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讲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政策工具

合集下载

宏观经济学六宏观经济政策PPT课件

宏观经济学六宏观经济政策PPT课件

Kg
y g
(
y
)
' g
Kg
1
1 b(1 t)
对g求偏导
四、财政政策乘数
2、税收乘数推导
1)当税收为定量税T 时:
对T求偏导
aig b
y0
1b
T 1b
KT
y T
( y)T'
KT
b 1 b
2)当税收为比例所得税T=ty 时:
y0
ai g 1 b(1 t)
y b(1 t)T b(1 t)2 T ... b(1 t)n T
原则是要逆经济波动的风向行事,即: ➢总需求过大时,通过政策实施压缩总需求; ➢总需求过小时,通过政策实施扩大总需求。
财政政策及其效果
西方财政政策发展阶段:
❖1936 ~ 1945年:反萧条的、简单的、膨胀性的财政政策。 ❖1945 ~ 1961年:推行反经济周期的补偿性财政政策。 ❖1961 ~ 1979年,实施充分就业预算的财政政策。 ❖1981 ~ 1991年,供应学派的财政政策。
1b
T 1b
T=Tz-Tr
y0
a
i 1b
g
b 1b
(Tz
Tr
)
KTr
y Tr
( y)T' r
T为净税收; Tz为总税收; Tr为转移支付
KTr
b 1 b
2)当税收为比例所得税T=ty 时:
c=a+byd yd=y-T+Tr T=ty
c=a+b[(1-t)y+Tr] y0=AE=c+i+g
y0
ai g 1 b(1 t)
T b(1 t) b(1 t)2 ... b(1 t)n

(完整版)宏观经济学教案第六章宏观经济政策

(完整版)宏观经济学教案第六章宏观经济政策

案例1:稳健货币政策中的“适度从紧”案例内容:1997年以来,我国所实行的货币政策长期被称为稳健的货币政策,这一政策强调的是货币信贷增长与国民经济增长大体保持协调关系,但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特点和重点,因为经济形势的变化,就要求适度调整的政策实施的力度和重点。

例如,从2001年11月份开始,我国居民消费物价指数开始出现负增长,经济运行出现通货紧缩局面长达14个月,这种通货紧缩不仅表现为消费需求不足,也表现为投资需求不足,整个经济增长乏力。

但是,在2003年居民消费物价指数由负转正仅一年时间,通货紧缩阴影尚未完全消散的情况下就出现了严重的投资过热趋势。

其原因有几个,一是1998年以来我国多年实施积极财政政策,这些政策实施中的投资项目大多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这必然带动钢铁、水泥等行业热起来;二是地方政府的“投资冲动”,各地搞“政绩工程”;三是我国经济市场化程度提高后,利益主体也多元化,使地方政府与经济主体间形成默契与投资合力,再加上房地产行业在这几年的暴利引诱,造成钢铁、水泥等行业的异常投资冲动。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规模过大以及投资结构的严重失调这两大问题,在银行信贷上也得到了充分反映。

中央政府高度警惕地看到了这一矛盾,及时做出了调控决策。

考虑到积极财政政策已到了必须淡出的时候,所以必须从货币政策方面考虑调控,央行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一是提高法定准备率(2003年9月21日起,把原来6.1%的法定准备率提高到7%,2004年4月25日起,再把准备率从7%提高到7.5%)。

二是实行差别存款准备金率,从2004年4月25日起,将资本充足率低于一定水平的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率提高0.5个百分点。

三是建立再贷款浮动制度,2004年3月25日起,在再贴现基准利率基础上,适时确定并公布中央银行对金融机构货款利率加点幅度,同时决定,将期限在1年以内、用于金融机构头寸调节和短期流动性支持的各档次再贷款利率在现行再贷款基准利率基础上统一加0.63个百分点,再贴现利率在现行基准利率基础上统一加0.27个百分点。

宏观经济学第六讲AD-AS模型第17章

宏观经济学第六讲AD-AS模型第17章
P P1
P2
y1
y2
y

D1 D2
y1 y2 y

总需求曲线的推导(利用IS—LM模型)
r r2 r0 E2 E0 LM(P2,Y2) LM(P0,Y0) LM(P1,Y1)
r1 O P P2 P0 P1 O
Y2 Y0
E1
Y1
IS
Y
•链条: P变动 →M/P 变动 →LM 移动 → Y变 动
AD
Y
结论



P投资 AD P↑→C AD PNX AD P AD (物价与总需求负相关)
二、总需求曲线AD的形成
1、形状:
物 价P 水 平
在总供求模型 AD-AS中,总 需求是一条 向右下方倾 斜的曲线。
总需求
产 量 Y
2.总需求曲线图示
总需求函数的机 制: 价格水平上升, 导致利率上升, 国民收入水平下 降。

劳动市场供求均衡 N d( W ) N s( W ) P P
劳动力的需求

设名义工资是W, 实际工资是W/P。 劳动需求函数是:
W Nd Nd ( ) P 劳动需求与实际
工资反方向变动。
劳动力的供给
劳动供给也是 工资的函数。 “背弯式”?
W Ns Ns ( ) P
劳动力市场均衡

价格变化对消费的影响==税收效应

税收效应:P↑→出现收入泡沫(名义收入 ↑)→t↑(税收自动上升) →DPI↓→c↓→y↓
C:价格变化对净出口的影响==净出口效应
(外贸效应)
外贸效应:价格水平() ,外国人眼里的中国商品相对() ,
购买 ( ) ,中国出口需求 ( ) ;同时,国内认为外国商品变得 相对 ( ) ,购买外国商品() ,使得进口() 。两项相加, 中国净出口 ( ) ,进而总需求量 ( ) 。

【宏观经济学】 第六章 财政政策与

【宏观经济学】 第六章 财政政策与

当经济繁荣时,失业率下降,人们的 收入增加,税收会随着个人收入增加 而增加,可支配收入也就会自动地少 增加一些,从而使消费和总需求少增 加一些。在实行累进税率情况下,繁 荣使纳税人的收入自动地进入较高的 纳税档次,政府税收上升的幅度会超 过收入上升的幅度,从而起到抑制通 货膨胀的作用。
自动稳定器 政府支出的自动变化
一、财政的构成和财政政策工具 (一)政府支出
政府支出是整个国家各级政府支出的 总和,主要包括政府购买和政府转移 支付。
(二)政府收入
税收 财产税、所得税和流转税 累退税、累进税和比例税 公债
政府购买 政府购买是指政府对商品和劳务的购买。如购 买军需品、机关公用品、政府雇员报酬、公共 项目工程所需的支出等都属于政府购买。 政府购买是一种实质性支出,有着商品和劳务 的实际交易,因而直接形成社会需求和购买力, 是国民收入的一个组成部分。
变动政府转移支付支出方案
例如在经济不景气时,临时增加对退伍军人的额外 补贴,在经济繁荣时,暂时停止上述补贴,政府还 根据萧条程度延长或缩短失业者能获得补助金的期 限。
变动税率
例如在确信是短暂的衰退时,暂时降低所得税率。
“时滞”问题 认识时滞
即从问题的发生到人们意识到这种问 题需要经过一段时间。
行动时滞
紧缩性财政政策
当认为总需求非常高,即出现通货膨 胀时,政府应增加税收或减少支出以 抑制总需求。
三、传统的健全财政思想 量入为出,收支平衡
政府的财政不以赚钱为目的,不应出 现赤字,应该每年都保持预算的平衡。 同时,政府尽量少预算,支出要节俭, 并严格控制其用途。
少征税
私人企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赋税过 重会抑制厂商和个人的积极性,对整 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不利。

中级宏观经济学第六讲理性预期与适应性预期

中级宏观经济学第六讲理性预期与适应性预期
上式可改写为:
pte= apt-1+ (1-a) pt-1e 进一步,在a<l的情况下,预期价格水平 是由过去的价格水平所决定的,是适应性预期 假说的一个重要特征。
附加适应性预期不仅改变了菲利浦斯曲
线的位置,而且还改变了均衡状态下的
产出水和价格水平,以及实现充分就业
的货币政策。他们从总需求曲线和附加 预期的总供给曲线得出,在pte>0的情况 下,附加预期时均衡状态下的产出和价 格将分别于和高于忽略预期时的水平。
理性预期假说认为,紧缩政策一定会有产量— 成本。比如:政府采用货币紧缩政策,会使总 需求曲线移动,理性预期学派认为,人们会感 觉到货币存量的减少,因此人们会调整自己的 预期,总供给曲线也会发生移动(最多遇到一 些可以忽略的小时滞),从而没有产量—就业 成本。
不过,理性预期假说又指出,只有信誉 良好的政府的紧缩政策才会没有成本, 若不然,即使政府公开了其通货紧缩政 策,人们也不会相信,反通胀还是有成 本的。
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包含着这样一个假定: 由于价格调整缓慢(称为价格刚性或粘性), 市场可能不会出清,所以经济可能处于 一种持续的非均衡状态,即持续的(非自 愿)失业状态。这一假定受到信仰古典传 统学者的批评。
以弗里德曼为代表的货币主义指出,价 格会以相当快的速度调整以出清市场, 虽然在短期内经济可能是非均衡的,但 在长期,经济将自动回到自然产出率和 就业率,即回到宏观经济均衡状态,没 有非自愿的失业存在。
理性预期假说的政策含义
理性预期分析认为:(1)预期货币供给的 增加将提高一般价格水平而对真实产出 和就业没有影响;(2)只有未预期到的货 币意外才影响短期真实变量。如果货币 供给是当局依照一些“已知”的规则决 定的,那么即使在短期当局也不可能通 过系统性货币政策影响产量和就业,因 为这可能被行为人预见到。

宏观经济政策的工具和效果

宏观经济政策的工具和效果

宏观经济政策的工具和效果宏观经济政策是国家在宏观层面上对经济发展进行调控的一系列措施,旨在实现经济增长、稳定物价、促进就业和改善经济状况等目标。

它通过运用不同的政策工具来影响经济活动,进而产生各种效果。

本文将探讨宏观经济政策的主要工具以及这些工具的效果。

一、货币政策货币政策是通过调整货币供应量和利率来影响经济活动的一种政策手段。

央行是实施货币政策的主要机构。

通过调整存贷款利率和印钞规模,央行可以影响货币市场的利率和流动性。

货币政策的主要效果包括影响经济增长、稳定物价和调节资本流动等。

1. 经济增长:通过调整利率,货币政策可以影响投资和消费水平,从而对经济增长产生积极的影响。

降低利率可以鼓励贷款和投资,提高消费者信心,刺激经济增长。

相反,提高利率则可能抑制消费和投资,减缓经济增长。

2. 稳定物价:货币政策也可以通过调整货币供应量来控制通货膨胀。

如果经济过热,央行可以采取收紧货币政策,减少货币供应,抑制通货膨胀。

反之,如果经济增长放缓,央行可以采取宽松货币政策,增加货币供应,刺激经济增长。

3. 调节资本流动:货币政策也可以影响资本的国际流动。

如果一个国家货币政策较为宽松,利率较低,资本可能会流入该国,促进经济增长。

相反,如果一个国家货币政策较为收紧,利率较高,资本可能会流出该国,对经济带来负面影响。

二、财政政策财政政策是通过调整国家的支出和税收来影响经济运行的一种政策手段。

财政政策主要由政府财政部门来制定和执行。

其主要工具包括预算编制、税收调节和政府支出调控等。

财政政策的主要效果包括调节经济周期、促进经济增长和调整收入分配等。

1. 调节经济周期:财政政策可以通过增加或减少政府的支出来平衡经济周期的波动。

在经济衰退时,政府可以增加支出来推动经济复苏。

而在经济过热时,政府可以削减支出来遏制通胀。

2. 促进经济增长:财政政策可以通过增加公共投资来刺激经济增长。

政府可以增加基础设施建设、扩大教育和医疗等公共领域的投资,从而提高经济活动水平。

宏观经济学中的货币政策工具与效果分析

宏观经济学中的货币政策工具与效果分析

宏观经济学中的货币政策工具与效果分析在宏观经济学领域中,货币政策是调整经济活动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央行可以对货币供应量和利率等因素进行调控,以实现经济稳定和可持续增长的目标。

本文将就宏观经济学中的货币政策工具及其效果进行深入分析。

一、货币政策工具分类货币政策工具主要分为直接工具和间接工具两类。

1. 直接工具直接工具是央行直接对金融机构和市场进行调控的手段,常见的直接工具有存款准备金率、优惠存款利率和信贷配额等。

a) 存款准备金率存款准备金率是央行指定商业银行必须按一定比例存放在央行的法定存款,以控制货币的流动性。

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会减少商业银行的可供贷款额度,抑制流通中的货币量,降低市场的流动性。

b) 优惠存款利率优惠存款利率是央行对商业银行设定的低于市场利率的利率水平,用于鼓励金融机构增加贷款供应或更多地将流动性注入市场。

通过降低贷款成本,优惠存款利率可以刺激借贷活动,促进经济增长。

c) 信贷配额信贷配额是央行按照一定标准和指标对商业银行设定的贷款限额,用于控制金融机构提供贷款的规模和结构。

通过设定限额,央行可以引导金融机构向特定行业或领域提供贷款,以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

2. 间接工具间接工具是央行通过调整市场利率和开展公开市场操作等手段来影响金融机构和市场的行为。

常见的间接工具有利率政策、公开市场操作和口径管理等。

a) 利率政策利率政策是央行通过调整存款利率、贷款利率和中期借贷便利(MLF)利率等来改变市场的利率水平。

通过提高存款利率或贷款利率,央行可以抑制通货膨胀压力,控制货币供应量。

而通过降低利率,央行可以刺激投资和消费,促进经济增长。

b) 公开市场操作公开市场操作是央行通过买入或卖出政府债券等金融工具来影响市场上的资金供求关系。

当央行希望增加市场上的流动性时,可以购买政府债券,向市场注入资金;反之,当央行认为市场上的流动性过剩时,可以出售政府债券,收回市场资金。

宏观经济学的基础知识

宏观经济学的基础知识

宏观经济学的基础知识宏观经济学是研究整个经济系统的运行和发展的学科。

它关注的是国家、地区乃至全球范围内的经济活动,包括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失业、货币政策等一系列问题。

本文将从宏观经济学的基础概念、主要指标和政策工具等方面,带您了解宏观经济学的基础知识。

一、宏观经济学的基础概念1. GDP(国内生产总值)GDP是衡量一国经济总量的指标,它表示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所有最终商品和劳务的价值总和。

它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活动水平和规模大小。

2. 通货膨胀通货膨胀是指一定时期内,物价总水平持续上涨的现象。

它会导致货币购买力下降,影响人们的消费和储蓄行为,对经济产生一定的影响。

3. 失业率失业率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劳动力资源利用情况的指标,它表示就业人口中没有工作但是正在寻找工作的劳动者所占的比例。

失业率的变化会反映出经济的景气状况。

二、宏观经济学的主要指标1. 宏观经济增长率宏观经济增长率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增长速度的指标,通常用GDP年度增长率来表示。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宏观经济增长率越高,代表其经济发展水平越高。

2. 价格指数价格指数用来反映一定时期内物价总水平的变动情况,常见的价格指数有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和生产者物价指数(PPI)等。

价格指数的变化可以表明通货膨胀或通缩的程度。

3. 消费者信心指数消费者信心指数是衡量消费者信心程度的指标,它反映了消费者对经济状况和个人财务状况的判断和预期。

消费者信心指数的高低会影响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和消费水平。

三、宏观经济学的政策工具1. 货币政策货币政策是中央银行通过调整货币供应量、利率和汇率等手段来影响经济活动的政策。

通过调整货币供应量和利率,可以对通货膨胀、失业率等问题进行调控。

2. 财政政策财政政策是政府通过调整财政收入和支出来影响经济活动的政策。

通过增加或减少政府支出和税收收入,可以对经济增长、就业等产生影响。

3. 外汇政策外汇政策是国家调控外汇市场的政策。

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与工具

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与工具

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与工具宏观经济政策是指国家在管理和调控经济的过程中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和政策。

其目的是促进经济的健康发展,保持经济的稳定,并实现国家的宏观经济目标。

宏观经济政策的核心在于确定合适的目标,并选择和运用适当的工具来实现这些目标。

本文将就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和工具展开论述。

一、宏观经济政策目标的重要性及分类1. 经济增长:经济增长是宏观经济政策中最基本的目标之一。

通过提高国内生产总值(GDP)和国民收入,实现长期的经济增长,国家可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有效解决社会问题。

2. 就业市场稳定:保持就业市场的稳定是宏观经济政策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

政府在制定政策时应考虑到就业的需求和供给,并提供相应的就业机会,以降低失业率和提高就业率。

3. 通货膨胀和物价稳定:通货膨胀是指货币供应过度增长,导致物价普遍上涨的现象。

保持通货膨胀率稳定是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目标之一,以确保物价的稳定和消费者的购买力。

4. 外汇平衡:外汇平衡是指国家与国际间贸易和资本往来的平衡状态。

保持外汇平衡有助于维护国家经济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二、宏观经济政策的工具1. 财政政策:财政政策通过调整国家的财政收入和支出来影响经济的运行。

一般情况下,财政政策可分为扩张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财政政策。

扩张性财政政策通过增加政府支出和减少税收来刺激经济增长;紧缩性财政政策则相反,通过减少政府支出和增加税收来抑制通货膨胀。

2. 货币政策:货币政策通过调整货币供应量和利率来对经济进行管理。

中央银行通过控制货币供应和利率水平来影响市场的资金流动和整体经济活动。

一般情况下,中央银行可以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利率、外汇干预等手段来实施货币政策。

3. 就业政策:就业政策是为了促进充分就业而采取的政策措施。

这包括促进经济增长、提升职业培训、鼓励创业创新等活动,以提高就业率和削减失业率。

4. 外汇政策:外汇政策是国家为了维护外汇平衡和国际收支稳定采取的措施。

国家可以通过调整汇率、限制外汇交易、实行进出口政策等方式来控制外汇市场。

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与工具

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与工具

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与工具宏观经济政策是指国家为达到一定的经济目标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和手段。

它的目标是促进经济增长、稳定物价水平、实现充分就业和改善收入分配,以及保持国际收支平衡等。

为实现这些目标,宏观经济政策可以运用的工具主要包括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和结构性政策。

货币政策是中央银行通过调整货币供给和利率水平来影响经济活动的政策工具。

它的目标是维持物价的稳定和促进经济增长。

中央银行可以通过调整利率来影响市场上的货币供给和需求,从而对经济进行调控。

当经济增长过快时,中央银行可以通过提高利率来抑制通货膨胀;而当经济增长不足时,中央银行可以降低利率来刺激投资和消费,促进经济增长。

财政政策是政府通过调整税收和支出来影响经济活动的政策工具。

它的目标是实现经济增长、改善收入分配和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

政府可以通过减税来刺激消费和投资,促进经济增长;同时,政府也可以通过增加支出来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促进就业和经济增长。

财政政策还可以通过调整税收和转移支付来改善收入分配,减少贫困和不平等。

结构性政策是指通过改革和调整经济结构来促进经济增长和提高经济效率的政策工具。

它的目标是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生产率和促进创新。

结构性政策可以包括改革市场体制、提高教育和技能水平、推动科技创新等。

通过改革和调整经济结构,可以提高资源的有效配置,促进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从而推动经济增长。

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和工具之间存在着相互关联和互动。

例如,货币政策的调整可以影响经济增长和物价水平,进而对财政政策产生影响。

财政政策的调整也可以影响经济增长和收入分配,进而对货币政策产生影响。

结构性政策的实施可以提高经济增长和生产率,进而对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产生影响。

然而,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并非易事。

经济体系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使得政策制定者需要权衡各种因素和风险。

此外,宏观经济政策的效果也存在时滞和不确定性。

政策的实施需要时间来产生影响,并且经济体系的反应也可能与预期不符。

宏观经济政策的主要工具和调整方式

宏观经济政策的主要工具和调整方式

宏观经济政策的主要工具和调整方式近年来,随着全球化的普及和不断加剧的市场竞争,各国都在加强对宏观经济的管理和调节,以保障经济长期和可持续发展。

作为国家经济管理的重要手段,宏观经济政策的主要工具和调整方式也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

一、货币政策货币政策是国家控制货币供给和货币利率,以影响财经市场运行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

中央银行是实施货币政策的主体,它可以通过调节基准利率、调控银行间流动性等手段控制货币流动性,以实现通货膨胀率、利率等宏观调控目标。

货币政策的主要优势在于具有调控灵活性和快速反应性。

当经济处于低迷或通货膨胀较高时,中央银行可以通过调整货币政策,迅速对经济市场进行干预,以实现经济调整和平稳发展。

二、财政政策财政政策是国家利用税收、政府支出等手段调节宏观经济,促进经济发展的一种政策。

通过调节政府收支平衡、公共服务、社会保障等政策手段来调节经济总供给和总需求,以达到实现宏观经济发展的目标。

财政政策的主要优势在于具有针对性强、长效性强的特点。

通过调整财政政策,可以有针对性地推动某些行业、企业、区域的发展,从而更好地促进经济的长远发展。

三、贸易政策贸易政策主要包括运用关税和其他贸易壁垒工具,以调整国内外贸易态势、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等一些政策手段,以实现宏观调控要求。

贸易政策是国家利用经济手段对外交往和互通,以维护国内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

贸易政策的主要优势在于具有适应性强、长效稳定的特点。

贸易政策可以根据市场需求和国民经济发展的需求,灵活地调整出口和进口政策,优化贸易结构和防止国际贸易发生不正常的竞争行为。

四、产业政策产业政策是国家利用各种经济手段,以针对性地促进某一产业的发展,增强某一领域的竞争力和发展潜力的政策工具。

因为产业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只有通过产业政策全面挖掘产业潜力,提高产业竞争力,才能最大限度地促进经济的健康发展。

产业政策的主要优势在于具有灵活性强、长远规划的特点。

通过对产业结构的调整、企业优惠政策、研发创新支持等多方面政策的集中投入,可以带动经济发展的持续性和稳定性。

宏观经济学中的货币政策工具

宏观经济学中的货币政策工具

宏观经济学中的货币政策工具引言:货币政策是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稳定经济、控制通胀和促进经济增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宏观经济学中,货币政策工具是实施货币政策的手段和方式,通过调整货币供应量和利率水平,以影响经济的总需求和总供给。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探讨宏观经济学中的货币政策工具。

一、货币供应量的调控货币供应量是货币政策的核心内容之一。

央行通过购买和出售国债、调整存款准备金率等手段,来影响银行体系内的货币供应量。

例如,当经济增长过快时,央行可以通过增加存款准备金率,限制银行放贷,从而抑制货币供应量的增长,达到稳定通胀的目的。

相反,当经济增长不足时,央行可以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刺激银行放贷,增加货币供应量,以促进经济增长。

二、利率的调整利率是货币政策中另一个重要的工具。

央行通过调整政策利率,影响市场利率水平,从而对经济活动产生影响。

当央行认为经济过热、通胀压力加大时,可以提高政策利率,以降低企业和个人的借贷需求,抑制投资和消费,从而达到控制通胀的目的。

相反,当经济增长不足、需求不足时,央行可以降低政策利率,刺激投资和消费,促进经济增长。

三、汇率的调节汇率是货币政策中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央行可以通过干预外汇市场,调节汇率水平,以影响国内经济的竞争力和出口导向。

当央行认为国内货币过强、出口下降时,可以采取升值政策,通过购买外汇来增加外汇储备,从而抑制本国货币的升值。

相反,当央行认为国内货币过弱、出口竞争力下降时,可以采取贬值政策,通过出售外汇来减少外汇储备,促使本国货币贬值,提升出口竞争力。

四、金融监管政策金融监管政策也是宏观经济学中的一种货币政策工具。

央行可以通过制定和执行金融监管政策,来影响金融机构的运营和行为,以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例如,央行可以设定资本充足率要求,限制银行的杠杆比例,以防止金融风险的发生。

央行还可以设定贷款利率上限,以保护消费者权益和维护金融市场的公平竞争。

结论:货币政策工具在宏观经济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宏观经济学知识点

宏观经济学知识点

宏观经济学知识点宏观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一个国家或地区整体经济的运行和变化的规律,包括国民经济总量、总的价格水平、经济增长率、失业率、通货膨胀率、经济周期等宏观经济指标。

下面来谈谈宏观经济学的一些知识点。

一、宏观经济学的目标宏观经济学是研究国民经济整体运行和发展规律的学科,其目标是研究如何使整个经济体系保持稳定和健康发展。

具体来说,宏观经济学的目标包括以下方面:1、实现有效的资源配置宏观经济学的目标是使整个经济体系实现最优资源配置,从而达到最大化社会福利的目的。

这涉及到如何合理调配国民经济中各种资源的使用,包括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源、资本资源等。

2、保持稳定的经济增长宏观经济学的目标也包括维持经济增长的平稳状况,避免出现经济过热或经济危机等不良情况。

因此需要采取适当的经济政策,如调整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等,以实现经济增长率和就业率的平稳增加。

3、维持稳定的价格水平宏观经济学的目标还包括维持良好的价格水平,避免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的出现。

通货膨胀会导致货币价值下降,消费者购买力下降;而通货紧缩则会拖累经济发展、抑制消费需求。

4、实现高就业率目标宏观经济学的目标还包括实现全员就业或最大就业目标。

这要求国家要采取积极的就业政策,关注劳动力市场的结构变化,加强职业培训与技能提升等。

二、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和分析是建立在基本假设的基础上的。

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主要有以下几个:1、市场经济具有自我调节机制市场经济是以市场机制为基础的经济体制。

它具有自我调节的机制,当市场经济内部出现某种变动时,市场会通过价格等信息传递调整机制来实现自我调节。

例如,当供需失衡时价格会自动变动来达到市场均衡。

2、人们理性行为并追求利益最大化宏观经济学假设人们在进行经济活动的决策时是基于理性行为的。

他们追求自身的利益最大化,希望通过自己的经济活动获得更多的利益。

3、经济体系处于长期稳态宏观经济学假设整个经济系统从长期来看处于稳态,受到内部和外部冲击时,经济体系会通过自我调节机制向长期平衡的方向演变。

宏观经济学基础知识

宏观经济学基础知识

宏观经济学基础知识宏观经济学是研究整个经济体系、宏观经济变量的总体变动和相互联系的学科。

它关注的是国民经济总体运行的规律以及宏观经济调控的方法。

了解宏观经济学基础知识对于我们理解国民经济运行规律、预测经济走势、制定经济政策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从宏观经济学的定义、宏观经济变量、宏观经济的主要目标和政策工具等方面来介绍宏观经济学的基础知识。

一、宏观经济学的定义宏观经济学是研究整个经济体系总体规律的经济学分支,它关注的是大局观察,从总体角度来研究经济系统的运行和发展。

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包括国民经济总体运行的规律、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失业、国际贸易等。

二、宏观经济变量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核心是宏观经济变量,它是描述和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宏观经济状况和运行情况的指标。

常见的宏观经济变量包括国内生产总值(GDP)、物价水平、失业率、消费水平、投资水平、贸易顺差等。

通过对这些宏观经济变量的分析,我们可以了解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状况以及经济发展的趋势。

三、宏观经济的主要目标宏观经济学研究的目标是实现经济的稳定和增长。

稳定的宏观经济包括保持物价稳定、实现充分就业和平衡的国际收支。

经济增长是指实现国民经济规模的扩大和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包括增加投资、提高劳动生产率、实现技术创新等。

四、宏观经济政策工具宏观经济政策是通过调整宏观经济政策工具来实现经济稳定和增长的目标。

常见的宏观经济政策工具包括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外汇政策。

财政政策通过调整税收和政府支出来影响国家总需求和经济增长;货币政策通过调整货币供应量和利率来影响货币市场和经济活动;外汇政策通过干预汇率市场来调整国际收支和国际贸易。

五、宏观经济学的应用宏观经济学的应用广泛,它不仅对政府制定经济政策具有指导作用,也对企业经营决策、个人理财规划等都有影响。

宏观经济学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经济脉搏,判断经济运行的趋势,预测经济走势,从而作出更明智的决策。

六、宏观经济学的发展与挑战宏观经济学自诞生以来,经历了不断的发展和演变。

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政策PPT课件

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政策PPT课件
第29页/共51页
(二)货币政策工具及其运行机制
①再贴现政策[Rediscount Policy]
——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对商业银行的再贴现

率或贴现条件以控制商业银行的贷款。


②公开市场业务[Open Market Operation]
币 政
——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买进或卖出有价

证券以控制货币供给量。
r
IS2
LM
IS1 r2 r1
E2
E1
E3
挤出效应
0
Y Y Y 1
2第12页/共531页
Y
财政政策的效果与挤出效应
r
IS2
LM
IS1 r2
投资乘数越小,或投资
E2
对利率变动的反应越不
敏感,挤出效应就越小
r1
E1
E3
,即财政政策的效果就 越大。反之,则效果就
越小。
0
Y1
Y Y 第2 13页3/共51页
IS2
IS1
LM
货币政策完全无效
IS
LM1
LM2
r1
E1
E2
r1
EY0
Y1
Y
第15页/共51页
财政政策非常有 效
r
IS1
IS2 LM
r2 E2
r1 E1
货币政策完全无效
r
LM1
IS
LM2
E1 r1
E2 r2
0
Y1
Y2
Y0
Y1
Y
第16页/共51页
(四)财政政策作 用
1、权衡财政(相机决择)[the Discretionary Approaches]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济繁荣时,失业人数减少,失业救济等福利 支出自然减少,从而抑制可支配收入和消费的 增长。
12
3)农产品价格保护支出的自动变化
农产品价格维持制度:经济萧条时,国 民收入下降,农产品价格下降,政府按 照支持价格收购农产品,可使农民的收 入和消费维持在一定水平。
经济繁荣时,国民收入上升,农产品价 格上升,政府减少对农产品的支持,并 抛售农产品,限制农产品价格的上升, 抑制了农民收入的增长,减少了总需求。
以何种税制为主体,会影响财政,我国长期以间 接税为主体,会拉大贫富差距。
5
3)功能财政和预算盈余
为了实现无通货膨胀下的充分就业水平,预算 可以是盈余,也可以是赤字。这就是功能财政。 这是凯恩斯主义者的思想。政府为了实现充分 就业和消除通货膨胀,需要赤字就赤字,需要 盈余就盈余。这是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的具体 体现。
第五章 宏观经济政策工具
一、财政政策 二、货币政策 三、宏观经济政策的运用 四、政府干预的有限性
1
一、财政政策
n 1.财政的构成 n 2.自动(内在)稳定器 n 3.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 n 4.充分就业的预算盈余与财政方向 n 5.财政政策的资源配置效应 n 6.IS、LM曲线斜率对财政政策的影响
政府投资的资源配置效应就是指社会资源在这 两大领域、尤其是指在私人产品与公共产品生 产领域的分配比例。
18
6、IS、LM曲线斜率对财政政策的影响 LM曲线的斜率越小,财政政策效果越明显; LM曲线的斜率越大,财政越不明显。 IS曲线的斜率越小,财政政策效果越不明显; IS曲的斜率越大,财政政策效果越明显。
14
1)扩张性财政政策
在经济萧条时,总需求小于总供给,经济中存 在失业,即:总需求<总供给;消费+投资+ 政府支出+出口<消费+储蓄+税收+进口时。
政府就要实行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如增加政府 支出,减税,降低税率,即刺激需求、抑制供 给。这种政策为扩张性财政政策。
15
2)紧缩性财政政策
在经济繁荣时,总需求大于总供给,经济中存 在通货膨胀,政府则要实行紧缩性的财政政策, 减少政府开支与增税,以刺激供给、抑制需求。 这种政策为紧缩性财政政策。
在这种货币政策中,政策的直接目标是利率, 利率的变动通过货币量调节来实现,所以调节 货币量是手段。
调节利率的最终目标是总需求和总供给,所以 总需求与总供给变动,最终达到平衡是货币政 策的最终目标。
22
3.货币政策的中介指标
1)货币供给。包括货币和准货币两大部分。其中,货 币指银行以外的通货(指现金,即不兑现的银行券和 辅币),加私人部门的活期存款。准货币指定期存款、 储蓄存款和外币存款。
25
选择题
市场利率提高,银行准备金会( ) A 增加 B 减少 C 不变 D 以上几种情况都可能
答案:B
26
5、银行创造货币的过程
客户在银行的存款为原始存款,通过银行的作 用派生出来的存款为派生存款或派生货币,两 者相加为银行的存款总量。派生存款为银行创 造的存款。商业银行一般在按法定准备率扣除 法定准备金后会仅可能地全部贷出,以增加银 行利润。
24
4.法定准备金
法定准备率是由中央银行规定的,按法定准备率提留 的准备金是法定准备金。法定准备金一部分是银行库 存现金,另一部分存放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帐户上。存 款准备金率调整属力度很大的政策工具,不能频繁使 用。
商业银行按法定准备率经常保留的供支付存款提取用 的一定金额称为法定准备金。
超额准备金,即超过法定准备金要求的准备金。
19
二、货币政策
1.中央银行
2.货币政策的机制
3.货币政策的中介指标 4.法定准备金
5、银行创造货币的过程 6.货币政策的目标
7.货币与物价水平
8.货币政策的具体
应用 9、IS、LM曲线斜率对货币政策的影响
10、相机抉择的货币政策 11.货币政策的国 际协调 12、资本市场
20
1. 中央银行
2
1. 财政的构成
1)政府支出:
政府购买(政府投资):实质性的支出,有商品和 劳务的实际交易,直接形成社会需求和购买力,构 成国民收入,是决定国民收入大小的主要因素之一。 变动政府购买支出是财政政策的有利工具。
分三种情况:一是与提供公共产品相关的购买性支 出,如提供国防服务,保证公共安全,维护市场交 易秩序等职能所发生的支出。二是为了维持政府系 统运行和发挥职能而发生的购买性支出,如行政事 业费。三是直接投资的购买性支出。
3
政府转移支付
指政府单方面把一部分收入所有权无偿转移 出去而发生的支出。与购买性支出不同,只 是一种货币性支出,转移性支出与商品和劳 务交易行为没有发生直接联系,不以取得本 年产出为补偿,而是为了实现社会公平目的 而采取的资金转移措施。转移支出具有无偿 性,单向性,它不必得到等价补偿,收益者 也不必归还。例如社会保险,社会救济,扶 助贫困人口等支出都属于转移性支出。转移 性支出对收入再分配具有最直接影响。
内债:具有再分配性质,不视为负担。 外债:构成真实负担、若推迟外债归还会大大
影响政府信誉,且使用要更为谨慎。 按债务主体不同,可分为国债、地方债。
9
2.自动(内在)稳定器
Automatic(or built-in)stabilizers 财政政策本身具有的一种自动调节经济、减少经
济波动的机制,它能够在经济繁荣时自动抑制通 货膨胀,在经济萧条时自动减轻其程度,而不需 要政府专门制定政策以调节经济。 财政政策中的内在稳定器机制是调节经济波动的 第一道防线,对于轻微的经济波动是有一定效果 的,但对于较大的经济波动则效果不大。
预算赤字:政府财政支出>收入的差额。减税 和扩大支出所造成。当国民收入低于充分就业 的收入水平时,政府有义务实行扩张性的财政 政策。
预算盈余:政府收入超过支出的余额。增加税 收和减少政府支出所形成。
6
4)平衡预算
凯恩斯之前,主要是年度平衡预算。衰退时,收入减 少,为了平衡支出,必须增加收入,会加深衰退。反 之,过热时通货膨胀,税收增加,为了减少盈余,必 然增加支出和减少税收,会加剧通货膨胀。
基础货币,又被称为高能货币或强力货币,直接表现 为中央银行的负债,由中央银行提供,通常指银行的 存款准备金和通货,包括商业银行持有的库存现金、 在中央银行的法定存款准备金、超额存款准备金、流 通于银行体系之外的现金。基础货币对于货币供给具 有决定性作用。
2)市场利率 3)货币流通速度
23
案:对利率的依赖
13
3.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
由于政府转移支付乘数要小,自动稳定期的作用 效果小,作用有限。
在经济增长的不同阶段实行不同的财政政策,或 扩张或紧缩。
政府必须审时度势,斟酌使用、权衡使用,变动 支出水平或税收以稳定总需求水平,使之接近物 价稳定的充分就业水平。即是斟酌使用的、权衡 性的财政政策。
具体应用:逆经济风向实行,交替使用扩张性和 紧缩性财政政策,即补偿性财政政策。
3)代理国库(代收税款、公债业务、代理各种政府支出 与收入)。
4)代表国家发行货币。 5)为商业银行保存准备金。 6)集中保管黄金和外汇。 7)运用货币政策调节经济。
21
2.货币政策的机制
货币政策主要是通过对货币供给量的调节来调 节利息率,再通过利息率的变动来影响总需求 和总供给。
【货币量、利息率、总需求与总供给】
周期平衡预算:政府在一个经济周期中保持平衡。经 济衰退时,扩张性政策,有意安排预算赤字;在繁荣 时,紧缩性政策,有意安排盈余。以繁荣时的盈余弥 补衰退时的赤字,使得整个经济周期的盈余和赤字相 抵消而实现预算平衡。
问题是很难估计繁荣与衰退的程度和时间,两者也不 一定完全相等。
7
5)赤字弥补
弥补赤字的途径是:借债和出售政府资产。借 债有两种,一是向中央银行借债,实际是央行 增发货币,即货币筹资,结果是通货膨胀。
中国使用最多的政策工具是利率。从1996年5月1日至1999年6月10日, 连续7次下调存贷款利率,后来又对利息收入征税。刺激经济增长、减 轻企业债务负担、降低国债筹资成本、推动个人消费信贷。储蓄存款增 幅明显下降,减轻企业财务负担2600亿元。
是一个以管制利率为主的国家,绝大多数利率由中央银行代表政府制定。 政府在制定利率政策时考虑得更多的是如何通过利率改变存、借款人 (主要是国有企业)和金融中介机构的收入分配格局,尤其对国有企业进 行政策倾斜和扶持,利率下调的结果往往是企业财务负担减轻,存款人 和银行收入减少。利率水平很难反映公众对未来的预期,利率结构也易 于扭曲。
假定法定准备率为20%,现在银行原始存款为 1000万,即:
27
原始存款 1000万
派生存款
800万 640万 512万 409万
扣除法定准备金 后的贷款量 800万
640万
512万
409万
327万
28
货币乘数=1/准备金率
原始存款+派生存款=存款总额。 货币乘数也称为银行创造货币的倍数。 银行创造的派生存款与法定准备率成反比,或
16
4、充分就业的预算盈余与财政方向
充分就业预算盈余:指既定的政府预算在充分就业的 国民收入水平,即潜在的国民收入水平上所产生的政 府预算盈余。
不同于实际的预算盈余。实际预算盈余是以实际的国 民收入水平来衡量预算状况的。
一般当实际国民收入水平高于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水 平时,实际盈余就大于充分就业盈余。
4
2)政府收入
税收:国家的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的财政收 入手段。以税负能否转嫁为标准,分为直接税和 间接税。
间接税:可以转嫁,如消费税,关税。影响商品 的相对价格;间接税体现效率影响公平。如商品 税,对商品劳务征税。
直接税:对收入,财产征税不可转嫁,是收入的 再分配,影响收入,即消费者对社会财富的占有 份额。直接税体现公平影响效果。所得税,以纳 税人的净所得纯收益/纯收入为课税对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