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无线通信 复习资料 中文版

合集下载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无线通信 期末复习重点名词解释总结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无线通信 期末复习重点名词解释总结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无线通信-期末复习重点名词解释总结以下是一些概念的名词解释。

给出这些内容,只是向大家提供一个参考,因为从前的同学做此类题目时往往解释得过于简略,而失之周全。

要说明的是:大家还是要结合课件和课本进行全面复习。

这些内容尽管都比较重要,但这些示例并没能概括整个课程的内容!希望不至于反而误导大家。

部分概念名词解释示例:TDD:时分(全)双工。

无线收发信机的一种全双工射频工作方式。

支持接收、发送“同时”(这里,“同时”是指在整个通信过程中,用户主观上感觉到的是收、发在同时进行)进行的双向通信。

两个不同的方向使用同一载频、占用不同的时间段交替发射,即用时间来区分方向。

相关概念:FDD、半双工、单工同频干扰:频率复用意味着在一个给定的服务区域内,存在着许多使用同一频率组的小区。

这些小区叫做同频小区。

这些小区之间的信号干扰叫做同频干扰。

相关概念:邻频干扰、多址干扰区群:共同分配系统全部可用频率的若干个地理上相互邻接的小区构成区群,也称作簇。

区群内各小区使用互不相同的信道(频道)组。

频率复用在整个服务区域上通过区群的复制得到实现。

相关概念:频率复用、信号干扰比、同频复用距离等远近效应:指的是同一部接收机在接收两部距该接收机距离不同的发射机所发送的信号时,如果这两部发射机采用相同的或相邻的载频以相同的功率同时发射,则距离较近的发射机发射的信号到达接收机时信号强度会远远强于距离较远的发射机所发射的信号的接收强度,从而造成远端发射机的发送信号无法正常接收的情况。

这种效应在所有用户使用相同载频的CDMA系统中具有非常大的负面影响——如基站无法正常接收远端用户的信号,所以CDMA系统必须进行功率控制。

相关概念:邻道(频)干扰、多址干扰、功率控制小区分裂:蜂窝通信中,一种进一步提升系统容量的方式。

即通过降低基站天线高度和基站发射功率来减小小区覆盖面积,但同时将保持频率复用方案不变(指区群大小不变和信道分配方案不变),这样就提高了单位面积上的可用信道数目,从而增加了系统容量。

[西安电子科大通信原理讲义]07通信原理第七讲(可编辑)

[西安电子科大通信原理讲义]07通信原理第七讲(可编辑)

《通信原理》第七讲§2.4 随机过程通过线性系统通信系统中的信号或噪声一般都是随机的,因此在以后的讨论中我们必然会遇到这样的问题:随机过程通过系统(或网络)后,输出过程将是什么样的过程?v t 等于输入信号v t 与系统的单位冲击响应h t 的卷线性系统的响应 0 i 积,即∞v t v t ?h t v τ h t ?τ dτ(2.4-1 )0 i ∫?∞ i若h t ?H ωv t ?V ω,v t ?V ω,,则有0 0 i iV ωH ωV ω(2.4-2 )0 i若线性系统是物理可实现的,则tv t v τh t ?τdτ(2.4-3 )0 ∫?∞ i或∞v t h τv t ?τdτ(2.4-4 )0 ∫0 i如果把v t 看作是输入随机过程的一个样本,则v t 可看作是输出随机过i程的一个样本。

显然,输入过程ξ t 的每个样本与输出过程ξ t 的相应样本之i间都满足式(2.4-4 )的关系。

这样,就整个过程而言,便有∞ξt h τξt ?τdτ(2.4-5)0 ∫0 i假定输入ξ t 是平稳随机过程,现在来分析系统的输出过程ξt 的统计特i性。

ξ t一、输出过程 0 的数学期望∞∞∞E [ξ t ] E [ h τ ξ t ?τ dτ ] h τ E [ξt ?τ ]dτ a ? h τ dτ0 ∫0 i ∫0 i ∫0因为∞H ω∫0 h t ej ωt dt求得∞H 0 ∫0 h t dt所以E [ξ t ] a ?H 0 (2.4-6)由此可见, 输出过程的数学期望等于输入过程的数学期望与直流传递函数H 0的乘积,且E[ξ t ]与t无关。

ξ t二、输出过程 0 的自相关函数R t ,t E [ t t ]+τ ξ ξ +τ0 1 1 0 1 0 1[ ∞∞ ]E h α ξ t ?α dα h β ξ t+τ?β dβ∫ i 1 ∫ i10 0∞∞h α h β E [ξ t ?α ξ t+τ?β ]dαdβ∫∫ i 1 i 10 0根据平稳性E [ξ t ?α ξ t +τ?β ] R τ+α?βi 1 i 1 i于是∞∞R t ,t +τ h α h β R τ+α?β dαdβR τ(2.4-7)0 1 1 ∫∫i 00 0可见, ξ t 的自相关函数只依赖时间间隔τ而与时间起点t 无关。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复习资料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复习资料

移动通信第一章1.移动通信的概念移动通信是指通信的双方或至少有一方是在移动中进行信息交换的。

2.移动通信的终极目标:5W.3.移动通信的主要特点〃移动通信必须利用无线电波进行信息传输〃移动通信是在复杂的干扰环境中运行的〃移动通信可以利用的频谱资源非常有限,而移动通信业务量的需求却与日俱增〃移动通信系统的网络结构多种多样,网络管理和控制必须有效〃移动通信设备(主要是移动台)必须适于在移动环境中使用4.移动通信系统的分类按多址方式可分为频分多址(FDMA)、时分多址(TDMA)和码分多址(CDMA)等;按业务类型可分为电话网、数据网和多媒体网;按信号形式可分为模拟网和数字网。

5.单工通信所谓单工通信,是指通信双方电台交替地进行收信和发信。

(单选1)双工通信所谓双工通信,是指通信双方可同时进行传输消息的工作方式,有时亦称全双工通信,基站的发射机和接收机分别使用一副天线,而移动台通过双工器共用一副天线。

6.数字通信系统的主要优点(1)频谱利用率高,有利于提高系统容量。

(2)能提供多种业务服务,提高通信系统的通用性。

(3)抗噪声、抗干扰和抗多径衰落的能力强。

(4)能实现更有效、灵活的网络管理和控制。

(5)便于实现通信的安全保密。

(6)可降低设备成本以及减小用户手机的体积和重量。

7.移动通信网络的分类若干年来,移动通信基本上围绕着两种主干网络在发展,这就是基于话音业务的通信网络和基于分组数据传输的通信网络。

8.名词①区群:若干相邻的小区按一定的数目划分成的集合。

区群的组成应满足两个条件:一是区群之间可以邻接,且无空隙无重叠地进行覆盖;二是邻接之后的区群应保证各个相邻同信道小区之间的距离相等。

②频率再用:区群内各小区均使用不同的频率组,而任一小区所使用的频率组,在其它区群相应的小区中还可以再用,这就是频率再用。

③小区分裂:区群中所含小区数目不能小于某种值,在模拟蜂窝网中不小于7,在数字蜂窝网中可小到4或3。

④越区切换:当移动台从一个小区进入另一相邻的小区时,其工作频率及基站与移动交换中心所用的接续链路必须从它离开的小区转换到正在进入的小区,这一过程称为越区切换。

无线通信2

无线通信2

此外,汽车火花干扰等外界干扰信号和噪声的影响。 其中,同频干扰、邻道干扰和三阶互调干扰的影响最大,且无法根除。
上一页
通信工程学院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下一页 回目录
第二章 蜂窝网的概念
2.5 干扰和系统容量
一、同频干扰与系统容量:
对于蜂窝网,频率再用直接导致了同频干扰的存在。
1.特点:不能靠简单地增加发射功率来克服。一 般通过增大频率复用的距离来解决。 但复用距离的增加,又导致频率利用率(系 统容量的减小)。 实际应用中必须在二者中进行折中。
下一页 回目录
第二章 蜂窝网的概念
2.2 小区与区群的概念
一、小区的形状(续):
可以计算出:在相同小区半径的情况下,采用正六边 形的小区形状,相邻小区的重叠部分最少,小区的面 积最大。 意义:采用这种形状的小区覆盖相同的服务范围所需 的基站最少(成本最低),且相邻小区之间的相互干 扰最小。 此时,其整体构架类似于蜂窝,故称为“蜂窝网”。
•已调信号带外衰减不够快 •接收滤波器不够理想 恶果:易产生远近效应
3.解决方法: 在一个小区中(甚至相邻的小区中)不 使用相邻频道。
上一页
通信工程学院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下一页 回目录
第二章 蜂窝网的概念
2.5 干扰和系统容量
三、互调干扰 1.定义:
由于传输信道的非线性电路产生的新的组合频率的信号。 例如:当两个或多个不同频率的信号同时输入到非线性电路 时,会产生许多谐波和组合频率分量。这些分量的频率如果 和有用信号的频率相同或接近,便会产生干扰。
N↑→
id 0
d I→同频道干扰↓
通信工程学院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下一页 回目录
上一页
第二章 蜂窝网的概念

无线通信5

无线通信5
• 使不同调制信号序列之间的欧氏距离尽可能大。
解调设计:可划分为相干解调与非相干解调;一般情 况下相干解调比非相干解调有 3dB 的能量增益。解调 设计的基本目标只有一个,就是使信息符号接收的差 错概率最小。
西 安电 ITY
大学 XIDIAN
子 科技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1931
UN
IVERS
通院通信工程系
UN
IVERS
通院通信工程系
8
无线通信系统
第五章 调制解调技术
第一节 概述
➢ 衡量指标:
功率效率:描述的是低功率情况下调制制度保持数字信息正确 传输的能力;通常表示为在接收机保持特定的误码率的情况下, 每比特信号的能量与噪声功率谱密度的比值。
带宽效率:描述的是在有限的带宽条件下,调制制度容纳数字 的能力;通常以每赫兹带宽所能传输的数据速率来表示。
第二节 模拟调制
➢ 一、模拟调制的一般表示:
调制信号:m(t)
已调信号:S(t) Acos(2 ft )
1. 幅度调制:
A是m(t)的函数
调幅:SAM (t)=Ac[1 m(t)]cos(2 fct),
调制指数:k Am
双边带:SDSB (t)=AAccm(t) cos(2 fct) 单边带:SSSB (t)=Ac[m(t) cos(2 fct)
• 带宽效率的一般表示:
B
R B
bps / Hz
调制信号的速率 已调制信号的带宽
• Shannon极限公式:
B
C B
log2 (1
S N
)
信道带宽(Hz)
信道容量(bps) 信噪比
子 科技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1931
UN

无线通信专业复习题共25页word资料

无线通信专业复习题共25页word资料

无线通信专业第一部分无线通信概述一.单项选择题:1.超短波通信只能靠直线方式传输,传输距离约()km。

A.50 B.100 C.150 D.200答案:A2.超短波通信工作频带较宽,可以传送()路以下的话路或数据信号。

A.20 B.30 C.40 D.50答案:B3.()通信利用对流层大气的不均匀性对微波的散射作用,可以进行散射通信,每个接力段可长达数百公里。

A.长波B.中波C.短波D.微波答案:D4.微波通信可用于高达()路甚至更多的大容量干线通信。

A.960 B.1800 C.2700 D.3600答案:C5.长波通信(包括长波以上)主要由()传播,也可在地面与高空电离层之间形成的波导中传播,通信距离可达数千公里甚至上万公里。

A.天波B.地波 C.空间波 D.流星余迹答案:B6.短波通信也称高频通信,主要靠()传播,可经电离层一次或数次反射,最远可传至上万公里。

A.天波B.地波 C.空间波 D.流星余迹答案:A7.()即直达波,沿视距传播。

A.地波 B.天波 C.空间波 D.大气层波答案:C8.超短波通信的特点是()。

A.工作频带宽B.天线尺寸大C.传输距离远D.主要靠天波传播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1.无线通信系统的发射机由()和功率放大器等组成。

A.振荡器 B.放大器 C.调制器 D.解调器答案:ABC2.无线电通信系统包括()。

A.发射机 B.发射天线 C.接收天线 D.接收机答案:ABCD3.属于微波通信范畴的有()。

A.广播通信 B.散射通信 C.导航通信 D.流星余迹通信答案:BD三.判断题:1.超短波通信的工作频带较窄,可以传送30路以下的话路或数据信号。

答案:错2.无线电通信,存在易于截获、窃听等问题,对重要保密通信,应采取终端保密措施。

()答案:对3.微波通信可进行短距离接力通信。

()答案:错第二部分无线通信技术一.单项选择题:1.( )是通过改变高频载波的幅度、相位或者频率,使其随着基带信号幅度的变化而变化来实现的。

西电复试——无线通信05级课本第3章

西电复试——无线通信05级课本第3章

C B C A B C B
[结论]:同频小区分层 排布。无论区群大小, 第1层共6个,第2层共12 个,…,第n层共6n个。 各层同频小区分布在以 原始小区中心为中心的 同心圆上,同心圆半径 顺次为D、2D、…、nD。
“第1层同频小区共有6个”

教材pp40 图3.2 N=19(i=3, j =2)时的同频 小区分布情形。 其中,红色边框 是区群边界。
N j
i
0 l 4 9 16
1 3 7 13 21
2 7 12 19 28
3 13 19 27 37
4 21 28 37 48
1 2 3 4
上表是根据区群大小(N)公式计算出的i、j取不同数值 情况下可能的区群大小值,即区群大小可以取1、3、4、7、 9、12、13、16、19、……。而不可能取2、5、6、8、10、 11、14、15、17、18、……。

最差信干比:1.对应
于最坏的有用信号接收 情形,如图蓝点所示的 MS位于当前小区的顶点 上,此时它距位于小区 中心的基站的距离达到 了最远,前向接收信号 强度最小。2. 假定第一 层同频小区的各基站同 时在采用相同频率发射, 这意味着干扰数目达到 最大(共6个)。
MS
注意:后续分析中将忽略第一层 以外的各层同频小区的影响。
[重要数量值——AMPS系统的SIR门限] 对于AMPS系统,接收机可以允许的 有用信号和同频干扰信号的功率比一般要 大于18dB。即, 有用信号功率≥63×同频干扰功率。 因此,这就为AMPS系统(FDMA的蜂窝 系统)的设计做出了基本的限定。


一般在系统规划与设计时采用正六边形 作为小区的形状。为什么? 区群(簇,cluster)的概念。 区群大小(cluster size)公式。 同频小区的确定。 区群的形状。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电子信息专业外语第二章翻译材料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电子信息专业外语第二章翻译材料

第二章通讯系统的简介这一章用来介绍学科“通信系统”,同时从整体上介绍一下本书。

在学完本章之后你们就会了解,一个基础的通讯系统,发射器,接收器以及噪声。

重要的是,“调制”将被介绍,并且在传送中使用它的绝对必要性将会讲的很清楚。

最后一部分将主要讨论通频带宽度要求,表明了在传送一些波形的带宽要求的时候比估计量还大很多。

2-1 通信根据它的电学的基本意义,专业术语通信是指利用电的方式接收、发送信息的过程。

因此,这个术语起源于19世纪40年代的有线电技术、几十年以后的电话学以及本世纪初的无线电的起始阶段。

三级真空管的出现使无线电通讯变得有可能,二战中的工作极大地刺激了后者、的发展。

接着,晶体管、集成电路以及其他半导体的发明使无线电通信的使用范围更加广泛,更加完善。

一个现代的通信系统首先考虑的是信息在发送之前的整理、处理、以及储存。

接下来,是进一步处理、减少噪声后的实际的传输。

最后进行接收,包括很多处理过程例如译码、储存、以及编译。

在这里,通信的形式包括无线电通话、电报、广播、点对点的移动通信<商业或者军用)、计算机通信、雷达、无线电遥测学以及无线电设备导航。

这些将在以下的章节中依次给予解释。

为了熟悉这些系统,首先要了解放大器和振荡器,所有电学过程和设备的基本模块。

有了这些概念作为基础后,噪声、调制、信息理论,以及不同的系统自身这些常用的通讯概念都可以进行研究。

任何逻辑指令都可以使用,但是通常认为这里采用的那个,基础系统、通信过程和电路以及更加复杂的系统是最合适的。

有时,考虑人自身对特定系统的影响也是正确的,因为人总是影响电路的设计、布局、以及使用。

2-2通信系统在研究单个系统之前,定义如下专业术语也是必要的,例如:信息、消息和信号、信道、噪声和失真、编码及译码、调制和解调。

为了使这些概念相互关联,一个常用通信系统的方块图如图1-8所示。

图2-1通信系统组成方框图2-2.1信息通信系统的作用是互相交流信息。

无线通信技术重要知识点(院校合作版)

无线通信技术重要知识点(院校合作版)

无线通信技术基础知识点总结第1章电磁场和电磁波1.电磁场的概念静电场/静磁场:电场磁场不随时间变化,但在不同空间位置可以有不同的值。

时谐电磁场:电场随时间的变化的正弦函数,但在不同的空间位置可以有不同的幅度和相位。

时变电磁场:在空间某点的电磁场随时间的变化时普通的时间函数,如果变换到频域,其频谱包涵各种频率分量。

2电磁波的概念电磁波:磁场的变化要产生电场,而且电场的变化也要产生磁场。

时变电磁场在这种相互作用下,产生电磁辐射,即为“电磁波”。

电磁波的传输:电磁波不需要依靠介质传送,这一点非常重要!各种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输速度是固定的(光速,3×108米/秒)。

光波本身就是电磁波,无线电波也具有和光波同样的特性,比如当它通过不同介质时,也会发生折射、反射、绕射、散射和吸收等现象。

电磁波为横波,电磁波的磁场、电场及其传输方向三者互相垂直。

电磁波的传播有沿地面传播的地面波,还有从空中传播的空间波。

波长越长的地面波,其衰减也越少。

电磁波的波长越长也越容易绕过障碍物继续传播。

中波或短波等空中电波则是靠围绕地球的电离层与地面的反复反射而传播(电离层在距离地面50 ~ 400公里之间)。

趋肤效应:射频信号不是存在于导体中就是以波的形式存在于自由空间中。

当射频信号存在于导体中时,它只是存在于导体的表面。

如果将射频信号放在一个球形的实心导体上,那么它只出现在该导体的表面,不会进入导体内部,如果可以将一个检测仪器放在球里面,它将检测不到射频信号的存在。

射频信号所呈现的这种现象称为“趋肤效应”。

发射机:把要传送的信号对载波进行调制,经功放放大,再送到天馈线。

接收机:把收下来的射频载波信号先进行低噪声放大,经变频、中放、解调出原始信号。

自由空间传播损耗:电磁波在视距的空间传输的过程中,接收机接收的信号功率仅仅是发射机辐射功率的其中一部分,大部分能量都向其它方向扩散了,在自由空间中电波得扩散衰耗称之为自由空间传播损耗。

无线通信基础复习要点

无线通信基础复习要点

《无线通讯基础》复习重点题型:填空题 :知识简答题 :基本看法、基根源理名词解说:常用的英文简写计算题 :基本计算四选一:Chapter1 无线通讯概论(1,2)1、无线通讯的链路构成及功能(方框图)2、各种无线通讯系统工作频段及特色,英文缩写的中文表示3、无线通讯系统面对的挑战(简答题)Chapter2 无线信道流传体系(3,4)1、大气空间结构(建议不作重点要求)2、电磁波的传输方式3、掌握功率的dB 胸怀,天线增益及单位,全向有效辐射功率(EIRP)4、自由空间消耗计算方法(Friis 定律)及合用范围(重点)5、路径消耗d-n计算方法(重点)6、采纳菲尼尔半径及余隙估量绕射损失的方法(建议不作重点要求)7、噪声源,噪声温度,噪声系数,高斯白噪声的特征,系统的信噪比(重点)8、衰败余量、中断概率的看法(重点)9、系统的链路估量(重点,交融大尺度路径消耗、小尺度衰败余量、噪声系数、调制方式、分集接收)(综合题)Chapter3 无线信道的统计描述(5)1、信号幅度的小尺度衰败的成因(重点)2、小尺度衰败信号幅度的瑞利、莱斯分布发生条件3、瑞利、莱斯分布统计特征、小尺度衰败的相位的分布4、小尺度衰败的衰败余量及中断概率计算5、信号幅度的大尺度衰败的成因6、大尺度衰败的信号幅度的对数正态统计特征7、大尺度衰败的衰败余量及中断概率计算8、形成多普勒频移,多普勒谱的原由、经典或称Jakes 谱(建议只重点要求多普勒频移计算)9、衰败的时间依赖性(电平经过率(LCR) ,均匀衰败连续时间(ADF) )的参数的意义。

(建议不作重点要求)10、综述抗衰败技术(信道编码配合交错、分集、扩频、OFDM 、 MIMO )Chapter4 宽带和方向性信道的特征(6)1、信道时延色散的成因2、对窄带信号和宽带信号的影响3、功率时延谱,均匀时延rms 值,最大时延计算(重点)4、时延扩展,频率相关函数,信道的相关带宽,平展衰败与频率选择性衰败,之间的关系(联合详尽信道模型)(重点)5、多普勒扩展,时间相关函数,信道的相关时间,慢衰败与快选择性衰败,之间的关系Chapter5 信道模型( 7)1、信道建模方法(建议不作重点要求)2、窄带 Okumura 及 Okumura-Hata 的计算(建议不作重点要求)3、宽带 COST 207 模型的建模方法(将信道模型放到Chapter4 中,联合)Chapter6 数字调制解调(10,11,12)这章的重点是各种调制的带宽、在 AWGN 和 Rayleigh 信道中的误比特征能、不一样相关检测与非相关检测的优弊端解析,最好与信道、分集、信道编码等章节联合出题。

第11章现代通信原理与技术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张辉曹

第11章现代通信原理与技术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张辉曹


vd=Kd sin4θ
(11.2-16)
•因此,
(n为任意整数)为四次方环的稳定平衡点, 即
有0、π/2、π、3π/2的稳定工作点。这种现象称为四重相位模糊
度,或称90°的相位模糊。同理,M次方环具有M重相位模糊
度,即所提取的载波具有360°/M的相位模糊。解决的方法是
采用MDPSK。
第11章现代通信原理与技术西安电子 科技大学(张辉曹
• 图11-3 Costas 环法提取载波
第11章现代通信原理与技术西安电子 科技大学(张辉曹
• 信号m(t) cosωct分别与v1、v2 • v3=m(t)cosωct·cos(ωct+θ)= m(t)[cosθ+ cos(2ωct+θ)]
•(11.2-10) • v4=m(t)cosωct·sin(ωct+θ)= m(t)[sinθ+sin(2ωct+θ)]
第11章现代通信原理与技术西安电子 科技大学(张辉曹
•11.2 载波同步
•11.2.1直接法
• 1. • 此方法广泛用于建立抑制载波的双边带信号的载波同步。 设调制信号m(t)无直流分量,则抑制载波的双边带信号为
•sm(t)=m(t) cosωct
(11.2 - 1)
第11章现代通信原理与技术西安电子 科技大学(张辉曹

e(t)=[m(t)cosωct]=
cos2ωct
•(11.2-3)
第11章现代通信原理与技术西安电子 科技大学(张辉曹
•因而,同样可以通过图11-1所示的方法提取载波。
•图 11 –1 平方变换法提取载波
第11章现代通信原理与技术西安电子 科技大学(张辉曹

无线通信-7

无线通信-7

自适应均衡 分集合并技术 RAKE接收技术 交织技术
2
4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工程学院)
无线通信
2013年2月
9 / 89
均衡技术
均衡原理
概述
当多径时延与码元周期可比时(频率选择性衰落),ISI导致信号失真并误 码,限制了数据传输速率。接收端均衡用于克服ISI。
x(t)
ˆ(t ) x
n(t)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工程学院)
输入信号 yk w 0k
z 1
yk-1 w 1k
z 1
w2k
yk-2
... ...
z 1
yk-N wNk
Σ 误差 ek Σ
ˆ 均衡器输出 d k
修正每个加权系数wnk的自适应算法
+ dk设置为xk或已知的 发送信号特性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工程学院)
无线通信
2013年2月
19 / 89
均衡技术
均衡技术
均衡原理
自适应均衡基本原理
自适应均衡器是一个时变滤波器,它必须能够跟踪信道的变化,动态地 ˆk = xk 调整其特性和参数,尽可能使d
原始数 字序列
xk
yt 脉冲成形、发射 机、信道及接收机 射频、中频和匹配 滤波器的等效信道 等效噪声n0 t
ft
yk
均衡器 Heq z
ˆ d k
判决 Σ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工程学院) 无线通信 2013年2月 5 / 89
概述
概述—分集合并
目的:抵消信道衰落对通信的影响 技术手段:首先通过某种手段获得多个携带相同信息的衰落信号, 然后再利用某种规则将这些信号合并起来,得到一个衰落深度大幅 减小的信号。 要求:得到的多个信号的衰落特性互不相关 适用场合:平坦衰落

通信信道与无线链路-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通信信道与无线链路-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如果信道特性不满足式(7-1-3)则为有记忆离散信道。这种离散信道存在码间干扰,{hi } 不是 δ 函数;对于这种信道,接收端应该对于所接收到的随机矢量序列进行适当的信号处理, 才能进行符号判决。
(2)波形信道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
第 7 章 通信信道与无线链路
波形信道定义为图 7-1-1 中发送端的 A4、 A5 与接收端的 B1、 B2 以及传输媒质通道一起构 成的信道。信道中所传输的连续波信号是一系列符号波形的组合,其中的符号波形只有 M 种 不同,分别对应于 M 种不同的符号基准矢量,表示一个符号的 K 比特信息( K = Log 2 M ) 。 对于无记忆线性调制来说,在基带调制时将符号矢量映射为相应的波形,在基带解调时 将各个符号的波形映射为符号矢量;其中 M 种波形与 M 种符号基准矢量是一一对应的。这 种映射是可逆的同构映射,因此这 M 种波形之间的欧氏距离与这 M 种符号基准矢量之间的 欧氏距离完全相对应,因而可在符号矢量空间中基于最小欧氏距离进行符号判决,以及基于 高斯 PDF 进行误码概率计算。
p( x j )
(7-1的概率分布要自适应于信道的统计特性。
【例】一个 M 进制数字调制通信系统中的离散符号传输信道,如果是对称的无记忆 AWGN 信道,那 么当各种符号等概率发送,即 P ( xi ) = 1/ M 时,有 P ( yi ) = 1/ M ;再增大发射功率以提高信噪比,使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1
第 7 章 通信信道与无线链路
(1)离散符号传输信道
z 无记忆离散信道
假定信道是线性的,发送端发送离散的符号序列,表示为符号矢量序列{ v i };它在信道 中与信道单位冲激响应 {hi , i = 0,1, 2,..., L} 卷积、 并加入高斯白噪声后变为随机序列{ v i }; 当 {hi } 为 δ 脉冲时信道为理想的无记忆 AWGN 信道,则有 v i = v i + ηi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单工:只能单向通信,例:寻呼系统。 2)半双工:支持双向通信,但同一设备收、发不能 同时进行,特征——PTT开关,例:对讲机。 3)全双工:效果上,同一设备收、发同时进行,例: 手机。
第一章 无线通信系统概述



全双工分为:频分双工(FDD)和时分 双工(TDD) FDD:用不同载频来区分两个通信方向, 例:AMPS、GSM TDD:收、发采用同一载频,通过时间 上的交替使用同一载频来区分两个通信 方向,例:DECT,PHS
例题
6.以下两种实际移动通信系统: (1)AMPS模拟蜂窝系统,采用FDMA方式,信道带 宽为30kHz; (2)GSM数字蜂窝系统,采用TDMA方式,信道带 宽为200kHz; 假定信道的均方根时延扩展στ为1.37μs,信道的相干 带宽近似为:Bc=1/(5στ),试分别说明这两个系统是 否需要均衡器才能正常工作?为什么?
相关带宽(f域)和均方根时延扩展(t域)呈倒 数关系;相干时间(t域)和最大多普勒频移(f 域)也呈倒数关系。这是小尺度衰落信道描述中 的两组对偶关系。 pp141 图5.11关于小尺度衰落的分类很重要。要 搞清楚含义。 瑞利分布是莱斯分布的特例,对应于无线传播, 二者的差别在于是否存在视距(LOS)分量。



第1、2章(概述) 第3章(蜂窝系统设计基础) 第4章(大尺度路径损耗) 第5章(小尺度衰落) 第7章(抗多径技术) 第6章(数字调制技术) 第9章(多址技术)
第一章 无线通信系统概述

基站(BS) 前向信道(下行链路,BS->MS) 反向信道(上行链路,MS->BS) 无线设备的射频工作方式
例题



3. 蜂窝网的设计中,通常采用正六边形的小 区形状,则区群内的小区数N应满足___ _____。若小区半径为R,则同频道再 用距离为________。 4. 小区的激励方式有________和_ _______两种方式。 5.频率复用,6.软切换, 7.区群,8.远近效应,9.同频复用距离(或比 例),10.越区切换的过程控制方法有哪些?


小区分裂和划分扇区分别从什么角度来进 一步提高系统容量? 小区半径减小一半,BS发射功率下降为原 来的1/16(n=4时),参pp59,式(3.20)~(3.22)。
划分3扇区以后,第一层同频干扰的数目由6个减 少为2个,参pp62,图(3.11) 。

例题
1. 蜂窝网的设计中,区群大小N应满足如下公式: N=i2+i×j+j2 , 其中i、j取大于等于0的整数,但不同时为0。 若采用区群大小大于7的最小规模区群配置,则 N=____________。 这 种 情 况 下 的 同 频 复 用 比 例 Q=____________。 2. 蜂窝系统中常采用小区分裂的方式来增加系统容 量,如果小区半径减小为原来的一半,则在更小的 小区上要保证有效覆盖,基站发射功率应减小为原 来的__________ 分之一(假定采用中心激励且传播 环境为无阻挡物平坦地面),即发射功率要降低 ___________ dB。
第七章 抗衰落技术


均衡原理,pp250~251 式(7.1)~(7.5), pp251 图7.1。 交织与差错控制编码一起对抗衰落引起 的突发错误。信道编码/交织、解织/ 信道译码是系统中发、收两端它们出现 的正确次序,为什么?分组交织如何实 现?(这部分以上课内容为准)。
例题
1. 就微分集而言,其信号合并方式主要 有三种,即_________ 、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_ 。 2. 请写出交织技术的作用和基本原理。 在确定交织器的大小时,应考虑哪些因 素的影响? 3.请说明线性均衡器的基本工作原理。 4. 试说明分集技术中常用的合并方式有 哪些,并分别说明其含义。
例题
1. Okumura模型中,基准损耗中值是指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该模型中, 传播损耗中值的计算公式 为 , 式中最后一项的含义是___________。 2. 无线通信中,电波的三种基本传播机制为 ______ 、 _______和 ______。 3. 存在阴影衰落时,路径损耗PL(d)表示为: 。 其中,Xσ以dB计时满足____________ 分布。
第一章 无线通信系统概述
第一章 无线通信系统概述
第一章 无线通信系统概述

用分贝值表示增益、损耗

用分贝值表示绝对电平和功率
例题

全双工分为————和————。 FDD/TDD: -90dBm相当于————mW。 GSM系统采用————双工。
第三章பைடு நூலகம்蜂窝系统概念

重要概念:频率复用、区群、同频干扰、邻频
第五章 小尺度衰落和多径效应

小尺度衰落效应对数字通信的符号速率 形成的约束(粗略地): 1/Tc<RS<1/5στ , 符号速率低于前者频率色散导致的失真 会较严重;而符号速率大于后者时间色 散引起的失真也不可忽略。所以要规避 这两种失真符号速率就受到了限制。
第五章 小尺度衰落和多径效应



例题
3.对于平坦衰落,在满足_______ ___条件时,其接收信号包络服从于 Rayleigh分布,在满足________ ____条件时,其接收信号包络服从 Ricean分布。 4.在无线移动通信中,信道引起码间干扰 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
例题
5.下图是某种室内环境下的功率延迟分布,请 计算平均附加时延 、rms时延扩展 。假设某 种特定的调制方式在 时,能提供合适的 误比特率。试确定不需要均衡器的最小符号周 期。
第七章 抗衰落技术



衰落信道(尤其是小尺度衰落)会引起接收信 号的电平起伏(波动)和码间干扰。主要讨论 了三种抗衰落技术。1.分集;2.均衡;3.交织。 要明确它们分别从什么角度去对抗衰落的影响。 分集的含义、微分集分类、三种基本合并方式 及其对信噪比的改进程度,为什么? Rake接收是一种隐时间分集,如何实现? pp274 7.11
第四章 大尺度路径损耗

pp103 Okumura模型 公式(4.80)。各项的 含义!实际上,利用该公式右侧前2项就可 以预测准平滑城区(或市区)的损耗中值, 只不过,天线高度是限定了的(BS天线 200m,MS天线3m)。要考虑其它天线高 度或地形、地物再去确定后面三项。后三 项是以增益的形式给出的,所以要从损耗 中减去(注意减号)。基本要求: 能读 pp104 图4.23,熟悉pp105例4.10。



什么是地面反射双线模型(参pp82图4.7)?其重 要性在于对应于无阻挡的平滑地面传播环境, 这是常见的传播环境。pp85式(4.52)与式(4.53), 主要要明确这种环境下,n=4(>2)。 重要公式:pp95式(4.68)及pp96式(4.69a) ———对数距离路径损耗模型 式(4.69a)中的Xσ(dB)代表阴影衰落的影响,它 服从正态分布,所以我们常说阴影衰落服从对 数正态分布。
第六章 调制技术
后者,主要熟悉MSK的定义(h=1/2,连续 相位的BFSK) ,特点。相位路径图和相 位网格图。了解高斯滤波器通过人为引入 码间干扰换取了GMSK的频谱特性,只要 所带来的误码性能下降是不大的,这种牺 牲是值得的。了解高斯滤波器BT的含义。
第六章 调制技术




线性调制的优缺点 pp205 恒包络调制的优缺点 pp217 理解pp221 图6.38 知道正交幅度调制(QAM),pp227 扩频技术定义。两种基本的扩频技术— —DSSS与FHSS,分别如何扩频? DSSS是CDMA的基础。DS扩频增益如何 定义?多址应用时,扩频码选取原则?
第六章 调制技术


升余弦滤波常与线性调制结合使用,具体使用 时采用平方根升余弦滤波器;高斯滤波器常与 MSK调制结合,称为GMSK。 两种实际调制方式π/4DQPSK和GMSK,前者 主要掌握与QPSK和OQPSK的差别,熟悉其星 座图和相位转移图,熟悉并理解差分编码公式 pp213~214 式(6.81)与(6.82)、(6.83)。例6.9(勘 误: pp215 Line4 φ2应该是θ2),注意在书上用 φ代表前后码元的相位差, θ代表某码元的相位!
例题
4.阴影效应 5.边缘覆盖概率/面积覆盖概率
第五章 小尺度衰落和多径效应



重要概念:多径效应、多普勒效应、时间色散、 频率色散、相关带宽、相干时间、均方根时延扩 展、功率延迟分布、平坦衰落、频率选择性衰落、 快衰落、慢衰落、瑞利衰落、莱斯衰落等等。 小尺度衰落的主要效应,见pp122,Line8~10。 多普勒频移的计算,pp123 式(5.2)需记忆,且要 明确何时频移为正、何时为负。 pp138~139 例5.4与例5.5。当信号带宽大于信道 的相关带宽时,由于时延扩展引起的码间干扰不 可忽略就需要采用均衡器。
第六章 调制技术


重要概念:功率效率、带宽效率 数字信号带宽与码元速率之间的关系: 基带功率谱第一零点等于RS(基带信号为NRZ 信号时,参pp196图6.13(a)),线性调制后射 频带宽等于基带带宽的两倍,即2 RS。 脉冲成形技术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基带的预滤波 使得射频已调信号的带宽可以满足移动无线通 信的要求(尽量窄的主瓣,尽量低的旁瓣)。 主要有升余弦滤波和高斯滤波两种,都是低通 滤波器,其中前者还可以消除码间干扰。
干扰、越区切换、硬切换、软切换、移动台辅助 的切换(MAHO)、同频复用比例Q、小区分裂、 划分扇区、远近效应等等。

重要公式:pp40 式(3.3)&pp46 式(3.4) 公式:载干比(信干比)计算(FDMA系统)
第三章 蜂窝系统概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