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悸

合集下载

中医内科学__第2章第一节心悸

中医内科学__第2章第一节心悸

九、病案分析
女,49岁,因惊吓而心悸半月。 半月前因突受惊吓而发心悸,惊惕不安,
自服舒乐安定心悸未见明显改善,遂来就 诊。现症见:心悸,坐卧不安,善惊易恐, 少寐多梦易惊醒,舌质淡,苔薄白,脉细 弦。T 36.5℃ , P 80次/分, R 18 次/分, BP 130/80mmHg。神志清楚,精神不振,HR 80次/分,偶可闻及早搏,各瓣膜未闻及病 理性杂音。ECG示:室性早搏。
(一)、诊断要点
1.临床特征:自觉心慌不安,心跳剧烈,不能自主, 心搏异常,或快速,或缓慢,或心跳过重,或忽跳忽 止,呈阵发性或持续不解,伴有胸闷不舒,易激动, 心烦、少寐、多汗、颤动、头晕乏力。中老年发作频 繁者,可伴心胸疼痛、甚则喘促、肢冷汗出、或见晕 厥。
2.病史:中老年常见,发作常由情志刺激、惊恐、紧 张、劳倦过度、饮酒饱食等因素而诱发。
7.痰火扰心
主症:心悸时发时止 兼症:受惊易发作,烦躁不安,失眠多梦,口干
苦,大便秘结,小便短赤 舌脉象:舌红苔黄腻,脉弦滑
病机:痰火扰心,心神不安 治法:清热化痰,宁心安神 。 方药:黄连温胆汤加减。 (清心降火,化痰和 中)
六、中医适宜技术
(一)单方验方
1.心悸而脉数或促者:苦参煎剂 2.心气、心血亏虚之心悸:定心汤 3.各种心悸而脉数者:朱砂0.3g,琥 珀0.6g,每日2次,吞服
(二)中成药
1.心悸气血亏虚者:珍合灵片、养心定悸口 服液 2.肾阴亏虚者:定心丸、六味地黄丸 3.心阳不振者:心荣口服液 4.气阴两虚:西洋参含片、参脉饮 5.气滞血瘀者:心可舒片、心宁片
(疗法 3.穴位注射疗法
九、病案分析
女,49岁,因惊吓而心悸半月。 半月前因突受惊吓而发心悸,惊惕不安,

中医内科学-心悸

中医内科学-心悸

【诊断与鉴别诊断】
一、 诊断



1.自觉心跳异常,或快或慢,或跳动过重,或忽跳忽止 ,呈阵发性或持续不解,神情紧张,心慌不安,不能自 主。 2.伴有胸闷不舒,易激动,心烦寐差,颤抖乏力,头晕 等症。中老年患者,可伴有心胸疼痛,甚则喘促,汗出 肢冷,或见晕厥。 3.可见数、促、结、代、缓、沉、迟等脉象。 4.常由情志刺激如惊恐、紧张,及劳倦、饮酒、饱食等 因素而诱发。
中医内科学——心系病证
心悸
心悸
概述 病因病机 诊断鉴别诊断 辨证论治 预防调护
结语
临证要点
【概 述】
一、定义
心悸:患者自觉心中悸动,惊惕不安,甚 则不能自主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病证。临床一 般多呈发作性,每因情志波动或劳累过度而 发作,常伴胸闷、气短、失眠、健忘、眩晕、 耳鸣等症。病情较轻者为惊悸,病情较重者 为怔忡,可呈持续性。
三、讨论范围
心律失常 : 心 动 过 速 、
心动过缓、期前收缩、心 房颤动或扑动、心悸为主 症房室传导阻滞、病态窦 房结综合征、预激综合征
心功能不全、心肌炎、
心悸为主症
一部分神经官能症
【病因病机】
一、病因
1.体虚劳倦 2.七情所伤 3.感受外邪 4.药食不当
二、病机
(一)心悸的病位在心,与肝、脾、肾、肺四脏密 切相关。 心之气血不足——心失滋养,搏动致乱。 心阳虚衰——血脉瘀滞,心神失养。 肾阴不足——不能上制心火,水火失济,心肾 不交。 肾阳亏虚——心阳失于温煦,阴寒凝滞心脉。 肝失疏泄——气滞血瘀,心失条达,心脉运行 不畅。 脾胃虚弱——气血乏源,宗气不行,血脉凝留。 脾失健运——痰湿内生,扰动心神。 热毒犯肺——肺失宣肃,血运失常。 肺气亏虚——不出心悸病因不外“气虚”、 “痰饮”两端。 《丹溪心法·惊悸怔忡》提出责之虚与痰的理论。 《医学正传·惊悸怔忡健忘证》对惊悸、怔忡的区 别与联系有详尽的描述,曰:“怔忡者,惊悸者心 中惕惕然动摇而不得安静,无时而作者是也;惊悸 者,蓦然而跳跃惊动,而有欲厥之状,有时而作者 是也。” 《医林改错》重视瘀血内阻导致心悸怔忡。

心悸名词解释

心悸名词解释

心悸名词解释心悸是指人在平静状态下突然感到心跳加速、心脏跳动剧烈或跳动不规律的感觉。

心悸一般是由情绪紧张、运动过度、负重过度、疲劳过度、过度用力、用力排便、过于兴奋、疾病等引起的。

心悸常常和紧张、焦虑、恐惧、压力大等情绪有关,这是因为情绪激动会引起交感神经兴奋,加速心跳。

心悸还可以是某些药物或物质的副作用,如咖啡因、可乐、酒精、尼古丁等。

此外,一些疾病也会引起心悸,如心律失常、贫血、甲亢、心肌炎等。

心悸的症状主要表现为心跳加快、加剧或不规律。

病人通常会感到心脏跳动得很厉害,甚至可以感到心脏跳出胸膛。

除了心跳加快外,心悸还可能伴随着其他症状,如头晕、胸闷、气短、出汗、耳鸣、失眠等,这些症状往往会加重患者的不适感。

心悸的治疗方法包括调整饮食习惯、改变生活方式、减少压力、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适度运动等。

此外,如果心悸是由其他疾病引起的,需要对原发病进行治疗。

在日常生活中,预防心悸的方法包括:1. 避免咖啡因和刺激性食物:咖啡、茶、可乐等含有咖啡因的饮料和辣椒、姜、蒜等刺激性食物会刺激神经系统,加速心跳,因此应尽量避免摄入。

2. 合理安排饮食:保持饮食均衡,含有适量的维生素和矿物质。

补充富含维生素B和铁的食物,如瘦肉、禽蛋、豆制品等,可预防贫血引起的心悸。

3. 注意休息:避免过度疲劳和过度用力,合理安排工作与休息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

4. 控制情绪:避免情绪激动、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学会放松身心,保持平静。

5. 适量运动:进行适量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游泳等,可以增加心脏的耐力,降低心悸的发生率。

6. 停止吸烟和饮酒:尼古丁和酒精会刺激心脏,导致心悸症状,因此应戒烟戒酒。

总之,心悸作为一种常见的症状,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

如果心悸症状严重或持续时间较长,建议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和治疗。

此外,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理状态也有助于预防心悸的发生。

心悸怎么读

心悸怎么读

心悸怎么读
心悸的拼音是:īnjì。

心悸是中医病证名,是因外感或内伤,致气血阴阳亏虚,心失所养;
或痰饮瘀血阻滞,心脉不畅,引起以心中急剧跳动,惊慌不安,甚则不能
自主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心脏常见病证。

心悸的例句:
1、第一眼瞥去,那模样是令人心悸的孤独。

2、忍住不让你看见,我泪如泉涌的模样,把心生的忧伤弥漫,将离
愁的情绪变迁,一次次穿透柔软的心悸。

3、对于犯罪最强有力的约束力量不是刑罚的严酷性,而是刑罚的必
定性。

因为,即便是最小的恶果,一旦成了确定的,就总令人心悸。

4、日子过得很闲散,优哉游哉,没有任何坏事情发生,没有任何的
坏人出现。

最大的劲敌莫过于"懒惰"二字,因为知道天始终是要酬勤的,所以总是心悸。

5、她坐在那里,他站得很近,在那一刹那间,他好像是立在一个美
丽的深潭的边缘上,有一点心悸,同时心里又感到一阵阵的荡漾。

心悸的名词解释

心悸的名词解释

心悸的名词解释心悸是指人在安静状态下或是在剧烈运动或紧张情绪后,感到心跳加速、有规律或不规律地快速跳动的不适感受。

心悸是一种常见的症状,可以是暂时性的,也可以是长期存在或经常反复发生。

心悸是由于心脏收缩和舒张过程中的节律性失调或不协调引起的。

心脏是泵血的主要器官,其动作由电信号调控。

当心脏收到来自大脑的电信号刺激时,心脏肌肉收缩,泵出含氧血液给身体各个部位。

然后,心脏肌肉放松,让心脏充满氧气。

如果心脏的电信号发生紊乱,可能会导致心脏跳动速度和节律的改变,从而引起心悸。

引起心悸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包括:1. 心脏疾病:心脏病、心绞痛、心肌炎等疾病可以导致心脏节律异常,进而引起心悸。

2. 精神紧张:焦虑、恐惧、紧张等情绪状态会引发交感神经兴奋,导致心跳加快,出现心悸的感觉。

3. 药物或物质:某些药物(如兴奋剂、抗生素等)或是饮食中的咖啡因、酒精等物质,也可能会导致心脏节律异常,从而引起心悸。

4. 身体活动:剧烈的体力活动、运动过度或是长时间的久站久坐,都可能使心脏负荷过多,导致心悸的发生。

5. 其他疾病:贫血、甲状腺功能异常、心律失常等疾病,也可能导致心悸。

针对心悸的治疗方式取决于其原因,其中包括:1. 针对心脏疾病的治疗:对于由心脏疾病引起的心悸,需要进行针对性的治疗,如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血管扩张剂等。

2. 控制情绪:对于与精神紧张有关的心悸,可以通过放松技巧、心理治疗等方式来缓解症状。

3. 调整生活方式: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适量锻炼、规律作息等,可以减少心悸的发生。

4. 避免刺激物质:避免摄入过多的咖啡因、酒精等物质,以减少心悸的发生。

如果出现心悸症状,应立即就医,了解病因,接受及时的诊断和治疗。

同时,我们也应该注意调整生活方式,保持良好的心理和身体健康,以预防心悸的发生。

心悸中医名词解释

心悸中医名词解释

心悸中医名词解释什么是心悸心悸是一种常见症状,指的是人感到心脏跳动明显或不规则、速度加快,并且能够自觉到心跳的强度增加。

心悸可以是单纯的心跳感觉,也可以伴随其他不适症状如胸闷、气短等出现。

在中医理论中,心悸是一种表现,常常与心血虚、心火炽盛等病理状态相关。

中医对心悸的认识中医认为,心悸是由于心脏功能紊乱,气血失调等原因导致的症状。

心脏是人体的重要脏器之一,主管血液循环,调节着整个机体的生理活动。

中医将心脏与心包、小肠、三焦等脏腑器官联系在一起,形成了一个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系统。

中医认为,心悸的发病与以下因素有关: 1. 情绪不稳定:情绪过于激动、忧虑烦恼等都会导致心脏功能紊乱,出现心悸症状。

2. 饮食不节:暴饮暴食、过量辛辣刺激食物的摄入,会使心脏受到刺激,引发心悸。

3. 气血不足:气血是维持心脏正常功能的重要物质基础,气血不足会导致心脏功能失调,出现心悸症状。

4. 湿热内蕴:湿热内蕴是中医辨证施治的重要体系之一,湿热内蕴会干扰心脏功能,引起心悸。

中医对心悸症状的分类根据中医辨证施治的理论,心悸症状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每一种类型都有其特殊的表现和治疗方法。

心血虚引起的心悸心血虚是指心脏气血不足,无法满足其正常运行所需的能量和物质基础。

心血虚引起的心悸表现为心跳无力、心悸无力感,常常伴有气短、面色苍白等症状。

治疗方法:1.补充营养:通过饮食调理或中药调理,补充心脏所需的营养成分,如瘦肉、桂圆肉、红枣等。

2.调理情绪:情绪不稳定是心血虚的主要因素之一,应通过心理调节、保持情绪稳定,缓解心血虚引起的心悸症状。

心火炽盛引起的心悸心火炽盛是指心脏内阳气过盛、阴血不足,导致心火上炎,心脏失去平衡状态。

心火炽盛引起的心悸症状表现为心慌、心跳急促,甚至出现胸闷、咽干口苦等不适感。

治疗方法:1.清热降火:通过中药调理,清热降火,平衡心脏的阴阳平衡。

2.调理生活习惯:避免辛辣刺激食物的摄入,保持良好的生活作息,以保持心脏的平衡状态。

心悸名词解释

心悸名词解释

心悸名词解释
心悸
[ xīn jì ]
基础释义
1.心脏剧烈跳动的感觉。

见于心律失常、神经官能症和器质性心脏病等。

正常人在运动或情绪激动时也可感到。

2.中医病证名。

主要症状是心跳、心慌、不安。

3.内心恐惧:令人~。

详细释义
心中害怕。

《后汉书·梁节王畅传》:“肌慄心悸,自悔无所復及。

” 宋司马光《谢起居减拜表》:“欲辞则实所不支,欲受则自知非分,踧踖心悸,战兢汗流。

” 清吴伟业《殿上行》:“公卿繇来畏廷议,上殿叩头輒心悸。

” 冰心《寄小读者》六:“我们不必看见,只要听人说了,就要心悸,夜里要睡不着,或是说梦话的。

” 医学上指由病理引起的心脏跳动加速、加强和节律不齐的症状。

正常人在运动或情绪激动时也可有这种现象。

汉张仲景《伤寒论·太阳病上》:“倍芍药加飴糖,名小建中汤,用以治里虚心悸,腹中急痛。

”《宋书·何偃传》:“ 竣时势倾朝野,偃不自安,遂发心悸病,意虑乖僻,上表解职,告医不仕。


例句
1. 典型症状:神疲乏力,面色苍白,心悸气短,肢冷多汗。

近义词
心动[ xīn dòng ]。

中医心悸名词解释

中医心悸名词解释

中医心悸名词解释一、心悸的定义和病因1. 心悸的定义心悸是指人在安静状态下感觉到心脏跳动明显加快、加强或不规则的一种自觉症状。

心悸可能伴随着心慌、气短、胸闷等症状,给患者带来不适和焦虑。

2. 心悸的病因中医认为,心悸是由于心脏失去调控,或者其他脏腑功能紊乱、气血不畅所引起的。

以下是常见的心悸病因:1.情绪激动:过度的忧虑、紧张、恐惧等负面情绪容易导致心悸。

2.饮食不当:暴饮暴食、烟酒过量等不良饮食习惯会对心脏功能产生负面影响。

3.睡眠不足:长期睡眠质量差、睡眠时间不足会导致心悸的发生。

4.内脏功能障碍:肝脏、脾胃等内脏功能异常会干扰气血运行,导致心悸。

5.外感病邪:长期受到风寒、湿邪等外邪侵袭,会导致心悸等症状。

二、中医对心悸的分类和诊断1. 根据病机的分类中医将心悸分为实证和虚证两种类型。

实证心悸实证心悸是由于心火旺盛、积热内蕴、痰湿阻滞等实证导致的心悸。

典型症状包括心跳急促、脉搏强快、烦躁易怒等。

常见的实证心悸的病因包括七情过极、过食辛辣等。

治疗方法主要是清心热、降逆平喘,如服用逍遥散、黄连解毒汤等。

虚证心悸虚证心悸是由于心脏气血不足、脏腑功能低下等虚证导致的心悸。

典型症状包括心悸偏弱、气短懒言、面色苍白等。

常见的虚证心悸的病因包括久病、过劳等。

治疗方法主要是补益心脏、调养脏腑,如服用六味地黄丸、当归四逆汤等。

2. 根据心悸的性质的分类中医将心悸分为上急下缓、左重右轻等不同性质。

上急下缓型心悸上急下缓型心悸是指心悸明显出现在心脏上部,而下腹部心悸相对较弱。

常见病因是气血失和、胃气上逆等。

治疗上需平肝调气,如服用柴胡疏肝汤。

左重右轻型心悸左重右轻型心悸是指心悸明显集中在左侧,而右侧心悸相对轻微。

常见病因是心脏功能不协调、气血循行不畅等。

治疗上需调和心气,如服用大补心气汤。

三、中医治疗心悸的方法1. 中药调理中医治疗心悸主要采用中药调理的方法,根据不同的病因和病机选用相应的中药方剂。

常用的中药包括逍遥散、黄连解毒汤、六味地黄丸等。

词语心悸的意思

词语心悸的意思

词语心悸的意思词语心悸,是指一种内心的紧张、不安或恐惧的情绪体验。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令人心悸的事情,比如接到一通紧急电话,或是面对严肃的情况等等。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探讨词语“心悸”的含义,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个词语。

心悸可以用来形容人的内心情感。

在情感上,心悸指的是人们面对紧张、恐惧或兴奋等情绪时,心跳加速,有一种“心脏快要跳出胸腔”的感觉。

这种感觉往往伴随着身体的一些生理反应,比如出汗、呼吸加快等。

心悸常常出现在紧张、焦虑的情况下,比如在面试、参加考试、公开演讲等。

同时,心悸也可以形容某种事物给人带来的强烈的震撼或惊讶。

当我们遇到某些令人不寒而栗的事实或情节时,也会产生一种心悸的感觉。

比如读到一篇悬疑小说中的恐怖情节,或是观看一部惊悚电影时,我们常常会感到心悸不已。

词语心悸还可以引申为某种原因或情况使人不安或恐惧。

在这种情况下,心悸常常意味着一种预感,警示人们需要警惕可能带来的风险或危险。

比如,某些社会事件的发生经常会引起公众的心悸,因为人们对未来的不确定性感到恐惧;或是在暴风雨来临前,我们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心悸,因为这预示着可能的破坏和灾难。

总结起来,词语心悸既可以形容人的内心情感,也可以形容某种事物给人带来的强烈震撼或惊讶。

同时,心悸也可以引申为某种原因或情况使人不安或恐惧。

无论是在个人的日常生活中,还是在社会大环境中,我们都会经历各种各样的心悸时刻。

了解并理解这个词的含义,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应对和理解这些情绪和体验。

当我们感到心悸时,可以尝试通过一些方式来缓解这种不适感。

比如,深呼吸、放松身体、转移注意力等方法都可以帮助我们恢复平静。

此外,也可以与他人交流,分享自己的感受,寻求帮助和支持。

在日常使用中,词语心悸是一个非常有用且丰富的词汇。

我们可以通过正确理解和运用它,更准确地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同时也能够更好地理解他人的情感体验。

希望本文可以帮助读者更深入地了解和运用词语心悸,让我们在日常交流中能够更加精确地表达自己的情感。

心悸的名词解释

心悸的名词解释

心悸的名词解释心悸,作为一种常见的心理生理反应,是指个体在情绪激动、紧张或体力活动过度后,心跳明显加快、加强,并产生一个不适感知觉的心理和生理状态。

一、心悸是人体正常生理反应之一我们都知道,心脏是人体的重要器官,负责泵血,维持血液循环。

心跳正常时,每分钟约70-100次。

然而,当我们情绪激动、焦虑、害怕,或者进行剧烈运动时,心脏受到自主神经调节的影响,其节奏加快、强度增加,这就是心悸的生理反应。

二、心悸的主要症状心悸通常伴随有心跳加速、加强的感觉,个体可能会感到心脏突然跳动或持续的心悸感。

有些人还会出现胸闷、气短、头昏等不适症状。

心悸的持续时间和频率可以因个体差异而异。

三、心悸的常见原因1. 精神压力:紧张、焦虑、恐惧等负面情绪状态会刺激交感神经,导致心脏加速跳动,产生心悸感。

2. 运动活动:剧烈运动会导致体力消耗增加,心脏需要更多的氧气和能量供给,产生心悸反应。

3. 咖啡因和刺激性物质:饮用过多的咖啡、茶和饮料,或者摄入大量刺激性食物,如辣椒、巧克力等,都可能诱发心悸。

4. 药物副作用:某些药物,如咖啡因、利奥西泮、阿托品等,可能对心脏产生直接影响,引发心悸感。

5. 疾病和病症:甲状腺功能亢进、贫血、心律失常、心脏病等都可能引起心悸。

6. 饮食不合理:长期摄入高脂肪、高糖、高盐食物,导致血脂异常和体重增加,进而影响心脏功能,引发心悸。

四、应对心悸的方法1. 放松身心:通过深呼吸、冥想、听音乐、按摩等方式放松身心,减轻心理压力和焦虑,从而减少心悸的发生。

2. 适度运动:定期进行适度的有氧运动,如慢跑、散步等,可以增强心肺功能,减轻心脏负担,改善心悸。

3. 控制饮食:合理搭配营养饮食,减少高脂肪、高糖、高盐食物的摄入,保持正常体重,有助于改善心脏功能,预防心悸。

4. 避免刺激物:减少咖啡因、酒精、烟草等刺激性物质的摄入,防止引起心悸。

5. 规律作息: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疲劳,对心悸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名词解释心悸的定义

名词解释心悸的定义

名词解释心悸的定义心悸是一种常见的症状,指的是一个人感到心跳的速度或节奏不正常的感觉。

它可以是一种突然发生的感觉,在某些人身上可能是暂时性的,而在其他人身上可能是经常性的。

心悸还可以伴随着其他身体症状,例如胸闷、呼吸困难、头晕或晕厥感。

一、心悸的生理机制心悸是由于心脏在跳动过程中的一些变化引起的。

正常情况下,心脏的跳动是通过心脏的起搏和传导系统来调控的。

然而,当这个系统出现某种问题时,就会导致心脏跳动的速度或节奏失调,从而引起心悸的感觉。

有很多因素可以干扰心脏的正常节律,例如心脏疾病、药物或物质的使用、焦虑或紧张等等。

心脏病是心悸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它可能是由于冠心病、心肌炎、心律失常等引起的。

药物或物质的使用也可能导致心悸,例如咖啡因、酒精、尼古丁等。

此外,焦虑或紧张也可以刺激交感神经系统,引发心悸的感觉。

二、心悸的症状与影响心悸的主要症状是心脏跳动的感觉不正常。

一些人描述心悸时感觉心脏在剧烈地跳动、颤动或快速地跳动。

有些人会感到心脏跳动的节奏不规则,也可以感觉到自己的心跳速度加快。

心悸不仅仅是一种身体上的症状,还可以对一个人的心理健康产生影响。

一些人对心悸的感觉感到非常恐慌和不安,担心自己可能会有严重的心脏问题。

这种焦虑可能会使心悸的感觉变得更加明显和不愉快,形成一种恶性循环。

三、治疗心悸的方法和建议在治疗心悸时,首先需要确定心悸的原因。

如果心脏病是导致心悸的主要原因,那么相应的治疗可能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或其他心脏介入措施。

如果药物或物质的使用是引起心悸的原因,那么需要减少或停止使用这些药物或物质。

除了针对特定原因的治疗,还有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健康建议可以帮助缓解心悸。

其中包括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减少焦虑和压力,保持良好的睡眠质量。

此外,适度的运动和良好的饮食习惯也可以对心悸产生积极影响。

总结起来,心悸是指一个人感到心脏跳动速度或节奏不正常的感觉。

它可以是暂时性的或经常性的,并且可能伴随其他身体症状。

心悸(神经官能症、心率失常)健康教育宣教

心悸(神经官能症、心率失常)健康教育宣教

心悸(神经官能症、心率失常)心悸是指患者自觉心中悸动,警惕不安,甚则不能自主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病症。

一、生活调护
1、使患者有一个良好的居住环境,减少外界不良刺激的干扰。

2、把卧室内空气流通的尺度,保证空气新鲜,保持病室安静。

3、生活起居有规律,合理安排劳作、休息、饮食、睡眠等,养成良好习惯。

4、注意劳逸结合。

病重者绝对卧床休息,待体征消失,心电图恢复正常后,方可参加适当的体育锻炼。

二、饮食调护
1、饮食以清淡为宜,切记过饱、偏食。

2、心悸患者应选用多种饮食,加强营养,可给予其滋补之品,但应饮食有节,少食生冷之品,忌饮酒。

3、常服食品有玉米、小麦、牛肉、大枣、葡萄,亦可用龙眼肉15g,莲子15g,大枣10枚,粳米90g,白糖少许,同煮粥食用,可养心血、安心神。

三、出院宣教
1、保持情绪稳定,劳逸结合,生活规律。

2、有下列症状时,及时就医:
(1)心悸频发且重,伴有胸闷、心痛。

(2)尿量减少,下肢水肿,短时间内体重增加较快。

(3)呼吸气短或喘促。

3、遵医嘱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严禁随意增加剂量以防加剧药物的不良反应和毒性。

4、教给患者及家属测量脉搏的方法,以利于自我监测病情。

心悸的PPT课件

心悸的PPT课件
动。
心理护理
01
02
03
04
保持乐观的心态
积极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困难 ,学会调节情绪,避免过度焦
虑和紧张。
接受专业心理辅导
在需要时寻求心理咨询师的帮 助,学习应对压力和不良情绪
的方法。
与家人和朋友交流
分享自己的感受和经历,获得 情感支持和理解。
培养兴趣爱好
通过阅读、绘画、音乐等方式 放松身心,缓解焦虑和压力。
病因与诱因
病因
心悸的病因多种多样,包括心脏 疾病、内分泌疾病、代谢性疾病 、神经系统疾病等。
诱因
心悸的诱因包括情绪波动、疲劳 、运动过度、饮酒、咖啡因等刺 激性物质。
心悸的分类
生理性心悸
由生理性因素引起的心悸,如情绪波 动、疲劳等,通常持续时间较短,无 需特律失常、心 肌缺血等,需要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 。
心悸的ppt课件

CONTENCT

• 心悸概述 • 心悸的诊断与评估 • 心悸的治疗方法 • 心悸的预防与护理 • 心悸的康复与预后
01
心悸概述
定义与症状
定义
心悸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通常指患者感到心脏跳动异常或心 慌的感觉。
症状
心悸的症状包括心跳加速、心律不齐、心悸感、胸闷、气短等, 有时还伴有出汗、头晕、乏力等不适感。
在发生心悸等紧急情况时,能够及时正确地 采取急救措施。
日常护理
注意观察病情变化
留意心悸发作的频率、持续时 间、伴随症状等,以便及时就
医。
遵医嘱治疗
按照医生的建议使用药物,不 要随意增减剂量或停药。
保持良好的作息规律
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和 过度疲劳。
保持适当的运动量

心悸医学名词解释

心悸医学名词解释

心悸医学名词解释心悸是指心脏跳动异常或不规律,或感到心脏跳动过快或过慢。

这种症状可以是暂时性的,也可以是长期存在的,严重程度也有所不同。

心悸可能是一种单独的症状,也可能是其他疾病的表现之一。

本文将为您介绍心悸的医学名词解释。

1. 心律不齐心律不齐是指心跳的节律不规律,包括心跳过快、过慢、跳动不均匀等。

心律不齐可能是一种单独的症状,也可能是其他疾病的表现之一。

常见的心律不齐疾病包括房颤、室性心律失常等。

2. 心动过速心动过速是指心脏跳动的速度超过正常范围,一般指心率超过100次/分钟。

心动过速可能是由于心脏神经系统异常、心脏疾病、药物反应等引起的。

3. 心动过缓心动过缓是指心脏跳动的速度低于正常范围,一般指心率低于60次/分钟。

心动过缓可能是由于心脏疾病、药物反应等引起的。

4. 心绞痛心绞痛是一种由于心脏供血不足引起的疼痛,常常表现为胸痛或不适。

心绞痛常常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也可能是其他疾病的表现之一。

5. 心肌梗死心肌梗死是一种由于冠状动脉阻塞引起的心肌缺血坏死,常常表现为胸痛或不适。

心肌梗死是一种严重的心脏疾病,需要及时治疗。

6. 心力衰竭心力衰竭是指心脏无法有效地将血液泵送到身体各个部位,导致身体各个器官缺血缺氧。

心力衰竭常常表现为呼吸困难、疲劳、水肿等症状。

7. 心房颤动心房颤动是一种常见的心律不齐疾病,常常表现为心跳不规则、心悸、胸痛等症状。

心房颤动可能会导致血栓形成,增加中风的风险。

8. 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功能亢进是指甲状腺分泌过多的甲状腺激素,导致身体代谢率增加,心脏跳动加快。

甲状腺功能亢进常常表现为心悸、疲劳、体重下降等症状。

9. 焦虑症焦虑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疾病,常常表现为过度焦虑、不安、心悸等症状。

焦虑症可能会导致心悸,也可能是心悸的原因之一。

总之,心悸是一种常见的症状,可能是由于心脏疾病、药物反应、心理因素等引起的。

如果您出现了心悸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寻找病因并进行相应的治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扶正:补益气血,调理阴阳,配合养 心安神。 祛邪:化痰涤饮,活血化瘀,配合重 镇安神。
【辨证论治】 分证论治
虚证: 1、心胆气虚 2、心脾两虚 3、肝肾阴亏 4、心阳不振

实证: 1、水饮凌心 2、血瘀气滞 3、痰浊阻滞 4、邪毒犯心

1
心胆气虚
分 证 论 治
主症:心悸不宁,善惊易恐,稍惊即 发,劳则加重 次症:胸闷气短,自汗,坐卧不安, 恶闻声响,少寐多梦易惊 舌脉: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动数或细 弱

快:数、疾、极、脱、浮合
疾:一息七至 极:一息八至 脱:一息九至 浮合:一息十至
心动过速发作时,每隔3~10个心搏,QRS波便 围绕基线扭转其波峰的方向。

发作时持续时间短暂而自行终止,但反复发作, 极易转变为室扑和室颤。

临床表现为阿-斯综合征。
“脉绝不至曰死, 乍疏乍数曰死”
6.心室扑动与心室颤动
【病因病机】病位与病性

病位在心,与肺脾肝肾四脏功能失调相 关 病性:以虚症居多,亦由虚致实,虚实 夹杂

体质虚弱
饮食劳倦 情志所伤 感受外邪 药物中毒
气血亏虚 阴阳两虚 伤脾停湿 化火生痰
突遇惊恐 忧思郁怒 风寒湿热毒 内舍于心 用药过度 毒性药物
心虚胆怯
心 神 不 宁 或 心 失 所 养
心脾两虚
1
心胆气虚
分 证 论 治
治法:镇惊安志,养心安神 方药:安神定志丸加琥珀、磁石、朱 砂 方解: 龙齿、琥珀、磁石 镇惊宁神 朱砂、茯神、菖蒲、远志安神定惊 人参益气养阴
1
心胆气虚
分 证 论 治
方药加减: 心血不足:加熟地、阿胶 心悸气短,气虚明显:加黄芪 心阳不振:加附子、桂枝


心气郁结:加柴胡、郁金、合欢皮、绿 萼梅、佛手 心气不敛:加五味子、酸枣仁、柏子仁
血虚至阴亏 肝肾阴亏 心火独亢
心 悸
年老体弱
2、饮食劳倦
《血证论.怔忡》"心中有痰者,痰入 心中,阻其心气,是以跳动不安。”
嗜食高粱厚味 煎炸炙煿
蕴热化火生痰 痰火扰心
心悸
饮食不节,损伤 脾胃,运化失施 水液停聚,滋生痰浊 痰阻心气
3、情志所伤
平素心虚胆怯,暴受惊恐, 惊则气乱,恐则气下
暗 耗 阴 血 思则伤脾 脾胃运化失施 生化之源不足 肝气郁结气滞血瘀 肝火上炎,气血逆 乱,夹痰上攻于心
2
心脾两虚
方药加减:
分 证 论 治



气虚甚:重用人参、黄芪、白术、炙 甘草,少佐肉桂,取少火生气 血虚甚:加熟地、白芍、阿胶 阳虚甚:加附片、桂枝 阴虚甚:加玉竹、沙参、麦冬、生地、 石斛
2
心脾两虚
方药加减:
分 自汗、盗汗:加麻黄根、浮小麦、五味 子、山萸肉、煅龙牡 证 纳呆腹胀:加陈皮、谷芽、焦三仙、鸡 论 内金、枳壳 治 失眠多梦:加合欢皮、夜交藤、五味

【鉴别诊断】
2、奔豚与心悸

共有症:心中躁动不安,诱因皆有惊恐 区别症:奔豚:上下冲逆,发自少腹 心悸:心慌不安,无上下冲逆感
“《金匮要略· 奔豚气病脉证治》曰:“奔豚病从少腹起, 上冲咽喉,发作欲死,复还止,皆从惊恐得之。"

【鉴别诊断】
3、卑惵与心悸

共有症:自觉心慌不安
区别症:卑惵:以神志异常为主的疾 病,听诊及脉象一般正常 心悸:无神志异常
【辨证论治】 辨证要点
4、辨惊悸怔忡
惊 悸 与情绪因素有关 多为阵发性 起病速,病情轻 可自行缓解 不发时如常人 多为功能性改变 怔忡 由久病体虚、心脏受损所致 多为持续性心悸 心中惕惕,不能自控,活动 后加重 病情较重,起病渐进 不发时可有脏腑虚损病变 多为心脏器质性病变
【辨证论治】 治疗原则
【病因病机】
1.体质虚弱 2.饮食劳倦 3.情志所伤 4.感受外邪 5.药物中毒
1、体质虚弱
禀素 赋体 不亏 足虚 脾化 胃源 虚不 弱足 久劳 病欲 失过 养度 心失所养 气虚及阳,心阳受损 失其温煦 无力鼓动血行 血脉瘀阻
肺气虚,不能助心以治节,心脉运行不畅
气血不足 损及脾胃之阳,水湿不得运化,成痰成饮上逆心
心 悸
内科教研室 周迎春
Zhychun@
内容




概述(定义和源流) 范围 病因病机 诊断与鉴别诊断 辨证论治 辨证要点 治疗原则 分证论治 转归预后 预防与调护 结语
【概说】定义

以心中急剧跳动,惊慌不安,不能自主为主要 表现的一种病证。
《说文解字》释“悸”为“心动也”
《景岳全书.脉神章》:“欲察病之进退吉凶者,但当以胃气为主。 察之之法,如今日尚和缓,知胃气之渐至,胃气至,则病渐轻矣。 即于顷刻之间,初急后缓者,胃气之来也;初缓后急者, 胃气之去也。此察邪正进退之法也”。
【辨证论治】
3 、病证对照参考
辨证要点
功能性——快速型心悸——心虚胆怯 冠心病——气虚血瘀,痰瘀交阻 风心病——心脉痹阻 心肌炎——气阴两虚,瘀阻心脉 心 衰——心阳不振,水气凌心

包括惊悸和怔忡
《证治准绳》曰:“怔忡者,本无所惊,自心动 而不宁;惊者,因外有所卒动”。
【概说】源流
《内经》: “心澹澹大动” “心下鼓” “心怵 惕” 《素问·平人气象论》: “胃之大络,名曰虚里,…出于左乳下,其动应 衣,…宗气泄也。”
《素问· 痹论》云:“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 也。 …心痹者,脉不通,烦则心下鼓。”
心气不敛 心神动摇
气血两虚 心失所养 心脉不畅 心神失养 心神不宁
心 悸
长期抑郁
怒则伤肝
4、感受外邪
心气素虚,风寒湿热邪 合而为病,内舍于心
痹阻心脉,心血瘀阻
耗伤心气心阳
心 悸
湿毒,疫毒
灼伤营阴 心失所养
5、药物中毒
药物过量 损及于心 毒性较剧
心悸
相关药物有附子、乌头、西药锑剂、洋地黄、奎尼丁、 肾上腺素、阿托品等
导联F波呈正向。

心房扑动(呈2:1传导)
快:数、疾、极、脱、浮合 “脉绝不至曰死,乍疏乍数曰死”
4.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 异位起搏点位于心室内,心电图表现:连续出现一系列过速的 QRS波,频率多在140 ~200次/分,节律可稍有不齐;QRS波 宽大畸形,时限>0.12s ;
5.扭转型室性心 动过速
64条:”发汗过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 悸,欲得按者,桂枝甘草汤主之。”
82条:“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其人仍 发热,心下悸,头眩,…者,真武汤主之。”
117条:“伤寒,心动悸,脉结代,炙甘草 汤主之.”
【概说】源流
宋代《济生方· 惊悸怔忡健忘门》率先提出怔忡病名 《丹溪心法》:“责之虚与痰”。
2
心脾两虚
分 证 论 治
治法:补血养心,益气安神 归脾汤用术参芪,归草茯神远志随 方药:归脾汤 酸枣木香龙眼肉,煎加姜枣益心脾
怔忡健忘俱可却,肠风崩漏总能医
方解: 当归9、龙眼肉补养心血 黄芪12、人参、白术、炙甘草益 气以生血 茯神、远志、酸枣仁宁心安神 木香行气,使补而不滞
当归补血汤:当归:黄芪=1:5益气以生血
2、脉象变化 快:数、疾、极、脱、浮合 慢:缓、迟、损、败、夺精 脉律不整:促、 结、 代
快速型心悸
数:一息六至 疾:一息七至 极:一息八至
过缓型心悸
缓:一息四至
脱:一息九至
浮合:一息十至
迟:一息三至
损:一息二至
败:一息一至
夺精:两息一至
【辨证论治】 脉象变化



脉数:阳热;数、促而沉细、微细,伴有面浮肢 肿,动则气短,舌质淡者:虚寒。 脉迟、结、代:迟而无力为虚寒;结脉表示气血 凝滞;代脉常表示元气虚衰、脏气衰微。 久病体虚而脉象弦滑搏指者为逆; 病情重笃而脉象散乱模糊者为病危之象。
室性期前收缩
代:缓时一止,止有定数
窦性心动过缓,反复心律
脉律不整:
参伍不调
2.心房颤动伴室内差异传导
(1)P波消失,代以形态、间距及搏幅绝对不规则的心房颤动波(f
波),频率350-600次/分。
(2)QRS波间距绝对不等,其形态与窦性相似或有室内差异性传导。
快:数、疾、极、脱、浮合源自数:一息六至 疾:一息七至 极:一息八至 脱:一息九至 浮合:一息十至
伴发房室传导阻滞。
败:一息一至 夺精:两息一至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动态心电图监测中夜间出现的窦性停搏
对SSS的治疗原则是维持适
当心率,处理快速心律失常,
安装永久起搏器,并治疗病 因。
右心室心尖部起搏心电图
【鉴别诊断】
1、胸痹心痛与心悸

共有症:心慌,发作有诱因
区别症:胸痹心痛:以心前区疼痛为主 心悸:无心前期疼痛
【概说】源流

《素问· 平人气象论》: “人一呼脉再动, 一吸脉亦再动,呼吸定息脉五动” 。 《素问· 三部九候论》曰:“参伍不调者病。” 《素问· 平人气象论》曰:“人一呼脉一动, 一吸脉一动,曰少气。...人一呼脉四动以上 曰死。...脉绝不至曰死,乍疏乍数曰死。”


【概说】源流
《伤寒杂病论》:惊悸、心动悸、心下悸
快:数、疾、极、脱、浮合 缓、迟、损、败、夺精

心电图
脉律不整:促、 结、 代
促:数时一止,止无定数 结:缓时一止,止无定数 代:缓时一止,止有定数
1.期前收缩
房性期前收缩
交界性期前收缩
脉律不整:促 、结、代
促:数时一止,止无定数 结:缓时一止,止无定数 代:缓时一止,止有定数
1. 期前收缩

室性早搏:提早出现的QRS前无P波,时限≥0.12S,伴有继发性 ST-T变化,代偿间期不完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