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实施方案及相配套制度【最新版】
医疗质量管理和持续改进实施方案及相配套制度
医疗质量管理和持续改进实施方案及相配套制度一、引言医疗质量是医疗机构提供医疗服务的重要指标,是衡量医疗机构服务水平的重要标准。
医疗质量管理是医疗机构在提供医疗服务过程中,通过制定和实施一系列措施,保障医疗质量的安全和有效,提高医疗服务水平的过程。
在医疗质量管理中,持续改进是核心,是医疗机构不断提高医疗服务水平,满足患者需求的关键。
为了提高本医疗机构的医疗服务水平,保障医疗质量的安全和有效,制定本医疗质量管理和持续改进实施方案及相配套制度。
二、目标和原则1. 目标:(1)提高医疗质量,降低医疗差错发生率。
(2)提高患者满意度,提升医疗服务水平。
(3)建立完善的医疗质量管理和持续改进体系。
2. 原则:(1)以患者为中心,关注患者需求和体验。
(2)全员参与,共同维护医疗质量。
(3)持续改进,不断提高医疗服务水平。
三、医疗质量管理组织架构1. 设立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医疗质量管理策略和计划,监督医疗质量管理的实施。
2. 设立医疗质量管理部门,负责具体实施医疗质量管理措施,协调各部门共同维护医疗质量。
3. 设立医疗质量改进小组,负责开展医疗质量改进项目,推动医疗质量的持续提升。
四、医疗质量管理措施1. 制定医疗质量管理制度和流程,确保医疗服务按照规定的标准进行。
2. 建立医疗质量监测和评估体系,定期对医疗质量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医疗质量问题。
3. 加强医疗人员培训,提高医疗人员的专业水平和医疗服务能力。
4. 加强医疗设备设施的维护和管理,确保医疗设备设施的安全和有效。
5. 加强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全员的医疗质量意识。
五、持续改进机制1. 设立医疗质量改进项目,定期开展医疗质量改进活动,推动医疗质量的持续提升。
2. 建立医疗质量反馈机制,及时收集患者和医疗人员的反馈,对医疗质量问题进行改进。
3. 加强医疗质量监督和检查,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纠正和改进。
4. 定期对医疗质量管理和持续改进工作进行总结和评估,对取得的成果进行奖励和推广。
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实施方案及相配套制度
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实施方案及相配套制度一、背景与目标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医疗质量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医疗卫生水平的重要标志。
医疗质量管理不仅是提高医疗服务水平、保障患者安全的必要手段,也是医院持续发展、提高竞争力的关键。
为此,我国不断加强医疗质量管理,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和标准,如《医疗质量管理办法》、《医疗机构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等。
本实施方案旨在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构建一套科学、规范、实用的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体系,提高医疗质量安全水平,保障患者权益,推动医疗机构可持续发展。
二、医疗质量管理组织架构1. 设立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医疗质量管理策略、政策及目标,监督医疗质量管理的实施。
2. 设立医疗质量管理部门,负责日常医疗质量管理工作,制定具体的管理制度、操作规程,对医疗质量进行监控、评估和改进。
3. 设立医疗质量改进小组,负责具体的项目实施,对医疗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制定并落实整改措施。
三、医疗质量管理核心制度1. 病历管理制度:规范病历书写,确保病历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和及时性,为医疗质量评估提供依据。
2. 临床路径管理制度:制定并实施临床路径,规范医疗行为,提高医疗服务效率和质量。
3. 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制度:建立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体系,及时发现和处理药品不良反应,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4. 医疗事故报告制度:明确医疗事故的报告程序、时限和内容,促进医疗事故的妥善处理。
5. 医疗质量评价与改进制度:建立医疗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定期进行医疗质量评价,根据评价结果进行改进。
四、医疗质量持续改进措施1. 加强医疗质量培训:对医务人员进行医疗质量管理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提高其医疗质量意识。
2. 开展医疗质量改进项目:鼓励医务人员积极参与医疗质量改进项目,解决医疗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3. 引入质量管理体系:借鉴国际先进的质量管理理念和方法,如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提高医疗质量管理水平。
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实施方案
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实施方案一、背景和目的医疗质量是医院发展的核心,直接关系到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医疗服务的日益复杂,医疗质量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本实施方案旨在通过建立全面的医疗质量管理体系,规范医疗行为,提高医疗质量,持续改进医疗服务,以满足患者和社会的需求。
二、指导思想和原则(一)指导思想:实行全面质量管理和全程质量控制。
建立从患者就医到离院的全程质量控制流程和全程质量管理体系,明确管控内容并将其纳入医疗管理部门的日常工作,实施动态监控并与科室目标责任制结合,保证质控措施的落实。
(二)原则:以规章制度和医疗常规为依据,并不断修订完善。
强化各种医疗技术把关制度,如三级医师负责制度、会诊制度和病例讨论制度等,将医务人员个人医疗行为最大限地引导到正确的诊疗方案中。
质量控制部门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干预,对多因素影响或多项诊疗活动协同作用的质量问题,进行专门调研,并制定全面的干预措施。
三、管理体系全程医疗质量控制系统的人员组成可分为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小组、科室医疗质量控制小组和各级医务人员自我管理三级管理体系。
(一)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小组:由院领导和院委会成员组成,负责制定医疗质量管理政策、目标和发展规划,监督和评估医疗质量管理工作。
(二)科室医疗质量控制小组:由科室负责人和相关专业人员组成,负责本科室的医疗质量管理工作,实施医疗质量控制措施,监测医疗质量指标,及时发现和解决医疗质量问题。
(三)各级医务人员自我管理:医务人员应自觉遵守医疗规章制度和诊疗规范,积极参与医疗质量管理工作,不断提升自身业务水平和职业素养。
四、医疗质量控制措施(一)建立医疗质量管理制度:制定和完善医疗质量管理制度,包括医疗质量管理的组织架构、职责分工、工作流程、质量控制指标等,确保医疗质量管理的有序进行。
(二)加强医疗行为规范:医务人员应严格遵守医疗规章制度和诊疗规范,加强医患沟通,确保医疗行为的合理性和安全性。
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持续改进实施方案
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持续改进实施方案为切实加强我院医疗质量和安全管理,进一步提高医院制度化、科学化和规范化的管理水平,确保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可持续发展,现结合本院的实际情况,特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实施依据1、参照原国家卫生部下发的《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2年版)》标准要求来开展相关工作。
2、严格执行上级卫生行政部门的有关文件和通知精神。
二、健全医疗质量管理组织体系,满足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及发展的需要1、建立并健全院、科两级医疗管理组织,实行院、科两级责任制管理。
院长、科主任为院、科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第一责任人,领导班子要定期召开会议,专题研究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工作。
健全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管理体系和质控网络,强化职能科室及医疗质量监管部门负责人的管理责任,加大质量控制监管力度,设立医院管理评价办公室及专家督导检查组,科室设立质控员。
2、医疗质量管理职能部门组织实施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负责指导、监督、考核、分析、评价医疗质量及安全工作,定期进行医疗质量与安全指标的检查分析并督导落实。
监督检查须有计划、有记录、有分析、有反馈、有整改措施、有实际效果。
建立执行部门与监管部门交叉协调管理机制。
3、健全医疗质量管理相关组织。
包括医疗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调解管理、药事管理、医院感染管理、病案管理、临床输血管理和医疗器械管理等组织,定期召开会议研究医疗护理质量安全管理问题,要有活动记录,重视工作实效。
三、加强全员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培训教育牢固树立质量安全意识,营造质量安全氛围,提高全员质量安全参与能力,质量安全培训纳入全员培训年度计划,并定期开展,确保培训效果。
四、强化“三基三严”培训和考核,切实提高全体医务人员的技术水平医院职能部门制订医、护、药、技等全员培训计划并组织实施,分类开展临床医疗、临床护理、医学影像、医学检验、药剂、医院感染等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和考核。
抓好抓实急诊急症处理、危急重病例抢救、复苏技术、临床医疗护理操作技能、病历规范书写等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的强化训练,切实提高依法执业、临床思维和医患沟通能力。
医疗质量管理和持续改进实施方案及相配套制度
医疗质量管理和持续改进实施方案及相配套制度篇一: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实施方案及相配套制度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实施方案及相配套制度、考核标准、考核办法、质量指标一、医疗质量管理和持续改进方案及实施1. 、考核标准、考核办法、质量指标、持续改进措施。
(1)医疗质量管理和持续改进实施方案及相关配套制度、考核标准、考核办法、质量指标。
(2)医疗质量管理考核体系和管理流程。
(3)落实医疗质量考核。
(4)对方案执行、制度落实、考核结果等内容的分析、总结、反馈及改进措施。
2. 医疗质量关键环节、重点部门管理标准与措施。
(1)医疗质量关键环节管理标准与措施。
(2)重点部门的管理标准与措施。
(3)主管职能部门监督。
(4)相关人员知晓本岗位相关质量管理标准及措施,并落实。
(5)职能部门履行监管职责,对各项管理标准与措施的落实情况有定期检查、分析、反馈,有改进措施。
二、建立与执行医疗质量管理制度,将操作规范、诊疗指南。
1. 根据法律法规、规整规范以及相关标准,结合本院实际,制定完善的覆盖医疗全过程的质量管理规章制度,并及时更新,切实保证医疗质量。
(1)医院制度符合法律法规、规章规范及相关标准,且符合本院实际。
(2)有完善的质量管理制度规章制度,并有明确的核心制度。
(3)能够覆盖本院医疗全过程。
(4)对制度的管理规范,对制度、审核、批准、发布、作废等有统一流程。
(5)对制度能够定期修订和及时更新。
2. 执行医疗质量管理制度,重点是核心制度。
落实各项医疗质量管理制度,重点是核心制度。
有医院及科室的培训,医务人员掌握并遵循本岗位相关制度。
有主管职能部门监督。
院科两级对制度的执行情况有监督检查与整改措施。
3. 有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和临床诊疗指南。
有各专业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和临床诊疗指南。
对医务人员进行培训,使医务人员掌握并严格遵循本专业岗位相关规范和指南开展医疗工作。
对规范、指南的执行情况有监督检查及整改措施。
三、坚持“严格要求、严密组织、严谨态度”,强化“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培训与考核;每二年一次组织卫生技术人员考核。
2024年医疗质量管理和持续改进措施方案(2篇)
2024年医疗质量管理和持续改进措施方案____年医疗质量管理和持续改进是一个非常重要且具有挑战性的任务。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医疗质量要求的提高,医疗机构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以满足患者的需求并不断提高医疗服务的安全性和效果。
一、医疗质量管理方案:1.建立完善的医疗质量管理体系:医疗机构应该建立起一套完善的医疗质量管理体系,包括各个环节的质量管理制度、标准化操作规范和质量评估指标等,并将其纳入到日常工作中进行执行和监控。
2.加强医疗质量数据的采集和分析:医疗机构应该建立起完善的医疗信息系统,对医疗过程和结果的数据进行采集和分析,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空间,并通过数据的比对和统计,为医院管理者提供决策支持。
3.加强医疗质量意识的培养:医疗机构应该加强医护人员的质量意识培训,提高他们对医疗质量的重视程度和主动发现问题和改进的能力。
4.制定和实施医疗质量评估标准:医疗机构应该明确医疗质量评估的标准和方法,对医疗服务的各个环节进行评估和监控,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
5.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和反馈:医疗机构应该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和反馈机制,及时了解患者的需求和意见,并对患者的反馈进行评估和改进,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二、持续改进措施方案:1.建立持续改进的意识:医疗机构应该建立起持续改进的意识,将改进作为一项常态化的工作,通过定期的检查、评估和总结,不断发现问题和改进的空间,并制定相应的计划和措施进行改进。
2.加强团队合作和跨部门协作:医疗机构应该加强不同科室和岗位之间的团队合作,建立良好的沟通和协作机制,共同完成各项改进任务。
3.制定改进目标和指标:医疗机构应该制定明确的改进目标和指标,对改进的内容和效果进行明确的规划和评估,并采取相应的行动和措施,推动改进的实施和落地。
4.加强改进经验的分享和借鉴:医疗机构应该加强与其他医疗机构的交流和学习,借鉴其他机构的成功经验和好的做法,并加以改进和应用。
医疗质量管理和持续改进实施方案及相配套制度
医疗质量管理和持续改进实施方案及相配套制度随着我国医疗事业的快速发展,医疗质量已经成为人民群众关注的焦点。
为了提高医疗质量,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权益,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医疗质量管理,并将其作为医疗改革的重要内容。
本文将结合我国医疗质量管理的现状,提出,以期为我国医疗质量的提升提供参考。
一、医疗质量管理现状近年来,我国医疗质量管理取得了显著成果,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医疗质量管理体系建设不完善。
虽然我国已经建立了医疗质量管理的框架,但部分医疗机构在实际操作中仍然存在制度不健全、执行不力等问题。
2. 医疗质量安全监管力度不足。
目前,我国医疗质量安全监管主要依靠卫生行政部门的定期检查和医疗机构的自查,缺乏长效监管机制。
3. 医疗质量信息透明度不高。
医疗质量信息不对称,患者难以获取医疗机构的医疗质量数据,影响了患者的选择权和参与权。
4. 医疗质量改进机制不健全。
医疗机构在医疗质量改进方面缺乏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导致医疗质量改进工作难以深入推进。
二、医疗质量管理和持续改进实施方案针对我国医疗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以下医疗质量管理和持续改进实施方案:1. 完善医疗质量管理体系。
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医疗质量管理体系,明确各级领导和部门的责任,确保医疗质量管理工作落到实处。
2. 加强医疗质量安全监管。
卫生行政部门应加大对医疗质量安全监管力度,建立长效监管机制,对医疗机构进行定期和不定期检查,确保医疗质量安全。
3. 提高医疗质量信息透明度。
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医疗质量信息公开制度,定期向社会公布医疗质量数据,提高医疗质量信息的透明度。
4. 建立健全医疗质量改进机制。
医疗机构应建立医疗质量改进激励和约束机制,对医疗质量改进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对医疗质量问题进行责任追究。
三、相配套制度为确保医疗质量管理和持续改进实施方案的顺利实施,需要建立以下相配套制度:1. 医疗质量考核制度。
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实施方案及相配套制度
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实施方案及相配套制度一、实施方案1.明确目标:制定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的总体目标,包括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提升患者满意度、降低医疗风险等。
2.建立质量管理团队:成立由医疗机构领导和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的管理团队,负责全面领导和指导医疗质量管理工作。
3.开展质量管理培训:对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进行医疗质量管理知识和技能培训,提高员工的质量意识和专业素养。
4.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根据现有的法规和标准,制定医疗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包括制度、程序、规范、检查表等。
5.实施质量管理指标:根据医疗机构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质量管理指标,用于对医疗质量进行定量评估和监控。
6.开展质量评审与改进:定期组织质量评审会议,对医疗质量进行评估,找出问题和不足,并制定改进措施,确保医疗质量的持续改进。
1.质量管理责任制度:明确医疗机构各级领导职责,将质量管理作为各级领导的重要职责,并建立相应的考核机制。
2.医疗纠纷处理制度:建立快速、公正、有效的医疗纠纷处理机制,及时解决医患纠纷,保护医务人员的合法权益。
3.医疗质量审计制度:开展医疗质量审计工作,对医疗过程进行全面、客观、准确的评估,发现问题和不足,并提出改进意见。
4.医疗风险管理制度:建立医疗风险管理体系,及时识别和防范医疗风险,减少医疗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5.医疗质量监测制度:建立医疗质量监测体系,定期抽查患者满意度和医疗服务质量,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改进。
6.医疗质量信披制度:建立医疗机构医疗质量信息发布制度,及时公开医疗质量信息,提升透明度和公信力。
以上是一份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的实施方案及相配套制度的示例,医疗机构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进行具体的调整和完善。
通过实施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医疗机构可以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加强风险控制,提高患者满意度,为患者提供更安全、高效的医疗服务。
【制度】医疗质量管理和持续改进实施方案及相配套制度
【关键字】制度医疗质量管理和持续改进实施方案及相配套制度篇一: 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实施方案及相配套制度.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实施方案及相配套制度、考核标准、考核办法、质量指..一.医疗质量管理和持续改进方案及实.. 1.医疗质量管理和持续改进实施方案及相配套制度、考核标准、考核办法、质量指标、持续改进措施..(1.医疗质量管理和持续改进实施方案及相关配套制度、考核.准、考核办法、质量指标..(2.医疗质量管理考核体系和管理流程..(3.落实医疗质量考核..(4.对方案执行、制度落实、考核结果等内容的分析、总结、反..及改进措施.. 2.医疗质量关键环节、重点部门管理标准与措施..(1.医疗质量关键环节管理标准与措施..(2.重点部门的管理标准与措施..(3.主管职能部门监督..(4.相关人员知晓本岗位相关质量管理标准及措施, 并落实..(5.职能部门履行监管职责, 对各项管理标准与措施的落实情况..定期检查、分析、反应, 有改进措施..二.建立与执行医疗质量管理制度, 将操作规范、..疗指南.1.根据法律法规、规整规范以及相关标准, 结合本院实际, 制定完善的覆盖医疗全过程的质量管理规章制度, 并及时更新, 切实保证医疗质量。
.(1.医院制度符合法律法规、规章规范及相关标准, 且符合本院..际..(2.有完善的质量管理制度规章制度, 并有明确的核心制度..(3.能够覆盖本院医疗全过程..(4.对制度的管理规范, 对制度、审核、批准、发布、作废等有..一流程..(5.对制度能够定期修订和及时更新.. 2.执行医疗质量管理制度, 重点是核心制度..(1.落实各项医疗质量管理制度, 重点是核心制度..(2.有医院及科室的培训, 医务人员掌握并遵循本岗位相关制度..(3.有主管职能部门监督..(4.院科两级对制度的执行情况有监督检查与整改措施.. 3.有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和临床诊疗指南..(1.有各专业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和临床诊疗指南..(2.对医务人员进行培训, 使医务人员掌握并严格遵循本专业岗位相关规范和指南开展医疗工作..(3.对规范、指南的执行情况有监督检查及整改措施.三.坚持“严格要求、严密组织、严谨态度”, 强化.“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培训与考核;每二年一次组织卫生技术人员考核.. 1.坚持“严格要求、严密组织、严谨态度”, 强化“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培训与考核..(1.各专业、各岗位“三基”培训及考核制度..(2.根据不同层次及专业的卫生技术人员的“三基”培训内容、要求、重点和培训计划..(3.与培训相适应的技能培训设施、设备及经费保障..(4.指定部门或专职人员负责实施..(5.落实培训及考核计划, 在岗位人员参加“三基”培训覆盖率≥95..(6.在岗人员参加“三基”考核合格率≥95..四.建立医疗风险防范确保患者安全的..制, 按规定报告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与隐患缺陷, 不隐瞒和漏报.. 1.医疗风险管理方..(1.医疗管理方案包括医疗风险识别、评估、分析、处理和监控..内容..(2.针对主要风险制定相应的制度、流程、预案或规范, 严格落实..防范不良事件的发生.(3.建立不以处罚为原则的主动报告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与隐患.缺陷的制度和工作流程。
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实施方案
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实施方案一、引言医疗质量是医疗机构的生命线,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健康和安全。
为了进一步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持续改进医疗服务,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的相关要求,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二、目标1. 提高医疗质量,确保患者得到安全、有效、优质的医疗服务。
2. 建立健全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体系,提高医疗质量管理水平。
3. 持续改进医疗服务,提高患者满意度。
4. 加强医疗安全风险管理,降低医疗风险,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
三、主要任务(一)完善医疗质量管理组织体系1. 成立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医疗质量方针、目标和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
2. 设立医疗质量管理部门,负责医疗质量的日常管理和监督工作。
3. 各科室成立质量管理小组,负责本科室医疗质量的管理和控制。
(二)加强医疗质量教育培训1. 定期组织医务人员进行医疗质量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的质量意识和安全意识。
2. 开展医疗质量知识竞赛、案例分析等活动,增强医务人员的质量管理能力。
3. 将医疗质量纳入医务人员绩效考核体系,激励医务人员积极参与质量管理工作。
(三)建立健全医疗质量管理制度1. 完善医疗质量评估与监测体系,定期对医疗质量进行评估和监测。
2. 建立医疗质量信息公示制度,定期向社会公开医疗质量信息。
3. 加强医疗质量投诉管理,建立投诉处理机制,及时处理患者投诉。
(四)加强医疗安全风险管理1. 建立医疗风险评估与预警机制,定期对医疗风险进行评估和预警。
2. 加强医疗安全事件报告和管理,及时报告和处理医疗安全事件。
3. 建立医疗安全责任追究制度,对发生医疗安全事件的科室和个人进行责任追究。
(五)持续改进医疗服务质量1. 建立患者满意度调查制度,定期收集患者对医疗服务的意见和建议。
2. 针对患者反映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提高患者满意度。
3. 开展优质服务活动,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和质量。
四、实施步骤(一)第一阶段([具体时间 1])1. 成立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和医疗质量管理部门,明确职责和分工。
医疗质量管理和持续改进实施方案及相配套制度
医疗质量管理和持续改进实施方案及相配套制度一、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健康需求的不断提高,医疗质量成为了衡量医院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
为了提高医疗质量,保障患者安全,我国政府和社会各界对医疗质量管理和持续改进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本方案旨在制定一套全面的医疗质量管理和持续改进实施方案,以及相配套的制度,以期在医院内部形成一套科学、规范、高效的医疗质量管理体系。
二、医疗质量管理和持续改进实施方案1. 明确医疗质量管理目标医院应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的要求,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明确医疗质量管理目标。
目标应包括提高医疗技术水平、优化服务流程、保障患者安全、提高患者满意度等方面。
2. 建立医疗质量管理组织架构医院应成立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医疗质量管理政策和规划,指导医疗质量管理工作。
同时,各科室应设立医疗质量管理工作小组,负责本科室的医疗质量管理工作。
3. 完善医疗质量管理制度医院应制定一系列医疗质量管理制度,包括医疗质量监测制度、医疗质量评估制度、医疗质量改进制度、医疗质量信息报告制度等。
这些制度应涵盖医疗服务的全过程,确保医疗质量管理的全面性。
4. 加强医疗质量监测和评估医院应建立医疗质量监测体系,对医疗质量进行实时监控。
同时,应定期开展医疗质量评估工作,对医疗质量进行综合评价,找出存在的问题,为改进工作提供依据。
5. 推进医疗质量改进项目医院应根据医疗质量评估结果,制定医疗质量改进项目,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
同时,应鼓励医务人员积极参与医疗质量改进项目,提高医疗质量管理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6. 加强医疗质量培训和教育医院应定期开展医疗质量培训和教育,提高医务人员对医疗质量管理的认识和能力。
通过培训,使医务人员掌握医疗质量管理的方法和技巧,提高医疗质量管理的水平。
7. 建立医疗质量信息报告制度医院应建立医疗质量信息报告制度,要求各科室定期报告医疗质量情况。
同时,应建立医疗质量信息共享平台,实现医疗质量信息的互联互通,为医疗质量管理工作提供数据支持。
医疗质量管理与改进和持续改进实施方案及相关配套制度
医疗质量管理与改进和持续改进实施方案及相关配套制度第一篇:医疗质量管理与改进和持续改进实施方案及相关配套制度医疗质量管理与改进和持续改进实施方案及相关配套制度1、健全医疗质量管理组织,以科主任及主要临床医师、护士长、药剂科负责人组成。
2、完善各项相关规章制度1)执行以岗位责任制并履行岗位职责,严格执行各种诊疗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常规。
2)实行职业资格准入,严格执行《执业医师法》3)强化“三基”“三严”培训,达到人人参与,人人过关,并将其贯彻到各项医疗业务活动和质量管理的始终3、加强医疗安全管理1)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防范为先”的观念,本着对病人生命高度负责的精神做好每一项诊疗工作,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实施零缺陷管理,防止差错事故的发生。
2)严格执行新技术,新项目准入,有效安全,降低医疗安全隐患。
3)确保医疗设施,处于正常盒安全的功能状态,以确保患者的诊断,治疗。
4)严格药品的采购质量及保管,发放。
4、建立健全医疗技术风险防范,控制及追溯机制。
5、坚持以病人为中心,强化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实现医疗服务规范化、人性化。
医疗技术管理制度一、档案管理范围,凡是以下材料应手机归档。
1、医疗新技术的法令标准和规章制度。
2、医疗新技术的计划、总结。
3、医疗新技术常规、操作规程、质量标准等文件。
4、医疗新技术质量调查和监督检查中形成的文件。
5、医疗事故或医疗纠纷的来信来访,调查分析,医疗事故鉴定书和处理意见。
6、新疗法、新技术的鉴定及实施中形成的文件材料。
二、材料必须真实反映情况、证书、文章、批文有原件,档案不得随便修改。
三、档案资料应注意完整、规范、保密、不得用圆珠笔书写不得用热敏打印纸,不得任意抽样或遗失、不得问无关人员泄露。
四、所有档案资料应登记,分类、编号、并由专人保管、保存安全、防虫、防潮、防遗失。
五、归档资料中的质控资料及操作规程至少应保存五年,销毁前必须经科主任批准。
六、过期作废的档案必须收回,防止误用,科室档案包括科室人员档案,质控档案、技术档案、行政档案和档案管理条例。
医疗质量管理和持续改进实施方案及相配套制度
医疗质量管理和持续改进实施方案及相配套制度一、引言医疗质量是医院的核心竞争力,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为提高我院医疗质量,保障患者安全,提升医疗服务水平,特制定本医疗质量管理和持续改进实施方案及相配套制度。
二、目标和原则1. 目标(1)建立健全医疗质量管理体系,实现医疗质量的持续改进。
(2)提高医务人员医疗质量意识,规范医疗行为,确保患者安全。
(3)提高医疗技术水平,提升医疗服务质量,满足人民群众健康需求。
(4)加强医疗质量管理,确保医疗质量指标达到国家规定标准。
2. 原则(1)坚持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关注患者需求。
(2)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加强医疗风险防控。
(3)坚持质量第一,提高医疗技术水平,提升医疗服务质量。
(4)坚持持续改进,不断完善医疗质量管理体系。
三、组织架构1. 成立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负责全院医疗质量管理工作。
2. 设立医疗质量管理办公室,负责日常医疗质量管理工作。
3. 各临床、医技科室设立医疗质量小组,负责本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工作。
四、制度建设1. 制定医疗质量管理制度,包括医疗质量监控、病历管理、手术管理、药品管理、医疗设备管理、医疗安全管理等。
2. 制定医疗质量考核办法,对各科室医疗质量进行定期考核。
3. 制定医疗质量改进措施,针对医疗质量问题制定整改措施。
4. 制定医务人员培训计划,提高医务人员医疗质量意识和技术水平。
五、医疗质量监控1. 加强对医疗质量指标的监控,包括病历书写质量、手术安全、药品使用、医疗设备使用、医疗事故发生率等。
2. 定期开展医疗质量检查,对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3. 加强病历质量管理,规范病历书写,提高病历质量。
4. 加强对医疗设备的维护和管理,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六、医疗安全管理1. 加强医疗安全管理,预防医疗事故的发生。
2. 开展医疗安全教育,提高医务人员医疗安全意识。
3. 建立健全医疗安全事件应急预案,提高应急处理能力。
4. 加强对医疗纠纷的预防和处理,维护医疗秩序。
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和持续改进实施方案
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和持续改进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一)实行全面质量与安全管理和全程质量控制,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明确管控内容并将其纳入医疗管理部门的日常工作,实施动态监控并与科室目标责任制结合,保证质控措施的落实。
(二)以规章制度和医疗法规为依据,并不断修订完善。
(三)强化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的落实,如首诊负责制度、会诊制度和疑难病例讨论制度等,将医务人员个人医疗行为最大限地引导到正确的诊疗方案中。
(四)医疗质量管理控制部门有计划、有针对性的进行干预,并制定全面的干预措施。
二、管理体系健全质量与安全管理组织体系,满足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和持续改进需要。
(一)健全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组织,实行院科二级负责制。
院长是医院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第一责任人,科室主任是科室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第一责任人。
(二)充分发挥包括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伦理委员会、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病案管理委员会、输血管理委员会、护理管理委员会等各委员会的作用,定期研究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问题,有活动记录,重视工作实效。
(三)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职能部门组织实施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负责指导、监督、考核、分析、评价医疗质量及安全工作,定期进行医疗质量与安全指标的检查分析并督导落实。
监管检查须有计划、有记录、有分析、有反馈、有整改措施、有实际效果。
(四)科室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是医院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牵涉到医院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是否真正做好做实的关键,因此科室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应切实根据规章制度和诊疗常规,结合本科室工作实际,做好本科室医疗质量与安全相关工作,及时将本科室存在的问题和整改措施向医院反馈,并接受医院及上级部门的检查和督导。
三、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内容(一)基础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基础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是指医院人力资源、财务管理、医院的制度、环境、设施、医疗设备、业务技术、药品供应、后勤保障、信息方面的管理,是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中最基本的一环。
医疗质量管理和持续改进计划范本(3篇)
医疗质量管理和持续改进计划范本医疗质量是医院管理的核心。
优质的医疗质量必然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为保证我院在医疗市场竞争中保持可持续、和谐发展,我妇二外科特此制定全程医疗质量控制改进方案,以求正确有效地实施医疗质量管理制度和规范。
一、指导思想(一)、实行全面质量管理和全程质量控制。
建立从患者就医到离院,包括门诊医疗、病房医疗和部分院外医疗活动的全程质量控制流程和全程质量管理体系。
明确质量内容并将其纳入医疗管理部门的日常工作,实施动态监控并与科室目标责任制结合,保证质控措施的落实。
(二)、以各类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和医疗操作规程为依据,并不断修订完善质量考核体系、考核标准。
(三)、强化各种医疗核心制度的执行力度,如三级医师查房制度、会诊制度和病例讨论制度医院医疗质量的核心制度等,将妇二科每个医务人员的单体医疗行为最大限地引导到正确的诊疗方案中。
(四)、质量控制部门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干预,对多因素影响或多项诊疗活动协同作用的质量问题,进行专门调研,并制定全面的干预措施。
二、管理体系:全程医疗质量控制系统分为三级。
各类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科室医疗质量控制小组和各级医务人员自我管理的三级管理体系。
各职能部门执行质量控制组织三级的指导、协调、督导作用。
作为医疗质量三级控制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科室质控小组职责如下:(1)、各科室医疗质量控制小组由科主任或副主任、护士长和其他相关人员____人组成。
(2)、结合本专业特点及发展趋势,制定及修订本科室疾病诊疗常规、药物使用规范并组织实施,责任落实到个人,与绩效工资挂钩。
(3)、定期组织各级人员学习医疗、护理常规,强化质量意识。
(4)、按时参加医疗质控办公室的会议,反映问题。
收集与本科室有关的医疗质量问题,提出整改措施。
三、强化个人管理是实现医院质量控制的源动力医务人员自我管理在医疗活动过程中,医务人员的个人行为具有较大的独立性,其个人素质、医疗技术水平对医疗质量影响较大,是质量不稳定的主要因素,是质量控制的基本点。
全院医疗质量管理和持续改进总体方案范文(6篇)
全院医疗质量管理和持续改进总体方案范文(通用6篇)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科学有序进行,常常要根据具体情况预先制定方案,方案是从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方面进行安排的书面计划。
那么制定方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全院医疗质量管理和持续改进总体方案范文(通用6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全院医疗质量管理和持续改进总体方案范文(通用6篇)1为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深入推进《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的全面落实,进一步改善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提升医疗技术水平,全面完成“一个目标、两个重点、八项建设”工作任务,医院研究决定,从现在开始,在全院开展医疗服务质量提升年活动。
具体方案如下:一、活动目标以深化公立医院改革为契机,以巩固医院标准化建设成果为动力,以打造“三优服务”为追求目标,牢固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规范服务行为、优化服务流程,突出学科建设,夯实发展基础,提升医院综合服务能力,使医院在激烈的医疗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实现健康、快速发展。
二、活动范围各科室、各岗位及全体员工。
三、活动内容(一)全面提升医疗服务质量1、狠抓质控核心制度落实提高质控质量。
每月两次对医疗质量督导组的工作情况进行检查。
突出重点质控。
对重点部门、重点环节“重点抓”,督导到科、落实到人。
细化质控环节。
使每一个质量管理记录本、关键环节、问题都能追溯到责任人,有的放矢。
2、强化病案管理加强病案知识培训。
组织医务人员系统学习病案管理知识。
试行“跟查代训”。
低年资医师和病历书写问题医师,跟随病案质量督导组参与病历检查。
开展病历点评。
组织病历书写大赛,定期开展病历点评,对优秀病历和问题突出病历组织全院进行现场展示。
3.加强患者入出院指导和随访强化患者入出院指引和相关告知。
完善转科、转院交接流程,认真做好患者出院指导;加强出院患者一级随访。
利用“易随诊”系统,扎实做好患者一级随访工作;拓展“院后服务”。
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和持续改进实施方案
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和持续改进实施方案一、引言医疗质量是医疗机构的生命线,直接关系到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为了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持续改进医疗服务,本方案旨在建立一套科学、规范、有效的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体系,通过全员参与、全过程管理、全方位控制,实现医疗质量的持续提升。
二、目标1. 提高医疗质量,确保患者得到安全、有效、优质的医疗服务。
2. 降低医疗风险,减少医疗事故和医疗纠纷的发生。
3. 提高患者满意度,增强患者对医疗机构的信任和忠诚度。
4. 促进医疗技术创新和发展,提升医疗机构的核心竞争力。
三、原则1. 以患者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一切为了患者的健康和安全。
2. 全员参与,全过程管理,全方位控制。
3. 持续改进,不断提高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
4. 科学管理,规范操作,严格执行医疗质量标准和规范。
5. 强化监督,严格考核,确保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措施的落实。
四、主要措施(一)建立健全医疗质量管理组织体系1. 设立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医疗质量方针、政策和目标,指导、监督医疗质量管理工作。
2. 成立医疗质量管理工作小组,负责具体实施医疗质量管理工作,制定医疗质量管理制度和流程,组织医疗质量培训和考核。
3. 各科室设立质量控制小组,负责本科室医疗质量的日常管理和控制。
(二)完善医疗质量管理制度和流程1. 制定完善的医疗质量管理制度,包括医疗质量评估、医疗质量控制、医疗质量持续改进等方面的制度。
2. 优化医疗服务流程,减少患者等待时间,提高医疗服务效率。
3. 严格执行医疗质量标准和规范,确保医疗服务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三)加强医疗质量教育培训1. 开展全员医疗质量教育培训,提高全体员工的质量意识和质量管理能力。
2. 定期组织医疗质量培训和考核,确保医务人员掌握医疗质量标准和规范。
3. 鼓励医务人员参加学术交流和培训,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
(四)强化医疗质量监督和考核1. 建立医疗质量监督机制,定期对医疗质量进行监督和检查。
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实施方案及相配套制度医疗质量管理和持续改进实施方案
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实施方案及相配套制度医疗质量管理和持续改进实施方案清晨的阳光透过窗帘,洒在刚刚铺开的稿纸上,笔尖在指尖轻轻旋转,思绪如潮水般涌动。
关于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的方案,已经在我脑海中盘旋多时,现在,就让我用这十年的经验,将这些想法汇聚成文字。
一、医疗质量管理实施方案1.构建医疗质量管理组织架构要明确医疗质量管理组织架构,成立以院长为组长的质量管理领导小组,下设质量管理办公室,负责具体实施。
各部门负责人为质量管理的直接责任人,形成自上而下的质量管理网络。
2.制定质量管理计划根据医院实际情况,制定年度质量管理计划,明确质量管理目标和任务,将质量管理工作纳入到医院整体发展规划中。
3.落实质量管理措施(1)加强医疗安全培训:定期组织医疗安全知识培训,提高医护人员的安全意识。
(2)完善医疗制度:修订和完善各项医疗制度,确保医疗行为有章可循。
(3)加强医疗质量监控:设立医疗质量管理指标,对医疗质量进行实时监控。
(4)开展医疗质量改进项目:针对存在的问题,开展质量改进项目,持续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4.质量管理评价与奖惩设立质量管理评价体系,对医疗质量管理工作进行评价。
对表现优秀的部门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对存在问题的部门和个人进行约谈和整改。
二、医疗质量持续改进实施方案1.建立医疗质量持续改进机制设立医疗质量持续改进小组,负责对医疗质量进行持续监控和改进。
建立质量改进计划,明确改进目标、措施和时间节点。
2.加强医疗质量改进项目实施(1)开展质量管理培训:提高医护人员质量管理意识和能力。
(2)实施质量改进项目:针对医疗服务中的问题,开展质量改进项目。
(3)加强质量改进交流:定期组织质量改进交流会议,分享质量改进经验。
3.质量改进成果展示与推广三、相配套制度医疗质量管理和持续改进实施方案1.制定医疗质量管理考核制度制定医疗质量管理考核制度,对医疗质量管理工作进行量化考核,确保质量管理工作的落实。
2.建立医疗质量责任制度明确医疗质量责任,对医疗质量事故进行追责,确保医疗安全。
2024年医疗质量管理和持续改进计划模版(3篇)
2024年医疗质量管理和持续改进计划模版管理目标及分段实施方案一、医疗质量管理和持续改进实施方案1、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小组要完善和落实各项医疗规章和制度,医疗诊疗规程,各级岗位职责,做到每项医疗行为有制度有规程,各级岗位职责有落实;要提高医疗水平,保证因病施治、合理检查、合理收费;切实抓好医务人员的“三基”培训。
2、按照新的医疗质量管理、考核和评价体系,提升全体医务人员医疗质量管理与改进的意识,提升科室自我改进质量管理的能力,促进全程医疗质量管理与环节医疗质量管理的结合与实施。
3、疑难病例讨论是一种需要医院各方面积极参与、互助,利用医院现有资源优化医疗过程、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医疗资源浪费、提升“两个效益”的先进的医疗质量管理方法;科室必须每月选择两个疑难病例,开展疑难病例讨论工作。
4、促进科室合理用药,提升临床用药水平;完善执业医师处方制度及管理流程,完善用药检测及药物过敏与不良反应报告制度,规范药物使用的合理性与安全性,完善用药差错登记、报告、处理制度。
5、完善医疗文书书写规范,在加强在架病历、终末病历日常检查的基础上,重点加强对死亡病历质量的检查、剖析及讲评,促进病历质量的提高。
6、抓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和管理,建立住院医师培训个人档案,注重住院医师素质培养和实际工作能力培养;坚决执行住院医师____小时负责制度;建立住院医师个人考核档案定期对住院医师的履行职责情况和业务水平进行考评。
7、明确主治医师的工作职责,发挥他们在医疗工作中“对下指导、对上汇报”的核心骨干作用;建立主治医师个人考核档案,定期对主治医师的履行职责情况和业务水平进行考评。
8、严格执行三级医师查房制度,努力提高查房水平,严禁擅自取消主任医师查房;充分发挥三级查房的作用,将此项工作常规化、制度化,定期巡回督导检查。
9、确保住院病人医护诊疗计划及时完成,有适宜的检查计划、治疗计划,完善病人或家属的知情告知制度,特殊检查和治疗要得到病人或家属的认可;完善病人出院康复及随访制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实施方案及相配套制度
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实施方案及相配套制度、考核标准、考核办法、质量指标
一、医疗质量管理和持续改进方案及实施
1. 医疗质量管理和持续改进实施方案及相配套制度、考核标准、考核办法、质量指标、持续改进措施。
(1)医疗质量管理和持续改进实施方案及相关配套制度、考核标准、考核办法、质量指标。
(2)医疗质量管理考核体系和管理流程。
(3)落实医疗质量考核。
(4)对方案执行、制度落实、考核结果等内容的分析、总结、反馈
及改进措施。
2. 医疗质量关键环节、重点部门管理标准与措施。
(1)医疗质量关键环节管理标准与措施。
(2)重点部门的管理标准与措施。
(3)主管职能部门监督。
(4)相关人员知晓本岗位相关质量管理标准及措施,并落实。
(5)职能部门履行监管职责,对各项管理标准与措施的落实情况有
定期检查、分析、反馈,有改进措施。
二、建立与执行医疗质量管理制度,将操作规范、诊
疗指南。
1. 根据法律法规、规整规范以及相关标准,结合本院实际,制定完善的覆盖医疗全过程的质量管理规章制度,并及时更新,切实保证医疗质量。
(1)医院制度符合法律法规、规章规范及相关标准,且符合本院实
际。
(2)有完善的质量管理制度规章制度,并有明确的核心制度。
(3)能够覆盖本院医疗全过程。
(4)对制度的管理规范,对制度、审核、批准、发布、作废等有统
一流程。
(5)对制度能够定期修订和及时更新。
2. 执行医疗质量管理制度,重点是核心制度。
(1) 落实各项医疗质量管理制度,重点是核心制度。
(2) 有医院及科室的培训,医务人员掌握并遵循本岗位相关制
度。
(3) 有主管职能部门监督。
(4) 院科两级对制度的执行情况有监督检查与整改措施。
3. 有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和临床诊疗指南。
(1) 有各专业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和临床诊疗指南。
(2) 对医务人员进行培训,使医务人员掌握并严格遵循本专业岗位相关规范和指南开展医疗工作。
(3) 对规范、指南的执行情况有监督检查及整改措施。
三、坚持“严格要求、严密组织、严谨态度”,强化
“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培训与考核;每二年一次组织卫生技术人员考核。
1. 坚持“严格要求、严密组织、严谨态度”,强化“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培训与考核。
(1) 各专业、各岗位“三基”培训及考核制度。
(2) 根据不同层次及专业的卫生技术人员的“三基”培训内容、要求、重点和培训计划。
(3) 与培训相适应的技能培训设施、设备及经费保障。
(4) 指定部门或专职人员负责实施。
(5) 落实培训及考核计划,在岗位人员参加“三基”培训覆盖率≥95%
(6) 在岗人员参加“三基”考核合格率≥95%
四、建立医疗风险防范确保患者安全的体
制,按规定报告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与隐患缺陷,不隐瞒和漏报。
1. 医疗风险管理方案
(1)医疗管理方案包括医疗风险识别、评估、分析、处理和监控
等
内容。
(2)针对主要风险制定相应的制度、流程、预案或规范,严格落实,
防范不良事件的发生。
(3)建立不以处罚为原则的主动报告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与隐患
缺陷的制度和工作流程。
建立医务人员主动报告的激励机制。
严格执行卫生部≤医疗质量安全事件报告暂行规定≥。
(4)根据情况医院对员工做医疗风险事件的预警通告。
(5)对医疗风险的防范流程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反馈、改进。
2. 落实患者安全目标。
(1)医院及科室将实施“患者安全目标”作为推动患者安全管理的基本任务。
(2)为实施“患者安全目标“提供所需的人力与物力资源。
(3)组织“患者安全目标“相关制度的员工培训与考核。
员工对患者安全目标的知晓率≥90%。
(4)职能部门对患者安全目标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分析、反馈,有
改进措施。
3. 开展防范医疗风险确保患者安全的相关知识、技能的教育与培训。
(1)防范医疗风险的相关教育与培训,其中包括患者安全典型案例
的分析。
(2)针对共性及各科室专业特点制定相关教育与培训的课程内容,对重点科室、重点岗位、重点人群的培训率大于70%
(3)针对医疗风险防范的工作制度、流程、规范、预案等进行培训
的计划并实施。
(4)对重点科室、重点岗位、重点人群的培训率大于85%
五、医院领导班子、职能部门、各临床与医
技科室的质量管理人员能够应用全面质量管理的原理,通过适宜质量管理改进的方法及质量管理技术工具开展持续质量改进活动,并做好质量改进效果评价。
1. 医院与职能部门领导接受全面质量管理培训与教育,至少掌握1~2项质量管理改进方法及质量管理常用技术工具,改进质量管理工作。
(1)医院领导与职能部门管理人员接受全面质量管理培训与教育。
(2)医院领导与职能部门管理人员掌握一种及以上管理常用技术工具。
2. 各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成员,具有相关质量管理技能,开展质量管理工作。
(1)各临床、医技科室质量管理小组人员,接受质量管理相关技能
培训。
六、定期进行全员医疗质量和安全教育,牢
固树立医疗质量和安全意识,提高全员医疗质量管理与改进的参与能力。
1. 全员质量与安全教育和培训。
(1)根据年度质量与安全管理目标,制定教育培训计划。
(2)开展院科两级的质量与安全教育和培训,有记录。
(3)定期开展形式多样的全员质量与安全教育和培训。
七、建立医疗质量控制、安全管理信息数据
库,为制定质量管理持续改进的目标与评价改进的效果提供依据。
1. 建立医疗质量控制、安全管理信息数据库,为制定质量管理持续改进的目标与评价改进的效果提供依据。
(1)有医疗质量控制、安全管理信息,为质量管理提供依据。
(2)有指定的部门负责收集和管理相关信息,信息数据集中归口管理,方便管理人员调阅使用。
(3)数据库内容:一般常规数据、合理使用抗生素和其他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