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实验报告
中考化学实验报告单
中考化学实验报告单实验名称,酸碱中和反应的观察。
实验目的,通过观察酸碱中和反应,了解中和反应的特点和规律。
实验仪器与药品,试管、试管架、滴管、盐酸、氢氧化钠溶液、酚酞指示剂。
实验原理,酸碱中和反应是指酸和碱按化学计量比例相互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
在酸碱中和反应中,酸和碱的质量是相等的,生成的盐和水的质量也是相等的。
实验步骤:1. 取两个试管,分别加入少量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
2. 在加入酚酞指示剂后,用滴管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到盐酸溶液中,直至出现颜色变化。
3. 记录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的滴数,并观察颜色变化。
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现象,在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的过程中,盐酸溶液由无色逐渐变成了粉红色。
2. 实验现象解释,酚酞指示剂在酸性溶液中呈无色,在碱性溶液中呈粉红色。
当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中和反应时,酚酞指示剂由无色变成了粉红色,说明酸碱中和反应已经发生。
3. 实验结果分析,通过实验,我们观察到了酸碱中和反应的特点,即酸和碱按化学计量比例相互作用,生成盐和水。
同时,我们也了解到了酚酞指示剂在酸碱中和反应中的作用,以及颜色变化的原因。
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酸碱中和反应的特点和规律,以及酚酞指示剂在酸碱中和反应中的作用。
这对我们进一步学习化学知识具有重要意义。
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中要注意安全,避免接触到化学药品。
2. 在实验过程中要小心操作,避免试管破裂或溶液溅出。
3. 实验后要及时清洗试管和其他实验器材,保持实验环境整洁。
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酸碱中和反应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加深了对化学实验的认识和理解。
希望能在今后的学习中,继续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化学实验能力。
以上就是本次酸碱中和反应实验的全部内容,谢谢阅读。
九年级化学分组实验报告
金属活动性:所用主要仪器、材料试管、镁条、锌粒、铁钉、铜片、铜丝、铝丝、稀盐酸、稀硫酸、硫酸铜溶液、硫酸银溶液、2.金属的化学活泼性有强弱之分;上述五种金属中: Mg>Zn>Fe>Cu和Ag[问题]:铜和银都不与酸反应, 又如何来区分它们的强弱呢?[分析探讨]:在上述反应中:铁能与稀酸反应, 能置换出酸中的氢, 是否也说明了铁的活动性比氢强(Fe>H );那么, 我们是否可用含有铜或银元素的可溶性的盐溶液来替代酸与金属反应:若铜能置换出银盐溶液中的银, 则Cu>Ag; 若不能, 则Cu<Ag。
[实验设计]:提出假设: 铜的金属活动性比银强/ 或铜的金属活动性比银弱所用药品: 铜硝酸银溶液/ 或银硫酸铜溶液较活泼的金属能将另一种不活泼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实验验证]: 将铁丝放入硫酸铜溶液中, 铁能置换出铜。
所用主要仪器、材料试管、药匙、烧杯、天平、砝码、氯化钠、水二、配制50g5%的食盐溶液: 1.计算: 氯化钠的质量为 g, 水的体积为 mL2.称量与量取: 天平调零、调平, 两端放等大的纸, 用镊子夹取2g砝码, 并用镊子将游码移至0.5g刻度处;在左盘用药匙加氯化钠粉末至天平平衡, 并把量好的粉末倒入烧杯中。
用量筒量取47.5mL水: 注意细口瓶的瓶塞倒放于实验台上, 细口瓶口与量筒口紧挨, 倒至接近刻度线时停止(注意有抹口动作), 再改用胶头滴管滴加至刻度线, 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 把量好的水沿玻璃棒倒入量筒中3.溶解: 用玻璃棒逆时针搅拌(不能碰烧杯壁及底部)4、装瓶与贴签:把溶解后的食盐水倾倒入指定的容器瓶中(注意口部紧挨、抹口), 盖上塞子, 放于实验台上。
5、清理仪器:砝码放回原盒(用镊子), 游码回灵, 纸片取下, 把托盘罗放于一边, 用抹布擦拭实验台。
所用主要仪器、材料铁架台、铁夹、烧杯、玻璃棒、天平、砝码、量筒、蒸发皿、酒精灯、粗盐、水、滤纸三、自制过滤器过滤10mL的粗盐水: 1.过滤器的制作与固定: 折纸-打开-放入漏斗-润湿(用胶头滴管沿漏斗壁润湿, 下接小烧杯)-用玻璃棒赶走里边的气泡, 根据下边烧杯的位置确定铁圈和漏斗的位置, 漏斗管口尖端部位要紧靠在烧杯内壁上。
初三化学实验报告单
初三化学实验报告单篇一: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学生分组实验报告单化学实验报告上册实验名称1: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实验目的:1、培养观察和描述的能力。
2、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
实验器材:蜡烛、小木条、烧杯2个、澄清石灰水实验步骤:1、点燃前,观察蜡烛的颜色、状态、形状和硬度;观察把蜡烛投入水中的情况。
2、燃着时,火焰分几层,用小木条比较火焰不同部分温度的高低,用烧杯推测燃烧后的生成物。
3、燃灭后,用火柴去点白烟,蜡烛能否重新燃烧。
现象:1、蜡烛是乳白色,柱状固体、无味,能被轻易切成处,放于水中飘浮于水面上。
2、火焰分为三层。
小木条上外焰接触的部分被烧焦得最厉害,干燥的烧杯内壁有水珠,涂有石灰水的烧杯变浑浊。
3、白烟能被点燃。
分析及结论:1、蜡烛难溶于水、质软。
2、外焰温度最高,蜡烛燃烧有水和CO2生成。
3、吹灭蜡烛后的白烟是可燃物。
实验名称: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实验目的:探究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何不同实验器材:水槽、集气瓶4个、玻璃片4块、滴管、石灰水、饮料管、小木条实验步骤:1、用吹气排水法收集两瓶呼出的气体。
2、收集两瓶空气。
3、在1瓶空气和1瓶呼出气中滴入石灰水、振荡。
4、将燃着的木条分别插入空气和呼出气中。
5、对着干燥的玻璃片呼气。
现象:1、滴入石灰水后,充满呼出气的集气瓶更浑浊一些;2、插入呼出气中的木条立即熄灭,插入空气中的木条正常燃烧过了一会儿才熄灭;3、呼气后干燥的玻璃片上有较多的水珠。
分析及结论:人体呼出的气体中有CO2含量较高,吸入的空气中O2含量较高,呼出气中H2O含量较高。
实验名称2: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实验目的:熟练掌握药品的取用,给物质的加热,仪器洗涤的操作实验器材:镊子、药匙、试管、量筒、滴管、酒精灯、试管夹、试管刷、锌粒、盐酸、碳酸纳粉末、氢氧化钠溶液、硫酸铜溶液实验步骤:一、药品的取用1、用镊子夹取了粒锌放入试管中,并将试管放在试管架上。
2、取少量碳酸钠粉末放入试管中,并半试管放在试管架上。
化学实验报告范文5篇
化学实验报告范文5篇1.化学实验报告范文实验步骤(1)在试管中加入5mL5%的过氧化氢溶液,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
(2)加热实验(1)的试管,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
(3)在另一支试管中加入5mL5%的过氧化氢溶液,并加入2g二氧化锰,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
(4)待实验(3)的试管内液体不再有现象发生时,重新加热3mL5%的过氧化氢溶液,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
(该步骤实验可以反复多次)(5)实验后将二氧化锰回收、干燥、称量。
实验现象及现象解释:(1)木条不复燃(2)木条不复燃H2O2分解O2速度太慢没足够的O2试木条复燃(3)3H2O2产生大量气泡木条复燃MnO2使H2O2加速分解O2,O2使木条复然(4)新加入的H2O2产生大量气泡因为MnO2继续作为催化挤的作用!H2O2继续分解(5)5MnO2的质量不变因为MnO2是催化剂所以只是改变化学反应速度,不改变其化学性质和质量2.化学实验报告范文实验名称探究化学反应的限度实验目的1.通过对FeCl3溶液与KI溶液的反应的探究,认识化学反应有一定的限度。
2.通过实验使学生树立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观念,并能作出合理的解释。
实验仪器和试剂试管、滴管、0.1mol/L氯化铁溶液、0.1mol/LKI溶液、CCl4、KSCN溶液。
实验过程1.实验步骤。
(1)取一支小试管,向其中加入5mL0.1mol/LKI溶液,再滴加0.1mol/L氯化铁溶液5~6滴。
(2)向试管中继续加入适量CCl4,充分振荡后静置。
(3)取试管中上层清液,放入另一支小试管中,再向其中滴加3~4滴KSCN溶液。
2.实验结论。
问题讨论1.实验步骤(2)和实验步骤(3)即I2的检验与Fe的检验顺序可否交换?为什么?2.若本实验步骤(1)采用5mL0.1mol/LKI溶液与5mL0.1mol/L氯化铁溶液充分混合反应,推测反应后溶液中可能存在的微粒?为什么?3.化学实验报告范文实验名称用实验证明我们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中的氧气含量有什么不同实验目的氧气可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木条燃烧越旺,说明氧气含量越高一、实验器材:药品水槽、集气瓶(250ml)两个、玻片两片、饮料管(或玻璃管)、酒精灯、火柴、小木条、水,盛放废弃物的大烧杯。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课题1 燃烧和灭火》实验报告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课题1 燃烧和灭火》
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
研究燃烧和灭火的原理,了解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实验材料
1. 火碱棒
2. 硫磺
3. 火柴
4. 干净的烧杯
5. 实验台
6. 试管夹
实验步骤
1. 将一根火碱棒置于实验台上。
2. 用火柴点燃火碱棒的一端。
3. 观察火碱棒燃烧的现象,并记录下燃烧时间。
4. 用试管夹将一小块硫磺夹在试管中。
5. 用火柴点燃硫磺。
6. 将试管倾斜,将燃烧的硫磺接触到火碱棒的尽可能靠近燃烧
部分。
7. 观察火碱棒燃烧是否被灭,并记录下熄灭的时间。
实验结果
火碱棒自燃时火焰气体逸出,火焰颜色为黄色,燃烧时间约为30秒。
将燃烧的硫磺接触到火碱棒后,火焰被灭,熄灭时间约为5秒。
结论
从实验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 火焰是燃烧物质的气体所产生的可见光;
2. 灭火是将燃烧物质绝热隔开,消耗燃烧物质或降低其温度。
实验注意事项
1. 进行实验时应保持实验台、烧杯等器材的干净;
2. 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避免烧伤;
3. 实验结束后要将实验台、烧杯等器材清洗干净。
初三化学实验报告(共7篇)
初三化学实验报告(共7篇) 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实验报告模板_______课程实验名称姓名学号班级实验地点实验日期评分指导老师同组其他成员一、实验内容:二、实验目的三、涉及实验的相关情况介绍:四、实验结果:初中化学实验汇总1.常用仪器的名称、形状和主要用途。
2.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药品的取用和称量给物质加热溶解、过滤、蒸发等基本操作仪器连接及装置气密性检查仪器的洗涤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3.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备及收集三种气体的制备三种气体的收集方法4.物质的检验与鉴别常见气体的检验及鉴别两酸、两碱及盐的鉴别5.化学基本实验的综合把握好以上这些知识点的关键是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化学实验就要动手,要进入化学实验室,参与化学实践的一切活动。
在实验室要观察各种各样各具用途的实验仪器、实验用品、实验药品试剂,各种各类药品,它们的状态、气味、颜色、名称、使用注意事项。
还要观察各种各类成套的实验装置。
在老师指导下,自己也应动手做所要求完成的各种实验,在实验过程中应有目的地去观察和记忆。
例如:①各种仪器的名称、形状、特点,主要用途,如何正确使用,使用时应注意的事项。
②无论做什么内容的实验都离不开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因此,要熟练掌握各项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明确操作的方法、操作的注意事项,且能达到熟练操作的程度。
③还应注意观察各种实验现象,这是培养观察能力、思考问题、分析问题最开始的一步。
下面还要进一步详细说明。
④动手做记录,因为在实验活动中感性知识很多,如不做记录,可能被遗忘或遗漏。
这都不利于对实验的分析和判断。
如何做好观察观察能力是同学们应具备的各种能力之一,观察是获得感性认识最直接的手段,学会观察事物,无论现在或将来都是受益匪浅的基本素质。
特别是对于化学实验的现象更要求学会观察,要求:观察要全面、观察要准确,观察要有重点,观察时还要动脑思考。
①观察实验现象要全面。
一般应包括,反应物的颜色、状态,生成物的颜色、状态,反应过程中产生的光、焰、声、色、放热、沉淀、气味等变化、反应剧烈的程度等。
初中化学实验报告范本
初中化学实验报告范本实验名称:酸碱中和反应实验实验目的:通过观察酸碱溶液的中和反应,了解酸碱中和的概念,并学习合理操作实验仪器和记录实验数据。
所需实验器材:1. 试管2. 进水蒸馏水3. 酸碱指示剂4. 碱溶液(氢氧化钠NaOH)5. 酸溶液(盐酸HCl)6. 凡士林球7. 称量器具实验步骤:1. 将一定量的酸碱指示剂加入试管中,用洗净的试管配备好准备好的酸溶液。
2. 在另一根洗净的试管中,同样加入酸碱指示剂,并用进水蒸馏水稀释成淡粉红色。
3. 逐滴加入碱溶液到酸溶液中,同时进行搅拌,直到实验溶液的颜色发生变化。
4. 记录滴加的碱溶液体积V1,记录下两种溶液混合后的颜色。
5. 重复步骤3和4,将酸溶液换为另一种酸溶液。
6. 对于每次实验,都需要记录数据,并清洗试管以备下次使用。
实验数据记录:实验一:酸溶液:盐酸(HCl)碱溶液:氢氧化钠(NaOH)实验前颜色:红色滴加的碱溶液体积V1:5.0 mL实验后颜色:橙色实验二:酸溶液:硫酸(H2SO4)碱溶液:氢氧化钠(NaOH)实验前颜色:红色滴加的碱溶液体积V1:8.0 mL实验后颜色:黄色实验结果:通过实验观察,发现在滴加酸溶液的过程中,酸碱指示剂的颜色逐渐发生变化。
酸碱中和反应后,溶液的颜色由红色变为橙色、黄色。
根据实验数据,可以计算出每种酸溶液中的酸性物质与碱性物质的量的比例。
实验分析与讨论:中和反应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反应类型,当酸与碱按适当比例混合时,会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盐类和水。
实验中使用的酸碱指示剂能够通过颜色的变化来指示溶液是否发生了中和反应。
不同的酸碱指示剂在酸碱中和过程中会有不同的颜色变化情况,这使我们可以根据颜色变化来判断反应的进行。
实验中使用的酸溶液包括盐酸和硫酸,碱溶液为氢氧化钠。
其中,盐酸和硫酸均为常见的强酸,氢氧化钠为常见的强碱。
通过实验结果可以看出,不同酸碱组合下的酸性物质与碱性物质的量比例不同,这也导致了中和反应后溶液颜色的变化程度不同。
化学实验报告(精选15篇)
化学实验报告化学实验报告(精选15篇)随着人们自身素质提升,接触并使用报告的人越来越多,通常情况下,报告的内容含量大、篇幅较长。
一听到写报告就拖延症懒癌齐复发?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化学实验报告,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化学实验报告1一、实验目的用已知浓度溶液标准溶液)【本实验盐酸为标准溶液】测定未知溶液(待测溶液)浓度【本实验氢氧化钠为待测溶液】二、实验原理在酸碱中和反应中,使用一种的酸(或碱)溶液跟的碱(或酸)溶液完全中和,测出二者的,再根据化学方程式中酸和碱的物质的量的比值,就可以计算出碱(或酸)溶液的浓度。
计算公式:c (NaOH)?c(HCl)?V(HCl)c(NaOH)?V(NaOH)或c(HCl)?。
V(NaOH)V(HCl)三、实验用品酸式滴定管、碱式滴定管、锥形瓶、铁架台、滴定管夹、0、1000mol/L盐酸(标准液)、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待测液)、酚酞(变色范围8、2~10)1、酸和碱反应的实质是。
2、酸碱中和滴定选用酚酞作指示剂,但其滴定终点的变色点并不是pH=7,这样对中和滴定终点的判断有没有影响?3、滴定管和量筒读数时有什么区别?四、数据记录与处理五、问题讨论酸碱中和滴定的关键是什么?化学实验报告2化学是一门实验科目,需要考生不断地做实验,从实验中真实地看到各种元素发生化学反应,看到各种化学现象的产生。
做完化学实验之后,学生们要写化学实验心得体会,将自己在化学实验中的所感所想写出来。
下面小编为大家提供化学实验心得体会,供大家参考。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与生活生产息息相关的课程。
化学知识的实用性很强,因此实验就显得非常重要。
刚开始做实验的时候,由于学生的理论知识基础不好,在实验过程遇到了许多的难题,也使学生们感到了理论知识的重要性。
让学生在实验中发现问题,自己看书,独立思考,最终解决问题,从而也就加深了学生对课本理论知识的理解,达到了“双赢”的效果。
在做实验前,一定要将课本上的知识吃透,因为这是做实验的基础,实验前理论知识的准备,也就是要事前了解将要做的实验的有关资料,如:实验要求,实验内容,实验步骤,最重要的是要记录实验现象等等. 否则,老师讲解时就会听不懂,这将使做实验的难度加大,浪费做实验的宝贵时间。
九年级化学学生实验报告单
九年级化学学生实验报告单本实验中的步骤和现象描述都比较清晰明了,没有明显的格式错误或有问题的段落。
但可以对部分语句进行改写,如将“试管放在试管架上”改为“将试管夹在试管架上”。
同时,可以在实验目的中加入“培养正确使用实验器材和操作的能力”。
实验现象说明了分子的运动现象。
酚酞溶液中的分子在试管中不断运动,当浓氨水滴在棉花上时,氨气分子开始向上运动,与酚酞溶液中的分子碰撞,使得酚酞分子的运动更加剧烈,从而导致颜色的变化。
这表明分子在不断地运动并且运动越剧烈,颜色变化就越明显。
这个实验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分子的运动规律。
1、将两个汽水瓶中分别加入纯净水,一个汽水瓶中加入食盐水,另一个汽水瓶中不加水。
2、将两个酒瓶塞分别塞在两个加水的汽水瓶中,另两个汽水瓶不塞酒瓶塞。
3、用电吹风分别对四个汽水瓶进行加热。
4、观察每个汽水瓶内铁生锈的情况。
实验结论:经过实验,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加入食盐水的汽水瓶中的铁最易生锈,未加水的汽水瓶中的铁次易生锈,加入纯净水的汽水瓶中的铁最难生锈。
2、加热能促进铁生锈的速度。
3、在有酒瓶塞的汽水瓶中,铁生锈的速度比没有酒瓶塞的汽水瓶中要慢。
实验名称:探究铁生锈的条件实验目的:通过对比实验,探究铁生锈的条件。
实验器材及药品:汽水瓶4个,酒瓶塞2个,电吹风1个,纯净水,食盐。
实验步骤:1、将两个汽水瓶中分别加入纯净水,一个汽水瓶中加入食盐水,另一个汽水瓶中不加水。
2、将两个酒瓶塞分别塞在两个加水的汽水瓶中,另两个汽水瓶不塞酒瓶塞。
3、分别用电吹风对四个汽水瓶进行加热。
4、观察每个汽水瓶内铁生锈的情况。
实验结论:通过实验,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加入食盐水的汽水瓶中的铁最易生锈,未加水的汽水瓶中的铁次易生锈,加入纯净水的汽水瓶中的铁最难生锈。
2、加热能促进铁生锈的速度。
3、在有酒瓶塞的汽水瓶中,铁生锈的速度比没有酒瓶塞的汽水瓶中要慢。
实验名称:制作简易灭火器实验原理:碳酸钠与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
九年级化学实验报告(pdf版)
_________。
取两块玻璃片,一块放在实验 呼 了 气 的 玻 璃 片 上 呼 出 气 体 中 水 蒸 气
桌上,对着另一块呼气,观察 ______________
含量比空气中的含
两块玻璃片上水蒸气的含量。
量要___________。
【结论】
【问题与建议】
【巩固与练习】
10 九年级化学实验报告
小明用右图所示装置进行“人体呼出的气体 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是否比吸入的空气中二氧化 碳的含量多”的探究实验,实验操作及现象如 图所示。
九年级化学实验报告 3
⑤不用酒精灯时,要盖上灯帽,以防止酒精挥发。 (二)加热的仪器 1、加热的仪器 加热固体:干燥的试管、蒸发皿 加热液体:试管、烧杯、烧瓶、蒸发皿 有些仪器不能加热(集气瓶、量筒、漏斗等) 2、仪器的固定 试管:试管夹、铁架台的铁夹
烧杯或烧瓶:用铁架台的铁圈和石棉网 蒸发皿:用铁架台的铁圈或三脚架 3、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 ①要把仪器擦干(防止炸裂),先进行预热,然后固定在药品的下方加热; ②加热固体药品,药品要铺平,要把试管口稍向下倾斜,以防止水倒流入试 管而使试管破裂; ③加热液体药品时,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 1/3,要把试管向上倾斜 45°角,且不可将试管口对着自己或别人; ④加热完毕不能用冷水立即冲洗,以防炸裂。 三、过滤 1、作用:除去液体中混有的固体物质的一种方法; 2、仪器:漏斗、烧杯、玻璃棒、铁架台(带铁圈); 3、操作:一贴二低三靠. ①一贴:指滤纸要紧贴漏斗壁,一般在将滤纸贴在漏斗壁时先用水润湿并挤 出气泡,因为如果有气泡会影响过滤速度。 ②二低:一是滤纸的边缘要稍低于漏斗的边缘;二是在整个过滤过程中还要 始终注意到滤液的液面要低于滤纸的边缘。否则的话,被过滤的液体会从滤纸 与漏斗之间的间隙流下,直接流到漏斗下边的接受器中,这样未经过滤的液体 与滤液混在一起,而使滤液浑浊,没有达到过滤的目的。 ③三靠:一是待过滤的液体倒入漏斗中时,盛有待过滤液体的烧杯的烧杯嘴 要靠在倾斜的玻璃棒上(玻璃棒引流);二是指玻璃棒下端要靠在三层滤纸一 边(三层滤纸一边比一层滤纸那边厚,三层滤纸那边不易被弄破);三是指漏 斗的颈部要紧靠接收滤液的接受器的内壁。 四、蒸发 1、仪器:酒精灯、烧杯、玻璃棒、蒸发皿、铁架台(带铁圈).
初中化学实验报告单
初中化学实验报告单初中化学实验报告单(共5篇) 篇一:初中化学实验报告单初中化学实验报告单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篇二: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学生分组实验报告单化学实验报告上册实验名称1: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实验目的:1、培养观察和描述的能力。
2、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
实验器材:蜡烛、小木条、烧杯2个、澄清石灰水实验步骤:1、点燃前,观察蜡烛的颜色、状态、形状和硬度;观察把蜡烛投入水中的情况。
2、燃着时,火焰分几层,用小木条比较火焰不同部分温度的高低,用烧杯推测燃烧后的生成物。
3、燃灭后,用火柴去点白烟,蜡烛能否重新燃烧。
现象:1、蜡烛是乳白色,柱状固体、无味,能被轻易切成处,放于水中飘浮于水面上。
2、火焰分为三层。
小木条上外焰接触的部分被烧焦得最厉害,干燥的烧杯内壁有水珠,涂有石灰水的烧杯变浑浊。
3、白烟能被点燃。
分析及结论:1、蜡烛难溶于水、质软。
2、外焰温度最高,蜡烛燃烧有水和CO2生成。
3、吹灭蜡烛后的白烟是可燃物。
实验名称: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实验目的:探究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何不同实验器材:水槽、集气瓶4个、玻璃片4块、滴管、石灰水、饮料管、小木条实验步骤:1、用吹气排水法收集两瓶呼出的气体。
2、收集两瓶空气。
3、在1瓶空气和1瓶呼出气中滴入石灰水、振荡。
4、将燃着的木条分别插入空气和呼出气中。
5、对着干燥的玻璃片呼气。
现象:1、滴入石灰水后,充满呼出气的集气瓶更浑浊一些;2、插入呼出气中的木条立即熄灭,插入空气中的木条正常燃烧过了一会儿才熄灭;3、呼气后干燥的玻璃片上有较多的水珠。
分析及结论:人体呼出的气体中有CO2含量较高,吸入的空气中O2含量较高,呼出气中H2O含量较高。
实验名称2: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实验目的:熟练掌握药品的取用,给物质的加热,仪器洗涤的操作实验器材:镊子、药匙、试管、量筒、滴管、酒精灯、试管夹、试管刷、锌粒、盐酸、碳酸纳粉末、氢氧化钠溶液、硫酸铜溶液实验步骤:一、药品的取用1、用镊子夹取了粒锌放入试管中,并将试管放在试管架上。
九年级化学学生实验报告
九年级化学学⽣实验报告【编号3】实验3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实验类型:探究性实验实验⽬的:1.学会观察物质的性质、变化并描述变化现象;2.学习检验蜡烛燃烧的产物等基本操作;3.初步学习书写实验报告的⽅法。
实验⽤品:烧杯、⽕柴、⼩⼑、玻璃管;蜡烛、⽔、澄清的⽯灰⽔。
实验过程:1.提出问题蜡烛燃烧⽣成什么物质?2.猜想与假设(1)蜡烛燃烧⽣成⽔;(2)蜡烛燃烧⽣成⼆氧化碳。
3.制定⽅案(设计实验⽅案)(1)设计思路:依据蜡烛能燃烧,从三个阶段对蜡烛的物理性质、⽕焰温度以及燃烧产物等进⾏探究。
(2)实验流程:认识蜡烛点燃前的物理性质→观察⽕焰分层情况→验证蜡烛燃烧的产物→观察燃烧后的现象→认识蜡烛及其燃烧。
4.进⾏实验实验步骤收集证据(实验现象)结论和解释点燃前观察蜡烛的颜⾊、状态、形状、闻⼀闻⽓味等。
蜡烛是⾊、味的体。
⽤⼩⼑切下⼀⼩块蜡烛,放⼊⽔中,观察。
蜡烛被⼩⼑;蜡烛是⽔⾯上。
蜡烛的硬度;蜡烛的密度⽐⽔;蜡烛溶于⽔。
燃着时点燃蜡烛,观察⽕焰的分层情况等。
蜡烛⽕焰分为层,⽕焰最暗的是层,⽕焰最亮的是层。
⽤⽕柴梗平放⼊烛焰中,约1S后取出。
⽕柴梗部位炭化。
说明蜡烛⽕焰温度最⾼。
⽤冷⽽⼲燥的烧杯罩在⽕焰上⽅,观察。
烧杯壁上有。
说明蜡烛燃烧时有⽣成。
将烧杯迅速翻转,倒⼊适量的澄清⽯灰⽔,振荡。
澄清的⽯灰⽔变。
说明蜡烛燃烧时有⽣成。
熄灭后观察蜡烛熄灭后的现象⽤⽕柴点燃蜡烛熄灭时产⽣的“⽩烟”。
蜡烛燃烧。
说明“⽩烟”具有性。
5.反思与评价:(1)蜡烛燃烧⽣成了什么?写出反应的⽂字表达式。
(2)通过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活动,你认为化学学习上有哪些特点?【编号4】实验4 对⼈体吸⼊的空⽓和呼出的⽓体的探究实验类型:探究性实验实验⽬的:1.初步学习⽔槽、集⽓瓶等仪器的使⽤⽅法;2.初步学会收集、检验⼈体吸⼊和呼出⽓体的有关实验操作;3.学会“观察实验—分析现象—得出结论”的科学思维⽅法。
实验⽤品:集⽓瓶、玻璃⽚、⽔槽、⽕柴、⽊条、弯导管、胶头滴管、酒精灯;⽔、澄清的⽯灰⽔。
化学实验报告(精选9篇)
化学实验报告(精选9篇)化学实验报告(精选9篇) 在现实⽣活中,报告的使⽤成为⽇常⽣活的常态,通常情况下,报告的内容含量⼤、篇幅较长。
⼀听到写报告马上头昏脑涨?以下是⼩编收集整理的化学实验报告,欢迎⼤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家有所帮助。
化学实验报告篇1 实验题⽬ 实验题⽬: 溴⼄烷的合成 实验⽬的: 实验⽬的 1、学习从醇制备溴⼄烷的原理和⽅法 2、巩固蒸馏的操作技术和学习分液漏⽃的使⽤。
实验原理: 主要的副反应: 反应装置⽰意图: (注:在此画上合成的装置图) 实验步骤及现象记录: 实验步骤 现象记录 1、加料: 将9.0ml⽔加⼊100ml圆底烧瓶,在冷却和不断振荡下,慢慢地加⼊19.0ml浓硫酸。
冷⾄室温后,再加⼊10ml95%⼄醇,然后在搅拌下加⼊13.0g研细的溴化钠,再投⼊2-3粒沸⽯。
放热,烧瓶烫⼿。
2、装配装置,反应: 装配好蒸馏装置。
为防⽌产品挥发损失,在接受器中加⼊5ml40%nahso3溶液,放在冰⽔浴中冷却,并使接受管(具⼩咀)的末端刚好浸没在接受器的⽔溶液中。
⽤⼩⽕加热⽯棉⽹上的烧瓶,瓶中物质开始冒泡,控制⽕焰⼤⼩,使油状物质逐渐蒸馏出去,约30分钟后慢慢加⼤⽕焰,直到⽆油滴蒸出为⽌。
加热开始,瓶中出现⽩雾状hbr。
稍后,瓶中⽩雾状hbr增多。
瓶中原来不溶的固体逐渐溶解,因溴的⽣成,溶液呈橙黄⾊。
3、产物粗分: 将接受器中的液体倒⼊分液漏⽃中。
静置分层后,将下层的粗制溴⼄烷放⼊⼲燥的⼩锥形瓶中。
将锥形瓶浸于冰⽔浴中冷却,逐滴往瓶中加⼊浓硫酸,同时振荡,直到溴⼄烷变得澄清透明,⽽且瓶底有液层分出(约需4ml浓硫酸)。
⽤⼲燥的分液漏⽃仔细地分去下⾯的硫酸层,将溴⼄烷层从分液漏⽃的上⼝倒⼊30ml蒸馏瓶中。
接受器中液体为浑浊液。
分离后的溴⼄烷层为澄清液。
4、溴⼄烷的精制 配蒸馏装置,加2-3粒沸⽯,⽤⽔浴加热,蒸馏溴⼄烷。
收集37-40℃的馏分。
收集产品的接受器要⽤冰⽔浴冷却。
化学实验报告(通用8篇)
化学实验报告(通用8篇)化学实验报告篇一实习进入第二天,还是理论课,和昨天不同的是,今天的任务相对于昨天是稍微重了点,上午主要的内容是加热炉,这是一种利用燃料燃烧时所产生的高温火焰和烟气为热源来加热杂炉管内流动的截止,使其达到工艺上所许呀的温度的一种火力加热设备,它是工艺上的关键设备也是当前节能工作的重点(操作费用是总费用的60%-70%,燃烧消耗浅度加工3%-6%,中等深度4%-8%,深度加工8%-15%),同时也是固定投资的重要部分,最后也是环境保护的要求,所以要格外注意。
加热炉主要由炉管系统(炉管,吊钩,回弯头),炉体系统(耐火层,保温层,保护层),燃烧系统(火嘴,燃烧器,气火嘴。
油火嘴,油气联合,自然供风,强制供风),排烟系统组成。
其主要的工艺指标有热负荷,炉膛热强度,炉管表面热强度,全炉热效率,炉管内冷油流速和压降,这些都是加热炉的重要参数现在对于加热炉最重要的就是如何提高加热炉热效率的方法,常用的方法有四种:1.采用好的火嘴,提高燃烧效果 2.控制合适的过剩空气系数 3.做好保温 4.提高入炉空气温度。
也是我们必须注意的地方。
下午由刘梦溪老师给我们说明了有关流体输送机械,它是一种为输送流体而提供能量的机械,流体输送机械的主要用途是将流体从低处运到高处,从低压设备送到高压设备;沿管道输送到较远的地方;克服由位能,静压能之差以及摩擦阻力引起的能量损失。
流体输送机械包括流体输送机械-泵和气体输送机械,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离心泵,它的抓哟部件有叶轮,泵壳,轴封装置关于离心泵的内容不再赘述,在笔记中已经记录详尽。
这就是今天的主要内容,以备写实习报告用明天是理论实习的最后一天,夜深了,也准备休息了。
呵实习日志第一天理论实习实习第一天,虽然不是去燕山化工实地观察学习,但是心情是很激动的,毕竟是我的第一次实习,呵,今天的任务相对来说是比较轻的,现就把今天实习内容罗列如下。
早上是我们的实习动员,首先向我们介绍了炼厂实习的主要内容:1.了解化工单元的操作2.了解炼厂的生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实验报告单年级班级姓名实验名称探究燃烧的条件实验目的通过对燃烧及其现象的观察,认识到燃烧需要的三个基本条件,以及推论出灭火的基本原理。
一、实验器材、药品酒精灯、烧杯、薄铜片、三脚架、坩埚钳、两节短蜡烛、滤纸碎片、乒乓球碎片、石棉网、酒精、清水、棉花团等实验步骤现象、解释、结论及反应方程式1.检查仪器、药品。
2.将薄铜片放在三脚架上,在薄铜片两端各放一小片乒乓球碎片和滤纸碎片,然后再三脚架下方点燃酒精灯。
观察现象。
3.将两个棉花团先分别浸满水和酒精,然后用坩埚钳夹住分别在酒精灯上点燃。
观察现象。
4.将两只蜡烛点燃,立在石棉网上,并点燃。
将其中一只蜡烛用烧杯轻轻罩住。
观察现象。
5. 清洗仪器,整理复位。
化学实验报告单年级班级姓名实验名称用实验证明我们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中的氧气含量有什么不同实验目的氧气可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木条燃烧越旺,说明氧气含量越高二、实验器材、药品水槽、集气瓶(250ml)两个、玻片两片、饮料管(或玻璃管)、酒精灯、火柴、小木条、水,盛放废弃物的大烧杯。
实验步骤现象、解释、结论及反应方程式1.检查仪器、药品。
2. 做好用排水法收集气体的各项准备工作。
3. 用饮料管向集气瓶中吹气,用排水法收集一瓶我们呼出的气体,用玻璃片盖好,放在桌面上。
4. 将另一集气瓶放置在桌面上,用玻璃片盖好。
5. 用燃烧的小木条分别伸入两个集气瓶内。
6. 观察实验现象,做出判断,并向教师报告实验结果。
7. 清洗仪器,整理复位。
化学实验报告单年级班级姓名实验名称组装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实验目的正确地组装一套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并做好排水集气的准备实验器材、药品大试管(Ф32mm×200mm)、带导管的橡皮塞(与试管配套)、酒精灯、铁架台(带铁夹)、木质垫若干块、集气瓶(125mL)、毛玻璃片、水槽(装好水)、烧杯(100mL)。
实验步骤现象、解释、结论及反应方程式1. 检查仪器、药品。
2. 组装气体发生装置。
3. 检查气体发生装置的气密性。
4. 按照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要求装配好气体发生装置。
5. 在水槽中用烧杯向集气瓶中注满水,盖好毛玻璃片,将集气瓶倒置在水槽中。
6. 拆除装置,整理复位。
化学实验报告单年级班级姓名实验名称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实验目的利用事先备好的一瓶氧气完成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并验证生成气体是二氧化碳。
实验器材、药品集气瓶(125mL)、酒精灯、玻璃片、坩埚钳、木炭、澄清石灰水、火柴、盛放废弃物的大烧杯、石棉网。
实验步骤现象、解释、结论及反应方程式1. 检查仪器、药品。
2. 用坩埚钳夹取一小块木炭,在酒精灯的外焰上烧到发红,移开盛满气体的集气瓶口的玻璃片,慢慢地把坩埚钳插入到瓶的底部并观察木炭在氧气燃烧的现象。
3. 待燃烧停止后,取出坩埚钳。
往集气瓶中加入少量的澄清的石灰水,振荡后观察现象。
4. 整理复位。
化学实验报告单年级班级姓名实验名称利用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装置制取和收集二氧化碳并验满实验目的利用已装配好的制取二氧化碳装置制取、收集一瓶二氧化碳并验满。
实验器材、药品套完整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仪器包括铁架台、铁夹、大试管、带导管的橡皮塞、集气瓶(125mL)、玻璃片、其中气体发生装置已经检验,其气密性良好]碳酸钙(大理石或石灰石、块状)、稀盐酸(1:2)、酒精灯、木条、火柴、镊子,盛放废弃物的大烧杯。
实验步骤现象、解释、结论及反应方程式1. 检查仪器、药品。
2. 向反应容器中加入药品,并制取二氧化碳。
3. 收集一瓶二氧化碳。
4. 验满。
5. 清洗仪器并整理复位。
化学实验报告单年级班级姓名实验名称用实验证明二氧化碳气体比空气重一、实验目的利用二氧化碳既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的性质,证明二氧化碳气体比空气重。
二、实验器材、药品带两个阶梯的白铁皮架、烧杯(150ml)、短蜡烛两支、火柴、集气瓶(250ml,瓶内充满二氧化碳气体)、玻璃片,盛放废弃物的大烧杯。
实验步骤现象、解释、结论及反应方程式1. 检查仪器、药品。
1.点燃两支短蜡烛,分别放在白铁皮架的两个阶梯上,将白铁皮架放在烧杯里。
2.向烧杯中倾倒二氧化碳。
3.观察实验现象,作出判断,并向教师报告实验结果。
4.整理复位。
火焰较的蜡烛先熄灭,火焰较的蜡烛后熄灭。
证明二氧化碳比空气。
化学实验报告单年级班级姓名实验名称探究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实验目的探究二氧化碳能与水的反应,并通过实验证明碳酸不稳定,受热易分解实验器材、药品试管(Ф20 mm×200mm)2支、试管架、试管夹、酒精灯、滴管、制备二氧化碳的简易装置,蒸馏水(盛于烧杯中,贴标签)、石蕊试液(装于滴瓶中)、稀盐酸(装于细口瓶中)、火柴、盛放废弃物的大烧杯。
实验步骤现象、解释、结论及反应方程式1. 检查仪器、药品。
2. 向两只试管中分别加入 5 mL蒸馏水,再分别滴加2-3滴石蕊试液,振荡。
3. 向一只试管加入1~2 mL 稀盐酸,另一只试管通入二氧化碳气体。
4. 将通入二氧化碳气体的试管中的液体加热至沸腾。
5.观察现象,向教师报告实验结果并得出结论。
6. 清洗仪器、整理复位。
溶液是色的。
(中性)溶液均变红(颜色变)。
(酸性)CO2+H2O=溶液由红变。
(中性)H2CO3==化学实验报告单年级班级姓名实验名称用托盘天平称取氯化钠实验目的用托盘天平称取氯化钠实验器材、药品托盘天平、白纸、药匙、烧杯(100mL)、氯化钠、小刀实验步骤现象、解释、结论及反应方程式1. 检查仪器、药品。
2. 在天平的两托盘上各放一张同样的白纸。
检查天平是否平衡。
如不平衡,将天平调至平衡。
3. 准确称取氯化钠。
4. 把称取的氯化钠倒入烧杯内。
5. 将砝码放回砝码盒内,使天平复原。
6. 整理复位。
化学实验报告单年级班级姓名实验名称配制50 g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实验目的初步了解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的一般方法实验器材、药品烧杯(100 mL)、量筒(50 mL)、玻璃棒、胶头滴管、氯化钠固体5 g(备好,并用纸包装)、蒸馏水(装于细口瓶中)、盛放玻璃棒和滴管的烧杯(200 mL)、盛放废弃物的大烧杯。
实验步骤现象、解释、结论及反应方程式1. 检查仪器、药品。
2. 将准备好的5 g氯化钠固体放入烧杯中。
3.用量筒准确量取所需的蒸馏水并倒入烧杯,用玻璃棒搅拌直到氯化钠溶解。
4. 清洗仪器,整理复位。
化学实验报告单年级班级姓名实验名称组装过滤装置并过滤粗食盐水实验目的正确组装一套过滤装置,并利用它过滤粗食盐水实验器材、药品漏斗、圆形滤纸、剪刀、玻璃棒、烧杯(100mL)、铁架台(带铁圈)、粗食盐水(约15mL,盛于一烧杯中)、滴管、蒸馏水(盛于烧杯中)、放玻璃棒和滴管用的烧杯、盛放废弃物的大烧杯。
实验步骤现象、解释、结论及反应方程式1. 检查仪器、药品。
2. 制作过滤器。
3. 安装过滤装置。
4. 过滤粗食盐水(约15mL)。
5. 清洗仪器,整理复位。
过滤前的溶液是的,过滤后的溶液是的。
滤纸上留下很多沙粒。
化学实验报告单年级班级姓名实验名称加热蒸发食盐溶液实验目的加热蒸发饱和食盐溶液实验器材、药品蒸发皿、酒精灯、玻璃棒、烧杯(100mL)、铁架台(带铁圈)、剪刀、(盛放火柴的)表面皿、坩埚钳、饱和氯化钠溶液(5mL盛装于试管中)、火柴,盛放废弃物的大烧杯。
实验步骤现象、解释、结论及反应方程式1. 检查仪器、药品。
蒸发皿里逐渐出现。
2. 根据酒精灯的高度调整铁架台上铁圈的高度,使酒精灯外焰对准蒸发皿底部。
3. 将5mL饱和氯化钠溶液全部倒入蒸发皿里,并将蒸发皿放到铁架台的铁圈上。
4. 加热蒸发皿里的氯化钠溶液。
5. 清洗仪器并整理复位。
化学实验报告单年级班级姓名实验名称探究氯化钠在一定量水中的溶解实验目的通过实验了解固体在一定量水中的溶解是有限度的实验器材、药品烧杯(100mL)、量筒(50mL)、玻璃棒、胶头滴管、氯化钠固体10g(备好,并用纸包装2包,每包5g)、蒸馏水(装于细口瓶中)盛放玻璃棒和滴管的烧杯(200mL)、盛放废弃物的大烧杯。
实验步骤现象、解释、结论及反应方程式1. 检查仪器、药品。
2. 用量筒准确量取所需的蒸馏水20 mL,并倒入100 mL烧杯。
3. 将准备好的5g氯化钠固体放入烧杯中,搅拌直到氯化钠溶解。
4. 再加5g氯化钠固体,搅拌并观察现象。
5.观察实验现象,做出判断,并向教师报告结果。
6.清洗仪器,整理复位。
①先加入的5g氯化钠溶解了,后加入的5g氯化钠完全溶解。
②说明氯化钠在一定量水中的溶解是的。
化学实验报告单年级班级姓名实验名称用实验证明酒精与水能互相溶解实验目的用实验证明酒精与水能互相溶解,形成溶液。
实验器材、药品试管(Ф20 mm×200 mm)1支、试管架、滴管1支、高锰酸钾溶液(装于细口瓶中)、乙醇(装于细口瓶中)、盛放滴管的烧杯(200ml)、盛放废弃物的大烧杯。
实验步骤现象、解释、结论及反应方程式1. 检查仪器、药品。
2. 向试管中加入高锰酸钾溶液约5 mL。
3.用滴管缓缓加入约 2 mL乙醇,不要振荡,观察现象。
4.然后振荡,观察现象,向教师报告实验结果并得出结论。
5. 清洗仪器,整理复位。
上层溶液是色的,下层溶液是色的。
振荡后变为均匀的紫色溶液。
说明酒精与水能,形成溶液。
化学实验报告单年级班级姓名实验名称探究物质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实验目的用实验探究物质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实验器材、药品烧杯(100 mL)3个、玻璃棒1支,温度计1支,药匙、洁净纸、固态氯化钠、硝酸铵、氢氧化钠,蒸馏水(装于细口瓶中),盛放玻璃棒和温度计的烧杯(200 mL)、盛放废弃物的大烧杯。
实验步骤现象、解释、结论及反应方程式1. 检查仪器、药品。
2. 向3个烧杯中分别加入蒸馏水约20 mL,用温度计量出水的温度。
3.用药匙分别取少许固态氯化钠、硝酸铵、氢氧化钠加入到3个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使固体溶解。
4.再用温度计量出溶质溶解后溶液的温度,向教师报告实验结果并得出结论。
5.清洗试管,整理复位。
①水温是℃。
②氯化钠溶液的温度是℃。
硝酸铵溶液的温度是℃。
氢氧化钠溶液的温度是℃。
③硝酸铵溶解要热,氢氧化钠溶解要热。
化学实验报告单年级班级姓名实验名称用指示剂鉴别盐酸、氢氧化钠溶液和蒸馏水实验目的利用石蕊、酚酞试液鉴别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和蒸馏水实验器材、药品试管(Ф15mm×150mm)5支、试管架,待鉴别溶液A、B、C(其中1:3盐酸、10%的氢氧化钠溶液和蒸馏水均装于细口瓶中,三者随机标示A、B、C)、石蕊试液、酚酞试液(分装于滴瓶中),盛放废弃物的大烧杯、试管刷。
实验步骤现象、解释、结论及反应方程式1. 检查仪器、药品。
2. 用三支试管分别取待鉴别的三种溶液少许。
3.选择恰当的指示剂进行试验(石蕊、酚酞试液均要求使用),根据实验现象作出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