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期末考试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政治经济学部分考题及其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政治经济学部分考题及其答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政治经济学部分考题及其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人们的生产关系归根结底是一种A、物质利益关系B、政治利益关系C、平等交换关系D、自由买卖关系【A】2、支配社会经济形态更替的规律是A、商品经济的价值规律B、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C、社会劳动在各部门按比例分配的规律D、节约劳动时间的规律【B】3、关于价值和交换价值相互关系的正确论断是A、交换价值是价值的基础,价值是交换价值的表现形式B、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C、价值就是交换价值,二者完全一致D、价值由交换价值决定,二者量上没有区别【B】4、劳动二重性在商品生产中的作用是A、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都创造使用价值B、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都创造价值C、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价值D、具体劳动创造价值,抽象劳动形成使用价值【C】5、在商品交换中起媒介作用的货币,执行的是A、价值尺度职能B、支付手段职能C、贮藏手段职能D、流通手段职能【D】6、一定时期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A、等于待售商品价格总额B、大于待售商品价格总额C、与待售商品价格总额成正比,与同一单位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D、与待售商品价格总额成反比,与同一单位货币流通速度成正比【C】7、直接在流通领域内表现出来的资本总公式是A、W — G — WB、G — W — GC、G —G′D、G — W —G′【D】8、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决定性前提是A、资本家集中大量货币B、劳动力成为商品C、生产资料成为商品D、消费资料成为商品【B】9、划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依据是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价值增殖过程中A、作用不同B、价值转移的方式不同C、创造价值的方式不同D、、创造剩余价值的方式不同【A】10、在价值增殖过程中抽象劳动A、转移了生产资料的价值B、转移了劳动力的价值C、创造了新的使用价值D、创造了劳动力的价值和剩余价值【D】11、资本循环所经历的时间包括A、购买时间和销售时间B、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C、生产时间和销售时间D、劳动时间和流通时间【B】12、既属于流动资本又属于可变资本的是用于购买A、厂房、机器设备的资本B、原料、燃料、辅助材料的资本C、劳动对象的资本D、劳动力的资本【D】13、固定资本无形磨损是由A、自然力对机器设备腐蚀造成的B、人为破坏机器设备造成的C、机器设备贬值造成的D、机器设备使用过程中磨损造成的【C】14、公式Ⅰ(v+m)>Ⅱc是A、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B、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C、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前提条件D、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D】15、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A、揭露了利润的真正来源B、表明了利润的本质C、掩盖了利润的本质和来源D、完全消除了各企业、各部门在所获利润上的差别【C】16、资本主义部门之间的竞争形成A、商品的个别价值B、商品的社会价值C、商品的生产价格D、商品的垄断价格【C】17、平均利润率形成以后,资本有机构成低的部门所获得的平均利润A、等于本部门所创造的剩余价值B、少于本部门所创造的剩余价值C、多于本部门所创造的剩余价值D、与本部门所创造的剩余价值成正比【B】18、商业资本的出现,在一定限度内能够A、增加社会总资本中的生产资本量,减少流通资本量B、减少社会总资本中的生产资本量,增加流通资本量C、使社会总资本中的生产资本量和流通资本量同样增加D、使社会总资本中的生产资本量和流通资本量同样减少【A】19、商业资本家对商业店员的剥削体现在A、无偿占有商业店员剩余劳动时间实现的剩余价值B、直接占有商业店员销售劳动创造的剩余价值C、直接榨取商业店员剩余劳动创造的剩余价值D、无偿占有商业店员必要劳动时间实现的剩余价值【A】20、利息率和平均利润率在量上的关系是A、利息率等于平均利润率B、利息率低于平均利润率C、利息率和平均利润率无关D、利息率和平均利润率成反比【B】答案分析一、单项选择题1、【解析】生产关系的内容,包括人们在一定生产资料所有制基础上形成的,在社会生产总过程中发生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关系。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试题
哲学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或精神和物质的关系问题。它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方面是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即何者是世界的本原,何者是被派生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
第二方面是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即我们的思维能否正确地认识客观存在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形成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对立
D.商品价值中补偿可变资本后的剩余部分
9. 必然性和偶然性是辩证统一的,割裂二者的统一可能导致( )
C.机械决定论
D.唯心主义非决定论
10.社会主义民主 ( )
C.是目的与手段的统一
D.是人类社会最高类型的民主
三、辨析题(每题5分,共20分)
第二,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首先,这是由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性决定的。其次,这是由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决定的。最后,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是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
A.普遍联系的观点
B.永恒发展的观点
4.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因素有( )。
A.生产时间与流通时间的长短
B.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的比例
D.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的周转速度
5.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这是因为( )
A.生产方式是生活资料的谋得方式
第三,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首先,这种品质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质的反映。其次,这种品质是人类认识发展规律的具体体现。最后,这种品质是理论创新的内在要求。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四)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四)(总分:50.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50,分数:50.00)1.在简单商品经济条件下,商品生产者的劳动从社会分工看是A.具体劳动 B.社会劳动 C.复杂劳动 D.生产劳动A.B. √C.D.2.私人垄断形成的物质基础是A.产业革命 B.固定资本更新C.生产集中 D.资本积累A.B.C. √D.3.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按照平均利润规律的要求,商品按A.社会生产价格出售 B.个别生产价格出售C.社会价值出售 D.垄断价格出售A. √B.C.D.4.我国现阶段的外资经济A.是一般的资本主义经济 B.是国家资本主义经济C.是合作经济 D.是公私合营经济A.B. √C.D.5.国家运用货币政策调节经济,其中心是调节货币供应量。
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买卖政府债券,从而调节货币供应量,这叫A.公开市场业务 B.调整有价证券C.调整再贴现率 D.调整法定准备金率A. √B.C.D.6.商业资本是商品资本的独立化形式,其职能是A.为剩余价值的生产准备条件 B.生产产品并创造剩余价值C.销售商品,实现包括剩余价值在内的商品价值D.销售商品、实现商品的使用价值A.B.C. √D.7.分析资本有机构成的理论前提是A.资本积累 B.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C.资本划分为生产资本和流通资本 D.资本划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A.B.C.D. √8.把社会总产品分为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其根据是A.资本的不同部分价值周转的不同方式B.资本的不同部分在循环中的不同职能C.资本的不同部分在价值增殖中的不同作用D.社会总产品在社会总资本再生产过程中的最终用途A.B.C.D. √9.战后,随着垄断统治的加强、垄断资本跨部门发展,出现的国内垄断组织的新形式是A.托拉斯 B.康采恩 C.跨国公司 D.混合联合公司A.B.C.D. √10.超额剩余价值是变相的相对剩余价值,这是因为它们A.都绝对延长了剩余劳动时间 B.都延长了必要劳动时间C.都缩短了必要劳动时间.而相对延长了剩余劳动时间D.都延长了工作日长度A.B.C. √D.11.经济规律产生和发生作用的客观经济条件主要是指A.社会经济规律 B.社会经济形态C.一定的社会生产力与社会生产关系的状况D.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结合方式A.B.C. √D.12.能够发生价值增殖的资本是产业资本,产业资本循环中生产剩余价值的阶段是A.购买阶段 B.生产阶段C.销售阶段 D.流通阶段A.B. √C.D.13.平均利润率趋势下降的根本原因是A.不变资本的节省 B.所用资本和所费资本的差额C.资本总量的减少D.社会生产技术进步和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A.B.C.D. √14.A.50%和100 B.10%和130 C.20%和120 D.30%和140A.B.C. √D.15.资本家加速资本周转的目的是A.加速固定资本磨损 B.提高剩余价值率C.提高年剩余价值率 D.加速资本集中A.B.C. √D.16.我国现阶段,国家企事业单位的职工利用业余时间从事劳动而获得的收入是A.按劳分配收入 B.经营收入C.风险收入 D.劳动收入A.B.C.D. √17.资本的价值构成是指A.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比例 B.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比例C.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比例 D.货币资本和生产资本的比例A. √B.C.D.18.决定商品价值量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以简单劳动为尺度。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复习题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复习题《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复习题⼀、单项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A.重商主义B.古典政治经济学C.庸俗政治经济学D.空想社会主义的经济理论2.物质资料的⽣产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 ( )A、出发点B、对象C、主题D、核⼼3.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是()A、社会⽣产关系B、社会⽣产⼒C、社会⽣产⽅式D、物质资料⽣产4.物质资料⽣产是⼈类社会()A.⽣产⼒的社会形式B.⽣产关系的构成要素C.存在和发展的基础D.经济规律产⽣的客观经济条件5.社会⽣产⼒发展⽔平和发展状况的最主要的标志是( )A、⽣产的产品B、⽣产⼯具C、劳动者的劳动技能D、劳动对象6.要促进社会⽣产⼒发展,⽣产关系必须()A.超越⽣产⼒的状况B.落后于⽣产⼒的状况C.适合⽣产⼒的状况D.长期稳定不变7.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并决定社会经济制度变⾰的经济规律是()A.价值规律B.剩余价值规律C.社会基本经济规律D.⽣产关系⼀定要适合⽣产⼒状况的规律8.商品经济产⽣和存在的决定性条件是( )A.社会分⼯B.共同协作C.社会⽣产⼒的发展D、⽣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9.不同的商品之所以能按⼀定的量的⽐例相交换,其原因在于它们()A.有不同的使⽤价值B.可以满⾜⼈们不同的需要C.都是具体劳动的产物D.都凝结了⼀般⼈类劳动10.⽣产商品的劳动⼆重性是()A.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B.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C.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D.私⼈劳动和社会劳动11.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A.在时间上是相互分离的B.在空间是相互分离的C.是同⼀劳动过程的两个⽅⾯D.是先后进⾏的两次劳动12.具体劳动能够创造出商品的()A.使⽤价值B.价值C.交换价值 D.社会价值13.货币产⽣后,商品内在的使⽤价值和价值的⽭盾,就外化为()A.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盾B.私⼈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盾C.商品和货币的⽭盾D.货币和资本的⽭盾14.流通中所必需的货币数量与()A.商品价格总额成正⽐,与同⼀单位货币流通次数成反⽐B.商品价格总额成反⽐,与同⼀单位货币流通次数成正⽐C.商品价格总额成正⽐,与同⼀单位货币流通次数⽆关D.商品价格总额相等15.决定商品价值量的是⽣产该种商品的()A.必要劳动时间B.社会必要劳动时间C.劳动⽣产率D.个别劳动时间16.价值规律调节社会资源配置的作⽤是通过()A.商品价格始终与价值相⼀致实现的B.商品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实现的C.商品价格经常⾼于价值实现的D.商品价格经常低于价值实现的17.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A.商品的价值量由⽣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B.商品按其价值量的⼤⼩进⾏等价交换C.商品的价格随供求关系的变化,围绕价值上下波动D.⾃发地调节⽣产资料和劳动⼒在社会⽣产各部门的分配⽐例18.劳动⼒成为商品是()A.具体劳动转化为抽象劳动的决定性条件B.使⽤价值转化为价值的决定性条件C.私⼈劳动转化为社会劳动的决定性条件D.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决定性条件19.劳动⼒商品使⽤价值的特点是在被使⽤时()A、能把⾃⾝价值转移到产品中去B、把全部使⽤价值消费掉C、只能创造出⾃⾝的价值D、能创造⽐⾃⾝价值更⼤的价值20.资本主义⽣产过程从本质上看是劳动过程和()A.价值形成过程的统⼀B.价值增值过程的统⼀C.价值分配过程的统⼀D.价值实现过程的统⼀21.根据在剩余价值⽣产中的不同作⽤,可把资本划分为()A.单个资本和社会资本B.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C.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D.⽣产资本和流通资本22.资本主义⽣产过程的⼆重性是指()A.⽣产使⽤价值的劳动过程和⽣产价值的价值形成过程B.⽣产使⽤价值的劳动过程和⽣产剩余价值的价值增殖过程C.价值形成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D.转移价值的过程和创造价值的过程23.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依据是()A.它们的价值周转⽅式不同B.它们在价值增殖过程中的作⽤不同C.它们在⽣产使⽤价值过程中的作⽤不同D.它们在流通中采取的形态不同24.马克思根据资本不同部分价值周转⽅式不同,把资本区分为()A.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B.固定资本与流通资本C.⽣产资本与流通资本D.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25.剩余价值是()A.资本集中的源泉B.资本再⽣产的源泉C.资本周转的源泉D.资本积累的源泉26.绝对剩余价值⽣产是()A.在⼯作⽇不变条件下,延长⼯⼈必要劳动时间实现的B.在⼯作⽇不变条件下,缩短⼯⼈必要劳动时间实现的C.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条件下,延长⼯⼈⼯作⽇实现的D.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条件下,缩短⼯⼈⼯作⽇实现的27.个别企业提⾼劳动⽣产率的直接动机是()A.获取绝对剩余价值B.获取相对剩余价值C.获取超额剩余价值D.降低劳动⼒价值28.资本家改进技术、提⾼劳动⽣产率的直接的内在动因是()A.资本主义竞争规律所迫使B.为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C.为社会提供质优价廉的商品D.为推动⽣产发展社会进步29.社会再⽣产过程的四个相互联系的环节是()A.⽣产、运输、交换、消费B.⽣产、分配、交换、消费C.⽣产、运输、分配、消费D.⽣产、流通、分配、消费30.资本主义扩⼤再⽣产的重要源泉是()A. 剩余价值B. 资本积累C. 资本集中D. 资本有机构成的提⾼31.资本主义社会中⼯⼈的⼯资是()A. ⼯⼈全部劳动的报酬B. 劳动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C. 劳动⼒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D. ⼯⼈在剩余劳动时间内创造的新价值32.资本主义⼯资的本质是()A.⼯⼈劳动的报酬B.⼯⼈劳动的价值或价格C.⼯⼈劳动创造的价值D.⼯⼈劳动⼒的价值或价格33.商业利润是商业资本家从事商业经营活动所获得的利润,它来源于( )A.纯粹的商品买卖B.商品价值与价格的差额C.商业店员创造的剩余价值D.产业⼯⼈创造的剩余价值34.银⾏利润的来源是()A.银⾏资本家⾃有资本的平均利润B.银⾏雇员所创造的剩余价值C.⽣产部门的雇佣⼯⼈所创造的剩余价值D.存贷款利息差额再减去经营银⾏的业务费⽤的余额35.垄断利润归根到底来源于()A.垄断资本家制定的垄断价格B.垄断组织的垄断地位C.垄断企业先进的技术设备D.⼯⼈及其他劳动⼈民创造的剩余价值36.⽣产资料⽣产优先增长是指()A.重⼯业优先增长B.⼯业⽣产⽐农业⽣产增长的快些C.⽣产资料的⽣产⽐消费资料的⽣产增长的快些D.⽣产资料⽣产可以脱离消费资料的⽣产孤⽴增长37.社会⽣产划分为两⼤部类的依据是()A.社会总产品的最终⽤途B.社会⽣产的不同规模C.在剩余价值⽣产中的不同作⽤D.资本价值的不同周转⽅式38.资本主义条件下所有权和使⽤权相分离的资本形态是()A.产业资本B.商业资本C.借贷资本D.农业资本39.经济全球化本质上是()A.⽣产经营的国际化B.市场交换的国际化C.资源配置的国际化D.社会消费的国际化40.银⾏垄断资本和⼯业垄断资本融合起来,混合⽣长⽽形成的⼀种新型资本是()A.混合垄断资本B.混合公司资本C.⾦融资本D.混合公司垄断资本41.垄断资本主义时期资本主义对外经济关系的⼀个重要特征是()A.商品输出B.资本输出C.原料输出D.劳动⼒输出42.第⼆次世界⼤战后,资本输出呈现出的⼀个新特点是()A.资本输出量逐渐减少B.私⼈资本输出逐渐成为占主要地位的资本输出形式C.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的资本输出逐渐萎缩D.发达国家间相互投资⼤幅度提⾼43.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A.消灭了私⼈垄断资本主义的经济基础B.实现了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根本变⾰C.代表个别垄断资本的特殊利益D.符合垄断资产阶级的整体利益44.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条件下,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节代表着()A.个别⾦融寡头的经济利益B.国有企业的经济利益C.中⼩资本家的经济利益D.垄断资产阶级的整体利益45.资本主义国家宏观经济管理与调节的总任务是()A.促进市场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B.维持⾼就业率C.保证财政的收⼊⼤于⽀出D.对国民收⼊进⾏再分配46.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阶段,垄断和竞争的关系是()A.垄断消灭了竞争B.垄断缓和了竞争C.竞争凌驾于垄断之上D.垄断与竞争并存47.第⼆次世界⼤战以后,兴起的新型国际垄断组织是()A.国际卡特尔B.跨国公司C.国际托拉斯D.混合联合公司48.垄断资本主义为向社会主义过渡准备了物质条件,这主要是指()A.⽣产全⾯社会化B.产品的商品化C.产品的市场化D.市场的计划化49.资本主义⽣产⽅式的基本⽭盾集中表现为()A.私⼈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盾B.⽣产盲⽬扩⼤趋势和劳动群众购买⼒相对缩⼩之间的⽭盾C.⽣产社会化和⽣产资料资本主义占有之间的⽭盾D.个别企业⽣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产⽆政府状态之间的⽭盾50.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从根本上说是()A.⼈们主观愿望⽀配⾏动的结果B.社会主义经济规律作⽤的结果C.资本主义经济规律作⽤的结果D.⽣产关系⼀定要适合⽣产⼒规律作⽤的结果51.从资本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时期是()A.社会主义初级阶段B.发达国家必须经历⽽落后国家不必经历的时期C.发达国家和经济落后国家都必须经历的时期D.过渡到共产主义⾼级阶段的时期52.消灭剥削不可缺少的物质条件是()A.⽣产资料公有制B.⽣产⼒⼀定⾼度的发展C.按劳分配原则D.实⾏计划经济53.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A.发达的⽣产⼒B.⽣产资料公有制C.按劳分配原则D.共同富裕54.下述关于“按劳分配”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A.按劳分配的对象,只能是⽣产的成果B.按劳分配的对象,也要由社会主义⽣产关系决定C.按劳分配既是个⼈消费品的分配⽅式,⼜是⽣产资料的分配⽅式D.按劳分配的对象,只能是消费资料55.社会主义社会发展⽣产⼒的根本⽬的是()A.建⽴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形式B.实⾏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式C.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D.实现社会成员的共同富裕和全⾯发展⼆、多项选择题56.⾃然经济占统治地位的社会有( )A.原始社会B.奴⾪社会C.封建社会D.资本主义社会E.社会主义社会57.商品经济产⽣和存在的条件包括( )A.社会⽣产⼒的发展B.社会分⼯的存在C.⽣产资料的原始公社公有制D.⽣产资料属于不同的所有者E.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58.商品⼆因素的关系是( )A.价值的存在要以使⽤价值的存在为前提B.使⽤价值的存在不以价值的存在为前提C.使⽤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D.价值是使⽤价值的物质承担者E.价值的存在不以使⽤价值的存在为前提59.货币是充当⼀般等价物的商品,它的基本职能有( )A.价值尺度B.流通⼿段C.储藏⼿段D.⽀付⼿段E.世界货币60.经济规律具有客观性,主要表现在()A.任何经济规律都是在⼀定的客观经济条件基础上产⽣的B.⼈们既不能消灭和改造经济规律,也不能创造或制定经济规律C.⼈们在客观的经济规律⾯前是⽆能为⼒的D.⼈们可以利⽤经济规律能动的改造世界E.经济规律⼤多是长久不变的61.经济规律的客观性表明( )A.⼈们不能创造经济规律B.⼈们不能消灭经济规律C.⼈们不能改造经济规律D.⼈们不能违背经济规律E.⼈们不能认识和利⽤经济规律62.⽣产⼒和⽣产关系的相互关系是( )A.⽣产⼒决定⽣产关系B.⽣产关系决定⽣产⼒C.⽣产关系反作⽤于⽣产⼒D.⽣产⼒反作⽤于⽣产关系E.⽣产关系⼀定要适合⽣产⼒发展状况63.研究⽣产关系必须重视⽣产⼒的状况,这是因为()A.⽣产⼒和⽣产关系是社会⽣产不可分割的两个⽅⾯B.在⽣产⼒和⽣产关系的对⽴统⼀关系中,最根本的⽅⾯是⽣产⼒决定⽣产关系C.⽣产⼒是社会⽣产中最活跃最⾰命的因素D.⽣产⼒状况如何,决定有什么样的⽣产关系E.⽣产⼒的发展变化,决定着⽣产关系的发展变化64.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要求有()A.商品的价值由⽣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B.商品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C.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D.商品交换以价值为基础E.商品交换过程中价格与价值保持⼀致65.劳动⼒商品使⽤价值的特殊性表现在()A.它的使⽤价值是价值的源泉B.能创造出⽐⾃⾝价值更⼤的价值C.能够创造出⽣产资料的价值D.能够把⾃⾝的价值转移到新产品中去E.能够把⽣产资料的价值转移到新产品中去66.资本主义⼯资( )A.是劳动⼒的价值或价格B.是劳动的价值或价格C.表现为劳动的价值或价格D.表现为劳动⼒的价值或价格E.是⼯⼈必要劳动的报酬67.剩余价值是()A.⽣产资料转移的价值中超过劳动⼒价值的部分B.雇佣⼯⼈创造的新价值中超过劳动⼒价值的部分C.商品价值中补偿劳动⼒价值后的剩余部分D.商品价值中补偿资本消耗后的剩余部分E.雇佣⼯⼈在剩余劳动时间中创造的价值68.资本主义银⾏的利润( )A.是由存款利息和贷款利息的差额构成的B.是银⾏雇员的劳动所创造的C.是银⾏雇员在剩余劳动时间内实现的D.来源于⽣产部门的雇佣⼯⼈创造的剩余价值E.数量上相当于银⾏资本家⾃有资本获得的平均利润69.影响资本积累的主要因素是( )A.对劳动⼒的剥削程度B.社会劳动⽣产率⽔平C.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在⽣产资本中的所占⽐重D.所⽤资本和所费资本的差额E.预付资本量的⼤⼩70.资本主义再⽣产周期的阶段包括()A.⾼涨阶段B.萧条阶段C.滞胀阶段D.危机阶段E.复苏阶段71.产业资本在循环过程中采取的职能形式有( )A.货币资本B.流动资本C.⽣产资本D.商品资本E.商业资本72.资本主义的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它们是( )A.资本原始积累阶段B.⾃由竞争阶段C.经济起飞阶段D.垄断阶段E.经济停滞阶段73.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资本主义经济存在迅速发展趋势的原因有( )A.⽣产⼒⾃⾝发展规律的作⽤B.资本主义基本⽭盾消失的结果C.竞争仍然存在,竞争促使垄断组织关⼼技术进步D.资本主义国家对资本主义⽣产关系进⾏局部调整,为⽣产⼒发展提供可能E.垄断资本主义各国为争霸世界展开综合国⼒和军备竞赛,促使⽣产技术发展74.垄断阶段的竞争同⾃由竞争阶段的竞争的不同点主要表现在()A.竞争的⽬的不同B.竞争的⼿段有了新变化C.竞争的激烈程度不同D.竞争的后果不同E.竞争的范围不同75.资本主义的垄断导致⽣产和技术停滞的趋势,其原因是( )A.垄断资本主义时期仍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竞争B.垄断会⼈为地阻碍技术进步C.国家强化了对经济⽣活和社会⽣活的⼲预和调节D.资本主义国家之间为争夺世界霸权⽽进⾏军备竞赛E.垄断资本可凭借垄断地位获得⾼额垄断利润76.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主要形式有()A.国家直接掌握的垄断资本B.国有资本和私⼈资本在企业内部的结合C.国家垄断资本和私⼈资本在企业外部的结合D.设⽴国际垄断同盟E.设⽴国际经济组织77.马克思主义认为,与资本主义相⽐,社会主义经济运⾏和发展应具有()A.周期性 B.波动性C.⾃觉性D.计划性 E.⽐例性78.社会主义经济关系的基本特征包括 ( )A.建⽴社会主义⽣产资料公有制和消灭剥削B.经济运⾏和发展的⾃觉性、计划性与⽐例性C.个⼈消费品的分配实⾏按劳分配原则D.为实现共同富裕⼤⼒发展⽣产⼒E.实现了绝对公平79.社会主义之所以实⾏⽣产资料公有制,是因为( )A.它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客观要求B.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C.公有制可以更快更好地发展⽣产⼒D.公有制是消灭剥削,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前提E.公有制是实现社会主义国家利益、社会利益和长远利益的保证80.运⽤货币政策进⾏宏观调控,主要是对( )A.价格⽔平进⾏调节B.商品总量进⾏调节C.货币流通量进⾏调节D.利率进⾏调节E.平均利润率进⾏调节三、名词解释81. 商品经济:82. 价值:83.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84. 纸币:85. 通货膨胀:88. 剩余价值:89. 资本循环:90. 社会总产品:91. 经济危机:92. 股票:93. ⾦融资本:94.国家垄断资本主义:95.按劳分配:四、简答题96.为什么说物质资料⽣产是⼈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97.简述⽣产、分配、交换、消费的关系。
马原期末考试题及答案大题
马原期末考试题及答案大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三个基本特征包括:A. 唯物主义、辩证法、历史唯物主义B. 唯物主义、辩证法、自然辩证法C. 唯物主义、形而上学、历史唯物主义D. 唯心主义、辩证法、历史唯物主义答案:A2. 马克思的《资本论》主要研究的是:A.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B. 社会主义生产方式C. 封建主义生产方式D. 共产主义生产方式答案:A3.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核心是:A.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B. 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C. 劳动价值论D. 剩余价值论答案:D4.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A.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B. 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矛盾C. 阶级矛盾D. 人与自然的矛盾答案:C5. 下列哪项不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A. 阶级斗争B. 剩余价值C. 劳动异化D. 社会契约论答案:D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6. 简述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答案: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的哲学观点之一,它认为物质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历史的发展是阶级斗争的历史。
7. 什么是剩余价值?它在资本主义经济中的作用是什么?答案:剩余价值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指的是资本家从工人的劳动中获取的超出工人工资的那部分价值。
在资本主义经济中,剩余价值是资本家获得利润的来源,也是资本积累和扩大再生产的基础。
8. 请简述马克思关于阶级斗争的理论。
答案:马克思认为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原因。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是不可调和的,这种矛盾最终会导致无产阶级革命,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无阶级的社会。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9. 论述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理论。
答案: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固有的矛盾所导致的。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复习题及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复习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马克思指出:“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
”联系这一观点说明资本原始积累过程的基础是A.用暴力手段剥夺农民土地B.用暴力手段掠夺货币财富C.用暴力手段掠夺殖民地财富D.用暴力手段掠夺本国人民财富2.马克思说:“我们不可能从对小麦的品尝当中,来判定它是由封建社会的农奴生产的,还是由资本主义制度下雇佣劳动者生产的。
”这句话表明A.使用价值是商品和其他产品的共有属性,它体现人类社会共同的经济关系B.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它本身不反映人们的社会生产关系C.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与价值共同反映人们的社会生产关系D.使用价值以价值的存在为前提,反映人和自然界的关系3.在古代的物物交换中,一只羊能换两袋米。
这两种有用性完全不同的产品之所以能够按一定比例互相交换的原因,在于它们A.对人们有共同的效用B.有不同的使用价值C.在生产中都耗费了一般人类劳动D.都是具体劳动的产物4.马克思说:“一切商品对它们的所有者是非使用价值,对它们的非所有者是使用价值。
”这句话应理解为A.商品不可能既有使用价值又有价值B.商品所有者同时获得使用价值和价值C.商品消费者同时获得使用价值和价值D.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相互排斥,二者不可兼得5.马克思说:“就使用价值说,有意义的只是商品中包含的劳动的质;就价值量说,有意义的只是商品中包含的劳动的量,不过这种劳动已经转化为没有质的区别的人类劳动。
”这里所说的没有质的区别的人类劳动是指A.脑力劳动B.体力劳动C.具体劳动D.抽象劳动6.某厂生产一部笔记本电脑售价5000元,但此类笔记本电脑的大多数厂家通过采用先进的技术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使得整个行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那么,单位劳动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和单个商品价值量的变化为A.商品数量增加,价值量不变B.商品数量增加,价值量增加C.商品数量不变,价值量增加D.商品数量增加,价值量减少7.当黄金、白银等贵金属充当了一般等价物之后,货币就产生了。
大学期末马原考试题库
大学期末马原考试题库大学期末马原考试题库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包括:A. 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B. 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共产主义C. 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历史唯物主义D. 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国际主义2. 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撰写的第一部著作是:A. 《共产党宣言》B. 《资本论》C. 《德意志意识形态》D. 《哲学的贫困》3.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是:A. 辩证唯物主义B. 历史唯物主义C. 自然辩证法D. 社会辩证法4.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A. 资本与劳动的矛盾B.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C. 私人占有与社会化大生产之间的矛盾D. 阶级斗争5. 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揭示了:A. 资本主义剥削的本质B.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C.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局限性D. 资本主义经济的自我调节机制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6. 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包括:A. 德国古典哲学B.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C. 法国空想社会主义D. 俄国民粹主义7.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分析了以下哪些问题?A.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和发展B. 资本主义经济的运行机制C.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自我调节D. 资本主义经济的自我消亡8. 马克思认为,社会主义革命的最终目的是:A. 消灭私有制B. 实现共同富裕C. 建立无阶级社会D.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9.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A. 地理环境B. 人口因素C. 经济基础D. 政治制度10. 马克思主义认为,阶级斗争是:A. 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B. 社会形态更替的杠杆C. 社会矛盾的表现形式D. 社会进步的必然结果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1. 简述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12. 马克思是如何论述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13. 阐述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基本观点。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政治经济学部分考题及其答案
页眉内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政治经济学部分考题及其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人们的生产关系归根结底是一种A、物质利益关系B、政治利益关系C、平等交换关系D、自由买卖关系【A】2、支配社会经济形态更替的规律是A、商品经济的价值规律B、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C、社会劳动在各部门按比例分配的规律D、节约劳动时间的规律【B】3、关于价值和交换价值相互关系的正确论断是A、交换价值是价值的基础,价值是交换价值的表现形式B、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C、价值就是交换价值,二者完全一致D、价值由交换价值决定,二者量上没有区别【B】4、劳动二重性在商品生产中的作用是A、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都创造使用价值B、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都创造价值C、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价值D、具体劳动创造价值,抽象劳动形成使用价值【C】5、在商品交换中起媒介作用的货币,执行的是A、价值尺度职能B、支付手段职能C、贮藏手段职能D、流通手段职能【D】6、一定时期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A、等于待售商品价格总额B、大于待售商品价格总额C、与待售商品价格总额成正比,与同一单位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D、与待售商品价格总额成反比,与同一单位货币流通速度成正比【C】7、直接在流通领域内表现出来的资本总公式是A、W — G — WB、G — W — GC、G —G′D、G — W —G′【D】8、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决定性前提是A、资本家集中大量货币B、劳动力成为商品C、生产资料成为商品D、消费资料成为商品【B】9、划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依据是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价值增殖过程中A、作用不同B、价值转移的方式不同C、创造价值的方式不同D、、创造剩余价值的方式不同【A】10、在价值增殖过程中抽象劳动A、转移了生产资料的价值B、转移了劳动力的价值C、创造了新的使用价值D、创造了劳动力的价值和剩余价值【D】11、资本循环所经历的时间包括A、购买时间和销售时间B、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C、生产时间和销售时间D、劳动时间和流通时间【B】12、既属于流动资本又属于可变资本的是用于购买A、厂房、机器设备的资本B、原料、燃料、辅助材料的资本C、劳动对象的资本D、劳动力的资本【D】13、固定资本无形磨损是由A、自然力对机器设备腐蚀造成的B、人为破坏机器设备造成的C、机器设备贬值造成的D、机器设备使用过程中磨损造成的【C】14、公式Ⅰ(v+m)>Ⅱc是A、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B、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C、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前提条件D、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D】15、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A、揭露了利润的真正来源B、表明了利润的本质C、掩盖了利润的本质和来源D、完全消除了各企业、各部门在所获利润上的差别【C】16、资本主义部门之间的竞争形成A、商品的个别价值B、商品的社会价值C、商品的生产价格D、商品的垄断价格【C】17、平均利润率形成以后,资本有机构成低的部门所获得的平均利润A、等于本部门所创造的剩余价值B、少于本部门所创造的剩余价值C、多于本部门所创造的剩余价值D、与本部门所创造的剩余价值成正比【B】18、商业资本的出现,在一定限度内能够A、增加社会总资本中的生产资本量,减少流通资本量B、减少社会总资本中的生产资本量,增加流通资本量C、使社会总资本中的生产资本量和流通资本量同样增加D、使社会总资本中的生产资本量和流通资本量同样减少【A】19、商业资本家对商业店员的剥削体现在A、无偿占有商业店员剩余劳动时间实现的剩余价值B、直接占有商业店员销售劳动创造的剩余价值C、直接榨取商业店员剩余劳动创造的剩余价值D、无偿占有商业店员必要劳动时间实现的剩余价值【A】20、利息率和平均利润率在量上的关系是A、利息率等于平均利润率B、利息率低于平均利润率C、利息率和平均利润率无关D、利息率和平均利润率成反比【B】答案分析一、单项选择题1、【解析】生产关系的内容,包括人们在一定生产资料所有制基础上形成的,在社会生产总过程中发生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关系。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 习题参考答案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课程代码:05003习题参考答案江建强编写(2002年8月)第一章导论一、填空1.物质资料生产2.基础3.劳动者的劳动劳动资料劳动对象4.劳动者生产资料5.生产力生产关系6.生产关系7.生产分配交换消费8.生产资料所有制9.阶级性阶级性科学性10.内在的本质的必然二、单项选择题1.①2.②3.②4.③5.①6.①7.①8.①9.④ 10.①三、多项选择题1·①②③⑤ 2.①②③⑤ 3.①③⑤ 4.①③④⑤ 5.①③④⑤6.①②③④⑤7.②④⑤8.①②③④9.①②③⑤ 10.①④⑤四、辨析题1.政治经济学是研究生产力的学问。
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生产关系,是研究生产关系的学问。
但生产关系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发展变化的。
生产关系的发展变化是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中进行的,所以研究生产关系,必须联系生产力。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物质资料生产的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它们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是对立的统一体。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生产力的性质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力的发展变化,决定着生产关系的发展变化。
生产关系对生产力起巨大的反作用。
当生产关系同生产力发展的要求相适应,适合生产力的状况时,就能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的状况时,就对生产力的发展起阻碍作用。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的性质,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
评判一种生产关系先进与否,必须以生产力标准来判断,研究生产关系归根到底是为生产力发展服务的,脱离生产力来研究生产关系,这种研究就会失去意义。
2.人是生产力中的决定因素,因而人可以创造经济规律。
经济规律是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人是生产力中的决定因素,但人不可以创造经济规律,因为经济规律是客观的。
经济规律产生的经济条件是客观的,有什么样的客观经济条件,就会产生与它相适应的经济规律;经济规律的作用是客观的,经济规律的作用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人们既不能消灭、废除或改造经济规律,也不能创造或制定经济规律。
马原期末考试题及其答案选择题(part3)
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一、单项选择题(在下面各题的选项中,请选出最符合题意的1项,并将代表正确选项的字母写在题干的括号内。
)1.在人类新千年到来之时,西方媒体纷纷推选千年风云人物.在英国广播公司和路透社等媒体的评选中,多次名列千年思想家前两位的是()A.马克思、爱因斯坦B。
牛顿、爱因斯坦C。
马克思、牛顿D。
达尔文、牛顿2。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曾经被称为“时代的歌中之歌”的是()A.《共产党宣言》B.《资本论》C.《反杜林论》D.《国家与革命》3。
被誉为“工人阶级的圣经”的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是()A.《共产党宣言》B.《资本论》C.《反杜林论》D.《国家与革命》4.在马克思主义的组成部分中,构成整个马克思主义的基础部分的是()A。
马克思主义哲学 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C。
科学社会主义 D.马克思主义人类学5.在马克思主义的组成部分中,()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最深刻、最全面、最详细的证明和运用A.马克思主义哲学B。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C。
科学社会主义D。
马克思主义政治学6.在马克思主义的组成部分中,构成整个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的核心的是()A。
马克思主义哲学B。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C.科学社会主义D。
马克思主义历史学7。
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是()A。
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B。
致力于实现共产主义社会制度C。
致力于实现无产阶级政党执政 D.致力于消灭私有制和剥削现象8.关于当代科学技术革命的兴起和发展对马克思主义产生影响的错误理解是( )A。
证实了马克思主义 B.证伪了马克思主义C。
提出了一系列新的问题 D.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9。
马克思主义哲学吸取的黑格尔哲学中的“合理内核"是()A。
唯物主义思想B。
辩证法思想C。
可知论思想D。
认识论思想10.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完整体系初步形成的标志是()A。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B.《共产党宣言》C。
《德意志意识形态》 D.《资本论》11.19世纪40-60年代,马克思的两大发现是()A。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习题集及答案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习题集绪论一、单项选择题:1、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A、社会生产力B、社会生产关系C、生产力与生产关系D、社会生产方式2、政治经济学的含义是:A、政治学与经济学的结合B、政治问题与经济问题的结合C、自然经济与商品经济得结合D、是关系国家或社会的经济学3、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是:A、生产力B、生产关系C、物质资料的生产D、社会关系的生产4、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任务是:A、揭示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规律B、揭示商品生产的一般规律C、揭示剩余价值生产的秘密D、揭示各种生产关系产生、发展和变化的规律5、在社会生产过程中的诸环节中,其决定作用的是:A、生产B、交换C、分配D、消费6、生产力和生关系的统一构成A、经济基础B、上层建筑C、生产方式D、人和自然之间的关系第一章商品与货币一、单项选择题1、商品的二因素是:A、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B、使用价值与价值C、价值与交换价值D、商品交换与商品生产2、两种不同使用价值可以按一定比例相互交换,是因为:A、两种商品有不同的使用价值B、两种商品的用途各异C、两种商品各为对方需要D、两种商品都有价值3、关于价值,正确的说法是:A、质上有差别,量上无差别B、质上无差别,量上有差别C、质和量上都有差别D、质和量上都无差别4、价值的本质是:A、商品生产者之间相互交换劳动B、商品生产者之间相互交换劳动产品C、两种物品相互交换的关系D、凝结在商品中的人类劳动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可能具有价值B、有使用价值的东西就一定有价值C、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也可能有价值D、有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有使用价值6、商品二因素决定于:A、商品的内在属性B、具体劳动C、抽象劳动D、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B、使用价值都是由具体劳动创造的C、使用价值都是由来自自然物D、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价值8、价值的源泉是:A、具体劳动B、抽象劳动C、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D、劳动和土地9、商品的价值量是由:A、简单劳动时间决定的B、复杂劳动时间决定的C、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D、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10、社会必要劳动时间:A、是以简单劳动为尺度的B、是以复杂劳动为尺度的C、是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折算为尺度的D、以上都不是11、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决定于:A、商品二因素B、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C、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D、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12、价值规律的作用形式是:A、价值决定价格B、供求决定价格C、竞争决定价格D、商品的市场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13、货币的本质是:A、媒介商品交换B、是资本的最初表现C、固定地起一般等价物作用D、价值形式发展的必然14、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必须是:A、想象的货币B、实实在在的货币C、观念上的货币D、纸币15、在80年代中后期,由于温州很多企业生产假冒伪劣产品,导致了在全国市场上抵制“温州货”现象。
最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试题和重点难点讲解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一)单项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 B ) A.社会生产力B.社会生产关系C.上层建筑D.物质资料生产过程2.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 B ) A.劳动过程B.物质资料生产C.改革生产关系D.发展科学技术3.资本主义社会财富的元素形式和资本主义经济的细胞是:( A )A.商品B.货币C.资本D.利润4.社会分工的存在和发展是:( C )A.商品经济存在的决定性条件B.商品经济产生的惟一条件C.商品经济存在的一般基础D.商品经济发展的惟一结果5.在商品买卖中起媒介作用的货币执行的是:( B ) A.价值尺度职能B.流通手段职能C.支付手段职能D.贮藏手段职能6.资本的总公式是:( C )A.W G-W B.G-W-GC.G-W-G’D.G-G’7.剩余价值率是剩余价值与:( B )A.不变资本的比率B.可变资本的比率C.固定资本的比率D.流动资本的比率8.资本积聚:( A )A.是通过资本家把剩余价值资本化实现的B.是通过把分散的单个资本集中合并成大资本实现的C.不受社会财富绝对增长的限制D.不会增大社会资本总额9.通过组织股份公司扩大单个资本生产规模属于:( B )A.资本积聚B.资本集中C.资本保值D.资本增殖10.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是:( D )A.不变资本、可变资本、生产资本B.固定资本、流动资本、货币资本C.商品资本、商业资本、借贷资本D.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11.资本周转的时间是指:( B )A.生产时间和销售时间B.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C.劳动时间和非劳动时间D.购买时间和销售时间12.一个资本主义企业总投资100万元,资本有机构成C:V为4:1,假定剩余价值率为100%,其流动资本一年可周转2次,则这个企业的年剩余价值量和年剩余价值率分别是:( D )A.20万元,100%B.20万元,200%C.40万元,100%D.40万元,200%13.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是:.(, C ) A.I(c+v+m)=I(c+△c)+II(c+△c)B.I(v+m)>ⅡcC.I(v+m)=ⅡcD.I(v+m)<Ⅱc14.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是:( D ) A.I(v+m)=ⅡcB.(v+m)>ⅡcC.Ⅱ(c+v+m/x)>I(v+m/X)D.I(V+△V+m/x)=Ⅱ(c+△c)15.剩余价值表现为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时就采取了:( A )A.利润形式B.超额利润形式C.生产成本形式D.生产价格形式16.资本主义制度下部门内部的竞争形成:( C )A.商品的生产价格B.商品的市场价格C.商品的社会价值D.商品的个别价值17.资本主义商品生产价格的构成是:( C )A.成本价格加利润B.成本价格加超额利润C.成本价格加平均利润D.成本价格加垄断利润18.商业资本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条件是:( B ) A.商业资本的数量越多越好B.商业资本的数量不超过社会必要的限度C.商业资本的数额应大于社会商品价值总额D.业资本的数额应等于社会商品价值总额19.有一个股份公司,其每张股票一年可得股息10元,当时银行年利率为5%,不考虑其他因素,这张股票的理论价格应为:( B,)A.100元B.200元C.1000元D.2000元20.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大体可分为两个阶段:( C )A.资本原始积累阶段和资本积累阶段B.资本原始积累阶段和自由竞争资本主义阶段C.自由竞争资本主义阶段和垄断资本主义阶段D.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21.银行的作用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发生了根本变化,即银行:( B )A.直接控制了工业生产B.由普通中介人变成了万能的垄断者C.不仅是信用中介,而且是支付和结算中介D.直接从事生产经营活动22.资本主义国家直接向私人企业采购订货的形式属于:( C )A.国家直接掌握的垄断资本B.国有资本和私人资本在企业内部的结合C.国有资本和私人资本在企业外部的结合D.国民经济计划化的一种方式23.国际经济一体化:( A )A.是经济全球化的要求B.是各国独立发展民族经济的要求C.是各国放弃本国经济利益促成的D.意味着各国之间不再有经济上的矛盾24.当代主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治联合体的典型形式是( C )A.经济与合作组织B.亚太经济合作组织C.欧洲联盟D.北美自由贸易区25.当今时代的主题是:( B )A.和平与进步B.和平与发展C.改革与发展D.改革与创新26.给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带来机遇和有利条件的是:( B )A.世界单极化和经济全球化B.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C.世界单极化和经济一体化D.世界多极化和经济一体化27.在当今经济全球化中处于主导地位的是:( A )A.西方发达国家B.联合国C.广大发展中国家D.民族独立国家28.垄断资产阶级维护和强化统治的手段主要有:( B ) A.暴力镇压和参与市场竞争B.暴力镇压和推行改良主义C.建立垄断组织和推行福利政策D.提高剥削程度和推行改良主义29.垄断资本主义为向社会主义过渡准备了日益完备的社会经济基础,主要是指:( B )A.无产阶级产生与壮大B.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C.社会矛盾的加剧D.国家管理经济的手段与经验30.在我国21世纪的发展道路中,在实现工业化问题上要:( D )A.按发达国家的模式实现工业化B.按发展中国家的模式发展工业化C.走传统工业化道路D.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二)多项选择题1.经济规律的特点是:(ACD)A.与人的经济活动联系在一起B.脱离人的活动而独立存在C.随着经济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并非长久不变D.认识和利用经济规律有阶级背景E.认识和利用经济规律没有阶级背景2.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的相互关系是:(BCDE) A.二者没有区别B.商品经济是市场经济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和前提C.市场经济是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商品经济D.市场经济是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E.市场经济与商品经济既有联系又有区别3.资本主义经济中雇佣工人的工作日包括:(CD) A.具体劳动时间B.抽象劳动时间C.必要劳动时间D.剩余劳动时间E.社会必要劳动时间4.资本主义再生产周期经历的阶段一般是:(ABDE)A.危机阶段B.萧条阶段C.销售阶段D.复苏阶段E.高涨阶段5.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学说具有重大意义,主要是:A.理论意义B.实践意义C.革命意义D.改良意义E.现实意义6.在资本主义农业经济中,既要交级差地租又要交绝对地租的土地包括:A.优等地B.中等地C.劣等地D.地理位置最差的土地E.农业中的超额利润所形成7.资本主义地租是:(BCDE) A.农业工人向地主缴纳的地租B.农业资本家向地主缴纳的地租C.农产品价值的一部分D.农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E.农业中的超额利润所形成8.垄断价格的出现并未违背价值规律是因为:(ABE) A.垄断组织本能无限抬高价格到极大脱离价值的地步B.垄断本身并不能创造财富增加社会价值总量C.垄断价格仍遵循等价交换原则D.垄断价格的出现只是暂时个别现象E.垄断价格的出现只是部分改变了价值规律作用的形式9.垄断时期竞争的特点是:(ABCE)A.目的是为了获取高额垄断利润B.竞争的手段更加多样化C.竞争更加激烈,更具持久性D.竞争采取了更加温和文明的手段E.竞争的范围更加广泛10.资本主义国家宏观经济管理与调控:的目标一般包括:(ACDE)A.维持一定的经济增长B.维持社会秩序的稳定C.保持币值与物价的稳定D.促进充分就业E.保持国际收支大体平衡11.经济全球化本质上是资源配置的国际化,其内容大体可以分为:(ABE)A.生产的全球化B.贸易的全球化C.销售的全球化D.宣传的全球化E.资本全球化12.新的国际经济秩序应该追求:(ABCD)A.共同发展B.平等互利C.相互促进D.反对贫富悬殊E.拉平贫富差距13.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主要体现在:(ABC)A.政治上相互尊重,共同协商,不强加于人B.经济上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反对贫富悬殊C.文化上相互借鉴,共同繁荣,不排斥其他文化D.军事上维持大国军力,保持现有格局不变E.环境和资源上共同开发,共同利用,共同享有主权14.消灭剥削实现共同富裕的条件是:(BD)A.必须有完善的宏观调控机制B.生产力有较高程度的发展C.要有完善的市场体系D.实行社会主义公有制E.实行现代企业制度15.社会主义社会在经济运行上区别于其他社会的特点是经济运行具有:(AC)A.自觉性B.自发性C.计划性D.市场性E.盲目性16.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ABCD) A.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B.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C.要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D.要把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E.要把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对立起采,分别发展17.十六大报告指出,现阶段的收入分配中要确立各种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各种生产要素包括:(ABDE)A.劳动B.资本C.教育D.技术E.管理18.社会主义初级阶段:(BDE)A.是各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之初的起始阶段B.特指中国社会主义的一个发展阶段C.必须实行完全的社会主义公有制D.必须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各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E.是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试题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非经济管理类各专业本科段的必修课程之一,其主要内容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的基本原理,还有一章简要介绍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理论。
(完整word版)《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期末考试题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期末考试题一、单选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在生产关系体系中,决定生产关系性质的是()①人们在直接生产过程中的相互关系②产品分配关系③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④人们在交换和消费过程中的关系2、经济规律的客观性意味着()①人们在经济规律面前是无能为力的②它作用的后果是永远不可改变的③它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④它的存在和作用是不受时间、地点和条件限制的3、政治经济学研究生产关系要联系()①生产力和上层建筑②某个社会特有的经济规律③生产力和生产方式④某个社会的基本经济规律4、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①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②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③个别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矛盾④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5、与赊购商品有关的货币职能是()①价值尺度②流通手段③支付手段④贮藏手段6、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①不同商品生产中的两种不同性质的劳动②同一商品生产中分别进行的两个劳动过程③商品生产中同一劳动的两重属性④劳动过程中两种不同职能的分工7、在商品价值中()①C+V+M都是在这次生产过程中新创造的价值②C+V是由旧价值转移来的,M是新创造的价值③C是由旧价值转移来的,V+M是新创造的价值④C是不变资本价值转移来的,V是可变资本价值转移来的,M是新创造的价值8、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①价值形成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②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③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④生产使用价值的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9、马克思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依据是资本的不同部分①价值周转方式不同②在价值形成中的作用不同③在价值增殖中的作用不同④价值转移的方式不同10、资本有机构成提高意味着()①可变资本在全部资本中的比重下降②流动资本在全部资本中的比重下降③不变资本在全部资本中的比重下降④固定资本在全部资本中的比重下降11、资本积聚是()①剩余价值的资本化②小资本联合成大资本③个别资本通过资本积累增大资本总额④工人的剩余劳动创造的12、无产阶级相对贫困化是指()①无产阶级的收入在社会国民收入中的比重上升②无产阶级的收入在社会国民收入中的比重下降③无产阶级的收入绝对量的下降④无产阶级的物质生活状况绝对恶化13、产业资本循环要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是()①实行边生产、边销售、边采购②投入的资本能不断增殖③使资本在空间上按比例并存,在时间上继起④流通过程和生产过程顺利的通过14、资本的周转速度()①与周转时间成正比,与周转次数成反比②与周转时间成正比,与周转次数成正比③与周转时间成反比,与周转次数成正比④与周转时间成反比,与周转次数成反比15、社会总资本再生产问题的核心是()①恢复原有规模的再生产②扩大原有规律的再生产③社会总产品的实现④生产资料生产的优先增长16、固定资本更新是()①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周期性爆发的原因②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周期性爆发的基础③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周期性爆发的因素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周期性爆发的条件17、资本主义级差地租产生的原因是()①土地肥沃的差别②土地位置的差别③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④土地私有权的存在18、平均利润率形成后,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形式是市场价格围绕着()①价值上下波动②生产价格上下波动③垄断价格上下波动④成本价格上下波动19、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①私人垄断资本的一种表现形式②国内垄断和国际垄断相结合的垄断资本主义③工业垄断与银行垄断相结合的垄断资本主义④垄断资本与国家政权相结合的垄断资本主义20、金融寡头在经济上的统治是通过()①股份公司实现的②参与制实现的③控制国家政权实现的④竞争实现的二、多选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货币是()①人们协商的产物②处于相对价值形式的商品③经常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④商品交换发展的结果⑤商品内在矛盾的必然结果2、劳动不是商品,因为()①劳动发生在购买之后,而不是发生在购买之前②承认劳动是商品,无异于否定资本主义剥削③它本身没有价值④如果劳动是商品它的价值就是无法确定⑤它不能拿到市场上去交换3、属于固定资本无形磨损的是()①生产原设备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价值下降②木质建筑结构磨损③钢铁设备锈蚀④刀具使用磨损⑤新机器取代旧机器,原机器设备贬值4、借贷资本的利息()①是剩余价值的特殊转化形式②是平均利润的一部分③是企业全部利润④是职能资本家为取得货币资本使用权而支付的一部分m⑤体现着借贷资本家和其他资本家集团共同剥削工人的关系5、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输出的特点表现为()①资本输出的规模有了巨大增长②发展中国家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资本渗透大大加强③资本输出的流向侧重于制造业和第三产业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资本渗透大大加强⑤私人对外直接投资比重迅速增大三、计算题:(10分)某资本主义企业投入固定资产150万元,其中厂房120万元,使用期限30年。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题库(含答案)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题库导论一、单选题:1、政治经济学的发展历史表明,没有抽象的各阶级适用的政治经济学,根本原因在于()A.经济发展过程与经济现象的复杂B.不同时期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C.研究范围与研究方法上的差异D.研究对象直接涉及不同阶级的利益2、衡量生产力水平的客观尺度是()A.生产工具的状况B.劳动者的素质C.劳动对象的广度和深度D.劳动产品的数量和质量3、生产力反映的是()A.人与社会的关系B.人与自然的关系C.人与人的关系D.分工协作关系4、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结成的()A.人与自然的关系B.人与人的物质利益关系C.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D.分工协作关系5、生产关系的基础是()A.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B.产品的分配形式C.产品的消费形式D.生产工具的水平6、决定生产关系性质的是()A.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B.产品的分配形式C.产品的消费形式D.生产工具的水平7、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是()A.物质资料生产B.社会生产关系C.劳动方式D.商品生产8、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A.物质资料生产B.社会生产关系C.劳动方式D.生产力9、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是()A.生产力B.生产关系C.经济基础D.上层建筑10、构成社会生产方式的是()A.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对立统一B.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的对立统一C.物质资料再生产与生产关系再生产的对立统一D.生产资料生产与消费资料生产的对立统一11、构成社会形态的是()A.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对立统一B.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对立统一C.物质资料再生产与生产关系再生产的对立统一D.生产资料生产与消费资料生产的对立统一1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任务是()A.为无产阶级服务B.揭示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C.调整生产关系D.推翻剥削制度13、以下经济规律中属于一切社会所共有的规律是()A.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的规律B.价值规律C.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D.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14、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根本方法是()A.从具体到抽象的研究方法B.科学抽象法C.唯物辩证法D.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方法15、判断生产关系是否优越的根本标准是()A.生产资料公有化的程度B.社会制度C.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D.是否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二、多选题:1、物质资料生产是()A.人类社会生存的基础B.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C.人类的最基本的实践活动D.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E.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2、劳动过程的简单要素是()A.劳动者的劳动B. 经济信息C.劳动手段D.科学技术E.劳动对象3、物质资料的再生产过程包括的环节有()A.生产B.分配C.交换D.消费E.管理4、物质资料再生产过程各个环节之间的相互关系是()A.生产决定分配、交换、消费B.分配决定生产、交换、消费C.分配、交换和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D.生产起着决定性的作用E.消费起着决定性的作用5、生产关系的内容包括()A.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B.不同的社会集团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C. 政治制度D.生产力的发展水平E. 产品的分配形式6、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是( )A.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B.生产资料生产与消费资料生产的矛盾C.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 D.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矛盾D.人与社会的矛盾7、经济规律的客观性在于( )A.它的存在是客观的B.它的作用是客观的C.它的存在和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D.它是永恒不变的E.经济制度是客观的8、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有()A.唯物辩证法B.科学抽象法C.矛盾分析法D.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方法E.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三、辨析题:1、评判生产关系先进和落后的根本标准是生产资料公有化的程度。
马克思主义期末考试试题
马克思主义期末考试试题马克思主义期末考试试题在马克思主义的学习过程中,期末考试是一个重要的评估学生理解和掌握程度的机会。
马克思主义作为一门哲学体系,涵盖了广泛的领域,包括政治、经济、社会等等。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探讨一些可能出现在马克思主义期末考试中的试题。
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1. 马克思主义的历史渊源和发展过程。
请简要介绍马克思主义的起源和发展,并分析其对当代社会的影响。
2.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是什么?请列举并解释其中的一些重要概念,如历史唯物主义、阶级斗争、剩余价值等。
二、马克思主义与经济学1.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经济的批判。
请分析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经济的批判观点,并对其合理性进行评价。
2.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
请解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如价值理论、剩余价值理论等,并分析其对当代经济学的启示。
三、马克思主义与社会学1. 马克思对社会变革的理论。
请解释马克思对社会变革的理论观点,包括阶级斗争、革命等,并分析其对当代社会的启示。
2. 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基本原理。
请列举并解释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基本原理,如社会基本矛盾、社会意识形态等,并分析其对社会变革的作用。
四、马克思主义与政治学1. 马克思主义对政治的理论观点。
请解释马克思主义对政治的理论观点,包括国家、政权、民主等,并分析其对当代政治的启示。
2. 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基本原理。
请列举并解释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基本原理,如无产阶级专政、人民民主专政等,并分析其对政治制度的影响。
五、马克思主义与文化学1. 马克思主义对文化的理论观点。
请解释马克思主义对文化的理论观点,包括意识形态、文化产业等,并分析其对当代文化发展的影响。
2. 马克思主义文化学的基本原理。
请列举并解释马克思主义文化学的基本原理,如文化批判、文化自由等,并分析其对文化创新的作用。
六、马克思主义与教育学1. 马克思主义对教育的理论观点。
请解释马克思主义对教育的理论观点,包括教育的本质、教育的目标等,并分析其对当代教育改革的启示。
政治经济学模拟试卷1(含答案)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期末考试题一、单选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在生产关系体系中,决定生产关系性质的是()①人们在直接生产过程中的相互关系②产品分配关系③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④人们在交换和消费过程中的关系2、经济规律的客观性意味着()①人们在经济规律面前是无能为力的②它作用的后果是永远不可改变的③它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④它的存在和作用是不受时间、地点和条件限制的3、政治经济学研究生产关系要联系()①生产力和上层建筑②某个社会特有的经济规律③生产力和生产方式④某个社会的基本经济规律4、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①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②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③个别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矛盾④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5、与赊购商品有关的货币职能是()①价值尺度②流通手段③支付手段④贮藏手段6、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①不同商品生产中的两种不同性质的劳动②同一商品生产中分别进行的两个劳动过程③商品生产中同一劳动的两重属性④劳动过程中两种不同职能的分工7、在商品价值中()①C+V+M都是在这次生产过程中新创造的价值②C+V是由旧价值转移来的,M是新创造的价值③C是由旧价值转移来的,V+M是新创造的价值④C是不变资本价值转移来的,V是可变资本价值转移来的,M是新创造的价值8、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①价值形成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②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③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④生产使用价值的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9、马克思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依据是资本的不同部分()①价值周转方式不同②在价值形成中的作用不同③在价值增殖中的作用不同④价值转移的方式不同10、资本有机构成提高意味着()①可变资本在全部资本中的比重下降②流动资本在全部资本中的比重下降③不变资本在全部资本中的比重下降④固定资本在全部资本中的比重下降11、资本积聚是()①剩余价值的资本化②小资本联合成大资本③个别资本通过资本积累增大资本总额④工人的剩余劳动创造的12、无产阶级相对贫困化是指()①无产阶级的收入在社会国民收入中的比重上升②无产阶级的收入在社会国民收入中的比重下降③无产阶级的收入绝对量的下降④无产阶级的物质生活状况绝对恶化13、产业资本循环要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是()①实行边生产、边销售、边采购②投入的资本能不断增殖③使资本在空间上按比例并存,在时间上继起④流通过程和生产过程顺利的通过14、资本的周转速度()①与周转时间成正比,与周转次数成反比②与周转时间成正比,与周转次数成正比③与周转时间成反比,与周转次数成正比④与周转时间成反比,与周转次数成反比15、社会总资本再生产问题的核心是()①恢复原有规模的再生产②扩大原有规律的再生产③社会总产品的实现④生产资料生产的优先增长16、固定资本更新是()①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周期性爆发的原因②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周期性爆发的基础③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周期性爆发的因素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周期性爆发的条件17、资本主义级差地租产生的原因是()①土地肥沃的差别②土地位置的差别③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④土地私有权的存在18、平均利润率形成后,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形式是市场价格围绕着()①价值上下波动②生产价格上下波动③垄断价格上下波动④成本价格上下波动19、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①私人垄断资本的一种表现形式②国内垄断和国际垄断相结合的垄断资本主义③工业垄断与银行垄断相结合的垄断资本主义④垄断资本与国家政权相结合的垄断资本主义20、金融寡头在经济上的统治是通过()①股份公司实现的②参与制实现的③控制国家政权实现的④竞争实现的二、多选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货币是()①人们协商的产物②处于相对价值形式的商品③经常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④商品交换发展的结果⑤商品内在矛盾的必然结果2、劳动不是商品,因为()①劳动发生在购买之后,而不是发生在购买之前②承认劳动是商品,无异于否定资本主义剥削③它本身没有价值④如果劳动是商品它的价值就是无法确定⑤它不能拿到市场上去交换3、属于固定资本无形磨损的是()①生产原设备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价值下降②木质建筑结构磨损③钢铁设备锈蚀④刀具使用磨损⑤新机器取代旧机器,原机器设备贬值4、借贷资本的利息()①是剩余价值的特殊转化形式②是平均利润的一部分③是企业全部利润④是职能资本家为取得货币资本使用权而支付的一部分m⑤体现着借贷资本家和其他资本家集团共同剥削工人的关系5、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输出的特点表现为()①资本输出的规模有了巨大增长②发展中国家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资本渗透大大加强③资本输出的流向侧重于制造业和第三产业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资本渗透大大加强⑤私人对外直接投资比重迅速增大三、计算题:(10分)某资本主义企业投入固定资产150万元,其中厂房120万元,使用期限30年。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期末考试题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复习心得:马政经的复习最主要的是搞清每个概念所包含的意思。
把老师讲的习题和课后的每一道练习题做会,多做几套练习题就没啥大问题了。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期末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社会再生产过程的主要环节是()①购买、生产、销售②生产、分配、交换、消费③循环、周转、社会资本再生产④危机、萧条、复苏、高涨2. 马克思说,()学说是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①劳动价值②剩余价值③劳动二重性④平均利润3. 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①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②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③个别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矛盾④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4. 个别企业劳动生产率越高,单位时间生产的商品数量增多,因此()①单位商品的价值量越少,价值总量不变②单位商品的价值量越大,价值总量增加③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不变,价值总量不变④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不变,价值总量增加5. 在商品交换中,商品价格是以()①买卖双方讨价还价为基础②商品供求关系为基础③商品的效用大小为基础④商品的价值为基础6. 个别资本家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目的和直接动机是()①追逐相对剩余价值②追逐绝对剩余价值③降低劳动力价值④追逐超额剩余价值7. “1 只绵羊= 5 克黄金”,从价值形式发展阶段来看,它属于()①简单或偶然的价值形式②扩大的或总和的价值形式③一般的价值形式④货币形式8. 资本积累的实质是()①以暴力剥夺小生产者,把社会财富集中到资本家手中②不断用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扩大资本和生产规模,进一步无偿占有更多的剩余价值③资本家通过节制享受欲望来发展社会生产④资本家靠辛勤劳动发家致富9. 研究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①剩余价值的实现问题②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③生产资料的实现问题④消费资料的实现问题10. 绝对剩余价值的产生是()①个别资本家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结果②全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结果③工人必要劳动时间不变,延长工作日的结果④工人工作日不变,缩短工人必要劳动时间的结果11. 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依据是()①它们的价值周转方式不同②它们在价值增殖过程中的作用不同③它们在生产使用价值过程中的作用不同④它们在流通中采取的形态不同12. 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取决于()①总资本的大小②不变资本的大小③可变资本的大小④生产规模的大小13. 下列生产要素中既属于不变资本又属于固定资本的是()①厂房、设备②原料③燃料④劳动力14. 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条件是()①生产资料的私有制②商品的自由交换③劳动力成为商品④货币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职能15. 在资本主义生产的商品价值中()①c+v+m 都是在这次生产过程中新创造的价值②c+v 是由旧价值转移来的,m 是新创造的价值③c 是由旧价值转移来的,v+m 是新创造的价值④c 是不变资本价值转移来的,v 是可变资本价值转移来的,m 是新创造的价值16. 产业资本循环要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是()①实行边生产、边销售、边采购②投入的资本能不断增殖③使资本在空间上按比例并存,在时间上继起④流通过程和生产过程顺利的通过17. 在资本循环过程中,生产资本的职能是()①为榨取剩余价值准备条件②生产剩余价值③实现剩余价值④分割剩余价值18. 资本的周转速度()①与周转时间成正比,与周转次数成反比②与周转时间成正比,与周转次数成正比③与周转时间成反比,与周转次数成正比④与周转时间成反比,与周转次数成反比19. 级差地租Ⅱ形成的条件是()①对同一土地作追加投资的效率不同②土地肥沃程度不同,位置优劣不同③土地的经营垄断④农业资本有机构成低于工业资本有机构成)20.在资本主义条件下,部门内部的竞争形成(①商品的生产价格②商品的个别价值③商品的社会价值④商品的垄断价格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10 分)请在每小题的列出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并将正确选项前的号码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试题目(大学期末考试必考)
1.哲学是( C.理论化和系统化的世界观)2.世界观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B.对于整个世界的根本观点)3。
现代西方哲学的两股主要思潮是(C。
人本主义和科学主义)4.认为原子是构成物质世界一切事物的最小单位,是堆砌宇宙大厦的“宇宙之砖”。
这是一种(D.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物质观)5.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的错误是(C)A.否认物质的客观性B.否认物质的可知性C。
把自然科学的物质结构理论与哲学的物质范畴相混淆D。
把可直接感知的实物当作世界的本原6.时间是指物质运动的(B.持续性)7.下列各项正确反映物质和运动关系的是(D)A。
运动是内容,物质是其形式B。
运动是现象,物质是其本质C。
运动是暂时的,物质是永恒的D.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物质是运动的主体8.《诗经》上说:“高岸为谷,深谷为陵”。
就是说,高的堤岸可以变为深谷,深谷也可以变成丘陵。
这是一种(A.朴素辩证法观点)9。
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A。
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10.在唯物辩证法的科学体系中,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C.事物发展的趋势和道路)11。
在实际工作中,要注意掌握分寸,防止“过"或“不及”,这在哲学上属于(D。
把握事物的度)12.下列选项中,属于因果联系的是(C)A.风来雨至B.冬去春来C.摩擦生热D.电闪雷鸣13.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是从(D。
主观与客观的关系中把握人的活动的)14.人类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在于(B.人类社会实践的不断发展)15。
要正确实现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必须使理论为群众所掌握,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这是因为(B。
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16.下列选项中,属于理性认识不同于感性认识的特点的是(D)A.直接性B.主观性C.摹写性D.抽象性17.制约人口生产的根本因素是(D。
物质生产)18.人类全部社会关系中最基础的关系是(A.生产关系)19.生产关系包括多项内容,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B.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20.社会意识是(A.对社会存在的反映)21.社会意识是(A。
《马克思主义原理》期末考试卷B卷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40分)1、在实际工作中,要注意掌握分寸,防止"过"或"不及",这在哲学上属于【】A.抓事物的主要矛盾B.确定事物的质C.认识事物的量D.把握事物的度2、要正确实现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必须使理论为群众所掌握,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这是因为【】A.群众是人口中的大多数B.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C.群众是意见都是正确的D.群众的行动都是合理的3、时间和空间是【】A、物质的唯一特性B、物质的根本属性C、物质运动的存在方式D、物质运动的根本原因4、真理和谬误的根本区别在于【】A、真理是绝对的,谬误是相对的B、真理是有用的,谬误是有害的C、真理是客观的。
谬误是主观的D、真理是对事物的正确反映,谬误是对事物的歪曲反映5、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是【】A、阶级斗争B、改革开放C、科学技术革命D、社会基本矛盾6、2003年,湖北省一位12岁的小学生聂利经过反复实验,证明了蜜峰有自己的发声器官,推翻了关于蜜峰没有发声器官、只能靠翅膀振动发出声音的论断。
这一事例说明【】A.书本知识是不可靠的B.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正确的惟一标准C.实践是认识的目的D.感性认识有待于上升到理性认识7、芹菜、韮菜、白菜、菠菜等与蔬菜的关系属于【】A.个别与一般的关系B.偶然与必然的关系C.现象与本质的关系D.形式与内容的关系8、生产力是反映【】A.人与自然关系的范畴B.人与社会关系的范畴C.人与人关系的范畴D.人与工具关系的范畴9、我国的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从根本上说,这是由【】A.党的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决定的B.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和特点决定的C.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的国际环境决定的D.广大人民群众积极主动地参与改革决定的10、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系统是指【A.B.C.D.物质运动的连续性和非连续性相统一的过程11、马克思主义认为,暴力革命是无产阶级革命的【】A.惟一形式B.基本形式C.必要形式D.12、有一首断言缺了钉马掌的钉子会导致战争失败、国家灭亡的童谣:"钉子缺,蹄铁卸;蹄铁卸,战马蹶;战马蹶,骑士绝;骑士绝,战事折;战事折,国家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复习心得:马政经的复习最主要的是搞清每个概念所包含的意思。
把老师讲的习题和课后的每一道练习题做会,多做几套练习题就没啥大问题了。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期末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社会再生产过程的主要环节是()①购买、生产、销售②生产、分配、交换、消费③循环、周转、社会资本再生产④危机、萧条、复苏、高涨2.马克思说,()学说是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①劳动价值②剩余价值③劳动二重性④平均利润3.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①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②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③个别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矛盾④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4.个别企业劳动生产率越高,单位时间生产的商品数量增多,因此()①单位商品的价值量越少,价值总量不变②单位商品的价值量越大,价值总量增加③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不变,价值总量不变④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不变,价值总量增加5.在商品交换中,商品价格是以()①买卖双方讨价还价为基础②商品供求关系为基础③商品的效用大小为基础④商品的价值为基础6.个别资本家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目的和直接动机是()①追逐相对剩余价值②追逐绝对剩余价值③降低劳动力价值④追逐超额剩余价值7.“1只绵羊= 5克黄金”,从价值形式发展阶段来看,它属于()①简单或偶然的价值形式②扩大的或总和的价值形式③一般的价值形式④货币形式8.资本积累的实质是()①以暴力剥夺小生产者,把社会财富集中到资本家手中②不断用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扩大资本和生产规模,进一步无偿占有更多的剩余价值③资本家通过节制享受欲望来发展社会生产④资本家靠辛勤劳动发家致富9.研究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①剩余价值的实现问题②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③生产资料的实现问题④消费资料的实现问题10.绝对剩余价值的产生是()①个别资本家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结果②全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结果③工人必要劳动时间不变,延长工作日的结果④工人工作日不变,缩短工人必要劳动时间的结果11.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依据是()①它们的价值周转方式不同②它们在价值增殖过程中的作用不同③它们在生产使用价值过程中的作用不同④它们在流通中采取的形态不同12.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取决于()①总资本的大小②不变资本的大小③可变资本的大小④生产规模的大小13.下列生产要素中既属于不变资本又属于固定资本的是()①厂房、设备②原料③燃料④劳动力14.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条件是()①生产资料的私有制②商品的自由交换③劳动力成为商品④货币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职能15.在资本主义生产的商品价值中()①c+v+m都是在这次生产过程中新创造的价值②c+v是由旧价值转移来的,m是新创造的价值③c是由旧价值转移来的,v+m是新创造的价值④c是不变资本价值转移来的,v是可变资本价值转移来的,m是新创造的价值16.产业资本循环要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是()①实行边生产、边销售、边采购②投入的资本能不断增殖③使资本在空间上按比例并存,在时间上继起④流通过程和生产过程顺利的通过17.在资本循环过程中,生产资本的职能是()①为榨取剩余价值准备条件②生产剩余价值③实现剩余价值④分割剩余价值18.资本的周转速度()①与周转时间成正比,与周转次数成反比②与周转时间成正比,与周转次数成正比③与周转时间成反比,与周转次数成正比④与周转时间成反比,与周转次数成反比19.级差地租Ⅱ形成的条件是()①对同一土地作追加投资的效率不同②土地肥沃程度不同,位置优劣不同③土地的经营垄断④农业资本有机构成低于工业资本有机构成20.在资本主义条件下,部门内部的竞争形成()①商品的生产价格②商品的个别价值③商品的社会价值④商品的垄断价格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请在每小题的列出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并将正确选项前的号码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
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
1.决定商品流通所必要的货币量的因素有()①货币供应量②待流通的商品量③价格水平④货币流通速度⑤纸币的发行量2.价值是()①商品的自然属性②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③交换价值的基础④使用价值的前提⑤体现商品的社会属性3.相对过剩人口是()①社会生产发展的必然产物②人口增长的必然规律③资本主义的产业后备军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⑤资本对劳动力需求相对减少的同时,劳动力的供给绝对增加4.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区别和联系是()①二者都延长剩余劳动时间,提高了剩余价值率②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起点③相对剩余价值以生产技术变革为条件,绝对剩余价值不以技术进步为条件④绝对剩余价值生产要求延长工作日,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部要求延长工作日⑤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现代资本主义提高剥削程度的主要方式5.借贷资本的利息是()①剩余价值的特殊转化形式②平均利润的一部分③企业的全部利润④职能资本家为取得货币资本使用权而支付的一部分剩余价值⑤体现着借贷资本家和职能资本家共同剥削工人的关系三、计算题(每题8分,共8分)。
某资本主义企业投入固定资产150万元,其中厂房120万元,使用期限30年。
机器30万元,使用期限5年。
投入流动资本50万元,周转时间3个月。
该企业年产值270万元,每月工人工资总额5万元。
运用上述资料计算:①年预付资本周转速度是多少?②剩余价值率是多少?③年剩余价值率是多少?四、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32分)1.简述简单商品经济条件下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
2.简述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的联系和区别。
3.简述固定资本无形(精神)磨损及其形成原因。
4.简述剩余价值率与利润率的关系。
五、论述题(三选二,每小题15分,共30分)1.试述为何劳动力成为商品使货币转化为资本的根本条件。
2.试述社会总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及其所体现的经济关系。
3.试述平均利润的形成过程。
一、单选题1.②2.③3.④4.④5.④6.④7.①8.②9.②10.③11.②12.③13.①14.③15③16.③17.②18.③19.①20.③二、多选题1.②③④2.②③⑤3.③④⑤4.①②③④⑤5.①②④⑤三、计算题①1.05次/年②100% ③400%四、简答题1. 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受供求等因素的影响,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是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
商品价格围绕着价值上下波动,这并不违反价值规律。
因为:(1)从较长时期来看,价格的上涨部分和下跌部分可以相互抵消,价格总额与价值总额是相等的。
(2)商品的价格无论怎样波动,都是以各自的价值为基础变动的。
2.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是个别资本增大的两种形式,两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1)区别:①由于资本积聚是依靠剩余价值的资本化即资本积累而实现的,它会增大社会资本总额。
而资本集中则是由众多中小资本合并成为少数大资本的,它不会增大社会资本总额。
②由于资本积聚要受到社会财富绝对增长速度的限制,它的增长速度比较缓慢,而资本集中不受社会财富增长速度的限制,它可以使个别资本在短时间内迅速增大。
(2)联系:①资本积聚使个别资本的规模日益增大,它们可利用自己雄厚的经济实力,打败众多的中小资本,从而加快资本集中的速度。
②资本集中的结果,使资本规模迅速扩大,这就为采用先进技术创造了有利条件,可以获得巨额剩余价值,从而加快了资本的积累和积聚。
3.固定资本的无形(或精神)磨损,是指固定资本在其有效使用期内,由于生产技术进步而引起的价值上的损失。
引起固定资产无形磨损的主要原因有:①劳动生产率提高使固定资本价值降低;②出现新的效率更高的机器设备。
4. 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剩余价值率也就转化为利润率。
利润率是剩余价值同全部预付资本的比率。
利润率与剩余价值率的区别:①它们表示的关系不同,剩余价值率是用来表示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程度的,是剥削率;而利润率只是表示预付资本的增殖程度,是资本的增殖率。
②它们在量上是有区别的,剩余价值率比利润率要大。
③剩余价值率表明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是可变资本,而利润率却掩盖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源泉,似乎剩余价值是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
1. (1)资本最初总是表现为一定数量的货币。
但货币本身并不就是资本,只有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货币才转化为资本。
(2)资本总公式及其矛盾:从形式上看,在资本总公式G—W—G′中,剩余价值表现为两个流通行为的结果,它似乎是在流通中产生的,这与价值规律等价交换的要求是相矛盾的。
(3)剩余价值既不能从流通中产生,又不能离开流通产生,这是解决资本总公式矛盾的条件。
货币所有者要使货币转化为资本,取得剩余价值,就必须在流通中即市场上找到一种特殊商品,这种商品的使用价值具有成为价值源泉的属性,它的使用能够创造出价值,并且能够创造出比它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
这种特殊商品就是劳动力。
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
(4)劳动力成为商品:①劳动力和劳动力成为商品的条件;②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③劳动力的买和卖形式上平等的欺骗性。
2. 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是:(1)Ⅰ(v+m)=ⅡC。
这是基本的实现条件。
这个条件表明,在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条件下,社会生产两大部类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内在联系,即第一部类向第二部类提供的生产资料,必须与第二部类对生产资料的需求相平衡;第二部类向第一部类提供的消费资料,必须与第一部类对消费资料的需求相平衡。
这样,全部社会总产品都可以实现。
在这一基本实现条件的基础上,还可推导出两个派生的实现条件:(2)Ⅰ(c+v+m)=Ⅰc+Ⅱc。
这个条件反映了生产资料生产与社会再生产对生产资料需求的关系,要求第一部类生产的生产资料,应该与两大部类对生产资料的需求相平衡。
(3)Ⅱ(c+v+m)=Ⅰ(v+m)+Ⅱ(v+m)。
这个条件反映了消费资料生产与社会再生产对消费资料需求之间的关系,它要求第二部类生产的消费资料,应与两大部类工人和资本家对消费资料的需求保持平衡。
3. (1)c+v是取得是生产成本的形式。
在c+v转化为生产成本后,剩余价值就被看作是全部耗费资本的产物。
当剩余价值被看作是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时就转化为利润。
(5分)(2)由于影响利润率的因素及其影响程度的不同,各部门的利润率有高有低,但现实生活中却是“等量资本取得等量利润”。
说明存在着利润向平均利润的转化过程:①转化的原因——竞争和资本转移;②转化的具体过程;③平均利润形成后,各部门所获得的平均利润和它所创造的剩余价值出现差额。
(10分)(3)在平均利润形成后,企业按生产价格、而非商品价值出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