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理学讲稿之第四十二章-抗疟药

合集下载

医学知识之抗疟药

医学知识之抗疟药

抗疟药抗疟药抗疟药是用于防备或治疗疟疾的药物。

疟疾是由疟原虫引发的一种寄生虫传染病,致病疟原虫主要有间日疟原虫、三日疟原虫、和恶性疟原虫,分别引起间日疟、三日疟和恶性疟。

完整的疟原虫的生活史可分为两个阶段:(1)雌蚊体内进行的有性生殖阶段。

(2)人体内进行的无性生殖。

在人体内,不同生长阶段的疟原虫有不同的形态和名称,主要侵害人肝细胞和红细胞。

原发性红细胞外期:病因预防药,乙胺嘧啶。

继发性红细胞外期:控制复发药,伯氨喹。

红细胞内期:疟原虫感染红细胞后,产生的代谢产物和红细胞碎片刺激机体,引起寒战、高热、出汗等疟疾的临床症状。

控制症状药,氯喹等。

一、主要用于控制症状的药物此类药物主要杀灭红细胞内期疟原虫。

氯喹【体内过程】氯喹(chloroquine)口服后吸收快而完全。

红细胞内的药物浓度比血浆内浓度高10~20倍,疟原虫入侵的红细胞内药物浓度又比正常红细胞高25倍。

主要分布于肝、脾、肺、肾等组织中,这些组织中药物浓度比血浆高2 00~700倍,脑组织中浓度为血浆浓度10~30倍。

大部分在肝内代谢,代谢产物去乙基氯喹仍有抗疟作用,少部分以原样经肾排泄。

该药因在组织内贮存,代谢和排泄都较缓慢,故作用长久。

【药理作用】氯喹能杀灭红细胞内期的间日疟、三日疟,以及敏感的恶性疟原虫,药效强盛,作用迅速,能迅速控制疟疾症状的发作,对恶性疟有根治作用,是控制疟疾症状的首选药物。

普通患者服药1~2天内寒战、发热等症状消退,2~3天后血中疟原虫消失。

药物在体内代谢、排泄缓慢,作用持久,故能推迟良性疟症状的复发。

对红细胞外期无效,不能作病因性预防、良性疟的根治。

机制:① 抑制DNA的复制和转录,使DNA断裂,抑制疟原虫的繁殖;② 干扰虫体内环境,使疟原虫分解、利用血红蛋白的能力降低,导致氨基酸缺乏,抑制疟原虫的生长繁殖。

【临床应用】1.用于控制疟疾的急性发作、根治恶性疟,是临床治疗疟疾的首选药物。

2.治疗肠外阿米巴病。

口服后肝中浓度特别高,可用于甲硝唑治疗无效或禁忌的阿米巴肝炎或肝脓肿。

第44章 抗疟药(已打印,药理学)

第44章 抗疟药(已打印,药理学)

伯氨喹 ( Primaquine )
很少产生耐药性.与氯喹合用, 很少产生耐药性.与氯喹合用, 可提高疗效,减少耐药株的产生. 可提高疗效,减少耐药株的产生. 毒性较大,治疗量可引起疲倦, 毒性较大,治疗量可引起疲倦, 头昏,恶心,呕吐和腹泻, 头昏,恶心,呕吐和腹泻,少数人 有药热,粒细胞减少等. 有药热,粒细胞减少等. 少数特异质患者可发生溶血性 贫血和高铁血红蛋白血症. 贫血和高铁血红蛋白血症.
从菊科艾属植物黄花蒿中提取的一 种半萜内酯过氧化物. 种半萜内酯过氧化物.对耐氯喹虫株 感染有效. 感染有效. 对红细胞内期裂殖体有强大迅速 的杀灭作用,对红细胞外期无效. 的杀灭作用,对红细胞外期无效. 治疗间日疟和恶性疟, 治疗间日疟和恶性疟,症状控制率可 100%. 达 100%. 口服给药近期复发率达30%. %.与伯氨 口服给药近期复发率达30%.与伯氨 喹合用, 10%. 喹合用,复发率降至 10%.
乙胺嘧啶 ( Pyhmethamine )
不能直接杀灭配子体, 不能直接杀灭配子体,但按 蚊吸人含乙胺嘧啶的血液时, 蚊吸人含乙胺嘧啶的血液时,可 阻止疟原虫在蚊子体内的增殖, 阻止疟原虫在蚊子体内的增殖, 起到控制传播的作用. 控制传播的作用 起到控制传播的作用.
乙胺嘧啶— 乙胺嘧啶—作用机制
奎宁 ( Quinine )
对各种疟原虫的红细胞内期裂殖 体有杀灭作用,效力不如氯喹, 体有杀灭作用,效力不如氯喹,体内 消除快,易复发,毒性较大, 消除快,易复发,毒性较大,不常规 使用. 使用. 用于耐氯喹或耐多种药物的恶性 疟,特别是严重的脑型疟. 特别是严重的脑型疟. 配子体无作用. 对红细胞外期, 配子体无作用.
治疗量: 头晕,头痛, 治疗量: 头晕,头痛,胃肠道反

《药理学》教学课件 第42章 抗寄生虫药

《药理学》教学课件 第42章  抗寄生虫药
第四十二章 抗寄生虫药
目录
一 抗疟药 二 抗阿米巴病药与抗滴虫病药 三 抗血吸虫病和抗丝虫病药 四 抗肠蠕虫药
掌握:氯喹、伯氨喹、乙胺嘧啶等常用抗疟药的抗疟作 用、适应证、不良反应与用药注意事项、用药护理;甲 硝唑抗阿米巴、抗滴虫、抗厌氧菌等主要作用、临床用 途、不良反应与用药注意事项。
熟悉:吡喹酮、乙胺嗪及抗肠蠕虫药的药理作用、临床 用途、不良反应与用药注意事项。
二、 抗阿米巴病药与抗滴虫病药
(一)抗阿米巴病药 甲硝唑(metronidazole,灭滴灵)
【药理作用和临床用途】
1.抗阿米巴原虫作用 对肠内外阿米巴滋养体有很强的杀 灭作用,是目前治疗肠内外阿米巴病的首选药。
2.抗滴虫作用 是目前治疗阴道滴虫的首选药物
甲硝唑
【药理作用和临床用途】
3.抗贾第鞭毛虫作用 是目前治疗该病最有效的药物。 4.抗厌氧菌作用 用于革兰阳性或革兰阴性厌氧菌引起的口腔、 盆腔、腹腔感染及骨髓炎的治疗,对气性坏疽等也有良好的防治 作用
➢ 对某些恶性疟和间日疟的红细胞外期速发型子孢子发育繁 殖形成的裂殖体有抑制作用,是较好的病因性预防药。
➢ 本品对疟原虫配子体无明显直接作用,但含药血液进入蚊 体后,可影响配子体在蚊体内的发育,故可阻断传播。
➢ 本药排泄缓慢,作用持久,一次服药其预防作用可维持一 周以上。
阿米巴生活史及抗阿米巴药作用环节示意图
(一)抗血吸虫病 吡喹酮(praziquantel,环吡异喹酮)
【药理作用和临床用途】
1.抗血吸虫作用 对血吸虫的成虫有强大迅速的杀灭作用, 用于急、慢性和晚期及有合并症的血吸虫病的治疗。
吡喹酮
【药理作用和临床用途】
2.抗绦虫作用 对绦虫的成虫和幼虫均有很强的杀灭作用, 是治疗各型绦虫病的首选。 3.其他作用 如华枝睾吸虫、肺吸虫和姜片虫等

药理学——抗疟药

药理学——抗疟药
药理学——抗疟药
考情分析
四十一、抗疟药
1.疟原虫的生活史及药物作用环节
原发性红外期、红细胞内期、继发性红外期
了解
2.常用抗疟药
氯喹、青蒿素、伯氨喹、乙胺嘧啶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及主要不良反应
熟练
掌握
一、疟原虫的生活史及药物作用环节
--药物作用环节--
●杀灭红内期的疟原虫——以控制发作;
●杀灭红外期的疟原虫——以防止复发;
病因性预防
·较少,长期服用可引起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或白细胞减少症
·可用亚叶酸钙治疗
--抗疟药口诀—
乙胺蚊体去预防
魁梧伯伯阻传播
氯奎青青保安宁
抗疟团队一家亲
●杀灭配子体——以防止传播;
●杀灭蚊子体内的配子——以病因预防。
二、常用抗疟药的作用与分类
药物
作用
应用
不良反应
氯喹
*对各种疟原虫红内期的裂殖体有杀灭作用。
*氯喹可根治恶性疟,
疗效高/生效快/作用持久
*青蒿素适用于耐氯喹的疟疾;
*奎宁更适用于脑型恶性疟及耐多药的恶性疟
控制
症状
发作
·多,大剂量致角膜浸润;
·>5g可致死、孕妇禁用
·致溶血(G-6-P缺乏者)
青蒿素
少,胃肠道反应等
奎宁
·不良反应多,不做首选
·金鸡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反应。
伯氨喹
对间日疟红外期的子孢子有较强的杀灭作用
杀灭疟原虫的配子体
控制复发和传播
·致溶血
(G-6-P缺乏者)
乙胺
嘧啶
对原发性红外期的裂殖子有杀灭作用
对人体内配子无作用,当含有乙胺嘧啶的血液被吸入蚊体内后,能阻止疟原虫在蚊体内的有性生殖

药理学第四十一节抗疟药

药理学第四十一节抗疟药

第四十一节抗疟药良性疟:间日疟原虫、三日疟原虫引起。

恶性疟:恶性疟原虫引起。

一、疟原虫生活史及抗疟药作用环节(疟原虫生活史:2个阶段)(一)人体内的无性生殖阶段1.原发性红细胞外期:潜伏期,无临床症状。

疟原虫入侵人体,在肝细胞内繁殖形成大量裂殖体。

2.继发性红细胞外期,无临床症状,是良性疟复发的根源。

①间日疟原虫(良性疟原虫):速发型子孢子和迟发型子孢子。

2种同时进入肝细胞,其中速发型子孢子迅速繁殖形成裂殖体,迟发型子孢子在肝细胞内休眠一段时间,然后繁殖成裂殖体。

②当机体的抵抗力低下时再进入红细胞(导致复发)。

3.红细胞内期,疟疾发作期。

红外期裂殖体进入红细胞后分解血红蛋白,并破坏红细胞,引起寒战、高热的症状。

4.配子体形成期,是疟疾传播的根源。

(二)按蚊体内的有性生殖阶段红内期的部分疟原虫发育成雌、雄配子体,按蚊吸取感染者的血液后,雌、雄配子体在按蚊体内进行有性生殖,成为疟疾的传染源。

二、常用抗疟药的作用与分类1.控制症状:氯喹、奎宁、青蒿素。

作用于红细胞内期。

2.病因性预防:乙胺嘧啶、磺胺类。

作用于原发性红细胞外期。

3.控制复发和传播:伯氨喹。

作用于继发性红细胞外期和有性生殖阶段。

三、常用抗疟药(一)主要用于控制疟疾症状的抗疟药物氯喹【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1.抗疟作用:控制疟疾症状,对间日疟和三日疟,以及敏感的恶性疟均有效。

也可用于症状抑制性预防。

其特点是疗效高、生效快、作用持久。

2.抗肠道外阿米巴病:对阿米巴肝脓肿有效,阿米巴痢疾无效。

3.其他作用:大剂量氯喹能抑制免疫反应,偶尔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

【不良反应】常见的不良反应有头痛、头晕、胃肠道反应、耳鸣、烦躁、皮肤瘙痒等,停药后可消失。

长期大剂量应用可见角膜浸润,表现为视力模糊,少数影响视网膜,可引起视力障碍,应定期进行眼科检查。

大剂量或快速静脉给药时,可致低血压、心功能受抑、心电图异常、心脏骤停等,给药剂量大于5g可致死。

有致畸作用,孕妇禁用。

42抗疟药

42抗疟药

1820年
金鸡纳树皮中提出的生物碱
对各种疟原虫红细胞内期 滋养体均有杀 灭作用, 能控制症状, 但较氯喹弱,且毒性大,作用时间短。
奎宁 quinine
1820年
因极少产生抗药性, 故主要用于 抗氯喹的恶性疟, 尤其是脑型恶性疟, 有利于昏迷 病人的抢救。
奎宁 quinine [作用与用途] 2.其他 对心肌有较弱的抑制作用, 剂量过大或静滴过速可引起心脏抑制, 血压下降。
[不良反应] 副作用较少, 长期大量服用可能出现叶酸缺乏症, 引起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或白细胞减少 症,可用甲酰四氢叶酸钙治疗。 中毒时应立即洗胃、输液,静注巴比 妥以对抗惊厥等。
1972年,终于从菊科植物黄花蒿 (Artemisia annua L.)中 提取出治疗 疟疾 速效、高效、低毒的一种白色针 状结晶----青蒿素, 不仅能治疗恶性疟疾, 而且能治愈抗药性疟疾。
青蒿素 artemisinin [作用与用途] 对红细胞内期 滋养体有杀灭作用, 对红外期疟原虫无效。 临床用于间日疟、恶性疟、特别用于 抗氯喹疟原虫引起的疟疾。 因其易于通过血脑屏障,对 脑型恶性疟 的治疗有良效。
二、主要用于控制复发和传播的抗疟药
伯氨喹 primaquine [药动学] 伯氨喹在体内的 代谢及排泄均较 快, 故作用时间短。
[作用与用途]
伯氨喹对良性疟的红 细胞外期及各型疟原 虫的配子体均有较强 的杀灭作用, 故可作为控制疟疾的 复发及流行、传播的 首选药。
[作用与用途] 对红内期作用弱, 特别对恶性疟红内期疟原虫无效, 因此不能控制症状发作,通常与氯喹合用。
青蒿素 artemisinin [作用与用途] 该药复发率较高,与伯氨喹合用可降 低复发率。 [不良反应] 有胃肠道反应、四肢麻木和心动过速。

第四十二章 抗疟药

第四十二章 抗疟药
2.甲苯咪唑可用于治疗( )
A.蛔虫病 B.蛲虫病 C.钩虫病 D.鞭虫病 E.绦虫病
3.灭滴灵的作用与应用包括( )
A.肠内外阿米巴病B.阴道滴虫病C.厌氧菌感染D.肝性脑病E.新隐球菌感染
4.氯喹的不良反应有( )
A.头痛、头晕 B.视力模糊 C.胃肠道不适
D.金鸡钠反应 E.兴奋子宫平滑肌、引起流产
A.土霉素 B.甲硝唑(灭滴灵) C.氯喹 D.喹碘仿 E.氯碘喹啉
8.以治疗阿米巴性脓肿首选药物是( )
A.甲硝唑 B.喹碘仿 C.巴龙霉素 D.乙酰胂胺 E.氯喹
9.氯喹不具有下列药理作用( )
A.可作为良性疟的症状预防药 B.杀灭红内期裂殖子
C.杜绝配子体产生,有阻断传播作用 D.可根治恶性疟疾
C.对间日疟红外期有杀灭作用 D.对原发性红外期有效
E.缺乏G-6-PD者可致急性溶血
13.可用于治疗恶性疟的药物有〔 〕
A.磺胺嘧啶 B.伯氨喹 C.氯喹 D.奎宁 E.青蒿素
14.G-6-PD缺乏者使用下列哪些药物可引起溶血性贫血( )
A.青霉素 B.伯氨喹 C.红霉素 D.维生素K3 E.磺胺类
(2)抗阴道滴虫:治疗阴道滴虫病的首选药;
(3)抗厌氧菌感染:治疗厌氧菌感染的首选药;
(4)肝性脑病:治疗肝性脑病的辅助药。
2、合理,能根治良性疟,因为
(1)氯喹主要作用于疟原虫红细胞内期,故仅能有效、迅速地控制良性疟症状的发作,但对其它各期无效,而不能根治。
(2)氨喹对疟原虫继发性红外期和血中配子体均有较强杀灭作用,但对红内期无效,故能控制良性疟的复发和传播。
12.早期胆道蛔虫病伴有溃疡病的患者,可选用( )

临床药理学PPT抗疟药课件

临床药理学PPT抗疟药课件
1. 抗疟作用 2. 抗肠道外阿米巴作用 3. 免疫抑制:如类风湿性关节炎、蝶形红
斑狼疮
【不良反应】
一般能良好耐受,仅有轻度头晕、头痛, 胃肠不适和皮疹等,停药后迅速消失。
大剂量、长期用药可引起视力障碍,以及 肝肾损害。
奎宁
quinine
奎宁是从金鸡纳树皮中提得的一种生物 碱。金鸡纳树原产南美洲,自古当地居民即用 其树皮治疗疟疾。1820年分离出奎宁后,迅即 用于临床,曾是治疗疟疾的主要药物。自合成 氯喹等药后,奎宁已不作首选抗疟药用。但当 今氯喹的耐药性问题日趋严重,因而奎宁又被 重视。
乙胺嘧啶的作用机制
叶酸
二氢叶酸
四氢叶酸
二氢叶酸合成酶
二氢叶酸还原酶
叶酸合成
乙胺嘧啶
乙胺嘧啶的不良反应
•治疗量时基本上不发生不良反应。 •此药略带甜味,易被儿童误服而中毒,表现恶心、 呕吐、发热、发绀、惊厥,甚至死亡。 •成人长期大量服用时,可因二氢叶酸还原酶受抑制 而引起巨细胞性贫血。 •偶可引起皮疹。
奎宁的抗疟作用和临床应用
• 奎宁对各种疟原虫的红细胞内期滋养体有杀灭作用,能 控制临床症状。 •主要用于耐氯喹或耐多药的恶性疟,尤其是严重的脑型 疟。 •奎宁在肝内迅速氧化失活并由肾排出,加之毒性较大, 因此不用于症状抑制性预防。 •对红细胞外期无效,对配子体亦无明显作用。
奎宁的不良反应
1. 金鸡纳反应 表现为恶心、呕吐、耳鸣、头痛、听力和视 力减弱,甚至发生暂时性耳聋。因为奎宁得自金鸡纳树 皮,金鸡纳树的其他生物碱也有此反应,故称金鸡纳反 应。
致病疟原虫
恶性疟原虫
间日疟原虫 三日疟原虫
良性疟
卵形疟原虫
疟原虫生活史
抗疟药分类
主要用于控制症状的药物:氯喹、奎宁、甲氟 喹、青蒿素

第42章 抗疟药

第42章 抗疟药

一、主要用于控制症状的药物 主要用于控制症状的药物
氯喹( 氯喹 chloroguine) 体内过程: 体内过程: 1.在RBC内浓度为血浆 内浓度为血浆10~20倍 在 内浓度为血浆 倍 2.氯喹在有疟原虫 氯喹在有疟原虫RBC的浓度为在正常 RBC 氯喹在有疟原虫 的浓度为在正常 浓度的25倍 浓度的 倍 3.在肝、脾、肺的浓度为血浆浓度的 在肝、 肺的浓度为血浆浓度的200~700 在肝 倍 4.消除慢 消除慢
疟疾
俗称“冷热病” 俗称“冷热病”、“打摆子”、“发疟子”、 打摆子” 发疟子” 脾寒” 瘴气” “脾寒”、“瘴气”等。 疟疾典型临床表现:周期性、规律性寒战 寒战、 疟疾典型临床表现:周期性、规律性寒战、发热 和出汗。 和出汗。 疟疾(Malaria) 疟疾(Malaria)是世界六大热带病和我国五大 寄生虫病之一,对人类危害极大, 寄生虫病之一,对人类危害极大,非洲每年死于 疟疾的儿童约100 100万 疟疾的儿童约100万
三、主要用于病因性预防的药物
乙胺嘧啶 抗疟作用: 抗疟作用: 1.对恶性疟与良性疟 间日疟 原发性红细胞外期 对恶性疟与良性疟(间日疟 对恶性疟与良性疟 间日疟)原发性红细胞外期 有抑制作用 2.对RBC内期的未成熟裂殖体也有抑制作用,但 内期的未成熟裂殖体也有抑制作用,在蚊体内的孢子增殖,以控制传 能阻止疟原虫在蚊体内的孢子增殖, 播 服药一次维持一周以上
磺胺类和砜类
磺胺类(磺胺多辛 与砜类 氨苯砜)与 磺胺类 磺胺多辛)与砜类 氨苯砜 与 磺胺多辛 与砜类(氨苯砜 PABA竞争二氢叶酸合成酶,从而抑 竞争二氢叶酸合成酶 竞争二氢叶酸合成酶, 制疟原虫二氢叶酸的合成, 制疟原虫二氢叶酸的合成,抑制 RBC 内期,应与二氢 酸还原酶抑制剂 二氢叶 抑制剂(乙 内期,应与二氢叶酸还原酶抑制剂 乙 胺嘧啶或甲氨苄胺嘧啶)合用 合用。 胺嘧啶或甲氨苄胺嘧啶 合用。 适应症:耐氯喹的恶性疟 适应症:

药理学 抗疟药

药理学 抗疟药

[不良反应] 1.毒性反应较大 2.特异质反应(G-6-PD缺乏)
急性溶血性贫血 高铁血红蛋白血症
三.主要用于病因性预防的抗疟药 乙胺嘧啶
[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 1.对原发性红外期的子孢子有杀
灭作用——病因预防
2.对红内期:仅对未成熟的裂殖体 有作用,奏效慢,一般不作控制 症状,仅作休止期抗复发
5.中枢神经抑制 微弱的解热镇痛,也可引起头晕、 精神不振.
青蒿素 是一种高效、速效、低毒的抗
疟药 临床用于治疗间日疟和恶性疟,
尤其对抗氯喹的恶性疟及脑型恶 性疟均有显著效果 缺点:复发率高
二、用于控制复发和传播的抗疟药 伯氨喹
[作用和应用] 杀灭继发性红外期的休眠子(根治 间日疟和卵形疟) 杀灭配子体 (防止疟疾传播) 临床常和氯喹一起应用(根治良性 疟,减少耐药性产生)
恶心、呕吐、耳鸣、头痛、视力 减退、暂时性耳鸣 2.心肌抑制作用 降低心肌收缩力,减慢传导和延 长心肌不应期,静注血压下降和 致死性心律失常
3.特异质反应 少数恶性疟用小量奎宁产生急性 溶血,发生寒战、高热、呕吐、 背痛、黑尿、急性肾功能衰竭
4.子宫兴奋作用 奎宁对妊娠子宫有兴奋作用,可 加强节律性收缩,孕妇忌用
久、排泄慢.
临床作为控制各型疟疾症状的首选 药。因对良性疟的配子体也有效, 有助于防止疟疾传播。 对于良性疟虽不能根治,但由于作 用持久,故能延迟良性疟的复发。
2.抗阿米巴作用 杀灭溶组织阿米巴滋养体,治疗 肠外阿米巴病
3.免疫抑制作用 对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类风湿性关 节炎、红斑性狼疮、肾病综合症 有一定作用
[不良反应] 1.一般反应
治疗剂量不良反应少,主要有头 痛、头晕、胃肠道反应等 2.严重反应 大剂量长期使用可致视力模糊、 失明,少数可致心肌损害、心律 失常、阿-斯综合症、心跳停止

抗寄生虫药—抗疟药(药理学课件)

抗寄生虫药—抗疟药(药理学课件)

疟原虫生活史示意图
2 患者适合使用哪种 抗疟药进行治疗?
二、常用抗疟药
1. 主要用于控制症状的药物:
*特点:作用于红细胞内期 *代表药:氯喹、奎宁、甲氟喹、青蒿素
2. 主要用于控制远期复发和传播的药物:
*特点:杀灭休眠子,控制复发; 杀灭配子体,防止传播
*代表药:伯氨喹
3. 主要用于病因预防的药物:
• 1972年从青蒿中分离得到抗疟有效单体,命名为青蒿素。 • 1973年,抗疟新药青蒿素诞生。 • 1986年,青蒿素获得新一类新药证书,双氢青蒿素也获一
类新药证书。这些成果分别获得国家发明奖和全国十大科 技成就奖。
• 2011年9月,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因创制 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的贡献, 获得被誉为诺贝尔奖“风向标”的拉斯克奖。
抗疟药
学习目标
➢ 实现基础与临床相融合,加强建设健康中国的使命 感,弘扬医者精神。
➢ 掌握抗疟药作用环节及应用,了解青蒿素作用特点。 ➢ 能够利用理论知识为基层患者选择抗疟药,并能够
完成疟疾防治的健康宣教。
01
疟原虫生活史
目录 02
常用抗疟药
03
青蒿素的发现与应用
患者,男 , 34岁 ,因午后发热伴寒颤 、头痛 、恶心 、 乏力1周 来我院就诊。体检:39.5℃, 精神不振 ,面色苍白 , 口唇紫绀 ,全身发抖 ,牙齿打颤 , 腹软 ,脾在左肋下 ,质 中等 ,神经系统无异常。实验室检查:WBC 4.5×109/L,中 性粒细胞 0.62,淋巴细胞 0.38, RBC 3.0×1012/L,Hb 90g/L, 尿蛋白(﹢﹢﹢),彩超:脾厚5.7cm ,上下径 12.3cm。患 者于20天前从苏丹回国 ,根据苏丹为疟疾高发区 ,结合病人 的表现考虑为疟疾,高热寒颤时取末稍血查到疟原虫 ,确诊 为恶性疟疾 ,收住院抗疟疾治疗1周痊愈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十二章抗疟药
抗疟药是一类预防或治疗疟疾的药物。

(一)简介:
疟疾俗称打摆子,是疟原虫引起的一种寄生虫传染病,表现为周期性作冷(伴寒颤)、发热、
烦燥、口渴、出汗量多、每次发作时间6-10小时不等,脾肿大、贫血。

疟疾根据其感染的疟原
虫种类的不同可分为三种:
间日疟:每隔一日发作一次一一间日疟原虫;■
三日疟:每三日(每两天)发作一次一一三日疟原虫;「良性
恶性疟:每天或隔天发作一次,恶性疟原虫一一症状较重,致命危险。

目前尚无一种抗疟药对疟原虫生活的各个环节均有效,故要了解疟原虫的生活史。

(二)疟原虫:按其生活史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有性生殖(在雌性按蚊体内):
〔无性生殖(在人体内)
1、无性生殖阶段:
(1)原发性红细胞外期(原发性红外期):疟原虫孢子体(雌按蚊唾液内)一一人体内经血液进入肝细胞裂体增殖(10-14天)肝细胞破裂,放出裂殖体一一进入红细胞。

一一潜伏期,无症状一一乙胺嘧啶有效。

(2)继发性RBC外期(继发性红外期):原发性红外期裂殖体一一肝细胞内一一裂体增殖抵抗力下降肝细胞破裂,释放出裂殖体——进入红细胞——复发根源——伯氨喹有效。

(3)红内期(RBC内期):进入红细胞后一一以分解血红蛋白为原料一一滋养体破坏红细胞大量裂殖体释放一一侵入红细胞一一产生临床症状一一氯喹、喹宁有效。

2、有性生殖阶段:红内期疟原虫一一配子体(雌雄配子体)在雌按蚊体内有性生殖子孢子——唾液腺内叮咬流行与传播——伯氨喹有效。

(三)抗疟药的分类:根据其作用环节不同可分为三类
1、主要用于控制临床症状:氯喹、奎宁、青蒿素等;
2、主要用于疟疾的复发与传播:伯氨喹一一对配子体有杀灭作用
3、主要用于预防:乙胺嘧啶一一抑制配子体在蚊体内的有性生殖。

第一节主要用于控制临床症状的抗疟药
一、氯喹(啉):是人工合成的4-氨基喹啉衍生物,1943年合成。

(一)药动学特点:
1、口服吸收快而完全,1-2小时达高峰;
2、分布独特,在RBC内比血浆浓度高10-20倍;在有疟原虫RBC比正常RBC高25倍;
与组织蛋白结合较多,在肝、脾、肾中是血浆浓度的200-700倍;
在脑组织,脑脊液中为血药浓度的10-30倍。

3、代谢和排泄缓慢一一维持时间久,T1/2约为5天,(代谢产物乙基氯喹也有抗疟作用)。

(二)作用与与用途:
1、抗疟作用:
(1)特点:①杀灭红内期裂殖体——为控制临床症状的首选药(症状抑制性预防各种疟原虫),强、速、长效;
②能迅速治愈恶性疟(无红外期),能有效控制良性疟疾的临
床症状;
③对其他各期疟虫无杀灭作用,故无病因预防和根治良性疟复
发(无红外期作用)。

(2)机理:
①与疟原虫DNA中的鸟嘌呤、胞嘧啶碱基对结合一一抑制疟原虫DNA复制及RNA专录一一疟原
虫繁殖抑制;
②氯喹碱性一一使疟原虫细胞内PH升高一一疟原虫利用Hb能力下降。

2、抗阿米巴作用:治疗肠外阿米巴病,如阿米巴肝脓肿(在肝脏浓度很高,强大杀阿米巴滋养体作用)。

3、免疫抑制作用:
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红斑狼疮、肾病综合征等。

(三)不良反应
主要不良反应有头昏、头痛、耳鸣、胃肠道反应等,长期用药可引起角膜、视网膜病变,视力模糊等,耐药性产生。

二、奎宁
南美洲当地居民使用金鸡纳树皮治疗疟疾已有近百年的历史,1820年,从茜草科植物金鸡
纳树皮中提取的一种生物碱。

左旋体一一奎宁(抗疟作用强,心脏作用弱)
金鸡纳树皮生物碱*
I右旋体一一奎尼丁(心脏作用强5-10倍)
特点:
1、对各种红内期滋养体均有杀灭作用,能控制症状;
2、作用较氯喹弱,毒性较大,作用时间短,不作首选;
3、用于抗氯喹恶性疟(尤其是脑型疟)
4、常见有金鸡纳反应:恶心、呕吐、头痛、耳鸣、听力下降;
心肌抑制一一心力下降,传导减慢、不应期延长一一不及奎尼丁)一一仅能静滴。

三、青蒿素
青蒿素是从菊科植物黄花蒿中提取的一种倍半萜内酯过氧化物。

是根据中医“青蒿截疟” 的记载而发掘的新型抗疟药,1972年提得单体有效成分青蒿素。

特点:
1、口服吸收快,分布广,易通过BBB ;
2、对红内期滋养体有杀灭作用,症状控制率达100%,对红外期疟原虫无效(无病因预防作用);
3、用于间日疟、脑型疟、特别是耐氯喹的疟疾;
4、不良反应较少(胃肠道反应、四肢麻木、心动过速);
5、复发率高(30%),与伯氨喹合用可降低复发率。

第二节主要用于控制复发和传播的抗疟药
伯氨喹:是人工合成的8-氨基喹啉衍生物(1943 )。

特点:1、口服吸收快而完全,维持时间短(代谢和排泄快);
2、对良性疟红外期及各型疟原虫的配子体杀灭作用强(控制复发和传播首选药,不易产生耐药性);
3、对红内期作用弱(恶性疟红内期疟原虫无效),因而不能控制临床症状(必须与氯喹等合用)
4、毒性较大:(1)治疗量一一头昏、恶心、呕吐、腹痛等;
(2)特异质反应:特异质体质的病人可出现急性溶血性贫血和高铁Hb血症。

G-6-PD (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十
G-6-P —(先天性缺乏时)* GA-6-9(6-磷酸葡萄糖酸)
NADP G-6-PD(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亠NAPDH (还原型辅酶II)
(还原型谷胱甘肽)GSH NAPDH+谷光甘肽转化酶GSSH (氧化型谷胱甘肽)还原型谷光甘肽对红细胞膜、* Hb、含巯基酶有保护作用
RBC膜稳定性下降——6-羟基伯氨喹、非那西丁、磺胺、VK、蚕豆等。

(红细胞被氧化破坏)(蚕豆黄)
急性溶血性贫血(寒战、高热、恶心、呕吐、全身疼痛、尿闭休克等),——轻者停药可消失,
重者用美蓝解救。

第三节主要用于病因性预防的抗疟药
乙胺嘧啶是人工合成的非喹啉类抗疟药。

特点:1、口服吸收慢而完全(肾排泄慢),T1/2长,4-6天,作用持久;
2、病因性预防的首选药(对恶疟和良性疟红外期有效);
3、不能迅速控制临床症状(对红内期未成熟裂殖体有效,对成熟者无效);
4、能阻止疟原虫的传播(虽对配子体无直接杀灭作用,但能影响配子体在蚊体内有性生殖)
5、作用机理: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与TMP、MTX)――磺胺类(二氢叶酸合成酶)或砜类合用一一双重阻断一一疗效增加,耐药性产生下降;
6、毒性小,长期大量使用本品一一叶酸缺乏症、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或WBC减少等,用甲酰四氢叶酸钙治疗。

儿童需注意过量中毒。

抗疟药的临床应用
迄今,没有任何一种药能有效地作用于疟原虫发育的所有阶段,因此,只有根据不同目的进行选药,有必要联合用药,才能有效地控制症状,预防复发与传播,达到很好的效果。

1、疟疾:氯喹+伯氨喹(控制症状与根治)氯喹4#、2#、2#
(红内)(红外)伯氨喹3#/日, 8天。

2、疟疾流行区:乙胺嘧啶(病因预防)25mg/周,或50mg/日(红前)
3、休止期治疗或2年内有疟史者:
乙胺嘧啶(病因预防)+伯氨喹(根治)
50mg/ 日,连2 天;26.4mg/ 日,连14 天。

课后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伯氨喹引起急性溶血性贫血或高铁血红蛋白血症的患者,其红细胞内缺乏()
A.谷胱苷肽还原酶 C. 磷酸二酯酶
D.
2. 有关氯喹的下列叙述哪项是错误的 A. 控制疟疾症状快,效力强而持久 C. 能根治恶性疟疾
3. 能引起金鸡钠反应的药物是 (
B.6- ( ) B.
D. 磷酸葡萄糖脱氢酶 腺苷酸环化酶
对红细胞外型疟原虫有杀灭作用 对肠外阿米巴有效
A. 乙胺嘧啶
B. 奎宁
C. 伯氨喹
D.
氯喹
4. 主要作用于红细胞内期的抗疟药是 ( )
A. 伯氨喹
B. 乙胺嘧啶
C. 氯喹
D. 奎宁
5. 主要作用于疟原虫配子体的抗疟药为 ( )
A. 伯氨喹
B. 乙胺嘧啶
C. 氯喹
D. 奎宁
6. 主要作用于原发性红细胞外期的抗疟药为 ( )
A. 伯氨喹
B. 乙胺嘧啶
C. 氯喹
D. 奎宁
7. 主要作用于继发性红细胞外期抗疟药为 ( )
A. 伯氨喹
B. 乙胺嘧啶
C. 氯喹
D. 奎宁 ) 8. 根治良性疟可选用的抗疟药为 A. 伯氨喹 B. 乙胺嘧啶 C. 氯喹
D. 奎宁
9. 控制疟疾的复发与传播可选用的抗疟药为 ( )
A. 伯氨喹
B. 乙胺嘧啶
C. 氯喹
D. 奎宁
10. 疟疾的病因性预防的首选药物是 ( )
A. 伯氨喹
B. 乙胺嘧啶
C. 氯喹
D 產宁 11. 控制疟疾的临床症状的首选药物是 (
)
A. 伯氨喹
B. 乙胺嘧啶
C.
氯喹
D 產宁
(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