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教育充满爱活动征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让教育充满爱主题教育活动征文
用爱心做事业用感恩的心做人
胡伟
自踏上三尺讲台的那一天起,强烈的工作责任心和高度的政治使命感伴我度过了17个春夏秋冬。一直以来,我认真学习陶行知教育理论和教育思想,“爱满天下”、“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成了我工作和学习的精神支柱。刚工作的前几年,我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为了培养一个有凝聚力的班集体,我对学生倾注了爱心,因为我知道,爱心是培养老师与学生感情的基石,爱心是转变后进生,使他们良好发展的“灵丹妙药”。好的学生固然人人喜爱,但是,爱那些不听话、成绩差的学生,才是真正的爱。我在平时的工作中特别关注留守儿童,他们缺乏温暖、缺乏良好的家庭教育,自我约束能力太差。我既要做好他们的思想教育工作,又要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真正掌握所学的知识,这些工作的难度可想而知。于是,我常常在工作之余,安排好家访的时间,给他们补课,同时做好家长的工作,争取他们的配合。哪怕看到他们的一点儿进步,我都及时表扬鼓励,让他们获得成功的喜悦,让每一位不仅懂得学习,更懂得如何做人、如何关心人、如何提高自身素质。通过科学管理,我每年所带的班级都是一个充满活力,富有团结合作精神的班集体,被评为县级优秀班主任。
我教过语文、数学、科学、音乐,每门课我都认真学习《课程标准》,钻研教材,分析学情,特别是课程改革以来,我经常用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武装自己,积极参加教材培训,争取机会外出听课。每次回来,都把自己的收获和其他老师一同分享,并在全校及全镇多次开设公开课、示范课。1996年,领导让我担任教导主任职务,1999年任村小校长,2004年分管中心小学的业务工作。作为一个领导,我深感肩上的担子很重,除了搞好自己的教学之外,还要抓业务,带领教师搞教研。那几年,适逢课程改革的初潮,新课程的教学对于我们每一位老师来说都是摸着石头过河,究竟课程怎样改,往哪里改,改后效果如何,教师们都会很困惑,很茫然。当时学校的管理、评价措施还不完善,作为教导主任的我,大有“无米之炊”的烦恼。于是,我阅读了大量有关课程改革的书籍:《课程的
改革与反思》、《校本课程开发研究》、《新课程下的教育资源观》……经常与教师一起探讨,有什么经验,大家拿出来交流,互通有无,集思广益,资源共享。我认为,新课程改革首先要从课堂改革入手,改变过去的“一言堂”、“满堂灌”的课堂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让教师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努力把课堂还给学生,把问的权力交给学生,把学的过程放给学生,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真正做到学了有问,以问促学,以学促教。
教学工作千头万绪,既要有丰厚的理论作指导,又要用反复的实践去检验。为了尽快适应课程改革的新形势,1999年至2002年我先后参加了校长岗初和提高培训,进一步提升了自己的科学文化素养和人文素养。在学校组织的各种教研活动中,我率先垂范,好多次亲自上课说课,县教研室来视导,我自告奋勇,让他们听我的课,给我指导,我觉得每节课之后都有不小的收获,领导每次评课,对我的教学工作都是一个很大的促进。
教学是一门艺术,除了要求教师又丰厚的文化素养之外,还要有较强的驾驭课堂、组织课堂的能力。我觉得一堂课是否充满民主、和谐的气氛,是否焕发出生机与活力,与教师的课堂语言有直接关系。教师的语言应是一种技术,更是一种艺术,曼妙、惟美、豪迈,教师的语言应是一种知识,更是一种思想,深邃,、练达、智慧、仁爱。有时候,一句切入心扉的温情话语可以让孩子一辈子都记得你,一个体贴入微的肢体语言胜过许多不切实际的空话,我认为这是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最值得自豪的东西,我们又何必吝啬呢?于是我们组织教研组长,共同研讨新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面带微笑倾听学生的不同见解,主动走下讲台,走到学生中间一起交流,学会“弯下腰来倾听学生的意见,蹲下身来和学生说话”。如今,走进我们校园,听到课堂上更多的话语是“你回答的真好,谁还有不同的意见吗?”、“别紧张,说错了也没关系”、“请你再好好想想可以吗?”、“对不起,老师刚才听错了”……这样的语言又何尝不受学生欢迎呢?
近几年,我任教五年级科学,新的课程标准对科学提出了更新的要求,我任真钻研教材,认真备课。白天忙了学校的工作,还要忙上课,晚上回家开夜车也要把课备好,决不上无准备之课,凡要求教师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科学课的实验比较多,有时仪器室没有的实验器材,我就尽可能的自制,尽量为学生多做
实验。上课前2分钟的候课时间,我都及时站在教室门口候课,同学们看到我,都表现得异常兴奋,还有学生得意地说:“我喜欢上科学”。我看在眼里,喜在心里,这是他们对我工作的褒奖,让我有一种成就感。每次学科抽测,我所教的班级成绩都是名列前茅。今年10月分,我又参加了江苏省小学科学实验管理员培训,受益匪浅,这将对我及学校的科学教学是一个极大的促进。
在不断的学习和实践中,我一边总结经验,一边思考新问题,积极参加各种论文的评选活动,参与课题研究。2004年参与研究的课题《小学生礼仪互动研究》已经结题,目前正在参与学校研究的课题《书香校园的创建》,今年个人申报的课题《如何指导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正在准备阶段。
今年五月,我代表学校在上海参加了《全国希望工程教师培训》活动,短短的18天时间里,我感受颇多,真的让我接受了一次知识上和精神上的洗礼。学习了18天,我实实在在的做了18天学生,每天上早操、上课、做作业、晚自习。我们的班主任是位年近70的教授,他严谨的治学态度感染了我们每一个学员,和他相比,我们所做的又是那么的微不足道。正因为他的严格要求,才使我们真正体会到现在的学生真的不容易。
这次学习给我最大的触动就是上海人的生活节奏太快,时间观念太强,工作压力太大。社会科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李维教授给我们带来了新的人事制度改革的信息:周济部长在教育人事制度上明确要求,今后的教育改革将逐步向“两轨制”改进,教师的志愿只有“公务员”和“工人”两种,而且实行职称评聘分离(上海、贵州、江西等地已经实行)。所以,从上海人事制度的改革应该看到我们的前景不容乐观。回到学校,我把在上海这些天的所见、所闻,所想、所感写了一份近6000字的汇报材料,向教师作了一个题为《做一个仰望天空的人》的专题汇报,让老师认清当前的形式,不仅要埋头苦干,还要抬头看路,为自己今后的发展奠定资本。
上海之行,我最大的收获是为我们学校争取了近300本(价值约3000元)的《日有所诵》。在上海我每天感受着阅读的快乐,与全国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引领者——薛瑞萍老师、全国儿童阅读的推广人袁小峰校长等大师零距离接触对话,让我坚定了带领学生阅读的信心,回到学校,我把自己准备搞阅读教学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