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设计说明书模板
课程设计说明书【范本模板】
![课程设计说明书【范本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891a48880b1c59eef9c7b426.png)
邮电与信息工程学院课程设计说明书课题名称:软件项目实训学生学号:6102040124专业班级:11测控01班学生姓名: 徐晗学生成绩:指导教师:陈希课题工作时间:2014-6—9至2014-6-22一、课程设计任务的基本要求:(1)课程设计目的:1.全面理解程序的顺序结构、选择结构、循环结构,掌握结构化程序设计的自顶向下,逐步细化,模块化的设计原则。
2.掌握C语言基础知识,灵活应用函数、指针、数组、结构体等知识进行程序设计。
3.掌握利用C语言进行程序设计的方法和技巧,提高学生综合分析和调试程序的能力.(2)课程设计总体要求:1。
采用模块化程序设计方法。
2.主菜单设计界面如下:3.子菜单界面如下:选择结构子菜单:循环结构子菜单:4。
在对应模块下完成如下功能: (1)单选择if语句:(2)双选择if语句:(3)多选择if语句:(4)switch语句(5)while循环语句(6)do—while循环语句(7)for循环语句(8)循环嵌套例如:switch语句案例界面:(3)论文部分1、学生应提交的资料:纸质《课程设计说明书》1份;课程设计报告1份。
2、课程设计报告的内容附在《课程设计说明书》后,内容包括:一、设计目的1。
全面理解程序的顺序结构、选择结构、循环结构,掌握结构化程序设计的自顶而下,逐步细化,模块化的原则。
2。
掌握C语言的基础知识,灵活应用函数、指针、数组、结构体等知识进行程序设计。
3。
掌握利用C语言进行程序设计的方法和技巧,提高学生综合分析和调试程序的能力.二、系统功能模块图(略)三、设计函数列表在C语言中每一个功能模块都对应一个函数,即由函数来实现各功能模块的具体功能,也就是建立功能模块与函数之间一一对应的关系,在编写程序时可以减少不课程设计报告一、设计目的1. 全面理解程序的顺序结构、选择结构、循环结构,掌握结构化程序设计的自顶而下,逐步细化,模块化的原则。
2. 掌握C语言的基础知识,灵活应用函数、指针、数组、结构体等知识进行程序设计.3.掌握利用C语言进行程序设计的方法和技巧,提高学生综合分析和调试程序的能力。
课程设计说明书模板
![课程设计说明书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a3752ff7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aa.png)
课程设计说明书模板课程设计说明书1. 课程名称:[填写课程名称]2. 课程设计目的:[填写课程设计的主要目的和需求]3. 课程设计目标:[填写课程设计的具体目标]4. 课程大纲:[填写课程的大纲,包括每个单元的主题、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价方式等]5. 教学资源:[列举所需的教学资源,如教科书、参考书、多媒体设备等]6. 教学活动:[列举每个单元的教学活动,包括课堂讲解、实验、讨论、小组活动等]7. 评估方式:[说明课程的评估方式,包括考试、作业、项目等]8. 教学团队:[介绍教学团队的成员,包括主讲教师、助教等]9. 课程进度安排:[设置每个单元的教学时间,包括预计的课程开始和结束日期]10. 教学参考文献:[列举可供参考的教学资料和文献]11. 补充说明:[如有任何额外的补充说明,请在此处填写]以上是一个简单的课程设计说明书模板,具体的内容根据课程的实际需求进行填写和修改。
12. 课程设计背景:[解释为什么设计此课程,背景资料和理由等]13. 教学目标细化:[具体阐述每个单元的教学目标,并且可分为知识、技能和态度等层面]14. 教学方法和策略:[详细描述采用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如讲授、案例分析、小组合作等]15. 教学评估标准:[明确课程评估的标准和要点,例如针对知识理解的测验、技能表现的评估等]16. 教学资源准备:[具体说明所需的教学材料、设备、实验器具等,以及相关的采购和准备工作]17. 学习支持与辅助:[列举可提供给学生的学习支持和辅助资源,如电子教学平台、辅导手册等]18. 教学组织和管理:[描述课堂组织和管理的方式,包括上课时间、课堂纪律、小组分工等]19. 教学团队角色职责:[详细说明教学团队中各成员的角色职责,包括主讲教师、助教、辅导员等]20. 课程进度和时间安排:[具体列出每个单元的教学时间安排,包括每周课时数、教学时间分配等]这些补充内容可以根据课程的具体要求和设计者的个人情况进行修改和适应,以更好地满足教学需求和目标。
课程设计说明书范文格式
![课程设计说明书范文格式](https://img.taocdn.com/s3/m/e01ba06d168884868762d612.png)
华北理工大学轻工学院课程设计说明书题目学部:专业:班级:姓名:指导教师:2015 年月日第1章绪论 (1)1.1在线考试的现状 (1)1.1.1 在线考试在国外的发展状况 (1)1.1.2 在线考试在国内的发展状况 (1)1.1.3 当前在线考试系统的特征 (1)1.2组卷算法的现状 (2)1.3.本课题的来源 (2)1.4本文主要内容 (2)第2章组卷算法与题库的研究 (3)2.1组卷算法理论 (3)2.1.1随机选取法和回溯试探法 (3)2.1.2 遗传算法 (3)2.2在线考试系统的组卷算法 (3)2.2.1 组卷算法的确定 (3)2.2.2组卷参数定义 (4)2.2.3 基于遗传算法的组卷算法设计 (4)2.3题库基础理论 (5)2.3.1 题库发展 (5)2.3.2 题库的概念 (5)2.3.3 题库的特征 (5)2.3.4 题库的建设理论 (5)2.3.5题库建设步骤 (5)2.4在线考试系统的题库建设方案 (5)2.4.1 在线考试系统的题库建设步骤 (6)2.4.2 题库管理系统框架 (6)2.4.3 题库管理设计方案 (6)第3章在线考试系统的需求分析和设计 (7)3.1系统需求分析 (7)3.1.1 系统功能分析 (7)3.1.2系统的数据流图 (7)3.2系统概要设计 (7)3.2.1 系统功能模块的划分 (7)3.2.2 在线考试系统的主流程图 (7)3.2.3数据库设计 (7)3.3系统详细设计 (8)结论 (9)参考文献 (10)第1章绪论1.1 在线考试的现状1.1.1 在线考试在国外的发展状况大约1997年初,国外开始出现支持网上教学的系统和平台,近年来层出不穷。
国外大多数系统侧重于网上的课程开发、课程管理、学生历史记录等方面,对教学过程提供全面有效但是比较基础的支持,也有一些系统重视教学活动的设计,如提供对不同教学模式的教学实施方便性的支持。
美国的NTU英国的pen College都是十分典型的网络教育示例。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范例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范例](https://img.taocdn.com/s3/m/38b4093b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19.png)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范例
一、项目简介
本项目是一门机械设计课程,主要内容包括:计算机辅助设计与仿真、轴承应用、机械结构设计、焊接技术与结构分析、机械应用与传动机构综
合设计等,目的在于通过实验课程,为学生培养良好的机械设计能力,使
学生具备从设计、制造到利用的能力。
通过本课程,学生将学习到机械设
计的方法和流程,对机械设计和制造有深入了解。
二、课程目标
1、教会学生如何实现机械设计过程中的软件应用,并熟悉软件工具
的使用;
2、使学生掌握机械设计流程,包括机械结构设计,机械元件及材料
等的选择和应用;
3、学习机械设计制造中的焊接技术及结构分析,理解机械传动机构
的工作原理及其各种组件;
4、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能够独立或小组设计
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大纲
1、计算机辅助设计与仿真:教会学生使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进
行机械结构参数化定义、机械结构能力仿真与验证;
2、轴承应用:了解轴承的类型及应用,学习轴承选型、轴承安装、
润滑、清洁与检测等;。
课程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
![课程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718e3659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02dae41.png)
课程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XX学科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运用XX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具体来说,知识目标包括:1.掌握XX学科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2.了解XX学科的发展趋势和应用领域。
技能目标包括:1.能够运用XX知识解决实际问题;2.具备XX学科的基本实验技能。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包括:1.培养学生对XX学科的兴趣和热情;2.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创新思维和科学精神。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XX学科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以及实际应用案例。
具体安排如下:第一章:XX学科概述1.1 XX学科的定义和发展历程1.2 XX学科的应用领域和前景第二章:XX基本原理2.1 XX原理的提出和证明2.2 XX原理的应用案例第三章:XX方法与应用3.1 XX方法的原理和步骤3.2 XX方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第四章:XX学科的发展趋势4.1 XX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4.2 XX学科的未来发展方向三、教学方法为了实现课程目标,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等。
具体安排如下: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掌握XX学科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2.讨论法:引导学生针对实际问题进行思考和讨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案例,使学生了解XX方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4.实验法: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科学精神。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本课程将利用多种教学资源,包括教材、参考书、多媒体资料和实验设备等。
具体安排如下:1.教材:选用国内权威出版的XX学科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科学的学习资料;2.参考书:推荐学生阅读相关领域的经典著作和最新研究论文,拓展知识面;3.多媒体资料:利用课件、视频等多媒体资源,丰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4.实验设备:配备必要的实验设备,为学生提供动手实践的机会,培养实验技能。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模板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19aa508b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e3.png)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模板一、课程背景化工原理是化学工程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是学生打下化工理论基础的重要课程之一。
本课程旨在系统地介绍化工原理的基本理论和应用,帮助学生建立化工原理的相关知识体系,为日后的专业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二、课程目标1.理解化工原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掌握化工原理的基本计算方法和理论模型;3.能够应用化工原理的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4.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三、课程内容1.化工原理的基本概念a.化工原理的定义和基本概念b.化工原理的基本原理和规律c.化工原理的相关学科和领域2.物质的结构与性质a.物质的基本结构和性质b.物质的相态变化与热力学c.物质的组成与性质的关系3.热力学基础a.热力学基本定律和概念b.热力学过程的基本方程和计算方法c.热力学的应用和工程实践4.化工原理的传质与分离a.传质的基本概念和理论b.分离过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c.分离设备的设计和应用5.反应工程基础a.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和动力学b.反应器的类型和设计原则c.反应工艺的应用和优化6.流体力学基础a.流体的基本性质和流动规律b.流体的流动类型和应用c.流体力学在化工领域的应用四、教学方法1.理论讲授:通过讲授化工原理的基本概念、理论和计算方法,帮助学生建立起扎实的理论基础。
2.课堂互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提问,促进学生对化工原理的深入理解。
3.实践教学:引导学生参与化工实验和工程设计,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的综合分析和表达能力。
五、课程评估1.平时表现:包括课堂参与情况、作业完成情况等。
2.中期考试:包括对化工原理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的考核。
3.期末考试:总结对整门课程的掌握情况,包括理论知识和应用能力的考核。
六、教材1. 《化工原理导论》,作者:王明华,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2. 《化工原理》,作者:张三,出版社:化学出版社七、课程作业1.每周布置相关的课后习题,加强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教学课程设计说明书模板
![教学课程设计说明书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085def87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3a.png)
教学课程设计说明书模板一、项目概述本教学课程设计说明书模板旨在为教师在设计课程时提供指导和参考。
通过本模板,教师可以详细说明课程的目标、内容、教学方法、评估方式等关键要素,为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提供指导。
二、项目目标本项目的主要目标是设计一门符合教学要求的课程,以达到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提高学习能力的目标。
通过科学合理的教学课程设计,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使学生能够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课程内容1. 课程介绍:简要介绍课程的背景和意义,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学习动机。
2. 教学目标:明确课程的教学目标,包括知识、能力和素养的培养目标。
3. 课程大纲:详细列出课程的各个单元或模块,每个单元或模块包括的主题、目标、内容和学时等。
确保课程设计合理有序,能够覆盖所需的知识点和技能。
4. 教学方法:结合具体的课程内容和教学目标,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如讲授、示范、讨论、实验、小组活动等,以促进学生的积极参与和主动探究。
5. 教学资源:列举所需的教具、实验器材、参考书籍等教学资源,确保教学过程顺利进行。
6. 评估方式:明确课程的评估方式,包括作业、考试、实验报告等。
要求评估方式与课程目标相匹配,能够全面、准确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四、教学安排1. 课程周期:确定课程的教学周期,包括总学时和每周学时。
2. 教学进度:安排具体的教学进度表,每个单元或模块的学时安排和重点内容。
3. 课堂活动:设计每堂课的教学活动和教学方法,保证活动的多样性和趣味性,增加学生的参与度。
4. 作业布置: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能力水平,合理布置各类作业,以巩固和拓展学生的学习成果。
五、教学评价1. 评价标准:明确课程的评价标准,包括知识理解、能力应用、思维发展、实践操作等方面。
2. 评价方法:选择合适的评价方法,如考试、实验报告、项目展示等,以客观、公正、全面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3. 评价周期:确定课程的评价周期,包括阶段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课程设计说明书模板 - 副本 八种声音发生器
![课程设计说明书模板 - 副本 八种声音发生器](https://img.taocdn.com/s3/m/8dbc6c88680203d8ce2f2458.png)
哈尔滨工业大学华德应用技术学院课程设计说明书设计题目:八种声音发生器系别:应用电子与通信技术系班级:0892222学生姓名:张玉才指导教师:邢彦辰成绩:__________________年月日课程设计任务书指导教师:年月日目录第一章绪论1.1设计要求。
3 1.2设计题目和设计指标。
3 1.3电路的功能。
.4 第二章八种声音发生器的电路设计2.1 硬件组成。
52.2 发生器原理图和方框图。
52.3 主要元件的选择介绍。
62.4 各单元电路的原理及理论计算。
72.4.1 计数器电路。
72.4.2 多谢振荡器电路。
72.4.3 反相器电路。
72.4.4驱动电路。
72.4.5 蜂鸣器。
7 第三章整机电路的原理和功能3.1 电路的工作原理图。
83.2 电路的工作原理。
8 3.3 电路的实现功能。
9 3.4 电路整体设计布局。
10 第四章电路的组装调试4.1整机电路安装。
114.2注意事项。
134.3整机电路的布线与接地问题。
454.3.1布线原则。
454.3.2关于接地问题。
464.4整机电路调试。
474.5 COMS使用注意事项。
48 结论。
1 心得与体会。
16 致谢。
20 参考文献。
21 附录。
22第一章绪论现在是一个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各行各业突飞猛进的发展让人们应接不暇。
而电子行业尤为突出,电子行业的精英层出不穷,集成芯片的出现取代了复杂的分立元件使电路变得简单从而成本也降低了。
从而证明了我国的IC行业发展之迅速。
最为一名当代电子专业大学生。
我们应该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学好理论知识,积极动手制作一些电子电路,扎实巩固理论知识。
用能力来武装自己。
1.1 设计要求八种声音发生器使用了CC4518,CD4097,CC4069,CC4011S 四块集成电路及一些外围电路组成。
要求电路每按一次按键,蜂鸣器发出不同的声音,即发生间隔为1秒。
CC4518是一个双BCD 加法计数器,CD4097是一个双八选一模拟开关,CC4069集成四个非门,CC4011集成了四个与非门,具体细节在后面的章节中在具体介绍.1.2 设计题目和设计指标1.2.1 设计题目:八声报警发生器。
说明书模板
![说明书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8eb04e0b76c66137ee061942.png)
苏州市职业大学课程设计说明书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年月日至年月日共周院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系主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教研室主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指导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目录特别注意,打开视图菜单-文档结构图观察文档结构。
本模板仅说明格式,内容由个人自己完成。
目录 (2)一、课程设计的目的与要求 (3)二、题目说明 (3)2.1开发背景 (3)2.2开发工具介绍 (3)三、硬件方案 (4)3.1硬件设计 (4)3.2电路原理图 (4)四、软件设计 (4)4.1 模块划分 (4)4.2 模块结构图 (5)4.3 **模块 (5)五、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6)六、课程设计总结 (6)七、参考文献 (6)附录(源程序代码) (7)一、课程设计的目的与要求(正文为宋体,五号字行间距为21)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二、题目说明(正文为宋体,五号字行间距为21)题目参照任务书中有关描述2.1开发背景………(基于什么样的开发背景、小组分工、建设目标及必要性等总体说明)2.2开发工具介绍三、硬件方案3.1硬件设计(主要内容包括:主控MCU、键盘、数码管、硬件模块结构图的具体说明)3.2电路原理图四、软件设计4.1 模块划分4.2 模块结构图4.3 **模块………用流程图说明具体实现(还可以截一些界面图来辅助说明实现了什么功能,以证明功能实现了)。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模板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3ee40c28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995ab7e.png)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模板化工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模板一、设计目的与意义本次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旨在通过实践操作,加深学生对于化工原理的理解与应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次设计,学生将能够熟悉常见的化工流程图、能够进行物质平衡计算,并能够运用化工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二、设计内容与要求1.设计名称:某化工厂生产甲醇的流程设计。
2.设计要求:根据给定的原料、产物及反应条件,确定该化工厂甲醇生产的最佳流程,并进行流程图绘制、物质平衡计算及能量平衡计算。
三、设计步骤1.确定反应方程式:根据给定的原料及产物,确定甲醇的生产反应方程式。
2.绘制流程图:根据甲醇生产的反应方程式,绘制甲醇生产过程的流程图,并标注每个单元操作的名称、输入输出物流等。
3.进行物质平衡计算:根据给定的原料及产物的摩尔数或质量数,以及反应方程式,进行物质平衡计算,并验证总摩尔数或质量数是否平衡。
4.进行能量平衡计算:根据每个单元操作的能量输入输出情况,以及反应热等热力学参数,进行能量平衡计算,并验证能量是否平衡。
5.进行流程改进:根据物质平衡和能量平衡的结果,对流程进行改进,并分析改进后的流程对产品质量和产量的影响。
四、设计要点1.反应方程式的确定:需要根据甲醇的生产原料及产物,确定合适的反应方程式,并考虑到反应的热力学条件,如反应热、反应速度等。
2.流程图的绘制:应该清晰明了,标注每个单元操作的名称、输入输出物流及流程中存在的能量交换。
3.物质平衡计算:在计算过程中,需要准确、细致地考虑每个单元操作中输入物流和输出物流的变化情况,确保物质平衡的准确性。
4.能量平衡计算:要考虑到每个单元操作中的能量输入输出情况,以及反应热等热力学参数的影响,确保能量平衡的准确性。
5.流程改进分析:需要根据物质平衡和能量平衡的结果,对流程进行改进,并分析改进后的流程对产品质量和产量的影响,提出相应的优化建议。
五、设计结果与总结通过本次化工原理课程设计,可以得到甲醇生产的最佳流程,并得到相应的物质平衡计算和能量平衡计算结果。
课程设计说明书模版.pptx
![课程设计说明书模版.pptx](https://img.taocdn.com/s3/m/99dfb8c6b84ae45c3a358c74.png)
2.2 原始资料 (1)建筑物修建地区:长春 ,冻土深度:1.7m (2)气象资料:查阅《规范》及相关手册 (3)土建资料:建筑平面图(首层平面图、标准层平面图)
(4)该大楼以城市给水管网作为水源,市政给水管道位于建筑左侧的街道下,管 径为 DN300,市政管网常年可用水头为 28mH2O,管道埋深为室外地平下 2.30m。该城市 排水管网为污废水合流制排水系统,管径 DN400,管道敷设在室外地平下 3.6m。
3.3 设计计算书
-1-
一寸光阴不可轻
用统一的 A4 纸打印装订成册;包括:设计题目、目录、设计原始资料、方案确定、绘 制草图、流量计算、水力计算等
-2-
一 寸 光 阴 不 可轻
第2章 长春某住宅工程设计计算
1. 课程设计目的
长春某住宅楼
2. 设计依据
一、供水方案的选择 1. 直接给水方式: 优点:由室外给水管网直接供水,是最简单、最经济的给水方式,系统简 单,可以充分利用室外管网的压力,节约能源。 缺点:系统内部无贮备水量,室外管网停水时室内立即断水。 适用条件:当室外管网的水压水量能经常满足用水要求建筑内部给水无特殊要 求时,采用此方式。 2. 设水泵、水箱联合给水方式: 优点:水泵能及时向水箱供水,可缩小水箱的容积,又因水箱的调节作 用,水泵出水量稳定,能保持在高效区运行。
4. 因为采用 PPR 塑料管所以不用采取防腐措施
2.3 设计内容及设计步骤
1、生活给水设计标准与参数的确定及用水量的计算 该建筑共六层,有两个单元,每层两户,住宅每户人口 3.5 人,该建筑共 84 人,用水定额 150L/(人·d),小时变化数 Kh 取 2.5,用水小时数 T 取 24 小 时。 2、室内给水管网水力计算 选用公式: 选自《建筑给水排水工程》P35 (1)最大用水时卫生器具给水当量平均出流概率: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模板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b586d962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fa.png)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模板课程名称:化工原理课程类型:必修课学时安排:36学时一、课程目标本课程的目标是使学生了解化工原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学习化工工艺流程的基本知识和技术,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化工问题的能力,为学生今后从事化工工程和科研工作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二、教学内容1.化工原理概论本部分将介绍化工原理的基本概念、发展历史和研究领域,引导学生对化工原理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2.物质结构和性质主要介绍物质的基本结构和性质,包括物质的结构与成分、物质的物态变化和物质的性质分类等内容。
3.化工热力学本部分将介绍化工系统的热力学基本原理,包括热力学基本概念、热力学过程和热力学循环等内容。
4.化工动力学本部分将介绍化工系统的动力学基本原理,包括化学反应动力学、传质动力学和热量传递动力学等内容。
5.化工工艺流程主要介绍化工工艺流程的基本知识和技术,包括化工原料的选取和加工、化工设备的设计和运行管理等内容。
6.化工安全与环保本部分将介绍化工生产中的安全与环保知识,包括化工安全管理、化工事故预防和环境污染治理等内容。
7.实验教学本部分将安排一定数量的实验教学课时,学生将进行有关化工原理的实验操作,加强化工原理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三、教学要求1.熟练掌握化工原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了解化工工艺流程的基本知识和技术。
2.具备运用化工原理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备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3.具备一定的化工安全与环保意识,了解化工生产中的安全与环保知识,具备一定的事故预防和环境污染治理的知识和技能。
四、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讲授、实验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在讲授过程中,主要采用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和互动讨论等教学方法。
在实验教学中,将引导学生进行化工原理的实验操作,加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五、教材主要教材:《化工原理导论》(第二版)蒋立兴著,化学工业出版社辅助教材:《化工原理实验教程》(第三版)张明著,高等教育出版社六、教学评估本课程的成绩评定将综合考虑平时表现、作业情况、实验报告和期末考试成绩。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范文)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69704b56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9d31514.png)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范文)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
一、课程设计目的和意义。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是机械工程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旨在培养学生的机械设计能力和创新意识。
通过本课程设计,学生将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提高实际设计能力,为将来从事机械设计相关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设计内容。
1. 课程设计主题,设计一个具体的机械产品或零部件,要求包括结构设计、材料选择、工艺制造等方面。
2. 设计要求,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的机械设计理论和知识,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设计,考虑产品的功能性、可靠性、经济性等因素。
3. 设计步骤,包括需求分析、方案设计、详细设计、制图和工艺分析等环节。
4. 设计报告,学生需要撰写完整的设计报告,包括设计依据、设计过程、设计结果和分析等内容。
三、课程设计流程。
1. 课程设计立项,确定课程设计题目、要求和流程,指导学生进行课程设计。
2. 学生选题,学生根据自身兴趣和专业方向选择设计题目,并向指导老师提交选题申请。
3. 中期检查,指导老师对学生的设计方案进行中期检查,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
4. 设计完成,学生完成设计并撰写设计报告。
5. 最终评定,老师对学生的设计成果进行评定,并给予成绩和评价。
四、课程设计评价标准。
1. 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和创新性。
2. 设计报告的完整性和规范性。
3. 设计成果的实用性和可行性。
4. 学生在设计过程中的表现和态度。
五、课程设计要求。
1. 学生要熟练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2. 学生要具备一定的工程制图和计算能力。
3. 学生要注重团队合作和创新意识。
4. 学生要按时完成设计任务,并保质保量地完成设计报告。
六、课程设计的意义和影响。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是机械工程专业的一项重要实践环节,通过本课程设计,学生将提高自身的设计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为将来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同时,本课程设计也是对学生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的一次考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
课程设计完成情况说明书
![课程设计完成情况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d427a9b6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0e.png)
课程设计完成情况说明书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XX学科的基本知识,理解XX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学精神。
具体分为以下三个部分:1.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XX学科的基本知识,了解XX学科的发展历程,理解XX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
2.技能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原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学精神。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认识到XX学科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增强学生对XX学科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根据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XX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介绍XX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帮助学生建立XX学科的知识体系。
2.XX学科的发展历程:介绍XX学科的历史发展,使学生了解XX学科的演变过程,培养学生的历史观念。
3.XX学科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通过实例分析,使学生了解XX学科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4.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安排相应的实验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学精神。
三、教学方法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本课程将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掌握XX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
2.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学精神。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现实生活中的案例,使学生了解XX学科在实际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4.实验法:通过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学精神。
四、教学资源为了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本课程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学习资料。
2.参考书:提供相关的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视野。
3.多媒体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生动性。
课程设计说明书
![课程设计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fca1ee40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ab.png)
课程设计说明书格式
一、课程设计说明书的内容
1.目录
2.设计任务书
3.导杆机构的运动分析及验算
4.导杆机构的动态静力分析及验算
5.飞轮设计
6.设计小结(本设计的优缺点、改进意见和课程设计的体会)
7.参考资料目录
二、课程设计说明书封面格式(A4幅面)
三、设计说明书书写示例(A4幅面)
四、其他要求
1.设计说明书要求论述清楚,文字精炼,计算准确,书写工整。
2.设计说明书用黑色或蓝色墨水笔按一定格式书写,采用统一格式的封面,装订成册
3.设计说明书其他格式要求,自行参考《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指导书》。
综合课程设计设计说明书
![综合课程设计设计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f8187c88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c2.png)
综合课程设计设计说明书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掌握课程相关的基本概念和理论知识,如XX概念、XX原理等。
2. 学生能理解课程内容与其他学科知识的联系,形成跨学科的知识体系。
3. 学生能了解课程内容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技能目标:1. 学生能通过课堂讨论、小组合作等方式,提高问题分析和解决能力。
2. 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完成课程相关的实践活动,如实验操作、案例分析等。
3. 学生能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收集和整理课程相关的学习资料,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对课程内容产生兴趣,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增强学习的内驱力。
2. 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学会尊重和理解他人。
3. 学生通过课程学习,认识到所学知识对社会和个人的价值,培养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综合课程,旨在通过跨学科的学习,提高学生的知识综合运用能力和实践能力。
学生特点:本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认知基础和学习能力,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但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有待提高。
教学要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关注学生个体差异,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课程基础知识:涵盖课本第1章至第3章,介绍基本概念、原理和公式,如XX原理、XX公式等,为学生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
2. 跨学科知识融合:结合课本第4章,将课程内容与其他学科知识相融合,如数学、物理等,提高学生知识综合运用能力。
3. 实践活动:依据课本第5章,设计课程相关的实践活动,如实验操作、案例分析等,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4. 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参考课本第6章,教授学生如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如互联网、数据库等,收集和整理课程相关资料,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5. 课堂讨论与小组合作:围绕课本第7章,组织课堂讨论和小组合作活动,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模具课程设计说明书
![模具课程设计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d320839a48d7c1c709a14545.png)
模具课程设计说明书篇一:模具因材施教说明书模板+课程设计(说明书)题目: 冲裁件设计学生姓名:学号 :专业 :金属资料工程指导教师 :吴敏、邹隽、余海洲评阅教师 :吴敏、邹隽、余海洲达成日期: 2021 年 1 月 18 日目录第一章设计任务. .3第二章选定确立工艺方案及模具构造为形式3 2.1冲压工艺解析..32.2冲压工艺路线图确实定4第三章模具整体构造的设计.. 53.1模具种类确实定53.2定位方式的选择53.3卸料装置的选择53.4导向装置确实定5第四章排样图设计.64.1排样有关尺寸的计算.64.2绘制排样图6第五章主要工艺计算75.1压力中心的计算75.2冲压力的计算.. .85.3组织工作部件刃口尺寸计算10第六章主要部件构造尺寸的观点设计106.1凹模构造的设计..116.2冲孔凸模构造的设计126.3凸凹模构造的设计13 6.4定位部件的设计146.5弹簧的设计146.6凸凹模尺寸确立.. (17)6.7卸料螺钉的设计.... .176.8卸料装置的设计 (17)6.9模柄确实定..... ... .176.10上垫板确实定... . . (17)6.11刚性推件装置确实定.. (17)6.12凸模固定板确实定.. ... . .176.13凸凹模固定板确实定.. ... . 18第七章模架及其余部件的设计19第八章冲压设施的采纳208.1压力机的选择. 208.2模具的闭合高度的计算 (21)第九章固定方式确实定229.1凸和凹模的固定... . (22)9.2确立装置基准 (23)第十章绘制模具装置图... . . (24)第一章设计任务冲压手工及模具设计(机械部件见附图)第二章确立工艺方案及模具构造形式2、1 冲压工艺解析1、(1) 部件资料、尺寸公差要求此工件资料为 45 钢,拥有优异的冲压灵巧性,合适冲裁。
(2)部件尺寸精度工件构造相对简单,只有落料和冲孔两个研磨。
课程设计说明书模板
![课程设计说明书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5c6b5eecfc4ffe473368abf1.png)
五、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论文〕撰写标准(一)说明书〔论文〕格式说明书〔或论文〕手写、打印均可,手写要用统一的课程设计用纸,用黑或兰墨水工整书写,打印用5号字,16K纸,上下左右各留20mm。
(二)说明书〔或论文〕结构及要求1.封面封面包括:题目、院系、班级、学生签字、指导教师签字及时间2.任务书3.摘要摘要是对论文〔设计说明书〕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要求扼要说明研究工作的目的、主要材料和方法、研究结果、结论、科学意义或应用价值等,是一篇具有独立性和完整性的短文,摘要中不宜使用公式、图表以及非公知公用的符号和术语,不标注引用文献编号。
〔100-200字概括〕关键词应为反映论文主题内容的通用技术词汇,一般为4个左右,一定要在摘要中出现。
4.目录目录要层次清晰,要给出标题及页次,目录的最后一项是无序号的“参考文献资料”。
5.正文正文应按目录中编排的章节依次撰写,要求计算正确,论述清楚,文字简练通顺,插图简明,书写整洁。
文中图、表及公式不能徒手绘制和书写。
6.参考文献〔资料〕参考文献必须是学生在课程设计中真正阅读过和运用过的,文献按照在正文中的出现顺序排列。
各类文献的书写格式如下:〔1〕图书类的参考文献序号作者名·书名·〔版次〕·出版单位,出版年:引用部分起止页码。
〔2〕翻译图书类的参考文献序号作者名·书名·译者·〔版次〕出版单位,出版年:引用部分起止页码。
〔3〕期刊类的参考文献序号作者名·文集名·期刊名·年,卷〔期〕:引用部分起止页码。
六、课程设计答辩答辩是课程设计中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通过答辩可使学生进一步发现设计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搞清尚未弄懂的、不甚理解的或未曾考虑到的问题,从而取得更大的收获,圆满地到达课程设计的目的与要求。
对于有些课程亦可不答辩,而采用其他形式来考核。
附课程设计参考模板课程设计〔学年论文〕说明书课题名称:学生学号:专业班级:学生:学生成绩:指导教师:课题工作时间:至黄山学院教务处制课程设计评审标准〔指导教师用〕黄山学院****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目录一、************ (2)二、************ (2)三、****************************** (3)四、********************** (3)五、六、七、八、九、十、设计小结 (17)参考资料 (17)【摘要】【关键词】〔正文部分:论文正文部分包括:绪论〔或前言、序言〕、论文主体及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