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二轮复习 专题二 功和能 第三讲 力学的经典模型(二)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滑块以6 m/s的速度滑上木板,对滑块和木板受力分析: 滑块受( 到木板对其向左的摩擦力,设滑块做减速运动的加速度为 a滑,则a滑=μ2g=2 m/s2
木板受到滑块对其向右的摩擦力和地面对其向左的摩擦力,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μ2mg-μ3(M+m)g=Ma木,
解得a木=1 m/s2 假设滑块在木板上经过时间t,木板和滑块达到共同速度v共 对滑块:x滑=vt-12a滑t2,v共=v-a滑t 对木板:x木=21a木t2,v共=a木t 则木板长度L=x滑-x木 代入数据得:L=6 m。 [答案] (1)4 m (2)36 J (3)6 m
3.传送带克服摩擦力做的功:W=fx 其中,f为摩擦力,由于研究对象为传送带,因此x为传 送带的位移。 4.电动机做的功:W=ΔEk+ΔEp+Q 电动机做的功等于动能的增加量与重力势能的增加量、 热量的总和。 5.电动机所输出的电能:W=E 电动机所输出的电能等于电动机做的功。
[对点训练] 1.如图所示,水平传送带以恒定速度
(1)若释放弹簧,物块离开弹簧,滑上传送带刚好能到达C点, 求弹簧储存的弹性势能Ep; (2)若释放弹簧,物块离开弹簧,滑上传送带能够通过C点,并 经过圆弧轨道DE,从其最高点E飞出,最终落在CD上距D点的 距离为x=1.2 m处(CD长大于1.2 m),求物块通过E点时受到的 压力大小; (3)满足(2)条件时,求物块通过传送带的过程中产生的热量。
第三讲 力学的经典模型(二)
1
课前自测诊断
2
课堂重点攻坚
3
课后“达标”检测
模型一 滑块—木板模型
释疑2大模型
在该类问题中,可以是力作用在滑块或木板上,使二者
发生相对滑动,也可以是给滑块或木板一定的初速度,使二
者发生相对滑动,二者间靠滑动摩擦力发生相互作用,使系
统产生内能。
[典例] [多选]如图所示,小物块
C.这一过程中,物块和小车增加的机械能为F(x+L)-fL
D.这一过程中,物块和小车因摩擦而产生的热量为fL
解析:由题图可知,在拉力的作用下物块前进的位移为L+ x,故拉力的功为F(x+L),摩擦力的功为f(x+L),则由功 能关系可知物块的动能为(F-f)(x+L),故A错误;小车受 摩擦力作用,摩擦力作用的位移为x,故摩擦力对小车做功 为fx,故小车的动能改变量为fx,故B错误;物块和小车增 加的机械能等于外力的功减去内能的增量,内能的增量等 于fL,故机械能的增量为F(x+L)-fL,故C、D正确。 答案:CD
水平地面上,让小物块仍以相同的初速度v0从a点滑上第一块薄
板。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第二次小物块一定能够运动到a点并停下
B.第一次和第二次小物块经过c点时的速度大小相等
C.第三次小物块也一定能运动到d点
D.第一次与第三次小物块克服摩擦力做的功相等
[解析] 第一次物块从a点开始向右运动过程,根据动能定理
则Q 1=μ2mgL=1 J
Q 2=μ1(M+m)gx+μ1Mgx′=4.725 J
所以Q 总=Q 1+Q 2=5.725 J。 答案:(1)F>9 N (2)1 m/s 3 m/s (3)5.725 J
模型二 (涉及能量的)传送带模型 传送带是靠滑动摩擦力或静摩擦力对物体做功的装 置,在这一情景中以隐含动、静摩擦力的转换为纽带关联 传送带和物体的相对运动。涉及物体的动能、重力势能、 系统内能以及电能的转化。由于这一装置与生产、生活实 际紧密相连,所涉及的问题能很好地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 能力,所以传送带模型一直是高考的热点。而考查角度有 水平传送带和倾斜传送带两种。
B.传送带对P做功的功率一直减小
C.传送带对P做的功W<μmgd
D.弹簧的弹性势能变化量ΔEk=12mv2+μmgd
解析:P与弹簧接触后在水平方向受弹簧弹力作用, P受的
静摩擦力向右,P做匀速运动,运动到弹力与最大静摩擦力
相等时,P由于惯性继续压缩弹簧,P接下来做减速运动直到
速度为零,故A错误;由公式P=fv可知,由于P先做匀速运
三块薄板动量守恒,最终会达到共同பைடு நூலகம்度,则物块的末动能不为0,
其减少的动能转化内能和三块薄板增加的动能,故第三次小物块不
能运动到d点,故C错误。根据动能定理可知,第一次物块动能的改
变量大于第三次物块动能的改变量,即第一次小物块克服摩擦力做
的功更大,故D错误。 [答案] AB
[方法总结]
求解滑块—木板模型的功和能问题时,关键是要找到每 个物体的对地位移。所以首先要采用隔离法对每个物体受力 分析和运动分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出其加速度,由运动 学公式表达出位移,结合恰好脱离时的位置关系画好运动草 图,从而列出位移关系方程。然后结合功的公式或动能定理 求解。若根据功能关系求解,必须全面分析系统外力做的功 以及系统内各物体动能、势能以及系统内能的变化。
1 2
mvC2-
1 2
mv02;第二次从d到c,根据动能定理
得:-3μmgL=12 mvC′2- 12 mv02,由以上两式可知: vC′= vC,故B
正确。第三次,三块薄板放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物块与三块薄板
在摩擦力作用下,三块薄板会运动,若物块仍能到达d点,则物块的
动能最终为0,其减少的动能全部转化为内能,而实际情况是物块与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滑块的加速度a=μ1g=4.5 m/s2 则t=va=43 s,所以滑块的位移x1=12at2=4 m。 又传送带位移x2=vt=8 m 所以滑块相对传送带滑动的路程Δx=x2-x1=4 m。 (2)由能量守恒,可知传送带因传送滑块多消耗的电能 Q =fx+12mv2=μ1mgΔx+12mv2=36 J。
顺时针转动,传送带右端上方的挡
板上固定着一轻弹簧。将小物块P轻
放在传送带左端,P在接触弹簧前速度已达到v,与弹簧接
触后弹簧的最大形变量为d。P的质量为m,与传送带之间
的动摩擦因数为μ,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
加速度为g。从P开始接触弹簧到弹簧第一次达到最大形变
的过程中
()
A.P的速度一直减小
12mv2+μmgd,故D错误。 答案:C
2.如图所示,光滑水平导轨AB的左端有一压缩的弹簧,弹簧 左端固定,右端前放一个质量为m=1 kg的物块(可视为质 点),物块与弹簧不粘连,B点与水平传送带的左端刚好平 齐接触,传送带的长度BC的长为L=6 m,沿逆时针方向以 恒定速度v=2 m/s匀速转动。CD为光滑的水平轨道,C点与 传送带的右端刚好平齐接触,DE是竖直放置的半径为R= 0.4 m的光滑半圆轨道,DE与CD相切于D点。已知物块与传 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取g=10 m/s2。
与三块材料不同但厚度相同的薄板间
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μ、2μ和3μ,三
块薄板长度均为L,并依次连在一起。第一次将三块薄板固定在
水平地面上,让小物块以一定的水平初速度v0从a点滑上第一块 薄板,结果小物块恰好滑到第三块薄板的最右端d点停下;第二
次将三块薄板仍固定在水平地面上,让小物块从d点以相同的初
速度v0水平向左运动;第三次将连在一起的三块薄板放在光滑的
动后做减速运动,由于静摩擦力增大,速度不变,所以功率
先增大,后滑动摩擦力不变,速度减小,所以功率减小,故
B错误;由于P从开始到弹力与最大静摩擦力相等的过程中P
受的为静摩擦力,后来为滑动摩擦力,所以传送带对P做的
功小于μmgd,故C正确;对物块由动能定理得:Wf-WF=
0-
1 2
mv2,由于Wf<μmgd,所以弹簧的弹性势能变化量小于
[典例] 如图所示,有一水平传送带以v=6 m/s的速度按顺 时针方向匀速转动,传送带右端连着一段光滑水平面BC,紧挨 着BC的水平地面DE上放置一个质量M=1 kg的木板,木板上表 面刚好与BC面等高。现将质量m=1 kg的滑块轻轻放到传送带 的左端A处,当滑块滑到传送带右端B时刚好与传送带的速度相 同,之后滑块又通过光滑水平面BC滑上木板。滑块与传送带间 的动摩擦因数μ1=0.45,滑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2=0.2, 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3=0.05,取g=10 m/s2。求:
解析:(1)由动能定理知:-μmgL=0-12mv2 由能量守恒定律知:Ep=12mv2 联立解得:Ep=12 J。 (2)由平抛运动知:竖直方向:y=2R=12gt2 水平方向:x=vEt 物块在E点,由牛顿第二定律知:N+mg=mvRE2 联立解得:N=12.5 N。
(3)物块从D到E,由动能定理知: -mg·2R=12mvE2-12mvD2 解得:vD=5 m/s 从B到D,由动能定理知:-μmgL=12mvD2-12mvB2 解得:vB=7 m/s 对物块,L=vB+2 vDt 解得:t=1 s; Δs相对=L+vt=8 m
[方法总结]
1.传送带对物体做的功:W=fx 传送带是通过摩擦力对物体做功,因此传送带对物体做 的功也就是摩擦力对物体做的功。其中f为物体所受到的摩 擦力,x为作用在物体上摩擦力的位移(即物体的位移)。 2.系统增加的内能:Q =fx相对 系统增加的内能等于由于摩擦而产生的热量,等于滑动 摩擦力与相对位移x相对的乘积。只有发生了相对运动,系统 内才能产生热量,因此f为滑动摩擦力。
有:-μmgL-2μmgL-3μmgL=0-
1 2
mv02;第二次,物块从d开始
向左运动,设到达a点的速度为v,根据动能定理有:-3μmgL-
2μmgL-
μmgL=
1 2
mv2-
1 2
mv02,解得v=0,即第二次小物块一定能
够运动到a点并停下,故A正确。第一次从a到c,根据动能定理得:
-μmgL-2μmgL=
t2= 2gd=0.3 s 滑块离开长板后,对长板,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 F1-μ1Mg=Ma3
解得:a3=7.5 m/s2 滑块离开长板到落地的时间内,长板的位移: x′=v1t2+12a3t22 解得:x′=1.237 5 m 整个过程中,设滑块与长板间因摩擦产生的热量为Q 1,
长板与水平面间因摩擦产生的热量为Q 2
解析:(1)欲将长板从小滑块下抽出,则这两者间必存在相对 运动 对滑块,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加速度a=μ2g 对长板,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 Fmin-μ1(m+M)g-μ2mg=Ma 解得:Fmin=9 N,即恒力F应满足的条件为F>9 N。 (2)当F1=17 N>9 N,则滑块相对于长板发生相对滑动 对长板有:F1-μ1(M+m)g-μ2mg=Ma1 解得:a1=6 m/s2 滑块的加速度:a2=μ2g=2 m/s2
2.如图所示,厚度d=0.45 m的长板静止在粗 糙水平地面上,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 数μ1=0.1。在离长板左端B点的距离L=0.5 m处静止放置一个小 滑块(可看成质点),小滑块与长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2=0.2。已知 长板的质量M=2 kg,滑块的质量m=1 kg,取重力加速度g= 10m/s2。现对长板施加一个水平向右的恒力F(大小未知)。 (1)若要将长板从小滑块下抽出,求恒力F应满足的条件; (2)若F1=17 N,求分离时滑块与长板的速度大小; (3)在(2)问中,求从长板开始运动到滑块落地前瞬间的整个过程 中,滑块、长板和水平地面组成的系统因摩擦产生的热量。
[对点训练]
1.[多选] 如图所示,质量为M、长度
为L的小车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
质量为m的小物块,放在小车的最左端,现用一水平力F作
用在小物块上,小物块与小车之间的摩擦力为f,经过一段
时间小车运动的位移为x,小物块刚好滑到小车的最右端,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此时物块的动能为F(x+L)
B.此时小车的动能为f(x+L)
(1)滑块从传送带A端滑到B端,相对传送带滑动的路程; (2)滑块从传送带A端滑到B端,传送带因传送该滑块多消耗 的电能; (3)设木板受到的最大静摩擦力跟滑动摩擦力相等,则木板 至少多长才能使滑块不从木板上掉下来。
[解析] (1)滑块在传送带上受到向右的摩擦力,到达传 送带右端时速度为v=6 m/s。
滑块与长板分离时,有12a1t12-12a2t12=L 解得:t1=0.5 s 设滑块离开长板瞬间,长板与滑块的速度分别为v1、v2。则 有:v1=a1t1=3 m/s v2=a2t1=1 m/s。 (3)在(2)问中,长板运动的位移:x=12a1t12=0.75 m 滑块离开长板后做平拋运动,由平抛运动规律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