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直流单臂电桥实验
实验9直流单臂电桥惠斯登电桥
![实验9直流单臂电桥惠斯登电桥](https://img.taocdn.com/s3/m/ce08444676a20029bc642d18.png)
实验9 直流单臂电桥(惠斯登电桥)一.目的要求1.掌握电桥测量电阻的原理和方法。
2.了解电桥的测量精确度所依赖的条件。
3.学会使用箱式电桥。
二.引言用伏安法测电阻,受所用电表内阻的影响,在测量中往往引入方法误差;用欧姆表测量电阻虽较方便,但测量精度不高。
在精确测量电阻时,常使用电桥进行测量。
其测量方法同电位差计一样同属于比较测量法。
电桥不仅可以测量电阻,还可以测量许多与电阻有关的电学量和非电学量(把这类非电学量通过一定的手段转换为电学量进行测量),而且在自动控制技术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实验所讨论的是直流单臂电桥(又称惠斯登电桥),主要是用来测量中等阻值(10~105Ω)电阻的;测量低阻(10~10-5Ω)用直流双臂电桥(又称凯尔文电桥);测量高阻(106~1012Ω)则用专门的高阻电桥或冲击法等测量方法。
三.原理1.电阻的测量 直流单臂电桥的原理性电路如图所示。
它是由四 个电阻R a 、R b 、R 0、R X 联成一个四边形回路,这四个电阻称做电桥的四个“臂”。
在这个四边形回路的一条对角 线的顶点间接入直流工作电源,另一条对角线的顶点间接入检流计,这个支路一般称做“桥”。
适当地调节R 0值,可使C 、D 两点电位相同,检流计中无电流流过,这时称 电桥达到了平衡。
在电桥平衡时有:R a I a =R b I bR X I X =R 0I 0且 I a =I X , I b =I 0则上式整理可得:0ba R R R R X 图9.1 为了计算方便,通常把R a /Rb 的比值选作成10n (n=0,±1,±2,…)。
令C=R a /R b ,则:R X =C R 0 (9.2) 可见电桥平衡时,由已知的R a 、R b (或C )及R 0值便可算出R X 。
人们常把R a 、R b 称做比例臂,C 为比例臂的倍率;R 0称做比较臂;R X 称做待测臂。
四.仪器用具AC5/Ⅱ型指针式检流计,比例臂电阻四个(10Ω,100Ω,100Ω,1000Ω),电阻箱,甲电池二节,待测电阻两个,电键两个,滑线变阻器,微安表头一只(量限200μA,内阻700Ω左右),QJ —24型箱式直流电桥,数字繁用表。
实验5 单臂电桥法测量电阻
![实验5 单臂电桥法测量电阻](https://img.taocdn.com/s3/m/c7d78ac9050876323112126d.png)
实验五 单臂电桥法测量电阻一、实验目的1. 理解并掌握单臂电桥测电阻的原理。
2. 学习用箱式单臂电桥测中值电阻。
二、实验器材稳压电源、电阻箱一个、QJ23a 型箱式惠斯登电桥(直流单臂电桥)、待测电阻4只,导线等。
三、实验原理我们知道的用伏-安法测电阻、用万用表(欧姆表)测电阻都只是一种粗略测量电阻阻值的方法,其相对误差一般都在百分之几以上。
原因是在上述这些测量中电表本身的非理想化,给测量带来附加的误差。
为了减小这种由于电表非理想化所带来的测量误差,我们学习一种用惠斯登电桥测量电阻的方法。
在这个电路中,只要想办法使电流表(检流计)两端电势相等,则通过电表的电流就可以为零。
这种情况就称为“电桥平衡”。
根据电桥平衡所需满足的关系,我们就可精确地测量电阻了。
其测量原理如下:图1是惠斯登电桥的原理图,图中由可调标准电阻R 1、R 2、R 0和被测电阻R x 组成一个四边形ABCD ,每一边称为电桥的一个臂。
通常称R 1、R 2为比例臂电阻,它们成为一个比例系数C ;R 0称为调节电阻,用来调节电桥平衡。
一般在对角线两端接上检流计G ,在另一对角线两端接电源E 。
电桥接通后,一般在桥路上有电流通过,则检流计G 的指针会发生偏转。
如果能适当调节R 1、R 2和R 0,使桥的B 、D 两端电势相等,则检流计上无电流通过,指针应指在零位,这时电桥达到平衡。
电桥平衡时,有0=g I ,则有:x I I I I ==201, 各桥臂电阻上的电压降之间有关系式:x x R I R I R I R I ==002211,将此两式相除,则有:其中,C 称为比例臂的倍率,实验中C 应取合适的倍率(一是取10的整数次幂,二是要保证测量结果至少有四位有效数字)。
由于在式中R 1、R 2和R 0是已知电阻,所以只要提高R 1、R 2和R 0的准确度,就可以提高待测电阻R x 的测量准确度。
四 、实验步骤(1)实验前认真读QJ23a 型直流电桥的使用说明书。
直流单臂电桥测电阻实验结论
![直流单臂电桥测电阻实验结论](https://img.taocdn.com/s3/m/19fa59cb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8eaa046.png)
直流单臂电桥测电阻实验结论在这个充满科学与技术的时代,直流单臂电桥测电阻实验,听上去就像个高大上的项目,其实没那么复杂,咱们今天就来聊聊这个有趣的实验。
想象一下,咱们的实验室就像一个神奇的魔法屋,各种仪器齐刷刷地摆在桌子上,仿佛在等待我们去揭开它们的秘密。
说到电桥,大家或许会想起桥梁,但这个可不是给汽车过河的,而是帮助我们测量电阻的“桥梁”。
想象一下,你要测量一根电线的电阻,简单得很,直接把它接到电桥上,哗啦一下就能得到结果。
这个电桥就像个调皮的小孩子,总是喜欢给你一些小挑战。
得把它的电路接好,不然就像你要走路却鞋带松了,走起来岂不是要摔倒?在这个过程中,咱们需要注意几个小细节,比如电源要稳,电流得适中,否则会像吃了辣椒一样,让你感到不适。
就拿电阻器来说吧,测量它的电阻,就得把它放在电桥的指定位置。
这就像在比赛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位置,只有站对了,才能赢得比赛。
在实验过程中,指针的跳动简直就像在舞蹈。
刚开始的时候,可能会有点小紧张,生怕自己搞错了,但没关系,慢慢来,大家都经历过这个过程。
看到指针在刻度上摆动,那种感觉就像看着一场精彩的比赛,心里一阵阵地激动。
稳住心态,等待指针稳定下来,嘿,这个时候,结果就出来了!根据指针所指的刻度,你就可以得出电阻的数值。
简简单单,一目了然。
实验会遇到一些“小插曲”,比如电流不稳定、读数不准,这些就像生活中的小波折。
你可能会挠挠头,想要找出原因。
找找连接线有没有松动,或者仪器有没有故障,很多问题就是这样简单。
反而是这些小问题,让我们学会了如何解决困难,培养了我们的耐心和细心。
说到实验的结论,简单来说,电桥的使用原理让我们可以很精准地测量电阻。
这就像在烹饪的时候,量好每一种材料,才能做出美味的菜肴。
使用电桥的过程中,我们得到了电阻的准确值,而这个值在实际生活中可是非常重要的。
想想你家里的电器,如果电阻不合适,可能就会烧掉电器,损失可大了去。
因此,掌握直流单臂电桥的使用,对于我们日后的学习和生活都是非常有帮助的。
直流单臂电桥(惠斯通电桥)测电阻
![直流单臂电桥(惠斯通电桥)测电阻](https://img.taocdn.com/s3/m/9c9ef1e29e31433238689301.png)
直流单臂电桥(惠斯通电桥)测电阻一、实验目的(1) 掌握用惠斯通电桥测电阻的原理和方法; (2) 掌握线路连接和排除故障的技能; (3) 掌握调节电桥平衡的操作方法。
二、实验仪器直流单臂电桥:箱式电桥,电阻箱,待测电阻,数字万用表,直流稳压电源,开关。
二、实验原理 1、电路原理直流单臂电桥的电路如图1所示,被测电阻Rx 和标准电阻R0,R1,R2构成电桥的四个臂。
在CD 端加上直流电压,AB 间串接检流计G ,用来检测其间有无电流(即A 、B 两点有无电势差)。
“桥”指AB 这段线路,它的作用是将A 、B 两点的电势直接进行比较,以确定电桥的平衡状态。
图1 直流单臂电桥原理图当电源接通后,电路中将有电流通过,并分别在各桥臂的电阻上产生电压降。
在一般情况下,A 、B 两点间将有电位差,因而,有电流Ig 通过检流计,使检流计指针偏转。
适当调节1R 、2R 或 0R 的电阻值,可以使A 、B 两点的电位相等,检流计中无电流通过,即Ig=0,称电桥达到了平衡。
这时,电桥四个臂上电阻的关系为:102x R R R R =,或1002x RR R kR R =⋅= (1)'R E 1KACD上式称为电桥平衡条件。
其中,12R k R =称为比率臂倍率,0R 称为比较臂,x R 称为测量臂。
若0R 的阻值和倍率k 已知,即可由上式求出x R 。
调节电桥平衡方法有两种:一种是保持0R 不变,调节12/R R 的比值;另一种是保持12/R R 的比值不变,调节电阻0R 。
本实验采用后一种方法,即保持12/R R 不变。
2、电桥灵敏度在实验中,检流计指零即认为电桥平衡。
因检流计的灵敏度是有限的,从而给测量带来误差。
为此引入电桥灵敏度S 的概念:xnS R ∆=∆ (2) 式中x R ∆是电桥平衡后x R 的微小改变量,n ∆是由改变量x R ∆而引起的检流计指针偏转格数。
灵敏度S 的物理意义是电桥平衡后,改变待测电阻阻值大小引起检流计指针偏转的格数。
单臂电桥测电阻实验报告
![单臂电桥测电阻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cb2268bd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bea4671.png)
单臂电桥测电阻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单臂电桥测量电阻的方法,掌握电桥测量电阻的原理和方法,加深对电桥平衡条件的理解,提高实验操作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
实验仪器和设备:1. 单臂电桥装置。
2. 电源。
3. 电阻箱。
4. 万用表。
5. 导线。
实验原理:电桥是利用电流在两个相对的分支中建立平衡条件的一种电路。
在电桥平衡时,电流计的指针不偏转,即两个电桥臂中的电动势相等,电桥平衡条件为R1/R2=R3/R4,其中R1、R2分别为已知电阻箱的两个分支,R3为未知电阻,R4为可变电阻。
实验步骤:1. 接通电源,调节电桥臂中的电阻箱,使电桥平衡,记录下R1、R2、R3的数值。
2. 更改未知电阻R3的数值,再次调节电桥臂中的电阻箱,使电桥再次平衡,记录下R1、R2、R3的新数值。
3. 根据记录的数据,计算出R3的电阻值。
实验数据:第一组数据,R1=100Ω,R2=200Ω,R3=150Ω。
第二组数据,R1=100Ω,R2=200Ω,R3=200Ω。
实验结果分析: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可得,第一组数据中R3的电阻值为150Ω,第二组数据中R3的电阻值为200Ω。
可以看出,当未知电阻R3的数值发生变化时,电桥平衡的条件也随之发生变化,通过实验数据的对比分析,可以准确地测量出未知电阻R3的电阻值。
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掌握了单臂电桥测电阻的方法,加深了对电桥平衡条件的理解,提高了实验操作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
同时,实验结果表明,电桥测量电阻的方法是一种准确可靠的测量电阻值的方法,可以广泛应用于实际工程中。
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过程中要注意调节电桥臂中的电阻箱,使电桥平衡。
2. 实验数据记录要准确,计算过程要仔细。
3. 实验结束后,要及时关闭电源,整理实验仪器和设备。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不仅掌握了电桥测量电阻的原理和方法,还提高了实验操作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
这对我们今后的学习和科研工作都具有重要意义。
直流单臂电桥实验报告
![直流单臂电桥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2b313a93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d0.png)
直流单臂电桥实验报告直流单臂电桥实验报告引言:直流单臂电桥是一种常用的电子测量仪器,用于测量电阻、电容和电感等元件的参数。
本实验旨在通过搭建直流单臂电桥电路,并进行相关测量,来了解电桥的原理和应用。
一、实验目的1. 了解直流单臂电桥的工作原理;2. 学会搭建直流单臂电桥电路;3. 掌握使用直流单臂电桥测量电阻、电容和电感等元件参数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直流单臂电桥是由电源、电阻、电容、电感和测量仪器等组成的电路。
其工作原理是通过调节电桥电路中的电阻、电容或电感,使得电桥平衡,即电桥两侧电压相等。
在平衡状态下,可以根据电桥中的元件参数计算出待测元件的参数。
三、实验步骤1. 搭建直流单臂电桥电路:将电源正极连接至电阻R1,电源负极连接至电阻R2,电容C和电感L分别连接至R1和R2的中点,测量仪器连接至R1和R2的两端。
2. 调节电桥电路:通过调节电阻R1和R2的阻值,使得电桥两侧电压相等,达到平衡状态。
3. 测量电阻:在平衡状态下,记录下电阻R1和R2的阻值,根据电桥平衡条件可计算出待测电阻的阻值。
4. 测量电容:将待测电容连接至R1和R2的中点,调节电桥电路使得平衡,记录下电容C的值。
5. 测量电感:将待测电感连接至R1和R2的中点,调节电桥电路使得平衡,记录下电感L的值。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验测量得到的电阻、电容和电感的数值可以用于进一步分析。
比如,可以根据电阻的值判断导体的材料和长度;根据电容值判断电容器的质量和性能;根据电感值判断电感器的线圈匝数和磁性材料。
五、实验总结本实验通过搭建直流单臂电桥电路,实现了对电阻、电容和电感等元件参数的测量。
通过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直流单臂电桥的工作原理,掌握了搭建电桥电路和测量电阻、电容和电感的方法。
这些知识和技能对于电子工程师和科研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具有重要意义。
六、实验改进与展望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可以进一步改进实验方法,提高测量的精度和准确性。
同时,可以拓展实验内容,探索更多电桥的应用,如交流电桥、无源电桥等,以及在电子领域的其他实际应用。
单臂电桥测电阻实验步骤
![单臂电桥测电阻实验步骤](https://img.taocdn.com/s3/m/2ac41346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baebb7a.png)
单臂电桥测电阻实验步骤1. 实验准备好吧,咱们今天要聊聊单臂电桥测电阻的实验步骤。
别看这名字听起来高大上,其实它的操作简单得就像喝水。
首先,咱们得准备好一切装备,就像战士出征前要检查武器一样。
你需要一个单臂电桥,这东西看上去有点像个小木架子,中间有一个很重要的指针;然后要有电源、一个标准电阻、待测电阻,还有一些连接线,当然,万用表也不能少。
这些东西就像是你的“神兵利器”,缺一不可。
在开始之前,务必要检查一下电桥的连接,确保没有松动。
咱们可不想在实验过程中让它“罢工”,那就太尴尬了。
就像上班时忘了打卡一样,万一出错,后果不堪设想!如果一切准备妥当,就可以进入下一步了,大家准备好了吗?开干!2. 连接电路2.1 接线首先,把电源连接到单臂电桥的输入端。
哎,记住了,正负极可别搞混了,不然就像是把火柴和水混在了一起,搞不好会出事儿。
接着,把标准电阻和待测电阻分别接到电桥的两个端口上。
简单来说,就是把你手里的东西按部就班地放到位,别着急,慢慢来。
2.2 调整指针这时候,指针就像个调皮的小孩,得让它保持在零点上。
你可能会发现,指针在摇摆,嘿,这就要你来调了。
咱们需要慢慢调整电阻,直到指针稳稳当当地指向零。
这个过程有点像钓鱼,耐心是关键。
等到指针不再晃动,恭喜你,成功了!不过,别急,接下来还有更有趣的事情等着你。
3. 读数与计算3.1 记录数据现在,咱们要开始读数了。
指针稳定后,你就可以在刻度盘上看到一个数字。
这个数字就代表了你待测电阻的电阻值。
记下来,像对待你的口袋钱一样,别丢了!这个步骤就像考试时抄答案,得确保你记录的没错。
3.2 计算结果好啦,最后一步来了。
把你记录的电阻值和标准电阻值做一个比较。
这个过程有点像在餐馆里点菜,看着自己喜欢的东西和钱包的关系。
你可以通过简单的公式,算出待测电阻与标准电阻的比例,得出准确的电阻值。
其实,整个实验就像做一道菜,材料准备好了,步骤按部就班地来,最后的结果才会让人满意。
单臂电桥性能实验
![单臂电桥性能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a9cdec21f111f18583d05a8e.png)
三
需用器件与单元
应变式传感器实验模块、砝码、数显表、 +-15V电源、+-5V电源、万用表
四 实验内容与步骤:
1 用万用表测量应变式传感器模块上R1、R2、R3、 R4的电阻值,验证各个电阻值是否相等; 2 将主控箱上的+-15V电源接入应变式传感器实验 模块,并将RW2调至中间位置;
3 对差动运算放大器进行调零: ①将差动运算放大器的输入端与地点短接; ②将对差动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与数显表的输 入端相连; ③调节RW3,使数显表的显示为0 注意:此时数显表选择2V档位
4 按图接线,调整RW1,使数显表显示为0
R1 R2 R3 R4
R5
R1 接差放
R6 R8 +5v RW1
R7
-5v
5 依次加上砝码,逐一记录数据,填入下表:
重量 (g)
电压 (mv)
实验小结
1 请计算单臂电桥的灵敏度 S= Δ U/Δ M 2 请绘制传感器此时的线性曲线
U/mv
0
M/g
实训一 单臂电桥性能实验
一 实验目的:
1 了解金属箔式应变片的应变效应; 2 掌握电阻应变式传感器测量电路的连接、 调试; 3 检测单臂电桥电路的工作原理和性能
二 实验原理:
根据电阻应变效应,金属应变片受到压力 后,会产生形变,改变其自身电阻。 将金属应变片作为电桥的一臂接入,利用电 桥的平衡特性来进行测量。
单臂电桥性能实验报告
![单臂电桥性能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62d228314a7302768e993964.png)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单臂电桥性能实验报告篇一:单臂电桥性能实验报告实验一金属箔式应变片——单臂电桥性能实验一、实验目的:了解金属箔式应变片的应变效应,单臂电桥工作原理和性能。
二、基本原理:电阻丝在外力作用下发生机械变形时,其电阻值发生变化,这就是电阻应变效应,描述电阻应变效应的关系式为:?R/R?K?式中?R/R为电阻丝电阻的相对变化,K为应变灵敏系数,为电阻丝长度相对变化,金属箔式应变片就是通过光刻、腐蚀等工艺制成的应变敏感元件,通过它转换被测部位的受力状态变化,电桥的作用是完成电阻到电压的比例变化,电桥的输出电压反映了相应的受力状态。
单臂电桥输出电压uo1?eK?/4。
三、需用器件与单元:应变式传感器实验模块、应变式传感器、砝码、数显表、±15V电源、±4V电源、万用表(自备)。
四、实验步骤:1、根据图1-1应变式传感器已装于应变传感器模块上。
传感器中各应变片已接入模块的左上方的R1、R2、R3、R4。
加热丝也接于模块上,可用万用表进行测量判别,R1=R2=R3=R4=350Ω,加热丝阻值为50Ω左右。
图1-1应变式传感器安装示意图2、接入模块电源±15V(从主控箱引入),检查无误后,合上主控箱电源开关,将实验模块调节增益电位器Rw3顺时针调节大致到中间位置,再进行差动放大器调零,方法为将差放的正、负输入端与地短接,输出端与主控箱面板上的数显表电压输入端Vi相连,调节实验模块上调零电位器Rw4,使数显表显示为零(数显表的切换开关打到2V档)。
关闭主控箱电源。
3、将应变式传感器的其中一个应变片R1(即模块左上方的R1)接入电桥作为一个桥臂与R5、R6、R7接成直流电桥(R5、R6、R7模块内已连接好),接好电桥调零电位器Rw1,接上桥路电源±4V(从主控箱引入)如图1-2所示。
检查接线无误后,合上主控箱电源开关。
调节Rw1,使数显表显示为零。
图1-2应变式传感器单臂电桥实验接线图4、在电子秤上放置一只砝码,读取数显表数值,依次增加砝码和读取相应的数显表值,直到500g(或200g)砝码加完。
直流单臂电桥实验
![直流单臂电桥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5bf62580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82.png)
实验题目:直流单臂电桥一、 实验原理1.直流单臂电桥适用范围:测量中等电阻(10~105Ω)2.推导测量公式3.画出实验电路图 ↑↑↑4.比例臂倍率如何适当选取:使R 0调节的有效位数尽量多5.电桥灵敏度的概念及与哪些因素有关: 灵敏度S =ΔI ΔR x /R x=00IR /R ∆∆有关因素:电源电压的大小、电流计的电流常量和内阻大小、(R a +R b +R 0+R x )的大小、R b R 0+R xR a的大小6.什么是换臂法:将Ra 与 Rb 交换可以完全消除倍率C 的误差二、实验数据1.测量未知电阻R1(约1200Ω)及灵敏度注意:ρc=0.1%,ρ0=0.1%,_S =7836.8 换臂前ρx=√ρ02+ρc 2+(0.1/S)2=√(0.1%)2+(0.1%)2+(0.1/7688.2)2=1.4×10−3换臂后ρx=√ρ02+(0.1/_S )2=√(0.1%)2+(0.1/7836.8)2=1.0×10−3∆Rx1=1.4×10−3×1182.8=1.7Ω ∆Rx2=1.0×10−3×1183.0=1.2Ω利用换臂前数据进行计算 R1 = (1182.8±1.7)Ω利用换臂后数据进行计算R1 = (1183.0±1.2)Ω利用换臂前后数据进行计算R1 = (1182.9±1.5)Ω2.观察电桥灵敏度与电源电压的关系根据情况,选取Ra=Rb=100Ω,Rx=1200Ω,改变电源电压E,测量不同电压下电桥灵敏度,并做S-E关系图3.测量未知电阻R2(约50欧姆)及灵敏度:根据情况,选取Ra = 10Ω,Rb = 1000Ω比例臂的倍率C= 0.01利用数据进行计算R2 = (49.85±0.11)Ω注意:ρc=0.2%,ρ0=0.1%ρx=√ρ02+ρc2+(0.1/S)2=√(0.1%)2+(0.2%)2+(0.1/4885.1)2=2.2×10−3∆Rx=2.2×10−3×49.85=0.11Ω三、思考题1. 能,并联阻值为999.001欧,在准确测量范围之内2.在误差允许范围内,与测量值接近。
直流单臂电桥实验报告
![直流单臂电桥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dbaea71a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1d.png)
直流单臂电桥实验报告一、实验原理:1.直流单臂电桥适用范围:直流单臂电桥主要是用来测量中等阻值(10~105Ω)电阻的。
2.测量公式:(1)测电阻本实验电路是由四个电阻R a、R b、R0、R x联成一个四边形回路,适当地调节R0值使C、D 两点电势相同,电流计中无电流流过,即电桥达到平衡。
在电桥平衡时有R a I a=R b I bR x I x=R0I0I a=I x,I b=I0则上式整理可得R x=R aR bR0为了计算方便,通常把R a/R b的比值选成10n (n=0,±1,±2,…)。
令C=R a/R b,则R x=CR0可见电桥平衡时,由已知的R a、R b及R0值便可算出R x。
(2)计算电桥灵敏度由电桥灵敏度概念,将其定义为S=ΔIΔR0∕R0或S=ΔIΔR x∕R x式中ΔI为电桥偏离平衡引起的电流计示数改变量,ΔR0或ΔR x表示电桥平衡后电阻的微小改变量。
电桥灵敏度也可以由基尔霍夫定律给出:S=EK[(R a+R b+R0+R x)+(2+R bR0+R xR a)R g]式中K和R g为电流计的常量。
(3)待测电阻的相对误差由(2)中公式可直接得到:ΔR x R x =ΔIs(4)换臂法计算公式R x=√R0′R0′′≈12(R0′+R0′′)3.实验电路图:4.比例臂倍率如何适当选取:通过比较臂R0调节的有效位数多少来判断,R0调节的有效位数越多,C的选取越恰当。
比如:给定一个四旋钮电阻箱(调节范围为1~9999Ω),如果待测电阻阻值大约为230Ω,代入为了使R0调节电桥由非平衡态达到平衡态的位数最多,即四个旋钮都用上,需选取倍率为0.1。
再例如若待测电阻R x≈1200Ω,电阻箱为四旋钮电阻箱(调节范围为1~9999Ω),仅当选取倍率C为1时四个旋钮才都可以用上,故倍率选取为1。
给出一般结论则为:应选倍率为电阻箱最大有效位数与待测电阻所占位数之差的倒数。
单臂电桥实验报告
![单臂电桥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02284844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d2.png)
单臂电桥实验报告嘿,各位小伙伴们,今儿咱们来聊聊那个挺有意思的单臂电桥实验,就像咱们小时候搭积木,不过这次搭的是电子积木,还带点科学范儿呢!一开头,你得先有个大概的蓝图,心里得有个数,这电桥实验到底是干啥的。
简单来说,它就像是电路世界里的“平衡木”,咱们得通过调整各种参数,让电流在电路里“走”得稳稳当当,不偏不倚。
这过程,既考验你的细心,也考验你的耐心,就像是在玩一场精细的电子游戏。
一、实验前的热身运动1.1 准备工作得做足,就像运动员上场前要热身一样。
你得把实验器材一一摆好,万用表、电源、电阻箱,还有那条关键的单臂电桥,都得是精神抖擞的状态。
1.2 接着,你得熟悉一下这些“小伙伴”的脾气秉性,比如电阻箱的旋钮怎么转,万用表怎么读数,这些都得心里有数。
别到时候手忙脚乱,把实验台整成了“战场”。
二、正式开干,搭建电桥2.1 搭建电桥这一步,就像是搭积木,但得搭得精准无误。
你得按照实验指导书上的步骤,一步步来,不能偷工减料,也不能急于求成。
2.2 在这个过程中,你可能会遇到一些“小插曲”,比如电阻值调不准,电流读数不稳定。
这时候,别急,深呼吸,慢慢来。
你可以试着换个思路,或者请教一下旁边的“老司机”,他们或许能给你指点迷津。
2.3 当电桥终于搭建完成,电流在电路里顺畅地流动时,那种成就感,简直比吃了蜜还甜。
这时候,你可以稍微放松一下,但别忘了记录下实验数据,这可是你辛勤劳动的见证。
三、数据分析与总结3.1 数据分析这一步,就像是侦探破案,你得从一堆数据中找出规律,找出真相。
你可以通过比较不同电阻值下的电流读数,来观察电桥的变化规律。
3.2 在这个过程中,你可能会发现一些有趣的现象,比如电阻值变化一点点,电流读数就会大变样。
这时候,你可以试着用你学过的知识来解释这些现象,或者提出自己的猜想。
3.3 最后,别忘了总结一下这次实验的经验和教训。
比如哪些步骤容易出错,哪些技巧可以提高实验效率。
这些经验和教训,都是你宝贵的财富,以后做实验时都能用得上。
单臂电桥测电阻实验报告
![单臂电桥测电阻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207a7c47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d4.png)
单臂电桥测电阻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掌握单臂电桥测量电阻的原理和方法。
2、学会使用滑线式惠斯通电桥测量中值电阻。
3、了解电桥灵敏度的概念及提高电桥灵敏度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1、单臂电桥(惠斯通电桥)的原理单臂电桥是一种比较式测量仪器,其原理是基于电桥平衡时,对臂电阻乘积相等。
设四个电阻 R1、R2、Rx 和 Rs 连成四边形,每一边称为电桥的一个臂。
在一对角线节点间接上电源,在另一对角线节点间接上检流计,形成如图 1 所示的电路。
当检流计中无电流通过时,即B、D 两点电位相等,电桥达到平衡。
此时有:\\frac{R_1}{R_2} =\frac{R_x}{R_s}\可得待测电阻 Rx 的值为:\R_x =\frac{R_1}{R_2} R_s\2、电桥灵敏度电桥灵敏度定义为:\S =\frac{\Delta n}{\frac{\Delta R_x}{R_x}}\其中,Δn 为检流计偏转的格数,ΔRx 为电阻 Rx 的改变量。
电桥灵敏度越高,表示电桥对电阻变化的反应越灵敏。
三、实验仪器1、直流电源2、滑线式惠斯通电桥3、检流计4、待测电阻5、标准电阻6、导线若干四、实验步骤1、仪器连接按照实验电路图连接好电路,注意电源、检流计、电阻等的正负极连接要正确。
2、调整比例臂根据待测电阻的估计值,选择合适的比例臂 R1 和 R2 的比值,使Rs 尽量接近 Rx 的估计值。
3、粗调平衡接通电源,调节 Rs 的值,使检流计指针接近零位,此时电桥接近平衡。
4、细调平衡进一步微调 Rs 的值,使检流计指针指零,此时电桥达到平衡。
5、测量并记录数据记录 R1、R2 和 Rs 的值,根据公式计算出 Rx 的值。
6、改变 Rs 的值,测量电桥灵敏度在电桥平衡的基础上,稍微改变 Rs 的值,记录检流计指针偏转的格数,计算电桥灵敏度。
7、重复测量改变比例臂,重复上述步骤,测量多组数据,求 Rx 的平均值。
五、实验数据记录与处理1、实验数据记录表格|测量次数| R1(Ω)| R2(Ω)| Rs(Ω)| Rx(Ω)||::|::|::|::|::|| 1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 2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 3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2、数据处理根据公式\(R_x =\frac{R_1}{R_2} R_s\),计算出每次测量的 Rx 值,然后求平均值。
单臂电桥性能 实验报告
![单臂电桥性能 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d58c016d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a0.png)
单臂电桥性能实验报告单臂电桥性能实验报告摘要:本实验旨在研究和分析单臂电桥的性能特点。
通过实验测量,我们探究了单臂电桥在不同条件下的工作特性,并对其性能进行了评估。
实验结果表明,单臂电桥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稳定性,适用于测量小阻值和温度变化的应用。
1. 引言单臂电桥是一种常见的电路配置,广泛应用于测量和检测领域。
它由一个电阻和一个电位器组成,通过调节电位器的值,可以改变电桥的平衡状态,从而实现对电阻值的测量。
本实验旨在探究单臂电桥的性能特点,为实际应用提供参考。
2. 实验装置和方法本实验采用了一台电桥实验仪和一组标准电阻进行测量。
首先,将电桥实验仪连接到电源,并将标准电阻连接到电桥的电阻和电位器端口。
然后,通过调节电位器的值,使电桥达到平衡状态,并记录下电位器的位置和电桥的输出电压。
重复测量多组数据,以获得准确的结果。
3. 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验测量,我们得到了一组关于电位器位置和输出电压的数据。
根据这些数据,我们可以绘制出电位器位置与输出电压之间的关系曲线。
实验结果显示,当电位器位置接近某个特定值时,电桥的输出电压达到最小值,即平衡状态。
这个特定值对应着标准电阻的阻值。
进一步分析发现,单臂电桥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稳定性。
当标准电阻的阻值发生微小变化时,电桥的输出电压会有相应的变化,因此可以用来测量小阻值。
此外,单臂电桥在不同温度下的工作也表现出较好的稳定性,适用于测量温度变化的应用。
4. 实验误差和改进在实验过程中,我们注意到一些误差可能会影响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首先,由于电桥实验仪和标准电阻本身存在一定的误差,所以测量结果可能会有一定的偏差。
其次,由于环境温度的变化,电桥的输出电压也会发生一定的漂移。
为了减小误差并提高测量的准确性,可以采取以下改进措施。
首先,选择更高精度的电桥实验仪和标准电阻,以减小仪器本身的误差。
其次,控制实验环境的温度变化,可以使用恒温器或者在实验室中保持稳定的温度。
此外,进行多次重复测量,并取平均值,可以进一步提高测量的准确性。
单臂电桥测电阻实验报告
![单臂电桥测电阻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1efa4535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232fa4a.png)
单臂电桥测电阻实验报告1. 实验目的嘿,大家好!今天咱们来聊聊单臂电桥测电阻的实验。
你们知道的,电阻就像电流的小绊脚石,越大越难走,而我们这次的任务就是找出它的“身价”。
简单来说,实验的目的就是通过单臂电桥这种神奇的工具,来精确测量未知电阻的值。
听起来是不是有点高大上?别担心,咱们慢慢来,一步一步走。
2. 实验原理2.1 电桥的工作原理你可能会问,单臂电桥到底是个什么玩意儿?简单来说,它就是一个能帮助我们找出电阻的设备,像是个电流的侦探,专门来侦查那些“藏得深”的电阻。
它的工作原理是基于电流的分流和分压,通过调节电桥的两个臂,使得电流的比例达到平衡。
到时候,我们只需根据这个平衡状态,就能算出未知电阻的值,简直是太方便了!2.2 设备组成设备主要分成几个部分:电源、可调电阻、标准电阻、以及电流计。
听上去可能有点复杂,但实际操作的时候,你会发现这些设备就像是你厨房里的各种调料,各有各的用处,合起来才能做出一顿美味的“电阻大餐”。
3. 实验步骤3.1 准备工作首先,咱们得把所有设备都准备齐全,像是准备去打猎的猎人,装备不能少。
把电桥、标准电阻、电流计一一连接好,电源也得接上。
这里有个小贴士:连接的时候要仔细点,别把线搞混了,不然实验结果可能会让你哭笑不得。
3.2 调整电桥连接完毕后,就进入了实验的高潮部分!打开电源,然后慢慢调节可调电阻。
这个过程就像是在弹吉他,调音得细心,才能发出好听的旋律。
每调一调,就得看看电流计的指针,找个平衡点。
哎,这个平衡点可不容易找,得小心翼翼,不能急。
一旦找到那个“心跳”的平衡点,咱们就可以根据电桥的公式计算出未知电阻的值了。
说实话,看到那串数字的时候,心里那个高兴啊,仿佛自己中了彩票!4. 实验结果与讨论经过一番折腾,我们得出了电阻的值。
看着这个数字,真是如释重负。
通过这次实验,我不仅学到了如何用单臂电桥测电阻,还感受到了一种成就感,仿佛自己在科学的海洋里遨游,捞到了“珍珠”。
直流单臂电桥测电阻实验报告
![直流单臂电桥测电阻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f2786ae6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eb.png)
直流单臂电桥测电阻实验报告
1.了解电桥原理及其应用。
2.学习如何使用电桥测量电阻值。
3.认识直流单臂电桥的结构和测量方法。
实验仪器:
电阻箱、直流电源、万用表、直流单臂电桥。
实验步骤:
1.将电阻箱接入电源正负极,设定电阻值为R1。
2.将直流电源的正负极分别接入直流单臂电桥的A、B端口。
3.将电桥的C、D端口连接到R1上下两端,调节电桥的灵敏度到最高。
4.使用万用表测量电桥两侧的电势差(Uab),并记录下来。
5.将电阻箱的电阻值R1分别调整至3至4个不同的数值,重复测量并记录下来电势差Uab的数值。
6.根据测得的电势差Uab的数值及电桥灵敏度,计算出电阻值Rx(Rx=R1*Uab/(U+Uab)-R1)。
7.将测得的电阻值Rx与电阻箱的设定值比较,并计算误差值。
实验数据:
R1(Ω) Uab(V) Rx(Ω) 误差
100 1.23 104.76 4.76%
500 1.17 506.27 1.25%
1000 1.05 1013.37 1.34%
2000 0.91 2024.05 1.20%
实验结论:
通过本实验,我们了解了直流单臂电桥的结构、使用方法及其测量精度。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发现电桥应该调节灵敏度到最高,以获取最小的电势差。
同时,电桥的灵敏度应在理论值范围内,否则会影响测量精确度。
通过计算,我们还发现实验测得的电阻值与电阻箱设定值的误差并不大,可靠性较高。
我们认为,直流单臂电桥作为一种高精度测量电阻的仪器,具有测量精度高、使用简便等优点,在电阻测量方面有广泛的应用。
直流单臂电桥实验结论
![直流单臂电桥实验结论](https://img.taocdn.com/s3/m/8430198e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2e.png)
直流单臂电桥实验结论直流单臂电桥实验,听起来是不是有点高大上?别急,咱们慢慢捋。
这个实验其实并不像它的名字那么复杂,说白了,它就是用来测量电阻的,尤其是那种难以直接测量的精细电阻。
你想象一下,电流就像流水一样在电路里流动,每个电阻就像是路上的石头,阻挡着水流的速度。
要是想知道某块石头到底多大,怎么才能测得准呢?这时候,直流单臂电桥就派上了用场,它能通过一组巧妙的电路设计,帮我们精确找出那块“石头”的尺寸,也就是电阻值。
单臂电桥的工作原理,说白了就是通过调节已知电阻,直到电桥平衡。
到那时候,电流通过的情况变得非常“平和”,然后我们就能通过这种平衡,得出未知电阻的数值。
要是你以前没玩过电路实验,可能会觉得这个过程有点像调音似的。
你在调节某些参数的时候,得小心翼翼,不能一步到位,有时候调得差一点,结果就不准了,像是做菜,火候没掌握好,味道就不对。
调到合适的程度,电桥就“乖乖”地告诉你答案了。
至于为什么用直流电,原因其实也不难理解。
直流电流就像一条稳稳流动的小溪,变化不大,容易控制。
相比起交流电那种时刻变化的波动,直流电让整个电桥的工作更稳定,不容易出错。
如果你是第一次接触这个东西,肯定会发现它和其他电路测试工具有点不同。
它不像万用表那样直接把数值显示出来,而是让你通过调整一个电阻,直到达到“平衡”的状态,这个过程或许比你直接看到数字更具挑战性。
说到这里,不得不提的就是实验中的一个小细节。
你可能会碰到“误差”这个问题。
嗯,电桥实验中有些细微的误差可能是不可避免的。
毕竟,电桥仪器不可能做到完美无缺,还是会有一点微小的偏差。
但没关系,这种偏差通常是可以忽略的,除非你对精度要求非常高,那就得更加注意了。
你会发现这个实验最大的乐趣,还是在于一步步调试、调整的过程中。
看着电桥逐渐达到平衡的那一刻,成就感满满的!有个问题可能你会好奇:到底要怎么判断电桥平衡了呢?答案其实很简单。
你会发现,在电桥中有一个检测点,通常是通过一个电压表来判断电流是否为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注意:调节电桥平衡要迅速,电桥 平衡时,应首先读取温度计的读数, 再记录电桥转盘的示值,想一想为 什么要这样做?
五、数据处理
⒈以Rt为纵坐标,t为横坐标,在坐标纸上描绘铜
电阻R-t图线,求出直线在纵轴的截距和斜率k,
※仪器右显示器小于0.5时, 温度设定才有效。
※加热时,温度测控仪与恒温 柱面加热器的红色指示灯同时 闪亮。
四、实验内容
⑴ 用QJ24直流单臂电桥测出室温下铜、合金、 半导体电阻的阻值。
⑵ 将温度设定为室温下增加5℃,通电加热至温 度平衡。测出相应温度下的铜、合金和半导体的 电阻值。当温度趋于稳定时,迅速将电桥调节平 衡(如何调节?),记录电桥平衡时的温度ti和 温度为ti时电桥比较臂的读数。
E
R R0e kT
式中,E和R0是常量,k为玻耳兹曼常数,T为绝对 温度。利用半导体的这一性质制成的热敏电阻, 在灵敏测温和自动温控装置中得到广泛应用。
三、仪器介绍
1.QJ24型直流单臂电桥
QJ24型箱式电桥采用惠斯通电桥线路,主要由比 率臂、比较臂、检流计和电池组组成。全部部件 安装在箱内,箱盖铭牌上给出了电桥原理线路和 有关参数,供使用者参考。
QJ24型电桥测量范围是 20~99990欧姆,准确度等 级为0.1级,内接电源电压为 4.5伏,外接电源为4.5伏。
QJ24型电桥的面板图和测量原理图
测量时将待测电阻接在面板上的X1和X2之 间,将比较臂转盘各档数值置于用万用表粗测待 测电阻值的位置,并据此选择合适的比率。选择 比率的原则是能充分利用电桥的四个调节转盘, 保证测量读数有4位有效数字。
2.多功能温度测控仪和恒温柱面加热器
本实验用ZHQ-1型恒温柱面加热器对待测量的 三种样品(铜、合金、半导体)进行加温,并 由KWY-3型多功能温度测控仪进行控温和测温。
☆ ZHQ-1型恒温柱面加热器
ZHQ-1型恒温柱面加热器为铝制外壳,采用柱形 结构。圆柱中心轴线位置放置棒状电热丝,电热 丝产生的热量均匀四周辐射,炉内温度以柱中心 对称分布。其特点是升温速度快,达到平衡温度 的时间短。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预习要点
单臂电桥的电路结构; 直流单臂电桥测电阻的原理和方法; 电阻温度系数的物理意义; 柱面加热器和温度测控仪的使用要点。
一、实验目的和学习要求
学习单臂电桥的电路组成; 理解并掌握用直流单臂电桥测电阻的原理
和方法; 掌握多功能温度测控仪和恒温柱面加热器
的使用; 用QJ24型直流单臂电桥测铜、合金、半导
直流单臂电桥实验
电桥有两种工作方式: 平衡电桥:直接测量桥臂电阻的大小,得
到测量结果。
非平衡电桥:测量桥臂电阻的变化量,以 得到测量结果,主要用于非电量的电测技 术。
根据《科学时报》报道(2001.7.3),德 国波鸿鲁尔大学宣布,该大学的电子技 术人员制成了世界上最小的电桥,它只 有12纳米长,有助于推进微型计算机芯 片的开发工作。
适当选择R1、R2的值,调节R0的电阻值,使B、 D两点的电位相等时(UB=UD),检流计中无电 流通过,即Ig=0 ,这时称为电桥平衡。
电桥平衡时,Ig=0,I1=Ix,I2=I0, 同时由于B、 D两点的电位相同,所以 UAB=UAD,
UBC=UDC。根据欧姆定律有: I1R1=I2R2,Ix Rx=I0R0
体在不同温度下的电阻值,计算铜电阻的 温度系数。
二、实验原理
1.直流单臂电桥
直流单臂电桥也叫惠斯通电桥,其原理电路如 图所示。四个电阻R0、R1、R2和Rx构成一个四 边形,每条边称作电桥的一个“臂”。
对角A和C上加上电源E,对角B 和D之间连接检流计G。检流计 的作用是将“桥”两端的电位UB 和UD进行比较。Rx是待测电阻, R1、R2是已知电阻,R0是可调节 可读数的标准电阻。
被加热体置于圆柱外侧导 热层,被加热体的温度测 量采用球体热敏电阻。 (请在10℃—80℃范围内 使用)
☆KWY-3型多功能温度测控仪
开机后仪器自行显示“控温测量”状态,用功能 选择键选择仪器功能。每按一次功能选择键仪器 进入下一功能状态。
用温度设定键选择温度设定位,用 键设定所需温 度,全部设定完以后按设定键确认。也可用T0+5 直接增加5℃设定控制温度。
所以
R1 R x R2 R0
此式是电桥平衡的条件, 称为电桥平衡公式。
2.导体的电阻温度特性
导体的电阻均与温度有关。在通常温度下,多数 纯金属的电阻其阻值的大小随温度的变化呈线性 关系,可用下式来表示。
Rt R0(1t)
式中Rt是导体在温度为t℃时的电阻值;R0为导体 在0℃时的电阻值;称为电阻的温度系数。
接通电源按钮B0和检流计按钮G1,调节比 较臂转盘,直到检流计接近指零,再松开G1 按 下G0,仔细调节转盘示值,使检流计准确指零, 记下比较臂各转盘阻值的数值R0,则待测电阻
Rx=比率值×R0
※ 检流计按钮G1支路上串接
了一个较大阻值的保护电阻 Rg,用于粗调电桥平衡,可 避免检流计被过大电流冲击。 G0为细调按钮。
于是铜电阻的温度系数 =k/Rt 求出所测电阻的温度系数,并与公认值‘ 进行
比较。铜电阻的公认值 ’= 0.0043/℃
E '' 10% 0
2.分别作合金和半导体材料的R-t曲线,说明合 金和半导体的温度特性。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仅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谢谢
严格地说,各种导体的温度系数 和温度有关, 但在0℃~100℃范围以内,值变化很小,可认 为不变。
康铜、锰钢等合金,电阻几乎不随温度变化,α 值很小,约为0.2×10-4/℃。利用合金的这一性 质,可制成标准电阻。
半导体的电阻与温度的关系和金属导体不同。在 通常温度下,半导体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具有负的电阻温度系数。它的变化规律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