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相关理论
城镇化的相关理论
快速城镇化: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The Rapid Urbanizing China: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for its regional development1. 城镇化的基本概念• 1.1 城镇化的定义:城市化或城镇化(Urbanization)是乡村人口不断转变为城市人口的过程。
是指第二、第三产业在城镇集聚,农村人口不断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使城镇数量增加、规模扩大,城镇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向农村扩散、城镇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向农村普及的经济、社会发展过程。
1.2 城镇化的重要标志:(1)城镇人口增加,(2)城镇数量增加,(3)城镇用地面积扩大,(4)城镇产业结构升级1.3 城市化水平的度量:城市化水平(%)= 城镇人口/总人口*100%1.4 城镇化的内涵:城市化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主要表现是大量农村人口向城市集中,城市数量增加和城市规模扩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加速和城市现代化水平的提高,城市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巨大的发展空间,区域社会经济结构(人口结构、就业结构、城乡结构)发生根本性的变革等。
这些变化体现在人口的地理空间分布、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和相关社会制度上。
第一,城市化是城市人口比重不断提高的过程。
第二,城市化是产业结构转变的过程。
第三,城市化是居民消费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
第四,城市化是城市文明不断发展并向广大农村渗透和传播的过程。
第五,城市化过程是人的整体素质不断提高的过程。
1.5 城市的基本特征✓城市是具有一定规模的非农业人口聚居地:城市是第二、三产业的载体,乡村是第一产业(主要指农业)的载体。
城市里居住着第二、三产业的职员及其家属,即城市居民(市民);乡村里居住着农业劳动者及其家属,即农村居民(农民)。
市民居住相对集中,而农民居住比较分散。
✓城市是一定地域范围的中心地✓城市是物质和文化的高度聚集区:人口、生产与生活设施、经济、文化、教育、科研、医疗卫生设施和机构高度密集。
理论文章: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的基本内涵
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的基本内涵城镇化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规律,是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
科学推进城镇化是有效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力支撑,也是扩大内需和促进产业升级的重要抓手,对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现代化进程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明确提出,要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
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进一步明确提出了推进城镇化的六项主要任务。
正确理解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的基本内涵,有利于系统把握推进城镇化的方向和重点。
结合学习中央最新精神,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的基本内涵至少体现在如下八个方面:一是根本目的:农村居民的市民化。
让更多农民到城镇定居并享受现代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是新型城镇化的直观表象,也是根本目的。
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明确指出:“要以人为本,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
20XX-20XX年,我国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和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的差距由10.5个百分点扩大到17.3个百分点,这种半城镇化状态严重影响了城镇化的质量和水平,也造成了一系列社会矛盾和问题。
实现人的城镇化是城镇化的首要目标,这至少有两个突出标志:其一,将进城的农村居民户籍调整为城市居民。
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稳步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水平。
这就要求创新人口管理,加快户籍制度改革。
《决定》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不同规模城市的人口调控政策,优先解决存量,有序引导增量。
从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实际情况看,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应注重发挥城市群和中小城镇对农村人口的吸纳能力。
当然,从改革的长远要求来看,最终目标是要取消城乡户籍制度,彻底破除附着在城乡居民身上的外在标签。
其二,让转变了身份的农村居民能够真正享受到平等的市民待遇。
这是农民变为市民的实质要求。
《决定》提出要“稳步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把进城落户农民完全纳入城镇住房和社会保障体系,在农村参加的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规范接入城镇社保体系”。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圈理论及耦合器调控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圈理论及耦合器调控一、本文概述随着全球经济的持续发展和人口规模的不断扩大,城镇化进程日益加速,对生态环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种影响并非单向的,生态环境的变迁也在反过来影响城镇化的步伐和质量。
在这种背景下,理解并探讨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调控机制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旨在构建一个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圈理论框架,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如何通过耦合器调控来优化这一复杂系统的运行。
我们将首先回顾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关系的相关研究,分析现有理论的优势与不足,为构建新的理论框架奠定基础。
随后,我们将介绍耦合圈理论的基本概念及其在城镇化与生态环境领域的适用性,探讨如何将该理论应用于实际问题的分析和解决。
在此基础上,我们将进一步探讨耦合器调控的内涵与实施策略。
耦合器作为连接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的桥梁和纽带,其在促进二者协调发展、优化资源配置、提升系统效率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我们将通过案例分析、模型模拟等方法,深入探究耦合器调控的具体实践及其对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圈的影响。
我们将总结研究成果,指出研究的局限性及未来研究方向,以期为推动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和谐共生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二、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圈理论概述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圈理论是一种系统性地探讨和解析城镇化进程与生态环境相互作用机制及其效应的科学框架。
该理论认为,城镇化作为一个复杂的社会经济过程,在推动经济发展、改善居民生活品质的同时,不可避免地对生态环境产生影响而良好的生态环境又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制约因素。
城镇化的推进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构成了一个紧密互动、互为因果的耦合关系。
耦合圈理论着重强调了这种关系的动态性和循环性,将其比喻为一个由城镇化系统和生态环境系统共同构建的耦合圈。
在这个耦合圈中,城镇化进程中的土地利用变化、资源消耗、污染排放等行为对生态环境质量造成压力,而生态环境的反馈又通过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改变影响着城镇化的健康发展。
城镇化相关书籍
城镇化相关书籍
城镇化是当前中国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
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掌握城镇化相关的知识和信息,我们编写了以下几本书:
1. 《城镇化理论与实践》
这本书系统地介绍了城镇化的理论和实践,涵盖了城镇化的概念、目标、过程、影响因素、发展模式、政策措施等方面的内容。
该书强调城镇化是城乡一体化的过程,不仅需要改变城市的硬件基础设施,还需要改变城市的软件基础设施,如社会保障、教育、医疗等。
2. 《城镇化进程中的问题与挑战》
这本书揭示了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如城市人口增长过快、交通拥堵、环境污染、住房问题等。
该书指出,城镇化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注重解决这些方面的问题,同时还需要注重人口、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3. 《城镇化与经济发展》
这本书探讨了城镇化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分析了城镇化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和影响。
该书认为,城镇化可以促进劳动力的流动和资源的合理利用,提高城市的生产效率和竞争力,进而推动经济的发展。
同时,城镇化还需要注重城市的质量和效益,提高城市的创新创业环境和人文品质。
4. 《城镇化与社会建设》
这本书强调了城镇化与社会建设之间的关系,探讨了城镇化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和作用。
该书指出,城镇化可以促进社会的流动和融合,
提高社会的凝聚力和稳定性,进而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同时,城镇化还需要注重社会服务和保障体系建设,提高城市的公共服务水平。
以上是几本关于城镇化相关的书籍,它们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为我们揭示了城镇化的相关问题和挑战,提供了有益的思考和指导。
新型城镇化基本理论分析与经验启示
关键词 : 城镇化 ; 经验借鉴 ; 启示
中图分类号 : F 3 0 6 文献标志码 : A 文章编号 : 1 6 7 4— 3 3 3 4 ( 2 0 1 3 ) 0 6— 0 0 3 1— 0 3 收 稿 日期 : 2 0 1 3— 0 9—1 2
基 金项 目: 新 乡市政府决策研究招标课题 “ 新乡市新型城镇化 引领 ‘ 三化 ’ 协调科学发展研究 ” ( B 1 1 )
2 0 1 3年 1 2月
第2 7卷 第 6期
新乡学 院学报 ( 社会科学 版)
J o u r n a l o f Xi n x i a n g U n i v e r s i t y ( S o c i a l S c i e n c e E d i t i o n )
3】
念至今也没有 统一 的定 义。综合人 口学 、 经 济学 、 社 会学 等 各个学科对城市化 的理解 , 我们可 以认 为城市化就 是城市人 口增加 、 城市 规模 扩大 , 乡村人 口向城 市流 动及 城市 文明 向 农 村扩散而引起的人们生产 、 生活方式 的转变和价值 观念变
迁的过程 。
量和水 平。新 型城镇 化就新在 围绕人 的城镇化这个 核心 , 产 业 为基 、 就业 为本 、 产 城 互动 、 集约高效、 节 约友 好 、 和 谐智
慧、 城乡统筹 、 大 中小城镇协调发展上 。 新型城镇化与传统城镇化 的最大不 同 , 在 于新型城镇 化 是 以人 为核 心的城镇化 , 它把提 高人 民群众 的生 活水平作 为 根本 目的 , 尤其是注重保护农 民利益 , 切 实尊重农 民意愿 , 使 广 大群 众成 为科 学推 进新 型城镇 化 的拥 护者 、 参 与者 、 推 动 者 和受益者 ; 新型城镇化是 以产业 为基 、 就业为本 的城 镇化 , 它把就业和生计作为农 民进城 的前提 , 通 过产业集 聚拓宽就 业创业空 间 , 通过完善 城市 功能 拓展产 业发 展平 台 , 提 升集 聚水平 , 形成以产业集聚为基 、 增加 就业为本 的人 口转移 、 产
2.2城镇化说课稿(第1课时)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
作业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巩固课堂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和综合素质。同时,通过课后作业,促使学生关注社会现象,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五、板书设计与教学反思
(一)板书设计
我的板书设计将采用以下布局和风格:
1.布局:板书将分为三个部分。左边部分为城镇化概念、类型和阶段;中间部分为城镇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右边部分为城镇化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2.2城镇化说课稿(第1课时)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
一、教材分析
2.2城镇化说课稿(第1课时)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
(一)内容概述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聚焦于城镇化这一地理现象,它是高中地理必修二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的现代化进程中,城镇化扮演着关键角色,它既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关键因素。本节课主要知识点包括:城镇化的概念、城镇化的类型、城镇化的发展阶段、城镇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以及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2.问题驱动:设计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如:“为什么城镇化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城镇化进程中存在哪些问题?”等。
3.小组合作: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案例,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证意识。
4.案例分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城镇化案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5.课堂小结:通过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城镇化在我国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学习动力。
3.加强课堂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培养学生关注社会问题、关爱弱势群体的社会责任感。
(3)引导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关注城镇化进程中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三)教学重难点
我国城镇化的基本理论探讨
书 中广 泛 使 用 了 “ 城镇 化 ” 的 概 念 。并 产 生 了 广 泛 影 响力 .
我 国城镇 化 与 工 业化 的 关 系 和城 镇 化 进 程 的一 般 理 论 。 后 在 分 析 我 国城 镇 化 兴 起 的 背景 后 总 结 了 几种 具有 代 表 性 最
的城 镇化 模 式 , 据 以上 理 论 , 我 国走 具 有 中 国特 色的 城 镇 化 道 路 进 行 了展 望 。 根 对
较 为 混 乱 的 现 象 。 必 要 将 这 几 个 概 念 加 以 解 释 和 区别 。 有 1 1 城 市和 城 镇 .
际 收 益 率 不 断 下 降 最 终 为 零 , 村 产 生 大 量 富余 劳 动 力 , 些 农 这 人 口开 始 由农 业 地 区 流 向 城 市 的 工 业 、服 务业 等 非 农 产 业 , 传 统 农 业 社 会 开 始 向 现 代 工 业 社 会 转 变 ,城 镇 人 口 规 模 不 断 扩 大 , 业 化促 进 了 城 镇 化 的 发 展 ; 着 城 镇 规 模 的 扩 大 , 市 的 工 随 城 各 项 基 础 设 施 在 不 断 完 善 , 吸 引 资 金 、 才 和 技 术 创 新 等 提 为 人
了 争 端 。中 国 城 市 与 区 域 规 划 学 界 和 地 理 学 界 于 1 8 9 2年 在 南 京 召 开 的 “ 国城 镇 化 道 路 问题 中 上 明
3 我 国城镇 化进 程的 一般规 律
纵 观世 界各 国 城 镇 化 历 程 , 要 经 历 发 生 、 展 、 熟 三 个 都 发 成
12 城 镇 化 和城 市 化 .
东 部 、 部 、 部 、 北 部 的 四 大 经 济 区域 , 工 业 化 发 展 的 地 中 西 东 以
新型城镇化的理论与实施
新型城镇化的理论与实施党的十八大提出走新型城镇化道路,有“新型”城镇化道路,必有“旧的、传统的”城镇化道路。
那么,“新”“旧”城镇化道路有什么本质区别,相对于传统城镇化,新型城镇化有什么科学性和新颖性,又该如何实施呢?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思考和反思。
标签:城镇化;新型城镇化;实施理论城镇化是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是衡量一个国家进步发达的标尺,已经成为一个国家实力的体现,成为每个国家发展的重点和方向。
那么,什么是城镇化,什么样的城镇化才是科学、合理、高效,符合人类文明和历史发展的城镇化呢?城镇化即城市化,对于城镇化含义的解读,不仅需要了解其外在物质形态的外延,更应重点把握和践行其内在人文精神层面的内涵,使城镇化真正实现“人”的城镇化,而非城市的城镇化。
城镇化的含义包括两个方面:其一,物质外延的城镇化,表现为:人口由农村向城市集中以及经济社会结构的变化。
其二,精神内涵的城镇化,也就是人的城镇化,以人为城镇化的核心表现为:城市生活方式向农村延伸和扩张;农村居民逐渐改变原有的乡土生活方式和习惯,融入城市生活;强调工业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和城镇化协调发展,使城镇化成为一个良性可循环体系。
一、新型城镇化的解读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的城镇化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1978—2013年,我国城镇常住人口从1.7 亿人增加到7.3 亿人,城镇化率从17.9%提升到53.7%,年均提高1.02个百分点;城市数量从193个增加到658个,建制镇数量从2 173个增加到20 113个。
”[1]然而,这种只片面注重城镇化率和城镇建设数量的传统城镇化建设,给当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许多诟病。
随着中共十八大的召开,“新型”城镇化这一新词汇迅速取代传统城镇化的内涵,标志着我国城镇化之路从外在只追求城镇化率的物质层面,走向追求以人为核心的和谐、健康城镇化之路。
(一)新型城镇化的实施背景环境群体性事件近几年成为公众关注的热点话题。
城市规划原理
城市规划原理1、各国对现代城镇的定义都包含三个本质特征:产业构成、人口数量和职能。
2、城镇化含义:农业人口和农业用地向非农业人口和城市用地转化的过程和现象。
(城镇化三种模式:初期发展、过城市化现象、逆城市化现象)3、S型曲线(诺瑟姆曲线):将城镇化划分为三个阶段:起步、加速和稳定。
起步阶段——生产力水平低,城镇化速度较缓慢,较长时期才能达到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30%左右;第一产业比重大。
加速阶段——城镇化超过30%时,进入快速提升阶段,经济实力增强,城镇化速度加快,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达到60%或以上;第一产业过渡到第二产业,比重较低。
稳定阶段——农业现代化的过程已基本完成,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已基本上转化为城市人口。
随着城市中工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一部分工业人口又转向第三产业。
第三产业比重大,第二产业相对稳定,第一产业比重小。
4、各个时期的代表:夏代,陶制排水管的使用及夯打土坯筑台技术;商代早期建设的河南也师商城;春秋战国时期的《周礼考工记》;汉代国都长安;三国时期的曹魏邺城;建于公元7世纪的隋唐长安城;宋代开封城;元代都城大都;古希腊的希波丹姆;古罗马营寨城;5、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匠人建造都城,九里见方,都城的四边每边三门,都城中有九条南北大道、九条东西大道,每条大道可以容九辆车并行,王宫的路门外左边是宗庙,右边是社稷坛;王宫的路寝前面是朝,后面是市。
每朝和每市各百步见方。
6、《周礼考工记》记述的周代城市建设的空间布局制度对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实践活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反映了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开始进入都成建设规划,这是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最早形成的时代。
7、古罗马建筑师维特鲁威的著作《建筑十书》,是西方古代保留至今唯一最完整的古典建筑典籍,是古罗马建筑辉煌的历史总结。
8、规划史上三位奠基人:霍华德、赖特、柯布西耶。
9、田园城市理论:霍华德1898年提出田园城市理论,城市外围为永久性绿地,供农牧产业用,城市部分由一系列同心圆组成,中央是一个公园,沿公园是公共建筑物,它们的外面是公园,公园外是商店,再外是住宅。
西班牙工程师Asedra《城镇化基本理论》
西班牙工程师Asedra《城镇化基本理论》
18XX年XXX工程师XX在他的著作《城镇化基本理论》一书中首先使用了城市化的概念,XX世纪这一名词已风行世界。
XX年代后期
翻译成中文在XX流行开来。
那么,什么是城市化呢?城市化的不同
解释,主要提法:人口向城市集中的过程。
社会学研究城市社会规范,城市化是人类生活方式由乡村转为城市的过程。
经济学研究生产活动,认为城市化是地区农业活动向非农业活动的转换的过程。
地理学的解释,地理学研究人地关系,注重经济、社会、政治和文化等人文因素在地域上的分布状况,认为城市化除包括人口与经济的集中与转换外,城市化更是一个地域空间过程,包括区域城市数量的增加和城市地域的扩大两方面。
城市化定义,城市化是指人口向城市地域集聚和乡村地域转为城市地域的过程。
这一过程使区域城市数量增多,非农活动规模扩大,城市文化扩散,城市人口和用地规模不断扩大,城市人口在区域总人口中所占比重不断提高。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与新型城镇化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与新型城镇化城市化是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手。
作为一个马克思主义发源地的中国,在城市化进程中积极探索着符合自身国情的发展道路,以实现人民美好生活为目标。
在这一进程中,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指导与中国特色的发展路径相互融合,推动了中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向前发展。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作用,首先体现在指导思想层面。
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引领中国城市化进程。
马克思主义关于城市与乡村关系、城市规划与建设、城市管理与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理论,为中国城市化进程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使中国人民深刻认识到城市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要求,推动了中国城市化进程朝着科学、可持续、和谐的方向发展。
其次,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作用体现在政策制定和实施上。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提出了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加快城市化进程的发展目标。
通过制定和实施一系列促进城市化进程的政策和规划,中国加快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城市规划与管理、产业转型升级等方面的发展,推动了城市化进程取得显著成就。
其中,马克思主义关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互作用的理论构建了中国城市规划与建设的基本框架,指导中国城市化进程稳步向前发展。
此外,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作用还体现在文化建设和社会发展方面。
城市是文明的载体和传承者,作为一个马克思主义发源地,中国在城市化进程中注重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城市文明建设和文化产业发展。
通过强化城市精神文明建设,丰富城市文化生活,中国助力城市化进程形成了既有物质基础又有精神支撑的城市面貌。
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城市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为中国城市文化的多元发展提供了重要指导。
总的来说,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立足于中国国情,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中国城市化进程始终保持着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特色和优势。
城市地理学精品教学课件:第3章城镇化
1第3章 城镇化2主要内容1.城镇化的概念及衡量指标2.世界城镇化进程的特点3.世界城镇化水平的地域差异4.城镇化过程曲线5.城镇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6.各种各样的城镇化7.中国城镇化进程的特点8.中国城镇化的地区差异3城镇化的概念及衡量指标•几个名词•城镇化一词来自Urbanization •在中国,名词概念的异化:•城市化(Citification )•城镇化(Urbanization ,Small-townization ) •都市化(Metropolitanization )•正确的说法:城镇化(Urbanization )4城镇化的概念不同学科的定义•社会学:城市性生活方式发展和扩展的过程;人们不断被吸引到城镇中,被纳入城镇的生活组织中来;随城镇的发展,城镇生活方式的强化;•人口学: 人口向城镇迁移和集中的过程;人口集中场所的增加;每个集中场所人口规模的扩大;•经济学: 从农业经济向非农业经济转移并集中的过程;•地理学: 非农业区位向城镇的集中;劳动力和消费区位向城镇的集中;新城镇的形成;已有城镇的扩展;已有城镇向更集约的方向的发展各种定义的共同点:都承认是一个过程。
5城镇化的概念⏹参考定义人类进入工业社会以来,社会经济的发展开始了农业活动的比重逐渐下降,非农业活动的比重稳步上升的过程,与这种经济结构的变动相适应,出现了乡村人口的比重逐渐降低,城镇人口的比重稳步上升,居民点的物质面貌和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日益向城镇型转化和强化。
这一个过程即城镇化过程。
⏹相关概念实体的城镇化(直接的城镇化);抽象的城镇化(间接的城镇化)之说,还有人口城镇化、乡村城镇化6反映城镇化水平的指标•人口统计学的指标: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数量和质量指标问题? •复合指标的问题 ——普遍采用的可行性?可探讨。
•关键•反映一个区域的城镇化水平和过程?•反映一个城市的城镇化水平和过程?•在用人口统计学的指标时,要区别“城镇化”和“城镇发展”•城镇化的关键是要有人口迁移的过程,有乡村人口变为城镇人口的过程。
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
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党的十六大报告第一次明确提出“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并强调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随着信息化、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不同城市的功能、地位和作用,对国民经济的促动是不能替代的,在“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上面临着许多问题,这里就城市规模问题与资源环境问题加以论述。
一、城镇化的内涵城镇化也叫城市化(以下均称为城镇化),是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并向城市(镇)集中的聚集过程,也是城市(镇)在空间数量上的增多、区域规模上的扩大、职能和设施上的完善和城市(镇)的经济关系、居民的生活方式以及人类的社会文明广泛向农村渗透的过程。
城市化其内涵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指变农村人口为城市人口、农村地域变为城市地域的过程,即城镇化的数量过程;一方面是指城市文化、城市生活方式和价值观等城市文明在农村地域的扩散过程,即城镇化的质量过程。
城镇化的数量过程和质量过程是城镇化过程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只有数量过程而没有质量过程,即进入城市或被划入城市的人口没有被城市文明同化,不能算做真正的城镇化。
二、城市规模问题讨论城镇化问题时,一个重要方面是对城市规模的认识,狭义的城市规模,包括城市人口规模与用地规模。
广义的城市规模,是指在城市地域空间内聚集的物质与经济要素在数量上的差异及层次性,它主要包括城市人口、经济活动及其能力、建成区土地面积这三个互相关联的有机组成部分。
一定的经济规模吸纳着一定的人口规模,而一定的人口规模又要求有一定的土地规模。
我国目前在城镇化与城市规模上,存在一些不很正确的认识与做法。
1、凭国外经验来预测城市化水平,再确定城市规模与城市建设。
我国目前许多城市在做总体规划时,往往凭国外经验来预测城市化水平,再根据城市化水平确定城市规模与城市建设:也就是先制定该城市在规划期限城市化水平,然后根据城市化水平确定城市规模,再用城市规模(人口)反过来指导城市的一些建设,如基础设施建设。
这种做法不科学,因为我国城市化进入加速发展阶段的产生背景和发达国家有很大不同:我国前段时期城市化快速增长是在过去计划经济时代,政府用户口等政策限制农民由农村人口转为城镇人口,使我国的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的背景下,政府放开政策鼓励农民买房而成为城镇人口和乡镇企业异军突起等条件下爆发出来的,它经过了一段长时间的蓄积。
城镇化理论的演进及新型城镇化的内涵
收 稿 日期 : 2 0 1 2—1 2—2 9
文 献 标 识 码 :A
王 千, 赵 俊 俊
( 郑州大学 商学 院, 河南 郑州 4 5 0 0 0 1 )
摘 要 :国外城市化的理论 研究大致可 以分 为 四大 类型 ,即 区位理 论、 城 乡结 构转换理 论、 非均衡 发展
理 论 和 协调 发 展 理 论 , 城 市 化 道 路 演 进 经 历 了城 市 化 与 工 业 化基 本 同 步 推 进 的 阶段 、 城 市 化 问题 突 出的 阶段
市 场 区位 论 和 2 0世 纪 3 0年代 科 洛索 夫斯 基 的地 域
学 者 基 于 中 国 的特 殊 情 况 而 提
出 的一 个 概 念 ,因此 ,文 中 国外 理 论 部 分 多 使 用 “ 城 市化 ” ,而 国 内学 者 的研 究 则 多 用 “ 城镇化 ” 一
除 了有丰 富 的城市 化理论 成 果 ,在具 体 的 实践 中, 不 同 国家也形 成 了不 同 的城 市 化模 式 ,按 照政
洛 阳师 范学 院学 报 2 0 1 3年第 6期
词
一
城 乡结 构转换 理 论是从 城 乡二元 结 构融合 的 角
度, 分 析城 乡人 口迁 移 ,探讨 城 市 化 发 展 规 律 ,其 中 的主要 理 论 有 “ 刘 易 斯 一费 景 汉 一拉 尼 斯 ” 二 元 结构 模型 以及 在 此 基 础 上 加 以 改 进 了 的乔 根 森 模 型 、托达 罗模 型 , 钱纳 里 与 赛 尔 昆 的就 业结 构 转 换
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理论分析
2 0 年 3月 09
吉 林 工 商 学 院 学 报
J 0URN AL OF I N SI J LI BU NESS AN D TECHNO L0 GY C0LLEG E
Vo . 5 NO 2 12 . .
M a . 09 r20
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理论分析
道路 ’ 的概念 。党的十七大报告又把 ‘ 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 ’ ‘ 动区域协调发展” 凭 与推 结合起来 , 系统科学地 阐述了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新要求 ,明确了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发展方向和政策措施 。本文在概述中 国特色城镇化道路一般特征的基础上 , 重点分析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鲜明特色 , 探究推进 中国特色城镇化 道路 的基本 要求 。
中国特 色城镇化道路是城镇化与 中国特 色新型x &化 、 - 城镇化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 镇化 与中国特 色农业现代 城 化、 城镇化与 中国农村剩余 劳动力转移统筹发展 , 市场推动和政 府导 向相结合 , 大中小城 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 完善 中
国社 会 经 济 结 构 . 进 中国现 代 化 进 程 的 道路 。 促
[ 作者简介】 曲在佳( 92 )女 , 17 . , 山东烟台人 , 山东航 空股份有限公司地 面服务部烟台商务处经济师。张友祥( 9 1) 17 ., 男, 东寿光人 , 山 东北师 范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 , 经济学博士 , 研究方向: 市场经济理论。
党 的十六 大报 告把 “ 加快城 镇化 进程” “ 面繁 荣农村 经济” 合起 来 , 次提 出 “ 中 国特 色 的城 镇化 与 全 结 首 走
【 词 】 国 ; 镇 化 道路 ; 般 性 ; 殊 性 关键 中 城 一 特 [ 图分 类 号 】 2 11 中 F9. [ 稿 日期 】 0 90 —4 收 2 0— 1 0 【 献标 识码 】 A 文 [ 编 号 】 6 43 8 ( 0 90 —0 80 文章 17—2 82 0 )20 0 —4
着力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的理论内涵、特征及实现路径探赜
着力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的理论内涵、特征及实现路径探赜目录一、内容概览 (2)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2)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3)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4)二、新型城镇化理论内涵 (5)2.1 以人为核心的核心理念 (6)2.2 新型城镇化的基本特征 (7)2.3 新型城镇化与传统城镇化的区别 (8)三、新型城镇化的特征分析 (9)3.1 人口城镇化 (11)3.2 经济城镇化 (12)3.3 社会城镇化 (14)3.4 生态城镇化 (15)四、新型城镇化的实现路径探析 (17)4.1 转变城市发展方式 (18)4.2 优化城市空间布局 (19)4.3 完善城市基础设施 (20)4.4 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22)4.5 加强城市社会治理创新 (23)五、案例分析 (24)5.1 上海新型城镇化实践 (25)5.2 丹麦哥本哈根新型城镇化经验 (27)5.3 中国杭州新型城镇化案例 (29)六、结论与展望 (30)6.1 结论总结 (31)6.2 研究不足与局限 (32)6.3 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33)一、内容概览理论内涵:阐述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的概念、意义及其在当今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
强调城镇化不仅仅是土地和空间的转变,更应该是人的全面发展与生活质量提升的过程。
特征分析:探讨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的主要特征,包括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公平正义、可持续发展等方面。
分析这些特征在城镇化进程中的体现和作用。
实现路径:结合实际情况,探讨如何着力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
包括优化城镇空间布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促进人口合理流动等方面。
实践案例: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案例,阐述在实践中如何落实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理念,以及取得的成效和面临的挑战。
展望与反思:对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并反思当前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今后的实践提供借鉴和参考。
通过本文的阐述,旨在加深对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的理解,为推进城镇化进程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城镇化理论
瓦尔特· 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论
F· 佩鲁的增长极理论
1、中心地理论
1933年,德国地理学家克里斯塔勒在他的 重要著作《德国南部中心地原理》一书中, 系统地建立起了对聚落地理学具有重大影 响的理论。 该理论的目的在于探索决定城市的数量、 规模以及分布的规律是否存在,如果存在 又是怎样的规律。
增长极的含义:
一是指具有创新能力、规模大、增长迅 速关联效应大的推进型主导产业部门; 二是在地理含义上指区位条件优越的地 区,通过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带动区域 经济的发展的地理空间。
“推进型单元”
是指的优势经济单元,它自身的增长与创新能够
诱导其他经济单元的增长,也就是具有创新性质 的产业或企业(如长虹),只有创新才是实现利 润最大化的根本途径。也只有创新性企业和产业 才具有支配诱发和推进的功能,产生“支配效应”
2、F· 佩鲁的增长极理论
1、提出的背景 增长极理论是50年代法国经济学家弗朗索瓦· 佩鲁 在《经济空间理论和应用》一文中首先提出的。 当时人们对二战后一些新兴独立国家的经济增长 与社会发展不协调感到困惑,在这种情况下,佩 鲁提出增长极概念,主张以非总量的方法安排经 济计划,建立和发展增长极,以极的增长推动整 个国民经济的增长。在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 许多国家运用增长极策略发展大城市。
(一) “城乡磁铁”论
1、提出的背景
城乡分离曾经是社会发展的一大进步。资本主义的兴 起,大大促进了城市的发展,但无节制地追求物质财 富,劳动者的一切都从属于大机器生产,城市环境越 来越失去对人的尊重:城市环境日益恶化;城乡对立日 益严重;人的心理状态日益被扭曲……这种城市病态在 19世纪末已引起许多有识之士的关心,城乡磁铁论就 是此时提出的。
什么是城镇化
什么是城镇化城镇化,是指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的过程,也是城市建设和城市发展的过程。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成为了人们追求更好生活的理想目的地。
而城镇化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对经济、社会和环境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从经济角度来看,城镇化是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城市具有更高的集聚效应和经济规模效应,可以吸引更多的投资和资源,推动区域性经济发展。
通过城镇化,人们可以获得更好的教育、医疗、就业等公共服务,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生活质量。
城市还是经济活动的中心,吸引了大量商业和服务业,提供了更多的工作机会。
从社会角度来看,城镇化对人们生活方式和社会关系产生了深刻影响。
城市生活节奏快,社交网络广泛,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
城市中有更多的文化和娱乐设施,人们可以更方便地享受各种文化活动。
同时,城市也是多元文化的交汇点,人们可以接触到来自不同地区和国家的文化,加深了相互了解和交流。
城市也提供了更多的社会机会和社交网络,人们有更大的选择空间和社会流动性。
从环境角度来看,城镇化给自然环境带来了一定的压力。
城市扩张需要大量的土地和资源,可能导致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同时,城市交通和产业发展也会增加对环境的负担。
然而,城市也可以通过科技进步和环境保护措施来减缓这些影响,实现可持续发展。
在实施城镇化过程中,政府扮演着核心的推动者和管理者的角色。
政府需要制定相应的规划和政策,引导城市规模和布局的合理发展。
同时,政府还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提高城市治理能力,保障城市居民的基本权益。
此外,政府还需要在经济、社会和环境等方面做出全面考虑,促进城镇化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结合。
总之,城镇化对经济、社会和环境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它是现代化进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选择。
然而,城镇化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如土地资源紧张、社会分化、环境污染等。
因此,在推进城镇化的同时,我们需要科学规划、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同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点轴开发理论
点轴开发理论最早由波兰经济家家萨伦巴和马利士提出。
点轴开发模式是增长极理论的延伸,从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看,经济中心总是首先集中在少数条件较好的区位,成斑点状分布。
这种经济中心既可称为区域增长极,也是点轴开发模式的点。
随着经济的发展,经济中心逐渐增加,点与点之间,由于生产要素交换需要交通线路以及动力供应线、水源供应线等,相互连接起来这就是轴线。
这种轴线首先是为区域增长极服务的,但轴线一经形成,对人口、产业也具有吸引力,吸引人口、产业向轴线两侧集聚,并产生新的增长点。
点轴贯通,就形成点轴系统。
因此,点轴开发可以理解为从发达区域大大小小的经济中心(点)沿交通线路向不发达区域纵深地发展推移。
实行点轴开发的基本条件如下:①已经形成启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②具备一定的物质技术基础和经济实力,能够提供进行大规模带状开发所需的资金、技术和人才;
③初步建立了一个高效畅通的交通网络体系,并具备能作为重点开发轴线的主要交通干道。
重点开发轴的选择依据如下:①产业布局以交通干线为依托;②轴线地带经济已经有基础并有较大的潜力;③自然条件好,农业发展水平高,水资源丰富;④轴线的开发对广大腹地的经济发展所起的促进和带动作用较大。
点轴开发模式可以充分发挥基础设施和城市的作用,实现产业布局与现状基础设施间的最佳空间结合,有利于城市间、城乡间便捷的联系和专业化协作,形成有机的地域协作。
2 城乡一体化理论
城乡一体化是以大中城市为中心,以小城镇为纽带,以乡村为基础,城乡相互依托,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实现共同繁荣的新型城乡关系。
城乡发展客观上存在着互为条件、互相依存的关系。
在职能上,城市是乡村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集聚与服务中心,它向乡村传输商品、金融、技术与信息,并提供生产和生活资料,而乡村向城市提供农副产品和蔬菜;在产业上,乡村往往在城市主导产业影响下发展的配套乡镇企业,它往往成为工业零配件生产和装配的打包者;在资源上,乡村拥有城市所短缺的山水田林风景以及水、土地等资源,城市则拥有科技、信息、人才、资金等优势;两者互为市场,乡村是市区的工业品市场,而城市是乡村最大的农副产品消费市场。
城乡一体化的思想最早可以追溯到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理论,我国城乡一体化的思想早在上个世纪就已经产生了,在改革开放后,特别是在80年代末期,城乡一体化由于历史上形成的城乡之间隔离发展,各种经济社会矛盾出现,城乡一体化思想逐渐受到重视。
近些年来许多学者对城乡一体化的概念和内涵进行了研究,但由于城乡一体化涉及社会经济、生态环境、文化生活、空间景观等多方面,人们对城乡一体化的理解有所不同。
关于城乡一体化的研究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看法:
社会学和人类学界从城乡关系的角度出发,认为城乡一体化是指相对发达的城市和相对落后的农村,打破相互分割的壁垒,逐步实现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组合,促使生产力在城市和乡村之间合理分布,城乡经济和社会生活紧密结合与协调发展,逐步缩小直至消灭城乡之间的基本差别,从而使城市和乡村融为一体有的学者仅讨论城乡工业的协调发展,可称为“城乡工业一体化”。
经济学界则从经济发展规律和生产力合理布局角度出发,认为城乡一体化是现代经济中农业和工业联系日益增强的客观要求,是指统一布局城乡经济,加强城乡之间的经济交流与协作,使城乡生产力优化分工,合理布局、协调发展,以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
有的学者仅讨论城乡工业的协调发展,可称为“城乡工业一体化”。
规划学者是从空间的角度对城乡结合部做出统一的规划,即对具有一定内在关联的城乡物质和精神要素进行系统安排。
生态、环境学者是从生态环境的角度,认为城乡一体化是对城乡生态环境的有机结合,保证自然生态过程畅通有序,促进城乡健康、协调发展。
城乡一体化是中国现代化和城市化发展的一个新阶段,城乡一体化就是要把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城镇居民与农村村民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谋划、综合研究,通过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促进城乡在规划建设、产业发展、市场信息、政策措施、生态环境保护、社会事业发展的一体化,改变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实现城乡在政策上的平等、产业发展上的互补、国民待遇上的一致,让农民享受到与城镇居民同样的文明和实惠,使整个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3 新型城镇化理论
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重要途径,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力支撑,是扩大内需和促进产业升级的重要抓手。
在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城镇化快速发展所体现出来的矛盾和问题突出。
大量农业转移人口难以融入城市社会,市民化进程滞后。
“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建设用地粗放低效。
城镇空间分布和规模结构不合理,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不匹配。
城市管理服务水平不高,“城市病”问题日益突出。
自然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不力,城乡建设缺乏特色。
体制机制不健全,阻碍了城镇化健康发展。
在这种背景之下我国提出了新型城镇化发展之路,旨在努力走出一条以人为本、四化同步、优化布局、生态文明、文化传承的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
关于什么是新型城镇化目前没有统一的定论,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看法,其中牛文员【1】认为新型城市化是坚持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坚持实现人口、资源、环境、发展四位一体的互相协调,坚持实现农村与城市的统筹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坚持实现城乡公共服务的均等化,以城乡之间和城际之间攫取财富和分享财富的机会平等为标志,逐步减缓和解消城乡二元结构达到社会和谐的城市化之路。
王鹤等【2】认为新型城市化是一种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强调以人为本的城市化战略,是以“集约、和谐、公平、可持续”为特征的城市化发展道路,其本质是农民的市民化,重点是提高城市化的质量。
王凯【3】认为我国新型城镇化的内涵体现在“以人为本,四化互动,生态文明,布局合理,弘扬文化”等5个方面。
总体来看新型城市化道路有如下几个特征:一是新型城镇化是城乡统筹的城市化;二是新型城镇化社会和谐的城市化;三是新型城镇化是集约发展的城市化;四是新型城镇化是环境友好的城市化。
新型城镇化的要求是不断提升城镇化建设的质量内涵。
与传统城镇化比较,新型城镇化更强调内在质量的全面提升,也就是要推动城镇化由偏重数量规模增加向注重质量内涵提升转变。
长期以来,我国习惯于粗放式用地、用能,提出新型城镇化后必须从思想上明确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之路的重要性;过去我国城市发展主要依靠中心城市带动,提出新型城镇化后更应该强调城市群、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配合发展的必然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