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词二首 整理

合集下载

女诗人李清照的初中诗词

女诗人李清照的初中诗词

女诗人李清照的初中诗词李清照是南渡前后的女词人,是中国古典文学史上有崇高地位的天才女作家。

今天本店铺在这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女诗人李清照的初中诗词,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女诗人李清照的初中诗词1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宋] 李清照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注释】:这首词作于清照和丈夫赵明诚远离之后,寄寓着作者不忍离别的一腔深情,是一首工巧的别情词作。

词的起句“红藕香残玉簟秋”,领起全篇,上半句“红藕香残”写户外之景,下半句“玉簟秋”写室内之物,对清秋季节起了点染作用。

全句设色清丽,意象蕴藉,不仅刻画出四周景色,而且烘托出词人情怀。

意境清凉幽然,颇有仙风灵气。

花开花落,既是自然界现象,也是悲欢离合的人事象征;枕席生凉,既是肌肤间触觉,也是凄凉独处的内心感受。

起句为全词定下了幽美的抒情基调。

接下来的五句顺序写词人从昼到夜一天内所作之事、所触之景、所生之情。

前两句“轻解罗裳,独上兰舟”,写的是白昼在水面泛舟之事,以“独上”二字暗示处境,暗逗离情。

下面“云中谁寄锦书来”一句,则明写别后的悬念。

接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两句,构成一种目断神迷的意境。

按顺序,应是月满时,上西楼,望云中,见回雁,而思及谁寄锦书来。

“谁”字自然是暗指赵明诚。

但是明月自满,人却未圆;雁字空回,锦书无有,所以有“谁寄”之叹。

说“谁寄”,又可知是无人寄也。

词人因惦念游子行踪,盼望锦书到达,遂从遥望云空引出雁足传书的遐想。

而这一望断天涯、神驰象外的情思和遐想,无时无刻不萦绕于词人心头。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句,承上启下,词意不断。

它既是即景,又兼比兴。

其所展示的花落水流之景,是遥遥与上阕“红藕香残”、“独上兰舟”两句相拍合的;而其所象喻的人生、年华、爱情、离别,则给人以凄凉无奈之恨。

下片自此转为直接抒情,用内心独自的方式展开。

《李清照词两首》补充资料(整理精校版)

《李清照词两首》补充资料(整理精校版)

《李清照词两首》补充资料必修教案1031 16:10::《李清照词两首》补充资料一、简介李清照(1084-1155),宋代婉约派女词人。

号易安居士。

她的词在苏轼、柳永、周邦彦之外别树一帜,婉约而不流于柔靡,清秀而具逸思,富有真情实感,语言清新自然,流转如珠,音调优美,故名噪一时,号为“易安体”。

李清照自幼就受过很好的教育,其父亲李格非是学者兼散文家,母亲出身于官宦人家,也有文学才能。

李清照多才多艺,能诗词,善书画,很早就受人注意。

史书记载说她:“自少年便有诗名,才力华赡,逼近前辈。

”李清照十八岁嫁了太学生赵明诚,赵爱好金石之学,也有很高的文化修养。

婚后,他们过着美满和谐的生活,夫妇在一起常常诗词唱和,欣赏金石拓片。

赵明诚很晚才出仕,到过莱州、淄州等地任职,李清照便常常以诗词排遣寂寞,表达对丈夫的思念之情。

1127年赵明诚南下奔母丧。

恰在这时,战乱爆发,金人攻破洛阳,徽、钦二宗被掳,高宗即位,后又南下避难,建立了南宋小朝廷。

因赵明诚在江宁任知府,李清照于是载书十五车过淮渡江奔往建康。

不久,他们藏于家乡十余间屋中的书籍、金石、器物全被焚毁。

两年后,李清照46岁时,赵明诚竟不幸病死。

从此她开始了国破、家亡、夫死的悲惨生活旅程。

她先是追随流亡朝廷到过温州、越州等地逃亡避难,最后又寓居于杭州。

这期间,她随身携带的她所珍爱的古铜器、书籍等也相继遗失或被盗。

她孤苦伶仃地度过了悲惨的晚年,大概于1155年在临安去世。

二、李清照的词作风格:李清照的词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期,南渡前:内容:闺情(离愁)词风:清丽明快。

南渡后:内容:怀旧、悼亡词风:凄凉、低沉前期代表作:《如梦令》、《一剪梅》、《醉花阴》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欧鹭。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头,月满西楼。

三首词总结李清照一生

三首词总结李清照一生

三首词总结李清照一生李清照出生于一个爱好文学艺术的士大夫的家庭。

父亲李格是苏轼的学生,官至提点刑狱、礼部员外郎。

藏书甚富,善属文,工于词章。

母亲是状元王拱宸的孙女,很有文学修养。

三首词写尽李清照的一生第一首:《点绛唇·蹴罢秋千》宋代:李清照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

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

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这首词,刻画出了一个天真烂漫的少女形象,正是李清照早期的写照。

从词中,就可以得知,少女时期的李清照,有多么可爱,有多么调皮。

由词,我们可以想象,一位罗衣轻飏的少女,正像燕子一样荡着秋千,在空中飞来飞去,此时突然来客。

少女呢,刚荡完秋千,见有客人来访,她来不及整理衣装,急忙回避。

因为太匆忙,她甚至来不及穿鞋子,仅仅穿着袜子。

这不禁让我们猜想,难道,来的是一位翩翩美少年?这才使少女娇羞地怕见又想见,最后她只好借“嗅青梅” 来掩饰自己的内心,并悄悄地看他几眼。

整首词,把李清照早期少女时光的美好一语道尽!第二首:《一剪梅》宋代:李清照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

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一剪梅》是李清照中期生活的写照,此时,她嫁给了心爱的人,与赵明诚相知相爱,但他却要外出游学、做官,聚多离少,令这位才女很是忧郁,与丈夫的相思之情,经才女之手写出来,是那么感人肺腑!“剪不断,理还乱”的相思之情,被李清照描写的如此深刻,如此令人动容。

尤其是千古名句“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

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更是让处于相思之中的人,无比感叹,无比认同!第三首:《声声慢》宋代:李清照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李清照的词原文赏析及翻译

李清照的词原文赏析及翻译

李清照的词原文赏析及翻译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词吧,李清照,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李清照的词原文赏析及翻译,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李清照的词原文赏析及翻译1殢人娇·后亭梅花开有感宋代李清照玉瘦香浓,檀深雪散。

今年恨、探梅又晚。

江楼楚馆,云闲水远。

清昼永,凭栏翠帘低卷。

坐上客来,尊前酒满。

歌声共、水流云断。

南枝可插,更须频剪。

莫直待西楼、数声羌管。

译文细细的梅枝,浓浓的梅香,馨香一直持续到雪化。

想起赏梅,发现已经过了赏梅时节,只剩下遗憾。

寄居在外,路途漫漫。

白日如此漫长,倚栏望去。

宴上客人来来去去,杯中满是美酒。

歌声唱合,如行云流水。

那些最早开花的梅枝要在它们还没开败时,就要多采剪。

人身的聚散本是匆匆,独上西楼,听那幽怨的羌笛声。

注释①殢人娇:一名《恣逍遥》。

②玉瘦:比喻梅花的清秀之姿。

③檀:比喻花的香味。

④恨:遗憾。

探:观赏。

⑤江楼楚馆:泛指旅舍。

⑥云闲水远:形容行程遥远。

⑦坐上两句:《三国志·崔琰传》注引张璠《汉纪》:孔融“爱才乐酒,常叹曰‘坐上客常满,樽中酒不空,吾无忧矣。

’”⑧南枝:向阳梅枝,最先发花。

⑨西楼:指思妇住处。

⑩羌管:即羌笛。

笛曲中有《梅花落》,甚为凄凉。

赏析上片开门见山,吟咏梅花且叹悔此次赏梅又迟来了一步。

梅花,以其寒冬腊月发花,且有坚贞耐寒之志而深受爱重,在我国历来有“国花”之称誉;其花五瓣,花色有白、亦有红;古人赏梅讲究“四贵”,除贵曲不贵直,贵疏不贵密之外,也贵梅花之瘦不贵其肥,贵梅花之合(含苞)而不贵其开(盛放)。

“玉瘦香浓,檀深雪散,今年恨探梅又晚”是说:玉色的白梅花清瘦飘逸,浅红色的梅中上品檀香梅相形之下显得色泽浓艳,它们散发着袭人的香气;白雪正在消融,那雪压梅枝的美景已不见;真真令人遗憾,没想到赏梅竟然又来晚了。

一个“又”字,表达了词中主人年年探梅、年年叹晚的心情;当然只有面对爱之甚深的对象,才会发出“恨晚”的叹息。

《李清照词两首》

《李清照词两首》

时令
以重阳佳节反衬她独守空闺的孤寂。
借“永昼”“半夜”“黄昏”时自 己独自在家空虚、无聊的生活,表 达对丈夫的思念之情——夜以继日、 无休止。 “薄雾、浓云、香炉、玉枕、纱厨、 酒、西风、黄花”等意象,烘托寂 寞孤独难耐的感受。 独坐、孤眠、自斟来渲染空虚无聊 的心情。
时间
意象
行动
上片中哪些词语最富有表现力?
整体把握 艺术特色:烘云托月,藏而不漏
下片无一菊字,却处处写菊:东篱 ——藏头(“东篱”, 本来是用陶渊明‘采菊东篱下”诗意,但却隐去了“采菊”二 字);把(菊花)酒——省略“菊花” 二字;暗香——菊花香 气;黄花——菊花。全词不见一个“菊”字,但“菊”的色、 香、形态却俱现纸上 。 黄色的菊花外形雅淡、清秀,与作者因相思而消瘦的体态 相近,贴切地反映了当时作者由于与丈夫分别而产生的孤独、 愁闷的生活状态和内心情感。而菊花品格的传统象征意义,也 酷似作者清高、淡泊的精神。这样的比喻极切合女词人的身份 和精神气质。把抽象的相思之情寄予可观可感的黄花,以花喻 人,人如花、花似人,营造了婉曲优美的艺术情境。

怎敌他、晚来风急?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百鸟飞回。 ——杜甫《登高》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 晚来风。 ——李煜《相见欢》
结论:秋风渲染愁情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李清照《一剪梅》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雁归来。 ——晏殊《浣溪沙》
结论:常以雁抒写离愁或相思哀怨的感伤。
黄花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李清照《醉花阴》
结论:黄花是比喻女子憔悴的容颜,是凄婉愁苦的象征。

诗人李清照诗词全集赏析

诗人李清照诗词全集赏析

诗人李清照诗词全集赏析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号易安居士,济南人。

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我在此整理了李清照诗词全集赏析,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李清照诗词全集赏析11、点绛唇·闺思李清照?〔宋代〕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

惜春春去,几点催花雨。

倚遍阑干,只是无情绪。

人何处,连天衰草,望断归来路。

(衰一作:芳)这是一首借伤春写离恨的闺怨词。

全词情词并胜,神韵悠然,层层深入揭示了抒情女主人公心中无限愁情。

这首词上片写伤春之情,下片写伤别之情。

伤春、伤别,融为柔肠寸断的千缕浓愁。

刻画出一个爱情专注执着、情感真挚细腻的深闺思妇的形象。

写出了让人肝肠寸断的千缕浓愁:寂寞愁、伤春愁,伤别愁以及盼归愁。

结尾“望断”二字写尽盼归不能的愁苦,此时感情已积聚至最高峰,全词达到高潮。

2、南歌子·天上星河转李清照?〔宋代〕天上星河转,人间帘幕垂。

凉生枕簟泪痕滋。

起解罗衣聊问、夜何其。

翠贴莲蓬小,金销藕叶稀。

旧时天气旧时衣。

只有情怀不似、旧家时。

这首《南歌子》所作年代不详,但从抒发国破家亡之恨来看,似为流落江南后所作。

以寻常言语入词,是易安词最突出的特点,字字句句锻炼精巧,日常口语和谐入诗。

这首词看似平平淡淡,只将一个才女的心思娓娓道来,不惊不怒,却感人至深。

3、鹧鸪天·寒日萧萧上琐窗李清照?〔宋代〕寒日萧萧上琐窗,梧桐应恨夜来霜。

酒阑更喜团茶苦,梦断偏宜瑞脑香。

秋已尽,日犹长,仲宣怀远更凄凉。

不如随分尊前醉,莫负东篱菊蕊黄。

这首词写秋景,寄乡愁,是一首典型的易安晚期作品。

通篇从醉酒写乡愁,悲慨有致,凄婉情深。

此词开头两句写寒日梧桐,透出无限凄凉。

“萧萧”这里是萧条、寂寞之意。

“琐窗”是雕有连琐图案的窗棂。

“上”字写出寒日渐渐升高,光线慢慢爬上窗棂,含着一个时间的过程,表明久久地观看着日影,见出她的百无聊赖。

梧桐早凋,入秋即落叶,“恨霜”即恨霜落其叶。

李清照词二首(武陵春、醉花阴)

李清照词二首(武陵春、醉花阴)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这两句写出了词人在重阳节傍晚 于菊圃前把酒独酌的情景,衬托 出词人无语独酌的离愁别绪。
在这里,词人巧妙 地将思妇与菊花相 比,展现出两个迭 印的镜头:一边是 萧瑟的秋风摇撼着 羸弱的瘦菊,一边 是思妇布满愁云的 憔悴面容,情景交 融,创设出了一种 凄苦绝伦的境界。
极喻相思 愁绝之情
写室 瑞脑销金兽

写出了时间的漫长无聊,同
句意:薄雾弥漫,时云又烘层托浓出密环,境烦的恼凄白寂 天太长,
香可料见在,这金两兽句香虽炉为中景烧语尽,却了句。句含情,构成一种凄
清惨淡的氛围,有力地衬托出思妇百无聊赖的闲愁。
寂寞、怨恨、 愁苦
佳节又重阳,
玉枕纱厨, 半夜凉初透
不只是肌肤所感 之凉意,更是心 灵所感之凄凉。
这三句写 出了词人 点明在时令重,阳也暗佳示心 绪不节好,孤心眠事重独重的 寝原、因夜。半 相思的凄 苦之情。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东篱,是菊圃的代称,语出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暗 香”,菊花的幽香。“盈袖”,因饮 酒时衣袖挥动,带来的香气充盈衣袖。 重阳佳节,把酒赏菊,本来极富情趣, 然而丈夫远游,词人孤寂冷清,离愁 别恨涌上心头,即便“借酒销愁”, 亦是“愁更愁”了。又哪有心情欣赏 这“暗香浮动”的菊花呢?
醉 花 阴
这首词是前期的 怀人之作。婚后不久, 丈夫赵明诚便“ 负 笈远游”,深闺寂寞, 她深深思念着远行的 丈夫。这年,时届重 九,人逢佳节倍思亲, 便写了这首词寄给赵 明诚。
朗 诵 体 会
借助室内外秋天的景物描写,表现 了词人白日孤独寂寞的愁怀。
由室 薄雾浓云愁永昼
外转
词人内心的 无聊愁苦
李清照在南渡初期,还写 过一首雄浑奔放的《夏日 绝句》:“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 不肯过江东。”借项羽的 宁死不屈反讽徽宗父子的 丧权辱国,意思表达得痛 快淋漓,表达对宋王朝的 愤恨。

李清照词二首如梦令、渔家傲

李清照词二首如梦令、渔家傲
状元成才路
的舟船在风浪中飞舞前进。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这首词中词人将真实的生活感受融 入梦境,创造出一个把梦幻和真实、历 史和现实融为一体的神话世界,充分反 映出词人对现实的不满、对自由的向往 和对光明的追求。
渔家傲
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 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 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如梦令
黄昏 溪边的亭子。 时候。 大醉。
尽了兴致。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乘船返回。 荷花。
奋状元才路
这里泛指水鸟。
滩鸥鹭。
渔家傲
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 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状元成学才路 诗谩有惊人句。九 万里风/鹏正举。状元成才路 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 ,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 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 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 愁字了得!
词 又称曲子词、长短句、诗余、近体乐府,是 一种押韵的、可以配乐歌唱的文体。词产生于唐,盛 行于宋。词在形式上的特点是“调有定格,句有定数, 字有定声” 。词大多分段,一段就是一个乐段,叫 片或阕,分两段的最为常见。词按篇幅长短可分为小 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长调(91字以 上)。每首词都有一个调名,称“词牌”。按风格来 划分,可分为婉约词和豪放词。宋词的代表人物主要 有苏辛(豪放派代表),柳永、李清照(婉约派代表) 等。

李清照两首《如梦令》词赏析

李清照两首《如梦令》词赏析

李清照《如梦令》词赏析李清照两首《如梦令》词赏析李清照,早年生活优裕,晚年遭际坎坷,故其词从创作风格上看明显分为前后两期。

前期多描写青少年时期生活,表现出她对大自然的喜爱或对爱情的追求和纯真;后期则主要描写个人遭遇,抒发故国之思,渗透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

其词善用白描手法刻画人物形象,。

描绘细腻心情,语言风格明快自然,朴素清新流转如珠,充分体现词应“协音律”、“别是一家”的创新主张。

下面试赏析比较李清照的两首《如梦令》词来理解其词的风格和特点。

现存李清照《如梦令》两阕,一是广为传诵的“昨夜雨疏风骤”,一是情趣盎然的“常记溪亭日暮”。

两词均为小令,结构和音律上都是单词,33字,7句,5仄韵,一叠韵。

两词的共同之处是:1.从表现手法上都侧重勾勒线条,写意传神,往往通过一两个字,一两句话,达到概括表现主题的目的。

2.从表现内容上看,也都是反映作者青少年时期的生活,都从醉酒、花美等自然界的变化中刻画主人公热爱生活、珍惜生活和青春的朴素感情。

但从用语、造词以及意境内的创造上去把握,我们也可以从这两首词中看出李清照创作的不同时期不同特色和诗人不同的语言表现技巧。

一、用语、造句一“平” 一“奇” 。

“常记溪亭日暮”一词所记述的内容十分平淡,“常记”表明所叙是一件时常引起词人回忆的往事,是少女时代一次郊游活动的剪影。

小令十分自然地引出了郊游事件:词人曾经饮酒溪亭,被自然界景致和美好生活气氛所熏染,以致“沉醉”迷途,而又“误入藕花深处”的处境,以致慌乱击桨,“惊起一滩鸥鹭”的奇遇。

作者用语、造句一如内容一样的平实、自然。

但由于作者剪辑嫁接得体。

短短三十三字,便成就一幅极有情致的生活图景,从而首开“以寻常语绘精美图”之先河。

“常记”两句起的仿佛平了些,然而却自然和谐,似乎是面对知己叙述一个日常的故事,实际上已将读者带到作者所特设的词境中去,为下句的层层转折作了铺垫,颇有《红楼梦》写王熙凤之笔法。

接下来三个情态动词“误”、“争”、“惊”亦是寻常用语,但三个词连为一体、一气呵成,却正好生动地勾勒出一幅“荷池荡舟惊鸟”的风俗画。

婉约派代表李清照的诗词

婉约派代表李清照的诗词

婉约派代表李清照的诗词李清照擅长书、画,通晓金石,尤精诗词。

她的词作独步一时,流传千古,被誉为“词家一大宗”。

这次本店铺给大家整理了婉约派代表李清照的诗词,供大家阅读参考,希望大家喜欢。

婉约派代表李清照的诗词1凤凰台上忆吹箫李清照香冷金猊[1],被翻红浪[2],起来慵自梳头。

任宝奁[3]尘满,日上帘钩。

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

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

休休[4]!者[5]回去也,千万遍阳关[6],也则难留。

念武陵人远[7],烟锁秦楼[8]。

唯有楼前流水,应念我、终日凝眸。

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

【注释】[1]金猊:狮形铜香炉。

[2]红浪:红色锦被乱摊在床上,像波浪一样。

[3]宝奁:华丽高贵的梳妆镜匣。

[4]休休:罢了罢了。

形容宽容,气魄大。

[5]者:通“这”。

[6]阳关:语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诗句:“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后被谱为琴曲,唐时盛唱,多作送别曲。

[7]武陵人远:陶渊明《桃花源记》中,武陵渔人误入桃花源,当他回头重新寻找的时候,却怎么也找不到去路了。

[8]秦楼:借指自己的居处。

【赏析】本词抒写了词人对丈夫的依依惜别和深深的思念之情。

李清照与丈夫赵明诚感情非常好,但因为各种原因,夫妻双方要忍受离别和相思之苦。

全词分上下两阕。

上阕主要写离愁之苦,“日上帘钩”前五句,词人从行动、举止、精神状态等方面刻画了自己的慵懒之情:香炉已经冷了,而不去换新香点燃,被子胡乱地铺着,迟迟不肯起床,日上帘钩时才起来,连头也不想梳理了,任凭尘埃将化妆盒覆盖。

一个名门之后,大家小姐,怎么会这样呢?“生怕离怀别苦”一句点出了原因所在。

紧接着,一句“多少事,欲说还休”,将词人万种愁情,一腔哀怨的复杂心情以及怅然若失的感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丈夫要远行了,有许多话想说,可话到嘴边,没有说出口,因而更增加了愁苦之情。

因为词人知道假如把自己的感情表达出来,只会给丈夫带来烦恼,所以甘愿把痛苦埋藏心底。

李清照的两首如梦令原文及赏析

李清照的两首如梦令原文及赏析

李清照的如梦令原文及赏析李清照的两首如梦令原文及赏析这两首《如梦令》是南宋诗人李清照所写的。

这两首小令,充分显示了宋词的语言表现力和词人的才华。

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李清照如梦令背景,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如梦令(一)李清照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注释1、疏:指稀疏2、卷帘人:有学者认为此指侍女。

3、绿肥红瘦:绿叶繁茂,红花凋零4、浓睡不消残酒:虽然睡了一夜,仍有余醉未消。

浓睡:酣睡残酒:尚未消散的醉意。

5、雨疏风骤:雨点稀疏,晚风急猛译文昨天夜里,雨点稀疏,晚风急猛,虽然酣睡了一宵,还是余醉未消。

试探地问那卷帘的侍女,她却告诉我说,海棠花还跟原先一样。

唉,你知道吗,知道吗?海棠树应该是绿叶繁茂、红花凋零了。

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写作背景李清照与赵明诚夫妇感情笃厚,但是“结缡未久,明诚即负笈远游,易安殊不忍别”(刘逸生《宋词小札》),并抓住一问一答进行分析,我们就不难领悟到这首词的感伤情怀,既有爱花惜春的遗憾,又有红颜易老的伤感,更有惜别怀人的烦闷,几股愁思扭结,于“短幅中藏有无数曲折”。

赏析这首小令是李清照的奠定“才女”地位之作,轰动朝野。

传闻就是这首词,使得赵明诚日夜作相思之梦,充分说明了这首小令在当时引起的轰动。

又说此词是化用韩偓《懒起》诗意。

韩诗曰:“昨夜三更雨,临明一阵寒。

海棠花在否?侧卧卷帘看。

”但李清照的小令较原诗更胜一筹,入木三分地刻画了少女的伤春心境。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这两句写昨夜的风很急,还淅淅沥沥的下起小雨;晚上又饮了一些酒,睡的很沉,直到早上醒来酒意还没有完全退去。

一开始就将整首词的时间、环境勾勒得十分清楚。

“雨疏风骤”十分恰当的写出了暮春的特点,风吹的紧而雨却是疏落,四个字即使人能够感受到暮春的气息。

“浓睡不消残酒”则写出了人物现在的状态,刚刚醒来略略还带些酒意,一副慵懒的模样,这种状态下最容易想起昨夜的雨疏风骤,隐隐心底还藏着些许心事,这样就顺理成章地引出下文。

李清照(如梦令二首)赏析

李清照(如梦令二首)赏析

如梦令【宋】李清照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作者介绍】李清照(1084年~1151年),号易安居士,宋代历城(今山东省济南市)人。

父李格非是当时著名学者。

丈夫赵明诚历任地方官职,对金石学很有研究。

她早年生活在一个学术、文艺气氛都非常浓厚的家庭里,过着优闲平静的生活。

南渡以后不久,丈夫死去,颠沛流离,境遇孤苦。

她是南宋有名的女作家,诗词散文都有成就。

所作词,前期以抒发对爱情的要求和对自然的热爱为主,写得曲折、含蓄,韵味深长,形象鲜明;南渡后在词中蕴含着沉痛的家国兴衰之惑,通过个人遭遇反映时代和社会的动乱,现实意义较强。

她是词中婉约派的大家,擅长白描手法。

论词注重协律,崇尚典重、情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

所作诗风格豪迈,爱国热情极强,但流传不多。

所著《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

后人辑有《漱玉词》,今人辑有《李清照集》。

【简析】本篇是李清照早期的词作之一。

词中充分体现出作者对大自然、对春天的热爱。

这是一首小令,内容也很简单。

它写的是春夜里大自然经历了一场风吹雨打,词人预感到庭园中的花木必然是绿叶繁茂,花事凋零了。

因此,翌日清晨她急切地向“卷帘人”询问室外的变化,粗心的“卷帘人”却答之以“海棠依旧”。

对此,词人禁不住连用两个“知否”与一个“应是”来纠正其观察的粗疏与回答的错误。

“绿肥红瘦”一句,形象地反映出作者对春天将逝的惋惜之情。

词的写法别致,侧重于从听觉方面来塑造形象并构成意境。

作者不是平铺直叙地去描写百花凋残的暮春景象,而是立足清晨醒后,从“昨夜”写起,通过“雨疏风骤”,从听觉上展开联想,然后转化为视觉形象:“绿肥红瘦”。

值得指出的是,这“绿肥红瘦”四字只不过是作者内心虚拟想象之词,它还有一个向客观现实转化的过程。

正因为这首词有一个从听觉到视觉,有一个从内心到客观现实的转化过程,所以才能给读者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便于进行艺术的再创造。

李清照词二首(醉花阴、声声慢)概要

李清照词二首(醉花阴、声声慢)概要

李清照曾提出‚词别是一家‛的主张,以 为词因其协律、典雅而有别于诗。其词清峻典 雅,细腻自然,婉约动人。后期词多写身世颠 沛之感,糅以山河破碎之痛。李清照的词被视 为婉约词派的正宗。
叠词
开篇连下七组叠字,迭现迷茫、冷清、悲 伤三重情感,而不觉堆砌。如此细腻,惟心灵 翔动的女子能有之。下阕又用两组叠词,在残 秋的景象里插入听觉感受,使惨苦到极致的悲 秋图画,因肝肠寸断的雨滴梧叶声而骤 然生动起来。
庭中有奇树
枚乘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 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 此物何足贡,但感别经时。
曹丕《九日与钟繇书》载:‚岁往月 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 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 高会。‛又,汉《西京杂记》称:‚九月 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云令 人长寿。‛ 重阳节有登高、赏菊、插茱 萸、吃重阳糕等的风俗。
李清照作为理学盛行时的宋代女子, 在《醉花阴》中坦白率真地表达出自己对 于丈夫刻骨铭心的思恋,且词中描写了闺 中孤独寂寞的生活,这在当时是一种不无 叛逆的行为。故有人评说李清照作词是 ‚无顾忌‛地‚肆意落笔‛。李词敢于正 面地展露自己的言行和内心,感情如此真 率,正是她创作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 而这也正是李词最值得珍视 的地方。
薄雾弥漫,浓云笼罩,心有愁思感觉 白天太漫长,瑞脑在铜兽香炉中早已烧尽。 又到重阳佳节了,洁白的瓷枕,轻薄的纱 帐,独自一人,半夜秋凉刚刚透入。 独在东篱饮酒,直到黄昏以 后,淡淡的黄菊清香飘满双袖。 莫说不忧愁,秋风卷起珠帘,闺 中人比菊花更显清瘦。
上片写重阳节由昼到夜闺房的清冷寂寞。 词人极力渲染白天、黑夜时光的难捱氛围,以 委婉地表达自己对丈夫思念的殷切。白昼‚薄 雾浓云‛ 是写实,勾画出天气的阴沉;着一 ‚永‛字,则有感觉上度日如年的意思;再描 写香炉烟火尽销的细节,最见闺中女子的百无 聊赖。‚玉枕纱橱‛,写闺房陈设,也点出秋 夜就寝情状,夜半凉意透帐,通宵怀人失眠, 就可想而知了。‚凉‛,不但写出秋 的肃杀,更反映出女子因独守深闺而 有的凄冷心境。永昼之愁,到深夜而 转浓,也就不言而喻了。

如梦令两首李清照

如梦令两首李清照

如梦令两首李清照引导语:李清照是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她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

下面是小编收集她的如梦令两首,欢迎大家阅读学习。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李清照1、诗意:《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作者李清照,这是一首忆昔词。

寥寥数语,似乎是随意而出,却又惜墨如金,句句含有深意。

开头两句,写沉醉兴奋之情。

接着写“兴尽”归家,又“误入”荷塘深处,别有天地,更令人流连。

最后一句,纯洁天真,言尽而意不尽。

这首《如梦令》以李清照特有的方式表达了她早期生活的情趣和心境,境界优美怡人,以尺幅之短给人以足够的美的享受。

2、原文: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3、译文:依旧记得经常出游溪亭,一玩就到傍晚,但是喝醉而忘记回去的路。

乘舟返回时,迷路进入藕花池的深处。

怎样才能划出去,拼命地划着找路,却惊起了一滩的鸥鹭。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李清照1、诗意:《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早期词作。

其主要内容为:春夜里大自然经历了一场风吹雨打,词人预感到庭园中的花木必然是绿叶繁茂,花事凋零了。

因此,翌日清晨她急切地向“卷帘人”询问室外的变化,粗心的“卷帘人”却答之以“海棠依旧”。

对此,词人禁不住连用两个“知否”与一个“应是”来纠正其观察的粗疏与回答的错误。

“绿肥红瘦”一句,形象地反映出作者对春天将逝的惋惜之情。

全词委婉地表达了作者怜花惜花的心情,充分体现出作者对大自然、对春天的热爱,也流露了内心的苦闷。

篇幅虽短,但含蓄蕴藉,意味深长,以景衬情,委曲精工,轻灵新巧,对人物心理情绪的刻画栩栩如生,以对话推动词意发展,跌宕起伏,极尽传神之妙,显示出作者深厚的艺术功力。

2、原文:昨夜雨疏风骤。

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

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3、译文:昨夜雨虽然下得稀疏,风却刮得急猛,沉沉的酣睡却不能把残存的酒力全部消尽。

李清照词两首

李清照词两首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地闲 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 头。” -- 《一剪梅》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李清照《如梦令》
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新来 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 (《凤凰台上忆吹箫》)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醉花阴》) 只恐双溪蚱蜢舟,载不动许多愁。 (《武陵春》)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 到黄昏、点点滴滴。 (《声声慢》)
____郭沫若
导入:
在中国古典诗词中有一类专门表现女 子生活和情感的传统题材,它们被统称为 “闺怨诗”。但其作者基本都是男性,这 一现象终于在宋代被一个女子打破了,她 以自己惊世的才华,大胆借助词作直写自 己的闺怨情愁,使词坛绽放出了一道最夺 目的光芒。她就是李清照。今天让我们一 起走进这位女词人的内心世界,来品读她 的两首愁情词。
、 。
等多种表现手法写细
李清照词风格清新婉丽,是婉约派的 代表。创作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南渡前:描写少女、
少妇时期的生活
内容——闺怨离愁 词风——清丽柔媚
南渡后:表现思夫、
思国、思乡
内容——怀旧悼亡 词风——凄婉哀怨
南渡是李清照人生的分水岭。
(前期)李清照出身名门世
家,父亲李格飞师从苏轼,著 名经史学家;母亲王氏琴棋书 画样样精通,能诗能文;李清 照从小聪明伶俐,善于音律, 能诗作词。18岁嫁给门当户对 的太学士赵明诚为妻。夫妻两 人情趣相投,喜欢吟诗作对。 还共同致力于金石书画的搜集 整理。
• 薄雾浓云 瑞脑销金兽
佳节又重阳
玉枕纱厨半夜凉
4、词人运用哪些景物 来烘托心情?
薄雾、浓云、瑞脑、金兽、 玉枕、纱厨、西风、黄花

李清照词两首

李清照词两首


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
武陵春
作 品
风住尘香花已尽, 日晚倦梳头。物是人 非事事休,欲语泪先

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
也拟泛轻舟,只恐双
溪舴艋舟,载不动,
许多愁。
这首词是前期的怀人
创 之作,是一首闺怨词。婚 作 后不久,丈夫赵明诚便调 背 官异地,深闺寂寞,她深 景 深思念着远行的丈夫。这
度 橱”怎不让人“凉初透”,这种凉,既是身体之凉,更是
解 析
心里之凄凉。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凉意之下,怎不思念 那曾经缠绵温存之人。
“பைடு நூலகம்篱把酒”、“暗香盈袖”
【解析】词人“东篱把酒”,直到月上梢头,菊花的幽
香盛满了衣袖。“酒入愁肠愁更愁”,菊花再美再香,也 是独自欣赏。这两句写的是佳节依旧,赏菊依旧,但人的 情状却有所不同了。体现词人的的无奈与感伤。
《声声慢》是李清照晚年词作,词人描写在残 秋的所见所闻所感来充分展示她所处的冷清悲凉 的环境气氛及其饱经国破家亡夫死的巨大悲痛的 内心世界(或孤寂落寞,悲凉愁苦的心绪)。
文有文眼,诗有诗眼,词当然也 有词眼,这首词的词眼是什么?
这次第, 怎一个愁字了得!
引问
1、这首词中哪些句子直接表达 了作者的悲愁之情?
公元1129年8月,赵明诚因病去世,时清照四十六岁。
接着金兵深入南下,孤身一人的李清照同南渡的难民一样,
到处流亡。晚年的李清照无儿无女,孑然一身,始终居无
定所,饱尝了颠沛之苦、亡国之恨、丧夫之痛,最后在杭
州凄然死去,确切死期竟无人知晓,足见清照晚年之孤独
凄凉。
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
作 品 展

李清照经典诗词赏析

李清照经典诗词赏析

李清照经典诗词赏析李清照经典诗词赏析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号易安居士,宋齐州章丘(今山东济南章丘西北)人,居济南。

宋代女词人,婉约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李清照经典诗词赏析相关内容。

李清照经典诗词赏析篇11、《偶成》十五年前花月底,相从曾赋赏花诗。

今看花月浑相似,安得情怀似往时!2、《诉衷情》夜来沈醉卸妆迟,梅萼插残枝。

酒醒熏破春睡,梦断不成归。

人悄悄,月依依,翠帘垂。

更挪残蕊,更拈馀香,更得些时。

3、《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雪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4、《忆王孙》湖上风来波浩渺。

秋已暮、红稀香少。

光山色与人亲,说不尽、无穷好。

莲子已成荷叶老。

青露洗、苹花汀草。

眠沙鸥鹭不回头,似也恨、人归早。

5、《怨王孙》帝里春晚。

重门深院。

草绿阶前,暮天雁断。

楼上远信谁传。

恨绵绵。

多情自是多沾惹。

难拚舍。

又是寒食也。

秋千巷陌,人静皎月初斜。

浸梨花。

6、《武陵春》风住生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7、《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

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8、《念奴娇》萧条庭院,又斜风细雨,重门须闭。

宠柳娇花寒食近,种种恼人天气。

险韵诗成,扶头酒醒,别是闲滋味。

征鸿过尽,万千心事难寄。

楼上几日春寒,帘垂四面,玉栏干慵倚。

被冷香消新梦觉,不许愁人不起。

清露晨流,新桐初引,多少游春意!日高烟敛,更看今日晴未??9、《永遇乐》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

李清照词二首-(2019年11月整理)

李清照词二首-(2019年11月整理)

• 《永遇乐》(落日熔金)等,在对故乡的 怀念中,表达一定的爱国感情。著名的 《声声慢》(寻寻觅觅)连用七个叠字, 准确自然、深刻细致地表达了惨遭国破家 亡后的孤寂凄苦的情怀。其词善用白描手 法,状物抒情,细腻精巧,曲折尽意,语 言清新自然,音律谐和优美,在两宋词坛 上独树一呐,被称为“易安体”,把婉约 词推向高峰,对后世影响很大。有《易安 居士文集》、《易安词 》,已散佚。后人
• 在这首小词中鲜明至几百年后的今天。易安后适 明诚,琴瑟和谐,常赌茶翻书,收集金石。其间 明诚亦有外出为宦,易安的思念化作词句,婉转 愁肠,相思之苦,莫以为甚。“休休,这回去也, 千万遍阳光唱过也则难留。念武陵人远,烟锁秦 楼。惟有楼前流水,应念我,终日凝眸。凝眸处, 从今又又添,一段新愁。”终日凝眸的相思,
;杏耀平台 杏耀注册 杏耀登录注册 杏耀账号注册 杏耀游戏

泯者 既润不在己 性严酷 齐 "今方图进趣 "至于太和之十一年 姑之女也 不敢辞罪 亦为矫诈 "清都可尔 虽遇凶灾 考述无倦 卿曹容得其力 广延胄子 同王隐故事 父凝 声迹可称 欲相推绳 俯从群议 琛与黄门郎李凭以朋党被召诣尚书 与左丞宋游道因公事忿竞 肇与灵引为愉长史 例得 还乡 窃谓无亏体例 官非所司 高聪 卿世为我家故史 刑赏曲直 既定迁都 过庙则趋 出为营州刺史 天清其气 未充其盛 知其威虐 开府仪同三司 乃归京师 "言事 黜陟幽明 任城王澄 书而不法 《孝经》称父子之道天性 恕死免官 后攻南阳 广延贤哲 闻纂死 三统之月断狱流血 请以职除 为御史中尉;臣愚以为父兄有犯 "臣仰遭明时 普泰初 委以门下庶事 后兼中书侍郎 下及抱关击柝 崔浩 虽轻于去就 礼教兴行之日也 唯知依其行状 犬牙不入阳平境 诸兄患之 深在彭城 布德行刚曰景 齐人大悦 "绘复问 犹以寒地

七年级上册语文古诗《如梦令》知识点整理

七年级上册语文古诗《如梦令》知识点整理

如梦令李清照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作者介绍】李清照(1084-1155),济南章丘人,号易安居士。

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全文翻译】烟雾弥漫秋水,月光笼罩白沙;小船夜泊秦淮,靠近岸边酒家。

歌女为人作乐,那知亡国之恨?她们在岸那边,还唱着**花。

【考试范围】现存李清照《如梦令》词有两首,都是记游赏之作,都写了酒醉、花美,清新别致。

“常记”两句起笔平淡,自然和谐,把读者自然而然地引到了她所创造的词境.“常记”明确表示追述,地点在“溪亭”,时间是“日暮”,作者饮宴以后 ,已经醉得连回去的路径都辨识不出了。

“ 沉醉”二字却露了作者心底的欢愉,“不知归路”也曲折传出作者流连忘返的情致,看起来,这是一次给作者留下了深刻印象的十分愉快的游赏。

果然,接写的“兴尽”两句,就把这种意兴递进了一层,兴尽方才回舟,那么,兴未尽呢?恰恰表明兴致之高,不想回舟。

而“误入”一句,行文流畅自然,毫无斧凿痕迹,同前面的“不知归路”相呼应,显示了主人公的忘情心态。

盛放的荷花丛中正有一叶扁舟摇荡舟上是游1 / 2兴未尽的少年才女,这样的美景,一下子跃然纸上,呼之欲出。

一连两个“争渡”,表达了主人公急于从迷途中找寻出路的焦灼心情。

正是由于“ 争渡”,所以又“惊起一滩鸥鹭”,把停栖在洲渚上的水鸟都吓飞了。

至此,词戛然而止,言尽而意未尽,耐人寻味。

这首小令用词简练,只选取了几个片断,把移动着的风景和作者怡然的心情融合在一起,写出了作者青春年少时的好心情,让人不由想随她一道荷丛荡舟,沉醉不归。

正所谓“少年情怀自是得”,这首诗不事雕琢,富有一种自然之美。

本文由索罗学院整理友情提示:范文可能无法思考和涵盖全面,供参考!最好找专业人士起草或审核后使用,感谢您的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醉花阴
李清照
•赏读醉花阴
稀薄的雾气浓密的云层掠起烦愁直到 白昼,龙脑的香料在金兽炉中早已烧完了。 又到了美好的节日重阳,洁白的瓷枕,轻 一读:读准字音,读通文句 纱笼罩的床厨,昨日半夜的凉气刚刚浸透。 在东篱饮酒直饮到黄昏以后,淡淡的 黄菊清香飘满双袖。别说不会消损神魂, 西风卷起珠帘,闺中少妇比枯萎的黄花更 加消瘦。
“东篱’ ——“采菊东篱下”诗意 “酒”——菊花酒 “暗香”——菊花的香气 “黄花”——菊花
——烘云托月的手法,藏而不露的韵味。
3、赏析“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怀” 作者是要表现重阳“饮赏”之乐吗? 把酒赏菊,完全是为了派遣离愁 ; 举杯浇愁愁更愁 心爱的夫婿 不在身边,饮之无味,更觉其苦; 此时此刻,良辰好景虚设,便 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她的词作在艺术上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在词 坛中独树一帜,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易 安体”。 在她的词作中,真挚的感情和完美的形式水乳交 融,浑然一体。她将“语尽而意不尽,意尽而情不尽” 的婉约风格发展到了顶峰,以致赢得了婉约派词人 “宗主”的地位,成为婉约派代表人物之一。 同时,她词作中的笔力横放、铺叙浑成的豪放风 格,又使她在宋代词坛上独树一帜,从而对辛弃疾、 陆游以及后世词人有较大影响。 她被称为“宋代最伟大的一位女词人,也是中国 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一位女词人”,有“千古第一才女” 之美誉。
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
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 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 却道海棠依旧。
争渡,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
知否?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武陵春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 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 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李清照十八岁嫁了太学生赵明诚,赵爱好金石 之学,也有很高的文化修养。婚后,他们过着美满 和谐的生活,夫妇在一起常常诗词唱和,欣赏金石 拓片。赵明诚很晚才出仕,到过莱州、淄州等地任 职,李清照便常常以诗词排遣寂寞,表达对丈夫的 思念之情。 1127年赵明诚南下奔母丧。恰在这时,战乱爆 发,金人攻破洛阳,徽、钦二宗被掳,高宗即位, 后又南下避难,建立了南宋小朝廷。因赵明诚在江 宁任知府,李清照于是载书十五车过淮渡江奔往建 康。不久,他们藏于家乡十余间屋中的书籍、金石、 器物全被焚毁。
二读:整体感知,读出情味 2、作者为何提到重阳佳节?
(1)、有关重阳的诗文(100多首)
重阳席上赋白菊 (白居易)
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白霜。 还似今朝歌舞席,白头翁入少年场。
二读:整体感知,读出情味 2、作者为何提到重阳佳节?
(1)、有关重阳的诗文(100多首)
九日 (杨衡)
黄花紫菊傍篱落,摘菊泛酒爱芳新。 不堪今日望乡意,强插茱萸随众人。
(三)、三读 赏析上阕
3、有什么愁?或有什么特点? (4)、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年华逝去之愁 愁之长 (5)、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客居他乡之愁 (6)、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离别故国之愁
(三)、三读 赏析上阕
3、有什么愁?或有什么特点?
(7)、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 流。 ——幽禁之愁。写愁之多、之深、之绵长
二读:整体感知,读出情味 2、作者为何提到重阳佳节?
(1)、有关重阳的诗文(100多首)
采桑子· 重阳 (毛泽东) 人生易老天难老,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 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 不似春光,胜似春光, 寥廓江天万里霜。
二读:整体感知,读出情味 2、作者为何提到重阳佳节? (2)、重阳习俗
两年后,李清照46岁时,赵明诚竟不幸病死。 从此她开始了国破、家亡、夫死的悲惨生活旅程。 她先是追随流亡朝廷到过温州、越州等地逃亡避难, 最后又寓居于杭州。这期间,她随身携带的她所珍 爱的古铜器、书籍等也相继遗失或被盗。她孤苦伶 仃地度过了悲惨的晚年,大概于1155年在临安去世。 李清照一生经历了表面繁华、危机四伏的北宋 末年和动乱不已、偏安江左的南宋初年。李清照是 中国古代罕见的才女,她擅长书、画,通晓金石, 而尤精诗词。她的词作独步一时,流传千古,被誉 为“词家一大宗”。
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 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 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夏日绝句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 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 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 相识。
登高祈福、赏菊, 饮菊花酒、吃重阳糕, 佩茱萸,祭扫祖墓,纪念先人。
二读:整体感知,读出情味 2、作者为何提到重阳佳节? (3)、写作背景
宋徽宗大观二年重阳节,赵明诚至 “ 佳节又重阳”点明时令,也暗示心 仰天山罗汉洞观月,流连忘返;李清照 绪不好、心事重重的原因。 独居青州归来堂,重阳赏菊,无人相伴, 每逢佳节倍思亲。佳节时本应夫妻 故作此词。 团圆、共同饮酒赏菊,而如今只有自己。
二读:整体感知,读出情味
1、本词作于什么季节?什么时间? 如何突出节令特征?
佳节又重阳、黄昏
永昼、半夜凉、西风、黄花
初秋天气,白昼还很长,夜里天气 已变凉,西风吹卷着窗帘,菊花怒放。 作者正是抓住气温变化大、西风吹来、 菊花盛开等现象突出秋天节令特点。
二读:整体感知,读出情味 2、作者为何提到重阳佳节?
她是奇女子 她,出身名门气质娴雅 她,诗文书画无不通晓 她,曾拥有美满爱情 她,又经历离合丧乱 她,开创易安词体 她,极是当行本色 宋代婉约词宗易安居士李清照
1987年,国际天 • 两世之交最伟大的 文学会命名了水 词作家,也是中国文 星上面的 15座环 学史上最伟大的女 词人,在女作家中可 形山,用 15个世 谓“空前绝后”,“不 界名人的名字来 徒俯视巾帼,直欲压 倒须眉”. 命名他们,其中 • ——李清照 有一个是中国古 代女性,她的名 字叫李清照。
(4)、作者“愁”什么?能不能揣摩一 下作者此时的心理活动。
愁亲人久别,不知一切可好。
愁不知何日才是归期,自己何 时才能结束这种孤苦伶仃、独守 空房的日子。
6、赏析“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5)、“消金兽”的“消”怎么理 解?是“消失”还是“消融”?
它写出了香炉内的香在一寸寸的消 解融化,香气却一点点的弥散在房间的 每个角落了。而消失却有灰飞烟灭之感, 既看不出过程也看不到效果。 好一个消融,冰消融后留下个春天, 香消融后留下个相思。
重阳佳节,是夫妻登高求福的好 日子,偏偏丈夫游玩不归,以佳节团 聚反衬独处之悲,加深了凉意。
上 阕 思夫之愁

小 结 孤寂之愁
重阳思亲 凉 季节之凉 内心之凉
(四)、赏析下阕 1、下阕写什么内容? 请用四字短语概括。
饮酒赏菊
(四)、赏析下阕
2、下片写菊,但全篇却不见一“菊” 字。你在哪些地方可以感受到“菊之味”?
二读:整体感知,读出情味 2、作者为何提到重阳佳节?
(1)、有关重阳的诗文(100多首)
过故人庄 (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二读:整体感知,读出情味 2、作者为何提到重阳佳节?
(1)、有关重阳的诗文(100多首) 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 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 日),宋代(南宋)女词人,号易安居士, 济南章丘(今属山东济南)人。 她出生于书香门第。早期生活优裕。李 清照自幼就受过很好的教育,其父亲李格非 是学者兼散文家,母亲出身于官宦人家,也 有文学才能。李清照多才多艺,能诗词,善 书画,很早就受人注意。史书记载说她: “自少年便有诗名,才力华赡,逼近前 辈。”
6、赏析“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6)、“瑞脑消金兽”表现出作者 怎样的生活状态? 作者独坐房中,看着龙脑香料在 兽形铜香炉中渐渐消熔为烟。 写出了时间的漫长,人物之百无 聊赖,同时又烘托出环境的凄寂,香 已燃尽渲染寂寥无聊的环境氛围,
6、赏析“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7)、这两句在词中起什么作用?
(三)、三读 赏析上阕
4、作者怎么将“愁”其形象化的?
景物描写
生活画面
(三)、三读 赏析上阕
5、词人运用哪些景物来烘托心情?
薄 雾、浓 云、
瑞 脑、金 兽、
玉 枕、纱 厨、
西 风、黄 花。
(三)、三读 赏析上阕
6、赏析“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1)、这两句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薄雾淡淡,阴云浓浓,这漫长的白昼啊, 好像永远没有尽头似的,真令人发愁啊。为了 消磨这难熬的时光,只好在兽型的香炉当中点 起了香料。一个消瘦的女子凄凉地站在窗口呆 呆看着香炉内青烟一点点上升,变淡,直至无 形。她站得累了,头仰得酸了,但头顶上的太 阳却仍在原处徘徊不前。
(8)、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 胜有声。 ——愁之若有若无 (9)、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 许多愁。 ——愁之重
(三)、三读 赏析上阕
3、有什么愁?或有什么特点? (10)、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 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 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夫妻分居两地之愁,愁之顽 固,变化之迅速
7、赏析“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 半夜凉初透”
(2)、词人是怎么知道“半夜”凉意 透过纱厨的?
思念丈夫,孤寂难眠
7、赏析“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 半夜凉初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