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诗五首(人教八年级下优秀观摩课件修订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 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 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 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 受冻死亦足!
四、抒广厦庇寒的情怀。
如何才能得到千万间宽大 的房子,彻底庇护天下贫寒的 读书人,让他们都高高兴兴的, 在狂风暴雨中也不会倾倒,安 稳得像山岳一样呢? 唉!什么时候,我的眼前 能一下子出现这种宽大的房 子,即使我的茅屋被狂风吹 破,我自己被冻死了也心甘 情愿!
二、对“群童抱茅”的感叹。 南村的一群顽童欺负我年老无力,竟狠心这样当面 做盗贼,毫无顾忌地抱着茅草跑进竹林里去。 我喊得唇焦口燥再也喊不出声来了,只好回来靠着 手杖自己叹气。
三、写屋破又遭连夜雨的苦况。 一会儿狂风停息,乌云像墨一样黑,秋日的天色灰蒙 蒙的接近黄昏。 被子用了多年冷得像铁一样,孩子睡相不好,把 被里都蹬破了。 因为屋顶漏水,床上没干燥 的地方,而雨水还像麻线一样 断流。
悠闲自得的样子
陶渊明 喻世俗交往的打扰


南山的气象
傍晚山色秀丽,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飞鸟结伴回还。 傍晚 这里边有人生的真谛,想要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辨识却不知怎样用语言表达 人生的真正意义 辨识
不知怎样用言语表达 结伴回还
总指隐逸的田园生活
在人境 无车马喧
(果) ←心远地自偏(因)
第一节赏析: 1、作者用哪个词语来描写秋风?
(怒号) 2、为什么用“怒号”而不用“猛烈”或是“凶猛”等词语呢 (“怒号”说明风之大,风之猛烈和无情。同时,它 运用了拟人的手法。)
3、“卷”和“吹”相比较,在描写风之猛烈上哪个词更好? ( “卷”字好。即形象又有力度。) 4、后面的动词还有哪些?其用法有什么好处?
茫然。 想要渡过黄河,可是坚冰堵塞大川;想要登太行,大雪遍布高山 。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想当年吕尚碧溪垂钓,得遇重才的文王;伊尹梦见自己乘船经过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日月,受聘于商汤。 人生的道路多么艰难,多么艰难!岔路如此之多,今后的道路又 在哪里?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坚信乘风破浪的时机终会到,到那时,将扬起高高的船帆远渡碧 海青天。
Leabharlann Baidu 行

李 白
难 (其一)
“行路难”是乐府古题,多咏叹世路艰难 及贫困孤苦的处境。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
居士,盛唐诗人,有“诗仙” 之称。李白是继屈原之后我
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其诗想象丰富,夸张奇特, 形成了飘逸、奔放、雄奇、 壮丽的风格。有《李太白 集》。
背景/题解
李白在长安生活前后不满两年,就使李
一:设宴
美酒
朋友的深厚友情
佳肴
停杯投箸 拔剑四顾
欲渡黄河 二、 将登太行
胸中郁积的苦闷
“冰塞川” “雪满山”
比喻自己因受到重重阻力 象征对某种理想的追求。 而无法实现远大的理想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 太行雪满山”比喻什么?
比喻奸臣当道, 世路艰难。
三、吕尚垂钓 伊尹乘舟 四、“行路难” 感叹世路艰难。


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关中地区闹饥荒,民 不聊生。这年秋天,杜甫弃官到秦州(现在甘肃天 水),又辗转经同谷(现在甘肃成县)到了四川。 在亲友的帮助下,在成都西郊的浣花溪畔建起了一 座草堂,过上了暂时安定的生活,他感到快乐和自 足,于是歌唱春雨,寻花漫步,遣兴江边,以诗酒 自娱。但是,这种表面上的安逸,掩饰不住他的贫 穷,更不能冲淡他那一贯的忧国忧民情怀。上元二 年(761)秋天,一场暴风雨袭击了他的茅屋,再一 次把他从浪漫的隐居生活中敲醒,让他面对现实, 让他忧思,于是写下了这首诗。
据《史记--齐太公世家》 传说伊尹见汤 合用这两句典故,是 载,吕尚(姜太公)曾 以前,梦乘舟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叉路 比喻人生遇合无常, 在渭水边垂钓,后来遇 像白云一 过日月之边。 大海 到周文王,被重用 比喻远大抱 多出于偶然。
负得以实现
样的船帆


李 白

xīu zūn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zhù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sè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酒 (其五)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构筑房舍
房屋建在众人聚居的地方,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却无车马喧嚣的烦扰。 人聚居的地方 却 要问怎能如此超凡洒脱,心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灵清远居所自然偏僻安静。 这样 诗人自称 在东篱附近采摘菊花,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庐山 悠然间看见南山胜景绝妙。
关于本诗
《饮酒》是一组五言古诗,共二 十首,是陶渊明在归隐之初酒后即兴 之作,实际是借“饮酒”之题表达醉 中的乐趣和对人生的感慨。这里选的 是第五首,是其中最有名的一篇。


一、回忆有关作品 1、《桃花源记》 2、《归园田居》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二、听录音,然后全班朗读
杜 甫
茅 屋 为 秋 风 所 破 歌
关于“歌行体” 歌行,古代诗歌的一种 。汉魏以下的乐府诗, 题名为“歌”或“行” 的颇多,二者虽名称不 同,其实并无严格区别 。后遂有“歌行”一体 。其音节、格律一般比 较自由,富于变化。
杜甫(712-770),字子
美,自称少陵布衣、少陵野老, 因其做左拾遗、检校工部员外郎, 称杜拾遗、杜工部,被称为“诗 圣”,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被誉为诗圣。有《杜工部集》, 与李白并称“李杜”,杜甫生活 在唐王朝由盛转衰之时,其诗反 映社会动乱和人民疾苦,被称为 “诗史”。
发、勇往直前的壮士的形象。
①李白《行路难》一诗中写自己在人生道路上遭受 挫折,感到无路可走的两句是: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②借用典故表达自己虽然退隐,但终会得到重用的 两句是: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③相信自己的理想抱负总有一天会实现的两句是: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写作特色
多种艺术表现手法的运用:
1.细节描写—— “停杯投箸”、“拔剑四顾”,形象地揭示了英雄 失意、抑郁悲愤的愁怀。 2.比兴、象征手法—— 用“冰塞川”、“雪满山”等自然景象象征人生 路上的艰难险阻,以路途艰险比说世途艰难。 3.用典——
(1)吕尚和伊尹的传说抒发了诗人的抱负,表现
对前景的希望与信念。 (2) 南朝名将宗悫的典故,铸造出一个雄姿英
1、作者居住在众人聚居的地方, 为何没有车马喧嚣的烦恼?为 何生活如此安静、心灵如此安 宁? 因为心境超脱世俗,不为名利所惑, 不慕官场荣禄。因而“心远地自 偏”[平和的心态必然拥有平和的 生活]
凡 包 含 脱 采菊 诗人超脱尘世,热爱自然的情 俗 趣。自我高洁的表现。悠然自 的 得的心情 天 南山 静穆超然的胜景 真 自 在这种意境中包含丰富的哲理:“只有超凡脱俗 然 的牵挂,舍弃功名利禄,归隐田园,才有采菊的 的 悠然;只有采菊的悠然,才会见到南山的悠然; 意 南山的悠然,正是自己超凡脱俗的悠然。 趣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历来都被视为陶诗意境、 风格的名句,宋代大诗人苏轼赞叹:“因采菊见山, 境与意会,此句最有妙处。而王国维称其为“无我之 境”,这时物我合一,浑然一体。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初解诗意
金杯里的美酒一斗价值十千,玉盘里珍贵的菜肴也值一万钱 。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我放下酒杯和筷子,不愿进餐;拔出剑来环顾四周,内心一片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 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一、写秋风破屋的情景。
茅草飘飞,飞过 浣花溪,散落在江边, 高的挂在高大树林的 枝头,低的落在水塘 和水边地里。
深秋八月,狂 风怒吼,卷走了 我的草屋上的几 层茅草。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 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
写景名句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揭示主旨
诗人在自己庭院中随意采摘菊花,偶然间抬目光与南山 相会。见到日暮雾气,若有若无,浮绕峰间,成群鸟儿,结 伴飞回山林。这是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画面。诗中“采菊东 篱下,悠然见南山”,是诗人心境“静穆、淡远”的写照。
2、“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怎么理解? 人 “采菊”这一动作包含着诗人怎样的志趣? 超
与 自 然 合 一 , 物 我 合 一 的 意 境
3.“此中有真意”,你认为所谓“真意”指什 么?
人的自然本性。
菊花黄,南山青、夕阳红、山气飘 、飞鸟还,大自然恬淡飘逸,各有 所归,人与鸟儿知倦而归,诗人心 如止水,如明镜。大自然的纯真意 趣投映到作者心里,自己的感受也 从大自然中折射出来。


1、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对官场生活的厌恶,对农村淳朴生活的热爱。 2、谨记名句: 1)情景交融的句子: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 还。 (写景名句) 2)总结句(主旨句)(富含哲理的名句):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只要心境旷远,保留一 颗远离俗世的心,就不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会受到世俗的干扰。 ————————
用典故,表示对前途仍抱 有希望,心情由郁闷趋向 开朗 反映了诗人想继续追求进 取,又恐世路艰难的矛盾 心理,情绪又趋低沉。
五、长风破浪 济沧海
表达诗人坚信尽管前路障碍重 重,但最终一定能冲破一切阻 碍,实现远大抱负的信念.充满 乐观和希望
•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抒发了作者怀 才不遇的情怀 ,在悲愤中不 乏豪迈气概, 在失意中仍怀 有希望。
饮 酒
陶渊明
陶渊明(365-427),一名 潜,字元亮,私谥靖节,自号五 柳先生,东晋文学家,浔阳柴桑 人。29岁时出仕,任江州祭酒, 不久归隐。后陆续做过镇军参军、 建威参军等小官,过着时隐时仕 的生活。41岁再出为彭泽令,八 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 园。他以田园生活为题材进行诗 歌创作,是田园诗派的开创者。 诗风平淡自然,极受后人推崇, 影响深远。主要作品有《归去来 辞》《桃花源记》《归园田居》 《饮酒》。
白认识到朝廷的腐朽黑暗,认识到实现自己
理想的艰难。离天长安以后,他写了不少诗
篇反映英雄失路的惆怅,这首诗即其中之一。 《行路难》是乐府杂曲,本为汉代歌谣, 是乐府旧题,多写进途艰难和离别的伤悲。 李白于天宝三年(744)离于长安时,以《行
路难》为题写了三首诗,这是第一首 , 是
一首乐府体诗。
(zūn)金 酒杯。
(还有:“飞”——“洒”——“挂”——“飘转”——“沉” 等动词。刻画了茅草飞扬的动感场面。)
第二节赏析:
1、落在地上的茅草拾回来还是可以修理茅屋的。可是 被一群顽童抱跑了,诗人着急了。他说:“南村群童欺我老 无力”,可是当时杜甫写作此诗的时候才49岁啊,为什么用 了一个“老”字呢?是不是用得不正确呢? (诗人饱经战乱之苦,是未老先衰、心力憔悴啊。) 2、群童为何抱茅? (本身也是苦孩子,用茅草盖屋或拿回家当柴烧,也许是 调皮。也许还有更深层的原因-----譬如:社会现实,杜甫 与其说是生孩子的气,到不如说是生社会的气,动乱的 社会造成人民贫困、灾难。) 3、“归来倚仗自叹息”,他叹息什么?
乐府歌辞之一。原 诗有三首,这是第 名贵的菜肴。 行 路 一首。 难 羞同“馐”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直:同“值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
(zhù) 筷子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dǒu)十千:
一斗酒值十千 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渡过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字词读写
罥 juàn 衾 qīn
chóng三重茅 重 zhòng 重量
庇 bì
坳 ào
sāng 丧乱 丧 sàng 丧失 zhǎng 成长 长 cháng 长林梢
jiàn 看见 见 xiàn 见此屋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 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 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 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 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 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 破受冻死亦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