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品检测指标说明

合集下载

油品检测报告

油品检测报告

油品检测报告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石油及其衍生产品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无论是作为燃料使用在汽车、发电厂等领域,还是作为原材料用于化妆品、塑料等行业,人们对油品的需求不断增长。

然而,由于石油资源的有限性及其对环境的影响,油品的质量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

因此,油品检测报告的重要性不可小觑,它能够为人们提供可靠的数据以保障消费者的权益和环境的安全。

油品检测报告的主要内容包括:物理指标、化学指标、含量分析以及有害成分检测等。

从物理指标来看,粘度和密度是最常见的指标。

粘度是液体流动性的度量,它影响着油品在机械设备中的使用效果。

而密度则是物质在单位容积内所含质量的度量,通过测量油品的密度可以初步判断其真伪。

化学指标包括闪点、凝固点等。

闪点是指油品在一定条件下被点燃的最低温度,它直接关系到油品的火灾安全性。

凝固点则是指油品在低温下变固态的最低温度,对于寒冷地区的使用者来说,凝固点的合理范围是十分重要的。

此外,油品检测报告还会详细列出油品中各种成分的含量。

例如,对于汽车用油来说,会重点关注其中的钙、镁等金属离子的含量,因为这些元素的含量会直接影响到油品的耐磨性和清净性能。

同时,油品检测报告还会检测有害成分的存在情况,以保障油品对环境的安全性。

例如,苯、苯并芘等有害物质的含量对于汽车尾气排放的对环境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通过对这些成分进行全面检测和评估,才能制定出合理的使用标准和管理措施。

那么,如何保证油品检测报告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一方面,检测机构需要具备专业的仪器设备和技术力量。

高质量的检测仪器能够提供更准确的数据,而专业的技术团队能够保证检测过程的科学性和一致性。

另一方面,检测机构应该具备独立性和公正性。

只有独立于油品供应商和生产厂家,才能保证数据的客观性和可信度。

因此,政府部门应该加强对检测机构资质审查和监督,通过建立强制性的检测制度,以确保油品检测报告的质量和准确性。

同时,作为消费者,在购买油品时应提高对油品检测报告的关注度。

油品分析中的常用指标

油品分析中的常用指标

凝点的高低取决于该油烃类的组成,含烷烃(石蜡)较多的石油产品的凝点较高,含有胶质和沥青质时就能降低其凝点,因胶质、沥青质可能阻碍油中石蜡结晶的成长,破坏石蜡结晶的结构,使其不能形成大片,从而不能形成网状骨架或海棉体状结构,以致其疑点有所下降。低凝点的石油产品的凝点还受油品中的水分和苯等高结晶点烃类的影响,这是因为有千分之几的微量的水,就可以造成凝点的上升。
闪点测定法有开杯和闭杯二种,一般轻质油品(主要是燃料油)多用闭杯法,而重质油(主要是润滑油)多用开杯法。一般认为闭杯法测定范围在20~275℃,而开杯法则无限制。一般同一种油品,用开杯测定的结果要比闭杯高出10~30℃。这是因为开杯法在试油升温过程中蒸发的油气随时四散,而到达到闪火所需混和气浓度的温度较高。
◆ 馏程
馏程是石油产品的主要理化指标之一,在轻质燃料上具有重要意义,它是控制石油产品生产的主要指标,因而极为重视。
馏程是在一定温度范围内该石油产品中可能蒸馏出来的油品数量和温度的标示。采用恩氏蒸馏方法,即取100毫升试油在规定的仪器上,按规定的条件和操作方法进行。这种蒸馏是条件性的,蒸馏出的数量只是相对的比较数量,而不是真正的数值,即不是实沸点的蒸馏。但这仍然是控制汽油、煤油、喷气燃料和柴油等轻质燃料和各种溶剂油的重要指标。
凝点是大多数液体石油产品的主要质量指标,它可以决定该油的低温使用性能,决定贮运的条件,即决定在某些温度下,用管道输油或者装卸油料的可能性的指标。
◆ 浊点和结晶点(或冰点)
浊点和结晶点是汽油、煤油、喷气燃料和柴油等的主要使用指标。浊点是该油中的某些烃类(主要是烷烃和芳烃),在测定条件下开始析出结晶之前,使该油呈混浊状态的最高温度;结晶点(或称冰点)是用目测看出有晶体结晶出现时的最高温度。

食用油品质检tpm标准

食用油品质检tpm标准

食用油品质检tpm标准TPM (通用油品质量检测标准)是指"食用油品质检标准",其全名为"食用植物油和动物油通用油品质量检测技术规范",是我国油脂行业的主要标准之一。

TPM标准按照疏水性、稳定性和营养价值等方面进行了规定,以确保食用油的质量安全。

下面将对TPM标准的主要内容以及其重要性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TPM标准明确了食用油的疏水性要求。

疏水性是指食用油的亲水性和油脂分子之间的吸附能力。

TPM标准规定了食用油的疏水性指数要求,以确保油脂具有适当的吸附能力,能够更好地吸附并保留食物中的营养成分。

此外,疏水性还与食用油的烟雾点、火候控制等方面相关,对于烹饪品质和油炸食品的质量有着重要影响。

其次,TPM标准明确了食用油的稳定性要求。

稳定性是指食用油在加热、氧化和长时间放置的情况下是否能够保持其质量稳定。

TPM标准规定了食用油的酸价、过氧化值、保质期等指标要求,以确保油脂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出现酸败、变质和氧化等情况。

稳定性对于食用油的食品安全和健康问题至关重要,不合格的食用油可能会产生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风险。

最后,TPM标准明确了食用油的营养价值要求。

食用油是人类日常生活中重要的脂质来源,具有提供能量、维生素和必需脂肪酸等功能。

TPM标准规定了食用油中的脂肪酸组成、维生素含量等指标要求,以保证食用油具有良好的营养价值。

合格的食用油应该能够满足人体对脂肪酸和维生素的需求,并能够提供必要的营养支持。

总的来说,TPM标准通过对食用油的疏水性、稳定性和营养价值等方面进行标准化规范,保障了食用油的质量安全。

符合TPM标准的食用油具有适当的吸附能力、稳定性和营养价值,能够为人们提供健康和安全的油脂来源。

同时,TPM标准的实施还促进了油脂行业的发展和规范化,并提高了食用油的整体质量水平。

然而,目前我国食用油市场上仍存在着一些不合格和假冒伪劣的产品。

因此,对于消费者来说,在购买食用油时,应该选择符合TPM标准的产品,注意查看产品的生产日期、批次号、生产许可证等信息,并尽量选择正规渠道购买。

油品清洁度检测标准

油品清洁度检测标准

油品清洁度检测标准油品清洁度是指油品中悬浮的杂质和沉积物的含量,是评价油品质量和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油品清洁度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寿命,因此对油品清洁度的检测标准具有重要意义。

一、检测方法。

1. 可视法,利用肉眼观察油品的透明度和颜色,以判断油品中是否存在较大的杂质和沉积物。

2. 滤膜法,将待检测的油品通过特定的滤膜,然后观察滤膜上的沉积物的数量和颗粒大小。

3. 粒度法,利用粒度仪测定油品中悬浮颗粒物的大小和分布情况,从而判断油品的清洁度。

二、检测标准。

1. 国际标准,ISO4406-1999《液压流体污染度的等级划分》是国际上常用的油品清洁度检测标准,通过对油品中颗粒物的数量和大小进行等级划分,从而评价油品的清洁度。

2. 行业标准,不同行业针对不同用途的油品制定了相应的清洁度检测标准,如汽车发动机油的清洁度标准、液压油的清洁度标准等。

三、影响因素。

1. 油品的来源,不同原油和生产工艺会对油品的清洁度产生影响,因此油品的来源是影响其清洁度的重要因素之一。

2. 使用环境,油品在不同的使用环境下,受到的污染程度也会有所不同,如工业设备和汽车发动机的油品受到的污染程度就会有所差异。

3. 使用方式,油品的使用方式和周期也会对其清洁度产生影响,如长时间高温使用会加速油品的老化和污染。

四、提高油品清洁度的方法。

1. 选择优质油品,优质的原油和生产工艺会使油品的清洁度更高,因此在选用油品时应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优质产品。

2. 定期更换油品,根据设备使用情况和油品清洁度,定期更换油品,保持设备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3. 加强油品过滤,在设备使用过程中,加强对油品的过滤和净化,减少油品中的杂质和污染物。

五、结论。

油品清洁度检测标准是评价油品质量和性能的重要指标,通过科学的检测方法和严格的标准,可以有效评价油品的清洁度,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油品的清洁度,保障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因此,对油品清洁度的检测和管理具有重要意义,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和关注。

润滑油检测和更换标准

润滑油检测和更换标准

润滑油检测和更换标准一.设备中使用的润滑油应定期检测是对设备的润滑故障采取早期预防和对已发生的润滑故障采取科学的处置对策,分析润滑故障的表现形式和原因、对润滑故障进行监测和诊断。

及时换油且应推行定期查,按状态维修或换油的办法,与维修体制一样,变定时为按状态(按质)换油,加强定期的检查和测试是十分必要的。

二.油品检测指标的相关说明1.理化指标检测:比如粘度、水分、酸值、抗乳化、闪点、机杂、腐蚀、抗氧化稳定性等等,与标准对比即可。

[粘度]:粘度增加可能是基于油品的氧化,不溶物含量增高,高粘度油品或水分的渗入。

粘度降低可能是基于低粘度油品,水,冷剂或燃料的渗入;或是油品内高分子聚合物受剪切力而产生变化。

[闪点]:闪点降低显示油品被燃物所稀释,或是油品过高温度而裂化。

[不溶物]:戊烷不溶物显示油品里固体物质的总含量,包含有机物和无机物。

甲苯能溶解大部分的有机物质,故此甲苯不溶物只包含污垢沙粒,磨损金属微粒及未燃烧碳屑。

戊烷与甲苯不溶物的差额代表胶质及氧化物的含量。

通常戊烷不溶物超越某一限额时才量度甲苯不溶物。

[颜色]:在极短时期内油品颜色变深显示油品被污染或开始被氧化。

[水分]:油品中有水显示系统穿漏或空气中的水分凝结。

水分会引起腐蚀和氧化,亦会使油品乳化。

故此应以离心法,隔滤法或真空处理清除。

[酸性及碱性]:酸碱度(pH)—pH增高代表渗入了碱性油品。

pH降低代表油品开始变酸。

[总酸值(TAN)]:油品的总酸值是量度因氧化而产生酸性物质的指标。

[总碱值(TBN)]:总碱值增高,可能是被另一种含碱量高的油品污染所造成。

总碱值降低,可能是因为高碱度添加剂的损耗,用于中和酸性的燃烧及氧化产物,或被渗入的水分冲走。

金属元素分析用于验明污染情况,证实添加剂的含量及显示机件的磨损状2磨屑检测:光谱仪,分析油中金属磨粒的化学元素含量,对比使用时间和油中金属含量的增加速度,分析设备摩擦副中的磨损情况。

特定是不需要对油样进行预处理,重复性好,自动化程度高,分析速度快,读数准确。

汽油检测中各项指标解释

汽油检测中各项指标解释

汽油检测中各项指标解释抗爆性发动机燃料在汽缸燃烧时,发生剧烈震动,汽缸中出现敲击声和输出功率下降,排出黑烟的现象,这种现象称为爆震。

抗爆性表示发动机燃料可能产生的爆震程度。

如果不易产生爆震,则认为该燃料的抗爆性好。

抗爆性是发动机燃料的重要指标之一,汽油的抗爆性以辛烷值来表示。

辛烷值越高,表示燃料的抗爆性越好,燃料的抗爆性与其化学组成有关。

汽油抗爆性能指标辛烷值指标是大家最为关注的指标,因为就是通过抗爆性指标汽油产品分为90号、93号和97号那么汽油标号的含义到底代表什么呢?汽油辛烷值可分为马达法辛烷值(MON)和研究法辛烷值(RON)。

都是在标准条件下,把试样与巳知辛烷值的参比燃料的爆震倾向进行比较。

参比燃料是由异辛烷(辛烷值为100)和正庚烷(辛烷值为零)混合而成的.与试样中爆震强度相当的参比燃料中所含的异辛烷的体积百分数,就是该试样的辛烷值。

RON可较好地反映汽车在和缓条件及发动机低转速时汽油的抗爆性能.MON可较好地反映出发动机高转速或重负荷下运转时汽油的抗爆性能。

二者的平均值称为“抗爆指数”,二者的差值称为“敏感度”。

汽油蒸发性指标馏程馏程是石油产品的主要理化指标之一,主要用来判定油品轻、重馏分组成的多少,控制产品质量和使用性能等。

在轻质燃料上具有重要意义,它是控制石油产品生产的主要指标,可用沸点范围来区别不同的燃料,是轻质油品重要的试验项目之一。

1. 车用汽油的馏程可以看出它在使用时启动、加速和燃烧的性能。

初馏点和10%馏出温度过高,冷车不易启动;过低又易产生气阻现象(夏季在发动机温度较高的油管中的汽油,蒸发形成气泡,堵塞油路,中断给油。

汽油的50%馏出温度是表示它的平均蒸发性,它能影响发动机的加速性;50%馏出温度低,它的蒸发性和发动机的加速性就好,工作也较平稳。

汽油的90%馏出温度和干点表示汽油中不无援蒸发和不能完全燃烧的重质镏分的含量。

这两个温度低,表示其中不无援蒸发的重质组分少,能够完全燃烧。

柴油和汽油质量指标

柴油和汽油质量指标

柴油和汽油质量指标柴油的质量指标1.硫含量:柴油的硫含量是衡量其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过高的硫含量会产生大量的硫氧化物排放,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都有害。

因此,低硫柴油已成为全球趋势,各国及国际机构纷纷出台了一系列限制柴油硫含量的标准。

2.凝点:柴油的凝点是指其在低温下变硬或变为凝固态的温度。

凝点过高会导致柴油在低温下无法流动,影响燃料系统和发动机的正常运行。

因此,凝点越低越好。

3.闪点:柴油的闪点是指其在一定条件下遇到明火或火花时能够自燃的最低温度。

闪点越低,柴油越容易引燃,因此安全性会相应减低。

在运输和储存柴油时,要注意确保闪点符合相关的安全标准。

4.密度:柴油的密度是指其单位体积质量,与油品的能量密度有关。

一般来说,密度越高,柴油的能量密度也越高,可以提供更多的能量和动力。

5.粘度:柴油的粘度是指其流动性的程度。

粘度过高会导致柴油的供应和燃烧困难,对喷油嘴等燃油系统造成磨损。

因此,粘度需要符合相关的规定以保证柴油的流动性。

汽油的质量指标1.辛烷值:辛烷值是衡量汽油抗爆炸能力的重要指标,也是衡量汽油品质的关键参数之一、辛烷值越高,汽油的抗爆炸能力越强,对发动机的反应性和燃烧效率也会有所提高。

2.硫含量:汽油中的硫含量也是一项重要的指标。

高硫汽油会产生硫氧化物等有害气体,在燃烧过程中会形成酸雨和空气污染物,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因此,低硫汽油对于环境保护及健康至关重要。

3.密度:汽油的密度影响其能量密度,高密度汽油通常能提供更多的能量。

不过,密度过高也会影响汽油的喷射和燃烧性能,因此,密度需要在一定范围内控制。

4.蒸发性:汽油的蒸发性是指其在一定温度下发生汽化的能力。

汽油的蒸发速度对发动机的正常启动、低温运行以及汽车尾气排放都有重要影响。

因此,蒸发速度需要符合相应的标准和要求。

5.粘度:汽油的粘度对于燃料供应系统和发动机的工作很关键。

粘度过高会导致汽油供应不畅,拖慢喷油嘴等动作,影响燃烧和动力输出。

油炸之后的油品检测标准(一)

油炸之后的油品检测标准(一)

油炸之后的油品检测标准(一)
油炸之后的油品检测标准
引言
•油炸食品在我们的饮食中非常常见,然而,油品质量直接影响着食品的口感和健康程度。

•为了确保消费者能够享用到高质量的油炸食品,油品检测标准在相关行业中起着重要作用。

检测项目
1. 酸价检测
•酸价是衡量油品新鲜程度和氧化程度的重要指标。

•酸价过高可能表明油品遭受了氧化或污染。

•根据相关标准,油品酸价通常应保持在一定范围内。

2. 过氧化值检测
•过氧化值是衡量油脂氧化程度的指标,过高的过氧化值表明油品质量存在问题。

•高温油炸过程中会产生大量自由基,加速油脂的氧化。

•通过检测过氧化值,可以评估油品的氧化状况,确保油脂的质量和稳定性。

3. 清洁度检测
•清洁度是衡量油品卫生状况的关键指标。

•油炸食品中的残留物可能会影响食品的品质和卫生安全。

•通过检测油品的残留物含量,可以确保油炸食品的卫生质量。

4. 抗氧化指数检测
•抗氧化指数是衡量油脂抵抗氧化的能力的重要指标。

•抗氧化剂在油品中起到延长使用寿命和保持质量稳定的作用。

•通过检测抗氧化指数,可以评估油品中抗氧化剂的有效性和油脂的抵抗氧化能力。

结论
•以油炸食品为例,油品检测标准的严格执行对于确保食品的质量和安全至关重要。

•酸价、过氧化值、清洁度和抗氧化指数是油品检测的重要项目。

•只有通过科学的检测方法和标准,才能保证消费者能够享用到无污染、高质量的油炸食品。

油脂产品理化指标及检测方法

油脂产品理化指标及检测方法
气相色谱
13
棕榈油理化指标及检测方法
一 棕榈油质量指标:
14
15
二 棕榈油检测方法简介
1 透明度
9、碘值检验
2、气味、滋味检验
10、皂化值检验
3、色泽检验
11、不皂化物检验
4、相对密度检验
12、过氧化值检验
5、折光系数
13、熔点
6、水分及挥发物检验 14、脂肪酸组成
7、不溶性杂质检验
15、卫生指标检验
项目
质量指标
气味、滋味
具有花生籽原油固有的 气味和滋味,无异味
水分及挥发物/(%) ≤ 02
不溶性杂质/(%) ≤ 02
酸值/( mg KOH /g)≤ 40
过氧化值/ (mmol/kg)
≤ 75
溶剂残留量/ (mg/kg)
≤ 100
36
以上油品理化指标与检测方法:
1 透明度、气味、滋味检验 11、皂化值检验
菜油理化指标及其检测方法
一 菜籽原油质量指标
项目 气味、滋味
质量指标
具有菜籽原油固有的气味和 滋味,无异味
水分及挥发物/(%) ≤ 02
不溶性杂质/(%)
≤ 02
酸值/( mg KOH /g) ≤ 40
过氧化值/(mmol/kg) ≤ 75
溶剂残留量/(mg/kg) ≤ 100
23
24
菜籽油主要理化指标
澄清、透明,“透明”,“微浊”,“混 浊”表示。 2)气味、滋味:取少量油脂样品,均匀加热 到50℃,离开热源后边搅拌边嗅气味,同时 品尝。 气味以:“无气味”或“具有大豆固有气味” 或“异味”表示。 滋味以:“具有大豆固有滋味”或“无滋味” 或“异味”表示。

食用油的品质检测如何判断油品的纯度与质量

食用油的品质检测如何判断油品的纯度与质量

食用油的品质检测如何判断油品的纯度与质量食用油是我们日常饮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食材之一。

不论是炒菜、烹饪还是制作甜点,我们都需要使用到食用油。

然而,市场上的食用油繁杂多样,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质量问题。

为了确保我们的饮食安全,进行食用油的品质检测与判断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检测方法,帮助读者判断食用油的纯度与质量。

一、外观检测品质优良的食用油在外观上应该呈现出清澈、透明的状态,没有悬浮物、杂质等。

因此,我们可以通过肉眼观察油的外观来初步判断其质量。

健康、优质的食用油应该无色透明,没有浑浊、混浊的迹象。

二、嗅觉检测食用油的气味也是衡量其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

一般来说,优质的食用油应该具有清香、无异味的特点。

通过将少量油滴在手心,然后用手指揉搓,再闻一闻有无异常气味,可以初步判断油的质量。

如果食用油具有刺激性气味、腐败味或者其他异味,那就说明其质量可能存在问题,不宜食用。

三、烟点检测食用油的烟点是指在加热过程中,油开始冒烟的温度。

烟点越高,说明食用油在烹饪过程中不易产生烟雾和有害物质。

因此,烟点也是判断食用油质量的重要依据。

常见的烹饪油,如橄榄油、花生油,具有较高的烟点,适合高温烹饪。

而一些劣质食用油的烟点较低,容易在加热时产生烟雾和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有害。

四、酸价检测酸价是评价食用油酸度的指标,也是判断油品质量的重要参数之一。

高酸度的食用油,说明油脂发酸,可能由于脂肪酸分解导致。

常见的酸价检测方法有自动滴定法和 potentiometric titration 法。

通过测量食用油中游离脂肪酸的含量,可以判断其酸价,从而评估食用油的质量。

五、氧化值检测氧化值是评价食用油氧化程度的指标,也是油品质量的重要参考标准。

过高的氧化值意味着食用油存在氧化反应,容易产生有害物质。

对于已经过期或存放时间较长的食用油,其氧化值会显著提高。

常见的氧化值检测方法有色谱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通过这些方法可以准确测量食用油中的氧化程度。

油品性能指标

油品性能指标
GB/T6540-86测定法是用带有玻璃颜色标准板的比色仪进行测定,属目测比色法。适用与各种润滑油、煤油、柴油和石油蜡等石油产品。
其测定原理是,将试样注入比色管内,开启一个标准光源,旋转标准色盘转动手轮,同时从观察目镜中观察比较,以相等的色号作为该试样的色号。如果试样颜色找不到确切匹配的颜色,而落在两个标准颜色之间则报告两个颜色中较高的一个颜色,并在该色号前面加上“小于”两字。
6、酸值
酸值是表示润滑油中有机酸的含量,而低分子有机酸是极容易腐蚀机体的,所以酸值越大,产生腐蚀的可能性就越大。所以,酸值是保证机件不受腐蚀和控制油品精制程度的一项重要的质量指标。
本公司的测定标准:GB/T 7304-87。
酸值的使用意义:
对含添加剂的新润滑油,凭酸值的大小可以衡量某些添加剂含量是否足够。在润滑油使用过程中,因所含添加剂不断消耗,故酸值先是下降,后因添加剂消耗完,油液氧化,酸值又慢慢上升。所以,测定酸值可判断添加剂消耗变化。
3. 腐蚀试验(Corrosion test)
腐蚀试验是在规定条件下测试油品对金属的腐蚀作用的试验,以定性地判断油品中含酸性物质的多少。
中国标准试验方法是GB/T 391和SH/T 0195,相应的国外标准试验方法有美国ASTM D130、英国IP 154和ISO 2160等。
我公司采用GB/T 5096标准。
测定酸值的大小和变化,可以判定油品储存、使用中氧化变质的程度。在许多场合,把酸值指标作为是否需要更换新油的判定指标之一。如对机械油,酸值在0.5mgKOH/g以上,就应该换新油,否则将回对机件产生副食。
换油时,必须把旧油清洗干净。否则残留的旧油会加速新油品的氧化,使酸值快速增大,缩短新油品的使用寿命。

油品检测标准及方法(一)

油品检测标准及方法(一)

油品检测标准及方法(一)
油品检测标准及方法
一、常规物理性质检测方法
•外观检测:通过目测或显微镜检查油品颜色、透明度、杂质等。

•密度测定:用密度计测量油品的密度,以了解其密度特性。

•粘度测试:采用粘度计测试油品的黏性,了解其流动性。

•闪点测定:利用闪点仪测量油品在一定条件下产生闪光可燃性蒸气与空气混合的最低温度。

二、化学成分分析方法
•水分测定:采用卤化物仪或滴定法测量油品中的水分含量。

•酸值检测:通过滴定法或电势滴定法测定油品中的酸性物质含量。

•灰分测定:利用蒸发法或电热灼烧法测定油品中的无机杂质含量。

•硫含量分析:采用气相色谱法、紫外分光光度法或荧光法测定油品中的硫含量。

三、特殊性质检测方法
•耐水性检测:通过油水分离法、滤纸法或碟色法测定油品的耐水性能。

•抗氧化性测定:采用压力差法、色谱法或电化学法测定油品的氧化性能。

•极压性能检测:采用四球摩擦仪或滑痕法测定油品的极压性能和磨损性能。

•储存稳定性测定:通过模拟条件下储存油品,观察其物理和化学性质的变化,评估其稳定性。

四、微生物污染检测方法
•厌氧菌检测:采用共振质谱法或培养基法检测油品中的厌氧菌污染。

•霉菌检测:利用培养基法或荧光定量PCR法检测油品中的霉菌数目。

•酵母菌检测:通过培养基法或色谱法检测油品中的酵母菌污染情况。

•大肠杆菌检测:采用PCR法、蛋白质芯片法或胶体金法检测油品中的大肠杆菌数量。

以上仅为油品检测的一部分常用方法,具体的方法和标准应根据不同的具体需求来确定,确保油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看懂油品检验报告一

看懂油品检验报告一

看懂油品检验报告一:柴油篇大家都知道其中车用汽柴油的常规检测项目有:密度、馏程、铜片腐蚀、硫醇硫、蒸气压、氧化安定性、苯含量、氧含量、硫含量、水分和机械杂质、实际胶质、残炭、辛烷值、十六烷值等,还有柴油润滑性、多环芳烃检测等项目的检验。

那么,得到一份赋含检验人员心血,标明检验项目和数据的《检验报告》,如何看懂油品质量呢?下面我们就对油品检验特别是车用汽柴油检验常用项目进行相关解答:油品的各项性能含义1、油品的馏程——是指以油品在规定条件下蒸馏所得到的以初馏点到终馏点表示蒸发特征的温度范围。

主要用来判定油品轻、重馏分组成的多少,控制产品质量和使用性能等。

2、辛烷值——代表点燃式发动机燃料抗爆性的一个约定数值。

在规定条件下的标准发动机试验中,通过和标准燃料进行比较来测定。

采用和被测定燃料具有相同抗爆性的标准燃料中异辛烷的体积百分数表示。

测定辛烷值的方法不同,所得值也不一样,因此,引用辛烷值时应该指明所采用的方法。

3、马达法辛烷值——以较高的混合气温度(一般加热至149℃)和较高的发动机转速(一般达900转/分)的苛刻条件为其特征的实验标准发动机测得辛烷值。

4、研究法辛烷值——以较低的混合气温度(一般不加热)和较低的发动机转速(一般达600转/分)的中等苛刻条件为其特征的实验标准发动机测定的辛烷值。

5、饱和蒸气压——是用来说明油品蒸发能力的大小和油品在管道进油系统中形成气阻的可能性以及贮运时损失轻质馏分的倾向。

汽油的饱和蒸气压大,蒸发性就大,形成气阻的可能性也大,在贮运中,蒸发损失也就大。

6、闪点——是指石油产品在规定条件下,加热到它的蒸汽与火焰接触发生瞬间闪火时的最低温度。

油品越轻,闪点越低。

油品的危险等级是根据闪点来划分的。

从闪点可判断油品组成的轻重,鉴定油品发生火灾的危险性。

用闭口闪点测定器测定的闪点称闭口闪点,一般用以测定轻质油品。

闪点越高越安全。

7、博士试验——在升华硫存在下,用亚铅酸钠和轻质石油产品作用,以检查油中硫醇或硫化氢的试验。

油炸之后的油品检测标准

油炸之后的油品检测标准

油炸之后的油品检测标准
油炸食品的油品检测标准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酸价和过氧化值:确定油品的氧化稳定性,酸价和过氧化值的增加表示油品受到氧化的程度。

2. 渗透值:油炸食品中的油品不能过渗透食品,否则会导致食品变质。

渗透值检测油品渗透性。

3. 总酯含量:衡量油品中的杂质含量,高含量的总酯可能影响食品的质量。

4. 游离脂肪酸:游离脂肪酸的含量表示油品的降解程度,高含量的游离脂肪酸可能导致食品变质。

5. 温度:油品油炸后应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超出范围可能导致食品质量下降。

6. 含水量:油品中的水分含量不能过高,否则会影响炸制食品的质量。

以上是油炸食品中对油品的主要检测指标,不同的地区和行业可能会有细微差异。

此外,根据食品安全和卫生要求,油炸食品还需要进行微生物检测,以确保食品的安全性。

油品检测标准及方法

油品检测标准及方法

油品检测标准及方法油品检测是为了确保油品的质量和安全性,常见的油品包括汽油、柴油、燃料油、润滑油等。

检测油品需要遵循相应的标准和方法,这些标准和方法通常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或国家相关机构制定和发布。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油品检测标准和方法:1. 密度和相对密度检测:-标准:ISO 12185-方法:使用密度计测量油品的密度,并与空气或水的密度进行比较。

2. 闪点检测(确定油品易燃性):-标准:ISO 2719-方法:使用闭杯闪点仪或开杯闪点仪测定油品的闪点,即在特定条件下,油品蒸气与空气混合后能够燃烧的最低温度。

3. 粘度检测(润滑油常用):-标准:ISO 3104、ISO 3105-方法:使用粘度计测量油品的粘度,即油品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的流动性能。

4. 硫含量检测:-标准:ISO 8754、ISO 20884-方法:使用硫含量分析仪或灼烧法测定油品中的硫含量,硫含量是评估燃料质量和环境影响的重要指标。

5. 蒸馏性质检测(汽油、柴油等):-标准:ISO 3405、ASTM D86-方法:使用蒸馏仪测量油品的蒸馏性质,包括初始沸点、终点沸点等,用于确定燃料的挥发性和沸程。

6. 硫酸铜腐蚀检测(柴油中的硫酸铜腐蚀检测):-标准:ISO 2160、ASTM D130-方法:将油品与硫酸铜混合,在一定条件下观察是否发生腐蚀现象,用于评估柴油的耐腐蚀性。

7. 碳残渣检测(润滑油中的碳残渣检测):-标准:ISO 10370、ASTM D189-方法:在一定条件下将油品进行热解,测定残渣的质量,用于评估润滑油的热稳定性。

请注意,每种油品可能需要遵循不同的标准和方法进行检测,且标准可能会在时间推移和地域不同而发生变化。

因此,在实际操作中,应参考最新的适用标准,并遵循相应的检测方法进行油品检测。

油品检测常见指标及方法标准

油品检测常见指标及方法标准

油品检测常见指标及方法标准本文主要对油品检测常见的指标进行了归纳总结,并简要介绍了检验标准方法。

标签:油品;检测;指标;标准1 前言油品质量检验是按照国家有关法律及石油石化行业的相关规定制度和油品检验的方法检验油品的物理化学性质是否符合相关质量指标的工作。

对于相关工作人员来说,掌握必要的油品质量指标和检验方法,对于提高工作质量,保证工作效果,保护人身健康和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2 油品质量指标2.1抗爆性指汽油在发动机中燃烧时抵抗爆震的能力,它是汽油燃烧性能的主要指标。

爆震是汽油在发动机中燃烧不正常引起的。

2.2汽油抗爆性能指标汽油辛烷值指标是大家最为关注的指标,因为就是通过抗爆性指标汽油产品分为90号、93号和97号,由于标号的不同,汽油产品运行性能不同,汽油价格也随之不同。

2.3密度参考欧盟汽油标准EN228:2004和北京市地方标准DB11238—2007《车用汽油》,本标准确定汽油密度为720~775kg/m3。

2.4馏程馏程是油品从初馏点到终馏点的温度范围,可反映汽油的蒸发性。

10%蒸发温度反映了汽油的启动性能和形成气阻的倾向,该温度愈低,发动机越易启动,且启动时间短,但是轻组分太多,易产生气阻;50%蒸发温度反映了汽油的平均蒸发性能,它会影响发动机启动后升温时间和加速性能,此温度愈低,发动机预热到正常工作所用的时间就愈短,变速愈容易,但50%温度太低,则燃料热值低,发动机功率小;90%蒸发温度反映了汽油中重组分含量的多少,关系到燃料是否充分蒸发燃烧的情况,90%馏出温度越高,重质组分越多,燃料燃烧不易完全;终馏点温度越高,则易稀释润滑油和增加机械磨损,由于燃烧不完全,形成汽缸上油渣沉积或堵塞油管,测定方法为GB/T6536《石油产品蒸馏测定法》。

2.5蒸汽压蒸汽压是衡量汽油在燃料供给系统中是否易于产生气阻的指标,还可以衡量汽油的蒸汽压与汽油蒸发排放和发动机起动性能有着密切关系。

油品检测 标准

油品检测 标准

油品检测标准
油品检测的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对油品质量的要求:包括外观、颜色、气味、密度、粘度、
闪点、凝固点、含水量、含杂质和异物等。

这些要求可以通过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企业内部标准来确定。

2. 对油品成分的分析:油品成分的分析包括确定油品的主要成
分和次要成分的含量。

主要成分可以是碳氢化合物、酚类、脂肪酸等,次要成分可以是溶解气体、混合物、水分等。

3. 对油品性能的测定:油品的性能测定主要包括粘度、凝固点、凝固度、流动性、渗透性、持久性等。

这些性能可以通过实验室测试、设备测量或现场检测来确定。

4. 对油品污染物的检测:油品中可能存在的污染物包括重金属、插入物、有机物、微生物等。

这些污染物的检测可以通过物理、化学
或生物分析方法来确定。

5. 对油品标准的评定:确定油品是否符合标准的评定可以通过
对检测结果进行比对和分析。

如果检测结果符合标准要求,则油品可
以认为是合格的;如果不符合标准要求,则需要进一步分析原因并进
行处理。

以上是油品检测的一般标准,具体的检测标准可以根据不同的油
品类型和用途来确定。

油品颗粒度检测标准介绍

油品颗粒度检测标准介绍

油品颗粒度检测,其实就是对油品的磨损性能进行评价。

以机油为例,虽然机油在发动机或发电机中起着润滑,冷却散热,传压调速的作用,但是机油的颗粒如果尺寸过大,就会与机组转动部件产生磨损。

如果坚硬固体颗粒过大,甚至会引起整个机组的卡顿,飞轮事故的发生。

由此可见油品颗粒度检测的重要性。

油品颗粒度也是油品污染物的重要检测指标。

检测油品的颗粒含量,不仅可以帮助提高使用油品机组的可靠性,还可以延长其使用寿命,减少生产事故的发生,提高生产效率。

油品颗粒度检测标准:
DL/T 432-2018 电力用油中颗粒度测定方法
DL/T 1096-2018 变压器油中颗粒度限值
JB/T 10560-2017滚动轴承防锈油、清洗剂清洁度及评定方法
JB/T 9591.3-2015 燃气轮机油系统清洁度测试用显微镜计数法测定油液中固体颗粒污染度GB/T 30507-2014 船舶和海上技术润滑油系统和液压油系统颗粒污染物取样和清洁度判定导则
JB/T 9737-2013 流动式起重机液压油固体颗粒污染等级、测量和选用
JB/T 12895-2016 内燃机润滑油污染物颗粒分级和检测方法
SH/T 0573-1993 在用润滑油磨损颗粒试验法(分析式铁谱法)
QC/T 29104-2013专用汽车液压系统液压油固体颗粒污染度的限值
QC/T 29105.3-2013 专用汽车液压系统液压油固体颗粒污染度测试方法取样
QC/T 29105.4-1992 专用汽车液压系统液压油固体污染度测试方法显微镜颗粒计数法。

油品检测标准及方法

油品检测标准及方法

油品检测标准及方法油品检测是指对各种类型的油品进行化学、物理、机械、热学等方面的检验,以确定其质量、性能和适用范围的一种技术手段。

油品检测主要包括原油、石油产品、润滑油、燃料油等各类油品的检测。

油品检测的标准及方法对于保障油品质量、保障设备安全运行、提高生产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一、油品检测标准。

1.国家标准。

国家标准是指由国家相关部门制定并公布的,对油品质量和性能进行检测的具体要求和方法的标准。

国家标准是油品检测的基础,也是油品生产和使用的重要依据。

国家标准通常包括对油品的化学成分、物理性质、燃烧性能、腐蚀性能等方面的检测要求和方法。

2.行业标准。

行业标准是指由行业协会或组织制定的,针对特定类型的油品的检测要求和方法的标准。

行业标准通常是在国家标准的基础上,根据行业特点和实际需求进行细化和补充的。

行业标准对于指导油品生产和使用具有重要作用,也是油品检测工作的重要依据之一。

二、油品检测方法。

1.化学分析法。

化学分析法是指通过对油品中各种化学成分进行定量、定性分析的方法。

化学分析法主要包括色谱分析、质谱分析、元素分析、酸值测定、碱值测定等。

化学分析法对于确定油品的成分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也是油品检测中常用的一种方法。

2.物理测试法。

物理测试法是指通过对油品的物理性质进行测试和分析的方法。

物理测试法主要包括密度测定、粘度测定、闪点测定、凝点测定等。

物理测试法对于确定油品的流动性、稳定性、燃烧性等具有重要意义,也是油品检测中常用的一种方法。

3.机械试验法。

机械试验法是指通过对油品在机械设备上进行试验和分析的方法。

机械试验法主要包括摩擦试验、磨损试验、润滑性试验等。

机械试验法对于确定油品的润滑性能、耐磨性能等具有重要意义,也是油品检测中常用的一种方法。

4.热学分析法。

热学分析法是指通过对油品的热学性能进行测试和分析的方法。

热学分析法主要包括热值测定、燃烧热测定、氧化安定性测定等。

热学分析法对于确定油品的燃烧性能、热值性能等具有重要意义,也是油品检测中常用的一种方法。

油品指标基础知识介绍

油品指标基础知识介绍

油品指标基础知识介绍-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油品指标基础知识介绍于燃料油,我们经常会见到诸如180cSt、380cSt这样的分类。

这里我们对所有油品经常会用到的各项指标做简单的介绍。

cSt为Centistoke(厘沲)的缩写,cSt是运动粘度(Kinemetic Viscosity)单位“沲”(Stoke)的百分之一,简写cSt。

粘度(VISCOSITY)是油品流动性的一种表征,它反映了液体分子在运动过程中相互作用的强弱,作用强(粘度大),流动难。

石蜡基型原油含烷烃成份较多,分子间力的作用相对较小,粘度较低,环烷基原油含脂环、芳香烃较多,粘度一般较大。

但需注意的是油品的流动性并非单决定于粘度,它还与油品的倾点(或凝点)有关。

流体的粘度明显受环境温度的影响(压力也有一定影响,但一般可忽略不计),这种影响也是通过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来实施的:通常的概念是温度升高流体体积膨胀,分子间距离拉远,相互作用减弱,粘度下降;温度降低,流体体积缩小,分子间距离缩短,相互作用加强,粘度上升。

由于粘度与温度关系密切,因此任何粘度数据都需注明测定时的温度。

通常在低温区域温度对粘度的效应尤其显著。

粘度的测定方法,表示方法很多。

在英国常用雷氏粘度(Redwood Viscosity),美国惯用赛氏粘度(Saybolt Viscosity),欧洲大陆则往往使用恩氏粘度(Engler Viscosity),但各国正逐步更广泛地采用运动粘度(Kinemetic Viscosity),因其测定的准确度较上述诸法均高,且样品用量少,测定迅速。

各种粘度间的换算通常可通过已预先制好的转换表查得近似值。

粘度对于各种油品都是一重要参数。

内燃机及喷气发动机燃料的汽化性能、锅炉用燃料雾化的好坏均直接与各油品的粘度相关,而油品的输送性能亦与粘度有密切关系。

由于粘度在油品实际应用中表现出的重要性,因此不少油品,诸如残渣燃料油、某些润滑油等往往以粘度作为其分级的依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油品(汽油)检测相关指标介绍1. 抗爆性指汽油在发动机中燃烧时抵抗爆震的能力,它是汽油燃烧性能的主要指标。

爆震是汽油在发动机中燃烧不正常引起的。

2. 汽油抗爆性能指标汽油辛烷值指标是大家最为关注的指标,因为就是通过抗爆性指标汽油产品分为90号、93号和97号,由于标号的不同,汽油产品运行性能不同,汽油价格也随之不同。

那么汽油标号的含义到底代表什么呢?汽油辛烷值可分为马达法辛烷值(MON:Motor Octane Number)和研究法辛烷值(RON:Research Octane Number)。

RON 可较好地反映汽车在和缓条件及发动机低转速时汽油的抗爆性能,而MON可较好地反映出发动机高转速或重负荷下运转时汽油的抗爆性能。

二者的平均值称为“抗爆指数”(AKI:Anti-Knock Index),二者的差值称为“敏感度”。

欧盟的汽油标准,同时对RON和MON予以限制,美国仅限制抗爆指数(AKI),中国限制RON和AKI。

RON和MON的关系应该是RON ≈MON+10 RON和AKI的关系应该是RON≈AKI+5。

3. 密度参考欧盟汽油标准EN228:2004 和北京市地方标准DB11 238—2007《车用汽油》,本标准确定汽油密度为720~775kg/m3。

4. 馏程馏程是油品从初馏点到终馏点的温度范围,可反映汽油的蒸发性。

10%蒸发温度反映了汽油的启动性能和形成气阻的倾向,该温度愈低,发动机越易启动,且启动时间短,但是轻组分太多,易产生气阻;50%蒸发温度反映了汽油的平均蒸发性能,它会影响发动机启动后升温时间和加速性能,此温度愈低,发动机预热到正常工作所用的时间就愈短,变速愈容易,但50%温度太低,则燃料热值低,发动机功率小;90%蒸发温度反映了汽油中重组分含量的多少,关系到燃料是否充分蒸发燃烧的情况,90%馏出温度越高,重质组分越多,燃料燃烧不易完全;终馏点温度越高,则易稀释润滑油和增加机械磨损,由于燃烧不完全,形成汽缸上油渣沉积或堵塞油管。

参考国家,地方汽油标准,本标准中规定第四,五阶段汽油的10%蒸发温度不高于70℃,50%蒸发温度不高于120℃,90%蒸发温度不高于190℃,终馏点/℃不高于205℃,残留量(体积分数)不大于2%,测定方法为GB/T 6536《石油产品蒸馏测定法》。

5. 蒸汽压蒸汽压是衡量汽油在燃料供给系统中是否易于产生气阻的指标,还可以衡量汽油的蒸汽压与汽油蒸发排放和发动机起动性能有着密切关系。

根据国内油品的状况,发损耗倾向,为降低大气污染,建议参考欧盟的要求实施更严格和差异化的管理,分地区分季节制定限值。

测定方法为GB/T8017《石油产品蒸汽压测定法(雷德法)》等。

6. 溶剂洗胶质溶剂洗胶质(实际胶质)是车用汽油氧化安定性指标,用来评定汽油在发动机中生成胶质的倾向,根据国内汽油质量状况和需求,参考国内相关标准及世界燃油规范的要求,测定方法为GB/T标准中规定第四,8019《燃料胶质含量的测定喷射蒸发法》。

7. 诱导期诱导期是车用汽油氧化安定性的指标,指在规定的加速氧化的条件下,油品处于稳定状态所历经的时间,以min表示。

诱导期越长,氧化安定性越好。

根据国内汽油质量状况和需求,参考国内相关标准的要求,测定方法为GB/T 8018《汽油氧化安定性测定法(诱导期法)》。

8. 硫含量和硫醇硫含量是汽油质量的重要参数之一。

当汽油中硫含量过高时,会导致汽车尾气催化转化器转化效率降低,氧传感器灵敏度下降,增加排放。

国内外的研究结果表明,降低汽油中的硫含量有助于汽车尾气处理装置的正常运行,有利于控制汽车排放。

世界各国都采取措施降低汽油中的硫含量,为先进的汽车尾气处理装置在汽车上的使用提供保障。

汽油中有硫醇不仅使得汽油有恶臭味,而且油品的安定性变差,引起油品变色,生成胶质等,硫醇还具有较强的腐蚀性,是汽油中必须严格限制的组分。

欧盟自2005年起,车用汽油标准(EN 228:2004)中规定硫含量不得高于50mg/kg;美国加州第2、3阶段汽油标准中分别规定汽油中硫含量平均不高于30 mg/kg,15 mg/kg;日本的JIS K2202:2004 标准中,规定汽油中硫含量不高于50mg/kg。

我国提前实行国4阶段排放标准的北京市,其地方标准DB11 238-2007《车用汽油》中也规定汽油中硫含量不高于50mg/kg。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在2008年度对北京市售汽油的调查中,汽油中的硫含量基本达到了标准的要求。

通过对北京市车用汽油硫含量的抽样调查显示,大部分加油站车用汽油的硫含量都在50mg/kg 左右。

通过国内部分炼厂调研了解到,面向大京津地区,长三角地区和珠三角地区的主要大型炼厂均投资建设了较为先进的S-zorb脱硫工艺设备,能够将车用汽柴油中的硫降到10mg/kg 以下,已经能够满足欧5硫含量要求。

据了解,某些地区加油站供应的车用汽油硫含量已经为10mg/kg以下,某些大型炼厂也在向香港等地出口满足欧五硫含量要求的车用汽柴油。

综合考虑到汽油中硫对汽车排放的影响和我国炼厂的工艺水平,测定方法采用SH/T 0689《轻质烃及发动机燃料和其他油品的总硫含量测定法(紫外荧光法)》;硫醇通过博士试验或含量不大于0.001%,测定方法为SH/T 0174《芳烃和轻质石油产品硫醇定性试验法(博士试验法),SH/T 0663《汽油中某些醇类和醚类测定法(气相色谱法)》。

9. 铜片腐蚀油品中某些活性硫化物可产生铜片腐蚀,通过铜片腐蚀试验可判断燃料中是否含有能腐蚀金属的活性硫化物。

含硫化合物对发动机的工作寿命影响很大,其中的活性硫化物对金属有直接的腐蚀作用。

所有的含硫化合物在汽缸内燃烧后都生成SO2、SO3,这些氧化硫不仅会严重腐蚀高温区的零部件,而且还会与汽缸壁上的润滑油起反应,加速漆膜和积炭的形成。

通过铜片腐蚀试验还可预知燃料在使用时对金属腐蚀的可能性。

燃料在运输,贮运和使用过程,都面临同金属材料接触的问题。

燃料所接触的金属当中,除钢铁之外,尚有铜和铅合金,铝合金等。

尤其对内燃机气化系统和供油系统中的金属接触更为密切,故要求油品铜片腐蚀试验必须合格。

本标准参照现行国家和地方标准,测定方法为GB/T 5096《石油产品铜片腐蚀试验法》。

10. 水溶性酸或碱水溶性酸或碱是汽油在用酸,碱洗涤法精制之后因水洗不完全而残留在汽油中的。

正常生产出的汽油本不应该含有水溶性酸或碱,但如果生产中控制不严,或在运输过程中控制不严均有可能混入少量水溶性酸或碱。

水溶性酸对钢铁有强烈腐蚀作用,水溶性碱对铝及铝合金能强烈腐蚀。

因此,汽油不允许含有水溶性酸或碱,测定方法为GB/T 259《石油产品水溶性酸及碱测定法》。

11. 机械杂质及水分汽油中不得含有机械杂质和水分。

12. 苯含量苯对人体有不利影响,对地下水质也有污染,因此必须限制汽油中的苯含量。

人和动物吸入或皮肤接触大量苯进入体内,会引起急性和慢性苯中毒。

苯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麻痹作用,引起急性中毒。

重者会出现头痛、恶心、呕吐、神志模糊、知觉丧失、昏迷、抽搐等,严重者会因为中枢系统麻痹而死亡。

少量苯也能使人产生睡意,头昏,心率加快,头痛,颤抖,意识混乱,神志不清等现象。

吸入20000ppm的苯蒸气5-10分钟便会有致命危险。

长期接触苯会对血液造成极大伤害,引起慢性中毒。

苯可以导致白血病。

苯对皮肤,粘膜有刺激作用。

苯已被国际癌症研究中心(IARC)已经确认为致癌物。

欧盟汽油标准EN 228:2004 中规定了车用汽油中的苯含量不得高于1%(体积分数);美国加州第2,3阶段汽油标准(第3阶段2004年起生效)中分别规定汽油中苯含量平均不高于0.8%,0.7%,最高不超过1.2%,1.1%。

针对国家第3阶段排放标准,GB17930-2006《车用汽油》中规定汽油中苯含量不高于2.5%,而提前实行国4阶段排放标准的北京市,其地方标准DB11 238-2007《车用汽油》中规定汽油中苯含量不高于1.0%。

由于汽油中的苯会危害到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结合我国的炼油工艺水平和排放需求,测定方法采用SH/T 0713《车用汽油和航空汽油中苯和甲苯含量测定法(气相色谱法)》。

13. 烯烃含量和芳烃含量烯烃和芳烃是汽油中辛烷值的主要贡献者。

烯烃是热不稳定的物质,在发动机燃料系统和进气系统形成沉积物的倾向较大,是进气阀沉积物形成的主要原因; 汽油中的烯烃挥发到大气中,遇光会生成臭氧,造成光化学污染。

芳烃会增加发动机进气系统和燃烧室沉积物的形成,是燃烧室沉积物形成的主要原因;芳烃会使排气中CO、HC 增加,尤其增加苯的排放。

进气系统和燃烧室沉积物会影响发动机的工作性能,增加排放。

因此,必须控制汽油中烯烃,芳烃含量,减少它们对机动车排放,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的影响。

由于我国早期建设的炼油企业的二次加工能力主要以催化裂化为主,催化重整比例偏低,国内炼油的加氢能力和重整加工能力在短期内还难以满足需求。

因此,须要在满足国家排放标准的前提下,同时考虑到现阶段的炼油工艺水平,降低烯烃和芳烃含量。

汽油中烯烃,芳烃含量测定可采用GB/T11132《液体石油产品烃类测定法(荧光指示剂吸附法)》和SH/T0741《汽油中烃族组成测定法(多维气相色谱法)。

结果有争议时,以GB/T11132测定结果为准。

14. 氧含量含氧的醇类和醚类可以降低汽油的使用量并在寒冷地区和汽车急加速阶段减少CO 排放,但也会同时增加NOX和HC的排放,增加臭氧形成潜势,降低汽车加速性能。

参考欧盟和世界燃油规范,测定方法为SH/T 0663《汽油中某些醇类和醚类测定法(气相色谱法)。

乙醇汽油由于其使用》了约10%的变性燃料乙醇,氧含量可能无法满足上述要求,规定乙醇汽油氧含量适用车用乙醇汽油标准。

15. 甲醇含量甲醇对金属,塑料和橡胶等均有较强腐蚀作用,对人体健康也有较大影响。

原则上应禁止在非专门为甲醇汽油设计的车辆上使用,测定方法为SH/T 0663《汽油中某些醇类和醚类测定法(气相色谱法)》。

16. 清净性清净性是衡量车用汽油燃烧后对发动机沉积物影响的重要指标。

清净性好的车用汽油可以保持发动机清洁,保证发动机正常工作,有利于保持排放耐久性。

而清净性差的车用汽油则会在发动机各部位产生沉积物,影响发动机工作和排放性能。

通过对部分炼厂和地方环保部门调查发现,炼厂对清净性了解很少,认为清净性不是车用汽油的指标。

某些地方环保部门对车用汽油的清净性认识不足,甚至对汽油清净剂存在错误的认识。

不了解清净性对保证排放耐久性的重要性,由于某些地区清净剂市场混乱,某些地方环保部门甚至认为与其混乱,不如没有,对清净剂管理和使用上缺少积极性。

而在车用汽油清净剂推广使用较好的地区,地方环保部门却苦于没有对车用汽油清净性的要求和检测方法而无法对车用汽油的清净性进行监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