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面顶板管理方法(2020新版)
采煤工作面顶板管理
采煤工作面顶板管理,是煤矿生产中极为重要的一项工作。
工作面顶板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工作面的安全稳定运行以及矿产资源的有效开采。
本文将围绕采煤工作面顶板管理的目标、原则、方法与措施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采煤工作面顶板管理的目标采煤工作面顶板管理的目标是保证工作面顶板的安全稳定,防止顶板冒落、顶板事故的发生,提高矿山的安全生产水平。
具体来说,采煤工作面顶板管理的目标有以下几个方面:1.保证矿山生产的连续性。
采煤工作面的顶板如果出现冒落或事故,会导致工作面停产、生产中断,给煤矿带来严重经济损失。
因此,采煤工作面顶板管理要确保工作面的连续开采,确保煤矿生产的稳定运行。
2.保护采煤工人的安全。
采煤工作面的顶板如果不稳定,存在顶板冒落的危险,会对采煤工人的生命安全带来威胁。
因此,采煤工作面顶板管理的目标是保护采煤工人的安全,避免发生人员伤亡事故。
3.提高采煤工作面的煤炭回收率。
采煤工作面的顶板如果不稳定,会影响煤炭的回收率,降低矿山的整体经济效益。
因此,采煤工作面顶板管理的目标是通过合理的顶板管理,提高煤炭的回收率,提高矿山的经济效益。
二、采煤工作面顶板管理的原则采煤工作面顶板管理的原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安全第一。
采煤工作面顶板管理的首要原则是安全第一。
必须重视顶板的稳定性,防止顶板冒落、顶板事故的发生,确保采煤工人的生命安全。
2.科学施工。
采煤工作面的顶板管理要遵循科学施工的原则,即根据地质条件和采煤工艺要求,合理设计和控制工作面的顶板结构,采取有效的支护措施。
3.预防为主。
采煤工作面顶板管理要采取预防为主的原则,即在工作面施工前、施工中和施工后及时发现问题、预防事故。
预防措施主要包括地质勘察、支护设计、现场监测、隐患排查等。
4.综合治理。
采煤工作面顶板管理要实施综合治理,采取多种手段和措施,包括采煤工艺优化、支护技术改进、顶板管理规范等,综合提高工作面顶板的稳定性。
三、采煤工作面顶板管理的方法与措施1.地质勘察和支护设计。
工作面顶板管理制度(三篇)
工作面顶板管理制度是指在煤矿等工作面作业中,为保障矿工的安全,确保工作面顶板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制定的一系列管理规定和措施的总称。
工作面顶板管理制度通常包括以下内容:1. 工作面顶板管理的目的和基本要求:明确工作面顶板管理的目标是保障矿工的安全,确保顶板的稳定,要求顶板管理必须按规定落实。
2. 工作面顶板管理的责任:明确工作面顶板管理的责任人和责任部门,明确各级责任人的职责和权力,确保工作面顶板管理的有效实施。
3. 工作面顶板管理规程:制定工作面顶板管理的规程,包括顶板的检查、监测和维护等方面的具体要求,确保规程的合理性和易执行性。
4. 工作面顶板管理的措施:确定工作面顶板管理的具体措施,包括采用什么样的技术手段来监测顶板的状况,如何进行顶板的预警和处理等。
5. 工作面顶板管理的培训和教育:对矿工进行工作面顶板管理方面的培训和教育,提高矿工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确保顶板管理的有效实施。
6. 工作面顶板管理的检查和评估:建立工作面顶板管理的检查和评估机制,定期对工作面顶板的管理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估,以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
工作面顶板管理制度的实施能够有效预防煤矿事故的发生,保障矿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工作面顶板管理制度(二)是煤矿安全管理的重要一环,主要目的是确保工作面顶板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防止发生顶板事故。
1. 工作面顶板的稳定性评估:煤矿需要对工作面的顶板进行定期的稳定性评估,确定其承载能力,以及有无破裂、断层等不稳定因素。
根据评估结果,及时采取相应的支护措施。
2. 顶板支护措施的设计和实施:根据工作面顶板的稳定性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顶板支护方案,并指导实施。
确保顶板支护设施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及时修补和更换损坏的支护设施。
3. 工作面顶板的检查和监测:定期对工作面顶板进行检查和监测,确保其稳定性和安全性。
检查内容包括顶板的裂缝、变形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解决。
4. 工作面顶板的管控:煤矿应建立工作面顶板的管控制度,并明确工作面负责人的责任和权限。
2020年煤矿顶板管理办法上网
为进一步提高矿井顶板管理水平,有效预防顶板事故发生,确保2020年安全生产。
根据《矿山安全法》、《安全生产法》、《煤矿安全规程》、《煤矿巷道锚杆支护技术规范》(GB/T35056-2018)《山西省煤矿顶板安全管理规定》及两级公司相关规定等安全生产相关法律、法规、技术政策,结合我矿实际,制定本管理办法,本办法适用于我矿采、掘、开、维修等工作。
第一条顶板管理机构矿成立顶板管理领导组,负责矿井顶板管理的全面决策、组织、管理协调工作。
组长:矿长副组长:生产矿长、总工程师、安全矿长、机电矿长及其他副矿长成员:生产技术科科长、安监科科长、机电科科长、通风科科长、调度室主任、地测科科长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生产技术科,办公室主任由生产技术科科长兼任,负责顶板管理日常工作生产技术科下设矿压观测组,负责矿压观测的日常工作。
组长:生产技术科科长成员:采掘开工程技术人员及矿压成员第二条建立健全顶板管理责任制一、矿长、生产矿长、生产技术科科长、队组负责人对本单位顶板管理工作负主要领导责任,负责健全机构、配备人员、落实资金和制定岗位责任制。
二、分管生产的副矿长、生产技术科科长对顶板管理工作负分管领导责任。
1、负责组织和实施顶板管理工作计划。
2、负责组织、落实、考核各项顶板管理措施。
三、分管总工程师、生产科技术科科长对本单位的顶板管理工作负技术管理责任。
1、组织制定顶板管理工作计划和安全技术措施。
2、负责组织推广和应用顶板管理新技术。
3、负责监督、检查顶板管理办法执行情况。
四、分管机电工作的副矿长、分管材料供应工作的副矿长、机电科长、供应科长对涉及顶板支护的设备选型、材料质量负管理责任。
1、支架等支护设备的选型应满足顶、帮支护的要求。
2、负责组织采掘工作面新技术、新装备的调研与引进。
3、负责对顶板支护材料的质量把关,确保符合要求。
四、分管安全矿长对顶板管理工作中执行上级命令、规定和三大规程的情况负安全监督监察责任。
煤业采掘工作面顶板管理制度(3篇)
煤业采掘工作面顶板管理制度一、总则1、为进一步加强顶板管理工作,杜绝顶板事故的发生,满足安全生产的需要,依据《煤矿安全规程》、《回采操作规程》、《掘进操作规程》及上级有关要求,特制定本规定。
2、凡我矿井下采掘工作面和拆除、安装工作面及在用巷道都必须严格按照本规定,做好顶板管理工作。
3、生产技术科、地测科负责全矿顶板管理工作。
二、顶板管理领导组织1、为确保本规定的严格执行,矿成立顶板管理领导组,负责组织、协调顶板管理的各项工作,检查、落实、考核本规定的执行情况。
组长:曹春平副组长:梁庆宏韩文忠张卫东成员:李会锁成升升李京峰陈东山刘长生领导组下设日常管理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生产基建科,负责顶板管理的具体事宜。
2、生产技术科、地测科负责矿巷道支护设计及顶板支护管理工作,负责采掘工作面地质构造的预测预报、探放水及顶板岩性鉴定工作。
3、生产技术科、地测科负责井下巷道支护及矿压的监督管理,同时,贯彻执行矿和上级主管部门有关巷道支护设计、规定,并结合我矿实际,指导施工巷道各类作业规程、补充措施的编制工作,监督检查其执行情况,协调解决执行中的支护问题。
4、通风科负责无人区巷道的支护、变形等情况的检查汇报。
5、安全科负责监督检查顶板管理措施的贯彻执行,并组织各业务部门定期进行检查,对顶板事故进行分析和责任认定。
三、一般规定1、生产技术科、地测科在巷道支护设计时应采用工程类比法。
首先根据相邻巷道的情况、巷道的断面以及服务时间等进行初步设计,然后根据初步设计进行施工。
在施工中观测巷道的变形情况、进行巷道的围岩稳定性分类、探测巷道顶板的分层情况等,根据观测情况对初步设计及时进行修改。
2、加强雨季期间和采、掘工作面地质构造期间构造区域的顶板监测和管理。
生产技术科、地测科要及时制定相关措施,安全科负责检查落实执行情况。
3、安全科每月组织两次对井下所有巷道、采掘工作面顶板管理、工程质量安全大检查,对检查过程中查出的隐患进行考核、通报,并要求相关单位限期整改。
工作面顶板管理制度
工作面顶板管理制度一、概述为规范工作面顶板管理工作,确保安全、高效地进行矿山开采作业,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矿山工作面顶板管理过程中的各项工作环节,包括地质勘探、顶板支护、检查与监测等内容。
三、责任分工1. 生产部门:负责组织、协调和监督工作面顶板管理工作,确保安全生产。
2. 技术部门:负责制定顶板管理方案,并提供技术支持和指导。
3. 安全监察部门:负责监督工作面顶板管理情况,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
四、顶板管理原则1. 安全第一:顶板管理工作必须以保障人员安全为首要任务。
2. 预防为主:遵循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提前预防顶板灾害发生。
3. 依法合规: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和规范要求,保证工作面顶板管理合法合规。
五、顶板管理措施1. 地质勘查:在采煤进度、采煤方法和支护体系设计方面,可根据地质勘查结果适时调整。
2. 顶板支护:在顶板支护材料、工艺和方法上,应根据地质条件和工作面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支护方案。
3. 检查监测:定期巡查、监测工作面顶板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并记录检查情况。
4. 应急预案:制定工作面顶板突发灾害应急预案,包括应急措施和责任人员等内容。
六、顶板管理操作流程1. 制定顶板管理方案:根据地质条件和工作面情况,制定适合的顶板管理方案。
2. 实施顶板支护:按照支护方案要求,采取相应支护措施。
3. 定期检查:定期对工作面顶板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4. 应急处置:一旦发生顶板灾害,按照应急预案实施相应措施。
七、顶板管理效果评估1. 顶板管理效果评估:定期对工作面顶板管理情况进行评估,检查并改进管理工作。
2. 安全生产评估:结合顶板管理情况,对安全生产工作进行评估,提出改进建议。
八、顶板管理培训1. 顶板管理培训:定期组织工作面人员进行顶板管理培训,提高员工的顶板管理水平。
2. 紧急培训:对新进员工和临时工人进行紧急培训,提高其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九、附则1. 本制度由生产部门负责解释并落实。
掘进工作面顶板管理办法范本(3篇)
掘进工作面顶板管理办法范本《掘进工作面顶板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掘进工作面顶板的管理,确保矿井生产安全和工人的身体健康,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矿井掘进工作面顶板的管理。
第三条掘进工作面顶板管理应当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全员参与”的原则。
第四条矿井应当建立健全掘进工作面顶板管理制度,明确工作职责和分工。
第五条矿井应当加强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第六条矿井应当配备必要的设备和工具,确保掘进工作面顶板的日常维护和检修。
第七条矿井应当建立健全安全风险评估机制,制定应对措施。
第八条矿井应当建立健全事故应急预案,提高应急处理能力。
第二章掘进工作面顶板的管理第九条掘进工作面顶板的管理应当根据矿井的地质条件、矿井设备、施工工艺等因素确定。
第十条掘进工作面顶板应当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及时排除安全隐患。
第十一条掘进工作面顶板应当设置安全防护设施,保障工人的安全。
第十二条掘进工作面顶板的支护应当符合相应的技术规范和标准。
第十三条控制掘进工作面顶板的地压应当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进行操作。
第十四条控制掘进工作面顶板的烟气和粉尘应当采取适当的措施,保护工人的健康。
第十五条掘进工作面顶板的固化应当符合设计要求,确保承载能力。
第三章工人的安全管理第十六条矿井应当加强工人的安全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第十七条矿井应当制定安全操作规程,指导工人安全操作。
第十八条矿井应当建立健全工人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工人的安全责任和权益。
第十九条矿井应当加强工人的健康监测,确保工人身体健康。
第二十条矿井应当建立健全工人事故报告和处理机制,及时查明事故原因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第二十一条矿井应当建立健全工人的应急救援机制,提高工人的自救和互救能力。
第四章监督与检查第二十二条矿井应当定期开展安全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排除。
第二十三条矿井应当建立健全事故隐患排查制度,开展隐患排查工作。
第二十四条矿井应当接受上级主管部门的监督和检查,配合相关部门开展工作。
工作面顶板管理方法
工作面顶板管理方法工作面顶板是矿山开采过程中一个重要的安全措施,它在保护工作面上的矿工不受顶板坍塌的威胁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为了有效管理工作面顶板,需要采取一些有效的方法和措施。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工作面顶板管理方法,以提高工作面的安全性和生产效率。
一、定期检查和评估顶板稳定性工作面顶板的稳定性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为了确保顶板的稳定性,需要定期进行顶板的检查和评估。
这可以通过使用专业的检测设备和技术,比如激光扫描仪和声纳仪等,来获取准确的顶板的形态和结构信息。
通过对这些信息的分析和评估,可以及时发现潜在的安全隐患,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加固顶板,以确保工作面的安全运营。
二、合理设计和施工工作面的顶板支护系统工作面的顶板支护系统是保证顶板稳定的重要手段。
在设计和施工工作面的顶板支护系统时,需要根据矿山的特殊情况和顶板的稳定性要求,选用合适的支护材料和方法。
比如,可以使用钢支架、木工支撑和锚杆等支护方式,以增强顶板的稳定性。
此外,还需要合理配置支撑材料和设备,确保支护系统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三、加强巡检和维护工作面的顶板支护设备工作面的顶板支护设备是保证顶板稳定性的关键。
为了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和使用寿命,需要加强巡检和维护工作。
巡检可以发现设备的故障和损坏,及时进行修理和更换。
维护包括设备的清洁、润滑和调整等工作,以确保其正常运行。
通过加强巡检和维护工作,可以减少顶板支护设备的故障率,提高工作面的安全性和生产效率。
四、加强员工培训和安全意识教育员工是工作面顶板管理的重要参与者。
他们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水平直接影响着工作面的顶板管理效果。
因此,需要加强员工培训和安全意识教育,提高员工对于顶板管理的重视程度和操作技能。
培训内容可以包括顶板管理的基本知识、操作规程和安全技术等方面。
通过加强员工培训和安全意识教育,可以提高员工对于顶板管理的理解和实践能力,减少由于操作失误导致的事故发生。
五、建立健全的顶板管理制度和责任体系为了将工作面顶板管理落实到位,需要建立健全的顶板管理制度和责任体系。
工作面顶板管理方法(三篇)
工作面顶板管理方法本工作面采用全部垮落法顶板管理。
工作面基本支架为DW系列单体液压支柱配合DJB-1000/300型金属铰接顶梁,采用齐梁直线柱正悬臂形式布置。
全面共配置1260架基本支架,上、下工作面端头各采用四对八架形钢梁支护,机头形钢梁长3.2m,机尾形钢梁长2.4m,对工作面顶板实行全支护法管理。
本工作面采用全支护法,初次来压前采用四、五硐控顶,见五回一,加大控顶面积;正常回采时采用三、四硐控顶,见四回一,最大控顶距4.2m,最小控顶距3.2m,放顶步距1.0m。
工作面作业顺序按爆破落煤、挂梁支临时柱、出煤、移溜、支正规柱、回柱放顶的顺序进行作业。
一、初装工作面的支护及要求:(1)本工作面切眼采用矩型锚网支护部分地段采用锚网喷支护。
(2)在装面过程中,需要对巷道进行维修时,每组最少2人相互配合,严禁单人作业。
(3)巷道内的浮煤杂物要及时清理,保持人行道和安全出口畅通。
(4)根据切眼高度装面时分别选用2.5m、2.2m单体液压支柱配合长度为1米的金属铰接顶梁支护,棚距为0.6m。
(5)支设支柱时应尽量将溜子移向煤帮,使顶梁母端朝向煤帮。
剪下的锚网及时外运到指定地点,并码放整齐。
(6)应尽量选用与切眼高度相适应的单体液压支柱,单体液压支柱确实不够高时可用木料接实顶。
(7)生根后必须及时倒挂形成双排柱梁,严禁生根单梁单柱、双梁单柱。
(8)各超前支护必须打够20m,支柱前后成线、迎山有力。
(9)工作面循环溜头、溜尾处开缺口规格为走向3米,倾向1米应铺设金属网并连好,各上4架型钢梁。
(溜头3.2m、溜尾2.4m型钢梁)。
(10)向前平推一峒后,必须上齐三排柱梁及4对8架型钢梁,贴帮柱及戗柱必须每棚支设一棵。
二、正常工作时期顶板支护方式1、工作面支回顺序(1)放炮后必须将崩倒崩歪的柱子扶正打牢,顶板破碎或压力大时,应先维护好顶板后再继续放炮;(2)进入煤帮攉煤前,要铺好网挂好顶梁,及时将原贴帮柱改打为临时柱,攉出两棚距离(1.2m)时要及时用备用柱做替柱将临时柱改打为贴帮柱,贴帮柱棵棵支设,溜沿(煤帮侧)距贴帮柱的距离为1.0~1.1m;(3)移溜前对贴帮柱进行整修,移溜后摘老塘戗柱支设前排正规支柱;支设第一棵正规支柱要用备用支柱,应坚持好先支后回的原则;(4)前排基本柱全部打齐后,方可分段回柱放顶;回柱放顶期间必须停止溜子运转;(5)必须先支后回,严禁回多支少,不得出现空载支柱或闲置支柱。
采煤工作面顶板管理制度范本
采煤工作面顶板管理制度范本一、目的与依据本制度的目的是为了保障采煤工作面顶板的安全稳定运行,防止事故的发生,提高工作效率。
制定本制度的依据是《煤矿安全规程》、《煤矿安全生产法》等相关法律法规。
二、责任与义务1. 顶板管理人员应严格落实本制度,负责顶板的巡查、监测和维护工作。
2. 采煤工人应主动参与顶板管理工作,严禁在煤矿工作面上操作机械或进行其他危险作业。
3. 煤矿企业应为顶板管理人员提供必要的培训和设备,并落实相应的资金投入,确保顶板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顶板管理要求1. 巡查与监测(1)顶板管理人员应每班次对采煤工作面顶板进行巡查,记录顶板下沉、开裂、冒顶、下垮等情况,并及时上报。
(2)采煤工作面应配置必要的监测设备,进行顶板运动监测,发现异常情况应停止作业,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2. 预警与应急处置(1)顶板管理人员应建立顶板预警机制,利用监测设备的数据分析和预测能力,提前预警顶板异常情况,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
(2)在顶板异常情况发生时,采煤工人应立即停止作业,并按照应急处置预案进行安全疏散和紧急维修。
3. 防止冒顶和支护加固(1)煤矿企业应根据采煤工作面的地质条件、矿压变化等因素,合理选择支护方式,并按照规定加固支护,确保顶板的稳定性。
(2)采煤工作面的冒顶风险较高时,应采取防冒顶措施,如搭设防冒顶架等,保证工作面安全。
4. 顶板维护与管理(1)顶板管理人员应定期对采煤工作面顶板进行维护,包括补强支护、清理漏矸、修补开裂等工作,确保顶板的良好状态。
(2)煤矿企业应提供必要的维护工具和设备,并对顶板管理人员进行维护操作培训,确保维护工作的质量。
四、安全教育与培训1. 煤矿企业应定期组织顶板管理人员参加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2. 采煤工人应接受必要的安全教育,并了解顶板管理的基本知识和注意事项,在作业过程中严格按照规定执行。
五、奖惩措施1. 对于顶板管理人员在巡查和维护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及时纠正,对于违反安全规定的行为进行提醒和整改。
2024年掘进工作面顶板管理办法(三篇)
2024年掘进工作面顶板管理办法第一条一般规定(一)井巷的开凿和支护必须按设计的支护形式、作业规程所规定的作业程序和操作规程所规定的操作方法进行。
(二)井巷开工前,由项目部技术部下达开工通知单,项目部分管领导或技术部负责人组织有关业务科室和施工队进行现场会审,由施工单位制定并贯彻作业规程和施工技术安全措施。
在开工前对架棚支护巷道、煤层Ⅲ~Ⅴ类围岩巷道、复杂地质条件及特殊地点的巷道,必须先行加固开窝位置周围的巷道支护,否则不准开工。
(三)凡掘进巷道遇下列情况之一者,必须由分管副经理或副经理以上负责生产技术领导组织召开现场会,研究掘进及支护方案,并形成纪要。
1、巷道过向、背斜轴部区域,且构造应力较大的。
2、巷道在30m范围内连续遇2条及以上断层的。
3、巷道沿大断层掘进(H≥10m),且掘进巷道中又遇见断层的。
4、巷道过陷落柱的。
5、巷道顶板离层超过规定或巷道顶板有明显离层的。
(四)掘进工作面严禁空顶作业。
工作面迎头在落煤(岩)后必须设置临时支护,其临时支护方式、技术要求、操作程序应在作业规程、措施中明确规定,并经技术副矿长批准。
(五)在敲帮问顶、找掉危岩活矸时,班组长必须指定专人监护顶板。
找顶工作应在有正规支护的条件下进行,找顶顺序应由外向里、由顶向帮使用长把工具进行。
危岩活矸找掉后,应首先设置好临时支护,然后方可进行其它工作。
(六)未进行敲帮问顶、找危岩活矸时;炮掘架棚支护巷道迎头10m范围内没有设置整体加固时;掘进工作面空顶距离超过作业规程规定时;留有伞檐时,均不准打眼、装药、放炮。
放炮结束且达到规定的躲炮时间后,班组长和放炮员应先行巡视放炮地点,检查顶帮支护和爆破相关情况,如有安全隐患,必须立即处理。
(七)巷道掘进时,即将贯通的2个工作面相距20m(综合机械化掘进工作面相距50m)前地测人员必须下达透窝通知单,给定透窝点位置。
施工单位必须编制透窝措施,报技术副经理批准,方可施工透窝。
(八)临时停头时,永久支护必须紧跟迎头。
掘进工作面顶板管理办法
掘进工作面顶板管理办法一、引言掘进工作面的顶板管理是矿井生产中十分重要的环节,直接关系到矿井的安全生产和人员安全。
为了规范掘进工作面顶板管理,确保工作面的安全稳定运行,制定本办法。
二、目的本办法的目的是确保掘进工作面顶板的稳定性,减少工作面事故发生的可能性,提高工作面的生产效率和安全水平。
三、基本原则1. 安全第一原则:工作面顶板管理以人员安全为第一考虑,确保顶板的稳定运行。
2. 预防为主原则:通过加强安全防范措施,预防事故的发生,减少生产事故的概率。
3. 综合管理原则:在顶板管理中,充分发挥各个职能部门的作用,协同配合,共同维护掘进工作面的安全稳定。
四、顶板管理责任1. 矿山企业负责人:负责制定顶板管理制度和组织实施,确保各项措施的有效运行。
2. 管理人员:负责组织实施顶板管理工作,制定安全操作规程,进行日常巡查和隐患排查。
3. 工作负责人:负责组织施工作业,监督操作人员的安全工作,及时处理顶板安全隐患。
4. 操作人员: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提高安全意识和技能,及时上报顶板异常情况。
五、顶板管理工作内容1. 顶板检查(1)掘进工作面的顶板应每班至少检查一次,发现异常情况要及时上报,并采取相应措施。
(2)重点检查顶板的裂隙、松动、下垮等情况,对于发现的问题要立即采取支护措施。
(3)加强对掘进工作面的巡检,及时发现并处理顶板下沉和顶板松动等情况。
2. 顶板支护(1)在掘进工作面临空区域,必须设置预支或拱架支护,确保顶板的稳定性。
(2)根据掘进工作面的地质条件,合理选择支护方式,确保支护体系的稳定性和有效性。
(3)支护材料的选择应符合规范,采用高强度材料,确保支护的牢固性和可靠性。
3. 安全教育培训(1)对参与顶板管理工作的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和专业技能。
(2)定期组织安全培训和演练活动,提高人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和处理能力。
4. 危险源治理(1)重点治理掘进工作面的顶板裂隙、下沉和松动等危险源,及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理。
掘进工作面顶板管理办法(3篇)
掘进工作面顶板管理办法一、引言掘进工作面顶板是煤矿生产过程中重要的安全环节,对矿井安全稳定运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保障矿井顶板的安全管理,需要制定一套科学有效的掘进工作面顶板管理办法,以保证矿井安全生产。
本文将从顶板管理的重要性、顶板管理的原则以及顶板管理的具体措施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二、顶板管理的重要性1. 保护矿工安全:掘进工作面顶板是直接面向矿工的,如果顶板不稳定,容易引发顶板事故,给人员带来伤害甚至危及生命。
因此,顶板管理对保障矿工安全至关重要。
2. 保证工作面的正常运转:顶板固结后能为工作面提供稳定的支护结构,保证工作面的正常进行。
如果顶板不稳定,将会给当地产生巨大的动力和变形,会影响到掘进机和其他设备的正常操作,严重影响工作面的工作效率。
3. 保护矿井设备的安全运行:顶板的稳定性直接关系到巷道的通行能力,如果顶板不稳定,会导致巷道坍塌,损坏矿井设备,甚至影响矿井的正常运行。
三、顶板管理的原则1. 全员参与:顶板管理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全员参与。
矿井管理者应该把顶板管理作为一个重要的工作内容,并将其纳入到每个员工的日常工作中,确保每个人都能够切实履行顶板管理的职责。
2. 依法治井:在顶板管理中,必须坚守国家法律法规,遵循相关标准和规定。
这样可以确保顶板管理工作的科学性和合法性,为矿井的安全生产提供可靠的法律依据。
3. 预防为主:顶板管理的核心原则是预防为主。
矿井管理者应该通过科学合理的顶板管理措施,预先识别出安全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防范和控制,以尽量减少和避免顶板事故的发生。
四、顶板管理的具体措施1. 顶板监测:矿井管理者应该建立完善的顶板监测系统,通过定期对顶板进行监测,及时获取顶板的变化情况,掌握相关数据,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保障顶板的稳定性。
2. 合理支护:根据顶板的条件和要求,选择适当的支护方式,配备合适的支护材料和设备。
同时,在支护过程中,要加强对支护的质量管理,确保支护的牢固稳定。
综采工作面顶板管理专项措施
:为了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安全生产方针,进一步加强综采工作面的顶板管理工作,规范现场管理,提高工程质量和技术管理水平,杜绝顶板事故的发生,实现我队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发展,根据矿有关规定,结合我队的实际情况,特编写顶板管理专项措施如下:1、技术员和跟班验收员要做好周期来压预测和矿压观测记录等工作。
2、工作面顶板初次、周期来压时,工作面支架初撑力不低于24Mpa,回风巷、运输巷及端头支护所有单体支柱初撑力不低于12Mpa。
3、初次、周期来压期间,必须加强观察工作面中部支架、两端头支柱的初撑力及支架状态,确保整体支护强度,预防冒顶.4、加强运输巷、回风巷顶板离层仪的观测,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处理。
5、超前支护 20m 内浮现片帮大或者顶板破碎时,应及时打点柱支护,必要时加密棚梁打柱支护,超前支护以外应及时补打锚杆支护.6、当工作面局部地段片帮超过 0。
6m 时,可超前采煤机移架及时支护顶板;在顶板破碎的地段,为了有效地防止顶板冒落、控制煤壁片帮,要带压移架。
7、必须保证泵站压力达到 31。
5MP,支架初撑达到额定值的 80%以上。
8、保证支架各供、回液管路完好无破损,严禁浮现“跑、冒、滴、漏”或者“阀组串液”等现象。
9、初次放顶、周期来压期间必须严格控制采高 ,采高不超过1.70m。
10、必须保证支架支撑立柱各安全阀完好,不泄压不窜液,且安全阀工作阻力与支架工作阻力相匹配。
11、割煤与移架工作必须配合作业,当拉架速度跟不上割煤速度时,必须停机等待,避免长期大面积空顶。
12、初次放顶、周期来压期间,移架工作必须由单人作业。
严禁多架同时前移,而浮现大面积空顶。
13、移架后必须将支架升紧,且顶梁与顶板接触后,必须给支架持续送液 3-5 秒,从而保证支撑有力.14、端头工每班支、回柱前,必须先进行敲帮问顶,如有离层、片帮,及时进行处理,并认真清理好退路,确认安全可靠后,方可作业。
工作面顶板管理措施
工作面顶板管理措施随着煤炭开采的不断深入,煤矿工作面的通风、支护等问题越来越复杂,工作面顶板的安全管理也越来越重要。
本文将介绍工作面顶板管理措施及其标准化要求。
1.工作面顶板管理措施1.顶板巡视。
煤矿应每班派人对各工作面的顶板进行巡视,以及时发现和处理顶板的异常情况。
巡视时要仔细观察顶板的裂缝、煤岩错动等情况。
发现异常情况要及时向领导报告并按照要求采取相应措施。
2.顶板支护。
根据不同的工作面煤层条件,选用相应的支护材料和支护方式,确保顶板的稳定性。
同时,对于特殊情况的工作面,应及时调整采煤、支护等措施,提高顶板的稳定性。
3.顶板松动预防。
应注意控制采煤速度、避免过度开采和刀顶问题,防止顶板破坏和松动。
对于已经出现了顶板松动的工作面,应及时采取顶板加固、支护加强等措施,以提高工作面的安全稳定性。
4.避雷针安装。
避雷针是煤矿顶板管理中的一种重要措施。
通过设置避雷针,能够有效的保护顶板安全,防止雷电等自然灾害对煤矿工作面顶板的危害。
2.标准化要求针对工作面顶板管理的重要性,国家制定出了许多标准化要求。
1.煤矿安全规程中要求,每班必须对各工作面顶板进行巡视,及时发现和处理顶板的异常情况。
发现工作面存在顶板松动的情况时,必须及时上报煤矿领导,并严格按照要求执行支护方案,确保工作面顶板的稳定性。
2.煤矿行业标准要求,煤矿必须建立起完善的工作面顶板管理制度和检测机制。
顶板巡视、支护加固、避雷针安装等管理措施,要按照标准化要求执行,并定期进行安全评估和检测。
3.行业标准化管理中要求,煤矿必须严格遵守各项规程和标准化要求,完善工作面顶板管理和安全生产监督机制,确保工作面的安全稳定,维护煤炭行业的安全生产。
3.总结工作面顶板管理是煤矿安全生产中的重要环节。
通过加强巡视、支护加固、顶板松动预防和避雷针安装等管理措施,并严格按照标准化要求执行,能够有效的提高工作面的安全稳定性,确保煤炭行业的安全生产。
综采工作面顶板管理措施
综采工作面顶板管理措施1、工作面顶板事故的预防加强矿井地质工作,掌握回采工作面的顶、地板和采区的水文地质等情况,有正对性地采取防范措施。
② 认真编制采取设计和工作面作业规程,并由矿技术部门组织有关人员进行会审,报矿总工程师批准。
情况发生变化时,必须及时修改作业规程或补充安全措施,并报矿总工程师批准。
严谨选用支护设备并安设仪表,对工作面支护质量进行监测及采取相应安全措施。
④ 保证工作面支护质量,严禁出现挤架、垛架现象,控制支架间隙。
如果架间隙超过300mm 时,使用单体柱架一梁二架抬棚管理;若架间隙超过500mm时,平行工作面在支架前梁上挑半圆木,然后架一梁二柱单体柱抬棚管理。
如果间隙过大,要及时用大板棚进行支护,当间隙大于1.5m时要及时补架。
⑤ 认真执行《安全规程》中顶板管理有关规定,加强管理,严格工程质量。
保证机电设备完好,乳化液泵站供液压力达到31.5MPa,确保支架的初撑力,控制采场顶板离层变动,并努力确保液压系统不漏液,不窜液。
认真按《煤矿工人技术操作规程》《岗位作业标准》操作,确保工作面采直采平即达“三|直一平两畅通”。
工作面顶板破碎,煤墙片帮时,必须超前移架或及时移架护顶和及时伸出侧护板、逼帮板护帮(煤墙)。
⑧ 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回撤工字钢棚,十字顶量,要先检查顶板完整情况,顶板有离层、掉顶危险时,要坚持先替后回原则。
处理冒顶时清理好现场,找好退路,顶板稳定之后派有经验的老工人处理并设专人监护进入煤墙侧作业时,必须用道木或大板护顶,半圆木逼帮,在停机闭锁大溜专人监护下进行。
工作面上下端及安全出口的管理,严格按照《煤矿安全规程》规定执行:A、采煤工作面所有安全出口与巷道衔接处的20m范围内,必须加强支护,巷道高度不得低于1.6m,综合机械化采煤工作面所有安全出口与巷道衔接处的20m范围内,巷道高度不得低于1.8m,安全出口必须设专人维护, 支架有断梁折柱时,必须及时更换。
B、综采工作上下端头要使用端头架管理,端头架与中间架之间尽量用2~3组排头排尾架过渡管理。
掘进工作面顶板管理办法
掘进工作面顶板管理办法
是指对煤矿井下掘进工作面的顶板进行管理的规定和措施。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掘进工作面顶板管理办法:
1. 定期顶板检查:对工作面顶板进行定期检查,包括顶板疏松带、顶板开裂等情况的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处理。
2. 顶板支护措施:采用合适的顶板支护方式,如采用钢架、锚杆等进行支护,确保顶板稳定。
3. 顶板预测与预报:通过地质勘探和地质预测技术,对工作面顶板的情况进行预测和预报,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4. 顶板管理记录:做好工作面顶板管理的记录和档案,包括顶板状况、支护情况、预测预报等信息,以备查证和分析。
5. 人员培训与安全意识教育:对从事工作面顶板管理的人员进行安全培训和教育,提高其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6. 应急措施:建立应急处理机制,对于发生顶板事故或异常情况,能够及时采取相应的紧急措施,保护工作人员的安全。
7. 合理设计工作面:在工作面布局和设计上,考虑顶板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合理选择掘进速度和支护方式,避免对顶板造成过大的压力和破坏。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掘进工作面顶板管理办法,具体的管理办法可以根据煤矿的实际情况和相关规定来确定。
第 1 页共 1 页。
工作面顶板管理制度
工作面顶板管理制度是指在矿井开采过程中,为了确保工作面地质安全和劳动安全,制定的对工作面顶板进行管理的规定和措施。
一、工作面顶板管理的目标及原则:1. 目标:确保工作面地质安全和劳动安全,预防和减少事故的发生。
2. 原则:科学规划、科学管理、科学作业,全面提高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
二、工作面顶板管理的职责和权利:1. 职责:负责对工作面顶板的稳定性进行评估和监测,并实施相关的防护措施;建立健全顶板管理机构,制定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组织安全培训和技术指导,提升员工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
2. 权利:有权利要求相关部门提供顶板稳定性评估和监测报告;对发现的问题和隐患进行整改,并要求相关人员配合;制定和修改工作面顶板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三、工作面顶板管理的措施:1. 安全评估和监测:定期对工作面顶板进行评估,发现顶板变形和巨大应力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监测和防护。
2. 防护设施:根据顶板变化情况,设置顶板支撑、锚杆等防护设施,确保工作面的稳定性。
3. 安全指导:组织安全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指导员工正确使用防护设施,预防意外事故的发生。
4. 信息共享:建立顶板管理信息系统,及时共享顶板变化情况和管理经验,为矿井其他工作面提供参考。
四、工作面顶板管理的责任追究:如果因工作面顶板管理不到位造成事故,相关责任人将被追究刑事、行政和民事责任,同时矿井将被责令停产整顿,并可能面临罚款、吊销许可证等处罚。
五、工作面顶板管理的监督和检查:1. 监督机构:设立工作面顶板管理监督机构,并要求矿井建立健全相关的顶板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2. 日常检查:对工作面顶板管理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并对整改情况进行复查。
3. 不定期抽查:以抽样方式对矿井工作面顶板管理情况进行不定期抽查,发现问题进行整改。
总之,工作面顶板管理制度是确保矿井工作面地质安全和劳动安全的重要规定和措施,通过科学规划、科学管理和科学作业,提高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预防和减少事故的发生。
工作面顶板管理措施
工作面顶板管理措施1. 背景介绍在煤矿生产中,顶板是煤矿井下最重要的安全因素之一。
未经充分支护的顶板会出现冒顶、坍塌等事故,严重威胁矿工的安全。
因此,加强对工作面顶板的管理措施是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保障措施之一。
2. 管理措施2.1. 工作面布置在工作面出现时,应按照规定布置周围的支护和安全设施,确保安全生产。
按照矿山规划方案要求进行周围的支护厚度和支架的使用,确保满足安全生产的要求。
同时,针对不同地层和岩性的顶板状况,确定不同的安全措施和支护设计方案。
2.2. 工作面顶板预警在工作面生产过程中,应建立完善的顶板预警机制,及时发现顶板变形或裂隙等预兆。
具备预警条件时应及时实施相应的应对措施,避免发生事故。
2.3. 工作面支护支护是保证工作面顶板稳定性最基本的手段之一。
在支架布置时,应根据煤层地质特征分析制定合理的支架参数,确保支架稳定、布局合理。
在工作面支架的操作和维修过程中,应注意操作规范,确保支架状态和稳定性。
2.4. 工作面底板治理工作面底板整治是稳定工作面构造、提高采煤工作效率及减少顶板事故的一项重要工作。
在底板治理过程中,应根据不同地质条件采取适当措施。
对于弱夹层,应加强治理,达到支护的效果。
对于强夹层,可采用炮孔或其他方式进行炸制,减少底板剪切和破断。
3. 监督检查为了确保矿山安全生产和防止顶板事故的发生,应有专门的部门进行现场检查和监督。
监督检查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推动煤矿企业安全管理工作的有效途径之一。
监督检查人员应该全面、细致地检查各项工作面顶板管理措施的执行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指正,并制定整改计划。
4. 结论工作面顶板管理措施的执行和实施是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保障之一。
通过合理的工作面布置、建立完善的顶板预警机制、严格的工作面支护标准及监督检查等综合措施,可以有效降低煤矿顶板事故的发生率,确保煤矿安全生产。
工作面顶板管理措施
工作面顶板管理措施背景介绍工作面顶板作为矿井工作面的重要组成部分,负责支撑在其下方进行开采活动的顶土层、岩层和煤层,其稳定性直接关系到矿井的安全生产。
工作面顶板管理措施的好坏,直接关系着矿井的生产效率和安全性。
风险分析由于工作面顶板的开采条件、厚度、固结条件、地质构造等均不同,因此在采取工作面顶板管理措施时,需要针对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措施,从而提高管理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以下为常见的风险情况和应对方法:工作面顶板细微冒落针对顶板细微冒落情况,通常需要采取以下措施:1.增加支护设施:对于工作面顶板细微冒落情况,需要及时增加支护设施,以增加支撑面积和承载力;2.强制加强巷道支护:受细微冒落所影响的巷道支护必须强制加强,提高巷道支护能力;3.限制人员作业区域:在细微冒落区域内,必须限制人员作业区域,并对人员进行安全培训和演练。
工作面顶板局部坍落针对顶板局部坍落情况,需要采取以下措施:1.加强局部支护:对于局部坍落区域,要加强局部支护,提高支撑能力;2.迅速转移人员:在局部坍落区域内,必须迅速转移人员,以免发生人员伤亡事故;3.对局部支护区域进行封堵:对于局部坍落区域,必须进行封堵和加强巷道支护,同时对周边区域进行安全检查。
工作面顶板整体坍落针对顶板整体坍落情况,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采取全面支护措施:对于整体坍落区域,需要采取全面支护措施,齐心协力做好支护;2.及时转移人员:对于整体坍落区域内的人员,需要及时转移并进行全面检查,以确保人员安全;3.对周边巷道进行安全检查:针对整体坍落区域周围的巷道,也必须进行安全检查和加强支护。
工作面顶板管理措施针对不同情况下的顶板风险,工作面顶板管理措施应当缜密、全面、稳定、协调、公正,以下为常见的工作面顶板管理措施:规范管理针对工作面顶板的规范管理,应当加强以下方面:1.加强技术支持:矿井部门应当加强对工作面顶板开采技术规程的制定和监督,同时建立顶板空间变形监测系统,及时监测顶板变形和冒落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安全技术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工作面顶板管理方法(2020新
版)
Technical safety means that the pursuit of technology should also include ensuring that people
make mistakes
工作面顶板管理方法(2020新版)
本工作面采用全部垮落法顶板管理。
工作面基本支架为DW系列单体液压支柱配合DJB-1000/300型金属铰接顶梁,采用齐梁直线柱正悬臂形式布置。
全面共配置1260架基本支架,上、下工作面端头各采用四对八架π形钢梁支护,机头π形钢梁长3.2m,机尾π形钢梁长2.4m,对工作面顶板实行全支护法管理。
本工作面采用全支护法,初次来压前采用四、五硐控顶,见五回一,加大控顶面积;正常回采时采用三、四硐控顶,见四回一,最大控顶距4.2m,最小控顶距3.2m,放顶步距1.0m。
工作面作业顺序按爆破落煤、挂梁支临时柱、出煤、移溜、支正规柱、回柱放顶的顺序进行作业。
一、初装工作面的支护及要求:
(1)本工作面切眼采用矩型锚网支护部分地段采用锚网喷支护。
(2)在装面过程中,需要对巷道进行维修时,每组最少2人相互配合,严禁单人作业。
(3)巷道内的浮煤杂物要及时清理,保持人行道和安全出口畅通。
(4)根据切眼高度装面时分别选用2.5m、2.2m单体液压支柱配合长度为1米的金属铰接顶梁支护,棚距为0.6m。
(5)支设支柱时应尽量将溜子移向煤帮,使顶梁母端朝向煤帮。
剪下的锚网及时外运到指定地点,并码放整齐。
(6)应尽量选用与切眼高度相适应的单体液压支柱,单体液压支柱确实不够高时可用木料接实顶。
(7)生根后必须及时倒挂形成双排柱梁,严禁生根单梁单柱、双梁单柱。
(8)各超前支护必须打够20m,支柱前后成线、迎山有力。
(9)工作面循环溜头、溜尾处开缺口规格为走向3米,倾向1米应铺设金属网并连好,各上4架π型钢梁。
(溜头3.2m、溜尾2.4m
π型钢梁)。
(10)向前平推一峒后,必须上齐三排柱梁及4对8架π型钢梁,贴帮柱及戗柱必须每棚支设一棵。
二、正常工作时期顶板支护方式
1、工作面支回顺序
(1)放炮后必须将崩倒崩歪的柱子扶正打牢,顶板破碎或压力大时,应先维护好顶板后再继续放炮;
(2)进入煤帮攉煤前,要铺好网挂好顶梁,及时将原贴帮柱改打为临时柱,攉出两棚距离(<1.2m)时要及时用备用柱做替柱将临时柱改打为贴帮柱,贴帮柱棵棵支设,溜沿(煤帮侧)距贴帮柱的距离为1.0~1.1m;
(3)移溜前对贴帮柱进行整修,移溜后摘老塘戗柱支设前排正规支柱;支设第一棵正规支柱要用备用支柱,应坚持好先支后回的原则;
(4)前排基本柱全部打齐后,方可分段回柱放顶;回柱放顶期间必须停止溜子运转;
(5)必须“先支后回”,严禁回多支少,不得出现空载支柱或闲置支柱。
2、工作面支护要求
(1)工作面应达到动态的质量标准化要求,确保“三直、一平、一净、二畅通”的质量要求。
(2)工作面使用够高的DW型单体液压支柱,移过溜子后,随即支设正规支柱,要求拉线支柱,柱距0.6m;若工作面压力大、遇断层或顶板破碎、底板松软处,挂梁后,仍不能完全控制顶板时,可根据现场情况采取加密支柱的方法进行维护,但柱距小于0.5m的支柱不得连续出现三棵,支柱的初撑力不得小于90KN。
(3)确保支护质量,要坚持拉线支柱,使支柱成一条直线,并做到前后对应,所有支柱都要迎山有力,迎山角一般为3~5度(煤层倾角的1/6),支柱接实顶板后要持续注液5秒钟,保证初撑力不小于90KN;支柱后必须对中排支柱重新注液,以保证支柱支撑有力;保证支护密度:排距1.0m、柱距0.6m,偏差均不大于±0.1m(特殊情况除外),顶梁必须垂直煤帮。
柱爪要卡在顶梁后端的第3~5个
梁牙上,柱脚紧靠溜子沿,支柱卸载阀平行于煤壁并指向工作面上方。
支柱初撑力不小于90KN。
面内支设的所有单体液压支柱必须采取二次注液。
支柱迎山值计算公式:L=15а(mm)
式中:L---沿铅垂方向1m处与支柱的水平距离,(mm)
а---煤层真倾角,(度)
(4)支柱必须与采高相适应,严禁超高使用,超高时应更换与采高相适应的支柱或用木料接实顶,活柱剩余量应不小于100mm,支设最小高度应大于支柱设计最小高度200mm。
(5)支柱与底板要全面接触,否则应刨柱窝或凿麻面,不准打在浮煤、浮矸上;正规支柱必须穿铁鞋,铁鞋直径为300mm,钻底严重时,铁鞋下面加垫方木,方木规格为1200mm×150㎜×150㎜。
(6)端面距不得大于300mm,否则应及时加支贴帮柱或掏梁窝挂超前顶梁。
(7)工作面倾角大于等于15°时,人行道两侧支柱应及时拴齐拴牢两道连成一体的防倒绳,绳有破损应及时更换。
4、工作面煤壁要保持整齐(即:煤壁直)。
伞檐长度超过1m、最大突出部分超过0.2m或长度在1m以下、最大突出部分超过0.25m 时,应及时用镐刨去。
5、护顶要求
沿工作面走向在顶梁上方铺设5×1.2㎡的顶网,倾向搭茬不少于100㎜;端头大棚上也应沿倾斜方向铺设5×1.2㎡的顶网,网与网的搭茬在倾斜方向不少于100mm,在走向方向用铁丝连接严密,采用14#铁丝进行联网,用专用网钩将铁丝拧结两圈以上,并将铁丝尾端向上弯勾,网扣间距不得大于150mm,老塘破网及时补结。
三、正常工作时期的特殊支护形式
1、支护及贴帮柱
面内爆破后进入煤帮作业前,必须先在人行道支架完整处用长把工具敲帮问顶,除去顶、帮活矸,确认无危险后,看好退路,选顶板较好处铺网,每挂上一块顶梁,都要紧好水平楔,顶板破碎、压力大时及时将原贴帮柱改打为临时柱或临时棚;然后依次挂梁;当所挂顶梁下攉出柱窝时,要及时打上贴帮柱;移溜前贴帮柱棚棚
(即0.6m)支设,迎山有力,初撑力不小于50KN。
2、密集柱
密集柱戴大木帽垂直顶底板支设在放顶线上,起挡矸和切顶的作用。
3、戗柱
戗柱为防止冒顶推棚必须棚棚支设,应根据顶板情况适当掌握角度,一般以75°~80°为宜,应坚持先支后回的原则。
4、挡矸要求
工作面铺网应与超前网联在一起,联网要求与工作面铺网要求一致;老塘破网及时补结。
四、回柱放顶及与其他工序平行作业的安全距离
1、回柱放顶方法及步骤
(1)采用人工回柱放顶,专用卸载手把回柱,回柱时,应在卸载手把上拴2m以上的长绳,进行远距离回撤。
应缓缓卸压,卸压后用长柄工具立即钩出;特殊情况下,可用生根牢固的手拉葫芦辅助回料。
(2)工作面分段分组回柱放顶,开口和收尾必须选择在顶板较好、支架完整的安全地点,各组相互错距不小于15m,每组不能少于2人配合作业,端头大棚不得少于3人配合作业。
(3)坚持“先支后回”的原则,回一棵打一棵,不得出现闲置支柱;损坏和失效的支柱,必须立即更换;移动设备或其它原因需拆除替换附近的支架时,必须先支后回;不得提前摘柱和进入采空区内作业。
(4)必须由下向上,由老塘向煤帮回撤;回柱前必须维护好后路,两人配合作业,一人观察顶板及周围支架情况,另一人具体操作。
观察人除协助回柱外,不得兼做其他工作。
2、回柱放顶滞后支柱的距离不得小于15m;回柱分段点间的安全距离不小于15m;支正规柱至移溜到位处的距离不得大于10m;支正规柱与回柱的距离不少于15m;爆破拉线设岗的安全距离不少于50m;打眼与回柱的安全距离不少于15m。
3、回柱放顶地点上下15m范围内,严禁从事与放顶无关的工作。
五、特殊时期
1、工作面初压初冒必须编制专门安全技术措施。
2、工作面过地质构造、顶板破碎时必须编制专门安全技术措施。
3、工作面过联络巷时必须制专门安全技术措施。
4、工作面回撤必须编制专门安全技术措施。
云博创意设计
MzYunBo Creative Design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