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研究的宏观与微观

合集下载

从宏观到微观:高中政治社会历史教案中的历史研究方法

从宏观到微观:高中政治社会历史教案中的历史研究方法

从宏观到微观:高中政治社会历史教案中的历史研究方法历史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它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了解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桥梁。

如何正确地研究历史,是非常关键的。

在高中政治社会历史教案中,历史研究方法是一个重要的学习内容。

本文将从宏观到微观,讲述高中政治社会历史教案中的历史研究方法。

一、宏观方法宏观研究方法是指通过对大范围的历史事件、现象进行系统、全面、长时期地研究,从宏观层面来把握历史问题。

它们通常包括以下几个层面:整体层面、区域层面和国际层面。

1.整体层面:整体历史研究以国家、民族、文化、政治经济制度等为研究主体,从总体和系统的角度来探讨历史问题,从而把握历史的发展变化和趋势。

在教学中,整体层面的历史研究方法常常包括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文化、历史背景等的分析和综合,从一个宏观的角度出发,考虑历史的各个方面,以便获取更好的历史解释和认识。

比如,在学习史前史时,教师可以根据当时的气候变化和地质变迁等因素,通过分析史前文化和考古发现,更好地了解人类从狩猎时期到定居时期的发展变化。

2.区域研究:这种历史研究方法通常以世界或地区性的文化、历史事件或经济文化现象为研究对象,研究范围可以是国家,也可以是政治、文化、经济、自然环境等不同的领域。

在教学中,区域研究常常用于了解地区的历史特点,以及该地区的文化和社会经济发展情况等。

比如,在学习中国古代历史时,可以对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区的政治、文化和经济发展进行分析,以便了解中国古代历史的整体情况。

3.国际研究:这种历史研究方法是指研究不同国家、不同文化或不同种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历史事件或经济贸易等问题。

这种方法在了解国际关系、了解外交政策和欧美文化交流方面都非常有用。

在教学中,国际研究可用于了解各国文化的相互影响和贸易关系等,以便更好地了解世界历史和文化发展的总体趋势。

二、微观方法微观研究方法是指对具体的历史现象、事件、人物等进行深入剖析,从微观角度来了解历史。

历史教学的视角:微观着手与宏观着眼

历史教学的视角:微观着手与宏观着眼

历史教学的视角:微观着手与宏观着眼历史教学的视角对于学生的历史学习非常重要。

一个良好的视角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启示他们的深层思考。

在历史教学中,我们应该从微观和宏观的视角分别入手,让学生在不同的层次上理解历史事件。

从微观的视角入手,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研究个人和事件的细节。

这些个人和事件往往是历史教学中重要的故事和案例。

例如,我们可以通过研究李清照的生平和作品,探讨宋代文学的发展和社会背景,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李清照的重要性和作品的意义。

我们还可以通过研究一些重要的战役,如长平之战、赤壁之战等,让学生了解战争的背景、起因和结果,从而深入了解历史事件的细节和影响。

从宏观的视角入手,我们可以更广阔地研究历史事件的背景和影响。

我们可以将历史事件放在更广泛的背景下分析,例如,探讨文化、政治、经济和社会因素对历史事件的影响。

例如,我们可以将唐代的长安城市发展放在更广阔的背景下探讨,了解唐代的经济繁荣、文化发展和社会变迁对长安城市的影响。

我们还可以通过宏观视角来探讨历史事件的长期影响,例如,长城的修建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影响。

当然,微观视角和宏观视角并不是孤立存在的。

它们是相互联系的,它们可以相互支持和增强。

例如,我们可以通过研究《水浒传》中的个人故事,了解宋代社会的政治和军事环境,进而从宏观视角探讨《水浒传》对中国文学和文化的影响。

我们也可以从宏观视角探讨一些重大事件的影响,从而深入了解个人和事件的细节和影响。

总之,历史教学的视角应该既有微观着手、有宏观着眼。

从微观角度看待历史事件,我们能够更深入地研究其细节和背景,提高学生的历史分析能力;从宏观角度看待历史事件,我们能够更广泛地研究历史事件的影响和意义,从而让学生了解历史事件的长期影响和背景。

通过微观和宏观视角的相互支持,我们能够更好地教授历史,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启示他们的深层思考。

社会研究方法的层次

社会研究方法的层次

社会研究方法的层次1.宏观层次研究方法宏观层次研究方法主要关注社会系统、社会结构和群体社会行为等宏观层面的问题。

其中常用的研究方法包括:-历史研究法:通过对历史文献和资料的收集和分析,了解社会的发展过程和演变;-文献研究法:通过对已有文献的梳理和归纳,总结和推断社会科学理论和知识;-跨国比较研究法:通过对不同国家、地区或文化背景下的社会现象和变化进行比较,探究不同社会背景下的差异和共性;-大数据分析法:通过对大规模数据的收集、处理和分析,挖掘和验证社会科学问题的相关模式和关联;-模型建立与系统动力学:通过建立数学和计算机模型,模拟和推演社会现象和变化,评估政策和决策的效果。

2.中观层次研究方法中观层次研究方法关注社会组织、社会机构和社会关系等中等规模的社会现象和问题。

常见的研究方法包括:-调查研究法:通过设计、实施和分析问卷调查、访谈、焦点小组等方式收集数据,了解群体的行为、态度和观点等;-实证研究法:通过采集和观察实际的数据和案例,通过统计和分析的手段验证或证伪社会科学理论和假设;-实地观察法:通过研究者的观察和参与,获取关于社会现象和行为的直接观察和理解;-内容分析法:通过对各种文本和媒体的内容进行编码和分析,挖掘其中的模式、主题和趋势等。

3.微观层次研究方法微观层次研究方法关注个体和小团体的社会行为和心理过程等微观层面的问题。

常见的研究方法包括:-实验研究法:通过在控制条件下对特定变量进行操作和测量,观察和评估社会行为和心理过程;-资料分析法:通过分析个人档案、统计数据和调查问卷等信息,探索和解释个体和小团体的特征和行为;-访谈法:通过对个体或小团体的深入访谈和交流,获取并解释他们的观点、经验和态度等;-观察法:通过系统地观察个体和小团体的行为,了解和解释他们的社会行为和互动等。

历史研究的微观与宏观

历史研究的微观与宏观

历史研究的微观与宏观——《历史研究》座谈会发言历史研究,首重求真。

从古至今,中国史学研究的这一精神一以贯之。

但随着近代西方自然科学的演进和社会科学的兴起,影响到中国近代以来历史学用来求真的方法,早已是五花八门,各有各的路数。

这种情况难免会使重视中国史学传统的学者慨叹人心不古,担心中国的史学会失了自己的特色。

其实,自从进入文明社会,人类就从没有间断过记述和研究自己的历史。

因此,只要有人类存在,历史研究就一定有它的生命力。

同样,只要有中国人存在,中国的历史研究就一定会以中国人自己的过去为主要的研究对象。

无论换了什么方法,它都必定要让中国人看懂和理解才能确立起自身存在的价值。

在这种前提下,有的研究成果受众多些,有的研究成果受众少些;有的学者充满了现实关怀,有的学者只关心象牙塔尖里的那些东西;有的研究方法传统些,有的研究方法西化些,都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

改革开放之初,我们也曾引入了许多西方学说,可谓鱼龙混杂,泥沙俱下。

不过七八年时间,它们便很快在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自然法则的作用下,各有各的归宿了。

对于今天中国的历史研究而言,凡是不适合在中国这块土地上生存的理论和方法,最终注定也一样会遭到同样的命运;而适合者,也注定一定会存留下来,我们大可不必杞人忧天。

不过,话又说回来,在今天的历史条件下,如果我们相信西方社会科学的理论和方法理应,并且可以被排除在中国历史研究的范围之外,却肯定也是一厢情愿。

只要比较一下晚清以前的中国传统史学和当今中国的历史研究就可以清楚地看出,近代以来的中国史学,从目的,到方法,直至整个话语系统,早已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这种变化已经潜移默化地影响到一切从事历史研究的史学家的骨髓里面去了。

一个最简单的例子,我们今天在研究中国历史时所使用的基本概念,早都是西化了的,或是从西方引进过来的。

像“社会”、“民族”、“阶级”、“国家”等等最常用一些概念,就是源自于西方政治学、人类学或社会学等社会科学。

历史学中的史学理论

历史学中的史学理论

历史学中的史学理论历史学作为一门重要的人文科学,致力于研究人类社会的过去,以揭示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和本质。

而史学理论则是历史研究的基本框架,是历史学家进行研究和解释的理论指导。

本文将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介绍历史学中的史学理论。

历史学的宏观史学理论是指一系列理论框架和方法,可以帮助人们理解历史的大趋势和宏观模式。

其中最重要的宏观史学理论是唯物史观和辩证唯物主义。

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发展动力来自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而史学家的任务就是通过研究历史,揭示这种矛盾的演化过程。

辩证唯物主义则更强调对矛盾的辨证思考,认为历史的发展是矛盾的不断斗争和统一的结果。

宏观史学理论还包括结构功能主义和社会进化论。

结构功能主义强调社会组织和结构的功能,认为社会的变革是为了满足不断变化的需求和要求。

社会进化论则关注社会的演化过程,认为社会在历史发展中会从简单到复杂,进步的方向是不可逆转的。

除了宏观史学理论,微观史学理论则更关注历史研究的具体方法和技巧。

首先是证据和史料的运用。

历史学家需要准确收集和评估各种来源的史料,如文献、考古发现和口述历史等,确保其可靠性和客观性。

其次是历史学的解释方法。

历史学家可以采取不同的解释方法,如哲学解释、社会学解释和文化解释等,以便更全面地理解历史事件和现象。

再次是历史学的比较研究。

通过比较不同地区和时期的历史,可以更好地发现问题的共性和差异,为历史理论的建立提供更充分的依据。

在史学理论的发展过程中,也涌现出了许多具有影响力的学派和思潮。

其中最重要的有安娜尔学派、杜邦托学派和理性主义学派。

安娜尔学派强调历史是个体人物和主观选择的结果,主张历史研究应该关注人类行动的动机和意义。

杜邦托学派则关注经济和社会结构对历史发展的影响,强调历史研究应该采用科学的定性和定量方法。

理性主义学派则主张历史研究应该通过逻辑和推理来揭示历史的发展规律,对历史学的解释力度更强调。

总体而言,历史学中的史学理论是历史研究的基本框架和方法,为历史学家提供了指导和支持,使其能够从不同角度和层面理解和解释历史。

宏观中观细观微观反观

宏观中观细观微观反观

宏观中观细观微观反观【原创实用版】目录一、引言二、宏观视角1.定义与含义2.宏观视角下的应用领域三、中观视角1.定义与含义2.中观视角下的应用领域四、细观视角1.定义与含义2.细观视角下的应用领域五、微观视角1.定义与含义2.微观视角下的应用领域六、反观视角1.定义与含义2.反观视角下的应用领域七、结论正文一、引言在观察和分析问题时,人们常常会从不同的视角进行考察。

这种视角可以是宏观的、中观的、细观的,甚至是微观的。

同时,人们还可以从反观的角度去审视问题。

本文将对这五种视角进行详细阐述,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它们在实际应用中的价值。

二、宏观视角1.定义与含义宏观视角,顾名思义,是从大的、整体的角度去观察和分析问题。

这种视角通常用于研究国家政策、经济发展、社会现象等宏观层面的问题。

在宏观视角下,人们关注的是整体趋势、发展方向以及宏观数据等方面的信息。

2.宏观视角下的应用领域宏观视角在很多领域都有应用,比如经济学、政治学、历史学等。

在这些领域中,学者们通常会使用宏观视角来分析和预测国家经济的发展趋势、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国际关系的演变等问题。

通过宏观视角,人们可以更好地把握社会发展的大势和方向。

三、中观视角1.定义与含义中观视角介于宏观和微观之间,是从一个相对中等的层次上观察和分析问题。

这种视角通常用于研究行业、地区、组织等中观层面的问题。

在中观视角下,人们关注的是这些领域内的结构、关系、动态等方面的信息。

2.中观视角下的应用领域中观视角在很多领域都有应用,比如管理学、市场营销、区域研究等。

在这些领域中,学者们通常会使用中观视角来分析和研究企业战略、市场竞争、地区发展等问题。

通过中观视角,人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这些领域内的特点和规律。

四、细观视角1.定义与含义细观视角是从微观的、个体的角度观察和分析问题。

这种视角通常用于研究个体行为、心理、社会互动等微观层面的问题。

在细观视角下,人们关注的是个体的心理、行为、互动等方面的信息。

世界史研究若干问题之一

世界史研究若干问题之一

关于世界史研究的若干问题之一摘要:当今世界已联成一气并在迅速“缩小”,各国之间的经济、政治、文化联系日益加强,中国要参与解决世界性的大问题,这就要求提高全民族对世界各国的历史与现状的知识水平。

并且,当前中国形势与世界形势的新发展,都要求我们加强对世界史的研究,把它提到一个新的水平。

因此,对世界史研究的理论、方法与内容,要不断有新的发展,世界史研究的世界化程度也需日益提高,这也提出了这门学科如何跟上世界形势。

要解决这些任务,将涉及这门学科建设的许多方面的问题。

但全面论述这些问题不是本文以及笔者所能胜任的。

本文只想结合世界史发展的趋势等方面,侧重谈谈有关世界史的横向发展研究与宏观研究。

关键词:横向发展纵向发展宏观研究一、研究世界历史要重视横向发展(一)世界历史横向发展的基本内涵“世界史不是过去一直存在的。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

人类历史由孤立的血缘氏族历史发展为世界史,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

这个过程包括纵向发展和横向发展两个方面。

纵向发展,指的是人类物质生产史上不同生产方式的变革和由此引起的不同的社会形态的更迭。

横向发展,指的是各民族、各地区之间闭塞到打开闭塞,由彼此隔绝到互相交往,终于变历史的分散发展为整体发展,使不曾一直存在的世界历史逐步实现了它的存在。

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论及历史时说:“各个相互影响的活动范围在这个发展进程中愈来愈扩大,各民族的原始闭关自守状态则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此自发地发展起来的分工而消灭得愈来愈彻底,历史也就在愈来愈大的程度上成为全世界的历史。

”(二)世界历史横向发展与纵向发展的关系推动历史横向发展的决定因素,同样是来自人类物质生产的发展。

物质生产发展不同民族、不同地区间发生交换和交往的前提,只有物质生产水平不断提高,生产方式相继更替,各个民族、地区间的交换与交往,才能不断扩大,由近及远、由偶有的、间发的到经常的、必需的。

历史的概念本雅明

历史的概念本雅明

历史的概念本雅明历史的概念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从希腊文histōr(“观察”或“调查”)演变而来,意为“研究过去的事件、过程和人物”。

历史研究旨在通过对过去的观察和分析来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和变迁。

历史是一门独特的学科,它不同于自然科学,更关注人类行为、文化和社会制度的演变。

历史可以分为宏观历史和微观历史。

宏观历史研究国家、民族和区域的发展,关注战争、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变化。

微观历史则关注个体的经历和生活,通过描绘个别人物的故事来反映整个社会的特点。

历史研究的方法包括文献研究、考古学、语言学、统计分析等。

历史学家通过收集和分析各种来源的证据,如官方文件、私人信件、日记、建筑遗址等,来还原过去的事件和人物。

尽管历史研究力求客观,但历史的再现还是受到历史学家的主观观点和其所处的时代背景的影响。

因此,历史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不同的历史学家可能会对同一事件有不同的解读。

历史的价值在于它对个人和社会有着重要的启示和意义。

首先,历史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

通过研究历史,我们可以了解人类的智慧和犯错,从而更好地理解自己的身份和角色。

其次,历史可以教育和启迪我们。

通过学习历史中的成功和失败,我们可以吸取教训,从而更好地应对当前和未来的挑战。

历史还可以加强社会凝聚力和认同感。

作为一种共同的文化遗产,历史可以帮助我们建立共同的价值观和思想,促进社会的和谐与发展。

历史也具有政治和权力的属性。

历史被用来建构和维护国家、民族和群体的认同。

历史被用来强化权力,树立领导人的形象,制作宣传材料等。

因此,历史研究也需要关注历史的权力和政治维度,批判性地审视历史叙事中的偏见和误导。

总之,历史作为一门学科,通过研究过去的事件和人物来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和变迁。

历史的价值在于它对个人和社会的启示和意义。

然而,历史也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不同的历史学家可能会有不同的解读。

因此,历史研究需要以客观和批判的态度来对待历史事实和历史叙事。

认识历史的三种角度及反思

认识历史的三种角度及反思

认识历史的三种角度及反思认识历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历史是人类社会在长期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社会和文化的总和,是人们对以往事物和事件发展过程的总结和反思。

认识历史的三种角度,即宏观历史、微观历史和个体历史,帮助我们更全面深入地了解历史,并引发我们对历史的反思。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认识历史的意义以及对历史的反思。

宏观历史角度是指以国家或者民族为单位对历史进行研究,关注历史的长期进程和大的历史变革。

宏观历史角度的研究范围大多涉及国家、政权、战争、经济等方面,重点关注国家或者民族的兴衰更替以及社会发展的长期规律。

从这种角度来认识历史,有助于我们了解一个国家或者民族的发展历程、文化传承和社会结构的演变。

宏观历史角度也有助于我们认识历史的必然性和复杂性,启发我们对历史发展的深刻思考。

微观历史角度是指从个体、团体或者社会小范围入手,对特定历史事件或者历史现象进行深入研究。

微观历史角度的研究范围通常包括社会生活、文化传统、人文精神、人类活动等方面,强调个体或者团体的历史经验和命运,关注历史中的个体故事和微妙变化。

通过微观历史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加细致地观察和认识历史的方方面面,探究历史事件的内在因果关系,从而更深刻地理解历史的意义和价值。

个体历史角度是指从自我和个体经验出发,对自身的个人发展和命运进行历史化的反思。

个体历史角度的研究范围主要包括个人经历、成长过程、职业选择、生活变迁等方面,重点关注个人在历史变迁中的选择与命运。

通过个体历史的反思,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的生活轨迹和成长历程,感悟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历史对我们个体的影响和塑造。

认识历史的三种角度共同构成了对历史的多元化认识和理解,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把握历史的内在规律和深层意义。

对历史的反思也是认识历史的重要内容,通过对历史的反思,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历史的经验教训,从而更好地应对当下和未来的挑战。

希望我们能够在认识历史的过程中,不断拓展视野,深入思考,不断丰富对历史的认识和理解,不断强化对历史的反思和启示,从而更好地认识历史、把握历史、借鉴历史,实现自身的成长和社会的发展。

宏观历史与微观历史的关系及其在中学教学中的把握_陈洁琼

宏观历史与微观历史的关系及其在中学教学中的把握_陈洁琼

2017 年 6 月第 17 期Jun. 2017Vol.17学周刊LEARNING WEEKLY看待问题存在多种角度,学习历史亦然。

微观史学针对具体的,个别的问题进行考证与叙述,比如考古学,训诂学,是从微观的角度来认识历史。

微观史学的关注点在于具体的人、事、物,它旨在用局部的眼光看待历史。

法国年鉴学派是法国自1929年以来主持、编纂《经济与社会史年鉴》的几代历史学家,他们主张在学习与研究历史的过程中引入新的观念与方法,不仅从政治、思想、经济方面研究历史,而且跨横很多学科。

1958年,法国年鉴学派代表人物布罗代尔发表了一篇论文题目为《历史与社会科学•长时段》的文章,并提出了他的观点——长时段的历史观,他认为只有借助长时段的观点,研究长时段的历史,才可以更好的把握整体历史,这与我们所说的从宏观角度看待历史是相符的。

本文主要辨析宏观历史与微观历史以及在中学的历史教学中教师如何从宏观与微观的角度进行教学。

一、微观历史与宏观历史的概念微观的英文是“micro”,意思是小,显而易见,强调专门、细微与具体,它与哲学中整体与部分中的部分相符。

周兵则定义微观历史为“显微镜下的历史学”。

它针对具体的人、事、物,将其“放大”进行研究。

微观史学有一大特点,即不可重复性。

“平均数”可以被用来了解某个国家、某个地区的人均消费情况、人均工资等,使人们对这个国家的整体水平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但我们只能说明整体问题,并不能解释局部现象,每一个人、每一起事件都有它自身的特点,如果具体到某个家庭甚至某个人身上来分析,会发现差别很大。

这些差异性和复杂性决定了微观史学的不可重复性,任何事物都有各自的特性。

部分可以反映整体,我们对于部分的研究恰恰能说明很多问题,并且是从整体的角度看不到的问题,进而对我们的研究就有了很大的帮助。

宏观则与微观相对,泛指大的方面或总体,宏观学习是指从整体的角度去探索和发现历史现象。

比如,通过对不同时期土地制度的对比与分析来探寻土地制度的演变与发展,总结其发展的规律,并思考对于当代的土地制度有何影响。

历史学科独有的思维方法

历史学科独有的思维方法

历史学科独有的思维方法
历史学科独有的思维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历史分析思维方法:这种方法强调从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条件等角度出发,深入分析历史现象的本质和内在联系,从而揭示历史的规律和趋势。

这种方法注重对历史事件的全面了解和对历史人物的心理活动的探究,要求在分析历史问题时,考虑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尽可能地还原历史的真相。

2. 因果逻辑思维方法:这种方法注重对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进行分析,通过因果关系的分析,理解历史发展的过程和趋势。

这种方法要求在分析历史事件时,不仅关注直接的原因和结果,还要考虑到深层次的社会、经济、文化等因素,从而更全面地理解历史事件。

3. 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方法:这种方法要求在研究历史时,既要从宏观的角度看待历史发展的总趋势和整体情况,也要从微观的角度深入探究具体的个案和细节。

通过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方法,可以更全面地理解历史的发展过程和趋势。

4. 比较研究方法:这种方法通过对不同历史事件、不同国家或地区的相似或不同特点进行比较,从而更深入地理解历史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通过比较研究,可以发现不同历史事件的异同点,从而更好地总结历史的经验和教训。

5. 批判性思维方法:这种方法强调对历史事件、历史观点等进行批判性的分析,不盲目接受现有的观点和解释。

在分析历史问题时,要保持客观、冷静的态度,对各种证据和资料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评估,从而得出更准确的结论。

总之,历史学科独有的思维方法注重对历史的深入分析、因果关系的探究、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视角、比较研究以及批判性思维的应用。

这些方法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历史的本质和趋势,总结历史的经验和教训,从而更好地应对现实和未来的挑战。

历史政治学的研究方法

历史政治学的研究方法

历史政治学的研究方法
历史政治学是一门研究历史与政治之间关系的学科,其研究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 历史描述与解释:历史政治学着重对历史事件进行描述和解释,通过研究历史文献、档案、口述史等来源,整理和分析历史事件的背景、过程和结果,以便揭示历史与政治之间的联系。

2. 比较研究方法:历史政治学通过对不同地区、时期和文化背景的历史事件进行比较,探讨其相似之处和差异之处,从而揭示历史与政治之间的普遍规律和独特情况。

3. 宏观分析方法:历史政治学注重对历史事件进行宏观分析,从整体上研究历史与政治之间的关系。

这种方法可以揭示历史事件的大背景、大趋势和大影响,并对历史与政治的作用进行总体评估。

4. 微观研究方法:历史政治学也关注历史事件的微观分析,即通过研究个体行为、小组互动和局部现象,揭示历史与政治之间的具体关系和影响。

这种方法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历史事件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5. 社会科学方法:历史政治学借鉴了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例如实证分析、理论建构、数据收集与分析等,以科学的方法研究历史与政治之间的关系。

这种方法可以增加研究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总之,历史政治学的研究方法多样,既有重视历史具体情境的描述和解释,又有注重整体和局部分析的方法,同时也借鉴了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以综合的视角研究历史与政治之间的关系。

古代历史的宏观与微观视野

古代历史的宏观与微观视野

古代历史的宏观与微观视野在谈论古代历史时,我们往往会将其视为一种宏大的构成,看待其影响和发展对于人类文明的贡献,而忽视了它与我们的生活和日常息息相关的微观层面。

然而,无论是从宏观还是微观视野来看待古代历史,都是十分重要的,都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分析我们所生活的这个世界。

从宏观角度看待古代历史,我们能够看到各地文化、政治和社会的发展进程,以及它们之间相互交流和影响的历程。

例如,在中国的历史中,我们可以看到自商周时期至春秋战国时期,不同地区各自发展出具有鲜明特色和文化内涵的各自文化。

在这个过程中,各地的文化相互交流、借鉴、融合,形成了更加多元、繁荣的中国文化。

而在罗马帝国的兴起和繁荣期,它将欧洲和地中海沿岸各个地区联系在了一起,成为了欧洲历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影响了欧洲的政治、法律、文化和宗教等方面。

然而,作为个体的我们,往往更关注古代历史的微观层面,那些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个人、事件、民俗等。

例如,在中国的宋朝时期,文人雅士苦心经营的文化艺术,深受当时的文化人士和民众的爱戴,并在当时的社会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而在几百年前的欧洲中世纪,骑士的荣耀、任侠、忠诚等特征,成为了欧洲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后来的文学、电影等作品中反复呈现。

可以说,在古代历史的微观中,许多事件和个人都在某种程度上对于今天的世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例如,在古代中国的考古发掘中,我们可以发现许多关于医学、天文学等方面的遗物和文献。

这些资料,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古代的医学和天文学,也对于今天的医学、航空制造等科技领域都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而从微观视野来看待古代历史,更能够帮助我们深入了解那些历史事件和人物的内涵和含义,更好地理解历史的发展过程与演变。

例如,在中国的明清时期,红楼梦中的贾宝玉和林黛玉等人物形象,展现了社会文化背景下人性的复杂和现实的无奈,引发了许多文化人士的深思和感慨,成为了中国文化历史和文学研究中一个重要的标志。

历史学研究的价值和意义的探索

历史学研究的价值和意义的探索

历史学研究的价值和意义的探索历史学是一门研究人类过去的学科,研究的对象包括社会、文化、经济、政治等方面,其重要性显而易见。

从宏观角度来看,历史研究能够帮助我们了解社会发展的过程、人类文明的进步、文化交流的历程等,从而对我们的人生和社会发展有很大启示作用。

从微观角度来看,研究历史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理解自己的文化根源和文化自信,从而在个人成长和身份认同上做出正确的选择。

历史学的主要价值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了解历史经验,领会社会发展规律历史告诉我们,任何一个社会都不是静态的,而是在不断地发展变化。

通过研究历史,我们可以了解过去社会的经验和教训,进而认识到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和趋势。

只有深刻了解这些规律,才能更好地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各种变化和挑战。

2. 增强历史文化自信历史是一个民族的记忆,是构成一个民族文化基因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研究历史,我们可以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自己的文化传承和创新,从而增强自己的文化自信。

与此同时,历史也是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通过我们的传承和发展,可以更好地传递文化情感和思想精神,不断推动文化交流和发展。

3. 提供可供借鉴的案例历史研究除了能够让我们更好地了解过去,也能够提供一些可供借鉴的案例。

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都有许多值得学习的经验和教训。

这些案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各类问题的本质,并且在未来应对类似问题的时候,也能够有所借鉴。

4. 让人类文明更具包容性通过对历史的学习,我们不仅可以了解自己的文化历史,也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其他文明的历史。

这有利于扩大我们的视野,更好地接纳和理解不同的文化。

只有通过这样的了解和理解,人类文明才能更具包容性,才能更为和谐。

历史学研究确实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但同时也需要我们注意一些问题。

首先,历史真相的还原需要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独立思考能力,需要在研究中保持中立和客观。

其次,要注重历史研究中的社会效益,即研究结论需要更好地服务于人类社会和个人生活的发展。

历史(心得)之浅谈分析评价历史事件的原则方法和标准

历史(心得)之浅谈分析评价历史事件的原则方法和标准

历史(心得)之浅谈分析评价历史事件的原则方法和标准历史论文之浅谈分析评价历史事件的原则方法和标准历史事件的评价是历史概念的组成部分,是历史知识的延伸,是对历史知识的更深理解和对历史规律的认识,是“以历史理论为指导,对历史现象进行理论概括为产物,要形成完整的历史概念,就必须注重对具体史实进行分析得出科学结论的思维过程,这样才能使教学具有深度和广度,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

对历史事件的评价是历史教学的一项基本内容,也是历年高考的热点之一。

曾经在高考题中命过大题的有评价郑和下西洋的历史作用,有洋务运动的历史评价,有分析评价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的积极性与局限性等等。

高考题启示我们:平时教学中要加强“把历史事件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分析和评价”的能力培养。

作为教师要指导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正确分析、评价历史事件。

本文就历史事件的评价原则、方法和标准发表个人的一点看法。

一、评价历史事件的原则评价历史上的事件,主要是为了弄清历史真相,为后来者提供借鉴,应当遵循事实求实的原则,应该坚持历史主义的方法,就是说应该把历史人物放到当时当地的环境中去考察,要历史地看问题,不能脱离当时的历史条件,或用现代的标准去评价。

二、评价历史事件的方法分析、评价历史事件首先要充分地理解历史事件。

创设历史情境是充分理解历史事件的关键。

历史是发生在过去的事情,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客观存在。

过去性是其特点之一。

受中学教材篇幅和学生学习课时的限制,教材所引史实一般比较简短。

学生要认识、理解那些远距现实生活的知识有一定的难度。

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创设历史情境。

教师在教学中适当补充资料,整合教学内容,运用各种教学手段使历史情境化,再现具体时间和空间条件下活动着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再现人类社会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心理特征,引导学生回溯历史,畅游历史长河。

学生只有充分感知历史,才能充分地理解。

分析,是思维的基本过程和方法,是评价历史事件的前提。

巧用微观史学理论,从微观“小历史”上升到宏观“大历史”

巧用微观史学理论,从微观“小历史”上升到宏观“大历史”

巧用微观史学理论,从微观“小历史”上升到宏观“大历史”【内容提要】微观史学是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的西方史学流派,其旨在通过缩小观察视角,对史料进行微观分析和细致的研究,从而完成见微知著、由特殊到一般的历史认识过程。

人教版必修2第五单元第14课《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从中国近现代百年民生变迁的角度,引导学生从衣食住行和风俗习惯等微观视角关注社会生活的变化,从而去探讨影响其变化的宏观社会因素。

这正体现微观史学理论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也符合历史教学的一般规律和学生的认知水平。

因此本文结合典型的教学案例,具体分析微观史学理论如何应用于高中历史课堂,对高中历史课程具有哪些指导意义及出现的问题。

【关键词】微观史学、课程改革、高中历史教学一、微观史学理论与高中历史课程实施的关系微观史学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的西方史学流派,周兵在《显微镜下放大历史:微观史学》一文中称:“微观史学把研究的视线投向了历史中特定的时间和空间内的个人和小的社会群体,将它们聚焦在历史学的显微镜下,通过研究分析、放大、重现和传递普通人生动的生活经历和精神体验,从而完成见微知著、由特殊到一般的历史认识过程。

”1在微观史学理论视野下,历史研究逐渐打破史料外在形态的局限,将实物、文献、影像、口述等多种史料形式有机融合,形成多元互证、逻辑严密的史料链条,为历史细节的构建奠定扎实的实证基础。

然而微观史学的另一个显著的特征却往往为人所忽视,“那就是在看似非重要的小事件、小人物背后通常隐含着远远超出其本身的深层结构、广阔的历史语境,以及宏大的历史目标,所不同的是它们采取了以微观叙事、小规模的分析方法来探究那些宏大历史问题的可能答案,并试图得出某种带有普遍性的结论。

”2以往的历史课堂囿于课时所限,讲授的往往是一种结构化的宏大叙述,史料成为勾勒历史事件线索的工具,鲜活生动的历史人物和事件被压缩成符号化、脸谱化的学术语言,学生往往会感到抽象枯燥。

而微观史学研究范围广泛,不仅包括政治经济领域,还涵盖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例如社会史、生活史、服饰史、饮食文化史、建筑史、风俗史、个案史等等;研究方法上并不是简单的用微观共同体(如家庭、个人)来取代客观共同体(如国家、民族),而是采用通常我们所说的“以小见大”“由个别到一般”的研究方法,符合高中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并且以丰富的史料作为支撑,“除了有关政府、国家机构、统计等通用的各类史料外,有关底层民众的史料、个人的和私人的档案、地方的档案、口述的史料,关于普通人日常生活、精神生活等的各类资料”3使学生能够通过结合个人生活经验与某种社会文化活动,借助多样化的学习资源1周兵.显微镜下放大历史:微观史学[J],历史教学问题,2007,(2).2邓京力.微观史学的理论视野[J],天津社会科学,2016,(1).3陈启能.略论微观史学[J],史学理论研究,2002,(1)实现知识的构建,最终达到知识的衔接和情感的共鸣。

微观历史研究与宏观历史分析的互动

微观历史研究与宏观历史分析的互动

微观历史研究与宏观历史分析的互动历史研究中,微观历史研究和宏观历史分析两个领域的研究是相辅相成的。

微观历史研究注重具体的历史事件,而宏观历史分析则关注更为宏观的问题。

他们之间存在着重要的互动,促进了历史研究的全面深入。

微观历史研究的意义微观历史研究主要关注的是一些具体的历史事件和人物。

通过对这些事件和人物进行深入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历史的发展进程和历史变迁的原因。

微观历史研究的方法包括使用档案、文献、口述历史等,以此来还原历史的真实面貌。

微观历史研究可以为宏观历史分析提供重要的依据。

例如,通过对一位历史人物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到这个时代的政治、经济和社会背景,以及这个时代的思想和文化。

同时,微观历史研究对于人们来说也是具有启示意义的。

通过阅读一些精彩的历史事件,我们可以体验不同的文化、思想和生活方式,也可以从中获得一些对我们人生的启示。

宏观历史分析的意义与微观历史研究相对,宏观历史分析着眼于更加宏观的问题。

例如,它会研究某个时期社会的整体发展趋势,产业的兴衰,以及整个国家的政治经济形势等。

宏观历史分析的目的是揭示历史变迁的规律性,以及阐明历史进程与人类文明的关系。

在宏观历史分析中,我们使用的方法主要是建立模型并进行分析。

模型基于历史事件的数据,可以预测未来的历史走向和可能出现的趋势。

宏观历史分析可以为微观历史研究提供宏观背景的支撑。

例如,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一个时代的政治经济体制,以及这个体制下的社会生活和文化,这些都是微观历史研究所需要的背景知识。

微观历史研究和宏观历史分析的互动微观历史研究和宏观历史分析之间存在着重要的互动。

微观历史研究可以为宏观历史分析提供数据和素材,而宏观历史分析可以让微观历史研究有更加明确的背景和认知。

这样,两者在互动中相辅相成,促进了历史研究的全面深入。

微观历史研究和宏观历史分析的互动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式来实现:一方面,宏观历史分析可以为微观历史研究提供背景知识和理论指导。

史论的特点

史论的特点

史论的特点史论是一门多面向的学科,从历史发展、历史观点和历史方法等视角探讨历史知识,致力于推动历史研究的深入发展。

史论的研究思路广泛,可以从宏观的历史及其发展,以及宏观的史学方法等方面进行分析总结,也可以从微观的角度深入分析历史发展。

首先,史论是一门“多面向学科”。

在探讨历史知识的过程中,史论可以从历史发展、历史观点和历史方法等多个视角进行分析总结。

以历史发展为例,史论可以从宏观的范围内探讨历史发展的趋势,从小观点研究历史的细微差别。

以历史观点为例,史论可以通过研究不同学派的发展历程,挖掘出各学派的特色理论,体现历史发展的多样性。

以历史方法为例,史论可以通过比较不同历史研究方法,让学者更加全面、准确地审视历史研究中的理论与方法,推动历史研究的发展。

其次,史论的研究方法更加系统化。

学者可以通过定量分析、质性分析、语言学分析等方法,以客观的态度来探讨历史发展。

定量分析方法可以帮助学者更有效地提取历史信息,比如通过统计分析、多变量分析等技术把握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从而更好地理解历史发展脉络。

质性分析方法则可以更好地探究历史发展的特点,比如通过威尔逊文本分析、文化符号分析、史学文本分析,帮助学者更深入地理解历史的发展过程及其内涵。

语言学分析则可以更好地探究历史发展的原因,比如通过对历史文本的语言学分析,可以帮助学者更好地剖析历史事件发生的原因。

最后,史论在当今时代也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如今,史论不仅在史学研究中有重要价值,而且在其他学科领域,比如社会学、政治学等,也受到了高度关注。

总而言之,史论是一门更加深入的学科,可以帮助学者从历史发展的不同角度更全面、准确地剖析历史,更好地理解历史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并结合当今社会实践探索历史发展的方向。

历史研究的主要方法

历史研究的主要方法

历史研究的主要方法历史研究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其主要方法包括:史料搜集与整理、历史考证、历史比较、历史解释和历史回顾等。

下面将对这些主要方法进行详细介绍。

其次是历史考证。

考证是研究历史真实性和可信度的过程,通过与其他史料和历史事件进行比较和印证,来验证史料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这种方法常常需要对照不同的资料,进行比对和推敲,以确定历史事实的真实性。

第三是历史比较。

历史比较是将历史现象与其他时空背景下的事件和现象进行对比研究,旨在寻找共同点和差异点,并通过比较来揭示历史规律和历史变迁。

历史比较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例如比较不同地域的历史、比较不同时间段的历史、比较不同文明的历史等等。

第四是历史解释。

历史解释是对历史事件和现象进行解读和分析,揭示其深层次的原因和影响。

历史解释可以有多种角度和方法,如经济学解释、政治学解释、文化学解释、社会学解释等。

最后是历史回顾。

历史回顾是对历史发展进行总结和回顾,通过回顾历史进程和历史事件的演变,来理解历史的动态和趋势。

历史回顾可以从宏观的角度进行,也可以从微观的具体事件进行分析。

除了以上提到的主要方法,还有其他一些次要的研究方法也在历史研究中被广泛采用,例如历史考古学、历史人口学、历史地理学等等。

这些方法和技术可以拓宽研究的维度和广度,使得历史研究更加全面和深入。

总之,历史研究的主要方法是史料搜集与整理、历史考证、历史比较、历史解释和历史回顾。

这些方法有机地结合和运用,可以帮助研究者分析、解读和理解历史,揭示历史的发展规律和变迁。

通过历史研究,我们可以从过去的经验和教训中汲取智慧,为未来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杨奎松:历史研究的微观与宏观时间:2005年9月21日作者:杨奎松(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来源:杨奎松个人网站历史研究,首重求真。

从古至今,中国史学研究的这一精神一以贯之。

但随着近代西方自然科学的演进和社会科学的兴起,影响到中国近代以来历史学用来求真的方法,早已是五花八门,各有各的路数。

这种情况难免会使重视中国史学传统的学者慨叹人心不古,担心中国的史学会失了自己的特色。

其实,自从进入文明社会,人类就从没有间断过记述和研究自己的历史。

因此,只要有人类存在,历史研究就一定有它的生命力。

同样,只要有中国人存在,中国的历史研究就一定会以中国人自己的过去为主要的研究对象。

无论换了什么方法,它都必定要让中国人看懂和理解才能确立起自身存在的价值。

在这种前提下,有的研究成果受众多些,有的研究成果受众少些;有的学者充满了现实关怀,有的学者只关心象牙塔尖里的那些东西;有的研究方法传统些,有的研究方法西化些,都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

改革开放之初,我们也曾引入了许多西方学说,可谓鱼龙混杂,泥沙俱下。

不过七八年时间,它们便很快在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自然法则的作用下,各有各的归宿了。

对于今天中国的历史研究而言,凡是不适合在中国这块土地上生存的理论和方法,最终注定也一样会遭到同样的命运;而适合者,也注定一定会存留下来,我们大可不必杞人忧天。

不过,话又说回来,在今天的历史条件下,如果我们相信西方社会科学的理论和方法理应,并且可以被排除在中国历史研究的范围之外,却肯定也是一厢情愿。

只要比较一下晚清以前的中国传统史学和当今中国的历史研究就可以清楚地看出,近代以来的中国史学,从目的,到方法,直至整个话语系统,早已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这种变化已经潜移默化地影响到一切从事历史研究的史学家的骨髓里面去了。

一个最简单的例子,我们今天在研究中国历史时所使用的基本概念,早都是西化了的,或是从西方引进过来的。

像“社会”、“民族”、“阶级”、“国家”等等最常用一些概念,就是源自于西方政治学、人类学或社会学等社会科学。

这每一个概念的背后,都存在着一整套西方政治学、人类学或社会学的观念或解释体系。

换言之,对于中国的历史学家来说,这些概念的使用,并不简单地只是换一个什么样的词汇来表达思想和叙述史实的问题,它在相当程度上其实是一种思维方式的转换。

比如,当我们接受“社会”这个概念的时候,所接受的就绝不是一个孤立的字眼儿那么简单,它的背后是西方学者用来观察一个与国家既相联系,又相对应的代表着个人共同体的分析模式。

从亚里士多德,到黑格尔,到马克思,再到当代的哈贝马斯,这些西方思想家在谈论“社会”这一概念时,都在不断地赋予它以新的思想内容。

我们今天对“社会”的定义,包括人为地把“社会”划分为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不同的子系统,并各自选择不同的面向研究历史,说到底都是自觉或不自觉地接受西方社会科学的分析模式的一种结果。

很难认为我们今天使用的“社会”及其衍生的相关概念,比较其西方的意义,有了多么大的不同。

使用西方社会科学的种种概念来研究历史,其目的只有一个,也是为了更好地求真。

但就求真而言,却既有微观的问题,也有宏观的问题。

中国传统史学对于微观的真实,包括凭借特有的时空和文化联系,深入中国历史人物的内心世界,探寻其心路历程,确有相当见效的研究方法,也因此自有其不朽的生命力。

但是,缺少西方社会科学基础的中国传统史学,其微观微不到构成社会基本成份的不同人群的婚丧嫁娶、生老病死,其宏观又宏不到关乎国家民族乃至社会发展的特有规律与趋向,即既不适宜分析太过复杂的社会现象,也不适宜总结出一个时期的历史特质,有其明显的不足。

这样说是不是太过贬低了中国传统史学的功用呢?希望并非如此。

但很显然,在西方社会科学的相关知识传入中国以前,我们看不到有哪部传统史学著作曾致力于此。

这是因为,中国传统史学不具有工具性特点,无法像西方社会科学那样,发明出一种虚拟的结构,并由此衍生出相应的模式、过程、因果关系、互动系统之类的解释工具,因此它对带有整体性的太过复杂的多数历史问题,更多的只是满足于片断的、表象的或过程的描述。

而今天,历史的解读仅仅停留在表象和过程的描述上,哪怕对一些人物的研究十分深入,也是不够的了。

今天,我们只要想对以往的历史进行解读,就势必要借助于西方社会科学的某些理论和方法。

不借用西方社会科学纯粹虚拟的结构,不对历史做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诸多面向和系统的区分,不使用国家、民族、阶级、族群等概念来定义不同的人群,不运用所有制、生产方式、利益关系和**主义等等概念来界定不同人群之间的联系特性……,就不可能处理任何复杂的历史课题,甚至无法将散落的看起来各自孤立的事实,有条理地组织起来,做出合理的解释。

打一个不很准确,但可能形象一些的比方,中国传统史学和受到西方社会科学影响的近代以来历史学之间的区别,多少有点像中西医的不同。

西医治病有解剖学为依据,有化学及物理学为基础,它可以利用科学的分析检测手段,对疾病的病灶、发生的原因和发病的程度,做出比较确切的诊断,因此对疾病的研究、诊治和预防分门别类,条理清楚,用药及施治针对性极强。

而中医治病主要凭借的则是阴阳、表里、寒热、虚实的辨证观念和医生个人用药的经验,凡病皆辨证论治,用药多在求人体内在之平衡,其治病的手段虽有许多西医不可替代的重要特点,但从现代医学的角度,中医需要借鉴西医之所长,不言自明。

如今的历史学必须要借鉴西方社会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并不仅仅是出于所谓“宏大叙事”的需要。

传统史学同样以谈论帝王将相为其所长,西方史学如今也格外注重最基础的社会史的研究。

借鉴之必要,是因为历史学是以史料为建构历史真实的基本前提条件的。

而相对于任何一段具体的历史而言,史料都不可能是完整的,且选择哪些史料和节取哪段文字来说明历史,都要视研究者的主观而定。

因此,历史研究固然强调客观,但完全否认主观的存在,反对任何价值上的判断,却是难以做到的。

而当我们试图解释某些具体的历史问题时,只要它稍一涉及价值判断,我们就不可能仅仅凭借史料来说明问题了。

举一个较为能够说明我的看法的例子。

以近代史学界关于孙中山早年向日本出让满蒙权益一事的争论为例。

从微观史实的角度,我们可以运用传统史学的方法对孙中山有没有向日本出让中国满蒙权益的事实本身,进行细密的考证。

问题是,由于孙日之间这种交涉的高度秘密性,具体到某些史实,单纯凭借史料考证,已显不足。

一些学者所以会围绕着孙中山是否与日本在1915年签订过秘密的《中日盟约》一事,存在着极为不同的看法,即是为此。

但是,围绕着《中日盟约》的真实性所展开的争论,并不足以否定孙中山曾经有过出让满蒙权益的设想和做法的情况,因为只要把相关史实联系起来就足以做出某种合乎逻辑的推断了。

比如,通过甲午战争期间孙中山乘清政府战败之际为夺取广州而向日本领事求援,1911年孙中山关于日本经营满蒙有利于中国的言论,1912年孙中山为抵制袁世凯夺权向日方提议以满蒙权益换取援助,1915-1916年中华革命党在日本军人和浪人的参预下,利用日本强占胶东半岛的机会,在青岛组织军队发动对北京政府的作战,以及1918年孙中山再度以满蒙为诱饵寻求日本援助等种种可以得到证实的情况,就足以证明孙中山曾经想要用满蒙权益来换取日本援助绝非虚言。

仅仅发现了上述史实,对于历史学家来说是否就足够了呢?有学者坚信,历史研究的使命就是发现事实,至于对发现的事实如何解释,或者从发现的事实中总结归纳某种规律和趋向,则不是历史学的任务。

但是,应当了解的是,在很多情况下,我们之所以会去研究或去讨论某一历史问题,首先就是因为我们认为这一研究或讨论有其必要和意义。

而这里的所谓必要和意义,其实正是我们主观所赋予的。

因此,无论用什么样的方法,历史研究的过程通常也就是一种我们在重新解释历史的过程。

既要重新解释,我们当然不能只停留在发掘事实的层面上。

有些问题,只要发现了事实,解释也就存在于其中了;而有些问题,仅仅发现事实还不够,还必须要有所解释才能达到我们研究它的目的。

仍以上述问题为例,我们所以会去讨论孙中山出让满蒙权益的问题,就是因为我们想要回答由此所产生出来的一系列对孙中山个人的历史评价问题。

而这种回答,仅仅靠已经发现的孙中山有过想以满蒙权益交换日本援助的事实自己来说话,是远远不够的。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如果我们不用历史的眼光对这样的事实来加以分析和解释的话,简单地依据现行的观念,今天的多数读者显然无法理解孙中山的这种行为。

他们甚至可能会对孙中山,乃至对历史上其他有过类似言行的革命者和革命党爱国与否都会大起疑问了。

孙中山是否真的爱国呢?对此只要全面地研究过孙中山的政治主张和他的政治理想,就不难明了。

那么,我们又如何解释孙中山的上述行为呢?在这里,就必须借助于西方社会科学中的一些基本的理念和思路了。

比如,我们必须了解西方政治学以及国际关系学当中关于民族、民族主义、民族国家等相关的概念和理论,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和认识近代中国民族主义和民族国家形成的历史。

我们需要了解,近代民族国家的形成,包括人们的民族主义意识,及其主权观念和领土疆域的划定,都是一个不断变动的发展的过程,并非是对古代国家的一种简单的继承关系。

这种情况影响到孙中山等革命党人对国家、民族及其主权、领土问题的认识,也不能不是一个变动的发展的过程。

孙中山早期的民族主义目标,在同盟会“驱逐鞑虏,恢复中华”的纲领中就已表达得再清楚不过了。

即使辛亥革命后孙中山一度接受了“五族共和”的观念,其后的种种言论仍旧显示,他对中华国家的理解在很大程度上也仍旧是以古代传统的汉族国家为基础的。

换言之,孙中山所爱的国家,以及他对国家主权、疆域和领土的理解,不仅在他的国家观形成过程中是变动着的,也与我们今天的认识更是有相当的差距的。

故即使我们发现孙中山确有试图出让满蒙权益的事实,也并不妨碍我们相信孙中山是一个坚定的爱国主义者或民族主义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