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小学语文课件:教案
最新2019年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
![最新2019年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https://img.taocdn.com/s3/m/b1e2843f6c85ec3a86c2c503.png)
四年级语文下册电子备课赵长春1《桂林山水》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生字,理解重点句子。
2.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和具体形象地描写景物的方法,培养观察力和理解、表达能力。
3.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理解课文内容,归纳中心思想。
4.通过看图和理解课文,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受到热爱祖国壮丽河山的思想教育,陶冶爱美的情趣。
教学重点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想象其美景。
教学难点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感受桂林山水的美好,培养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准备桂林山水的录像片段、课文配乐朗诵带。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基本过程一、导引(启发谈话,导入新课)同学们都喜欢旅游,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去桂林,看看那里的山水。
桂林,是我国广西的一座美丽的城市,也是著名的游览胜地。
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游客前往参观旅游。
为什么呢?因为桂林山水素有“甲天下”的美称。
二、探究(直接揭示学习课文的方法:“从中心句入手”学习课文)1第一步,找出中心句,理解意思,说说作用。
(学生默读课文,找出并画出中心句)读后讨论交流,明确:(1)中心句是:桂林山水甲天下。
(2)用抓关键词的方法理解句意:先学懂“甲”的意思,再理解全句的意思:“桂林山水天下第一。
”(3)这句话点明了全文的中心,写出桂林山水的秀丽,也抒发作者赞美桂林山水的感情。
2第二步,围绕中心句,了解内容,理清思路。
先指名读课文,思考:文章围绕中心句写了哪些内容?是怎样一步一步写的?读后讨论交流,明确:(1)课文围绕中心句写了漓江的水和桂林的山。
(2)先总的介绍“桂林山水甲天下”,再具体描写漓江的水是怎样的水,桂林的山又是怎样的山,最后写游览桂林山水总的印象和感受。
(据此给课文分段,理清思路,按“总起—分述—总结”的方法分段。
)3第三步:围绕中心句,学习词句,领悟感情。
默读思考:从哪些词句能看出漓江的水“甲天下”?课文写了漓江水的哪些特点?用什么方法写的?读后讨论交流,明确:(1)大海的水“波澜壮阔”,很美;西湖“水平如镜”,也很美。
【部编版】2019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全册教案(Word版,124页,全站免费)
![【部编版】2019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全册教案(Word版,124页,全站免费)](https://img.taocdn.com/s3/m/01fc429fa8114431b80dd873.png)
如果您喜欢这份文档,欢迎下载!祝您成绩进步,学习愉快!二年级上册语文学科教学计划一、学情分析经过一年的学习生活,学生基本上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大部分学生喜欢学习语文,尤其在上一学年通过阅读课外书,扩大了识字量,丰富了课外知识,并积累了很多词语,为学习语文知识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但部分学生学习自觉性有待提高,他们也是我这学期需要监督和帮助的对象。
本学期,我将采取多种方式,激发其学习积极性,引导其主动地发现、探究,使他们感到学习语文的快乐,进而不断产生学习的动力,并逐渐使学习成为自身发展的需要。
二、教材分析1.结构:2017部编新教材识字单列一个单元(第二单元),其余25篇课文分列七个单元,另含8篇学习园地,4篇口语交际,1篇快乐读书吧。
2.识字:新教材明显降低了难度,要求会写250个生字,会认450个生字,实行认写分开,多认少写。
3.课文:新教材围绕童话、故事、自然、道理、人物、观察、狐狸等主题,精选了25篇内容丰富、充满情趣的课文。
所选课文语言规范,浅显易懂,便于对学生进行朗读、背诵、复述、口语交际等训练。
课后练习重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着眼于积累语言,启发思维,培养语文实践能力。
本册教材课后除了安排朗读、背诵、写字、词句理解与运用等语文练习外,还编排了词句积累与扩展的练习,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
4.插图:新教材精美,富有童趣,便于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其形象思维能力。
5.口语交际:分列为第一单元-有趣的动物;第三单元-我爱做手工;第五单元-商量;第七单元-看图讲故事。
6.语文园地:每单元一个,共安排了识字加油站、字词句运用、书写提示、日积月累、查字典、写话、展示台、我的发现、我爱阅读等9种学习版块。
丰富的内容、多样的形式,有利于学生巩固语文知识、发展语文能力。
三、学习目标1.继续复习、巩固汉语拼音,借助汉语拼音识字、正音。
2.认识450个字,会写250个字。
要求认识的字能读准字音,结合词句等语言环境了解意思。
2019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2019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b525d43d4d8d15abf234e16.png)
部编版】2019 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教案第一单元教学目标一、教学内容人教课标版教材小学语文第一册第一单元。
《天地人》《金木水火土》《口耳目》《日月水火》《对韵歌》《口语交际:我说你做》《语文园地一》《快乐读书吧》。
本组概括本组教材是由我上学了和识字1、2、3、4、5 组成。
我上学了用四幅图,帮助学生热爱祖国,了解学习常规。
“识字”属于象形字归类识字:《天地人》是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学习态度的教育;《金木水火土》展示了儿歌的语言美和韵律美;《口耳目》用图文结合的方法引导学生认识“口、耳、目、手”等人体器官以及“站、坐、行、卧”的具体要求;《日月水火》展示了“日、月、水、火、山、石、田、禾”这些象形字的特点;《对韵歌》用对子的形式展示了一些自然事物,能够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本组内容在教学时,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展他们的思维和想象能力,进行自主性和创造性的学习。
可以让学生自己想办法识记汉字。
用自己最喜欢、最习惯的方法认识汉字。
要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识字,养成浓厚的识字兴趣。
三、教学目标1. 通过图片,了解汉字演变的大致过程,理解字义,认清字形,初步了解汉字的造字规律。
2. 会认本单元40 个生字,会写17 个生字,并学会在口头表达中运用;认识10 种基本笔画。
3.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金木水火土》《对韵歌》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 能借助拼音,认识生字并能熟练地朗读课文2. 能够根据汉字的直观性、象形性等特点或借助图画识字。
3. 能正确书写汉字。
教学难点:1 .能发现探究字形和字义之间的联系,并以此来识记汉字2 .能从生活中认识汉字五、课时分配我上学了2——3 课时天地人1——2 课时课时金木水火土2课时口耳目2课时日月水火2课时对韵歌2口语交际:你说我做1课时语文园地一课时2快乐读书吧1课时我上学了教学目标:1.观察图画内容,使学生初步了解学校生活、自己的国家、民族、感受教师的亲切,同学的友爱,语文学习的快乐。
2019年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
![2019年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https://img.taocdn.com/s3/m/33eb623bb84ae45c3a358c54.png)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一)1 古诗词三首教学目标1.认识2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洞庭、江南”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首古诗词,默写《独坐敬亭山》《望洞庭》。
3.学习通过看注解,边读边想象画面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教学重难点:让学生说说词语的大概意思,理解句意。
教学时数:3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独坐敬亭山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的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课文,默写《独坐敬亭山》3.能通过朗读和想象,感悟诗的内容和意境,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一、导入1. 《独坐敬亭山》(板书诗题目)。
2.解题。
敬亭山:安徽省宣州市郊外的一座大山。
独坐:单独地坐。
连起来题目意思是什么?二、自学古诗1.出示自学提示,布置自学。
①读诗、找出不理解的词语。
②结合诗句,利用字典理解词意及诗句的意思。
③自己弄不懂的地方和别人交流。
2.检查自学。
①指读全诗。
(正音)②交流自己对词和句的理解。
(师生评议)(尽:没有了。
孤云:孤单的云,也就是只有那一片云。
闲:休闲,休息。
厌:满足。
)诗句意思:后两句意思怎样说才通顺?(“只有敬亭山”放前面说语意才顺。
这是理解古诗诗句意思的一种方法。
)(句意:一群群鸟全飞光了,天上的那片云独自飘来飘去,也找地方休息去了。
只有敬亭山和我互相看着,谁也不厌烦谁。
)3.这首诗描写了怎样的景象?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全诗描绘了孤山凄凉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孤独寂寞的思想感情。
)三、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全诗1.体会作者感情,自己练读这首诗。
2.指读全诗,教师范读指导,学生练读。
3.背诵全诗。
四、扩展1.你还喜欢我们以前没学过的李白的哪首诗?说说为什么喜欢它?2.交流。
3.把喜欢的李白的诗抄在摘抄本上。
五、布置作业熟背《独坐敬亭山》。
板书设计:独坐敬亭山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第二课时望洞庭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新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
![新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37af38948d7c1c709a14508.png)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小学语文(2019年新教材)全册优质公开课教案备课素材备课素材【教材分析】本课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的课文。
这是一篇优美的散文诗,作者用优美的语言介绍了白鹭的美,表达了作者对白鹭的喜爱之情。
这篇课文其实是告诉同学们,要善于在寻常事物中发现美,让同学们明白美就在我们身边,我们要善于发现美。
【作者介绍】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字鼎堂,号尚武,1892年11月16日出生于四川乐山沙湾,现代文学家、历史学家,新诗奠基人之一,中国科学院首任院长、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首任校长、苏联科学院外籍院士。
郭沫若的作品有:散文集《长春集》、《潮汐集》、新诗集《女神》;《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等。
【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散文:散文是一种抒发作者真情实感、写作方式灵活的记叙类文学体裁。
特点是“形散而神聚”。
“形散”主要是说散文取材十分广泛自由,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表现手法不拘一格:可以叙述事件的发展,可以描写人物形象,可以托物抒情,可以发表议论,而且作者可以根据内容需要自由调整、随意变化。
“神不散”主要是从散文的立意方面说的,即散文所要表达的主题必须明确而集中,无论散文的内容多么广泛,表现手法多么灵活,无不为更好的表达主题服务。
白鹭:又名小白鹭,是白鹭属的一种鸟类。
白鹭和雪鹭体形小,以各种小鱼、黄鳝、泥鳅、蛙等动物性食物为食,也吃少量谷物等植物性食物。
朱鹭:朱鹮的别名,属于鹮科,全长79厘米左右,体重约1.8千克。
体羽白色,羽基微染粉红色。
嘴细长而末端下弯。
朱鹮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可谓稀世珍禽,至本世纪70年代野外已无踪影。
至1995年,我国的野生朱鹮种群约35只,饲养种群有25只,为拯救这一珍禽带来了希望。
苍鹭:(学名:Ardea cinerea)又称灰鹭,是欧亚大陆与非洲大陆的湿地中极为常见的水鸟。
身体细瘦。
分布于非洲、马达加斯加、欧亚大陆,从英伦三岛往东到远东海岸和萨哈林岛和日本,往南到朝鲜、蒙古、伊拉克、伊朗、印度、中国和中南半岛一些国家。
2019最新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上全册教案(全)
![2019最新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上全册教案(全)](https://img.taocdn.com/s3/m/fbe3f564fd0a79563c1e72fa.png)
2019最新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上全册教案(全)第1课时草原教学内容:1 草原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初读课文,认识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品读优美语句,体会表达方法,感受草原之美以及作者对草原的热爱与赞美之情。
3.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语句,通过品读、吟诵、想象等方法,来体会美的意境、美的情感、美的语言。
教学重点:1.初读课文,认识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品读优美语句,体会表达方法,感受草原之美以及作者对草原的热爱与赞美之情。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语句,通过品读、吟诵、想象等方法,来体会美的意境、美的情感、美的语言。
教具学具:第2课时 1 草原教学内容:1.草原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尝试背诵课文重点段落。
2.引导学生从不同的侧面感受蒙古族人民的热情好客和蒙汉情深。
3.抓住重点词句体会草原之美,,感受蒙古族人民的热情好客和蒙汉人民的深情厚谊。
教学重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尝试背诵课文重点段落。
2.引导学生从不同的侧面感受蒙古族人民的热情好客和蒙汉情深。
教学难点:抓住重点词句体会草原之美,,感受蒙古族人民的热情好客和蒙汉人民的深情厚谊。
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教学后记:第3课时2丁香结教学内容:2 丁香结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在理解课文内容基础上,体会文章思想感情,初步理解什么是“丁香结”,体会作者的情感,引导学生学会联想。
教学重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难点:在理解课文内容基础上,体会文章思想感情,初步理解什么是“丁香结”,体会作者的情感,引导学生学会联想。
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课文,三、再读课文,梳理脉络1.指名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2.划分结构,理清脉络。
第1~3自然段:从颜色、形状、气味多角度描写丁香花。
(完整)(2019新版)统编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学设计【名师版】,推荐文档
![(完整)(2019新版)统编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学设计【名师版】,推荐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710df6b79b6648d7c0c746b4.png)
一、关于结构体系——有增更有减 教材安排入学教育、识字、拼音、阅读四大板块,一共 8 个单元。每个单元有较松散 的主题,不强化。每个单元后还是“语文园地”,最后是《识字表》《写字表》和新增的
《常用笔画名称表》。 1. 拼音安排顺序有变动 原教材先拼音后识字,而新教材先用 1 个识字单元,然后安排两个拼音单元,再安排
1. 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2. 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学习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
4. 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
5. 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 6. 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
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
7. 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像,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8. 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在阅读中,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 同语气。
9. 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背诵优秀诗文 50 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 5 万字。
10. 喜爱图书,爱护图书。 (三)写话 1. 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像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 感想。
5 个单元的识字和阅读(其中识字 1 个单元)。纵观网上提供的 16 套教材(有新编旧编的重合), 拼音板块的安排有多种形式:①先拼音后识字(或诵读)有 8 种;②先识字后拼音的有 2 种; ③拼音识字穿插的有 4 种;④识字中学拼音的有两种。第①种是多数,原人教版也是这样。新 教材改变了原体系,先用一个单元学习 40 个汉字,包括数字、天地、物象、人称、人体、站坐、 上下等。先识字,可能想体现几个意图:一是强化母语文字的意识;二是体现识字的 传统经验—
2019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3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最新版】
![2019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3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最新版】](https://img.taocdn.com/s3/m/7c6fd25a84868762caaed5ec.png)
1.课件出示惠崇的《春江晚景》图,学生认真观看图画,并简要说说画面 内容。
中的注释或是请教同学、老师进行理解。 (1) 与同桌交流自己对诗歌大意的理解,教师巡视点拨指导。 (2) 指名学生汇报对诗歌大意的感知,教师适时引导学生借助教材中的注释
理解词语“迟日、泥融”等词语的意思,并简要补充部分词语的意思 ( 江山:江 河和山岭,借指国家 ) ,同时引导学生明确这是一首描写春天景物的诗歌。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本课“鸳、鸯” 2 个生字,会写“融、燕、鸳、鸯” 4 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唐朝诗人杜甫的《绝句》 ,同时能够默 写。 3.理解诗歌大意,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春景的美丽。 教学过程: 一、创境激趣,引入学习 1.谈话创境:同学们,你们喜欢春天吗 ( 喜欢 )? 那好,这节课老师就带你们
3. 拓展学习: 引导学生交流课前搜集到的其他捕写、 赞美春天的诗歌, 同时 让他们进行有感情诵读。教师适时补充《春雨》 《春晓》等,学生有感情地齐读 诗歌。
【设计意图】 此环节教学主要采取了延伸拓展学习法, 让学生从一首诗歌的 学习延伸至其他同类诗歌的补充学习,实现了学习过程中的“举一反三” ,有效 形成了诗歌文化的积累。
部分的“鸟”盖住。学生自主描写生字,教师巡视检查指导、强调提醒。 2.出示诗歌,引导学生将生字带进诗歌中再次进行朗读,注意读准词语,
读通句子。 (1) 指名朗读诗歌, 教师适时进行范读指导, 注意提醒读准朗读节奏 ( 迟日/
【精编】部编版2019年秋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精品教案
![【精编】部编版2019年秋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精品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86b1d722e3f5727a5e9629e.png)
第一单元本单元包括两篇精读课文、一篇略读课文、一个口语交际、一个习作和一个语文园地。
其中,语文园地包括“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日积月累”三个版块。
课文从多个侧面反映了丰富多彩的儿童生活:有描写小学生欢乐幸福的校园生活的《大青树下的小学》;有讲述自己用童心感受的自然和学校的《花的学校》;还有讲述孙中山小时候不懂就问的《不懂就要问》。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通过默读和朗读理解词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理解文章的大意。
1.认识28个生字;会写26个生字;正确读写“服装、鲜艳、打扮、安静、荒野、碰触、灰雀、诚实”等重点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4.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1.掌握本单元的生字和重点词语。
2.培养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的能力。
3.了解我国各民族儿童间的团结友爱以及他们幸福的学习生活。
4.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感受大自然给我们生活带来的乐趣。
1.《大青树下的小学》……………………………………………………………… 2~3课时2.《花的学校》……………………………………………………………………… 2~3课时3*.《不懂就要问》……………………………………………………………………1~2课时口语交际·习作·语文园地………………………………………………………… 4~5课时学习本组课文,可以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我国的民族团结和大自然的神奇壮美。
在具体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在充分的阅读中,领略自然风光的美丽,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1.大青树下的小学《大青树下的小学》教学片段◆体会大青树下的小学的美丽,感受作者对这所小学的赞美之情。
(教学重点)师:请同学们认真读课文,画出最能体现校园美丽的词句。
生:早晨,从山坡上,从坪坝里,从一条条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上,走来了许多小学生。
最新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2019年秋)
![最新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2019年秋)](https://img.taocdn.com/s3/m/40ae841589eb172dec63b752.png)
最新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2019年秋)最新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2019年秋)目录第一单元单元说明 (2)1 观潮 (5)2 走月亮 (8)3 现代诗二首 (11)4 繁星 (13)口语交际我们与环境 (16)习作推荐一个好地方 (19)语文园地一 (23)第二单元单元说明 (27)5 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 (30)6 蝙蝠和雷达 (32)7 呼风唤雨的世纪 (36)8 蝴蝶的家 (40)习作小小“动物园” (42)语文园地二 (45)第三单元单元说明 (49)9 古诗三首 (51)10 爬山虎的脚 (59)11 蟋蟀的住宅 (61)口语交际爱护眼睛,保护视力 (63)习作写观察日记 (65)语文园地三 (70)第四单元单元说明 (73)12 盘古开天地 (75)13 精卫填海 (78)14 普罗米修斯 (80)15 女娲补天 (83)习作我和过一天 (87)语文园地四 (92)第五单元单元说明 (99)16 风筝 (100)17 麻雀 (106)交流平台初试身手 (109)习作生活万花筒 (111)第六单元单元说明 (115)18 牛和鹅 (117)19 一只窝囊的大老虎 (120)20 陀螺 (122)口语交际安慰 (123)习作记一次游戏 (126)语文园地六 (128)第七单元单元说明 (131)21 古诗三首 (133)22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137)23 梅兰芳蓄须 (142)24 延安,我把你追寻 (146)习作写信 (149)语文园地七 (151)第八单元单元说明 (154)25 王戎不取道旁李 (156)26 西门豹治邺 (160)27 故事二则 (163)口语交际讲历史故事 (169)习作我的心儿怦怦跳 (172)语文园地八 (175)第一单元单元说明单元内容总述1.本单元的主题: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感受自然之美”这个主题进行编排的。
主要由《观潮》《走月亮》《现代诗二首》《繁星》四篇课文组成。
2019年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全册)
![2019年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全册)](https://img.taocdn.com/s3/m/dcbcda2aeff9aef8941e06b2.png)
教学计划一、指导思想以素质教育为指导思想,采用现代化教学方法,结合三年级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力求做到重点突出,难点突破,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有系统地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以学生为主体,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创新精神。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三年级下册》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精神为指导,以《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为依据编写的。
本册教科书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从选文到练习设计,从编排结构到呈现方式,有不少新的突破。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重视学生知识的积累情况,更要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增强语文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二、教材分析本册共有课文28篇,其中精读课文21篇,略读课文7篇。
每组教材包括导语、课文、口语交际、习作和语文园地五大部分(第五单元课文后没有安排语文园地,全册共安排了7个语文园地)。
全册内容共安排了四次口语交际,从不同角度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口语交际中的情境设计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
安排了七次习作,第三组课文后安排了一次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华传统节日。
这与第三单元的学习主题相契合,考查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在第五单元的课文后面安排了一次习作例文欣赏,共两篇例文:一支铅笔的梦想和尾巴它有一只猫。
语文园地,围绕本单元进行整理复习,每个语文园地包括以下版块:交流平台——回顾本单元知识,加以强化。
词句段运用——重视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
书写提示——重视汉字书写,强调写好汉字。
日积月累——安排经典名句,集中学习传统文化。
附录部分包括识字表、写字表、词语表。
识字和写字各250个。
教材继续以专题组织单元,设计了八个专题。
它们依次是:感受大自然的美,学寓言、明道理,感受中华传统文化,感受奇妙的大自然,走进想象世界,丰富多彩的童年生活,寻找大自然的奥秘,走进童话世界。
每个专题人文内涵丰富,贴近儿童生活,体现时代特点,蕴涵教育价值。
2019年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2019年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教案全册](https://img.taocdn.com/s3/m/312bf156aaea998fcd220e6e.png)
2019年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教案(全册)1.草原2. 丁香结3.古诗词三首宿建德江/(唐)孟浩然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宋)苏轼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宋)辛弃疾4※. 花之歌习作:变形记(自述)语文园地一过故人庄/(唐)孟浩然第二单元5.七律•长征6.狼牙山五壮士7.开国大典8※.灯光口语交际:演讲习作:记一次游戏语文园地第三单元9.竹节人10.宇宙生命之谜11※.故宫博物院1习作:让生活更美好语文园地三春日/(宋)朱熹第四单元12.桥13.穷人14※.在柏林口语交际:请你支持我习作:笔尖流出的故事语文园地四回乡偶书/(唐)贺知章快乐读书吧:笑与泪,经历与成长第五单元15.夏天里的成长16.盼习作例文:爸爸的计划小站习作:围绕中心意思写第六单元17.古诗三首浪淘沙/(唐)刘禹锡江南春/(唐)杜牧书湖阴先生壁/(宋)王安石18.只有一个地球19※.三黑和和土地20※.青山不老口语交际:意见不同怎么办习作:学写倡议书语文园地六第七单元21.文言文二则伯牙鼓琴书戴嵩画牛23※.京剧趣谈口语交际:聊聊书法习作:我的拿手好戏语文园地七第八单元24.少年闰土25.好的故事26※.我的伯父鲁迅先生27.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习作:有你,真好语文园地八2019年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教案(全册)一、单元内容总述1.本单元主题: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走进大自然”这个专题进行编排的,主要由《草原》《丁香结》《古诗词三首》《花之歌》四篇课文组成.编排意图是引导学生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感受大自然的奇妙与美丽;培养学生观察和想象的能力;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情感.2.本单元重点:(1)反复朗读理解课文内容.本单元的四篇课文都意蕴深厚,令人回味,只有反复朗读才能逐渐感受到自然景观的奇妙和美好.大草原的碧绿与辽阔、丁香结的幽怨、古诗词中描述出的自然画卷,花之歌的丰富内涵,都要通过反复朗读才能感受到.教学时注意引导学生在学习课文时一定要分配充裕的时间进行多种形式的朗读.(2)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和独特的感受.每篇课文中作者在描写自然景物时都运用了想象,写出了自己的独特感受.教学中要抓住课文重点,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真实的体验和感受,还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教育资源,用声音和光影把学生带入到课文描述的情境中,让学生去感受和体会,并学会在今后的习作中尝试运用想象的手法.第二单元单元教材分析一、单元内容总述1.本单元主题: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重温革命岁月”这个专题进行编排的.主要由《七律·长征》《狼牙山五壮士》《开国大典》《灯光》四篇课文组成.编排意图是引导学生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感受革命先辈们舍己为人的伟大胸怀;了解文章是怎样点面结合写场面的,尝试运用点面结合的写法写活动.2.本单元重点:(1)朗读理解课文内容,背诵《七律·长征》.本单元的四篇课文都是记叙革命历史的,是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好教材.要通过朗读,理清课文脉络.对重点段落要细细品味,抓住重点词句深入理解课文内容.(2)分析作者是怎样运用点面结合的方法来描写场面的.每篇课文中作者在记叙故事时都写了具体的场面,点面结合,让人如身临其境一般.教学中要抓住课文重点,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真实的体验和感受,还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教育资源,用声音和光影把学生带入到课文描述的情境中,让学生去感受和体会,并学会在今后的习作中尝试运用点面结合的写法来写场面.第三单元单元教材分析一、单元内容总述1.本单元主题: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选用恰当的阅读方法”这个要求进行编排的.主要由《竹节人》《宇宙生命之谜》《故宫博物院》三篇课文组成.编排意图是引导学生读通课文,了解课文内容,会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选用恰当的阅读方法;试着在写事物时,融入感情,表达看法.2.本单元重点:(1)根据阅读目的的不同,采用不同的阅读方法.本单元的三篇课文都有意安排了这一训练点.《竹节人》阅读要求中安排了三个任务:①写玩具制作指南,教别人玩这种玩具.②体会传统玩具给人们带来的快乐.③讲一个有关老师的故事.课文要求按照三个任务关注不同的内容、采用不同的阅读方法.《宇宙生命之谜》在课后提出了问题:如果你想探究下面这些问题,会怎样阅读这篇文章?①科学家是怎么判断其他星球没有生命的?②人类能否移居火星?这样设置的目的也是为了让学生根据读书目的采用合适的阅读方法.《故宫博物院》一课的两个任务是:①为家人设计故宫参观路线.②为家人介绍景点.要求学生自己根据学到的方法来有侧重点地阅读.(2)试着在写事物时,融入感情,表达看法.《竹节人》一课,作者在描写玩竹节人和老师也在玩竹节人两段内容时,就融入了自己的感情,表达出了自己对美好生活的无限眷恋和对传统玩具的喜爱.《宇宙生命之谜》一课表达了作者对宇宙生命之谜的好奇心和科学家顽强不屈的探索精神.我们也要学习这种写法,写事物时融入感情.第四单元单元教材分析一、单元内容总述1.本单元主题: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虚构小说”这个专题进行编排的.主要由《桥》《穷人》《在柏林》三篇课文组成.编排意图是引导学生读小说,喜欢小说,关注情节、环境,感受人物形象;发挥想象,创编生活故事.2.本单元重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本单元的三篇课文都是小说,都写出了令人感动的情节.如:《桥》一文中老支书在桥头指挥全村人过桥的情节,《穷人》一文中桑娜从邻居家宝来孩子后等丈夫归来的情节,《在柏林》一文中老兵的妻子在车厢里数“一、二、三”的情节等.这些情节为塑造人物形象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所以,在读课文的时候要注意有感情地读出这些情节.(2)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深刻感受小说中主要人物的内心情感.作者利用多种手法塑造出了一个个性格鲜明、形象丰满的人物.在学习过程中,我们要深刻体会作者是怎样运用想象来虚构出动人故事的,并学习运用语言、动作描写和心理活动描写以及情节描写来刻画人物.另外,我们在读小说的时候,要逐步学会语文本对话,感受人物的内心情感.学习老支书舍己为人的高尚品质,感受桑娜乐于助人的美好心灵,可怜老兵的悲惨命运,愤恨可恶的战争.第五单元单元教材分析一、单元内容总述1.本单元主题: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围绕中心意思写习作”这个专题进行编排的.主要由《夏天里的成长》《盼》两篇课文组成.编排意图是引导学生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是怎样围绕中心意思来写的,学会从不同方面或选取不同事例,表达中心意思.2.本单元重点:(1)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本单元的两篇课文语言浅显易懂,都很适合小学生阅读.《夏天里的成长》写的是万物在夏天里都在长,文章最后点明了“人要赶时候,赶热天,尽量地用力地长”的道理.《盼》写的是小姑娘蕾蕾得到了一件新雨衣,于是天天盼望下雨.有一次放学后下雨了,可妈妈有不让蕾蕾出去,她只能干着急.第二天,蕾蕾终于穿上了雨衣.(2)体会文章是怎样围绕中心意思来写的,学会从不同方面或选取不同事例,表达中心意思.《夏天里的成长》一文,作者围绕“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这个中心意思,是选取了绿蔓、竹林、高粱、稻秧、甘蔗等生物的生长情况和水、瀑布、河、铁轨等没有生命的物质长的情况来写的,这些事例真实地体现了中心.《盼》一文,围绕“盼”这一中心意思,作者选取了等下雨、找借口出去、想象雨点落在雨衣上的情景等几件事,刻画出了一个天真可爱的小姑娘形象.第六单元单元教材分析一、单元内容总述1.本单元主题: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热爱土地保护环境”这个专题进行编排的.主要由《古诗三首》《只有一个地球》《三黑和土地》《青山不老》四篇课文组成.编排意图是引导学生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增强学生热爱土地保护环境的意识.2.本单元重点:(1)朗读理解课文内容,背诵《古诗三首》.本单元的四篇课文中《古诗三首》的每一首诗都是描写美丽景色的,让学生感悟祖国河山的美丽,为此而自豪.旨在教育学生了解环境污染的害处,保护环境,为环保做出贡献.(2)分析作者是怎样抓住关键句子来表达自己观点的.每篇课文中作者都有意地写出了一些关键性的句子,如《只有一个地球》中“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这句话,明确表达出了作者的观点;《三黑和土地》中“把整个生命投入了土地”一句贯穿全文,使读者从心底里体会到翻身农民爱土地胜过爱生命的真实感受.《青山不老》中“这位普通老人让我领悟到:青山是不会老的.”我们在学习中,也要学会利用关键的句子来表达自己的观点.第七单元单元教材分析一、单元内容总述1.本单元主题: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走进艺术”这个专题进行编排的.主要由《文言文二则》《月光曲》《京剧趣谈》三篇课文组成.编排意图是引导学生借助语言文字展开想象,体会艺术之美.2.本单元重点:(1)通过朗读理解课文内容,背诵《伯牙鼓琴》.本单元的三篇课文中《文言文二则》中选入了两个故事:《伯牙鼓琴》和《书戴嵩画牛》.两篇故事一说音乐艺术的高雅境界,一说名画作品也有瑕疵,都与艺术相关.《月光曲》讲了贝多芬创作名曲的一个传说,让我们领略了大音乐家“音乐为大众服务”的高尚情怀.《京剧趣谈》一文分“马鞭”和“亮相”两部分讲了京剧的艺术特色.(2)借助语言文字展开想象,体会艺术之美.每篇课文中都给我们留下了充分想象的空间.《伯牙鼓琴》中俞伯牙的琴声让钟子期想到了高山流水,我们的耳边仿佛也想起了那优美的琴声;《月光曲》中贝多芬在月光下弹奏的第二首曲子让穷兄妹俩看到了异常美丽逼真的景象.《京剧趣谈》中马鞭的运用和双方战斗时的突然静止与耍杂技场面带给观众无限的想象空间.而这一切都是各种艺术形式带给大家的美感.第八单元单元教材分析一、单元内容总述1.本单元主题: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走近鲁迅”这个专题进行编排的.主要包含《少年闰土》《好的故事》《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四篇课文.编排意图是引导学生把握课文讲述的事情,了解鲁迅先生爱憎分明的性格特点.2.本单元重点:(1)通过事情写一个人、表达自己的情感.《少年闰土》通过描写听闰土讲“看瓜刺猹、雪地捕鸟、海边拾贝、看跳鱼儿”等故事,表达了“我”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好的故事》通过写“我”自身的现实处境,继而切入昏昏欲睡的梦境,最后又由梦中醒来,回到现实中,书写了一种对于美丽的梦的失落和追念.《我的伯父鲁迅先生》通过回忆伯父鲁迅先生生前给自己留下的印象深刻的几件事,说明鲁迅先生是一个爱憎分明,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人,表达了作者对鲁迅先生的无比怀念、热爱与敬仰之情.《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两种人的不同表现和不同下场,赞美了鲁迅先生一心为人的高尚品格.(2)借助相关资料,理解主要内容.了解本单元的这四篇课文,都有可以借助的资料.如,《少年闰土》一课为了看出闰土30年前后的变化可以给学生提供《故乡》中闰土30年后与鲁迅再次见面的一段文字.《好的故事》一课为了让学生理解鲁迅先生当时寂寞孤独的心情,可以给学生提供鲁迅当时关于《新青年》解散的一段文字;《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可以给学生补充鲁迅先生的家人简介,《有的人》可以补充当时的写作背景等.备课素材【教材分析】这篇散文,字里行间浸润着浓郁的草原风情:那一碧千里的草原风光,那欢迎远客、盛情款待、深情话别的动人情景,都令人难以忘怀.本文是作者第一次访问内蒙古大草原时的所见、所闻、所感,并通过这些所见、所闻、所感,赞美了草原的美丽风光和民族之间的团结.本文层次井然,作者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叙述,先描写草原秀美的景色,再描写草原迎客场面和草原联欢的情形.作者移步换景,由景及人,最后以简明有力、含义丰富的诗句结束.全文安排有序,脉络清楚,衔接紧密,推进自然.课文写景语言优美,善于运用比喻和拟人的写法,不但形似而且神似,生动贴切,同时又不失纯朴简练,生动感人.三是情景交融,无论是描写自然风光还是主客相见、联欢、惜别,处处流露出作者的赞美之情.【作者介绍】舒庆春(1899年2月3日-1966年8月24日),字舍予,笔名老舍,满族正红旗人,本名舒庆春,生于北京,中国现代小说家、著名作家,杰出的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著有长篇小说《小坡的生日》《猫城记》《牛天赐传》《骆驼祥子》等,短篇小说《赶集》等.老舍的文学语言通俗简易,朴实无华,幽默诙谐,具有较强的北京韵味.1966年8月24日,中国作家老舍因不堪忍受红卫兵的暴力批斗,在北京太平湖投湖自尽.1978年初,老舍得到平反,恢复了“人民艺术家”的称号. 【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奶茶:奶茶原为中国北方游牧民族的日常饮品,至今最少已有千年历史.自元朝起传遍世界各地,目前在中国、印度、阿拉伯、英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地区都有不同种类奶茶流行.中国境内的的维吾尔族、乌孜别克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藏族和蒙古族等均有制作奶茶的习惯.新疆奶茶的原料是茶和牛奶或羊奶.乌孜别克族烧奶茶一般用铜壶或铝锅,先将茶水煮沸,然后加入牛奶烧煮,搅匀,待茶乳完全交融后,再加适量的食盐即成.饮时把奶茶盛入碗中,稍加酥油或羊油、胡椒即可.藏族、蒙古族的奶茶以砖茶、羊奶或牛奶、和以酥油煮成,加盐调理使味道偏咸.南方的港式奶茶又称为"丝袜奶茶",当地饮用奶茶的习惯起源于英国的下午茶,但制法有所不同,以红茶混和浓鲜奶加糖制成,用乳量及糖份较多,冷热饮均可. 奶茶,是藏族、蒙古族牧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饮料.奶茶所用的茶叶是青砖茶.砖茶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单宁、蛋白质、酸、芳香油等人体必须的营养成分.奶茶包括时下最流行的港式奶茶/丝袜奶茶/鸳鸯奶茶、果汁、雪泡、冰红茶/绿茶、泡沫红茶、绿茶、调味茶饮、酷乐冻、芋头妈妈、优格八大系列200个品种.奶茶的一般做法先将茶捣碎,放入白水锅中煮.茶水烧开之后,煮到茶水较浓时,用漏勺捞去茶叶之后,再继续烧片刻,并边煮边用勺搅拌茶水,待其有所浓缩之后,再加入适量鲜牛奶或奶粉,用勺搅拌至茶乳交融,再次开锅即成为馥郁芬芳的奶茶了.奶豆腐:又叫奶干,蒙古语称“胡乳达”,是蒙古族牧民家中常见的奶食品.用牛奶、羊奶、马奶等经凝固、发酵而成的食物.形状类似普通豆腐,但不是豆腐.因像豆腐而得名.味道有的微酸,有的微甜,乳香浓郁,牧民很爱吃,常泡在奶茶中食用,或出远门当干粮,既解渴又充饥.还可以做成拔丝奶豆腐,是宴席上的一道风味名菜.手抓羊肉:手抓羊肉是我国西北蒙、藏、回、维等民族喜爱的传统食物,相传有近千年的历史,原以手抓食用而得名.吃法有三种,即热吃(切片后上笼蒸热蘸三合油)、冷吃(切片后直接蘸精盐)、煎吃(用平底锅煎热,边煎边吃).特点是肉味鲜美,不腻不膻、色香俱全.鄂温克:鄂温克族是东北亚地区的一个民族,主要居住于俄罗斯西伯利亚以及中国内蒙古和黑龙江两省区,蒙古国也有少量分布.在俄国被称为埃文基人.鄂温克是鄂温克族的民族自称,其意思是“住在大山林中的人们”.鄂温克民族的语言文化具有独特性,属阿尔泰语系,在日常生活中,鄂温克人多数使用本民族语言,没有本民族的文字.鄂温克人是从游牧发展到定居的,从事畜牧业生产方式的人群.他们的传统文化具有极大的丰富性,最为突出的是服饰文化和饮食文化 .蒙古包:蒙古族牧民居住的一种房子,适于牧业生产和游牧生活.蒙古包包内宽敞舒适,是用特制的木架做围栏支撑,用两至三层羊毛毡围裹而成,之后用马鬃或驼毛拧成的绳子捆绑而成,其顶部有支架并盖有篷布,以呈天幕状.其圆形尖顶开有天窗,上面盖着四方块的羊毛毡,可通风、采光,既便于搭建,又便于拆卸移动,适于轮牧走场居住.蒙古包独特的制作技艺,体现了蒙古族的审美观与高超的技能.蒙古包有着不可替代的观赏价值,同时具有实用价值、艺术价值、经济价值.陈巴尔虎旗:隶属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位于中国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西北部,地处呼伦贝尔大草原腹地,东部和东北部分别与牙克石市、额尔古纳市接壤,东南与海拉尔区毗邻,南边接着鄂温克族自治旗,西与新巴尔虎左旗交接,西北与俄罗斯隔额尔古纳河相望,中俄边境线总长193.9公里(系水界). 【与课文相关的其他资料】歌曲1.美丽的草原我的家作曲:阿拉腾奥勒作词:火华美丽的草原我的家,风吹绿草遍地花彩蝶纷飞百鸟儿唱,一弯碧水映晚霞骏马好似彩云朵,牛羊好似珍珠撒啊啊哈嗬咿牧羊姑娘放声唱,愉快的歌声满天涯牧羊姑娘放声唱,愉快的歌声满天涯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水清草美我爱它草原就像绿色的海,毡包就像白莲花牧民描绘幸福景,春光万里美如画啊啊哈嗬咿牧羊姑娘放声唱,愉快的歌声满天涯牧羊姑娘放声唱,愉快的歌声满天涯歌曲2.天堂填词:腾格尔谱曲:腾格尔蓝蓝的天空,清清的湖水.哎耶,绿绿的草原,这是我的家.哎耶,奔驰的骏马,洁白的羊群,哎耶,还有你姑娘,这是我的家哎耶.我爱你,我的家,我的家,我的天堂.老舍的文章内蒙风光(节选)1961年夏天,我们——作家、画家、音乐家、舞蹈家、歌唱家等共二十来人,应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夫同志的邀请,由中央文化部、民族事务委员会和中国文联进行组织,到内蒙古东部和西部参观访问了八个星期.陪同我们的是内蒙古文化局的布赫同志.他给我们安排了很好的参观程序,使我们在不甚长的时间内看到林区、牧区、农区、渔场、风景区和工业基地;也看到了一些古迹、学校和展览馆;并且参加了各处的文艺活动,交流经验,互相学习.到处,我们都受到领导同志们和各族人民的欢迎与帮助,十分感激!以上作为小引.下面我愿分段介绍一些内蒙风光.渔场这些渔场既不在东海,也不在太湖,而是在祖国的最北边,离满洲里不远.我说的是达赉湖.若是有人不信在边疆的最北边还能够打鱼,就请他自己去看看.到了那里,他就会认识到祖国有多么辽阔,而内蒙古也并不仅有风沙和骆驼,像前人所说的那样.内蒙古不是什么塞外,而是资源丰富的宝地,建设祖国必不可少的宝地!据说:这里的水有多么深,鱼有多么厚.我们吃到湖中的鱼,非常肥美.水好,所以鱼肥.有三条河流入湖中,而三条河都经过草原,所以湖水一碧千顷——草原青未了,又到绿波前.湖上飞翔着许多白鸥.在碧岸、翠湖、青天,白鸥之间游荡着渔船,何等迷人的美景!我们去游湖.开船的是一位广东青年,长得十分英俊,肩阔腰圆,一身都是力气.他热爱这座湖,不怕冬天的严寒,不管什么天南地北,兴高采烈地在这里工作.他喜爱文学,读过不少的文学名著.他不因喜爱文学而藏在温暖的图书馆里,他要碰碰北国冬季的坚冰,打出鱼来,支援各地.是的,内蒙古尽管有无穷的宝藏,若是没有人肯动手采取,便连鱼也会死在水里.可惜,我忘了这位好青年的姓名.我相信他会原谅我,他不会是因求名求利而来到这里的.风景区札兰屯真无愧是塞上的一颗珍珠.多么幽美呀!它不象苏杭那么明媚,也没有天山万古积雪的气势,可是它独具风格,幽美得迷人.它几乎没有什么人工的雕饰,只是纯系自然的那么一些山川草木.谁也指不出哪里是一“景”,可是谁也不能否认它处处美丽.它没有什么石碑,刻着什么什么烟树,或什么什么奇观.它只是那么纯朴的,大方的,静静的,等待着游人.没有游人呢,也没大关系.它并不有意地装饰起来,向游人索要诗词.它自己便充满了最纯朴的诗情词韵.四面都有小山,既无奇峰,也没有古寺,只是那么静静地在青天下绣成一个翠环.环中间有一条河,河岸上这里多些,那里少些,随便地长着绿柳白杨.几头黄牛,一小群白羊,在有阳光的地方低着头吃草,并看不见牧童.也许有,恐怕是藏在柳荫下钓鱼呢.河岸是绿的.高坡也是绿的.绿色一直接上了远远的青山.这种绿色使人在梦里也忘不了,好象细致地染在心灵里.绿草中有多少花呀.石竹,桔梗,还有许多说不上名儿的,都那么毫不矜持地开着各色的花,吐着各种香味,招来无数的风蝶,闲散而又忙碌地飞来飞去.既不必找小亭,也不必找石礅,就随便坐在绿地上吧.风儿多么清凉,日光可又那么和暖,使人在凉暖之间,想闭上眼睡去,所谓“陶醉”,也许就是这样吧?夕阳在山,该回去了.路上到处还是那么绿,还有那么多的草木,可是总看不厌.这里有一片荞麦,开着密密的白花;那里有一片高粱,在微风里摇动着红穗.也必须立定看一看,平常的东西放在这里仿佛就与众不同.正是因为有些荞麦与高粱,我们才越觉得全部风景的自自然然,幽美而亲切.看,那间小屋上的金黄的大瓜哟!也得看好大半天,仿佛向来也没有看见过!是不是因为札兰屯在内蒙古,所以才把五分美说成十分呢?一点也不是!我们不便拿它和苏杭或桂林山水作比较,但是假若非比一比不可的话,最公平的说法便是各有千秋.“天苍苍,野茫茫”在这里就越发显得不恰当了.我并非在这里单纯地宣传美景,我是要指出,并希望矫正以往对内蒙古的那种不正确的看法.知道了一点实际情况,象札兰屯的美丽,或者就不至于再一听到“口外”“关外”等名词,便想起八月飞雪,万里流沙,望而生畏了.载一九六一年十月十三日《人民日报》课后作业。
2019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2019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c5f21dc08a1284ac85043a1.png)
备课本苏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班级______教师______日期______苏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一、指导思想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共安排了25篇课文,教材准确把握语文课程的目标定位,着力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培养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其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二、教材分析。
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课本,共分四个部分: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习作、课文和单元练习。
1、“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共3课,指导学生读书要有选择,学会作读书记号,留心观察事物。
2、“课文”共安排24课,分为7个单元。
选文题材广泛,体裁多样,为学生学习祖国语文,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促进全面和谐的发展,提供了充裕的材料。
本册生字均安排在课文里。
继续采用“识写分流”的办法。
课文后的练习设计简约、实用。
一是朗读、背诵、默读、复述;二是要求学生用钢笔描红;三是读、抄常用词语,巩固复习所学生字;四是联系语境理解词语、句子,学习课文中常见的构段方式等,学习分析自然段,学习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等方面的练习;五是根据课文特点相机安排的“小练笔”,让学生模仿其中的句式、段式、立意、写法等,进行局部仿写练习,以便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3、“习作”共安排了7课,“以贴近学生生活,注重实践、体验“为宗旨,在内容安排上富有儿童情趣,在呈现形式上力求灵活多样,在操作练习上提供多各选择,以利学生能够轻松愉快地习作,并在习作的过程中不断增强自信心和创新意识。
4、“单元练习”共7个,以综合性为主,包括字词句方面、朗读背诵方面、写字方面和口语交际。
意在丰富语言教育的内涵,提高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
三、学情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38人,男生21人,女生17人。
经过思想教育和文化知识的学习,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思想觉悟和文化基础,语文学习兴趣很浓,上课时大都能认真听讲,平时能勤于朗读背诵,多阅读课外书,知道要认真写好钢笔字等等。
2019年春新部编本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2019年春新部编本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01e9b80be1e650e52ea99d8.png)
2019年春新部编本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1古诗三首教学目标:1.认识“融、燕”等7个生字;会写“鸳、鸯”等12个生字。
2.联系生活实际,利用图文结合等方法了解“芦芽、河豚、阴”等词语的意思,初知古诗大意。
3.能正确朗读、背诵古诗并默写《绝句》。
感受诗中蕴藏的春天的情趣。
教学重点:能正确朗读、背诵古诗;默写《绝句》。
教学难点:能用联系生活实际、利用图文结合等方法了解古诗大意。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找有关春天的诗句。
教学时数:3课时教学课程:第一课时一、揭题导入,明确任务1、导语导入:我们唐代有两位著名诗人,一位享有“诗仙”美称的李白;另一位则被称为“诗圣”的杜甫。
杜甫的诗在唐代诗作中享有极高的声誉,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杜甫写的一首绝句。
板书课题2.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学习《绝句》这首古诗。
3.补充绝句知识。
绝句是诗歌的一种体裁,按照每句字数,可分为五言绝句、七言绝句。
【设计意图:导语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了解绝句是诗歌体裁。
】二、初读古诗,感受节奏1.出示初读要求:(1)大声朗读,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同桌互相正音。
2.逐句朗读检查。
课件出示“迟日”“泥融”“鸳鸯”等词语,并正音。
3.教师范读、学生练读。
4.齐读古诗,读出诗的节奏和韵味。
三、了解诗意,想象春景1.杜甫的诗中有画,结合课本插图自读古诗,看看诗中画了什么?并展开想象。
诗中有日、江山、春风、花草、泥、燕子、沙、鸳鸯。
2.用自己的话描述出诗中的画。
师相机总结古诗的意思。
诗中不仅有美好的春色,还有气味呢?诗中写到:迟日江山(),春风花草()。
3.美丽的春色吸引了许多小动物们。
自学三、四句: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4.诗句中小燕子在做什么?为什么飞来飞去?诗句中一对鸳鸯在做什么?为什么睡得这么香甜?【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读诗想象、看课本插图并结合生活实际,了解诗的大意,感受诗中所写的春天的美景。
从而产生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2019年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2019年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b10f479e2bd960591c67754.png)
1 古诗词三首学习目标1、学会诗词中出现的生字,能结合注释理解词义。
2、能结合插图,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意思。
3、背诵这三首古诗词,默写前两首。
4、诵读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古诗词的语言美、韵律美。
教学重难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古诗词的语言美、韵律美。
课前准备.教学挂图。
第一课时独坐敬亭山激趣导入1、导语:我们先进行课外知识抢答,唐朝是我国古诗创作最旺盛的时期,在众多诗人中有两个最有名的诗人,他们是谁?(根据学生课堂反应,教师提示:一个称“诗仙”,一个称“诗圣”)2、揭题。
谁来背背李白的诗,会几首就背几首。
(学生可能会背要学习的这首,应该表扬,且可顺势揭题)释题,简介背景1、读题,看注释,结合插图,教师介绍背景。
2、引语:“李白坐在敬亭山上看到些什么?想到些什么呢?”学生自学,初步理解1、要求学生围绕问题,自由读诗,并根据注释,结合插图,逐句说说诗意。
(尽:完。
独去闲:可以交换词序解释,悠闲地独自离去了)2、指名回答,评议交流。
吟读,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1、自由吟读。
2、讨论:诗句表明了诗人怎样的心境?你最欣赏哪一句?望洞庭形象感知,揭示诗题出示教学挂图。
你知道洞庭湖吗?谁来介绍一下?我们来欣赏诗人刘禹锡是怎么描写的。
(板书诗题)自由吟读1、学生边渎边参阅课文注解,试着理解诗句意思,不懂的随时发问。
2、教师根据学生提出问题的普遍性与否,或个别讲解或引导集体理解。
指名朗读,同桌间逐句说说意思1、点拨理解“两相和”,可以让学生结合看图吟诵体会。
2、在交流体会描写月夜洞庭的美景时,随机指导学生诵读,体会比喻的巧妙。
(用镜子比喻水面的明净光亮,似乎并没有奇特之处,同学的作文中也常常这样描写,这里让人感到新颖的是用“未磨‘‘的镜子来比喻月光下的湖面。
湖面上略带水雾,在月光映照下,呈现一种别有情致的朦胧的美,所以诗人不说它像明镜,而说它像“未磨”的镜,真是别出心裁。
)(君山是屹立在洞庭湖中最有名的一座山,如此壮阔的山水,只因是遥看,所以才像“白银盘里一青螺”。
【小学教育】五年级上册语文:19父爱之舟 --公开课教案-2019人教部编语文
![【小学教育】五年级上册语文:19父爱之舟 --公开课教案-2019人教部编语文](https://img.taocdn.com/s3/m/bb87788c19e8b8f67c1cb96c.png)
导入 浓的父爱和母爱。父母的爱是那慈祥的笑容,父 语言导入,激起学
() 分钟
母的爱是那亲切的话语,父母的爱是那热情的鼓
生的兴趣,提高他
励,父母的爱是那严格的要求。父母的爱表现出 们学习的欲望。】
了多种多样的形式。可是,不论哪种形式,都让
2 / 14
我们感到温暖,感到幸福。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父爱之舟》这
“千变万化、纸屑”等词语。
教学 2.朗读课文,从课文中的具体描绘中感受父亲对儿子的爱以及儿子对 目标 父亲的感激、崇敬之情。
3.领悟以小见大的写法,领悟通过小事来反映人物情感的写法。
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并从中体会到父亲对儿子的爱以及儿 教学 子对父亲的感激、崇敬之情。
重点
教学 领悟以小见大的写法,领悟通过小事来反映人物情感的写法。
C 启迪 嫁妆 上邀 D 上榜 兼职 朝笑
二、读拼音,写字词。
1.他 xiān kāi(
)炕 xí(
),从下面拿出了一个小布包。
2.这里的 sī chóu( ) 非常漂亮,很多人下了订单。
3.他还没 bì yè( )就在这里做 jiān zhí(
),非常辛苦。
三、仿写词语。
千变万化(带数字)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磨灭了!不仅是背影时时在我眼前显现,鲁迅笔底的乌篷船对我也永远是那么
亲切,虽然姑爹小船上盖的只是破旧的篷,远比不上绍兴的乌篷船精致,但姑
爹的小渔船仍然是那么亲切,那么难忘……我什么时候能够用自己手中的笔,
把那只载着父爱的小船画出来就好了!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依旧——(
)
精致——(
)
2.用一句话概括选文所描绘的场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资料推荐------------------------------------------------------
2019小学语文课件:教案
识字学词学句一教学要求:
1、学会 13 个生字和 1 个句子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短文
3、通过北京的著名建筑了解其既是古都又是现代化城市,从而激发学生热爱首都北京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的 13 个生字及 8 个新词
2、理解句子的意思,了解北京既是古都又是一座现代化的大都市课前准备: 1、中国地图一张 2、北京古今著名建筑图片
3、写有生字及拼音、新词的小黑板教学时间:
2 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 1、出示中国地图:
同学们,有谁知道我们的首都在哪里呢? 2、今天,我们就一起去浏览首都北京,好吗?二、看图识字 1、出示 8 幅图画(若无挂图则打开书本 P2):
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游览的地方,有哪位同学知道这都是什么地方?(提问个别学生) 2、提问学生对这些地方有哪些了解。
(学生回答后补充讲解)天安门:
天安门位于北京市中心的西长安大街上,原是明清两代皇城的正门耸立在故宫正门的前面,隔着金水桥是宽广的天安门广场。
1949 年 10月 1 日,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从此,天安门便成为新中国的象征。
1 / 5
故宫:
旧称紫禁城,位于北京市区中心,是明、清两代的皇宫,也是我国现在最大最完整的宫殿建筑群。
故宫的整个建筑金碧辉煌,庄严绚丽,是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精华。
天坛:
原是明清两代皇帝祭天祈求丰收的地方,著名的回音壁就在天坛。
颐和园:
颐和园位于北京西郊,原为清朝的皇家园林,有东方艺术宝库之称,是世界上最广阔的皇家园林之一,主体是万寿山和昆明湖。
人民大会堂:
人民大会堂位于天安门广场西侧,是中国最高权力机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设机构人大常委会的所在地。
主要由宴会厅、中央大厅、万人大礼堂及人大常委会的办公楼组成。
首都国际机场:
首都国际机场位于北京的西北角上,是我国最大的现代化的大型国际机场之一,也是世界上最繁忙的航空港之一。
国家图书馆:
国家图书馆位于北京西郊,又称北京图书馆,它是一座综合性的图书馆,是我国最大、最现代化的图书馆,也是世界五大公共
---------------------------------------------------------------最新资料推荐------------------------------------------------------ 图书馆之一。
中华世纪坛:
中华世纪坛位于北京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与中央电视台之间,由标志性的主体建筑――旋转大圆坛乾、青铜甬道和中华圣火等组成,世纪坛南面入口是低于地面 1 米的圣火广场,它用 960 块花岗岩地砖铺成,象征 960 万平方公里的中华大地,是首都北京为迎接 21 世纪而兴建的标志。
3、出示小黑板:
识读生字 1)学生借助拼音自读生字 2)纠正读音,带读多遍 3)指字齐读及提问读字(点名、开火车等) 4、解释生字 1)强调注音及读法、结构、笔顺等内容,出示生字后提问下述内容,边问边讲边板,遇特殊情况如世字的笔顺等则加以强调安,ān ,上下,宀, 6 故, g ,左右,攵, 9 宫,gōng ,上下,宀, 9 坛, tn ,左右,土, 7 堂, tng ,上下,土, 11 首,shǒu ,上下,八, 9 际, j ,左右,阝,7 场,chǎng ,左右,土, 6 图, t ,全包围,囗, 8 华, hu ,上下,十, 6 世, sh ,独体,一, 5 纪, j ,左右,纟, 6 代, di ,左右,亻, 5 2)指导字的写法,观察其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说说书写时要注意什么上小下大:安、宫、堂、首左右对称:
故左小右大:
3 / 5
坛、际、场、纪、代(勾不能太弯)居中:
图、世 3)记忆故,左边是古字,右边是反文旁。
宫,上边是宝盖儿,下边是两个口。
坛,左边是提土旁,右边是云字。
首,上边与前字的上面相同,下边是自。
图,外边是方框儿,里边是折文儿下面加上两点。
三、巩固练习 1、完成书本 P4 第二题巡视、
抽查2、补充注音_ang sh_ j_ h_ _ong t_ 堂首际华宫
坛 _i _ang _u j_ _ai t_ 世场故纪代图 3、作业
1)抄写生字 2)抄写生字笔顺第二课时一、复习 1、朗
读生字,提问其结构、笔顺、部首等 2、听写生字二、认识
词语 1、出示小黑板,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词语 2、带读多遍,纠
正读音 3、学生读(先开火车或点名读,后齐读)三、学习句
子 1、熟读句子老师先范读,后学生齐读 2、简单解释句子
闻名,即出名、有名古都:
古代帝王居住的地方大都市,一般指繁华的大城市这句话是
说北京的历史很悠久,历史上曾有多个封建王朝在北京建都,那里
有许多名胜古迹。
除了书上提到的建筑外,同学们还知道北京有哪些著名建筑
吗?(提问)北京还有长城、十三陵、圆明园等许多著名建筑。
---------------------------------------------------------------最新资料推荐------------------------------------------------------ 现在,北京是我国的首都,它是全国的政治和文化中心,特别是经过近几十年的建设,北京的各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已经成为一座现代化的城市。
3、扩句理解 1)北京是闻名世界的古都,有(天安门、故宫、天坛、颐和园)等许多古迹。
2)北京了是一座现代化的大都市,有(人民大会堂、首都国际机场、国家图书馆、中华世纪坛)等许多现代化建筑。
(练习:
将课文中的 8 座建筑归类) 3)用闻名一词口头造句四、巩固练习 1、朗读短文、生字(先齐读,后开火车读生字) 2、填空世的笔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场的笔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是(全包围)结构堂是(上下)结构纪的笔画数是(6)首的笔画数是(9) 3、生字组词 4、完成 P4 第三题 5、听写词组 6、活动:
模拟北京游,请同学介绍北京的著名建筑 7、作业 1)抄写词组 2)生字组词 3)练习用闻名一词说句子
5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