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研究复习资料(全)
红楼梦前70回高考复习题
三月桃花开时,宝玉在大观园里偷偷阅读《西厢记》,被黛玉发现,于是黛玉也认真阅读记诵起来,两人还各借《西厢记》词句表白、打趣。宝玉自比张生(我就是个“多愁多病的身”),比黛玉为莺莺(你就是那“倾国倾城的貌”);黛玉说宝玉是“银样蜡枪头”。
二、《红楼梦》26—29
1、薛蟠借贾政之名把宝玉骗出门玩了一天,袭人和黛玉为此担心,晚上黛玉去怡红院,却被(晴雯)拒之门外。
5、请简述“晴雯补裘”的故事。
宝玉的孔雀毛大衣被烧了一个洞,怕老太太知道不高兴,就连夜找人织补,但无人能揽。晴雯虽在病重,扔挣命坐起来,用孔雀金线来回织补,满眼金星,补不上三五针,歇歇再补。宝玉万分不忍,添茶递水,晴雯央求他快睡。凌晨四五点补好了,晴雯累倒了,病情加重。
二、《红楼梦》55—57
1、凤姐小产,不能理事,便命平儿回王夫人处理,夫人无力支撑,决定由李纨协理家中琐碎事,由探春合同宝钗裁处。
二、《红楼梦》36—42
1、宝钗在梦中听到宝玉喊骂“和尚道士的话如何信得?什么是(金玉姻缘),我偏说是(木石姻缘)。”
2、秋爽斋宴饮,贾母提议行酒令助兴,黛玉行令时无意说了一句“良辰美景奈何天”是《牡丹亭》的语句
3、妙玉是栊翠庵里的道姑,自称(槛外人)。
4、凤姐叫刘姥姥给自己的女儿取名,刘姥姥问到孩子的生辰后,便取名为(巧姐儿)。
二、《红楼梦》64—70
1、贾琏瞒着凤姐,偷娶尤二姐为妾,而尤二姐在兴儿的介绍中,大致了解了贾府中的人。其中“诨名是„玫瑰花‟,又红又香,只是刺戳手。”说的是探春;而“诨名是„二木头‟,戳一针也不知哎哟一声”说的是迎春。
2、柳湘莲人称“冷面郎君”,他送给尤三姐的信物是雌雄鸳鸯剑。
3、黛玉的《桃花诗》触动宝玉及众姐妹,相约重起诗社,改“海棠社”为
红楼梦精读复习课-逐回精讲(第37-48回)
【评析】
评析点一:黛玉的“咏菊”“问菊”“菊梦”三首题目新,立意新,被评为诸诗之首。黛玉咏菊夺魁, 一是说明黛玉的才华横溢,二是因为菊就是她自身的象征,高傲,孤独,没有丝毫妥协,不染丝毫尘埃。 黛玉的孤独和高洁都是纯粹的真性情。
评析点二:宝钗的咏螃蟹诗蕴含的意义:1、以小寓大:《红楼梦》以儿女之情的“假语”,说政治问 题的“真事”,即是“以小寓大”。2、旨在骂世:讽刺了贪求功名利禄,附炎趋势的贪官污吏之流。宝 钗是古代社会的“正统派”,处处都是维护现存秩序的,借她的诗巧妙地骂几句世人,很像只是一时“为 文造情”,更能起到打掩护的作用。其实,它是一首以闲吟景物的外衣伪装起来的讽刺诗。3、对宝钗似 褒实贬:写宝钗对世情是练达的,但讽刺世人而忘了持镜自照,倒实在带有贬意:笑人家不择正路、“皮 里春秋”,自己为了争得宝二奶奶的位置,不是也用尽心机、施尽手段么?说蟹有腥臭,自己热衷仕途经 济就没有儒臭么?告诉别人吃蟹要“性防积冷”,难道“性冷”的只有螃蟹么?问螃蟹“于今落釜成何 益”?不也应该反问一下自己:金锁终于配了宝玉成何益?如此等等。诗仿佛出于无意,却又实实在在地 成了宝钗的自我嘲讽。
评析点四:一处细节体现了凤姐的贪婪:袭人问平儿为什么月钱还没放,平儿 告诉袭人:风姐拿月钱放高利贷去了,“只他这体己利钱,一年不到,上千的银子 呢”,说明凤姐越发贪婪了。
【评析】
评析点五:一处细节体现了宝玉对女性的尊重:刘姥姥讲女孩子雪地抽柴草, 老太太因马棚失火不让说了,宝玉还在追问女孩儿冻出病来怎办。刘姥姥又说 神佛给人儿孙的帮事,吸引住了贾母、王夫人,宝玉却记着女儿抽柴之事,派 茗烟四处找女孩之庙。
第三十八回 林潇湘魁夺菊花诗 薛蘅芜讽和螃蟹咏
1
贾母带王夫人、凤姐及薛姨妈等进园。王夫人说贾母爱在那一处就在那一处。 贾母夸宝钗细致,凡事想的妥当。众人作菊花诗。李纨评潇湘妃子为魁,宝玉 喜的拍手叫极是,极公道宝玉带头作咏螃蟹诗,宝钗小题寓大意。只是讽刺世 人太毒了些。
高考语文复习:《红楼梦》应考复习建议+课件
贾府的人物关系
贾夫人仙逝扬州城 冷子兴演说荣国府
典型的乡土社会上层关系网, 隐含着人生活与成长的路线图, 是等级与人伦社会的差序关系
典型的礼制家庭环境
图,更是社会伦理的礼制体系。 借黛玉之眼来呈现贾府系列人物和
前五回总纲
贾雨村夤缘复旧职 林黛玉抛父进京都 介绍贾府的建筑等典型环境,展现 了宝黛生活成长的社会与人文环境
(2)在指定范围内选择阅读一部长篇小说。通读全书,整体把 握其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从最使自己感动的故事、人物、场景、 语言等方面入手,反复阅读品味,深入探究,欣赏语言表达的精彩 之处,梳理小说的感人场景乃至整体的艺术架构,理清人物关系, 感受、欣赏人物形象,探究人物的精神世界,体会小说的主旨,研 究小说的艺术价值。
正悲叹时,忽有一个雀儿飞来,落于枝上乱啼。
宝玉又发了呆性,心下想道:“这雀儿必定是杏花正开时他曾来过, 今见无花空有子叶,故也乱啼。这声韵必是啼哭之声 ,可恨公冶长不在眼 前,不能问他。但不知明年再发时,这个雀儿可还记得飞到这里来与杏花 一会了?”(五十八回)
那玉钏见生人来,也不和宝玉厮闹了,手里端着汤只顾听话。宝玉又 只顾和婆子说话,一面吃饭,一面伸手去要汤。两个人眼睛都看着人,不 想伸猛了手,便将碗碰翻,将汤泼了宝玉手上……宝玉自己烫了手倒不觉 的,却只管问玉钏儿:“烫了那里了?疼不疼?”玉钏儿和众人都笑了。 玉钏儿道:“你自己烫了,只管问我。”宝玉听说,方觉自己烫了……
高考语文专题 红楼梦复习
金陵十二钗判词又副册判词1.霁月难逢,彩云易散。
心比天高,身为下贱。
风流灵巧招人怨,寿夭多因诽谤生。
多情公子空牵念。
——晴雯2.枉自温柔和顺,空云似桂如兰。
堪羡优伶有福,谁知公子无缘。
——袭人。
副册判词1.根并荷花一茎香,平生遭际实堪伤。
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
——香菱正册判词1.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林黛玉和薛宝钗。
2.二十年来辨是非,榴花开处照宫闱。
三春争及初春景,虎兔相逢大梦归。
——贾元春。
3.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
清明涕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
——贾探春。
4.富贵又何为?襁褓之间父母违。
转眼吊斜晖,湘江水逝楚云飞。
——史湘云。
5.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
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
——妙玉。
6.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
金闺花柳质,一载赴黄粱。
——贾迎春。
7.勘破三春景不长,缁衣顿改昔年妆。
可怜绣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
——贾惜春。
8.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
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
——王熙凤。
9.势败休云贵,家亡莫论亲。
偶因济刘氏,巧得遇恩人。
——贾巧姐。
10.桃李春风结子完,到头谁似一盆兰?如冰水好空相妒,枉与他人作笑谈。
——李纨。
11.情天情海幻情身,情既相逢必主淫。
漫言不肖皆荣出,造衅开端实在宁。
——秦可卿。
红楼梦曲引子开辟鸿蒙,谁为情种?都只为风月情浓,趁着这奈何天、伤怀日、寂寥时,试遣愚衷。
因此上,演出这怀金悼玉的《红楼梦》。
(薛宝钗,林黛玉)终身误都道是金玉良姻,俺只念木石前盟。
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
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
(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枉凝眉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
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一个枉自嗟呀,一个空劳牵挂。
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
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禁得秋流到冬尽、春流到夏!(贾宝玉,林黛玉)恨无常喜荣华正好,恨无常又到。
红楼梦前十回复习重要题目知识讲解
⑷富贵又何为?襁褓之间父母违。展眼吊斜辉, 湘江水逝楚云飞。 ( 史湘云 )
⑸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可怜金玉质,终陷 淖泥中。 ( 妙玉 )
⑹.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金闺花柳质,一 载赴黄粱。 ( 贾迎春 )
⑺.勘破三春景不长,缁衣顿改昔年妆。可怜绣 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 贾惜春 )
2、《红楼梦》中的贾宝玉,一生的命运都与 他随身的一块玉密切相联,请简述贾宝玉与 玉有关的一件事。
答:示例:宝玉摔玉 表妹林黛玉来投亲,宝黛初见,宝玉觉得她
是“天上掉下个林妹妹”,十分有好感。可 当他闻知黛玉无玉,便摔玉于地说:“这玉 连人的高下都不识,不要了。”此举惊坏了 黛玉,也吓得众人一拥去抢玉,多方哄他才 作罢。
⑻.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一从二 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 王熙凤 )
⑼.势败休云贵,家亡莫论亲。偶因济村妇,巧 得遇恩人。 ( 巧姐 )
⑽.桃李春风结子完,到头谁似一盆兰。如冰水 好空相妒,枉与他人作笑谈。( 李纨 )
⑾.情天情海幻情身,情既相逢必主淫。漫 言不肖皆荣出,造衅开端实在宁。( 秦可卿 )
13.简述《红楼梦》中贾雨村判案的事。
薛姨妈之子薛蟠,为争英莲伤了人命,被 告至应天府。刚到任的贾雨村判案时,一 门子递给他一张“护官符”,告诉他薛蟠 是金陵四大家族中的薛家人。贾雨村惧怕 四大家族的势力,胡乱判了此案。最后薛 蟠夺走英莲,又逍遥法外。
14.简述《红楼梦》中的一位人物的出场方 式。
连云港杨集高级中学高三语文备课组
1、《红楼梦》第二回“冷子兴演说荣国府” 提到贾宝玉的取名和抓周,请简述这两件事, 并说明它的作用。
贾宝玉一出世,嘴里便衔着一块五彩晶莹的 玉,大家都觉得这孩子来历不小,便取名叫 “宝玉”。一年后抓周时,贾政摆上各种东 西,叫宝玉抓取,可是,他什么都不取,只 把脂粉钗环抓过来。贾政大怒,说“将来一 定是个酒色之徒。”这两件事为《红楼梦》 的这个主要人物情节的推进定下了基调。
《红楼梦》高考复习资料
《红楼梦》高考复习资料【作者简介】曹雪芹(1715—1763)清代小说家。
名,字梦阮,雪芹是其号,又号芹圃、芹溪。
祖籍辽阳,先世原是汉族,后为满洲正白旗“包衣”人(家奴)。
曹雪芹的曾祖曹玺任江宁织造。
曾祖母孙氏做过康熙帝玄烨的保姆。
祖父曹寅做过玄烨的伴读和御前侍卫,后任江宁织造,兼任两淮巡盐监察御使,极受玄烨宠信。
玄烨六下江南,其中四次由曹寅负责接驾,并住在曹家。
曹寅病故,其子曹顒、曹頫先后继任江宁织造。
他们祖孙三代四人担任此职达60年之久。
曹雪芹自幼就是在这“秦淮风月”之地的“繁华”生活中长大的。
雍正初年,由于封建统治阶级内部政治斗争的牵连,曹家遭受一系列打击。
曹頫以“行为不端”、“骚扰驿站”和“亏空”罪名革职,家产抄没。
曹顒下狱治罪,“枷号”一年有余。
这时,曹雪芹随着全家迁回北京居住。
曹家从此一蹶不振,日渐衰微。
【主要内容】《红楼梦》,中国古代章回体长篇小说,又名《石头记》等,被列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首,一般认为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
小说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富贵公子贾宝玉为视角,描绘了一批举止见识出于须眉之上的闺阁佳人的人生百态,展现了真正的人性美和悲剧美,可以说是一部从各个角度展现女性美以及中国古代社会世态百相的史诗性著作。
【思想内容】《红楼梦》全面而深刻地反映了封建社会盛极而衰时代的特征。
它所描写的不是“洞房花烛、金榜题名”的爱情故事;而是写封建贵族青年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之间的恋爱和婚姻悲剧。
小说的巨大的社会意义在于它不是孤立地去描写这个爱情悲剧,而是以这个恋爱、婚姻悲剧为中心,写出了当时具有代表性的贾、王、史、薛四大家族的兴衰,其中又以贾府为中心,揭露了封建社会后期的种种黑暗和罪恶,及其不可克服的内在矛盾,对腐朽的封建统治阶级和行将崩溃的封建制度作了有力的批判,使读者预感到它必然要走向覆灭的命运。
同时小说还通过对贵族叛逆者的歌颂,表达了新的朦胧的理想。
《红楼梦》是一部内涵丰厚的作品,《好了歌》和十二支《红楼梦曲》提示着贾宝玉所经历的三重悲剧。
高考《红楼梦》复习
《红楼梦》贾宝玉的故事宝玉得名和抓周的故事王夫人生了一位公子,一落胎胞,嘴里便衔着一块五彩晶莹的玉来,上面还有许多字迹,便取名叫宝玉:周岁时,贾政要试宝玉将来的志向,便将世上之物摆了无数,让宝玉抓取。
谁知宝玉却抓了些脂粉钗环。
贾政为此大怒,认为宝玉长大必为酒色之徒。
(第2回)宝玉摔玉表妹林黛玉来投亲,宝黛初见,宝玉觉得是“天上掉下个林妹妹”,十分好感。
可当他闻知黛玉无玉,便摔玉于地说: “这玉连人的高下都不识,不要了。
”此举惊坏了黛玉,也吓得众人一拥去抢,多方哄他才作罢。
宝玉挨打宝玉挨打的起因主要有三个:其一是宝玉会见官僚贾雨村时无精打采,令贾政很不满意。
其二是宝玉与琪官的交往激怒了忠顺王爷,给贾政无端招来政治纠纷。
其三是贾环搬弄是非,污蔑宝玉逼死了金钏儿。
(第33回、第34回)出自《红楼梦》第33、34回,先是宝玉与王夫人的丫头金钏儿调笑,结果金钏儿被王夫人赶出去含羞自尽,再是宝玉因结交一个叫琪官的伶人,忠顺王府借故刁难,宝玉的弟弟贾环趁机在贾政面前造谣中伤,贾政盛怒之下将宝玉打得气弱声嘶,亏得王夫人赶到才停止。
后来贾母也到了,贾政才下跪赔罪。
宝玉被打后,宝钗和黛玉在安慰宝玉时表现出了明显的不同。
宝玉瞒赃贾府丢失了玫瑰露、茯苓霜,女管家林之孝家的怀疑是管厨房柳家的女儿五儿所偷,凤姐吩咐严惩。
凤姐的丫头平儿了解到这些东西是王夫人的丫头彩云偷给贾环的,因怕探春生气,又怕连累许多无辜的下人,让宝玉都承担起来,从而平息了事端。
(第61回)紫鹃试玉一日宝玉去找黛玉,正值黛玉歇午觉,黛玉的丫头紫鹃便骗他说黛玉即将回苏州。
宝玉一听,如头上打一个焦雷,马上给吓傻了。
黛玉听说宝玉如此,吓得大咳大吐,忙打发紫鹃来怡红院。
宝玉见到紫鹃后才哭出声来,又请太医疗治才慢慢好转。
贾宝玉婚礼上调包计宝玉丢玉之后,终日糊涂。
贾府悬赏万两寻玉,悬来假玉。
贾政将外调,贾府决定给宝玉结婚冲喜。
袭人得知是宝钗要做宝二奶奶,把怕黛玉承受不了此事的担忧说与贾母。
整本书阅读之《红楼梦》阅读备考(从教材中来,到高考中去)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之文学类阅读(全国通用)
必备知识•核心聚焦
一、关键大事件梳理专题 《红楼梦》120回,情节繁复多变,但是在结构上起着“起承转合”作用(比如
“冷子兴演说荣国府”“抄检大观园”等)或能集中展现人物性格、人物关系(比如 “元妃省亲”“共读西厢”“探春理家”等)的情节,要进行重点的梳理,便于把握小说 的整体结构。举例如下:
1.木石前盟(第一回 甄士隐梦幻识通灵 贾雨村风尘怀闺秀) 这一回,以神话传说的方式交代宝黛二人的前世今生。 林黛玉前身是西方灵河岸上的一株绛珠仙草,贾宝玉的前身是补天石,亦即 神瑛侍者。神瑛侍者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天用甘露灌溉绛珠草,使仙草既受天地精华,又受甘露滋 养,于是脱掉草胎木质,修成女体。后来神瑛侍者下凡造历幻缘,绛珠仙草决定也 下凡为人,用一生的眼泪偿还神瑛侍者的甘露之恩。
四、刻画人物手法专题 《红楼梦》中人物众多而又各具特色,这离不开作者高超的塑造人物的手法
的运用,这里以“林黛玉进贾府”为例,分析人物刻画的手法。 人物的出场,先后适宜,详略得体,虚实兼用。对王熙凤、贾宝玉等主要人物
详写,对贾母、邢夫人、王夫人、李纨和贾氏三姊妹则略写,对贾母、王熙凤、 贾宝玉出场是实写,而对贾政、贾赦等未出场的人物则属于虚写。
对王熙凤的描写,作者在没有正面描写人物之前,就先通过人物的笑语声,传 出了人物内在之神。接着作者用重笔浓彩描绘了其外形特征:“一双丹凤三角眼, 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接下 去贾母介绍:凤辣子。侧面描写体现了这位浓妆少妇的性格特征和贾母对她的宠 爱。然后正面描写了凤姐的语言,展现其八面玲珑的性格特征。
3.谐音法 如袭人的图谶:破席→袭。宝钗的图谶:雪→薛。元春的图谶:弓→宫,香橼→ 元。李纨:“桃李春风结子完”→李,完→纨。青埂峰→情根,十里街→势力,仁清巷 →人情。
整本书阅读:《红楼梦》复习备考专题(教师版)
班级:姓名:红楼梦备战会考一、基本知识1.金陵十二钗指的是:(林黛玉、薛宝钗、王熙凤、贾元春、贾迎春、贾探春、贾惜春、贾巧姐、李纨、史湘云、秦可卿、妙玉)。
2.《红楼梦》中,有“小宝钗”“小黛玉”之称的两个人分别是(袭人)、(晴雯)。
3.《红楼梦》的两条主线是(贾府由盛到衰的演变过程)、(宝、黛、钗的爱情婚姻悲剧)。
4.《红楼梦》中,“品格端方,容貌丰美,行为豁达,随时从分”说的是(薛宝钗)。
5.《红楼梦》中,“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如秋波。
虽怒时而若笑,即嗔时而有情”说的是(贾宝玉)。
(第三回宝黛初见)6.《红楼梦》中,“情天情海幻情身,情既相逢必主淫。
漫言不有皆荣出,造衅开端实在宁”说的是(秦可卿)。
7.贾府的媳妇,稳重贤惠,本分随和,青春丧偶,统领众姐妹,曾负责海棠诗社,此人便是(李纨)。
8.“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抔净土掩风流”的作者是《红楼梦》中的(林黛玉),此诗的名字是《葬花词》,此诗意在喻人,悲叹自己的命运,控诉社会的黑暗,其思想性与艺术性均达到最高境界。
(背)9.《红楼梦》的作者是(清)代作家(曹雪芹),相传后40回是(高鄂)所作。
10.《红楼梦》中有两句诗评论王熙凤在贾府衰亡中的悲惨下场,这两句诗是(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
(红楼十二曲《聪明累》)11.《红楼梦》又名《石头记》《情僧录》《风月宝鉴》《金陵十二钗》等。
12.《红楼梦》中,“枉自温柔和顺,空云似贵如兰。
堪羡优伶有福,谁知公子无缘”说的是(袭人)。
13.“四春”之中,性格比较懦弱的是(迎春),精明志高、具有管理才能的是(探春),最后出家为尼的是(惜春)。
14.《红楼梦》中结的两个诗社分别是(海棠社)和(桃花社),社长是(李纨和林黛玉)(37回和70回林黛玉重建桃花社)15.《红楼梦》中,“绛珠仙草”指的人物是(林黛玉),“神瑛侍者”是(贾宝玉)。
16.《红楼梦》中,“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未世运偏消。
清明涕泪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说的是(贾探春)。
《红楼梦》复习资料整理
《红楼梦》红楼概述:贾、王、史、薛四大家族。
以宝、黛爱情悲剧为主线。
着重描写贾家荣、宁二府由盛到衰的过程,使读者预感到封建制度必然要走向覆灭的命运。
歌颂了以贾宝玉、林黛玉为代表的叛逆者,肯定了他们对婚姻自由的追求;表现了作者反抗封建制度束缚、追求个性解放的思想。
它突破了中国古典小说人物类型化的局限,是一部我国封建社会后期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
主要思想:1、反科举、民主进步的思想。
2、婚姻自主,婚姻自由的思想。
3、颂女说。
^4、平等友爱。
5、理想国。
1.人生悲剧:贾宝玉——无材可去补苍天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
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耐凄凉;可怜辜负好时光,于国于家无望。
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寄言纨绔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宝玉有“三大病",一是“恶劝”,二是“重情不重礼”,三是“有情极之毒”。
探春——生逢末世无力补探春:“我但凡是个男人,可以出得去,我必早走了,立一番事业,那时自有我一番道理。
作者在赞扬她“才自精明志自高”的同时,亦慨叹她“生于末世运偏消”。
2.家庭悲剧:;诗礼簪缨之族,钟鸣鼎食之家的贾府,由“烈火烹油,鲜花着锦”的盛世,无可奈何地走向日暮途穷的“末世”,最后一败涂地,表演了一出“树倒猢狲散”的家庭悲剧。
小说以贾府的衰落过程为一条重要的副线,贯串起史、王、薛等各大家族的没落,描绘了上至皇宫、下及乡村的广阔历史画面,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封建末世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从而揭示了封建社会必然走向崩溃的历史趋势。
就贾府而言,辉煌繁荣、赫赫扬扬已历百载,至宝玉一代,却几乎只剩下一个空架子。
小说第二回,作者借“旁观冷眼人”冷子兴之口称:“如今的这宁荣两门,也都萧疏了,不比先时的光景。
”脂批指出:“此已是贾府之末世了。
”小说详尽地反映了贾府之末世的各种弊端,揭示了它必然没落的深刻原因。
3.悲剧氛围:•“瞬息间则又乐极悲生,人非物换,究竟是到头一梦,万境归空”。
最适合考生的《红楼梦》整理复习资料(章回+人物+题目)(全)
《红楼梦》经典情节章回梳理及相关题目《红楼梦》情节梳理之一【情节脉络】全书可以分为五大段落。
作品的第一回至第五回,是全书的“序幕”第一回中写了“无材补天”的石头的故事,写了神瑛侍者与绛珠仙草的故事,还写了甄士隐和贾雨村。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通过那个石头与空空道人的对话,作者明确地发表了自己对小说创作的主张,这或者正是全书的纲领。
《红楼梦》,正是作者的小说创作主张的实践。
第二回写冷子兴“演说荣国府”,这在结构上是极其重要的安排。
作者要给我们讲述的这个贾府,人物多,头绪多,难以说清,而冷子兴的介绍,正可使读者在“进入”这个贾府之前,对它有一个总体的了解,然后,再一一细写。
这样,在第三回里,则浓墨重彩地描写了全书主要人物的出场。
即通过林黛玉来到贾府,写了贾母、迎春、探春、惜春、李纨、王夫人、邢夫人、王熙风和贾宝玉等人物陆续出场。
到第四回,作者又把笔锋一转,写了薛家的故事。
这既是写《红楼梦》中另一个重要人物薛宝钗的出场,更是通过“葫芦僧乱判葫芦案”故事广泛地描写了社会的黑暗,为贾府日后发生的事提供了社会背景。
第五回,写贾宝玉神游太虚幻境,与全书第一回中出现的有关“石头”和“灵河岸边”的神话联系起来,并通过贾宝玉看到的“判词”,听到的“仙曲”,预示了《红楼梦》中众多女性的命运,即所谓“万艳同杯(悲)”“千红一窟(哭)”。
【章回简介】●第一回甄士隐梦幻识通灵贾雨村风尘怀闺秀僧道谈论绛珠仙草为神瑛侍者还泪之事。
僧道度脱甄士隐女儿英莲未能如愿。
甄士隐与贾雨村结识。
英莲(即香菱)丢失;士隐出家,士隐解“好了歌”。
【相关题目】1、在《红楼梦》第一回中,有一个癞头和尚看见甄士隐抱着女儿英莲,曾含了四句词道:“惯养娇生笑你痴,凌花空对雪澌澌。
好防佳节元宵后,便是烟消火灭时”。
此诗后两句在文中所指何事?答:指的是在元宵佳节时霍启抱着英莲出去赏灯,将英莲丢失,在甄士隐夫妇为女儿走失悲痛欲绝之时,祸不单行,葫芦庙的和尚炸烘不小心引起大火,祸及甄家,将甄家烧成一片瓦砾,所以说在元宵之后,甄家便家破人亡,烟消火灭了。
名著《红楼梦》考点复习资料
名著《红楼梦》考点复习资料
1. 作品简介作品简介
《红楼梦》是清代作家曹雪芹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被誉为中
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
该书以贾宝玉为中心人物,围绕着贾家的
贾府和王家的荣府,展现了荣府和贾府的兴衰荣辱,揭示了封建社
会的虚伪和腐败。
2. 主要人物主要人物
- 贾宝玉:作品的男主角,贾府的少爷,以情感细腻而脆弱闻名。
- 林黛玉:贾府的表妹,才情出众,是贾宝玉的心上人。
- 薛宝钗:贾府的侄儿女,贤良淑德,是贾宝玉的妻子。
- 史湘云:贾府的侄儿女,个性开朗活泼,与贾宝玉关系亲密。
- 贾母:贾府的老祖宗,观音庙的护持者,看似仁慈,实际权
谋之人。
3. 主要情节主要情节
- 贾宝玉投入荣府与林黛玉相识相恋,他之后回到贾府与薛宝
钗结婚。
- 贾府内部的权力斗争以及各类纷争不断,最终导致贾府的衰
败和解体。
- 家族中的一些人物的离世,比如史湘云早逝,黛玉病逝等。
4. 主题思想主题思想
- 对封建社会道德沦丧的批判:通过对贾府的描写,揭示封建
社会的虚伪、腐败和无情。
- 生死离别的悲剧:作品中塑造了许多令人动情的人物,他们
的离世与世俗封建观念的对立,在情感上给读者带来了沉痛的体验。
- 人生无常的思考:描写了人生的起起伏伏,以及对人生变化
无常的思索。
以上是对名著《红楼梦》的一些复习资料,希望对您的考试有
所帮助。
《红楼梦》(全)复习专用题
《红楼梦》复习专用题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红楼梦》的表述,正确的是()A.秦可卿死后,薛蟠送了一副上好的杉木板,价值一千两银子。
B.秦可卿的丫鬟宝珠触柱身亡,贾珍以孙女之礼殓殡。
C.王熙凤梦到秦可卿嘱咐她在祖茔附近多置房舍地亩,并说要有一件大喜事。
D.北静王水溶亲自在路上祭奠秦可卿,然后赠送宝玉一串念珠。
2.庆寿辰宁府排家宴,见熙凤起淫心()A.贾瑞 B.贾蓉 C.贾琏D.贾环3.下面关于秦可卿的情节和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秦可卿病死,贾珍恣意奢华,不仅东西都选上等,还花千两银子为儿子捐龙禁尉,以便丧礼风光。
B.秦氏死前给凤姐托梦。
凤姐心中似戳了一刀,口吐鲜血。
宝玉听说秦氏死了吓了一身冷汗,立刻赶去了宁国府。
C.在给秦可卿送丧途中,北静王看“宝玉”赞宝玉,赠以前日圣上亲赐念珠一串,最初宝玉要送给黛玉,但黛玉说是臭男人的东西,不要。
后来宝玉把这串念珠送给了湘云。
D.在给秦可卿送丧途后,水月庵的智能私逃进城,找至秦钟家下看视秦钟,不料被秦业发现。
秦业将智能逐出,将秦钟痛打一顿,自己也被气死了。
4.“盛筵必散”一语出于《红楼梦》中何人之口? ()A.探春 B.秦可卿 C.小红D.妙玉5.宝玉因为牵挂一个人,“虽闻得元春晋封之事,亦未解得愁闷。
贾母等如何谢恩,如何回家,亲朋如何来庆贺,宁荣两处近日如何热闹,众人如何得意,独他一个皆视有如无,毫不曾介意。
因此众人嘲他越发呆了。
”宝玉牵挂的人是谁?()A.智能B.龄官C.琪官D.秦钟6.在“意绵绵静日玉生香”一回中,宝玉闻得黛玉身上有一股幽香,闻之令人醉魂酥骨,于是向黛玉询问。
黛玉冷笑道:“难道我也有什么‘罗汉’、‘真人’给我些香不成?便是得了奇香,也没有亲哥哥、亲弟弟弄了花儿、朵儿、霜儿、雪儿替我炮制。
我有的是那些俗香罢了。
”此话明显意有所指,请问其指向的是()A.妙玉B.宝钗C.湘云D.袭人7.春节期间猜灯谜,是古人一种娱乐方式。
谜语本是无关紧要的文字游戏,《红楼梦》第二十二回,作者于其中寓以深意,使每人作的谜语,都切合他们的身份、遭遇,融入人物的鲜明个性,成为塑造人物的手段之一。
《红楼梦》学考复习(三) 统编版高一总复习
《红楼梦》学考复习(三)统编版高一总复习《红楼梦》学考复习(三)1.对《红楼梦》一书评说有误的一项是:()A.长篇小说《红楼梦》代表了中国古典小说的最高成就,它不但在国内家喻户晓,在世界文坛上也是举世公认的文学名著。
B.《红楼梦》的初名叫《石头记》,它以手抄本的形式在社会上流传时,就受到人们的喜爱。
《红楼梦》问世以后,人们争相阅读它,谈论它。
除此外,《红楼梦》还引起人们的研究兴趣,后来被称之为“红学”。
C.《红楼梦》小说内容丰富,涉及面广,书中人物众多,事件纷繁。
为了展现生活的丰富性、复杂性,曹雪芹构建了一种精致细密包容广大的布局方式,即网状结构方式。
D.《红楼梦》的诗词韵文,不仅艺术成就很高,更主要的大都符合人物的身分、思想气质和性格特点。
如同是咏柳絮,林黛玉表现出“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的“雄心”,薛宝钗表现出飘泊亦如人命薄,空遣绻,说风流的悲哀。
2.关于《红楼梦》中人物形象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红楼梦》中,晴雯性格温柔和顺,处事细心周到,从称赞;袭人性情急躁直率,待人爱憎分明,受人怨谤。
二人性格迥异,却都走向悲剧结局,令人唏噓。
B.黛玉是诗社中的佼佼者,“温柔敦厚”是姐妹们对其诗风的赞誉。
C.《红楼梦》中写史湘云有金麒麟、薛宝钗有金锁,是为了说明她们有显赫的家世,从而反衬出林黛玉出身的贫寒。
D.《红楼梦》中的刘姥姥来自社会底层,农村生活孕育了她精于世故又朴实善良的复杂性格。
4.关于《红楼梦》的文化常识,选出表述正确的一项()A.林黛玉与贾宝玉二人关系为姨表兄妹。
B.在黛玉初进贾府拜过贾母后不久,贾母就让元春、迎春、探春、惜春四姐妹和黛玉相见。
C.《红楼梦》的别名除《石头记》外,还有另外几个,例如《情僧录》《风月宝鉴》《金陵十二钗》《金玉缘》《刘姥姥进大观园》等。
D.《红楼梦》中的贾宝玉的前身是全书开篇神话中的神瑛侍者,黛玉的前身为灵河畔的绛珠仙草。
神瑛侍者下凡造历,绛珠仙草便也投胎入世,用一世眼泪还灌溉之情。
《红楼梦》最新最全简述题 高考复习高 (一)
《红楼梦》最新最全简述题高考复习高(一)《红楼梦》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座巍峨之山,它的地位当之无愧。
然而,由于篇幅及其复杂的情节,对于考生来说要在有限的考试时间内完成全面、深入的复习,难度可想而知。
今天本篇文章将给大家呈现一篇最新最全的《红楼梦》简述题,希望它能帮助考生们高效准确地进行复习。
一、贾家宅园的人物及其关系《红楼梦》的故事总体分为“前茶后饭”,而贾家宅园则是故事发展的主要背景。
在宅园中,我们首先要熟悉的是一些主要人物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
1.主角贾宝玉和他的表妹林黛玉,在故事开始时,他们是一对情投意合、心心相印的少年男女。
他们对于对方也有着很深的感情,但因为一些各种各样的原因而无法在一起。
2.贾府的继承人贾政,是一个看似爱家、爱子的好父亲,但实际上却是一个只想着自己的人。
他常年奉行“大奶奶大权”、“生子无情,生女无罪”的座右铭,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惜对自己的妻儿很不公平。
3.贾母是贾家宅园中的掌管,她对于家里的大大小小的事情都有着自己的想法。
她常年牵挂的是自己的孙辈,尤其是自己的孙子贾宝玉和外孙女林黛玉。
4.贾敬,贾家的另一位继承人,个性谨慎、谨守礼法。
但是他重情重义,对于自己的朋友、亲友和妻子都十分忠诚。
以上是贾家宅园中一些最为关键的人物,他们之间的复杂关系、命运轨迹也构成了整个故事的主线。
二、故事发展及其象征意义《红楼梦》的情节错综复杂,脉络纷繁。
但是在对于作品进行复习时,我们可以将故事分为“前茶后饭”两个部分,这会让考生们更好地理解故事发展的大致轮廓。
同时,在对于故事发展的复习中,考生们还需关注作品中的许多象征意义。
1.前茶,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故事为主线,并且在故事中探讨了人生、情感等深刻的主题。
在这个故事中,作者描绘了一个虚情假意的世界,暗示了“草木皆兵”的处境。
2.后饭,以宁国府的故事为主线,着重探讨了社会和政治经济等大层面问题,曲折而有层次。
这一部分中,作者通过具体事例表现出“打世情”的不容易改良与贾府的衰败和没落。
2017复习备考-《红楼梦》知识点大全
《红楼梦》等6部经典阅读篇目纳入必考范围《红楼梦》《呐喊》《边城》《红岩》《平凡的世界》《老人与海》纳入考生必须作答的范围。
为此新增三道参考样题,体现对经典阅读“考查内容”的理解。
对经典阅读的考查内容进行进一步细化,其中,对中外文学经典的考查内容细化为:对作品基本内容、主旨的整体把握;结合作品相关内容,对人物形象、思想内涵和艺术特色的理解、分析;基于知识积累和生活经验,对作品价值、意义的感悟和评价。
对中国古代文学和文化经典的考查内容细化为:对作品基本内容、主旨或观点的整体把握;结合作品相关内容,对人物形象、思想内涵、艺术特色或表现手法的理解、分析;基于知识积累和生活经验,对作品文化价值、时代意义的感悟和评价。
对古代文化经典中名言的积累、理解和运用。
根据高考说明,中学老师为同学们整理了《红楼梦》的知识点和重要考点,其他几篇知识点会为大家陆续推出,敬请期待!红楼梦又名《石头记》《情僧录》《风月宝鉴》《金陵十二钗》,以贾、王、史、薛四大家族背景,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故事为主线,围绕两个主要人物的感情纠葛,描写了大观园内外一系列青年男女的爱情故事。
同时,通过对这些爱情悲剧产生的社会环境描绘,牵涉到封建社会政治法律、宗法、妇女、道德、婚姻等方面的问题,昭示了封建社会末期的世态,暴露了封建贵族阶级及其统治的腐朽与罪恶,歌颂了追求光明的叛逆人物,通过叛逆者的悲剧命运宣告了这一社会必然走向灭亡。
可以说,《红楼梦》是一部我国封建社会后期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
“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鲁迅)《红楼梦》表面看来都是平常的生活琐事,但能够以小见大,见微知着,反映生活的本质,具有丰富深刻的社会意义。
红楼梦中个人的住处及特点(1)厅后就是后面的正房大院。
正面五间上房,皆雕梁画栋,两边穿山游廊厢房,挂着各色鹦鹉,画眉等鸟雀。
——贾母住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红楼梦研究》1.《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中最伟大、最复杂的一部杰作,在世界文学有着重要的地位。
2.《红楼梦》作为一部艺术杰作,是中国审美文化的精粹结晶体。
3.《红楼梦》被誉为“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是一部浓缩的二十四史。
4.《红楼梦》是伟大的,也是复杂的。
因此,就像歌德感慨“说不尽的莎士比亚”那样,人们也常常感叹“说不尽的《红楼梦》”。
5.《红楼梦》的伟大之处还在于它是中国文化土壤中生长出来的一株奇葩,融会了中国古代文化精神的精华。
《红楼梦》从女娲补天开端,并以佛教的转世观念构造的神话来设置作品的人物与情节,用一僧一道将“宝玉”带入滚滚红尘和作品的世界,这表明《红楼梦》与中国文化中的各种主要的思想、观念都有着密切的关系。
6.我们要强调的是,无论从什么角度来研究《红楼梦》,最重要、最根本的是要反复阅读《红楼梦》。
7.《红楼梦》产生的时代背景,从大的背景来说,应该产生于清代康、雍、乾时期,即传统所说的“康雍乾盛世”,这是中国封建社会最后一个鼎盛时期;从具体的诞生时间看,它应该产生于乾隆前期。
8.满清入关后,以亡明为鉴,针对所说的种种弊端,励精图治,国势日隆,终于在康乾时期走向全盛。
9.《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的生活年代大概是雍正元年到乾隆二十七年,这部小说的创作前后经历了十年左右的时间,所谓“字字看来都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
10.曹雪芹在小说中,借“假语村言”,将“真事隐去”,也正是在这种压抑的政治氛围中不得不采取的艺术手法。
11.曹雪芹对当时社会贫富不均,两极分化的现象,有着最为切身的体验。
《红楼梦》在五十三回写宁国府庄头乌进孝年底来交租便是对此形象的描绘。
12.明末清初的中国思想界,从总体来说,处于一个新旧交替的复杂历史时期。
13.曹寅的口头禅:“树倒猢狲散”。
14.清初,顾炎武、王夫之、黄宗羲(明末清初三大儒)等人在思想上能取得巨大突破,显然与他们适应了时代的呼唤与期待有关。
15.明代中后期,由阳明心学思潮而掀起的狂飙突进的思想解放运动,对人性自由的渴望,对物质欲望的肯定,使人们痛彻淋漓地感受了一次精神洗礼。
16. 顾炎武、王夫之、黄宗羲三人对中国传统思想进行了全面的反思,他们以研究明亡为契机,以经世致用为目标,转而对君主专制、民族大义、学校制度等现实问题提出自己的鲜明看法,成为了时代最强音。
17.《红楼梦》产生的时代背景:(1)作者对明末以来的男女真情、个性自由等传统命题做了全新的探索,高举思想解放大旗,歌颂男女发乎自然的真情,继承并发展,并对传统儒学思想做了激烈的批判;(2)作者又过于重视物质利益,导致人欲横流的时代作了毫不留情的指责。
18.(1)对林黛玉、贾宝玉、晴雯、司棋、尤三姐等人物形象的塑造,集中体现了对“精神独立、思想自由、爱情独立”的强烈渴望与不懈追求。
(2)对薛宝钗、花袭人、贾探春、史湘云等人物形象的塑造,作者既肯定她们身上过人的才气,又对她们忠于时代的道德约束,表达了强烈的不满。
(3)对王夫人、薛姨妈、邢夫人等中老年女性所代表的传统道德的因袭与压抑,作了辛辣的讽刺。
19.从曹家的诗歌创作来看,曹寅的诗是接近或者说是学盛唐的,他主持编过《全唐诗》。
20.曹雪芹以《红楼梦》这样一部悲剧,从爱情、家族、社会三个方面入手,再现了末世不可救药,为封建社会最后一个盛世唱了一曲悲挽欲绝的挽歌。
21.清代乾隆五十六年、五十七年,程伟元、高鹗分别先后刊印一百二十回《红楼梦》。
22.程伟元在《红楼梦序》中说:“《红楼梦》小说本名《石头记》。
”高鹗在程甲本《红楼梦序》中说:“予闻《红楼梦》脍炙人口者,几廿余年。
”23.直到二十世纪初,以胡适等人为代表的新红学派,经过系列考证后,方才认定《红楼梦》作者为曹雪芹。
24.清代乾隆时期,著名诗人袁枚(居住在南京随园),在《随园诗话》卷二中说:“康熙间,曹练(楝)亭为江宁织造……其子雪芹撰《红楼梦》一部,备记风月繁华之盛。
”25.明义在《题红楼梦》诗的《小引》中说:“曹子雪芹出所撰《红楼梦》一部,备记风月繁华之盛。
”26.最有力的证据是永忠的诗《因墨香得观<红楼梦>小说吊雪芹三绝句(姓曹)》,诗中说:“传神文笔足千秋,不是情人不泪流。
”“都来眼底复心头,辛苦才人用意搜。
”永忠是从墨香那里得到《红楼梦》的,墨香则是敦敏、敦诚兄弟的叔叔。
27.曹雪芹的祖籍应是辽阳,本为汉族,后来成为满洲正白旗的‚包衣‛。
曹家的发家,从曹雪芹的高祖曹振彦开始,在其祖父曹寅时达到极盛,到其父曹頫这一辈开始衰落。
28.康熙在位期间,曾经六次南巡,后四次都在曹寅任江宁织造期间,住在织造府。
其中,康熙三十八年南巡时,曹寅的母亲孙氏谒见,康熙看到她时很高兴,说:“此吾家老人也。
”当时,堂中正值萱花盛开,于是康熙亲笔提写“萱瑞堂”的匾额,古人以“萱”喻母,“瑞”指人瑞。
29.雍正六年七月,江宁织造衙门左侧万寿庵内发现六尺高的巨形镀金狮子一对。
这是曹、李两家相继被抄家的原因之一。
30.雍正五年,曹頫因为“骚扰驿站”和亏空织造款等罪名被罢职抄家。
31.曹家之所以被抄,并不是因为经济等方面的原因,主要是牵涉到政治斗争。
此前,曹寅的大女婿多罗平郡王讷尔苏,已经因“贪婪受贿”被革除王爵;曹寅的妹夫傅鼐,从十六岁起就担任雍正的侍卫,也于此前一年被革职,流放到黑龙江。
32.曹雪芹约出生于雍正元年(1723年),这正是一个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时期。
33.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圃或芹溪居士。
约生于雍正元年四月二十六日(1723),卒于壬午除夕即乾隆二十七年十二月三十日(1763),享年40岁。
34.关于曹雪芹的卒年主要有两种看法:一种是壬午除夕,一种是癸未除夕。
壬午除夕是因为在甲戌本的脂砚斋评语中有一条批语明确地说:“壬午除夕,书未成,芹为泪尽而逝。
”35.敦诚的《挽曹雪芹》诗中明确说:“四十年华村付杳冥,哀旌一片啊谁铭”,“四十萧然太瘦生,晓风昨日拂铭旌”。
36.说曹雪芹生于雍正元年,有一条重要的参照系,是作品中的人物年龄。
比如:甄宝玉的年龄,作品在五十六回中交代为十三岁。
甄宝玉与贾宝玉,一“真”一“假”,假作真时真亦假,从作品构思的角度来看,应该是二而一的关系。
周汝昌和邓遂夫都认为,甄宝玉的年龄应该和贾宝玉的年龄一致。
37.负责曹家抄家的是继任的江宁织造随赫德。
38.《红楼梦》中第二回借冷子兴与贾雨村之口,说:“贾府虽然萧索了,但是较之平常仕宦之家,到底是气象不同。
”39.按照周汝昌先生《红楼纪历》的编年,到第八十回的时候,贾宝玉已经是十五岁了。
40.(1)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
——林黛玉《葬花吟》(2)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
——林黛玉(3)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贾探春(4)嗳呦呦,那可是千载希逢的!那时候……只预备接驾一次,把银子都花的淌海水似的。
——(第十六回)赵嬷嬷(5)这样螃蟹,今年就值五分一斤,十斤五钱,五五二两五,三五一十五,再搭上酒菜,一共倒有二十多两银子。
阿弥陀佛!这一顿银子,够我们庄家人过一年了。
——(第三十九回)刘姥姥41.宁府与荣府,作者对荣府颇多亲近之情,对宁府则深恶痛绝,曾借柳湘莲之口说:“你们东府里,除了那两个石狮子干净,只怕连猫儿、狗儿都不干净。
”42.秦可卿的告诫,有一些值得注意的地方。
首先,她解释说,家族的败亡是不可避免的必然趋势,所谓“否极泰来,荣辱自古周而复始,岂人力能可常保。
”其次,她说:“眼见不日又有一件非常喜事”,“也不过是瞬间的繁华,一时的欢乐,万不可忘了那‘盛筵必散’的俗语”。
43.敦诚的《寄怀曹雪芹》诗中写到:“劝君莫弹食客铗,劝君莫扣富儿门。
残杯冷炙有德色,不如著书黄叶村。
”用典说明曹雪芹生活状况。
44.敦诚的《寄怀曹雪芹》:“当时虎门数晨夕,西窗剪烛风雨昏。
接蓠倒著容君傲,高谈雄辩虱手扪。
”敦敏的《题芹圃画石》绝句:“傲骨如君世已奇,嶙峋更见此支离。
醉余奋扫如椽笔,写出胸中块垒时!”曹雪芹所画的嶙峋怪石,正是他自己个性与艺术风格的最形象的写照。
45.乾隆二十六年,敦诚、敦敏兄弟前来探望曹雪芹,留下了极其珍贵的两首诗:哥哥敦敏的诗题为《赠芹圃》,敦诚的诗题为《赠曹雪芹》。
46.《红楼梦》的通行本是一百二十回,一般认为前八十回为曹雪芹写的,后四十回为高鹗所做。
《红楼梦》的另一个书名叫《石头记》,但《石头记》都只有前八十回,且均为抄本;而早期的《红楼梦》的刻本均为一百二十回本,它们由程伟元、高鹗于乾隆五十六年(1791)、五十七年(1792)刊刻的(分别叫程甲本、程乙本)。
47.高鹗,字兰墅,别号红楼外史。
48.《红楼梦》的版本一般为脂评本系统和程刻本系统。
49.脂评本中的“脂”指脂砚斋。
脂砚斋并非一个人,而是一个集体笔名给《红楼梦》写评语的共有十个名字,即:脂砚斋、畸笏叟、常(棠)村、梅溪、松斋、立松轩、玉蓝坡、绮园、左绵痴道人、鉴堂。
其中以脂砚斋的批语最多,也最为重要,畸笏叟次之。
50.脂评本是一个笼统的称谓,目前发现的十二个抄本,不一定都有脂评,但其底本都是脂本。
51.脂评本,是指附有脂砚斋评语的《红楼梦》抄本。
主要有以下特点:都是抄本;只有八十回;底本书名为《脂砚斋重评石头记》;附有大量脂砚斋等人评语。
52.十二脂本(1)甲戌本,又称脂残本,脂铨本。
书名《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现存十六回,由清代同志年间大兴刘铨福收藏。
甲戌本脂评最多,十六回共有脂批1631条。
(2)己卯本,又称脂怡本、脂馆本。
书名《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原存三十八回,为第二代怡亲王弘晓时的抄本。
(3)庚辰本,又称脂京本。
书名《脂砚斋重评石头记》。
现存七十八回。
1981年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校注本即以庚辰本为底本,缺文依照其他脂本或程刻本补齐。
有朱墨双色批语,最早、最重要的版本。
(4)列宁格勒藏本,又称脂亚本,书名《石头记》。
(5)有正本,又称戚序本、脂戚本,书名《石头记》。
(6)蒙古王府本,又称蒙府本、脂蒙本,书名《石头记》。
(7)南京图书馆藏本,又称脂宁本,书名《石头记》。
(8)靖应鲲藏本,又称靖本、脂靖本,书名《石头记》。
(9)甲辰本,又称脂梦本、脂晋本,书名《红楼梦》。
存八十回,缺半页。
是现存各种抄本中最完整的本子。
(10)科学院藏本,又称梦稿本、脂稿本。
(11)己酉本,又称脂舒本、舒序本。
(12)郑振铎本,又称脂郑本。
53.程刻本,又称程本,是由程伟元、高鹗将原文的八十回抄本补足一百二十回后而印行的版本。
一般有如下特点:都是刻本;都是一百二十回;书名是《红楼梦》;没有脂砚斋等人的评语。
54.程刻本书名全称《新镌全部绣像红楼梦》,有甲、乙、丙三种版本。
55.程甲本,乾隆五十六年辛亥(1791)萃文书屋木活字印本,一百二十回。
程乙本,是前一年出版的程甲本的修订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