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主题班会教案教学内容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主题班会教案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主题班会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未成年人犯罪的特点和危害性。
2. 培养学生自觉遵守法律,增强法制观念。
3. 提高学生自我防范意识,预防违法犯罪。
二、教学重点1. 未成年人犯罪的特点和原因。
2.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方法和措施。
三、教学难点1. 如何使学生理解并自觉遵守法律。
2. 如何提高学生的自我防范意识。
四、教学方法1. 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对未成年人犯罪的认识和看法。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使学生深入了解未成年人犯罪的特点和危害。
3. 讲座法:邀请法制副校长或专业律师讲解法律知识,提高学生的法制观念。
五、教学内容1. 未成年人犯罪的特点和原因1.1 特点:盲目性、冲动性、模仿性、报复性等。
1.2 原因:家庭因素、学校因素、社会因素、个人因素等。
2. 法律知识普及2.1 刑法相关规定:刑事责任年龄、未成年人犯罪的法律责任等。
2.2 民法相关规定:民事行为能力、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等。
3.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方法和措施3.1 家庭关爱:家长关注子女成长,营造和谐家庭氛围。
3.2 学校教育:加强法制教育,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和法制意识。
3.4 个人修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自觉抵制不良诱惑。
4. 自我防范意识培养4.1 认识自身优势:发挥未成年人好奇心强、接受能力强等特点,主动学习法律知识。
4.2 增强自制力:学会控制情绪,避免冲动行为。
5. 班会活动设计5.1 开场:观看未成年人犯罪短片,引发学生思考。
5.2 主题演讲:邀请法制副校长或专业律师进行主题演讲。
5.3 分组讨论:组织学生围绕主题进行分组讨论,分享看法。
5.4 小组代表发言:邀请各小组代表向全班同学分享讨论成果。
5.5 总结发言:教师对班会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重要性。
教学评价:通过课后问卷调查、学生表现、课堂互动等方面,评估学生对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认识和自我防范意识的提高。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教案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教案一、背景介绍未成年人犯罪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对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和社会稳定造成为了巨大的威胁。
为了保护未成年人的权益,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的发生,制定和实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教案是十分必要的。
二、目标1. 加强对未成年人犯罪预防法律法规的宣传和教育,提高未成年人犯罪预防意识;2. 培养未成年人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预防犯罪行为的发生;3. 建立完善的未成年人犯罪预防体系,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匡助。
三、教案内容1. 了解未成年人犯罪预防法律法规- 介绍相关法律法规,如《未成年人保护法》、《刑法》等;- 解释法律法规的主要内容和目的;- 强调法律对未成年人犯罪预防的重要性。
2. 培养未成年人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 引导未成年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 培养未成年人的自我认知和自我管理能力;- 提倡未成年人积极参预社会公益活动,培养社会责任感。
3. 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匡助- 建立健全的未成年人犯罪预防机制,包括公安机关、学校、社区等多方合作;- 提供心理咨询和支持服务,匡助未成年人解决问题和压力;- 加强家庭教育,提供家庭和亲子关系的指导和支持。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律法规知识- 通过讲座、教材、PPT等方式,向未成年人普及未成年人犯罪预防法律法规的知识;- 结合具体案例分析,引起未成年人的思量和讨论。
2. 讨论和互动- 组织小组讨论,让未成年人就犯罪行为的原因和后果进行思量和交流;- 进行角色扮演,让未成年人体验犯罪行为带来的后果。
3. 实践活动- 组织未成年人参预社区服务、公益活动等,提升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匡助未成年人解决心理问题。
五、教案评估1. 知识测试- 设计未成年人犯罪预防法律法规的知识测试题目,检验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2. 行为观察- 观察未成年人的行为变化,包括是否遵守法律法规、是否参预社区服务等。
3. 反馈调查- 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未成年人对教案内容的反馈和意见。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主题班会教案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主题班会教案一、教案背景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未成年人犯罪的特点、原因及危害。
2. 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增强法制观念。
3. 培养学生自觉遵守法律、积极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的意识。
4.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三、教学内容1. 未成年人犯罪的特点2. 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3. 未成年人犯罪的危害4. 法律知识普及5.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措施四、教学过程1. 导入:讲解未成年人犯罪的特点、原因及危害,引导学生关注这个问题。
2. 新课内容:讲解法律知识,让学生了解法律的重要性,增强法制观念。
3.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认识到未成年人犯罪对自己、家庭、社会的危害。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如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引导学生提出具体的措施。
5. 总结提升: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学生要自觉遵守法律,积极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未成年人犯罪特点、原因、危害的了解程度。
2. 学生对法律知识的掌握情况。
3. 学生参与课堂讨论的积极性和提出的措施的可行性。
4. 学生自觉遵守法律、积极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的意识。
六、教学策略1. 案例教学:通过生动的案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未成年人犯罪的情况,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2.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互动问答: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激发学生的思考,巩固所学知识。
4. 视频教学:播放相关视频,增加学生的直观感受,提高课堂效果。
七、教学准备1. 案例材料:收集相关的未成年人犯罪案例,用于教学演示。
2. 视频资料:寻找适合的预防未成年人犯罪视频,用于课堂播放。
3. 教学PPT:制作精美的教学课件,辅助教学。
4. 法律知识资料:整理相关的法律知识,便于学生学习。
八、教学实施1. 课堂导入:简要介绍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案例展示:呈现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关注未成年人犯罪问题。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主题班会教案内容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主题班会教案内容教学背景未成年人犯罪的比例逐年增加,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作为学校教育工作者,有必要通过班会等形式开展相关主题教育,引导青少年积极向上,远离犯罪,维护社会稳定。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本次教学,学生能够了解以下知识:1.未成年人犯罪的定义及其对社会造成的危害;2.行为规范对未成年人犯罪预防的重要性;3.常见的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措施。
能力目标通过本次教学,学生能够培养以下能力:1.独立思考、分析社会问题;2.合理表达自己的认知和观点;3.倾听并尊重他人的意见。
教学重点1.未成年人犯罪的危害和预防措施;2.行为规范对未成年人犯罪预防的重要性。
教学内容知识点一:未成年人犯罪的定义及其对社会造成的危害1.什么是未成年人犯罪?–未成年人犯罪是指未满18周岁的人在法律规定的责任年龄之前实施的犯罪行为。
2.未成年人犯罪对社会造成的危害有哪些?–破坏社会稳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对未成年人的成长教育带来负面影响;–降低社会的文明程度。
知识点二:行为规范对未成年人犯罪预防的重要性1.为什么要倡导行为规范?–行为规范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到自己的社会责任,促进社会规范的形成。
2.行为规范与未成年人犯罪预防的关系是什么?–行为规范的形成,能引导未成年人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发生。
知识点三:常见的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措施1.父母监护和教育;2.学校教育和社会实践;3.政府和社会力量的综合治理。
教学方法1.通过PPT讲解、图片、案例等形式讲解相关知识;2.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形式引导学生思考、交流。
教学资源1.PPT课件;2.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3.与未成年人犯罪预防相关的案例。
教学评估1.通过课堂提问考察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2.通过小组讨论考察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3.通过个人自我评价考察学生的情感态度。
特殊应用场合场合一:特殊教育学校1.增加条款:考虑到特殊教育学校学生的特殊性,应增加针对特殊群体的未成年人犯罪预防课程和教育内容。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主题班会教案】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主题班会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未成年人犯罪的相关法律法规,增强法律意识。
2.培养学生自觉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预防未成年人犯罪。
3.增强学生自我保护意识,提高防范能力。
二、教学重点1.未成年人犯罪的相关法律法规。
2.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方法和措施。
三、教学难点1.如何让学生深刻理解法律法规的重要性。
2.如何引导学生自觉遵纪守法,预防犯罪。
四、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通过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未成年人犯罪是什么意思吗?”引导学生思考。
2.课堂讲解教师讲解未成年人犯罪的相关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
教师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未成年人犯罪的特点、危害及法律后果。
3.互动环节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如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学生讨论后,每组派代表发言,分享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方法和措施。
4.视频观看教师播放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相关视频,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犯罪对个人、家庭和社会的危害。
5.课堂小结教师提醒学生要自觉遵纪守法,预防犯罪。
6.课后作业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结合本节课的内容,写一篇关于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感悟。
具体教学步骤如下:一、导入1.教师通过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未成年人犯罪是什么意思吗?”引导学生思考。
二、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未成年人犯罪的相关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
2.教师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未成年人犯罪的特点、危害及法律后果。
案例1:某市一名初中生因抢劫手机,被判处有期徒刑1年。
案例2:某县一名小学生因盗窃,被判处拘役2个月。
三、互动环节1.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如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2.学生讨论后,每组派代表发言,分享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方法和措施。
方法1:加强家庭教育,父母要关心孩子的成长,教育孩子遵纪守法。
方法2:学校要加强法制教育,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主题班会教案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主题班会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未成年人犯罪的概念、类型及其危害。
2. 引导学生认识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要原因和预防措施。
3. 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观念和法律意识,树立远离犯罪、珍爱生命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一)未成年人犯罪的概念和类型1. 概念:未成年人犯罪是指未满18周岁的自然人违反国家法律、法规规定,侵害国家、社会、集体和他人合法权益,触犯刑法并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
2. 类型:包括盗窃、抢劫、故意伤害、寻衅滋事、聚众斗殴、贩卖毒品等。
(二)未成年人犯罪的危害1. 对个人:影响学业、前途,造成心理压力,甚至可能导致自我毁灭。
2. 对家庭:给家庭带来经济负担,破坏家庭和谐,影响家庭成员的身心健康。
3. 对社会:破坏社会秩序,影响社会稳定,降低公众安全感。
(三)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要原因1. 家庭因素:家庭教育缺失、家庭关系不和、家庭经济困难等。
2. 学校因素:学校教育管理不到位、教师素质不高、学生受不良同学影响等。
3. 社会因素:社会不良风气、网络负面影响、就业压力等。
(四)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措施1. 家庭层面:加强家庭教育,注重孩子心理健康,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2. 学校层面:加强法制教育,提高学生法律意识,强化学生自我管理能力。
3. 社会层面:加强社会监管,净化网络环境,提供就业指导和帮助。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1. 采用多媒体教学,展示相关案例和图片,引导学生直观感受未成年人犯罪的危害。
2. 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形式,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提高学习效果。
3. 邀请法律专家或警察进行讲座,为学生提供专业的法律知识和安全知识。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例和图片,引导学生进入课堂主题,了解未成年人犯罪的危害。
(二)讲授新课1. 讲解未成年人犯罪的概念和类型,让学生明确犯罪行为的范围。
2. 分析未成年人犯罪的危害,引导学生认识犯罪的严重性。
3. 探讨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要原因,引导学生从多方面思考问题。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主题班会教案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主题班会教案《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主题班会教案1、使每一位同学能预防并纠正不良行为。
2、理论联系实际,防微杜渐,自省自律,弘扬正气,作品学兼优的好青少年。
教学重点:对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的预防教学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和学生参与讨论事例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
教学过程:(一)、导致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社会因素:视频中的主人公正是由于受社会不良文化的影响即观看暴力影片,而走上犯罪道路的,据一些省、市未成年犯管教所反映,少年犯中有70%以上受到过这种不良文化的影响;学校因素:从学校方面来看,一些学校对有不良行为的学生疏于管理、教育,有的教育方法不当,动辄训斥,造成这部分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出现厌学、逃学、辍学,有的最后走上违法犯罪道路。
家庭因素:不良的家庭教育和家庭环境也是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重要原因。
放任型家庭使未成年人缺乏家庭的温暖和必要的管束,容易受到不良诱惑;溺爱型家庭易使孩子任性娇纵,我行我素;粗暴型家庭易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或自暴自弃;一些家长自身行为不良,更容易使未成年人从小养成不良品格和行为。
自身因素:从未成年人自身来看,你们正处于青春发育期,辨别是非能力差,抵抗不良影响的免疫力弱,遇事易冲动,做事不计后果,对法律的无知和法律意识的淡薄,在不良因素影响下,容易走上歧途。
(二)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前兆1、言语粗鲁,经常谩骂他人,好说谎话,满口脏话;2、举止轻浮、衣着不整,吊儿郎当,蛮横无理,顶撞师长,强行索物,哥们义气;3、结交哥们、姐们,过度打扮,衣着暴露;4、嗜好:抽烟喝酒,参与赌博,迷恋网吧;5、学业:旷课、逃学、成绩忽降、考试作弊、课堂捣乱。
(三)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措施1、预防纠正不良行为,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2、认真学习并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及社会公共规范3、树立自尊、自强、自律的意识4、增强明辨是非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5、增强用法xx意识6、正确对待父母和学校的教育结束语:希望同学们能以此为戒,在平时学习生活中努力做到:自尊自强、自信自立,遵规守矩,严以律己,真正成为一个遵纪守法、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主题班会教案三篇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主题班会教案三篇以法治国,是我们党和国家在新的历史时期,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重要方针,是社会进步,社会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必然要求。
下面是小编带来的三篇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主题班会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主题班会教案1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树立法制观念.2,使每一位同学远离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3,联系实际,防微杜渐,自省自律,弘扬正气,做品学兼优的好学生.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案例叙述,学生讨论发言导入本课:学生杨某,15岁.学习较好,但贪慕虚荣,片面追求物质享受,常因没钱花而发愁.一天中午12点左右,他到某市201中学后巷,见该校某男生一人回家,就手持小刀威胁该男生,迫使其交出财物.勒索了该男生300元人民币,后被抓住.杨某的行为构成勒索罪,被人民法院依法判处有期徒刑100天.2、讨论明确:未成年人违法也判刑二、理论讲解,法律是治国的工具.以法治国,是我们党和国家在新的历史时期,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重要方针,是社会进步,社会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必然要求.三、联系生活1,你知道的法律有哪些(《宪法》《刑法》《民法通则》《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婚姻法》《继承法》《兵役法》《经济合同法》《环境保护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治安管理处罚条例》《交通管理法规》)2,常见的违法行为有哪些(1),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行为包括:扰乱公共秩序妨害公共安全侵犯公私财物妨害社会管理秩序(2),违反交通管理法规的行为(3),违反义务教育法的行为(4),违反环境保护法的行为(5),民事侵权的行为3,现身说法,谈谈自己的一件违法小事.四,学法用法1,小品表演:情景一:近几天,王威感到非常苦恼,在放学的路上,总有几个高年级的学生拦住他,向他索要钱物,并且威胁说,如果交不出钱来,就让他尝尝拳脚的厉害.王威把这事告诉了中学刚毕业的表哥.第二天,表哥带了几个同学,埋伏在路上,把那几个小“路霸“狠狠地揍了一顿,并且逼着他们交出了身上所有的钱.[讨论]王威错在哪里报复心理怎样产生的除了像王威那样直接受到伤害还有哪些情况容易使人萌发报复心理情景二:王丽在过往行人的帮助下躲过了坏人的抢劫,找同学玩的心情已经没有了,王丽想到去商场买些东西,可就在买好东西离开商场准备回家时,被几位店员拦住了,说她偷了商场的东西,要搜她随身携带的物品.假如你是王丽,碰到了类似的遭遇,你会选择什么方式解决问题.(讨论)2,做一做:1.营业性歌舞厅以及其他未成年人不适宜进入的场所,应当设置(C)标志,不得允许未成年人进入。
《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主题班会教案
《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主题班会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危害性和严重性。
2.掌握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方法和技巧。
3.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定义和种类。
2.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可能带来的后果。
3.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常见方法。
4.学习案例分析和讨论。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了解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现状和危害。
2.难点:如何有效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培养学生的法治观念和社会责任感。
四、教学过程1.开场引入:通过相关案例或新闻报道引起学生思考,引发对主题的兴趣。
2.知识讲解:教师介绍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定义、危害性和预防方法。
3.案例分析:学生分组讨论并呈现一些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案例,并进行分析讨论。
4.活动设计:设置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互动环节,加深学生对主题的理解和认识。
5.总结提升:教师对本次班会进行总结,强调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重要性,鼓励学生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
五、教学资源1.相关案例和资料。
2.多媒体设备和投影仪。
六、教学评估1.参与度评分:根据学生在讨论和活动中的表现进行评分。
2.作业评价:要求学生撰写一份关于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心得体会。
七、教学反思1.教案的设计是否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和需求。
2.如何更好地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法治观念和社会责任感。
通过本次主题班会的教学,希望能够引导学生认识到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危害性,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增强社会责任感,从而有效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发生。
特殊应用场合1. 学校法治教育课程在学校的法治教育课程中,可以结合本主题班会教案进行深入讲解和讨论。
针对该场合,可以增加以下条款:1.课程整合:将本主题班会教案中的内容融入法治教育课程,形成系统完整的法治教育体系。
2.专业支持:邀请相关法律专家或警务人员参与课程,提供专业支持和指导。
注意事项及解决办法: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师生资源不足、课程整合难度大等问题。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主题班会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主题班会教案课时安排:1课时(40分钟)教学对象:初中学生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未成年人犯罪的基本情况及特点;2. 使学生认识到预防犯罪的重要性,提高自我防范意识;3. 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增强法律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未成年人犯罪的基本情况及特点;预防犯罪的方法与技巧。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增强法律意识。
三、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1. 导入新课(5分钟)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犯罪吗?未成年人犯罪有哪些特点?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预防未成年人犯罪。
2. 讲解未成年人犯罪的基本情况及特点(10分钟)讲解未成年人犯罪的基本情况,如犯罪类型、犯罪原因等;分析未成年人犯罪的特点,如冲动性、盲目性等。
3. 讨论预防犯罪的方法与技巧(10分钟)a. 增强法律意识,遵守法律法规;c. 学会控制情绪,避免冲动行为;d. 积极参加各类活动,拓宽兴趣爱好;e. 加强与父母、老师的沟通,寻求帮助。
4. 案例分析(10分钟)呈现几个典型的未成年人犯罪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犯罪行为的后果,以及如何避免类似情况的发生。
让学生谈谈对本节课内容的理解和感悟,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增强法律意识。
五、课后作业请学生结合本节课的内容,思考自己在生活中如何预防犯罪,并将思考成果写在日记中,下周一带到学校分享。
六、教学评价评价方式:课堂参与度、案例分析、课后作业评价标准:1. 课堂参与度:能够积极参与讨论,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2. 案例分析:能够分析案例中的问题,并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3. 课后作业:能够认真完成作业,写出自己的思考和感悟。
七、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参与度、理解程度等,以便更好地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
八、教学拓展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看相关的纪录片或电影,如《少年法庭》、《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以加深学生对未成年人犯罪问题的理解。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主题班会教案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主题班会教案一、背景介绍未成年人犯罪问题一直备受社会关注,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已成为当前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
本次主题班会旨在通过专题教育,引导学生正确看待法律和道德,增强他们的法律意识和责任意识,提高他们的法治观念和自我保护意识。
二、主要内容与活动安排1. 主题引导•介绍未成年人犯罪的现状和危害•引导学生思考未成年人犯罪背后的原因2. 法律知识普及•讲解未成年人违法犯罪行为的法律后果•引导学生了解有关法律法规,提高法律意识3. 道德教育与价值引导•引导学生认识道德与法律的关系•强调诚实守信、友爱互助等道德价值4. 实例分析与讨论•分析未成年人犯罪案例,引导学生思考行为后果•讨论学生在类似情况下应该如何自我保护和避免犯罪5. 角色扮演与情景模拟•安排学生分组进行未成年人犯罪情景模拟•角色扮演引导学生身临其境,体会犯罪带来的后果三、教学方法与手段•主讲教师授课结合互动提问,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利用PPT、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增强教学效果•运用案例分析、讨论、角色扮演等教学方法,促进学生深入思考和吸收四、教学目标与评价•目标:使学生了解未成年人犯罪的严重性,增强其法律意识和责任意识,培养正确的法治观念和道德观念•评价:通过教学活动的参与情况、讨论表现、角色扮演表现等多方面评价学生的掌握情况和思考深度以上是本次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主题班会教案的详细内容,希望通过这次主题班会的开展,能够对学生的思想教育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为未成年人犯罪防范工作贡献力量。
特殊应用场合及相应条款调整1. 学校法制教育活动在学校法制教育活动中,可以针对未成年人的特点和学生群体进行更具体的法律知识普及和案例分析。
具体调整如下:•条款调整:增加实际发生在校园中的未成年人违法行为案例,引导学生认识校园内犯罪行为的严重性和后果。
•注意事项:在引导学生讨论和分析校园内未成年人犯罪案例时,要注意避免过于恐吓和压抑学生情绪,需以理性和冷静的态度进行讨论。
反犯罪主题班会教案7篇
反犯罪主题班会教案7篇反犯罪主题班会教案篇1活动目标要求:1.树立防范意识和平安意识,远离危险,珍爱生命,平安、健康地生长。
2.掌握基本的自护、自救技能,提高平安生活能力,养成相应的平安生活行为习惯。
3.学习日常生活中平安使用电、火、煤气等常识。
活动准备:同学准备:课前搜集防触电、防火、防煤气泄漏、防学校伤害事故等平安小常识。
教师准备:课件、电话机、若干段电线、毛巾、卡纸等活动过程:一、录像导入,引入话题1.同学们,先让我们看一段录像,然后说说你的感受。
2.看完录像,你的心情怎样?你有什么话想说?请同学谈感想。
3、危险就在身边,我们要掌握防护危险的知识。
二、同学自由组合,学习防护知识1.从大家的发言中,我们知道生活中的平安隐患还真不少,有火、电、气方面的、有食品、交通方面的,还有学校生活方面的。
由于有的同学的平安意识不强,思想麻痹,注意力不集中,贪玩、逞强开玩笑等等原因,这些隐患酿成了许多悲剧。
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每天有一个班(40多人)的未成年人在意外伤害中丧身,给家庭带来了极大的痛苦。
生命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只有一次,生命是最珍贵的,我们一定要树立平安意识,增强防护能力,使自身健康、平安地生长。
所以掌握一些防火、防触电、防煤气泄漏,防学校伤害事故……这样的防护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课前,大家搜集了不少这方面的资料,就让我们用手中的资料在小组中交流交流吧。
我们分为五个大组,第一组是防火、第二组是防触电、第三组是防煤气泄漏、第四组是防学校伤害、第五组是防其他……同学们根据手中的资料,自由组合,请每个小组选出一名组长,把讨论的结果写在文明花上,在全班同学中交流。
让我们比一比,哪一组合作最好、讨论最快、发言最精彩。
2.同学小组合作,学习防护知识三、各小组在全班交流。
(根据同学发言开展a、b、c、d、e 的活动)a. 防火1.同学介绍防止火灾常识。
①不玩打火机、火柴。
②家里的汽油、煤油、酒、衣服等易燃可燃物品要远离火源。
2024年《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主题班会教案内容
2024年《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主题班会教案内容一、教学目标本次《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主题班会旨在通过教育引导,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使学生能够认识到犯罪行为的危害性和预防犯罪的重要性。
同时,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让学生掌握预防犯罪的基本方法,形成正确的道德观、价值观,为成为遵纪守法、有担当的公民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犯罪行为的定义和分类,认识到犯罪的严重性和危害性。
让学生掌握预防犯罪的基本方法,包括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道德水平等。
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使学生能够在实际生活中识别犯罪行为,并能积极预防。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深刻认识到犯罪的严重性和危害性,形成自觉抵制犯罪的意识。
如何通过有效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掌握预防犯罪的基本方法,并能在实际生活中运用。
三、教学过程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例,引发学生对犯罪行为的关注和思考,进而导入本次班会的主题。
法律知识普及详细讲解未成年人犯罪的定义、分类及危害,让学生全面了解犯罪行为的严重性。
同时,结合具体案例,分析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和后果,帮助学生认识到预防犯罪的重要性。
预防犯罪方法探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预防犯罪的基本方法。
通过小组讨论,学生能够相互交流想法,形成更全面的预防犯罪策略。
同时,教师根据学生的讨论情况,给予适当的引导和补充。
案例分析与实践选取一些典型的未成年人犯罪案例,进行深入剖析。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犯罪行为的具体表现和影响,提高识别犯罪的能力。
同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预防类似犯罪行为的发生,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总结与反思在班会结束前,教师对本次班会进行总结,强调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重要性。
同时,鼓励学生进行自我反思,检查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是否存在不良行为或疏忽之处,并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本次班会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包括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互动问答法等。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治教育主题班会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治教育主题班会一、背景介绍随着社会的发展,未成年人犯罪问题日益凸显,为了有效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现象的发生,加强法治教育是至关重要的。
在班级中组织开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治教育主题班会,旨在引导学生认识法律意识、规则意识,增强法治观念,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避免犯罪行为。
二、目标通过开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治教育主题班会,达到以下目标:1.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和规则意识;2.提升学生的法治观念和责任意识;3.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行为规范和价值观。
三、方案内容1.活动主题: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从我做起2.活动时间:每周定期举行1次,每次1小时3.活动内容:–法律法规宣传教育–犯罪案例分析和讨论–互动游戏和角色扮演–应急演练和模拟法庭活动–法治知识竞赛和奖励四、活动实施流程1.筹备阶段:–制定活动计划和主题–确定活动时间和地点–配备必要的教育资料和奖品2.活动开展:–主持人开场介绍活动主题–法制宣传员进行法治知识讲解–分组讨论犯罪案例,提出解决方案–进行互动游戏和角色扮演–组织应急演练和模拟法庭活动–进行法治知识竞赛3.活动总结:–总结活动内容和学生表现–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出建议和意见–确定下次活动主题和安排五、评估和效果展示1.制定活动效果评估表,对学生的参与度、表现和学习效果进行评估2.收集学生反馈意见,进行总结分析3.展示活动成果,可以通过班级通讯录、宣传栏、学校网站等途径展示学生的参与成果六、注意事项1.确保活动内容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兴趣爱好2.严格遵守安全规定,保障学生的人身安全3.落实活动的管理和监督责任,确保活动顺利进行4.对活动的后续跟进和延续,保持法治教育的连续性和持久性通过组织开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治教育主题班会,将有效提升学生的法治观念和责任意识,帮助他们健康成长,避免走上犯罪的道路。
愿法治教育成为每个学生健康成长的坚实基石,共同守护社会的和谐稳定。
特殊应用场合场合一:校外社区法治教育活动新增条款:1.在确定活动地点时,需与社区负责人或相关部门进行沟通;2.组织学生参与社区法治宣传和义务劳动,提升社会责任感。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主题班会教案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主题班会教案【教案一】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主题班会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未成年人犯罪的定义、原因及危害。
2.掌握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方法和策略。
3.培养学生自我保护和正确安全意识。
二、教学重点:1.犯罪的定义、原因及危害。
2.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方法和策略。
三、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自我保护和正确安全意识。
四、教学准备:1.多媒体设备2.PPT或海报制作素材五、教学过程:Step 1 文字说明(10分钟)通过文字说明,简要解释未成年人犯罪的定义和危害,引起学生的注意和思考。
Step 2 视频观看(15分钟)播放一个有关未成年人犯罪的视频,让学生了解未成年人犯罪的实际情况,加强对话题的认识。
Step 3 分组讨论(1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并收集各组的答案。
Step 4 分享讨论(10分钟)每个小组派代表上台分享他们的讨论结果,并与其他小组进行交流和讨论。
Step 5 方法介绍(15分钟)通过PPT或海报,将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具体方法和策略呈现给学生。
Step 6 游戏互动(15分钟)设计一个小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运用所学的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方法。
Step 7 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家庭作业,要求学生与家人共同制定一个家庭安全计划,并在下节课前完成。
六、板书设计:预防未成年人犯罪- 定义、原因及危害- 方法和策略七、课后反思:通过本节班会教案,学生对未成年人犯罪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掌握了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方法和策略。
通过小组讨论和游戏互动,学生们积极参与了课堂活动,并加深了对话题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主题班会教案内容
为了提高青少年守法意识,预防青少年犯罪,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法制教育,使青少年学法、懂法、守法。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班会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班会内容1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青少年的身心健康需要法律给予特殊保护;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离不开法律;我国颁布实施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掌握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基本原则。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结合个人的亲身感受、所见所闻、或利用在课前的探究活动中调查了解到的典型事例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离不开法律”,特别是对“我国颁布实施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有一个深刻的认识,逐步提高自己的法律意识和守法自觉性,使自己健康地成长起来。
二、教学过程:1.出示文字资料和图片资料:第一组:文字资料:"弱智儿遭虐待死亡"图片:"三缺一,凑个手"第二组:图文资料"老师打学生耳光"图片:地摊"游戏"莫伸向孩子等学生分析,老师归纳,说明家庭、学校、社会对青少年造成的身心伤害。
2.学生分组讨论:还有哪些损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现象?如何才能有效制止这些现象?(10分钟)小组代表发言,总结本组讨论结果,老师适当补充。
包括如下内容:家长、监护人对孩子粗暴对待,甚至虐待,强迫孩子辍学、早婚等;学校忽略学生安全措施,酿成事故,老师教法不当,体罚或变相体罚,使学生身心受挫;社会上一些不法之徒为谋求经济利益,雇佣童工,兜售不健康的图书、音像制品,用游戏厅、网吧诱惑青少年。
而青少年正处于长身体、长知识的重要时期,各方面都不成熟,缺乏自我保护的能力。
因此,如果要制止这些现象,必须通过立法,用法律防止青少年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保护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三、揭示主题: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一、青少年的身心健康需要法律给予特殊保护(板书)案例分析:他们竟向同学连捅70多刀学生分析:和大家一样的中学生,为什么会如此凶残?分析方向:社会的不良影响;自身的抵抗力弱,法律意识淡薄。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主题班会教案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主题班会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未成年人犯罪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提高学生对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认识和意识。
3. 培养学生遵纪守法、自律自强的良好品质。
二、教学重点1. 未成年人犯罪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方法和策略。
三、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正确面对诱惑和压力。
2. 如何培养学生的自律自强意识。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未成年人犯罪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从中吸取教训。
3. 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探讨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方法和策略。
4. 经验分享法:邀请相关专家或警察来校讲解预防犯罪的经验和技巧。
五、教学内容1. 未成年人犯罪的基本概念和特点a. 未成年人犯罪的定义b. 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要类型c. 未成年人犯罪的特点2.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方法和策略a. 家庭教育的引导b. 学校教育的引导c. 社会教育的引导d. 未成年人自我防范的方法和技巧3. 典型案例分析a. 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未成年人犯罪案例b. 分析案例中的原因和教训c. 引导学生从中吸取教训,提高自我防范意识4.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实际行动a. 遵守法律法规,遵纪守法c. 增强自律自强意识,拒绝不良诱惑5. 总结与反思a. 回顾学习内容,巩固知识点b. 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和体会c. 教师总结发言,强调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重要性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关于未成年人犯罪的新闻报道,引起学生的关注和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未成年人犯罪的基本概念和特点,让学生了解未成年人犯罪的现象。
3. 案例分析:分享一些真实的未成年人犯罪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中的原因和教训。
4. 分组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探讨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方法和策略。
5. 经验分享:邀请警察或者相关专家来校讲解预防犯罪的经验和技巧。
6. 总结发言:教师总结学生讨论的成果和专家的经验,强调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重要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主题班会教案
一、教学目的:
1、使每一位同学能预防并纠正不良行为。
2、理论联系实际,防微杜渐,自省自律,弘扬正气,作品学兼优的好青少年。
二、教学重点:对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的预防
三、教学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和学生参与讨论事例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
四、教学过程:
同学们,今天的班会课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有关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问题,现在同学们都处于十五、六岁,相信大家都会判断是非对错,可是为什么又有那么多的未成年人因为一时的糊涂而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呢?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呈逐年上升趋势,居高不下呢?我们来看一下原因。
(观看视频)
(一)、导致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
社会因素:视频中的主人公正是由于受社会不良文化的影响即观看暴力影片,而走上犯罪道路的,据一些省、市未成年犯管教所反映,少年犯中有70%以上受到过这种不良文化的影响;暴力型和奸淫型少年犯中,90%以上看过凶杀、暴力、淫秽录像和黄色书刊,这是未成年人犯罪的一个重要原因。
学校因素:从学校方面来看,一些学校对有不良行为的学生疏于管理、教育,有的教育方法不当,动辄训斥,造成这部分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出现厌学、逃学、辍学,有的最后走上违法犯罪道路。
该案件的发生就是源于校方的教育方法不当,实行简单开除这一方式,使得在孙杰内心埋下了报复的种子,从而导致这一悲剧的发生,这也是未成年人犯罪的一个重要原因。
家庭因素:不良的家庭教育和家庭环境也是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重要原因。
放任型家庭使未成年人缺乏家庭的温暖和必要的管束,容易受到不良诱惑;溺爱型家庭易使孩子任性娇纵,我行我素;粗暴型家庭易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或自暴自弃;一些家长自身行为不良,更容易使未成年人从小养成不良品格和行为。
据一些未成年犯管教所反映,有50%左右的少年犯是不良家庭教育和家庭环境的受害者。
这则案例中的家庭属于溺爱型家庭,家长不分情况,满足孩子的所有欲望,当不能满足时,孩子以偷来满足自己,最后走向犯罪深渊。
自身因素:从未成年人自身来看,你们正处于青春发育期,辨别是非能力差,抵抗不良影响的免疫力弱,遇事易冲动,做事不计后果,对法律的无知和法律意识的淡薄,在不良因素影响下,容易走上歧途。
第一个案例就是由于主人公小辉一时冲动,自制力差,做事不计后果,最终导致犯罪。
第二个案例我们发现几乎所有被告人都不知道自己“借钱”是在犯罪,对法律常识都是一知半解。
在这种近乎于法盲的状态下,犯罪便有了滋生的条件。
(二)、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前兆
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并非一朝一夕的事,而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积累、渐变过程。
此间必然会出现诸多前兆与信号。
小错不断,大错必犯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一些青少年违法犯罪就是由于他们长期养成了不良行为,放任自己而又没有及时有利的得到矫正而发展形成的。
根据常见的违法犯罪迹象,根据外部表象的差异其前兆分成以下几种:
(1)、言语:经常骂街、谈男论女、隐语黑话、好说谎话、缄口不言、脏话不断。
(2)、举止:衣帽不整、精神不振、吊儿郎当、蛮横无理、顶撞师长、爱打群架、强行索物哥们义气、逞强跋扈、轻佻放纵、坐卧不安、行踪诡秘、大把花钱,喜怒无常。
(3)、结交“哥们、姐们”、口哨唤人、纸条传情、纹身标志。
(4)、起居:生活懒散、饭量骤减、出没无常、结群闲逛。
(5)、打扮:注重打扮,过度化妆、讲究发型、统一装束。
(6)、嗜好:抽烟喝酒、参与赌博、混迹舞场、偷阅书刊、迷恋网吧。
(7)、携物回家、护身器具、异性物件、书包异物。
(8)、学业:旷课逃学、成绩突降、考试作弊、课堂捣乱、课上睡觉。
在《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列出了九种不良行为:
(1)旷课、夜不归宿;(2)携带管制道具;
(3)打架斗殴、辱骂他人;(4)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
(5)偷窃、故意毁坏财物;(6)参与赌博或变相赌博;
(7)观看、收听色情、淫秽的音像制品、读物等;
(8)法律、法规规定未成年人不适宜进入的营业性歌舞厅等场所;
(9)严重违背社会公德的不良行为。
对具有以上所列不良行为的青少年如果不及时教育、其不良行为得不到有力的尽快的矫正,那不良行为的进一步发展就会导致违法犯罪,前兆就变成违法犯罪事实。
案例:某校学生小明的父母工作都很忙,没时间管他的学习和生活。
小明自从在网吧迷上电脑游戏后,变得无心上学。
上初中后,经常迟到、早退、旷课,还恶意扰乱课堂教学秩序,学校对他进行了记过处分。
小明与在网吧结识的“兄弟”一起勒索几个小学生,公安机关对他实行了拘留3天处罚。
但小明不思悔改,还是常与这帮人纠结在一起闹事。
一次,在勒索过程中,把一个学生打成重伤,小明被人民法院判处了有期徒刑2年。
(1)小明哪些行为属于违纪行为?哪些行为属于一般违法行为?哪些行为属于犯罪行为?
违纪行为:经常迟到、旷课、早退、恶意扰乱课堂教学秩序
一般违法:未成年人进入网吧,勒索小学生,纠集他人闹事
犯罪:把一个学生打成重伤
(2)小明由违纪到违法再到犯罪的变化过程说明了什么?
一般违法与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一般违法可能演化成犯罪。
(三)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措施
1、预防和纠正不良行为,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
对于上述我们所提到的不良行为,有则改之,无则加冕。
2、认真学习并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及社会公共规范
在前面我们分析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原因时,我们知道未成年人不知法不懂法也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因此作为未成年人就应多加强法律知识的学习,如学校开的法制课,政治课,另外还可多看看有关法制频道的节目,中央电视台2,吉林法制台的今日开庭,今日说法,这样才能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及社会公共规范,才能遵重社会公德,从小养成良好习惯,才能加强自我修养,自觉抵制违法犯罪行为的引诱。
另外,还有一部分青少年,抱有侥幸心理,认为我是未成年人,国家不是保护未成年人吗,犯了法,法律也不会拿我怎么样,这种想法也是法盲的表现。
未成年人犯罪依然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3、树立自尊、自律、自强的意识
自尊、自律、自强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也是未成年人进行自我防范和赢得社会保护的途径。
如果未成年人自甘堕落,外界再怎样帮助,也是无济于事的。
案犯舒某原是我们五中的学生,因父母离异无人管教学习成绩越来越差,他的母亲把他转到三中读书后,他就自暴自弃,成天泡在游戏机房玩游戏,并结识了刘某等人,后与刘某等人一同去打架伤人,抢出租车司机,坠落的无法自拔,最后被关进监
牢,被判处七年徒刑。
4、增强辩别是非和自我保护的能力
如何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那就要求未成年人要学好知识,丰富社会生活经验,锻炼各种能力,才能对违法犯罪行为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才能分清是非,另外,未成年人还要加强锻炼身体,增强体魄,这样在遭到暴力侵害的时候,我们才能及时逃脱或者进行正当防卫,不至于受犯罪行为的随意侵害。
5、加强用法维权的意识。
未成年孩子对犯罪的自我防范,除以上讲的,还必需懂得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应该采取哪些措施。
如果同学们发现自己正在或已经受到非法侵害的就应该采取正确的途径解决。
如及时向学校、家庭或者其他监护人报告,由家长、老师或学校出面制止不法侵害,也可以向公安机关或者政府主管部门的报告.
6、正确对待父母和学校的教育
随着年龄的增长,未成年学生的独立自主意识逐渐增强。
未成年学生的独立自主的意识是很可贵的,有些未成年学生对家长和教师的教育缺乏正确的态度。
如认为父母“赶不上潮流”,对父母的话听不进去,甚至动不动就与父母顶撞,耍态度,发脾气;对教师的批评教育很反感,认为是和自己过意不去。
如果连教师、家长的正确教育也不接受,那就很容易在生活的道路上出现偏差。
结束语:
希望同学们能以此为戒,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能努力做到:自尊自爱,自立自强,遵规守纪,严于律己,真正成为一名遵纪守法,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最后祝愿每一位同学都有一个美好的明天。
我们建议同学们如果在遭到违法犯罪行为侵害的时候,切切要记住两点:
第一、同学们要以躲避免受违法犯罪行为侵害为自己的首要任
务,不提倡你们去同违法犯罪分子面对面博斗,比较明智的做法是遇事不慌,然后设法摆脱或向四周的大人呼救,或拔打“110”报警。
第二、如果同学们发现自己正在或已经受到非法侵害的就应该采取正确的途径解决。
如及时向学样、家庭或者其他监护人报告,由家长、老师或学校出面制止不法侵害,也可以向公安机关或者政府主管部门的报告。
总之同学们如遇上不法侵害时,不要害怕,一定要沉着、冷静,机智勇敢,要敢于检举揭发,积极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我们要坚信邪不可能压正的道理,干坏事的心总是虚的,害怕的应该是他们。
以上我给同学们讲述了违法犯罪的一点基本知识和如何加强自我防范方面的问题,我所讲的只是给同学们起个抛砖引玉的作用,同学们要真正做到远离违法、犯罪,健康成长,还要靠同学自觉刻苦地学习文化、科学、法律等方面的知识,做一名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易珍
八年级(5) 班
2014年12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