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牛生产管理技术
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简介

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简介
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是中国农业部为了推动肉牛牦牛产业的发展而建立的一套技术研究和推广体系,旨在提高肉牛牦牛品种的选育水平、饲养管理水平和养殖效益,推动肉牛牦牛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选育技术
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在选育技术方面,主要是通过对肉牛牦牛品种的遗传育种和基因改良研究,提高肉牛牦牛的生产性能和抗病性能。
在遗传育种方面,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主要采用基于DNA标记的遗传评价技术,通过对肉牛牦牛的遗传信息进行分析,筛选出优良品种和优良基因,为肉牛牦牛的选育提供科学依据。
在基因改良方面,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主要是通过基因编辑技术和基因转移技术,改良肉牛牦牛的基因组,提高其生产性能和抗病性能。
二、饲养管理技术
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在饲养管理技术方面,主要是通过科学的饲养管理技术,提高肉牛牦牛的生产效益和产品质量。
在饲养管理方面,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主要是通过优化饲料配方、合理的饲喂方式、科学的饲养环境和疾病预防控制等措施,提高肉牛牦牛的饲养效益和养殖效益。
三、技术推广
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在技术推广方面,主要是通过建立肉牛牦牛产业技术推广体系,推广先进的肉牛牦牛养殖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养殖户的技术水平和养殖效益。
在技术推广方面,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主要是通过建立技术推广示范站、技术培训班和技术咨询服务等渠道,向养殖户普及肉牛牦牛养殖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养殖户的技术水平和养殖效益。
总之,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是中国农业部为了推动肉牛牦牛产业的发展而建立的一套技术研究和推广体系,通过选育技术、饲养管理技术和技术推广等措施,提高肉牛牦牛的生产性能和养殖效益,推动肉牛牦牛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肉牛饲养管理手册

肉牛饲养管理手册肉牛在养殖过程中也是具有相关的技术规程的,肉牛的管理技术有哪些呢?那么下面一起来看看店铺为大家精心推荐的肉牛管理手册,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肉牛管理手册一、肉牛育肥原理要使牛尽快的育肥,投给牛的营养物质必须高于维持和正常生长发育的需要。
在不影响牛的正常消化吸收的前提下,在一定的范围内喂给的营养物质越多,所获得的日增重就越高,并且每单位增重所消耗的饲料越少,出栏日期也可以提前。
不同品种牛,在育肥期对营养物质的需要量是有差别的,如果要得到相同的日增重,则非肉用品种牛所需要的营养物质,要高于肉用品种牛需要营养物质,约比肉用品种牛高 10-20%。
所以,在选择育肥牛品种上一定要慎重。
牛在育肥期间,前期体重的增加,是以肌肉和骨骼为主,后期是以沉积脂肪为主,因而在育肥前期应供应充足的蛋白质和适当的热能,后期要供应充足的热能。
任何年龄的牛,当脂肪沉积到一定程度后,其生活力降低,食欲减退,饲料转化率也降低,日增重减少,如再继续育肥就不合算。
所以育肥牛一定要把握好育肥时间。
采用“吊架子”的饲养方法是很不合算的,牛的“吊架子”阶段若较长,肌肉生长发育受阻过度时,即使给予充分饲养,最后体重也很难与合理饲养的牛相比,因为错过了最佳生长期。
理想的营养水平,进入育肥期,能量营养水平应逐步提高,育肥后期给予高能营养水平的饲料。
肉牛饲养环境的安静和尽量减少牛的活动,可以使其营养物质消耗减少,从而提高了育肥效果。
最后 3个月育肥的平均日增重以1.0-1.5kg较经济。
总结起来就是:选良种、暖屋养、喂精料、饮温水、短拴系、少运动、光要暗、少惊扰,驱虫、健胃要先搞。
二、牛的特殊消化生理特点牛是反刍动物,有四个胃,即瘤胃、网胃、瓣胃和皱胃。
前三个胃没有分泌消化液的胃腺,又称前胃,只有皱胃具有胃腺,能分泌胃液,又称真胃。
1 反刍:牛每天吃进大量粗饲料,在吃进去时一般不充分咀嚼,而匆匆吞咽进入瘤胃,在瘤胃内浸泡和软化,通常在休息时逆呕到口腔反刍咀嚼,然后再吞咽入瘤胃的过程称为反刍。
肉牛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肉牛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肉牛饲养是指以牛为主要经济作物,通过科学的饲养管理技术和营养调配,使其达到预定的生产性能和肉质品质要求。
下面是肉牛饲养管理技术要点的解释:
1.饲料管理:肉牛饲料的种类、配方和用量对其生产性能和肉质品质有着直接的影响。
饲料要控制在合理的能量、蛋白质和粗纤维含量,保证营养平衡。
饲喂策略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根据不同的生长阶段和肉牛品种进行科学的饲喂,达到最佳饲料利用率。
2.环境管理:肉牛的生长发育和健康状况受到环境的影响。
要保持饲养环境的干净、整洁、通风、卫生,避免因环境污染和疾病的侵袭引起生产性能和肉质品质的下降。
3.疾病防控:肉牛疾病的发生和传播会对牛只健康状况和生产性能产生很大的影响。
通过建立健康档案,定期检查和预防接种,及时发现和控制疾病,保证牛只健康生长发育。
4.生长管理:肉牛的生长发育是肉牛饲养管理的重要内容。
要根据不同的生长阶段,对肉牛进行科学的喂养和管理。
要掌握肉牛生长规律,根据生长需求合理控制饲喂量和喂养方式,保证牛只的生长速度和肉质品质。
5.繁殖管理:繁殖是肉牛饲养管理的重点之一。
要根据肉牛品种和选配要求,进行科学的繁殖管理。
要定期检查牛只的繁殖器官健康状况,提高受胎率和繁殖效益。
在肉牛饲养管理中,以上五个方面是至关重要的。
科学的饲养管理技术和营养调配要尽可能满足肉牛的生长发育和健康状况,以达到预定的生产性能和肉质品质要求。
肉牛加工车间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保障肉牛加工车间的安全生产、产品质量和员工健康,提高生产效率,特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肉牛加工车间及相关人员。
二、安全生产管理1. 安全生产责任制(1)车间主任为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负责车间安全生产工作的全面管理。
(2)各班组负责人对本班组安全生产负直接责任。
(3)所有员工应严格遵守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确保自身和他人的安全。
2. 安全培训(1)新员工入职前,必须接受岗前安全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2)定期对员工进行安全生产知识培训,提高安全意识。
(3)组织安全生产知识竞赛,提高员工安全技能。
3. 安全设施(1)车间内应配备必要的安全设施,如防护栏、警示标志、灭火器等。
(2)定期检查和维护安全设施,确保其正常使用。
4. 安全检查(1)车间主任每月至少组织一次全面安全检查。
(2)班组负责人每周至少进行一次自查。
(3)发现安全隐患,应及时整改,确保安全生产。
三、质量管理1. 原材料验收(1)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和公司规定对原材料进行验收。
(2)不合格原材料不得进入车间。
2. 生产过程控制(1)严格执行生产操作规程,确保产品质量。
(2)生产过程中,加强过程监控,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3. 产品检验(1)产品出厂前,必须经过严格检验,合格后方可出厂。
(2)检验人员应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
4. 质量追溯(1)建立产品质量追溯体系,确保产品质量安全。
(2)对不合格产品进行召回、销毁或处理。
四、设备管理1. 设备维护(1)定期对设备进行保养和维护,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2)设备出现故障,应及时报修,不得带病运行。
2. 设备更新(1)根据生产需要,及时更新设备,提高生产效率。
(2)淘汰老旧设备,降低生产成本。
五、卫生管理1. 车间卫生(1)保持车间清洁,定期进行消毒。
(2)员工应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得在车间内吸烟、饮食。
2. 食品安全(1)严格执行食品安全操作规程,确保产品质量。
(2)加强对食品添加剂、包装材料等的管理。
牛羊生产—肉牛饲养管理(动物生产技术课件)

精、粗饲料。
(二)犊牛护理技术
• 犊牛护理技术是指对出生后6个月以内的犊牛进行引 导呼吸、脐部消毒、饲喂初乳以及早期断奶等措施, 使犊牛顺利、健康渡过犊牛期。
• 犊牛出生后对外界不良环境抵抗力较弱,适应力差, 消化道粘膜容易被细菌穿过,神经系统反应性不足, 很容易受各种病菌的侵袭,发病率高,较易死亡。
犊牛育肥
(一)隔栏补饲、早期断奶技术
• 我国农村肉牛散养户犊牛出生后,一般采用随母哺乳 5~6个月、自传统饲养模式。犊牛出生后随着日龄增加, 生长发育加快,营养需要也增加,而肉用母牛产后2~3 月产乳量逐渐减少,单靠母乳不能满足犊牛营养需要。
• 同时,母牛泌乳和犊牛直接吮吸乳头哺乳所产生的刺激, 对母牛的生殖机能产生抑制作用,严重影响母牛发情, 造成带犊哺乳的母牛在产后90~100天甚至更长时间都 不发情。
推荐营养 综合净能≥6.5兆焦/千克,粗蛋白18~20%,粗纤维5%,
水平
钙1.0%~1.2%,磷0.5%~0.80%
• (2)补饲干草。可饲喂苜蓿、野杂草、禾本科牧草等优质干草。出生2 个月以内的犊牛,饲喂铡短到2厘米以内的干草,出生2个月以后的犊牛, 可直接饲喂不铡短的干草。建议饲喂混合干草,其中苜蓿草占20%以上。 2月龄犊牛可采食苜蓿干草200克,3月龄犊牛可采食苜蓿干草500克。
育肥前期(预饲期)
• 过渡饲养约为15天左右,也是架子牛转入强化育 肥的适应期。新购入的架子牛,在饲料搭配上以 优质粗饲料为主,适当增加食盐,并给予充足的 饮水。
• 驱虫、驱体内外寄生虫实施,过渡饲养,首先自 由采食,粗料铡5cm,上槽仍以粗料为主,可铡 成1cm。从进场的3~4天起可喂给精料,使其尽 快适应舍饲育肥环境和饲养管理条件。
提高肉牛养殖效益的技术措施

提高肉牛养殖效益的技术措施肉牛养殖是农业生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肉牛养殖效益,需要从技术和管理层面入手。
本文将从饲料管理、疾病防控、环境改善、健康管理等方面,详细介绍提高肉牛养殖效益的技术措施。
一、饲料管理1.合理配饲合理配饲是提高肉牛养殖效益的重要手段之一。
应根据肉牛的年龄、体重和生长发育状态,合理配制饲料,保证肉牛的营养需求。
在配饲时,要充分考虑饲料的品质和多样性,保证肉牛获得充足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以促进其生长和发育。
2.科学饲养科学饲养是提高肉牛养殖效益的关键。
应根据肉牛的饲养需求,制定科学的饲养计划,并合理控制饲料的投喂量和频次。
在饲养过程中,还要及时清理饲槽和水井,保持饲料和水的清洁,防止因污染而导致肉牛生病或影响生长。
二、疾病防控1.健康检疫健康检疫是提高肉牛养殖效益的重要环节。
应定期对肉牛进行健康检查,及时发现疾病的存在,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预防和治疗。
在进行健康检疫时,还要注意对肉牛进行定期的疫苗接种,预防传染病的发生。
2.卫生消毒卫生消毒是提高肉牛养殖效益的必备手段。
应定期对牛舍和饮水设施进行清洁消毒,杀灭病菌和害虫的滋生,保持牛舍内的卫生环境。
在进行卫生消毒时,要选择合适的消毒剂和消毒方法,确保消毒效果。
三、环境改善1.保障饮水保障饮水是提高肉牛养殖效益的关键。
应确保肉牛获得充足的清洁饮水,保持饮水器的干净和畅通,防止因缺水导致肉牛生病或影响生长。
2.改善通风改善通风是提高肉牛养殖效益的重要措施。
应根据肉牛的饲养密度和饲养场所的气候条件,采取合适的通风措施,保持牛舍内的空气流通,减少氨气和二氧化碳的积聚,改善肉牛的生长环境。
四、健康管理1.定期运动定期运动是提高肉牛养殖效益的重要手段。
应定期将肉牛放牧或活动,增加其运动量,促进其消化吸收和免疫力的提高。
在进行定期运动时,还要注意避免过度劳累和受伤。
2.定期测量定期测量是提高肉牛养殖效益的必要环节。
应定期测量肉牛的体重、体温和产奶量等指标,及时了解其生长和发育状态,调整饲养和管理措施。
肉牛的饲养管理 课件

49
B.舍饲
适应期:1个月。让其自由活动,充分饮水,少量 饲喂优质青草或干草、精料由少到多逐渐增加喂量, 当进食1-2kg时,就应逐步更换指定的育肥饲料。
增肉期:7-8个月。前期以粗料为主,精料2kg/头. 日,后期精料增至4kg/头.日,自由采食青干草。
催肥期:2个月。促进牛体肌肉丰满,沉积脂肪。 日喂混合精料4-5kg,粗饲料自由采食。
9/19/2019
36
3.后期饲养(配种-产犊)
日粮营养丰富:易贮积过多脂肪,导致牛体过肥,引起难 产、产后综合症。
饲料过于贫乏:牛的生长受阻,导致体躯狭浅、四肢细高, 泌乳能力差。
青粗饲料日喂量35-40kg,妊娠最后2-3个月,每天补充 精料2-3kg,补加适量VA。
根据放牧情况确定补充的饲料量和品质。
9/19/2019
47
(一)肉牛的饲养方式
1.放牧:全年可在草场上生活,牧场有饮水设备, 无畜舍,不补给精料。
2.舍饲:限制运动,提供优质干草,经处理的 秸秆或糟渣类饲料,并喂一定的精料。
3.放牧+舍饲
9/19/2019
48
(二)肉牛的育肥
1.犊牛育肥 2.育成牛育肥 育肥方式:持续育肥和架子牛育肥。 (1)持续育肥:指犊牛断奶后就地转入育肥阶段
• 本阶段结束:体重达200kg(本地黄牛)- 250kg(杂交牛)
9/19/2019
35
2.中期饲养(1岁-配种)
重点:
• 保持中等体况:七八成膘 • 本地牛260~300千克、杂交母牛在300~350
千克左右配种 • 注意矿物质的补充
问题:
• 体况太差:初配年龄滞后,易产生难配不孕牛。 • 饲喂过肥:造成繁殖障碍,还影响乳腺的发育
肉牛养殖技术要点

肉牛养殖技术要点
一、杂交育肥
西门塔尔牛、皮埃蒙特牛、夏洛来牛等大型引进品种的成年体重都在800-1200公斤之间,与本地黄牛(350公斤)杂交,杂交后代在营养充足的情况下,生产性能及体重可提高近一倍,是我国肉牛生产的首选。
杂交牛初生重22-35kg,比本地牛提高50%以上,6月龄体重可达150公斤,12月龄可达300公斤,20月龄可达500公斤以上,屠宰率50%,净肉率41%。
6月优质杂交牛龄断奶犊牛育肥12-18个月,体重可达500-700公斤,头平利润在2000-4000元,头平日增重1000 克左右。
肉牛孕期为280天左右。
二、饲养技术
选用全混合日粮,充分利用秸秆满足肉牛对纤维素的生理需求,力保肉牛胃肠健康,将秸秆中的纤维素、含氮物质等转化为肉牛生长所需要的部分能量、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等营养需求。
依据肉牛营养需要,补充秸秆中营养不足部分,配制全混合日粮,缩短育肥周期,提高经济效益
三、疾病预防
定期进行口蹄疫、布氏杆菌病、小返刍兽疫的预防注射。
定期进行
寄生虫病的预防。
提供冬暖夏凉、卫生干爽的圈舍。
提高肉牛生产性能的措施

提高肉牛生产性能的措施1.建立健康的饲养管理体系:-提供清洁、整洁的牛舍环境,保持空气和水质的良好状态。
-定期进行疫苗接种和驱虫,预防疾病的发生。
-对肉牛进行定期体检,及时发现和处理疾病问题。
-控制饲养密度,避免导致肉牛互相传染病菌。
2.合理的饲料管理:-选择营养均衡的饲料,确保肉牛获得充足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微量元素。
-尽量采用优质的饲料,如精淘米、麦麸和饼粕等,以提高肉牛的采食量和消化能力。
-定期检测饲料的质量和营养成分,确保饲料的新鲜度和适宜度。
3.合理的配种管理:-选择适应本地气候和环境的耐热或耐寒品种。
-选择肉质良好、生长迅速和繁殖能力强的公牛进行配种。
-采用人工授精技术,提高配种的准确度和效率。
-配种前进行常规的疾病检测和精液质量检测,确保配种的成功率。
4.合理的饲养环境管理:-提供适宜的饲养环境,如调整牛舍的光照、湿度和温度,使肉牛处于舒适的环境中。
-定期清理牛舍,保持卫生和清洁。
-建立合理的运动场地和饮水设施,以促进肉牛的运动和饮水。
5.合理的生长管理:-控制肉牛的生长速度,避免肉牛过度生长导致运动能力下降和疾病的发生。
-定期测量肉牛的体重和体型,评估生长情况,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适当的调整。
-采用合理的喂养和断奶技术,确保肉牛的生长和发育顺利进行。
6.合理的疫病防控措施:-定期进行疫苗接种和驱虫,预防疾病的发生。
-对新引进的肉牛进行隔离观察,确保其健康状况良好。
-根据不同阶段的需要,合理调整饲养饲料和管理方式,以提高肉牛的抗病能力。
总之,提高肉牛生产性能需要综合考虑饲养管理、饲料管理、配种管理、饲养环境管理、生长管理和疫病防控措施等多个方面的因素。
只有综合实施这些措施,才能有效地提高肉牛的生产性能,提高肉牛的生产效益。
肉牛养殖管理的主要技术

肉牛养殖管理的主要技术饲养管理技术- 饲料管理:合理的饲料配方和饲喂方式对肉牛的生长和发育至关重要。
饲养人员应根据肉牛的生长阶段和需求,合理配置饲料,并定期检查饲料的质量。
- 饮水管理:提供足够干净的饮用水对肉牛的健康至关重要。
养殖场应建立合适的饮水设施,并保持水质的卫生和新鲜度。
- 疾病防控:肉牛易受到各种疾病的威胁,养殖场应建立健全的疫苗接种和疾病防控计划,及时发现和处理疾病问题,以减少疾病对肉牛生产的影响。
环境管理技术- 圈舍设计:合理的圈舍设计可以提供舒适的生活环境,减少肉牛之间的竞争和压力。
圈舍应具备良好的通风、排水和保温条件,并且要定期清洁和消毒。
- 温度控制:肉牛对温度较为敏感,养殖场应根据不同季节和气候条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控制圈舍内的温度,确保肉牛的舒适度和生产效益。
- 粪便处理:有效的粪便处理可以减少环境污染和传染病的传播。
养殖场应制定科学的粪便处理方案,并定期清理和处理粪便。
繁殖管理技术- 选种与配种:合理的选种和配种可以提高肉牛的品质和生产性能。
养殖场应根据肉牛的需求和市场需求,选择适宜的种牛,并采用科学的配种方法。
- 妊娠检测与管理:及时检测和管理妊娠情况对肉牛的繁殖效益至关重要。
养殖场应使用准确可靠的妊娠检测方法,并根据检测结果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
生产管理技术- 生长促进:通过科学的生长促进措施,可以提高肉牛的生长速度和体重增加率。
养殖场可以采用合理的饲养方式、添加适当的饲料添加剂等方法来促进肉牛的生长。
- 疾病监测:定期进行疾病监测可以及早发现和控制潜在的疾病问题。
养殖场应建立健全的疾病监测制度,并定期对肉牛进行体检和疫苗接种。
- 屠宰与加工:合理的屠宰和加工技术可以保证肉牛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养殖场应选择合格的屠宰场和加工厂,并遵守相关的卫生和安全规定。
以上是肉牛养殖管理的主要技术。
养殖场应根据实际情况和需求,制定相应的管理计划,并不断改进和优化管理技术,以提高肉牛的生产效益和经济效益。
肉牛饲养管理操作规程

肉牛饲养管理操作规程一、饲养环境的管理:1.畜舍建设:(1)选用无毒、环保材料进行畜舍建设,可以采用砖墙、瓦顶和混凝土地面等。
(2)畜舍建设应考虑适宜的通风、采光和排水系统,保持良好的环境。
2.畜舍清洁:(1)定期清理畜舍内部的粪便、积水和异物,保持干燥清洁的环境。
(2)清洁畜舍时要注意防止二次污染,定期进行卫生消毒处理。
3.畜舍温度管理:(1)应保持适宜的温度,冬季要加强保温措施,夏季要做好降温处理。
(2)饲养区域要保持温度均匀,避免温差过大对肉牛的影响。
二、饲料管理:1.饲料采购:(1)选择优质的饲料进行采购,避免采购劣质或污染的饲料。
(2)了解不同品种肉牛的饲料需求,提供适宜营养成分的饲料。
2.饲喂方式:(1)科学制定饲喂计划,根据肉牛的生长阶段和体重,合理确定饲喂量和饲喂频次。
(2)定期监测肉牛的饲料摄入量和饮水量,及时调整饲喂方案。
3.添加剂使用:(1)合理使用饲料添加剂,如饲料酸化剂、酶制剂等,注重卫生安全和合理营养需求。
(2)严禁使用违禁添加剂和药物,避免对肉牛健康和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三、疾病预防和控制:1.疫苗接种:(1)肉牛必须按照兽医要求接种疫苗,建立健全的免疫档案。
(2)及时接种其他疫苗,如狂犬病、口蹄疫等,防范可能的疫情爆发。
2.疾病监测:(1)建立疾病监测制度,定期进行畜群检查和个体体检,早发现疾病问题。
(2)对于发现的疾病,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隔离和治疗,防止疫情蔓延。
3.环境清洁和消毒:(1)定期消毒畜舍,杀灭病原体和寄生虫,避免传染病的传播。
(2)合理利用药物驱虫,控制寄生虫感染的风险。
四、肉牛生产管理:1.繁殖管理:(1)采用科学的繁殖方式,如人工授精、配种等,提高繁殖效率。
(2)对于重要品种的肉牛,应建立良好的基因保护和血统记录制度。
2.生长发育管理:(1)坚持规律饲喂,避免过度喂养和营养不良等情况,促进肉牛的健康生长。
(2)根据肉牛的生长情况,及时采取分群和梳理等措施,促进体重和饲料转化率的提高。
肉牛饲养管理方法 肉牛高效饲养管理技术 - 养牛技术

肉牛饲养管理方法肉牛高效饲养管理技术-养牛技术场对牛肉的需求越来越趋向于瘦肉多、脂肪少、肉质鲜嫩、多汁、肉的大理石纹明显,味香可口。
因此,肉牛在屠宰之前均需要一段时间的育肥。
其饲养和管理技术也因肉牛生产的不同目的而改变,形成专门化生产的配套技术。
下面具体来了解一下:肉牛饲养管理方法肉牛高效饲养管理技术。
肉牛高效饲养管理技术架子牛肥育的饲养管理技术:1.架子牛的选择所谓“架子牛”一般是指未经育肥或不够屠宰体况的个体,正处在生长发育旺盛阶段,需经一段时间的强度肥育以达到增重长肉的目的。
架子牛一般年龄为1~1.5岁。
其特点是生长快、饲料利用率高、经济收益好。
架子牛的外貌选择要点是:头短额宽,嘴大颈粗,体躯宽深,前后躯较长,中躯较短,皮薄疏松,体格较大而肌肉不丰富,棱角明显,背尻宽平,具有长肉的潜力。
而对体躯过矮、窄背、尖尻、交膝、体况过瘦弱的牛只不应选用。
2.肉牛品种的选择根据国内业已进行的肉牛生产类型看,选择杂种肉牛(采用外来良种如夏洛来、利木赞、西门塔尔等品种公牛与中国地方黄牛杂交所产的杂种牛)、中国地方良种黄牛(秦川牛、晋南牛、鲁西牛、南阳牛、温岭高峰牛等)均获得成功。
并可开发优质高档牛肉的生产。
3.肉牛日粮的优化配合应掌握四条原则:(1)确定架子肉牛的营养需要;(2)分析测定所喂的饲料的营养成分,提供营养依据。
要有优质干草和玉米青贮,精料多样化,有较高的过瘤胃蛋白和高能量的饲料组成;(3)符合牛的消化生理要求;(4)饲料的价格较低廉。
最后凭借饲养经验优化日粮。
4.饲喂技术采用全混合日粮喂饲,一天两次,以便牛只有充分时间反刍和休息。
饮水供应充足,水质卫生洁净。
牛羊催肥一直用的是壮乐康。
先喂后饮,注意水温,冬季饮温水,夏季饮凉水。
草料勤保管,防止霉烂变质。
为改善肉质,添加酵母类菌体蛋白饲料,维生素A、E。
5.管理技术(1)牛舍温度的控制美国对肉牛含有自动温控设施。
冬季保暖,夏季用空调,让牛只对能量利用达到最佳状态。
肉牛的饲养管理技术

肉牛的饲养管理技术
1. 饲料供应:为肉牛提供高质量、均衡的饲料是饲养管理的关键。
饲料应包括粗饲料(如青草、干草、玉米秸秆等)和精饲料(如玉米、豆粕、鱼粉等),根据肉牛的品种和生长阶段确定比例。
2. 饮水管理:提供干净、新鲜的饮水对肉牛的健康和生产都非常重要。
饮水设施应有足够的容量和流量,保持水质清洁,并经常清洗和更换饮水器。
3. 环境控制:肉牛的舒适度和生产性能与环境温度、湿度等因素密切相关。
建立良好的通风系统和可调节的温湿度环境,保持适宜的温度(一般在15-25摄氏度)和湿度,避免过度寒冷或过热。
4. 疫病预防:定期进行疫苗接种、驱虫和抗菌药物使用,以预防和控制常见的肉牛疾病,如口蹄疫、病毒性腹泻等。
保持牛舍和设施的清洁卫生,并定期进行消毒,防止疫病传播。
5. 生长监测:定期测量肉牛的体重和体型,以评估饲养效果和生长潜力。
在不同生长阶段采用科学的饲养管理措施,确保肉牛的健康和高质量的生产。
6. 配种管理:选择优质公牛和适宜的配种技术,通过合理的配种计划和饲养管理,提高肉牛的繁殖率和繁殖效益。
7. 疾病监测与控制:建立健全的疾病监测和防控体系,及时发
现和控制肉牛患病情况,减少经济损失。
8. 个体识别与管理:使用个体识别技术(如电子耳标、RFID 等)对肉牛进行管理和追踪,确保饲养过程中的个体记录准确和可追溯。
综上所述,肉牛的饲养管理技术涉及饲料供应、饮水管理、环境控制、疫病预防、生长监测、配种管理、疾病监测与控制、个体识别与管理等多个方面,只有综合运用这些技术手段,才能实现肉牛的健康生长和高效生产。
肉牛养殖技术和方法_肉牛养殖方法

肉牛养殖技术和方法_肉牛养殖方法第一,良种选配。
在肉牛养殖中,选用良种是非常重要的。
良种具有生长快、抗病能力强、适应性广、肉质好等特点。
选配良种可通过选择有良好遗传性状的繁育公牛和母牛,并进行合理的配种,使后代继承优良性状,提高养殖效益。
第二,饲料管理。
肉牛的饲料管理对于其生长发育和肉质品质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合理的饲料管理包括饲料种类和搭配、饲料的分配与喂养方法、饲料的营养含量配比等。
提供高质量的饲料,保证肉牛获得充足的营养,有助于促进其生长发育和肉质品质的提高。
第三,疾病防控。
在肉牛养殖中,疾病的防控是非常重要的,能够有效减少养殖风险。
常见的疾病有口蹄疫、病毒性腹泻、牛瘟等。
做好疫苗接种和定期体检,加强环境卫生管理,合理排泄物处理,可有效减少疾病传播和扩散的风险。
第四,环境管理。
良好的环境对肉牛的健康生长有着重要的影响。
养殖场应具备合适的空气质量、水质和饮水设备,保持舒适的温度和湿度。
合理的圈舍设计和规划,提供充足的活动空间和安全的居住环境,有助于减少肉牛对疾病的感染和提高其生长发育效益。
第五,兽医常规检查和保健。
定期请兽医进行常规检查和保健,包括体温、呼吸、消化道等方面的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疾病,保证肉牛的健康生长。
第六,合理的生产管理。
在养殖过程中,科学的生产管理和规范的操作能够提高生产效益。
包括定期记录肉牛的生长情况和饲料投喂量,及时调整饲养策略,合理安排饲养密度,有效控制养殖成本。
综上所述,肉牛养殖技术和方法涉及多个方面,从选配良种到饲料管理、疾病防控、环境管理和兽医保健,都是提高肉牛养殖效益的重要环节。
只有综合运用这些技术和方法,才能有效提高肉牛的生长发育和肉质品质,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养殖肉牛技术

养殖肉牛技术
肉牛养殖是农业生产中一项重要的产业,其发展不仅可以提供人们丰富的肉类食品,还可以带动农村经济发展。
在养殖肉牛的过程中,科学合理的养殖技术是至关重要的。
下面将介绍一些养殖肉牛的技术要点,希望能对养殖户有所帮助。
选择适合的肉牛品种至关重要。
常见的肉牛品种有荷斯坦牛、安格斯牛、利木赞牛等,养殖户应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市场需求等因素选择适合的品种。
同时,要选择健康、良种的牛只,确保养殖起来更加顺利。
合理的饲料配方对肉牛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
饲料应根据肉牛不同生长阶段的需求,合理搭配各种饲料,保证其获得充足的营养。
定期调整饲料配方,确保肉牛的生长速度和肉质品质。
第三,科学的饲养管理是保证肉牛健康生长的关键。
养殖户应定期对肉牛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和处理疾病。
保持圈舍的清洁卫生,定期消毒,防止疾病传播。
合理安排饲养密度,避免因过度拥挤导致的压力和疾病。
合理的生长管理也是养殖肉牛成功的关键。
根据肉牛的生长特点,及时调整饲料量和配方,确保肉牛能够有效利用饲料,健康成长。
定期测量肉牛的体重和体况,及时调整饲养管理措施,保证肉牛的生长速度和品质。
肉牛的疫病防控也是养殖工作中不可忽视的一环。
养殖户应根据当地疫情特点,制定科学的疫病防控计划,定期进行疫苗接种和驱虫等工作,确保肉牛的健康成长。
总的来说,养殖肉牛技术涉及很多方面,需要养殖户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改进技术,以提高肉牛的生长速度和肉质品质。
希望通过合理的养殖技术,能够为肉牛养殖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一些帮助。
肉牛养殖技术和饲料配方

肉牛养殖技术和饲料配方肉牛养殖技术和饲料配方在肉牛养殖业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有效的养殖技术和科学合理的饲料配方能够提高肉牛的生长速度、增加肉牛的肉质品质,并提高养殖的经济效益。
本文将介绍肉牛养殖技术和饲料配方的相关内容。
1.肉牛养殖技术(1)饲养环境:肉牛需要创造适宜的饲养环境,包括合适的温度、湿度、通风和光照条件。
通风要良好,以排除粪便和羊体散发的气味;温度要恒定,以防止肉牛感冒或发生其他疾病;湿度要适中,以维持肉牛皮肤的良好状态;光照要充足,以促进肉牛的食欲和生长。
(2)饲养管理:肉牛养殖需要合理控制饲料的摄入量和饲喂次数,保持饲料的新鲜度和卫生;定期对饮水设备和饲料槽进行清洁和消毒,以预防疾病的传播;定期对肉牛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和处理疾病问题。
(3)疾病预防:肉牛养殖过程中需要定期进行疫苗接种和驱虫,预防常见的肉牛疾病。
此外,饮水、饲料以及运输等环节的卫生管理也是预防疾病传播的重要环节。
2.饲料配方肉牛的饲料配方需要根据不同阶段的生长需要进行合理的配比。
一般来说,肉牛的饲料可以分为粗饲料和精饲料两个部分。
(1)粗饲料:粗饲料主要包括青贮、干草和饲草等。
其中,青贮是指将青绿植物进行发酵储存后的饲料,青贮的优点是营养丰富、消化率高。
干草是指将植物晾晒至水分含量低于20%的饲料,干草的优点是可以长时间储存,适合长期养殖。
饲草是指植物的嫩茎、叶和花等,含水量略高于干草。
根据肉牛的生长需求和实际情况,可以根据不同年龄段的肉牛制定合理的饲料配方。
初生期和断奶期的肉牛可适量补给奶粉和酪蛋白等高蛋白的饲料;生长期的肉牛需要较高的能量和蛋白质供应,可以适量增加谷物和蛋白质饲料的比例;育肥期的肉牛需要增加能量供应,可以适量增加谷物的比例。
总而言之,肉牛养殖技术和饲料配方对于提高肉牛的生长速度、肉质品质和养殖效益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因此,在肉牛养殖中,需要科学合理地运用养殖技术,并根据肉牛的生长需求制定适宜的饲料配方,以保证肉牛的健康成长和高效养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犊牛生产
(一)草原牧区的犊牛生产
1、提高母牛的繁殖力 (1) 繁殖母牛单独组群,在配种季节到来时,在条件好
的草场放牧,必要时进行补饲,以促进繁殖母牛正常发情、排 卵。哺乳犊牛要及时断奶。
(2)采用自然交配的牛群,在配种季节选择优秀公牛, 按1:25~30的比例放入繁殖母牛群中,公牛给予补饲。
返回
(三)1.5~2.5岁牛肥育(架子牛肥育) 犊牛断奶后采用中低水平饲养,使牛的骨架和消化器官
得到较充分发育,至14~20月龄,体重达250~300kg后进行 肥育,用高水平饲养4~6个月,体重达400~450kg屠宰。
这种肥育方式可使牛在出生后一直在饲料条件较差的地 区以粗饲料为主饲养相对较长的时间,然后转到饲料条件较 好的地区肥育,在加大体重的同时,增加体脂肪的沉积,改 善肉质。
A.年青的牛被毛光泽,粗硬适度,皮肤柔润而富有弹 性,眼盂饱满,目光明亮,举止活泼而富有生气。
(3)采用人工授精的牛群在繁殖季节应在输精点附近放 牧,并做好发情牛的观察,及时输精。
(4)怀孕母牛单独组群放牧,妊娠后期加强管理,以 免流产,进行适当补饲,保证胎儿发育以免死胎、弱胎。
2、提高犊牛的存活率和增重速度 妊娠母牛怀孕后期加强补饲,促进胎儿发育,保证产
出健康、体大的胎儿。 产犊季节妊娠母牛在接产点附近放牧,及时做好接
返回
(四)成年牛肥育 因各种原因而淘汰的乳用母牛、肉用母牛和役牛一般
年龄较大,肉质较粗,膘情差,屠宰率低,因而经济价值较 低。如在屠宰前用较高的营养水平进行2~4个月的肥育,不 但可增加体重,还可改善肉质,大大提高其经济价值。这种 淘汰牛在屠宰前所进行的肥育称成年牛肥育。
这类牛在肥育前应进行详细检查,认定其确有肥育价 值才可肥育。如牛的年龄太大或患有严重影响肥育效果疾患 的,不应进行肥育。肥育时间亦不宜过长,否则会得不偿失。
一、肉牛生产体系 (一)草原肉牛生产体系 指肉牛生产的一切环节均在草原进行,即繁殖母牛在草原 饲养,所产犊牛亦在草原饲养,并一直饲养到出栏屠宰。基本采 用放牧补饲方式,其生产性能与草地的质量有极为重要的关 系。一般来讲,效率较低,牛只出栏晚,产肉量低,肉质也 较差。
返回
(二)农区肉牛生产体系
指农民饲养的母牛繁殖出犊牛后继续饲养,直到出栏屠 宰。这又可分为几种方式:
产工作,以免难产造成损失。 犊牛与母牛合群放牧,自然哺乳。哺乳期6个月,在
哺乳期对母牛进行适当补饲,对犊牛在哺乳后期进行补 饲。
3、提高犊牛的肉用性能 采用适当的肉用品种或兼用品种作父本进行
杂交。 采用优良的地方品种进行杂交。
返回
(二)农区的犊牛生产 1、农区的牛一般都要进行使役。在发情季
节繁殖母牛不要使役过重,以免影响其正常发情。 在妊娠后期不宜使役过重,否则会造成流产。
肉牛生产
肉牛生产技术
一、肉牛生产体系 (一)草原肉牛生产体系 (二)农区肉牛生产体系 (三)异地育肥生产体系 二、犊牛生产 (一)草原牧区的犊牛生产 (二)农区的犊牛生产 三、肥育方式 (一)乳犊肥育(小牛肉生产) (二)周岁牛肥育(持续肥育)
(三)1.5~2.5岁牛肥育(架子牛肥育)
(四)成年牛肥育 (五)草原地区放牧肥育 四、肥育技术 (一)架子牛的选择 (二)阶段性饲养 (三)育肥牛的管理 五、肉牛生产条件 (一)稳定的架子牛来源 (二)充足的饲草饲料资源 (三)稳定的销路 (四)合适的场地
返回
三、肥育方式 (一)乳犊肥育(小牛肉生产)
犊牛出生后用初乳喂养3~5天,然后全部用全乳或代乳粉 喂至12~16周,有的到22周,体重达130~180kg时屠宰,此 种生产方式称乳犊肥育或小牛肉生产。
因屠宰年龄小,全乳或代乳粉中缺乏铁元素,所以小牛 肉色泽较淡,又称小白牛肉。其特点为柔嫩多汁,肉色较淡, 是一种高档营养食品。
2、在发情季节,应给予繁殖母牛一定的补 饲,以促进其正常发情和排卵;在妊娠后期给予 补饲以促进胎儿的正常发育;在哺乳期进行补饲, 以提高其泌乳量,从而促进犊牛的生长。
3、农区最好采用人工受精方式,去势所有散养公 牛。在发情季节注意观察牛的发情表现,及时配 种。仔细计算好预产期,及时接产与助产。
4、 哺乳期在合理使役的同时要留有充足的 时间让犊牛哺乳,并给予犊牛以适当的补饲,并 及时断奶,以免影响母牛的下次发情与妊娠。
其泌乳量,同时犊牛在哺乳后期亦应补饲以加快生产,冬季舍
饲以使其顺利越冬和抵抗寒冷的消耗,在第二年入冬前将牛出
售,以尽量避免冬季饲草不足和恶劣天气给牛造成的不良影响
和给生产者造成的压
1. 西门塔尔、夏洛来、利木辛等纯种肉牛与本地牛的杂交后 代。
2. 年龄在1.5~3.0岁之间,体重在300~400公斤之间。 (1)根据外貌鉴定牛的年龄
小牛肉生产成本较高,但肉的销售价格十分昂贵。进行 乳犊肥育的关键是产品要有稳定的销路,否则会造成经济损 失。
返回
(二)周岁牛肥育(持续肥育) 指犊牛断奶后直接进行肥育,采取舍饲方式,
给以高营养水平,获得较高的日增重(1.0kg以上) ,12~13月龄时体重达400kg以上屠宰。
此种肥育方法由于在牛的生长旺盛阶段采用强 度肥育,使其生长速度和饲料转化效率的潜力得以 充分发挥,日增重高,饲养期短,出栏早,饲料转 化效率高,肉质也好。
方式一:
犊牛育肥直至出栏都在农民家中以半放牧半舍饲或基本 全舍饲的方式饲养。
方式二: 犊牛在农民家中养到一定体重后集中到肥育场后出栏屠
宰,但肥育场也在当地。此种方式较方式一为好。
返回
(三)异地育肥生产体系 指草原地区生产的犊牛和农区生产的犊牛在当地饲养到架 子牛阶段,采用某种方式将架子牛转移到一地方的肉牛场集 中肥育。集中肥育的肉牛场多在气候、饲养、销售条件较好 的地区,生产效率较高。
返回
(五)草原地区放牧肥育
草地牧草的生长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特点,春季牧草萌发,
但产量较低,夏秋季不但产草量高,质量也较好,冬季则气候
寒冷,牧草枯黄,有时被雪覆盖。我国草原黄牛多5-8月份配种
,次年3-6月份产犊。要想充分合理利用草地资源以进行肉牛生
产须采用如下措施:
母牛在妊娠后期进行补饲促进胎儿发育,哺乳期补饲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