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高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题1
高三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全套资料
高三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全套资料高三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资料目录高三一轮复习资料1物体的平衡高三一轮复习资料2直线运动高三一轮复习资料3 牛顿运动定律高三一轮复习资料4A曲线运动A高三一轮复习资料4B曲线运动高三一轮复习资料5A机械能高三一轮复习资料5B机械能高三一轮复习资料6动量高三一轮复习资料7电场高三一轮复习资料8磁场高三一轮复习资料9电磁感应G AGfBGFFGfD专题1:力和物体的平衡考点1:力的认识1.概念:力是物体间相互.....作用。
2.力的基本性质:①物质性②力的相互性③力的矢量性④力的独立性注意:矢量相等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同3.力的分类:①力的性质命名:如重力、弹力、摩擦力、分子力、电磁力(含有:电场力、安培力、洛仑兹力)等。
②力的效果命名:如拉力、压力、动力、阻力等。
思考:①如何辨别某力是效果命名还是性质命名呢?②根据效果命名时,不同名称的力,性质可能相同吗?试举例说明?③同一性质的力,效果可能不同吗?试举例说明?注意:在受力分析是均是按性质去分析练习:1.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以卵击石”鸡蛋破裂,而石头无损的事实说明石头对鸡蛋的作用力比鸡蛋对石头的作用力大B.力是不能离开物体而独立存在的,一个力既有施力物体,又有受力物体C.一个物体先对别的物体施加力后才能受到反作用力D.物体的施力和受力是同时的E.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F.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G.力是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H.放在斜面上的物体会沿斜面下滑,是因为受了一个下滑力作用J.放在水中的木块浮于水面,是因为受浮力作用K.如果作用力变化则反作用力也将变化2.足球运动员已将足球踢向空中,下列描述足球在向斜上方飞行过程中某时刻的受力如图中,正确的是(G为重力,F为脚对球的作用力,f为空气阻力):3.07海南卷16世纪末,伽利略用实验和推理,推翻了已在欧洲流行了近两千年的亚里士多德关于力和运动的理论,开启了物理学发展的新纪元。
1.高考物理一轮复习提分宝典 第1课 直线运动的基本概念与规律
第1课 直线运动的基本概念与规律普查讲1 直线运动的基本概念与规律1.匀变速直线运动a .运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3个基本关系式解决实际问题 (1)(2021改编题,10分)为提高冰球运动员的加速能力,教练员在冰面上与起跑线距离s 0和s 1(s 1<s 0)处分别设置一个挡板和一面小旗,如图所示。
训练时,让运动员和冰球都位于起跑线上,教练员将冰球以速度v 0击出,使冰球在冰面上沿垂直于起跑线的方向滑向挡板,冰球被击出的同时,运动员垂直于起跑线从静止出发滑向小旗。
训练要求当冰球到达挡板时,运动员至少到达小旗处。
假定运动员在滑行过程中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冰球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到达挡板时的速度为v 1。
求:①冰球在冰面上滑行的加速度;②满足训练要求的运动员的最小加速度。
答案:①v 21-v 22s 0(4分)②s 1(v 0+v 1)22s 20(6分)解析:①设冰球的加速度为a 1由速度与位移的关系知2a 1s 0=v 21-v 20 (2分)解得a 1=v 21-v 22s 0(2分)②设冰球运动时间为t ,则t =v 1-v 0a 1(2分)又s 1=12at 2(2分)解得a =s 1(v 0+v 1)22s 20(2分)(2)(经典题,13分)甲、乙两辆汽车都从静止出发做直线加速运动,加速度方向一直不变。
在第一段时间间隔内,两辆汽车的加速度大小不变,汽车乙的加速度大小是甲的两倍;在接下来的相同时间间隔内,汽车甲的加速度大小增加为原来的两倍,汽车乙的加速度大小减小为原来的一半。
求甲、乙两车各自行驶的总路程之比。
答案:5∶7(13分)解析:设汽车甲在第一段时间间隔末(时刻t 0)的速度为v ,第一段时间间隔内行驶的路程为s 1,加速度为a ;在第二段时间间隔内行驶的路程为s 2,由运动学公式得v =at 0(1分)s 1=12at 20(2分)s 2=v t 0+12(2a )t 20(2分) 设汽车乙在t 0时刻的速度为v ′,在第一、二段时间间隔内行驶的路程分别为s ′1、s ′2 同样有v ′=(2a )t 0(1分) s ′1=12(2a )t 20(2分) s ′2=v ′t 0+12at 20(2分)设甲、乙两车行驶的总路程分别为s 、s ′,则有 s =s 1+s 2(1分) s ′=s ′1+s ′2(1分)联立以上各式解得,甲、乙两车各自行驶的总路程之比为 s s ′=57(1分)b .应用3个基本关系式的3个推论巧解实际问题 (3)(2019四川模拟,10分)相同的小球从斜面的某一位置每隔0.1 s 释放一颗,连续释放了好几颗后,对斜面上正运动着的小球拍下部分照片,如图所示(所有小球均在斜面上)。
2019版高考一轮复习(江苏专用):专题1第3讲氧化还原反应
第3讲 氧化还原反应【2019·备考】【2019·备考】最新考纲:最新考纲:1.1.1.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
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
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
2.2.2.了解氧化还原反应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了解氧化还原反应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了解氧化还原反应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最新考情:氧化还原反应考查一是在选择题某选项中出现,主要考查电子转移数目、氧化还原反应基本概念,如2017年12D 12D、、2015年3A 3A,,4C 4C,,11A 11A、、2014年6D 等;二是填空题某空中出现,主要考查电子守恒的应用,如2015年18题、题、20142014年20题;三是考查新情境下氧化还原反应型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涉及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配平、氧化还原产物的判断,这是高考命题的重点,每年均有考查。
考点一 氧化还原反应的相关概念及表示方法[知识梳理知识梳理] ]1.1.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和特征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和特征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和特征2.2.相关概念及其关系相关概念及其关系相关概念及其关系实例:实例:反应4HCl(4HCl(浓浓)+MnO 2=====△MnCl 2+Cl 2↑+↑+2H 2H 2O 中,氧化剂是MnO 2,氧化产物是Cl 2,还原剂是HCl HCl,还原产,还原产物是MnCl 2;生成1 mol Cl 2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2__mol 2__mol,被氧化的,被氧化的HCl 的物质的量是2__mol 2__mol。
提醒:氧化还原反应概念间的关系:熟记六个字:“升、失、氧;降、得、还”提醒:氧化还原反应概念间的关系:熟记六个字:“升、失、氧;降、得、还”[[元素化合价升高元素化合价升高((降低降低))、失(得)电子,发生氧化电子,发生氧化((还原还原))反应反应]]。
3.3.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表示方法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表示方法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表示方法 (1)(1)双线桥法双线桥法双线桥法实例:实例:请标出Cu 与稀硝酸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与稀硝酸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2)(2)单线桥法单线桥法单线桥法实例:实例:请标出Cu 与稀硝酸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与稀硝酸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4.4.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间的关系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间的关系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间的关系提醒:①一定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置换反应。
2020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考点大通关 专题1-3 自由落体运动与竖直抛体运动学案
【2019最新】精选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考点大通关专题1-3 自由落体运动与竖直抛体运动学案考点精讲一、自由落体运动和竖直上抛运动的规律1.自由落体运动规律(1)速度公式:v=gt.(2)位移公式:h=gt2.(3)速度-位移关系式:v2=2gh.2.竖直上抛运动规律(1)速度公式:v=v0-gt.(2)位移公式:h=v0t-gt2.(3)速度-位移关系式:v2-v=-2gh.(4)上升的最大高度:h=,2g).(5)上升到最大高度用时:t=.二、应用自由落体运动规律解题时的两点注意1. 物体由静止开始的自由下落过程才是自由落体运动,从中间截取的一段运动过程不是自由落体运动,而是竖直下抛运动,应该用初速度不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去解决竖直下抛运动问题.2. 可充分利用自由落体运动初速度为零的特点、比例关系及推论等规律解题.①从运动开始连续相等的时间内位移之比为1∶3∶5∶7∶…∶(2n-1).②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gt.③连续相等的时间T内位移的增加量相等,即Δh=gT2.三、竖直上抛运动的三种对称性(1)时间的对称性:①物体上升到最高点所用时间与物体从最高点落回到原抛出点所用时间相等,即t 上=t下=.②物体在上升过程中从某点到达最高点所用的时间和从最高点落回该点所用的时间相等.(2)速度的对称性:①物体上抛时的初速度与物体又落回原抛出点时的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②物体在上升阶段和下降阶段经过同一个位置时的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3)能量的对称性:竖直上抛运动物体在上升和下降过程中经过同一位置时的动能、重力势能及机械能分别相等.四、竖直上抛运动的两种处理方法(1)分段法:将全程分为两个阶段,即上升过程的匀减速阶段和下落过程的自由落体阶段.(2)全程法:将全过程视为初速度为v0,加速度a=-g的匀变速直线运动,必须注意物理量的矢量性.习惯上取v0的方向为正方向,则:①v>0时,物体正在上升;v<0时,物体正在下降.②h>0时,物体在抛出点上方;h<0时,物体在抛出点下方.考点精练题组1 自由落体运动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将一枚硬币和一张纸片从同一高度自由下落,纸片下落得慢是因为纸片太轻B.真空管中羽毛和金属片同时落下,说明物体下落快慢与物体重力无关C.真空管中的羽毛和金属片会同时落下是因为金属片比较小可能与羽毛的重力差不多D.越重的物体下落得越快,说明物体下落的时间与重量成反比【答案】B【解析】物体下落的快慢与物体的重力无关,若物体不受阻力,或所受的空气阻力相对于物体的重力小的很多时,物体由静止开始下落时运动情况是相同的,故B选项正确。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核心考点专题1 运动的描述(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物理试题
核心考点专题1 运动的描述知识一质点和参考系1.质点(1)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叫做质点.(2)研究一个物体的运动时,如果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对所研究问题的影响可以忽略,就可以看做质点.(3)质点是一种理想化模型,实际并不存在.2.参考系(1)参考系可以是运动的物体,也可以是静止的物体,但被选为参考系的物体,我们都假定它是静止的.(2)比拟两物体的运动情况时,必须选同一参考系.(3)选取不同的物体作为参考系,对同一物体运动的描述可能不同.通常以地面为参考系.参考系选择的差异性选择的参考系不同,物体的运动状态可能不同.坐在车上的人以车为参考系,感觉自己是静止的.站在地面上的人选择地面为参考系,感觉车上的人是运动的.知识二时间和时刻位移和路程1.时刻和时间间隔(1)时刻指一瞬间,在时间轴上用点表示.(2)时间间隔是两时刻之间的间隔,在时间轴上用线段表示.(3)时刻和时间间隔的关系:用t1和t2分别表示两个时刻,Δt表示两时刻之间的时间,如此Δt=t2-t1. 时刻和时间的关系2.位移和路程两点间直线距离最短,位移是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其大小不大于(小于或等于)路程的大小. 3.速度与速率(1)平均速度:物体发生的位移与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即v =Δx Δt,是矢量,其方向就是对应位移的方向. (2)瞬时速度: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或经过某一位置时的速度,是矢量,其方向是物体的运动方向或运动轨迹的切线方向.(3)速率:瞬时速度的大小,是标量.(4)平均速率:物体运动实际路程与发生这段路程所用时间的比值,大于或等于平均速度的大小. 知识三 加速度1.物理意义: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和方向的物理量.2.定义式:a =Δv Δt =v -v 0Δt. 3.决定因素:a 不是由v 、Δt 、Δv 来决定,而是由F m来决定.4.方向:与Δv 的方向一致,由合外力的方向决定,而与v 0、v 的方向无关.判断物体是加速还是减速在直线运动中,物体做加速运动还是减速运动,取决于加速度a和速度v的方向关系,同向如此加速,反向如此减速.对点练习1.(多项选择)如下有关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答案是( )A.研究哈雷彗星的公转时,哈雷彗星可看做质点B.把戏滑冰运动员正在表演冰上舞蹈动作,此时该运动员可看做质点C.用GPS定位系统确定正在南极冰川考察的某科考队员的位置时,该队员可看做质点D.因为子弹的质量、体积都很小,所以在研究子弹穿过一张薄纸所需的时间时,可以把子弹看做质点【答案】AC【解析】哈雷彗星的大小与公转轨道的半径相比可忽略,故能看做质点,故A对;假设把滑冰运动员看做质点,无法研究其动作,故B错;在确定科考队员的位置时,该队员可看做质点,故C对;研究子弹穿过一张薄纸的时间时,纸的厚度可忽略,而子弹的长度不能忽略,故D错.2.(多项选择)如下关于参考系的说法正确的答案是( )A.研究任何物体的运动,都要选别的物体做参考系B.研究某物体的运动时,必须选特定的物体做参考系,不能任意选取C.参考系就是绝对不动的物体D.一个物体相对于一个参考系是静止的,相对于另一个参考系不一定是静止的【答案】AD【解析】参考系是为了描述物体的运动,选来作为标准的物体,不理解参考系的选取是任意的,选为参考系的物体可以是运动的,也可以是静止的,而错选B或C项.3.(多项选择)在以下情况中可将研究对象看成质点的是( )A.利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确定“武汉〞舰在大海中的位置B.裁判们为正在参加把戏滑冰比赛的金博洋打分C.研究“嫦娥三号〞从地球发射升空时的飞行轨迹D.研究“嫦娥三号〞降落到月球外表后如何探测月球外表【答案】AC【解析】误认为运动员的肢体动作对所研究的问题没有影响,所以将运动员看成质点;认为“嫦娥三号〞远小于月球大小,误将D项中的“嫦娥三号〞看成质点.4.如图是体育摄影中“追拍法〞的成功之作,摄影师眼中清晰的运动员是静止的,而模糊的背景是运动的,摄影师用自己的方式表达了运动的美.请问摄影师选择的参考系是( )A.大地B.太阳C.滑板运动员D.步行的人【答案】C【解析】“追拍法〞是跟踪运动的物体,将运动的物体看做是静止的,该图片是运动的滑板运动员被摄影师当做静止的,而用镜头跟踪,所以参考系是滑板运动员,故C正确,A、B、D错误.5.如下列图为时间坐标轴,如下关于时刻和时间的说法正确的答案是( )A.t2表示时刻,称为第2秒末或第3秒初,也可称为2秒内B.t2~t3表示时间,称为第3秒内C.0~t2表示时间,称为最初2秒内或第2秒内D.t n-1~t n表示时间,称为第n-1秒内【答案】B【解析】t2表示时刻,称为第2秒末或第3秒初,但不能称为2 s内,2 s内表示时间,故A错误;t2~t3表示两个时刻之间,是时间,称为第3秒内,故B正确;0~t2表示时间,称为最初2秒内,不是第2 s 内,故C错误;t n-1~t n表示时间,称为第n秒内,故D错误.6.在乒乓球比赛中,有一次某运动员采用如下列图的高抛发球,他紧贴台面将球向上抛出,球竖直上升1.5 m后下落,在距离台面0.3 m处被球拍击中,如此在这一过程中,乒乓球经过的路程和位移大小分别为( )A.1.5 m,0.3 m B.2.7 m,0.3 mC.2.7 m,1.8 m D.1.8 m,0.3 m【答案】B【解析】路程是指物体所经过的路径的长度.乒乓球经过的路程是运动轨迹的长度,所以是2.7 m .位移是指从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线段,位移的大小只与初、末位置有关,与经过的路径无关,所以乒乓球的位移是0.3 m.7. (多项选择)关于瞬时速度和平均速度,以下说法正确的答案是 ( )A .一般讲平均速度时,必须讲清楚是哪段时间(或哪段位移)内的平均速度B .对于匀速直线运动,其平均速度跟哪段时间(或哪段位移)无关C .瞬时速度和平均速度都可以准确描述变速运动D .瞬时速度是某时刻的速度,只有瞬时速度才能准确描述做变速运动的物体运动的快慢【答案】ABD【解析】一般情况下,物体在不同时间(或不同位移)内的平均速度不同,但对于匀速直线运动,物体的速度不变,所以其平均速度与哪段时间(或哪段位移)无关,故A 、B 正确;平均速度只能粗略描述变速运动,只有瞬时速度才能准确描述做变速运动的物体运动的快慢,故C 错误,D 正确.8. (多项选择)由a =Δv Δt可知( ) A .a 与Δv 成正比B .物体加速度大小由Δv 决定C .a 的方向与Δv 的方向一样D.Δv Δt叫速度变化率,就是加速度 【答案】CD【解析】加速度a 完全取决于速度的变化率Δv Δt,并不是与Δv 成正比,也不是与Δt 成反比.其方向始终跟速度的变化量Δv 的方向一致,和速度的方向无关.9. 如下列图,一女同学穿着轮滑鞋以一定的速度俯身“滑入〞静止汽车的车底,她用15 s 穿越了20辆汽车底部后“滑出〞,位移为58 m 。
2019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核心素养微专题一 逆向思维法在刹车类问题中的应用讲义
根据L= at2得加速度为:a=
2 0.5 m/s2。
3
m/s2≈
2
n n 1
2
4s 2 1
2
1 2
2L t2
(4
50 2 4)2
3.(2018·湛江模拟)在交警处理某次交通事故时,通过监控仪器扫描,输入计算机后得到 该汽车在水平面上刹车过程中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为x=20t-2t2(x的单位是m,t的单 位是s)。则该汽车在路面上留下的刹车痕迹长度为 ( )
v0 。 a
1 2
②若t<T,则刹车未完成,刹车距离x=v0t- at2。 ③若t>T,则刹车完成后车处于静止状态的时间t′=
1
t-T。刹车距离x= aT2。
2
1 2
3.应用技巧: (1)分清运动时间与刹车时间之间的大小关系。 (2)确定能否使用逆向思维法,如前面的第①、③两种情况可以用逆向思维法,第②种情 况则不可以。
1
1
பைடு நூலகம்
2
2
【强化训练】
1.一物体在粗糙水平地面上以一定的初速度匀减速运动。若已知物体在第1 s内位移为
8.0 m,在第3 s内位移为0.5 m,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在第2 s内位移为4.0 m
B.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3.75 m/s2
C.物体在2.5 s末速度一定为0.5 m/s D.物体停止运动的时刻为3.5 s末
【点睛】(1)考虑10 s之前汽车已经停止的情况。 (2)求静止前1 s内滑行的距离可采用逆向思维法,简单高效。
【解析】(1)判断汽车刹车所经历的时间
由0=v0+at0及a=-10 m/s2,v0=90 km/h=25 m/s得:
2019-2020学年度上学期高中物理一轮总复习《x-t、v-t、a-t图像》试题
2019-2020学年度上学期高中物理一轮总复习试题内容:《x-t、v-t、a-t图像的应用》命题人:嬴本德测试时间:10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一、单选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如图所示为甲和乙在地面同一直线上运动的v-t图象,已知t=0时甲乙从同一位置出发,则在0~4s内对于甲、乙运动描述正确的是()A.甲做往返运动,4s末回到起点B.在t=2s时甲乙相距最大C.甲和乙之间的最大距离为8mD.甲和乙之间的最大距离为m3162.某物理兴趣小组用加速度传感器探究一质量为m的物体从静止开始做直线运动的情况,得到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则由图象可知()A.物体在t=6s时速度为2.6m/sB.物体在10~14 s内的平均速度为3.8 m/sC.物体先做加速运动,再做减速运动,最后做匀速运动D.物体在t=2 s与t=8 s时所受合外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3.一质点由静止开始沿直线运动,其速度-位移图象如图所示,运动到距出发点x0处,速度大小为v0.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B.质点运动前2x的平均速度大于后2x的平均速度C.质点运动x0的平均速度为2vD.以上说法都不对4.如图是某质点甲运动的速度-时间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质点在0~1 s内的平均速度是2 m/sB.质点在0~2 s内的位移大小是2 mC.质点在4 内的平均速度是1.25m/sD.质点在0~4 s内的位移是0 m5.光滑的水平面上有一物体在外力作用下做直线运动,物体的加速度随时间变化(a﹣t)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t=0时物体的速度为2m/s,以此时的速度方向为正方向.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0~1s内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B.t=1s时物体的速度为4m/sC.t=1s时物体开始反向运动D.t=2s时物体离出发点最远6.甲乙两辆汽车在同一平直公路上行驶,其位移-时间图像如图所示,其中甲车图像为直线,乙车图像为抛物线,则下列关于两车运动情况的说法正确的是()A.甲车做直线运动,乙车做曲线运动B.在t=2s时,甲、乙两车相遇C.在t=2s时,甲、乙两车速度大小相等D.在0~4s内,甲、乙两车的平均速度大小均为2m/s7.甲、乙两车从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在一平直公路上做直线运动,它们的v-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t=4s时,甲、乙两车相距最远B.t=8s时,乙车正好追上甲车C.0~10s运动过程中,乙车始终没有追上甲车D.t=6s之前,甲、乙两车越来越近8.如图,是一辆汽车做直线运动的x-t图象,对线段OA、AB、BC、CD 所表示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OA段运动最快B.AB段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C.运动4h后汽车的位移大小为30kmD.CD段表示的运动方向与初始运动方向相反s9.东方网有消息报道:上海海洋大学研发的1.1万米载人潜水器,获得了上海市科委立项支持,这一深度已可抵达目前地球所知的最深的海沟-马里亚纳海沟.这意味着中国载人潜水器将在全世界近100%的海洋范围内自由行动.如图所示为潜水器在某次实验中下潜的速度一时间图象,规定向下为速度的正方向,则()A.3s末潜水器的加速度为零B.0~1s内潜水器的加速度小于3s~5s内的加速度C.5s末,潜水器回到出发点D.5s末,潜水器离出发点最远10.我国“蛟龙号”深潜器经过多次试验,终于在2012年6月24日以7020m深度创下世界最新纪录(国外最深不超过6500m),这预示着它可以征服全球99.8%的海底世界.在某次实验中,深潜器内的显示屏上显示出的深度曲线如图(a)所示、速度图象如图(a)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a)图表示深潜器一直在下潜B.本次实验中深潜器的最大加速度是0.025m/s2C.在3~4min和6~8min的时间段内深潜器具有向上的加速度D.在6~10min时间段内深潜器的平均速度为011.甲、乙两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运动情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经过12s,甲、乙两物体相遇B.经过6s,甲物体到达乙物体的出发点C.甲、乙两物体速度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D.经过12s,乙物体的速度变为零12.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物体从同一点出发的位移-时间(x-t)图象,由图象可以看出在0~4 s这段时间内()A.甲先上坡后下坡B.甲、乙两物体始终同向运动C.甲、乙两物体之间的最大距离为4mD.4s时甲乙两物体相遇13.2019年9月13日,美国导弹驱逐舰“迈耶”号擅自进人中国西沙群岛海域.我军组织有关海空兵力,依法依规对美舰进行了识别查证,予以警告,成功将其驱离.下图是美国导弹驱逐舰“迈耶”号在海面上被我军驱离前后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美舰在0~66s内从静止出发做加速度增大的加速运动B.美舰在66s末开始调头逃离C.美舰在96~116s内做匀减速直线运动D.美舰在66~96s内运动了225m14.为检测某新能源动力车的刹车性能,现在平直公路上做刹车实验,如图所示是动力车整个刹车过程中位移与速度平方之间的关系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动力车的初速度为40 m/sB.刹车过程动力车的加速度大小为5 m/s2C.刹车过程持续的时间为10sD.从开始刹车时计时,经过6s,动力车的位移为30m15.甲、乙两车在平直公路上同向行驶,其v-t图像如图所示.已知两车在t=3s时并排行驶,则正确的是()A.两车另一次并排行驶的时刻是t=1sB.在t=0时,乙车在甲车前7mC.乙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10m/s2D.甲车2秒内行驶的距离为30m16.汽车的加速性能是反映汽车性能的重要指标.速度变化得越快,表明它的加速性能越好.右图为研究甲、乙、丙三辆汽车加速性能得到的v-t图像,根据图像可以判定()A.甲车的加速性能最好B.乙车比甲车的加速性能好C.丙车比乙车的加速性能好D.甲、丙两车的加速性能相同17.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做刹车试验,若从t=0时起汽车在运动过程中的位移与速度的平方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0时汽车的速度为20 m/sB.刹车过程持续的时间为5 sC.刹车过程经过3 s时汽车的位移为10 mD.刹车过程汽车的加速度大小为10 m/s218.如图所示为某质点做直线运动时的v-t图象图象关于图中虚线对称,则在0~t1时间内,关于质点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质点能两次到达某一位置,则两次的速度都不可能为零B.若质点能三次通过某一位置,则可能三次都是加速通过该位置C.若质点能三次通过某一位置,则可能两次加速通过,一次减速通过D.若质点能两次到达某一位置,则两次到达这一位置的速度大小一定相等19.一物体由静止开始运动,其加速度a与位移x关系图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最终静止B.物体的最大速度为02xaC.物体的最大速度为0223xaD.物体的最大速度为03xa20.如图甲所示,一斜面上安装有两个光电门,其中光电门乙固定在斜面上靠近底端处,光电门甲的位置可移动,将一带有遮光片的滑块自斜面上滑下时,用米尺测量甲、乙之间的距离x.与两个光电门都相连的计时器可以显示出遮光片从光电门甲至乙所用的时间T.改变光电门甲的位置进行多次测量,每次都使滑块从同一点由静止开始下滑,作出ttx-的图象如图乙所示.由此可以得出()A.滑块经过光电门乙的速度大小为v0B.滑块经过甲、乙两光电门最长时间为t0C.滑块运动的加速度的大小tvD.图线下所围的面积表示物体由静止开始下滑至光电门乙的位移大小21.有四个物体A、B、C、D,物体A、B运动的x-t图象如图所示;物体C、D从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做出的以下判断中正确的是()A.物体A和B均做匀变速直线运动B.在0~3 s的时间内,物体A、B的间距逐渐减小C.t=3 s时,物体C、D的位移相同D.在0~3 s的时间内,物体C与D的间距逐渐增大22.如图,直线a与四分之一圆弧b分别表示两质点A、B从同一地点出发,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的v-t图,当B的速度变为0时,A恰好追上B,则A的加速度为()A.1.0m/s2B.2.0m/s2C.2πm/s2D.πm/s223.某质点做直线运动,运动速率的倒数v1与位移x的关系如图所示(OA与AA′距离相等),关于质点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质点做匀速直线运动B.xv-1图线斜率等于质点运动的加速度C.质点从C运动到C′所用的运动时间是从O运动到C所用时间的3倍D.质点从C运动到C′的运动位移是从O运动到C的运动位移的3倍24.甲乙两个物体在同一时刻沿同一直线运动,它们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在4~6 s内,甲、乙两物体的加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B.前6 s内甲通过的路程更大C.前4 s内甲、乙两物体的平均速度相等D.甲、乙两物体一定在2 s末相遇25.中国火箭航天集团专家称,人类能在20年后飞往火星.若一物体从火星表面竖直向上抛出(不计气体阻力)时的x-t图象如图所示,则()A.该火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3.2 m/s2B.该物体上升过程用时为10 sC.该物体被抛出时的初速度为8 m/sD.该物体落到火星表面时的速度为16 m/s26.可视为质点的M、N两车在同地、同时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M做初速个度为零,加速度大小为a1的匀加速直线运动,N做初速度为v0、加速度大小为a2的匀减速直线运动至速度减为零,取出发点位置为x=0,如图所示为M、N两车在运动过程中的位置(x)-速度(v)图象,则()A.N的初速度大小为2m/sB.M、N两车加速度大小之和为6m/s2C.M车加速度大小是N车加速度大小的4倍D.M车加速度大小为2m/s227.如图所示,三个图象表示A、B、C、D、E、F六个物体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速度相等的物体是B、DB.合力为零的物体是A、C、EC.合力是恒力的物体是D、FD.合力是变力的物体是F28.甲乙两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t=0时刻甲车在乙车前方9m处.在描述两车运动的v-t图像中(如图),直线a、b分别描述了甲乙两车在0~20s时间内的运动情况.关于两车之间的位置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0~10s内两车逐渐靠近B.在0~20s内两车相遇两次C.在5~15s内甲车发生的位移大于乙车发生的位移D.在t=10s时两车间距最小二、多选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3分,共90分。
[精品]2019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专题1.6 刹车问题千题精练
专题1.6 刹车问题一.选择题1.(四川省双流中学2018届高三考前第二次模拟考试)在一大雾天,一辆小汽车以30 m/s的速度行驶在高速公路上,突然发现正前方30m处有一辆大卡车以10m/s的速度同方向匀速行驶,小汽车紧急刹车,刹车过程中刹车失灵。
如图所示,a、b分别为小汽车和大卡车的v−t图线,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因刹车失灵前小汽车已减速,不会追尾B. 在t =5s时追尾C. 在t =3s时追尾D. 由于初始距离太近,即使刹车不失灵也会追尾【参考答案】 C点睛:解答本题关键要抓住速度图象的面积表示位移,搞清两车的位移关系,由几何知识和位移关系进行求解。
2.(2018浙江十校联盟联考)如图所示,一辆汽车安装了“全力自动刹车”系统,当车速v≤8ms,且与前方障碍物之间的距离达到安全距离时,该系统立即启动,启动后汽车刹车加速度范围为4~6m/s2,在该系统控制下汽车刹车的最长时间为A.1.33s B.2sC.2.5 D.4s【参考答案】B【名师解析】若刹车加速度大小最小为a=4m/s 2,由v=at 可得,汽车刹车的最长时间为t=v/a=2s ,选项B 正确。
3. (2017海南高考题)汽车紧急刹车后,停止运动的车轮在水平地面上滑动直至停止,在地面上留下的痕迹称为刹车线。
由刹车线的长短可知汽车刹车前的速度。
已知汽车轮胎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80,测得刹车线长25 m 。
汽车在刹车前的瞬间的速度大小为(重力加速度g 取10m/s 2) A .10 m/s B .20 m/s C .30 m/s D .40 m/s 【参考答案】B4.考驾照需要进行路考,路考中有一项是定点停车.路旁竖一标志杆,在车以10m/s 的速度匀速行驶过程中,当车头与标志杆的距离为20m 时,学员立即刹车,让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车头恰好停在标志杆处,忽略学员的反应时间,则( )A .汽车刹车过程的时间为4sB .汽车刹车过程的时间为2sC .汽车刹车时的加速度大小为5m/s2D .汽车刹车时的加速度大小为0.25m/s 2【参考答案】A【名师解析】由x=22v a 解得a=2.5m/s2,选项CD 错误。
2020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人教版力学计算题课时作业含答案
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力学计算题课时作业1.(受力分析)(2018·福建厦门第一次质检)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m的滑块置于倾角为30°的固定粗糙斜面上,一根轻弹簧一端固定在竖直墙上的P点,另一端系在滑块上的Q点,直线PQ与斜面垂直,滑块保持静止。
则()A.弹簧可能处于原长状态B.斜面对滑块的摩擦力大小可能为零C.斜面对滑块的支持力大小可能为零PQ与斜面垂直,滑块保持静止,滑块一定受摩擦力和支持力,弹簧的弹力可能为零,故A正确,BCD错2.(2015·山东卷)如图,滑块A置于水平地面上,滑块B在一水平力作用下紧靠滑块A(A、B接触面竖直),此时A恰好不滑动,B刚好不下滑。
已知A与B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A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A与B的质量之比为()B. C. D.A,F=μ2(m A+m B)g;对滑块B:m B g=μ1F,以上两式联立得:,故B项正确。
3.(物体的平衡)(2018·山东济宁一模)如图所示,质量均为m的两个小球A、B(可视为质点)固定在轻杆的两端,将其放入光滑的半球形碗中,杆的长度等于碗的半径,当杆与两球组成的系统处于平衡状态时,杆对小球A的作用力大小为()B.mgC.mgD.2mgA球为研究对象,受到重力、支持力、杆的弹力,根据平衡条件得杆对小球A的作用力大小为mg,A正确。
4.(受力分析)如图所示,A、B、C三物块叠放并处于静止状态,水平地面光滑,其他接触面粗糙,以下受力分析正确的是()A.A与墙面间存在压力B.A与墙面间存在静摩擦力C.A物块共受3个力作用5个力作用,水平方向上地面光滑,地面对C没有摩擦力,根据平衡条件得,墙对A 没有压力,因而也没有摩擦力。
故A、B错误;A受到重力、B的支持力和摩擦力三个力作用。
所以C正确;先对AB整体研究:水平方向上墙对A没有压力,则由平衡条件分析可以知道,C对B没有摩擦力。
2020高考物理一轮复习1-4实验一 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精练)附答案
实验一 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精练)1.(2019·山东德州一中期末)某同学利用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物块速度随时间的变化.物块放在桌面上,细绳的一端与物块相连,另一端跨过滑轮挂上钩码.打点计时器固定在桌面左端,所用交流电源频率为50 Hz.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连接在物块上.启动打点计时器,释放物块,物块在钩码的作用下拖着纸带运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如图乙所示(图中相邻两点间有4个点未画出).甲 乙根据实验数据分析,该同学认为物块的运动为匀加速运动.回答下列问题:(1)在打点计时器打出B 点时,物块的速度大小为______m/s.在打出D 点时,物块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m/s.(保留两位有效数字)(2)物块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m/s 2.(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答案】(1)0.56 0.96 (2)2.0【解析】(1)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所以 v B =x AC 2T = 4.61+6.59×10-20.2 m/s =0.56 m/s v D =x CE 2T =8.61+10.61×10-20.2m/s =0.96 m/s (2)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公式Δx =aT 2可以求出加速度的大小,得x 3-x 1=2a 1T 2,x 4-x 2=2a 2T 2 为了更加准确地求解加速度,我们对两个加速度取平均值得a =12(a 1+a 2)=x 3+x 4-x 1+x 24T 2=2.0 m/s 2 2.(2019·甘肃兰州一中期末)图甲是某同学“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时获得的一条纸带.甲(1)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频率为50 Hz.A 、B 、C 、D 、E 、F 、G 是纸带上7个连续的点,F 点由于不清晰而未画出.试根据纸带上的数据,推测F 点的位置并在纸带上标出,算出对应的速度v F =________m/s(计算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2)图乙是该同学根据纸带上的数据作出的v -t 图象.根据图象,t =0时的速度v 0=__________m/s ,加速度a=____m/s 2(计算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乙【答案】(1)图见解析 0.70 (2)2.0×10-1 5.0 【解析】(1)根据纸带上的数据可得Δx =0.20 cm ,所以x EF =x DE +Δx =1.30 cm ,F 点的位置如图所示.根据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全程的平均速度得v F =x EG2T =0.70 m/s .(2)由图象可知,t =0时的速度v 0=2.0×10-1 m/s.由图线的斜率可得加速度a = 6.0-2.0×10-18×10-2 m/s 2=5.0 m/s 2. 3.(2019·福建漳州二中期中)如图甲所示,利用恒速滴液瓶(每隔相同时间从玻璃管口滴下一滴液滴)和频闪光源来研究自由落体运动.实验时,调节频闪光源的频率和恒速液滴的频率,使两者恰好相等,屏幕上就会出现“液滴不动”的影点,设此时频闪光源的频率为f .某次实验的影点位置如图乙所示,相邻影点间的距离分别为h 1、h 2、h 3和h 4.(1)图乙中相邻影点间的时间间隔为________,自上而下第二个影点瞬时速度的表达式为v =________________. (2)由逐差法可得液滴下落的加速度的表达式为a =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1fh 1+h 2f 2 (2)h 3+h 4-h 1+h 24f 2 【解析】 (1)由题意可知,液滴下落的频率等于频闪光源的频率,则图乙中相邻影点间的时间间隔为T =1f ;自上而下第二个影点瞬时速度的表达式为v =h 1+h 22T =h 1+h 2f2. (2)由逐差法可得液滴下落的加速度的表达式为a =h 3+h 4-h 1+h 22T 2=h 3+h 4-h 1+h 24f 2.4.(2019·湖北荆州一中期末)在暗室中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做“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甲实验器材有:支架、漏斗、橡皮管、尖嘴玻璃管、螺丝夹子、接水铝盒、一根荧光刻度的米尺、频闪仪.具体实验步骤如下:①在漏斗内盛满清水,旋松螺丝夹子,水滴会以一定的频率一滴滴地落下.②用频闪仪发出的白闪光将水滴照亮,由大到小逐渐调节频闪仪的频率直到第一次看到一串仿佛固定不动的水滴.③用竖直放置的米尺测得各个水滴所对应的刻度.④采集数据进行处理.(1)实验中看到空间有一串仿佛固定不动的水滴时,频闪仪的闪光频率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实验中观察到水滴“固定不动”时的闪光频率为30 Hz,某同学读出其中比较圆的水滴到第一个水滴的距离如图乙所示,根据数据测得当地重力加速度g=________m/s2;第8个水滴此时的速度v8=________m/s.(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乙【答案】(1)频闪仪频率等于水滴滴落的频率(2)9.72 2.27【解析】(1)频闪仪闪光频率等于水滴滴落的频率时,则每滴下来一滴水,频闪仪都在相同的位置记录,故可看到一串仿佛固定不动的水滴.(2)因s67=19.36 cm-13.43 cm=5.93 cm,s78=26.39 cm-19.36 cm=7.03 cm,s89=34.48 cm-26.39 cm=8.09 cm,s90=43.67 cm-34.48 cm=9.19 cm,由逐差法可得:g=9.72 m/s2第8滴水的速度为:v8=s78+s892T=2.27 m/s5.(2019·广东惠州一中期末)小张同学想研究一遥控电动车的运动情况,他找来一个塑料瓶,设计了一个如图甲所示的装置,瓶内装上墨水,通过调节开关使墨水缓慢滴下,然后将这个装置固定在车的尾部,如图乙所示.使车从静止开始在足够大的水平地面上沿直线前进,然后他在离出发点不远处,选择墨水滴间距离较大处的一个点为起点,用卷尺依次测量这个点后面的10个点到这个点的距离,并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1 2 3 4 5 6 7 8 9 10距离(m) 0.422 1.546 3.076 4.890 6.813 8.71310.64512.57114.48316.429(1)小张制作的装置相当于物理实验室中的________(填仪器名称).(2)通过表中数据,你认为小车在所记录的这段时间内的运动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要测量小车做匀速运动时的速度,小张同学还需要知道的物理量是____________,他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________,测量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打点计时器(2)先做加速度变小的加速运动,后做匀速运动(3)相邻两墨水滴滴下的时间间隔T秒表从某滴开始下落时开始计时,并计数为1,数到第n滴开始下落时停止计时,则时间间隔T=tn-1。
2022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专题一 质点的直线运动试题1(含解析)新人教版
专题一质点的直线运动考点1 运动的描述拓展变式1.[2021贵州遵义第一次质检]某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时间t,速度由v0变为kv0(k>1),位移大小为x,则在随后的4t时间内,质点的位移大小为() A.B.C. D.2.[2021陕西渭南适应性测试]一物体沿一直线运动,先后经过匀加速、匀速和匀减速运动过程,已知物体在这三个运动过程中的位移均为s,所用时间分别为2t、t和t,则()A.物体做匀加速运动时,加速度大小为B.物体做匀减速运动时,加速度大小为C.物体在这三个运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大小为D.物体做匀减速运动的末速度大小为3.[2020吉林长春检测,多选]物体甲的位移—时间图像和物体乙的速度—时间图像分别如图(a)、(b)所示,则这两个物体的运动情况是()A.甲在0~6 s时间内有来回运动,它通过的总位移为零B.甲在0~6 s时间内运动方向一直不变,它通过的总位移大小为4 mC.乙在0~6 s时间内有来回运动,它通过的总位移为零D.乙在0~6 s时间内运动方向一直不变,它通过的总位移大小为4 m考点2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及应用高考帮·揭秘热点考向1.[2019浙江4月选考,9,3分]甲、乙两物体零时刻开始从同一地点向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位移—时间图像如图所示,则在0~t1时间内()A.甲的速度总比乙大B.甲、乙位移相同C.甲经过的路程比乙小D.甲、乙均做加速运动2.[2019全国Ⅰ,18,6分]如图,篮球架下的运动员原地垂直起跳扣篮,离地后重心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上升第一个所用的时间为t1,第四个所用的时间为t2.不计空气阻力,则满足 () A.1<<2 B.2<<3C.3<<4D.4<<5拓展变式1.[2021陕西安康高三联考]一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做匀变速直线运动,依次经过A、B、C、D四个路标.已知汽车经过AB段、BC段和CD段所用的时间分别为t、2t、3t,在AB段和CD段发生的位移分别为x1和x2,则该汽车运动的加速度为()A. B. C. D.2.[江苏高考]如图所示,某“闯关游戏”的笔直通道上每隔8 m设有一个关卡,各关卡同步放行和关闭,放行和关闭的时间分别为5 s和2 s.关卡刚放行时,一同学立即在关卡1处以加速度2 m/s2由静止加速到2 m/s,然后匀速向前,则最先挡住他前进的关卡是() A.关卡2 B.关卡3 C.关卡4 D.关卡53.[2020山东枣庄八中检测]甲、乙两运动员在训练交接棒的过程中发现:甲经短距离加速后能保持9 m/s的速度跑完全程,乙从起跑后到接棒前的运动是匀加速的.为了确定乙起跑的时机,需在接力区前适当的位置设置标记.在某次练习中,甲在接力区前x0=13.5 m处做了标记,并以v=9 m/s的速度跑到此标记时向乙发出起跑口令(忽略口令传到乙所需要的时间及乙的反应时间),乙在接力区的前端听到口令时起跑,并恰好在速度达到与甲的速度相同时被甲追上,完成交接棒.已知接力区的长度为L=20 m.求:(1)此次练习中乙在接棒前的加速度大小a;(2)在完成交接棒时乙离接力区末端的距离x'.4.[2021四川成都检测,多选]建筑工人常常徒手抛砖块,当砖块上升到最高点时,被楼上的师傅接住用以砌墙.若某次以10 m/s的速度从某点竖直向上抛出一个砖块,楼上的师傅没有接住,g取10 m/s2,空气阻力可以忽略,则()A.砖块上升的最大高度为10 mB.经2 s砖块回到抛出点C.砖块回到抛出点前0.5 s时的位移大小为3.75 mD.在抛出后的上升过程中,砖块做变减速直线运动5.[2018全国Ⅲ,18,6分,多选]甲、乙两车在同一平直公路上同向运动,甲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乙做匀速直线运动.甲、乙两车的位置x随时间t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t1时刻两车速度相等B.从0到t1时间内,两车走过的路程相等C.从t1到t2时间内,两车走过的路程相等D.在t1到t2时间内的某时刻,两车速度相等6.[2016全国Ⅰ,21,6分,多选]甲、乙两车在平直公路上同向行驶,其v-t图像如图所示.已知两车在t=3 s时并排行驶,则()A.在t=1 s时,甲车在乙车后B.在t=0时,甲车在乙车前 7.5 mC.两车另一次并排行驶的时刻是t=2 sD.甲、乙车两次并排行驶的位置之间沿公路方向的距离为40 m7.[匀减速追匀速]A、B两列火车,在同一轨道上同向行驶,A车在前,其速度v A=10 m/s,B 车在后,速度v B=30 m/s,因大雾能见度很低,B车在距A车x0=75 m时才发现前方有A车,这时B车立即刹车,但B车要经过180 m才能停下来.(1)B车刹车时A车仍按原速率行驶,两车是否会相撞?(2)若B车在刹车的同时发出信号,A车司机经过Δt=4 s收到信号后加速前进,则A车的加速度至少多大才能避免相撞?考点3 实验: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高考帮·揭秘热点考向[2019全国Ⅰ,22,5分]某小组利用打点计时器对物块沿倾斜的长木板加速下滑时的运动进行探究.物块拖动纸带下滑,打出的纸带一部分如图所示.已知打点计时器所用交流电的频率为50 Hz,纸带上标出的每两个相邻点之间还有4个打出的点未画出.在A、B、C、D、E五个点中,打点计时器最先打出的是点.在打出C点时物块的速度大小为m/s(保留3位有效数字);物块下滑的加速度大小为 m/s2(保留2位有效数字).拓展变式1.[2019全国Ⅲ,22,5分]甲、乙两位同学设计了利用数码相机的连拍功能测重力加速度的实验.实验中,甲同学负责释放金属小球,乙同学负责在小球自由下落的时候拍照.已知相机每间隔0.1 s拍1幅照片.(1)若要从拍得的照片中获取必要的信息,在此实验中还必须使用的器材是.(填正确答案标号)A.米尺B.秒表C.光电门D.天平(2)简述你选择的器材在本实验中的使用方法.答:.(3)实验中两同学由连续3幅照片上小球的位置a、b和c得到ab=24.5 cm、ac=58.7 cm,则该地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m/s2.(保留2位有效数字)2. 在暗室中用图甲所示装置做“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实验器材有:支架、漏斗、橡皮管、尖嘴玻璃管、螺丝夹子、接水铝盒、一根带荧光刻度的米尺、频闪仪.具体实验步骤如下:①在漏斗内盛满清水,旋松螺丝夹子,水滴会以一定的频率一滴滴地落下.②用频闪仪发出的白闪光将水滴流照亮,由大到小逐渐调节频闪仪的频率直到第一次看到一串仿佛固定不动的水滴.③用竖直放置的米尺测得各个水滴所对应的刻度.④采集数据进行处理.(1)实验中看到空间有一串仿佛固定不动的水滴时,频闪仪的闪光频率满足的条件是频闪仪的闪光频率(填“等于”或“不等于”)水滴滴落的频率.(2)若实验中观察到水滴“固定不动”时频闪仪的闪光频率为30 Hz,某同学读出其中比较远的水滴到第一个水滴的距离如图乙所示,根据数据测得的小水滴下落的加速度即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 m/s2;第7个水滴此时的速度v7=m/s.(结果都保留3位有效数字)3.[创新综合]一兴趣小组为了测量某地的重力加速度,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一端带有定滑轮的木板放置在水平桌面上,靠近木板的左端固定有一光电门,木板右端放置一带有挡光片的小车,小车和挡光片的总质量为M.一细线绕过定滑轮,一端与小车相连(滑轮与小车之间的细线与长木板保持平行),另一端挂有6个钩码,已知每个钩码的质量为m,且M=4m.(1)用游标卡尺测小车上的挡光片的宽度,示数如图乙所示,则挡光片宽度d= cm.(2)实验时为了消除摩擦力的影响,把木板右端适当垫高,调节木板的倾斜度,直到使小车在不受细线的拉力时能沿木板做(选填“加速”“匀速”或“减速”)运动.(3)挂上钩码,将小车从木板右端由静止释放,小车上的挡光片通过光电门的时间为t1,则小车通过光电门的速度为(用题目所给字母表示).(4)开始实验时,细线上挂有6个钩码,由静止释放小车后细线上的拉力为F1,接着每次实验时将1个钩码移放到小车上,当细线上挂有3个钩码时,细线上的拉力为F2,则F1 2F2(填“大于”“等于”或“小于”).(5)若每次移动钩码后都从同一位置释放小车,设挡光片与光电门间的距离为L,细线上所挂钩码的个数为n(n=0,1,2,3,4,5,6),测出每次挡光片通过光电门的时间t,绘出n-图像如图丙所示,已知图线斜率为k,则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 (用题目所给字母表示).4. [2015重庆,6,6分]同学们利用如图所示方法估测反应时间.首先,甲同学捏住直尺上端,使直尺保持竖直状态,直尺零刻度线位于乙同学的两指之间.当乙看见甲放开直尺时,立即用手指捏直尺,若捏住位置的刻度读数为x,则乙同学的反应时间为(重力加速度为g).基于上述原理,某同学用直尺制作测量反应时间的工具,若测量范围为0~0.4 s,则所用直尺的长度至少为cm(g取10 m/s2);若以相等时间间隔在该直尺的另一面标记出表示反应时间的刻度线,则每个时间间隔在直尺上对应的长度是的(选填“相等”或“不相等”).5.[2016全国Ⅰ,22,5分] 某同学用图(a)所示的实验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其中打点计时器的电源为交流电源,可以使用的频率有20 Hz、30 Hz和40 Hz.打出纸带的一部分如图(b)所示.该同学在实验中没有记录交流电的频率f,需要用实验数据和其他题给条件进行推算.(1)若从打出的纸带可判定重物匀加速下落,利用f和图(b)中给出的物理量可以写出:在打点计时器打出B点时,重物下落的速度大小为,打出C点时重物下落的速度大小为,重物下落的加速度大小为.图(a)图(b)(2)已测得s1=8.89 cm,s2=9.50 cm,s3=10.10 cm;当地重力加速度大小为9.80 m/s2,实验中重物受到的平均阻力大小约为其重力的1%.由此推算出f为Hz.答案专题一质点的直线运动考点1 运动的描述1.A根据题意“经过时间t,速度由v0变为kv0”,可得x=t,质点的加速度a==(k-1),在随后的4t时间内,质点的位移大小为x'=kv0·4t+a(4t)2,联立解得x'=,所以选项A正确.2.B对于匀速运动阶段,速度v=,对于匀加速运动阶段,设初速度为v1,有=,联立得v1=0;根据s=a·(2t)2,解得a=,选项A错误.对于匀减速直线运动过程,设末速度为v2,有=,解得v2=,加速度大小a'=||==,选项B正确,D错误.三个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大小==,选项C错误.3.BC甲的x-t图线的斜率表示速度,速度方向不变,没有来回运动,只是相对于原点的位移一开始为负,后来为正,总位移大小为|2 m-(-2 m)|=4 m,A项错误,B项正确.乙的v-t图线的纵坐标表示速度,3 s时速度方向改变,有来回运动,v-t图线与横轴所围“面积”表示位移,故乙的总位移为零,C项正确,D项错误.考点2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及应用1.B在位移—时间图像中,图线斜率的绝对值等于物体速度的大小.由图可知,甲做匀速直线运动,乙做变速直线运动,D错误;靠近t1时刻时,乙的斜率大于甲的斜率,即乙的速度大于甲的速度,故A错误;在该时间段内,甲、乙两物体的初位置和末位置相同,故位移相同,B正确;由于甲、乙两物体做的都是单向直线运动,故位移大小等于路程,两者的路程也相同,故C错误.2.C 本题应用逆向思维求解,即运动员的竖直上抛运动可等同于从一定高度处开始的自由落体运动,所以第四个所用的时间为t2=,第一个所用的时间为t1=-,因此有=2+,即3<<4,选项C正确.1.C解法1:设汽车的加速度为a,经过A路标时的速度为v0.根据位移—时间公式,对于AB段,有x1=v0t+at2,对于CD段,有x2=(v0+a×3t)×3t+a(3t)2,联立方程组,解得a=,选项C正确.解法2:把汽车看作质点,设其加速度为a,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这一推论,AB段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v1=,CD段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v2=,结合加速度的定义,有a=,联立解得a=,选项C正确.2.C关卡刚放行时,该同学加速的时间t==1 s,加速运动的距离为x1=at2=1 m,然后以2 m/s的速度匀速运动,经4 s运动的距离为8 m,因此第1个5 s内运动距离为9 m,过了关卡2,到关卡3需再用时3.5 s,大于2 s,因此能过关卡3,运动到关卡4所在处共用时12.5 s,而运动到第12 s时,关卡关闭,因此被挡在关卡4处,C项正确.3.(1)3 m/s2(2)6.5 m解析:根据题意画出运动草图,如图所示.(1)在甲发出口令后,乙做加速度大小为a的匀加速运动,经过时间t,速度达到v=9 m/s,乙的位移设为x乙,甲的位移设为x甲,则有t=,x乙=at2x甲=vt,x甲=x乙+x0联立以上各式可得a=3 m/s2.(2)从开始起跑到完成交接棒这一过程,乙在接力区的位移x乙==13.5 m所以在完成交接棒时,乙离接力区末端的距离x'=L-x乙=6.5 m.4.BC由h=得,砖块上升的最大高度h=5 m,选项A错误;砖块上升的时间t==1 s,上升阶段与下降阶段的时间对称,经2 s砖块回到抛出点,选项B正确;砖块被抛出后经0.5 s上升的高度h'=v0t'-gt'2=3.75 m,由于上升阶段与下降阶段的时间、位移具有对称性,所以砖块回到抛出点前0.5 s时的位移大小为3.75 m,选项C正确;砖块被抛出后上升过程的加速度大小不变,方向向下,故上升过程砖块做匀减速直线运动,选项D错误.5.CD x-t图线切线的斜率表示瞬时速度,可知A错误;0~t1时间内,由于甲、乙的出发点不同,而终点相同,故路程不相等,B错误;t1~t2时间内,甲、乙的路程相等,都为x2-x1,C 正确;t1~t2时间内,甲的x-t图线在某一点的切线与乙的x-t图线平行,此时刻两车速度相等,D正确.6.BD根据v-t图像可知,甲、乙都沿正方向运动.t=3 s时,甲、乙并排行驶,此时v甲=30 m/s,v乙=25 m/s,由v-t图线与坐标轴所围面积表示位移可知,0~3 s内甲车的位移x甲=×3×30 m=45 m,乙车的位移x乙=×3×(10+25) m=52.5 m,故t=0时,甲、乙相距Δx1=x乙-x甲=7.5 m,即甲在乙前方7.5 m处,选项B正确;0~1 s内,x'甲=×1×10 m=5 m,x'=12.5 m,在0~1 s内两车位移差Δx2=x'乙-x'甲=7.5 m,说明甲、乙在乙=×1×(10+15) mt=1 s时第一次并排行驶,t=2 s时乙在甲前,选项A、C错误;两次并排行驶的位置之间沿公路方向的距离为x=x甲-x'甲=45 m-5 m=40 m,所以选项D正确.7.(1)两车会相撞(2)0.83 m/s2解析:(1)B车刹车至停下来的过程,由0-=2a B x,解得a B=-=-2.5 m/s2,减速到零所用的时间t0==12 s画出A、B两列火车的v-t图像,如图所示.根据图像计算出两列火车达到相同速度时的位移分别为x A=10×8 m=80 m,x B=×8 m=160 m因x B>x0+x A=155 m,故两车会相撞.(2)设A车的加速度为a A时两车不相撞,在B车发出信号t'时间后两车速度相等,有v B+a B t'=v A+a A(t'-Δt)B车位移x'B=v B t'+a B t'2A车位移x'A=v A t'+a A(t'-Δt)2为使两车不相撞,两车的位移关系应满足x'B≤x0+x'A联立以上各式解得a A≥0.83 m/s2即A车的加速度至少为0.83 m/s2.考点3 实验: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A 0.2330.75解析:根据题述,物块加速下滑,在A、B、C、D、E五个点中,打点计时器最先打出的是A 点.根据刻度尺读数规则可读出,B点对应的刻度为 1.20 cm,C点对应的刻度为 3.15 cm,D点对应的刻度为 5.85 cm,E点对应的刻度为9.30 cm,AB=1.20 cm,BC=1.95 cm,CD=2.70 cm,DE=3.45 cm.两个相邻计数点之间的时间T=5× s=0.10 s,根据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在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可得,打出C点时物块的速度大小为v C=≈0.233 m/s.由逐差法可得a=,解得a=0.75 m/s2.1.(1)A(2)将米尺竖直放置,使小球下落时尽量靠近米尺(3)9.7解析:利用数码相机的连拍功能,通过每隔一定时间的拍摄确定小球位置,所以还必须使用的器材是米尺,将米尺竖直放置,使小球下落时尽量靠近米尺,用米尺测量小球不同位置间的距离,利用逐差法由公式Δx=aT2,可得a=g== m/s2=9.7 m/s2.2.(1)等于(2)9.721.94解析:(1)频闪仪的闪光频率等于水滴滴落的频率时,可看到一串仿佛固定不动的水滴.(2)根据题意可知s67=19.30 cm-13.43 cm=5.87 cm,s78=26.39 cm-19.30 cm=7.09 cm,s89=34.48 cm-26.39 cm=8.09 cm,s910=43.67 cm-34.48 cm=9.19 cm由逐差法可得g==×10-2 m/s2=9.72 m/s2第7个水滴此时的速度为v7==×10-2 m/s=1.94 m/s.3.(1)0.520(2)匀速(3)(4)小于(5)解析:(1)游标卡尺的主尺读数为5 mm,游标尺读数为0.05×4 mm=0.20 mm,则挡光片宽度d=5.20 mm=0.520 cm.(2)平衡摩擦力时,应不挂钩码,调节木板的倾斜度,直至小车在不受细线的拉力时沿木板能做匀速运动.(3)极短时间内的平均速度近似等于瞬时速度,则小车通过光电门的速度v1=.(4)当细线上挂有6个钩码时,钩码和小车(含挡光片)整体的加速度大小a1==0.6g,对小车有F1=Ma1=4m×0.6g=2.4mg;当细线上挂有3个钩码时,钩码和小车(含挡光片)整体的加速度大小a2==0.3g,对小车有F2=(M+3m)a2=2.1mg.由上述分析可知F1小于2F2.(5)小车通过光电门的速度v=,根据v2=2aL得=2aL,则小车加速度大小a=,又a==,所以n=,故k=,解得g=.4.80不相等解析:由自由落体运动规律知x=gt2,则t=.根据最长反应时间为0.4 s,不难得出直尺的最小长度为80 cm.由于自由落体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所以相等时间内位移不相等,即每个时间间隔在直尺上对应的长度不相等.5.(1)(s1+s2)(s2+s3)(s3-s1)(2)40解析:(1)B点对应的重物的速度v B等于AC段对应的重物的平均速度,即v B=由于t=,故v B=(s1+s2)同理可得v C=(s2+s3)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a=故a===(s3-s1) ①.(2)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mg-F阻=ma ②由已知条件有F阻=0.01mg③由②③,得a=0.99g代入①解得f≈40 Hz.。
2020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热点题型归纳与变式演练专题0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含解析)
专题01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专题导航】目录热点题型一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规律及应用 ................................................ 1 热点题型二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及应用 (3)(一)比例法的应用 .................................................................... 4 (二)Δx =aT 2推论法的应用 ............................................................. 6 (三)平均速度公式的应用 .............................................................. 7 (四)图象法的应用 .................................................................... 8 热点题型三 自由落体和竖直上抛运动 . (8)拓展点:双向可逆运动类竖直上抛运动.................................................... 11 热点题型四 物体运动的多过程问题 .. (12)(一):多过程运动之-----“先以1a 由静止加速在以2a 匀减至速度为零”模型 ................. 12 (二)多过程运动之“先加后匀”模型(限速问题) ........................................ 14 (三)多过程运动之“返回出发点”模型.................................................. 15 (四)多过程运动之“反应时间(先匀后减)”模型 ........................................ 15 (六)多过程运动之“耽误时间(先减后加)”模型 ........................................ 17 【题型演练】 . (18)【题型归纳】热点题型一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规律及应用 1.基本规律⎭⎪⎬⎪⎫(1)速度—时间关系:v =v 0+at(2)位移—时间关系:x =v 0t +12at 2(3)速度—位移关系:v 2-v 2=2ax ――――→初速度为零v 0=0⎩⎪⎨⎪⎧v =atx =12at 2v 2=2ax 2.对于运动学公式的选用可参考下表所列方法【例1】短跑运动员完成100 m 赛跑的过程可简化为匀加速直线运动和匀速直线运动两个阶段.一次比赛中, 某运动员用11.00 s 跑完全程.已知运动员在加速阶段的第2 s 内通过的距离为7.5 m ,则该运动员的加速度及在加速阶段通过的距离为( ).A. 5 m/s 210 m B. 5 m/s 211 m C. 2.5 m/s 210 m D. 2.5 m/s 210 m 【答案】 A【解析】 根据题意,在第1 s 和第2 s 内运动员都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设运动员在匀加速阶段的加速度为a ,在第1 s 和第2 s 内通过的位移分别为s 1和s 2,由运动学规律得:s 1=12at 20 s 1+s 2=12a (2t 0)2 t 0=1 s联立解得:a =5 m/s 2设运动员做匀加速运动的时间为t 1,匀速运动的时间为t 2,匀速运动的速度为v ,跑完全程的时间为t ,全程的距离为s ,依题意及运动学规律,得t =t 1+t 2 v =at 1 s =12at 21+vt 2设加速阶段通过的距离为s ′, 则s ′=12at 21求得s ′=10 m【变式1】(2019·河南十校联考)汽车在水平面上刹车,其位移与时间的关系是x =24t -6t 2,则它在前3 s内的平均速度为( )A .6 m/sB .8 m/sC .10 m/sD .12 m/s【答案】B【解析】将题目中的表达式与x =v 0t +12at 2比较可知:v 0=24 m/s ,a =-12 m/s 2.所以由v =v 0+at 可得汽车从刹车到静止的时间为t =0-24-12 s =2 s ,由此可知第3 s 内汽车已经停止,汽车运动的位移x =24×2 m-6×22m =24 m ,故平均速度v =x t ′=243m/s =8 m/s. 【变式2】(2019·福建泉州名校联考)某质点的位移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关系是s =4t +2t 2,s 与t 的单位分别为m 和s ,则质点的初速度与加速度分别为( ) A .4 m/s 与2 m/s 2B .0与4 m/s 2C .4 m/s 与4 m/s 2D .4 m/s 与0【答案】C【解析】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s =v 0t +12at 2,与质点运动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式s =4t +2t2相对比可以得到,物体的初速度的大小为v 0=4 m/s ,加速度的大小为a =4 m/s 2,选项C 正确.【变式3】(2019·广西钦州模拟)以36 km/h 的速度沿平直公路行驶的汽车,遇障碍物刹车后获得大小为4 m/s 2的加速度,刹车后第3 s 内汽车的位移大小为( ) A .12.5 m B .2 m C .10 m D .0.5 m【答案】D【解析】据v =at 可得由刹车到静止所需的时间t =2.5 s ,则第3 s 内的位移,实际上就是2~2.5 s 内的位移,x =12at ′2=0.5 m.热点题型二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及应用 1.三个推论(1)连续相等的相邻时间间隔T 内的位移差相等, 即x 2-x 1=x 3-x 2=…=x n -x n -1=aT 2.(2)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这段时间初、末时刻速度矢量和的一半,还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平均速度公式:v =v 0+v2=2v t .(3)位移中点速度2x v =v 02+v 22.2.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四个重要推论(1)T 末、2T 末、3T 末、…、nT 末的瞬时速度之比为v 1∶v 2∶v 3∶…∶v n =1∶2∶3∶…∶n .(2)前T 内、前2T 内、前3T 内、…、前nT 内的位移之比为x 1∶x 2∶x 3∶…∶x n =12∶22∶32∶…∶n 2. (3)第1个T 内、第2个T 内、第3个T 内、…、第n 个T 内的位移之比为x Ⅰ∶x Ⅱ∶x Ⅲ∶…∶x N =1∶3∶5∶…∶(2n -1).(4)从静止开始通过连续相等的位移所用时间之比为t 1∶t 2∶t 3∶…∶t n =1∶(2-1)∶(3-2)∶(2-3)∶…∶(n -n -1). 3.思维方法(一)比例法的应用【例2】.(多选)北京时间2017年3月26日世界女子冰壶锦标赛决赛在北京首都体育馆举行.加拿大以8比3战胜了俄罗斯队,时隔九年再次夺冠,比赛中一冰壶以速度v 垂直进入三个相等宽度的矩形区域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且在刚要离开第三个矩形区域时速度恰好为零,则冰壶依次进入每个矩形区域时的速度之比和穿过每个矩形区域所用的时间之比分别是( )A .v 1∶v 2∶v 3=3∶2∶1B .v 1∶v 2∶v 3=3∶2∶1C .t 1∶t 2∶t 3=1∶2∶3D .t 1∶t 2∶t 3=(3-2)∶(2-1)∶1【解析】.因为冰壶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且末速度为零,故可以视为反向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来研究,通过连续相等位移所用的时间之比为1∶(2-1)∶(3-2)…,故冰壶匀减速通过三段连续相等位移所用的时间之比为(3-2)∶(2-1)∶1,选项C 错误,D 正确;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在各位移等分点的速度之比为1∶2∶3…,则冰壶匀减速进入每个矩形区域时的速度之比为3∶2∶1,选项A 错误,B 正确.【变式1】(2019·新课标全国Ⅰ卷)如图,篮球架下的运动员原地垂直起跳扣篮,离地后重心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 。
2019-2020年高三物理一轮专题复习弹簧问题
2019-2020年高三物理一轮专题复习弹簧问题知识导图轻弹簧是一种理想化的物理模型,以轻质弹簧为载体,设置复杂的物理情景,考查力的概念,物体的平衡,牛顿定律的应用及能的转化与守恒,是高考命题的重点,此类命题几乎每年高考卷面均有所见,应引起足够重视。
2016年 第11题 18分 考查弹簧做功与弹性势能问题2014年 第6题 8分 考查弹簧的瞬时性问题模型2013年 第11题 18分 考查弹簧的临界问题及做功问题2011年 第6题 8分 考查弹力的计算及瞬时性问题1.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加深弹簧问题的几个考点,学会每个考点对应的解题方法。
2. 让学生认识到弹簧问题的共性:不能突变;弹簧问题一定要找到几个临界点。
3. 提升学生综合分析物理问题能力,学会用动量能量的观点解决物理问题。
题型分类及方法点拨类型一 弹簧的伸长量和弹力的计算方法点拨:这类题一般以单一问题出现,涉及到的知识点是胡克定律:F=kx . 解题的主要关键是找弹簧原长位置。
例题1: 如图所示,劲度系数为 k 2 的轻质弹簧竖直固定在桌面上,上端连一质量为 m 的物块,另一劲度系数为 k 1 的弹簧的上端 A 缓慢向上提,当提到下端弹簧的弹力大小恰好等于23mg 时,求 A 点上提的高度。
精华提炼:1212木块压在上面的弹簧上(但不拴接),整个系统处于平衡状态,现缓慢向上提上面的木块,直到它刚离开上面弹簧。
在这过程中下面木块移动的距离为( )A.m 1g k 1B.m 2g k 1C.m 1g k 2D.m 2g k 2练习2. 一个长度为 L 的轻弹簧,将其上端固定,下端挂一个质量为 m 的小球时,弹簧的总长度变为 2L 。
现将两个这样的弹簧按如图所示方式连接,A 、 B 两小球的质量均为 m ,则两小球平衡时,B 小球距悬点 O 的距离为(不考虑小球的大小) ( )A. 3LB. 4LC. 5LD. 6L类型二 瞬时性问题 方法点拨:这类问题主要考查弹簧弹力不能发生突变这一特性。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一章运动的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高考热点强化训练一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和图象课件
高考热点强化训练(一) 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和图象
物理
1.(2020·泰州市 5 月第二次模拟)2019 年 9 月 13 日,美国导弹驱逐舰“迈耶” 号擅自进入中国西沙群岛海域。我军组织有关海空兵力,依法依规对美舰进 行了识别查证,予以警告,成功将其驱离。如图所示,这是美国导弹驱逐舰 “迈耶”号在海面上被我军驱离前后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则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 ) A.美舰在 0~66 s 内的平均速度大小等于 7.5 m/s B.美舰在 66 s 末开始调头逃离
(1)甲车司机需在离收费站窗口至少多远处开始刹车才不违章。 (2)若甲车司机经刹车到达离收费站窗口前 9 m 处的速度恰好为 6 m/s,乙车 司机在发现甲车刹车时经 t0=0.5 s 的反应时间后开始以大小为 a 乙=4 m/s2 的加速度匀减速刹车。为避免两车相撞,且乙车在收费站窗口前 9 m 区不超 速,则在甲车司机开始刹车时,甲、乙两车至少相距多远?
2.(2020·珠海市上学期期末)甲、乙两辆汽车沿同一平直路面行驶,其 v-t 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对汽车运动状况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在第 10 s 末,乙车改变运动方向 B.在第 10 s 末,甲、乙两车相距 150 m
√C.在第 20 s 末,甲、乙两车可能相遇
D.第 20 s 末两者相距最近
解析:由题图知,乙车的速度一直为正,说明乙一直沿正方向运动,运动方 向没有改变,故 A 错误; 在第 10 s 末,甲通过的位移比乙的位移大,但由 于它们初始位置关系未知,所以不能判断是否相遇或者什么时候相遇,故 B 错误,C 正确;第 20 s 末,甲、乙两车的位移之差最大,但由于出发点的位 置关系未知,所以不能确定它们是否相距最近,故 D 错误。
近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高频考点强化(一)运动学综合问题练习(2021年整理)
2019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高频考点强化(一)运动学综合问题练习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9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高频考点强化(一)运动学综合问题练习)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9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高频考点强化(一)运动学综合问题练习的全部内容。
高频考点强化(一)运动学综合问题(45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8题为单选题,9~12题为多选题) 1。
一列以72 km/h的速度行驶的火车在驶近一座石拱桥时做匀减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0。
1 m/s2,减速行驶了2 min,则此时火车速度为( )A.6。
0 m/sB.8.0 m/sC。
10.0 m/s D。
12。
0 m/s【解析】选B.72 km/h=20 m/s,2 min=120 s,速度减为0的时间为:t==s=200 s,行驶2 min还未停止,根据速度时间关系式v=v0+at有:v=20 m/s+(—0.1)×120 m/s=8 m/s,故B正确,A、C、D错误。
2。
“蛟龙号"是我国首台自主研制的作业型深海载人潜水器,它是目前世界上下潜能力最强的潜水器。
假设某次海试活动中,“蛟龙号"完成海底任务后竖直上浮,从上浮速度为v 时开始计时,此后“蛟龙号"匀减速上浮,经过时间t上浮到海面,速度恰好减为零,则“蛟龙号”在t0(t0〈t)时刻距离海平面的深度为()A. B.C。
D。
vt0(1-)【解题指导】先根据加速度的定义求出“蛟龙号”的加速度,将“蛟龙号”的运动逆向处理,匀减速上升t0时距海平面的高度等于反向的(t-t0)时间下降的高度。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考点 动量和能量的综合用练习
权掇市安稳阳光实验学校考点19 动量和能量的综合应用题组一 基础小题1.(多选)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m 和2m 的A 、B 两个木块间用轻弹簧相连,放在光滑水平面上,A 靠紧竖直墙。
用水平力F 将B 向左压,使弹簧被压缩一定长度,静止后弹簧储存的弹性势能为E 。
这时突然撤去F ,关于A 、B 和弹簧组成的系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撤去F 后,系统动量守恒,机械能守恒B .撤去F 后,A 离开竖直墙前,系统动量不守恒,机械能守恒C .撤去F ,A 离开竖直墙后,弹簧的弹性势能最大值为ED .撤去F ,A 离开竖直墙后,弹簧的弹性势能最大值为E3答案 BD解析 撤去F 后,A 离开竖直墙前,竖直方向两木块的重力与水平面的支持力平衡,合力为零,而水平方向墙对A 有向右的弹力,系统的动量不守恒;这个过程中,只有弹簧的弹力对B 做功,系统的机械能守恒;A 离开竖直墙后,系统水平方向不受外力,竖直方向受力平衡,则系统的动量守恒,只有弹簧的弹力做功,机械能也守恒,故A 错误,B 正确。
撤去F ,A 离开竖直墙后,当两木块速度相同时,弹簧伸长最长或压缩最短,弹性势能最大;设两木块的共同速度为v ,A 离开墙时,B 的速度为v 0,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和机械能守恒定律得:2mv 0=3mv ,E =12·3mv 2+E p ,又E =12·2mv 20,联立解得弹簧的弹性势能最大值为:E p =E3,故C 错误,D 正确。
2.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长木块放在水平面上,子弹沿水平方向射入木块并留在其中,测出木块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离为s 。
已知木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子弹的质量为m ,重力加速度为g ,空气阻力可忽略不计,则由此可得子弹射入木块前的速度大小为( )A.m +M m2μgsB.M -m m2μgsC.mm +MμgsD.mM -mμgs答案 A解析 子弹击中木块过程,系统内力远大于外力,系统动量守恒,以向右为正方向,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v 1=(M +m )v ,解得:v =mv 1M +m;子弹击中木块后,木块(包括子弹)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由动能定理得:-μ(M +m )gs =0-12(M+m )v 2,解得:v 1=M +mm2μgs 。
高考物理一轮总复习教学课件(人教版):专题1 运动学图象、追及相遇问题 (共29张PPT)
考点三 追及与相遇问题
1.追及问题的两类情况 (1)若后者能追上前者,追上时,两者处于同一位置,且后者速度一定不 小于前者速度。 (2)若追不上前者,则当后者速度与前者速度相等时,两者相距最近。
2.分析技巧:可概括为“一个临界条件”、“两个关系”。
考点三 追及与相遇问题
3.能否追上的判断方法 物体B追赶物体A:开始时,两个物体相距x0。若vA=vB时, xA+x0<xB,则能追上;若vA=vB时,xA+x0=xB,则恰好不 相撞;若vA=vB时,xA+x0>xB,则不能追上。
解析:利用 v -t 图象求解,先作 A、B 两车的 v -t 图象,如图所示,
设经过 t 时间两车刚好不相撞,则对 A 车有 vA=v′=v0-2at, 对 B 车有 vB=v′=at,以上两式联立解得 t=3va0。
运动的描述 匀变速直线运动
专题一 运动学图象、追及相遇问题
考点一 运动图象的理解及“识图”能力的考查 考点二 对“用图”能力的考查 考点三 追及与相遇问题
考点一 运动图象的理解及“识图”能力的考查
1.x-t图象 (1)物理意义:反映了物体做直线运动的 位移 随 时间 变化的规律。 (2)图线斜率的意义 ①图线上某点切线的斜率的大小表示物体 速度的大小 。 ②切线斜率的正负表示物体 速度的方向 。 (3)两种特殊的x t图象 ①匀速直线运动的x t图象是 一条倾斜的直线 。 ②若x t图象是一条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则表示物体处于 静止 状态。
(1)经过多长时间甲、乙两车间距离最大,
最大距离是多少?
(2)到达终点时甲车能否超过乙车?
运
x甲
动
情
况
分
析
:
L1
x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资料参考参考范本——2019-2020高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题1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____________________部门一.二.选择题1.汽车刹车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经3s后停止,对这一运动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 这连续三个1s的初速度之比为B. 这连续三个1s的平均速度之比为C. 这连续三个1s发生的位移之比为D. 这连续三个1s的速度改变量之比为【参考答案】ACD2.如图所示,完全相同的三个木块并排固定在水平面上,一子弹以速度v水平射入,若子弹在木块中做匀减速运动,且穿过第三块木块后速度恰好为零则子弹依次射入每块木块时的速度比和穿过每块木块所用的时间比正确的是A. :::2:1B. ::::C. ::::D. ::::1【参考答案】D则:子弹依次穿过321三木块所用时间之比:::::得:子弹依次穿过123三木块所用时间之比:::::1设子弹穿过第三木块所用时间为1秒,则穿过3,2两木块时间为:,穿过3,2,1三木块时间为:则:子弹依次穿过3,2,1三木块时速度之比为:1::,所以,子弹依次穿过1,2,3三木块时速度之比为:::1;故D正确,ABC错误;.3.小物块以一定的初速度自光滑斜面的底端a点上滑,最远可达b点,e为ab的中点,如图所示,已知物体由a到b的总时间为,则它从a 到e所用的时间为A.B.C.D.【参考答案】D4.如图所示,一小滑块沿足够长的斜面以初速度v向上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依次经A,B,C,D到达最高点E,已知,,滑块从A到C和从C到D所用的时间都是设滑块经C时的速度为,则A. 滑块上滑过程中加速度的大小为B.C.D. 从D到E所用时间为4s【参考答案】AD5.一小物体以一定的初速度自光滑斜面的底端a点上滑,最远可达b 点,e为ab的中点,已知物体由a到e的时间为t0,则它从e经b再返回e所需时间为()A.t0 B.(-1)t0 2C.2 (+1)t0 D. (2+1)t022【参考答案】C【名师解析】把小物体以一定的初速度自光滑斜面的底端a点上滑的匀减速直线运动,逆向思维为由最远点b沿光滑斜面向下的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设ab的距离为2L,小物体由b运动到e的时间为t,则有L=at2;小物体由e运动到a,则有L=a(t0+t)2-at2;联立解得:t= (+1)t0。
由运动的对称性可得从e到b和从b到e的时间相等,所以从e经b再返回e所需时间为2t= 2 (+1)t0,选项C正确。
121 2 1 222【点评】此题中物体沿光滑斜面上滑,类似于竖直上抛运动,具有时间对称性、速度对称性和位移对称性。
解题时要注意运用这些对称性,简化运算。
6.一物体以某一初速度在粗糙的平面上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最后静止下来。
若物体在最初5s内通过的路程与最后5s内通过的路程之比为s1∶s2=11∶5,若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a=1m/s2,则()A.物体运动的时间可能大于10sB.若物体在最初5s内通过的路程与最后5s内通过的路程之差为s1-s2=15mC.物体运动的时间为8sD.物体的初速度为10m/s【参考答案】B【点评】对于题述只给出最初一段时间内的位移和最末一段时间内的位移,一定要周密考虑到这两段时间可能重叠。
【举一反三】在解决末速度为零的匀减速直线运动问题时我们可以把它看作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利用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规律分析解决。
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在通过连续相邻相等的位移所用的时间之比为1∶(-1)∶.(-)∶···∶.(-)。
对于末速度为零的匀减速直线运动,在通过连续相邻相等的位移所用的时间之比为.(-) ···∶.(-) ∶(-1)∶1。
232n1n-n1n-3 227.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经4 s后停止,若在第1 s内的位移是14 m,则最后1 s内的位移是( )A.3.5 mB.2 mC.1 mD.0【参考答案】B8.20xx年3月29日,中国女子冰壶队首次夺得世界冠军,如图所示,一冰壶以速度v垂直进入三个矩形区域做匀减速运动,且刚要离开第三个矩形区域时速度恰好为零,则冰壶依次进入每个矩形区域时的速度之比和穿过每个矩形区域所用的时间之比分别是()A.v1∶v2∶v3=3∶2∶1B.v1∶v2∶v3=1∶∶C.t1∶t2∶t3=1∶∶D.t1∶t2∶t3=(-)∶(-1)∶12323322【参考答案】D【名师解析】冰壶通过三个矩形区域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且刚要离开第三个矩形区域时速度恰好为零,可逆向思维为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设每个矩形的宽为l,由速度公式,v3=,v2=,v1=,所以速度之比为v1∶v2∶v3=∶∶1,选项AB错误。
由位移公式,l=at32,解得t3=;由 2l=a(t2+t3)2,解得t 2+ t3 =;由3l=a(t1+ t2+t3) 2,解得t 1+ t2+t3=;则:t1∶t2∶t3=(-)∶(-1)∶1,选项D正确C错误。
2al22a l⨯23a l⨯32122la1222la1232la3229.一辆列车由等长的车厢连接而成,车厢间的间隙忽略不计。
一人站在站台上与第一节车厢的最前端相齐。
列车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第一节车厢经过他的时间为2 s,从第5节至第16节车厢通过他的时间为( )A.4 sB.5 sC. sD.6 s【参考答案】A【名师解析】利用研究对象转换法,把多节车厢的运动转换为一个人的运动。
根据t1∶t2∶t3∶…∶tn=1∶(-1)∶(-)∶…∶(-)得===,所以,所求时间t=4 s,故选项A正确。
6.高铁专家正设想一种“遇站不停式匀速循环运行”列车,如襄阳→随州→武汉→仙桃→潜江→荆州→荆门→襄阳,构成7站铁路圈,建两条靠近的铁路环线。
列车A以恒定速率以360km/h运行在一条铁路上,另一条铁路上有“伴驳列车”B,如某乘客甲想从襄阳站上车到潜江站,先在襄阳站登上B车,当A车快到襄阳站且距襄阳站路程为s 处时,B车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运动,当速度达到360km/h时恰好遇到A车,两车连锁并打开乘客双向通道,A、B列车交换部分乘客,并连体运动一段时间再解锁分离,B车匀减速运动后停在随州站并卸客,A 车上的乘客甲可以中途不停站直达潜江站。
则A.无论B车匀加速的加速度值为多少,s是相同的B.该乘客节约了五个站的减速、停车、提速时间C.若B车匀加速的时间为1min,则s为4kmD.若B车匀减速的加速度大小为5m/s2,则当B车停下时A车已距随州站路程为1km【参考答案】D二.计算题1.如图所示,一次冰壶以速度v垂直进入四个宽度为L的矩形区域沿虚线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且刚要离开第四个矩形区域边缘的E 点时速度恰好为零,冰壶通过前三个矩形的时间为t,试通过所学知识计算冰壶通过第四个矩形区域所需要的时间。
【名师解析】冰壶通过四个矩形区域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且刚要离开第四个矩形区域时速度恰好为零,可逆向思维为从E点向左的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设冰壶通过第四个矩形区域所需要的时间为t4,由E到A,有4l=a(t+t4)2,12由E到D,有l=at42,12联立解得:t4=t。
2.一辆公交车从甲站以a1=1m/s2 的加速度匀加速出站,当其速度达到v1=50m/s时开始匀速行驶,临近乙站时司机又以a2=1m/s2 的加速度刹车,公交车恰好停靠在乙站。
某次发车时,公交车因故晚出发了t0=180s ,公交车以相同的加速度出站,出站后当其速度达到v2=60m/s 时开始匀速行驶,临近乙站时仍以相同的加速度刹车结果也恰好停在乙站,并且正点到达。
则甲、乙两站间的距离是多少?【名师解析】由于加速时加速度和减速时加速度大小相等,则加速时间和减速时间相等,加速位移和减速位移相等。
设准时出站时,匀速行驶时间为t1 ,加速运动时间为t1’,由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可得:t1’= v1/a=50s(2分)x=2×at1’2+v1t1(2分)12因故晚出发时,设匀速行驶时间为t2,加速运动时间为t2’,由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可得:t2’= v2/a=60s(2分)x=2×at2’2+v2t2(2分)12根据题述,两次均正点到达,则 2 t1’+t1=2 t2’+t2+ t0(2分)联立解得A 、B 两站间的距离x=57km (2分)3.一辆汽车从静止开始匀加速开出,然后保持匀速运动,最后匀减速运动,直到停止,下表给出了不同时刻汽车的速度:时刻/s 1.0 2.0 3.0 5.07.09.510.5 速度/(m·s-1)36912129 3(1)汽车从开出到停止总共经历的时间是多少?(2)汽车通过的总路程是多少?(2)汽车匀加速运动的加速度a1= m/s2=3 m/s2汽车匀加速运动的时间t1= s=4 s汽车匀减速运动的时间t3= s=2 s汽车匀速运动的时间t2=t总-t1-t3=5 s汽车匀速运动的速度为v=12 m/s则汽车总共运动的路程s=t1+vt2+t3= m=96 m 答案(1)11 s (2)96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