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管理案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校长是特殊参与者
案例:督导室对某中学督导以后,对学校的教学管理提出了改进意见。针对督导意见,学校经过分析研究,决定以课堂教学为突破口,落实教学常规管理要求,提高教学管理效能,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学校提出了一些具体要求,教研组要每周听课、评课,学校班子成员每周自行听一节课,周五例会前集中听一节课,然后进行评议,在教师例会上对课堂教学情况进行反馈,并提出课堂教学意见。第一节课听下来,校长先从整体上评价了这位教师的教学态度和课堂教学水平,然后从教材处理、教学设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以及教育教学目标的实现上侃侃而谈,有许多细节问题也都想到了。其他成员也就附和着校长的评价谈了自己的对这节课的想法,进行得还算顺利,无论是上课教师,还是其他教师从这节课都有了很多收获,有许多教师也从学校的建议方面着手,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可是,后来的几节课就有了问题,校长评议之后,班子其他成员的评价始终难以超越校长的框架,都是从一些具体问题上提出想法,慢慢地每次评课几乎都成了校长的“一言堂”,其他人的发言就更少了,评课的价值逐渐丧失了。
分析:校长作为学校管理者,对于管理中的问题及时研究改进,尤其是从课堂教学出发,落实教学常规要求,提高教学管理效益,可以说是抓住了关键环节,开展全校性的听课评课活动,是解决课堂教学问题的有效手段,特别是从学校领导班子开始,以身作则,坚持听课评课,对
教师就更加具有引导性。通过听课,可以发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于学校整体工作的推进是大有好处的。
为什么后来评课逐渐失去了功效呢?这是因为校长在评课过程中的角色定位出了问题。听课之后的评课,校长是一个组织者,也是一个参与者。作为组织者,要引导班子其他成员发表意见,谈出自己的真实感想,对一节课的评价毕竟还是带有主观性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每人发表自己的看法,然后争论、讨论,就更能体现出评课的意义。作为参与者,校长也要积极发言,要有自己的想法和意见,从上面的案例中可以看出校长就是一个教学管理的行家里手,评价也是中肯和符合实际的。但是,我们要注意到校长又是一个特殊的参与者,校长的身份决定了校长发言的权威性,一言既出,其他成员是不会反对的,更不会去争论,可是评课过程和工作过程有所不同,应该是一个发扬民主的过程,每个人的意见都是有价值的,校长第一个发言,就会压制其他人的意见,就可能听不到更多的想法,这对于评课又是有害的。
不管自己有没有意识,校长的身份在学校里是一个特殊符号,无论正式场合还是非正式场合都体现出这种特殊性。比如,教师常常把校长对自己的态度当作对自己的工作评价,见面的一个普通问候,就会被教师看作尊重,而不打招呼,就会伤害一个教师的工作积极性,自己可能不会觉察,但是其他教师还是会有感受的。很多时候,校长的表扬就会被看作学校的肯定,校长的批评就会被看作学校的不满,校长的发言就会被看作学校的态度,作为校长一定要注意这种特殊性。
管理者的素质和影响力
案例:一年一度的国庆节就要到了,适逢某中学新建了教学大楼,所以学校准备借节日之机开一个庆祝大会。某日,学校领导召开了节日庆祝活动的准备工作会,没想到却遇到了麻烦……
原来,该学校庆国庆的传统节目是文艺演出,每年这个时候,老师们都要为演出忙碌、准备,今年校长说要隆重一些,还要进行节目的评比,老师们更是不敢懈怠,有的班上课时间把学生抽出来练节目,耽误了上课;有的家长想让孩子参加活动,但没有选上,也有了意见。
在会上,校长要大家讨论庆祝活动的问题,一些老师想好要提提建议。一位老师首先开口:“校长,我们国庆总搞文艺演出,没有什么新意。而且,没有节目的学生家长还有意见,不如改为游艺会或别的什么活动。”另一位老师随声附和说:“是啊,某学校就是以班为单位搞活动,还请家长参与,家长很欢迎,孩子也开心。”校长说:“文艺演出是我校的老传统,既有特色,又能展示我们校的素质教育水平。况且,今年又有教学楼竣工的大事,更应该好好庆祝。计划已经定好,不能改。至于家长有意见,可以让全体学生都上场嘛。”又一位老师插话说:“可是您说要评比,大家都上该没有质量了。”校长说:“你们想想办法嘛。”一位老师说:“很多刊物上都说文艺演出弊多利少,人这么集中,万一有个闪失怎么办?很多学校都不再搞了……”校长打断她的话说:“别人是别人,我们是我们。”老师们都问:“我们为什么一定要演出呢?”校长说:“因为这是我的规定!”再也没有人说话了。
老师们虽然按计划排练了节目,但私下里达成一种“默契”,“再也别提什么建议了,反正他一个人说了算。”
分析:
校长的做法显然是不对的,我们从中至少可以的到三点启示。
1.管理的职能问题
从表面上看,这位校长违反了“民主管理”的原则,没有能听取别人的意见。纠其思想根源,是没有正确理解管理的职能。
传统的管理认为,管理者就是领导者,校长发布命令,教师执行就行了。现代管理理论认为,管理者不仅是指挥者,而且是计划者、组织者、协调者和服务者。校长要努力学习新的知识和好的经验,为学校制定远期和近期的目标;合理安排学校各类人员,使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还要协调学校各个部门之间、各项工作之间、各个人员之间、教师和家长之间的关系,使之能步调一致。除此之外,作为校长,还要树立为教职工服务的思想,为教师解决思想、生活和工作方面的问题,为家长提供家庭教育问题的解决办法,为幼儿创造更好的生活和学习环境,即我们所说的“三服务”(为学生服务、为家长服务、为全体教职工服务)。
2.做决策的程序问题
学校领导在做重大决定以前,要根据民主管理的原则,广泛征求群众意见,才能做出正确的决策。事实上,有效的管理也要求有通畅的信息反馈渠道。
在学校管理中反馈的渠道有两个,即内部的学生--教师--部门负责人--校务会的渠道以及外部的学生--家--
家长组织(家长委员会)--校务会的渠道。这两个渠道可以反映出学校决策的正确与否,校长要充分利用这两个渠道了解信息。
要掌握真实的信息,还要保持信息沟通渠道的畅通。根据研究表明:信息沟通的主要方式有三种:
树型沟通: 星形沟通: 轮形沟通:
这几种沟通方式都常用,哪种比较好呢?要根据每种方式的特点来选择。
(1) 树形沟通:速度快、准确率高,但满意率低,
缺乏配合;
(2) 轮形沟通:速度慢、但每个人都不仅了解自己
的情况,也了解别人的情况,大家都满意,无误率高。
(3) 星型沟通:各方面均居中。
上下级之间的纵向沟通,要求迅速、准确,要用树形;部门之间,无命令色彩而是支持性质的,用星形;重大决策,充分讨论,多方征求意见,同时时间又允许时,可以用轮形沟通。
在本案例中,校长的决定在教师中有很大的阻力,有可能是在决策时没有充分与全体教师进行沟通;当意见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