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复习 微专题六 水循环课件
合集下载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课件水循环
02
蒸发与凝结过程分析
蒸发原理及影响因素探讨
蒸发原理
水分子从液态转化为气态,从水 面或地面进入大气的过程。
影响因素
温度、湿度、风速、水面面积、 太阳辐射等。
凝结现象产生条件解析
凝结现象
水蒸气从气态转化为液态,形成云、雾、露、霜等。
产生条件
降温、增压、水汽过饱和等。
蒸发和凝结在自然界中作用
蒸发作用
地下渗透现象产生机制探讨
土壤孔隙
土壤中的孔隙为水分下 渗提供了通道。
重力作用
水分在重力作用下向下 运动。
毛细管作用
土壤中的毛细管现象使 得水分在土壤中上升或
下降。
地下水位
地下水位的高低影响地 下渗透的深度和范围。
地表径流和地下渗透关系分析
互补关系
地表径流和地下渗透是水循环的两个重要环节,彼 此之间存在互补关系。
降水形成原理
空气中的水汽在冷却过程中达到饱和状态,进而凝结成云滴或冰晶,当云滴或冰晶增长到一定大小时,在重力作 用下降落到地面形成降水。
必要条件
充足的水汽、降温过程和凝结核。
降水类型划分依据和特点
01 依据 根据降水性质、成因和特征等因素进行划分。
02
对流雨
由强烈对流天气引起的降水,强度大、历时短、范围 小,常有风暴、雷电等现象。
备考建议
在备考过程中,要注重基础知识的巩 固和拓展;同时,要加强真题训练, 熟悉考试形式和难度。
复习方法指导
可以采用“思维导图”等方法梳理知 识点之间的联系;通过“错题集”等 方式总结易错点和难点,提高复习效 率。
THANK YOU
感谢聆听
研究方法
通过测量水体中的同位素、化 学物质等指标,结合数学模型 等方法研究水体的更新周期。
高考地理水循环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共37张PPT)
降水
水汽输送
下渗 地下径流
蒸 降水 发
图中①河流与图11中②河流补给的差异是 ①河流 夏季以雨水补给为主 ;
②河流夏季以冰川融水补给为主。。
请在下面模式图中选择两条竖线,画上箭头并注明水循环环节名 称,以正确表示图中丙地区大气与地面之间的水分交换。
府南河水源源不断注入 岷江,水始终没有流尽
无数江河滔滔之水日夜 不息地奔向海洋,大海 却始终不满不溢
大气环流、洋流,使赤道附近的温度降低了13度,高纬 度地区的温度升高了19到23度。
“地形雕塑师”
千沟万壑的黄土高原
逐年增大的黄河三角洲
水循环是海陆间联系的主要纽带,陆地径流源源不断地 向海洋输送大量的泥沙、有机物和无机盐类。
黄河每年输入下游的泥沙达16亿吨
二、水循环 1.类型和环节
(1)海陆间循环: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径流 (2)海上内循环:蒸发、降水 (3)陆地内循环:蒸发(蒸腾)、降水 2.意义 (1)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更新陆地淡水资源 (2)进行能量交换和物质转移,调节全球热量平衡 (3)塑造地表形态
3.47%
海洋水 湖泊咸水和地下咸水 淡水
广义的水资源
0.0007%
陆地上的淡水
目前人类利 用的淡水
河流水
冰川 其它淡水 易利用淡水
狭义的水资源
湖泊淡水 浅层地下水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衡量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水资源的丰歉程度的指标:多年平均径流总量
径流量=降水量-蒸发量
总量不少,人均不多
国家
径流量(亿 占世界 人均径流量(立
三.合理利用水资源 1、水资源危机形成原因 (1)自然原因: 淡水总量有限,水资源分布不均,季节变化大 (2)人为原因: ①人口增长,经济发展,用水量大增; ②水污染和浪费严重,造成水质型缺水; ③植被破坏严重,陆地蓄水能力减小。
高三地理二轮复习 微专题 水循环(21张ppt)
历史上,图中河流多次决堤泛滥,威胁到城市人口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图中水闸修建在523米宽的河面上,通过控 制一个或多个河道之间的闸门可以减少朝向上游的水量。读该河流河口区域示意图及图示区域气候资料统计图, 完成4~6题。
4.该区域夏季降水量与冬季存在差异的原因是( ) A. 地处背风坡 B. 寒流流经 C. 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D. 西风偏弱 5.图示河流河口水闸泄洪孔关闭时间( ) A. 春季最长 B. 夏季最长 C. 秋季最长 D. 冬季最长 6.河口水闸关闭时,会促使水闸以上至城市河段( ) A. 河流水质下降 B. 泥沙沉积量增加 C. 泥沙沉积量减少 D. 河流含沙量增加
1.B 根据材料,该地区的降水蒸发28%,下渗到地下2%, 不产生地表径流,除去蒸发和下渗,小流域内水量支出还 剩70%。地表蒸发只有28%,A项错误;根据图5,该地植 被丰富,植物截留和蒸腾较大,可能是小流域内水量支出 最大的一部分,故B项正确;地下径流由下渗补充而来,下 渗只占2%,C项错误;该地区冰雪冻原海拔较高,2500米3400米应该没有固态水,D项错误。 2.B 甲自然带位于半荒漠带和山地针叶林之间,介于半荒 漠和森林之间的应该是草原,所以甲自然带最可能属于山 地草原带,故B项正确。A、C、D项错误。
答案:红河哈尼地处低纬,气温较高,河坝、峡谷中的河 水常年蒸发;河水蒸发旺盛,加上森林植被的蒸腾作用, 水汽充足;受地形影响,水汽上升冷却凝结(或遇到高山 低温的冷空气)形成降水;降落到地面的雨水形成径流, 灌溉梯田。
⑥运用水循环的原理分析地貌成因 例4.阅读材料,结合右图,回答 材料一 湄公河三角洲分布着由湄公河及众支流形成的稠 密河网,它包括越南南部的一大部分和柬埔寨东南部,面 积44 000平方千米(39 000平方千米属于越南),是东南亚地 区最大的平原和鱼米之乡,也是越南最富庶的地方。 试从水循环的角度说明湄公河三角洲的形成。
《水循环》PPT课件人教版高中地理
第4讲 水循环与河流
必修1 自然地理
地理
内容索引
考点一 水循环 考点二 河流的补给类型 常考综合题◉建模(四)
考点呈现
体系构建
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水循环的
地理意义
考向解读
多结合区域特点考查河流水文特征、
水循环、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及其与
人类活动的关系,强调对特定区域水
体运动变化的过程描述和成因阐释
最重要的循环,又称大循环; 使陆地水得到补充,水资源 得以再生
陆地 内循环
F
I 蒸发
植物蒸腾
— —
→D____降__水________
循环水量少,但对干旱地区 非常重要
2.成因 (1)内因:水在常温和常压条件下的三态变化。 (2)外因:__太__阳__辐__射______和水的重力,提供能量和动力。 3.意义 (1)水循环的各个环节,使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____生__物__圈______相互联 系起来。 (2)在各个圈层之间进行__物__质__和_能__量_____的输送和转换。 (3)促进整个自然界的发展演化。 (4)水资源得到__更__新__________并能持续利用。
川储量
夏季
补给
我国主要
补给特点 主要影响因素
流量过程曲线图
类型
分布地区
湖泊 较稳定,对 湖泊与河流的
水补 径流有调 相对位置及湖 普遍
给 节作用 泊水量的大小
地下 较稳定,对 地下水位与河
水补 径流有调 流水位的高低 普遍
补给 补给 类型 特点
主要影响 我国主要
流量过程曲线图
因素
分布地区
季节性 多集中
积雪融 在春季
水补给
气温高低、 东北地
必修1 自然地理
地理
内容索引
考点一 水循环 考点二 河流的补给类型 常考综合题◉建模(四)
考点呈现
体系构建
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水循环的
地理意义
考向解读
多结合区域特点考查河流水文特征、
水循环、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及其与
人类活动的关系,强调对特定区域水
体运动变化的过程描述和成因阐释
最重要的循环,又称大循环; 使陆地水得到补充,水资源 得以再生
陆地 内循环
F
I 蒸发
植物蒸腾
— —
→D____降__水________
循环水量少,但对干旱地区 非常重要
2.成因 (1)内因:水在常温和常压条件下的三态变化。 (2)外因:__太__阳__辐__射______和水的重力,提供能量和动力。 3.意义 (1)水循环的各个环节,使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____生__物__圈______相互联 系起来。 (2)在各个圈层之间进行__物__质__和_能__量_____的输送和转换。 (3)促进整个自然界的发展演化。 (4)水资源得到__更__新__________并能持续利用。
川储量
夏季
补给
我国主要
补给特点 主要影响因素
流量过程曲线图
类型
分布地区
湖泊 较稳定,对 湖泊与河流的
水补 径流有调 相对位置及湖 普遍
给 节作用 泊水量的大小
地下 较稳定,对 地下水位与河
水补 径流有调 流水位的高低 普遍
补给 补给 类型 特点
主要影响 我国主要
流量过程曲线图
因素
分布地区
季节性 多集中
积雪融 在春季
水补给
气温高低、 东北地
《水循环》课件(共20张PPT)
2. 运 用 水 循 环 的 原 理 , 分 析 常 见的人类活动对水资源的影响。
水循环过程
面对滔滔黄河水,李白曾感叹: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
过程及类型
1.概念:自然界的水在_水__圈、_大__气__圈、_岩__石__圈、生物圈四大圈层中通过各个环节 连续运动的过程。 2.水循环类型及主要环节
2 课后总结
拓 展
二、水循环的过程和环节
水循环的过程包括蒸发、凝结、降水和回流四个环节。 蒸发是指水从地表或水体表面转化为水蒸气的过程。蒸发可以在任何温度下发生,但温度越高,蒸发速度 越快。蒸发是水循环的重要过程之一,它是海洋和陆地水循环的起点,也是大气水循环的重要环节之一。 凝结是指水蒸气在空气中遇到较冷的空气或物体表面时,转化为小水滴或冰晶的过程。凝结是水循环的重 要过程之一,它是大气中云和雾的形成原因之一,也是陆地和海洋水体的重要补给来源之一。 降水是指大气中的水滴或冰晶在重力作用下落到地面上的过程。降水包括雨、雪、雾露等形式,它是大气 水循环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陆地和海洋水体的主要补给来源之一。 回流是指水流从地表或水体表面流回水源的过程。回流可以是自发形成的,也可以是在重力作用下发生的 。回流是水循环的重要过程之一,它是海洋和陆地水循环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河流和湖泊等水体的主要 补给来源之一。
循环类型 字母
主要环节
a蒸发、b_水__汽__输__送__、c降水、d_地__表__径__流__、e下渗、地下径流 海陆间循环 A
f_________
海上内循环 B
a蒸发、g降水
陆地内循环 C
j蒸发、h植物蒸腾、c降水
陆地内循环
植物蒸腾
降水 蒸发
水循环示意图
海陆间循环
水循环过程
面对滔滔黄河水,李白曾感叹: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
过程及类型
1.概念:自然界的水在_水__圈、_大__气__圈、_岩__石__圈、生物圈四大圈层中通过各个环节 连续运动的过程。 2.水循环类型及主要环节
2 课后总结
拓 展
二、水循环的过程和环节
水循环的过程包括蒸发、凝结、降水和回流四个环节。 蒸发是指水从地表或水体表面转化为水蒸气的过程。蒸发可以在任何温度下发生,但温度越高,蒸发速度 越快。蒸发是水循环的重要过程之一,它是海洋和陆地水循环的起点,也是大气水循环的重要环节之一。 凝结是指水蒸气在空气中遇到较冷的空气或物体表面时,转化为小水滴或冰晶的过程。凝结是水循环的重 要过程之一,它是大气中云和雾的形成原因之一,也是陆地和海洋水体的重要补给来源之一。 降水是指大气中的水滴或冰晶在重力作用下落到地面上的过程。降水包括雨、雪、雾露等形式,它是大气 水循环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陆地和海洋水体的主要补给来源之一。 回流是指水流从地表或水体表面流回水源的过程。回流可以是自发形成的,也可以是在重力作用下发生的 。回流是水循环的重要过程之一,它是海洋和陆地水循环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河流和湖泊等水体的主要 补给来源之一。
循环类型 字母
主要环节
a蒸发、b_水__汽__输__送__、c降水、d_地__表__径__流__、e下渗、地下径流 海陆间循环 A
f_________
海上内循环 B
a蒸发、g降水
陆地内循环 C
j蒸发、h植物蒸腾、c降水
陆地内循环
植物蒸腾
降水 蒸发
水循环示意图
海陆间循环
《水循环》地理PPT课件(5篇)
主要环节
过程
作用
海陆 间A 循环
① 蒸发、 海洋表面的水经过蒸发变成水
② 水汽输 汽。水汽上升到空中,被气流输 陆地上
送、
送到大陆上空,部分在适当条件 的水不
③降水、
下凝结,形成降水。降水落到地 断得到
④地表径流、 ⑤下渗、⑥地 下径流
面的水,一部分在地面流动,形成 地表径流;一部分渗入地下,形成 地下径流。两者经过江河汇集, 最后又回到海洋
水循环是地球上 最活跃的能量交 换和物质转移过 程之一。
黄河每年输入下游的泥沙达16亿吨
水循环是自然界 最富动力作用的 循环运动,不断 雕塑地表形态。
第一节 水循环
课标阐释
激趣诱思
1.绘制并运用 水循环示意图, 说明水循环的 过程和主要环
节。(地理实践
力) 2.运用水循环 示意图,说明水 循环的意义。
(综合思维)
“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在城市看 海……”每到汛期,城市内涝就会成为公众聚焦的 热点。“海绵城市”的治水方式,能把水患威胁转 化为发展契机。这样的“治水”方式,能把“城市看
海”景象变成今后实实在在的“城市一景”。出现 “城市看海”的原因是什么?为摆脱“城市看海”的 尴尬局面,请你献计献策!
陆地内循环
蒸
发
降、 水蒸
腾
降 水
下 渗
海陆间循环 水汽输送 蒸 发
水循环示意图
海上内循环 降蒸 水发
海陆间水循环使陆地水不断得到补充和更新
海陆间水循环、海上内循环和陆上内循环都具有的环节是 蒸发和降水
海上内循环参与水循环的水量最大
水坝能对地表径流产生直接的影响
建坝后 建坝前
建坝前后下游河段水位变化示意
高考地理复习 水循环和海水运动(共128张PPT)
题型二:
读数值,判断 地势起伏和河 流流向
2.上图为某地两河流两侧的潜水位等值线示意图,图中数字表示
潜水位(单位:米),可正确反映河流流向的是:
A、a图河流和b图河流均自北向南流 B、a图河流和b图河流均自南向北流
A
C、a图河流自北向南流,b图河流自南向北流
D、a图河流自南向北流,b图河流自北向南流
地势低
上图为某地区1月份等潜水位线图,读图回答4—5题
4.图中河流与地下水的补给关系是:
A.河流水补给地下水
C
B.地下水补给河流水
C.河流左岸地下水补给河流水,右岸河流水补给地下水
D.河流右岸地下水补给河流水,左岸河流水补给地下水
题型四:
看走向和弯 曲,判断潜 水流向及补 给关系
地势高
地势低
潜水流向:垂直于等潜水位线,从高处指向低处
三、陆地水的类型
P88
类型 包括水体 循环周期 特点
利用状况
静 冰川
1600(年) 储量大,
态 深层地下水 1400 (年)周期长, 直接利用
水 内陆湖泊
更新慢 不多 17(年)
动 地表水
16天
态 水
浅层地下水
储量小, 周期短, 开发重点 更新快
四、水循环(重点)
P87
P86
P87
人类主要通过对径流输送的改变来影响水循环 时间上:修建水库、植树造林 空间上:跨流域调水工程
第三单元 水循环与海水运动
第一讲 水循环 第二讲 海水运动
第一讲 水循环
一、水圈:是个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 二、地球上水的分类及其数量、分布 P86
分类
数量
气态水
最少
状态
《水循环》优质课件PPT
图4-8黄土高原鱼鳞坑
活动 Activity
1998 年长江流域发生特大洪 水时,我国气象卫星对洞庭湖 区进行了实时监测。图 4-9 是 气象卫星拍摄的多光谱合成遥 感图像,其中右图中的红色部 分表示洪水新 淹没的范围,通 过与没有发生洪水时的遥感图 像(左图)进行对比分析,就 可以获得受灾区域的分布及面 积。洪水分析是抗洪救灾与减 灾决策的重要依据。读图 4-9, 完成相关任务。
地处低洼地带的居民 要准备沙袋、挡水板 等物品,或砌好防水 门槛,设置挡水土坝, 以防止洪洪涝灾害防治
即使会游泳,也要尽量避免 下水,以免碰到暗流和旋涡。
如水位继续上涨, 暂避的地方已难自 保,则要充分利用 好救生器材逃生, 或者迅速找一些门 板、桌椅、木床、 大块的泡沫塑料等 能漂浮的材料扎成 筏子逃生。
三、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2)缓解全球热量收支不平衡
水循环深入大气系统内 部,深刻影响全球气候 的变化。水循环作为大 气系统能量的主要传输、 储存和转化者,通过对 地表太阳辐射的重新分 配,使得不同纬度热量 收支不平衡的矛盾得以 缓解。
三、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3)塑造地表形态
水循环是海陆间联系的主 要纽带,陆地径流源源不 断地向海洋输送大量的泥 沙、有机物和无机盐类。 在水循环的驱动下,地表 物质被侵蚀、搬运和堆积, 地貌得以发育、演化,形 成多字多彩的地表形态。
三、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大气圈
生物圈
水圈
岩石圈
水循环把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生物圈有机地联系起来,构成一个庞大 的系统。
三、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1)不断更新水资源,维持了全球水的动态平衡
水循环把大气圈、水圈、岩石 圈和生物圈有机地联系起来, 构成了一个庞大的系统。在这 个系统中,水在持续不断的运 动、转化,使地球上的各种水 体处于不断更新的状态,形成 了人类赖以生存的水资源。水 循环还维持了全球水的动态平 衡,即从总体来看,海洋水、 陆地水、地下水不会增多,也 不会减少。
活动 Activity
1998 年长江流域发生特大洪 水时,我国气象卫星对洞庭湖 区进行了实时监测。图 4-9 是 气象卫星拍摄的多光谱合成遥 感图像,其中右图中的红色部 分表示洪水新 淹没的范围,通 过与没有发生洪水时的遥感图 像(左图)进行对比分析,就 可以获得受灾区域的分布及面 积。洪水分析是抗洪救灾与减 灾决策的重要依据。读图 4-9, 完成相关任务。
地处低洼地带的居民 要准备沙袋、挡水板 等物品,或砌好防水 门槛,设置挡水土坝, 以防止洪洪涝灾害防治
即使会游泳,也要尽量避免 下水,以免碰到暗流和旋涡。
如水位继续上涨, 暂避的地方已难自 保,则要充分利用 好救生器材逃生, 或者迅速找一些门 板、桌椅、木床、 大块的泡沫塑料等 能漂浮的材料扎成 筏子逃生。
三、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2)缓解全球热量收支不平衡
水循环深入大气系统内 部,深刻影响全球气候 的变化。水循环作为大 气系统能量的主要传输、 储存和转化者,通过对 地表太阳辐射的重新分 配,使得不同纬度热量 收支不平衡的矛盾得以 缓解。
三、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3)塑造地表形态
水循环是海陆间联系的主 要纽带,陆地径流源源不 断地向海洋输送大量的泥 沙、有机物和无机盐类。 在水循环的驱动下,地表 物质被侵蚀、搬运和堆积, 地貌得以发育、演化,形 成多字多彩的地表形态。
三、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大气圈
生物圈
水圈
岩石圈
水循环把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生物圈有机地联系起来,构成一个庞大 的系统。
三、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1)不断更新水资源,维持了全球水的动态平衡
水循环把大气圈、水圈、岩石 圈和生物圈有机地联系起来, 构成了一个庞大的系统。在这 个系统中,水在持续不断的运 动、转化,使地球上的各种水 体处于不断更新的状态,形成 了人类赖以生存的水资源。水 循环还维持了全球水的动态平 衡,即从总体来看,海洋水、 陆地水、地下水不会增多,也 不会减少。
高中地理[人教版]《水循环》优秀课件
二、古希腊的文明成果:雅典的奴隶制民主政治(奴求制民主政治是雅典的政治制度,东方古国的政治制度是奴隶制君主专制,所以东方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相对专制,西方相对民主。)
②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少有交换,具有封闭性
两汉以一年一熟为主
达•伽马
1497-1498年 向东,绕非洲大陆南端前往东方
到达印度西海岸。
看来各种形式的能,在一定的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仔细体会下面的能量相互转化的过程,你能不能找到更多的实例?
2.《长江之歌》中唱道:“你向东海奔去, 惊涛是你的气概 …… 海陆间循环
3.塔里木河的水。
陆地内循环
活动题
(2)中程:非洲美洲(掠买黑奴) (7)明清中央或地方官府设在苏杭等地的织造局生产的丝织品超过前代,特别是细密精致的缎,成为清朝丝织品的代表。 导入2:情境导入 三、大学的兴起 (二)找一找亚洲的分区 (2)一批新兴城市兴起原因:丝绸之路的开通、大运河的开凿、经济重心的逐渐南移等,催生了 3、生产:手工业者主要从事小商品生产;商人专事商业和贸易。 河南荥阳青台村仰韶文化遗址出土的丝织物残片和浙江湖州钱山漾良渚文化遗址出土的丝线、丝带及丝织物表明,约在四五千年前黄 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已出现了丝绸的生产。 1.日本的领土是由哪些岛屿组成? 2.分析俄罗斯的气候特征。 2.在暖气片上放有一瓶冷水,过一段时间后水会出现什么现象?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 (5)关系的特点:封君与封臣的关系有着严格的等级性(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而且权利,义务交织在一起,有一定的契约意义 。 4、手段:金钱赎买和武力斗争。 5、结果:到13世纪,许多城市取得了一定程度的自由与特权,成为自由城市。 【知识与能力】:
黄河断流
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水循环
√B.土壤含水量增多
C.地表径流汇流速度变快 D.地下水水位下降
北川河流域位于黄河上游半干旱区,蒸发(腾)总量较大。20世纪80年代至今,
流域内年降水量相对平稳,大规模人工造林使流域植被覆盖率快速增加,在无其他
人为干扰的情况下,流域年蒸发(腾)总量呈下降趋势。据此完成1~3题。
3.大规模造林后,该流域蒸发(腾)总量变小的主要原因是植被
A.取水难度大
B.开采周期长
C.水质较差
D.储量较少
关键信息点拨
人工岛是碎石和泥沙一起吹填造地而成,地表物质较疏松,透水性较强,利于 地表水 下渗 。
人工岛一般面积不大,接受的大气降水数量较 少 ,蓄水量 有限 。 图中淡、咸水界线是岛屿淡水与海洋咸水相互平衡的结果,岛内地下淡水依靠 大气降水 补充,降水充沛且季节分配均匀,利于保持岛内地下淡水区稳定,一 旦降水量少,海水入侵,界线向岛内 退缩 ,甚至导致淡水消失;岛屿宽度不足, 两侧的海水入侵严重,会挤占淡水空间。
影响局部地区大气降水 影响蒸发
影响下渗
如人工降雨 如植树造林、修建水库可以增加局部地区的水汽供应量 城市铺设渗水砖,可增加下渗;城市路面硬化,可减 少下渗
3.水平衡 (1)原理 ①某个地区在某一段时期内,水量收入和支出的差额等于该地区的蓄水变化量,即 收入水量-支出水量=蓄水变量。 ②一个区域长期来看水量是收支平衡的,即收入=支出。但某个区域、某一段时期 内,收支可能不平衡;如果收入>支出,则该区域、该时期水量增加;如果收入<支 出,则水量减少。
√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蒸发 植物蒸腾
循环水量__少__,但对干旱地区非常重要
(2)水循环的意义 ①维持全球水的 动态平衡 ;②缓解不同纬度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③是海陆间联 系的主要纽带;④塑造着 地表形态 。
C.地表径流汇流速度变快 D.地下水水位下降
北川河流域位于黄河上游半干旱区,蒸发(腾)总量较大。20世纪80年代至今,
流域内年降水量相对平稳,大规模人工造林使流域植被覆盖率快速增加,在无其他
人为干扰的情况下,流域年蒸发(腾)总量呈下降趋势。据此完成1~3题。
3.大规模造林后,该流域蒸发(腾)总量变小的主要原因是植被
A.取水难度大
B.开采周期长
C.水质较差
D.储量较少
关键信息点拨
人工岛是碎石和泥沙一起吹填造地而成,地表物质较疏松,透水性较强,利于 地表水 下渗 。
人工岛一般面积不大,接受的大气降水数量较 少 ,蓄水量 有限 。 图中淡、咸水界线是岛屿淡水与海洋咸水相互平衡的结果,岛内地下淡水依靠 大气降水 补充,降水充沛且季节分配均匀,利于保持岛内地下淡水区稳定,一 旦降水量少,海水入侵,界线向岛内 退缩 ,甚至导致淡水消失;岛屿宽度不足, 两侧的海水入侵严重,会挤占淡水空间。
影响局部地区大气降水 影响蒸发
影响下渗
如人工降雨 如植树造林、修建水库可以增加局部地区的水汽供应量 城市铺设渗水砖,可增加下渗;城市路面硬化,可减 少下渗
3.水平衡 (1)原理 ①某个地区在某一段时期内,水量收入和支出的差额等于该地区的蓄水变化量,即 收入水量-支出水量=蓄水变量。 ②一个区域长期来看水量是收支平衡的,即收入=支出。但某个区域、某一段时期 内,收支可能不平衡;如果收入>支出,则该区域、该时期水量增加;如果收入<支 出,则水量减少。
√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蒸发 植物蒸腾
循环水量__少__,但对干旱地区非常重要
(2)水循环的意义 ①维持全球水的 动态平衡 ;②缓解不同纬度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③是海陆间联 系的主要纽带;④塑造着 地表形态 。
高三地理复习《水循环和洋流》ppt课件
30oS
60oS
分布规律
暖流分布:低纬流向高纬、赤道附近
寒流分布:高纬流向低纬、高纬度附近洋流
考点二:洋流
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①对全球热量的影响:促进高低纬度之间的热量输 送和交换,调节全球热量的平衡 ②对流经海区的沿岸气候: 暖流(比流经地区温度高)增温增湿作用,如西 欧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形成` 寒流(比流经地区温度低)有降温、减湿作用, 澳大利亚西海岸和秘鲁沿岸荒漠的形成 ③对海洋生物 渔场分布:寒暖流交汇的海区:北海道、纽芬兰、 北海渔场等 与上升流有关:秘鲁渔场等 ④海洋污染:扩大了污染范围,加快了净化速度
(山东文综)图是我国某地区略图, 图中景观图片为黄土塬(黄土高原地区面积广 阔、地面平坦的黄土高地)。黄土塬上水循 环过程不同于黄土高原其它地貌类型区, 其最弱的环节是 A.降水 B.下渗 C.蒸发 D.地表径流
.D
考点一:水循环 ---我国各地区河流流量过程曲线的分析 2、分析《塔里木河流量变化示意图》,回答问题:
(4)积雪融化
降水
深化探究-----地下潜水位等值线的判读: 1、概念:潜水等水位线即潜水面等高线
2、潜水的流向: 潜水的流向总是垂直于等潜水位线由高水位 流向低水位。
3、潜水的流速: 潜水的流速取决于潜水面坡度的陡缓。在同 一幅等潜水位线图中: 等潜水位线越密集的地方,潜水面坡度越陡, 潜水流速越快;等潜水位线越稀疏的地方, 潜水面坡度越缓,潜水流速越慢。
水循环和洋流
• 课程标准: 1、运用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 节,理解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2、运用地图,归纳世界洋流分布规律,说明 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考点一:水循环
陆地内循环
一、水循环——大气中的水源和陆地水的来 源 海上内循环:占水循环水量的90%; 海陆间大循环:与人类关系最密切,以径流 注入大海。 陆地内循环:水汽主要为蒸发与蒸腾,注入 内流河与内陆湖。
高三总复习地理课件 水循环
河流流经喀斯特地貌区、沙质土壤区,河水易下渗,减 地质条件(土壤质地)
少地表径流量
蒸发
主要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对地表径流影响大
(5)影响下渗的因素分析
影响因素
对地表水下渗的影响
地面性质 硬化地面,如水泥地不利于下渗;沙质土壤利于下渗
坡度 植被 降水强度
坡度越大,越不利于下渗 植被越茂密,越利于下渗 降水强度越大,越不利于下渗
滥伐森林,破坏地表植被:平时会减少蒸腾,空气中水汽减少,使降水 量减少;降雨时,下渗减少,地表径流汇聚加快,容易发生洪涝灾害 围湖造田:能减少湖泊自然蓄水量,削弱其防洪抗旱能力,也能减弱湖 泊水体对周围地区气候的调节作用 不利 城市路面硬化:能增加地表径流,减少下渗,减小地下径流,使地面蒸 影响 发量减少,易造成城市内涝 用水不当:河流上游地区过度引水灌溉,会导致下游水量减少,甚至出 现断流;对地下水过量开采和使用,地下水位下降,会使有泉水出露的 地方出现断流,绿洲地区出现生态恶化和土地荒漠化
二、自然界的水循环 水循环类型、过程及主要环节
类型 海上内循环 海陆间循环
陆地内循环
环节名称 A 蒸发→B降水
地表径流 下渗
植物蒸腾
(1)陆地内循环不只发生在内流区域。 (2)外流区域既有海陆间循环又有陆地内循环。 (3)海洋同时参与海上内循环和海陆间循环。 (4)三种水循环类型都包括蒸发和降水环节。
三、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1.联系四大圈层,使地球上各种水体处于不断更新状态,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 2.水循环深入大气系统内部,深刻地影响着全球气候的变化。 3.是海陆间联系的主要纽带,陆地径流源源不断地向海洋输送大量的泥沙、有机 物和无机盐类。 4.形成多姿多彩的地表形态。 四、洪涝灾害防治 1.类型:包括洪水灾害和雨涝灾害。 2.防御措施 (1)利用气象卫星对强降雨天气、水情进行监测。 (2)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相结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2017·全国卷Ⅰ)下图示意我国西北某闭合流域的剖面。该流 域气候较干,年均降水量仅为 210 mm。但湖面年蒸发量可 达 2 000 mm。湖水浅,盐度饱和,水下已形成较厚盐层。 据此完成(1)~(3)题。
(1)盐湖面积多年稳定,表明该流域的多年平均实际蒸发量
A.远大于 2 000 mm
() B.约为 2 000 mm
图,回答(1)~(3)题。
(1)甲代表的水体是
()
A.雨水
B.冰川融水
C.地下水
D.生物水
(2)箭头 a 代表的现象一般发生在
()
A.1~2 月
B.3~4 月
C.6~7 月
D.10~11 月
(3)鄱阳湖区进行大规模围湖造田,由此导致箭头 a、b 流量的
变化趋势是
()
A.a 在丰水期变小
B.b 变稳定
C.a 变大
D.b 在枯水期变大
解析:第(1)题,能与长江水形成互补的,除了湖泊水,只有地 下水。第(2)题,a 表示长江水补给鄱阳湖水,反映长江水位高 于鄱阳湖水位,为洪水期,即 6~7 月。第(3)题,由于围湖造 田,使湖泊面积减少,故对河流径流量的调节能力下降,a、b 都变小。 答案:(1)C (2)C (3)A
植被恢复后下渗增加,地表径流减少,地下径流增加,②说法 错误,④说法正确。故选 C 项。第(3)题,森林植被恢复后,下 渗增加,透水岩层中含水量增加,则甲、乙两河径流总量会减 少,A、B 项错误;从图中岩层倾斜状况可知,同一岩层的海 拔在甲河流一侧高于乙河流一侧,因此降水时甲河流一侧山体 的降水转化形成的地下水就会成为乙河流的补给水源,导致甲 河流径流量减少,乙河流径流量增加,C 项错误,D 项正确。 答案:(1)B (2)C (3)D
[微点拨] 地理实践力在试题中往往是借助问题研究,运用地理学原 理来解决地理问题。例如本题运用“海绵城市”原理,将城市 公园的渗、滞、蓄、净、用、排等功能进行合理布局进而影响 水循环环节,通过调节地表径流、影响下渗等来改变城市水循 环过程,实现趋利避害。
集训过关(三) 陆地水体的相互补给
4.读三种陆地水体相互转化关系示意
3.(2016·全国卷Ⅲ)下图所示山地为甲、乙两条河流的分水岭, 由透水和不透水岩层相间构成。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该 山地被破坏的森林植被得以恢复,随之河流径流量发生了变 化,河流径流的年内波动也减缓了。据此完成(1)~(3)题。
(1)森林植被遭破坏后,河流径流量年内波动强烈,是由于( )
A.降水更多转化为地下水
()
A.当日,最容易获取淡水的时段是 6 点后
B.当日,最容易获取淡水的时段是 15 点后
C.膜下气温比膜上气温高,是因为塑料薄膜增强装置内部的
太阳辐射
D.膜下气温比膜上气温高,是因为塑料薄膜增强装置内部的
大气逆辐射
解析:第(1)题,图示取水管作用是把集水器收集的淡水取出, 类似于水循环的径流环节。第(2)题,图示膜下气温高于膜上气 温,主要是因为塑料薄膜增强了装置内部的大气逆辐射,故 D 正确。该装置主要是利用膜内热量来蒸发水汽,再利用膜外温 度低于膜内温度的温差,使蒸发的水汽遇冷凝结,故最容易获 取淡水的时段为膜内高温且膜内外温差最大的时段,即当日 10~18 时。 答案:(1)D (2)D
A.调节 a
B.调节 e
C.增加 f
D.增加 d
(3)下列城市中,最适宜建设“海绵公园”的是
A.兰州
B.乌鲁木齐
C.拉萨
D.杭州
()
解析:第(1)题,由题干可知,雨水花园的作用是集水(或汇水), 增加下渗,①对于雨水花园作用的表述错误。渗、滞、蓄、净、 用、排等系统是相互联系、相互衔接的,③错误。第(2)题,读 图可知,图中 a 为地表径流环节,d 为降水环节,e 为蒸发环节, f 为水汽输送环节。通过题干材料对“海绵公园”建设原理的描 述,可以确定其主要影响地表径流。第(3)题,杭州降水丰富, 可利用“海绵公园”减轻城市内涝问题。A、B、C 选项中的城 市气候均较干旱,不易发生内涝现象。 答案:(1)D (2)A (3)D
2.下图为伏尔加河主要流经地区示意图。从水循环的过程和地
理意义看,伏尔加河
()
①流域内总体上蒸发旺盛
②流域的部分降水源自西风带
③河水主要参与陆地内循环
④使东欧平原总体趋于高低不
平 ⑤促进里海的水分和热量
平衡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③⑤
D.②④⑤
解析:伏尔加河流域的纬度较高,总体上蒸发较弱,排除①; 伏尔加河流域的大部分地区地处西风带,虽然距离大西洋较远, 但西部并无特别高大的山地阻挡,西风仍然能给该流域带来降 水;伏尔加河注入里海,里海为内陆咸水湖,因此伏尔加河主 要参与的是陆地内循环;伏尔加河中上游地区以侵蚀作用为主, 下游地区以沉积作用为主,故伏尔加河使流经地区总体趋于平 坦,排除④;注入里海的河水来自较高纬度地区,水温较低, 有利于促进里海的水分和热量平衡;综上可知,选项 C 正确。 答案:C
此植被截流差异不明显,④错。第(3)题,第 5 次和第 6 次降水 过程,都为同一流域的河床和沟谷,因此水土流失变化不可能 相差太大,A、B 错。第 5 次降水的强度更大,对裸露坡面泥 沙的冲刷作用更明显,但河流泥沙含量较低,说明裸露坡面不 是主要的泥沙来源,C 错。由于多次降水,坡面径流冲刷,将 植被覆盖坡面植株之间的枯枝落叶冲走,部分土壤裸露,第 6 次降水形成的坡面径流冲刷这些土壤,导致水土流失,增加河 流的含沙量,D 对。 答案:(1)B (2)B (3)D
C.约为 210 mm
D.远小于 210 mm
(2)流域不同部位实际蒸发量差异显著,实际蒸发量最小的是
A.坡面
B.洪积扇
()
C.河谷
D.湖盆
(3)如果该流域大量种植耐旱植物,可能会导致
()
A.湖盆蒸发量增多
B.盐湖面积缩小
C.湖水富营养化加重
D.湖水盐度增大
解析:第(1)题,盐湖面积多年稳定,说明多年平均实际蒸发量 与年均降水量相当。该地年均降水量仅为 210 mm,因此多年 平均实际蒸发量约为 210 mm。第(2)题,由图可知,坡面坡度 大,岩性硬,地表水与地下水储存条件差,由于水分储存量小, 实际蒸发量最小。第(3)题,虽然是耐旱植物,但注意是“大量 种植”,依然会消耗大量的地表水和地下水,导致入湖水量减 少,盐湖面积缩小。 答案:(1)C (2)A (3)B
[微点拨] 陆地水体相互补给是高考常考点,也是考生失分的重灾区。 因此,在备考复习时要准确理解陆地水体间的相互补给规律。 (1)高纬、高山地区的冰川,融化后补给河流、湖泊和地下水。 (2)河流源头地区的湖泊始终补给河流。 (3)河流中下游的湖泊与河流之间相互补给,洪水期河流补给 湖泊,枯水期湖泊补给河流。 (4)河流与地下水之间是相互补给的,洪水期河流补给地下水; 枯水期地下水补给河流;但在河流的“地上河”河段,始终是河 流补给地下水。
降水序号 1 2 3 4 5 6
降水历时/天 降水量/mm
2
53.0
4
80.3
5
100.1
2
73.2
2
90.7
254Leabharlann 4汾川河洪峰情况 无明显洪峰 无明显洪峰 无明显洪峰 无明显洪峰
洪峰流量346 m3/s 洪峰流量1 750 m3/s
(1)汾川河流域植被覆盖率大幅度提高能够
()
A.减小降水变率
B.减少河水含沙量
(1)下列关于“海绵公园”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雨水花园可减缓地表径流的速度,缩短汇流时间 ②生态植
草沟可利用沟内的植物和土壤截流、净化雨水,具有一定的污
染控制功能 ③渗、滞、蓄、净、用、排等系统单独运行,与
其他系统没有衔接 ④可以缓解城市供水压力和城市内涝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2)“海绵公园”建设对水循环环节的影响,正确的是 ( )
集训过关(一) 水循环的过程及影响 1.某野外求生训练营进行荒岛求生训练时,在沙滩上利用水循
环原理获取淡水,如图 1 所示。图 2 为当日塑料薄膜上下气 温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
(1)图 1 获取淡水过程中,取水管模仿的水循环的环节是( )
A.蒸发
B.降水
C.水汽输送
D.径流
(2)读图 1 和图 2,关于该取水装置说法正确的是
[“四翼”齐展析考情]
水循环的环节及影响因素是高考常考点,高考一般通 基础性 过区域图、统计表格或相关图文材料为载体来进行考
查,考查考生原理知识的调用能力
高考对陆地水体相互关系的考查,往往涉及两到三个
综合性
知识点间的综合考查,这就要求考生既要从图文材料 中提取相关信息,又要调动区域地理环境的相关知识,
C.增加降水量
D.加大河流径流量
(2)第 5 次降水产生洪峰的原因是此次降水
()
①历时长 ②强度大 ③下渗少 ④植被截流少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第 6 次降水产生的洪水含沙量极高,其泥沙主要源于( )
A.河床
B.沟谷
C.裸露坡面
D.植被覆盖坡面
解析:第(1)题,植被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作用,因此汾 川河流域植被覆盖率大幅度提高,会减小河流径流量和河水含 沙量,B 对、D 错。汾川河流域植被覆盖率大幅度提高,对减 小降水变率和增加降水量影响不大,A、C 错。第(2)题,由于 该月降水异常增多,因此到第 5 次降水时,土壤含水量达到饱 和,下渗减少,地表径流增大,从而产生洪峰;由表可知,第 5 次降水时间短,降水量多,即降水强度大,②③对。由表可 知,第 5 次降水历时只有 2 天,相对于第 2 次和第 3 次降水来 说,历时较短,①错。由于该地植被覆盖率没有发生变化,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