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应用
平面向量基本定理的应用
平面向量基本定理的应用——力的合成应用背景力的合成是力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用于描述多个力共同作用时的结果。
力的合成在物理学、工程学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例如在建筑结构设计、机械运动分析、航空航天工程等方面都需要对力的合成进行分析和计算。
平面向量基本定理是力的合成的一种基本方法,它通过将力表示为平面向量的形式,利用向量加法的性质进行计算,从而得到力的合成结果。
平面向量基本定理的应用可以简化力的合成的计算过程,提高计算的效率和准确性。
应用过程假设有两个力F1和F2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力F1的大小为F1的模为|F1|,方向与x轴的夹角为θ1;力F2的大小为F2的模为|F2|,方向与x轴的夹角为θ2。
要求计算两个力合成后的结果力F的大小和方向。
首先,根据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可以将力F1和F2表示为平面向量的形式。
假设x轴和y轴是我们选择的坐标轴,F1可以表示为F1 = F1x * i + F1y * j,其中F1x和F1y分别为F1在x轴和y轴上的分量,i和j分别为x轴和y轴的单位向量。
同样,F2可以表示为F2 = F2x * i + F2y * j。
其次,根据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可以得到合成力F的表达式。
合成力F等于F1和F2的矢量和,即F = F1 + F2。
根据向量加法的性质,可以得到F = (F1x + F2x) * i + (F1y + F2y) * j。
最后,根据合成力F的表达式,可以计算出合成力F的大小和方向。
合成力F的大小等于F的模|F|,可以通过计算F的模来得到。
合成力F的方向可以通过计算F与x轴的夹角θ来得到。
夹角θ可以通过计算F在x轴上的分量F_x和F在y轴上的分量F_y的比值来得到,即tanθ = F_y / F_x。
应用效果平面向量基本定理的应用可以简化力的合成的计算过程,提高计算的效率和准确性。
通过将力表示为平面向量的形式,可以将力的合成问题转化为向量加法的问题,利用向量加法的性质进行计算。
平面向量基本定理以及“等和线”的应用
突 破 点 一 突 破 点 二 突 破 点 三 课时达标检测
问题的提出
平面向量与代数、几何融合的题目综合性强, 难度大,考试要求高。近年,以“等和线”为背景 的试题层出不穷。考生在解决此类问题时,往往因 思路不清、运算繁琐而失分。
本专题将在平面向量基本定理的基础上推导得 出“等和线”解题的原理,并利用“等和线”原理 解决与向量系数有关的最值和范围有关的问题。
所以, 3 y, 3x 3x 3 y 3
当点P与A点重合时,显然有 : 0,所以,选C.
突 破 点 一 突 破 点 二 突 破 点 三 课时达标检测
练习:如图,四边形OABC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点D在OA 的延长线上,且OD 2,点P为BCD内(含边界)的动点,
uuur uuur uuur
(二)起点不同,平移改造基底型
F
突 破 点 一 突 破 点 二 突 破 点 三 课时达标检测
练习: 突 破 点 一 突 破 点 二 突 破 点 三 课时达标检测
突 破 点 一 突 破 点 二 突 破 点 三 课时达标检测
练习: 突 破 点 一 突 破 点 二 突 破 点 三 课时达标检测
(三)合理调节、变换基底型 例题:
1 2
uuur uuur PA, PB1
1 3
uuur PB
.
由
2x 2x 3y
3y 2x 3y
1
得点
A1 ,
B1,
D
共线,即点
D
在直线
A1 B1
上.
uuur uuur 再由 PC 5PD 知点 C 的轨迹就是直线 A2B2 ,其中 PA2 5PA1, PB2 5PB1 .如下图:
平面向量基本定理
平面向量基本定理1. 介绍平面向量是平面上具有大小和方向的量,广泛应用于数学、物理和工程等领域。
平面向量基本定理是关于平面向量的一个重要定理,它是矢量运算的基础,对于解析几何和向量代数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平面向量基本定理的定义、性质以及应用。
2. 定义在平面上,一个向量可以表示为有向线段,具有大小和方向。
平面向量基本定理是指对于任意两个平面向量,它们的和(或差)可以用三角形规则来表示。
即,对于平面向量 $\\vec{a}$ 和 $\\vec{b}$,它们的和(或差)向量 $\\vec{c}$ 可以通过如下方式得到:$$ \\vec{c} = \\vec{a} + \\vec{b} \\quad \\text{或} \\quad \\vec{c} = \\vec{a} - \\vec{b} $$其中,$\\vec{c}$ 的起点与 $\\vec{a}$ 的起点相同,终点与 $\\vec{b}$ 的终点相同。
3. 性质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具有以下性质:3.1 交换律对于任意两个平面向量 $\\vec{a}$ 和 $\\vec{b}$,它们的和(或差)向量满足交换律,即:$$ \\vec{a} + \\vec{b} = \\vec{b} + \\vec{a} \\quad \\text{或} \\quad \\vec{a} - \\vec{b} = -\\vec{b} + \\vec{a} $$3.2 结合律对于任意三个平面向量 $\\vec{a}$、$\\vec{b}$ 和 $\\vec{c}$,它们的和(或差)向量满足结合律,即:$$ (\\vec{a} + \\vec{b}) + \\vec{c} = \\vec{a} + (\\vec{b} + \\vec{c}) \\quad \\text{或} \\quad (\\vec{a} - \\vec{b}) - \\vec{c} = \\vec{a} - (\\vec{b} + \\vec{c}) $$3.3 零向量存在一个特殊的向量,其大小为零,记作 $\\vec{0}$,称为零向量。
平面向量基本定理的推论及其应用
平⾯向量基本定理的推论及其应⽤平⾯向量基本定理的推论及其应⽤梅州市五华县⽔寨中学邓定扬我们知道,平⾯上任意两个不共线的向量可作为平⾯向量基底,该平⾯上的任⼀向量OM 必有:OM xOA yOB =+,关于此式,我们有三个推论。
推论1:,x y 唯⼀存在,推论2:1x y M AB +=?在直线上,推论3:12x y M AB ==是中点。
在解题中,⽤好这三个推论常常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题1:如图1,在边长为1的等边ABC ,,D AB G CD 是中点是中点,,,G AB AC E F AE AB AF AC λµ==过点的直线与线段,相交于点,设。
(1)⽤µ表⽰λ,求出λ和µ的取值范围,(2)求出AEF ⾯积的最⼩值。
解:(1) 11112242AG AD AC AB AC =+=+1142AG AE AF λµ∴=+,因为点G EF 在直线上,所以11142λµ+=,即=42λµ-,由题意易知[1,2]λ∈,342[1,2][1,]2µµ∴-∈?∈.(2) 1||||sin 23ABCSAE AF π===, 所以当=1µ时,⾯积最⼩为8。
评:利⽤推论2快速建⽴了,µλ的关系式。
例题2:四边形OABC 是边长为1的正⽅形,3OD =,P 为BCD 内(含边界)的动点,设OP OC OD αβ=+,则+αβ的取值范围。
解:由向量数乘运算的⼏何意义可知当点P 在边界上时取得最⼤最⼩值,当P 在线段CD 上时显然1αβ+=图1BB当P 在线段CB 上时OP OC OD αβ=+,由平⾏四边形法则可知11,[0,]3αβ=∈,所以4[1,]3αβ+∈当P 在线段BD 上时()3x OP xOB yOD xOC y OD =+=++,则,3xx y αβ==+1x y +=,133x x x y αβ+=++=+,因为[0,1]x ∈,所以4[1,]3αβ+∈综上可知4[1,]3αβ+∈评:当P 在线段BD 上时,巧妙利⽤推论2减少变量,快速解题。
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及坐标运算
一、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1)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如果1e 和2e 是一平面内的两个不平行的向量,那么该平面内的任一向量a ,存在唯一的一对实数1a ,2a ,使a =1122a e a e +.(2) 基底:我们把不共线向量1e ,2e 叫做表示这一平面内所有向量的一组基底,记作{}12,e e .1122a e a e +叫做向量a 关于基底{}12,e e 的分解式. 注:①定理中1e ,2e 是两个不共线向量;②a 是平面内的任一向量,且实数对1a ,2a 是惟一的; ③平面的任意两个不共线向量都可作为一组基底.(3)平面向量基本定理的证明:在平面内任取一点O ,作11OE e =,22OE e =,OA a =.由于1e 与2e 不平行,可以进行如下作图:过点A 作2OE 的平行(或重合)直线,交直线1OE 于点M ,过点A 作1OE 的平行(或重合)直线,交直线2OE 于点N ,于是依据平行向量基本定理,存在两个唯一的实数1a 和2a 分别有11OM a e =,22ON a e =,所以1122a OA OM ON a e a e ==+=+证明表示的唯一性:如果存在另对实数x ,y 使12OA xe ye =+,则112212a e a e xe ye +=+,即1122()()0x a e y a e -+-=,由于1e 与2e 不平行,如果1x a -与2y a -中有一个不等于0,不妨设20y a -≠,则1212x a e e y a -=--,由平行向量基本定理,得1e 与2e 平行,这与假设矛盾,因此10x a -=,20y a -=,即1x a =,2y a =.二、向量的正交分解与向量的直角坐标运算:(1)向量的直角坐标:如果基底的两个基向量1e ,2e 互相垂直,则称这个基底为正交基底.在正交基底下分解向量,叫做正交分解.(2)向量的坐标表示:在直角坐标系中,一点A 的位置被点A 的位置向量OA 所唯一确定.设点A 的坐标为(,)x y ,由平面向量基本定理,有12(,)OA xe ye x y =+=,即点A 的位置向量OA 的坐标(,)x y ,也就是点A 的坐标;反之,点A 的坐标也是点A 相对于坐标原点的位置向量OA 的坐标.E 2E 1e 2e 1O ANMae1e 2axyO O yxae 2e 1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及坐标运算(3)向量的直角坐标运算:设12(,)a a a =,12(,)b b b =,则 ①1122(,)a b a b a b +=++;②1122(,)a b a b a b -=--;③1212(,)(,)a a a a a λλλλ==注:①两个向量的和与差的坐标等于两个向量相应坐标的和与差;②数乘向量的积的坐标等于数乘以向量相应坐标的积.(4)若11(,)A x y ,22(,)B x y ,则向量2121(,)AB OB OA x x y y =-=--;即:一个向量的坐标等于向量的终点的坐标减去始点的坐标.(5)用平面向量坐标表示向量共线条件:设12(,)a a a =,12(,)b b b =,则12210a b a b -=就是两个向量平行的条件.若向量b 不平行于坐标轴,即10b ≠,20b ≠,则两个向量平行的条件是,相应坐标成比例.题型一、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例1】 若已知1e 、2e 是平面上的一组基底,则下列各组向量中不能作为基底的一组是( )A .1e 与2e -B .31e 与22eC .1e +2e 与1e —2eD .1e 与21e【例2】 线段与互相平分,则可以表示为( )A .B .C .D . 【例3】 已知ABCD □的两条对角线交于点O ,设AB a =,AD b =,用向量a 和b 表示向量BD ,AO .【例4】 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 中,E F 、分别是BC DC 、的中点,G 为DE BF 、的交点,若AB =a ,AD =b ,试以a ,b 为基底表示DE 、BF 、CG .AB CD BD AB CD -1122AB CD -+1()2AB CD -()AB CD --GFE DCBA【例5】 设P 是正六边形OABCDE 的中心,若OA a =,OE b =,试用向量a ,b 表示OB 、OC 、OD【例6】 已知向量a ,b 不共线,()R c ka b k =+∈,d a b =-,如果c d ∥,那么( )A .1k =且c 与d 同向B .1k =且c 与d 反向C .1k =-且c 与d 同向D .1k =-且c 与d 反向【例7】 已知四边形ABCD 是菱形,点P 在对角线AC 上(不包括端点A ,C ),则AP 等于( )A .()AB AD λ+,(01)λ∈, B .()AB BC λ+,202λ⎛⎫∈ ⎪ ⎪⎝⎭, C .()AB AD λ+,202λ⎛⎫∈ ⎪ ⎪⎝⎭,D .()AB BC λ-,202λ⎛⎫∈ ⎪ ⎪⎝⎭, 【例8】 已知向量a b ,不共线,m n ,为实数,则当0ma nb +=时,有m n += 【例9】 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E 和F 分别是边CD 和BC 的中点.若AC AE AF λμ=+,其中λ,R μ∈,则λμ+= .【例10】证明:若向量,,OA OB OC 的终点A B C 、、共线,当且仅当存在实数,λμ满足等式1λμ+=,使得OC OB OA λμ=+.POE DCBAFEDCBAOCBA题型二、平面向量的坐标表示与运算【例11】设向量(23),AB =,且点A 的坐标为(12),,则点B 的坐标为 . 【例12】若(21),a =,(34),b =-则34a b +的坐标为_________. 【例13】设平面向量()()3,5,2,1a b ==-,则2a b -=( )A .()6,3B .()7,3C .()2,1D .()7,2【例14】已知(2,3),(1,2)a x b y =-=+,若a b =,则x = ,y = . 【例15】若()0,1A ,()1,2B ,()3,4C ,则AB -2BC = 【例16】若()3,2M -,()5,1N --且12MP =MN ,求P 点的坐标.【例17】已知向量()1,0a =,()0,1b =,()R c ka b k =+∈,d a b =-,如果那么( )A .且与同向B .且与反向C .且与同向D .且与反向【例18】已知向量()11a =,,()2b x =,若a b +与42b a -平行,则实数的值是( ) A .2- B .0 C .1 D .2【例19】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四边形ABCD 的边AB DC ∥,AD BC ∥,已知点()2,0A -,()6,8B ,()8,6C ,则D 点的坐标为___________.【例20】已知向量()3,1a =,()1,3b =,(),7c k =,若()a c -∥b ,则= . 【例21】已知()12a =,,()32b =-,,当ka b +与3a b -平行,k 为何值( )A .14 B .-14 C .-13 D .13【例22】已知(1,2),(3,2)a b ==-,当实数k 取何值时,k a +2b 与2a -4b 平行?//c d 1k =c d 1k =c d 1k =-c d 1k =-c d x k【例23】点(23),A 、(54),B 、(710),C ,若()R AP AB AC λλ=+∈,试求λ为何值时,点P 在一、三象限角平分线上.【练1】 在ABC △中,AB c =,AC b =.若点D 满足2BD DC =,则AD =( )A .2133b c +B .5233c b -C .2133b c -D .1233b c +【练2】 如图,在ABC △中,点O 是BC 的中点,过点O 的直线分别交直线AB ,AC 于不同的两点M N ,,若AB mAM =,AC nAN =,则m n +的值为.【练3】 已知两个向量()()121a b x ==,,,,若a b ∥,则x 的值等于( ) A .12-B .12C .2-D .2【练4】 若平面向量a ,b 满足1a b +=,a b +平行于轴,()21b =-,,则a = .DCBAONMCBAx 随堂练习【题1】 若向量()1,1a =,()1,1b =-,()4,2c =,则c = ( )A .3a +bB . 3a -bC .-a +3bD .a +3b【题2】 已知a =(4,2),b =(x ,3),且a ∥b ,则x 等于( )A .9B .6C .5D .3【题3】 已知平面向量a =(x ,1),b =(-x ,x 2),则向量a +b ( )A .平行于x 轴B .平行于第一、三象限的角平分线C .平行于y 轴D .平行于第一、四象限的角平分线【题4】 已知向量e 1与e 2不共线,实数x ,y 满足(3x -4y )e 1+(2x -3y )e 2=6e 1+3e 2,则x -y 等于( )A .3B .-3C .0D .2【题5】 已知向量(1,2)a =,(0,1)b =,设u a kb =+,2v a b =-,若u ∥v ,则实数k 的值为( )A .-1B .-12C .12D .1【题6】 设点A (2,0),B (4,2),若点P 在直线AB 上,且|AB |=2|AP |,则点P 的坐标为( )A .(3,1)B .(1,-1)C .(3,1)或(1,-1)D .无数多个【题7】 设(1,2),(2,3),a b ==若向量a b λ+与向量(4,7)c =--共线,则λ=.【题8】 已知向量a =(2,-1),b =(-1,m ),c =(-1,2),若(a +b )∥c ,则m =________.【题9】 已知A (-2,4),B (3,-1),C (-3,-4).设AB →=a ,BC →=b ,CA →=c ,且CM →=3c ,CN→=-2b .(1)求:3a +b -3c ;(2)求满足a =m b +n c 的实数m ,n .【题10】 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AC 与BD 交于点O ,E 是线段OD 的中点,AE 的延长线与CD 交于点F .若AC →=a ,BD →=b ,则AF →=( ) A .14a +12b B .23a +13b C .12a +14bD .13a +23b课后作业。
浅谈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及其应用
是 + 一1 . 分析 : 设 向量 a 、 6 、 C的 公共起 点是 0, 终点分 别是 A、 B、 c, 则 一 c 一口 ,
= b— n .
) , 即茄 一z商 , z o / / F B , 如图
A ( 口 )
0
4 . 延长 A0交 圆于点 D. 现 A E— -k ÷
结果是相 同那项的平方减去相反那 项 的平方. 可引导 学 生观察识别 , 并总结 规律 : 两数和乘 以两数差 , 等于 同平
l ? l 3 3
( 2 ) ( 3 x + 2 ) 2 = ( ) + ( ) + ( ) . ( b ) 2 = 2 n 6 + b
【 例2 】 如图 3 , 设点 0是AAB C的外接 圆的圆心 ,
= ==
+ 的值.
且l
l = = = c , l l = : = 6 , 一 X - k 求
,
・
一 z + ,x + y = 1 .
三、 三点共线
/ / /
0
分析: 由 = k x 一 鲁, = = = z + ( 愚 X - ) , + 告 一 z ( + 忌
方减异 平方. 用 这一方 式进行 运算 时 , 首先 学生会 快速 识别 问题中的式子能否运用 公式 ; 其 次保 证有符 号 问题 时, 学生 的运算结 果不 易 出错. 如计算 ( 一2 z 一3 ) ( 2 z 一 3 ) , 就 可不 让 学 生 “ 提 负 号” 直接运用技 巧运算, 得 到
,
以F B/ / F D, 这说 明 F 、 D、 B三点共线 , 而直 径所对 的 圆
周角 是 直 角 , AB D一 9 0 。 . 在R t AA B F中 , B AC一 B AF, c 。 s B Ac 一 一二 .  ̄AAB C中, 由向量数 量积 的定义 , 得 ・ 一l I ・l 1 . c O s B A c 一
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应用
用基底{a,b}表示 MA, MB, MC, MD
D
C
b
M
N
A
a
B
第13页/共30页
例 3. 已知A, B是l上任意两点,O是l外一点,
求证:对直线l上任一点P,存在实数t,使 OP 关于基底{ OA, OB }的分解式为
OP (1 t)OA tOB. (1)
A
o
BN
OM与OA共线 OM = λ1OA = λ1e1 同理ON= λ2OB = λ2 e2
∴a = λ1e1 + λ2 e2
第9页/共30页
证明∵OA OM ON (存在性)
∴ 存 在 实 数 a1 , a2 使 OM a1e1 , ON a2e2 . 于 是
唯一a性 a:1e1 a2e2 .
第11页/共30页
例1 已知:向量 e1 ,e2
求作:向量 -2.5 e1 + 3e2
e1
e2
C
B
作法:
1、任取一点O作OA = -2.5 e1 A -2.5 e1
o
OB = 3 e2
2、以OA,OB为邻边作 OACB
3、OC为所求
第12页/共30页
例2. 已知平行四边形ABCD的两条对角线相交
第24页/共30页
规律方法
向量在物理学中的应用一般涉及力或 速度的合成与分解,充分借助向量平行四边 形法则把抽象物理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
第25页/共30页
【变式 1】 如图,在细绳 O 处用水平力 F2 缓慢拉起所受重力为 G 的物体,绳子与铅垂方 向的夹角为 θ,绳子所受到的拉力为 F1,求
(1)|F1|、|F2|随角 θ 的变化而变化的情况; (2)当|F1|≤2|G|时,θ 角的取值范围.
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二课件 《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及坐标表示》平面向量及其应用(平面向量基本定理)
线,C→A与D→C不共线;而D→A∥B→C,O→D∥O→B,故①③可作为基底.
2.点 O 为正六边形 ABCDEF 的中心,则可作为基底的一对向量是 ()
A.O→A,B→C
B.O→A,C→D
C.A→B,C→F
D.A→B,D→E
解析:选 B.由题图可知,O→A与B→C,A→B与C→F,A→B与D→E共线,不能
B.12(a+b)
C.12(b-a)
D.12b+a
解析:选 B.如图,AD 是△ABC 的中线,则 D 为线段
BC 的中点,从而B→D=D→C,即A→D-A→B=A→C-A→D,
从而A→D=12(A→B+A→C)=12(a+b).
平面向量基本定理的理解 设 e1,e2 是不共线的两个向量,给出下列四组向量: ①e1 与 e1+e2;②e1-2e2 与 e2-2e1;③e1-2e2 与 4e2-2e1; ④e1+e2 与 e1-e2. 其中,不能作为平面内所有向量的一组基底的是________(写出 满足条件的序号).
B.23a+13b
C.35a+45b
Hale Waihona Puke D.45a+35b解析:选 B.因为B→D=12D→A,C→B=a,C→A=b,所以C→D=a+B→D
=a+13B→A=a+13(b-a)=23a+13b.
2.如图,已知在梯形 ABCD 中,AD∥BC,E,F 分别是 AD, BC 边上的中点,且 BC=3AD,B→A=a,B→C=b.试以{a,b}为 基底表示E→F,D→F.
法二:设A→B=x,B→C=y,则A→D=B→C=y, 又AA→ →BD+-BA→→CB==AB→→CD,, 所以yx-+xy==ba,,解得 x=12a-12b,y=12a+12b, 即A→B=12a-12b,B→C=12a+12b.
平面向量基本定理的应用
例 4:如图,设 G 是△ABC 内一点,延长 AG,BG,CG 分别交三边于点 D,E,F。
DC , CE EA 。
本题为著名的古典命题“塞瓦定理” ,运用平面向量基本定理证明则会比较简单。
2
证明:根据“定理” ,存在实数 a k , bk , c k ,
A
AG a1 AB a 2 AC , 使 BG b1 BC b2 BA, CG c1 CA c 2 CB.
所以 f ( x ) [
。
f (1) f (1) f (1) f (1) f (0)]x 2 x f (0) 2 2
=
1 2 1 ( x x) f (1) ( x 2 x) f (1) (1 x 2 ) f (0) 2 2 1 1 x( x 1) f (1) x( x 1) f (1) 1 x 2 f (0) 2 2
(注意到 x 1 及题设)
3
1 1 1 5 5 x ( x 1) x (1 x) (1 x 2 ) = x 1 x 2 = ( x ) 2 。 2 2 2 4 4
2
故原不等式得证。 例 2:已知函数 f ( x) ax c 且 4 f (1) 1 f (2) 5 ,试求 f (3) 的取值范围。 分析:此题为范围的确定问题,应用不等式的性质可以求得,但同样也可利用平面向量基本定理确定。若把
2
则 b 0 ,与题设矛盾,∴ a || c 。 例 2:已知 O 为原点,A,B,C 为平面内三点,求证:A、B、C 三点在一条直线上的充要条件是 OB OA OC ,且
1
, R , 1 。
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及共线向里之应用(精)
平面向量的概念与其线性运算1.向量的有关概念名称定义备注平行向量方向一样或相反的非零向量0与任一向量平行或共线共线向量方向一样或相反的非零向量又叫做共线向量相等向量长度相等且方向一样的向量两向量只有相等或不等,不能比较大小相反向量长度相等且方向相反的向量0的相反向量为02.向量的线性运算向量运算定义法则(或几何意义)运算律加法求两个向量和的运算三角形法则平行四边形法则(1)交换律:a+b=b+a.(2)结合律:(a+b)+c=a+(b+c)减法求a与b的相反向量-b的和的运算叫做a与b的差三角形法则a-b=a+(-b)数乘XX数λ与向量a的积(1)|λa|=|λ||a|;(2)当λ>0时,λa的方向与a的方向λ(μa)=λμa;(λ+μ)a=λa+μa;[例3]在△ABC 中,点O 在线段BC 的延长线上,且与点C 不重合,若AO →=xAB →+(1-x )AC →, 则实数x 的取值X 围是( ).A .(-∞,0) B .(0,+∞)C.(-1,0) D .(0,1)[例4]若点O 是△ABC 所在平面内的一点,且满足|OB →-OC →|=|OB →+OC →-2OA →|,则△ABC的形状为________.[例5]在△ABC 中,E ,F 分别为AC ,AB 的中点,BE 与CF 相交于G 点,设AB →=a ,AC →=b , 试用a ,b 表示AG →.[课堂巩固]1.如图,设P 、Q 为△ABC 内的两点,且2155AP AB AC =+, AQ =23AB +14AC ,则△ABP 的面积与△ABQ的面积之比为( )A .15B .45C . 14 D .13A3.如图,在△ABC 中,已知2AB =,3BC =,60ABC ∠=︒,AH BC ⊥于H ,M 为AH 的中点,若AM AB BC λμ=+,则λμ+=.3、向量a ,b ,c 在正方形网格中的位置如图所示.若c =λa +μb (λ,μ∈R),则λμ=_________.3、ABC ∆的外接圆的圆心为O ,两条边上的高的交点为H ,)(OC OB OA m OH ++=,则实数m 的值是多少?4、在△ABC 中,过中线AD 的中点E 任作一条直线分别交AB ,AC 于M ,N 两点,若AM →=xAB →,AN →=yAC →,求y x +4的最小值。
浅谈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及其应用
浅谈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及其应用作者:楼可飞来源:《中学教学参考·理科版》2013年第10期向量是数学研究的一种重要工具,尤其是解决几何问题,常有独到之处.下面我们来看看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在几何中的应用.一、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如果e1、e2是同一平面内的两个不共线向量,那么对于这一平面内的任一向量a,有且只有一对实数λ1、λ2,使a=λ1e1+λ2e2.我们把不共线的向量e1、e2叫做表示这一平面内所有向量的一组基底(base).二、平面向量基本定理的推论图1如图1,已知P1、P、P2三点共线,O是空间任一点,则存在实数x,y,使OP=xOP1+yOP2,且x+y=1.三、三点共线图2【例1】如图2,三个向量a、b、c有公共起点,且满足c=λa+μb,λ、μ∈R,求证:三个向量的终点共线的充要条件是λ+μ=1.分析:设向量a、b、c的公共起点是O,终点分别是A、B、C,则AC=c-a,AB=b-a.必要性:如果A、B、C三点共线,则存在一个实数m,使AC=mAB,即c-a=m(b-a),即c=(1-m)a+mb.令λ=1-m,μ=m,则c=λa+μb,所以三个向量的终点共线的必要条件是λ+μ=1.充分性:如果λ+μ=1,则λ=1-μ,代入c=λa+μb,得c=(1-μ)a+μb=a+μ(b-a)=a+μAB,即c-a=μAB,AC=μAB,得AC与AB共线,所以三个向量的终点共线的充分条件是λ+μ=1.综上所述,三个向量的终点共线的充要条件是λ+μ=1.注:(1)题中的c=λa+μb是大前提,在证充分性与必要性时都可以应用它;(2)当点c 为线段AB的中点时,则有c=a+b2.【例2】如图3,设点O是△ABC的外接圆的圆心,AO=xAB+yAC且|AB|=c,|AC|=b,y=kx-k2,求AB·AC的值.图4分析:由y=kx-k2,AO=xAB+(kx-k2)AC,AO+k2AC=x(AB+kAC).设AE=-k2AC,AF=-kAC,上式等价于AO-AE=x(AB-AF),即EO=xFB,EO∥FB,如图4.延长AO 交圆于点D.现AEAF=-k2÷(-k)=12,得AEAF=AOAD,EO∥FD,所以FB∥FD,这说明F、D、B三点共线,而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ABD=90°.在Rt△ABF中,∠BAC=∠BAF,cos∠BAC=ABAF=c-kb.在△ABC中,由向量数量积的定义,得AB·AC=|AB|·|AC|·cos∠BAC=c·b·c-kb=c2-k.(责任编辑黄春香)。
2023年高考数学----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及其应用规律方法与典型例题讲解
2023年高考数学----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及其应用规律方法与典型例题讲解【规律方法】1、应用平面向量基本定理表示向量的实质是利用平行四边形法则或三角形法则进行向量的加、减或数乘运算.2、用基底表示某个向量的基本方法:(1)观察各向量的位置;(2)寻找相应的三角形或多边形;(3)运用法则找关系;(4)化简结果.【典型例题】例1.(2022·全国·模拟预测)如图,在ABC 中,点D 是边AB 上一点且2BD AD =,E 是边BC 的中点,直线AE 和直线CD 交于点F ,若BF 是ABC ∠的平分线,则BCBA =( )A .4B .3C .2D .12 【答案】C【解析】因为BF 是ABC ∠的平分线,所以存在一个实数λ使得BA BC BF BA BC λ⎛⎫ ⎪=+ ⎪⎝⎭,(根据角平分线的条件,选择合适的基底)因为E 是边BC 的中点,所以2BA BE BF BA BC λ⎛⎫ ⎪ ⎪⎝⎭=+,又点A ,E ,F 共线,所以21BA BC λλ+=①.(三点共线的应用:OA OB OC λμ=+(λ,μ为实数),若A ,B ,C 三点共线,则1λμ+=) 因为2BD AD =,所以32BD BC BF BABC λ⎛⎫ ⎪=+ ⎪ ⎪⎝⎭,又点C ,F ,D 共线,所以312BA BC λλ+=②,联立①②,得112BA BC =,则2BC BA =,即2BC BA =.故选:C . 例2.(2022·全国·模拟预测)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点E 在线段BD 上,且EB mDE =(m R ∈),若AC AE AD λμ=+(λ,μ∈R )且20λμ+=,则m =( )A .13B .3C .14D .4【答案】B 【解析】方法1: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因为EB =mDE ,所以()AB AE m AE AD −=−,所以11AE AB m =++1m AD m +, 又∵AB DC AC AD ==−,∴()111m AE AC AD AD m m =−+++, ∴()()11AC m AE m AD =++−,又∵AC AE AD λμ=+,∴1m λ=+,1m μ=−,(平面向量基本定理的应用)又∵20λμ+=,∴()1210m m ++−=,解得3m =,故选:B.方法2:如图,以A 为坐标原点,AB 所在直线为x 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则()0,0A ,设(),0B a ,(),D b c ,∵AB DC = 则 (),C a b c +,又∵EB mDE =,设(),E x y ,则()()11mb a x a x m x b m y m y c mc y m ⎧+⎧=⎪⎪−=−⎪⎪+⇒⎨⎨−=−⎪⎪=⎪⎪+⎩⎩即:,11mb a mc E m m +⎛⎫ ⎪++⎝⎭∴,11mb a mc AE m m +⎛⎫= ⎪++⎝⎭,(),AC a b c =+,(),AD b c =, 又∵AC AE AD λμ=+,20λμ+=∴2AC AE AD μμ=−+∴()(),=2,,11mb a mc a b c b c m m μμ+⎛⎫+−+ ⎪++⎝⎭∴2()121a bm a b b m mc c c m μμμμ−+⎧+=+⎪⎪+⎨−⎪=+⎪+⎩①② 由②得1=1m mμ+−,将其代入①得3m =, 故选:B. 例3.(2022·北京·牛栏山一中高三期中)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E 是边CD 的中点,AE 与BD 交于点F .若AB a =,AD b =,则AF =( )A .1344a b +B .2133a b +r rC .3144a b +D .1233a b + 【答案】D【解析】12AE AD DE AD AB =+=+. 设AF AE λ=()01λ<<, 则1122BF AF AB AD AB AB AD AB λλλ⎛⎫⎛⎫=−=+−=+− ⎪ ⎪⎝⎭⎝⎭, 又BD AD AB =−,且,,B F D 三点共线,则,BF BD 共线,即R μ∃∈,使得BF BD μ=,即12AD AB AD AB λλμμ⎛⎫+−=− ⎪⎝⎭, 又,AB AD 不共线,则有12λμλμ=⎧⎪⎨−=−⎪⎩,解得2323λμ⎧=⎪⎪⎨⎪=⎪⎩,所以,22112123323333AF AE AD AB AB AD a b ⎛⎫==+=+=+ ⎪⎝⎭. 故选:D.例4.(2022·广东广州·高三期中)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M N 分别为,AB AD 上的点,且42,53AM AB AN AD ==,连接,AC MN 交于P 点,若AP AC λ=,则λ的值为( )A .35B .57C .411D .815【答案】C 【解析】设MP kMN = 则45AP AM MP AB kMN =+=+ 显然2435MN AN AM AD AB =−=− 得()42424153535k AP AB k AD AB AD k AB ⎛⎫=+−=+− ⎪⎝⎭ 显然AC AD AB =+因为AP AC λ= 所以有()()24135k AD k AB AD AB λ+−=+ 即()24135k AD k AB AD AB λλ+−=+ 根据向量的性质可知()23415k k λλ⎧=⎪⎪⎨⎪−=⎪⎩ 解得611411k λ⎧=⎪⎪⎨⎪=⎪⎩故选:C例5.(2022·安徽省舒城中学模拟预测(文))已知平面向量OA ,OB 满足2OA OB ==,2OA OB ⋅=−,点D 满足2DA OD =,E 为AOB 的外心,则OB ED ⋅的值为( )A .83− B .83 C .163− D .163 【答案】A 【解析】2OA OB ==uu r uu u r Q ,cos 4c 2os OA O OA OB B AOB AOB ⋅=−∴⋅∠=∠=uu r uu u r uu r uu u r ,1cos 2AOB ∴∠=−,23AOB π∴∠=, 以O 为原点,OA ,垂直于OA 所在直线为x ,y 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如图所示,则()0,0O ,()2,0A ,(B −,设(),0D x 又2DA OD =,知()(),022,0x x =−,解得23x =,2,03D ⎛⎫∴ ⎪⎝⎭ 又E 为AOB 的外心,123AOE AOB π∴∠=∠=,OE EA =3AOE EAO OEA π∴∠=∠=∠=,AOE ∴为等边三角形,(E ,∴1,3ED ⎛=− ⎝,∴83OB ED ⋅=−. 故选:A例6.(多选题)(2022·湖北·华中师大一附中高三期中)如图,ABC 中,13BD BC =,12AE AC =,AD 与BE 交于点F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1233AD AB AC =+ B .12BF BE = C .:1:3BFD AFE S S =△△D .20AF BFCF ++=【答案】BCD 【解析】为了判断下面的有关结论,先引入三点共线向量形式的充要条件,设,,A B C 三点共线,O 为线外一点,则()1OB mOC m OA =+−, 即OA 与OC 前系数和为1,证:,,A B C 三点共线,AB mAC ∴=,()OB OA m OC OA ∴−=−, ()1OB mOC m OA ∴=+−.()11213333AD AB BD AB BC AB AC AB AB AC =+=+=+−=+, 故A 错; ,,B F E 三点共线,()()112AF AB AE AB AC λλλλ−∴=+−=+, ,,A F D 三点共线,233AF AD AB AC μμμ∴==+, 23132μλμλ⎧=⎪⎪∴⎨−⎪=⎪⎩, 解得1234λμ⎧=⎪⎪⎨⎪=⎪⎩,1122AF AB AE ∴=+, ∴ F 为BE 的中点, 12BF BE ∴=,故B 对; 111443BFD ABD ABC S S S ==⨯⋅△△△, 111222AFE ABE ABC S S S ==⨯⋅△△△, :1:3BFD AFE S S ∴=△△,故C 对;取AB 中点G ,BC 中点H ,如下图,则,,G F H 三点共线,()()()()2AF BF CF AF BF BF CF FB FB F FA C ⎡⎤∴++=−++++=++⎣⎦ ()()220FG FH EA EC =−+=−+=,故D 对. 故选:BCD .例7.(2022·黑龙江·哈尔滨三中模拟预测)在ABC 中,13A A D B =,34A A E C =,BE 与DC 交于点F ,若AF AB AC λμ=+,则λμ+的值为__________. 【答案】79【解析】由已知可得,13A A D B =,34A A E C =. 因为,,,D F C 三点共线,设DF mDC =uuu r uuu r ,01m <<. 13DC AC AD AC AB =−=−uuu r uuu r uuu r uuu r uu u r ,则111333m AF AD DF AB m AC AB AB mAC −⎛⎫=+=+−=+ ⎪⎝⎭uu u r uuu r uuu r uu u r uuu r uu u r uu u r uuu r . 1233m m BF AF AB AB mAC AB AB mAC −+=−=+−=−+uu u r uu u r uu u r uu u r uuu r uu u r uu u r uuu r , 又34BE AE AB AB AC =−=−+uur uu u r uu u r uu u r uuu r ,因为,,B E F 三点共线,则存在R n ∈,使得BF nBE =uu u r uur ,即233344m n AB mAC n AB AC nAB AC +⎛⎫−+=−+=−+ ⎪⎝⎭uu u r uuu r uu u r uuu r uu u r uuu r , 因为,,AB AC 不共线,所以有2334m n n m +⎧−=−⎪⎪⎨⎪=⎪⎩,解得2389m n ⎧=⎪⎪⎨⎪=⎪⎩, 所以,1293AF AB AC =+uu u r uu u r uuu r ,即19λ=,23μ=,79λμ+=. 故答案为:79.例8.(2022·全国·高三专题练习)根据毕达哥拉斯定理,以直角三角形的三条边为边长作正方形,从斜边上作出的正方形的面积正好等于在两直角边上作出的正方形面积之和.现在对直角三角形CDE 按上述操作作图后,得如图所示的图形,若AF AB AD x y =+,则x y −=____________.【答案】12− 【解析】如图,以A 为原点,分别以,AB AD 为,x y 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设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2a ,则正方形DEHI,正方形EFGC 边长为a 可知()0,0A ,()2,0B a ,()0,2D a,)1DF a =则)1cos30F x a =⋅,)1sin 302F y a a =⋅+,即F ⎫⎪⎪⎝⎭ 又AF AB AD x y =+,()()()2,00,22,2x a y a ax ay ⎫∴=+=⎪⎪⎝⎭即22ax ay ⎧=⎪⎪⎨⎪=⎪⎩,即22ax ay −=,化简得12x y −=− 故答案为:12−。
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完整版)
O 课本P97例2
O
1.已知平行四边形 ABCD,下列各组向量中,是该平面内
所有向量基底的是 ( )
A.A→B,D→C B.A→D,B→C
C.A→D,C→B
D.A→B,D→A
2. 若点o是平行四边形 ABCD 的中心,AB 4e1, BC 6e2, 则3e2 2e1 _______.
向量 c 与 d 能否作为基底 .
跟踪练习. 若e1,e2是表示平面内所有向量的一组基底,则 下面的四组向量中不能作为基底的 ( )
A. e1 e2和e1 e2 C. e1 3e2和e2 3e1
B. 3e1 2e2和4e2 6e1 D. e2和e1 e2
用基底表示向量 【例 2】在▱ABCD 中,设A→C= ,B→D= ,试用 , 表示A→B,B→C.
O
a
的夹角.注 是同意起:两点向的量必须
A
r 特别的: a
r ObB
0
rr a 与 b同向
r
B
A
r
a
Bb O
180
rr
a 与 b 反向
r
A
b
O
r a
A
r r 90 r
r
夹角的范围:
a 与b 垂直, 记作 a b
例2.在等边三角形中,求 (1)AB与AC的夹角; (2)AB与BC的夹角。
r j
y)
Or
x
i
平面向量的坐标表示
注意: r
(1)与 a 相等的向量的坐标均为(x,
y)(2)
r i
rr i0j
(1, 0)
平面向量基本定理的经典题目
平面向量基本定理的应用问题一、利用平面向量基本定理表示未知向量平面向量基本定理的内容:如果1e ,2e 是同一平面内的两个不共线向量,那么对于这一平面内的任一向量a ,有且只有一对实数λ1,λ2使a=λ11e +λ22e ,平面内选定两个不共线向量为基底,可以表示平面内的任何一个向量.【例1】如图,平面内有三个向量,,OA OB OC ,其中OA 与OB 的夹角为120︒,OA 与OC 的夹角为30︒,且3||2,||,||232OA OB OC ===,若(,)OC OA OB λμλμ=+∈R ,则( ) A. 4,2λμ== B. 83,32λμ==C. 42,3λμ==D. 34,23λμ== ABCO【分析】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实质上是“力的分解原理”,过点C 分别作直线,OA OB 的平行线,分别与直线,OB OA 相交,利用向量加法的平行四边形法则和平面向量共线定理将OC 用,OA OB 表示.【解析】设与,OA OB 同方向的单位向量分别为,a b ,依题意有42OC a b =+,又2OA a =,32OB b =,则423OC OA OB =+,所以42,3λμ==.故选C.【点评】利用平面向量基本定理表示未知向量时,向量加法的三角形法则、平行四边形法则以及必要的平面几何知识是必要的.【小试牛刀】【2016届重庆市巴蜀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在ABC ∆中,若点D 满足DC BD 2=,则=AD ( )A .AB AC 3231+ B .AC AB 3235- C .3132- D .3132+二、利用平面向量基本定理确定参数的值、取值范围问题平面向量基本定理是向量坐标的理论基础,通过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将点用坐标表示,利用坐标相等列方程,寻找变量的等量关系,进而表示目标函数,转化为函数的最值问题.【例2】【2016届浙江省绍兴市一中高三9月回头考】已知向量,OA OB 满足1OA OB ==,,(,,)OA OB OC OA OB R λμλμ⊥=+∈若M 为AB 的中点,并且1MC =,则λμ+的最大值是( )A .13-B .12+C .5D .13+【分析】首先利用已知条件建立适当的直角坐标系,并写出点,A B 的坐标,然后运用向量的坐标运算计算出点C 的坐标,再由1MC =可得,λμ所满足的等式关系即圆的方程,设t λμ=+,将其代入上述圆的方程并消去μ得到关于λ的一元二次方程,最后运用判别式大于等于0即可得出所求的答案.【解析】因为向量,OA OB 满足1OA OB ==,OA OB ⊥,所以将,A B 放入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令(1,0),(0,1)A B ,又因为M 为AB 的中点,所以11(,)22M .因为(,,)OC OA OB R λμλμ=+∈,所以(1,0)(0,1)(,)OC OA OB λμλμλμ=+=+=,即点(,)C λμ.所以11(,)22MC λμ→=--,因为1MC =,所以2211()()122λμ-+-=,即点(,)C λμ在以11(,)22为圆心,1为半径的圆上.令t λμ=+,则t μλ=-,将其代入圆2211()()122λμ-+-=的方程消去μ得到关于λ的一元二次方程:22122()02t t t λλ-+--=,所以221(2)42()02t t t ∆=-⨯--≥,解之得2121t -+≤≤+,即λμ+的最大值是12+.故应选B .【点评】若题中有互相垂直的单位向量,大多可建立坐标系,转化为代数问题.【小试牛刀】如图,在正方形ABCD 中,E 为AB 的中点,P 为以A 为圆心,AB 为半径的圆弧上的任意一点,设向量的最小值为则μλμλ++=,AP DE AC .三、三点共线向量式设,,A B C 是共线三点,O 是平面内任意一点,则(1)OB OA OC λλ=+-,其特征是“起点一致,终点共线,系数和为1”,利用向量式,可以求交点位置向量或者两条线段长度的比值.【例3】如图所示,已知点G 是△ABC 的重心,过G 作直线与AB 、AC 两边分别交于M 、N 两点,且,AM x AB AN y AC ==,则xyx y+的值为 . NMGCBA【分析】g (x )在区间(-2,-1)内存在单调递减区间可转化为'()0g x ≤在区间(-2,-1)有解,且不是唯一解,参变分离为2a x+x≤,只需求右侧函数的最大值,再检验等号. 【解析】这题应该用到这个结论:O 是直线AB 外一点,OC mOA nOB =+,则,,A B C 三点共线的充要条件是1m n +=.本题中就是设AG mAM nAN =+,则1m n +=,由于G 是ABC ∆的重心,有AG =1()3AB AC +,又AG mxAB ny AC =+,根据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得13mx ny ==,即13x m =,13y n=,代入得13xy x y =+. 【点评】本题实质是不等式的有解问题,可先参变分离,转化为求函数的最值问题,但是需注意因为函数单调是对于某一区间而言的,故还需检验解不是唯一.【小试牛刀】若点M 是∆ABC 所在平面内一点,且满足:3144AM AB AC =+. (1)求∆ABM 与∆ABC 的面积之比.(2)若N 为AB 中点,AM 与CN 交于点O,设BD xBM yBN =+,求,x y 的值. 四、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在解析几何中的应用【例4】【2016届安徽省六安一中高三上第五次月考】设双曲线22221x y a b-=(0,0)a b >>的右焦点为F ,过点F 与x 轴垂直的直线l 交两渐近线于A ,B 两点,与双曲线的其中一个交点为P ,设坐标原点为O,若OP mOA nOB =+(,)m n R ∈,且29mn =,则该双曲线的渐近线为( ) A .34y x =±B .24y x =±C .12y x =±D .13y x =±【分析】过双曲线的右焦点(),0F c 并与x 轴垂直的直线:l x c =,与渐近线by x a=±的交点坐标为,,bc A c c ⎛⎫ ⎪⎝⎭ ,,bc B c c ⎛⎫- ⎪⎝⎭代入向量运算得到点P 的坐标,再代入双曲线方程求出离心率,从而渐近线方程可求.【解析】由题意可知,,bc A c c ⎛⎫ ⎪⎝⎭,,bc B c c ⎛⎫- ⎪⎝⎭代入OP mOA nOB =+,得()(),bc P m n c m n a ⎛⎫+- ⎪⎝⎭,代入双曲线方程22221x y a b -=中,整理得241e mn =;又因为29mn =,可得2322,144b e e a =∴=-=,所以该双曲线的渐近线为24y x =±,故B 为正确答案. 【点评】解析几何中基本量的计算要注意方程思想的应用和运算的准确性.【小试牛刀】【2016届河北省邯郸市一中高三一轮收官考试】已知A 是双曲线22221x y a b-=(0a >,0b >)的左顶点,1F 、2F 分别为左、右焦点,P 为双曲线上一点,G 是12FF ∆P 的重心,若1G F λA =P ,则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A .2B .3C .4D .与λ的取值有关【迁移运用】1.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a AB =,b AD =,NC AN 3=,则BN =( )(用a ,b 表示)A .→→-b a 4341 B .→→-b a 4143C .→→-a b 4341 D .→→-a b 4143 2.设向量)20cos ,20(sin ),25sin ,25(cos oo oo b a ==→→,若→→→+=b t a c (t ∈R),则2()c 的最小值为( ) A .22D.213.【2016届广西武鸣县高中高三8月月考】直线过抛物线的焦点,且交抛物线于两点,交其准线于点,已知,则( )A.2B.C.D.44.已知,OA OB 是两个单位向量,且OA OB ⋅=0.若点C 在∠AOB 内,且∠AOC=30°,则(,),OC mOA nOB m n R =+∈则nm( ) A .13 B .3 C 3 D .3 5.在△ABC 中,M 为边BC 上任意一点,N 为AM 中点,AN =λAB +μAC ,则λ+μ的值为( ) A.12 B.13 C.14D.16. 已知b a OB b a OA a +=-=-=,),3,1(,若AOB ∆是以O 为直角顶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则AOB ∆的面积是( )A .3B .2C .22D .4[来源:学#科#网]7.过坐标原点O 作单位圆221x y +=的两条互相垂直的半径OA OB 、,若在该圆上存在一点C ,使得OC aOA bOB =+(a b R ∈、),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点(),P a b 一定在单位圆内B .点(),P a b 一定在单位圆上C .点(),P a b 一定在单位圆外D .当且仅当0ab =时,点(),P a b 在单位圆上8. 在平面上,⊥,||=||=1,=+.若||<,则||的取值范围是( ) A .(0,] B .(,] C .(,] D .(,]9.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 为坐标原点,直线:10l x ky -+=与圆22:4C x y +=相交于, A B 两点,OM OA OB =+.若点M 在圆C 上,则实数k =( ) A .2- B .1- C .0 D .110.如图,在扇形OAB 中,60AOB ︒∠=,C 为弧AB 上的一个动点.若OC -→xOA y OB -→-→=+,则y x 4+的取值范围是 .11. 如图,四边形OABC 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3=OD ,点P 为BCD ∆内(含边界)的动点,设(,)OP OC OD R αβαβ=+∈,则αβ+的最大值等于12.(2015北京理13)在ABC △中,点M ,N 满足2AM MC =,BN NC =.若MN x AB y AC =+,则x = ;y = .。
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及其应用
共 线 向 量 , 存 在 实 数 。 , 得 。。 2 若 , 使 P +Ae
一
0 则 l 2 0 , — — .
商 +赢 =b 口 - . 劢 , 共线 , 商 存在实数 , 使得劢 一 商 .
・ 。 . ・ . . ・ . 。
以下 举 例 说 明 平 面 向 量 基 本 定 理 及 其 推
一
商 +蔚 一一 口 口 ) 1 1 + 1( +西 一百
志 ( 1口+ ) 一
( b 口) 2 一 ,
一
口) 口一 ( kb - k( l b 口- ) k 一 +
又赢 一蔚 +商 ,
・ .
,
( + 志) 口+ 2
一
一
k) 西
.
.
由 于 a, b不 共 线 , 有 则 ,●●, ● ●一 ●一 ●2 ●2 ●J 【 ●
维普资讯
20 0 2年 第 9期
中学 数 学 月 刊
・ 5・ 3
平 面 向 量 基 本 定 理 及 其 应 用
唐 兴 中 ( 苏省泗 阳 中 学 2 3 0 ) 江 2 7 0
新 版 高 一 《 学 》 下 册 ) 五 章 第 三 节 数 ( 第 《 数 与 向 量 的 积 》 , 绍 了 平 面 向量 基 本 实 中 介
。 . .
E, F 三 点 共 线 . C,
+蔚 一 一l b , +口 且
,
例 2 证 明平行 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 分.
证 明 如 图 2 ABC 为 平 行 四 边 形 , , D 对
商 共线 ,
维普资讯
・
3 6・
’ ・ ・
硫 , 共线 , 蔚 存 在 正 实 数 k 使 得 赢 一 志疏 : 志 ,
第9讲 平面向量共线定理、平面向量基本定理的应用问题
第9讲 平面向量共线定理、平面向量基本定理的应用问题一、共线向量定理1.对空间任意两个向量a ,b (a ≠0),a 与b 共线的充要条件是存在实数λ,使得b =λa .2.对于三点共线有以下结论:对于平面上的任一点O ,OA →,OB →不共线,满足OP →=xOA →+yOB →(x ,y ∈R ),则P ,A ,B 共线⇔x +y =1.例1 如图所示,在△ABO 中,OC →=14OA →,OD →=12OB →,AD 与BC 相交于点M ,设OA →=a ,OB →=b .试用a 和b 表示向量OM →. 例2如图,在△ABC 中,3BAC π∠=,2AD DB =,P 为CD 上一点,且满足12AP mAC AB =+,若△ABC 的面积为AP 的最小值为( )A. C. 3D.43【针对练习 】如图,经过△OAB 的重心G 的直线与OA ,OB 分别交于点P ,Q ,设OP →=mOA →,OQ →=nOB →,m ,n ∈R ,则1n +1m 的值为________.例3 在△ABC 中,点P 满足2BP PC =,过点P 的直线与AB ,AC 所在直线分别交于点M ,N ,若AM mAB =,AN nAC =(m >0,n >0),则m +2n 的最小值为( ) A .3 B .4C .83D .103例4 已知数列{a n }为等差数列,且满足32015BA a OB a OC =+,若()AB AC R λλ=∈,点O 为直线BC 外一点,则12017a a += ( ) A. 0 B. 1C. 2D. 4例5 已知圆O 的半径为2,A ,B 是圆上两点且∠AOB 23π=,MN 是一条直径,点C 在圆内且满足(1)(01)OC OA OB λλλ=+-<<,则CM CN ⋅的最小值为( )A .-3B .C .0D .2例6 O 是平面上一定点,A ,B ,C 是平面上不共线的三个点,动点P 满足OP →=OA →+λAB →|AB →|+AC →|AC →|,λ∈[0,+∞),则P 的轨迹一定通过△ABC 的( ) A .外心 B .内心 C .重心 D .垂心【针对练习】 1.已知点G 为ABC △的重心,过点G 作直线与AB ,AC 两边分别交于,M N两点,且,AM xAB = ,AN y AC = ,x y R ∈,则2.如图所示,已知点G 是ABC ∆的重心,过点G 作直线与,AB AC 两边分别交于,M N 两点,且,AM xAB AN y AC ==,则x y +的最小值为( )A .2BC D3.设A 1,A 2,A 3,A 4是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两两不同的四点,若A 1A 3→=λA 1A 2→(λ∈R ),A 1A 4→=μA 1A 2→(μ∈R ),且1λ+1μ=2,则称A 3,A 4调和分割A 1,A 2.已知点C (c ,0),D (d ,0)(c ,d ∈R )调和分割点A (0,0),B (1,0),则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 .C 可能是线段AB 的中点 B .D 可能是线段AB 的中点C .C ,D 可能同时在线段AB 上D .C ,D 不可能同时在线段AB 的延长线上二、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如果1e ,2e 是同一平面内的两个不共线向量,那么对于这一平面内的任一向量a,有且只有一对实数λ1,λ2使a=λ11e +λ22e ,平面内选定两个不共线向量为基底,可以表示平面内的任何一个向量.例7 如图,平面内有三个向量,,OA OB OC ,其中OA 与OB 的夹角为120︒,OA 与OC 的夹角为30︒,3||2,||,||23OA OB OC ===若(,)OC OA OB λμλμ=+∈R ,则( )A. 4,2λμ==ABCO例8 两个非零向量OA →,OB →不共线,且OP →=mOA →,OQ →=nOB →(m ,n >0),直线PQ 过△OAB 的重心,则m ,n 满足( )A .m +n =32B .m =1,n =12 C.1m +1n=3 D .以上全不对例9 如图,AB 是圆O 的直径,C ,D 是圆O 上的点,60CBA ∠=,45ABD ∠=,CD xOA yBC =+,则x y +的值为( )A .13-B.3- C .23D.【针对练习】 1.在△ABC 中,点D ,E 分别在边BC ,AC 上,且2BD DC =,3CE EA =,若AB a =,AC b =,则DE =( ) A 15a b +B 113a b -C 15a b -D 113a b +2.在梯形ABCD 中,已知AB ∥CD ,AB =2CD ,M ,N 分别为CD ,BC 的中点.若AB→=λAM →+μAN →,则λ+μ=________.3.已知平面向量,m n 的夹角为3π且1,2m n ==,在△ABC 中,22AB m n =+,26AC m n =-,D 为BC 中点,则AD =( )A. B. C.6 D.12三、利用平面向量基本定理确定参数的值、取值范围问题例10 已知向量,OA OB 满足1OA OB ==,,(,,)OA OB OC OA OB R λμλμ⊥=+∈若M 为AB 的中点,1MC =,则λμ+的最大值是( )A例11 在Rt ABC ∆中,AB AC ⊥,1AB =,2AC =,点P 为△ABC 内(包含边界)的点,且满足AP xAB y AC =+(其中x ,y 为正实数),则当xy 最大时,yx的值是( ) A .12B .1 C.2 D .与∠A 的大小有关例12 △ABC 中,35,5==BC AB ,3π=A ,点P 是ABC ∆内(包括边界)的一动点,且)(5253R AC AB AP ∈-=λλ的最大值为____________例13 如图,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延长CD 至E ,使得DE =CD ,若动点P 从点A 出发,沿正方形及三角形的边按如下路线运动:A →B →C →D →E →A →D ,其中AP →=λAB →+μAE →.给出下列说法:①当P 为BC 的中点时λ+μ=2; ②满足λ+μ=1的点P 恰有3个;③λ+μ的最大值为3;④若满足λ+μ=k 的点P 有且只有2个,则k ∈(1,3). 其中,说法正确的序号是________.【针对练习】 1.如图所示,A ,B ,C 是圆O 上不同的三点,线段CO 的延长线与线段BA 交于圆外的一点D ,若OC OA OB λμ=+(R λ∈,R μ∈),则λμ+的取值范围是( )A .(0,1)B .(1,)+∞C .(),1-∞-D .()1,0-2.如图,已知,B C 是以原点O 为圆心,半径为1的圆与x 轴的交点,点A 在劣 弧PQ (包含端点)上运动,其中30POx ∠=,OP OQ ⊥,作AH BC ⊥于H .若记AH xAB y AC =+,则xy 的取值范围是( )A. 1(0,]4B. 11[,]164C. 13[,]1616 D. 31[,]164四、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在解析几何中的应用例14 F ,过点F 与x 轴垂直的直线l 交两渐近线于A ,B 两点,与双曲线的其中一个交点为P ,设坐标原点为O,若OP mOA nOB =+(,)m n R ∈,则该双曲线的渐近线为( )A B C D【针对练习】已知A 是双曲线(0a >,0b >)的左顶点,1F 、2F 分别为左、右焦点,P 为双曲线上一点,G 是12F F ∆P 的重心,若1G F λA =P ,则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 A .2 B .3 C .4 D .与λ的取值有关【精品练习】1.在△ABC 中,点D 是线段BC 上任意一点,M 是线段AD 的中点,若存在实数λ和μ,使得BM AB AC =+λμ,则λμ+= .2.已知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的两个向量()3,2a m =-,()1,2b m =-,且平面内的任一向量c 都可以唯一地表示成c a b λμ=+(λ,μ为实数),则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 ) A.(-∞,2)B.6,5⎛⎫+∞ ⎪⎝⎭C.(-∞,-2)∪(-2,+∞)D.66,,55⎛⎫⎛⎫-∞+∞ ⎪ ⎪⎝⎭⎝⎭3.如图,在△ABC 中,点D ,E 是线段BC 上两个动点,且AD AE x AB y AC +=+,则14x y+的最小值为( )A . 32B .2C .52D .924.已知3AB =uu u v ,A ,B 分别在y 轴和x 轴上运动,O 为原点,1233OP OA OB =+uu u v uu v uu u v,点P 的轨迹方程为( )A.2214x y +=B.2214y x +=C.2219x y +=D.2219y x += 5.如图4-25-1所示,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E 和F 分别在边CD 和BC 上,且DC →=3DE →,BC →=3BF →,若AC →=mAE →+nAF →,其中m ,n ∈R ,则m +n =________.6.如图4-25-3,在四边形ABCD 中,AB =BC =CD =1,且∠B =90°,∠BCD =135°,记向量AB →=a ,AC →=b ,则AD →=( )图4-25-3A.2a -1+22b B .-2a +1+22b C .-2a +1-22b D.2a +1-22b7.已知A ,B ,C 是圆x 2+y 2=1上不同的三点,且OA →·OB →=0(O 为坐标原点),若存在实数λ,μ满足OC →=λOA →+μOB →,则实数λ,μ的关系满足( ) A.1λ+1μ=1 B .λ2+μ2=1 C .λμ=1 D .λ+μ=1。
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应用
定理推广: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可以推广到三维空间,成为空间向量基本定理。
定理证明
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如果两个向量a和b满足a·b=0,那么向量a和b互相垂 直。 证明过程:假设a和b不互相垂直,那么a·b≠0。
反证法:假设a和b不互相垂直,那么a·b≠0。
平行四边形法则:力的合成 与分解遵循平行四边形法则
应用实例:力的合成与分解 在工程、物理学等领域的应
用
速度和加速度的研究
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向量的加法和数乘运算
速度和加速度的定义:速度和加速度是向量,可以用平面向量基本定理进行研究
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速度和加速度是相互垂直的向量,可以用平面向量基本定理进行研究 速度和加速度的应用:速度和加速度是物理学中的重要概念,可以用平面向量基本定理进行研 究
实例二:已知两个 力的大小和方向, 求合力的大小和方 向
实例三:已知一个 力的大小和方向, 求另一个力的大小 和方向
实例四:已知两个 力的大小和方向, 求第三个力的大小 和方向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速度和加速度实例
速度: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距离 加速度:物体速度的变化率 实例:汽车行驶过程中,速度随时间变化,加速度表示速度的变化率 应用:通过速度和加速度的测量,可以分析物体的运动状态和运动规律
解决物理问题实例
实例二:利用平面向量基本 定理求解力的平衡问题
实例一:利用平面向量基本 定理求解力的合成与分解
实例三:利用平面向量基本 定理求解力的转动问题
实例四:利用平面向量基本 定理求解力的传递问题
平面向量基本定理的应用前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uuur CD e1 4e2
uuuur GH 2e1 5e2
设e1、e2是同一平面内两个不共线的向量, 该平面内给定的向量a能用e1、e2来线性表示。
问题:(1)任何向量a是否都可以用含有e1、 e2的式子来表示呢? (2)若向量a能够用e1、e2表示,这种表示 是否唯一?请说明理由.
1
uuur (OA
uuur OB)
2
特征:
uuur OA
与OuuBur
的系数之和是1
用途:判断点P在直线AB上,即是判定
三点共线的依据。
达标练习:
1、给出下面三种说法: (1)一个平面内只有一对不共线的非零向量可
作为表示该平面所有向量的基底;
(2)一个平面内有无数多对不共线非零向量可 作为表示该平面所有向量的基底;
三角形法则 平行四边形法则 3、两个向量共线定理 向量b与非零向量a共线
有且只有一个实数λ,使得 b =λa
如 试图用,e1、设ee21表、示e2是向同量一平面uAu内Bur,两CuuDu个r, uE不uFur共,Gu线uHuur的向量,
H
E
D B
e2 A e1
G
C F
uuur AB 2e1 3e2 uuur EF 4e1 - 4e2
解 设 A、B 所受的力分别为 f1、f2,10 N 的重力用 f 表示, 则 f1+f2=f,以重力的作用点 C 为 f1、f2、f 的始点,作右图,使C→E =f1,C→F=f2,C→G=f,则∠ECG=180°-150°=30°,∠FCG=180° -120°=60°.
∴|C→E|=|C→G|·cos 30°=10× 23=5 3. |C→F|=|C→G|·cos 60°=10×12=5. 所以,A 处所受的力为 5 3 N,B 处所受的力为 5 N.
题型一 向量在物理中的应用
【例 1】 如图所示,两根绳子把重 1 kg 的物 体 W 吊在水平杆子 AB 上,∠ACW=150°,∠BCW =120°,求 A 和 B 处所受力的大小(绳子的重量忽 略不计,g=10 N/kg).
[思路探索] 属于力的合成与分解问题, 即借助向量的平行四边形法则处理.
(3)零向量不可作为基底的向量 其中正确的说法是( B ) A、(1)(2) B、(2)(3) C、(1)(3) D、(2)
2.已知平行四边形ABCD中,M,N分别是
DC,BC的中点且
uuuur AM
r c,
uuur AN
ur d
,用
r ur c, d
表示uAuBur ,
uuur AD
.
解:设
(1)实数对λ1、 λ2的存在性和唯一性 (2)基底的不唯一性 (3)定理的拓展性
3、平面向量基本定理的应用 求作向量、解(证)向量问题、解(证) 平面几何问题
a1e1+a2e2=xe1+ye2, (x-a1)e1+(y-a2)e2=0
N
e2 O e1
A M
我们把不共线向量e1,e2叫做这一平面内 所有向量的一组基底,记为{e1,e2},
a1e1+a2e2叫做向量a关于基底{e1,e2}的 分解式。
例1 已知:向量 e1 ,e2
求作:向量 -2.5 e1 + 3e2
e1
e2
C
B
作法:
1、任取一点O作OA = -2.5 e1 A -2.5 e1
o
OB = 3 e2
2、以OA,OB为邻边作 OACB
3、OC为所求
例2. 已知平行四边形ABCD的两条对角线相交
于M,N为BM中点。设uAuuBr a ,uAuuDr b,试
用基底{a,b}表示
uuur uuur uuuur uuuur MA, MB, MC, MD
平面向量基本定理
如果e1、e2是平面内的两个不共线向量,那 么对于这一平面内的任一向量a,有且只有一
对实数a1、a2,使 a a1e1 a2e2
说明:① e1、e2是两个不共线的向量; ② a是平面内的任一向量; ③ a1,a2实数,唯一确定.
探究:
e1
M
C
e2
A
o
BN
OM与OA共线 OM = λ1OA = λ1e1 同理ON= λ2OB = λ2 e2
,
|F2|=
|G|tan θ,θ∈0,π2. 由此可知,当 θ 从 0 逐渐增大趋向于2π时,
|F1|、|F2|都逐渐增大.
(2)当|F1|≤2|G|时,有co|Gs|θ≤2|G|,∴cos θ≥12, 又 θ∈[0,90°).∴θ∈[0,3π].
课堂小结:
1、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内容
2、对基本定理的理解
A
F GE
B
DC
4、在正六边形ABCDEF中,AC = a , AD = b用 a , b 表示向量AB、BC、 CD、DE、EF、FA。
E
D
b
F
O
C
a
A
B
5.设x、y为实数,分别按下列条件, 用xa+yb的形式表示c. (1)若给定a=(1,0),b=(0,1), c=(-3,-5); (2)若给定a=(5,2),b=(-4,3), c=(-3,-5).
D
C
b
M
N
A
a
B
例 3. 已知A, B是l上任意两点,O是l外一点,
求证:对直线l上任一点P,存在实数t,使
uuur OP
关于基底{
uuur uuur OA, OB
}的分解式为
uuur
uuur uuur
OP (1 t)OA tOB.
(1)
P
并且,满足该式的点P
一定在l上
B
O
A
根据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同一平面内任一
周至六中数学组
教学目标
要求学生掌握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能用 两个不共线向量表示一个向量;或一个向量分 解为两个向量,了解平面基本定理的证明。
教学重点
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应用向量基本定理解 决问题。
教学难点
对平面向 量基本定理的理解,应用定理解 决平面几何问题
知识链接
1、实数与向量的积 2、两个向量的和(差)的求法
向量都可以用两个不共线的向量表示,再由已
知可得
uuur uuur uuur uuur uuur OP OA AP OA t AB
uuur uuur uuur OA t(OB OA)
uuur uuur (1 t)OA tOB
uuur
uuur uuur
设点P满足等式 OP (1-t)OA tOB,
5.设x、y为实数,分别按下列条件,用xa+yb的形式表示c. (1)若给定a=(1,0),b=(0,1),c=(-3,-5); (2)若给定a=(5,2),b=(-4,3),c=(-3,-5).
【解题回顾】任何两个不共线的向量都可作为基 底,i=(1,0),j=(0,1)分别是直角坐标系横、 纵两个方向的单位向量,用i、j表示向量时, xi+yj中的x、y是惟一的,即为向量的(直角)坐标 .两个向量用坐标表示时,当且仅当两个向量横 、纵坐标分别相等时,两个向量相等.
解 (1)由力的平衡原理知,G+F1+F2=0,作向量O→A=F1, O→B=F2,O→C=-G,则O→A+O→B=O→C,
∴四边形 OACB 为平行四边形,如图.
由已知∠AOC=θ,∠BOC=90°,
∴|O→A|=c|Oo→sCθ| ,|O→B|=cos θ
∴a = λ1e1 + λ2 e2
证明∵
uuur OA
uuuur OM
uuur ON
(存在性)
uuuur
uuur
∴ 存 在 实 数 a1 , a2 使 OM a1e1 , ON a2e2 . 于 是
唯一a性 a:1e1 a2e2 .
设存在实数 x,y 使 a xe1 ye2 ,只要证 a1 x 且 a2 y
规律方法
向量在物理学中的应用一般涉及力或 速度的合成与分解,充分借助向量平行四边 形法则把抽象物理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
【变式 1】 如图,在细绳 O 处用水平力 F2 缓慢拉起所受重力为 G 的物体,绳子与铅垂方 向的夹角为 θ,绳子所受到的拉力为 F1,求
(1)|F1|、|F2|随角 θ 的变化而变化的情况; (2)当|F1|≤2|G|时,θ 角的取值范围.
则
uuur AP
t
uuur AB
,即P在l上
由此可知,对直线l上任意一点P,一定存在唯一的实数t 满足向量等式(1);反之,对每一个实数t,在直线l上都有 唯一的一个点P与之对应.向量等式(1)叫做直线l的向量 参数方程式,其中实数t叫做参变数,简称参数.
令t=
1 2
,
点M是AB的中点,则
uuuur OM
uuur AB
r a,
uuur AD
r b
A
D
r c
dur
r b
1
r a
2
r a
1
r b
2
ar br
4 3 4 3
ur d
2
r c
3
r c
2
ur d
3
B
M NC
3、设G是△ABC的重心,若CA = a, CB = b 试用 a , b 表示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