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 小学五年级下册心理健康教案(全)
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下册心理健康教案(全)

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下册心理健康教案(全)五年级下册心理健康教案第十一课青春的脚步悄悄来临一、教学目标1、悦纳自己的生理变化,促进生理和心理的协调发展。
2、知道青春期心理卫生常识,学会克服青春期的烦恼,调控好自己的心理冲动。
3、正确认识异性同学之间的情感、交往与友谊,学会用恰当的方式与异性交往。
二、教学重点:悦纳自己的生理变化,促进生理和心理的协调发展。
三、教学难点正确认识异性同学之间的情感、交往与友谊,学会用恰当的方式与异性交往。
四、教学准备课件五、教学过程(一)课前体验1.课前一分钟训练《鼻子耳朵腿》2.学生谈感受。
(二)心情话吧1.师:首先,请同学们认真听一个故事《依依的变化》。
播放录音《意义的变化》2.依依有哪些变化?交流(三)心海导航1.从依依的身体变化来看,她进入了人生的一个重要时期——青春期。
2.出示P67上的青春期的心理卫生常识学生默读3.小结:青春期是青少年生理和心理发生急剧变化的时期,出现一系列明显的生理变化是必然的、正常的;我们应给接受现实,学会欣赏自己。
(四)活动在线活动一:成长记录1、出示成长记录表。
2、学生填写3、与同桌互换成长记录,看看哪些方面相同?哪些方面有差异?再跟同桌交流一下自己的感受,看看你们是否有共鸣?4、全班交流活动二:情境表演1、出示活动内容:情境一:在放学回家的路上,你碰到幼儿园同班的异性同学,你大方地主动打招呼。
情境二:在放学回家的路上,你碰到幼儿园同班的异性同学,你装作没看见,扭头就走。
情境三:玩团体游戏的时候,老师要你和异性同学一组,你很高兴和对方一起努力。
情境四:玩团体游戏的时候,老师要你和异性同学一组,你非常不愿意,要求老师换人。
2、学生选择情境表演。
3、你觉得上面四个情境中,哪些情境的做法更合适?为什么?4、小结:男女同学在性格、兴趣、意志等方面各有特点,互有优势。
彼此之间的正常交往可以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从各方面完善自己,促进个性的全面发展。
五年级下册心理健康教案-《不完美的自己最真实》北师大版

在本次教学过学生们在接纳自我、面对不完美这一方面存在一定的困惑和挑战。以下是我对本次教学的一些反思:
首先,关于教学内容,我尝试将理论与实际案例相结合,让学生从具体情境中体会自我接纳的重要性。这种方法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更容易理解和接受课程内容。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关注学生的兴趣点,将教材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提高教学效果。
(3)人际交往与沟通:在小组互动中,学生可能会遇到沟通不畅、同伴关系紧张等问题。教师需关注这一难点,适时给予指导,如教会学生倾听、尊重他人,以及如何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4)品德培养与社会适应: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品德素养,以及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是本节课的又一个难点。教师可通过故事分享、讨论感悟等方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学会在现实生活中积极面对挑战。
其次,在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到学生们在讨论和分享时,能够积极参与,表达自己的观点。这说明他们在人际交往和沟通方面具备一定的能力。但同时,我也发现部分学生在面对自己的不足时,仍然存在自卑情绪。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关注这部分学生的心理状态,引导他们学会自我激励,逐步提高自信心。
此外,实践活动的设计也是本次教学的一大亮点。学生们在分组讨论和实验操作中,不仅加深了对自我接纳和积极心理暗示的理解,还锻炼了团队合作能力。然而,我也发现部分小组在讨论过程中,存在意见分歧,导致讨论效果不佳。针对这一问题,我将在下一次教学中加强对学生讨论过程的引导,帮助他们更好地开展合作学习。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自我接纳的基本概念。自我接纳是指个体能够真实地面对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接受自己的独特性。它是心理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我们建立自信,更好地适应社会。
五年级下册心理健康教案-4我不生气 |北师大版

五年级下册心理健康教案-4我不生气 | 北师大版1. 题目背景情绪是人们内心活动的反映。
情绪激动对身体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会增加患心脏病、糖尿病等疾病的风险。
因此,提高学生正确应对情绪的能力并帮助其保持心理健康,呼吁愉快生活,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内容之一。
在这个教案中,将会探讨“我不生气”这一主题,旨在帮助学生学会正确控制和管理自己的情绪,以便更好地应对不同的社会情境。
2. 教学目标1.学生能识别自己的情绪变化2.学生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3.学生能够理解不同的情境,增强自我调适的能力3. 教学内容3.1 情境描述当我们遇到与自己期望相悖或者与自己习惯不同的事情时,可能会感到失望或者惊讶,这个时候,我们的情绪很容易变得激动。
这时我们可能会感到很生气。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如何应对“生气”这种情绪。
3.2 控制情绪的方法1.合理地表达情绪,避免过度憋闷和压抑2.通过行为调节情绪,如听音乐、看段子、玩一段时间的游戏等消磨时间以降低情绪激动3.把注意力从生气的事情上分散出去,专注于其他事情,如工作任务等以转移视线4. 教学过程4.1 情境游戏通过情境游戏模拟学生在遇到不同情境下的反应。
1.告知学生将进行情境游戏,并将他们分成小组2.让学生模拟以下情境,并在每个情境之后和他们一起探讨发泄情绪的效果:–家长不让他们看电视或者玩电子游戏–老师批评他们的作业–同学说坏话/ 欺负他们3.在游戏过程中,观察其表现并给予指导4.2 指导课堂讨论让学生在课堂上分享他们对于情境模拟的体验,帮助其认识到生气反应的表现和对自己的学习的影响,并探究如何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应对这些情境。
4.3 个人练习还原生活中负面情境,让学生针对这个情境进行个人练习,通过尝试不同的情绪调控策略来控制自己的情绪。
例如,当一个同学对你说坏话的时候,你会很生气。
请你尝试用诉说感受的方式表达你的不满。
5. 思考提问1.你认为遇到不同的情境时需要控制自己的情绪吗?为什么?2.学习了本节课以后,你现在有哪些更好的方法能够处理生气的情绪?3.在实际生活中,你遇到了哪些情境会让你生气?你有尝试过哪些方法去控制自己的情绪呢?6. 总结心理健康是每个人都非常重要的,学校应该在教育中给予足够地关注和重视。
五年级下册心理健康教案-第三十五课 青春不烦恼|北师大版

心理辅导课教案——青春不烦恼教案一、教学要求在学生了解青春期的生理发育体现出男女的性格特征、心理也发生变化,帮助学生正确面对青春期男女生的交往。
二、教学重点:青春期的生理发育体现出男女的性格特征。
三、教学难点:青春期男女生应如何正确交往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四、教学方法:讲述法、问答法、讨论法五、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15分钟)小游戏:抓手指。
师:刚刚在游戏中,老师发现了一些问题,如果是两个女生或者是两个男生的,老师发现他们都很主动的去参与这个游戏,但是如果是异性的同桌,老师发现他们有点被动的去参与这个游戏。
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原因吗?生答。
伴随着生理发育的同时,我们的心理也在发生变化,有哪些呢?了解青春期心理男生女生的性格性格特征。
师:比如有什么?同桌讨论。
生答。
(二)引入问题:(25分钟)男女同学应该如何交往?师:那么我们长大了就不能男生和女生一起完了吗?下面老师还想跟同学们做一个游戏。
大家玩过夹气球吗?不是把气球夹起来的哦,而是要让两个同学一起配合的,而是背靠背的把气球夹住,注意听清楚,也不是夹爆啊,而是两个人一起把气球从起点运到终点,再接着运回起点。
下面我们就来比一比运气球,看谁速度快。
游戏互动。
夹气球。
(10分钟)规则:夹气球游戏规则:两人共同合作,背对背夹一个气球从出发点跑向终点,再从终点返回出发点;师:哪一组获胜?大家通过刚刚的游戏有什么收获?(15分钟)小组总结经验。
观看漫画思考问题,生讨论。
师:我们在男女生交往中应该注意些什么呢?下面请看漫画,并思考。
生答。
(四)课堂小结(5分钟)师:通过这一节课你知道了什么?生答。
师总结:青春期是人生的一个重要时期,是我们以后的发展的一个基础,所以我们应该认真做好两方面的准备:一是关心自己的健康;二是学会正确面对青春期男女生的交往。
五年级下册心理健康教案-第二十七课 烦恼来了怎么办|北师大版

五年级下册心理健康教案-第二十七课烦恼来了怎么办|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了解烦恼,认识烦恼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2.学会解决烦恼的方法,提高应对问题的能力。
3.增强班级集体合作和帮助的意识和能力。
二、教学准备点播设备,课件,图片。
三、教学过程1.引入老师:同学们,我们在生活中肯定会遇到一些烦恼,你们能给大家举个例子吗?学生:老师,我最近功课太多了,很累。
学生:老师,我和小伙伴关系不好,我觉得很烦。
学生:老师,有时候我和父母会有矛盾,觉得很不开心。
老师:非常好,你们说的这些就是烦恼,对心理健康会有很大影响。
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如何解决烦恼。
2.分享老师:现在,我们来看一下这些小图,你们看到这些小人物的烦恼是什么?如何处理?(点播小图,展示小人物的烦恼)学生:这个小女孩被作业难倒了,她可以去问老师问同学呀。
学生:这个小男孩进球太少了,他可以多练习提高技能。
学生:这个小女孩受伤了,可以去医院看病呀。
老师:同学们都想到了非常好的解决方法,接下来,我们来分享一下自己在生活中是怎么处理烦恼的。
(学生可以把自己遇到的烦恼和解决方法分享出来)3.学习老师:接下来,我们一起来通过小组讨论学习如何解决烦恼。
(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讨论一下烦恼的解决方法,最后汇报给全班)4.展示老师:好了,现在同学们来展示一下你们小组的讨论结果。
(各小组汇报,其他同学可以发表自己的看法和建议)5.总结老师:通过这堂课,同学们对解决烦恼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增强了班级集体合作和帮助意识。
希望大家在以后的生活学习中,能够克服各种困难,做一个快乐的人。
四、课后作业1.认真复习本课内容,写一份心得体会。
2.回家后,遇到烦恼时,尝试一下在小组讨论中学到的解决方法,体验一下是否有效。
五、教学反思这是一堂以小组讨论为主的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解决烦恼的方法。
教师在引入课程时提出了问题,引起了学生的兴趣。
通过分享小图,加深了学生对烦恼认知的深度。
北师大版心理健康五年级下册《放松心情》教案

北师大版心理健康五年级下册《放松心情》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课程是北师大版心理健康五年级下册的第三十三课《放松心情》,主要介绍如何通过放松来减轻压力和放松心情。
通过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学会一些有效的放松方法,增强他们的心理健康。
二、教学目标1. 知道什么是放松,为什么要放松。
2. 掌握一些简单的放松方法。
3. 学会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放松自己,减轻压力和放松心情。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放松的重要性,掌握一些简单的放松方法。
教学难点: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放松自己,减轻压力和放松心情。
四、学情分析本课程的学生年龄为五年级,大多数学生处于成长期,生理和心理上都存在一定的发展差异。
此外,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压力,如学习、家庭、社交等。
因此,本节课的教学需要针对学生的特点和需求,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的情感,帮助学生掌握放松的方法,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
五、教学过程第一环节:导入新课1. 老师向学生提问:“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2. 学生回答:“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情绪的表达。
”3. 老师引导学生思考:“当我们情绪不好的时候,我们会感到身体紧张,心情烦躁,这时有什么办法可以让我们放松呢?”4. 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放松心情。
”第二环节:学习放松的重要性1. 老师通过图片和案例,让学生了解什么是放松,为什么要放松。
2. 老师展示一张图片,上面是一个人在海边放松的场景,引导学生讨论这张图片中人物的心情和状态。
3. 老师简要介绍现代生活中常见的压力来源,如学习、家庭、社交等,并让学生认识到放松对身心健康的重要性。
4. 老师引导学生思考,当我们感到紧张或焦虑时,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让自己放松。
第三环节:学习放松的方法1. 老师介绍一些简单的放松方法,如深呼吸、放松肌肉、冥想等。
2. 老师示范深呼吸的方法,让学生跟着一起练习。
3. 老师示范放松肌肉的方法,让学生跟着一起练习。
五年级下册心理健康教案-35.男生女生 |北师大版

五年级下册心理健康教案-35.男生女生 | 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了解男生和女生的基本生理和心理差异,以及对他们在成长中的能力和需求的影响。
2.学习如何尊重差异,并促进男女合作,发展社交技能和拓展社交圈。
3.培养正确的性别意识,树立健康、积极的性别观念,增强健康的性格和自尊心。
二、教学重点1.了解男生和女生的不同需求和能力,促进他们的互相尊重和合作。
2.培养健康、积极的性别意识和性自尊心。
三、教学难点1.让学生摆脱传统的性别歧视和刻板印象,建立开放、平等、尊重的性别观念。
2.让学生学会处理同性和异性关系,维护自己的尊严和人格。
四、教学方法1.课堂讲授法2.分组讨论法3.观摩法五、教学内容1.了解男性和女性的不同需求和特点1.1 男女的基本生理和心理差异男生和女生在生理和心理方面都有许多不同。
男性的生理特点是骨骼和肌肉发达,体力强,头脑理性,喜欢竞争和掌控局面。
女性的生理特点则是柔美、细腻、灵活,感性强,情绪敏感,喜欢合作和协调。
1.2 男生和女生在成长过程中的需求男孩子需要追求掌控和自主,渴望竞争和获胜,需要表现出强壮和快乐的形象,同时也需要表达自己的感情和思考。
女孩子则需要更多的关爱和支持,希望被理解和关注,同时也需要体验和挑战。
了解这些需求和特点,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帮助男生和女生积极成长。
2.促进男女互相尊重和合作2.1了解男女角色的相互作用男生和女生在社交、学习、游戏等方面互相影响,并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和责任。
促进男女双方的互相尊重和合作,有利于他们更好地完成任务,拓展生活和人际经验。
2.2 学习社交技巧,发展社交能力学习社交技巧,包括沟通、表达、倾听和交往能力等,可以帮助男生和女生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与不同类型的人建立联系和合作。
3.培养正确的性别意识和性自尊心3.1 建立健康、积极的性别观念培养正确的性别意识,包括对自己和他人的认识,尊重对方的选择和需求,展现自己的性格和风采等,可以帮助男生和女生更好地面对性问题,并促进自我成长和发展。
五年级下册心理健康教案-第三十四课青春的脚步悄悄来临|北师大版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青春期的基本概念。青春期是个体从儿童向成人过渡的时期,伴随着生理和心理的显著变化。这些变化对我们的生活产生重要影响,需要我们关注和适应。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这个案例展示了青春期生理和心理变化的特点,以及如何正确应对这些变化。
-沟通技巧的掌握:如何与家长、老师进行有效沟通,以获得必要的支持和帮助,是学生在青春期面临的挑战。
针对以上难点,教师可以采取以下教学方法:
-通过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方式,让学生体验情绪波动的情境,探讨情绪管理的方法。
-设计小组活动,促进学生之间的正面互动,增强团队协作能力,同时通过分享和反馈帮助学生建立自我认同和自尊。
3.掌握应对青春期烦恼的方法,如与家长、老师沟通,寻求心理支持;自我调节绪,保持积极心态等。
4.培养良好的生活作息习惯,关注身体健康,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5.学会尊重自己和他人,关注同伴关系,发展健康的人际交往能力。
本节课旨在帮助学生正确认识青春期,关注身心发展,学会调适自己,为健康成长奠定基础。
五年级下册心理健康教案-第三十四课青春的脚步悄悄来临|北师大版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心理健康教材,第三十四课“青春的脚步悄悄来临”。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
1.认识青春期的生理变化,如身体外形、内部器官、生理机能等方面的变化。
2.了解青春期心理特点,如情绪波动、独立意识增强、对异性的关注等。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课程中,我们探讨了青春期的生理变化和心理特点,以及如何应对这个阶段可能遇到的困扰。回顾整个教学过程,我觉得有几个方面值得思考。
首先,我发现学生们对于青春期的变化表现出很大的兴趣,尤其是对生理变化的部分。在讲解这些内容时,他们听得非常认真,也积极提问。这说明我们在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兴趣点,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五年级下册心理健康教案-第二十四课 学会自我保护|北师大版

五年级下册心理健康教案-第二十四课学会自我保护教学目标1.了解自我保护的重要性;2.了解什么是自我保护;3.学会用语言、行为等方式去保护自己;4.能够应对突发事件;5.提高个人安全意识。
教学重点1.什么是自我保护;2.如何用语言、行为等方式去保护自己。
教学难点1.如何应对突发事件;2.如何提高个人安全意识。
教学方法1.多媒体演示法;2.课堂讨论法;3.角色扮演法。
教学过程导入环节1.引出今天的主题:学会自我保护;2.以故事的方式引出自我保护的重要性。
讲授环节1.了解自我保护的定义及其重要性;2.分析日常生活中可能遇到的突发事件;3.探讨学会自我保护的方法及其注意事项;4.分析常用的自我保护工具,如报警器、防狼喷雾等;5.演示一些可行的自我保护技巧;6.指导学生用语言、行为等方式自我保护。
实践环节1.分组进行一些自我保护场景的角色扮演,模拟平时可能面临的危险情况;2.讨论每组的表现,并给予指导。
总结环节1.总结学到的自我保护知识;2.强调安全意识的重要性;3.向学生宣传警方的安全教育,建议与家长一起关注并讨论。
课后作业1.搜集一些自我保护的资料;2.思考平时生活中可能遇到哪些安全问题,想一些解决措施;3.给家人和朋友分享学到的自我保护知识。
教学反思本次课程设计将心理健康与人身安全相结合,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自我保护的概念和方法。
通过角色扮演和讨论,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培养了他们的安全意识和应对能力,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个人安全防范能力。
五年级下册心理健康教学设计-第二十七课 烦恼来了怎么办|北师大版

五年级下册心理健康教学设计-第二十七课烦恼来了怎么办|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常见的儿童烦恼,掌握一些解决方法。
2.学会了解自己的情绪,学会在烦恼时控制自己的情绪。
3.学会与家长沟通,寻求帮助。
2.情感态度1.了解自己的情绪,调整自己的心态。
2.学会对他人的烦恼产生同理心,主动帮助他人。
二、教学重点1.学会了解自己的情绪,学会在烦恼时控制自己的情绪。
2.学会与家长沟通,寻求帮助。
三、教学难点1.让学生主动意识到自己在烦恼时的情绪变化,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
2.学生学会正面思考,对问题进行解决。
四、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老师通过小游戏或者引入一些小故事,让学生感受一下“烦恼”所带来的情绪变化。
1. 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一些简单的问题,例如:“你最近有什么烦恼?” “你曾经有过哪些烦恼?”2. 引入一个小故事,让学生把故事场景想象得尽可能真实,让他们感受主人公的烦恼。
例如:“昨天晚上小明在外面玩直到十点钟才回家,妈妈不仅没有表扬他,反而越发严厉地教训他,小明很难受。
”2. 感知烦恼所带来的情绪变化(10分钟)老师可以利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手段,帮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知烦恼所带来的情绪变化。
1. 投影幻灯片,播放一个小视频,让学生从中感受烦恼时的情绪变化。
2. 使用图片来描述不同情绪状态下的表情和肢体语言:- 兴奋:手舞足蹈、脸上带着笑容。
- 烦躁:眉头紧皱、眼神凶狠、排斥任何人的接触。
- 兴致勃勃:脸上表现出激动和期待的表情,眼神明亮。
3. 让学生模仿这些表情,并描述表情下的情绪状态。
3. 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情绪(15分钟)通过教师提出的问题,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情绪。
1. 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回答,例如;“你通常喜欢做什么?哪些事情会让你感到快乐?哪些事情会让你感到不快?”2. 或者让学生写下自己觉得烦恼的事情,并说出他们的原因。
4. 学习控制情绪(10分钟)教师可根据课堂情况,选择方法进行引导。
五年级下册心理健康教学设计-第二十八课 让沟通更有效-认识自我|北师大版

五年级下册心理健康教学设计-第二十八课让沟通更有效-认识自我 | 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自我认识的重要性,明确自己的优势和不足。
•理解沟通的基本原则,掌握有效沟通的方法和技巧。
•掌握自我认识和有效沟通的关系,提高沟通能力和互动效果。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自我认识能力,唤醒其对自我认识的重视。
•帮助学生掌握有效沟通的方法和技巧,提高沟通能力和互动效果。
•培养学生自我探究和自我反思的习惯,提高思维与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自我认识对于有效沟通的重要性。
•通过案例学习和小组讨论,帮助学生掌握沟通的基本原则与技巧。
2.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自我认识与有效沟通的内在关系。
•如何让学生积极探究和反思自己的思想和行为。
三、教学内容和过程1.教学内容1.认识自我通过PPT展示,引导学生找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形成自我认识。
2.沟通的基本原则介绍沟通的基本原则,如听取和尊重对方的意见、避免批评和指责、理解对方的感受等。
3.有效沟通的技巧介绍有效沟通的技巧,如正确的表达、积极的倾听、理性的辩论、善于解决矛盾等。
4.认识自我与有效沟通通过案例学习和小组讨论,让学生探讨自我认识与有效沟通之间的关系,如何通过自我认识提高沟通效果。
2.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5分钟)老师引导学生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有时候我们明明表达了自己的意见,但却得不到他人的理解呢?”第二步:自我认识(10分钟)老师通过PPT展示,要求学生写下自己的优点和不足,然后将自己与同桌进行比较。
第三步:沟通的基本原则(15分钟)老师介绍沟通的基本原则,如听取和尊重对方的意见、避免批评和指责、理解对方的感受等,通过案例让学生理解和掌握。
第四步:有效沟通的技巧(15分钟)老师介绍有效沟通的技巧,如正确的表达、积极的倾听、理性的辩论、善于解决矛盾等,通过案例让学生掌握和实践。
第五步:认识自我与有效沟通(20分钟)老师让学生分组,通过案例学习和小组讨论,探讨自我认识与有效沟通之间的关系,如何通过自我认识提高沟通效果。
五年级下册心理健康教案-第二十五课 不完美的自己最真实 认识我自己|北师大版

五年级下册心理健康教案-第二十五课不完美的自己最真实认识我自己|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认识自己的不足,接受自己的不完美。
2.掌握自我调适的方法,学会放松自己。
3.提高自我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增强自信心。
二、教学重点1.认识自己的不足,接受自己的不完美。
2.掌握自我调适的方法,学会放松自己。
三、教学难点1.如何面对自己的不足,接受自己的不完美。
2.如何掌握自我调适的方法,学会放松自己。
四、教学内容与步骤1. 前置活动通过观察一组画面或图片,请学生展开想象,通过填空对画面的内容进行说明:我看到了我听到了我想到了我感觉到了这组画面给我启示2. 导入新课通过图片展示和指导学生对话的方式,引导学生认识不完美的自我。
3. 教学过程Step 1:听课话题不完美的自己最真实认识我自己Step 2:学生自测让学生自己评价自己,填写自测表格,评价自己在以下几个方面的表现:•语言表达能力•沟通交流能力•性格特点•学习和生活习惯•社交能力•情感表达能力Step 3:认识自己通过引导学生认真分析自己的表现,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不足和不完美。
Step 4:接受自己帮助学生接受自己的不足和不完美,引导学生正视自己的问题和困难,并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Step 5:掌握自我调适的方法通过介绍常见的自我调适方法,帮助学生学会如何放松自己,缓解情绪,舒缓压力和愤怒,提高自我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
4. 课堂小结通过总结学生的思考和讨论,引导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和不完美不可避免,教育学生接受自己的不完美,以真实的自我面对生活和未来,不断提高自己的认知和管理能力。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课的教学,学生们明白了认识自己的重要性,以及接受自己的不完美和不足也是一种真实的表现,加强了学生的自我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提高了自信心和应对能力,这也是有助于孩子们良好发展的重要一课。
五年级下册心理健康教案-第二十七课 情绪管理ABC|北师大版

五年级下册心理健康教案-第二十七课情绪管理ABC|北师大版一、课程背景与目标1.1 课程背景《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标准》提出了“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发展”这一基本目标,并且明确规定每年至少开展3次课程教学,每次不少于1课时。
本课程是五年级下册的《心理健康教育》中的第二十七课,课程主题为情绪管理ABC。
1.2 课程目标通过本节课程的学习,学生将:•了解什么是情绪及情绪的分类;•学会用A、B、C方法来管理情绪,具备自我调节情绪的能力;•建立积极心态,树立自信心;•了解情绪管理的重要性,形成良好的情绪管理习惯。
二、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2.1 课程内容1.什么是情绪?2.情绪的分类。
3.A、B、C方法的介绍及运用实例。
4.积极心态与自信心的培养。
2.2 教学方法通过PPT展示、教师演示、讲解、图片和视频引导、小组讨论和练习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全面了解情绪管理ABC法并掌握其运用,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情绪调节习惯。
三、教学流程3.1 导入(5分钟)由教师出示一些带有情感色彩的图片,让学生自由说出图片中人物的情感,引出“情绪”的概念。
3.2 导入(10分钟)通过PPT,让学生了解情绪的定义及其分类,如高兴,生气,悲伤等情绪。
3.3 学习A、B、C方法(30分钟)•首先讲解什么是A、B、C方法,以及为什么需要运用这种方法;•然后通过动画演示和图片举例说明A、B、C方法的具体内容;•最后完成小组练习。
3.4 积极心态与自信心的培养(25分钟)•首先通过PPT和视频展示,让学生了解“积极心态”和“自信心”的概念;•接着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讲述自己平时是如何培养积极心态和自信心的;•最后进行课堂总结并布置作业。
四、教学评价4.1 知识与技能通过测试,评估学生对情绪的认知和A、B、C方法的掌握情况,评价学生是否具备自我调节情绪的能力。
4.2 情感态度通过观察和讨论,评价学生是否具备积极心态和自信心。
4.3 健康习惯通过课堂小组练习和作业,评估学生的情绪管理习惯是否良好。
五年级下册心理健康教学设计-6学会自我保护 |北师大版

五年级下册心理健康教学设计-6学会自我保护|北师大版课程背景随着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教学计划中。
针对五年级学生,本教学设计旨在通过学习“学会自我保护”,帮助孩子们树立正确的自我保护意识,提升其自我保护能力。
教学目标•了解自我保护的含义及重要性•学会正确使用求助方式•掌握自我保护的技巧和方法•培养孩子们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教学内容1. 自我保护的含义及重要性通过“防范为主,预防为先”的方式,向学生阐述自我保护的重要性,引导学生了解自我保护对于身心健康的积极意义,以及处于危险中时应该做出怎样的反应和行为。
2. 正确使用求助方式教师通过实例和讨论,向学生传授正确的求助方式,如拨打求助电话、大喊救命等。
通过实践演练,帮助学生掌握所有求助方式的具体应用场景。
3. 掌握自我保护的技巧和方法通过观察现实案例,学生体验到自我保护技巧和方法的重要性和实用性。
通过模拟危险山区徒步旅行、搭乘公交车遇到危险等情境模拟,帮助学生掌握自我保护的基本技巧和应对策略。
4. 培养孩子们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通过个案分享、学生团体讨论和小组竞赛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保护自己的意愿和能力,并逐步提高孩子们的自我保护能力。
教学方法1.讲授法2.情景模拟法3.课堂讨论法4.团体合作法教学流程第一步:导入(5分钟)向学生介绍即将学习的“学会自我保护”课程,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二步:自我保护的含义及重要性(10分钟)通过简单的案例分析和有关素材的启示,向学生阐述自我保护的含义、重要性,让学生意识到自我保护意识的重要性和自我保护的实际应用价值。
第三步:正确使用求助方式(25分钟)教师通过课堂讲解、小组合作演练等多种方式,向学生传授正确使用求助方式。
通过反复演练,让学生培养出要紧急情况时正确使用求助方式的能力。
第四步:掌握自我保护的技巧和方法(50分钟)教师通过“互帮互助,学以致用”的方式,向学生传授自我保护的技巧和方法,并进行具体的应用实践演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年级下册心理健康教案第十一课青春的脚步悄悄来临一、教学目标1、悦纳自己的生理变化,促进生理和心理的协调发展。
2、知道青春期心理卫生常识,学会克服青春期的烦恼,调控好自己的心理冲动。
3、正确认识异性同学之间的情感、交往与友谊,学会用恰当的方式与异性交往。
二、教学重点:悦纳自己的生理变化,促进生理和心理的协调发展。
三、教学难点正确认识异性同学之间的情感、交往与友谊,学会用恰当的方式与异性交往。
四、教学准备课件五、教学过程(一)课前体验1.课前一分钟训练《鼻子耳朵腿》2.学生谈感受。
(二)心情话吧1.师:首先,请同学们认真听一个故事《依依的变化》。
播放录音《意义的变化》2.依依有哪些变化?交流(三)心海导航1.从依依的身体变化来看,她进入了人生的一个重要时期——青春期。
2.出示P67上的青春期的心理卫生常识学生默读3.小结:青春期是青少年生理和心理发生急剧变化的时期,出现一系列明显的生理变化是必然的、正常的;我们应给接受现实,学会欣赏自己。
(四)活动在线活动一:成长记录1、出示成长记录表。
2、学生填写3、与同桌互换成长记录,看看哪些方面相同?哪些方面有差异?再跟同桌交流一下自己的感受,看看你们是否有共鸣?4、全班交流活动二:情境表演1、出示活动内容:情境一:在放学回家的路上,你碰到幼儿园同班的异性同学,你大方地主动打招呼。
情境二:在放学回家的路上,你碰到幼儿园同班的异性同学,你装作没看见,扭头就走。
情境三:玩团体游戏的时候,老师要你和异性同学一组,你很高兴和对方一起努力。
情境四:玩团体游戏的时候,老师要你和异性同学一组,你非常不愿意,要求老师换人。
2、学生选择情境表演。
3、你觉得上面四个情境中,哪些情境的做法更合适?为什么?4、小结:男女同学在性格、兴趣、意志等方面各有特点,互有优势。
彼此之间的正常交往可以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从各方面完善自己,促进个性的全面发展。
(五)加油站1、师:进入青春期,应该注意些什么呢?2、学生自由交流。
3、师小结:出示注意点:(1)了解身体发育的相关知识。
(2)寻找获得相关信息的正确途径。
(3)及时向父母寻求帮助。
(六)亲子分享师:关于青春期的话题,你以前跟爸爸妈妈谈过吗?你现在有哪些困惑或者好奇的问题?请与爸爸妈妈谈谈,并请爸爸妈妈谈谈他们青春期的趣事。
六、板书设计:青春的脚步悄悄来临了解常识正确看待正常交往第十二课做乐观开朗的人一、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①懂得喜、怒、哀、乐是人之常情,人总会有情绪的变化。
②让学生懂得在生活中我们总会遇到不如意的事,遇到困难不要悲观、失望、逃避,要勇敢的面对,调整好自己的心态,用积极乐观向上的态度处理问题。
2、训练目标:①培养小学生乐观的情绪和健康向上的人生态度。
②培养小学生能够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做情绪的主人。
3、情意目标:学会在生活中找“乐”,做乐观开朗的人。
二、教学重点:认知目标的达成。
三、教学难点:训练目标与情意目标的达成。
四、教学准备:(一)教师准备:1、录音故事(档案馆的内容)。
2、课件(张婷婷的烦恼)(二)学生准备:1、一生准备(书中小王的报告)2、课前请几个同学练一练步高新的故事课上表演。
3、课前布置学生每人准备一个幽默笑话,课上进行幽默笑话比赛。
五、活动过程:(一)导入:师1:同学们,在生活中你有过哈哈大笑高兴的时候吗?你有过暴跳如雷生气的时候吗?你有过痛哭流涕、悲痛欲绝的时候吗?(生1-3)师2:高兴、悲伤、生气等都属于人的情绪,人的情绪有七种,就是所谓的“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
我们每天都难免会有情绪的变化,比如高兴、悲伤等,若长时间受到坏情绪的影响和刺激,就会导致身体生病,所以我们要从小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做个乐观开朗的人。
(板书课题)(二)新课:师1:下面我们先来听档案馆里的阿姨给我们讲的一个故事吧?(听录音故事)师2:听了这个故事,谁能说说快乐和物质占有多少有没有关系?(生1-2)师3:每个人都有烦恼,下面请同学们听听小王的报告,看他是怎样解除烦恼的?(一生到前面扮作小王进行报告)师4:听了小王的报告谁能说说小王是怎样解除烦恼的?(生1——3)师5:小王通过心理老师和妈妈的开导,解除了烦恼,那么再来看看张婷婷同学她的烦恼都是什么?(播放课件书中情景聚焦的内容“张婷婷的烦恼”)师6:在生活中如果同学们像张婷婷那样,心理承受力差,遇到不顺心的小事就哭,一天哭好几次,这样时间久了就会影响心理和身体健康,所以我们要学会调整自己的情绪,做乐观开朗的人。
那么怎样调整自己的情绪,做乐观开朗的人呢?请同学们自由读书中咨询台的内容,讨论后回答怎样调整自己的情绪,做乐观开朗的人(生答师板书)1、乐观战胜烦恼。
2、在生活中找乐、在学习中找乐、在玩中找乐。
3、要学会幽默。
(三)活动区:1.议一议师1:如果你在放学回家时下雨了,你没有带伞,你会像小铃那样想,还是像小成那样想,你会怎样看这件事。
(生1——8)师小结:在生活中我们总会遇到这样或那样不如意的事,遇到困难不要悲观、失望、逃避,要勇敢的面对,调整好自己的心态,用积极乐观向上的态度处理问题,每处理好一个问题,你就增长了一定的经验,你就会有更大的勇气来面对今后生活中出现的困难,就会成为生活的强者。
2.想一想请几个同学表演故事。
师2:如果你是步高新的同学,请你帮助他,用什么办法让不高兴变得高兴起来。
(1——4)师3:好,同学们想了这么多的好办法,那么再请几个同学来演不高兴变高兴的故事。
3、说一说师4:同学们,当你遇到不讲理的人,当你遇到使自己生气的事,怎样使自己平静下来呢?生答:措施一措施二措施三(四)实践园:1、读一读:书中自助建议,小学生怎样才能具有良好的心态。
2、谈一谈:在生活中还有什么方法可以使自己具有良好的心态。
3、演一演:进行3分钟幽默大赛,评出本班幽默大王。
(五)老师总结:同学们,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怎样调节自己的情绪,做个乐观开朗的人。
希望同学们在生活中笑口常开,笑对人生,保持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健康成长。
板书:做乐观开朗的人1、乐观战胜烦恼2、在生活中找乐、在学习中找乐、在玩中找乐3、要学会幽默第十三课当冲突发生时教学目标:1、明白同学交往中产生冲突在所难免,要正确对待和解决冲突。
2、通过沟通交流,学会正确处理同伴关系。
3、学会看问题多角度思考,善于站在别人的立场看问题。
教学准备:指导学生排练心理剧,冲突事件调查,课件等。
教学过程(一)热身游戏,活跃气氛1、规则:类似“石头、剪刀、布”,说明手势和规则。
2、过程:(1)一只手和同伴游戏(2)两只手同时比划,要求不同手势,以右手为准。
输者当赢者的尾巴,以此类推。
3、采访学生游戏的感受。
活跃气氛,拉近师生距离,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为课题的引出做好铺垫。
(二)调查回馈,引出冲突1、话题过渡:刚才同学们玩得多开心啊!不过同学们在相处中有时会出现一些不愉快的小插曲,发生一些大大小小的冲突。
这节课,我们就来聊聊当同学之间发生冲突时,你会怎么做?(板书课题)2、反馈调查报告结果:(1)导入:昨天,老师在班级里就发生在同学之间的冲突问题做了一次小调查,现在把结果跟同学们交流反馈一下。
(2)出示“冲突起因”和“解决方法”两项,小结集中典型处理方式:生闷气、乱发脾气、与人争吵、动手打架。
(3)看到这些数据,你有什么发现?(小组讨论)你觉得这些解决方法会带来什么样的结果?(4)如果发生冲突了,你是怎么做的?(引出学生的问题)随着年龄增长,与同伴的交往日趋增进,同伴关系日益重要。
以学生的直接经验为中心,从调查发生在同学之间的冲突入手。
通过调查反馈和讨论冲突的结果,引出学生的冲突问题,为下面的教学做好预设。
(三)小品表演,解决冲突1、过渡:学习生活中,同学们多多少少都会发生一些冲突这是在所难免的。
瞧,冲突来了!2、心理剧表演:《课间》(剧本附后)(1)三名学生表演心理剧。
(2)学生谈体验和观看感受。
①表演学生退角:我是?? 不是小A 我是?? 不是小B②采访表演学生的体验感受和观众学生的观看感受。
学生小组讨论:看了这个心理剧,你有什么想说的?采访表演小A的学生:你演的小A当时是怎么想的?你觉得他这样做有考虑到后果吗?你猜测一下会造成怎样的后果呢?(伤害)采访表演小B的学生:小A朝你演的小B发火时,小B是怎么想的?小A 受了这样的委屈,你会怎么做?(安慰)(2)二度表演:①小组讨论如何表演。
②请刚才表演的学生再次表演,并作出正确的处理。
③比较两次表演的不同结果。
3、情景再现,解决冲突(1)出示三种学生交往中出现的冲突问题,让每个小组选择2种情景展开讨论。
①写课堂作业本时,军军问李伟这道题怎么做。
李伟不告诉他,军军赌气拍了一下桌子使李伟的字写歪了,于是两人吵了起来。
②打羽毛球时,李贝不小心打到了王文,他马上向王文说对不起并走上前查看王文被打的部位,王文说没关系。
③章明上学要迟到了,他急匆匆冲进教室却撞到了端着本子的周红。
本子撒了一地,章明只管回到座位,周红郁闷地捡着本子。
(2)小组讨论:你觉得他们的做法如何?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4、小结:同学之间发生冲突不可避免,关键看你怎么把冲突解决好。
选取学生生活经验中的典型案例,利用心理剧表演创设情境,真实再现某些冲突场景,让学生通过体验和讨论明白冲突发生时改如何正确处理。
角互换表演使学生学会换位思考、宽容待人才能合理解决冲突。
(四)讲述故事,换位思考1、讲述故事:有一头小猪、一只绵羊和一头奶牛,被关在同一个畜栏里。
有一次,牧人捉住小猪,他大声号叫,猛烈地抗拒。
绵羊和奶牛很讨厌他的号叫,便说:“他常常捉我们,我们都没有大呼小叫,就你会大呼小叫!”小猪听了回答道:“捉你们和捉我完全是两回事,他捉你们,只是要你们的毛和乳汁,但是捉我,却是要我的命!”2、听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想法?3、小结:同学之间发生冲突时,要学会站在别人的角度看问题,不要光从自己的角度思考问题。
通过小故事的交流讨论使学生了解不同的看法和角度会产生不同的结论,要学会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
(六)写心里话,修复友谊1、这节课,我们交流了很多解决同学之间发生冲突的方法。
这里给大家一个说说心里话的机会,你可以向曾经和你发生过冲突的同学写一封简短的信,把当初的问题好好说明白。
2、背景音乐中,学生写心里话。
3、全班交流:(1)谁愿意把你的信勇敢地念出来?(念完送出去)(2)采访双方的感受。
可以鼓励学生用行动表示和好。
4、把写好的信装在信封里,随意走动把信送给你最想送的同学。
5、全班分享:(1)你收到了几封信?(2)采访感受:以后当你和同学再次发生冲突时,你会怎么做呢?6、总结:生活是多姿多彩的,偶尔也有不愉快的小插曲。
不过事情总有解决的办法,只要我们肯想肯做。
别忘了,当冲突发生时,(看板书)愿它们能化解我们生活中所有的不愉快,让冲突少一些,快乐多一些吧!让学生写写心里话,做一次心灵的沟通,使学生之间的冲突矛盾得到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