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专题三(一)“顺乎世界之潮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专题三(一)“顺乎世界之潮流”
课程标准:
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
考试内容与要求:概述林则徐、魏源、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
学习要求:说出林则徐、魏源、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严复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主张,归纳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促进近代中国思想启蒙、推动中国社会变革所起的作用。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通过阅读课文,认识那些向西方学习的先进人物,了解他们的主要思想;初步认识历史发展的进程并非总是一帆风顺,先进人物的思想和主张并不一定被同时代的人欣赏或接受。
通过学习课文,培养学生理性地、辩证地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学生可以根据以前所学专题的相关内容,分析这些思想产生的原因以及对推动中国社会所产生的影响。通过横向和纵向的比较,认识这些先进人物的开拓性及时代带给他们的局限性。
教师可以通过重点讲述的方法,介绍各个时期代表人物的主要思想,突出他们超越自己时代的地方,引导学生准确评价历史人物。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先进人物思想和事迹的学习,培养学生对国家和民族的一种责任心,努力做一个现代社会的合格公民,在先辈们努力奋斗的基础上早日把中国建成一个现代化国家。
重点:资产阶级维新派的维新思想。
难点:康有为“托古改制”的思想,既为他的改革提供了理论支持,也为后来的失败埋下伏笔。通过讲述,逐步引导学生理解康有为的这种思想产生的背景及其影响,了解在中国进行变革的困难;同为资产阶级,为什么会同时有改良和革命两派势力,他们又有什么样的差别?这也是要为学生解决的一个问题。
教学流程
解读课题:《“顺乎世界之潮流”》,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是让同学们通过对一批又一批先进的中国人围绕如何使中国“顺乎世界之潮流”而进行的探索的了解,感受他们的思想主张与爱国情
怀。
中国知识分子,为了追求民族的解放和国家的富强与繁荣,向西方学习,寻求思想变革的心路历程。
“一个方向”就是“向西方学习”。
“三个阶段”就是“器物→制度→思想文化”。先进的中国人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学习西方的器物,通过维新变法运动学习西方的制度,通过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这是一个怎样的过程呢?循序渐进,不断深化。
一、“睁眼看世界”——地主阶级抵抗派
1.背景
⑴民族危机和封建统治危机日益加深
⑵西方科技和文化思想逐渐传入
⑶林则徐魏源在与西方人打交道中改变了对西方看法
⑷鸦片战争失败的刺激下,先进知识分子开始觉醒
2、目的:重新认识世界,寻求强国御侮之道
3、核心内容:学习西方先进技术
4、倡导者—林则徐、魏源
(1)林则徐
林则徐是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第一人”,理由是什么?
(①重视收集西方信息,打探西方情报;②设译馆,编译外国书籍和报刊如《四洲志》、《华事夷言》等;
③仿制西方战舰;④最先冲破“贵华夏、贱夷狄”的思想藩篱,以新的眼光审视世界。)
(2)魏源
开新思想之先河,前无古人;
创师外夷之长技,后有来者
出示材料:
“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
——<<海国图志·序>> 请学生回答:
材料反映出作者的一种什么样的思想(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
林则徐、魏源眼里的西方长技是什么?(坚船利炮;军事科技;技术;器物……)
“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具体含义是什么?这一主张的提出有什么重大意义?
(含义:学习西方的长处;抵抗西方侵略,战胜敌人。目的:维护清朝统治。意义:成为近代学习西方的
过渡:你觉得早期先进的中国人冲破藩篱,睁开眼睛,看到的是怎样的世界?全面吗?
当长期闭目塞听的中国人睁开眼睛看清世界的时候,他们看到的世界是:中国的制度是先进的,西方的技术是先进的。所以睡眼腥松的中国人面前的世界是模糊的。不全面。
他们对世界的认识是模糊的,是否可以全盘否认?你觉得他们的主张有何地位?
5.评价
积极性:迈出了近代中国学习西方的第一步;是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开端;启迪人们重新认识世界,探索救国之路;推动了洋务运动的开展。
局限性:学习西方只停留在器物层面,没有冲破封建主义束缚,因此也就不可能寻求到真正的强国御侮之道。
延伸:你觉得林则徐等人学习西方必须冲破哪些障碍?
传统守旧观念;胆量;智慧(放眼世界,关注现实,承认不足);……
温家宝总理以林则徐诗句作为工作态度的追求:“我心里总默念着林则徐的两句诗: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就是我今后工作的态度。”
岁月如逝,到了19世纪90年代,中国似乎清醒了,因为他们看到的世界比原来清淅多了。
二、维新变法——资产阶级维新派
1.背景
思考有哪些核心因素推动了维新思想的深入发展?
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初步发展
政治:民族资产阶级的形成并登上历史舞台
思想文化:早期维新思想的兴起
过渡:假如你是19世纪末期的一位资产阶级爱国者,你觉得怎样才能改变中国的命运?
既要政治变革,又要救亡图强。两者结合起来。资产阶级维新思想应运而生。
资产阶级维新思想的代表人物有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严复等。请同学们阅读课本,了解归纳他们的主要主张。
2.维新派代表人物及其观点
根据课本,请同学们完成下面表格:
(1)康有为的变法思想有什么特点?——打着孔子的旗号宣扬维新变法理论。
作为立志要改革的康有为为什么要打着孔子的旗号宣扬维新变法理论?
(康有为主观上想减小维新变法的阻力;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不充分导致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始终弱小;与康有为的个人经历、学问素养也有一定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