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常用电子元器件教案
电子元器件教学课程设计
电子元器件教学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电子元器件的基本概念,包括电阻、电容、电感等常见元器件的特性及作用;2. 使学生了解电子元器件的分类、符号表示及其在电路中的应用;3. 引导学生理解电子元器件参数的含义,如阻值、容值、感值等;4. 帮助学生建立电子元器件的选用原则和方法。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能够正确识别和使用常见电子元器件的能力;2. 使学生具备根据电路需求选择合适的电子元器件并进行简单电路搭建的能力;3. 提高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自主学习了解新型电子元器件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电子元器件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增强探索精神;2. 引导学生树立安全意识,了解电子元器件使用中的注意事项,防止触电等意外事故;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学会在小组讨论中倾听他人意见,共同解决问题。
课程性质:本课程属于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电子元器件的基本知识和应用技能。
学生特点:学生处于初中阶段,具有一定的物理基础,但对电子元器件的了解较少,好奇心强,喜欢动手实践。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电子元器件的知识。
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达到课程目标。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具备一定的电子元器件知识,为后续深入学习电子技术打下基础。
二、教学内容1. 电子元器件基本概念- 电阻、电容、电感的定义及特性- 常见电子元器件的符号表示2. 电子元器件的分类及作用- 按功能分类:被动元器件、主动元器件- 各类元器件在电路中的作用3. 电子元器件参数及其含义- 电阻的阻值、精度、功率等参数- 电容的容值、耐压、介质等参数- 电感的感值、品质因数等参数4. 电子元器件选用原则及方法- 根据电路需求选择合适的元器件- 考虑元器件的参数、性能、成本等因素5. 常见电子元器件的应用- 简单电路搭建:串联电路、并联电路等- 实际应用案例分析:收音机、照明电路等6. 电子元器件安全使用注意事项- 防止触电、短路等意外事故- 安全操作规范及紧急处理方法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1-2课时:电子元器件基本概念、分类及作用第3-4课时:电子元器件参数及其含义、选用原则及方法第5-6课时:常见电子元器件的应用、安全使用注意事项教材章节:第1章 电子元器件概述第2章 电阻、电容、电感及其应用三、教学方法本课程将采用以下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1. 讲授法:- 对于电子元器件的基本概念、分类、参数及其含义等理论知识点,采用讲授法进行教学,为学生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
常用电子元器件电子教案
常用电子元器件电子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常用的电子元器件,包括电阻、电容、电感、二极管、三极管等。
2. 使学生掌握电子元器件的基本特性和使用方法。
3.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能够正确安装和检测电子元器件。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节:电阻教学内容:电阻的种类、命名规则、主要特性、阻值检测方法。
2. 第二节:电容教学内容:电容的种类、命名规则、主要特性、容值检测方法。
3. 第三节:电感教学内容:电感的种类、命名规则、主要特性、感值检测方法。
4. 第四节:二极管教学内容:二极管的种类、结构、主要特性、正向和反向电阻检测方法。
5. 第五节:三极管教学内容:三极管的种类、结构、主要特性、放大作用及检测方法。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电子元器件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巧。
2. 采用演示法,展示电子元器件的实际操作和检测过程。
3. 采用实践法,让学生动手操作,加深对电子元器件的理解。
四、教学准备1. 准备电子元器件实物,如电阻、电容、电感、二极管、三极管等。
2. 准备检测仪器,如万用表、示波器等。
3. 准备实验器材,如电路板、导线、焊锡等。
五、教学评价1. 课后作业:让学生绘制电子元器件的符号和简单电路图。
2.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电子元器件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3. 实践操作:评估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正确使用电子元器件的能力。
六、教学内容6. 第六节:场效应晶体管(MOSFET)教学内容:场效应晶体管的种类(N沟道、P沟道)、结构、主要特性、导通和截止条件及检测方法。
7. 第七节:晶闸管教学内容:晶闸管的种类(单向晶闸管、双向晶闸管)、结构、主要特性、触发和关闭条件及检测方法。
8. 第八节:光电器件教学内容:光电器件的种类(光敏电阻、光敏三极管)、结构、主要特性及应用。
9. 第九节:Integrated Circuits(集成电路)教学内容:集成电路的种类、结构、主要特性和应用,以及如何阅读集成电路的封装和引脚识别。
常用元器件的识别与检测[修改教案
常用元器件的识别与检测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识别和了解常用的电子元器件,包括电阻、电容、电感、二极管、三极管等。
2. 学生能够掌握这些元器件的检测方法和使用注意事项。
3. 学生能够通过实践操作,提高对元器件的识别和检测能力。
教学重点:1. 常用电子元器件的识别。
2. 常用电子元器件的检测方法。
教学难点:1. 元器件检测方法的掌握。
2. 元器件使用注意事项的理解。
教学准备:1. 电子元器件样品。
2. 多功能电表。
3. 面包板或其他电路实验板。
4. 教学PPT或教案。
教学过程:第一章:电阻的识别与检测1.1 教学内容:1. 电阻的种类、符号、单位、作用。
2. 电阻的识别方法。
3. 电阻的检测方法。
1.2 教学活动:1. 介绍电阻的种类、符号、单位、作用。
2. 讲解电阻的识别方法,如查看电阻标签上的参数、使用电表测量等。
3. 演示电阻的检测方法,如使用电表测量电阻值、判断电阻的好坏等。
4. 学生实践操作,识别和检测电阻。
第二章:电容的识别与检测2.1 教学内容:1. 电容的种类、符号、单位、作用。
2. 电容的识别方法。
3. 电容的检测方法。
2.2 教学活动:1. 介绍电容的种类、符号、单位、作用。
2. 讲解电容的识别方法,如查看电容标签上的参数、使用电表测量等。
3. 演示电容的检测方法,如使用电表测量电容值、判断电容的好坏等。
4. 学生实践操作,识别和检测电容。
第三章:电感的识别与检测3.1 教学内容:1. 电感的种类、符号、单位、作用。
2. 电感的识别方法。
3. 电感的检测方法。
3.2 教学活动:1. 介绍电感的种类、符号、单位、作用。
2. 讲解电感的识别方法,如查看电感标签上的参数、使用电表测量等。
3. 演示电感的检测方法,如使用电表测量电感值、判断电感的好坏等。
4. 学生实践操作,识别和检测电感。
第四章:二极管的识别与检测4.1 教学内容:1. 二极管的种类、符号、作用。
2. 二极管的识别方法。
电子元器件相关课程设计
电子元器件相关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电子元器件的基本概念,如电阻、电容、电感、晶体管等,并了解它们的作用和特性。
2. 使学生能够描述电子元器件在电路中的应用,并理解其工作原理。
3. 引导学生掌握电子元器件的符号表示和识图能力。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能正确使用万用表等工具进行电子元器件的测量和选型。
2. 培养学生具备简单电子电路的设计和搭建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通过小组合作完成课程设计任务。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电子技术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增强学习自信心。
2. 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科学素养,认识到电子元器件在科技发展中的重要性。
3. 引导学生关注电子元器件的环保和可持续发展问题,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电子技术课程,注重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
学生特点:学生为初中年级,对电子技术有一定的基础知识,好奇心强,喜欢动手实践。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和课程性质,采用讲授、实践、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便于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电子元器件基本概念:介绍电阻、电容、电感、晶体管等常见电子元器件的定义、分类及作用。
教材章节:第一章 电子元器件概述2. 电子元器件特性与应用:讲解各种电子元器件的物理特性、电气特性以及在电路中的应用。
教材章节:第二章 电子元器件特性与应用3. 电子元器件符号与识图:教授学生认识电子元器件的符号表示,学会阅读和分析电路图。
教材章节:第三章 电子元器件符号与电路识图4. 电子元器件测量与选型:指导学生使用万用表等工具进行电子元器件的测量,学会根据电路需求进行元器件选型。
教材章节:第四章 电子元器件测量与选型5. 简单电子电路设计与搭建: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并搭建简单的电子电路,如放大器、滤波器等。
电子零件元件认识教案
电子零件元件认识教案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掌握电子零件元件的基本概念和分类,了解各种元件的功能和特点。
2. 能力目标,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操作和实验,掌握电子零件元件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具备基本的电子元件的识别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电子元件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电子技术的热情,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教学重点,电子零件元件的基本概念和分类,各种元件的功能和特点,以及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2. 教学难点,学生对电子元件的识别和理解,以及实际操作中的注意事项和安全问题。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环节。
通过展示一些常见的电子零件元件,引导学生讨论这些元件的用途和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知识讲解。
(1)电子零件元件的概念和分类,介绍电子零件元件是指用于电子设备中的各种部件,包括电阻、电容、电感、二极管、三极管、集成电路等。
根据其功能和特点可以分为被动元件和主动元件。
(2)各种元件的功能和特点,分别介绍各种元件的功能和特点,如电阻的作用是阻碍电流的流动,电容的作用是储存电荷,二极管的作用是只允许电流单向通过等。
(3)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讲解各种元件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包括正确连接方式、防止静电、避免过载等。
3. 实验操作。
让学生进行一些简单的实验操作,如测量电阻值、充放电实验等,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加深对电子元件的理解和记忆。
4. 拓展应用。
让学生观察一些常见的电子设备,找出其中使用了哪些电子零件元件,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加深对电子元件的认识。
5. 总结归纳。
对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进行总结归纳,强调电子零件元件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激发学生对电子技术的兴趣。
四、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电子零件元件有了基本的认识和了解,但是由于时间有限,只能介绍一些基础的知识,对于一些更深入的内容和实际应用还需要学生自己去拓展学习。
同时,在实验操作中要注意安全问题,避免发生意外。
电路元件介绍教案
教案一:电路元件的介绍一、教学目标1.能够了解和掌握电路元件的分类和用途。
2.能够区分常见的电路元件,并能使用工具进行测试。
3.能够掌握元件的阻抗和电学参数的计算方法。
二、教学重点1.电子元件分类和用途。
2.元件测试方法。
3.阻抗和电学参数计算方法。
三、教学方法1.讲解课程内容,重点强调知识点。
2.手把手让学生实验并测试电子元件。
3.提供计算公式,并进行实例演练。
四、教学流程1.电子元件分类和用途。
将常见的电子元件分为以下几类:(1)电阻器:用于阻断电流或改变电路电流的大小。
(2)电容器:用于存储电荷或改变电路的频率响应。
(3)电感器:用于储存能量或调整电路中的电流。
(4)二极管:用于将电流流向一个方向。
(5)三极管:用于放大和控制电流。
(6)集成电路:将多个电子元件封装在一个芯片中并播放特定的功能。
2.元件测试方法。
(1)测试电阻器:将万用表的表笔连接到电阻器的两端,观察表上的读数即为电阻器的电阻值。
(2)测试电容器:将万用表的表笔连接到电容器的两端,并调整万用表的测试模式,观察表上的读数即为电容器的电容值。
(3)测试电感器:将万用表的表笔连接到电感器的两端,并调整万用表的测试模式,观察表上的读数即为电感器的感应值。
(4)测试二极管:将万用表的表笔连接到二极管的两个引脚上,并观察表上的读数,如果导通,则表上的读数为0,否则为无穷大。
(5)测试三极管:将万用表的表笔分别连接到三极管的三个引脚上,并观察表上的读数,如果单向导通,则为NPN三极管,反之则为PNP三极管。
(6)测试集成电路:将集成电路连接到测试仪器上,并观察其输出结果是否符合预期。
3.阻抗和电学参数计算方法。
电容的阻抗:Zc=1/(2πfc)其中,Zc为电容的阻抗,f为电路中的频率,c为电容的电容值。
电感的阻抗:ZL=2πfL其中,ZL为电感的阻抗,f为电路中的频率,L为电感的电感值。
电阻的阻抗:Zr=R其中,Zr为电阻的阻抗,R为电阻的电阻值。
电子元器件教案
电子元器件教案教案标题:电子元器件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电子元器件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 掌握电子元器件的特性和功能。
3. 学习电子元器件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4. 培养学生对电子元器件的兴趣和实践能力。
教学内容:1. 电子元器件的基本概念和分类:a. 介绍电子元器件的定义和作用。
b. 分类介绍主要的电子元器件,如电阻、电容、电感、二极管、晶体管等。
2. 电子元器件的特性和功能:a. 解释电子元器件的特性,如电阻值、容量、频率响应等。
b. 阐述电子元器件的功能,如放大、开关、滤波等。
3. 电子元器件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a. 介绍电子元器件的符号表示和引脚功能。
b. 讲解电子元器件的安装方法和连接技巧。
c. 强调使用电子元器件时的注意事项,如静电防护、正确焊接等。
4. 实践活动:a. 设计简单的电子电路并使用电子元器件进行搭建。
b. 进行实验验证电子元器件的特性和功能。
c. 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结果并总结经验。
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介绍电子元器件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引发学生对电子元器件的兴趣。
步骤二:知识讲解详细介绍电子元器件的基本概念、分类、特性和功能,结合实例进行讲解。
步骤三:示范演示展示电子元器件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演示正确的安装和连接过程。
步骤四:实践活动让学生自行设计简单的电子电路,并使用电子元器件进行搭建。
鼓励学生进行实验验证和结果分析。
步骤五:总结回顾与学生一起总结电子元器件的重要概念和使用技巧,回顾实践活动的结果和经验。
步骤六:拓展延伸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电子元器件的应用领域和发展趋势,鼓励他们进行更多的实践和创新。
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
2. 实践活动成果:评估学生设计和搭建电子电路的准确性和完成度。
3. 问题解答:提问学生关于电子元器件的问题,评估他们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教学资源:1. 电子元器件的实物样品和模型。
2. 多媒体投影仪和电子白板。
第一章 常用电子元器件教案
第一章常用电子元器件电子电路是由电子元器件组成的。
常用的是电阻器、电容器、电。
感器和各种半导体器件(如二极管、三极管、场效应管、集成电路等)为了正确地选择和使用这些电子元器件,就必须对它们的性能、结构与规格有一定的了解。
1.1 电阻器电阻器分为固定电阻器和可变电阻器电位器。
一. 固定电阻器:常简称为电阻1.电路符号: R2. 几种常用电阻器 A. 碳膜电阻:RT最常用,价格便宜,一般为绿、蓝色 B. 金属膜电阻:RJ性能好,价格高,一般为红色 C. 线绕电阻:RX 低频,大功率 D.片式电阻:用于表面贴装,发展很快 E. 电阻排:用于数字电路 3. 主要参数 A.标称阻值:电阻器上标记的阻值,一般按 E6 E12 E24 系列标记 n 标称系列电阻器标称阻值(可乘以 10 ) E6 1.0 1.5 2.2 3.3 4.7 6.8 E12 1.0 1.2 1.5 1.8 2.2 2.7 3.3 3.9 4.7 5.6 6.8 8.2 E6 E12 1.0 1.1 1.2 1.3 1.5 1.6 1.8 2.0 2.2 2.4 2.7 3.0 E24 3.3 3.6 3.9 4.3 4.7 5.1 5.6 6.2 6.8 7.5 8.2 9.1 B. 额定功率:有可稳定工作的最大功率。
1/20W 1/8W 1/4W 1/2W… C. 允许误差:见下页表 4.电阻器的色标法:体积较大的电阻器的主要参数一般用文字标印,体积较小的电阻器一般用色标法:用不同颜色的色环标注 5.其标称阻值和误差。
颜色银金黑棕红橙黄绿蓝紫灰白无有效 0 1 2 3 4 5 6 7 8 9数字乘 10 -2 10 -1 10 0 10 1 10 2 10 3 10 4 10 5 10 6 10 7 10 8 10 9 数允许 ± ± ±1 ±2 ± ± ± 50 ±误差 10 5 0.5 0.2 0.1 -20 20色环电阻有三环、四环、五环等;五环电阻的前 3 环是有效数字,然后是乘数,最后是允许误差,多为 1(棕)。
常用电子元器件电子教案
常用电子元器件电子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常用电子元器件的分类及功能。
2. 掌握电阻、电容、电感、二极管、三极管等基本电子元器件的识别和使用方法。
3. 能够分析简单电子电路,并运用常用电子元器件进行电子制作。
二、教学内容1. 电子元器件的分类及作用被动元件:电阻、电容、电感主动元件:二极管、三极管、晶体管2. 电阻认识电阻的符号、单位(欧姆、千欧、兆欧)了解电阻的种类(固定电阻、可变电阻、热敏电阻等)学习电阻的测量方法3. 电容认识电容的符号、单位(法拉、微法拉、皮法拉)了解电容的种类(固定电容、可变电容、电解电容等)学习电容的测量方法4. 电感认识电感的符号、单位(亨利、毫亨利、微亨利)了解电感的种类(固定电感、可变电感、线圈等)学习电感的测量方法5. 二极管认识二极管的符号、结构及特性了解二极管的分类(整流二极管、检波二极管、稳压二极管等)学习二极管的测量方法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电子元器件的分类、作用、特性及测量方法。
2. 采用演示法,展示常用电子元器件的实物,让学生直观地认识元器件。
3. 采用实践法,让学生动手操作,测量实际电子元器件,加深对元器件的理解。
四、教学准备1. 电子元器件实物样品:电阻、电容、电感、二极管、三极管等。
2. 多媒体教学设备:电脑、投影仪等。
3. 测量工具:万用表、示波器等。
五、教学步骤1. 讲解电子元器件的分类及作用,展示实物样品。
2. 讲解电阻的识别方法及测量方法,学生动手操作。
3. 讲解电容的识别方法及测量方法,学生动手操作。
4. 讲解电感的识别方法及测量方法,学生动手操作。
5. 讲解二极管的识别方法及测量方法,学生动手操作。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动手实践,增强对电子元器件的识别和测量能力的培养。
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电子元器件在实际电路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六、教学内容6. 三极管认识三极管的符号、结构及特性了解三极管的分类(NPN型、PNP型等)学习三极管的测量方法7. 常用传感器认识常见传感器的种类(温度传感器、光敏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等)了解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及应用领域学习传感器的连接和简单编程8. 集成电路认识集成电路的符号、分类及特点了解常用集成电路(运算放大器、比较器、定时器等)学习集成电路的识别和应用9. 电源电路了解电源电路的组成、工作原理及分类学习直流稳压电源、开关电源的设计及应用掌握电源电路的检测和故障排查方法10. 电子制作实例学习简单电子制作项目(如收音机、充电器等)的原理图设计了解电子制作的步骤、工艺及注意事项动手实践,完成一个简单的电子制作项目七、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三极管、传感器、集成电路、电源电路及电子制作实例的相关知识。
电子元件课程设计
电子元件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并掌握基本的电子元件类型,如电阻、电容、电感及其功能。
2. 学生能够描述不同电子元件在电路中的作用和相互关系。
3. 学生能够记住并解释电子元件的常见符号及其在电路图中的表示。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电子元件正确搭建简单的电路。
2. 学生能够使用测试仪器对电子元件进行基本的测量和测试。
3.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设计并展示一个具有特定功能的电子电路。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够培养对电子学的兴趣,认识到电子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2. 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
3. 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学会相互尊重,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为实践性强的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的结合,旨在帮助学生建立扎实的电子元件知识基础,并培养动手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学生特点分析:考虑到学生处于初中年级,他们对电子元件有一定的好奇心,但相关知识水平有限。
因此,课程设计需兼顾趣味性和基础性,以激发学习兴趣,同时确保知识能够被学生有效吸收。
教学要求:1. 教学内容要与课本紧密结合,难度适中,确保学生能够掌握必要的理论知识。
2. 教学过程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培养创新能力。
3. 教学评价应多元化,注重过程性评价,以观察学生在动手实践中的表现和学习成果。
二、教学内容1. 电子元件的基本概念与分类- 介绍电子元件的定义、功能及分类。
- 教材章节:第一章第一节。
2. 常见电子元件的原理与符号- 详细讲解电阻、电容、电感等常见电子元件的工作原理、特性及符号表示。
- 教材章节:第一章第二、三节。
3. 电子元件的测量与选用- 介绍电子元件的测量方法及选用原则。
- 教材章节:第一章第四节。
4. 简单电路的设计与搭建- 指导学生使用电子元件搭建具有特定功能的电路。
- 教材章节:第二章第一节。
5. 电子元件的实际应用案例分析- 分析生活中常见的电子元件应用案例,让学生了解电子元件在实际电路中的应用。
常用电子元器件的认识与焊接教案
常用电子元器件的认识与焊接教案第一章:电子元器件概述教学目标:1. 了解电子元器件的分类及基本功能。
2. 掌握常用电子元器件的识别与简单工作原理。
教学内容:1. 电子元器件的分类:被动元件、主动元件、半导体元件等。
2. 常用电子元器件:电阻、电容、电感、二极管、三极管、晶闸管等。
3. 电子元器件的参数及表示方法。
教学活动:1. 讲解电子元器件的分类及基本功能。
2. 展示并讲解常用电子元器件的实物及电路符号。
3. 介绍电子元器件的参数及其表示方法。
第二章:电阻的认识与焊接教学目标:1. 掌握电阻的识别及主要参数。
2. 学会电阻的焊接方法。
教学内容:1. 电阻的种类:固定电阻、可调电阻、热敏电阻等。
2. 电阻的主要参数:阻值、误差、温度系数等。
3. 电阻的焊接方法:手工焊接、烙铁焊接等。
教学活动:1. 讲解电阻的种类及主要参数。
2. 展示并讲解电阻的焊接方法。
3. 学生分组实践,进行电阻的焊接操作。
第三章:电容的认识与焊接教学目标:1. 掌握电容的识别及主要参数。
2. 学会电容的焊接方法。
教学内容:1. 电容的种类:固定电容、可调电容、电解电容等。
2. 电容的主要参数:容量、误差、温度系数等。
3. 电容的焊接方法:手工焊接、烙铁焊接等。
教学活动:1. 讲解电容的种类及主要参数。
2. 展示并讲解电容的焊接方法。
3. 学生分组实践,进行电容的焊接操作。
第四章:电感的认识与焊接教学目标:1. 掌握电感的识别及主要参数。
2. 学会电感的焊接方法。
教学内容:1. 电感的种类:固定电感、可调电感、线圈等。
2. 电感的主要参数:感抗、误差、温度系数等。
3. 电感的焊接方法:手工焊接、烙铁焊接等。
教学活动:1. 讲解电感的种类及主要参数。
2. 展示并讲解电感的焊接方法。
3. 学生分组实践,进行电感的焊接操作。
第五章:二极管的认识与焊接教学目标:1. 掌握二极管的识别及主要参数。
2. 学会二极管的焊接方法。
教学内容:1. 二极管的种类:整流二极管、稳压二极管、检波二极管等。
电子元器件教学课程设计
电子元器件教学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电子元器件的基本概念,如电阻、电容、电感、晶体管等;2. 使学生了解电子元器件的主要性能参数,如阻值、容值、感值、放大倍数等;3. 让学生了解电子元器件在电路中的应用,并能分析其在电路中的作用;4. 让学生掌握电子元器件的检测方法,能正确使用测试仪器进行检测。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能正确选用电子元器件,并具备一定的电路搭建能力;2.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 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能在小组讨论中发表自己的观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激发学生对电子技术的兴趣,培养其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2. 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实验操作习惯;3.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使其在电子元器件的使用过程中注意资源的节约和环保。
课程性质:本课程属于电子技术基础课程,以实践操作为主,理论联系实际。
学生特点:学生为初中生,具有一定的物理知识和动手能力,对电子技术有一定的好奇心。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实践操作,以激发兴趣和培养技能为主,同时关注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便于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电子元器件的基本概念:- 电阻、电容、电感的定义及特性;- 晶体管、集成电路的分类及原理。
2. 电子元器件的主要性能参数:- 阻值、容值、感值的测量与计算;- 晶体管的放大倍数、开关特性等参数。
3. 电子元器件的应用:- 分析电阻、电容、电感在电路中的作用;- 晶体管、集成电路在放大和开关电路中的应用。
4. 电子元器件的检测方法:- 使用万用表、示波器等测试仪器进行检测;- 识别元器件的符号和封装。
5. 教学内容的安排和进度:- 第一章节:电子元器件的基本概念(2课时);- 第二节点:电子元器件的主要性能参数(2课时);- 第三章节:电子元器件的应用(2课时);- 第四章节:电子元器件的检测方法(2课时)。
电子元器件和焊接技术教案
电子元器件和焊接技术第一节常用电子元器件的识别教学目的:识别各种常用的电子元器件,熟悉他们的名称、符号、规格和用途。
学会用基本的检测方法判断元器件的质量好坏。
教学重点:各种常用的电子元器件,熟悉他们的名称、符号、规格和用途。
教学目的:各种常用的电子元器件的测试方法。
教学过程:一、常用电子元器件导入:电子电路是由电子元器件组成的。
常用的电子元器件:电阻器、电容器、电感器、半导体器件、电声器件、光电器件及各种传感器等。
本章将介绍这些元器件的特性、种类、命名方法、主要技术指标、引脚的识别和测量方法。
1、电阻器什么叫电阻?它的性质是对电流有阻碍作用,并且对直流电和低频交流电的阻碍相同,在电路中常用于控制电流和电压的大小以及实现阻抗匹配等。
电阻器和电位器根据国家标准的规定,电阻器及电位器的型号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主称,用字母表示,“R”表示电阻器,“W”表示电位器;第二部分表示电阻器主要材料,一般用一个字母表示;第三部分表示电阻器的主要特征,一般用一个数字或一个字母表示;第四部分表示序号,一般用数字表示,以区别该电阻器的外形尺寸及性能指标等。
二、电阻器的检测方法与经验:1 固定电阻器的检测。
A 将两表笔(不分正负)分别与电阻的两端引脚相接即可测出实际电阻值。
为了提高测量精度,应根据被测电阻标称值的大小来选择量程。
由于欧姆挡刻度的非线性关系,它的中间一段分度较为精细,因此应使指针指示值尽可能落到刻度的中段位置,即全刻度起始的20%~80%弧度范围内,以使测量更准确。
根据电阻误差等级不同。
读数与标称阻值之间分别允许有±5%、±10%或±20%的误差。
如不相符,超出误差范围,则说明该电阻值变值了。
B 注意:测试时,特别是在测几十kΩ以上阻值的电阻时,手不要触及表笔和电阻的导电部分;被检测的电阻从电路中焊下来,至少要焊开一个头,以免电路中的其他元件对测试产生影响,造成测量误差;色环电阻的阻值虽然能以色环标志来确定,但在使用时最好还是用万用表测试一下其实际阻值。
常用电子元器件电子教案
常用电子元器件电子教案第一章:绪论1.1 课程简介1.2 学习目标1.3 教学方法1.4 电子元器件在电子技术中的应用第二章:电阻2.1 电阻的定义与分类2.2 电阻的符号与参数2.3 电阻的测量2.4 常见电阻故障及排除方法第三章:电容3.1 电容的定义与分类3.2 电容的符号与参数3.3 电容的测量3.4 常见电容故障及排除方法第四章:电感4.1 电感的定义与分类4.2 电感的符号与参数4.3 电感的测量4.4 常见电感故障及排除方法第五章:二极管5.1 二极管的定义与结构5.2 二极管的符号与参数5.3 二极管的测量5.4 常见二极管故障及排除方法第六章:晶体管6.1 晶体管的定义与结构6.2 晶体管的符号与参数6.3 晶体管的测量6.4 常见晶体管故障及排除方法第七章:集成电路7.1 集成电路的定义与分类7.2 集成电路的符号与参数7.3 集成电路的测量7.4 常见集成电路故障及排除方法第八章:开关元件8.1 开关元件的定义与分类8.2 开关元件的符号与参数8.3 开关元件的测量8.4 常见开关元件故障及排除方法第九章:传感器9.1 传感器的定义与分类9.2 传感器的符号与参数9.3 传感器的测量9.4 常见传感器故障及排除方法第十章:电源元件10.1 电源元件的定义与分类10.2 电源元件的符号与参数10.3 电源元件的测量10.4 常见电源元件故障及排除方法重点和难点解析一、绪论补充说明:本章节通过介绍电子元器件在电子技术中的应用,使学生能够理解电子元器件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电阻补充说明:电阻是电子电路中常见的元件,了解电阻的定义、分类、符号与参数以及电阻的测量方法对于理解电子电路至关重要。
三、电容补充说明:电容在电子电路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掌握电容的定义、分类、符号与参数以及电容的测量方法对于分析电子电路具有重要作用。
四、电感补充说明:电感是电子电路中的重要元件,了解电感的定义、分类、符号与参数以及电感的测量方法对于分析电子电路至关重要。
常用电子元器件电子教案
常用电子元器件(教案)李鸿征2007-12-28教学时数:54h适用专业:高职高专电子信息类第1章 电阻器(7h )① 教学内容和手段:固定电阻器、敏感电阻器、电位器、微调电阻器。
通过多媒体展示或实物展示让学生了解实际器件的外形、结构,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② 教学目的和要求:本章让学生了解固定电阻器、敏感电阻器、电位器和微调电阻器的分类和型号命名方法等基本知识;掌握常用电阻器的识别、主要参数、检测方法和典型应用③ 教学重点和难点:色环电阻识别、电阻器的检测与使用④ 课后作业:2,4,7⑤ 教学提示:电阻器是电子线路中最常用的电子器件,在实际使用中可以进行串并联和混联以满足不同电路的阻值要求。
而有些电路则有电压、电流、功率、温度、允许误差、结构功能等具体要求1.1 固定电阻器1.1.1固定电阻器的种类和型号命名(多媒体或实物展示,让学生了解即可)1.1.2固定电阻器的主要参数(这一部分让学生重点掌握)1. 标称阻值――电阻器上标注的阻值。
电阻器的标称阻值有E24系列和E12系列。
2. 额定功率――在一定条件下(如规定的温升),电阻器在直流或交流电路中长期工作时所能承受的最大功率。
电阻器的额定标称功率通常分为1/16W 、1/8W 、1/4W 、1/2W 、1W 、2W 、3W 、4W 、5W 、10W 等,其中1/8W 和1/4W 的电阻器较为常用。
3. 允许误差――电阻器误差允许的范围。
普通电阻器的允许误差为±5%、±10%、±20%。
如E24系列电阻器的允许误差为序号(用数字表示) 分类(用数字、字母表示) 材料(用数字表示) 主称(用字母R 或RP 表示)±5%,E12系列电阻器的允许误差为±10%。
高精度电阻器的允许误差为±1%、±0.5%。
1.1.3 固定电阻器的标识(这一部分让学生重点掌握)1. 直标法,如(1.5±5%)KΩ;2. 文字符号法如3R3K,表示(3.3±10%)Ω;3. 色标法,色环电阻,如普通电阻棕、绿、红、银表示阻值是15×100Ω即1.5 KΩ,误差为±10%的电阻1.1.4 常用的固定电阻器(这一部分让学生了解即可)1. 碳膜电阻器;2. 金属膜电阻器;3. 氧化膜电阻器;4. 合成膜电阻器;5. 化学沉积膜电阻器;6. 有机实心电阻器;7. 无机实心电阻器;8. 金属玻璃釉电阻器;9. 绕线电阻器;10. 排电阻器(这一部分让学生重点掌握,为单片机等应用奠定基础)1.1.5 熔断电阻器1. 可恢复式熔断电阻器2. 一次性熔断电阻器:(1)绕线式熔断电阻器;(2)膜式熔断电阻器1.1.6 电阻器的检测和使用1. 电阻器的检测2. 电阻器的选用:(1)固定电阻器的选用;(2)熔断电阻器的选用1.2敏感电阻器1.2.1 热敏电阻器(MZ或MF)热敏电阻器的电路符号:“RT”或“R”1. 热敏电阻器的种类(这一部分让学生了解即可)(1)按结构及形状分:园片形(片状)、圆柱形(柱形)、圆圈形(垫圈状)等(2)按对温度变化的灵敏度分:高灵敏度形(突变型)、低灵敏度形(缓变型)(3)按受热方式分:直热式、旁热式(4)按温变特性分:正温度系数(PTC)、负温度系数(NTC)2. 热敏电阻器的型号命名方法3. 热敏电阻器的主要参数:(1)测量功率;(2)材料常数;(3)电阻温度系数;(4)热时间常数;(5)耗散系数;(6)开关温度;(7)最高工作温度;(8)标称电压;(9)工作电流;(10)稳压范围;(11)最大电压;(12)绝缘电阻4. 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器(PTC)(1)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器的结构与特性:阻值与温度变化成正比例关系(2)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器的作用与应用:常温下阻值为几欧姆~几十欧姆,电流超过额定值时,其阻值能在几秒内迅速增大到数百~数千欧姆以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常用电子元器件电子电路是由电子元器件组成的。
常用的是电阻器、电容器、电。
感器和各种半导体器件(如二极管、三极管、场效应管、集成电路等)为了正确地选择和使用这些电子元器件,就必须对它们的性能、结构与规格有一定的了解。
1.1 电阻器电阻器分为固定电阻器和可变电阻器电位器。
一. 固定电阻器:常简称为电阻1.电路符号: R2. 几种常用电阻器 A. 碳膜电阻:RT最常用,价格便宜,一般为绿、蓝色 B. 金属膜电阻:RJ性能好,价格高,一般为红色 C. 线绕电阻:RX 低频,大功率 D.片式电阻:用于表面贴装,发展很快 E. 电阻排:用于数字电路 3. 主要参数 A.标称阻值:电阻器上标记的阻值,一般按 E6 E12 E24 系列标记 n 标称系列电阻器标称阻值(可乘以 10 ) E6 1.0 1.5 2.2 3.3 4.7 6.8 E12 1.0 1.2 1.5 1.8 2.2 2.7 3.3 3.9 4.7 5.6 6.8 8.2 E6 E12 1.0 1.1 1.2 1.3 1.5 1.6 1.8 2.0 2.2 2.4 2.7 3.0 E24 3.3 3.6 3.9 4.3 4.7 5.1 5.6 6.2 6.8 7.5 8.2 9.1 B. 额定功率:有可稳定工作的最大功率。
1/20W 1/8W 1/4W 1/2W… C. 允许误差:见下页表 4.电阻器的色标法:体积较大的电阻器的主要参数一般用文字标印,体积较小的电阻器一般用色标法:用不同颜色的色环标注 5.其标称阻值和误差。
颜色银金黑棕红橙黄绿蓝紫灰白无有效 0 1 2 3 4 5 6 7 8 9数字乘 10 -2 10 -1 10 0 10 1 10 2 10 3 10 4 10 5 10 6 10 7 10 8 10 9 数允许 ± ± ±1 ±2 ± ± ± 50 ±误差 10 5 0.5 0.2 0.1 -20 20色环电阻有三环、四环、五环等;五环电阻的前 3 环是有效数字,然后是乘数,最后是允许误差,多为 1(棕)。
例:棕绿黑红棕 1 5 0x102=15KΩ 误差 1 注意表示误差的色环稍宽。
四环电阻的前 2 环是有效数字,后 2环与五环电阻一样。
三环电阻实际是四环电阻的特例:最后一环为无色,表示误差是 ±20色环电阻的额定功率一般不标注但可从其体积判断用的最多的是 1/8W 和 1/20W。
二. 敏感型电阻器:其电阻对某物理量敏感三.电位器:是带滑动端的可变电阻,因常用来改变电位,故称电位器。
电位器的种类很多,但都有三个引出端:一个滑动端,两个固定端。
其电路符号为:变阻器滑动端的可变电阻是指接成二端的. W1.2电容器一. 电容器的电路符号: 固定电容器有极性的电容器可变电容器半可变电容器微调电容器二. 几类常用电容器 1.陶瓷电容器(包括瓷片电容器):性能较好,便宜 2.云母电容器:性能好,容量小 3. 电解电容器:有极性,容量大,漏电大,便宜 4. 钽电容器:有极性,容量大,性能好,价格高三. 主要参数 1. 标称容量:按国标E24 或 E12 或 E6 系列标记,单位有微法 F,纳法 nF10-9F,皮法pF10-12F又称微微法 2. 误差: 3. 耐压:超过耐压,电容器很可能被击穿损坏四.参数标注 1. 直接标注:将主要参数直接标注在电容器表面,如无单位则为pF。
注意单位左边的数字是整数,右边是小数,如 5n1 表示 5.1nF5100pF。
2.数码表示:用三位数码表示容量,单位是 pF,前两位是有效数字,第三位是零的个数。
如 473 表示 47000pF47nF0.047F。
3. 色标法:与色环电阻的类似。
1.4 电感器一、电感器的分类电感器是根据电磁感应原理制成的器件。
在电子设备中电感器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应用自感作用的电感线圈,另一类是应用互感作用的变压器或互感器。
根据电感器的结构和用途,一般可分类如下:⒈电感线圈可分为:单层线圈、多层线圈、蜂房式线圈、带磁芯线圈和磁芯有间隙的电感器等。
根据电感器的电感量是否可调,分为固定、可变和微调电感器。
⒉变压器可分为:电源变压器、音频输入变压器、音频输出变压器、中频变压器中周等。
电感器在电路中的符号一般有表 6.1.8 中的几种形式。
表6.1.8符号名带抽头的空心线圈铁心电感磁芯电感称电感线圈符号名有滑动接点的带磁芯的带非磁性金属芯可变电感线圈称电感线圈可调电感线圈的电感线圈 1.5 二极管一. 简述:晶体二极管有一个 PN结,具有单向导电性:正向导通,反向截止。
二. 分类: 1.按材料分:硅二极管、锗二极管、砷化镓二极管… 2.按用途分:整流二极管、检波二极管、发光二极管、光电二极管、稳压二极管、变容二极管……三. 二极管的电路符号:普通二极管发光二极管光电二极管变容二极管稳压二极管 I U四. 二极管的伏安特性: I E 反向击穿电压UBR 导通压降: 硅管0.60.7V 锗管0.20.3V。
U 死区电压反向漏电流硅管0.5V(很小,A级)锗管0.2V。
从图中可看出二极管是非线性元件,其正常工作时的导通电压:锗管0.2-0.3V,硅管 0.7V 左右,砷化镓发光管>1.4V这是常用的整流二极管1N4001:这是数字电路中常用的 1N4148:这是发光二极管: 1.6三极管一.简述:晶体二极管有两个 PN 结,具有电流放大作用。
二.三极管的组成与电路符号:晶体三极管按两个 PN 结的组合分为 NPN 管和 PNP 管。
c 集电极 c c c c集电结 P N 集电区 b b b b b N b P 基区 P N 发射区发射结 e e e 发射极 e e a b (a)NPN 型(b)PNP 型三. 分类:除可分为 NPN 管和 PNP管外,还有多种分类法,例如: 1. 按半导体材料分:硅管、锗管 2.按工作频率分:低频管、高频管、超高频管微波管 3.按功率分:小功率管、大功率管三. 共发射极电流放大系数β: β △IC/ △IB IC β IC/ IBIB C R B UCE E RB US USB集成电路集成电路是一种采用特殊工艺,将晶体管、电阻、电容等元件集成在硅基片上而形成的具有一定功能的器件,英文为缩写为IC,也俗称芯片。
集成电路是六十年代出现的,当时只集成了十几个元器件。
后来集成度越来越高,也有了今天的 P-III。
集成电路根据不同的功能用途分为模拟和数字两大派别,而具体功能更是数不胜数,其应用遍及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
集成电路根据内部的集成度分为大规模中规模小规模三类。
其封装又有许多形式。
“双列直插”和“单列直插”的最为常见。
消费类电子产品中用软封装的 IC,精密产品中用贴片封装的 IC 等。
对于 CMOS 型IC,特别要注意防止静电击穿 IC,最好也不要用未接地的电烙铁焊接。
使用 IC也要注意其参数,如工作电压,散热等。
数字 IC 多用+5V 的工作电压,模拟 IC 工作电压各异。
集成电路有各种型号,其命名也有一定规律。
一般是由前缀、数字编号、后缀组成。
前缀表示集成电路的生产厂家及类别,后缀一般用来表示集成电路的封装形式、版本代号等。
常用的集成电路如小功率音频放大器LM386就因为后缀不同而有许多种。
LM386N 是美国国家半导体公司的产品,LM 代表线性电路,N 代表塑料双列直插。
这里有各大 IC生产公司的商标及其器件型号前缀。
集成电路型号众多,随着技术的发展,又有更多的功能更强、集成度更高的集成电路涌现,为电子产品的生产制作带来了方便。
在设计制作时,若没有专用的集成电路可以应用,就应该尽量选用应用广泛的通用集成电路,同时考虑集成电路的价格和制作的复杂度。
在电子制作中,如有许多常用的集成电路,NE555(时基电路)、LM324(四个集成的运算放大器)、TDA2822(双声道小功率放大器)、KD9300(单曲音乐集成电路)、LM317(三端可调稳压器)等。
为了您的方便使用,Bitbaby以后将在网站上建立一个集成电路数据库,您可以通过 WEB查询获得各种集成电路的参数及常用集成电路的典型应用。
敬请期待……这里有些集成电路的样子:标准的双列直插集成电路:标准的单列直插集成电路:软包封集成电路:功率类集成电路: 1.7 数字万用表万用表用途广、体积小、价格低,是最常用的测量仪表。
分为模拟机械指针式万用表和数字万用表。
数字万用表具有精度高,体积小,功能强,显示直观等优点,随着数字万用表价格的降低,模拟万用表已面临被淘汰。
最常见的是三位半数字万用表,其最高位只有不显示表示 0和显示1,其它各位可显示09,故称三位半。
数字万用表一般可测量交直流电压、交直流电流、电阻、电容、二极管、三极管等。
下面重点介绍数字万用表的使用方法:1.直流电压与交流电压测量:(1)黑表笔插入 COM 插孔,红表笔插入 V/插孔。
(2)将功能开关置于直流 DCV 或交流ACV量程范围,将测试笔并接到待测电源或负载上。
注意:a.未知被测电压范围时,将功能开关置于最大量程并根据需用逐渐下降。
b.如果只在左边显示“1”表示过量程,需将功能开关置于更高量程。
c.不要测高于 1000V 直流电压或高于 700V 交流电压。
d.测直流电压时,无负号表示红表笔接的是正极,有负号则相反。
2.直流电流与交流电流测量:(1)将黑表笔插入 COM 插孔,当测量最大值为 200mA电流时,红表笔插入 mA 插孔,当测量 200mA20A 的电流时,红表笔插入 20A插孔。
(2)开关置于 DCA--或ACA量程,并将表笔串联接入待测电路。
注意:a.如果不知道被测电流范围,将功能开关置于最大量程并逐渐下降。
b.如果只显示“1”表示过量程,需将功能开关置于更高量程,过载将会烧坏保险丝。
c.强调:测电流时一定要将表笔串联接入待测电路,否则可能损坏万用表或电路元器件。
d.测直流电流时,无负号表示电流由红表笔流向黑表笔,有负号则相反。
3.电阻测量:(1)将黑表笔插入 COM 插孔,红表笔插入 V/插孔。
(注意:红表笔极性为“”。
)(2)将功能开关置于量程,将测试笔跨接到待测电阻上。
注意:a.如果被测电阻值超出所选择量程,将显示“1” ,需选择更大量程。
对于大于1M的电阻,要几秒后读数才能稳定。
b.无输入时,即开路时,显示为“1”c.检测在线电阻时,须确定被测电阻已去电源,同时电容已放完电,方能测量。
d.200 M档短路时有 1M 显示,测量后应从读数中减去1M。
4.电容测试(自动回零)将电容插入电容测试座中。
连接待测电容之前,注意每次转变量程时复零需要时间,漂移读数存在不会影响测试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