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纳滤膜分离技术的探讨

合集下载

纳滤是一种介于超滤和反渗透之间的一种膜分离技术

纳滤是一种介于超滤和反渗透之间的一种膜分离技术

纳滤膜分离机理、应用及发展趋势摘要:综述了纳滤膜的分离机理及其应用研究现状和进展。

纳滤膜分离过程是一个不可逆过程,其分离机理可以运用电荷模型和细孔模型,以及近年才提出的静电排斥和立体阻碍模型等来描述。

纳滤膜应用研究现状的介绍。

关键词:纳滤;分离机理;应用;发展1 纳滤膜的概述纳滤是一种介于超滤和反渗透之间的一种膜分离技术,截留分子量大约在200~1000范围,孔径约为几纳米,分离对象的粒径约为1 nm。

纳滤具有膜技术共同的高效节能的特点,是近来世界各国优先发展的膜技术之一。

目前纳滤已在生活用水,工业给水和废水的处理,食品,生化制药等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

纳滤膜的孔径在纳米级内,其中有些膜对不同价阴离子的Donnan电位有较大差别,其中截留分子量为数百级,对不同价的阴离子有显著的截留差异,可以让进料中部分或绝大部分无机盐通过,并且操作压力低,透过通量较大。

这些特点使纳滤在水的软化、有机低分子的分级、有机物的除盐净化等方面,有独特的优点和明显的节能效果。

2 纳滤膜的分离机理2.1 纳滤膜过程的不可逆过程分析纳滤膜分离过程与微滤、超滤、反渗透等膜分离过程一样,是一个不可逆过程,膜内传递现象通常用非平衡热力学模型[1]来表征。

该模型把膜当作一个“黑匣子”,以压力差为驱动力,产生流体及离子流动。

推动力和流动之间的关系可用现象论方程式表示,方程式中的系数被称之为膜的特征参数,包括膜的反射系数、溶质透过系数及纯水透过系数等。

其中膜的反射系数相当于溶剂透过通量无限大时的最大截留率。

2.2 电荷模型电荷模型又可根据对膜内电荷及电势分布情形的不同假设分为空间电荷模型(the Space Charge Model)[1~4]和固定电荷模型(the Fixed-Charge Model)[1,5,6]。

空间电荷模型最早由Osterle等提出,假设膜由孔径均一而且其壁面上电荷均匀分布的微孔组成,微孔内的离子浓度和电场电势分布、离子传递和流体流动分别由Poisson-Boltzmann方程、Nernst-Planck方程和Navier-Stokes方程等来描述。

纳滤膜的工作原理及特点

纳滤膜的工作原理及特点

纳滤膜的工作原理及特点纳滤膜是一种常用于分离溶液中弱小颗粒和溶质的膜分离技术。

它通过孔径较小的膜孔来截留溶液中的溶质和颗粒,使得纳滤膜能够实现对溶液的精细分离和浓缩。

本文将详细介绍纳滤膜的工作原理及特点。

一、工作原理纳滤膜的工作原理基于溶液中溶质和颗粒的份子大小和膜孔大小之间的差异。

纳滤膜通常由多层薄膜组成,其中包括支撑层和滤膜层。

支撑层具有较大的孔径,用于提供膜的机械强度和稳定性,而滤膜层则具有较小的孔径,用于截留溶质和颗粒。

当溶液通过纳滤膜时,溶质和颗粒会受到两种力的作用:压力和筛选效应。

首先,通过施加外部压力,使溶液流过纳滤膜,这种压力称为透过压。

透过压可以使溶质和颗粒通过滤膜层的膜孔,但其通过程度取决于溶质和颗粒的大小。

较小的溶质和颗粒能够更容易地通过滤膜层的膜孔,而较大的溶质和颗粒则很难通过。

其次,纳滤膜的滤膜层具有较小的孔径,可以实现对溶质和颗粒的筛选效应。

当溶质和颗粒的份子大小大于膜孔的孔径时,它们将被滤膜层截留,从而实现了对溶液的分离和浓缩。

二、特点1. 分离效果好:纳滤膜的孔径通常在0.1纳米到100纳米之间,能够有效地截留溶质和颗粒,实现对溶液的高效分离和浓缩。

纳滤膜可以去除溶液中的微生物、胶体、悬浮物、大份子有机物等。

2. 操作简便:纳滤膜操作简单,无需添加任何化学试剂,只需施加适当的压力即可实现溶液的分离和浓缩。

同时,纳滤膜具有较高的通量,可以快速处理大量的溶液。

3. 选择性强:纳滤膜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不同孔径的膜孔,从而实现对不同大小的溶质和颗粒的选择性分离。

这使得纳滤膜在不同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如饮用水处理、食品加工、生物医药等。

4. 可再生性强:纳滤膜具有较好的可再生性,可以通过反冲洗、化学清洗等方法清除膜孔中的污染物,从而延长膜的使用寿命。

此外,纳滤膜还可以通过超声波清洗、高温清洗等方法进行彻底清洗和再生。

5. 适应性广:纳滤膜可以应用于不同的溶液和颗粒大小范围,具有较好的适应性。

纳滤膜的工作原理及特点

纳滤膜的工作原理及特点

纳滤膜的工作原理及特点纳滤膜是一种常用的分离膜技术,能够通过分子尺寸选择性地分离溶液中的溶质。

本文将详细介绍纳滤膜的工作原理和特点。

一、纳滤膜的工作原理纳滤膜的工作原理基于溶质在膜上的分子尺寸选择性渗透。

纳滤膜具有非常小的孔径,通常在1-100纳米之间。

当溶液通过纳滤膜时,溶质分子的尺寸大于膜孔径时,无法通过膜孔,被滞留在膜表面形成浓缩液。

而溶质分子的尺寸小于膜孔径时,能够通过膜孔,形成通过液。

因此,纳滤膜能够实现对溶液中不同分子尺寸的分离。

纳滤膜的分离效果与膜孔径大小有关。

孔径较小的膜能够分离更小分子尺寸的物质,而孔径较大的膜则可以分离较大分子尺寸的物质。

此外,纳滤膜的分离效果还与膜的材料和结构有关。

不同材料的纳滤膜具有不同的分离性能,例如聚酯、聚丙烯、聚偏氟乙烯等。

二、纳滤膜的特点1. 分离效果优异:纳滤膜能够实现对溶液中不同分子尺寸的高效分离,具有良好的分离效果。

通过选择合适的膜孔径和材料,可以实现对特定溶质的高效分离。

2. 操作简便:纳滤膜的操作相对简便,不需要高压力或复杂的设备。

通常可以通过重力或低压力差来实现溶液的渗透和分离。

3. 可控性强:纳滤膜的分离效果可以通过调节膜孔径和操作条件来控制。

根据不同的分离需求,可以选择合适的纳滤膜进行操作,实现对溶质的选择性分离。

4. 应用广泛:纳滤膜在许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生物医药领域中,纳滤膜可以用于蛋白质的分离和浓缩;食品和饮料工业中,纳滤膜可以用于浓缩果汁、去除杂质等;环境工程中,纳滤膜可以用于水处理和废水处理等。

5. 经济高效:纳滤膜相对于其他分离技术来说,具有较低的能耗和较高的处理效率。

同时,纳滤膜的成本也相对较低,具有较高的经济性。

6. 可再生利用:纳滤膜可以进行清洗和再生利用,提高了膜的使用寿命和经济效益。

总结:纳滤膜是一种分离膜技术,能够通过分子尺寸选择性地分离溶液中的溶质。

其工作原理基于溶质在膜上的分子尺寸选择性渗透。

纳滤膜具有分离效果优异、操作简便、可控性强、应用广泛、经济高效和可再生利用等特点。

纳滤膜的工作原理及特点

纳滤膜的工作原理及特点

纳滤膜的工作原理及特点纳滤膜是一种常用的膜分离技术,广泛应用于水处理、食品加工、制药、化工等领域。

纳滤膜的工作原理是利用膜孔径的选择性分离作用,将溶液中的溶质分子或颗粒通过膜表面的孔隙过滤出来,从而实现溶质的分离和浓缩。

纳滤膜的工作原理可以简单地描述为:当溶液通过纳滤膜时,溶质分子或颗粒的尺寸大于膜孔径时,溶质无法通过膜孔,被截留在膜表面形成浓缩物;而溶质分子或颗粒的尺寸小于膜孔径时,可以通过膜孔,形成透过物。

纳滤膜的特点如下:1. 分离效果好:纳滤膜具有较高的分离效率,可以有效地去除溶液中的悬浮物、胶体、微生物等杂质,使溶液得到净化和浓缩。

2. 选择性强:纳滤膜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膜孔径,从而实现对不同尺寸的溶质的选择性分离。

常用的纳滤膜孔径范围为0.1-100纳米。

3. 运行成本低:纳滤膜的运行成本相对较低,可以实现连续、稳定的操作,节约能源和水资源。

4. 操作简便:纳滤膜的操作相对简单,可以通过调节操作参数如压力、温度等来控制分离效果,操作过程可自动化。

5. 应用广泛:纳滤膜可以应用于多个领域,包括水处理、食品加工、制药、化工等。

在水处理领域,纳滤膜可以用于海水淡化、废水处理、饮用水净化等;在食品加工领域,纳滤膜可以用于果汁浓缩、乳品分离等;在制药领域,纳滤膜可以用于药物浓缩、蛋白质分离等。

6. 可再生利用:纳滤膜可以通过清洗和再生来延长使用寿命,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总之,纳滤膜作为一种常用的膜分离技术,具有较高的分离效率、选择性强、运行成本低、操作简便等特点。

它在水处理、食品加工、制药、化工等领域的应用广泛,为这些领域的生产和处理过程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

同时,纳滤膜的可再生利用也符合环保的要求,减少了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纳滤膜的工作原理及特点

纳滤膜的工作原理及特点

纳滤膜的工作原理及特点引言概述:纳滤膜是一种常用的膜分离技术,广泛应用于水处理、食品加工、制药等领域。

本文将详细介绍纳滤膜的工作原理及其特点。

一、纳滤膜的工作原理1.1 孔径选择:纳滤膜通过控制孔径大小来实现分离,其孔径范围通常在1-100纳米之间。

根据应用需求,可以选择不同孔径的纳滤膜。

较小孔径的膜可以过滤掉溶质中的大分子物质,而较大孔径的膜则可以保留大分子物质。

1.2 分离机制:纳滤膜主要通过两种机制进行分离:筛分和扩散。

筛分是指根据溶质的分子大小,将其分离出来。

扩散则是指溶质分子在膜孔中的扩散速度不同,从而实现分离。

这两种机制常常同时存在,共同作用于纳滤过程。

1.3 过程参数:纳滤膜的工作过程中,有几个重要的参数需要控制。

首先是压力,通过控制膜两侧的压力差,可以影响膜的通量和分离效果。

其次是温度,温度的变化会影响溶质的扩散速率和膜的稳定性。

最后是pH值,溶液的酸碱度对膜的分离效果也有一定影响。

二、纳滤膜的特点2.1 高效分离:纳滤膜具有较高的分离效率,可以有效地去除水中的悬浮物、胶体、细菌等微小颗粒。

同时,纳滤膜还可以分离溶液中的高分子物质,如蛋白质、多糖等。

2.2 良好的选择性:纳滤膜可以根据需求选择不同孔径的膜,从而实现对不同分子大小的溶质进行选择性分离。

这种选择性分离使得纳滤膜在一些特定的应用领域具有独特的优势。

2.3 低能耗:相比传统的分离方法,纳滤膜具有较低的能耗。

由于纳滤膜的分离机制主要依靠孔径选择和扩散,相对于传统的过滤方法,纳滤膜不需要额外的能量输入,能够实现较低的能耗。

三、纳滤膜的应用领域3.1 水处理:纳滤膜广泛应用于水处理领域,可以去除水中的悬浮物、胶体、细菌等微生物,提高水质。

同时,纳滤膜还可以用于海水淡化,将海水转化为可饮用水。

3.2 食品加工:纳滤膜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也非常广泛。

例如,可以用纳滤膜去除果汁中的杂质,提高果汁的质量和口感。

此外,纳滤膜还可以用于乳品、酒类等食品的浓缩和分离。

纳滤膜的工作原理及特点

纳滤膜的工作原理及特点

纳滤膜的工作原理及特点引言概述:纳滤膜作为一种重要的膜分离技术,在水处理、食品加工、制药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纳滤膜的工作原理及其特点。

一、纳滤膜的工作原理1.1 孔隙截留机制纳滤膜的工作原理基于孔隙截留机制。

纳滤膜由一系列微孔组成,这些微孔的直径通常在1-100纳米之间。

当水或溶液通过纳滤膜时,溶质分子或颗粒会被截留在纳滤膜的孔隙中,而水分子则可以通过纳滤膜的微孔,从而实现溶质的分离。

1.2 分子作用力筛选机制纳滤膜的工作原理还涉及分子作用力筛选机制。

纳滤膜的孔隙大小与溶质分子的大小有关,通常情况下,只有小分子才能通过纳滤膜的微孔,而大分子则被截留在膜表面。

这是因为溶质分子与纳滤膜表面之间会发生分子作用力,大分子受到较大的分子作用力,难以通过纳滤膜的微孔。

1.3 压力驱动机制纳滤膜的工作原理还涉及压力驱动机制。

在纳滤过程中,外加压力会施加在溶液上,使溶液通过纳滤膜的微孔。

这种压力驱动机制可以提高纳滤膜的分离效率,并加快溶液的流速。

二、纳滤膜的特点2.1 高分离效率纳滤膜具有较高的分离效率,可以有效去除溶液中的微粒、胶体、有机物等。

由于纳滤膜的孔隙很小,可以实现对溶质的高效截留,从而实现高效分离。

2.2 可调控的孔隙大小纳滤膜的孔隙大小可以通过控制制备工艺来调节。

通过调节制备条件,可以获得不同孔隙大小的纳滤膜,从而实现对不同分子大小的溶质的分离。

2.3 低能耗纳滤膜的工作过程中,通常只需要施加较低的压力,就可以实现溶质的分离。

相比传统的分离方法,纳滤膜具有较低的能耗,可以降低生产成本。

三、纳滤膜的应用领域3.1 水处理纳滤膜在水处理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它可以去除水中的悬浮物、胶体、细菌等,提高水质,满足饮用水、工业用水等不同需求。

3.2 食品加工在食品加工中,纳滤膜可以用于浓缩果汁、分离蛋白质、去除微生物等。

它可以提高食品的品质和安全性。

3.3 制药纳滤膜在制药领域的应用也很广泛。

它可以用于分离和纯化药物、去除微生物等,提高药品的纯度和质量。

纳滤膜机理

纳滤膜机理

纳滤膜机理引言纳滤膜是一种常用的膜分离技术,通过选择性地分离溶剂和溶质分子来实现纯化和浓缩。

本文将深入探讨纳滤膜的机理,包括纳滤膜的种类、分离原理和操作条件等方面。

纳滤膜的种类纳滤膜根据孔径大小可分为微滤膜、超滤膜和逆渗透膜。

微滤膜具有较大的孔径,一般在0.1-10μm之间,用于去除悬浮固体和大分子物质。

超滤膜的孔径范围为0.001-0.1μm,可以分离高分子物质、胶体和大部分溶解物质。

逆渗透膜的孔径更小,通常在0.0001-0.001μm之间,可以有效去除溶质和溶剂中的离子。

纳滤膜的分离原理纳滤膜的分离原理主要包括两种:压力驱动型和浓度驱动型。

在压力驱动型纳滤中,通过施加一定压力,将溶剂和小分子溶质通过膜孔径透过,而大分子物质则被滞留在膜表面。

而在浓度驱动型纳滤中,通过浓差的驱动力,将溶质从高浓度区域转移到低浓度区域,从而实现分离。

纳滤膜的操作条件纳滤膜的操作条件对于分离效果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操作条件:滤速滤速是指单位时间内液体通过单位面积的膜的量。

滤速过高会导致膜的堵塞,滤速过低则会影响生产效率。

因此,需要针对不同的溶剂和溶质,合理选择适当的滤速。

温度温度可以影响溶质和溶剂的扩散速率、溶解度和粘度等性质。

在一定范围内,提高温度可以增加通透速度,但过高的温度可能会对膜材料造成损害。

pH值pH值对纳滤膜的稳定性和分离效果都有影响。

一般来说,纳滤膜对于酸性和碱性溶液的稳定性较差,因此需要在合适的pH范围内操作。

压力压力是纳滤膜操作中最主要的驱动力,合理的压力可以提高分离效果。

但过高的压力可能会导致膜破裂或堵塞的风险,因此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压力。

纳滤膜的应用纳滤膜广泛应用于生物技术、食品工业、环境工程和制药等领域。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用场景:蛋白分离和纯化纳滤膜可以通过选择性地分离蛋白质和其他小分子,实现蛋白质的纯化。

饮用水净化逆渗透膜可以去除水中的溶解性离子、重金属和有机物,实现饮用水的净化。

纳滤膜的工作原理及特点

纳滤膜的工作原理及特点

纳滤膜的工作原理及特点引言概述:纳滤膜是一种重要的膜分离技术,广泛应用于水处理、食品加工、生物医药等领域。

本文将从工作原理和特点两个方面详细介绍纳滤膜的相关知识。

正文内容:1. 工作原理1.1 分子筛选作用纳滤膜通过其微孔结构,能够有效地筛选分子。

根据分子大小和形状的不同,纳滤膜可以将溶液中的溶质分子和溶剂分子分离开来。

较小的溶质分子可以通过纳滤膜的微孔,而较大的溶质分子则被阻挡在膜表面上,从而实现溶质的分离纯化。

1.2 压力驱动作用纳滤膜的工作原理还涉及到压力驱动作用。

通过施加一定的压力,溶液中的溶质分子可以被迫通过纳滤膜的微孔,而溶剂分子则可以顺利通过。

这种压力驱动作用可以提高纳滤膜的分离效率和通量。

1.3 电荷筛选作用纳滤膜的微孔表面通常带有电荷,这种电荷可以吸引或排斥溶质分子。

通过调节纳滤膜的表面电荷性质,可以实现对溶质分子的选择性分离。

例如,具有相同电荷的溶质分子会被纳滤膜排斥,而具有相反电荷的溶质分子则会被吸引。

2. 特点2.1 高效分离纳滤膜具有高效的分离效果,能够将溶质分子和溶剂分子有效地分离开来。

由于其微孔尺寸较小,可以实现对溶液中的微小颗粒、胶体和大分子的高效分离。

2.2 选择性分离纳滤膜的表面电荷性质可以调节,从而实现对溶质分子的选择性分离。

这种选择性分离可以根据溶质分子的大小、形状和电荷等特性进行调控,适用于不同领域的分离纯化需求。

2.3 通量高纳滤膜的通量通常较高,能够在短时间内处理大量的溶液。

这是由于纳滤膜的微孔尺寸相对较小,可以实现高效的分离和传质。

2.4 操作简便纳滤膜的操作相对简便,只需要施加一定的压力即可实现分离。

与传统的分离方法相比,纳滤膜不需要复杂的设备和大量的化学试剂,更加方便实用。

2.5 可重复使用纳滤膜通常具有较好的耐用性和稳定性,可以反复使用。

通过适当的清洗和维护,纳滤膜的寿命可以得到延长,降低了使用成本。

总结:纳滤膜作为一种重要的膜分离技术,具有高效分离、选择性分离、通量高、操作简便和可重复使用等特点。

分离纯化多肽和氨基酸的纳滤膜分离技术阐述

分离纯化多肽和氨基酸的纳滤膜分离技术阐述

分离纯化多肽和氨基酸的纳滤膜分离技术阐述
膜分离技术具有分离过程不发生相变、常温操作、步骤简单、选择性高、能耗低等特点,特别适合热敏性物质,如果汁、蛋白质、多肽、氨基酸、药品等的分级分离和浓缩。

纳滤膜是分离性能介于反渗透膜和超滤膜之间的一种新型液体分离膜,膜上常带电荷,可分离低分子量有机物和多价离子。

氨基酸和一些包含特殊氨基酸序列的小分子多肽具有特殊的生物功能,可为人体提供每日必需的氨基酸,协助体内营养物质的输送,调节人体免疫功能以及抗高血压、抗凝血等。

因此,可以制成天然营养品、药品、或者作为食品和化妆品的天然营养添加剂。

目前,工业上多肽和氨基酸主要采用酶生化反应器对蛋白质进行水解或利用微生物发酵法制取。

蛋白质水解液和发酵液中成分相当复杂,其中很多多肽或氨基酸分子量相近、性质相似,有的仅是净电荷数的不同。

分离这些多肽和氨基酸难度较大,通常采用离心、沉淀、吸附、萃取、离子交换和色谱等方法。

这些方法普遍存在工艺复杂、操作时间长、原料需求量大、能耗高、收率低、污染严重等问题,而且产品在长时间提取过程中容易变性失活。

这将不可避免地给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带来一系列问题。

纳滤膜分离技术则对多肽和氨基酸的分级分离具有明显的优势。

纳滤膜具有纳米级孔径,截留分子量在100-1000Da之间,主要特征是表面带(正或负)电荷,小分子多肽和氨基酸相对分子量在100-1000Da都是两性电解质,分子中既带有碱性基团(氨基),有带有酸性基团(羟基)。

在溶液pH等于它们的等电点时,分子呈现电中性,净电荷为零;在pH偏离等电点时,分子成为带负电荷或正电荷的离子。

因此,纳滤膜通过空间位阻和电荷效应的共同作用就可对溶液中的多肽和氨基酸进行分离。

纳滤膜的工作原理及特点

纳滤膜的工作原理及特点

纳滤膜的工作原理及特点纳滤膜是一种常用的膜分离技术,通过其特殊的孔隙结构,可以实现对溶剂、离子、溶质等物质的分离和浓缩。

本文将详细介绍纳滤膜的工作原理及其特点。

一、纳滤膜的工作原理纳滤膜是一种多孔性膜,其孔径通常在1-100纳米之间。

纳滤膜的工作原理基于分子尺寸排斥效应和吸附效应。

当溶液通过纳滤膜时,大分子和颗粒会被滞留在膜表面,而溶剂、小分子和离子则可以通过膜孔径进入膜内。

这种分离机制称为“筛分作用”。

此外,纳滤膜还具有一定的吸附效应。

某些物质在膜孔径表面会发生吸附作用,进一步增强了对溶质的分离效果。

纳滤膜的孔径大小可以通过改变制备工艺和材料选择来调节,以满足不同领域的应用需求。

二、纳滤膜的特点1. 分离效果显著:纳滤膜可以有效分离溶液中的大分子、颗粒和悬浮物,具有高度的分离效果。

其分离效率可以根据不同的孔径选择进行调节。

2. 操作简便:纳滤膜具有较高的通透性,操作简便。

通常情况下,只需将溶液通过纳滤膜,即可实现分离和浓缩。

3. 选择性强:纳滤膜可以根据不同的应用需求选择不同的孔径大小,从而实现对目标物质的选择性分离。

例如,可以选择较小的孔径来分离溶液中的离子,或选择较大的孔径来分离溶液中的蛋白质。

4. 膜的稳定性好:纳滤膜通常由高分子材料制成,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和机械强度。

这使得纳滤膜在各种环境下都能够稳定地工作。

5. 应用广泛:纳滤膜在生物医药、食品饮料、环境保护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可以将纳滤膜应用于药物的纯化和浓缩、饮用水的净化和海水淡化等。

6. 可再生性强:纳滤膜可以通过清洗和再生来延长使用寿命,降低成本。

清洗过程通常使用清洗剂和超声波等方法。

7. 适应性强:纳滤膜可以根据不同的应用需求进行定制,以适应不同的工艺条件和溶液性质。

例如,可以选择耐酸碱的纳滤膜来处理酸性或碱性溶液。

总结:纳滤膜是一种常用的膜分离技术,其工作原理基于分子尺寸排斥效应和吸附效应。

纳滤膜具有分离效果显著、操作简便、选择性强、膜的稳定性好、应用广泛、可再生性强和适应性强等特点。

纳滤膜的工作原理及特点

纳滤膜的工作原理及特点

纳滤膜的工作原理及特点引言概述:纳滤膜是一种重要的分离技术,广泛应用于水处理、食品加工、制药等领域。

本文将详细介绍纳滤膜的工作原理及其特点。

正文内容:1. 工作原理1.1 孔径排除机制纳滤膜通过孔径排除机制实现分离。

其孔径通常在1纳米至100纳米之间,能够有效地过滤掉溶液中的微粒、胶体、高份子物质等。

较小的份子可以通过孔径进入膜的另一侧,而较大的份子则被滞留在膜的表面,从而实现分离。

1.2 压力驱动机制纳滤膜通常需要外加压力才干实现分离。

当溶液通过膜的一侧时,外加的压力会促使溶液中的物质通过膜孔径进入膜的另一侧,从而实现分离。

这种压力驱动机制可以有效地提高分离效率和速度。

1.3 电荷排斥机制纳滤膜表面通常带有电荷,可以利用电荷排斥机制实现分离。

当溶液通过膜的一侧时,带有相同电荷的物质会被排斥到膜的另一侧,从而实现分离。

这种机制对于一些带电的物质分离尤其有效。

2. 特点2.1 高效分离纳滤膜具有较小的孔径,可以高效地过滤掉溶液中的微粒和胶体,提高分离效率。

同时,纳滤膜的压力驱动机制也能够加速分离过程,提高分离速度。

2.2 选择性分离纳滤膜可以根据孔径大小选择性地分离不同大小的物质。

通过调整膜的孔径,可以实现对溶液中特定份子的选择性分离,满足不同应用领域的需求。

2.3 无需添加化学药剂纳滤膜分离过程中不需要添加化学药剂,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同时,由于纳滤膜具有较小的孔径,可以过滤掉微生物和病毒等有害物质,提高水处理和食品加工的安全性。

3. 总结纳滤膜是一种重要的分离技术,其工作原理主要包括孔径排除机制、压力驱动机制和电荷排斥机制。

纳滤膜具有高效分离、选择性分离和无需添加化学药剂的特点,广泛应用于水处理、食品加工、制药等领域。

未来,纳滤膜技术有望进一步发展,为各个领域提供更高效、更环保的分离解决方案。

纳滤的分离机理

纳滤的分离机理

纳滤(nanofiltration)是一种膜分离技术,具有介于超滤和反渗透之间的分离范围。

其分离机理主要涉及物质的大小排斥效应、电荷作用以及溶质与膜的亲疏水性等因素。

纳滤膜通常由多孔的聚合物材料构成,具有较小的孔径,可有效分离溶质和溶剂之间的物质传递。

纳滤过程中的分离机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大小排斥效应:纳滤膜具有相对较小的孔径,可以选择性地阻止较大分子或颗粒通过,而允许较小分子通过。

这是纳滤的主要分离机制之一。

2. 电荷作用:纳滤膜表面通常带有电荷,可以通过电荷作用来排斥或吸引不同电荷的溶质。

带电的溶质分子会与带电的膜表面发生相互作用,因而产生分离效果。

3. 亲疏水性:纳滤膜表面通常具有一定的亲疏水性,能够选择性地吸附或阻止亲疏水性溶质的传递。

这种亲疏水性的差异会导致溶质在膜表面的吸附或浸润,从而实现分离效果。

总的来说,纳滤的分离机理是通过选择性地排斥较大分子、利用电荷作用和调控亲疏水性等多种因素,实现对不同大小、电荷和亲疏水性的溶质的分离与富集。

这使得纳滤广泛应用于水处理、食品加工、化学工艺等领域中的溶质分离和浓缩操作。

纳滤膜分离技术

纳滤膜分离技术

纳滤膜分离技术纳滤膜分离技术是在膜分离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一种高效、选择性的分离技术。

它是指利用纳滤膜对分子或颗粒的大小选择性分离,实现物质分离和浓缩的过程。

纳滤膜是一种孔径在1-100纳米之间的过滤膜,它可以选择性地分离物体的尺寸,因此在制备纯度高、活性好的生物大分子、提纯蛋白质、回收细胞等方面具有广泛应用前景。

一、纳滤膜的材质和结构纳滤膜通常由聚合物(如聚酰胺、聚醚砜等)和陶瓷、金属等材料制成。

在结构上,纳滤膜有支撑式、无支撑式两种,支撑式纳滤膜由多孔的支撑层和孔径均匀的分离层构成,无变性、耐化学、耐高温性能好;无支撑式纳滤膜没有支撑层,直接在多孔基片上形成分离层,其优点在于搭配多个不同孔径的纳滤膜,可实现分子的逐步筛选,实现复杂混合物的分离。

二、纳滤膜的分级和应用纳滤膜的孔径大小一般由膜技术厂家根据具体的应用需求设计和制造。

根据孔径大小不同,可将纳滤膜分为“超滤膜”(孔径10-1000纳米)、“纳滤膜”(孔径1-10纳米)和“逆渗透膜”(孔径0.1纳米左右)。

超滤膜主要用于大分子物质的分离和浓缩,如蛋白质、染料等;纳滤膜则可用于小分子物质(如离子、有机溶剂等)的分离和浓缩,及微生物和病毒的去除等;逆渗透膜则主要用于水的去除,可用于海水淡化、纯净水制备等。

纳滤膜通常采用相容性好的聚合物材料制成,包括聚乙烯、聚偏氟乙烯、聚醚砜、聚酰胺等。

通常采用凝胶浇铸、非溶剂相分离、电解聚合等方法制备纳滤膜。

制备纳滤膜时需要控制孔径大小和形状,保证孔径均匀和稳定。

应用方面,纳滤膜已广泛应用于生物医药、环境保护、化工等领域。

如核酸、蛋白质、细胞的分离和提纯;制备高纯度有机物;废水的处理和饮用水的纯化等。

在制药行业中,纳滤膜分离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制剂的制备中,如生物制品的分离和纯化、药物递送载体的制备、防伪标签的制备等。

纳滤膜分离技术具有高效、灵敏、选择性好、操作简便、设备小巧、不需添加剂等特点。

其具体优点包括分离效率高、不需加热、不易受颗粒物质污染、对冲洗涤剂不敏感、分子量的分辨率高、能适应大量样品处理等。

纳滤膜研究报告

纳滤膜研究报告

纳滤膜研究报告纳滤膜是一种新型的分离技术,在工业、环境、食品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最近,针对纳滤膜的研究报告成为一个热门话题,这篇文章将对该报告进行分步骤阐述。

第一步,介绍纳滤膜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纳滤膜是由纳米材料组成的微膜,其孔径一般在1-100纳米之间,具有高效的分离、过滤能力。

目前,纳滤膜可根据材料、制备方法、孔径等多种方式进行分类。

第二步,阐述纳滤膜的优点和应用。

纳滤膜具有高分离效率、低能耗、易于操作等优点,因此在各个领域广泛应用。

例如,在饮用水处理中,纳滤膜可以有效去除水中的悬浮物、细菌、病毒等;在工业领域,纳滤膜可以用于油水分离、废水处理等;在医药领域,纳滤膜可以用于制备药物、分离血浆等。

第三步,简述纳滤膜的研究现状。

近年来,国内外许多科研机构和企业在纳滤膜研究领域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和实验,不断提高纳滤膜的分离效率和稳定性。

同时,还有很多未解决的问题,如膜的寿命、膜的污染等,需要进一步研究。

第四步,分析纳滤膜研究报告的重要性。

研究报告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成果之一,通过大量的实验和数据分析,可以为纳滤膜的研究提供重要参考。

同时,研究报告的发布可以促进领域内的学术交流和技术创新,推动纳滤膜研究领域的进一步发展。

第五步,总结纳滤膜的应用前景。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需求的增加,纳滤膜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前景将越来越广阔。

未来,纳滤膜的研究重点将在提高分离效率、寿命和抗污染性能等方面展开,以满足不同领域的需求。

综上所述,纳滤膜是一种重要的分离技术,其研究和应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前景。

希望相关的科研机构和企业能够加强合作,推动纳滤膜的发展和应用。

纳滤膜的工作原理及特点

纳滤膜的工作原理及特点

纳滤膜的工作原理及特点纳滤膜是一种常用的分离膜,其工作原理是利用膜孔的大小选择性分离物质。

纳滤膜的特点是能够过滤掉溶液中的大分子物质,如蛋白质、多糖等,同时保留小分子物质,如溶剂、离子等。

一、工作原理纳滤膜的工作原理基于“筛分效应”,即利用膜孔大小的选择性分离物质。

纳滤膜通常由多层膜组成,膜孔的大小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当溶液通过纳滤膜时,大分子物质无法通过膜孔,被滞留在膜表面,而小分子物质可以通过膜孔,透过膜进行分离。

二、特点1. 分离效果好:纳滤膜能够有效地分离溶液中的大分子物质,如蛋白质、多糖等。

通过调整膜孔的大小,可以选择性地分离不同大小的分子。

2. 操作简便:纳滤膜的操作相对简便,通常只需要将溶液通过膜进行过滤即可。

不需要复杂的设备和操作步骤,适用于实验室和工业生产中的分离过程。

3. 选择性好:纳滤膜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膜孔大小,从而实现对不同分子的选择性分离。

这使得纳滤膜在分离和浓缩溶液中的目标物质时具有很高的选择性。

4. 适用范围广:纳滤膜可以应用于多种领域,如生物医药、食品加工、环境保护等。

在生物医药领域,纳滤膜常用于蛋白质分离、病毒去除等;在食品加工中,纳滤膜常用于果汁澄清、酒类浓缩等;在环境保护中,纳滤膜常用于水处理、废水处理等。

5. 高效节能:相比传统的分离方法,纳滤膜具有高效节能的特点。

由于纳滤膜可以选择性地分离目标物质,不需要进行复杂的处理步骤,从而减少了能源和材料的消耗。

6. 可重复使用:纳滤膜通常可以进行清洗和再利用,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

这降低了使用成本,并减少了对环境的影响。

总结:纳滤膜是一种常用的分离膜,其工作原理基于“筛分效应”,通过选择性地分离溶液中的大分子物质,保留小分子物质。

纳滤膜具有分离效果好、操作简便、选择性好、适用范围广、高效节能和可重复使用等特点。

在生物医药、食品加工、环境保护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通过了解纳滤膜的工作原理及特点,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纳滤膜在分离过程中的作用。

纳滤膜分离技术处理饮用水的应用研究

纳滤膜分离技术处理饮用水的应用研究

纳滤膜分离技术处理饮用水的应用研究【摘要】本文对纳滤膜分离技术在处理饮用水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

首先介绍了纳滤膜分离技术的原理,然后探讨了其在饮用水处理中的具体应用,包括去除微生物、有机物和重金属等污染物。

接着分析了纳滤膜在饮用水处理中的优势,如高效、节能、环保等特点。

随后通过实验研究和成本效益分析,验证了纳滤膜分离技术在饮用水处理中的有效性和经济可行性。

最后展望了纳滤膜分离技术在饮用水处理领域的前景,并提出了未来发展方向,包括提高膜的稳定性和降低成本,以推动该技术在饮用水处理中的广泛应用。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为提高饮用水处理效率和水质安全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关键词】关键词:纳滤膜分离技术、饮用水处理、应用研究、原理、优势、实验研究、成本效益分析、前景展望、发展方向。

1. 引言1.1 研究背景纳滤膜分离技术是一种利用纳滤膜对水进行过滤和分离的技术,其应用广泛,包括饮用水处理。

当前全球范围内饮用水资源日益紧缺,水质污染问题日益严重,传统的水处理方法已无法满足人们对高质量饮用水的需求。

研究纳滤膜分离技术处理饮用水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纳滤膜分离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其在饮用水处理中具有很大的潜力,可以有效去除水中的微生物、有机物、重金属离子等有害物质,提高饮用水的品质和安全性。

进一步深入研究纳滤膜分离技术在饮用水处理中的应用,对于解决当前饮用水资源短缺和水质污染问题具有积极的意义。

在这样的背景下,本研究旨在探究纳滤膜分离技术处理饮用水的有效性和成本效益,为提高饮用水质量、保障公众健康和促进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持。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纳滤膜分离技术在处理饮用水中的应用,并分析其优势以及成本效益。

具体研究目的如下:1. 分析纳滤膜分离技术的原理,深入了解其在过滤和分离领域的基本原理和作用机制。

2. 探讨纳滤膜在饮用水处理中的具体应用情况,包括其在去除有机物、重金属离子、微生物等方面的效果。

纳滤膜分离技术的研究进展

纳滤膜分离技术的研究进展

1 概述膜分离技术被认为是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最有发展前途的高技术之一[1]。

纳滤是近20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膜分离技术,纳滤介于超滤与反渗透之间,它能截留透过超滤膜的一部分分子量较小的有机物,透析反渗透所截留的无机盐[2]。

1.1 纳滤膜的特点为(1) 纳米级孔径:纳滤膜表面孔径处于纳米级范围,因而其分离对象主要为粒径1nm左右的物质,特别适合于分子量为数百至1000的物质分离。

(2) 操作压力低:纳滤过程所需操作压力一般低于1.0MPa,操作压力低意味着对系统动力设备要求降低,这对于降低整个分离系统的设备投资费用是有利的。

(3) 较好的耐压密性和较强的抗污染能力:由于纳滤膜多为复合膜及荷电膜,因而其耐压密性和抗污染能力强。

此外,荷电纳滤膜能根据离子的大小以及电价的高低对低价离子和高价离子进行分离[3]。

2 纳滤膜材质虽然截留率仅为10%~80%的醋酸纤维素(CA)纳滤膜商品化比较早,但复合膜的出现才使纳滤膜迅速发展起来。

商品化纳滤膜材质主要集中在:醋酸纤维素(CA),磺化聚砜(SPS),磺化聚醚砜(SPES),聚酰胺(PA),聚乙烯醇(PVA)等。

除了以上膜材质外,Zhi-Ping Zhao等在PAN基体上利用低温等离子体照射以及在气相丙烯酸中移植成功制备出新的纳滤膜,通过红外以及X光电子能谱法测定此纳滤膜的聚合体结构:对比原始的PAN膜,C≡N峰在2243cm-1消失并且没有任何新的N峰出现。

此种纳滤膜在蔗糖溶液中的蔗糖保持率为76%[4]。

在PAN基体上利用等离子体照射以及在4-N-乙烯吡咯烷酮(NVP)水溶液中移植成功制备出亲水型纳滤膜。

通过红外以及X光电子能谱法测定此纳滤膜的聚合体结构:羰基氨基化合物峰在1670cm-1出现说明移植成功,当移植15.5小时后C≡N峰在2240cm-1消失说明在PAN膜表面成功移植了NVP层。

此种改进膜在0.03MMgSO4+0.02MNaCl水溶液中的脱盐率高达83.5 %[5]。

纳滤膜的工作原理及特点

纳滤膜的工作原理及特点

纳滤膜的工作原理及特点纳滤膜(Nanofiltration membrane)是一种在水处理、食品加工、制药和化工等领域广泛应用的分离膜技术。

它具有较高的分离效率和较低的能耗,被广泛认为是一种高效、环保的分离技术。

本文将详细介绍纳滤膜的工作原理和特点。

一、工作原理纳滤膜是一种孔径介于超滤膜和反渗透膜之间的膜技术。

其工作原理基于份子的大小、电荷和溶剂的透过性。

纳滤膜的孔径通常在0.001微米到0.01微米之间,能够有效分离溶液中的溶质、悬浮物和胶体颗粒等。

纳滤膜通过两种主要机制实现分离:压力驱动和电荷排斥。

在压力驱动机制下,溶液被施加压力通过纳滤膜,溶剂和小份子溶质能够透过膜孔,而大份子溶质则被截留在膜表面。

而在电荷排斥机制下,纳滤膜的表面带有电荷,能够排斥带有相同电荷的溶质,从而实现溶质的分离。

二、特点1. 分离效率高:纳滤膜能够有效分离溶液中的溶质、悬浮物和胶体颗粒等,具有较高的分离效率。

其孔径较小,能够截留大部份份子量较大的溶质,同时保留溶剂和小份子溶质。

2. 能耗低:相比传统的分离技术,纳滤膜的能耗较低。

纳滤膜在分离过程中只需要施加较低的压力,能够降低能源消耗,减少运行成本。

3. 操作简便:纳滤膜的操作相对简便,不需要复杂的设备和操作技术。

普通情况下,只需要施加适当的压力即可实现溶质的分离。

4. 应用广泛:纳滤膜在水处理、食品加工、制药和化工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它可以用于饮用水的净化、食品中的浓缩和分离、医药品的纯化和废水处理等。

5. 可调控性强:纳滤膜的孔径可以通过调整膜材料的制备工艺和添加适当的添加剂来实现调控。

这使得纳滤膜能够适应不同领域和应用的需求。

6. 耐腐蚀性好:纳滤膜通常采用耐腐蚀性好的材料制备,如聚酰胺、聚酰亚胺等。

这使得纳滤膜能够在各种酸、碱等腐蚀性介质中稳定运行。

7. 可再生性强:纳滤膜可以通过逆洗和清洗等操作来实现膜的再生。

这可以延长纳滤膜的使用寿命,降低运行成本。

纳滤膜的工作原理及特点

纳滤膜的工作原理及特点

纳滤膜的工作原理及特点纳滤膜是一种常用的分离技术,广泛应用于水处理、食品加工、制药、化工等领域。

本文将详细介绍纳滤膜的工作原理及其特点。

一、纳滤膜的工作原理纳滤膜是一种多孔性膜,其工作原理基于份子的大小和形状。

当液体通过纳滤膜时,大份子、胶体颗粒和悬浮物等无法穿过纳滤膜的孔隙,而溶质、溶解物和溶剂份子则可以通过纳滤膜的孔隙,从而实现分离的目的。

纳滤膜的分离效果主要依赖于两种机制:筛分效应和扩散效应。

1. 筛分效应:纳滤膜的孔隙大小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通常在0.1-10纳米之间。

通过控制孔隙大小,可以实现对不同大小份子的筛分。

较大的份子无法通过纳滤膜的孔隙,从而被滞留在膜表面,而较小的份子可以穿过孔隙,通过膜的另一侧。

2. 扩散效应:溶质、溶解物和溶剂份子在纳滤膜上的扩散速率不同。

较小的份子由于其较小的体积和较低的份子质量,扩散速率较快,而较大的份子由于其较大的体积和较高的份子质量,扩散速率较慢。

通过利用扩散效应,可以实现对不同份子的分离。

二、纳滤膜的特点1. 高效分离:纳滤膜可以实现对不同份子的高效分离,可以有效去除溶质、颗粒和悬浮物等杂质,从而提高产品的纯度和质量。

2. 选择性分离:通过调整纳滤膜的孔隙大小,可以实现对不同大小份子的选择性分离。

这种选择性分离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以满足不同应用领域的需求。

3. 操作简便:纳滤膜的操作相对简单,只需将待处理液体通过纳滤膜,即可实现分离。

同时,纳滤膜可以进行反冲洗和再生,延长使用寿命,减少维护成本。

4. 低能耗:相比其他分离技术,纳滤膜的能耗较低。

纳滤膜可以在常温下进行操作,无需加热或者冷却,从而降低能源消耗。

5. 可控性强:纳滤膜的孔隙大小可以通过调整工艺参数进行控制,以满足不同应用领域的需求。

同时,纳滤膜可以与其他分离技术相结合,实现更高效的分离效果。

三、纳滤膜的应用领域纳滤膜广泛应用于水处理、食品加工、制药、化工等领域。

1. 水处理:纳滤膜可以去除水中的悬浮物、胶体颗粒、溶解有机物等,从而提高水的质量和纯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于纳滤膜分离技术的探讨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纳滤膜分离技术的原理,特点。

阐述了当前纳滤在国内外的发展情况以及介绍了有关纳滤膜的具体应用并对今后纳滤技术发展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纳滤膜;反渗透;纳滤分离;纳滤技术;应用前景正文:纳滤膜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是由反透膜发展起来的,早期称为“疏松的反渗透膜”,将介于反渗透和超滤之间的膜分离技术称为“杂化过滤”。

直到20世纪90年代,才统一称为纳滤。

纳滤技术是为了适应工业软化水的需求及降低成本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压力驱动膜过程。

纳滤膜的截留分子量在200~2000 之间,膜孔径约为1 nm左右,适宜分离大小约为1 nm的溶解组分,故称为“纳滤”。

纳滤膜分离在常温下进行,无相变,无化学反应,不破坏生物活性,能有效的截留二价及高价离子、分子量高于200 的有机小分子,而使大部分一价无机盐透过,可分离同类氨基酸和蛋白质,实现高分子量和低分子量有机物的分离,且其成本比传统工艺还要低。

因而被广泛应用于超纯水制备、食品、化工、医药、生化、环保、冶金等领域的各种浓缩和分离过程。

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就开始了纳滤膜的研制,在实验室中相继开发了CA-CTA纳滤膜S-PES涂层纳滤膜和芳香聚酰胺复合纳滤膜,并对其性能的表征及污染机理等方面进行了试验研究,取得了一些初步的成果。

但与国外相比,我国纳滤膜的研制技术和应用开发都还处于起步阶段。

纳滤的原理:纳滤是介于反渗透和超滤之间的一种膜分离技术,它可以除去直径为1 nm 左右的颗粒,截留相对分子质量界限为200~1000,对一价盐的脱除率低于90%,对二价盐的脱除率高于90%由此可认为纳滤膜的孔径接近于反渗透膜,可称为无孔膜。

纳滤膜大多为荷电膜,纳滤的原理为溶解—扩散模式,对溶质的分离由化学势梯度和电势梯度共同控制。

纳滤膜的特点由于纳滤膜特殊的孔径范围和制备时的特殊处理( 如复合化、荷电化等) ,使其具有较特殊的分离性能。

纳滤膜的一个很大特征是膜表面或膜中存在带电基团,因此纳滤膜分离具有两个特性,即筛分效应和电荷效应。

分子量大于膜的截留分子量的物质,将被膜截留,反之则透过,这就是膜的筛分效应; 膜的电荷效应又称为Donnan效应,是指离子与膜所带电荷的静电相互作用。

对不带电荷的分子的过滤主要是靠位阻效应即筛分效应,纳滤膜表面分离层可以由聚电解质构成,膜表面带有一定的电荷,大多数纳滤膜的表面带有负电荷,它们通过静电相互作用,阻碍多价离子的渗透,这是纳滤膜在较低压力下仍具有较高脱盐性能的重要原因。

因此,作为一种新型的分离膜,同传统的膜分离过程相比,纳滤膜具有以下的特点:(1)具有纳米级孔径;(2)操作压力低;(3)较好的耐压密性和较强的抗污染能力;(4)可取代传统处理过程中的多个步骤,因而比较经济。

纳滤技术填补了超滤和反渗透之间的空白,它能截留透过超滤膜的小分子量有机物,透过被反渗透膜所截留的无机盐。

纳滤与电渗析、离子交换和传统热蒸发技术相比,它可以同时脱盐兼浓缩,在有机盐与无机盐混合液的浓缩与分离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优点。

国内外纳滤膜技术发展概况国外进展20 世纪80 年代开始, 美国Film tec 公司相继开发出N F- 40、N F- 50、N F- 70 等型号的纳滤膜。

由于市场广阔, 世界各国纷纷立项, 许多公司如美国的Osmon ics 公司、Fluid systems公司, 日本的东丽和日东等公司, 都组织力量投入到开发纳滤技术的领域中。

纳滤膜的品种不断增加, 性能不断提高。

膜材料有醋酸纤维素系列, 芳香聚酰胺, 磺化聚醚砜等。

膜的品种已经系列化, 膜的分离性能从对NaCl脱除率5%~ 10% 一直发展到85%。

表1是国外一些商品膜型号及其性能。

国内进展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就开始了纳滤膜的研制。

90年代研究的单位不断增加, 如中科院大连化物所, 北京生态环化中心, 上海原子核所, 天津纺织工业大学,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化工大学等都相继进行了研究开发, 到目前为止, 大多数还处于实验室阶段, 真正达到工业化生产的只有二醋酸纤维素卷式纳滤膜和三醋酸纤维素中空纤维纳滤膜。

国家海洋局杭州水处理中心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纳滤膜的研究, 当时叫低压反渗透膜, 其后, 我们系统地进行了研究, 相继列入了国家科技攻关项目。

经过“九五”期间努力攻关, 使二醋酸纤维素(CA)纳滤膜和三醋酸纤维素(CTA)中空纤维纳滤膜进入了工业化生产, 其性能达到国外同类产品的水平。

纳滤复合膜目前还有些差距。

国产纳滤膜及其元件与国外同类产品的性能对比纳滤膜在制药工业中的应用1、氨基酸多肽的分离离子与荷电膜之间存在道南( Donnan) 效应,即相同电荷排斥而相反电荷吸引的作用。

氨基酸和多肽带有离子官能团如羧基或氨基,在等电点时是中性的,当高于或低于等电点时带正电荷或负电荷。

一些纳滤膜带有静电官能团,基于静电相互作用,对离子有一定的截留率,可用于分离氨基酸和多肽。

纳滤膜对于处于等电点状态的氨基酸和多肽等溶质的截留率几乎为零,因为溶质是电中性的,并且大小比所用的膜孔径要小。

而对于偏于等电点状态的氨基酸和多肽等溶质的截留则表现出较高的截留率,这是因溶质离子与膜之间产生静电排斥,即Donnan 效应而被截留。

2、抗生素的浓缩与纯化由于纳滤膜具有分离高、节能、不破坏产品结构、少污染等特点,在医药产品生产中也得到了日益广泛的应用。

抗生素原料一般在原料液中含量较少,浓度较低,用传统的结晶方法回收率低,损失大,真空浓缩则又会破坏其抗菌活性,而纳滤则不破坏生物活性且损失较少。

抗生素的相对分子量大多在300 ~ 1200 范围内,其生产多采用发酵的方法。

发酵生产的溶液经过滤除去生物残渣后,得到的滤液抗生素浓度往往很低。

故通常采用溶剂萃取,对萃取液进行减压蒸馏。

纳滤用于从发酵液中回收抗生素有两种方法: 一是仔细调节发酵液的pH值和温度,用亲水性纳滤膜除去水合无机盐,将抗生素浓缩到溶解度极限附近,再用较小量的有机溶媒抽提; 二是仍用有机溶媒萃取抗生素,然后用疏水性纳滤膜浓缩,透过膜的有机溶媒可循环使用。

纳滤膜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1、低聚糖的分离功能性低聚糖由于可以提高人体免疫功能、降低血脂、抗衰老、抗癌等多种生理功能而倍受人们关注。

在低聚糖生产工艺中,分离出单糖、二糖及高分子聚合糖是非常重要的。

这种分离一直是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 HPLC) 来完成的。

HPLC 法处理量小,耗资大,并且需要大量水稀释,因而使后续浓缩消耗许多能量,增加了生产成本。

低聚糖分子量在1 000 左右,单糖、二糖及三糖分子量分别为180、342、504,所以用适合孔径的纳滤膜可以从低聚糖的反应液中除去单糖、二糖等,且将大大降低操作成本。

Matsubara 等人研究了从加工豆腐蒸制大豆的废水中提取低聚糖。

该方法用超滤分离除去了大分子蛋白,反渗透除盐,用纳滤技术分离得到浓度22%( W/V) 的低聚糖溶液,从而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

2、果汁的浓缩传统应用的蒸馏法后冷冻法浓缩果汁,将消耗大量的能源,还会导致果汁风味和芳香成份的散失。

单一的反渗透法由于渗透压的限制难以把果汁浓缩到较高浓度。

Nabetani研究用反渗透与纳滤连用,可得到40%的果汁浓缩液。

应用这个技术进行各种果汁浓缩,可以保存果汁的色、香、味不变,也可节省大量能源,提高其经济效益。

纳滤膜在水处理中的应用1、软化水处理对苦咸水进行软化、脱盐是纳滤膜应用的最大市场。

其主要优点是无污泥,无需再生,完全去除悬浮物和有机物,操作简单,占地少等。

目前在美国已有日处理量超过100万t 规模的纳滤膜装置在运转,大型装置多分布在佛罗里达半岛,2002年最大装置规模的日处理量为15.1万t。

2、中水处理中水一般指将大型建筑物或建筑群( 宾馆、写字楼、商场、住宅区等) 中排出的生活污水处理后用于洗衣、洗浴、浇花、洗车、厕所冲洗等非饮用的水。

生活废水用生物降解与化学氧化结合处理,所需氧化剂用量太大,残留物多。

若用纳滤膜和生物处理相结合处理,就可以很好解决这一问题。

3、废水处理纳滤膜的应用十分经济而且对环境友好,可应用于各种工业废水的处理。

在造纸废水的处理中,纳滤膜可以替代吸收法和电化学法回收废水中的木质素,对透过水的COD、无机盐等脱除率都超过了80%。

在纺织印染废水处理中,纳滤膜技术可替代传统的臭氧化法,可减少水消耗、节约能量和减少废水排放量。

研究表明,纳滤膜对纺织废水中的COD 去除率大于90%,脱色率大于99%,处理过的水可以被重新用于染色。

在食品工业废水处理中,纳滤膜可以除去废水中的蛋白质、色素、有机物和微生物,处理后的水基本无色,BOD、COD 值极低。

另外,纳滤膜还可应用于重金属废水处理、核工业废水处理、表面处理过程废水处理、皮革工业废水处理、石化工业废水处理、垃圾沥出液处理等。

4、饮用水中有害物质的脱除传统的饮用水处理主要通过絮凝、沉降、砂滤和加氯消毒来去除水中的悬浮物和细菌,而对各种溶解性化学物质的脱除作用却很低。

随着水资源贫乏的日益严峻、环境污染的加剧和各国饮用水标准的提高,可脱除各种有机物和有害物质的“饮用水深度处理”日益受到人们的广泛重视。

目前深度处理的方法主要有活性炭吸附、臭氧处理和膜处理。

膜处理中的微滤和超滤因不能脱除各种低分子物质,故单独使用时不能称之为深度处理。

纳滤膜由于本身的性能特点,十分适合于此方面的应用。

纳滤技术是以脱除砂滤法不能脱除的溶解性微量有机污染物为目的的饮用水深度净化系统。

实验表明,纳滤膜可用于脱除河水及地下水中含有的三卤甲烷中间体THM( 加氯消毒时的副产物,为致癌物质) 、低分子有机物、农药、异味物质、硝酸盐、氟、硼、砷等有害物质。

纳滤膜在污染行业中的应用采用纳滤技术浓缩染料是一种有效的途径。

目前我国染料多为粗制品,有的含盐量高达40%左右,而且还含有相当量得异构体,严重影响了产品质量,也阻碍了染料新产品的开发,所以纯化粗制染料,对提高染料产品质量是很重要的。

经试验表明:纳滤技术不仅除去了染料中的无机盐,还可以除去部分异构体,达到了纯化染料、提高产品质量的目的。

纳滤膜在冶金行业中的应用纳滤膜可用于处理电镀过程中产生的大量较纯的LiOH 溶液,达到提纯的目的,还可用于进一步纯化其它单价锂盐。

有报道用纳滤膜进行Cr 和Sr 的分离。

纳滤膜在其它领域中的应用纳滤的应用领域还有很多,以下是可能采用纳滤的潜在应用: 从含催化剂的溶剂中回收催化剂; 从废糖液中回收糖; 对糖脱色树脂再生液进行再处理,回用水; 从废酸、碱溶液中回收酸、碱; 生产低盐淡色酱油等。

结语:纳滤膜对溶液中分子量是几百的有机小分子,纳滤膜能将其分离,且具有溶液通量大、操作压力低等特点,已经应用在食品工业、制药工业、水处理等领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