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岗位评价方法与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作岗位评价方法与应用
一、公司岗位评价方法
1.岗位排序法
岗位排序法是一种整体性的岗位评价方法,我们公司采取岗位排序法是根据一些特定的标准比如工作的复杂程度、对组织的贡献大小等对各个岗位的相对价值进行整体的比较,进而将岗位按照相对价值的高低排列出一个次序的岗位评价方法。
在排序时基本采用两种做法。一、直接排序,即按照岗位的说明根据排序标准从高到低或从低到高进行排序。二、交替排序法,即先从所需排序的岗位中选出相对价值最高的排在第一位,在选出相对价值最低的排在倒数第一位,然后再从剩下的岗位中选出相对价值最高的排在第二位,接下去再选出剩下的岗位中相对价值最低的排在倒数第二位,依此类推。
岗位排序法的主要优点是简单、容易操作、省时省力,适用于较小规模、岗位数量较少、新设立岗位较多,评价这对岗位了解不是很充分的情况。但是这种方法也有一些不完善之处,首先这种方法带有一些主观性,评价者多依据自己对岗位的主观感觉进行排序;其次,对岗位进行排序无法准确得知岗位之间的相对价值关系。
2.岗位分类法
岗位分类法,是通过制定出一套岗位级别标准,将岗位与标准进行比较,并归到各个级别中去。岗位分类法好像一个有很多层次的书架,每一层都代表着一个等级,比如说把最贵的书放到最上面一层,最便宜的书放到最下面一层,而每个岗位则好像是一本书,我们的目标是将这些书分配到书架的各个层次上去,这样的结果我们就可以看到不同价值的岗位分布情况。因此,我们需要建立一个岗位级别的标准。
岗位分类法的关键是建立一个岗位级别体系。建立岗位级别体系包括确定等级的数量和为每一个等级建立定义与描述。等级的数量没有什么固定的规定,只要根据需要设定,便于操作并能有效的区分岗位即可。对每一定等级的定义和描述要依据一定的要素进行,这些要素可以根据组织的需要来选定。最后就是要将组织中的各个岗位归到合适的级别中去。
岗位分类法是一种简便易理解和操作的岗位评价方法。适用于大型组织,对大量的岗位
进行评价。同时这种方法的灵活性较强,在组织中岗位发生变化的情况,可以迅速的将组织中新出现的岗位归类到合适的类别中去。但是,这种方法也有一定的不足,那就是对岗位等级的划分和界定存在一定的难度,有一定的主观性。
3.因素比较法
因素比较法是一种量化的岗位评价方法,实际上是对岗位排序法的一种改进。这种方法与岗位排序法的主要区别是:岗位排序法是从整体的角度对岗位进行比较和排序,而因素比较法则是选择多种报酬因素,按照各种因素分别进行排序。分析基准岗位,找出一系列共同的报酬因素。这些报酬因素是应该能够体现出岗位之间的本质区别的一些因素,例如责任、工作的复杂程度、工作压力水平、工作所需的教育水平和工作经验等。将每个基准岗位的工资或所赋予的分值分配到相应的报酬因素上。
因素比较法的一个突出优点就是可以根据在各个报酬因素上得到的评价结果计算出一个具体的报酬金额,这样可以更加精确的反映出岗位之间的相对价值关系。一般在下列条件下因素比较法较为适用:需要一种量化方法,愿花大量的费用引入一种岗位评价体系;这种复杂方法的运用不会产生理解问题或雇员的接受问题,并且希望把工资结构和基准岗位的相对等级或劳动力市场上通行的工资更紧密联系起来。
应用因素比较法时,应该注意两个问题:一个是薪酬因素的确定要比较慎重,一定要选择最能代表岗位间差异的因素;第二个问题是由于市场上的工资水平经常发生变化,因此要及时调整基准岗位的工资水平。但是由于我国处于经济体制的转轨时期,多种薪酬体制并存;同时国内薪酬体制透明度较低,劳动力市场价格处于混沌状态,因而使用因素比较法的基础数据不足。目前因素比较法在国内基本未得到使用。
4.要素计点法
要素计点,就是选取若干关键性的薪酬因素,并对每个因素的不同水平进行界定,同时给各个水平赋予一定的分值,这个分值也称作是“点数”,然后按照这些关键的薪酬因素对岗位进行评价,得到每个岗位的总点数,以此决定岗位的薪酬水平。
要素计点法首先选择薪酬要素,并将这些薪酬要素建立起一个结构化的量表。专家委员会根据这个评定量表对岗位在各个要素上进行评价,得出岗位在各个要素上的分值,并汇总成总的点数,再根据总点数处在哪个岗位级别的点数区间内,确定岗位的级别。要素计点法
主要的缺点是操作过程较为复杂,而且提前要与员工进行充分的沟通,以对要素理解达成共识。
要素计点法在下述情况下可能是最合适的:工作岗位资料稳定、清晰、完整,工资决策需要明确无误,是采用量化方法所费额外成本物有所值;而排列大量的极不相同的工作岗位的需要使考虑运用一系列通用因素成为必然。
二、岗位排序法在公司中的应用
公司背景:本公司业务发展稳定,收益良好,员工平均收入远高于市场薪资水平。由于市场环境可能面临比较大的变化,公司的战略出现比较大的调整,因此组织结构也进行了相应调整,新设置了许多岗位,以加强对市场的反应速度。与此同时,公司也设计了相应的人力资源管理体制以推进组织结构的变革。在公司各岗位说明书编制完毕的基础上,进行了岗位评价,并将以岗位评价的结果为基础设计岗位的薪酬。
但是,因为下述原因,我们最终选择使用岗位排序法
1. 进行岗位评价工作的资源有限。由于正处在业务繁忙期,公司部分应该参加岗位评价委员会的业务骨干正在外地出差,无法及时赶回。
2. 由于组织结构进行了较大的调整,出现了很多新设的岗位,参加岗位评价的员工不可能对岗位性质有充分的了解,而且岗位本身也存在因业务需要进行调整的可能性。
3. 岗位评价的目的是为了解决薪酬问题,而薪酬问题的核心是解决内部公平性问题。一方面因为薪酬水平远高于市场水平,外部公平性几乎不必考虑;另一方面因为是国有企业,要达到将原有薪酬水平拉开的目的,必须让尽可能多的员工参与岗位评价,而这种评价主要是为了比较岗位的相对重要程度。
4. 岗位数量较少,而且岗位的层次比较清晰,可以明确界定出高层、中层部门经理、主管和普通员工四个层级。
基于上述原因,我们推荐并使用了岗位排序法来对岗位进行评价,并较好地达到了预定的目标。在评价过程中,我们在岗位评价委员会人员选择、评价考虑因素、评价前的培训和答疑、评价过程控制、评价结果处理等环节采取了严格的控制,并保持评价过程的公开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