炙甘草饮片生产工艺规程

合集下载

炙甘草工艺 验证报告附工艺规程

炙甘草工艺  验证报告附工艺规程

一、封面编号:炙甘草工艺验证报告验证小组:批准人:日期:年月日二、验证结果评价及建议验证结果评价及建议报告三、生产工艺:附炙甘草生产工艺规程四、验证合格证验证项目申请表验证方案审批表炙甘草生产工艺验证方案目的:对炙甘草生产工艺进行验证,验证生产工艺的可行性和稳定性,保证产品质量。

范围:适用于炙甘草、炙款冬花、炙麻黄、炙黄芪等蜜炙类饮片生产工艺的验证。

责任:验证小组负责对此工艺的验证,生产人员协助操作。

内容:1. 材料与设备甘草、炼蜜、容器具、磅秤、直线往复式切药机、筛选机、炒药机。

2. 方法依据炙甘草生产工艺规程进行生产。

3. 投料:分三批投料,每批投料数量见下表。

4. 验证工序4.1 净制4.1.1操作方法:按净制工序岗位操作规程及炙甘草生产工艺净制项下的规定进行操作。

4.1.2操作参数:手工拣出杂质,剪除残茎及须根。

4.1.3验证目标:按以上方法生产出的中间产品,其杂质含量是否符合其质量标准的规定。

并具有稳定性。

4.1.4.取样:从净制样品中随机抽取5个点采样进行检查。

4.1.5净制耗率:将净制后饮片称重(含取样样品重),计算挑选耗率。

净制耗率(%)=〔药材投料量-净制后饮片重量(含取样样品重量)〕/药材投料量×100% 4.1.6杂质:以上试验所得样品,挑出未净选干净的杂质和非药用部位,计算杂质含量。

计算公式:杂质含量(%)=杂质和非药用部位量/样品量×100%4.1.7合格标准:4.1.7.1杂质含量:不得大于2%.4.1.7.2净制耗率:不得大于5%。

4.1.8实验批次:本试验重复3次,并填写验证记录。

4.1.9验证数据记录:杂质含量批次 02附录符合规定√不符合规定×操作人计算人复核人4.2洗润4.2.1操作方法:按洗润工序岗位操作规程及炙甘草生产工艺洗润项下的规定进行操作4.2.2操作参数:浸洗;闷润。

闷润时间12小时。

每4小时翻动及淋水一次,淋水量以无积水为标准。

炙甘草饮片生产工艺规程

炙甘草饮片生产工艺规程

1.产品概述1.1 品名:炙甘草,成品代码CP10312。

1.2 性状: 本品呈类圆形或椭圆形切片。

略有黏性。

具焦香气,味甜。

1.3 性味与归经:甘,平。

归心、肺、脾、胃经。

1.4 功能与主治:补脾和胃,益气复脉。

用于脾胄虚弱,倦怠乏力,心动悸,脉结代。

1.5 用法用量:2〜10g。

1.6 规格与包装规格:1kg/包、2kg/包、5kg/包。

1.7贮存:置通风干燥处,防蛀2.处方依据及制法2.1 依据:《中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江西中药炮制规范》(2008年版)。

2.2 处方甘草蜂蜜2.3 批量每批按100kg进行换算物料消耗定额。

2.4制法取原药材,净制,蜜炙。

3.生产工艺流程图4.饮片生产过程、工艺条件及质量风险控制点和风险控制措施4.1生产准备4.1.1 文件准备4.1.1.1中药饮片批生产指令明确了饮片批品种名称、批号、生产批量、检验单号、投料量等。

4.1.1.2中药饮片批包装指令明确了包装品种名称、规格、批号、包装批量、包装用量等。

4.1.1.3生产品种应有质量标准、工艺规程、岗位标准操作程序。

4.1.1.4生产地点应有卫生要求的文件规定和卫生清洁标准操作程序。

4.1.1.5使用设备应有相应的设备操作、维护保养、清洁标准操作程序。

4.1.1.6容器具清洁应有相应的标准操作程序。

4.1.1.7应有岗位所需生产记录(含清场),工序运行状态标志、设备运行状态标志、物料领料单等空白表格。

4.1.1.8其他有关执行文件。

4.1.1.9上述文件均应为现行文件。

4.1.2物料准备4.1.2所用物料与中药饮片批生产指令或中药饮片批包装指令或工艺规程相符。

4.1.2.1核对领(配)料单或物料标签等内容,如物料名称、批号、合格证或检验报告书(检验单号)等,应准确无误。

4.1.2.2检查物料外包装或容器,应完好、清洁、物料无污染,并称量、复核。

4.1.3现场检查4.1.3.1检查生产场所清洁、卫生、应符合该区卫生要求,有清洁、清场合格证。

甘草炮制工艺规程

甘草炮制工艺规程

目的:建立一个规范的甘草炮制工艺规程。

范围:本规程适用于甘草炮制的生产全过程。

职责:生产技术部、工艺员、车间操作人员、QA人员对本规程的实施负责。

依据:《中国药典》(2005)、江苏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2002)内容:一、产品概述【品名】甘草,炙甘草。

【来源】本品为豆科植物甘草 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胀果甘草 Glycyrrhiza inflata B或光果甘草 Glycyrrhiza glabra L. 的干燥根及根茎。

春、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晒干。

【产地】主产内蒙古,东北,西北等地。

【性状】甘草为类圆形或椭圆形的厚片,切面黄白色,略显纤维性,中间有一较明显的环及放射状纹理,有裂隙。

周边外皮松紧不一,粗糙,具细纵皱纹,棕红色,棕色或灰棕色。

质坚,有粉性。

气微,味甜而特殊。

炙甘草形如甘草片,表面红棕色或灰棕色,微有光泽,切面黄色至深黄色,形成层环明显,放射线状。

质稍黏,具焦香气,味甜。

【性味与归经】甘,平。

归心,肺,脾,胃经。

【功能与主治】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

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痈肿疮毒,缓解药物毒性、烈性。

炙甘草补脾和胃,益气复脉。

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动,脉结代。

【规格】2-4mm【用量】1.5~9g。

【贮藏】置阴凉干燥处,防蛀。

二、工艺流程图【甘草】净选(去杂质、筛去灰屑、非药用部分)——洗润(洗药时间、闷润时间)——切制(片厚)——干燥(水分、温度、铺料厚度、时间)——精选包装(药屑、装量差异)【炙甘草】净选(去杂质、筛去灰屑、非药用部分)——洗润(洗药时间、闷润时间)——切制(片厚)——干燥(水分、温度、铺料厚度、时间)——炒制(辅料投量)----精选包装(药屑、装量差异)三、加工炮制操作过程及工艺条件【甘草】(1)净选:将甘草置挑选台除去杂质、筛去灰屑、非药用部分,大小条分开,分成两个档次。

甘草炮制生产工艺规程

甘草炮制生产工艺规程

1、目的、范围及责任1.1、目的:建立甘草饮片生产工艺规程,使其生产操作规范化、标准化,符合本公司生产实际和GMP 的管理要求,保证生产出的产品质量均一、稳定。

1.2、适用范围:本工艺规程适用于甘草炮制的全过程,是各部门共同遵循的技术准则。

1.3、责任:生产车间按该工艺规程组织生产和按该规程编制标准操作程序,生产部、质量管理部负责监督该规程的实施。

2、产品概述2.1药品名称品名:甘草汉语拼音:Gancao2.2药材来源本品为豆科植物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胀果甘草Glycyrrhiza inflata Bat.或光果甘草Glycyrrhiza glabra L.的干燥根和根茎。

春、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晒干。

2.3功能主治: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

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痈肿疮毒,缓解药物毒性、烈性。

2.4性味与归经:甘,平。

归心、肺、脾、胃经。

2.5性状:根呈圆柱形,长25~100cm,直径0.6~3.5cm。

外皮松紧不一。

表面红棕色或灰棕色,具显著的纵皱纹、沟纹、皮孔及稀疏的细根痕。

质坚实,断面略显纤维性,黄白色,粉性,形成层环明显,射线放射状,有的有裂隙。

根茎呈圆柱形,表面有芽痕,断面中部有髓。

气微,味甜而特殊。

2.6商品名:甘草2.7 等级/规格:统2.8 包装规格:聚乙烯袋装, 250g/500g/袋。

2.9 复验期:暂定12个月。

2.10贮藏: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3、法定制法和依据3.1法定制法:除去杂质,洗润净,切制,干燥。

3.2依据:《中国药典》2015年版。

3.3批量:30kg3.4所用的原辅料清单和处方量:5、生产操作过程5.1领料车间领料人根据生产指令开具领料单,经车间主任审批签字后,领料人凭领料单去仓库领料,领料时应同发料人一起复核所领物料的品名、批号、数量、质量,然后双方在领料单上签字。

炙甘草工艺验证报告附工艺规程

炙甘草工艺验证报告附工艺规程

炙甘草工艺验证报告附工艺规程炙甘草是一种非常常见的中草药,用途广泛。

炙甘草工艺是将生的甘草经过炙烤处理,使其功效更好,更易吸收,同时也增加了其药性。

下面将会附上炙甘草工艺的具体验证报告并附上工艺规程。

一、炙甘草工艺验证报告:炙甘草是将野生甘草(黄芪科植物)的根部进行炙烤处理得到的。

这种工艺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并且在中草药的使用中广泛应用。

为了验证炙甘草工艺的有效性,我们进行了以下验证实验。

1.实验目的:验证炙甘草工艺对甘草的药效提升及其对人体的安全性。

2.材料与方法:(1)材料:野生甘草,通过洗净并晾干后得到。

(2)方法:将野生甘草分为两组,一组进行炙烤处理,另一组作为对照组。

处理方法为使用炭火进行炙烤,炙烤温度为100-120摄氏度,时间为1小时。

处理后的甘草进行药效检测及毒性测试。

3.结果与讨论:(1)药效提升:通过对炙甘草和对照组甘草进行药效测试,结果显示炙甘草的药效较对照组明显提升,具有明显的抗炎、抗菌和抗氧化作用。

这可能是由于炙烤处理后,甘草中的有效成分更容易释放出来,吸收更加迅速。

(2)毒性测试:通过对炙甘草和对照组甘草进行毒性测试,结果显示两组甘草样品都没有明显的毒性反应,对人体是安全的。

综上所述,炙甘草工艺能够提升甘草的药效,并且对人体没有明显的毒性反应,是一种有效且安全的处理工艺。

二、炙甘草工艺规程:以下是炙甘草的具体工艺规程:1.材料准备:(1)野生甘草:采集新鲜的野生甘草,切割成根部备用。

2.工艺步骤:(1)洗净甘草:将野生甘草用清水洗净,去除表面的泥沙和杂质。

(2)晾干:将洗净的甘草晾干,直到其含水量在10%以下。

(3)炙烤处理:将晾干的甘草放入炭火上进行炙烤处理。

炙烤温度为100-120摄氏度,时间为1小时。

(4)冷却:将炙烤处理后的甘草晾凉,待其完全冷却后即可使用。

(5)储存:将炙甘草存放在干燥、清洁、避光的地方。

以上就是炙甘草工艺的详细验证报告以及工艺规程。

这种工艺既提高了甘草的药效,又保证了其安全性,是一种常用的中草药处理方法。

甘草饮片工艺规程

甘草饮片工艺规程

1.目的:规范甘草饮片、炙甘草的生产工艺,使甘草饮片、炙甘草相关SOP 的制定有章可循,确保产品质量。

2.范围:适用于甘草饮片、炙甘草的整个生产过程。

3.职责:车间工艺质量管理人员、各工序操作人员及QA监督员对本规程的实施负责。

4.产品概述4.1 产品名称:甘草4.2 汉语拼音:Gancao4.3 来源:本品为豆科植物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胀果甘草Glycyrrhiza infata Bat.或光果甘草Glycyrrhiza glabra L.的干燥根及根茎。

4.4 性状:甘草呈类圆形或椭圆形厚片。

切面略显纤维性,黄白色,粉性,中间有一明显的环(形成层)及放射状纹理,有裂隙。

表面红棕色或灰棕色。

气微,味甜而特殊。

炙甘草切面黄色至深黄色,微有光泽,质稍黏。

具焦香气,叶甜。

4.5 性味与归经:甘,平。

归心、肺、脾、胃经。

4.6 功能与主治:甘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

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痈肿疮毒,缓解药物毒性、烈性。

炙甘草补脾和胃,益气复脉。

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动悸,脉结代。

4.7.甘草饮片用于提取维C 银翘片所使用的浸膏。

5. 工艺流程6.生产场所及设备6.1.主要操作间的名称和要求6.2.主要生产设备型号和编号6.3.关键设备的操作方法7. 生产步骤及工艺参数7.1.净选:将甘草置挑选台上除去杂质、筛去灰屑及非药用部分。

7.2.淘洗:将净选好的甘草投入到XY-900洗药机中,按照《XY-900洗药机标准操作程序》(SOP PO2001)开启洗药机,将甘草反复翻洗至药材无泥沙、土,出水管水质澄清,方可放出药材。

7.3.切制:7.3.1按照《WQ-500万能型切药机标准操作程序》(SOP PO2005)调节传送带速度,使药材切制长度为1-2cm(用于多功能提取)或3-4cm(用于普通提取)的药材段。

炙甘草工艺规程

炙甘草工艺规程

炙甘草工艺规程
咱来说说这炙甘草的工艺规程哈。

炙甘草啊,就像是厨房里的一道美味菜肴,得精心炮制才行呢!
你看啊,选原料就跟挑菜一样重要。

得挑那些个品质好的甘草,就像挑新鲜水嫩的蔬菜一样,可不能马虎。

然后呢,就该炮制啦。

就好比炒菜要掌握火候,炙甘草也得把握好那个度。

得用适量的蜂蜜,把甘草拌匀了,让每一片甘草都能均匀地裹上那层“甜蜜的外衣”。

这过程啊,就好像给甘草穿上了一件漂亮的衣裳。

接下来就是加热炒制啦。

这可得有耐心,不能急。

要慢慢地炒,就像小火慢炖一样,让蜂蜜和甘草充分融合,相互渗透。

你想想,要是火大了,那不就糊了嘛,就跟菜炒糊了一样,那可不行。

炒到啥程度呢?得炒到甘草颜色加深,变得油亮油亮的,闻起来还有股甜甜的味道。

这时候啊,就差不多大功告成啦。

炙甘草做好了,用处可大着呢!它就像是一味神奇的调料,能让很多药方变得更完美。

它能调和药性,让那些药在一起更好地发挥作用,就像一群小伙伴在一起愉快地玩耍。

咱平时要是身体有点不舒服,说不定就有炙甘草的功劳呢。

它能帮咱缓解不适,让咱能更快地恢复健康。

这多好呀!
你说,这炙甘草的工艺规程是不是很有意思?就像我们做饭一样,要用心去做,才能做出美味又有效的炙甘草来。

咱可不能小瞧了这小小的一味药,它背后的工艺可是凝聚了咱老祖宗的智慧呢!
所以啊,对待炙甘草的工艺规程,咱得认真,得像对待宝贝一样。

只有这样,才能让炙甘草发挥出它最大的作用,为我们的健康保驾护航呀!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儿呢?。

炙甘草的工艺流程

炙甘草的工艺流程

炙甘草的工艺流程
《炙甘草的工艺流程》
嘿,咱今儿就来说说炙甘草的工艺流程。

你知道吗,这炙甘草的制作啊,就像一场奇妙的旅程。

有一次我去参观一个中药作坊,就亲眼看到了炙甘草的制作过程。

首先啊,得挑选那些长得好的甘草,就像挑水果一样,要挑那些个大饱满、色泽好的。

工人们可认真啦,一个一个仔细地看,绝不放过任何一个有瑕疵的。

然后呢,就把挑好的甘草放到锅里,这锅啊,那可是专门用来炮制中药的。

接着就开始炒啦,就跟咱在家里炒菜似的,不过这可得掌握好火候,不能太急也不能太慢。

工人们拿着铲子不停地翻动,那神情专注得很呢。

在炒的过程中,还得不停地添加一种神秘的液体,听说是蜂蜜呢。

这蜂蜜加进去,就像是给甘草穿上了一件甜甜的外衣。

然后就继续翻炒啊翻炒,让蜂蜜和甘草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等炒得差不多了,就把炙甘草拿出来晾凉。

哇,那晾凉的过程就像是等待一件宝贝诞生一样。

最后,这些炙甘草就变得油亮亮的,特别好看。

哎呀,这就是炙甘草的工艺流程呀,是不是挺有意思的。

经过这么一系列的操作,才成就了我们看到的炙甘草呢。

以后再看到炙甘草,我就会想起那次参观的经历,想起那些认真的工人和神奇的制作过程啦!。

甘草生产工艺规程

甘草生产工艺规程

文件名称甘草生产工艺规程文件编号STP-SC-11048-10颁发部门行政部分发部门生产技术部、质量管理部制定人审核人批准人审核日期批准日期生效日期目的:建立一个规范的甘草炮制工艺规程。

范围:本规程适用于甘草炮制的生产全过程。

职责:工艺员、车间操作人员、QA人员对本规程的实施负责。

依据:《中国药典》(2010年版)。

内容:一、产品概述【品名】甘草、炙甘草。

【来源】本品为豆科植物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胀果甘草Glycyrrhiza inflata Bat.或光果甘草Glycyrrhiza glabra L.的干燥根及根茎。

春、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晒干。

【产地】内蒙古。

【性状】甘草:本品为类圆形或椭圆形厚片。

外表皮红棕色或灰棕色。

切面略显纤维性,黄色,粉性,形成层环明显,射线放射状。

气微,味甜而特殊。

炙甘草: 本品呈类圆形或椭圆形切片。

外表皮红棕色或灰棕色,微有光泽。

切面黄色至深黄色,形成层环明显,射线放射状。

略有黏性。

具焦香气,味甜【性味】甘草:甘,平。

归心、肺、脾、胃经。

炙甘草:甘,平。

归心、肺、脾、胃经。

【功能与主治】甘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

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痈肿疮毒,缓解药物毒性、烈性。

炙甘草:补脾和胃,益气复脉。

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动悸,脉结代。

【规格】厚片(2-4mm) ,炙制。

【用法与用量】1.5~9g。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二、工艺流程及质控点【甘草】净选(杂质、霉变部分、非药用部分)——洗润(洗净、润药时间)——切制(切制规格) ——干燥(温度、时间、水分)——整理(药屑、异形片)——包装(装量差异、标签内容)——待验入库【炙甘草】净选(杂质、霉变部分、非药用部分)——洗润(洗净、润药时间)——切制(切制规格) ——干燥(温度、时间、水分)——整理(药屑、异形片)——炒制(火候、时间、投料量、生糊片及药屑)——包装(装量差异、标签内容)——待验入库三、生产操作过程及工艺条件:【甘草】1. 净选:将甘草置挑选台除去杂质、霉变部分、非药用部分,大小分档。

炙甘草饮片炮制工艺研究

炙甘草饮片炮制工艺研究

炙甘草饮片炮制工艺研究发表时间:2019-04-18T10:20:49.827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19年第02期作者:王稼农1,吴燕2,苏加乐2,陈建雄2,张纲2* [导读] 该工艺制备的炙甘草饮片成品率及甘草苷、甘草酸含量高,工艺合理。

(1.广西食品药品检验所,广西南宁 530021;2.广西慧宝源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广西钦州 535000)摘要:目的:优选炙甘草饮片的炮制工艺。

方法:以水分、甘草苷、甘草酸含量为指标,对炙甘草饮片炮制工艺中甘草药材软化方式、软化时间、干燥温度、蜜炙后甘草干燥方式进行研究,优选最佳炮制工艺。

结果:炙甘草饮片的最佳炮制工艺:用水喷淋净制,蒸制10min,切厚片,60℃烘箱中干燥30min,过1号筛,蜜炙后用电磁炉1000w炒制30min。

结论:该工艺制备的炙甘草饮片成品率及甘草苷、甘草酸含量高,工艺合理。

关键词:甘草;炮制工艺;蜜炙;炙甘草甘草的炮制方法在历史上有多种记载:剉、炒、酥炙、酒蒸、浆水炙、粳米拌炒、蜜水炙、盐水炙、猪胆汁浸等,其中所用辅料及加工炮制方法多样,在宋代、明代本草著作中多有体现。

现代临床主要使用甘草片和蜜炙甘草片两种[1]。

甘草蜜炙后功能主治的侧重点由清热转为补脾,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动悸,脉结代[2]。

1 仪器与试剂1.1 仪器DYQ参茸切片机(浙江省瑞安市永历制药机械有限公司,型号DYQ-401B);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上海跃进医疗器械厂,型号101-4);快速水分测定仪(泰州市精泰仪器仪表有限公司,型号JT-K10);电子天平(常熟市双杰测试仪器厂,型号JJ1000);数控超声波清洗器(昆山市超声仪器有限公司,型号KQ-500DA);高效液相色谱仪(日本岛津,型号LC-20A)。

1.2 试剂甘草苷对照品(中检院,批号111610-201607);甘草酸对照品(中检院,批号110731-201619);乙腈(色谱纯,赛默飞世尔科技有限公司,批号178495);甲醇(色谱纯,赛默飞世尔科技有限公司,批号178502);磷酸(分析纯,西陇科学股份有限公司,批号180428 1);水为娃哈哈纯净水。

年产500吨蜜炙甘草饮片生产工艺设计炮制依据

年产500吨蜜炙甘草饮片生产工艺设计炮制依据

年产500吨蜜炙甘草饮片生产工艺设计炮制依据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本文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e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 they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s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为了确保蜜炙甘草饮片的质量和稳定性,制定一套科学的生产工艺至关重要。

炙甘草工艺规程

炙甘草工艺规程

目录2、生产工艺流程:4、质量监控:见“SCGL540501 炙甘草生产关键工序质量监控要点”。

5、原辅料、半成品、成品质量标准5.1 甘草原料质量标准:见“ZLJS100101 原药材质量标准”。

5.2 炙甘草中间产品质量标准:见“ZLJS400101 饮片中间产品质量标准”。

5.3 炙甘草成品质量标准:见“ZLJS500101 饮片成品质量标准”。

6、包材质量标准和文字说明6.1 包材质量标准:见“ZLJS300101~ZLJS300601包装材料质量标准”6.2 包装说明文字:品名:炙甘草规格:产地:重量:产品批号:生产日期:贮藏:置干燥处生产企业:7、生产区的工艺卫生要求7.1 生产区卫生要求:执行“CSGL001401一般生产区环境卫生管理规程”,7.2 生产区清洁工作要求:执行“CSSOP000301一般生产区厂房清洁规程”, 7.3 生产区人员卫生要求:执行“SCGL000101一般生产区个人卫生规程”,7.4 生产区工作服管理要求:执行“SCGL005701一般生产区工作服管理规程”9、技术经济指标核算9.2包装材料物料平衡使用量+残损量+剩余量塑料袋物料平衡= ×100%(99.0-101.0%) 本批领用量使用数+残损数+剩余数标签物料平衡= ×100%(99.0-101.0%) 本批领用数10、技术安全及劳动保护10.1 员工转岗或新工上岗前均要进行安全操作培训,熟悉本岗位的操作要点、质控要点及注意事项。

10.2 严格按工艺规程和岗位标准操作程序操作,切忌擅改工艺和岗位操作方法,工作应严肃认真。

10.3 电机设备严禁用水直接冲洗,清洁时亦不可用湿布擦拭。

在确保一切准备工作就绪后方可开机,以防轧手等事故发生。

10.4 设备定期保养,严格按设备维护保养管理制度操作使用。

10.5 拣选、切药、干燥、筛分等产尘、产湿岗位应有除尘排湿装置。

11、劳动组织和岗位定员11.1 劳动组织11.1.1 由生产制造部下达生产指令,车间依此组织生产。

甘草生产工艺规程

甘草生产工艺规程

甘草生产工艺规程目的:建立一个规范的甘草炮制工艺规程。

范围:本规程适用于甘草炮制的生产全过程。

职责:工艺员、车间操作人员、QA 人员对本规程的实施负责。

依据:《中国药典》(2010年版)。

内容:一、产品概述【品名】甘草、炙甘草。

【来源】本品为豆科植物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胀果甘草Glycyrrhiza inflata Bat. 或光果甘草Glycyrrhiza glabra L.的干燥根及根茎。

春、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晒干。

【产地】内蒙古。

【性状】甘草:本品为类圆形或椭圆形厚片。

外表皮红棕色或灰棕色。

切面略显纤维性,黄色,粉性,形成层环明显,射线放射状。

气微,味甜而特殊。

炙甘草: 本品呈类圆形或椭圆形切片。

外表皮红棕色或灰棕色,微有光泽。

切面黄色至深黄色,形成层环明显,射线放射状。

略有黏性。

具焦香气,味甜【性味】甘草:甘,平。

归心、肺、脾、胃经。

炙甘草:甘,平。

归心、肺、脾、胃经。

【功能与主治】甘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

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痈肿疮毒,缓解药物毒性、烈性。

炙甘草:补脾和胃,益气复脉。

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动悸,脉结代。

【规格】厚片(2-4mm) ,炙制。

【用法与用量】1.5~9g 。

【贮藏】臵通风干燥处,防蛀。

二、工艺流程及质控点【甘草】净选(杂质、霉变部分、非药用部分) ——洗润(洗净、润药时间) ——切制(切制规格) ——干燥(温度、时间、水分)——整理(药屑、异形片)——包装(装量差异、标签内容)——待验入库【炙甘草】净选(杂质、霉变部分、非药用部分) ——洗润(洗净、润药时间) ——切制(切制规格) ——干燥(温度、时间、水分)——整理(药屑、异形片)——炒制(火候、时间、投料量、生糊片及药屑)——包装(装量差异、标签内容)——待验入库三、生产操作过程及工艺条件:【甘草】1. 净选:将甘草臵挑选台除去杂质、霉变部分、非药用部分,大小分档。

甘草片、炙甘草生产工艺规程

甘草片、炙甘草生产工艺规程

xxxxxxxxxx有限公司生产工艺规程1 目的:建立甘草片、炙甘草生产工艺规程,用于指导现场生产。

2 范围:本规程适用于甘草片、炙甘草饮片(净料)的生产过程。

3 职责:生产部、饮片车间、质保部。

4 制定依据:《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修订版)《中国药典》2020年版。

5 产品概述:5.1 产品基本信息5.1.1产品名称:甘草片、炙甘草5.1.2规格:饮片:厚片净料:统5.1.3性状:甘草片:本品呈类圆形或椭圆形的厚片。

外表皮红棕色或灰棕色,具纵皱纹。

切面略显纤维性,中心黄白色,有明显放射状纹理及形成层环。

质坚实,具粉性。

气微,味甜而特殊。

炙甘草:本品呈类圆形或椭圆形切片。

外表皮红棕色或灰棕色,微有光泽。

切面黄色至深黄色,形成层环明显,射线放射状。

略有黏性。

具焦香气,味甜。

5.1.4企业内部代码:甘草片炙甘草5.1.5性味与归经:甘,平。

归心、肺、脾、胃经。

5.1.6功能与主治:甘草片: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

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痈肿疮毒,缓解药物毒性、烈性。

炙甘草:补脾和胃,益气复脉。

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动悸,脉结代。

5.1.7用法与用量:2~10g。

5.1.8贮藏: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5.1.9包装规格:饮片:3g/袋;5g/袋;10g/袋;60g/罐;80g/罐;100g/罐;0.5kg/袋;1kg/袋;10kg/袋;15kg/袋;18kg/袋;20kg/袋;25kg/袋;30kg/袋;50kg/袋。

净料:10kg/袋;15kg/袋;18kg/袋;20kg/袋;25kg/袋;30kg/袋;40kg/袋;45kg/袋;50kg/袋。

5.1.10贮存期限:36个月5.2 生产批量:5~100000kg5.3辅料:蜂蜜。

每100kg甘草片,用炼蜜25kg。

5.4生产环境:一般生产区6 工艺流程图:6.1 甘草片生产工艺流程图:6.2 炙甘草生产工艺流程图:6.3 生产操作过程与工艺条件:6.3.1领料6.3.1.1饮片车间根据批准的批生产指令,填写领料单到原料库领取甘草原料。

炙甘草的工艺流程

炙甘草的工艺流程

炙甘草的工艺流程炙甘草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其具有止咳化痰、清热解毒、润肺止咳等功效,被广泛应用于中医药领域。

炙甘草的加工工艺对其药效和品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下面我们来详细介绍一下炙甘草的加工工艺流程。

一、选料炙甘草的选料是制作高品质炙甘草的第一步。

选料时应选择质地细腻、色泽均匀、无虫蛀、无霉变等现象的干净新鲜甘草。

同时还要根据加工的需要,控制甘草的长度和粗细。

一般来说,甘草的长度以15-25厘米为宜,不宜过长或过短。

进货后应先检查外观,有无虫蛀、霉变、异味等,然后再经过质量检验,筛选出符合质量要求的原料。

二、清洗清洗是炙甘草加工的关键步骤,也是确保甘草质量的重要环节。

首先将选好的甘草进行浸泡,以软化甘草的表皮,使其易于清洗和除杂。

然后用清水对甘草进行多次深度清洗,直至水清洁为止。

清洗的过程中要避免使用过硬的刷子或者硬物擦洗,以免损伤甘草的表面。

另外,清洗时还需对甘草的内部进行清理,去除杂质和泥沙。

三、晾晒清洗完成后,将甘草放在通风干燥的地方,进行晾晒。

晾晒的主要目的是使甘草内部的水分蒸发掉,增加甘草的硬度和降低水分含量。

经过晾晒处理后的甘草,不仅保存时间更长,而且更有利于后续的加工操作。

晾晒的时间通常在3-5天左右,具体时间根据当地的气候和天气情况而定。

四、修整甘草经过晾晒后,需要进行修整。

主要是对甘草的外表进行整理,使其看起来更加平整、整洁。

在修整的过程中,需要对甘草进行裁剪和修剪,去除多余的部分和不符合要求的部分。

同时还需检查甘草的质量,确保没有虫蛀、裂纹等问题。

修整后的甘草,外表整齐,没有杂质,符合加工要求。

五、炙制炙甘草的最后一道加工工序就是炙制。

炙制的目的是去除甘草的草腥味,增加其甘甜味,并提高其理化性质。

首先需要将修整好的甘草放入炙炉中进行炙制。

在炙制的过程中,需要控制时间和温度,以保证甘草的质量。

一般来说,炙制的时间在3-5分钟左右,温度在300-350摄氏度。

炙制后的甘草颜色呈暗褐色,有一股浓浓的甜香味。

【中药生产工艺规程】炙甘草工艺规程标准管理

【中药生产工艺规程】炙甘草工艺规程标准管理

炙甘草工艺规程标准管理
4、炙甘草产品工艺流程图
标准管理规程
标准管理规程
标准管理规程
标准管理规程
6.物料平衡的计算及其平衡限度。

7、成品收率
成品收率= ×100%≥90.0%
9.原辅料、包装材料消耗定额
9.1原辅料消耗定额(按300kg计算)
9.2包装材料消耗定额
9.2.1按300kg计算、36kg/件、1kg/袋规格包装
9.2.2按300kg计算、30kg/件、2kg/袋规格包装
10.设备一览表主要设备生产能力、型号
标准管理规程
标准管理规程
13.工艺卫生
执行的管理规程及清洁规程编号如下表(具体内容参见各项目下规程)
14.动力消耗定额、综合利用与“三废”处理
14.1动力消耗定额:
14.2综合利用与三废处理:
14.2.1严格执行厂订制度及各种标准作规定,保证生产用料得以充分利用。

14.2.2加强管理,降低物料及水电汽的消耗,减少损失率。

14.2.3对本车间的废料,及时进行处理。

15. 变更历史。

炙甘草的炮制方法

炙甘草的炮制方法

炙甘草的炮制方法
炙甘草,又称炙甘草片,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补中益气、清热解毒、缓急止痛的功效。

炙甘草在中医药中应用广泛,炮制方法对其药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下面将介绍炙甘草的炮制方法。

首先,炙甘草的原料是甘草。

甘草在采收后,要进行晒干处理,使其含水量降至10%以下。

晒干后的甘草质地较硬,颜色为黄褐色,表面有一层明显的皮孔,这是炙甘草的特征之一。

炙甘草的炮制方法主要包括炙、研、制。

其次,炙的过程是将晒干的甘草置于火上炙烤,使其表面产生一层焦皮。

炙的火候要适中,不可过火,否则会破坏药材的有效成分。

炙烤的时间一般为数分钟,以使甘草表面均匀焦黄即可。

炙过后的甘草,外观呈暗褐色,气味香浓,有明显的特殊气味。

接着,研的过程是将炙过的甘草置于研钵中,用研杵研磨成细末。

研磨时要用力均匀,直至甘草研成细腻的粉末状。

研磨过程中要注意控制力度和速度,以免过度研磨造成药材损耗或粉末不细致。

最后,制的过程是将研磨成的炙甘草粉末按照一定的比例配制成成品。

制作成品时,可以根据具体药方的要求,将炙甘草与其他药材进行配伍,制成颗粒、丸剂或者煎剂等不同剂型。

在制作过程中,要注意控制火候、时间和比例,确保最终成品的药效和质量。

总之,炙甘草的炮制方法是非常重要的,它直接影响着炙甘草的药效和质量。

正确的炮制方法能够充分发挥炙甘草的药用价值,提高药效,减少不良反应,确保药品的安全有效。

因此,在进行炙甘草的炮制时,必须严格按照传统的炮制方法进行操作,以确保药材的质量和药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产品概述1.1 品名:炙甘草,成品代码CP10312。

1.2 性状: 本品呈类圆形或椭圆形切片。

略有黏性。

具焦香气,味甜。

1.3 性味与归经:甘,平。

归心、肺、脾、胃经。

1.4 功能与主治:补脾和胃,益气复脉。

用于脾胄虚弱,倦怠乏力,心动悸,脉结代。

1.5 用法用量:2? 10g。

1.6 规格与包装规格:1kg/ 包、2kg/ 包、5kg/ 包。

1.7 贮存:置通风干燥处,防蛀2. 处方依据及制法2.1 依据:《中国药典》2015 年版一部;《江西中药炮制规范》(2008 年版)。

2.2 处方甘草蜂蜜2.3 批量每批按100kg 进行换算物料消耗定额。

2.4 制法取原药材,净制,蜜炙。

3. 生产工艺流程图4. 饮片生产过程、工艺条件及质量风险控制点和风险控制措施4.1 生产准备4.1.1 文件准备4.1.1.1 中药饮片批生产指令明确了饮片批品种名称、批号、生产批量、检验单号、投料量等。

4.1.1.2 中药饮片批包装指令明确了包装品种名称、规格、批号、包装批量、包装用量等。

4.1.1.3 生产品种应有质量标准、工艺规程、岗位标准操作程序。

4.1.1.4 生产地点应有卫生要求的文件规定和卫生清洁标准操作程序。

4.1.1.5 使用设备应有相应的设备操作、维护保养、清洁标准操作程序。

4.1.1.6 容器具清洁应有相应的标准操作程序。

4.1.1.7 应有岗位所需生产记录(含清场),工序运行状态标志、设备运行状态标志、物料领料单等空白表格。

4.1.1.8 其他有关执行文件。

4.1.1.9 上述文件均应为现行文件。

4.1.2 物料准备4.1.2 所用物料与中药饮片批生产指令或中药饮片批包装指令或工艺规程相符。

4.1.2.1 核对领(配)料单或物料标签等内容,如物料名称、批号、合格证或检验报告书(检验单号)等,应准确无误。

4.1.2.2 检查物料外包装或容器,应完好、清洁、物料无污染,并称量、复核。

4.1.3 现场检查炙甘草饮片生产工艺规程TS-GY-CP-30312-00 第 3 页共10 页4.1.3.1 检查生产场所清洁、卫生、应符合该区卫生要求,有清洁、清场合格证。

4.1.3.2 需用的设备、设施应完好,有正常标志。

4.1.3.3 容器具应符合清洁要求,并有“已清洁”标志。

4.1.3.4 计量器具测试范围符合生产要求,并有“检定合格证”,对生产用的测试仪器、仪表按要求进行必要的调试,符合生产需要。

4.1.4 记录4.1.4.1 操作人员检查后填写检查记录,并签名。

4.1.4.2 岗位负责人对检查结果进行复核,符合要求签名确认。

4.1.5 安全检查4.1.5.1 班前要进行检查,有安全检查表的要依安全检查表进行检查。

对运转设备要进行试车听诊、视诊,必要的润滑,和防护措施的检查。

要排除设备的安全隐患。

要做好防冻或降温工作,电气设备要防止漏电伤人、短路或过载起火。

4.2 备料4.2.1 领用前的核对与计算4.2.1.1 备料人员根据中药饮片批生产指令或中药饮片批包装指令核对所需领物料的品名、批号、规格、数量及合格标志等;4.2.1.2 核对无误后,开出领料单由车间管理人员审核、签字,到仓库领料;4.2.1.3 发现以下问题时领料不得进行;①未经检验或检验不合格的物料;②包装容器内无标签或物料标识卡、合格证;③因包装被损坏、内容物已受到污染;④已霉变、虫蛀、鼠蛟烂;⑤在仓库存放已过复验期,未按规定进行复验;⑥其他有可能给产品带来质量问题的异常现象。

4.2.2 物料的称量:4.2.2.1 称量原辅料的衡器应经校验合格,并在有效期内;4.2.2.2 物料称量所用的容器要求不影响物料的化学性质。

严禁用同一容器两次(或多次)称量不同的物料;4.2.2.3 称量时所用的取样器,必须预先作清洁处理,不影响和污染物料;4.2.2.4 未用完的物料要及时封扎,并标出品名、批号、取样量、剩余量等。

4.2.2.5 所有物料称量均要求一人称量,一人复核,谨防差错,并由称量人、复核人签字。

特殊物料的称量需QA人员复核签字。

4.2.2.6 每称完一料要将所用衡器归零复位。

4.2.3 物料进入作业区及标示4.2.3.1 物料进入作业区必须严格遵守物料进入作业区程序;4.2.3.2 被拆去外包装的物料,应重新对物料进行标示,(可挂物料标示卡),内容包括:名称、规格、数量、批号、拆封日期等。

4.3 净选:将按中药饮片批生产指令领取的炙甘草移至净选岗位“待加工”区域。

将药材置于药材净选台上人工挑选, 去除非药用部位,杂质. 一次倾置量不能太多。

净制好的药材装入洁净容器内,称量, 挂好物料标签, 并移至“已加工”区域, 杂质倒入废弃桶内。

4.4 蜜炙:4.4.1 炼蜜:按100kg 净药材用蜂蜜25kg 的比例领取蜂蜜,加入炼蜜锅内,加入少量的开水,开启加热,煮沸,捞去浮在上面的泡沫,煮至溶液温度达到110℃时停止加热,倒入不锈钢桶内,冷却至室温。

4.4.2 拌蜜:将炼蜜加入适量的开水,与药材拌均匀,闷半小时。

4.4.3 炒炙:设定炒药机温度为150℃,按启动炒药机预热约30 分钟,至设定温度时,净净制好的药材倒入炒药机内炒炙,每锅炒炙数量不超过20 公斤,炒至深黄色不沾手时,取出,放凉。

称量, 挂好物料标签, 并移至下道工序。

4.5 筛选:将干燥好的净药材移至选片岗位,用筛选机10 目筛筛去碎屑、灰屑。

筛选好的净药材装入洁净容器内,称量,挂好物料标签。

移至中间站,请验。

4.6 包装:4.6.1 标签打印:根据中药饮片批包装指令填写物料领料单领取标签(合格证)、包装袋,复核品名、规格、数量与包装指令应相符。

根据包装指令由岗位负责人或指定专人盖印(或填入)品名、规格、产品批号、生产日期等。

将盖印(或填入)好的标签发放到包装工序使用。

发放标签要有领用人签名、核对应无误。

4.6.2 内包装:领取检验合格后的中间产品。

按中药饮片批包装指令规格将加工炮炙好饮片称重,手工装入已贴好产品标签(合格证)相应规格的包装袋中,用封口机封口,设置封口机 5 档,并进行检查是否漏气。

4.6.3 取样:在包装过程中按《成品取样标准操作程序》进行取样,填写成品请验单。

4.6.4 入库:包装完成后,填写入库单,移至成品库,挂好待验牌。

检验合格后,挂好合格牌。

4.7 生产结束各工序生产结束后应按规定作好清洁、清场、收率计算、物料结退以及批生产记录等工作。

4.7.1 清洁与清场4.7.1.1 作业人员在加工作业结束后,先将加工好的物料转移到指定处。

4.7.1.2 清理设备、容器、室内产品遗留物。

剩余物料能回收的可作上标示,待下批生产同品种时掺入,不能回收的要及时处理。

4.7.1.3 整理室内器具,清除废物贮器中的废物。

4.7.1.4 按清洁操作规程对室内设备、器具、场所进行清洁。

4.7.1.5 QA 人员按要求进行清场检查、评价,符合要求发给清场合格证,不符合要求,按程序重新清场。

4.7.2 结料与退料4.7.2.1 每个工序每批产品生产结束后,都必须进行物料使用情况的统计,应符合规定定额;4.7.2.2 剩余的原辅料经检查质量、数量后应及时封装,防止污染。

包装上注明名称、剩余数量、封装日期、封装人、复核人等,退库或退回车间暂存间,并做好记录。

4.7.2.3 当物料结算发生偏差时,应按偏差处理程序及时处理,并记录。

4.7.3 批生产记录:4.7.3.1 批生产记录各岗位记录由岗位操作人员填写,岗位负责人、QA员审核签字,后交车间工艺员汇总、整理、审核。

4.7.3.2 填写岗位生产记录应符合以下条件;①内容真实、记录及时;②字迹清晰,不得用铅笔填写;③不得撕毁或任意涂改,需要更改时不得使用涂改液,应划去后旁边重写,签字并标明日期;④按表格内容填写齐全,不得留有空格,如无内容填写时机用“——”表示,内容与上项相同时应重复抄写,不得作“〃〃”或“同上”表示;⑤品名不得简写;⑥与其他岗位、班组之间有关的操作记录应做到一致性、连贯性;⑦操作者,复核者应填写全姓名,不得只写姓或名;⑧填写日期一律横写,并不得简写。

4.6.3.3 车间主任将整理好批生产记录及时交质量管理部经理审核。

4.8 各工序工艺要点4.8.1 净选:药材净选后要求无杂质和非药用部位。

4.8.2 炒炙:炒至深黄色不沾手.4.8.3 筛选:筛去碎屑、焦屑。

4.8.4 包装:标签打印应正确、清晰,封口机 5 档,封合应严密,不漏气。

4.9.5.5.1 环境卫生:生产区环境卫生按照《一般生产区卫生管理制度》执行。

5.2 工艺卫生5.2.1 一般生产区卫生要求5.2.1.1 本区域按《一般生产区卫生管理制度》执行。

5.2.1.2 本区域内人员按《生产区员工个人卫生管理规定》执行。

5.2.1.3 生产人员健康要求应执行《员工健康管理制度》,凡从事药品生产(工作)的人员,必须健康,每年体检一次,建立健康档案。

患有传染病、皮肤病、体表有伤口者、隐性传染病、精神病者不能从事直接药品生产工作。

5.2.1.4 一般生产区工作服装、清洁用具、模具零配件、消毒剂配制均应执行相应的管理制度。

6. 产品生产过程SOP及执行要求6.1 生产过程执行SOP表表16.2 SOP6.2.1 操作者在生产过程中必须严格执行本工序及相关管理制度,严禁违规操作。

6.2.2 生产管理人员、QA检查员、工艺技术员必须严格按照相关SOP及管理制度检查、落实。

7. 原辅材料、中间产品和成品质量标准及检验规程7.1 原辅材料质量标准和检验规程:7.2 中间产品质量标准和检验规程7.2.1 质量标准:炙甘草中间产品内控质量标准。

7.2.2 检验规程:炙甘草中间产品检验规程。

7.3 成品质量标准和检验规程7.3.1 质量标准:炙甘草饮片成品内控质量标准。

7.3.2 检验规程:炙甘草饮片成品检验规程。

8. 包装材料质量标准8.1 包装材料8.1.1 药用低密度聚乙烯袋8.1.1.1 外形:外表应平整,无污染,允许有轻微的皱纹,但热合处不允许有。

不允许有划伤、烫伤、气泡等现象。

8.1.1.2 详见《药用低密度聚乙烯袋质量标准》。

8.2 标签等包装材料8.2.1 外包装材料主要指标签(合格证)。

8.2.2 详见《合格证(标签)内控质量标准》。

9. 生产场所和主要设备说明9.1 生产场所说明9.2 主要设备说明10. 安全生产与劳动保护10.1 技术安全10.1.1 特殊设备(卧式润药机等),必须按照国家相关规定,每年进行检测,确保设备运行安全、可靠;操作人员必须经过岗位培训和相关培训后,获得上岗证方能上岗操作,严禁无证上岗,确保安全。

10.1.2 加强安全教育,遵守操作规程,做到安全用电、用汽,防火防爆;坚守岗位,巡查设备运转情况,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停止运行并报告上级人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