土地权属制度的设计应以推动生产力的发展为目标,避免意识形态化;农民拥有的土地权利越多,越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土地制度改革的重中之重在于清晰的土地权属制度变革。
现阶段,农村土地应坚持产权明晰的改革方向,最大限度地赋予农民土地权利,并辅之以配套社会制度的改革,以顺利推动农村土地权属制度改革。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一直在不停地探索和改革农村土地制度。
2008年10月1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进一步完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并确定我国农村土地的改革目标。
在实践中如何大力推进改革,完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问题。
近些年,我国有些地方根据中央土地改革的精神进行了农村土地改革的有力尝试,学界也对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进行了较多的探讨。
对于我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研究,即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但是,多数学者根据社会发展的历史阶段,将其划分为土地改革阶段、农业合作化阶段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阶段三个阶段。
这一划分法虽然基本能够理清我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脉络,但是农村土地的权属变迁并不是很清晰。
因此,本文试图从法学的视野,从权利归属的角度,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村土地的变迁阶段进行划分,通过剖析,找寻农村土地权属制度的变迁历史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规律,从中总结出一些经验教训,期冀对现阶段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的改革有所裨益。
一、1949-1978年农村土地权属制度的曲折变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的土地改革,打破了旧的封建土地制度。
但随即开始了从初级社、高级社到人民公社的社会变迁,我国农村的土地权属制度,也由此历经了曲折的变化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认为能够遵照人的意愿而控制社会进化过程,这似乎是一种 奢望。
[1]、分析框架
本文用制度经济学的概念和分析框架,对 1949— 1998
年 50 年间中国土地产权制度 [2] 变迁作以系统的分析和阐述。
制度变迁理论告诉大家,制度安排 ( institutionalarrangement )总是由起始时的均衡态势向非均衡态势过渡的,即均衡是暂时的,而非均衡则是常态; 非均衡的出现预示着制度创新和制度变迁,制度变迁
( institutionalchange ) 分 为 诱 致 性 制 度 变 迁
(inducedchange )和强制性制度变迁 ( compulsivechange )。
结合我们讨论的主题——土地产权制度,每次土地产权制度 非均衡都会引起产权的重组。
制度非均衡( institutionalnon-equilibrium )及变迁 理论构成了
本论文的主要架构。
我们将 1949— 1998 年以来的土地产权制度变迁看作是由制度均衡到非均衡而引起变 迁的过程。
1949 年前的土地制度安排相对于新掌握政权的共 产党要“实现耕者有其田”的政治意志来说,是非均衡的, 于是便开始了
中国土地产权制度变
迁: 1949-1998(1)
1952 年的土地改革。
而此后的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相对于工业化等的制度安排,又显得非均衡。
于是,强制性制度变迁——集体化便随之而到。
1958 年以后的人民公社制度安排,并没有使它的创制者如愿以偿。
制度的非均衡依然显现,60 年代初大饥荒的痛苦经历教育了农民及政府必须在现行制度安排之外寻找生存机会,来自底层的制度创新——“包产到户”又引起短暂的诱致性制度变迁。
然而由于意识形态、统治者的有界理性和政治偏好等的作用使得这一短暂调整的流产,于是强制性制度变迁得以重演:人
民公社体制得以保留。
低下的n 集体经济效率的长期徘徊,引起农民的再次“反抗” ,在现存的制度安排下,已不能满足农民收益的要求,他们不得不在现存的国家认可的制度安排的边界之外寻找能最大限度地满足自己利益要求的制度安排。
有了60 年代初期的经验,“包产到户”作为制度选择集合中一个又应运而生,于是又一波诱致性制度变迁的到来,即70 年代末始于安徽凤阳小岗梨园村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然而,故事并不因此而结束,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制度安排又引起新的非均衡、制度创新及产权的重组。
二、土地改革:强制性制度变迁及其社会、经济绩效
一)强制性制度变迁及其经济社会绩效
制度变迁有两种类型:诱致性制度变迁和强制性制度变迁。
诱致性制度变迁是指现行制度安排的变更或替代或者是新制度安排的创造,它是由个人或一群(个)人,在响应获利机会时自发倡导、组织和实行。
强制性制度变迁由政府命令和法律引入和实行。
诱致性制度变迁必须由某种在原有制度安排下无法得到的获利机会引起。
根据我们对强制性制度变迁的界定,1950 年开始的土地改革是出于国家意志的考虑,具有强制的性质,是强制性制度变迁。
土地改革运动从1950 年底开始,到1952 年底,在全国范围内基本完成。
完成土地改革地区的农业人口占全国农业人口总数的90%以上,农民也被赋予新的政治地位。
土地改革中获得经济利益的农民,约占农业人口的60—70%.土地改革,“使全国3 亿多无地、少地的农民无偿地获得了7 亿亩的土地和其它生产资料,免除了过去每年向地主交纳的700 亿斤粮食的苛重的地租。
”“土地改革以后,贫农、中农占有的耕地占全部耕地的90%以上,原来的地主和富农占有全部耕地的8%左右。
”[3] 在安徽省太和县共没收、征收土地576,616万亩,没收房屋56,753万间,耕畜11,533 万头,农具27,029 万件,粮食723 万多公斤。
这些作为“地主阶级的五大财产” 被分配给贫苦农民,使农民的生活得到了改善,实现了“耕者有其田” 。
[4] 土地改革以后的土地制度安排,从产权的角度来讲,农民有了对剩余产品的索取权,生产积极性提高了,这一点从李友梅博士在江村的一项调查中也可
以得到证实。
[5]1951 年全国农业总产值比1949 年增加了%,1952 年比1949 年增加了%.粮食产量,1949 年前最高年产量为2,774 亿斤,1949 年是2,亿斤,1951 年增长到亿斤,1952 年更达3,亿斤,超过1949 年前最高年产量的%.[6]
土地改革除产生上述经济绩效( economicperformance ) 外,也产生了一定的社会效应。
这种社会效应,主要表现在农民政治地位的提高,从而使国家获得了广大农民的政治支持,从而降低了集体化土地产权制度安排的交易成本。
但是,土地改革是在农村这个封闭的传统社会中进行的,没有得到城市和工业的支持。
所以它虽然解决了“平均分配土地” ,实行“耕者有其田”的问题,但无法解决人地紧张以及土地集中的情况下所产生的农村社会分化问题。
[7] 在有的学者看来,正是因为土地改革没能防止两极分化,使得中国才不得不迅速向集体化过度。
[8] 面对发展重工业的设想,土地改革后的制度安排又有其不足,新的制度非均衡又产生了。
二)土地改革后制度安排的非均衡
1952 年,我国完成了土地改革之后,结果以一家一户为
生产单位的小农经济又在包括太和县在内的全国范围内广泛出现。
由于小农经济生产方式下的农户占地少,经济力量薄弱,进而排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