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微晶玻璃釉的制备工艺
微晶玻璃制备工艺流程
![微晶玻璃制备工艺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120d5e3b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c02046d.png)
微晶玻璃制备工艺流程
稿子一
嗨呀,亲!今天咱们来聊聊微晶玻璃制备工艺流程这有趣的事儿。
你知道吗,这第一步啊,得把各种原材料准备好。
就像我们做饭得先有食材一样,这些原材料可都是宝贝。
得精挑细选,不能马虎。
然后呢,要进行高温加热。
这就好比把它们放进了一个超级大的烤箱,温度一高,它们就开始发生奇妙的变化,变得越来越团结。
经过加热之后,得让它们慢慢冷却。
这一步可急不得,得像等待一朵花慢慢开放一样,要有耐心。
等冷却得差不多了,还得对它们进行一些处理,比如打磨、抛光。
这就像是给它们梳妆打扮,让它们变得更加漂亮、光滑。
呀,经过一系列的精心操作,微晶玻璃就新鲜出炉啦!是不是很神奇呢?
稿子二
亲爱的朋友,来听我讲讲微晶玻璃制备工艺流程呗!
一开始呀,咱们得像个寻宝的探险家,去找那些合适的原材料。
每种材料都有自己的特点,就像不同性格的小伙伴。
找齐了材料,就把它们统统丢进一个大容器里,让它们尽情地拥抱、混合。
这个过程可好玩了,就好像在开一个热闹的派对。
接着,来个大火烘烤。
哇塞,那温度,让这些材料们兴奋得不行,开始不断地改变自己。
烘烤完了,不能着急,得慢慢等它们凉快下来。
这时候就像是让它们休息一下,喘口气。
等它们休息好了,再给它们来个“美容护理”,把不平整的地方磨一磨,让它们变得亮晶晶的。
在整个过程中,每一步都得小心翼翼,就像照顾小宝宝一样。
不然一不小心,可就前功尽弃啦。
当看到那完美的微晶玻璃出现在眼前,心里那个美呀,别提多有成就感啦!。
玻璃陶瓷制备方法综述
![玻璃陶瓷制备方法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b2d90b319e3143323868936a.png)
玻璃陶瓷制备方法综述摘要:玻璃陶瓷也叫微晶玻璃,是含有通过玻璃受控脱氮形成的多种微晶体和残余玻璃相组成的质地致密、无孔、均匀的多晶材料。
本文介就玻璃陶瓷的制备及工艺进行了介绍,并对各种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说明。
关键词:玻璃陶瓷;制备;方法1引言玻璃陶瓷又称微晶玻璃,是通过熔融冷淬然后结晶析出制得,含有通过玻璃受控脱氮形成的多种微晶体和残余玻璃相组成的质地致密、无孔、均匀的多晶材料,通常晶体的大小可自纳米至微米级,因此兼具玻璃和陶瓷的性能成为一种特殊的陶瓷材料,也是一种重要的无机非金属材料,在很多领域具有重要作用。
2玻璃陶瓷制备方法2.1熔融法生产玻璃陶瓷最开始采用的方法是熔融法。
其析晶方式为整体析晶,其工艺流程为:将玻璃陶瓷原材料按预先设计量称量配置,混合均匀后在1300~1500℃高温下熔融、扩散均匀一定时间后,变成熔融状态,然后是玻璃的晶化,就是将玻璃按成品要求的形状成型,经退火消除内应力稳定晶体尺寸后在合适温度下进行热处理,晶化时保温的温度和时间需根据DSC或DTA等热分析结果进行选择。
以获得晶粒细小、结构均匀致密的玻璃陶瓷制品。
采用熔融法制备玻璃陶瓷时,由于基础玻璃的整体析晶能力较差,因此要加入一定的晶核剂。
玻璃陶瓷常用的晶核剂有TiO2、ZrO2、P2O5、Cr2O3、CaF2、氟化物和硫化物以及复合晶核剂等[1]。
其制备工艺重点在于热处理工艺,热处理工艺是玻璃陶瓷生产过程中的重点工序。
依照不同玻璃陶瓷的热处理工艺特点,可将热处理制度可分为两类:阶梯温度制度和等温温度制度。
熔融法使用的是阶梯温度制度。
阶梯温度制度有两次保温过程,玻璃中析出晶核、晶体生长,晶相变化,由原始的玻璃变成了玻璃陶瓷,因此,整个热处理工艺中会出现两个保温段:形核保温和晶粒长大保温。
热处理工艺也因此被分为两部分,即将退火的玻璃加热至晶核形成温度T n并保温一定的时间,在玻璃中出现大量稳定的晶核后,再升温到晶体生长温度使玻璃转变为具有亚微米甚至纳米晶粒尺寸的玻璃陶瓷。
微晶石瓷砖生产工艺
![微晶石瓷砖生产工艺](https://img.taocdn.com/s3/m/dd7be2cd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82.png)
微晶石瓷砖生产工艺
微晶石瓷砖是一种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和材料制造的高品质瓷砖,具有高强度、高硬度、防水、防污、易清洁等特点。
下面是微晶石瓷砖的生产工艺的简要介绍。
首先,原料准备。
制作微晶石瓷砖的原料主要包括高岭土、长石、石英、氧化铝等。
这些原料需要经过仔细筛选和提纯,确保其质量达到要求。
接下来是配料、混合和退火。
通过准确的配比,将原料按比例混合在一起,并加入一定数量的水和其他添加剂。
然后,将混合好的原料放入特制的搅拌机中进行搅拌,以确保原料的均匀混合。
搅拌完成后,将混合好的原料放入模具中进行成型。
成型后的绿坯经过退火处理,使其内部结构更加紧密,提高瓷砖的强度和硬度。
然后是瓷砖的釉彩和装饰。
经过退火的瓷砖表面经过涂刷釉彩、加装饰图案等工艺,使其外观更美观。
然后,将经过釉彩和装饰的瓷砖放入窑炉中进行烧制。
烧制过程中,瓷砖会经历高温,使其表面形成致密的晶体结构,提高其硬度和耐磨性。
烧制完成后,瓷砖的表面会呈现出光亮的质感。
最后是瓷砖的修整和包装。
经过烧制后的瓷砖可能会有一些缺陷或不平整的地方,需要进行修整。
修整后,将瓷砖进行检查,确保其质量符合标准。
然后,将合格的瓷砖包装起来,进行出厂销售。
总体来说,微晶石瓷砖的生产工艺包括原料准备、配料混合和退火、釉彩和装饰、烧制、修整和包装等环节。
通过先进的生产工艺和严格的质量控制,确保微晶石瓷砖的质量达到最高标准,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微晶玻璃的制备原理及其工艺过程
![微晶玻璃的制备原理及其工艺过程](https://img.taocdn.com/s3/m/e08a5a5d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9a10b5b.png)
微晶玻璃的制备原理及其工艺过程一、微晶玻璃的制备原理微晶玻璃的制备主要通过两种方式实现:一种是熔融法,另一种是溶胶-凝胶法。
在熔融法中,玻璃材料首先被加热熔化,然后通过凝固过程形成微晶结构;在溶胶-凝胶法中,玻璃材料首先被溶解在溶剂中形成胶体溶液,然后通过凝胶过程形成微晶结构。
下面分别介绍这两种方法的制备原理。
1. 熔融法熔融法是最常用的微晶玻璃制备方法之一,其制备原理如下:首先将玻璃材料加热至熔化状态,然后通过控制降温速度和结晶条件,使其形成微晶结构。
具体步骤为:首先选取合适的玻璃成分,按一定比例混合搅拌;然后将混合了的玻璃粉末或块料加热至一定温度,使其熔化成液体;接着控制降温速度,使液态玻璃逐渐凝固结晶,形成微晶结构。
2. 溶胶-凝胶法溶胶-凝胶法是一种通过溶液的化学反应形成凝胶,然后通过加热干燥凝胶形成玻璃的方法。
其制备原理如下:首先将玻璃原料溶解在溶剂中形成胶体溶液;然后通过化学反应或加热使胶体溶液发生凝胶化反应,形成凝胶;最后将凝胶干燥成固体微晶玻璃。
二、微晶玻璃的制备工艺过程微晶玻璃的制备工艺过程包括以下步骤:原料准备、配料混合、熔炼、成型、退火、抛光等。
下面逐步介绍微晶玻璃的制备工艺过程。
1. 原料准备首先需要选取适合的玻璃成分,通常包括硼、硅、氧、钠、铝等元素。
这些原料按照一定比例进行称量,然后通过干燥、筛分等工艺处理,以确保原材料的质量和粒度符合要求。
2. 配料混合将称量好的原料按照配方比例混合搅拌,使各种元素均匀分布。
混合的过程一般在干燥室内进行,以防止水分对玻璃成分的影响。
3. 熔炼混合好的玻璃成分被加热至高温,使其熔融成液体。
熔炼温度一般在1200℃以上,根据不同的成分可以有所调整。
在熔炼过程中,需要不断搅拌,以确保成分混合均匀。
4. 成型熔融玻璃液通过拉拔、注射、压铸等方式成型,形成所需形状的微晶玻璃坯料。
成型过程需要控制温度、压力等参数,确保成型的精度和质量。
5. 退火成型后的微晶玻璃坯料进行退火处理,即将其加热至一定温度,然后缓慢冷却。
微晶玻璃的制备工艺流程
![微晶玻璃的制备工艺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4df4a973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af.png)
微晶玻璃的制备工艺流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标题:微晶玻璃的制备工艺流程详解一、引言微晶玻璃,又称为玻璃陶瓷,是一种具有优异物理性能和化学稳定性的新型材料。
微晶玻璃的制备原理及其工艺过程
![微晶玻璃的制备原理及其工艺过程](https://img.taocdn.com/s3/m/10efbf3c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ca.png)
微晶玻璃的制备原理及其工艺过程Microcrystalline glass, also known as glass ceramics, is a unique material with a fine-crystalline structure that gives it exceptional mechanical, therm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微晶玻璃,也被称为玻璃陶瓷,是一种具有微细晶体结构的独特材料,使其具有优异的机械、热和化学性能。
Its preparation involves a complex process that includes controlled crystallization of glass, which is crucial for achieving the desired properties. 其制备涉及复杂的过程,包括控制玻璃的结晶,这对于获得所需的性能至关重要。
The first step in the preparation of microcrystalline glass involves selecting the appropriate glass composition. 制备微晶玻璃的第一步是选择合适的玻璃成分。
This composition usually consists of silica, alumina, and other metal oxides that promote the formation of crystals upon heat treatment. 这种成分通常由二氧化硅、氧化铝和其他金属氧化物组成,可以促进在热处理过程中晶体的形成。
The glass is then melted in a furnace at high temperatures to ensure homogeneity and eliminate any impurities. 玻璃然后在高温下在熔炉中熔化,以确保均匀性并消除任何杂质。
CaO-MgO-Al2O3-Fe2O3-B2O3-SiO2系微晶釉的制备
![CaO-MgO-Al2O3-Fe2O3-B2O3-SiO2系微晶釉的制备](https://img.taocdn.com/s3/m/450d80beb7360b4c2f3f649c.png)
第48卷第7期2019年7月人㊀工㊀晶㊀体㊀学㊀报JOURNALOFSYNTHETICCRYSTALSVol.48㊀No.7Julyꎬ2019CaO ̄MgO ̄Al2O3 ̄Fe2O3 ̄B2O3 ̄SiO2系微晶釉的制备吴玉敏1ꎬ王江博2ꎬ王留召1ꎬ周爱国1(1.河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ꎬ焦作㊀454000ꎻ2.武汉三源特种建材有限责任公司ꎬ武汉㊀430083)摘要:通过引入B2O3以降低烧成温度ꎬ利用赤泥中的Fe2O3为着色剂ꎬ在1150ħ左右低温烧成制备了CaO ̄MgO ̄Al2O3 ̄Fe2O3 ̄B2O3 ̄SiO2系微晶釉ꎮ赤泥的加入量为20%左右时ꎬ釉面具有良好的装饰效果和显微硬度ꎮ利用XRD㊁SEM研究了釉的物相及显微组织ꎮ结果表明ꎬ釉中析出的微晶是普通辉石ꎬ微晶的含量随MgO及CaO的含量增加而增加ꎬ而提高Al203含量则抑制微晶的析出ꎮ关键词:微晶釉ꎻ低温烧成ꎻ赤泥ꎻ辉石ꎻ茶叶末中图分类号:TQ174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文章编号:1000 ̄985X(2019)07 ̄1336 ̄05PreparationofMicrocrystallineGlazesofCaO ̄MgO ̄Al2O3 ̄Fe2O3 ̄B2O3 ̄SiO2SystemWUYu ̄min1ꎬWANGJiang ̄bo2ꎬWANGLiu ̄zhao1ꎬZHOUAi ̄guo1(1.SchoolofMaterialsScienceandEngineeringꎬHenanPolytechnicUniversityꎬJiaozuo454000ꎬChinaꎻ2.WuhanSanyuanSpecialBuildingMaterialsCo.ꎬLtd.ꎬWuhan430083ꎬChina)Abstract:TheCaO ̄MgO ̄Al2O3 ̄Fe2O3 ̄B2O3 ̄SiO2systemmicrocrystallineglazeswerepreparedat1150ħbyusingB2O3asfluxingagentandFe2O3inredmudasthecoloragent.Whenthecontentofredmudisabout20%ꎬthepreparedglazesurfacehasgooddecorativeeffectandmicrohardness.ThemicrostructureofglazelayerwasinvestigatedbyX ̄raydiffractionandscanningelectronmicroscopy.Fromtheresultsꎬitwasshownthatthemainphaseofthemicrocrystallineglazewasaugite.ThecontentofcrystallinephaseincreasedwiththeincreasingofMgOandCaOcontents.HoweverꎬwiththeincreasingofAl2O3contentꎬthecontentofcrystallinephasedecreased.Keywords:microcrystallineglazeꎻlowtemperatuerfiringꎻredmudꎻaugiteꎻteadust㊀㊀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772077)ꎻ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19IRTSTHN027)㊀㊀作者简介:吴玉敏(1962 ̄)ꎬ女ꎬ河南省人ꎬ高级工程师ꎮE ̄mail:hdg@hpu.edu.cn1㊀引㊀㊀言微晶釉是在微晶玻璃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陶瓷釉ꎬ它具有普通陶瓷釉的玻璃质表面ꎬ均匀分布在玻璃相中的微晶相赋予微晶釉较高的表面硬度㊁高的耐磨性及可调的热膨胀系数等ꎬ并且由于微晶相的存在ꎬ使其外观光泽更加柔和ꎮ一系列的优点ꎬ相对简单的生产工艺ꎬ使其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问世以来就成为建材行业的研究热点[1 ̄4]ꎮ目前研制的微晶釉有Li2O ̄Al2O3 ̄SiO2系㊁CaO ̄MgO ̄SiO2系㊁CaO ̄SiO2系㊁CaO ̄MgO ̄Al2O3 ̄SiO2系等ꎬ其中CaO ̄MgO ̄SiO2系㊁CaO ̄MgO ̄Al2O3 ̄SiO2系可得到辉石类微晶[3 ̄8]ꎬ其晶相的形成不受热处理制度的影响ꎬ适合快速烧成工艺ꎬ不仅适用于建筑陶瓷也适用于日用陶瓷ꎬ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ꎮ孙国梁㊁徐磊等[5 ̄7]以CaO ̄MgO ̄Al2O3 ̄SiO2为基础ꎬ引入Fe2O3为着色剂ꎬ制备出了在1300ħ左右烧成ꎬ具有茶叶末效果的结晶釉ꎻ戴若冰[8]以Fe2O3为着色剂ꎬ研制了在1200~1230ħ烧成的茶叶末色釉ꎬ烧成温度虽有所降低ꎬ但仍偏高ꎮ赤泥中因富含Na2O㊁CaO㊁Al2O3㊁SiO2㊁Fe2O3等陶瓷坯㊁釉㊁色料所需的氧化物ꎬ而被广泛用于陶瓷坯㊁釉㊁色料及微晶玻璃的制备研究[9 ̄14]ꎬ但未见于微晶釉中的应用研究ꎮ㊀第7期吴玉敏等:CaO ̄MgO ̄Al2O3 ̄Fe2O3 ̄B2O3 ̄SiO2系微晶釉的制备1337㊀本实验以CaO ̄MgO ̄Al2O3 ̄SiO2系微晶釉为基础ꎬ尝试引入B2O3以降低烧成温度ꎬ利用赤泥中的氧化铁为着色剂ꎬ制备在1150ħ左右一次烧成的微晶釉ꎬ以期降低生产成本ꎬ有效利用工业废料赤泥ꎬ并获得良好的装饰效果和釉面性能ꎮ2㊀实㊀㊀验本实验的坯㊁釉料采用陶瓷生产中常用的长石㊁石英㊁石灰石㊁滑石㊁粘土等原料配制而成ꎮ坯体中加入20%左右赤泥ꎬ一方面可以利用赤泥中的Fe2O3㊁CaO㊁Na2O等降低坯体的烧结温度ꎬ使之与釉烧温度相适应ꎬ另一方面可以有效利用工业废料ꎮ釉料中加入硼熔块引入B2O3以降低烧成温度ꎬ以赤泥引入Fe2O3为着色剂㊁同时也起到一定的助熔作用ꎮ在前期的实验中已确定了在1150ħ左右烧成的釉组成中B2O3㊁K2O㊁Na2O等的含量ꎬ本实验在前期实验基础上固定B2O3㊁K2O㊁Na2O几种氧化物的含量不变ꎬ用单因素法分别改变CaO㊁MgO㊁Al2O3㊁Fe2O3等氧化物的含量ꎬ考察他们对釉面析晶以及呈色等的影响ꎮ㊀实验所用赤泥的化学组成见表1ꎮ表1㊀赤泥的化学组成Table1㊀Chemicalcompositionoftheredmud/wt%SiO2Al2O3Fe2O3CaOMgOK2ONa2OTiO2I.L16.5422.1635.323.220.060.199.515.607.322.1㊀釉料配方的设计釉料配比方案见表2ꎮ表2㊀釉料的配比Table2㊀Thecompositionofeachglaze/wt%No.SiO2Al2O3Fe2O3CaOMgOMgO/CaOF162.58583.50.60F260.58783.50.60F358.58983.50.60F456.581183.50.60Al62.56783.50.60A260.58783.50.60A358.510783.50.60A456.512783.50.60M166.067800M264.56781.50.26M363.56782.50.42M462.56783.50.60M561.56784.50.79M660.56785.50.96C164.56763.50.82C262.56783.50.60C360.567103.50.49C458.567123.50.41㊀㊀由于本实验是生料 ̄熔块釉ꎬMgO主要由滑石引入ꎬ其含量过多会使釉浆的性能变差ꎬ不利于施釉ꎻCaO大部分由石灰石引入ꎬ其含量过高使釉中气泡增多ꎬ降低釉层致密度ꎬ均不适于实际应用ꎬ所以没有罗列ꎮ配方中赤泥的加入量为14%~31%ꎮ2.2㊀釉料制备将石英㊁滑石㊁石灰石㊁长石㊁赤泥㊁自制的硼熔块等原料ꎬ分别粉碎加工后过60目筛ꎬ按配方称量ꎬ入研磨机研磨ꎬ细度要求过250目筛筛余量为0.03%~0.05%ꎬ加适量水制成釉浆ꎬ蘸釉法施于坯体上ꎬ施釉厚1338㊀研究论文人工晶体学报㊀㊀㊀㊀㊀㊀第48卷度在0.8mm左右ꎮ干燥后入电炉烧成ꎬ烧成温度1150ħ左右ꎬ保温时间30minꎬ随炉冷却ꎮ用于XRD检测的釉制成圆柱形ꎬ放在坯体上烧成ꎬ之后将釉取下来研成粉末ꎮ2.3㊀样品检测从样品中选择部分有代表性的试样进行检测ꎮ釉的物相和表面形貌用德国BrukerD8Advance型X射线衍射仪㊁CarlZeissNTSGmbH(德国)MerlinCompact型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进行分析ꎬ用KGZ ̄1C型光泽度仪测定试样光泽度ꎬ用MH ̄5数显式显微硬度仪测釉面硬度(测5个点ꎬ去掉一个最高值和一个最低值ꎬ剩下3个点取平均值)ꎬ抗热震性的测试参照GB/T3298 ̄2008进行ꎬ复查两次ꎮ3㊀结果与讨论3.1㊀釉面外观效果从外观上看ꎬF1釉面光亮呈棕黄色㊁有少量析晶ꎬF2釉面暗黄色亚光(呈茶叶末釉效果)ꎬF3釉面光亮呈棕色㊁上面有少量析晶ꎬF4釉面光亮透明呈黑棕色㊁有星星点点肉眼可见的金黄色晶体ꎮA组随着Al2O3含量的升高ꎬ釉面由亚光逐渐变为光亮ꎮM1釉面光亮呈暗棕色ꎬM2暗棕色釉面上分布有少量晶体ꎬM3㊁M4为均匀的暗黄色亚光釉面ꎬM5为金黄色亚光釉面ꎬM6为金黄色无光釉面ꎮC1熔融不良㊁釉面欠平整ꎬC2釉面亚光㊁色暗黄ꎬC3㊁C4釉面均呈金黄色㊁亚光ꎬ随CaO含量提高ꎬ釉面的光泽度有所增强ꎮ部分试样的照片见图1ꎮ图1㊀样品的宏观照片Fig.1㊀Picturesofsamples3.2㊀XRD及SEM分析图2为样品M6(MgO/CaO=0.96)㊁M4(MgO/CaO=0.60)ꎬC4(MgO/CaO=0.41)的XRD图谱ꎬ从图中可以看出ꎬ釉中析出的主晶相为Ca(MgꎬFeꎬAl)[(SiꎬAl)2O6(普通辉石)ꎬMgO/CaO摩尔比的变化只改变衍射峰的强度ꎬ不改变晶相ꎮ图3为样品M6(MgO/CaO=0.96)㊁M4(MgO/CaO=0.60)ꎬC4(MgO/CaO=0.41)的SEM照片ꎬ对比样品M6㊁M4㊁C4可以看出ꎬM6釉中晶粒数量最多㊁粒度最小ꎬC4次之ꎬM4釉中晶粒数目最少ꎬ尺寸最大ꎮ这与XRD的结果相一致ꎮM6㊁M4㊁C4釉中的晶粒大小虽有不同ꎬ但基本都在1μm以下ꎬ均匀分布于釉中ꎬ均属于微晶釉[15]ꎮ㊀第7期吴玉敏等:CaO ̄MgO ̄Al2O3 ̄Fe2O3 ̄B2O3 ̄SiO2系微晶釉的制备1339㊀图2㊀(a)样品M6的XRD图谱ꎻ(b)样品M4㊁C4的XRD图谱Fig.2㊀(a)XRDpatternofsampleM6ꎻ(b)XRDpatternsofsamplesM4ꎬC4图3㊀样品的扫描电镜照片Fig.3㊀SEMimagesofsamples由表2㊁图2及图3知ꎬ配方中MgO/CaO摩尔比是影响辉石微晶数量和粒度的主要因素之一ꎬMgO/CaO摩尔比越接近CaMg(SiO3)2化学计量比ꎬ越容易析出辉石晶体ꎮM组釉中M6的MgO/CaO摩尔比为0.96ꎬ最接近于1(MgO的含量最高)ꎬ相应釉中析出的微晶最多ꎻM4的MgO/CaO摩尔比为0.60ꎬ釉中析出的晶体较少ꎻM1的MgO/CaO摩尔比为0ꎬ釉呈透明状ꎮ这是因为硅酸盐熔体中碱金属氧化物含量较少时ꎬ场强较大的网络外体离子Mg2+容易在结构中产生局部积聚作用ꎬ使近程有序的范围增加ꎬ从而增大玻璃的析晶倾向ꎬ网络外体离子的浓度愈高愈有利于晶核的生成和晶体的生长[15]ꎮ随着釉中微晶数量的增加M组釉面由光亮 ̄亚光 ̄无光ꎬ釉面颜色逐渐变浅(由暗棕色 ̄暗黄 ̄金黄色)ꎬ分析认为是釉中析出微晶后对可见光产生散射ꎬ降低了釉面的光泽度㊁增加了釉的乳浊度所致ꎮ此外ꎬ釉的高温粘度是影响晶体析出的另一个重要因素ꎬ釉熔体的粘度较低时ꎬ质点迁移的速度加快ꎬ有利于晶体的析出ꎮ碱土金属氧化物对粘度的影响ꎬ决定于离子半径和离子间的极化能力大小ꎮ无论从离子半径或离子间的极化能力考虑ꎬCaO降低高温粘度的作用都比MgO强ꎮ也就是说ꎬ在其它成分相同时ꎬMgO/CaO比值较小(CaO含量较高)的硅酸盐熔体高温粘度较小ꎬ熔体中的硅氧负离子团相对较小ꎬ釉中析出的晶体数较多[16]ꎮ所以ꎬC组釉中ꎬC4的MgO/CaO摩尔比(0.41)虽说比C2(M4)的MgO/CaO摩尔比(0.60)小ꎬ但是釉中析出的晶体数量却比较多ꎮ由于CaO含量较高的釉的高温粘度相对较小㊁流动性较好ꎬ所以釉面相对比较平滑细腻ꎬ光泽度也较好ꎻA组之所以随着Al2O3含量的升高ꎬ釉面由亚光逐渐变为光亮ꎬ也是由于Al2O3使釉的粘度增加抑制了晶体的析出所致ꎻ同样ꎬFe2O3在釉中既是着色剂ꎬ又起助熔作用ꎬFe2O3含量低于7%时釉的粘度大ꎬ釉面析晶少ꎬFe2O3含量大于7%时ꎬ釉的粘度低ꎬ使生成的晶体又逐渐溶解于釉中[17]ꎬ釉又逐渐变为光亮透明ꎮFe2O3含量在7%左右时才有利于晶体的析出ꎬ得到茶叶末效果的微晶釉ꎬ相对应的赤泥的加入量在20%左右ꎮ3.3㊀微晶釉的性能选取部分试样进行了性能测试ꎬ结果见表3ꎮ比较表中测试数据可以看出ꎬ随着釉中微晶数量的增加ꎬ釉面的硬度明显提高ꎬ坯釉结合变好ꎮ1340㊀研究论文人工晶体学报㊀㊀㊀㊀㊀㊀第48卷表3㊀微晶釉的性能Table3㊀PropertiesofthemicrocrystallineglazesSamplesMicrohardness/GPaGlossiness/%ThermalshockresistanceM15.9778200~20ħ三次不裂M46.9451220~20ħ三次不裂M67.7743240~20ħ三次不裂C47.5155240~20ħ三次不裂4㊀结㊀㊀论(1)以长石㊁石灰石㊁滑石㊁石英㊁赤泥㊁硼熔块等为原料成功制备了在1150ħ左右低温烧成的微晶釉ꎬ釉面外观呈茶叶末釉的艺术效果ꎬ随釉中辉石微晶数量的增多呈色趋于金黄色ꎬ釉面硬度和抗热震性随之增加ꎮ(2)CaO的含量一定时ꎬ辉石微晶的数量随MgO/CaO摩尔比的增加而增加ꎬ同时釉的无光程度增加ꎻMgO的含量一定时ꎬ辉石微晶的数量随MgO/CaO摩尔比的减少而增加ꎬ同时釉的光亮程度增加ꎮAl2O3抑制辉石微晶的析出ꎬFe2O3过多或过少均不利于辉石微晶的析出ꎮ参考文献[1]㊀戴宝刚ꎬ刘世权ꎬ段学勇ꎬ等.微晶玻璃釉的研究[J].硅酸盐通报ꎬ2002ꎬ21(6):76 ̄79.[2]㊀蒲永平ꎬ董㊀敏ꎬ鲁雅文.陶瓷砖装饰用釉料 ̄微晶玻璃釉[J].陶瓷科学与艺术ꎬ2003(2):25 ̄28.[3]㊀吕㊀旺ꎬ罗宏杰.透辉石系统微晶玻璃釉用熔块的晶化行为[J].中国陶瓷ꎬ2002ꎬ38(2):15 ̄20.[4]㊀俞平利ꎬ刘培德ꎬ张敬阳.陶瓷微晶玻璃釉的制备工艺[J].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ꎬ27(3):266 ̄269.[5]㊀孙国梁ꎬ吴国亮.烧成温度对茶叶末釉析晶及呈色的影响[J].陶瓷学报ꎬ2014ꎬ35(4):411 ̄414.[6]㊀徐㊀磊ꎬ缪松兰ꎬ虞澎澎ꎬ等.高温还原茶叶末釉的研制[J].中国陶瓷工业ꎬ2015ꎬ22(5):1 ̄5.[7]㊀董伟霞ꎬ包启富ꎬ徐贵成.茶叶末结晶釉的试制[J].江苏陶瓷ꎬ2010ꎬ43(6):12 ̄13ꎬ20.[8]㊀戴若冰.低温快烧茶叶末色釉的研制[J].佛山陶瓷ꎬ1999(3):13 ̄14.[9]㊀王继娜ꎬ徐开东ꎬ牛季收.粉煤灰 ̄赤泥孔隙陶瓷的坯釉一体化制备工艺研究[J].硅酸盐通报ꎬ2015ꎬ34(12):3652 ̄3657ꎬ3669.[10]㊀乔㊀艳.利用赤泥研制黑色陶瓷颜料[J].江苏陶瓷ꎬ2009ꎬ42(1):12 ̄14ꎬ18.[11]㊀邢㊀净ꎬ李金洪ꎬ张㊀凯ꎬ等.利用赤泥制备钙铝榴石微晶玻璃的实验研究[J].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ꎬ2007ꎬ26(2):181 ̄184. [12]㊀杨会智ꎬ孙洪巍ꎬ陈昌平ꎬ等.烧结法制备赤泥微晶玻璃的研究[J].轻金属ꎬ2007(4):22 ̄24.[13]㊀张培新ꎬ林荣毅ꎬ闫加强.赤泥微晶玻璃的研究[J].有色金属ꎬ2000ꎬ52(6):77 ̄79.[14]㊀梁忠友.赤泥微晶玻璃的研究[J].玻璃与搪瓷ꎬ1997ꎬ25(6):50 ̄52.[15]㊀赵彦钊ꎬ殷海荣.玻璃工艺学[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ꎬ2006ꎬ07.[16]㊀刘培德ꎬ俞平利ꎬ吴季怀.钙镁硅酸盐系列结晶釉的研究 钙㊁镁氧化物对结晶釉析晶的影响[J].人工晶体学报ꎬ2003ꎬ32(5):534 ̄539. [17]㊀高雅春ꎬ王金峰.氧化铁析晶过程及烧成制度探讨[J].中国陶瓷ꎬ2003ꎬ39(4):31 ̄32ꎬ13.。
陶瓷析晶釉的制备
![陶瓷析晶釉的制备](https://img.taocdn.com/s3/m/302a4df69ec3d5bbfd0a7465.png)
实验报告实验名称:陶瓷析晶釉的制备姓名:指导老师:实验时间:一、实验目的:1. 熟悉陶瓷材料制备的整个工艺过程;2. 了解影响陶瓷析晶釉的制备工艺和主要影响因素,如:晶种加入量、烧成制度、原材料粒度等;3. 通过实验来提高实验能力、设计能力、钻研精神和解决问题的思考能力。
二、实验仪器和药品: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分析仪、行星磨、电阻干燥箱、1300℃加热炉、石英、石灰石、氧化锌、高岭土、甲基纤维素、钠长石三、实验原理:干压成型的原理:高纯度粉体属于瘠性材料,用传统工艺无法使之成型。
首先,通过加入一定量的表面活性剂,改变粉体表面性质,包括改变颗粒表面吸附性能,改变粉体颗粒形状,从而减少超细粉的团聚效应,使之均匀分布;加入润滑剂减少颗粒之间及颗粒与模具表面的摩擦;加入黏合剂增强粉料的粘结强度。
将粉体进行上述预处理后装入模具,用压机或专用干压成型机以一定压力和压制方式使粉料成为致密坯体。
结晶釉的析晶原理:影响结晶釉烧成的主要因素包括釉料的结晶特性、釉料的粘度、适当的结晶温度以及在此温度下的保温时间。
釉料的结晶特性包括成晶物质形成晶核的机理、成晶物质的过饱和程度及成品物质在釉中的溶解度,这些因素主要由釉料成分决定。
粘度对质点扩散的阻碍作用限制着结晶速度,合适的粘度为结晶过程中质点发育成点阵提供了有利条件。
粘度取决于温度,因此结晶的首要问题是确定合理的烧成温度,即在熔体降温冷却时,选择一个适宜的温度范围,并在此温度范围内进行保温以获得各种不同花形的结晶产物。
结晶釉的烧成制度必须符合结晶釉的结晶规律釉是一种玻璃质,当釉中的某种物质处于过饱和状态时,这种物质就有了结晶的自发倾向二但要从熔体或玻璃体中析出晶体,一般要经过两个步骤:首先形成晶核,然后是晶体长大。
成核速度和晶体生长速度都是过冷度(熔点与系统所在温度的差值,T m-T)和粘度的函数,它们在冷却开始与冷却终结时均降至零,而在某一温度达到最大,这两个最大值并不重合,晶核形成的最大速度在较低温度区,而晶体生长的最大速度在较高温度区。
微晶玻璃的制备原理及其工艺过程
![微晶玻璃的制备原理及其工艺过程](https://img.taocdn.com/s3/m/52d5aa5c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7ee1441.png)
微晶玻璃的制备原理及其工艺过程微晶玻璃,又称微晶体玻璃,是一种特殊的玻璃材料,具有高透明度、优异的光学性能和优良的机械性能,被广泛应用于光学领域、电子行业和医疗装备等领域。
微晶玻璃的制备原理及其工艺过程对于生产高质量的微晶玻璃产品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微晶玻璃的制备原理及其工艺过程进行详细介绍。
一、微晶玻璃的制备原理微晶玻璃的制备原理主要是通过将玻璃形成原料进行精细混合,然后在高温条件下熔融并快速冷却而得到的。
微晶玻璃是由大量微晶颗粒组成的非晶态玻璃材料,微晶颗粒的尺寸一般在纳米级别,因此微晶玻璃具有非常好的光学性能和机械性能。
微晶玻璃的制备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玻璃形成原料的选择:微晶玻璃的制备过程中,首先需要选择合适的玻璃形成原料。
通常情况下,玻璃形成原料包括硅酸盐、碱金属、碱土金属和其他助熔剂等成分。
这些成分在高温条件下能够熔融并形成玻璃状态,为后续的微晶玻璃制备奠定了基础。
2.精细混合:选定好玻璃形成原料后,需要对其进行精细混合。
混合的目的是为了使各种成分充分均匀地分布在玻璃中,以便在后续的熔融过程中得到高质量的微晶玻璃。
3.高温熔融:经过精细混合的玻璃形成原料将被置于高温熔炉中进行熔融。
熔融的温度通常在1000摄氏度以上,这样可以确保原料充分熔化并形成玻璃熔体。
同时,高温熔融也有利于微晶颗粒的形成。
4.快速冷却:熔融后的玻璃熔体会通过快速冷却的方式进行固化。
快速冷却可以有效地促进微晶颗粒的生成和分布,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微晶颗粒的尺寸和分布均匀性,从而得到高质量的微晶玻璃产品。
二、微晶玻璃的制备工艺过程微晶玻璃的制备工艺过程主要包括原料配比、精细混合、熔融、成型和快速冷却等环节。
下面将对微晶玻璃的制备工艺过程进行详细介绍。
1.原料配比:首先确定微晶玻璃的配方,根据产品的要求,选择合适的硅酸盐、碱金属、碱土金属和其他助熔剂等成分,按照一定的配比进行混合。
2.精细混合:将各种原料进行精细混合,通常采用球磨机或高能球磨机进行混合。
微晶玻璃的生产工艺
![微晶玻璃的生产工艺](https://img.taocdn.com/s3/m/a3a25422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95.png)
微晶玻璃的生产工艺微晶玻璃是一种新型的特种玻璃材料,具有优异的光学、力学和化学性能,广泛应用于高科技领域。
微晶玻璃的生产工艺主要包括原料准备、熔融制备、成型与热处理等步骤。
以下是微晶玻璃的生产工艺的详细介绍。
首先,原料准备是微晶玻璃生产工艺的第一步。
微晶玻璃的主要原料是高纯度的二氧化硅、钠碱基玻璃和其他添加剂。
原料需要经过粉碎、筛分、干燥等处理步骤,以确保原料的纯度和均匀性。
其次,熔融制备是微晶玻璃生产工艺的关键步骤。
经过原料准备后,将原料按一定的配方比例加入坩埚中,然后进行电炉熔炼,使原料熔化成液态玻璃。
电炉内温度需要控制在1500°C以上,以确保原料彻底熔化,熔炼过程还需要进行搅拌和除气处理,以去除气泡和杂质。
接下来是成型与热处理。
经过熔融制备后,将液态玻璃倒入铸模中,待玻璃凝固后取出,形成所需的产品。
成型过程需要控制温度和时间,以确保玻璃的形状和尺寸精度。
成型完成后,还需要进行热处理,即将成型的玻璃制品加热到特定温度,并保持一段时间后冷却,以消除残余应力和改善材料的性能。
最后是表面处理与检测。
微晶玻璃的表面处理包括研磨和抛光等工艺,以提高表面的平整度和光洁度。
同时,还需要对微晶玻璃进行质量检测,包括外观检查、尺寸测量、力学性能测试、光学性能测试等,以确保产品的质量达到要求。
综上所述,微晶玻璃的生产工艺包括原料准备、熔融制备、成型与热处理、表面处理与检测等步骤。
通过合理控制每个工艺步骤的参数和条件,可以获得优质的微晶玻璃产品。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应用领域的扩大,微晶玻璃的生产工艺也在不断改进和创新,以满足不同领域的需求。
微晶玻璃的制备原理及其工艺过程
![微晶玻璃的制备原理及其工艺过程](https://img.taocdn.com/s3/m/3b9a8665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d5.png)
微晶玻璃的制备原理及其工艺过程微晶玻璃是一种在玻璃基质中添加微小颗粒的专用玻璃产品,它具有独特的光学性能和化学稳定性,广泛应用于光学器件、医疗器械、通信设备、激光器件等领域。
微晶玻璃的制备原理主要包括原料选择、熔融工艺、成型工艺和热处理工艺等几个方面。
下面将详细介绍微晶玻璃的制备原理及其工艺过程。
1.原料选择微晶玻璃的基质是由硅酸盐玻璃组成,一般采用石英砂、石灰石、硼砂等天然矿物作为主要原料。
同时,为了赋予微晶玻璃特定的光学性能,还需要在基质玻璃中添加微小颗粒,比如氧化物、硫化物等。
这些添加剂的选择和比例对微晶玻璃的性能影响非常大,需要根据具体的应用需求进行合理的选择。
2.熔融工艺微晶玻璃的熔融工艺是制备过程中的关键环节。
首先,将原料按照一定的配方比例混合均匀,然后投入玻璃窑中进行高温熔融。
熔融温度通常在1400-1600摄氏度之间,要保证原料充分融化并混合均匀。
熔融的时间也非常重要,一般需要在熔融窑中持续熔融12-24小时以上,以确保各种添加剂与基质玻璃充分融合。
3.成型工艺熔融后的玻璃液体需要通过成型工艺得到具有特定形状和尺寸的微晶玻璃产品。
常见的成型工艺包括浇铸成型、挤压成型和拉拔成型等。
浇铸成型是将熔融玻璃液体倒入模具中,通过冷却凝固成型。
挤压成型是将熔融玻璃液体挤出成型。
拉拔成型是将熔融玻璃液体拉伸成细丝或薄片。
成型工艺的选择取决于产品的具体形状和尺寸要求,同时也要考虑工艺的稳定性和成本效益。
4.热处理工艺在微晶玻璃制备过程中,热处理工艺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热处理可以调控玻璃产品的结构和性能,提高其化学稳定性和光学性能。
一般采用退火工艺和加热处理工艺。
退火是将成型后的微晶玻璃产品在较低温度下加热,使其内部应力得以释放,提高产品的强度和稳定性。
加热处理是将微晶玻璃产品在高温下保持一定时间,使添加剂与基质玻璃发生化学反应,进一步改善产品的性能。
通过上述工艺过程,可以制备出具有优良光学性能和化学稳定性的微晶玻璃产品。
微晶玻璃釉面砖制备工艺[发明专利]
![微晶玻璃釉面砖制备工艺[发明专利]](https://img.taocdn.com/s3/m/0f56d9f9650e52ea551898f8.png)
专利名称:微晶玻璃釉面砖制备工艺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发明人:戴宝刚,戴广平,刘世权,陈志,段学勇,黄世峰申请号:CN01127483.2
申请日:20011030
公开号:CN1417166A
公开日:
20030514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微晶玻璃釉面砖制备工艺,包括微晶玻璃釉的制备和砖坯的制备,其特征在于微晶玻璃釉原料的化学重量百分组成为:SiO 47-57%、CaO 14-17%、AlO 7-11%、MgO 1-5%、NaO 0.2-1%、TiO 10-12%、FeO 7.7-10%、BaO 0.2-10%;砖坯原料的重量百分组成为:废玻璃30-40%、砂岩40-50%、粘土20-30%、粘结剂2-3%。
本发明的微晶玻璃釉面砖制备工艺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工艺设计合理、原料易得、废物利用、生产成本低、耐磨耐划伤、质地细腻耐污染、易清洁,具有天然花岗岩的自然美和优异特性等特点,因而,具有很好的推广使用价值。
申请人:济南大学
地址:250002 山东省济南市济微路106号材料学院
国籍:CN
代理机构:济南信达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代理人:姜明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起 始软化 温度 t( 。开始烧 结 ) 玻 璃转 变温度 t( 始 析 晶) 晶化 温 度 t 由 D 、 起 、 . TA 温 度参 数 分 析 可 了解 ,
本组 熔 块 起 始 析 晶 温 度 与 起 始 软 化 温 度 相 距 较 远 , 较 宽 的 烧 结 温 度 范 围 ( 一 t≈ 9 有 t 。 0~
关键词
微 晶玻 璃 釉 , 备 工 艺 ,湿 法 施 釉 , 釉 结 合 ,高岭 土 制 坯
TQ l 1 7 3 TQ l 4 7 ; Q 7 . 7 . 3 ; 7 . 6 T 1 4 6 文 献标 识 码 A
中图分类号
C O(Mg 一 。So2 a 一 O)A1 - i 系统 微 晶玻 璃作 为微 晶板材 用 于 建筑 装 饰 材 料 , 论 从 理 论 研究 和工 艺 O 无 研究都 已较深 入 , 但作 为微 晶玻璃 釉 的研究 目前 报道 还很 少“ , 相应 的工艺 研究 也欠缺 。 . 与单一 的微
目视 如绒 面. 3 由 O℃升温 至( 0 ℃ , 温 3 n 再升温 至 ( +3 ) , 温 3 n 然 后 自冷 至室 £一2 ) 保 0mi ; £ 0℃ 保 0mi ,
温. 晶化 处理 样 品经 X D分析 , 晶相 仍 为硅 灰 石 , 釉 结合 紧密 , 釉 面无 镜 面效 果 , 现 原 有绒 微 R 主 坯 但 呈
晶玻璃 相 比较 , 陶瓷微 晶玻 璃釉制 备 时可 能存在 以下 3个 问题 . 1 ( )界 面 问题. 坯釉 结 合状 况 直接 影 响
制 品的机械 强度 、 热稳定 性 等性 能 , 可能影 响玻 璃 的微 晶化过 程. 2 并 ( )施 釉 问题. 建筑 陶 瓷墙 地砖 采用
干 法施 釉 ; 而具 有 曲面 的 日用 瓷 和化学 容器 瓷 , 层较 薄 , 有利 的施釉 方法 还是 湿法 上 釉. 3 釉 最 ( )釉 面性
滑滋 润如 玉 , 釉结 合 良好 , 机械 敲击下 坯釉 不 发 生分 离. 1中各 配 方均 可达 到此 效 果. D分 析 坯 在 表 XR 表 明 , 有微 晶釉 的主 晶相都 为单一 的硅灰 石. 2 所 ( )湿 法上 釉. 选择 R 1作 为基 础釉 , 分别 添加 质 量 分数
为 3 , , 的高 岭土 , 研钵 中手 工研 磨 制 备. 择 烧 结瓷 坯 作 为基 体 , 5 7 在 选 以湿法 施 釉 , 干 燥 , 面 并 釉
摘要
选 择 C 0 Mg - 。 一i。系 统 作 为 微 晶玻 璃 釉 的 基本 组 成 , 究 微 晶玻 璃 釉 的 制 备 工 艺 , 考 察 施 a - O A1 O。SO 研 并
釉 方 法 、 釉 结 合 、 加少 量 粘 土 对 工 艺 的影 响 . 果表 明 , 法 施 釉 应 考 虑 制 品 对 釉 面 平 滑度 和 光 泽 度 的 要 坯 添 结 湿 求, 当湿 法 施 釉 工 艺 可 以达 到 釉 面 细 腻 光 滑 时 , 以 得 到 具 有 亚 光 效 果 的 微 晶 釉 ; 可 以烧 结 坯 作 为 微 晶釉 的基 体 时 , 釉 结 合 良好 , 械 敲击 无 法 使 坯 釉 分 离 . 加 少 量 高岭 土 可 影 响 玻 璃 体 起 始 析 晶 温 度 和 晶 化 温 度 、 晶 坯 机 外 微 釉 的显 微 结 构 和 性 能 , 机 械 性 能如 硬度 等会 造 成 不 利 影 响 , 可 能 不 利 于 其 热 力 学 性 能 . 对 并
高 温性状 的变化 并不 相 同. 结合 表 1所 示熔 块 配 方 组 成 进行 分 析 可 以发 现 , 块 中铝 质 量分 数 较 2 0 — 11 0 60—9
作者简介
俞 平 利 (9 9) 女 , 1 6一 , 副研 究 员 , 要 从 事 硅 酸 盐 材 料 的 研 究 . — i y l h u e u e 主 E mal p@ q .d .n :
基 金 项 目 福 建 省 自然 科 学 基 金 资 助 项 目( 0 1 0 2 D 20 1 )
某些 成分 也会 扩散和 溶解 到釉 中. 过熔 解与 扩散 的作用 , 通 使接 触带 的化学 组成 和物理 性 质介 于坯体 与
釉 层 之间 , 果形 成 中间层 . 结 具体 地说 , 该层 吸收 了坯 体 中 的 Al 。 SO 成分 , 吸收 了釉 料 中的碱 ,i 等 O 又 性 氧化 物等 . 它对 调整 坯釉 之间 的差别 , 和釉层 中应 力 , 善坯釉 的结合 性 能起一 定 的作用 ㈣. 于微 缓 改 对 晶釉 而言 , 釉 是否结 合 良好 , 坯 同样影 响着 制 品的性 能.
Vo1 7 No. .2 3
J 1 2 0 u. 0 6
1 0 — 0 3 2 0 ) 30 6 — 4 0 0 5 1 (0 6 0 — 2 60
陶瓷 微 晶玻璃 釉 的 制 备 工 艺
俞 平利 刘 培德 张敬 阳
( 侨 大 学 材 料 科 学 与 工程 学 院 ,福 建 泉 州 3 22 ) 华 60 1
釉 的高 温性 状. 影像 烧结 实验结 果 , 如表 3所 示. 中 , 为 开 始收 缩 温 度 , 为最 大 收 缩 温度 , 表 t £ . t 为
边 角 变圆温 度 , t 为半 球状 温度 , t 为流 动状温 度. 果表 明 , 化 学组成 不 同的熔块 , 加等 量高岭 土 , 结 对 添
维普资讯
第2 7卷 第 3期
2 0 年 7月 06 文章 编号
华 侨 大 学 学 报 (自 然 科 学 版 )
J u n lo a io Un v r i ( t r lS in e o r a f Hu qa i e st Na u a c e c ) y
2 2 添 加 少 量 粘 土 对 微 晶 玻 璃 形 成 的 影 响 .
以湿法 上釉 时 , 由纯熔 块 制 得 的釉 浆 其 稳定 性 是 较 差 的, 择 R , 4熔 块 , 选 3R 分别 外 加 质 量分 数 为 7 高 岭土 制成釉 配 方 R ( ) R ( ) 通 过影 像烧 结实 验进 行 对 比 , 了解 高 岭 土 的添 加 是否影 响 37 ,47 , 以
面状态 . 试 样釉 面硬 度高 , 刀 刻 划 无痕 迹 ; 添加 高 岭 土 的样 品 , 面硬 度 降 低 , 部 可 用小 刀刻 R1 小 而 釉 局
划 . 4种釉 分别 ( 在 11 0 12 0 12 0 13 0高温 下进 行 热处 理 . 果表 明 , 5 将 ℃) 5 , 0 , 5 , 0 结 12 0℃烧 成 时仍 未 使 釉面 出现镜 面状 态 ; 0 13 0℃烧成 时 出现镜 面. 因此 , 当工艺 无 法使釉 面 平 滑 的情况 下 , 法上 釉 对于 湿 日用瓷 釉 、 学瓷 釉 的微 晶化 处理 是不 太适 宜 的. 化 如果 以机 械球 磨方 式 制 备釉 浆 , 釉 浆 细度 足 够 的情 且
+3 )℃并保 温 3 n 然后 自冷 至室 温. 验 结果 表 明, 0 0mi , 实 生坯 、 0 9 0℃素烧 坯 为 基体 的微 晶釉 , 体仍 坯 未烧 结 , 釉结 合差 , 坯 即坯 釉分 离或 在敲 击下坯 釉 分离 ; 烧结 瓷 坯作 为基 体 的微 晶釉 , 釉 结 合 良好 , 坯 机 械敲 击下 坯釉 不发 生脱 离现象 . 从 某 种意义 上讲 , 在釉 烧过 程 中 , 只要 坯釉 之 间 出现物 质转 移 , 可能 产 生有 利 于坯 釉 结 合 的坯釉 就 中 间层 . 种物 质 的转移通 常在 坯 、 均 出现 液相 的情况 下较 为有利 . 这 釉 玻璃 微 晶化 的温度通 常较 低 , 时 此 玻 璃 的粘度 很 高 , 呈塑 性状 态而非 流 动状 态. 生坯 、 0 9 0℃素烧坯 中出现液 相 的温度 相对 较 高 , 在进 行玻 璃 微 晶化 的温度 , 仍未 有 足量 的液相 可与玻 璃体 进行 物 质交 换 , 因此 中 间层 的形 成遭 到 阻 碍. 只有 烧结 瓷坯 , 在釉烧 前 已经含 有相 当数 量 的玻 璃 相 , 中 的玻璃相 在釉玻 璃微 晶化 温度 时与 釉玻璃 近 于 同步地 坯 软 化熔融 , 出现液 相 , 生复 杂 的物理化 学反 应 , 产 从而形 成 中间层. 如果 希望 实现一 次烧 成制备 微 晶玻 璃 釉, 有必 要对 坯 的烧 结 温度 提 出较 高要 求. 以从 调节 坯 体成 分 着手 , 可 使坯 的烧 结 温度 尽 量 接近 釉烧 的 最 高温度 ( 晶化制 度 的最 高温度 ) 在 釉玻 璃微 晶化 的 同时 , 微 . 使坯 体 能 够 同步 出现 液 相 , 种成 分 的液 两 相在 坯釉 结合 面上交 换 物质 , 形成 有利 于坯釉 结合 的中间层 .
维普资讯
第 3期
俞 平 利 , :陶 瓷 微 晶 玻 璃 釉 的 制 备 工 艺 等 表 2 熔块 D TA 曲 线 分析 所 得 温度 参 数
27 6
1 0℃) 有 利 于微 晶玻 璃 的烧结 . 2 ,
1 2 施 釉 工 艺 .
( )干 法 施 釉. 择 烧 结 瓷 坯 作 为 1 选
基体 , 块粉 体平铺 并压 实 , 面光 滑平 熔 平
整. 3 ℃ 升 温 至 ( 一2 ) 由 O t 0 ℃保 温 2 O mi ; n 再升 温至 ( 0 保 温 4 n 然后 自冷 至室 温. 晶化 处 理结 果 显 示 , £+3 ) C, 0mi , 微 釉层 呈 乳 白色 , 面 平 釉
选择 同一 配方 的生 坯 、0 9 0℃素烧 坯和 烧结 瓷坯作 为微 晶釉 的 3组 基 体 , 组基 体 上 以湿 法施 R , 每 1 R1 3 ) R1 5 ) R1 7 ) ( , ( , ( 4种釉. 热处理 温 度. 3 由 O℃升温至 ( 0 £一2 )℃ , 温 3 n 再 升温 至 ( 保 0mi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