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往礼仪教案

合集下载

《幼儿教师人际交往礼仪》教案

《幼儿教师人际交往礼仪》教案

《幼儿教师人际交往礼仪》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幼儿教师人际交往的重要性,明确教师在与人交往中的角色和责任。

2. 掌握幼儿教师人际交往的基本礼仪,提升教师的职业形象。

二、教学内容1. 幼儿教师人际交往的意义2. 幼儿教师人际交往的基本礼仪3. 幼儿教师在与幼儿、家长、同事交往中的注意事项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幼儿教师人际交往的意义和基本礼仪。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讨论幼儿教师在与幼儿、家长、同事交往中的应对策略。

3. 情景模拟法:分组进行情景模拟,演练幼儿教师与人交往的礼仪。

四、教学准备1. 教学PPT:包含幼儿教师人际交往的意义、基本礼仪及案例分析等内容。

2. 情景模拟道具:如玩具、教具等。

3. 笔记本、笔:供学生记录学习内容。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幼儿教师人际交往的重要性,引发学生思考。

2. 讲解:详细讲解幼儿教师人际交往的意义、基本礼仪及注意事项。

3.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幼儿教师在与幼儿、家长、同事交往中的应对策略。

4. 情景模拟:分组进行情景模拟,让学生演练幼儿教师与人交往的礼仪。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情景模拟等方面的积极参与程度。

2. 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应用,通过心得体会文章的质量进行评价。

3. 情景模拟表现:评价学生在情景模拟中的表现,包括礼仪的正确运用和人际沟通技巧。

七、扩展活动1. 组织一次人际交往礼仪知识竞赛,加深学生对礼仪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2. 开展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模拟不同场景下的人际交往,提高应变能力。

3. 邀请专业人士进行讲座,分享幼儿教育领域的人际交往经验和技巧。

八、课程反馈1.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对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准备的反馈意见,以便进行教学改进。

2. 教学反思: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和教学效果,进行课程教学反思,不断提升教学质量。

九、教学资源1. 推荐阅读:提供相关的人际交往礼仪书籍、文章,供学生进一步学习。

《基本的交往礼仪》教案

《基本的交往礼仪》教案

《基本的交往礼仪》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基本的交往礼仪知识。

2. 培养学生自觉遵守交往礼仪的习惯。

3. 提高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增进同学间的友谊。

二、教学内容1. 交往礼仪的定义和重要性2. 基本交往礼仪规范a. 言谈举止b. 着装打扮c. 待人接物d. 公共场所礼仪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发生在校园里的故事,引发学生对交往礼仪的思考。

2. 新课导入:介绍交往礼仪的定义和重要性。

3. 课堂讲解:讲解基本交往礼仪规范。

4. 案例分析:分析一些典型的交往礼仪案例,让学生明白如何做到遵守礼仪。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交往礼仪。

6. 总结提升:强调交往礼仪在人际交往中的作用。

7. 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课后观察身边的交往礼仪现象,总结自己的感悟。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交往礼仪的知识点和案例。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交往礼仪案例,引导学生思考。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4. 观察法:课后观察身边的交往礼仪现象,总结感悟。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表现,评价其对交往礼仪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2. 课后作业:评价学生对交往礼仪现象的观察和总结能力。

3.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合作和表达能力。

4. 长期观察:观察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交往礼仪表现,评价其习惯的养成情况。

六、教学资源1. 教材:《基本的交往礼仪》2. 课件:用于辅助讲解和展示案例3. 视频:用于播放相关案例和情景剧4. 图片:用于辅助说明和展示交往礼仪要点5. 课堂活动用具:如角色扮演道具等七、教学环境1. 教室:干净整洁,光线充足,通风良好2. 座位安排:有利于学生交流和互动3. 教学设备:投影仪、计算机、音响等4. 教学资源:教材、课件、视频、图片等八、教学时间1. 课时安排:共2课时,每课时45分钟2. 课堂活动时间分配:a. 导入:5分钟b. 课堂讲解:20分钟c. 案例分析:10分钟d. 小组讨论:5分钟e. 总结提升:5分钟f. 课后作业布置:5分钟九、教学注意事项1. 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初中交朋友标准礼仪教案

初中交朋友标准礼仪教案

教案名称:初中交朋友标准礼仪年级:初中学科:德育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交朋友的礼仪,知道如何在与人交往中做到文明礼貌。

2. 培养学生良好的交往能力,提高人际关系的处理技巧。

3.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学会尊重他人,友好交往。

教学内容:1. 交朋友的基本礼仪2. 与人交往的注意事项3. 正确的价值观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向学生提问:“你们觉得什么样的朋友才是好朋友?”引导学生思考交朋友的标准。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想法,教师总结并引出本课主题:“交朋友的标准礼仪”。

二、讲解(15分钟)1. 教师讲解交朋友的基本礼仪,如:见面时要主动打招呼、问候对方、微笑等。

2. 教师讲解与人交往的注意事项,如:倾听他人、不打断他人发言、不嘲笑他人等。

3. 教师通过举例说明正确的价值观在交朋友中的重要性,如:尊重他人、真诚待人、友善等。

三、互动环节(10分钟)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在交朋友中的心得体会。

2. 学生代表发言,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四、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交朋友标准礼仪。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教师给予鼓励和评价。

3. 教师布置作业:让学生结合所学,思考自己在交朋友中的不足之处,并制定改进措施。

教学评价:1. 学生对交朋友标准礼仪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在实际交往中的表现。

3. 学生对正确价值观的认同程度。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讨论等形式,让学生了解了交朋友的标准礼仪,知道了如何在与人交往中做到文明礼貌。

但在实际操作中,学生可能还会遇到各种问题,需要在日常生活中不断练习和提高。

教师应在课后关注学生的表现,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以确保学生能够真正掌握交朋友的标准礼仪。

同时,教师也应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学会尊重他人,友好交往。

小学生交往礼仪教案

小学生交往礼仪教案

小学生交往礼仪教案导言作为一个小学生,要学习的不仅仅是文化知识,还有各种实用技能,比如交往礼仪。

良好的交往礼仪不仅可以让我们增加人际关系、扩充社交圈,更能让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增加信心、自尊和自信。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小学生交往礼仪。

一、言谈礼仪1.打招呼每次见到人都要主动打招呼,比如对于同学,要礼貌的问候:“你好!”或“早上好!”等。

同时也要注意打招呼的语气,不要说得过于生硬,而要亲切自然。

2.称呼礼仪在与同学交往过程中,称呼的正确性显得格外重要。

我们应该尽量避免直呼其名,而应说出称呼,比如“小玲同学”、“小明同学”等。

如果是长辈,更应该加上敬称,比如“爷爷”、“奶奶”等。

这些称呼在字面上看起来很正常,但却可以代表我们对所交往人的关心和尊重。

3.礼仪问候在面对长辈或是对方特别拜访时,需要用到更为严谨的礼仪问候,我们应该尽量使用比较正式的问候语,比如“您好!”、“请问您有需要吗?”等。

二、交往礼仪1.尊重谦让在交往中,我们要时刻尊重别人,尽量不要做出伤害别人的行为。

比如在和人说话的时候,不能插肩而过,或是说出伤人的话语等。

2.礼尚往来处事需要尽量两全其美,不是为了得到自己的荣誉和获益而损害其他人的利益。

礼尚往来不仅是我们应该遵循的精神,也是一种应有的行动。

我们在平常和同学交往时,要有适当的礼尚往来的精神,关心对方,不断的向对方问候,让对方感受到我们的真诚。

3.接纳不同在与人交往的时候,我们需要学会接纳不同的文化、价值观等等。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想法,有些人喜欢某些事物,而有些人则不喜欢。

我们需要尊重和接纳他们的想法和观点,哪怕我们真的认为他们是错误的。

三、行为礼仪1.让先在一个礼貌的社交世界中,我们需要时刻注意让先,先让人家说、先让对方放行、先归还书本等等。

这样的小小行为不仅能够展现我们的礼貌,也能够让我们的社交更加友好和平稳。

2.约定好的事情要遵守在交往中,我们经常需要约定某些事情。

若是迟迟不遵守,将造成很大的麻烦,也会让对方对我们失去信任。

交往礼仪幼儿园中班教案

交往礼仪幼儿园中班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让幼儿了解交往礼仪与互动。

2.能正确地运用基本的交往礼仪,如问候、道歉、表扬等。

3.让幼儿学会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二、教学内容
1.交往礼仪的概念和意义。

2.基本的交往礼仪,如问候、道歉、表扬等。

3.合作活动:幼儿分组合作完成任务。

三、教学过程
1. 教学引入
教师可以通过简单的问候、表扬等方式,向幼儿展示基本的交往礼仪。

2. 学习交往礼仪
1.介绍交往礼仪的概念和意义,让幼儿理解为什么要学习交往礼仪。

2.介绍基本的交往礼仪,如问候、道歉、表扬等,让幼儿学会正确地运
用这些礼仪。

3.进行交往礼仪的模拟活动,让幼儿在模拟中体验交往礼仪的重要性。

3. 合作活动
1.教师将整个班级分成若干小组,让幼儿在小组中互相合作。

2.给予幼儿一个简单的任务,比如搭积木或画画等,在完成任务的过程
中让幼儿学会合作和互相鼓励。

4. 教学总结
教师可以通过简单的绘画活动或讨论等方式,让幼儿总结今天学习的内容。

四、教学评价
对于幼儿的评价应该着重考察幼儿的学习和交往表现。

可以使用观察记录、作
品评价、问卷调查等方式进行评价。

五、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创新教学方式,从而让幼儿更好地学习交往礼仪。

比如可以使用多样化的活动和教具,以激发幼儿学习和交往的兴趣。

同时教师还应该着重培养幼儿的自主学习和合作能力,从而更好地助力他们未来的成长。

《基本的交往礼仪》教案

《基本的交往礼仪》教案

《基本的交往礼仪》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基本的交往礼仪知识。

2. 培养学生自觉遵守交往礼仪的习惯。

3. 提高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促进和谐人际关系。

二、教学内容1. 介绍交往礼仪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学习交往中的基本礼仪规范,如问候、称呼、交谈、倾听、表达、礼貌用语等。

3. 探讨如何在不同场合下运用交往礼仪,如家庭、学校、社会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交往礼仪的基本知识和实践应用。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自觉遵守交往礼仪的习惯。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交往礼仪的基本知识和规范。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事例,引导学生理解和运用交往礼仪。

3. 情景模拟法:设置不同场景,让学生参与实践,提高交往礼仪能力。

4. 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彼此在交往中的经验和感悟。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或事例引出交往礼仪的重要性。

2. 讲解基本知识:介绍交往礼仪的概念、规范和作用。

3.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事例,引导学生理解和运用交往礼仪。

4. 情景模拟:设置不同场景,让学生参与实践,提高交往礼仪能力。

5. 讨论交流:分组讨论,分享彼此在交往中的经验和感悟。

7.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评价方式:采用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

2. 评价内容:a. 学生对交往礼仪知识的掌握程度。

b. 学生在实际交往中的礼仪表现。

c. 学生对交往礼仪的认同感和实践应用能力。

3. 评价标准:a. 知识掌握:能准确理解和表述交往礼仪的基本知识和规范。

c. 认同感:认识到交往礼仪的重要性,愿意主动践行并推广。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加校内外的交往礼仪比赛或活动,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2. 邀请专家或社会人士进行专题讲座,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交往礼仪。

3. 开展交往礼仪主题班会或小组活动,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

八、教学资源1. 教材:《基本的交往礼仪》教材。

社交礼仪校本教材完整教案

社交礼仪校本教材完整教案

社交礼仪校本教材第一部分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社交礼仪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具备基本的社交礼仪素养,如问候、介绍、握手等。

3. 提高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使他们在日常交往中更加得体、大方。

二、教学内容1. 社交礼仪的定义与重要性2. 基本社交礼仪素养a. 问候与答谢b. 介绍与自我介绍c. 握手与鞠躬d. 眼神交流与表情管理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学生掌握基本社交礼仪素养。

2. 难点:培养学生在人际交往中的得体表现。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社交礼仪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互动法: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

3. 实践法: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实际场景,练习社交礼仪。

五、教学过程1. 导入:以一个日常交往场景引发学生对社交礼仪的思考,如公共场所的礼貌行为等。

2. 新课导入:介绍社交礼仪的定义与重要性。

3. 讲解基本社交礼仪素养:a. 问候与答谢:讲解不同场合下的问候方式,如日常问候、正式场合等。

b. 介绍与自我介绍:讲解介绍他人的顺序与方式,以及自我介绍的技巧。

c. 握手与鞠躬:讲解握手的姿势、力度与时间,鞠躬的幅度与场合。

d. 眼神交流与表情管理:讲解眼神交流的重要性,以及在不同场合下的表情管理。

4. 互动环节: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社交礼仪的理解和经验。

5. 实践环节: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实际场景,练习社交礼仪。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和实践活动中的积极性。

2. 角色扮演表现:评价学生在实践环节中的表现,如得体程度、沟通能力等。

3.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程度,以及在日常交往中的应用能力。

社交礼仪校本教材第二部分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社交场合中的着装礼仪。

2. 培养学生具备正确的坐姿、站姿和行走姿势。

3. 提高学生在社交场合中的自信心和优雅度。

二、教学内容1. 社交场合中的着装礼仪2. 正确的坐姿、站姿和行走姿势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学生掌握社交场合中的着装礼仪和正确的身体语言。

《社交礼仪》分课时教案

《社交礼仪》分课时教案

《社交礼仪》分课时教案第一课时:认识社交礼仪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社交礼仪的概念和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具备基本的社交礼仪素养。

教学内容:1. 社交礼仪的定义与重要性2. 基本社交礼仪规范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发生在校园里的故事,引发学生对社交礼仪的思考。

2. 讲解:介绍社交礼仪的概念和重要性,讲解基本社交礼仪规范。

3. 互动: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对社交礼仪的认识和体会。

4. 总结:强调社交礼仪在日常交往中的作用,引导学生重视并培养自己的社交礼仪素养。

作业布置:1. 课后观察身边的同学或家人在社交场合的表现,总结他们的社交礼仪优点和不足。

第二课时:言谈举止礼仪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言谈举止礼仪的基本原则。

2. 培养学生文明礼貌的言谈举止。

教学内容:1. 言谈举止礼仪的基本原则2. 文明礼貌的言谈举止实践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关于言谈举止礼仪的案例,引起学生对主题的关注。

2. 讲解:阐述言谈举止礼仪的基本原则,引导学生了解文明礼貌的言谈举止。

3. 互动:学生分组讨论,模拟不同场景下的文明礼貌言谈举止。

4. 总结:强调言谈举止礼仪在日常交往中的重要性,引导学生自觉践行。

作业布置:1. 课后观察自己在家庭、学校等场合的言谈举止,找出不足之处并进行改进。

第三课时:穿着打扮礼仪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穿着打扮礼仪的基本原则。

2. 培养学生得体的穿着打扮习惯。

教学内容:1. 穿着打扮礼仪的基本原则2. 得体穿着打扮的实践指导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一组穿着打扮得体与不得体的图片,引发学生对主题的思考。

2. 讲解:介绍穿着打扮礼仪的基本原则,分析得体穿着打扮的重要性。

3. 互动: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对穿着打扮礼仪的认识和体会。

4. 总结:强调得体穿着打扮在日常交往中的作用,引导学生注重个人形象。

作业布置:1. 课后与家长沟通,了解家庭对穿着打扮的要求和期望,并基础上制定自己的穿着打扮计划。

社交礼仪教案(优秀7篇)

社交礼仪教案(优秀7篇)

社交礼仪教案(优秀7篇)社交礼仪教案篇一活动目标:1.能主动、快乐地向同伴及幼儿园内熟悉的人问好,知道要做个有礼貌的孩子。

2.认真倾听、理解故事,学说礼貌用语你好、再见,尝试运用体态语言辅助礼貌用语的表达。

活动准备:绘本的多媒体课件一份;幼儿园工作人员向小朋友问好的录像五段;立体纸塑人物两个;自制的《找朋友》歌曲图谱一张。

活动过程:一、游戏导入,快乐问好教师组织《找朋友》游戏,导入主题。

教师介绍游戏规则和玩法,幼儿在找朋友游戏中复习敬礼和握手等动作。

二、故事欣赏,学习问好教师分段讲述故事,幼儿倾听理解故事,学习礼貌用语并用动作辅助表达。

提问:悠悠和马哥哥怎么打招呼的?和羊姐姐呢?悠悠又是怎么样和熊奶奶打招呼的啊?悠悠和马哥哥时做了什么动作?和熊奶奶打招呼时做的是什么动作。

小结:我们和不同的人问好要用不同的方法,和小伙伴要招招手,和长辈要鞠躬。

教师带领幼儿向故事角色问好。

三、游戏翻新,行为练习教师鼓励幼儿向不同的人问好,然后教师依次播放幼儿园这些工作人员回应的的录像。

(本班班主任老师、陌生教师、保健医生、门卫爷爷、礼仪小标兵、本班幼儿的妈妈……) 小结:我们用不同的问好方法和遇到的不同的人要用不同的方法打招呼,打招呼的时候还要有肢体动作。

四、激励迁移,养成礼仪教师出示自制的《找朋友》歌曲图谱,清唱歌曲:找呀找呀找朋友,找到一个好朋友,招招手呀(鞠个躬呀),笑眯眯呀,你是我的好朋友,再见!教师依次出示立体纸塑人物小姐姐和老奶奶,请幼儿一边唱歌曲一边练习问号的动作。

提问:客人老师是我们的长辈还是小伙伴,那我们要怎么样和他们打招呼啊?幼儿集体在歌曲声中和客人老师打招呼。

幼儿园礼仪教案二活动目标:1、通过多种形式鼓励幼儿帮助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

2、鼓励幼儿大胆表述自己的愿望。

3、引导幼儿体验父母的辛苦,增加彼此间的亲情。

活动准备:学过的有关帮成人做事的儿歌、有关亲子活动介绍的联系单。

活动环节:一、谈话活动(一)以图片的形式,帮助幼儿回忆儿歌的内容。

《基本的交往礼仪》教案

《基本的交往礼仪》教案

《基本的交往礼仪》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基本的交往礼仪知识。

2. 培养学生自觉遵守交往礼仪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交往礼仪的定义和重要性2. 基本的交往礼仪规范3. 日常交往中的礼仪注意事项4. 礼仪在人际关系中的作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基本的交往礼仪规范和日常交往中的礼仪注意事项。

2. 教学难点:理解交往礼仪的重要性,并将礼仪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交往礼仪的定义、重要性以及基本规范。

2. 案例分析法:分析日常生活中的礼仪案例,引导学生认识到礼仪的重要性。

3. 讨论法: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礼仪的认识和体会。

4. 实践演练法:模拟情景,让学生亲身参与,实践所学礼仪知识。

五、教学准备:1. 课件:制作涵盖基本礼仪规范和日常礼仪注意事项的课件。

2. 案例素材:收集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礼仪案例,用于教学分析。

3. 情景道具:准备一些用于模拟情景的道具,如衣服、饰品等。

4. 评分表:制定一个礼仪评分表,用于评价学生的实践表现。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有趣的礼仪小故事引起学生的兴趣,导入新课。

2. 讲解基本礼仪规范:讲解基本的交往礼仪规范,如问候、礼貌用语、排队等。

3. 分析日常礼仪案例:分析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礼仪案例,让学生认识到礼仪的重要性。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礼仪的认识和体会。

5. 实践演练:设置情景,让学生亲身参与,实践所学礼仪知识。

七、教学反思:在课后对教学效果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基本的交往礼仪知识。

如果有不足之处,需要改进的地方,下次课前进行调整。

八、作业布置:1. 让学生列举出自己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礼仪问题,思考如何解决。

九、课后服务:对于课堂上没有完全掌握知识的学生,提供课后辅导,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交往礼仪知识。

十、教学评价: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目标: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应确保目标具有可衡量性、具体性和可实现性,以便于在课后评估教学效果。

《基本的交往礼仪》教案

《基本的交往礼仪》教案

《基本的交往礼仪》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基本的交往礼仪知识。

2. 培养学生文明交往的习惯和意识。

3. 提高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交往能力和素养。

二、教学内容:1. 交往礼仪的定义和重要性2. 基本的交往礼仪原则3. 日常生活中的交往礼仪注意事项4. 不同场合下的交往礼仪要求5. 交往礼仪的实践与演练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交往礼仪的基本知识和原则。

2. 案例分析法:分析日常生活中的交往礼仪实例。

3. 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不同场合下的交往礼仪。

4. 实践演练法:模拟不同场景,让学生亲身体验和练习交往礼仪。

四、教学准备:1. 教案、教材、课件等教学资源。

2. 教室环境布置,如座位排列、投影仪等。

3. 实践演练道具和器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交往礼仪的定义和重要性。

2. 讲解:详细讲解基本的交往礼仪原则和日常生活中的注意事项。

3. 案例分析:分析实例,让学生了解不同场合下的交往礼仪要求。

4. 讨论: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在交往中的经验和感悟。

5. 实践演练:模拟不同场景,让学生亲身体验和练习交往礼仪。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7. 作业布置:布置课后练习,巩固所学内容。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基本交往礼仪知识的掌握。

2. 角色扮演:观察学生在模拟场景中的交往礼仪表现,评估其实际应用能力。

3.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对交往礼仪的理解和实践。

4. 课后作业:通过学生的课后练习,检查其对课堂内容的吸收和理解。

七、教学拓展:1. 组织一次实地考察活动,让学生在真实环境中学习和实践交往礼仪。

2. 开展“交往礼仪优秀学生”评选活动,激励学生更好地遵守礼仪规范。

3. 邀请专家进行讲座,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交往礼仪的重要性。

八、教学反思:1. 总结课堂中学生的主要问题和困难,思考如何改进教学方法。

2. 分析学生的实际交往场景,评估教学内容与实际需求的契合度。

社交礼仪教案(优秀8篇)

社交礼仪教案(优秀8篇)

社交礼仪教案(优秀8篇)社交礼仪教案篇一活动目标:1、学习接打电话的礼貌用语和注意事项。

2、感受接打电话的乐趣,愿意在接打电话的过程中表达自己的情感。

体会与人正确愉快地交往。

活动准备:1、台式电话机两部。

2、可制作成简易电话用的一次性纸杯、毛线、牙签等材料。

3、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1、通过复习歌曲《打电话》引出活动主题,引发幼儿的兴趣。

教师:你们知道歌曲里唱了一件什么事情吗?2、鼓励幼儿说出自己打电话的经验。

教师:你们平时打过电话吗?你都和谁打过电话?3、教师表演打电话,引导幼儿学习接打电话时的礼貌用语和注意事项。

(1)教师:喂,您好,请问你找谁?请稍等,我正在给小朋友上课,等下课我再打给你,好吗?再见!(2)教师:小朋友,老师刚才在做什么?都说了些什么?(3)幼儿讨论打电话时应该怎样礼貌地与人交谈。

(4)教师:谁知道还要注意哪些打电话的问题呢?教师:打电话的时间不要过早或过晚,以免影响别人休息;也不能在别人工作、学习或有事的时候打电话。

4、幼儿尝试用礼貌用语两两结伴玩“打电话”的游戏。

(1)幼儿和同伴自由组合玩“打电话”的游戏。

5、引导幼儿制作电话,玩“打电话”的游戏。

(1)教师:刚才小朋友都学会了怎样打电话了,可是你们想不想自己动手做电话呢?制作方法:把毛线的一头绑在牙签上,将毛线的另一头从杯子上面的小洞穿过去后拉出来,然后再穿过一个杯子,将毛线绑在另一个牙签上。

瞧,电话就这样做好了,小朋友也来试试吧。

(2)幼儿两人一组制作电话,玩游戏。

社交礼仪教案篇二设计意图:培养幼儿的代客礼仪,通过情景表演、讲述及游戏活动,让幼儿知道客人来之前应准备什么,客人来时如何招待客人,客人走时如何道别,从而培养幼儿文明礼貌的行为和热情好客的品质。

活动目标:1、主动学说招待客人常用的短句;在教师的启发下,学说招待客人常用的短句;在教师的启发下,和大家一起学说招待客人常用的短句;2、养成热情、主动待客的习惯。

3、喜欢与同伴合作,体验运动的挑战与快乐。

《基本的交往礼仪》教案

《基本的交往礼仪》教案

《基本的交往礼仪》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基本的交往礼仪知识。

2. 培养学生文明交往的习惯和意识。

3. 提高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交往能力,使他们在与人交往中更加得体、大方。

二、教学内容:1. 介绍基本的交往礼仪概念和重要性。

2. 学习日常生活中的交往礼仪,如问候、介绍、交谈、告别等。

3. 分析常见的交往礼仪错误,并提出纠正方法。

4. 探讨如何在不同场合下运用交往礼仪,如学校、家庭、公共场所等。

5. 总结和复习本节课所学的交往礼仪知识。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基本的交往礼仪知识。

2. 运用情景模拟法,让学生在模拟生活中实践所学礼仪。

3. 采用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交往礼仪的应用和注意事项。

4. 利用案例分析法,分析交往礼仪错误,并提出改正措施。

四、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的教学PPT,包括图片、案例等。

2. 准备情景模拟的材料和道具。

3. 准备小组讨论的问题和话题。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发生在校园里的故事,引发学生对交往礼仪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基本概念:讲解交往礼仪的定义、重要性以及日常生活中的基本礼仪。

3. 情景模拟:设置不同场景,让学生模拟实践所学礼仪,如遇到熟人如何问候、介绍自己、与他人交谈等。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在实际生活中遇到的具体情境,如何运用交往礼仪解决问题。

5. 案例分析:分析常见的交往礼仪错误,让学生认识到错误并学会纠正。

6. 总结复习:对本节课所学的交往礼仪知识进行总结和复习,帮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7. 课后作业:布置一道关于交往礼仪的实践作业,让学生在课后加以练习和应用。

六、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交往礼仪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2. 通过情景模拟和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实际应用中所表现出的交往礼仪能力。

3. 收集学生的课后作业,分析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运用交往礼仪的情况。

七、教学拓展:1. 邀请专业人士进行讲座,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交往礼仪的知识和技巧。

《基本的交往礼仪》教案

《基本的交往礼仪》教案

《基本的交往礼仪》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基本的交往礼仪知识,提高自己的社交能力。

2. 培养学生尊重他人、讲文明、有礼貌的良好习惯。

3. 引导学生运用礼仪知识,处理日常生活中的问题,提升个人素质。

二、教学内容:1. 交往礼仪的定义和重要性2. 基本礼仪规范3. 日常交往中的礼仪注意事项4. 礼仪在不同场合的应用5. 礼仪与个人素质的关系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交往礼仪的基本知识和规范。

2. 案例分析法:分析日常生活中的礼仪实例,引导学生正确运用礼仪。

3. 讨论法: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彼此对礼仪的认识和体会。

4. 角色扮演法:模拟不同场景,让学生实际操作,提高交往礼仪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案、PPT、多媒体设备2. 案例材料、讨论题3. 角色扮演道具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交往礼仪的定义和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讲解基本礼仪规范,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日常交往中的礼仪注意事项。

3.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认识到礼仪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和重要性。

4. 讨论: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彼此对礼仪的认识和体会,互相学习、交流。

5. 角色扮演:模拟不同场景,让学生实际操作,提高交往礼仪能力。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礼仪在日常交往中的重要性。

7. 作业: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

8. 课后辅导:针对学生作业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课后辅导,确保学生掌握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以及对待同学和老师的礼貌态度。

2. 角色扮演评价:评价学生在角色扮演中的表现,包括礼仪运用是否得当、沟通是否顺畅等。

3. 课后作业评价: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估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4. 综合评价:结合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角色扮演表现,综合评价学生的交往礼仪能力。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加校内外礼仪比赛,提高学生的礼仪素养。

《社交礼仪教案》幼儿行为规范训练游戏选教案

《社交礼仪教案》幼儿行为规范训练游戏选教案

《社交礼仪教案》幼儿行为规范训练游戏选教案。

一《社交礼仪教案》1、教育目标(1)培养幼儿的互助合作意识,提高幼儿的交往能力和社交礼仪能力。

(2)学习并掌握幼儿应该注意的身体姿势和语言表达。

(3)提高幼儿的自理能力和自信心。

2、教育内容(1)站立姿势:教导幼儿如何优雅地站立,保持良好的姿势。

(2)行走姿势:引导幼儿学会在走路时保持舒适自然的姿势,避免手足乱舞,冲撞他人。

(3)语言表达:训练幼儿掌握一些基本语言表达规范,如问候语、道歉语、谢谢语等。

(4)社交礼仪:浅谈幼儿应该怎样与别人交往,例如怎样遵守礼仪、尊重他人等。

3、教育方法(1)游戏教学法:针对幼儿年龄特点,运用游戏教学方法来提高幼儿们的学习兴趣,如模拟场景、小剧场互动、角色扮演等。

(2)示范教学法:通过教育者的示范,让幼儿知道这是一个怎样的标准,有一个怎样的目标。

(3)讨论教学法:利用讨论,让幼儿们在讨论的过程中学到不同的观点,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交流能力。

4、评估方法(1)直接观察法:直接观察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看是否有较大改进。

(2)问卷调查法: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幼儿是否掌握了一些社交礼仪并得到家长的参与。

二、幼儿行为规范训练游戏选教案1、《做一个优雅、自信的小朋友》(1)活动目的:让幼儿们认识到优雅、自信的行为对人际交往的重要性,学会如何表现自己。

(2)活动内容:分别安排小组让幼儿们进行“优雅、自信”大比拼。

比如,让幼儿模拟自我介绍、优雅地开门、散步、说话、举止等能够体现品质的行为。

最后评选出“最优雅、自信”的小朋友。

(3)活动评估:直接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讨论幼儿的评选标准、和问卷调查家长对孩子身上的改变。

2、《温馨问候,是美好生活的开始》(1)活动目的:让幼儿知道问候的重要性,培养幼儿的互相关心、关注他人的意识。

(2)活动内容:让幼儿们学习问候,把常见问候语印制在卡片上,当幼儿间见面、告别时,递给别人一张问候语卡片。

通过活动教育幼儿们学会微笑、道别等一些基本礼仪。

交往礼仪教案

交往礼仪教案
1.从小事做起、注意细节
2.平等相待、尊重他人
3.顾全大局、球的和谐
4.增意志力,提高自控力,逐步克服自身不良习惯
Welcome To
Download !!!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三、自觉践行交往礼仪规范
阅读学习教材19---21页内容:
1、养成遵守交往礼仪规范的习惯.
“从小事做起、注意细节”
“平等相待、尊重他人”
“顾全大局、球的和谐”
“增意志力,提高自控力,逐步克服自身不良习惯”
案例故事:梅兰芳与齐白石
1913年,19岁的梅兰芳首次去上海丹桂第一舞台演出,一举成名。在此期间,他结识了一些知名画家,也包括齐白石。有一次,齐白石应邀到一户人家做客,这天所到宾客多是达官显贵,衣饰锦绣,光彩耀人,只有齐白石布衣粗履,显得十分寒酸,在客厅坐下后被冷落一旁。不一会儿,主人满面喜色领着梅兰芳走进客厅,满座宾客见了都一下子站起来欢迎,争先恐后地与之握手。梅兰芳突然瞥见齐白石孤单单地坐在一旁,立即挤出人群向齐白石走去,恭恭敬敬地叫了一声:“老师!”然后便同他亲切地交谈起来。这场景使在座者大为惊讶。齐白石深为感动,事后特地画了一幅《雪中送炭》赠与梅兰芳。
交往礼仪表面看反映的是人际交往的方式和行为但它却代表着一种强大的道德力2交往礼仪的意义遵守交往礼仪的基本要求既是提高个人道德素质的需要也是建设社义精神文明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需要
【课题】交往礼仪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交往礼仪的基本要求、交往礼仪的作用、遵守交往礼仪基本要求的意义。
能力目标:认同交往礼仪重“亲和”,注重人际交往中的“亲和效应”。
启示1:“平等相待、尊重他人“
观看多媒体图片:将相和与红军过草地
启示2:顾全大局,求得和谐

礼仪教案(精选10篇)

礼仪教案(精选10篇)

礼仪教案(精选10篇)礼仪篇1一、评一评,议一议:这些小朋友做的对吗?(1) 不等别人入座自己先吃。

(2) 让长辈先吃。

(3) 抢菜、乱翻菜。

(4) 面向餐桌打喷嚏。

(5) 当众惹人倒胃口。

(6) 主动摆碗筷。

正确的做法:1 主动帮助家长擦桌子、摆碗筷、端菜,等人到齐才能用餐。

2 请长辈先夹菜。

3 不抢菜,不在菜盆中乱翻,不碰翻桌上的盘子、杯子。

4 打喷嚏、咳嗽应面朝餐桌后面,拿手帕或餐巾遮住口鼻。

5 在餐桌上不要当众提到“好难吃”、“上厕所”之类的词,以免别人倒胃口。

二、练一练:分小组练一练餐桌上应注意的礼仪。

礼仪教案篇2一、本节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本节课内容选自高等教育出版社《秘书礼仪基础》教材第四章第二节中的日常接待礼仪。

接待是秘书工作中最基本的日常事务,公司所有拜访的客户都必须经过前台才能到达被访人那里。

前台秘书的主要作用是甄别客人,做到过滤与分流。

让该见到上司的客人第一时间见到上司或要拜访的人,而把那些无关紧要的人客气地挡在门外。

前台秘书每天要接待来自四面八方的形形色色的客人,做好接待礼仪,对塑造公司良好形象是十分重要的。

因此,本节课的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是显而易见的,学生掌握此部分内容对今后的工作也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本次授课的班级为职中高一商贸班的学生,刚刚接触秘书专业,既无理论基础又无实践经验,学生对书本枯燥的理论知识没有很大的兴趣,鉴于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实际情况,我把这节课定位为活动课。

三、教学内容《接待礼仪》这节课主要内容分两部分:一是秘书接待的基本礼仪要求,要学生掌握接待各项礼仪工作,正确使用接待语言和迎、送、引、领技巧;二是礼仪实践部分,通过学生的模拟和演示,让学生在秘书接待情境中体验并感悟接待礼仪,做一个优雅大方得体的秘书。

四、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按行为规范做好接待各项礼仪工作;正确使用接待语言和迎、送、引、领技巧;2、能力目标:教会学生待客礼仪,在日常生活中礼貌待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寓言告诉我们与人交往,愤怒和暴力只能使问题更加的复杂化,我们要.
想获得别人的尊重,就要首先学会尊重别人。尊重别人的最佳方法,就是用“礼貌”叩开他人的心扉,让他感受到你的诚意和真心,这样他才能心悦诚服地与你交往。本节课我们将学习《交往礼仪营造和谐人际关系》。
【新课学习】
创境激趣:提出案例,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课题】交往礼仪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交往礼仪的基本要求、交往礼仪的作用、遵守交往礼仪基本要求的意义。能力目标:认同交往礼仪重“亲和”,注重人际交往中的“亲和效。”应情感目标:自觉践行交往礼仪规范,养成遵守交往礼仪规范的良好
惯。
【教学重点】交往礼仪的基本要求、交往礼仪的作用
【教学难点】自觉践行交往礼仪规范,养成遵守交往礼仪规范的良好
团结友爱、诚实守信、平等互尊、互利互助3.交往礼仪的类型
日常交往礼仪:见面礼仪、交谈礼仪、电话礼仪等
不同场合礼仪:做客与待客礼仪、进餐礼仪、公共场所礼仪、习俗礼仪等
涉外礼仪
、案例故事4.
在辽宁师范大学教育系里,曾经有两位特殊的学生,一位叫周婷婷,另一位叫王铮。她们一个双目失明,一个双耳失聪。然而,就是这样的两个人组成了“海伦.凯勒”号联合舰队,两人在生活上、学习上互帮互助,周婷婷听不清看得清,她做了王铮的眼睛;王铮看不清,她做了婷婷的耳朵,两人取长补短,扬长避短,在学习上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结合案例故事:1、说明“交往礼仪重亲和”的道理。
2、交往礼仪的作用与意义
1.阅读学习教材17---18页内容:
(1)、交往礼仪的作用
交往礼仪的核心是尊重和友好
交往礼仪是一个人文化修养和优良品德的外在表现,具有重要的亲和作用。
交往礼仪,反映社会风貌和公民文明程度。
讲文明、有礼貌、懂礼仪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给我们提出的要求。交往礼仪表面看反映的是人际交往的方式和行为,但它却代表着一种强大的道德力量。
惯。
【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
【学法指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法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风总要和太阳争执谁的力量大。风说:我可以证明我的力量是巨大的。你看,地下正走着一位身披大衣的老者,我能比你更快速地将他的大衣脱掉。于是,太阳躲进乌云里,风使出它所有的威力狂吹,但是,风吹得越大,那老者越将他的大衣牢牢抓住。最后,等到风筋疲力尽停下来时,太阳从云彩里钻了出来,对那位老者投去和气的微笑。不久,那位老者便用手将他前额的汗水拭去,并轻轻脱掉身上的大衣。太阳对风亲切地说:“仁慈和友善总要比愤怒和暴力更为有力。”
、交往礼仪的意义)2(.
遵守交往礼仪的基本要求,既是提高个人道德素质的需要,也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需要。
遵守交往礼仪的基本要求,可以拉近与交往对象的距离,取得对方的理解以利于沟通,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
遵守交往礼仪的基本要求,可以展示我国人民讲文明、讲礼貌、热情大方、自尊自强的良好精神面貌,有利于增进国际交往。
讨论问题:周婷婷和王铮的事例体现了交往礼仪的什么基本要求?
观看多媒体图片:这些图片体现了交往礼仪的哪些类型?
交往礼仪重亲和二、案例故事:电影《元帅与士兵》中有这样一个镜头:元帅远道来广洲看望集训队员,队员们闻讯集合,请元帅去训话。元帅低声埋怨:“乱弹琴。”尔后,他缓步走到队列前:“要我讲话,我就两个字,解散!”大家面面相觑,疑惑不解。元帅走到大树下,坐在棕垫上,招呼大家围过来,笑眯眯地说:“用训话代替训练,能训练出打硬仗的士兵?我是来找大伙谈心的,来帮助你们解决困难的。”队员们的拘谨一下子飞到九天云外,元帅和士兵亲切交流,关系融洽。
爸爸说:“从今以后,如果你一天都没有发脾气,就可以在这天拔掉一根钉子。”日子一天一天过去,最后,钉子全被拔光了。
男孩很高兴地发现,自己克服掉了自身的坏脾气和跟人吵架的不良习惯。
启示3:“增强意志力、提高自控力逐步克服自身的不良习惯”
三、自觉践行交往礼仪规范
阅读学习教材19---21页内容:
1、养成遵守交往礼仪规范的习惯.
“从小事做起、注意细节”
“平等相待、尊重他人”
“顾全大局、球的和谐”
“增意志力,提高自控力,逐步克服自身不良习惯”
案例故事:梅兰芳与齐白石
1913年,19岁的梅兰芳首次去上海丹桂第一舞台演出,一举成名。在此期间,他结识了一些知名画家,也包括齐白石。有一次,齐白石应邀到一户人家做客,这天所到宾客多是达官显贵,衣饰锦绣,光彩耀人,只有齐白石布衣粗履,显得十分寒酸,在客厅坐下后被冷落一旁。不一会儿,主人满面喜色领着梅兰芳走进客厅,满座宾客见了都一下子站起来欢迎,争先恐后地与之握手。梅兰芳突然瞥见齐白石孤单单地坐在一旁,立即挤出人群向齐白石走去,恭恭敬敬地叫了一声:“老师!”然后便同他亲切地交谈起来。这场景使在座者大为惊讶。齐白石深为感动,事后特地画了一幅《雪中送炭》赠与梅兰芳。
引导学生思考:分析美国总统威尔逊这段话的人际交往内容。
学生活动:学生积极思考、讨论问题,并发表意见。
引思明理:
阅读学习教材16---17页内容:一、交往礼仪的含义1.
交往礼仪是社会成员在相互往来中的行为规范与待人处世的准则。在我们的社会中,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以集体主义为指导的相互服务的关系、竞争合作的关系、团结和谐的关系。2.交往礼仪的基本要求
启示1:“平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相待、尊重他人“
观看多媒体图片:将相和与红军过草地
启示2:顾全大局,求得和谐
分析材料:
从前,有一个脾气很坏的男孩,他的爸爸给了一袋钉子,告诉他,每次发脾气或者跟人吵架的时候,就在院子的篱笆上一根。第一天,男孩钉了37根钉子。后面的几天他慢慢学会了控制自己的脾气,每天钉的钉子也逐渐减少了,他发现,控制自己的脾气,实际上钉钉子要容易得多。终于有一天,他一根钉子都没有钉,他高兴地把这件事告诉了爸爸。
美国总统威尔逊曾经说过:“假如你握紧两只拳头来找我,我想我可以告诉你,我会把拳头握得更紧;但假如你找我来说:‘让我们坐下好好商量,假如我们之间的意见有不同之处,看看原因出在哪里,主要的症结在什么地方。'我们会觉得彼此的意见相离不是十分远。我们的意见不同之处少,相同之处多,并且只要彼此有诚意、耐性和愿望去接近,我们相处并不是十分难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