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校本课程教案
三年级校本课程教案教案

三年级校本课程教案教案〖活动目标〗1.体验发现秋天的乐趣,感受秋天丰收的愉快心情。
2.关注家乡的特产,对特产的收成、价格、用途、营养等有关情况能够有一个更深入的认识和了解。
3.关心自然、热爱自然,树立珍惜劳动果实的意识,初步形成科学探索的兴趣。
〖活动准备〗(一)学情分析农村学生与城市学生相比,比较怕羞、胆怯,不善于主动与人沟通、交流。
本班学生对自己去采访、调查缺少信心,显得无所适从。
学生的讨论、交流还不够深入,往往存在小组中一人发言代替全组学生讨论的现象。
小学生的天性是喜欢亲近自然、亲近人的,只要教师能鼓励学生,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他们便能积极投入到活动之中。
本地为发展小城镇建设,在学校附近成立了“三辣”(辣椒、大蒜、毛葱) 生产基地,所以在活动中,学生可以亲自到基地采访、调查。
除此以外,学生还可以到农户家中、农田去了解家乡常见的农作物,如玉米、萝卜、白菜等。
(二)物质资料准备1.农村学校的教学条件非常有限,学校图书室中的资料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学生可以通过寻问教师、家长等途径来获取相关信息。
2.和要去调查采访的农户取得联系,确保儿童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取更多的信息。
制定调查计划,明确调查的目的和内容,深入地、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
〖活动时间〗课内4 课时,课外调查2 课时。
〖活动过程〗(一)活动引入师:秋天,老师发现有不少同学都主动匡助家里人秋收;每天上学,我们也会看到地里不少人在忙碌着。
我们这里的秋天是一个丰收的季节。
大家想一想,我们这里都收获了哪些常见的农作物?生:玉米、萝卜、白菜、土豆。
生:还有辣椒、大蒜、毛葱……师:谁能向同学们介绍一下你所了解的农作物情况?生:我家今年种了10 亩地,爸爸说能打2 万斤玉米。
生:邻居家的萝卜被放到地窖里,这样到冬天,萝卜还特殊脆。
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进行表述,教师及时肯定学生。
师:还有哪些农作物的情况是你不太了解的?生:我看到地里有不少白菜,不知要运到哪里?生:我家今年的玉米比去年收得多,这是为什么?学生所提问题比较杂乱,教师引导学生探索比较有价值的问题。
三年级校本课程教案

三年级校本教案第一课时:封龙山概况教学目标:认识封龙山的景点。
教学重点:让学生热爱封龙山。
学法设计:了解——体会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学过程:一、引入课题同学们,你们去过封龙山吗?今天我们来一起学习一下封龙山的景点吧!二、学习新课一、封龙山云海二、飞来石三、玉龟探海四、将军石五、蛤蟆跳崖六、盘丝岩七、飞龙角八、风动石九、天狗望月十、试剑石十一、黑风洞十二、八仙堂十三、白云洞十四、仙虎洞十五、古槐残钟十六、牡丹石三、小结让我们一起再巩固一下封龙山有哪些景点吧!板书:封龙山概况一、封龙山云海二、飞来石三、玉龟探海四、将军石五、蛤蟆跳崖六、盘丝岩七、飞龙角八、风动石九、天狗望月十、试剑石十一、黑风洞十二、八仙堂十三、白云洞十四、仙虎洞十五、古槐残钟十六、牡丹石第二课时:封龙山名胜古迹教学要求:1、让学生了解封龙山的名胜古迹2、加深学生对历史文化的了解3、培养学生对封龙山的热爱教学准备:有关封龙山名胜古迹的图片教学过程一、引入课题你知道封龙山有哪些名胜古迹吗?你对它们了解多少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封龙山的名胜古迹。
二、学习新课1、河北最早的封龙山书院(1)你到过封龙山书院吗?它是由谁修造的呢?(2)学生小组互相交流(3)全班交流,教师适当作补充2、白草寺、禅院(1)你了解有关百草寺、禅房院的故事吗?(2)教师出示相关资料(3)教师巡视,学生阅读课文(4)指名学生朗读3、东名堂、西名堂(1)你去过东名堂、西名堂吗?(2)你了解有关他们的故事吗?(3)教师出示相关资料(4)学生小组交流,教师适当补充三、作业向你的家人或朋友介绍封龙山的名胜古迹。
四、板书封龙山名胜古迹简介一、河北最早的封龙书院二、白草寺白鹤寺三、禅房院四、东石堂第三课时:封龙山自然风光教学目标:了解封龙山的自然风光,更加热爱封龙山。
教学重点:让学生为自己是一个封龙山人而感到骄傲。
教具学具:图片学法指导设计:了解——欣赏教学方法:欣赏法教学过程:一、引入课题同学们,你们认为封龙山美吗?你能说出封龙山有哪些自然风光吗?二、学习新课1、奇幻的气候景观海云雾华盖山间岚烟山顶结冰积雪避暑消夏2、茂盛的林木花卉植物资源丰富中草药材三、小组交流板书:封龙山自然风光海云雾华盖山间岚烟山顶结冰积雪避暑消夏教学要求:1、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封龙山的具体情况的了解2、全面了解封龙山各处主要景观3、加深学生对封龙山的热爱教学准备:有关封龙山景观的图片及资料教学课时:七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封龙山都有哪些景点吗?你最喜欢哪些景点呢?今后我们将七课时来一一认识它们。
三年级上册校本课时教案

三年级上册校本课时教案主题,小学三年级上册校本课时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掌握三年级上册校本课时的教学内容,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的相关知识点。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数学计算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对知识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的态度。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 重点,帮助学生掌握三年级上册校本课时的教学内容,包括课文的理解和运用、数学题目的解答和英语单词的记忆等。
2. 难点,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帮助学生克服难点,提高学习成绩。
三、教学过程。
1. 语文课。
(1)教学内容,《小猪佩奇过生日》。
(2)教学目标,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掌握关键词汇和句型,能够进行简单的阅读和书写。
(3)教学步骤:a. 师生互动,导入课文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b. 听读课文,让学生跟读,感受语言的韵律和语调。
c. 细读课文,分析课文结构和语言特点,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d.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进行课文内容的讨论和总结,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e. 课文复述,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课文的复述和表达,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 数学课。
(1)教学内容,加法和减法的运算。
(2)教学目标,学生能够掌握加法和减法的基本运算方法,能够灵活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3)教学步骤:a. 导入新知识,通过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引导学生了解加法和减法的概念。
b. 讲解运算规则,结合具体的算术题目,帮助学生掌握加法和减法的运算方法。
c. 练习题目,让学生进行加法和减法的练习,巩固所学的知识。
d. 游戏活动,设计数学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所学的知识,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
3. 英语课。
(1)教学内容,动物单词和句型。
(2)教学目标,学生能够掌握动物单词和常用句型,能够进行简单的英语交流。
三年级校本课程教案

三年级校本课程教案标题:三年级校本课程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掌握三年级校本课程所要求的知识点和技能。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自主学习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语文:包括阅读、写作、词语运用等方面的内容。
2. 数学:包括数字、加减法、几何图形等方面的内容。
3. 英语:包括基本词汇、句型和日常用语的学习。
4. 科学:包括自然现象、科学实验等方面的内容。
5. 社会:包括家庭、学校、社会生活等方面的内容。
三、教学方法:1. 多媒体教学:利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生动直观地呈现知识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任务型教学:设计各种任务,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合作学习: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交流能力。
4. 情景教学:通过模拟情景,让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引入生动有趣的故事、问题或图片等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2. 学习: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多种教学活动,包括讲解、练习、实验等,让学生全面地掌握知识点。
3. 检查:通过课堂练习、小组讨论等方式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指导。
4. 总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评价:1. 学习成绩评价:通过课堂练习、作业、考试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评价。
2. 学习态度评价:通过观察学生的学习态度、团队合作能力等方面进行评价。
3. 教学效果评价:通过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学反馈等方式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及时调整教学方案。
六、教学反思:教师要及时总结教学过程,反思教学中的不足和问题,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服务。
三年级校本课程教案

三年级校本课程教案第一章:认识校本课程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校本课程的定义和意义。
2. 培养学生对校本课程的兴趣和参与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校本课程的定义:根据学校的特点和学生的需求,开发的特色课程。
2. 校本课程的意义:丰富学生的学习经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教学活动1. 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校本课程的了解和看法。
2. 讲解:教师详细介绍校本课程的定义和意义。
3. 案例分析:分析一些成功的校本课程案例,让学生感受校本课程的魅力。
四、作业与评价1. 作业: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兴趣和特长,设计一门校本课程。
2. 评价:学生互评,教师点评,共同选出最佳校本课程设计。
第二章:校本课程的设计与实施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校本课程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2. 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能独立设计并实施一门校本课程。
二、教学内容1. 校本课程设计的基本原则:注重学生兴趣,发挥教师特长,体现学校特色。
2. 校本课程设计的具体方法:调研分析,目标确定,内容选择,方案制定。
三、教学活动1. 小组讨论:让学生探讨校本课程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2.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每组设计并实施一门校本课程。
3. 分享与评价:各组展示自己的校本课程设计,互相评价,教师点评。
四、作业与评价2. 评价:学生互评,教师点评,共同评估校本课程设计的质量和效果。
第三章:校本课程的评价与改进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校本课程评价的标准和方法。
2. 培养学生对校本课程的反思和改进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校本课程评价的标准:是否达到设计目标,学生的参与度和满意度,课程的可持续发展性。
2. 校本课程评价的方法:问卷调查,学生反馈,教师观察,数据分析。
三、教学活动1. 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校本课程评价的看法和建议。
2. 讲解:教师详细介绍校本课程评价的标准和方法。
3. 实践操作:学生对自己的校本课程进行评价,并提出改进措施。
四、作业与评价2. 评价:学生互评,教师点评,共同评估校本课程评价的质量和改进效果。
三年级上册校本课程教案及反思

三年级上册校本课程教案及反思教学目标:1.了解校本课程的概念,明确学生的学习目标。
2.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
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4.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教学重点:1.学生能够理解校本课程的概念,明确学习目标。
2.学生能够动手实践,培养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
教学难点:1.学生能够团队合作,培养沟通能力。
2.学生能够独立解决问题,培养实践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教学准备:1. PowerPoint幻灯片。
2.实践材料和相关工具。
3.分组名单。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引发学生对校本课程的兴趣,导入课程内容。
教师可以提出以下问题:1.你们了解校本课程吗?它是什么意思?2.你们喜欢校本课程吗?为什么?Step 2:课堂讨论(10分钟)教师展示幻灯片,向学生解释校本课程的概念和目标。
然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回答以下问题:1.校本课程的好处是什么?2.你们希望在校本课程中学习到什么?Step 3:分组活动(15分钟)根据学生的兴趣和能力,教师事先将学生分成小组。
每个小组有3-4名学生。
教师把每个小组的分组名单发给学生,然后组织学生进行分组活动。
每个小组自由选择一个项目或主题,进行研究和实践。
教师提供必要的材料和工具,鼓励学生动手实践,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
Step 4:团队讨论(10分钟)每个小组在实践过程中可能会遇到问题,教师鼓励学生团队讨论并互相帮助。
教师定期检查每个小组的进展情况,并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
教师可以提出以下问题帮助学生展开讨论:1.你们遇到了什么问题?有什么解决方案?2.我们需要向其他小组寻求帮助吗?Step 5:展示和总结(15分钟)每个小组完成实践项目后,教师安排学生进行展示和总结。
每个小组可以展示他们的成果和解决方案,并分享实践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
教师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分享反思,以便改进和提高未来的学习和实践。
Step 6:反思(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回答以下问题:1.你们对这次校本课程的学习有什么感受?2.你们在实践过程中遇到了什么问题?你们是如何解决的?3.你们学到了哪些知识和技能?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了解了校本课程的概念和目标,明确了自己的学习目标。
三年级校本课程环保教育教案(全册)

三年级校本课程环保教育教案(第一至第五章)第一章:环保教育概述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环保教育的概念和重要性。
培养学生对环境保护的意识和责任感。
引导学生学习环保知识和实践环保行为。
1.2 教学内容环保教育的定义和意义。
环境问题的现状和影响。
环保教育的目标和内容。
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环保教育的概念和重要性。
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环境问题的现状和影响。
案例分析法:分析环保教育的实践案例。
1.4 教学评估学生参与讨论的情况。
学生完成案例分析的情况。
第二章:环保知识教育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环境科学的基本知识。
培养学生学习环保知识的兴趣。
引导学生运用环保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2 教学内容环境科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环境问题的种类和原因。
环保技术和方法的应用。
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环境科学的基本知识和原理。
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参与环保知识问答和游戏。
实地考察法:组织学生参观环保设施或自然环境。
2.4 教学评估学生参与问答和游戏的情况。
学生完成实地考察报告的情况。
第三章:环保行为教育3.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日常生活中的环保行为。
培养学生养成环保习惯。
引导学生参与环保实践活动。
3.2 教学内容日常生活中的环保行为规范。
环保习惯的培养方法。
环保实践活动的组织和参与。
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日常生活中的环保行为规范。
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参与环保行为角色扮演和实践操作。
社会参与法:组织学生参与学校的环保活动或社区环保项目。
3.4 教学评估学生参与角色扮演和实践操作的情况。
学生参与学校或社区环保活动的情况。
第四章:环保意识教育4.1 教学目标让学生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和思考。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环保行动。
4.2 教学内容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和影响。
环保意识的培养和提高。
环保行动的参与和推动。
4.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和影响。
讨论法:引导学生关注和思考环境问题。
莲山课件三年级校本课程教案

莲山课件三年级校本课程教案
一、课程目标
1. 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程,使学生了解莲山课件的基本概念、功能和使用方法。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莲山课件进行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道德素养。
二、教学内容与安排
1. 教学内容:莲山课件的基本功能与操作、课件制作技巧、教学资源获取与分享等。
2. 安排:本课程共XX学时,分为理论课和实践课两部分。
理论课主要讲解莲山课件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方法,实践课则重点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1. 教学方法:采用任务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小组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合作交流。
2. 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教学课件、网络教学平台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兴趣。
四、教学资源与评价
1. 教学资源: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包括课件素材、学习网站、实践案例等,方便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
2. 评价:采用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同时通过作品展示、小组汇报等形式进行评价。
五、总结与展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掌握莲山课件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方法,提高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为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同时,教师也需要不断更新教学资源和方法,以适应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学生的需求。
三年级校本课程教案教案

三年级校本课程教案一、课程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掌握校本课程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校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校本课程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第一单元:校本课程简介第一课时:介绍校本课程的背景、意义和目标2. 第二单元:课程设置与安排第一课时:分析校本课程的设置和安排,让学生了解课程结构3. 第三单元:课程学习方法第一课时:引导学生掌握校本课程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4. 第四单元:课程实践与拓展第一课时:组织学生进行课程实践,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5. 第五单元:课程评价与反馈第一课时:讲解课程评价的标准和方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评价三、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校本课程的相关知识。
2. 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分析实际案例,加深对校本课程的理解。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4. 结合课程内容,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四、教学评价1. 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记录学生的成长轨迹。
2. 终结性评价:通过课程结束时的考核,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3. 自我评价:鼓励学生对自己在校本课程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进行反思和评价。
五、教学资源1. 教材:三年级校本课程教材2. 辅助材料:相关论文、案例、实践活动指导书等3. 教学设备:投影仪、电脑、白板等4. 网络资源:校本课程相关网站、论坛、教育资源库等六、教学活动设计第六单元:课程模块一——知识探索活动一:课程导学教师通过引入问题或情境,激发学生对课程模块的兴趣。
学生参与讨论,提出问题,预测课程内容。
活动二:自主学习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导学问题,独立阅读教材,寻找答案。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活动三:小组合作学生分组,共同完成一个与课程模块相关的小项目。
三年级语文校本课程教案上册

三年级语文校本课程教案上册教学目标:1. 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认识10个生字,会正确书写9个生字。
2.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会根据课文情境想像伊琳娜听了朗志万的话后可能会说些什么?3. 使学生初步懂得“不能轻信别人说的话,凡事都应该自己动脑筋思考或实践一下,科学发现就是从我们身边开始的,要做生活的有心人”。
教学重点:认读、会写文中生字;培养学生大胆质疑的意识,培养探究问题和动手实践的能力。
教学过程:一、实验引入:教师拿出一个装着大半杯水容器,问:现在我要将这个苹果放入杯中,你们猜想一下,会有什么变化?假如放入别的东西呢?二、探究问题,学习生字1. 提出疑问:可是,有位叫朗志万(板书并随即学习生字“朗、志”)的法国科学家却提出了这么一个奇怪的问题:(出示)一个杯子装满了水,再放进别的东西,水就会漫出来。
如果放进一条金鱼,却不是这样。
这是为什么?(1)这个问题很长,谁能把这么长的问题读清楚?结合学习“漫”(2)如果当时你在场,听了这个问题,会怎么想呢?(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了解孩子们的想法,为下一步教学做准备)(3)想不想知道课文中的小朋友是怎么回答科学家的问题的?(引导读书,找一找文中小朋友对这个问题的不同看法)(4)反馈,引导深入理解:出示:一个小朋友说:“因为金鱼身上有鳞。
”另一个小朋友说:“一定是金鱼把水喝下去了。
”伊琳娜觉得他们都没有说对,但自己又想不出道理来。
她回到家里问妈妈。
①想一想,当时,他们三个人说话的语气,然后读一读。
②汇报朗读,并结合“鳞、伊、琳、娜”四个生字的教学。
你赞同谁的观点?并说说理由。
(打开学生思路,了解学生的思维特点)(5)学习妈妈的话,理解其中的含义出示:妈妈说:“不能光想,你动手做做看!”①读好妈妈的话。
②说说对妈妈话的理解。
想一想,妈妈为什么要这么说?(6)了解伊琳娜的实验结果和教授这样问的目的①读第五节,尤其读好“哎呀,和朗志万说的不一样。
”一句结合学习“哎”字②读好伊琳娜生气时说的话,体会她当时的心情。
三年级校本课程教案

三年级校本课程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学生能够掌握校本课程的基本知识与技能。
(2)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2)采用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方法,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校本课程的兴趣,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
(2)培养学生热爱学校、热爱家乡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校本课程简介(1)介绍校本课程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2)讲解校本课程的体系结构和发展历程。
2. 第二课时:校本课程的实施与评价(1)阐述校本课程的实施原则和方法。
(2)介绍校本课程的评价体系和发展方向。
3. 第三课时:校本课程案例分析(1)分析典型校本课程案例,引导学生了解校本课程的实际应用。
(2)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校本课程的看法和体会。
4. 第四课时:校本课程与学生发展(1)讲解校本课程如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引导学生认识到校本课程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意义。
5. 第五课时:校本课程的创作与展示(1)培养学生在校本课程学习中的创新意识。
(2)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校本课程成果,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系统地传授校本课程的相关知识。
2. 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校本课程的实际应用。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利用展示法,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自信心。
四、教学评价1. 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合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2. 成果性评价:评价学生在校本课程学习中的成果,如作品、报告等。
3. 综合性评价:结合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实践操作能力进行评价。
五、教学资源1. 教材:三年级校本课程教材。
2. 课件: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制作的课件。
3. 案例资料:相关校本课程案例及其分析。
4. 展示用品:学果展示所需物品,如展板、实物等。
三年级小学校本课程教案上下

三年级小学校本课程教案上一、课程目标1. 知识与技能:(1)培养学生对学校文化的认同感,了解学校的历史、校训、校风等;(3)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调查、访问等方式,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程中来,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2)采用小组讨论、分享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3)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反思,提高他们的自我认知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学校、班级集体的情感,增强集体荣誉感;(2)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团结协作的精神风貌;(3)培养学生积极向上、乐观进取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内容第一单元:我们可爱的学校第1课:我们的学校内容:让学生了解学校的历史、校训、校风等,培养学生对学校的认同感。
第2课:校园里的美好时光内容:让学生回忆在校园里的快乐时光,培养他们对学校的热爱之情。
第3课:我是学习小主人内容:引导学生制定学习计划,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第4课:学会倾听和表达三、教学措施1. 采用调查、访问等方式,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程中来,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2. 组织小组讨论、分享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3. 结合课程内容,进行情感教育,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人生观。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学校文化的认同感;3. 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五、教学时间第一单元:4课时第二单元:4课时三年级小学校本课程教案下六、教学内容第三单元:班级是我家第5课:我们班的特色内容:让学生了解班级的规章制度、班级文化,培养班级凝聚力。
第6课:班级里的温馨故事内容:让学生分享班级里的感人故事,弘扬正能量。
第四单元:尊重与团结第7课:尊重他人第8课:团结协作,共创美好内容: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提高班级整体实力。
七、教学措施1. 采用案例分析、讨论等形式,让学生深入理解课程内容;2. 组织班级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尊重与团结的重要性;八、教学评价1. 学生对班级文化的认同感;2. 学生尊重他人、团结协作的能力;3. 班级的凝聚力和整体氛围。
校本课程教案模板语文小学

课程名称:小学语文校本课程年级:小学三年级课时: 2课时课程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阅读方法和写作技巧,提高语文素养。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自主学习等方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探究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教学内容:1. 阅读理解2. 写作技巧3. 诗词欣赏教学重点:1. 阅读理解的基本方法2. 写作的基本技巧3. 诗词的基本知识教学难点:1. 如何运用阅读理解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2. 如何将写作技巧应用于实际写作中3. 如何欣赏和理解诗词的美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相关阅读材料、写作指导书籍、诗词选本。
2. 学生准备:提前预习课文,准备写作素材。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 教师简要介绍校本课程的意义和目标。
2. 通过提问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二、阅读理解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2. 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找出关键信息。
3. 小组讨论,分享阅读感受和收获。
4. 教师总结阅读方法,强调关键词、句、段的重要性。
三、写作技巧1. 教师讲解写作的基本技巧,如开头、结尾、过渡等。
2. 学生尝试运用所学技巧进行写作练习。
3. 教师点评学生作品,指出优点和不足。
四、诗词欣赏1. 教师介绍诗词的基本知识,如韵律、平仄等。
2. 学生欣赏诗词,体会诗词的美。
3. 教师引导学生尝试创作简单的诗词。
五、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提出疑问。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教师复习上节课的内容,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2. 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和写作经验。
二、阅读理解练习1. 学生自主完成阅读理解练习题。
2. 教师讲解练习题,帮助学生掌握解题技巧。
三、写作技巧巩固1. 学生继续练习写作,尝试运用所学技巧。
2. 教师点评学生作品,给予指导。
三年级下学期校本课程教学计划及教案

三年级下学期校本课程教学计划及教案教学目标
通过教学,学生应能够:
1. 掌握英语日常用语,能够用英语进行简单日常交流;
2. 学会阅读英语简单文章,并能够理解文意;
3. 培养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团队协作和自主研究能力。
教学计划
教案示例
第一周教案
教学目标
学生能够学会基本的问候语和自我介绍。
教学重点
问候语和自我介绍的表达。
教学难点
正确运用所学问候语和自我介绍的方法。
教学过程
1. 师生互相问候,并介绍自己。
2. 教师指导学生正确运用问候语和自我介绍的方法。
3. 学生配对练,相互用英语问候,并互相介绍自己。
拓展活动
小组竞赛环节,展示学生们的自我介绍和问候语的应用。
小学三年级校本课程教案

小学三年级校本课程教案1珍惜劳动成果教学目标认知:1.知道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一切用品都是劳动成果,它们来之不易。
2.懂得珍惜劳动成果是一种美德,是尊重劳动人民的表现。
情感:1.以珍惜劳动成果为荣,以浪费劳动成果为耻。
2.尊敬珍惜劳动成果的人,愿意向他们学习。
行为:1.珍惜日常生活用品和学习用品,不损坏,不浪费。
2.见到同学不珍惜劳动成果,加以劝阻。
教学重点:使学生懂得“劳动成果来之不易,社会财富,都要爱惜的道理。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养成珍惜劳动成果,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好习惯。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把学生带入一个聪聪寻宝的旅程世界。
二、演示图片1:聪聪飞过白云,飞过大地,来到了他向往已久的快乐城--北京。
师问:同学们,你们猜猜,聪聪最先到了哪里?学生回答:故宫,长城。
师答:不是,原来他先来到了小学食堂里,他一定是饿了,已经狼吞虎咽地吃起来。
出示把面包吃一半扔一半的图片。
学生提问:老师,他怎么没吃完就扔掉了,这样太可惜了。
演示动画:《儿童营养面包的由来》学生回答:老师,我也找到一个。
古诗《锄禾》,我想聪聪读了这个,一定就知道这粮食来得有多不易啦!师问:同学们,谁能告诉我,刚才大家看的《儿童营养面包的由来》一共经过了多少道工序?学生回答:11道工序。
师问:那你们想想要用多少人力和物力呢?学生回答:很多很多。
很不容易。
教师提问:那聪聪和董必武的女儿谁做得对呢?学生回答:董必武的女儿谁做得对,因为她把掉在桌上的米饭都捡起来吃了,她知道粮食来之不易。
教师小结:同学们说的很对,我们吃的米饭、面包、糖果等等都是经过好多道工序制成的,许许多多的工人、农民为此付出了劳动。
不爱惜这些东西,就是不尊重他们的劳动。
我想现在聪聪也应该知道不应浪费粮食和食品了吧!板书:粮食来之不易,勿浪费三、同学们,聪聪又遇到了一个问题,请同学们帮他分析一下,他做得对不对?为什么?出示问题1:当聪聪看到我们的申奥口号:“新北京、新奥运”时,北京小朋友向他提问:“请你说说用过的东西应该怎么办?”此时,聪聪武断地说:“扔掉。
三年级校本课程教案教案

三年级校本课程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学生能够掌握校本课程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校本课程的兴趣和爱好,增强学生的学校归属感。
(2)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团结友爱的品质。
二、教学内容:1. 校本课程简介:介绍校本课程的背景、目的、意义等。
2. 课程设置:介绍校本课程的课程设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等。
3. 教学方法:介绍校本课程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如讲授、讨论、实践等。
4. 评价方式:介绍校本课程的评价方式,如考试、考查、评价等。
5. 课程安排:介绍校本课程的上课时间、地点、周期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校本课程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 教学难点:校本课程的实践应用和解决问题。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熟悉校本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价方式等。
2. 学生准备:了解校本课程的基本情况,准备好学习用品。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简要介绍校本课程的背景和意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教学内容讲解:教师详细讲解校本课程的设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等。
3. 教学方法展示:教师展示校本课程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如讲授、讨论、实践等。
4. 学生实践: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实际操作或解决问题。
6. 课后作业:教师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估与反馈:1. 学生评估: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实践操作等方面对学生进行评估。
2. 教师评估: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进行评估。
3. 家长反馈:家长通过家长会、联系方式等方式,向教师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
4. 学生反馈:学生通过课堂交流、问卷调查等方式,向教师反馈学习意见和建议。
七、教学拓展与提升:1. 学科融合:将校本课程与其他学科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三年级校本课程教案市公开课一等奖教案省赛课金奖教案

三年级校本课程教案第一部分:教案概述1. 课程名称:三年级校本课程教案2. 课程目标:通过设计和实施适合三年级学生的校本课程,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创新能力。
3. 教学对象:三年级学生4. 教学时长: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安排5. 教材:根据学校要求和教师团队自行选择教材和学习资源。
6. 教学方法:综合运用讲授、示范、实践、讨论、合作等教学方法。
第二部分:教学内容和目标本教案旨在帮助三年级学生全面发展各项能力,追求知识的全面性和深度性,并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将涵盖以下几个方面:1. 语言技能:阅读、写作、口语表达和听力。
2. 数学思维:数的概念、图形、计算和逻辑思维。
3. 科学探究:自然科学、生命科学和实验设计。
4. 社会科学:地理、历史、社会与环境。
5. 创造性艺术:音乐、舞蹈、绘画和手工艺。
教学目标如下:1.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2. 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和问题解决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4. 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
5.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审美能力。
6. 培养学生对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究精神。
第三部分:教学设置和实施本教案将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和教师团队的意见进行详细设置和实施。
1. 教学时间安排:根据学校的课表和教师的时间安排,合理安排教学节奏和学生的学习时间。
2. 课程设计:根据学校要求和教师团队的意见,设计符合三年级学生年龄特点和学习需求的教学内容和任务。
3. 教学活动:选取适合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活动,包括课堂讲授、小组合作、实践活动和讨论等,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4. 评价方法:根据学校要求和教师团队的建议,采取多样化的评价方法,包括作业评定、小组讨论、项目展示和考试等,以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能力发展。
第四部分:教学评估和反思本教案将进行教学评估和反思,以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1. 教学评估:通过课堂观察、作业评定和学生反馈等方式,及时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学效果。
三年级上册地方校本课程教案后

三年级上册地方校本课程教案整理后一、课程简介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感受我们地方的文化、历史、自然风光和民俗风情,激发学生热爱家乡、保护环境的意识。
通过学习,学生将能够掌握一定的地方文化知识,提高实践操作能力,培养团队协作和探究精神。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家乡的历史、文化、自然景观和民俗风情,学会欣赏家乡的美。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调查、访问、观察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保护环境的意识,增强团队协作和探究精神。
三、教学内容第一单元:家乡的历史与文化1. 课内教学:介绍家乡的历史发展、文化传承。
2. 课外实践:参观家乡的历史遗迹、文化场馆。
第二单元:家乡的自然风光1. 课内教学:学习家乡的地理特征、生态环境。
2. 课外实践:观赏家乡的自然景观,进行摄影、写生等活动。
第三单元:家乡的民俗风情1. 课内教学:了解家乡的民俗习惯、民间艺术。
2. 课外实践:参与家乡的民俗活动,如剪纸、土陶制作等。
第四单元:家乡的保护与环境1. 课内教学:学习家乡的自然资源、环境保护意识。
2. 课外实践:开展环保活动,如垃圾分类、植树造林等。
第五单元:家乡的特色产业1. 课内教学:了解家乡的产业结构、特色产品。
2. 课外实践:参观家乡的产业园区,了解生产流程。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通过图片、视频、故事等引入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实践教学:引导学生参与课外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3.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探究精神。
五、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考察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
2. 实践报告:评价学生的实践活动成果。
3. 期末测试:检测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资源1. 教材:三年级上册地方校本课程教材2. 辅助材料:历史遗迹照片、文化场馆介绍、自然景观图片、民俗活动视频、特色产品宣传册等3. 网络资源:家乡相关网站、博客、论坛等4. 实地资源:历史遗迹、文化场馆、自然景观、产业园区等七、教学进度安排第一单元:2课时第二单元:2课时第三单元:2课时第四单元:2课时第五单元:2课时八、教学注意事项1. 注重学生的安全,特别是在实地考察过程中,教师要全程陪同,确保学生的人身安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级校本课程教案
课程教学案例课程名称《小王子》执教教师所在年级三年级授课时间两课时教学目标:观看电影《小王子》,使学生受到爱的教育。
懂得珍惜朋友之间的友谊。
教学设计:
一、故事来源改编自圣埃克苏佩里的经典文学钜作《小王子》:
小王子来到地球遇见了狐狸,希望狐狸可以跟他玩在一块儿,但狐狸却认为小王子必须先驯养它,他们才可以玩在一起,他们一步步向对方靠近,渐渐地,彼此产生期待,甚至有了幸福的感觉,最后将成为互相眼中的唯一。
二、故事内容:
一个柔和的秋天早上,女孩发现了一只狐狸的踪影,并深深被它神秘的魅力慑住,完全忘记惧,好奇地尾随着它,藉着狐狸的引领,展开一次又一次的历奇,她发现了从未看过的自然景观,踏足一片片隐秘的国度,彼此间更孕育出一段奇妙的友情。
女孩得到狐狸的信任,她希望狐狸成为她的玩伴,有一次她还带狐狸到她的家去,怎料却发生悲剧……然后,她才明白到,天生天养的狐狸,是属于大自然的。
小王子来到地球遇见了狐狸,希望狐狸可以跟他玩在一块儿,但狐狸却认为小王子必须先驯养它,他们才可以玩在一起,他们一步步向对方靠近,渐渐地,彼
此产生期待,甚至有了幸福的感觉,最后将成为互相眼中的唯一。
三、观后交流教学效果: 学生针对影片发表言论。
反思:《狐狸与我》剧中常常出现许多细微的情感,例如短暂的快乐、童年的喜悦与烦忧等,学生在观看时一直被深深打动着。
教学反思:校本课程教学案例课程名称《白雪公主》执教教师所在年级三年级授课时间两课时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通过观看影片,引导学生明白要做一个诚实善良的人的道理。
2通过观看影片,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教学设计:
一、激发观看兴趣:同学们,在古代有一个国王,他有一个姑娘叫白雪公主,长得很漂亮。
白雪公主的母亲死后,国王又娶了一个妻子,成为白雪公主的后母。
这个皇后自认为自己是世界上最漂亮的女人。
后来,她看到白雪公主那么漂亮,就想杀掉她。
白雪公主逃到森林里遇到七个小矮人,后来发生了什么事呢?我们来看影片《白雪公主》。
二、播放影片。
三、观后讨论,出示投影:
1、影片中你最喜欢谁?为什么?
2、从这个影片中你明白了什么?
3、学生分组讨论交流。
4、指名回答。
四、教师总结: 俗话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今后的生活中,我们都要做一个正值善良的人。
教学效果: 教学反思:校本课程教学案例课程名称《猴子捞月》执教教师所在年级三年级授课时间两课时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通过导看影片《猴子捞月》和开展活动,使学生认识到我们无论遇到什么事情,都要多思考,不能盲从。
2、通过开展说、演、画等活动,挖掘学生的潜能,发展学生观察、想象、表演、合作等能力。
教学设计:
1、导入影片:小朋友,今天我们看一部童话片,片名叫《猴子捞月》,喜欢吗?
2、播放影片。
3、开展活动:(1)、说:让学生配音,并录下来。
评价学生配音情况。
(2)演:指导学生表演这个故事。
4、谈话总结:
(1)、谈话:
猴子为什么去捞月?猴子捞到月亮了吗?为什么?学生回答。
(2)从这部影片中你明白了什么?学生讨论。
5、教师总结:遇事多思考,不盲从。
教学效果: 教学反思:校本课程教学案例课程名称《四只小猪》执教教师所在年级三年级授课时间三课时教学目标:
1、通过观看影片,使学生受到团结起来力量大的教育。
2、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引导学生观看四个小猪是如何战胜大灰狼的。
教学设计:
一、激发观看兴趣;同学们,在森林里有四只活泼可爱的小猪,它们在那里无忧无虑地生活。
后来的一天,一只大灰狼闯进了森林,想吃掉这四只小猪,他们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故事呢?请看动画片《四只小猪》
二、观看影片《四只小猪》
三、出示投影,讨论:
1、这四只小猪是怎样战胜大灰狼的?
2、从这个影片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3、你能讲一个有关团结起来力量大的故事吗?学生分组交流。
四、指名发言。
五、教师总结:团结起来能战胜一切困难。
教学效果: 教学反思:校本课程教学案例课程名称《卖火柴的小女孩》执教教师所在年级三年级授课时间两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剥削制度的罪恶,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2通过“我”和小女孩悲惨的童年生活相比,激发学生为祖国努力学习的雄心壮志。
了解小女孩产生的四次幻想。
教学设计:
一、激发观看兴趣,谈话导入:
同学们,在大年三的晚上,你是怎样度过的呢?请同学们谈一谈。
指名谈谈。
导入:同学们,大家在除夕之夜都过得幸福美
满,可是却有一个和我们年龄相仿的小女孩在大年夜里冻死了。
这是怎么回事呢?请看影片《卖火柴的小女孩》
二、学生观看影片《卖火柴的小女孩》
三、出示讨论:
1、从影片中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小女孩的生活分悲惨?
2、你和小女孩比比童年生活。
四、教师总结谈话:
和卖火柴的小女孩相比,我们应该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好好学习,把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富强。
教学效果: 教学反思:校本课程教学案例课程名称《丑小鸭》执教教师所在年级三年级授课时间三课时教学目标:
1、通过观看影片,引导学生领悟到人的心灵美才是真正的美的道理。
2、能给小朋友讲述这个故事。
领悟影片所表达的道理,受到思想教育。
教学设计:
一、激发观看兴趣,导入观看。
在美丽的湖边,一只鸭子妈妈在孵化自己的孩子,孩子们一个个出世了,只剩下一个孩子没有破壳而出。
过了几天,这只小鸭出生了,可是它长得很丑陋,受到大家的歧视,但是后来它却变成了一只美丽的天鹅,这是怎么回事呢?请看影片《丑小鸭》。
二、组织观看电影《丑小鸭》
三、组织讨论:你对影片中的哪些人物最感兴趣?受到了什么教育?
四、学生合作交流。
五、教师总结:人不能光看外表,心灵美才是真正的美,永久的美。
教学效果: 教学反思:校本课程教学案例课程名称《七色花》执教教师所在年级三年级授课时间两课时教学目标:
1、通过观看影片,引导学生领悟到做一个对别人有好处的人,才是最有意义的生活。
2、能给小朋友讲述这个故事。
3 通过续编故事,表达孩子美好的愿望。
教学设计:
一、激发观看兴趣,导入观看。
同学们,在美国有一个姑娘叫珍妮,有一天,她到外面买东西,回来时却迷了路。
后来,她遇到了一位老奶奶,老奶奶给她一朵七色花,上面有七个花瓣,每个花瓣都可以满足她一个愿望。
珍妮得到七色花后都发生了哪些故事呢?请看影片《七色花》。
二、组织观看电影《七色花》。
三、组织讨论:你觉得珍妮的哪片花瓣用的最有意义?你受到了什么教育?
四、学生合作交流。
五、教师总结:为别人做出有意义的事情才是最幸福的。
六、拓展讨论:假如你有一朵七色花,你会怎么做?教学效果: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