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讲义 第2讲 宋明理学与明清时期的儒家思想 新人教版必修3

合集下载

2014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每课一练(二十五)第十七单元第2讲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2014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每课一练(二十五)第十七单元第2讲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温馨提示: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每课一练(二十五)(45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2012·苏锡常镇一调)北宋著名学者李觏曾经指出:“儒失其守,教化坠于地。

凡所以修身正心,养生送死,举无其柄。

当是时也,释之徒以其道鼓行之,焉往而不利云云。

”对此段材料理解错误的是( ) A.该材料揭示了儒学复兴的某种背景B.该材料将儒、佛对比,对佛学甚是推崇C.该材料反对儒学的伦理说教,陈义甚高D.该材料显示学者思考、探索,试图改造儒学2.葛兆光在《中国思想史》中曾说:“朱熹最重要也是在后世影响最广泛的著作是《家礼》。

”“朱熹……反复强调这种(理学)原则在生活中的实现。

”对于朱熹的作用,作者认为( )A.实现了儒学的道德化改造B.实现了儒学的政治化和宗教化C.实现了儒学的世俗化和普及化D.实现了儒学的哲学化3.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中指出:“理学……部分是对传统的重新发展,部分是全新的创造。

”“全新的创造”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 )A.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并且凸显出人性的尊严B.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使儒学发展并形成新的理论体系C.开始融合阴阳家、黄老之学以及法家思想D.强化了儒家的纲常伦理道德并借此维护封建专制统治4.(2013·无锡模拟)《论语·颜渊》记载:“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有人对这段话的解释是:“仁者,本心之全德。

克,胜也。

己,谓身之私欲也。

复,反也。

礼者,天理之节文也。

”这就把“克己复礼”解释为( )A.“人伦者,天理也”B.“存天理,灭人欲”C.“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真理”D.“心外无物”“心外无理”5.所谓“朱陆同异”是我国学术史上的一个老问题。

解放后的一些哲学史著作一般把陆学看做主观唯心主义,把朱学看做客观唯心主义。

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一单元第2课时 宋明理学和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

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一单元第2课时 宋明理学和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

2.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有什么(shén me)异同
项目
程朱理学
陆王心学
相同点
①都是对儒学的新发展和宋明理学的突出代表; ②思想实质都是以儒家的纲常伦理来约束社会, 维护专制统治。③影响方面都强调社会秩序的 重要性,“天理”与“人欲”对立,强调修身 养性,塑造民族性格。④都属于唯心主义思想
范畴
核心 不 同 求“理” 点 方法
理是万物的本源, 理先气后
格物致知
心是万物的本源,心即理 也
内心反省,致良知
哲学范畴 客观唯心主义
主观唯心主义
第十三页,共16页。
3.明清时期的思想批判包含的内容及进步(jìnbù)意义 (1)内容:反对绝对权威;倡导个性发展;提倡男女平等;主张社 会变革,关乎国计民生。提出“工商皆本”的思想;反对封建君 主专制统治,揭露帝王专制的罪恶;关注整个民族的文化传承和 人民的安居乐业;提出限制君权的理论和设想。 (2)进步(jìnbù)意义:将矛头直指封建礼教和整个正统思想,具有 鲜明的封建叛逆色彩和战斗精神;经世致用思想、博学考据的治 学方法开清代考证学术之风气,而立足现实、学以致用的观念也 为后世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源泉;批判专制意识对君主专制统治予 以强烈的冲击,一定意义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具 有解放思想的历史进步(jìnbù)性,在其后数百年间仍具有启蒙作 用,给后世民众以深刻的启迪。
答案:(1)佛教 (2)三教(sān jiào)合一
第二页,共16页。
2.程朱理学 (1)基本概念:以______(或天理)为核心,融合了________思想来解释儒 家义理。 (2)代表人物(rénwù)及主张。
宇宙观 伦理观 认识论
北宋二程
南宋朱熹
①________是宇宙万物的本原

2014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第十七单元第2讲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必修三)

2014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第十七单元第2讲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必修三)

——朱熹《朱子语类》 材料二 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于吾心。物理不外于吾心。外吾心
而求物理,无物理矣。 ——王阳明《答顾东桥书》
探究1:在贯通明理方面,材料一、二有什么区别?
提示:朱熹主张“格物致知”,即通过实践、学习明事理;王 阳明主张穷理不必向外探求,只需反省内心就可得到天理。 探究2:上述材料反映的思想在属性上是否根本对立?为什么? 提示:否。二者本质相同,他们都认为“理”是世界的本原,
2.消极方面 (1)宋明理学为适应封建社会后期统治阶级的需要,用 “三纲五常”维系专制统治,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 (2)为封建等级秩序辩护,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占统治
地位的官方哲学,从而束缚了人们的思想。
(3)夸大了“心”即良知的作用,助长了明中叶以后不务 实际之风。
主题 2 材料一
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 在物质生活富足的前提下,那些经济上有实力的商家
都是为维护封建专制统治服务的。
材料三
宋朝新儒学最重要的代表人物是哲学家朱熹(1130-
1200年)„„其最具影响力的作品是《朱子家训》,其中对婚 礼、葬礼、敬奉祖先以及其他一些家庭礼仪都做了详尽规定。 作为一个优秀的儒家学者,朱熹认为最重要的事情就是个人无
论是在家还是在更大的社会里应当发挥其正当的作用。
封建后期的统治,为强化封建社会后期的统治服务。从政治作 用说,理学是思想史上的浊流”。目前的一些学者,则在一定 程度上肯定了理学,如侯外庐、邱汉生等主编的《宋明理学史》 中这样写道:“宋明理学达到了思想发展史上的新水平。它提 出的范畴、命题,所讨论的问题,是新的,它探究的学术理论
的广度和深度,是前所未有的。”
材料三
16-17世纪的中国,虽然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单元第2讲 宋明理学精品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单元第2讲 宋明理学精品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1单元第2讲宋明理学精品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1.背景三教合一,儒学地位受到挑战。

2.概念理学是北宋时候形成,融合了佛、道和儒三家新的儒学体系。

一种既贯通宇宙自然和人生命运,又继承孔孟正宗,并能治理国家的新儒学。

3.主要代表人物3.主要代表人物组合式选择题每个选项都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知识点组合而成。

此类题型主要特点是容量大,考查的信息范围广,可以是知识归类,可以是评价分析,可以是异同比较,这便于考查学生的理解、综合、归纳、比较、推理等能力。

组合式选择题解题技巧之一是学会观察和分析选项,重视选项组合规律,确定应选择的点或应排除的点。

所以组合式选择题解题最好采用“基选法”,先选定一个绝对正确或绝对错误的备选内容为基点,然后顺藤摸瓜,便可快捷正确作答,少走弯路。

组合式选择题的特点和解法1.对理学的基本认识“二程”和朱熹把维护专制统治和纲常名分的观念抽象化为天地万物始源的“理”,建立起理学体系,从哲学的高度论证专制统治和君臣父子尊卑等级秩序的合理性。

宋明理学(包括程朱理学、陆王心学等)历经数百年发展,对中国社会的政治、文化教育和伦理道德都产生深远影响。

1.对理学的基本认识宋明理学强调三纲五常和名分等级的永恒性,用以维系专制统治,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产生了消极影响。

但理学重视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品德,讲求以理统情、自我节制、发奋立志,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又凸显了人性的庄严。

宋代大儒张载提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对这句话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反映了当时学者匡时济世的理想追求B.反映了理学家们关注国计民生的价值取向C.说明理学反对封建专制统治D.说明理学当时有利于维护社会政局的稳定C2.宋明理学的特点及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异同(1)特点:①儒学进一步思辨化。

宋明理学家一方面借鉴佛教和道教在哲学本体论方面的成果,一方面在传统儒学中寻找能够利用的因素,创造性地提出了许多富有特色的儒学概念,例如“太极”、“天理”、“心”等,从而使传统儒学的道德信条式的语录变成了哲学理论体系。

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第2讲 宋明理学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

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第2讲 宋明理学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
第七页,共29页。
第八页,共29页。
心学与理学的不同 易混易错分析:心学与理学是两个不同的哲学流派即主观唯心 和客观唯心。 辨析:从哲学观上看,程朱理学坚持“性即理”的根本观念, 建立起一套以“理”为本体、以“穷理尽性”为方法的理学体 系,属客观唯心主义;陆王心学则坚持“心即理”的根本观念, 建立了一套以“心”(道德(dàodé)仁心)或“良知”为本体、以 “发明本心”或“致良知”为方法的心学体系,属主观唯心主 义。 从道德(dàodé)主张上看,理学主张人应以外在的天理为行为 规范;而心学则主张应以“内心”的自修、自省达到良知,从 而为善。
第五页,共29页。
[备选题] 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gēnyuán)总在心。 却笑从前颠倒见,枝枝叶叶外头寻。”这首诗反映了( ) A.孟子的“仁政” B.董仲舒的“独尊儒术” C.王阳明的“心学” D.顾炎武的“经世致用”
第六页,共29页。
【解析】这首诗出自王阳明之手,诗中认为人人都有自己 的价值标准,而万物(wànwù)本原在于自己的心。
第十四页,共29页。
【运用提升】《朱子语类》说:“一事不穷,则阙了一 事道理;一物不格,则阙了一物道理。”材料反映了当 时儒学的主张是( ) A.重视实践对真理的检验作用 B.要用心(yòng xīn)去体会理的存在 C.要通过接触世间万事万物去体会理 D.要“存天理,灭人欲”
第十五页,共29页。
5.(2009·广东理基)孔子、孟子(mèng zǐ)、程颐、朱熹、
王阳明等人的思想共同点是 ( )
A.“仁”
B.“心外无物”
C.“理”
D.“格物致知”
第二十六页,共29页。
【解析】孔子、孟子(mèng zǐ)、程颐、朱熹、王阳明都 是儒学家,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讲宋明理学和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课件新人教版必修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讲宋明理学和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课件新人教版必修

将人心与 心外 无物 联系起来
穷理不必向外探 求,只需 反省内
“理”
心 就可得到天理
考点一
主干梳理
深化探究
高考调研
考点一 宋明理学
宣扬“ 反省 将人心与伦
(明朝)王 内心”“心外 理道德联系
阳明
无理”
起来
①致良知:去掉私欲, 恢复 良知 ②知行合一:用 良知 支配自己的行为实践
3.地位影响:对中国社会政治、文化教育及 伦理道德 都产生
力量,注重气节、品德,讲求以理统情、自我节制、发奋立
志,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又凸显人性的庄严,对
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到了积极作用。
考点一
主干梳理
深化探究
高考调研
考点一 宋明理学
(2)不同点:程朱理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理”,陆王心学认 为心就是天地万物的渊源,认为本心就是“理”;程朱理学 主张用“格物致知”的方法去认识和把握“理”,陆王心学 提出,求“理”就是进行内心的反省,克服私欲,恢复良知 就能成为圣贤。
考点一
主干梳理
深化探究
高考调研
考点一 宋明理学
3.地位及影响
(1)程朱理学适应了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备受推崇,成为
南宋以后长期居于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有力地维护了 封建
专制统治 。
(2)朱熹编著的《四书章句集注》成为后世科举考试依据的教
科书。
(3)朱熹的学术思想还传播到日本、朝鲜乃至欧洲,在日本
和朝鲜,甚至形成“朱子学”学派。
练史料 史料 (2014·山东高考,节选)甲:下图为兴趣小组根据汪玢 玲《中国婚姻史》中统计的历代节妇烈女人数绘制的柱状图 。
考点一
主干梳理
深化探究

高考历史第一轮复习1-28宋明理学和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

高考历史第一轮复习1-28宋明理学和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
学走向了极端。
角度1 程朱理学的内涵 提示:(1)“天理”是万物的本原,先理后物。
(2)伦理道德、三(3)存天理,灭人欲。 (4)格物致知,贯通明理,从而达到明德之善的目的。
角度2 理学形成的历史原因和社会因素
提示:(1)历史原因 ①魏晋南北朝以来,儒、佛、道三家出现相互影响和相互融 合的趋势,到唐宋时期,三教并行使官方儒学的统治地位进 一步削弱。
③思想上:是北宋初期思想解放的产物。
角度 宋明理学
(2011· 上海单科, 13) 理 学家王守仁提出“致良知”说。这
里的“良知”是指( )。 A.人心固有的是非善恶标准 B.圣人独有的是非道德标准 C.通过学习获得的良好知识
D.存在于外部世界的规律
点拨
本题考查对历史概念的理解。王守仁所说的“良知”,
②为了重兴儒学,唐宋儒学家不断进行思考和探索,他们吸
收佛、道哲学思想,力图建立一种既贯通宇宙自然和人生命 运,又继承孔孟正宗并能治理国家的学说。
(2)社会因素
①政治上:两宋时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尖锐,统治者要求调
整统治思想,以适应唐末以来重建伦理纲常和维护封建统治 秩序的政治需要。 ②经济上:农业、手工业得到迅速恢复和大规模发展,推动 了科学文化的进步。
(3)影响: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要求。
2.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 代表 主要思想 作 用 (1)揭露 君主专制 是天下之大害 黄宗羲 (2)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 民主 思想
为以后的 反专制 斗 争起了推动作用
(1)提出“ 经世致用 ”思想,力求 开一代 朴实学风 的 解决国计民生的现实问题 顾炎武 (2)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先河 的思想 (1)世界是 物质 的,事物是客观存 在的 启示了近代人们的 (2)物质发展变化是有规律的 思维方法 ,具有划 王夫之 (3)事物是可以 认识 的 时代的意义 (4)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 的,具有朴素的 辩证法 思想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一单元第2课时 宋明理学和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 新人教版必修3(1)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一单元第2课时 宋明理学和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 新人教版必修3(1)

第2课时宋明理学和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视角一追踪社会热点♨温家宝推崇的“中国思想启蒙之父”——黄宗羲温家宝在读到新版《黄宗羲全集》时感言:“我喜读黄宗羲著作,在于这位学问家的许多思想有着朴素的科学性和民主性。

身为天下人,当思天下事。

而天下之大事莫过于‘万民之忧乐’了……”黄宗羲是明末清初著名的经学家、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地理学家、天文学家。

与顾炎武、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有“中国思想启蒙之父”的美誉。

【题点】黄宗羲思想主张1.温家宝曾公开一封私人信件,高度评价明清时期黄宗羲(1610—1695年)的学术思想,“我喜读黄宗羲著作,在于这位学问家的许多思想有着朴素的科学性和民主性……”。

温家宝称赞黄宗羲思想具有民主性,其原因之一是黄宗羲( )A.主张以“天下之法”取代皇帝的“一家之法”B.提倡人性,反对神性C.批判程朱理学,提倡个性自由和男女平等D.批判孔子及其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解析:本题考查再认再现和理解分析能力。

黄宗羲抨击君主专制,具有早期启蒙思想性质,对专制统治造成了强烈的冲击,故选A项。

答案:A视角二新材料新情境♨【题点】古代中国政治统治思想2.按《大清律》,夫妇口角后,妻子上吊自杀,丈夫无罪。

若丈夫因此上吊自杀,妻子要判“绞刑”。

一对夫妻争吵,丈夫上吊自杀,地方官判处其妻绞刑。

但后来乾隆帝指示“妇之于夫,犹臣之于君。

子之于父,同列三纲,所关綦重”。

便改判“斩立决”。

从材料判断,下列哪一项叙述是正确的?( )A.中国传统社会具有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特色B.皇帝干预判决,破坏司法独立C.皇帝改判更严厉的处分是为了维护纲常名教D.皇帝任意破坏法律,使法律丧失维护纲常名教的功能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分析能力。

“妇之于夫,犹臣……同列三纲”说明乾隆帝的判决是出于维护三纲五常的目的,D项错误;清朝法律是维护专制统治的工具,A、B两项错误;采用排除法,选C项。

答案:C视角三紧扣主干知识♨本课的重点知识有: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表现、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表现、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的主张。

高考历史总复习 1-2 宋明理学与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

高考历史总复习 1-2 宋明理学与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

评价 ②三大思想家为代表的君主批判意识是在明清之际政
治经济天崩地裂的社会环境下产生的,对君主专制统
治造成了强烈冲击。(岳麓版)
► 思维启迪3:李贽离经叛道思想产生的原因是什么?他提出 了哪些反正统思想主张?
答案:原因: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理学思想的盛 行;社会的黑暗和官场的腐败。
思想主张:是非应随时代变迁发展而改变;提出“穿衣吃饭, 即是人伦物理”的主张,挑战“天理”学说;批判道学家的虚伪。
心 义 。心学的出现标志着重建儒家信仰的理论任务已经完

成。(岳麓版)
内 容 陆
陆九 渊
王阳
①把“心”作为宇宙万物的本原,提出“心”就是 “理”的主张。②强调“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 真理”,认为天地万物都在心中。
①宣扬“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的命题。②在认

明 识论上,提出“致良知”和“知行合一”的学说。
► 思维启迪2:明朝中期儒学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的表现有哪 些?代表人物是哪位思想家?
答案:表现:①心即理,“心外无物”,认为人心便是世界万 物的本源,是一种主观唯心论的宇宙观;致良知,认为“良知”是 人固有的善性,主张“视天下为一家,中国犹一人”,发挥了儒家 “仁”的思想。②将一切合法性与合理性的根源从外在的天理转化 为内在的良知,以后者所代表的道德主体性取代前者的权威。由程 朱理学的客观唯心主义转变为主观唯心主义。
主 认识论:认为主观的认识是由客观对象引起的,一切
王 三夫 大之 进

事物通过考察研究都是可以认识的。 ③认为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具有朴素的辩 证法思想。

影 王夫之的唯物思想,启示了近代人们的思维方

响 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讲义第2讲宋明理学与明清时期的儒家思想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讲义第2讲宋明理学与明清时期的儒家思想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讲义第 2 讲宋明理学与明清期间的儒家思想新人教版必修 3[ 考点清单 ] 1. 宋明理学。

2. 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

一、宋明理学1.历史背景1佛教和道教的流行:魏晋南北朝期间,佛教、道教快速流传,儒学的发展出现了危机。

2“三教合一”的潮流:到唐宋期间,儒、佛、道三教调解之风特别兴隆。

3儒学家的努力:唐宋儒家学者汲取和交融佛教、道教思想,研究宇宙的来源问题,使儒学系统获得了丰富和更新。

2.思想内容错误 !整体把握宋明理学3.影响1宋明理学对我国政治生活、文化教育和社会教化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

2宋明理学用三纲五常和名分等级的永久性维系专制统治,压迫、抹杀人们的自然欲求,产生了悲观影响。

3宋明理学重视主观意志力量,侧重时令、道德,讲究以理统情、自我克制、奋斗发奋,重申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对塑造中华民族的性格起了踊跃作用。

易混易错程颢、程颐兄弟确定了理学的最高范围“公理”。

朱熹全面总结了北宋以来理学成就,成立了宏大而严实的理学系统。

陆王心学主张扫落枝叶,直奔主题,其出现,标记侧重修儒学崇奉的理论任务已经达成。

深层点拨理学的内涵(1)“公理”是万物的来源,先理后气。

(2)伦理道德、三纲五常就是公理,表此刻人身上就是人性。

(3)存公理,灭人欲。

(4)格物致知,贯穿明理,从而达到明道德之善的目的。

二、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1.背景1政治:君主专制空前增强,阻挡了社会进步;阶级矛盾尖利。

2经济:商品经济的发展,社会拜金逐利民风流行,传统的道德看法遇到剧烈冲击。

3思想:八股取士因循保守、迂腐不化;近代科学传入中国。

2.“异端”思想家李贽1学术上:否定孔孟学说是万世之至论。

2道德上:批评传统道德,倡议个性的自由发展。

3哲学上:提出“万物皆生于两”,否定了“公理”的存在。

3.三大进步思想家1王夫之:系统批评宋明理学,成立起较为完好的朴实的唯物主义思想系统。

2黄宗羲:批评君主专制,提出了限制君权、倡议言论自由、成立自下而上的监察机构等假想。

高三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知识归纳:汉代儒学宋明理学和明清儒家思想

高三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知识归纳:汉代儒学宋明理学和明清儒家思想

汉代儒学、宋明理学和明清儒家思想1、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背景(1)汉武帝时国力强盛,但也面临很多问题,汉初奉行的黄老之学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

①政治:王国问题依旧存在并不利于中心集权统治;②民族关系:北方匈奴势力强大,对中心集权构成威逼;③经济:土地兼并严峻,阶级冲突激化。

(2)董仲舒改造儒家学说,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和“天人感应”的主见,适应汉武帝加强君主专制中心集权和巩固国家统一的须要。

2、董仲舒的儒学思想儒、法、道三者有互补性,汉武帝时,董仲舒继承儒家“仁政”学说,又吸取法家加强君主专制中心集权思想,兼采道家、阴阳家的合理观点,对儒家思想进行发挥,使其更适应专制主义中心集权的须要,其建议得到接受。

奠定了中国封建统治思想的基本格局。

(1)重要内容①针对中心集权须要,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主见;②针对加强君权须要,提出:“君权神授”与“天人感应”;③针对土地兼并现实,发挥仁政思想,提出““薄赋敛,省徭役,以宽民力”;④针对为人处世标准,提出“三纲五常”,提倡孝道。

(2)主动可取和须要扬弃的有:①大一统是天地之常理,国家之须要的主见。

虽然董仲舒的大一统主见充溢了唯心的色调,但是大一统的确是中国发展的主流,尤其是今日祖国统一的须要。

所要扬弃的是其中唯心主义成分。

至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扼杀一切不同学术流派的做法是不行取的,应当激励各种学术思想的争鸣。

②“天人感应”学说,源于原始巫术,为君权神授服务,但是要求统治者爱惜百姓,却是有利于专制统治许久的。

③“薄赋敛,省徭役,以宽民力”虽然是从维护统治秩序着想,但是的确有利于中国小农经济的发展,也对今日中国减轻农夫负担有确定的借鉴意义。

至于“限民名田”“塞兼并之路”,因为古今时代背景不同,社会发展不同,就须要区分对待。

今日,随着农村改革的进一步发展,小农经济必将向大农业经济迈进,正确引导这种发展是非常必要的,而不能一概套用“限民名田”“塞兼并之路”的主见。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件1.2 宋明理学和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人教版必修3)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件1.2 宋明理学和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人教版必修3)
“①有理而后有气,虽
材料一中①划有无
“有理而后有气”,
表明朱熹主张先有
理之气,亦未有无气之
理”。

理而后有物,这是
理学的核心。
—— 朱熹《朱子语类》 返回导航页 1


结束放映
栏目导
史 料 研 习
宋明理学
[读史三步曲]

材料二
(2012· 高考浙江文综卷)康熙南巡时亲赴 曲阜,在隆重盛大的祭孔典礼后,听孔 (2) 根据题干要求以数字序号列出的三个或三 子后裔孔尚任讲儒家经典,嗣后又破格 个以上的事件或现象。 授予其国子监博士。这些举动表明康熙 (3)由不同的数字序号组成的备选项。 ( ) ①崇尚儒家文化 肯定筛选法 ②着力提升满族文化 ③延揽汉族文士 ④努力缓和民族矛盾 解题技巧 排除法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 .①②④ 辨别法
题 视 角
的名言警句, 对当代和谐社 会的构建和个 人的道德修养 有着极强的借 鉴意义。
(3)明末清初的进步思想对儒学的新发展,促使
我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生机。
1
返回导航页 结束放映
栏目导
例 ((2012· 高考新课标全国卷)理学家王阳明说:“士以 修治,农以具养,工以利器,商以通货,各就其资之 所近,力之所及者而业焉,以求尽其心,其归要在于 有益生人(民)之道,则一而已……四民异业而同道。” 在此,王阳明( ) A.重申传统的 材料把工商 王阳明主张 “四民”秩序 业放在与士 “四民异业而同 “同道”的高 B.主张重新整 道”,故排除 B 度,故排除A 合社会阶层 项 项 C.关注的核心 王阳明的思 根据王阳明的 问题是百姓生计 想核心是“致 身份及关键信息 D.阐发的根本 良知”,其关 “以求尽其心” , 问题是正心诚意 注的核心问题 可知D项符合题 [ 答案 ]:D 是人的道德修 意 返回导航页 结束放映 栏目导 1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12.2 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检测试题(含14最新模拟,含解析)新人教版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12.2 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检测试题(含14最新模拟,含解析)新人教版

12.2 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考试时间4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1.“开始把世界本原、社会、人生融为一体,使中国传统思想中有了更强的思辨色彩,这是一个了不得的成就,对后世有重大影响。

”这评价的应是( )A.荀子思想B.董仲舒新儒学C.宋明理学D.维新思潮解析:探讨世界本原,又与社会、人生相联系的,以道家及宋明理学最具代表,比较备选项可知C项正确。

答案:C2.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美籍物理学家丁肇中在《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一文中提到,《大学》里这样说:一个人教育的出发点是“格物”和“致知”,就是说,探察事物从而得到知识,用这个名词描写现代学术发展是再适当不过了。

由此可知朱熹所倡导的“格物致知”( )A.强调探讨人类认识的现象与结构B.突出体现“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C.充分探求事物外在联系及其规律性D.强调人们征服自然的科学精神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古代中国传统文化,意在考查考生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

根据题干材料信息“一个人教育的出发点是‘格物’和‘致知’,就是说,探察事物从而得到知识”等可知,这充分体现了“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选项A错在“现象”,应该是本质;选项C错在“外在”,应该是“内在”;选项D错在“征服自然”,应该是“改造社会”。

答案为B。

答案:B3.清人赵翼写《廿二史札记》,讨论到元朝末年的情况,其中有一个标题叫“元末殉难者多进士”。

元代是一个少数民族统治汉族的朝代,但在元王朝行将灭亡的时候,殉难的人仍以汉族进士居多。

这一现象可以用来解释( )A.元朝灭亡的原因B.理学的影响C.元朝知识分子地位降低的原因D.商品经济发展的影响解析:理学注重道德熏陶和气节培养,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

“元末殉难者多进士”正是理学影响下出现的一种现象,故B项符合题意。

答案:B4.(2014黑龙江二模)《儒林外史》第四十八回讲一位老秀才之女因其夫病故便欲“寻一死路,跟着丈夫一处去”。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解析学案:专题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解析版)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解析学案:专题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解析版)

【2014高考在线】1.(2014·广东卷)《红楼梦》中,贾宝玉的父亲让仆人转告贾府私塾老师说:“什么《诗经》、古文,一概不用虚应故事,只是先把‘四书’一气讲明背熟,是最要紧的。

”据此推出符合史实的结论是()A.理学居于统治地位,“四书”更受重视B.孔子权威地位动摇,《诗经》遭到轻视C.科举制度弊端暴露,富家子弟弃儒从商D.《红楼梦》取材于现实,反映宋代生活2.(2014·浙江卷)如何看待物质需求,东西方思想家中有的认为“放纵自己的欲望是最大的祸害”,有的甚至提出“去人欲”;也有的针锋相对:“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

下列人物中,明确表达上述主张的有()①苏格拉底②亚里士多德③朱熹④李贽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3.(2014·全国大纲卷)明清时期,纂修族谱以尊崇人伦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名门望族、寒门小姓都以修谱为大事。

这一现象反映出()A.宗族观念受到人口流动的冲击B.宗族成为社会等级的表现形式C.理学成为维系宗族的思想基础D.先秦时期的宗法制度得以重建【答案】C【解析】本题以纂修族谱为切入点,考查明清儒学的影响,旨在考查学生分析材料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明清修族谱的关键是“以尊崇人伦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突出的是宗族血缘关系的加强。

修族谱说明明清时期宗族观念加强,故排除A项;社会等级主要表现为经济基础和政治地位,故B项不正确;D项本身错误。

明清理学盛行,成为凝聚宗族的重要思想基础,故答案为C项。

4.(2014·新课标全国卷Ⅰ)人性是先秦以来一直讨论的问题。

基于对人性的新认识,宋明理学家主张“存天理,灭人欲”,他们认为人性()A.本质是善B.本质为恶C.非善非恶D.本善习远5.(2014·新课标全国卷Ⅱ)秦朝法律规定,私拿养子财物以偷盗罪论处,私拿亲子财物无罪;西晋时规定,私拿养子财物同样无罪。

这一变化表明,西晋时()A.养子亲子权利相同B.血缘亲情逐渐淡化C.宗族利益受到保护D.儒家伦理得到强化【重点知识梳理】一、宋明理学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异同比较程朱理学陆王心学不同点本体论“理”是世界本原,理在心外“心即理也”,理在心中体验方法“格物致知”,体验“天理”克服私欲,恢复良知哲学思想客观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相代表都是宋明理学的突出代表二、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的特点1.反传统、反教条。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义:必修三第十单元第2讲 宋明理学与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义:必修三第十单元第2讲 宋明理学与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第2讲宋明理学与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形成体系把握要点1.有关宋明理学的5个关键点(1)一个趋势:三教合一。

(2)一个核心:理的存在。

(3)两种途径:“格物致知”和内心反省。

(4)两个世界观:客观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

(5)三个阶段:开创于北宋“二程”,成熟于南宋朱熹,新发展于宋明陆王心学。

2.有关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的3个关键点(1)三大背景:君主专制强化,工商业发展,程朱理学禁锢。

(2)三个核心:批判君主专制,倡导“经世致用”,提倡“工商皆本”。

(3)三大特色:反传统、反教条、反专制。

课题(一)宋明理学[回扣教材知识]一、程朱理学1.背景:儒学危机(1)客观上:儒学受到冲击。

儒学自孔子以来主要探求人间的道德和秩序,注重人间世界,而忽视了对天地万物本原和宇宙规律的探讨。

2.人物(1)奠基人——程颢、程颐(2)集大成者——朱熹(1)程朱理学适应了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备受推崇,成为南宋以后长期居于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有力地维护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

(2)朱熹编著的《四书章句集注》,成为后世科举考试依据的教科书。

(3)朱熹的学术思想还传播到日本、朝鲜乃至欧洲;在日本和朝鲜,甚至形成“朱子学”学派。

二、陆王心学1.人物(1)心学的开创者——陆九渊①核心思想:“心即理也”:“理”就是内在的“心”,强调“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认为“心”是万物的本原,天地万物都在心中。

②求“理”的方法(方法论):“发明本心”。

穷理不必向身心以外的事物探究,只需反省内心就可得到天理,反对“格物致知”。

(2)心学的集大成者——王阳明(1)陆王心学重视个体的主动作用,肯定普通人生活欲求的正当性,具有一定的思想解放作用。

(2)陆王心学强调人的自觉精神,否定古代经典的绝对权威,客观上冲击了正统儒学的影响,冲破了理学的思想禁锢,对晚明思想界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刺激作用。

(3)陆王心学虽然有利于道德修养,但忽略了对客观知识的学习,造成了之后心学弟子任性废学的弊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讲 宋明理学与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考点清单] 1.宋明理学。

2.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

一、宋明理学1.历史背景错误!2.思想内容错误!整体把握宋明理学3.影响错误!易混易错 程颢、程颐兄弟确定了理学的最高范畴“天理”。

朱熹全面总结了北宋以来理学成就,建立了庞大而严密的理学体系。

陆王心学主张扫落枝叶,直奔主题,其出现,标志着重建儒学信仰的理论任务已经完成。

深层点拨理学的内涵(1)“天理”是万物的本原,先理后气。

(2)伦理道德、三纲五常就是天理,表现在人身上就是人性。

(3)存天理,灭人欲。

(4)格物致知,贯通明理,从而达到明道德之善的目的。

二、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1.背景⎩⎪⎨⎪⎧ 1政治:君主专制空前强化,阻碍了社会进步;阶级矛盾尖锐。

2经济:商品经济的发展,社会拜金逐利风气盛行,传统的道德观念受到猛 烈冲击。

3思想:八股取士因循守旧、陈腐不化;近代科学传入中国。

2.“异端”思想家李贽⎩⎪⎨⎪⎧ 1学术上:否认孔孟学说是万世之至论。

2道德上:批判传统道德,倡导个性的自由发展。

3哲学上:提出“万物皆生于两”,否定了“天理”的存在。

3.三大进步思想家⎩⎪⎨⎪⎧ 1王夫之:系统批判宋明理学,建立起较为完整的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体系。

2黄宗羲:批判君主专制,提出了限制君权、倡导言论自由、建立自下而上的 监督机构等设想。

3顾炎武:主张为学应求务实,致力于社会变革,提出“经世致用”。

史论共识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挑战正统、提倡个性、批判专制、否定帝权等主张,成为近代进步思想的先声。

明清之际思想界的活跃使儒学正统地位受到冲击,但没有从根本上动摇儒学作为文化主导的地位。

易混易错 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并不是对儒学的否定,而是对儒学中不符合时代潮流的落后成分进行改造,是一种批判继承。

整体把握明清之际进步思想基准考点一宋明理学主题一理学出现的历史背景视角1 儒、佛、道三家相互融合(1)儒家的政治伦理思想和道家哲学思想有机地结合在一起;(2)道家理论和儒家思想结合起来,提出道教徒要以忠孝仁信为本;(3)佛教调整了与世俗王权的关系,调整了与民俗的关系,特别是调整了与儒学的关系。

视角2 宋代理学出现的社会条件(1)宋代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重文轻武,对学术文化较少干涉,学术活跃。

(2)儒家知识分子积极参与国家政事,参政议政。

(3)科举产生的士大夫们,注重道德文化修养,注重气节,对儒家经典大义的不断探究成为时尚。

主题二程朱理学的主要内容与实质程朱理学的主要观点:①“理”是世界的本原;②通过“格物致知”的方法把握“理”;③“存天理,灭人欲”。

由此可进一步认识到,程朱理学所谓“天理”是指封建道德规范和等级秩序;理学实质上是用儒家的纲常伦理来约束社会,遏制人的自然欲望,以维护专制统治。

主题三陆王心学的主要内容史料一此心此理,我固有之,所谓万物皆备于我,昔之圣贤先得我心之所同然者耳。

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

心皆是理,心即理也。

——《陆九渊集》史料二王守仁同朋友在郊外观赏风景时,朋友指着山中开花的树木问:“你说天下无心外之物,山中树上的花自开自落,同我心有何相关?”王守仁回答:“你不来看此花时,此花与你的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过来,就说明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史料三王守仁曾经多次参与镇压农民起义和平定地方叛乱,由此他认识到“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

[信息解读] 据上述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两者的主要思想是:①陆九渊:世界观:心是万物的本原,“心即是理”、“吾心即是宇宙”。

方法论:“发明本心”、进行内心反省。

②王守仁:世界观:核心“致良知”、本心是良知,良知就是理。

方法论:克服私欲、回复良知;强调自我主动,鼓励奋发立志,树立思想标准的重要性。

主题四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异同(1)共同点:①内容相同:都是儒学的表现形式,都继承了孔孟“仁”“礼”的思想,都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理”。

②影响相同:都有助于统治者维护专制统治,都压制、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理学重视主观意志力量,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对塑造中华民族的性格都起了积极影响。

(2)不同点:①对世界本原的具体认识不同:程朱理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外在的“理”;陆王心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内在的“心”,认为本心就是“理”。

②把握“理”的途径不同:程朱理学主张用“格物致知”的方法去认识和把握“理”;陆王心学提出,求“理”就是进行内心的反省,克服私欲、回复良知就能成为圣贤。

主题五宋明理学的影响史料理学是中国古代最为精致、最为完备的理论体系,其影响至深至巨。

理学家将“天理”和“人欲”对立起来,进而以天理遏制人欲,约束带有自我色彩、个人色彩的情感欲求。

理学将传统儒学的先义后利发展成为片面的重义轻利观念。

应该看到,理学强调通过道德自觉达到理想人格的建树,也强化了中华民族注重气节和德操、注重社会责任与历史使命的文化性格。

——《中国文化概论》[信息解读] 据史料可知:(1)宋明理学主要的消极影响是:用三纲五常维系专制统治,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积极影响:重视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品德,讲求以理统情、自我节制、发奋立志,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

(2)我们对宋明理学应采取的正确态度:批判、继承、改造;去粗存精,去伪存真。

基准考点二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主题一李贽的思想主张及评价史料“人人皆可以为圣。

”“圣人不曾(未必)高,众人不曾低。

”“仲尼虽圣,效之则为颦,学之则为步,丑妇之贱态。

”“除却穿衣吃饭,无伦物矣。

世间种种,皆衣与饭类耳。

故举衣与饭,而世间种种自然在其中。

”“有好女子便立家,何必男儿?”赞扬汉代卓文君私奔再嫁司马相如“正获身,非失身”,“当大喜,何耻为?”“然则天下万物皆生于两,不生于一,……初无所谓一与理也。

”[信息解读] 从上述史料中我们可以看出李贽具有以下“异端”思想:挑战正统教条,反对绝对权威;抨击传统道德,强调个性发展,提倡男女平等;探讨世界本原,从根本上否定了“天理”的存在。

评价:具有鲜明的反封建色彩,冲击迂腐的纲常名教,推动了人们思想的解放,有利于反封建的民主思想的产生。

李贽将矛头直指封建礼教和整个正统思想,其思想具有鲜明的封建叛逆色彩和战斗精神。

史料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以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

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

……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曰此我产业之花息也。

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黄宗羲“有亡国,有亡天下,……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是故知保天下,然后知保其国。

保国者,其君其臣由食者谋之。

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顾炎武[信息解读] 史料主要反映了:①批判揭露君主专制,君主为天下大害。

②亡国不同于亡天下:亡国:改朝换代,统治者政权的变更。

亡天下:民族、文化的沦亡,关系到整个民族的命运。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主题四如何理解“经世致用”的含义“经世致用”是明清之际许多思想家所共同主张的一种学说。

它的主旨是反对学术研究脱离实际,强调要做有利于国计民生的实事,它把学术研究和当前现实紧密结合起来,并由于改革社会现实,开辟了一代重实际、重实证的新学风。

倡导“经世致用”的学者,均主张以实用为宗旨的“实学”。

就是要提倡实习、实讲、实行、实用之学。

他们还发扬注重实践、注重实证的求实精神,广泛地进行社会调查和历史考察。

明清之际之所以成为中国学术文化发展史上可与先秦媲美的另一个时代,与“经世致用”之学是分不开的。

主题五明清之际进步思潮的主要特点及其历史作用(1)明清之际进步思潮的主要特点①反传统,反教条。

②反专制,倡民主。

③反对浮夸空谈的风气,讲求经世致用。

④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时代要求。

(2)明末清初批判思想并未形成像西欧启蒙运动那样起到推动历史进步的作用的原因①明清之际的资本主义萌芽较为脆弱,早期民主思想的产生、发展缺乏强有力的物质基础和阶级基础。

②高度强化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压制不利于学术自由发展。

③早期民主思想未能形成完整的体系,未能彻底突破传统思想的局限。

儒学的创立及发展历程1.创立:春秋时期,孔子提出“仁”“礼”的学说。

2.继承:战国时期,孟子、荀子发展“仁政”学说。

3.重创:秦朝“焚书坑儒”,儒家思想遭重创。

4.主导:西汉,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5.冲击:魏晋南北朝时期,三教并立,儒学遭冲击。

6.融合:唐宋时期,三教开始走向融合。

7.理学:宋明时期,儒学逐渐吸纳佛教和道教思想,形成了以“理”和“天理”为核心的新儒学8.批判:明清时期,批判继承传统儒学,构筑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思想体系,给传统思想注入时代气息。

探究思考:你认为当商场着火的时候,上面两个人物各有何反映?提示(1)程朱理学代表:反复观察火情,寻找逃生方法。

(2)陆王心学代表:闭目静坐,想象着火会自生自灭,千万不能乱了方寸。

例1 (2012·海南高考)魏晋时期,有人斥责佛教“使父子之亲隔,君臣之义乖,夫妇之和旷,友朋之信绝”。

这反映出当时( ) A.佛教传入颠覆了传统观念B.儒家伦理不为社会所重视C.佛教急于融入本土文化D.佛教与儒家伦理抵触审题突破本题考查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儒学。

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妻有别、朋友有信是儒家的三纲五常思想,属于封建纲常伦理思想,魏晋时期对佛教的斥责说明佛教的某些教义触犯了儒家伦理。

答案 D例2 (2012·全国新课标高考)理学家王阳明说:“士以修治,农以具养,工以利器,商以通货,各就其资之所近,力之所及者而业焉,以求尽其心,其归要在于有益生人(民)之道,则一而已……四民异业而同道。

”在此,王阳明( ) A.重申传统的“四民”秩序B.主张重新整合社会阶层C.关注的核心问题是百姓生计D.阐发的根本问题是正心诚意审题突破审题关键在于全面把握材料含义。

材料突出士、农、工、商四民都是“以求尽其心”,“四民异业而同道”,心与道是核心,致良知是目的。

A项的表述与材料突出的四民并举相矛盾;材料不涉及对四民的整合,所以B项不正确;C项错误在于误解了“其归要在于有益生人(民)之道”,其强调的不是民生内容,而是强调关系人们生存的方法。

答案 D例3 (2012·浙江高考,节选)人类文明历经千百年的隔绝、碰撞、交融,不断走向新的“解放”。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李贽:前三代,吾无论矣。

后三代,汉唐宋是也,中间千百余年……咸以孔子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

顾炎武:且叹夫百余年以来之为学者……置四海之困穷不言……以无本之人,而讲空虚之学,无见其从事于圣人而去之弥远也。

王夫之:天地之德不易,而天地之化日新。

……日之有昼夜,犹人之有生死,世之有鼎革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