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双成对写楹联
对联精选_对联大全
![对联精选_对联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f4c112c2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6d.png)
对联精选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弥勒佛)阳世奸雄,胡作非为皆由你;阴曹地府,古往今来放过谁。
(阎王殿的)横批:你可来了坐,请坐,请上座;茶,泡茶,泡好茶(讽刺势利者)好读书不好读书。
对联,又称楹联或对子,语句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
按修辞技巧可分为对偶联、修辞联、技巧联三类,我们常见的拆字联就属技巧联。
下面和大家分享一些我国古代最著名的对联。
上联:客有隆情来庆贺下联:厨无美味实愧疚上联:厨无美味殊惭主下联:席缺佳肴亦宴宾上联:有酒敬邀宾客醉下联:无鱼难尽主人情上联:厨内青蔬酬上客上联:厨无美酒殊惭主下联:堂前珠履看新人下联:席乏佳肴强宴宾:上联:在上为帅;下联:在下为猪;横批:天蓬元帅。
上联:四面追债;下联:八方要钱;横批:就是不还。
献祝福上联:我爱的人不爱我;下联:爱我的人我不爱;横批:命苦。
上联:我爱的人名花有主;下联:爱我的人惨不忍睹;横批:命苦。
良药苦口益病忠言逆耳利行一阵乳香知母到半窗桂子防风来韩康利薄橘井泉甜精心炮制热诚经营露根固本仙草延年一囊春贮九鼎云英有药皆妙无丹不灵艾早三年蓄功堪百病除青囊千古泽红杏一林春夙擅轩歧术全凭药石灵尽是回春妙药只开逐疾良方橘井上联:绿水青山九州生色;下联:金戈铁马四海扬威上联:快马加鞭振兴祖国;下联:闻鸡起舞建设家园上联:骏马嘶风九州辞旧;下联:杏花沐雨四海迎新上联:锦绣山河春和世泰;下联:峥嵘岁月马叫人欢上联:金戈铁马扬眉吐气;下联:火树银花浴雪1 万山拜其下孤云卧此中陕西华山:道据上人题文殊院2 足临清净地身在图画中陕西华山:卧云庵3 千秋万古邻青嶂地久天长偃白碉陕西华山:玉泉院4 水宽山远烟霞迴天淡云闲今古同陕西华山:西峰寺5 谈经云海花飞雨说法天都石点头陕关于元宵节的(一)晴空一镜悬明月;夜市千灯照碧云。
街头灯影逐花影;村中梅香伴酒香。
笙歌声拂长春地;星月光映不夜天。
舞凤飞龙成夜市;踏歌击鼓助春声。
楹联(对联)的特点、赏析及训练(7)
![楹联(对联)的特点、赏析及训练(7)](https://img.taocdn.com/s3/m/b90a8600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5f.png)
楹联(对联)的特点、赏析及训练(7)楹联(对联)的特点、赏析及训练·对联的特点对联的特点是既要有“对”,又要有“联”。
形式上成对成双,彼此相“对”;上下文的内容互相照应,紧密联系。
一幅对联的上联和下联,必须结构完整统一,语言鲜明简练。
对联的特点具体如下:1.字数相等,断句一致。
除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达到某种效果外,上下联字数必须相同,不多不少。
2.平仄相谐。
传统习惯是“仄起平落”,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
这主要是为了音韵和谐,错落起伏,悦耳动听,铿锵有力。
例如:云带钟声穿树去平仄平平平仄仄月移塔影过江来仄平仄仄仄平平3.词性相对,位置相同。
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对副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
这种要求,主要是为了用对称的艺术语言,1/ 11更好地表现思想内容。
例如:海阔鱼跃(名词)(形容词)(名词)(动词)天高鸟飞(名词)(形容词)(名词)(动词)4.内容相关,上下衔接。
上下联的含义必须相互衔接,但又不能重复。
如明代东林党首领顾宪成,在东林书院大门上写过这样一幅对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上联写景,下联言志,上下联内容紧密相关,使人透过字面,很容易理解作者的自勉自励之心。
5.节奏相合。
上下两联的停顿位置是相同的。
上下联的节奏都是二字一顿、二字一顿、三字一顿,节奏完全吻合。
6.结构相应。
上下两联的结构应当一致,如动宾结构对动宾结构,主谓结构对主谓结构等等。
此外,张挂的对联,传统作法还必须直写竖贴,自右而左,由上而下,不能颠倒。
·对联的种类对联的种类大至可以分为三类:1.正对2/ 11所谓正对,亦叫同类对。
就是上下联的内容基本相同,它们互为关联,互为补充。
比如:春水接天长,一网收来鱼满载;东风吹地暖,千锄种下谷盈仓。
血肉作干城,烈概在火中长啸;光荣归党国,英风使天下同钦。
(郭沫若为黄继光牺牲十周年题联)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经典对仗结婚对联
![经典对仗结婚对联](https://img.taocdn.com/s3/m/220b5d1d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07.png)
经典对仗结婚对联楹联习俗在华人乃至全球使用汉语的地区以及与汉语汉字有文化渊源的民族中传承、流播,对于弘扬中华民族文化有着重大价值。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欢迎大家阅读参考,我们一起来看看吧!经典对仗(一)上联:金屋藏娇喜抱鸳衾开锦帐上联:一对鸳鸯湖泊游泳清波水下联:玉堂燕誉笑依鸿案进芳杯下联:成双彩凤森林栖楼梧桐枝上联:绣阁灯明鸳鸯并立齐欢笑上联:洞房花烛交颈鸳鸯双得意下联:妆台镜照凤鸾和鸣共吐心下联:夫妻恩爱和鸣凤鸾两多情上联:红雨花村交颈鸳鸯成匹配上联:银河双星石烂海枯同心结下联:翠烟柳驿和鸣鸾凤共于飞下联:人间伴侣天高地阔比翼飞上联:喜气满门春风堂上双飞燕上联:蟾影浮光皎月交明花烛夜下联:新事临阶丽日池边并蒂莲下联:龙缠应律祥去直逼星桥天上联:赐福赐祥生成佳偶今如愿上联:志同道合海阔天空双比翼下联:志同道合珍惜春光大有秋下联:意厚情深月圆花好两知心上联:陈酒佳酿笑谈光辉岁月老下联:高朋满座祝福美妙长经典对仗结婚对联(二)一对鸳鸯湖泊游泳清波水;成双彩凤森林栖楼梧桐枝。
千里良缘共贺联姻成大礼;百年佳偶定教偕老乐长春。
金屋藏娇喜抱鸳衾开锦帐;玉堂燕誉笑依鸿案进芳杯。
洞房花烛交颈鸳鸯双得意;夫妻恩爱和鸣凤鸾两多情。
绣阁灯明鸳鸯并立齐欢笑;妆台镜照凤鸾和鸣共吐心。
赐福赐祥生成佳偶今如愿;志同道合珍惜春光大有秋。
喜酒杯杯喜事喜逢喜日子;新风处处新人新开新家风。
志同道合海阔天空双比翼;意厚情深月圆花好两知心。
红雨花村交颈鸳鸯成匹配;翠烟柳驿和鸣鸾凤共于飞。
银河双星石烂海枯同心结;人间伴侣天高地阔比翼飞。
喜气满门春风堂上双飞燕;新事临阶丽日池边并蒂莲。
蟾影浮光皎月交明花烛夜;龙缠应律祥去直逼星桥天。
经典对仗结婚对联(三)1、喜酒喜糖办喜事盈门喜;新郎新娘树新风满屋新2、下联:无双国士缔良缘。
3、上联:凤翔鸾鸣春正丽;4、春满洞房双被暖花盈绣枕并头香5、玉镜人间传合璧;银河天上渡双星。
6、上联:椿萱并茂交柯树;下联:日月同辉瑶岛春。
对联知识—对联的特点与格式_对联知识
![对联知识—对联的特点与格式_对联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d1a4680a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f1.png)
对联知识—对联的特点与格式属于一种凝缩了的文学艺术品类。
在众多的文学品类中,对联与格律诗有着极其相近的特征,那就是都以最精巧的语言和有节奏的韵律集中地反映人们的生活而抒发情感。
对联与格律诗相比,其实质是相同的,只是形式上有所不同,其实,一副好的对联,就是一首诗,可以说,对联是具有特殊形式的诗。
概括对联的特点,主要分四个方面:一是形式对称,二是内容相关,三是文字精练,四是节奏鲜明。
也有人将其称为对联四美,即建筑美、对称美、语言美和节律美。
下面分别介绍对联的四大特点:(一)形式对称对称,指上下联句的对仗形式,也称对偶形式。
对仗,是中国古典文学的一项重要的修辞方法,是对联的魅力和生命之所在。
什么是对仗呢?对仗,换言之,就是对偶句的对称。
“对仗”一词来源于古代宫中卫队行列(仪仗队),这种行列是两两相对排列,故称对仗。
对仗作为一种修辞方式运用到汉语文字艺术中,即比喻用平行的两句话,成双成对地排列,表达相关或相反的关系。
中国古代文学中,对偶句屡见不鲜。
不管是《诗经》还是《尚书》、《易经》、《》、《淮南子》都有对仗鲜明的佳句,两汉以后的赋体文学,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骈体文学,唐代以后的格律诗,对偶这一辞格逐渐被人们所掌握,成为古典文学中不可替代的修辞方式。
对仗,是汉语文学的一大特征。
中国的方块字,一字一言,本身便为对仗艺术的产生提供了适宜其生长的先决条件。
这一特点使得骈文、诗歌、对联这种凝缩艺术千年不衰,具备了强大的生命力。
对联中的对仗是在对联的出句和对句中把同类的概念或相对的概念放在相对应的位置上,使之并列起来,形成联句的对称美。
在对联中,对仗方式尤为重要,它是对联艺术的精髓所在。
民间有一则关于的,这样写着:两姊妹,一般长同打扮,各梳妆满脸红光,年年报吉祥。
只言片语,很精到地写出了对联的对称美、建筑美和祝颂吉祥的特点。
对仗形式的产生,来源于客观世界本来具有的相互对立,相互依存的现象,这是一切事物存在的基本形式,这种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启示了文学艺术的对称美,同时也迎合了中国古代阴阳学说中“一阴一阳为之道也”的理论。
对联书写的格式与技法
![对联书写的格式与技法](https://img.taocdn.com/s3/m/8f1e69bb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3766c53.png)
对联书写的格式与技法对联书写的格式与技法 对联,⼜称对偶、门对、春贴、春联、对⼦、楹联等,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头、柱⼦上的对偶语句。
对联对仗⼯整,平仄协调,是⼀字⼀⾳的汉语独特的艺术形式。
对联是中国传统⽂化瑰宝。
下⾯是⼩编为⼤家收集的对联书写的格式与技法,希望⼤家能够喜欢。
⼀、关于对联书写格式 所谓格式(或称款式、样式),就是指对联书写所表现的形态。
虽然简单讲,对联书法就是两⾏竖写的作品,但它们的表现形态并不完全⼀样,字⾯的排列也不尽相同。
就格式⽽⾔,笔者姑且把它归纳为以下四种: 1、两张“条幅”式:条幅是竖⾏书写的长条作品,上下长,左右窄,呈竖式,是对联书写最为常见且使⽤频率最⾼的⼀种格式。
具体讲,“条幅”是指将整张宣纸竖着裁成两半,或裁成三个长条,尺幅呈横短竖长的形状。
它⼀左⼀右两边张贴、悬挂或镌刻。
由于实⽤对联⼀般⽂字较少(短则四五⾔,长则⼗⼏⾔),两边正⽂分别从上到下⼀⾏便可写完。
这种对联书法使⽤范围较为⼴泛,书斋、厅堂、楼宇、店铺、名胜古迹和展览最为常见(见图1)。
2、单张“中堂”式:中堂是较为宽⼤的条幅。
顾名思义,中堂⼀般挂在屋⼦客厅正⾯墙上的正中。
中堂是指整张宣纸书写的作品,通常情况下,宣纸的长宽⽐例为2:1,以竖式为准,整张宣纸的尺⼨,有三尺、四尺、六尺、⼋尺等。
将整张宣纸竖式不⽤裁开,联⽂按左右两⾏写在⼀张纸上,竖着悬挂。
这种样式常见诸于居室布置、书法展览、书报杂志和⽹络(见图2)。
按照传统,对联的尺幅可以等同于中堂的尺幅(就宽度⽽⾔),也可以⼩于中堂的尺幅,但不可以⼤于中堂的尺幅。
上述条幅式属于单边⼀⾏(特指正⽂),左右形成⼀对,上联在右,下联在左,不可反置;中堂式属于单幅两⾏。
这两种格式⼀般适⽤于书写中短联。
3、“龙门”式:有的联⽂多则⼏⼗字,甚⾄百余字,书写这种长联就必须⽤“龙门”对格式加以处理。
龙门对的特征是:上下联⾄少是两⾏甚⾄数⾏,上联⾃右向左排列,下联相反,⾃左向右排列。
对联写作13种基本技法
![对联写作13种基本技法](https://img.taocdn.com/s3/m/05d71adb80eb6294dd886cc8.png)
对联写作13种基本技法1)【比喻法】:比喻就是“打比方”,即根据两类不同事物的相似点,用一个事物来比喻另一个事物。
比喻有明喻、暗喻、借喻、博喻、反喻、互喻等,如: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2)【比拟法】:比拟就是运用联想把甲事物当做乙事物来描写,即故意把物当成人,或把人当作物,或把甲当成乙物。
如:稻草捆秧父抱子竹篮装笋母怀儿3)【夸张法】:即通过事物进行扩大或缩小形象的描述,借以突出描写对象的主要方面和本质特点。
如:一粒米中藏世界半边锅里煮乾坤4)【衬托法】:就是为了使事物的特色突出,用另一些事物放在一起来陪衬或对照。
如: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春色半城湖——(济南大明湖联)5)【对比法】:…… 如:野心家祸国殃民,生不如死革命者忠心亦胆,死而犹生6)【反对法】:就是上下两联,一正一反,意思互相映衬。
如: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岳飞墓前联)7)【正对法】:即上下两联,角度不同,意思是互相补充的。
即要求对联的上、下联在内容上分别描绘两件具有可比性的事物或从不同角度写同一事物内容相关的两个方面,以便更深刻、更全面地描述某种情景、表达某种感情或说明某种哲理,例如:山势巍峨,翮鸟不能越过;崖壁峻峭,飞猿亦苦攀登。
——上联极言其高,下联极言其峻,上下互补,突出摩天岭的高峻水以长流方及远,山因积石始成高。
——描绘两件具有可比性的事物以说理。
8)【自对法】:自对又称“句中自对”或“当句对”,指对联中的字词句,不仅上下联相对仗,而且上联自身之中和下联自身之中(即所谓句中)也存在对仗。
这就使对联更加工稳,更增添了对衬美。
句中自对的用法,在对联(特别是长联)中,运用得比较广泛。
而且有句中自对,则上下联之间的对仗,一般就要求得宽松些。
如:闲云野鹤翩翩去万水千山得得来——其中,“闲云”与“野鹤”“万水”与“千山”,自对颇工,但上下联之间,对仗就宽些。
9)【串对法】:串对又叫流水对,意思是顺连,即上下句之间具有某种因果、承接、主次等逻辑关系,分别独立出来都没有意义。
1-2对联称谓
![1-2对联称谓](https://img.taocdn.com/s3/m/8fde950a0740be1e650e9aed.png)
[对联知识篇]之二对联称谓对联是一种成对比偶、珠联璧合的双配式文体;换言之,就是由形式上能够独立存在的上下两联组成,且字数相等,词性相近,音韵相对,平仄协调,联在一起能够完整地表达一种思想、一种意境的最短小精干的文学艺术品。
对联,简称对,俗名对子,后来因为大多贴在相互对称的楹(即柱子)上,又叫做楹联或楹帖。
楹帖又分为春帖、婚帖、喜帖等,它的单位叫副,以区别于文章叫篇,诗词叫首,日记或者新闻叫则。
含“成双成对”的意思,人们习惯地称对联叫"一副",因为它是由两个单体(上联和下联)组成一个整体,如同"一副手套"、"一副球拍"一样,二者规格一致,各自独立而又相互依存,缺一不可。
对联分上联和下联。
其上句(长联不止一句)即上联,下句即下联,上下联既对又联--在形式上对仗,在内容上关联。
对联前一部分叫上联、出句或上比,又叫出边、对公、对头;后一部分叫下联、对句或下比,又叫对边、对母、对尾。
上下联合称全联。
例如春联:“春光回大地;喜气满人间。
”其中的“春江回大地”,叫上联、出句或上比;“喜气满人音”叫下联、对句或下比。
上联为被地句,下联为对句,所以应说“喜气满人间”对“春光1回大地”,或说“春光回大地”对以“喜气满人间”。
对联的字数同传统诗相似,以“言”称之,如五言绝句,“五言”是指这种诗的形式共四句,每句五个字。
对联字数是上下联字数的总和,其总和的一半为“言”。
比如,传统春联:“一元复始;万象更新。
”是八字,四言联。
如明代文学家田汝成联:“凭栏霄月近;倚杖海云迥。
”是十字,五言联。
如山海关题联:“两京锁钥无双地;万里长城第一关。
”是十四字,七言联。
一般来讲,七言以上的对联,尤其长联,只说字数,而不管其多少“言”了。
如清代滇中名士孙髯翁拟撰昆明大观楼联,则通称为180字长联,而不称其“九十言联”。
[附录]对联称谓种种[作者:哈哈儿整理制作:恶人谷珠楼录校:哈哈儿]对联是一种独立的文学形式,对其称谓,《中国对联谭概》一书认为有"对联、对子、楹联、楹帖、应对、对对子、联语"等几种常用或通用称谓。
情侣爱情经典对联大全
![情侣爱情经典对联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27606dae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bfeb640.png)
情侣爱情经典对联情侣爱情经典对联大全在学习、工作生活中,许多人对一些广为流传的对联都不陌生吧,对联,又称对偶、门对、春贴、春联、对子、楹联等,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
对联怎么写才是正确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情侣爱情经典对联,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情侣爱情经典对联1上联:紫燕红莺,香情漫野;下联:道不尽才俊人美。
上联:一对璧人留小影;下联:无双国士缔良缘。
上联:香掩芙蓉帐;下联:烛辉锦绣帏。
上联:下玉镜台笑谈佳话;下联:种蓝田玉喜缔良缘。
上联:喜迎亲朋贵客;下联:欣接伉俪佳人。
上联:喜共花容月色;下联:何分秋夜春宵。
上联:梧桐枝上栖双凤;下联:菡萏花间立并鸳。
上联:同心同德革命伴侣;下联:互敬互爱美满夫妻。
上联:同德同心同志;下联:知寒知暖知音。
上联:日月知心红花并蒂;下联:春风得意金屋生辉。
上联:秋水银堂鸳鸯比翼;下联:天风玉宇鸾凤和声。
上联:青梅酒熟凭君醉;下联:红烛春浓任客谈。
上联:男男女女恩恩爱爱;下联:对对双双喜喜欢欢。
上联:男欢女爱鸳鸯戏水;下联:情投意合鸾凤朝阳。
上联:眉黛春生杨柳绿;下联:玉楼人映杏花经。
上联:良日良辰良偶;下联:佳男佳女佳缘。
上联:恋爱心已合;下联:结婚情更浓。
上联:节值仲冬迎淑女;下联:时逢吉日款良朋。
上联:槛外红梅竞放;下联:檐前紫燕双飞。
上联:佳偶百年欣遇;下联:知音千里相逢。
上联:槐荫连枝百年启瑞;下联:荷开并蒂五世征祥。
上联:何必门当户对;下联:但求道合志同。
上联:凤凰鸣矣梧桐生矣;下联:钟鼓乐之琴瑟友之。
上联:风暖丹椒青鸟对舞;下联:日融翠柏宝镜初开。
上联:方借花容添月色;下联:欣逢秋夜作。
上联:丹桂香飘姻缘两姓;下联:蟾宫月满喜照东床。
上联:春日融融红梅朵朵;下联:花香阵阵彩蝶双双。
上联:春暖花朝彩鸾对箅;下联:风和月丽红杏添妆。
上联:比翼鸟永栖长青树;下联:并蒂花久开勤俭家。
上联:比飞却似关睢鸟;下联:并蒂常开边理枝。
1-2对联称谓
![1-2对联称谓](https://img.taocdn.com/s3/m/835df65e561252d380eb6eed.png)
[对联知识篇]之二对联称谓对联是一种成对比偶、珠联璧合的双配式文体;换言之,就是由形式上能够独立存在的上下两联组成,且字数相等,词性相近,音韵相对,平仄协调,联在一起能够完整地表达一种思想、一种意境的最短小精干的文学艺术品。
对联,简称对,俗名对子,后来因为大多贴在相互对称的楹(即柱子)上,又叫做楹联或楹帖。
楹帖又分为春帖、婚帖、喜帖等,它的单位叫副,以区别于文章叫篇,诗词叫首,日记或者新闻叫则。
含“成双成对”的意思,人们习惯地称对联叫"一副",因为它是由两个单体(上联和下联)组成一个整体,如同"一副手套"、"一副球拍"一样,二者规格一致,各自独立而又相互依存,缺一不可。
对联分上联和下联。
其上句(长联不止一句)即上联,下句即下联,上下联既对又联--在形式上对仗,在内容上关联。
对联前一部分叫上联、出句或上比,又叫出边、对公、对头;后一部分叫下联、对句或下比,又叫对边、对母、对尾。
上下联合称全联。
例如春联:“春光回大地;喜气满人间。
”其中的“春江回大地”,叫上联、出句或上比;“喜气满人音”叫下联、对句或下比。
上联为被地句,下联为对句,所以应说“喜气满人间”对“春光回大地”,或说“春光回大地”对以“喜气满人间”。
对联的字数同传统诗相似,以“言”称之,如五言绝句,“五言”是指这种诗的形式共四句,每句五个字。
对联字数是上下联字数的总和,其总和的一半为“言”。
比如,传统春联:“一元复始;万象更新。
”是八字,四言联。
如明代文学家田汝成联:“凭栏霄月近;倚杖海云迥。
”是十字,五言联。
如山海关题联:“两京锁钥无双地;万里长城第一关。
”是十四字,七言联。
一般来讲,七言以上的对联,尤其长联,只说字数,而不管其多少“言”了。
如清代滇中名士孙髯翁拟撰昆明大观楼联,则通称为180字长联,而不称其“九十言联”。
[附录]对联称谓种种[作者:哈哈儿整理制作:恶人谷珠楼录校:哈哈儿]对联是一种独立的文学形式,对其称谓,《中国对联谭概》一书认为有"对联、对子、楹联、楹帖、应对、对对子、联语"等几种常用或通用称谓。
高考对联专题
![高考对联专题](https://img.taocdn.com/s3/m/ce3ad771f5335a8102d22029.png)
答案:流水夕阳千古,春露秋霜百年
六、填空式
• 这种形式可以将对联和教材内容、文学知识结 合起来考查。 • 如:①译著尚未成书,惊闻殒星,中国何人领 ( 呐喊 );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 从此感( 彷徨 )。 • ②岳阳楼上( 范仲淹 )作文寄情,醉翁亭里 ( 欧阳修 )与民同乐。
下面是几副对联,请按要求把对联序号 填在相应地方。
了解对联命题形式
一、情境式
题型示例1:在雅典奥运会上,我国体育健儿不惧 强手,奋勇拼搏,取得了金牌总数位居第二的历史 性突破。请你据此拟一副对联。 析:这种题型给考生提供一个特定的情境,结合 “得体”这一考点要求拟写对联。考生拟写的对联 不但要符合对联的写作要求,而且还要符合命题者 所提供的特定情境。
对联的基本要求
1、字数相等。 字数不论多少,上下联字数要相等,不 能出现重复的字,这是最基本的要求。如鞋 店的一副对联: 由此登堂入室;任君步月凌云。 2、内容相关。 上下联内容要相关,相反相成或相辅相 成,或山水景物,或军事战争,或商贾贸易, 或求学应考,或怀古咏史等。如陶瓷店的一 副对联: 产品百态千姿,包罗古今万象; 瓷城花团锦簇,久享中外盛名。
总统府——状元楼 凤凰台——麒麟门 牛首山——鬼脸城
请给下列诗句配对,注意上下联的平仄
春风掩映千门柳
智水仁山千古秀
琪花瑶草四时春
太平有象人同乐
暖雨催开万户花
一枕波涛柳絮风
半窗图画梅花月
万象更新国运昌
春风掩映千门柳 —— 暖雨催开万户花 智水仁山千古秀 —— 琪花瑶草四时春 太平有象人同乐 ——万象更新国运昌 半窗图画梅花月 ——一枕波涛柳絮风
划线部分可改为:斩断长江千里水,锁住三峡无数峰。
•
写楹联的格式和要求
![写楹联的格式和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af50b9e1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f4.png)
写楹联的格式和要求一、字数相等楹联嘛,就像一双筷子,两根得一般长才般配。
上联几个字,下联也得是几个字。
比如说“松竹梅岁寒三友,桃李杏春风一家”,你看,上下联都是七个字,不多不少,就这么整齐。
要是上联长下联短,那不成了瘸腿的桌子?多难看呀。
二、词性相对这就好比是一场词语的对对碰游戏。
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
像“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
天和地都是名词,雨和风也是名词。
要是写成“天对跑,雨对跳”,那可就乱套了,就像把苹果和汽车硬凑在一起,多别扭啊。
三、平仄相谐平仄这东西呢,有点像音乐里的节奏。
平声就像音乐里的低音,仄声就像高音。
上联结尾要是仄声,下联结尾就得是平声。
比如“海到无边天作岸(仄),山登绝顶我为峰(平)”。
你要是把平仄搞乱了,就像唱歌跑调一样,让人听着难受。
嘿,你想啊,好好的一副楹联,读起来磕磕巴巴的,像个啥?四、结构相称这就像盖房子,上联是什么结构,下联也要是差不多的结构。
如果上联是主谓宾结构,下联也得是主谓宾结构。
就说“春风吹绿千枝柳,时雨催红万树花”,“春风”是主语,“吹绿”是谓语,“千枝柳”是宾语,下联也是同样的结构。
要是上联是一个完整的建筑框架,下联却搭得歪歪扭扭,不成样子,这怎么能行呢?五、内容相关楹联的上下联得说的是相关的事儿,不能风马牛不相及。
就像两个人聊天,得在一个话题上。
例如“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都是在说福寿的事儿。
要是上联说的是花,下联突然说起飞机,这不是让人摸不着头脑吗?哎呀,那简直是胡言乱语嘛。
六、忌合掌啥叫合掌呢?就是上下联说的是一个意思,这就没意思了。
这就好比一个人自己跟自己握手,多傻呀。
像“新年迎五福,春节接五祥”,五福和五祥基本一个意思,这就不好。
楹联啊,得有点变化,上下联互相补充才好。
七、韵律美读楹联的时候要有一种朗朗上口的感觉,就像念儿歌一样顺溜。
平仄的搭配就是为了这个韵律美。
比如说“日照花如锦(仄仄平平仄),风吹柳似丝(平平仄仄平)”,你读起来的时候,是不是感觉嘴巴都很舒服?要是读起来拗口,就像吃了没煮熟的米饭,咯牙得很。
对联的来历和故事
![对联的来历和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4893e27a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de.png)
对联的来历和故事对联的来历和故事对联属于楹联的一种,是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
它以工整、对偶、简练、精致的文字描画时期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中国的文学形式。
每逢春节,无论城市仍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副大红对联贴于门上,为春节增加喜庆气氛。
听说五代时的后蜀国国君孟昶是个喜欢独树一帜的国君,在公元964年岁尾的除夕,他突发奇想,让他手下的一个叫辛寅逊的学士,在桃木板上写了两句话,作为桃符挂在他的住室的门框上。
这两句话是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
第一句的大意是:新年享受着先代的遗泽。
第二句的大意是:佳节预示着春意常在。
由此开始,桃符的形式和内容都发生了转变,这不仅表此刻开始用骈体联语来替代神荼、郁垒,而且还扩展了桃符的内涵,不只是避邪驱灾,还增加了祈福、祝愿的内容。
这就成了中国最先的一副对联。
到了宋朝,在桃木板上写对联,已经相当普遍了。
王安石的《元日》诗中写的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就反映了每到除夕之日,家家户户挂桃符的盛况。
同时,随着门神的出现和用象征喜气吉祥的红纸来书写桃符,以往的桃符所肩负的驱邪避灾的使命逐渐转移给门神,而桃符的内容则演化成用来表达人们祈求来年福运降临和五谷丰登的美好心愿。
对联一词的出现,则是在明代初年。
昔时明太祖朱元璋当上皇帝以后,喜欢排场热闹,也喜欢大户人家每到除夕贴的桃符,就想推行一下。
在一年的除夕前他公布御旨,要求金陵的家家户户都要用红纸写成的对联贴在门框上,来迎接新春。
大年初一的早晨,朱元璋微服巡视,挨家挨户观察对联。
每当见到写得好的对联,他就超级高兴,赞不绝口。
在巡视时见到一家没有贴对联,朱元璋很是生气,就询问什么原因,侍从回答说:这是一家从事杀猪和劁猪营生的师傅,过年特别忙,尚未来得及请人书写。
朱元璋就命人拿来笔墨纸砚,为这家信写了一副对联: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
写完后就继续巡视。
过了一段时间,朱元璋巡视完毕返回宫庭时,又途经这里,见到这个屠户家尚未贴上他写的对联,就问是怎么回事?这家主人很恭顺地回答道:这副对联是皇上亲自书写的,咱们高悬在中堂,要天天焚香供奉。
课件特殊的仿写——对联
![课件特殊的仿写——对联](https://img.taocdn.com/s3/m/155318d2aef8941ea76e0584.png)
读故事,猜一猜
• 1.古月门中市,言青山上山。
• 2.解缙谐音巧改联
• 解缙的一个朋友想和他开玩笑,在门口贴了这样一副对联:
• 闲人免进; • 盗者休来。
• 解缙一看,便在上下联后各添了三字,巧用了谐音字:“贤”, “道”,这样使原来的对联换成了:
• 闲人免进贤人进; 盗者休来道者来。
对联简介
对联又名对子,是一种严 格的对偶语句,来源于律诗;
3、结构相同。 结构主要指语法结构。结构相同,如主谓、
动宾、偏正等,上联下联应相对。如治学的一 副对联: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4、词类相对。 这比较复杂。词类应包括词性,如名词、
动词、形容词、副词等相对;包括词所指的事 物,如时间方位类、自然景物类、知识学习类、 车马交通类等相对;还包括虚实相对。如汽车 公司的一副对联:
• 数字联:一夜五更,半夜二更有半;— —,——。
日出/江花/红/胜火(仄仄平平平仄仄) 春来/江水/绿/如蓝(平平仄仄仄平平)
上下联平仄要相调;对联上下联的表现方法,要注 意声律相对,也就是平仄相调。这主要是为了音韵 和谐,错落起伏,悦耳动听,铿锵有力。
对联的对法
形式多样,现介绍其中的正对、反对两种。 1.正对:上下两联所表达的内容相似或相关。
瓦壶水沸邀清客 茶 茗碗香腾遣睡魔 馆
虽云毫末技艺
理 发
却是顶上功夫 店
万千星斗心胸里 钟 表
十二时辰手腕间 店
小费君莫惜 后顾自无忧
公保 司险
对联的特殊形式
1.嵌字(名)联:
①一代文章推子夜; 毕生心血似春蚕。
②踏莽原,刈野草,热风奔流,一生呐喊; 痛毁天,叹而已,十月噩梦,万人彷徨。
古今巧联妙对趣话
![古今巧联妙对趣话](https://img.taocdn.com/s3/m/87d6baf8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8e.png)
古今巧联妙对趣话1.《评释古今巧对》云,秦观与苏小妹成婚之夜,苏小妹不知何故,决定不理秦观,并用如下一联表意:月朗星稀,今夜断然不雨;秦会意,并对下联:天寒地冻,明朝必定成霜。
联语主要用双关法。
月朗星稀者,无云也。
无云加不雨,即不会云雨也。
不雨亦谐不语。
成霜,犹言成双。
2.清朱应镐《楹联新话》言,清时有人与其友合作五十岁生日,撰联云:与我同庚,忝居三日长;得君知己,共作百年人。
同庚,即同年所生。
忝,谦词。
三日长,即比其友大三天。
末句既可理解为两人合起来庆贺一百岁,也可理解为两人都要活到一百岁。
3.魏寅《魏源楹联辑注》云,清代魏源幼时,见当地一举人喜抄人诗作对以为炫耀,颇憎恶之,时或予以揭穿。
一日举人指着手提的烛灯出联要魏源对。
联曰:油醮蜡烛,烛内一心,心中有火;魏源对道:纸糊灯笼,笼边多眼,眼里无珠。
“心中有火”与“眼里无珠”均语带双关。
“烛,烛”、“心,心”与“笼,笼”、“眼,眼”为连珠。
4.《解人颐》云,明代解缙七岁时,随父出,见一女吹箫。
父出句命对,曰:仙子吹箫,枯竹节边出玉笋;解缙应对道:佳人撑伞,新荷叶底露金莲。
枯竹,箫也。
玉笋,歌女之手也。
乃比喻。
金莲,乃脚之代称。
两联极具形象。
5.景常春《近现代历史事件对联辑注》载有挽黄花岗烈士温生才等人联,曰:生径白刃头方贵,死葬黄花骨亦香。
上联极具豪侠气。
下联之“黄花”既指黄花岗,又批菊花,语带双关,且隐喻烈士精神不朽。
6.相传清康熙年间,某年春节将近,康熙命大学士李光地写春联百副,以替换宫中原有的旧联。
光地正为此事犯愁的时候,其弟光坡恰好来京,表示愿意代作。
除夕之日,光坡以让如下一联呈与皇上:地下七十二大贤,贤贤易色;天上二十八星宿,宿宿皆春。
康熙见后,大为赞赏。
七十二加二十八,正好一百,是以一副代百副也,可谓巧于用数。
“贤,贤”与“宿,宿”为连珠。
“贤贤”、“宿宿”为叠词。
七十二大贤,指孔子特别优秀的弟子。
易色,有多解,按颜师古的说法为不重容貌。
结婚的对联带横批
![结婚的对联带横批](https://img.taocdn.com/s3/m/5c79b379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48.png)
结婚的对联带横批有关结婚的对联带横批结婚对联带横批1结婚对联横批示例一:柳暗花明春相伴珠联璧合喜成双喜结良缘结婚对联横批示例二:高朋满座乐新婚美酒佳肴谢客来欢聚美满结婚对联横批示例三:天南海北千里结良缘天长地久一生享美满有情人终成眷属结婚对联横批示例四:两情相悦永结同心共结连理枝一段佳话永生相伴携手共春秋恩爱永恒结婚对联横批示例五:提倡晚婚响政策计划生育立新风晚婚晚育结婚对联横批示例六:春风春雨春常在喜日喜人喜事多美好岁月结婚对联横批示例七:春节时期结良缘年年岁岁长相伴恩爱万年结婚对联横批示例八:好国好家好夫好妻好岁月好上加好新年新春新事新家新年华新而又新幸福时光结婚对联带横批2上联:喜期办喜事皆大欢喜上联:喜酒喜事喜逢喜日子下联:天喜地喜催得红梅开下联:新喜新人新开新家风横批:永结同心横批:喜结良缘上联:志同道合男女谐静好上联:新莲沐朝阳并蒂竞绽下联:花俏月圆夫妻恩爱长下联:乳燕乘东风比翼齐飞横批:心心相印横批:笙磬同谐上联:明灯鸳鸯并立齐欢笑上联:赐福赐祥佳偶今如愿下联:照镜凤鸾和鸣共吐心下联:志同道合春光大有秋横批:新婚燕尔横批:永结同心上联:爱情并蒂花开开不败上联:交颈鸳鸯并蒂花下立下联:伴侣常偕心乐乐无穷下联:协翅紫燕连理枝头飞横批:珠联璧合横批:鸾凤和鸣结婚对联带横批3上联:喜气满门春风堂上双飞燕上联:千里良缘共贺联姻成大礼下联:新事临阶丽日池边并蒂莲下联:百年佳偶定教偕老乐长春横批:花好月圆横批:喜气生辉上联:志同道合海阔天空双比翼上联:银河双星石烂海枯同心结下联:意厚情深月圆花好两知心下联:人间伴侣天高地阔比翼飞横批:永结同心横批:百年佳偶上联:洞房花烛交颈鸳鸯双得意上联:志同道合海阔天空双比翼下联:夫妻恩爱和鸣凤鸾两多情下联:意厚情深月圆花好两知心横批:龙腾凤翔横批:幸福美满对联学习应该掌握的基本点1、【对句】即“对联”中的“对”,是相互成对而没有统一中心的上下两句。
一般有出句和应句,多由两人以上互相应对完成。
好事连连下一句是什么
![好事连连下一句是什么](https://img.taocdn.com/s3/m/1eb394e0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da.png)
好事连连下一句是什么
好事连连下一句是什么?
好事连连迎面来的下一句是:
财源滚滚遂心到。
对联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之一,又称楹联或对子,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
对联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中华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
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瑰宝。
也可以是日常祝福语:
1、好事连连,快乐成双成对,幸福双双而至。
2、好事连连,节无双至今日至,福无双降今朝降。
3、好事连连,家圆人圆幸福圆。
4、好事连连,事事都能圆。
5、好事连连,合家团圆,欢笑满颜,新年才开始,好日子才开始。
对对子的基本要求
![对对子的基本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cd37ba47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6d.png)
对对子的基本要求对对子的基本要求:1、字数相等,节奏一致。
上下联的字数必须相等,不多不少。
上、下联内部的语音节奏要一致,如“天意怜幽草,人间爱晚晴”,上、下联均为“二一二”节奏。
2、词性相对,结构相同。
即虚对虚,实对实;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主谓结构对主谓结构,动宾结构对动宾结构,并列结构对并列结构……如“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已同怀视之”;又如“日照花如锦,风吹柳似长”。
3、平仄合律,声调和谐。
一联之内,平仄相间;两联之间,平仄相对;上联尾仄,下联尾平(仄起平落)。
4、语意关联,上下贯通,文字简炼,言简意赅,意韵深邃,回味无穷。
扩展资料:对子被誉为“诗中之诗”,是汉语言文学中的奇葩,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珍宝。
关于对联的产生年代,历来众说纷纭,传统的说法是最早的对联始于五代,认为后蜀主孟昶所作的“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是我国最早的对联。
对子又叫对联、联语,贴在楹柱上的称楹联。
对对子例句:远对近,古对今。
明对暗,早对晚。
干对湿,公对私。
美对丑,薄对厚。
咸对淡,甘对甜。
天对地,稠对稀。
有对无,出对入。
宽对窄,买对卖。
优对劣,日对夜。
紧对松,轻对重。
香对臭,胖对瘦。
后对先,易对难。
南对北,首对尾。
西对东,始对终。
旧对新,晴对阴。
浮对沉,假对真。
强对弱,对对错。
开对关,硬对软。
深对浅,加对减。
负对正,降对升。
冷对热,饱对饿。
死对生,反对正。
直对弯,长对短。
胜对败,好对坏。
快对慢,双对单。
熟对生,歪对正。
笑对哭,吸对呼。
退对进,阳对阴。
冷对暖,忙对闲。
爱对憎,贵对贱。
既要有“对”,又要有“联”。
形式上成对成双,彼此相“对”;上下文的内容互相照应,紧密联系。
一幅对联的上联和下联,必须结构完整统一,语言鲜明简练。
对联的要求如下:上下联字数要相等;上下联词组要相同:即组成上联的各个词组分别是几个字,下联的对应词组也必须分别是几个字。
·上下联词性要相同;所谓词性,是指词的类别性质,如名词、动词、形容词等等。
秀甲天下对句
![秀甲天下对句](https://img.taocdn.com/s3/m/1dd7eec2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9d.png)
秀甲天下对句
大峨两山相对开,小峨迤逦中峨来。
二峨之秀甲天下,何须涉海寻蓬莱。
昔我登临彩云表,独骑白鹤招青鸟。
石龛石洞何参差,时遇仙人拾瑶草。
丹崖瀑布连天河,大鹏图南不可过。
昼昏雷雨起林麓,夜深星斗栖岩阿。
四时青黛如绣绘,岷嶓蔡蒙实相对。
昔生三苏草木枯,但愿再出三苏辈。
桂林山水红得发紫,俺们乘着木舟荡漾在漓江上,来玩赏桂林的景物。
我映入眼帘过倒海翻江的汪洋大海,赏玩过水平如镜的西湖,却从没眼见过漓江如此这般的水。
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到缺阵它在流淌。
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有何不可尽收眼底江底的沙石。
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好像那是一道应接不暇的翡翠,船桨振奋的微波流散出联手道水纹,才让你深感船在长进,岸在后移。
真是舟行浪上,人在画中游。
确乎如篇章所写,奇特的喀斯特地貌培养了桂林不一别墅自成一体的以你景色景致,也早已驱动好多迁客骚人为之心折,是多次的尽情,留住了不怎么不讳大作。
但不知何故,总痛感桂林山水名优特,虽则说大家伙耳熟能详,然则总以为像险些意思,缘何呢?因为咱俩的诗抄对联赋比兴都瞧得起成双成对工整,押韵楹联那桂林山水声名
远播,很昭昭读勃兴倍感是进步兴起的前半句,自此肯定得随从上下对应的一句才算圆满。
设或桂林山水赫赫有名,这句病故座右铭历史上真有下半句,应该怎生大地有天堂,下有苏杭,还是白云千载空迟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华第一联
2014-12-25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2014-12-25
对联种类
1、贴在门上迎庆春节的是春联,也就是门 对、春帖。 2、题在两根相对的柱子上的是楹联。 3、挂在堂屋对面墙上的是堂联。 4、祝寿用的是寿联、结婚用的是婚联、 吊祭死者的是挽联…… 5、题在国画上的是题画联、赠友人的是 交谊联、风景名胜处的是名胜联。
2014-12-25
西湖孤山石亭联
趣味对联:
琴瑟琵琶八大王,王王在上 魑魅魍魉四小鬼,鬼鬼犯边
2014-12-25
昆明大观楼对联作者是清代康乾时诗人孙髯,著有
《永言堂诗文集》,三原县人,后迁居云南。他厌恶清朝 官场的黑暗腐败,不参加科举,终身贫困潦倒,晚景更惨。 他写的大观楼联寓意深刻,为人所爱。联云:
(二)补充对联 4.下面是某餐馆门上贴的对联。 请你运用《悯农》诗的有关词句, 将上联补充完整。 上联: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 弃之可惜; 下联:杯里酒口口都香甜, 量力而行。
2014-12-25
(二)补充对联
5. 有人曾见过一副美国作家斯诺与
剧作家姚克合写的悼念鲁迅的挽联。 但由于其记忆模糊,上联有两字缺漏, 请你根据下联补全上联内容。 上联:译著尚未成功,惊闻陨星, 中国何人领 呐喊 。 下联: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 文坛从此感彷徨。
2014-12-25
2014-12-25
春 联
2014-12-25
2014-12-25
春 联
春 联
2014-12-25
婚 联
2014-12-25
千 里 姻 缘 一 线 牵
百 年 恩 爱 双 心 结
挽 联
2014-12-25
山山水水处处明明秀秀 晴晴雨雨时时好好奇奇
山处明,水处秀,山明水秀 晴时好,雨时奇,晴好雨奇
2014-12-25
万里旅途,绝无半点负心
(三)对联试拟
把下列句子中的画线部分改写成 一副对联,用来作“画卷”的修饰语。 中国人民在这奔腾不羁的长江边, 展开了一幅把五千里长江斩断,把三 峡无数山峰锁住的神奇画卷。 上联: 斩断长江千里水 下联: 锁住三峡无数峰
2014-12-25
(三)对联试拟
2014-12-25
(一)评改对联
3.上联:
井冈山,青山此起彼伏,峻岭绵延不断;
上联改后: 井冈山,青山起伏,峻岭绵绵 下联: 鄱阳湖,绿水荡漾,碧波粼粼。
2014-12-25
改改高考卷
1.上:冬去春来千条杨柳迎风绿 下:冰消雪化万朵梅花扑鼻前 香 2.上:荔枝龙眼木瓜,皆是岭南佳果 下:丹霞西樵鼎湖,全是广东名山 为 3.上:爆竹声声旧风俗旧习惯随旧岁离去 下:春风习习新思想新气象伴新年来到 4.上:国兴旺家兴旺国家兴旺 下:老舒心少舒心老少舒心 老平安少平安老少平安 5.上:东风送暖大江南北春光好 内 下:春雨润物长城外百花香
2014-12-25
纪晓岚的故事(二)
清乾隆五十年在乾清宫设千叟 宴,内有一叟一百四十一岁。
乾隆出联:
花甲重逢,增加三七岁月
纪晓岚对曰:
古稀双庆,更多一度春秋
2014-12-25
2014-12-25
1.字数讲相等
上联:爱国诚信乃做人根本 下联:求实谦虚为治学前提
2014-12-25
2.词性讲相同
王安石、张翼德、诸葛亮、苏轼、关 云长、陆放翁
孔明、张飞、关羽、半山、东坡、陆游。
鸟居笼中,望( ),想 ( ),无奈( ); 鱼离水面,置( ),滚 ( ),如何( )。
2014-12-25
3、请采用“反对法”将下列两组 词语组成对联。
1.阳春白雪 2.固若金汤 3.救死扶伤 4.天衣无缝 5.千变万化 6.流芳百世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项目一 成双成对写楹联
2014-12-25
对 联
—汉语特有的文学瑰宝
2014-12-25
学习目标
1、了解对联的起源、特点及应用, 增加对民俗文化的了解和积累, 提高遣词造句的能力。 2、学会起草对联。
2014-12-25
对联历史
对联,常张贴、悬挂在或镌刻于门上、 柱子上。又叫对子、楹联、楹帖、联语。 是我国特有的一种体制短小、文字精练、 历史悠久、雅俗共赏的传统文学形式。 对联的历史,源远流长,一般认为起源 于五代,成熟于唐宋,鼎盛于明清,千 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喜闻乐见,被广泛 应用于各种各样生活场景和名胜古迹, 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2014-12-25
李渔《笠翁对韵》
天对地,雨对风, 大陆对长空。山花 对海树,赤曰对苍穹。雷隐隐,雾蒙 蒙,日下对天中。风高秋月白,雨霁晚 霞红。牛女二星河左右,参商两曜斗 西东。十月塞边,飒飒寒霜惊戍旅; 三冬江上,漫漫朔雪冷渔翁。
2014-12-25
2014-12-25
三注意
学问藏今古 春晖盈大地 1.注意思想性 知识贯中西 正气满乾坤 四面湖山收眼底 2.注意针对性 万家忧乐上心头 3.注意文学性
要求:主谓对主谓;动宾对动宾。 依此类推 。
处处春光好 一代园丁乐 家家气象新 九州桃李荣 东风送暖大江南北春光好 雨露滋润长城内外气象新
2014-12-25
5.内容讲相联
要求:上下联的含义必须相互衔接,但 又不能重复。上下联意思可以相近或相反, 可以只说一事,也不妨分说两事。
祖国江山好 大地气象新 正对 扫千年旧习 树一代新风 反对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流水对
2014-12-25
(二)补充对联பைடு நூலகம்
(1)填写缺字联: 活到老,学到老,老不服老。 画亦精,字亦精, 精益求精 。 (2)根据课文内容,将对偶句补 充完整。 醉翁亭中 欧阳修 与民同乐 。
2014-12-25
岳阳楼上范仲淹作文寄情 。
(二)补充对联
2014-12-25
3.知县郑板桥于大年三十走出县 衙,到大街小巷了解民情,无意 中看到了一家大门上贴着一幅对 。 联。上联是“二三四五”,下联 是“六七八九”。他停下脚步, 皱了皱眉头,问身边的两个衙役 是什么意思,衙役想了半天也回 答不出来。请问这副对联是什么 意思?用一成语写出横批。 横联是 缺衣少食 。
2014-12-25
对联作用
对联既可用于赞美壮丽山河,抒发爱 国情怀;也可用于寄托理想抱负,表 达爱憎情感;还可祝愿事业兴旺、生 活美满,向往丰收、吉祥与健康……
2014-12-25
2014-12-25
王羲之故事
福无双至今朝至 祸不单行 昨夜行
2014-12-25
纪晓岚的故事(一)
两碟豆 一瓯油 两蝶斗 一鸥游 林间两蝶斗 水上一鸥游
南京名园瞻园中有一副对联,其下联的句 序、结构已被打乱,请根据所给出的上联进 行适当的调整。 上联: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英雄,问楼外 青山,山外白云,何处是唐宫汉阙? 下联的内容(已被打乱):红雨树边,小苑 西回,一庭佳丽莺唤起,看池边绿树,此间 有尧天舜日。 下联调整为: 小苑西回,莺唤起一庭佳丽,看 池边绿树,树边红雨,此间有舜日尧天。
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帻,喜茫茫空阔无 边。看东骧神骏,西翥灵仪,北走蜿蜓,南翔缟素, 高人韵士,何妨选胜登临。趁蟹屿螺洲,梳里就凤 鬟雾鬓,更苹天苇地,点缀些翠羽丹霞。莫孤负四 围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阳柳; 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把酒凌虚,叹滚滚英雄谁 在?想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 伟烈丰功,费尽移山心力。尽珠帘画栋,卷不及暮 雨朝云,便断碣残碑,却付与苍烟落照。只赢得几 杵疏钟,半江渔火,两行秋雁,一枕清霜。
2014-12-25
A.破绽百出 B.落井下石 C.遗臭万年 D.下里巴人 E.一成不变 F.一触即溃
1——D;2——F;3——B;4——A;5——E;6——C)
4、请采用“串对法”将下列两组 词语组成对联。
1.画蛇添足 2.前所未有 3.人云亦云 4.倚官仗势 5.石沉大海 6.沆瀣一气
2014-12-25
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五大家。
三词客”是:苏洵、苏轼 、苏辙父子三; “五大家”是: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曾巩。
文章西汉两司马;经济南阳一卧龙。
司马迁、司马相如、诸葛亮
2014-12-25
2、你能将下列古代文化名人的姓名字号稍 加改换,填入后面的对联中,使整幅联语 生动有趣,浑然天成吗?
作
业
2014-12-25
1、根据不同学科特点,为教师办 公室起草对联。 2、为自家庭院、居室、书房起草 并书写对联。 3、收集景区名胜、社区住户、单 位的对联及历史名联。
海阔凭鱼跃 天高任鸟飞
2014-12-25
指出下面对联中隐含的人物
太史文章靖节酒 右军书法少陵诗
司马迁 陶渊明 王羲之 杜甫
电 脑 屏 前 骋 寰 宇 2014-12-25 投 影 仪 上 观 天 地
北 大 青 鸟 学 知 识
( 王 兵 )
佳作欣赏
胸怀大志当走青鸟之路 前途无量 手握技能必创科技浪潮
(陈美玲)
学富未必五车,技能适用报家 才高勿需八斗,青鸟领您创业
无所不知通寰宇 有专皆能达微观
2014-12-25
(王宝芹)
2014-12-25
(一)评改对联
1.上联:苟有恒,何必要三更才入眠,
五更就忙着起床;
上联改为:
苟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
下联:最无益,莫过一日曝十日寒。
2014-12-25
(一)评改对联
2.上联: 遥望东南,建几处依山亭榭; 下联:近看西北角,造起三间 面临绿水之轩斋。 下联改为: 近看西北,造三间临水轩斋
2014-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