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绿色通道管理规程简精修订
急诊科绿色通道管理制度
![急诊科绿色通道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3d47f29d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4e92456.png)
急诊科绿色通道管理制度一、绿色通道的适用范围1、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力衰竭、急性脑卒中、严重创伤(包括多发伤、复合伤)、急性呼吸衰竭、急性中毒等危及生命的疾病。
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伤病员。
3、无家属陪同且需紧急救治的患者。
4、其他符合急危重症标准的患者。
二、绿色通道的启动流程1、当患者到达急诊科时,分诊护士应在第一时间进行快速评估,对于符合绿色通道适用范围的患者,立即启动绿色通道。
2、医生迅速到位,对患者进行紧急诊治,并下达相关的医嘱和检查申请。
3、护士立即执行医嘱,包括建立静脉通道、吸氧、心电监护等,并协助患者进行各项检查。
4、同时,通知相关科室(如检验科、影像科、手术室等)做好准备,优先为患者提供服务。
三、人员职责1、急诊科医生(1)负责对患者进行快速准确的诊断和评估,制定治疗方案。
(2)及时下达医嘱,组织抢救工作。
(3)与相关科室进行沟通协调,确保患者得到及时的后续治疗。
2、急诊科护士(1)快速响应医生的指令,准确执行各项护理操作。
(2)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向医生报告。
(3)协助患者进行检查和转运。
3、分诊护士(1)对患者进行初步评估,准确判断是否符合绿色通道条件。
(2)引导患者进入绿色通道,并做好相关登记工作。
4、相关科室人员(1)接到急诊科的通知后,应迅速做好准备,优先为绿色通道患者提供服务。
(2)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检查和报告,并及时反馈给急诊科。
四、医疗服务保障1、优先检查(1)检验科、影像科等科室应优先为绿色通道患者进行检查,确保在最短时间内出具检查结果。
(2)对于需要紧急进行的检查项目,如床边心电图、床边超声等,应立即安排人员进行。
2、优先治疗(1)手术室、介入室等治疗科室应优先安排绿色通道患者的手术和介入治疗。
(2)确保治疗所需的设备、药品和人员随时处于待命状态。
3、欠费救治对于无法及时缴纳医疗费用的绿色通道患者,应先进行救治,不得因费用问题延误治疗。
五、记录与报告1、急诊科医生和护士应详细记录患者的救治过程,包括病情变化、治疗措施、检查结果等。
完整版)急诊绿色通道管理制度
![完整版)急诊绿色通道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4b6ca607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2d.png)
完整版)急诊绿色通道管理制度为了确保急诊危重病人能够及时得到有效的医疗救治,医院决定加强急诊绿色通道管理。
急诊科、手术室、ICU、药房、检验科和功能影像检查等科室必须对进入急诊绿色通道救治的病人提供快速、有序、安全、有效的诊疗服务。
为此,医院制定了以下规定:一、急诊绿色通道的服务对象:1、所有生命体征不稳定的病人;2、预见可能出现危及生命的各类危急重病人;3、需要紧急医学处置,但暂无支付能力的病人。
二、急诊抢救绿色通道的服务原则:以抢救生命为原则,一律实行优先抢救、优先检查和优先住院与医疗相关的手续补办的原则,先救治,后交费。
三、急诊绿色通道的工作制度:1、实行首诊负责制,抢救科室及相关辅助科室的医护人员必须全力抢救,无条件为患者提供方便,不得以任何理由推诿患者,延误患者的最佳诊疗时机。
各科室对盖“绿色通道”专用章的申请单、处方须快速反应优先处理。
2、实行医生和护士24小时值班制度,抢救设备和备用抢救药品齐备,随时做好危重病人和急诊抢救的准备。
3、在抢救过程中,如需院内会诊,被邀科室医生原则上在10分钟内到达。
4、为保证抢救及时,若病人需要进行有创操作的,抢救医生医师应先留取血样,再送检验科进行梅毒、艾滋和乙丙肝的监测。
5、对绿色通道抢救的病人,抢救医师必须尊重患者的知情权,及时告知病情及变化,积极进行医患沟通,根据病情发放病重或病危通知。
6、在进行危重病人急诊抢救的同时,必须向医务科或者总值班报告病情及抢救开展情况。
正常工作日报告医务科,非正常工作时间报告总值班,由医务科或院总值班协调有关科室参与抢救,必要时组织抢救会诊。
7、各科室值班人员(包括医生、护士、医技、药剂、后勤维修保障人员等)接到急诊科急会诊或其它紧急请求后,必须于10分钟内到达急诊科或请求地点,科室人员不得以任何借口推诿。
四、急诊绿色通道的工作程序:1、急诊科发现符合绿色通道开通条件的患者时,须立即报告医生启动“急诊绿色通道”救治程序。
急诊绿色通道管理规程与流程
![急诊绿色通道管理规程与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7e69bc16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d5.png)
急诊绿色通道管理规程与流程1.简介急诊绿色通道是为了提高急诊就诊效率、优化服务质量而设立的一项管理措施。
本文档旨在规范急诊绿色通道的管理规程与流程,以确保患者能够快速、顺利地接受急诊服务。
2.策略与原则优先服务:急症患者应当优先获得就诊,保证及时救治。
公平公正:绿色通道适用于病情紧急、需要急救的患者,不受任何特殊身份或背景的影响。
主动引导:医护人员应主动引导急症患者使用绿色通道,避免拥堵和延误。
3.管理规程3.1 就诊标准急症患者:病情紧急、需要急救的患者。
非急症患者:非紧急状况下就诊的患者。
3.2 急诊绿色通道识别指示标识:在急诊区域内明显标识出绿色通道位置,以方便患者辨认。
渠道引导:通过宣传渠道向患者宣传绿色通道的存在与优势。
3.3 急诊绿色通道流程就诊登记:患者在绿色通道登记处进行简要登记,包括个人信息和主诉描述。
医生评估:急症患者由医生进行迅速评估,确定病情并制定治疗方案。
急诊处理:根据急症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方案,进行紧急治疗和救治措施。
后续安排:针对急症患者需进一步治疗或转院的情况,进行适当的后续安排与指导。
4.监督与评估监督机制:设立监督部门,对急诊绿色通道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与检查。
评估指标:针对急诊绿色通道的效率、公平性和服务质量等方面,定期进行评估与调研。
5.处罚与奖励违规处罚:对故意破坏绿色通道秩序、不按规定进入急诊绿色通道的行为,进行相应处罚。
行为奖励:对积极支持和配合急诊绿色通道工作的个人和单位进行表彰和奖励。
6.引导与宣传社会宣传:通过媒体渠道宣传绿色通道的意义和优势,培养公众的急诊绿色通道意识和行为惯。
内部宣传:向医护人员加强绿色通道的培训与宣传,提高他们对绿色通道工作的重视程度。
以上即是急诊绿色通道管理规程与流程的主要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医疗机构规范急诊服务流程,更好地提供急救救治服务。
急诊绿色通道管理制度
![急诊绿色通道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6b6261cfb8f67c1cfad6b8b4.png)
• 群体中毒患者:对于群体中毒患者应及 时开通“绿色通道”,并启动群体中毒 事件抢救预案,向医务处/院总值班汇报 并联系相关科室抢救。
•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突发的公共事件 (如交通车祸、建筑工地事故等)送至 的患者应及时开通“绿色通道”,并启 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抢救预案,向医务 处/院总值班汇报并联系专科联合抢救。
• 对推诿、拒Biblioteka 收治绿色通道患者的科室、 个人、科主任、护士长,视情节后果, 按照医院相关制度规定,经济、行政从 重处罚。
•谢谢聆听!!
急诊绿色通道管理制度
2015.12.13
绿色通道准入标准
• 急危重症患者:心脏骤停、急性心梗、 脑卒中、休克、急性心衰、急性呼衰、 危重产科等急危重症患者应启动绿色通 道,先行抢救,在不影响抢救的前提下 办理挂号、收费手续。
• 对于送至我院的无姓名、无住址、无支 付能力的“三无病人”,如果患者诊断 不清,病情危重,生命体征不平稳,需 开通“绿色通道”,并同时向院总值班 及辖区派出所汇报。
管理规定
• 各辅助科室对进入急诊“绿色通道”病 人的凭“盖有绿色通道印章”申请单, 优先辅助检查,手术室、血库优先安排 手术和供血,挂号、收费、取药等相关 部门设急诊绿色通道窗口,优先处理。
• 各专科预留一定床位备急诊收治病人, 优先并保证收治绿色通道患者。专科情 况不明时,由首诊科室值班医生负责联 系协调。存在多科情况由临床情况最紧 急,需优先处理的专科负责。必要时由 医务处/总值班(非工作时间)协调。
绿色通道管理制度
![绿色通道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e0416c7e76c66137ef061926.png)
绿色通道管理制度(一)、急救绿色通道是专为急、危、重患者设置的快捷通道,确保急、危、重病人在我院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
任何科室在任何时间不准以任何理由拖延参加抢救。
(二)、医院120急救站接到急、危、重患者呼叫后,应在规定时间赶往现场,及时做好相关的现场和途中的有效救治。
(三)、急诊科接收急、危、重病人时,在积极抢救的同时,如需临床专科医生会诊,可电话通知各临床专科,各专科在接到通知5分钟内派总住院医师或主治以上人员前往会诊。
(四)、急诊科接收急、危、重病人时,如需作有关辅助检查,按以下程序进行:1、如需B超或心电图检查,接诊医生可电话申请或书面申请,B超室及心电图室医生在接到申请后,人员与仪器必须在5分钟内到达急诊科实施检查。
2、如需作检验项目检查,护士需留取相关标本,医生书写申请单注明“绿色通道”标志并在检验申请单右上角注明回复电话号码,由护士或护工送至检验科,检验科接收标本30分钟后,先电话报告检验结果,后发报告单(如因检验项目特殊等原因未能发报告时,须电话说明)。
3、如需作X线或CT检查,由接诊医、护人员护送,放射科医生检查后15分钟,发出临时报告单。
(五)、急危重病人经会诊和有关辅助检查后,在急诊科需确定初步诊断及治疗方案。
如不需手术治疗的患者,由急诊科接诊医护人员护送至全院ICU病房或专科病房,并作详细的交班。
(六)、急危重病人如需手术治疗,由临床专科会诊医生负责开出术前医嘱,做好术前谈话,书写术前小结,并通知手术室及联系手术人员。
急诊科护士做好术前准备后,由急诊科接诊医生、护士护送至手术室,并向麻醉医师及手术室护士交班,会诊医生召集手术人员直接到手术室进行手术。
(七)、急危重病人手术后,由手术医生、麻醉医生护送至全院ICU,手术医生应向ICU 医生作详细交班,并负责手术记录、术后记录及病情首记的书写;其余医疗文件由ICU医生负责书写。
(八)、所接收的急、危、重病人,如涉及到多个专科,由最危及生命安全的专科会诊医生负责组织抢救,负责通知其他专科会诊,负责开出术前医嘱,做好术前谈话,书写术前小结,并通知手术室及联系手术人员及安排手术程序。
急诊绿色通道管理规定(5篇)
![急诊绿色通道管理规定(5篇)](https://img.taocdn.com/s3/m/2c6e6c34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84.png)
急诊绿色通道管理规定一、绿色通道服务的范围1.直接危及生命的各科急危重疾病(如脑梗、心梗、多发伤复合伤、各种原因引起的循环呼吸骤停、休克、昏迷、大出血、严重心律失常、急性重要脏器功能衰竭等)。
2.无家属陪同且需要急诊处理的患者。
3.无法确定身份(如弱智且无陪同人员等)且需要急诊处理的患者。
4.突发事件,对社会影响力较大事件中的患者。
5.见义勇为的受伤者。
二、绿色通道救治的基本要求1.以抢救生命为原则,先救治,后结算。
2.急诊科护士接诊时,如发现符合“绿色通道”服务范围的患者,须立即报告医生,由接诊医生决定是否开通绿色通道。
一旦开通绿色通道,即实行“二先二后”的规定(即先救治处置,后挂号交费;先入院抢救,后交费办手续)。
化验、检查、输血、用药、住院等由护士在相关医疗文书上盖“绿色通道”专用章,各有关临床、医技科室及后勤部门必须根据医嘱单、输血及辅助检查申请单上急诊科“绿色通道”专用章,优先为患者提供服务,如优先检查、优先取药、优先治疗、优先使用电梯等快捷的服务。
3.急诊科医生接诊“绿色通道”的病人时,应根据初步的病情判断,尽快下达建立静脉通道、监测生命体征、进行各种救治措施及各种相关检查的口头或书面医嘱。
急诊科护士核对后及时执行。
4.严格执行首诊负责制。
首诊医生负责对患者的抢救、向上级医生或科主任报告、组织会诊、完成各种医疗文书、必要时与护士共同护送患者进行检查或转送等任务。
5.各科室值班人员(包括医生、护士、医技、药剂、后勤维修保障人员等)应保持通讯畅通,接到急诊科急会诊或其它紧急请求后,必须于____分种内到达急诊科或请求地点。
____对需做各种急诊辅助检查的危重患者,必须由护理人员陪同,必要时与医师共同护送,准备必要的抢救设施和药品,边抢救、边检查。
____对需住院、紧急手术等治疗的患者,急诊科应及时与相关科室联系,根据病情准备必要的抢救设施和药品,由护士护送或与医师共同护送,并与接收科室进行患者病情及病历资料的当面交接工作。
急救绿色通道管理规程
![急救绿色通道管理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e43b40f3195f312b3169a548.png)
急救绿色通道管理规程制定本规程的目的:系统的规范急性危重病人的接诊、分诊、检查、诊断、抢救全程医疗服务行为,使急性危重病人得到及时、规范、高效、周到的医疗服务。
提高抢救成功率,减少医疗风险。
一、管理范畴需要进入急救绿色通道的病人是指在短时间内发病,所患疾病可能在短时间内(﹤6小时)危及病人生命。
这些疾病包括但不限于:(一)急性创伤引起的体表开裂出血、开放性骨折、内脏破裂出血、颅脑出血、高压性气胸、眼外伤、气道异物、急性中毒、电击伤等及其他可能危及生命的创伤。
(二)急性心肌梗塞、急性肺水肿、急性肺栓塞、大咯血、休克、严重哮喘持续状态、消化道大出血、急性脑血管意外、昏迷、重症酮症酸中毒、甲亢危象等。
(三)宫外孕大出血、产科大出血。
二、急诊抢救绿色通道(一)院外急救按“急诊院前抢救制度”进行必要的处理,尽快转运回医院,在转运过程中告知医院要求会诊的医生、仪器设备、药物的准备。
(二)院内抢救1、病人到达急诊科,分诊护士将病人送入抢救室,并在5分钟内完成病人合适体位的摆放、吸氧、开通监护仪进行监护并完成第一次生命体征监测(T、P、R、Bp)、建立静脉通道、采取血液标本(常规、生化、凝血和交叉配血标本)备用,建立病人抢救病历。
2、首诊医生询问病史、查体、迅速判断影响生命的主要因素、下达抢救医嘱、下达会诊医嘱、下达检查医嘱、下达手术医嘱。
所有医嘱可下达口头医嘱,由护士记录并复述,医生确认后执行。
抢救后6小时内由抢救医生完成急诊抢救病历和补记口头医嘱。
3、专科医生在到达急诊科进行会诊时,急诊医生负责和专科医生就病人的情况进行口头沟通,专科医生应对病人进行快捷有效的查体,并向急诊科医生说明专科处理意见,确定转专科诊治病人,由急诊科医生负责将病人转送到专科医生制定的场所,如手术室、ICU或病区。
4、经急诊科外科医生评估,病情危重,需要紧急施行抢救手术的病人,如肝、脾破裂、宫外孕破裂大出血等,在快速做好术前准备的同时,急诊科医生通知专科医生直接到手术室,并电话通知手术室做好急救手术准备。
2023年急诊绿色通道管理规定
![2023年急诊绿色通道管理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5f491f5c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f5.png)
2023年急诊绿色通道管理规定第一条急诊绿色通道是为了更好地满足患者急诊就医需求,提高急救效率和质量,提供便捷、高效的急救服务而设立的通道。
第二条急诊绿色通道适用于急危重症病人、孕妇、行动不便者和优先生育政策所涉及的病人。
第三条急诊绿色通道的管理机构为医院急诊科,具体负责急诊绿色通道的设置和管理工作。
第四条急诊绿色通道的设置应当符合以下要求:1. 急诊绿色通道应设置在急诊科主入口处,标志明显,方便患者识别;2. 急诊绿色通道应有单独的等候区域,确保急诊绿色通道患者的优先就医权利;3. 急诊绿色通道应配备专门的医疗设备和药品,以保证急救效果和质量;4. 急诊绿色通道应有专门的医护人员指导患者就诊流程,提供病情评估和初步治疗。
第五条患者可以通过以下方式享受急诊绿色通道的便利:1. 当患者到达医院急诊科时,应当向急诊绿色通道管理人员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包括病历、病情证明等;2. 管理人员根据患者情况判断是否符合急诊绿色通道的使用条件,并向其提供相应的服务;3. 患者在就诊时应本着公平、公正、秩序的原则,按照医院规定的流程进行就诊。
第六条急诊绿色通道患者享受的权益包括:1. 优先就诊权利:患者可在不排队等候的情况下,直接进入急诊绿色通道就医;2. 优先体检权利:患者可优先获得相关医疗检查,以便更快地进行病情评估和初步治疗;3. 优先指导权利:患者可享受急诊绿色通道专门的医护人员指导,以便更好地了解和处理患者的病情。
第七条对于滥用急诊绿色通道的行为,将依法进行处罚,包括但不限于警告、罚款、停医整顿等。
第八条医院急诊科应当定期对急诊绿色通道的使用情况进行评估,及时总结经验,改进服务,提高医疗质量。
第九条急诊绿色通道的具体实施办法和管理细则由医院急诊科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并报医院管理部门备案。
第十条本规定自2023年X月X日起施行。
急诊绿色通道流程及管理制度
![急诊绿色通道流程及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f9901570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aa.png)
急诊绿色通道流程及管理制度急诊绿色通道管理制度一、急救绿色通道抢救范围:所有生命体征不稳定的患者或预见可能出现危及生命的各类急、危、重患者。
包括但不限于下列疾病:(一)急性创伤引起的体表开裂出血、开放性骨折、内脏破裂出血、颅脑出血、高压性气胸、眼外伤、气道异物、急性中毒、电击伤等及其他可能危及生命的创伤。
(二)急性心肌梗塞、急性肺水肿、急性肺栓塞、大咯血、休克、严重哮喘持续状态、消化道大出血、急性脑血管意外、昏迷、重症酮症酸中毒、甲亢危象等.(三)宫外孕大出血、产科大出血。
二、绿色通道医护人员应具备高度责任心和时间就是生命的观念。
对进入绿色通道患者,各类医护人员应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
三、急诊科设有24小时专职导(分)诊人员,包括护士和急救员,随时准备接收急危重患者入急诊抢救室抢救.值班护士立即准备好所需抢救设备和备用抢救药品。
四、对绿色通道抢救的患者,值班医师必须尊重家属的知情权,及时告知病情及变化,根据病情发给病重或病危通知,并请书面签字。
五、为保证抢救及时,对绿色通道抢救患者的各类有创操作,遵循生命权高于知情同意权原则,值班医师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实际情况进行。
六、抢救病历应由相关医护人员根据实际情况书写完整并妥善保管。
七、急诊科值班医护人员及其他相关工作人员必须对急危重患者全力抢救,不得以任何理由推诿、延误患者的诊疗。
八、遇重大抢救必须报告科主任,白天同时报告医务科(夜间、节假日报告总值班),确保绿色通道畅通,下列情况下必须汇报:(一)严重工伤、重大交通事故、涉及法律纠纷的患者,大批中毒、法定传染病或灾情患者。
(二)病情危重需开通绿色通道,但无家属、无治疗费患者。
(三)重大手术、重大脏器切除、截肢患者。
九、对各临床专业科室的要求:(一)全院临床科室要对急诊患者提供7×24小时服务;医院各专业临床科室医师在接到急诊科呼叫后,必须10分钟内赶到急诊科,不得延误;(二)对于需要住院的患者,各临床科室不得以任何理由拒收、推诿;涉及多个专业、多个科室的患者,需住院时要以第一诊断专业科室首先收住;(三)患者在检查、转运途中须有相关专业医师全程陪同.十、对辅助科室的要求:(一)医院各辅助科室必须为急诊患者提供7×24小时便捷、优质服务,执行急诊优先原则.(二)化验室:必须24小时为急诊患者的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血生化、血气等常用检查项目提供服务,如遇抢救患者,要求检验医师亲自到床边采集血样。
急诊绿色通道管理制度
![急诊绿色通道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925b148f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f8.png)
急诊绿色通道管理制度Ⅰ 目的畅通急危重症患者抢救流程、挽救患者生命。
Ⅱ范围适用于全院医师、护士。
Ⅰ 制度一、急诊绿色通道的定义急诊绿色通道指医院在为畅通急危重症患者抢救流程、挽救患者生命而设置的畅通的诊疗过程,该通道的所有工作人员,应对进入“绿色通道”的伤患者提供快速、有序、安全、有效的诊疗服务。
二、急诊绿色通道工作程序(一)院前急救急诊科调度室工作人员接到院前急救电话后,急诊科接电话后立即(2分钟内)派出医护人员和救护车,医务人员初步判断病情,给予现场急救。
转运开始后(2分钟内)接诊医师应先与急诊科调度室电话联系,做好绿色通道启动准备工作。
(二)院前急救与院内急诊绿色通道、病房的衔接院前急救患者或患者自行入急诊科,急诊科应坚持首诊负责制,首诊医师判断患者病情,询问病史、查体,初步判断患者病情,转入相应专科治疗。
凡遇涉及多科的患者,原则上由对患者生命威胁最大的疾病专科科室收治,如有争议,急诊科首诊医师有权裁决,任何临床科室不得推诿或拒收。
收住困难时报医疗总值班或医务科协调解决。
三、急诊绿色通道协调机制及要求(一)各相关临床科室1.接到会诊通知后,会诊医师10分钟内到达现场,如有医疗工作暂不能离开者,要指派本专业有相应资质的医师前往。
2.会诊医师提出本专业内检查、诊断、治疗建议,做好专科处置,提出急诊手术或择期手术建议并实施。
3.患者收住本科室时,如有其他专业疾病,接诊医师负责请相关专科会诊、处置或转科治疗。
4.如遇重大抢救或需急诊手术等情况,值班医师及时向医疗总值班汇报,由当天医疗总值班负责总协调。
(二)进入绿色通道的患者医学检查结果报告时限1.患者到达放射科后,X线平片、CT检查30分钟内出具检查结果报告(可以是口头报告)。
2.超声医师在接到患者后,30分钟内出具检查结果报告(可以是口头报告)。
3.医学检验科接受到标本后,30分钟内出具常规检查结果报告(血常规、尿常规等,可电话报告),60分钟内出具生化、凝血结果报告,输血科配血申请30分钟内完成(如无库存血,则60分钟内完成)。
急危重病人抢救绿色通道管理制度
![急危重病人抢救绿色通道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a2d7e92f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e1a764d.png)
急危重病人抢救绿色通道管理制度为了确保急诊危重病人得到有效的医疗救治,最大限度争取抢救的时间,进一步提高危重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医院决定加强急诊绿色通道管理。
急诊科、手术室、ICU、药房、血库、检验科和功能影像检查等科室必须对进入急诊绿色通道救治的病人提供快速、有序、安全、有效的诊疗服务,医院特制定关于加强急诊危重病人抢救绿色通道管理暂行规定,希各科遵照执行。
一、危重病人和急诊抢救绿色通道的服务人群所有生命体征不稳定的病人或预见可能出现危及生命的各类危急重病人。
二、危重病人和急诊抢救绿色通道的服务原则以抢救生命为原则一律实行优先抢救、优先检查和优先住院与医疗相关的手续后补办的原则,先救治,后交费。
三、危重病人和急诊抢救绿色通道的工作制度1、实行首诊负责制实施抢救科室及检验、输血、放射、药剂、手术等相关辅助科室的医护人员必须全力抢救,无条件为患者提供方便,不得以任何理由推诿患者,延误患者的最佳诊疗时机。
各科室对盖“绿色通道”专用章的申请单、处方须快速反应优先处理。
2、科室实行医生和护士24小时值班制度抢救设备和备用抢救药品齐备,做好随时做好危重病人和急诊抢救的准备。
3、在抢救过程中如需相关科室会诊,抢救科室呼叫院内抢救会诊原则上相关科室医生在10分钟内到达。
4、为保证抢救的及时对绿色通道抢救病人的各类有创操作,值班医师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先留取血样,随后送检查科进行梅毒、艾滋和肝功能的监测。
5、对绿色通道抢救的病人值班医师必须尊重家属的知情权,及时告之病情及变化,进行医患沟通,根据病情发给病人及家属病重或病危通知。
6、实行上报制度在进行危重病人和急诊抢救的同时,必须向医务科报告患者病情及抢救情况,正常工作日报告医务科,夜间或休息日报告院总值班,由医务科或院总值班协调相关科室协助抢救,同时上报业务院长,并在必要时组织抢救会诊。
四、急诊绿色通道救治的工作程序1、急诊科护士接诊时或救护车送达我院的患者发现有上述情况时,须立即报告医生,进入“急诊绿色通道”救治程序。
医院医疗急救绿色通道管理制度
![医院医疗急救绿色通道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cb5b4c9d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dc.png)
医疗急救绿色通道管理制度为加强急危重症患者的医疗救治,保障绿色通道通畅,确保医疗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一、绿色通道的含义医院急诊“绿色通道”指医院抢救急危重症伤病中,为挽救其生命而设置的畅通的诊疗过程,该通道的所有工作人员,应对进入“绿色通道”的伤病员提供快速、有序、安全、有效的诊疗服务。
二、绿色通道的范围1、休克、昏迷、循环呼吸骤停、严重心律失常、急性重要脏器功能衰竭生命垂危等患者的急诊处理。
2、无家属陪同且须急诊处理的患者。
3、无法确定身份的“三无人员”(如弱智、流浪儿、醉酒且无陪同人等)且须急诊处理的患者。
4、不能及时交付医疗费用且须急诊处理的患者。
5、其它应当享受绿色通道的情况。
三、绿色通道的实施1、由接诊医师决定患者是否享受绿色通道的服务并上报医务科(非上班时间报总值班)。
2、急诊科实行二十四小时全天候工作制及首诊负责制,有关科室值班人员接到急诊会诊请求后应于10分种内到达会诊地点。
3、患者一旦进入绿色通道,即应实行“三先一后”(即先检查、先治疗、先抢救或住院,后补办手续),各有关临床、医技科室(如检验科、放射科、功能科、药房等)及后勤部门(如电梯、收费处等)必须优先为患者提供快捷的服务。
急诊科建立“绿色通道”记录本,做好详细记录,由急诊护士填写,对重危病员的基本情况、联系电话、事发地点、病情摘要、初步诊断、诊疗措施及去向作详细记录以便查核。
4.、医师对患者的基本情况、家属联系电话、事发地点、病情摘要、初步诊断、诊疗措施及去向应做详细记录以便查实。
“三无人员”应及时通知医务科或行政总值班,转由保卫科联系有关部门查找患者身份资料。
5、“绿色通道”安排护理人员实行24小时服务,负责迎、送伤病员和入院后有关检查、交费、取药、手续办理的陪护和帮助服务。
6、全院医务人员均有义务积极参加“绿色通道”的抢救工作,不得推诿病人,或对“绿色通道”的呼叫不应答。
对干扰“绿色通道”的个人和科室,需追究责任。
7、患者经抢救生命体征平稳后,留观或转入病房。
急救及急诊重点病种绿色通道管理制度
![急救及急诊重点病种绿色通道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202c5f2c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e8.png)
急救及急诊重点病种绿色通道管理制度一、总则为贯彻落实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医疗机构急救及急诊科建设的通知》精神,提高医疗机构急救及急诊服务能力,确保急诊重点病种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特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所称急救及急诊重点病种,是指在急诊科就诊的患者中,具有较高病死率、致残率和医疗费用的大型疾病,如心梗、脑卒中、急性创伤、急性中毒等。
二、组织管理1. 医疗机构应当成立急救及急诊重点病种绿色通道管理领导小组,由院长或者分管副院长担任组长,急诊科、内科、外科、ICU、影像科、检验科等相关科室负责人为成员。
2. 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制定急救及急诊重点病种绿色通道管理制度,监督实施情况,协调解决工作中的问题,确保绿色通道的高效运转。
3. 急诊科是急救及急诊重点病种绿色通道管理的责任部门,应当设立专门的绿色通道管理办公室,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管理人员。
三、运行机制1. 绿色通道的启动条件:(1)患者出现急救及急诊重点病种的典型症状;(2)患者病情危重,需要立即进行救治;(3)患者或家属同意使用绿色通道。
2. 绿色通道的运行流程:(1)患者到达急诊科后,立即进行初步判断,确定为急救及急诊重点病种患者,由急诊科负责人决定启动绿色通道;(2)患者进入绿色通道,相关科室立即进行协同救治,确保患者在黄金救治时间内得到有效治疗;(3)救治过程中,各科室密切协作,及时会诊,调整治疗方案;(4)患者病情稳定后,转入相应科室继续治疗。
3. 绿色通道的保障措施:(1)医疗机构应当为绿色通道配备必要的设备、药品和物资,确保绿色通道的正常运行;(2)医疗机构应当为绿色通道提供人力资源保障,确保急诊科和相关科室的人员充足;(3)医疗机构应当对绿色通道的救治情况进行监控,定期评估救治效果,不断优化救治流程。
四、考核与评价1. 医疗机构应当建立急救及急诊重点病种绿色通道管理考核制度,对绿色通道的救治效果、运行效率等方面进行定期考核。
急诊绿色通道管理制度(5篇)
![急诊绿色通道管理制度(5篇)](https://img.taocdn.com/s3/m/3e9eeff4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88.png)
急诊绿色通道管理制度为了确保急诊危重患者得到有效的医疗救治,最大限度争取抢救的时间,进一步提高危重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建立急诊绿色通道制度。
各相关科室必须对进入急诊绿色通道救治的患者提供快速、有序、安全、有效的诊疗服务。
(一)急诊绿色通道服务的范围1、心跳呼吸骤停患者;2、昏迷患者;3、休克患者;4、严重心律失常患者;5、急性重要脏器功能衰竭患者;6、各种急性中毒患者;7、急危重孕产妇;8、其它急症而有生命危险的患者及“五无”(无姓名、无单位、无住址、无家属、无经费)病人。
(二)急诊绿色通道救治的基本要求1、对符合急诊绿色通道服务范围的患者,本着“以人为本,先抢救,后交费”的原则。
急诊值班医生先电话报告医务科(或总值班),得到授权后开通绿色通道。
尽可能留取患者有效证件抵押。
急诊科医生根据初步判断,尽快下达建立静脉通道、监测生命体征、进行各种救治措施及相关检查的口头或书面医嘱。
急诊科护士尽快准确执行。
2、急诊科值班护士除按急诊危重病人抢救、记录外,还应详细记录各种检查项目、使用的药品和材料等。
医生所开的检查单、处方和所用材料收费单原单均应保管好,以作为催缴费用的依据。
确认“五无”病人,所有费用经审核后报医务科和主管领导审批,由医院支出,不扣相关科室成本。
3、进入“急诊绿色通道”救治程序的患者,在急诊抢救、治疗、用药、检查等申请单、处方上由急诊值班医生加盖“绿色通道”专用章。
各相关科室凭“绿色通道”专用章优先办理(无需医务科或总值班在申请单或处方上签字)。
4、严格执行首诊负责制。
首诊医生要执行对患者的抢救、向上级医生或科主任报告、____会诊、完成各种医疗文书、必要时陪同患者进行检查或转送患者的任务。
5、急诊科应根据患者病情,及时报告医务科,必要时由医务科____医院各种急诊抢救小组参加抢救。
6、对需住院、紧急手术或血液净化治疗的患者,急诊科应及时与相关科室联系,并由医生或护士护送到达,当面完成与下一个科室的患者病情的交接工作。
急诊绿色通道管理制度与流程
![急诊绿色通道管理制度与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b528023c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fb.png)
急诊绿色通道管理制度与流程一、急诊绿色通道的管理制度1.确定绿色通道患者范围:急救患者、伤员、危重患者等需要紧急就诊的人员可以使用绿色通道。
2.确定绿色通道设立与使用机构:医院或卫生机构应设立绿色通道,并在急诊室入口处明示。
4.绿色通道的规范化使用:绿色通道不得滥用,仅限于紧急情况下的特殊患者就诊。
患者应当尊重医院的工作安排,并遵守院内规定。
5.绿色通道的绩效考核:医院应对绿色通道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和考核,确保通道的顺畅运行。
6.宣传与教育:医院应加强对患者和家属的宣传教育,提高他们对绿色通道的了解和认知。
二、急诊绿色通道的流程2.医护人员接收:医院的急诊科医护人员接收患者,核实病情,并根据情况决定是否可以使用绿色通道。
3.绿色通道申请:患者或其家属向医院相关工作人员提出绿色通道申请,并提交相关证明材料。
5.绿色通道开通:通过审核后,医院会给予患者开通绿色通道的安排和指引。
6.就诊安排:绿色通道患者将会获得专人指导,优先安排医生为其进行诊断和治疗。
7.诊断治疗:医生根据患者的病情进行专业诊断和治疗,尽量缩短等待时间。
8.结果告知和转院安排:在急救过程中,医生会及时告知患者病情和诊断结果,并根据患者情况决定是否需要转院。
9.后期检查与随访:对于绿色通道患者,医院应加强对其后期检查和随访工作,确保患者的康复情况。
总结起来,急诊绿色通道的管理制度是为了保证紧急情况下患者能够快速就医,减少等待时间。
在流程上,患者需要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并经过医院的审核,最后得到绿色通道的开通。
通过这样的管理制度和流程,可以确保急诊绿色通道的正常运行,提高急救患者的就医效率和质量。
“急诊、急救绿色通道”管理规范
![“急诊、急救绿色通道”管理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d223834f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6c.png)
1. “急诊、急救绿色通道”指医院在为畅通急危重症患者抢救流程、拯救患者生命而设置的畅通的诊疗过程,该通道的所有工作人员,应对进入“绿色通道”的伤病员提供快速、有序、安全、有效的诊疗服务。
2. “急诊、急救绿色通道”救治范围各种急危重症需即将抢救患者; “三无”人员(患者无姓名、无家属、无经费)。
需要进入“急救绿色通道”的患者指在短期内发病,所患疾病可能在短期 (<6 小时)内危及患者生命。
分类如下。
(1)创伤急救绿色通道:急性创伤引起的体表开裂出血、开放性骨折、内脏破裂出血、颅脑出血、高压性气胸、眼外伤、气道异物、急性中毒、电击伤等及其他可能危及生命的创伤、重度休克、急性颅脑损伤等。
(2)心脑血管绿色通道: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力衰竭、急性脑卒中、各种昏迷等。
(3)妇产科绿色通道:意外紧急产程、宫外孕大出血、产科大出血等。
(4)其他危及患者生命的绿色通道:急性呼吸衰竭、急性肺水肿、急性肺栓塞、大咯血、严重哮喘持续状态、消化道大出血、重症酮症酸中毒、甲状腺功能亢进危象等。
3. “急诊、急救绿色通道”工作程序(1)院前急救:急诊科工作人员接到院前急救电话后,问询患者数量及病情,如为成批患者,立刻报告急诊科主任协调全科力量做好抢救准备,力量不足时汇报医务处或者医院总值班,启动成批患者抢救预案。
派出医护人员和救护车现场急救,具备转运条件后转医院院内处理。
转运前应先与急诊科电话联系,做好“绿色通道”启动准备工作。
(2)院前急救与院内急诊绿色通道衔接。
①急诊科与“120”患者转接流程:急诊科接市 120 急救中心电话后做好接诊准备→双方交接(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单位、受伤经过、诊断、处置情况、目前病情)并签字→交接完毕;②如为患者自行入急诊科,接诊医师判断患者病情需启动“急诊、急救绿色通道”时,上报所在专业二线班及急诊科主任,如为工伤需同时上报医务处(非正常工作时间报总值班) ;③接诊科室遇成批患者时,应即将汇报医务处(或者医院总值班)、主管院长,动员全院力量抢救,各相关科室医务人员必须无条件服从医院指挥和安排。
医疗急救绿色通道管理制度
![医疗急救绿色通道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a49ae63b8bd63186bdebbc5b.png)
医疗急救绿色通道管理制度(一)绿色通道的含义医院急诊“绿色通道”指医院抢救急危重症伤病中,为挽救其生命而设置的畅通的诊疗过程,该通道的所有工作人员,应对进入“绿色通道”的伤病员提供快速、有序、安全、有效的诊疗服务.(二)绿色通道的范围1.休克、昏迷、循环呼吸骤停、严重心律失常、急性重要脏器功能衰竭等危重患者的急诊抢救;2.110、120、122及其他部门转送的“三无”患者(无钱、无家属、无身份证明)的急诊抢救;3.重大突发公共事件(交通事故、中毒等)中患者的急诊抢救;4.其它应当开通“绿色通道”的情况。
(三)绿色通道的措施符合医院绿色通道范围的病员来院接诊后,应采取下述措施:1.由接诊医师决定患者是否享受绿色通道的服务并按规定程序上报;2.急诊科实行二十四小时连续应诊制及首诊负责制,有关科室值班人员接到急诊会诊请求后应于10分钟内到达会诊地点。
3.伤病员一旦进入绿色通道,即应实行“二先二后"(即先救治处置,后挂号交款;先入院抢救,后交款办手续),各有关临床、医技科室(如检验科、放射科、CT室、药房等)及后勤部门(如电梯、入出院处、服务队等)必须优先为患者提供快捷的服务。
4.“绿色通道”安排服务队实行24小时服务,负责迎、送伤病员和入院后有关检查、交费、取药、手续办理的帮助服务。
遇危重病人需送检查或入住院的,接诊科室必须安排医务人员亲自护送。
5.全院医务人员均有义务积极参加“绿色通道”的抢救工作,不得推诿病人,或对“绿色通道”的呼叫不应答。
对干扰“绿色通道"的个人和科室,需追究责任。
6.绿色通道范围内患者,除属ICU收治范围者外,要确保实现专科收治,原则上由对病人生命威胁最大的疾病的相应科室收治,如有争议,急诊科医师有权裁决,必要时会同医务科或行政总值班协商解决。
需立即手术的患者,应立即通知手术室,由手术室按急救手术绿色通道予以特殊保障。
7.接诊科室遇到重大急救,病员较多时,应立即通知医务科或行政总值班并同时报告分管院长,以便组织全院力量进行抢救。
急诊手术绿色通道管理制度与流程
![急诊手术绿色通道管理制度与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65a98fe9ad51f01dc381f105.png)
急诊手术绿色通道管理制度与流程为了确保急诊危重病人得到有效的医疗救治,最大限度争取抢救的时间,进一步提高危重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医院决定加强急诊绿色通道管理。
各临床科室、手术室、药房、检验科、影像检查等科室必须对进入急诊绿色通道救治的病人提供快速、有序、安全、有效的诊疗服务,医院特制定关于加强急诊危重病人抢救绿色通道管理暂行规定,各科室严格遵照执行。
一、管理范畴需要进入急诊绿色通道的患者是指在短时间内发病,所患疾病可能在短时间内危及生命的急危重症患者。
这些疾病包括但不限于:(一)急性创伤引起的体表开裂出血、开放性骨折、内脏破裂出血、颅脑出血、高压性气胸等及其他可能危及生命的创伤;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力衰竭、急性脑卒中、急性颅脑损伤、急性呼吸衰竭等重点病种。
(二)气道异物或梗阻、急性中毒、电击伤、溺水等。
(三)急性冠脉综合症、急性肺水肿、急性肺栓塞、大咯血、休克、严重哮喘持续状态、消化道大出血、急性脑血管意外、昏迷、重症酮症酸中毒、甲亢危象等。
(四)宫外孕大出血、产科大出血等。
(五)消化性溃疡穿孔、急性肠梗阻等急腹症。
(六)群体性(3人以上)伤、病、中毒等情况。
就诊时无姓名(不知姓名)、无家属、无治疗经费的“三无”人员也在绿色通道管理范畴内。
二、原则(一)先抢救生命,后办理相关手续。
(二)全程陪护,优先畅通。
三、急诊绿色通道流程(一)急诊抢救三、急诊绿色通道流程(一)急诊抢救1.患者到达医院门诊或者各临床科室,首诊医务人员立即进行相关抢救工作,并迅速摆放成患者合适的体位,给予吸氧、生命体征监护、建立静脉通道、采取血液标本(常规、生化、凝血和交叉配血标本)备用,建立患者急诊病历。
2.首诊医师询问病史、查体、迅速判断影响生命的主要因素,下达抢救医嘱、急会诊医嘱、检查医嘱等。
3.专科医师在到达接诊科室进行急会诊时,接诊医师需陪同并介绍病情,专科医师应对患者进行快捷有效的查体,并向接诊科医师说明专科处理意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急救绿色通道管理规程
简
SANY标准化小组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
妇产医院
急诊剖宫产绿色通道管理规定
为了进一步做好急危重症孕产妇的诊治工作,系统规范急诊产妇剖宫产手术的接诊、检查、诊断、抢救全程医疗服务行为,使急性危重病人得到及时、规范、高效、周到的医疗服务。
提高抢救成功率,减少医疗风险。
一、指定进入绿色通道的范畴:产妇临产有下列指征进入
绿色通道。
1、骨产道异常:骨盆显着狭窄或畸形。
2、软产道异常:软产道畸形如高位阴道完全性横隔;
3、产力异常原发或继发性宫缩乏力:出现产程进展滞缓或产妇衰竭,出现胎儿宫内窘迫者。
4、胎位异常:横位,臀位足先露,完全臀位而有不良分娩史者,臀位估计胎儿在3500g,高直前位并滞产。
5、宫外孕大出血、产前子痫,子宫破裂大出血、育龄妇女急腹症等;
二、急诊抢救绿色通道规程
1、病人到达医院后,首诊医生确定为进入绿色通道范畴,护士要将病人直接送入手术室,立即通知值班医师和手术室护士长到岗,并在10分钟内完成病人合适体位的摆放、
吸氧、开通监护仪进行监护并完成第一次生命体征监测(T、P、R、Bp)、建立静脉通道、采取血液标本(常规、生化、凝血和交叉配血标本)备用,建立病人抢救病历。
2、首诊医生及时报告科主任,同时报告医务科(正常工作日报告医务科,节假日和夜间报告医院总值班),医务科或总值班在15分钟内到达现场,组织和协调抢救治疗工作,总值班在抢救病人指挥有困难时可请示医务科科长、院长。
3、值班医生立即询问病史、查体、迅速判断影响生命的主要因素、下达抢救医嘱、下达会诊医嘱、下达检查医嘱、下达手术医嘱。
所有医嘱可下达口头医嘱,由护士记录并复述,医生确认后执行。
抢救后6小时内由抢救医生完成急诊抢救病历和补记口头医嘱。
三、急诊绿色通道的要求
1、手术室在接到手术通知后,10分钟内准备好手术室及相关物品,并立即通知手术相关人员到场,麻醉医生进行麻醉评估和选择麻醉方案。
急诊抢救手术要求在病人到达手术室后30分钟内开始手术。
2、所有进入绿色通道的产妇;各种检查和治疗方案根据医院规定完成知情同意,如病人没有家属和委托人,可由两名主治医生以上职称的医生签署知情同意书,并报医务科长或总值班批准、签名。
医务科
2015-3-18
急诊绿色通道流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