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4 晋灵公不君
(文言知识)中考文言文《晋灵公不君》全文详细翻译
中考文言文《晋灵公不君》全文详细翻译文言知识晋灵公不君选自《左传》晋灵公不行国君正道。
加重赋税用来彩饰墙壁。
他还从台上用弹弓射人,观看人们躲避弹丸来取乐。
有一次厨子燉熊掌没有燉熟,灵公就杀死他,把尸体装在草筐里,命妇女用车装着尸体经过朝廷。
赵盾和士季发现了厨子的手,追问厨子被杀的原因,并为这件事忧虑。
赵盾准备进谏,土季说:“您进谏,如果国君不接受,那就没有谁能接着进谏了。
请让我先去吧,没有采纳,您再继续劝说。
”士季往前走了三次,伏地行礼三次,灵公假装没看见。
到了屋檐下,晋灵公才看了看他,说道:“我知道所犯的错误了,准备改正它。
”士季叩头答道:“哪个人没有过错呢?有了过错却能改正,没有什么善事能比这个更大的了。
《诗经》上说:‘没有谁没有个好的开头,但很少能坚持到底。
’照这样说来,能够纠正错误的人是很少的。
您能有始有终,那末国家就巩固了,哪里仅仅是臣子们有所依靠呢。
《诗经》又说:天子有没尽职的地方,只有仲山甫来弥补。
意思是说过失是能够弥补的,您能弥补自己的过失,君位就丢不了啦。
”晋灵公不君。
厚敛以彫墙。
从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
宰夫胹熊蹯不孰,杀之,寘诸畚,使妇人载以过朝。
赵盾、士季见其手,问其故而患之。
将谏,士季曰:“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
会清先,不入,则子继之。
”三进及溜,而后视之。
曰:“吾知所过矣,将改之。
”稽首而对曰:“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诗曰:‘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夫如是,则能补过者鲜矣。
君能有终,则社稷之固也,岂惟群臣赖之。
又曰:‘袞职有阙,惟仲山甫补之。
’能补过也。
君能补过,袞不废矣。
”晋灵公仍旧不改。
赵盾多次进谏。
晋灵公很厌恶他,派鉏麑暗杀他。
鉏麑清早赶去,看到卧室的门已打开了。
赵盾已穿戴整齐准备上朝,由于时间还早,端坐在那里打瞌睡。
鉏麑退出来,感叹地说:“不忘记恭敬,真是百姓的主啊。
杀害百姓的主,就是不忠;不履行国君的使命,就是不守信用。
在这两者之间只要有一种,都不如死了。
现代汉语晋灵公不君
選自《左傳· 宣公二年》
• 晉靈公,是歷史上有名的暴君。正 卿趙盾忠於國事,對靈公的暴行敢 於直諫,因此而險遭殺害,被迫逃 亡,且蒙受“弒君”的惡名。本篇 反映了《左傳》作者的倫理觀念。
第一段
• 辟:避,古今字 • 蹯:服虔曰:“蹯,熊掌,其肉难 熟。” • 使妇人载以过朝:《世纪· 晋世家》: “使妇人持其尸出弃之,过朝。” • 患:忧虑,担心
第五段
• 竟:境,古今字。
• 莫之继也:莫,否定性的无定代词, “没有人”、“没有谁”。“之”, 代词,指赵盾,宾语前置。 • 先:动词,在前面为先,先做某事 • 三进:始进为入门,再进为由门入 庭,三进为升阶当霤。
• 过:过失,这里做动词。 •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靡,没有什 么;鲜,少。 • 社稷之固也:之,介词。这是王力 语法体系的观点。一般看作结构祖 词。
• 袞职有阙,惟仲山甫补之:甫,用 在人名中,表示对人的敬称。孔子 又称仲尼甫。甫,亦写作父。如: 尼父(孔子)。
第二段
• 贼:杀害 • 有一于此:意为不忠与不信,必居 其一。
第三段
• 晋侯饮赵盾酒:饮,使动用法。双畋,古今字。 辨析“饑”、“飢”、“餓”: “饑”: 饑荒 。“飢”:肚子饿。 “餓”:挨饿,饿得很严重。 “饑”和“飢”古音不同。 “饑” 是见母,微部。“飢”是见母,脂 部。意义分别也很清楚。
• 长久吃不上饭,饿得很严重,已经是一 种病理现象,意思同现代汉语的“餓” 并不一致。《韩非子· 饰邪》:“家有常 业,虽饥不饿。” • 轻微的饿叫“飢”,严重的饥才叫做 “餓”。吃不饱的叫“饥民”,而饿死 的叫“饿莩”。后来,“饿”的意义扩 大,包含了“饥”,“饥”也间或用作 饿。
• 辨析“疾、病”: • 《说文》:“病,疾加也。” • 郝懿行《尔雅义疏· 释诂》:“按古 人疾病连言,病甚于疾。故《說文》 训为‘疾加’,《论语》郑注‘病, 谓疾益困也。’包咸注‘疾甚曰 病’。皆其义也。”
晋灵公不均注释
①晋灵公:晋国国君,名夷皋,文公之孙,襄公之子。
不君:不行君道。
②厚敛:加重征收赋税。
雕墙:装饰墙壁。
这里指修筑豪华宫室,过着奢侈的生活。
雕:一本作“雕”。
③宰夫:国君的厨师。
胹(ãr):煮,炖。
熊蹯(fán):熊掌。
④畚(běn):筐篓一类盛物的器具。
⑤载:用车装。
(6)赵盾:赵衰之子,晋国正卿。
士季:士为之孙,晋国大夫,名会。
(7)不入:不采纳,不接受。
(8)三进:向前走了三次。
及:到。
溜:屋檐下滴水的地方“。
(9)这两句诗出自《诗·大雅·荡》。
靡:没有什么。
初:开端。
鲜:少。
克:能够。
终:结束。
(10)赖:依靠。
(11)这两句诗出自《诗·大雅·杰民》。
衮(gǔn):天子的礼服,借指天子,这里指周宣王。
阙:过失。
仲山甫:周宣王的贤臣。
(12)衮:指君位。
(13)骤:多次。
(14)鉏麑(chú ní):晋国力士。
贼:刺杀。
(15)辟:开着。
(16)盛服:穿戴好上朝的礼服。
(17)假寐:闭目养神,打盹儿。
(18)主:主人,靠山。
(19)饮(yìn):给人喝。
(20)伏:埋伏。
甲:披甲的士兵。
(21)右:车右。
提弥明:晋国勇士,赵盾的车右。
(22)趋登:快步上殿堂。
(23)三爵:三巡。
爵:古时的酒器。
(24)嗾(sǒu):唤狗的声音。
獒(áo):猛犬。
(25)死之:为之死。
之:指赵盾。
(26)田:打猎。
首山:首阳山,在今山西永济东南。
(27)舍,住宿。
翳(yì)桑:首山附近的地名。
(28)灵辄:人名,晋国人。
(29)食(sì)之:给他东西吃。
(30)宦(huàn):给人当奴仆。
(31)遗(wâi):送给。
(32)箪(dān ):盛饭的圆筐。
食:饭。
(33)橐(tuó):两头有口的口袋,用时以绳扎紧。
(34)与:参加,介:甲指甲士。
(35)赵穿:晋国大夫,赵盾的堂兄弟。
晋灵公不君原文注释译文
晋灵公不君①:厚敛以雕墙〔2〕;从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宰夫腼熊躇不熟〔3〕,杀之,置诸畚〔4〕,使妇人载以过朝⑤.赵盾、士季见其手〔6〕,问其故, 而患之.将谏,士季曰:“谏而不入〔7〕,那么莫之继也.会请先,不入,那么子继之.〞三进,及溜〔8〕,而后视之,曰:“吾知所过矣,将改之.〞稽首而对曰:“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诗?曰:’靡不有初,鲜克有终〔9〕.’夫如是,那么能补过者鲜矣.君能有终,那么社稷之固也,岂惟群臣赖之〔10〕〞.又曰:’衮职有阙,惟仲山甫补之〔11〕,能补过也.君能补过,衮不废矣〔12〕.〞犹不改.宣子骤谏〔13〕,公患之,使4S麝贼之〔14〕.晨往,寝门辟矣〔15〕, 盛服将朝〔16〕.尚早,坐而假寐〔17〕.麝退,叹而言曰:“不忘恭敬,民之主也〔18〕. 贼民之主,不忠;弃君之命,不信.有一于此, 不如死也!〞触槐而死.秋九月,晋候饮赵盾酒〔19〕,伏甲〔20〕,将攻之.其右提弥明知之〔21〕,趋登〔22〕, 曰:“臣侍君宴,过三爵〔23〕,非礼也.〞遂扶以下.公嗾夫燹焉〔24〕.明搏而杀之.盾曰:“弃人用大,虽猛何为!〞斗且出.提弥明死之〔25〕.初,宣子田于首山〔26〕,舍于翳桑〔27〕.见灵辄饿〔28〕,问其病.曰:“不食三日矣!〞食之〔29〕,舍其半.问之.曰:“宦三年矣〔30〕〞,未知母之存否. 今近焉,请以遗之〔31〕.〞使尽之,而为之箪食与肉〔32〕,置诸橐以与之〔33〕.既而与为公介〔34〕,倒戟以御公徒,而免之.问何故,对日:“翳桑之饿人也.〞间其名居,不告而退.遂白亡也.乙丑,赵穿攻灵公于桃园〔35〕.宣子未出山而复.大史书曰〔36〕: “赵盾弑其君.〞以示于朝.宣子曰:“不然.〞对曰:“子为正卿, 亡不越竟,反不讨贼〔37〕,非子而谁〞宣子曰:“乌呼〔38〕!〈〈诗?曰:’我之怀矣,白诒伊戚〔39〕.’其我之谓矣.〞孔子曰:“董狐,古之良史也,书法不隐〔40〕.赵宣子,古之良大夫也,为法受恶〔41〕.惜也,越克乃免.〞宣子使赵穿逆公子黑臀于周而立之〔42〕.壬申,朝于武宫〔43〕.【注释】①晋灵公:晋国国君,名夷皋,文公之孙,襄公之子.不君:不行君道.②厚敛:加重征收赋税.雕墙:装饰墙壁.这里指修筑豪华宫室,过着奢侈的生活.③宰夫:国君的何师.腼〔er〕:煮,炖.熊躇〔fan〕:熊掌.④畚〔ben〕:筐篓一类盛物的器具.⑤载:同“戴〞,用头顶着.〔6〕赵盾:赵衰之子,晋国正卿.士季:士为之孙,晋国大夫,名会.〔7〕不入:不采纳,不接受.〔8〕三进:向前走了三次.及:至V.溜:屋檐下滴水的地方“.〔9〕这两句诗出白〈〈诗•大雅•荡?.靡:没有什么.初:开端.鲜:少.克:能够.终:结束.〔10〕赖:依靠.〔11〕这两句诗出白〈〈诗•大雅•杰民?.衮〔gun〕:天子的礼服,借指天子,这里指周宣王. 阙:过失.仲山甫:周宣王的贤臣.〔12〕衮:指君位.〔13〕骤:屡次.〔14阚麝〔chuni〕:晋国力士.贼:刺杀.〔15〕辟:开着.〔16〕盛服:穿戴好上朝的礼服.〔17〕假寐:闭目养神,打盹儿.〔18〕主:主人,*山.〔19〕饮〔yin〕:给人喝.〔20〕伏:埋伏.甲:披甲的士兵.〔21〕右:车右.提弥明:晋国勇士,赵盾的车右.〔22〕趋登:快步上殿堂.〔23〕三爵:三巡.爵:古时的酒器.〔24〕嗾〔sou〕:唤狗的声音.燹〔ao〕:猛犬.〔25〕死之:为之死.之:指赵盾.〔26〕田:打猎.首山:首阳山,在今山西永济东南.〔27〕舍,住宿. 翳〔yi〕桑:首山附近的地名.〔28〕灵辄:人名,晋国人.〔29〕食〔si〕之:给他东西吃.〔30〕宦〔huan〕:给人当奴仆.〔31〕遗〔wei〕:送给.〔32〕箪〔dan〕:盛饭的圆筐.食:饭.〔33〕橐〔tuo〕:两头有口的口袋,用时以绳扎紧.〔34〕与:参加,介:甲指甲士. 〔35〕赵穿:晋国大夫,赵盾的堂兄弟.〔36〕大史:太史,掌纪国家大事的史官.这里指晋国史官董狐.书:写.〔37〕竟:同“境〞. 贼:弑君的人,指赵穿.〔38〕乌呼:感慨词,同“呜呼〞,啊.〔39〕怀:眷恋.诒:同’贻〞,留下.伊,语气词.〔40〕良史:好史官.书法:记事的原那么.隐:隐讳, 不直写.〔41〕恶:指弑君的恶名,〔42〕逆:迎,公子黑臀:即晋成公,文公之子, 襄公之弟,名黑臀,〔43〕武宫:晋武公的宗庙,在曲沃.【译文】晋灵公不遵守做国君的规那么,大量征收赋税来满足奢侈的生活.他从高台上用弹弓射行人,观看他们躲避弹丸的样子.厨师没有把熊掌炖烂,他就把厨师杀了,放在筐里,让官女们用头顶着经过朝廷.大臣赵盾和士季看见露出的死人手,便询问厨师被杀的原因,并为晋灵公的无道而忧虑.他们打算奉劝晋灵公,士季说:“如果您去进谏而国君不听,那就没有人能接着进谏了.让我先去奉劝,他不接受,您就接着去劝.〞士季去见晋灵公时往前走了三次,到了屋檐下,晋灵公才抬头看他,并说:“我已经知道白己的过错了,打算改正.〞士季叩头答复说:“哪个人能不犯错误呢,犯了错误能够改正,没有比这更大的好事了.〈〈诗•大雅, 荡?说:’事情容易有好开端,但很难有个好结局.'如果这样,那么弥补过失的人就太少了.您如能始终坚持向善,那么国家就有了保障,而不止是臣子们有了依靠.〈〈诗•大雅•烝民?又说:’天子有了过失,只有仲山甫来弥补.’这是说周宣王能补救过失. 国君能够弥补过失,君位就不会失去了.〞可是晋灵公并没有改正.赵盾又屡次劝谏,使晋灵公感到讨厌,晋灵公便派4&麝去刺杀赵盾.4&麝一大早就去了赵盾的家,只见卧室的门开着,赵盾穿戴好礼服准备上朝,时间还早,他和衣坐着打吨儿.4&麝退了出来,感慨地说:“这种时候还不忘记恭敬国君,真是百姓的靠山啊.杀害百姓的靠山,这是不忠;背弃国君的命令,这是失信.这两条当中占了一条,还不如去死!〞于是, 头撞在槐树上死了.秋天九月,晋灵公请赵盾喝酒,事先埋伏下武士,准备杀掉赵盾.赵盾的车右提弥明发现了这个阴谋,快步走上殿堂,说:“臣下陪君王宴饮,酒过三巡还不告退,就不合礼仪了.〞于是他扶起赵盾走下殿堂.晋灵公唤了出猛犬来咬赵盾.提弥明徒手上前搏斗,打死了猛犬.赵盾说:“不用人而用狗,虽然凶猛,又有什么用!〞他们两人与埋伏的武士边打边退.结果,提弥明为赵盾战死了.当初,赵盾到首阳山打猎,住在翳桑.他看见有个叫灵辄的人饿倒了,便去问他的病情.灵辄说:“我已经三天没吃东西了.… 赵盾给他东西吃,他留下了一半.赵盾问为什么,灵辄说:“我给别人当奴仆三年了,不知道家中老母是否活着.现在离家近了,请让我把留下的食物送给她.〞赵盾让他把食物吃完,另外给他准备了一篮饭和肉,放在口袋里给他.后来灵辄做了晋灵公的武士,他在搏杀中把武器倒过来抵挡晋灵公手下的人,使赵盾得以脱险.赵盾问他为什么这样做,他答复说:“我就是在翳桑的饿汉.〞赵盾再问他的姓名和住处,他没有答复就退走了.赵盾白己也逃亡了.九月二十六日,赵穿在桃园杀掉了晋灵公.赵盾还没有走出国境的山界,听到灵公被杀便回来了.晋国太史董狐记载道:“赵盾杀了他的国君.〞他还把这个说法拿到朝廷上公布.赵盾说:“不是这样.〞董狐说:“您身为正卿,逃亡而不出国境,回来后又不讨伐叛贼,不是您杀了国君又是谁呢〞赵盾说:“啊!〈〈诗?中说:’我心里思念祖国,反而给白己留下忧伤.’这话大概说的是我吧.’孔子说:“董狐是古代的好史官,记事的原那么是直书而不隐讳.赵盾是古代的好大夫,由于史官的记事原那么而蒙受了弑君的恶名.可惜啊,如果他出了国境,就会防止弑君之名了.〞赵盾派赵穿到成周去迎接晋国公子黑臀,把他立为国君.十月初三,公子黑臀去朝拜了武公庙.。
《晋灵公不君》译文
秋九月,晋侯饮赵盾酒,伏甲将攻之。其右提弥明知之,趋登曰:“臣侍君宴,过三爵,非礼也。”遂扶以下。公嗾夫獒焉。明搏而杀之。盾曰:“弃人用犬,虽猛何为!”斗且出。提弥明死之。
当初,赵盾在首阳山打猎,在翳桑住了一晚。看见灵辄饿倒在地,问他得了什么病,灵辄回答说:“已经多日没有吃东西了。”赵盾给他东西吃。灵辄留下一半食物不吃。问其原因,答道:“我在外当奴仆已经多年了,不知道母亲还在不在。现在离家近了,请让我把这些东西送给她。”赵盾要他吃光,并给他预备一筐饭和肉,放在袋子里送给他。不久灵辄做了晋灵公的甲士,却把戟掉过头来抵御灵公手下的人,使赵盾得免于难。赵盾问他为什么这样做,回答说:“我就是您在翳桑救的饿汉呀。”问名字和住处,他没有告诉就走了。──接着赵盾也逃亡了。
晋灵公不君。厚敛以彫墙。从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宰夫胹熊蹯不孰,杀之,寘诸畚,使妇人载以过朝。赵盾、士季见其手,问其故而患之。将谏,士季曰:“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会清先,不入,则子继之。”三进及溜,而后视之。曰:“吾知所过矣,将改之。”稽首而对曰:“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诗曰:‘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夫如是,则能补过者鲜矣。君能有终,则社稷之固也,岂惟群臣赖之。又曰:‘袞职有阙,惟仲山甫补之。’能补过也。君能补过,袞不废矣。”
乙丑,赵穿攻灵公于桃园。宣子未出山而复。大史书曰:“赵盾弑其君。”以示于朝。宣子曰:“不然。”对曰:“子为正卿,亡不越竟,反不讨贼,非子而谁?”宣子曰:“乌呼!‘我之怀矣,自诒伊戚,’其我之谓矣!”
孔子说:“董狐,是古代的好史官,据法直书不隐讳。赵盾,是古代的好大夫,为了记事的原则而承受恶名。可惜呀!要是逃出了国境就可以免掉罪名了。”
犹不改。宦子骤谏。公患之,使鉏麑贼之。晨往,寝门癖矣。盛服将朝,尚早,坐而假寐。麑退,叹而言曰:“不忘恭敬,民之主也。贼民之主,不忠;齐君之命,不信。有一于此,不如死也。”触槐而死。
【文言文】晋灵公不君原文及翻译注释
【文言文】晋灵公不君原文及翻译注释《晋灵公不君》是出自《左传》中应用春秋笔法较明显的一篇文章。
本文整理了原文及翻译、注释,欢迎阅读。
晋灵公不君。
厚敛以彫墙。
从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
宰夫胹熊蹯不孰,杀之,寘诸畚,使妇人载以过朝。
赵盾、士季见其手,问其故而患之。
将谏,士季曰:“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
会清先,不入,则子继之。
”三进及溜,而后视之。
曰:“吾知所过矣,将改之。
”稽首而对曰:“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诗曰:‘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夫如是,则能补过者鲜矣。
君能有终,则社稷之固也,岂惟群臣赖之。
又曰:‘袞职有阙,惟仲山甫补之。
’能补过也。
君能补过,袞不废矣。
”犹不改。
宦子骤谏。
公患之,使鉏麑贼之。
晨往,寝门癖矣。
盛服将朝,尚早,坐而假寐。
麑退,叹而言曰:“不忘恭敬,民之主也。
贼民之主,不忠;齐君之命,不信。
有一于此,不如死也。
”触槐而死。
秋九月,晋侯饮赵盾酒,伏甲将攻之。
其右提弥明知之,趋登曰:“臣侍君宴,过三爵,非礼也。
”遂扶以下。
公嗾夫獒焉。
明搏而杀之。
盾曰:“弃人用犬,虽猛何为!”斗且出。
提弥明死之。
初,宣子田于首山,舍于翳桑。
见灵辄饿,问其病,曰:“不食三日矣。
”食之,舍其半。
问之,曰:“宦三年矣,未知母之存否。
今近焉,请以遗之。
”使尽之,而为之箪食与肉,寘诸橐以与之。
既而与为公介,倒戟以御公徒,而免之。
问何故,对曰:“翳桑之饿人也。
”问其名居,不告而退。
──遂自亡也。
乙丑,赵穿攻灵公于桃园。
宣子未出山而复。
大史书曰:“赵盾弑其君。
”以示于朝。
宣子曰:“不然。
”对曰:“子为正卿,亡不越竟,反不讨贼,非子而谁?”宣子曰:“乌呼!‘我之怀矣,自诒伊戚,’其我之谓矣!”孔子曰:“董狐,古之良史也,书法不隐。
赵盾,古之良大夫也,为法受恶。
惜也,越竟乃免。
”宣子使赵穿逆公子黑臀于周而立之。
壬申,朝于武宫。
晋灵公不行国君正道。
加重赋税用来彩饰墙壁。
他还从台上用弹弓射人,观看人们躲避弹丸来取乐。
晋灵公不君的注释和译文
晋灵公不君的注释和译文1. 原文:"晋灵公不君,诸大夫患之。
"这句话说的是晋国的灵公不像个当国君的样子,搞得大臣们都很头疼。
就像现在说"这老板太不靠谱了,下面的员工都快愁死了"。
2. "不君"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灵公没有一个国君应该有的样子。
小王说:"就像班长不干班长的事,整天瞎胡闹一样。
"3. "患之"中的"患"字,就是担忧、烦恼的意思。
大臣们看到君主这样,心里别提多着急了。
就像妈妈看到孩子整天打游戏不学习的那种心情。
4. "诸大夫"指的是当时晋国的大臣们。
老师解释说:"你可以把他们理解为现在的部门主管,都是朝廷里的重要干部。
"5. 灵公到底干了啥让大臣们这么愁啊?史书记载他不理朝政,整天就知道玩乐。
小李打趣说:"这不就是古代版的'啃老族'吗?只不过他啃的是国家。
"6. 这里的"晋"指的是春秋时期的晋国,当时是个大国。
老张说:"就像现在的一线城市,很有实力,但领导不作为,下面的人都着急。
"7. "灵公"是晋国国君的谥号,他的名字叫姬夷皋。
谥号就像是后人给他的评价,"灵"字在这里可不是褒义。
8. 这段话后面还写到大臣们想要劝谏灵公。
小明说:"就像班上同学要集体劝说调皮的班长一样,可见事情已经严重到什么程度了。
"9. 在古代,"不君"是很严重的批评。
老师说:"这就相当于给领导写了个大大的差评,说他不称职。
"10. 整个故事告诉我们,当权者不履行职责,下面的人就会人心惶惶。
小红说:"这不就是'上梁不正下梁歪'嘛!"11. 这段历史后来成为了一个典型的案例,说明了为政者必须要有担当。
晋灵公不君
惠於萬人乎故曰德無細怨無小 豈可無樹德而除怨務利於人哉 利出者福反怨往者禍来刑於内 者應於外不可不慎也此書之所 謂德無小者也詩云赳赳武夫公 侯干城濟濟多士文王以寧人君 胡可不務愛士乎
為之簞食以脯二束與錢百去之絳居
三年晉靈公欲殺宣孟置伏士於房中 召宣孟而飲之酒宣孟知之中飲而出 靈公命房中士疾追殺之一人追疾先 及宣孟見宣孟之面曰吁固是君耶請 為君反死宣孟曰子名為誰反走且對 曰何以名為臣是夫翳桑下之卧人也 還鬬而死宣孟得以活此所謂德惠也 故惠君子君子得其福惠小人小人盡
其力夫德一人猶活其身而况置
公嗾夫獒焉。嗾(sǒu),喚狗時
發出的聲音。《說文》:“嗾,使犬聲。” 這裏當“嗾使”講,用如動詞夫,指示代 詞,那個;獒,猛犬,《爾雅·釋畜》:
“狗四尺為獒。” 焉,於此明搏而
殺之。這兩句說,靈公用嘴發音叫出
一條猛狗來咬趙盾,提彌明徒手與狗搏鬥
而殺死了它。盾曰:“棄人用犬,
雖猛何為!”趙盾說,捨弃人臣而
熊掌難熟。《左传·文公元年》:
“十月,以宫甲圍成王。王請食熊蹯 而死,弗聽,丁未,王縊。”
趙盾、士季見其手其,指宰 夫 ,問其故而患之。其,指
宰夫被殺這件事。之與其意義相同。
患,擔心。將諫,士季曰:
“諫而不入不入,即不納,則 莫之繼也莫,否定性的無定代詞,
沒有誰。莫後面的賓語“之”(指趙
盾)要提到動詞“繼”字之前。
問之,曰:“宦三年矣宦,在
這裏不是指做官,而是指帝王的奴僕。 (宦:做貴族的奴僕——宦官、太 監——做官)《國語·越語下》:與 范蠡入宦于吳。韋昭注:宦,爲臣隸 也。後來用來指專門服侍皇帝和內宮 的宦官 ,未知母之存否。今近 焉,請以遺之。”這幾句是說, 當了三年奴僕了,不知我的母親是否 還活着,現在離家很近了,請允許我 把這一半食物留給她吃。
晋灵公不君原文及翻译一句一译
晋灵公不君原文及翻译一句一译摘要:1.晋灵公不君原文及翻译一句一译的背景和意义2.晋灵公不君原文的具体内容3.翻译一句一译的实现方法和技巧4.晋灵公不君原文及翻译一句一译的价值和影响正文:1.晋灵公不君原文及翻译一句一译的背景和意义晋灵公不君,是《左传》中的一篇名篇,主要讲述了春秋时期晋国的一位君主——晋灵公的故事。
晋灵公在位期间,荒淫无度,昏庸无能,导致国家政治腐败,民生凋敝。
这篇文章通过讲述晋灵公的行为和其臣子的谏诤,揭示了当时社会的一些弊端,并对晋灵公进行了批判。
同时,这篇文章也是古代儒家经典之一,具有很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翻译一句一译,是指将古文中的一句话翻译成现代汉语。
这种方法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古文的含义,同时也有助于传播和传承古代文化。
2.晋灵公不君原文的具体内容晋灵公不君原文主要讲述了晋灵公在位期间的种种不当行为,包括荒淫无度、昏庸无能、贪图享乐、不顾国家安危等。
文章中,晋灵公的臣子们多次进行谏诤,劝告他不要沉迷于声色犬马,要关心国家大事,爱护百姓。
然而,晋灵公始终听不进去,最终导致了晋国的衰败。
3.翻译一句一译的实现方法和技巧翻译一句一译,首先要对古文的语法、词汇、句式等有一定的了解。
其次,要准确把握原文的含义,包括字面意义和深层次的含义。
最后,要运用现代汉语的表达方式,将古文的意思准确、清晰地表达出来。
在翻译过程中,可以采用直译、意译等不同的翻译方法,以达到最佳的翻译效果。
4.晋灵公不君原文及翻译一句一译的价值和影响晋灵公不君原文及翻译一句一译对于研究古代历史、文化和政治具有重要的价值。
通过这篇文章,我们可以了解到春秋时期晋国的政治状况,以及当时社会的一些弊端。
同时,这篇文章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古代儒家经典的研究样本,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古代儒家思想。
此外,翻译一句一译的方法,对于传播和传承古代文化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晋灵公不君原文及翻译一句一译
晋灵公不君原文及翻译一句一译
【实用版】
目录
1.引言:介绍《晋灵公不君》文本及其历史背景
2.《晋灵公不君》原文及翻译
3.分析《晋灵公不君》的文学价值和历史意义
4.结论:总结《晋灵公不君》的重要性
正文
【引言】
《晋灵公不君》是一篇古代中国的散文,出自《左传》一书,描述了春秋时期晋国国君晋灵公的行为失范,以及他的宰相士季的劝谏。
这篇文章不仅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也是研究春秋时期政治制度与社会风俗的重要历史资料。
【《晋灵公不君》原文及翻译】
《晋灵公不君》原文如下:
晋灵公不君,厚敛薄葬,民不堪命。
宰相士季谏曰:“君不君,臣不可以不臣。
君不君,臣不可以不臣。
”
翻译如下:
晋灵公不是一个称职的国君,他加重赋税,提倡薄葬,使得百姓生活困苦。
宰相士季劝谏说:“国君不称职,臣子就不能尽到臣子的职责。
国君不称职,臣子就不能尽到臣子的职责。
”
【分析《晋灵公不君》的文学价值和历史意义】
《晋灵公不君》这篇文章在文学和历史方面都有重要价值。
从文学角度来看,它以简洁明了的文字描述了晋灵公的暴政和士季的劝谏,展示了
春秋时期士人的道义观念和忠诚精神。
从历史角度来看,这篇文章为我们提供了春秋时期晋国政治制度和民生状况的实证资料,具有极高的历史意义。
【结论】
《晋灵公不君》作为一篇古代中国的散文名篇,既具有文学价值,也具有历史意义。
它为我们研究春秋时期的政治制度、社会风俗和士人精神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六晋灵公不君译文
《晋灵公不君》译文晋灵公不行君道:重重地征税,用来雕饰墙壁;从高台上用弹丸射人,来看人们躲避弹丸的(情形);厨师煮熊掌没有熟,(晋灵公)就把他杀了,把尸体放在畚箕中,让女人拿着经过朝堂。
赵盾和士季看到尸体的手,问起杀人的缘故,(得知原因后)非常担忧。
(赵盾)准备进谏,士季说:“(您是正卿,您)去进谏,如果(灵公)不听的话,就没有人可以继续进谏了。
让我先去吧,如果(灵公)不听,那么您再继续进谏吧。
”(士季就去拜见灵公了,士季)向前走了三次,到了屋檐下了,(晋灵公)才抬眼看他,说:“我知道自己的过错了,这就改正。
”(士季)稽首回答说:“谁没有过错呢,犯了错能够改正,没有比这个更大的善事了。
《诗经》上说:‘(事情)没有没一个开始的,但很少有人能够坚持到底。
’如果是这样,那么能弥补错误的人就很少了。
您能够坚持到底,那就是国家的保障了,岂只是臣下们依靠它。
《诗经》上又说:‘礼服有了破损,只有仲山甫来修补。
’这是说能够改过呀。
您能够改过,礼服就不会废弃了。
”(晋灵公)还是不改过。
赵盾屡次进谏,晋灵公厌恶他,派麑去刺杀他。
(麑)早晨去(赵盾家),卧室的门已经开了。
(赵盾)穿戴整齐,准备上朝。
(因为)时间还很早,(就)坐在那里打瞌睡。
麑退出来,感叹道:“不忘恭敬,真是百姓的主宰。
杀了百姓的主宰,是为不忠;(如果不杀)违抗了君主的命令,是不守信用。
在不忠不信中总会有一样,不如一死。
”(于是麑)撞槐树而死。
这年秋天九月,晋灵公设宴赐赵盾酒喝,埋伏了武士准备攻击他。
赵盾的骖乘提弥明听说了这件事,快步走上堂去,说:“臣下侍奉国君喝酒,超过三杯,就不合礼法了。
”于是就扶着赵盾走下堂去。
晋灵公召唤猛犬(猛扑赵盾),提弥明与猛犬搏斗,把猛犬杀了。
赵盾说:“不用人而利用狗,即使勇猛,又有什么用呢!”一边搏斗,一边向外走。
提弥明为赵盾战死了。
从前,赵盾在首阳山打猎,在翳桑这个地方住了一宿。
他看到灵辄因饥饿而病倒了,问他因为什么病得这样厉害。
语文:《晋灵公不君》译文
语文新课程标准教材语文教案(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学校:年级:任课教师:语文教案 / 语文教学宝典 / 文言文翻译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晋灵公不君》译文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通过学习语文的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交流能力,学习语文是为了更好的学习和工作,为了满足人类发展和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语文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
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晋灵公不君选自《左传》文本译文原文文本晋灵公不行国君正道。
加重赋税用来彩饰墙壁。
他还从台上用弹弓射人,观看人们躲避弹丸来取乐。
有一次厨子燉熊掌没有燉熟,灵公就杀死他,把尸体装在草筐里,命妇女用车装着尸体经过朝廷。
赵盾和士季发现了厨子的手,追问厨子被杀的原因,并为这件事忧虑。
赵盾准备进谏,土季说:“您进谏,如果国君不接受,那就没有谁能接着进谏了。
请让我先去吧,没有采纳,您再继续劝说。
”士季往前走了三次,伏地行礼三次,灵公假装没看见。
到了屋檐下,晋灵公才看了看他,说道:“我知道所犯的错误了,准备改正它。
”士季叩头答道:“哪个人没有过错呢?有了过错却能改正,没有什么善事能比这个更大的了。
《诗经》上说:‘没有谁没有个好的开头,但很少能坚持到底。
’照这样说来,能够纠正错误的人是很少的。
您能有始有终,那末国家就巩固了,哪里仅仅是臣子们有所依靠呢。
《诗经》又说:天子有没尽职的地方,只有仲山甫来弥补。
意思是说过失是能够弥补的,您能弥补自己的过失,君位就丢不了啦。
”晋灵公不君。
厚敛以彫墙。
从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
宰夫胹熊蹯不孰,杀之,寘诸畚,使妇人载以过朝。
赵盾、士季见其手,问其故而患之。
将谏,士季曰:“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
会清先,不入,则子继之。
”三进及溜,而后视之。
曰:“吾知所过矣,将改之。
”稽首而对曰:“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诗曰:‘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晋灵公不君
古人的名和字的关系:
一是名与字意义相同。如楚国大诗人屈原,本名 平,原是字,平与原同义:汉代夏恭,字敬公,恭 与敬同义。 二是名与字意义相关。如鲁国孔丘字仲尼,丘即 山,孔子生于尼山,又属老二,故字仲尼;宋代陆 游字务观,而秦观字少游,观与游相关;南宋抗金 名将岳飞字鹏举,飞与鹏相关。 三是名与字意义相反。如郑公孙黑字子皙,皙为 肤色白,黑与白字意向反;晋国赵衰字子余,衰意 为减少,余则为丰余,衰与余字意向反。
四是名与字的意义取自五行相生。如楚公子壬夫, 字子辛,壬为水,辛为金。名壬字辛,取水生于 金之意;明代帝王则以金、木、水、火、土取名, 如明成祖朱棣(木),其子明仁宗朱高炽(火), 其外孙宣宗朱瞻基(土)。 五是以伯、仲、叔、季排行为字,如鲁公子庆夫 字仲;汉高祖刘邦字季;汉代文学家班固字孟坚 (坚与固同义);晋张翰字季鹰;宋欧阳修字永 叔。
第三段
饮:这里是动词的使动用法。使……饮酒。
趋:快步走。《说文》:“走也。” 《释名》:“徐行曰步,疾行曰趋,疾趋曰走。” 古礼,在尊者或长者面前要“趋”。是 一种表恭敬的方式,《触龙说赵太后》“入而 徐趋,至而致谢。”《史记· 萧相国世家》: “赐带剑履上殿,入朝不趋。”
爵:象形。甲骨 文字形,象古代饮 酒器,形似雀。 本义:古代酒器。
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否定句中的宾语前置句。 莫,表否定的无定代词。
背景材料:靈公,晉襄公太子。《史記·晉世
家》:“七年八月,襄公卒。太子夷臯少,晉人以 難故,欲立長君。„„使士會如秦迎公子雍(襄公 弟)„„太子母繆嬴日夜抱太子以號泣於朝,曰: ‘先君何罪?其嗣亦何罪?舍適而外求君,將安置 此?’出朝,則抱以適趙盾所,頓首曰:‘先君奉 此子而屬之子,曰:“此子材,吾受其賜;不材, 吾怨子。”今君卒,言猶在耳,而棄之,若何?” 趙盾與諸大夫皆患繆嬴,且畏誅,乃背所迎而立太 子夷臯,是爲靈公。
晋灵公不君原文及翻译一句一译
晋灵公不君原文及翻译一句一译
摘要:
一、晋灵公不君的背景
二、晋灵公的暴政行为
三、赵盾劝谏晋灵公
四、晋灵公拒绝听从劝谏
五、赵穿刺杀晋灵公
六、赵盾掌控晋国政权
正文:
【一、晋灵公不君的背景】
晋灵公,名夷皋,是春秋时期晋国的一位君主。
在位期间,由于其昏庸无道,导致国家政治动荡,民不聊生。
晋灵公的统治方式与君子的行为相去甚远,因此被称为“不君”。
【二、晋灵公的暴政行为】
晋灵公在位期间,荒淫无度,沉湎于声色犬马。
他不顾国家利益,横征暴敛,鱼肉百姓。
此外,他还宠信佞臣,排斥忠良,导致晋国政治腐败,国家纲纪松弛。
【三、赵盾劝谏晋灵公】
赵盾,字宣子,是晋国的一位贤臣,他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决定向晋灵公劝谏。
赵盾以国家的利益为重,多次诚恳地向晋灵公进言,希望他能改过自新,重振国家纲纪。
【四、晋灵公拒绝听从劝谏】
然而,晋灵公非但不接受赵盾的劝谏,反而对赵盾产生了敌意。
他对赵盾的忠言逆耳,心生厌恶,甚至想要加害于赵盾。
【五、赵穿刺杀晋灵公】
在这种情况下,赵盾的堂弟赵穿决定为民除害,他趁夜色潜入晋灵公的寝宫,将晋灵公刺杀。
之后,赵穿逃亡国外,以躲避晋国的追捕。
【六、赵盾掌控晋国政权】
晋灵公死后,赵盾回到晋国,拥立晋灵公的堂弟姬黑臀为君,即晋成公。
赵盾借此机会掌控了晋国政权,致力于改革国家政治,使晋国重新走向繁荣富强。
综上所述,晋灵公由于其昏庸无道,成为“不君”的代表。
而赵盾则以国家的利益为重,不顾个人安危,为民除害。
晋灵公不君原文及翻译一句一译
晋灵公不君原文及翻译一句一译
摘要:
1.引言:介绍《晋灵公不君》的背景和意义
2.文本概述:概括原文及翻译的内容
3.原文及翻译:详细列举原文和翻译的句子,并进行解读
4.结论:总结《晋灵公不君》的主旨和现实意义
正文:
《晋灵公不君》是一篇古代中国的散文,描述了春秋时期晋国君主灵公的暴政行为,并通过这些行为揭示了一个君主如果不施行仁政,将会带来国家灭亡的道理。
这篇文章通过对灵公的行为进行批判,表达了作者对仁政的倡导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原文及翻译如下:
原文:晋灵公不君,厚敛薄葬,民不堪命。
翻译:晋国的灵公不履行君主职责,他加重赋税,提倡薄葬,使得百姓生活困苦,无法承受。
原文:于是晋国大乱,盗贼充斥,民不聊生。
翻译:因此,晋国社会秩序混乱,盗贼横行,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原文:灵公患之,问于左右。
翻译:灵公对此感到忧虑,向身边的大臣请教解决办法。
原文:左右曰:“民苦于上,则疾于下。
”
翻译:大臣们回答说:“百姓受到上面的压迫,就会对下面产生敌意。
”
原文:灵公曰:“善。
吾知之矣。
”
翻译:灵公说:“好,我明白了。
”
原文:于是灵公为民请命,薄赋敛,远薄葬,国泰民安。
翻译:于是,灵公开始为民请命,减轻赋税,提倡厚葬,使得国家恢复安宁,百姓安居乐业。
通过这篇散文,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君主的暴政行为对国家和百姓带来的灾难,以及当君主意识到错误并改正后,国家又能恢复安宁。
古代汉语课件:晋灵公不君
題解本篇選自《左傳·宣公二年》,題目爲後加。
晉靈公:名夷皋,晉文公之孫,晉襄公之子,謚號“靈”。
不君:不行君道。
君,名詞用作動詞。
【經】秋,九月,乙丑,晉趙盾弒其君夷皋。
◆背景:晉世家與趙世家趙夙共孟趙衰趙盾晉獻公晉惠公晉懷公晉文公晉襄公晉靈公《史記·晉世家》:七年八月,襄公卒。
太子夷皋少。
晉人以難故,欲立長君。
趙盾曰:“立襄公弟雍。
好善而長,先君愛之;且近於秦,秦故好也。
立善則固,事長則順,奉愛則孝,結舊好則安。
”賈季曰:“不如其弟樂。
辰嬴嬖於二君立其子民必安之”趙盾曰:“辰辰嬴嬖於二君,立其子,民必安之。
趙盾曰:辰嬴賤,班在九人下,其子何震之有!且爲二君嬖,淫也。
爲先君子,不能求大而出在小國,僻也。
母淫子僻,無威;陳小而遠,無援;將何可乎!”使士會如秦迎公子雍。
賈季亦使人召公子樂於陳。
趙盾廢賈季,以其殺陽處父。
十月,葬襄公。
十一月,賈季奔翟。
是歲,秦繆公亦卒。
《史記·晉世家》:靈公元年四月,秦康公曰:“昔文公之入也無衛,故有呂、郤之患。
”乃多與公子雍衛。
太子母繆嬴日夜抱太子以號泣於朝,曰:“先君何罪?其嗣亦何罪?舍適而外求君,將安置此?”出朝,則罪外求,,抱以適趙盾所,頓首曰:“先君奉此子而屬之子,曰‘此子材,吾受其賜;不材,吾怨子’。
今君卒,言猶在耳,而棄之,若何?”趙盾與諸大夫皆患繆嬴,且畏誅,乃背所迎而立太子夷皋,是爲靈公。
發兵以距秦送公子雍者。
關於“謚號”古代帝王、諸侯、卿大夫、高官大臣等死後,朝廷根據他們的生平行爲給予一種稱號以褒貶善惡,稱爲謚或謚號。
善,《逸周書·謚法解》:“謚者,行之跡也;號者,表之功也;車服者,位之章也。
是以大行受大名,細行受細名。
行出於己,名生於人。
”謚法制度的要點:(一)謚號要符合死者的爲人;(二)謚號在死後由別人評定並授予。
君主的謚號由禮官確定,由即位皇帝宣佈,大臣的謚號是朝廷賜予的。
謚號帶有評判性,相當於蓋棺定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晉靈公不君。厚斂以彫牆;從臺上彈人,而觀其 辟丸也;宰夫胹熊蹯不孰,殺之,寘諸畚,使婦 人載以過朝。趙盾、士季見其手,問其故,而患 之。將諫,士季曰:“諫而不入,則莫之繼也。 會請先,不入,則子繼之。”三進,及溜,而後 視之,曰:“吾知所過矣,將改之。”
• 君:名詞作動詞用,不行君道 • 斂:徴收賦稅 • 彫:畫 • 辟:後來寫作“避” • 胹:炖 • 孰:後來寫作熟 • 諸:“之于”的合音 • 入:納 • 莫之繼也:“莫繼之”的賓語前置式。莫,無定代詞,沒
• 田:後來寫作“畋”,打獵 • 舍:住一宿 • 餓:比“飢”嚴重,猶“疾”之與“病” • 食(si4):給予食物 • 宦:指當貴族的僕隸 • 遺(wei4):留給 • 簞:盛飯的竹筐 • 橐:沒底的口袋 vs 囊 • 與(yu4):參加 • 免之:使之免,使動用法 • 亡:逃亡。
乙丑,趙穿攻靈公於桃園。宣子未出山而 復。大史書曰“趙盾弒其君”,以示於朝。 宣子曰:“不然。”對曰:“子為正卿, 亡不越竟,反不討賊,非子而誰﹖”宣子 曰:“烏呼!‘我之懷矣,自詒伊慼’, 其我之謂矣。”孔子曰:“董狐,古之良 史也,書法不隱。趙宣子,古之良大夫也, 為法受惡。惜也,越竟乃免。”
• 飲:使……飲,使動用法 • 右:車右,有勇力之士 • 趨:快步走 • 嗾:嗾使 • 夫:指示代詞,那 • 搏:徒手打鬥 • 死之:為之死
初,宣子田於首山,舍于翳桑,見靈輒餓,問其 病。曰:“不食三日矣。”食之,舍其半。問之。 曰:“宦三年矣,未知母之存否,今近焉,請以 遺之。”使盡之,而為之簞食與肉,寘諸橐以與 之。既而與為公介,倒戟以禦公徒而免之。問何 故。對曰:“翳桑之餓人也。”問其名居,不告 而退。遂自亡也。
復:回。復與複是兩個字,復是回的意思,複是重複的意 思
弒:殺,專指下殺上 然:這樣,代詞。 竟:後來寫作“境” 詒:通“貽”,給 伊:代詞,那——伊人
Hale Waihona Puke 以临其民,不亦可乎?居简而行简,无乃大简乎?”子曰:“雍之
言然。”
——《論語·雍也》
簡者^.^無禮文也。孔子見子桑伯子,子桑伯子不衣冠而處。弟子曰:
“夫子何為見此人乎?”曰:“其質美而無文,吾欲說而文
之。”……故曰,文質脩者謂之君子,有質而無文謂之易野。
——《說苑·修文》
秋,九月,晉侯飲趙盾酒,伏甲,將攻之。 其右提彌明知之,趨登,曰:“臣侍君宴, 過三爵,非禮也。”遂扶以下。公嗾夫獒 焉,明搏而殺之。盾曰:“棄人用犬,雖 猛何為!”鬥且出。提彌明死之。
有人。 • 溜:通“霤”,指屋簷下
稽首而對曰:“人誰無過,過而能改,善 莫大焉!《詩》曰:‘靡不有初,鮮克有 終。’夫如是,則能補過者鮮矣。君能有 終,則社稷之固也,豈惟群臣賴之。又曰: ‘袞職有闕,惟仲山甫補之’,能補過也。 君能補過,袞不廢矣。”
• 過:無過,名詞,過而能改,動詞 • 焉:于此的合音。 • 靡:相當于“莫” • 克:能 • 袞職:袞,天子之服,指代天子。 • 闕:通“缺”,過失
猶不改。宣子驟諫,公患之,使鉏麑賊之。
晨往,寢門闢矣,盛服將朝。尚早,坐而假 寐。麑退,歎而言曰:“不忘恭敬,民之主 也。賊民之主,不忠;棄君之命,不信。有 一於此,不如死也。”觸槐而死。
• 驟:多次 VS 一下子(今義)
• 賊:殺害 VS 盜賊(今義)
• 假寐:打盹
• 恭敬:指其穿衣正式。
仲弓问子桑伯子。子曰:“可也,简。”仲弓曰:“居敬而行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