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词与人生模拟考试-5
唐诗宋词专项模拟训练题(一)(DOC)
![唐诗宋词专项模拟训练题(一)(DOC)](https://img.taocdn.com/s3/m/4f21153b4b35eefdc9d3330b.png)
温馨提示: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唐诗宋词专项模拟训练题(一)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春山夜月于良史春山多胜事,赏玩夜忘归。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兴来无远近,欲去惜芳菲。
南望鸣钟处,楼台深翠微。
(1)诗中说“赏玩夜忘归”的原因是什么?诗歌首联在全诗起什么作用?答:(2)诗歌第二联写得非常精妙传神,请赏析。
答: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问题。
浣溪沙苏轼软草平莎过雨新,轻沙走马路无尘。
何时收拾耦耕身?日暖桑麻光似泼,风来蒿艾气如薰。
使君元是此中人。
(1)这首词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请结合诗句做简要分析。
答:(2)词的下阕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结合诗句做简要分析。
答: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问题。
浣溪沙瓜陂铺题壁无名氏剪碎香罗浥①泪痕,鹧鸪声断不堪闻,马嘶人去近黄昏。
整整斜斜杨柳陌,疏疏密密杏花村,一番风月更消魂。
【注】①香罗,即香罗帕,一般是男女定情时馈赠的信物;浥,沾湿。
(1)“剪碎香罗浥泪痕”一句中的细节描写表意丰富,请简要分析。
答:(2)从情与景关系的角度,分别对词的上阕和下阕做简要分析。
答:4.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长安夜雨薛逢①滞雨通宵又彻明,百忧如草雨中生。
心关桂玉②天难晓,运落风波梦亦惊。
压树早鸦飞不散,到窗寒鼓湿无声。
当年志气俱消尽,白发新添四五茎。
【注】①薛逢:字陶臣,历侍御史、尚书郎。
因恃才傲物,屡忤权贵,仕途颇不得意。
②桂玉:喻昂贵的柴米。
(1)颈联从哪些角度对景物进行了描写?所描写的景物有什么特点?答:(2)结合具体诗句,分析作者的“忧”包含了哪些内容?答:5.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金谷园杜牧①繁华事散逐香尘,流水无情草自春。
日暮东风怨啼鸟,落花犹似坠楼人②。
【注】①诗人生活于晚唐时期。
金谷园:故址在今河南洛阳西北,是西晋富豪石崇的别墅,繁荣华丽,唐时已荒废,成为供人凭吊的古迹。
唐诗宋词考试答案
![唐诗宋词考试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06357fcfab069dc50220116.png)
白居易的《望江南》:“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5分)1 截取对江南的回忆中最深刻的几个印象2 以红似火焰、青如蓝染的色彩对比强烈地渲染出江南浓郁的春意3 境界优美闲静,神情潇洒惬意4 以及作者对江南深长的情意答案:3您提交的答案:3 获得分数:5唐诗从贞元、长庆年间起,发生了重大变化。
当时出现的元白、韩孟两大诗派,其特点分别是: (5分)1 一平易,一险怪2 一平怪,一险易3 一平白,一险怪答案:1您提交的答案:1 获得分数:5()时赵崇选录温庭筠、皇甫松、韦庄到和凝、孙光宪、李荀共十八家词,计五百首,结为《花间集》。
(5分)1 西蜀2 后蜀3 南唐4 中唐答案:2您提交的答案:2 获得分数:5白居易的《望江南》:“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5分)1 截取对江南的回忆中最深刻的几个印象2 以红似火焰、青如蓝染的色彩对比强烈地渲染出江南浓郁的春意3 境界优美闲静,神情潇洒惬意4 以及作者对江南深长的情意答案:3您提交的答案:3 获得分数:5词是合乐的歌词,它在体制方面的特点,是由曲谱和()来决定的。
(5分)1 曲风2 曲调3 曲意4 曲令答案:2您提交的答案:2 获得分数:5诗歌中出现的新的表现方式和口语的倾向,与自由的长短句结合在一起,便促进了词的产生。
(5分)1 初唐2 隋朝3 中唐4 晚唐答案:4您提交的答案:4 获得分数:5盛唐大量创作山水田园诗并取得高度成就的作家,主要是()和孟浩然。
(5分)1 王维2 李白3 白居易答案:1您提交的答案:1 获得分数:5因“云破月来花弄影”、“那堪更被明月,隔墙送过秋千影”、“柳径无人,堕非絮无影”三句著名,并因此得了一个“三影”绰号的词人是: (5分)1 张先2 姜夔3 宋祁4 柳永答案:1您提交的答案:1 获得分数:5对词的阐述,不合理的是: (5分)1 词的出现,与音乐没有关系。
唐诗宋词训练题.doc
![唐诗宋词训练题.doc](https://img.taocdn.com/s3/m/499a2f9ef705cc17552709a9.png)
唐诗宋词训练题青玉案辛弃疾(宋)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H]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注释:宝马雕车:指观灯的贵族豪门的华丽车马。
蛾儿、雪柳、黄金缕:都是妇女的头饰。
泛指妇女的盛装。
背景:这首词大约作于词人被罢职闲居期间,置身热闹之外的那人形象里,实有作者自身的影子在, 或者简直就是作者人格的化身。
8、这首词描写的是我国哪一个传统节日?(1分)9、全词主要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2分)元宵节(1分)9、全文主要运用了反衬的表现手法,(1分)表达出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追求(或词人对理想的追求的执着和艰辛或寂寞孤独之情)。
(1分)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1)从词中的哪两个典型细节我们可以看出词人念念不忘报国。
A “醉里挑灯看剑”;B “梦问吹角连营”(2)词的末尾一句“可怜白发生!”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写出了现实与理想的矛盾,表达了作者壮志未酬身先老(白发生),空怀一腔报国之志的悲愤之情。
(意思相同即可)(3)“了却” “可怜”分别是什么意思?【参考答案】了却:完成。
可怜:可叹。
(4)“醉里挑灯看剑,梦问吹角连营”蕴含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参考答案】醉梦里挑亮油灯观看宝剑,梦中回到了响彻号角声的军营。
描绘了一幅军旅生活图。
蕴含了词人杀敌报国、恢复祖国山河、建立功名的壮烈情怀。
5、试体味“沙场秋点兵” 一句中“秋”字的表达效果。
答:既点明了季节,也为战士出征增添了肃杀的气氛。
6、词人为什么要写“醉里”和“梦回"的情景?通过写“醉里”和“梦回”的情景,表现作者渴望驰骋沙场、杀敌报国的壮志和壮志难酬的无奈、悲愤。
唐宋词与人生模拟一
![唐宋词与人生模拟一](https://img.taocdn.com/s3/m/610a0420f46527d3250ce03e.png)
一、单选题(共50.00分)A.范成大B.黄庭坚C.辛弃疾正确答案:CA.文人词B.民间词C.词正确答案:AA.张先B.晏殊C.宋祁正确答案:BA.夏承焘B.陈寅恪正确答案:AA.黄庭坚B.秦观C.晁补之正确答案:BA.不如痴,不如闲,不如醉B.不如痴,不如闲,不如醉C.不如闲,不如醉,不如痴正确答案:CA.蒋捷B.赵孟頫C.王沂孙正确答案:AA.秦观C.姜夔正确答案:BA.宋恭帝德祐元年(1275)B.宋端帝景炎三年(1278)C.宋端帝景炎二年(1276)正确答案:AA.周密B.张炎C.吴文英正确答案:CA.韦庄B.冯延巳C.温庭筠正确答案:CB.宋徽宗C.宋真宗正确答案:CA.贾岛B.孟郊C.姚合正确答案:AA.元稹B.韩偓C.李商隐正确答案:BA.林语堂B.叶嘉莹C.夏承焘正确答案:BA.王国维B.陈寅恪C.吴宓正确答案:BA.韦庄B.李煜C.温庭筠正确答案:BA.残月B.新月C.晓月正确答案:BA.郴州B.藤州C.雷州正确答案:BA.晏几道B.秦观C.柳永正确答案:AA.范成大B.王安石C.范仲淹正确答案:CA.李白B.杜甫C.白居易正确答案:BA.李珣B.韦庄C.欧阳炯正确答案:B范成大,清人为之不平,何梦华抄本《石湖词》云:“成大虽以诗雄一代,而词亦清雅莹洁,迥异尘嚣。
”()A.诗名为词名所掩B.词名为诗名所掩C.诗名与词名俱盛正确答案:B25.清•王士禛《倚声初集•序》,将唐宋词按创作主体个性气质与社会角色身份的不同分为四个种类:诗人之词,文人之词,词人之词,英雄之词。
辛弃疾属于一类。
()A.诗人之词B.文人之词C.英雄之词正确答案:C二、判断题(共50.00分)“婉美”,是一种和婉柔美的艺术特征。
秦观词的“婉美”,可以从不同的方面来形容:深隐细微的幽婉,愁思低徊的哀婉,纤巧轻灵的柔婉,淡雅秀洁的清婉,委曲蕴藉的含婉,韵律谐美的和婉。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生查子·元夕》:“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高考语文阅读理解《在读诗读人中感受万千气象》《唐宋词与人生》含答案
![高考语文阅读理解《在读诗读人中感受万千气象》《唐宋词与人生》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bf3228d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9fa4a16.png)
高考语文阅读理解《在读诗读人中感受万千气象》《唐宋词与人生》含答案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古诗是古人心声的真实记录,是展现先民人生态度的可靠文本,正如清人叶燮所说:“诗是心声,不可违心而出,亦不能违心而出……故每诗以人见,人又以诗见。
”读诗就是读人,阅读那些长篇短什,古人音容笑貌如在眼前,这是我们了解古人心态的最佳途径。
清人沈德潜说:“有第一等襟抱,第一等学识,斯有第一等真诗。
”中国古人评价文学家时有一个优良传统,就是人品与文品并重。
经过历代读者的集体选择,凡是公认的大诗人,往往都是具备“第一等襟抱”的人物,其作品必然也是“第一等真诗”,从中可以感受真实心跳和脉搏,从而深入领会传统文化精神。
从《诗经》《楚辞》到明清诗词,很多作品都具有很高的阅读价值,如果兼顾作品的经典意义、阅读难度等因素,唐诗宋词应是我们的首选阅读对象。
唐诗宋词对于现代读者到底有什么价值?我们先来看唐诗宋词到底写的是什么内容。
中国古典诗歌有一个最古老的纲领,就是“诗言志”。
到了西晋,陆机在《文赋》中又提出“诗缘情”。
有人认为二者是对立关系,但是初唐孔颖达在《春秋左传正义》中说得很清楚:“情志一也。
”情志就是指一个人的内心世界,包括对生活的感受和思考,也包括对万事万物的价值判断。
唐诗宋词的内容跟现代人没有距离,因为其中表达的那些内容都是普通人的基本情感、基本人生观和基本价值观。
比如喜怒哀乐,比如对真善美的追求,比如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对保家卫国英雄行为的赞美,唐宋人如此,现代人也如此。
所以唐诗宋词中典范作品所表达的内心情感、思考和价值判断可以传递到今天,启发我们更细致地品味人生意义和美感。
当然,对于现代人来说,唐诗宋词的最大意义是其中的典范作品可以提升我们的情操、气质和人格境界,有深远的教育作用。
且以李、杜、苏、辛为例。
李白热情讴歌现实世界中一切美好的事物,其诗中蕴含强大的精神力量。
杜甫诗中充满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和热爱天地万物的仁爱精神是儒家思想中积极因素的艺术表现,也是中华民族文化性格的形象体现。
唐宋词与人生模拟考试2019-3
![唐宋词与人生模拟考试2019-3](https://img.taocdn.com/s3/m/11a218c2fab069dc51220101.png)
一、单选题(共50.00分)1.姜夔平生好藏书,工于诗、文、词,亦精通音律,擅长书法。
其词既承续周邦彦衣钵,变软媚为清婉,又挹取词风,变雄健为清刚,清幽峭拔自成一宗。
()A.范成大B.黄庭坚C.辛弃疾满分:2.00 分得分:2.00分你的答案:C正确答案:C教师评语:暂无2.《花间词》是第一部的总集。
它的出现,使流行于民间市井里巷的曲子词全面进入文人创作领域,标志着一种新的文学体式——词的正式成熟。
()A.文人词B.民间词C.词满分:2.00 分得分:2.00分你的答案:A正确答案:A教师评语:暂无3.的审美趣味厌弃脂腻气。
中唐诗人韦应物,其诗多写山水田园,气韵清远澄澈,尤得晏殊赏爱,“每读韦应物诗,爱之曰:‘全没些脂腻气。
’”(宋•吴处厚《青箱杂记》)()A.张先B.晏殊C.宋祁满分:2.00 分得分:2.00分你的答案:B正确答案:B教师评语:暂无4.先生《瞿髯论词绝句》云:“陈桥驿下有词源。
”将帝王的政治策略与宋代歌舞宴集、浅斟低唱的享乐世风和柔靡艳丽的词风联系起来。
()A.夏承焘B.陈寅恪C.唐圭璋满分:2.00 分得分:2.00分你的答案:A正确答案:A教师评语:暂无5.的《江城子》(南来飞燕北归鸿),写于遇赦北还与苏轼重聚于海康(雷州)时。
师生两人相向言,鬓发苍苍矣,“后会不知何处”,只有一再劝酒:春酒滴红,满饮金钟。
此一饮散“落花流水、各西东”,“烟浪远,暮云重”,是何等的凄凉、茫然。
()A.黄庭坚秦观C.晁补之满分:2.00 分得分:2.00分你的答案:B正确答案:B教师评语:暂无6.辛弃疾当初“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骁勇之将,却成了身心交瘁、愁病缠身的老者,当他名利宠辱皆识破,便在《行香子》中感叹:“。
”()A.不如痴,不如闲,不如醉B.不如痴,不如闲,不如醉C.不如闲,不如醉,不如痴满分:2.00 分得分:2.00分你的答案:C正确答案:教师评语:暂无7.元成宗大德九年(1305),“诏求山林间有德行、文学、识治道者”(《续资治通鉴》)。
《唐宋词与人生》1-5次 (1)讲课教案
![《唐宋词与人生》1-5次 (1)讲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cade672240c844768eaee6f.png)
《唐宋词与人生》1-5次(1)唐宋词与人生总复习一、单选题1. 的审美趣味厌弃脂腻气。
中唐诗人韦应物,其诗多写山水田园,气韵清远澄澈,尤得晏殊赏爱,“每读韦应物诗,爱之曰:‘全没些脂腻气。
’”(宋•吴处厚《青箱杂记》)A.张先B.晏殊C.宋祁2. 先生《瞿髯论词绝句》云:“陈桥驿下有词源。
”将帝王的政治策略与宋代歌舞宴集、浅斟低唱的享乐世风和柔靡艳丽的词风联系起来。
A.夏承焘B.陈寅恪C.唐圭璋3. 的《江城子》(南来飞燕北归鸿),写于遇赦北还与苏轼重聚于海康(雷州)时。
师生两人相向言,鬓发苍苍矣,“后会不知何处”,只有一再劝酒:春酒滴红,满饮金钟。
此一饮散“落花流水、各西东”,“烟浪远,暮云重”,是何等的凄凉、茫然。
A.黄庭坚B.秦观C.晁补之4.辛弃疾当初“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骁勇之将,却成了身心交瘁、愁病缠身的老者,当他名利宠辱皆识破,便在《行香子》中感叹:“。
”A.不如痴,不如闲,不如醉B.不如痴,不如闲,不如醉C.不如闲,不如醉,不如痴5.元成宗大德九年(1305),“诏求山林间有德行、文学、识治道者”(《续资治通鉴》)。
时,肃政廉访使臧梦解和陆垕“交章荐其才”,但始终志节不移,诏征不赴。
A.蒋捷B.赵孟頫C.王沂孙6.黄庭坚在所作《<小山词>序》中,称为“四痴”之人。
A.秦观B.晏几道C.姜夔7.刘辰翁《永遇乐》词序云:“余自乙亥()上元颂李易安《永遇乐》为之涕下,今三年矣。
每闻此词,辄不自堪,遂依其声,又托之易安自喻。
虽辞情不及,而悲苦过之。
”A.宋恭帝德祐元年(1275)B.宋端帝景炎三年(1278)C.宋端帝景炎二年(1276)8. 号“梦窗”,平生多与词客、显贵交游。
为南宋后期著名词人,其词于忧念国事、感慨盛衰外,多游冶、酬酢之作,针线绵密,运意婉曲,造句冶炼,音律协和,艺术成就很高,被称之为“词中李商隐”,但不免门径狭窄。
今存《梦窗词甲乙丙丁稿》。
A.周密B.张炎C.吴文英9.《菩萨蛮》:“江上柳如烟,雁飞残月天。
通识课练习-唐宋词与人生讲解
![通识课练习-唐宋词与人生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e7469d9f02d276a200292e96.png)
唐宋词人生第一卷1、秦观作词与他幽微“词心”的传达相应,少刻肌入骨之语,常于轻灵柔缓中漾出一种如“初日芙蓉,晓风杨柳”(清· 况周颐《蕙风词语》)的自然和婉的风韵。
√2、蒋捷《秋夜雨》以“听雨”复沓串连,展衍出三个不同阶段的人生遭际:少年歌楼听雨,红烛罗帐,春风骀荡;壮年江舟听雨,孤雁秋风,颠沛流离;老年僧庐听雨,颓颜衰鬓,身心枯槁。
×3、你从下面这两句词中读到什么?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
——温庭筠《菩萨蛮》温庭筠词的“镂金错彩”,“意在闺帏”。
√4、关于温、韦之辨:温词“淡妆”美,韦词“严妆”美。
×5、王安石的《浣溪沙》(数间茅屋闲临水)写于作者晚年罢相卜居半山时。
词人远离朝廷政治中心、远离仕宦喧嚣,醉酒昼寝里赏看月色风声、花香鸟语,又别是一种自在,故末处“何物最关情,黄鹂三两声”,归结到“闲”适。
×6、苏轼“以诗为词”,突出表现为以词“言志”。
(√)7、姜白石词幽韵冷香,令人挹之无尽。
√8、词至南唐趋雅了。
(√)9、你从下面这两句词中读到什么?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
——温庭筠《菩萨蛮》闺阁女子的慵懒、寂寞,浓艳的胭脂香味。
√10、汪元量为宋元之交著名的词人,作了不少抚今追昔、感叹国事的伤乱词,或可当作“词史”来读。
孔凡礼《汪元量事迹纪年》称其词:“凄凉哀怨,令人泣下,乃遗民心声。
”√11、柳永的《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雅而不避俗”。
√12、《清平乐》:“月上柳梢头,人约黄后。
”×13、《花间词》是最早的一部词总集是五代时后蜀广政三年(941年)赵崇祚所编集,其中包括自晚唐温庭筠等十八人的作品五百首。
√14、清· 冯煦《宋六十一家词选例言》云:“淮海、小山,古之伤心人也。
”秦观、晏几道的词都来自一片“伤心”,秦观是历阅华屋山丘的伤心,晏几道则是屡遭失意贬逐的伤心。
×15、你从秦观的《踏莎行》(雾失楼台)词中读到什么?淮海,“古之伤心人也”。
唐诗宋词练习题
![唐诗宋词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818b67ab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586b95c.png)
唐诗宋词练习题在中国文学史上,唐诗宋词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唐代的诗人们以豪放的气势和卓越的才华创作了众多脍炙人口的名篇,而宋代的词人们则以细腻的情感和精妙的表达技巧赢得了读者的心。
为了加深对唐诗宋词的了解,下面是一些唐诗宋词练习题,希望能够帮助你进一步掌握和欣赏这一文学形式。
题目一:填词请填入适当的词语,使下面这首杜甫的 famous(有名的)诗歌完整。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提示:字数限制在2-4个字)题目二:词牌选用宋代以后,创作词的时候往往要选择特定的词牌,以保证词的韵律和格律。
请从下列的四个词牌中选择一个,创作一首自己的词。
1. 江南风格2. 渔家傲3. 水调歌头4. 菩萨蛮题目三:造句请造一个与下面这句王之涣的唐诗相关的句子。
登鹳雀楼,百望思欣慰。
题目四:鉴赏下面是苏轼的一首词,请简要解读其中的意境和情感。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题目五:创作请以唐诗或宋词的形式创作一首五言绝句或七言绝句,题材自由。
以上是关于唐诗宋词的练习题,希望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一瑰丽的文学遗产。
通过练习填词、选用词牌、造句以及创作,你将能够更深入地接触到唐诗宋词的艺术魅力,并培养自己的创作能力和文学鉴赏力。
希望你能够享受这个过程,并在欣赏和创作中不断提升自己。
浙江省2020届高三语文仿真模拟考试试卷分类汇编:古诗词鉴赏专题
![浙江省2020届高三语文仿真模拟考试试卷分类汇编:古诗词鉴赏专题](https://img.taocdn.com/s3/m/7442162e1eb91a37f1115c47.png)
古诗词鉴赏专题仿真模拟卷1(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9~20题。
(8分)卜算子慢柳永江枫渐老,汀蕙半凋,满目败红衰翠。
楚客登临,正是暮秋天气。
引疏砧、断续残阳里。
对晚景、伤怀念远,新愁旧恨相继。
脉脉人千里。
念两处风情,万重烟水。
雨歇天高,望断翠峰十二。
尽无言、谁会凭高意?纵写得、离肠万种,奈归云谁寄?19.上阕“对晚景、伤怀念远,新愁旧恨相继”几句,在整首词中起____________作用。
(2分)20.这首词表达了词人丰富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词句简要分析。
(6分)答:19.承上启下20.解析:本题考查分析词作思想感情的能力。
解答这道题首先要通读全词,找出能够体现词人感情的词语、句子,再据此分析词人的思想感情。
纵观全词,上阕写景,奠定了凄清的基调,烘托出抑郁怀人的氛围。
下阕抒情,承接上阕直接写出愁恨的缘由。
上阕开头便写出“楚客登临”,点明自己漂泊在外的身份;“伤怀念远,新愁旧恨相继”“脉脉人千里。
念两处风情,万重烟水”又可见词人对远人的思念之情;“纵写得、离肠万种,奈归云谁寄”则表达无法传递消息的无奈。
答案:①漂泊异乡的伤感。
“楚客登临”点明自己漂泊在外的身份,正值暮秋,无限伤感。
②对远人的思念。
“伤怀念远”“脉脉人千里”直接抒发了对远人的思念。
③无法传递消息的无奈。
纵然将“离肠万种”尽情表达出来,但无人传递书信,也是枉然。
仿真模拟卷2(二)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9~20题。
(8分)忆秦娥刘辰翁中斋①上元客散感旧,赋《忆秦娥》见属,一读凄然。
随韵寄情,不觉悲甚。
烧灯节②,朝京道上风和雪。
风和雪,江山如旧,朝京人绝。
百年短短兴亡别,与君犹对当时月。
当时月,照人烛泪,照人梅发③。
【注】①中斋:邓剡的号。
邓剡和刘辰翁同乡,曾入文天祥幕府,参加抗元斗争,宋亡后不仕。
②烧灯节:上元节(俗名元宵节)。
③梅发:白发。
19.“风和雪,江山如旧,朝京人绝”有____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
(2分)20.“当时月,照人烛泪,照人梅发”表现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深大成教UOOC唐宋词与人生模拟五
![深大成教UOOC唐宋词与人生模拟五](https://img.taocdn.com/s3/m/25911f24fd0a79563c1e72f7.png)
一、单选题(共50.00分)姜夔平生好藏书,工于诗、文、词,亦精通音律,擅长书法。
其词既承续周邦彦衣钵,变软媚为清婉,又挹取词风,变雄健为清刚,清幽峭拔自成一宗。
()A.范成大B.黄庭坚C.辛弃疾正确答案:C《花间词》是第一部的总集。
它的出现,使流行于民间市井里巷的曲子词全面进入文人创作领域,标志着一种新的文学体式——词的正式成熟。
()A.文人词B.民间词C.词正确答案:A的审美趣味厌弃脂腻气。
中唐诗人韦应物,其诗多写山水田园,气韵清远澄澈,尤得晏殊赏爱,“每读韦应物诗,爱之曰:‘全没些脂腻气。
’”(宋•吴处厚《青箱杂记》)()A.张先B.晏殊C.宋祁正确答案:B先生《瞿髯论词绝句》云:“陈桥驿下有词源。
”将帝王的政治策略与宋代歌舞宴集、浅斟低唱的享乐世风和柔靡艳丽的词风联系起来。
()A.夏承焘B.陈寅恪C.唐圭璋正确答案:A的《江城子》(南来飞燕北归鸿),写于遇赦北还与苏轼重聚于海康(雷州)时。
师生两人相向言,鬓发苍苍矣,“后会不知何处”,只有一再劝酒:春酒滴红,满饮金钟。
此一饮散“落花流水、各西东”,“烟浪远,暮云重”,是何等的凄凉、茫然。
()A.黄庭坚B.秦观C.晁补之正确答案:B辛弃疾当初“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骁勇之将,却成了身心交瘁、愁病缠身的老者,当他名利宠辱皆识破,便在《行香子》中感叹:“。
”()A.不如痴,不如闲,不如醉B.不如痴,不如闲,不如醉C.不如闲,不如醉,不如痴正确答案:C元成宗大德九年(1305),“诏求山林间有德行、文学、识治道者”(《续资治通鉴》)。
时,肃政廉访使臧梦解和陆垕“交章荐其才”,但始终志节不移,诏征不赴。
()A.蒋捷B.赵孟頫C.王沂孙正确答案:A刘辰翁《永遇乐》词序云:“余自乙亥上元颂李易安《永遇乐》为之涕下,今三年矣。
每闻此词,辄不自堪,遂依其声,又托之易安自喻。
虽辞情不及,而悲苦过之。
”()A.宋恭帝德祐元年(1275)B.宋端帝景炎三年(1278)C.宋端帝景炎二年(1276)正确答案:A号“梦窗”,平生多与词客、显贵交游。
《唐宋词研究》模拟试卷
![《唐宋词研究》模拟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ea3b64786294dd88d1d26b79.png)
《唐宋词研究》模拟试卷一、名词解释(8分×5=40分)《全宋词》宋词总集名。
今人唐圭璋编。
汇辑前人所编各类宋人词集,并从诗文总集别集、史籍方志、类书笔记、书画题跋、金石著录等书中,广泛搜集宋人词作,共录词一千三百余家,一万九千九百余首,残篇五百三十余首。
【近】近又称近拍。
近与令、引、慢的区别在于音乐上体段、节奏不同。
近和近拍,“可能是慢曲以后,入破以前,在由慢渐快部分所用的曲调。
”《碧鸡漫志》说,大曲所制之调,以近列于慢曲之后、令曲之前,当是慢曲之后,近于入破的曲调。
【近】近是近拍的省称,词调已近为名约二十馀个。
从音乐体段看,近指慢曲之后入破以前,由慢渐快部分所用的曲调,从音乐节奏看,近介于慢拍与促拍之间。
【慢】慢是慢曲子的简称,与急曲子相对而言。
慢是舒缓的意思,有篇幅较长、节奏舒缓、韵脚间隔较大等特点。
在音乐上具有变化繁多和悠扬动听的长处。
慢词一般多调长,但不能说凡长调都是慢曲。
【偷声、减字】偷声与减字意义相同,都是指对本调在音乐上节短乐句或简化节奏,在歌辞上减少字句,从而推出新调。
减前缀先是指减省声谱之字,并不专指文辞之字。
但减省节奏,自然须相应地减省文辞。
就既偷声,又减字句。
《唐宋诸贤绝妙词选》南宋黄升(号花庵词客)于理宗间编。
《唐宋诸贤绝妙词选》与《中兴以来绝妙词选》的合称《花庵词选》。
二十卷。
前十卷名《唐宋诸贤绝妙词选》,选录唐五代、北宋作者一百三十四家,作品五百余首。
第一卷唐五代词26家、其余九卷北宋108家,收最多的为东坡31首。
《宋六十名家词》明毛晋编辑。
最早的、流传最广的宋词汇刻本。
收晏殊《珠玉词》至卢炳《哄堂词》,实收六十一家,(北宋23家、南宋38家)共九十一卷。
在各家之后,均附以跋语,简介词人和作品风格,是重要的品评资料。
《碧鸡漫志》宋王灼撰。
是作者在绍兴年间寓居成都碧鸡坊时所著的一部论音乐、词、曲的笔记。
宋人的重要词话。
《词源》南宋末词人张炎(字叔夏,号玉田,又号乐笑翁)所撰的一部具有理论规模的词论专著。
唐宋词与人生 期末考题题库
![唐宋词与人生 期末考题题库](https://img.taocdn.com/s3/m/7bbced6227284b73f24250b1.png)
1汪元量为宋元之交著名的词人,作了不少抚今追昔、感叹国事的伤乱词,或可当作“词史”来读。
孔凡礼《汪元量事迹纪年》称其词:“凄凉哀怨,令人泣下,乃遗民心声。
”我的答案:2宋·王灼《碧鸡漫志》评晏几道词:“风流蕴藉,一时莫及,而温润秀洁,亦无其比。
”我的答案:3柳永的《鹤冲天》:“才子佳人,自是白衣卿相”,“青春都一饷。
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表现了词人以风流才子自负,藐视功名权贵的傲气和倔强,但与当时统治者的道德秩序、价值观念相背离。
我的答案:4宋代统治者政治上采取偃武修文的策略,上层的崇文风气对文人士大夫阶层影响很大。
宋代士人勤于读书,学识广博、学养深厚,多乐此不疲于一盏黄灯、一杯清茗、一卷书册,浸润在书斋化的生活里。
其浓厚的书卷气发显在外,为一种雅而不俗的精神气质和生活品味。
我的答案:5吴文英《疏影》咏梅:“想佩环、月夜归来,化作此花幽独。
” 唐·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咏昭君出塞有“环佩空归月夜魂”诗句,此二句化用杜诗,意谓梅花是月夜归来的昭君芳魂所化。
我的答案:6李璟《谒金门》:“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
”一“乍”字突出主观的感受;一“皱”字形象生动,具有画面般的视觉效果,一“乍”一“皱”写出了由静而动的变化过程。
风乍起时,晕皱的不只是一池春水,更是主人公的心境我的答案:7乡野田园的十里稻香、一篱槿花、一树午阴或是一塘春水,范成大都闲逸、安乐于其中。
这是他皈依自然,除去尘世牵累,用轻松化解忧愁,从而超脱纷争现实的一种审美方式和解脱方式。
我的答案:晏几道描写恋情的词篇,数量占其词总数的十之七八,其中屡屡写到他与莲、鸿、苹、云四位歌姬的交往,一本《珠玉词》或可当作他的爱情回忆录来读,多以感伤笔调写爱情的聚散悲欢,或追忆旧踪残梦。
我的答案:9苏轼荣辱迭起一生,亦才情雄放一生。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定风波》)表现了他旷达人生的处事态度。
我的答案:10清·冯煦《宋六十一家词选例言》云:“淮海、小山,古之伤心人也。
唐诗宋词专题研究模拟试题一
![唐诗宋词专题研究模拟试题一](https://img.taocdn.com/s3/m/605e0a59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8f.png)
唐诗宋词专题研究模拟试题一模拟题第一套一、解释以下名词或诗句(每词6分,共24分)1、初唐四杰2、山水田园诗派3、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4、宋乐府词二、翻译下列诗/词句并对其中使用的典故进行解释(每句6分,共24分)1、中原初逐鹿,投笔事戎轩。
(魏征·述怀)2、谁能为扬雄,一荐甘泉赋。
(孟浩然·田园作)3、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杜甫·寄李十二白二十韵)4、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李煜·相见欢)三、赏析作品(每题10分,共20分)要求:先对作者的生平和写作风格进行介绍,再结合作品分析。
1、《从军行》杨炯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2、《峨眉山月歌》李白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四、简要论述(每题16分,共32分)1、诗歌在唐代走上顶峰的原因分析。
2、宋词第三段被称为什么阶段?原因是什么?第一套答案一、1、初唐诗人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初唐四杰”对唐诗的贡献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推进了五言律诗的成熟。
其次,创造了别具一格的“初唐体”。
(唐初犹袭陈随之体——南宋严羽《沧浪诗话·诗体》)明代以后,专指四杰的七古即七言歌行体。
以歌行入骈赋,以骈赋入歌行,是四杰创作的一个重要特征,也是他们实现诗体革新的途径之一。
2、山水田园诗派也叫“王孟诗派”,代表人物是王维和孟浩然。
特点是诗体以五言为主,风格恬静淡雅,题材偏重田园山水,创作态度缺少对现实的反映和批判,作者的人生观接近佛道与退隐思想。
艺术上继承了陶渊明田园山水诗的传统,思想上有很大差别。
储光羲、裴迪、丘为、祖永、綦毋潜等人的创作也属这一诗派。
3、是杜甫诗歌《自京赴凤先县咏怀五百字》中的名句。
描写在统治者花天酒地的同时,百姓却过着民不聊生的日子。
与统治者骄奢淫逸相对民间饿殍遍地的景象正是对当时朝廷腐败政治黑暗社会矛盾和危机四伏的揭露,是诗人关注民生自觉担当的体现,也是杜甫现实主义创作风格的典型反映。
《唐诗宋词研究》全真模拟题一
![《唐诗宋词研究》全真模拟题一](https://img.taocdn.com/s3/m/5c60f32c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f1.png)
《唐诗宋词研究11347》全真模拟题(一)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张三影"指的是()A.张先B.张元干C.张孝祥D.张若虚【答案】A【解析】北宋词人张先,号子野,诗句精工而受人称赞。
“三影”源于“云破月来花弄影”“娇柔懒起,帘幕卷花影”柳径无人”“堕絮飞无影”【分值】1.02.下列属于盛唐边塞诗人的是()A.李顺B.元结C.张若虚D.顾况【答案】A【解析】B选项写政治讽喻诗;D选项是中唐诗人。
【分值】1.03.“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中“玉箸”一词的本义是指()A.筷子B.眼泪C.妻子D.首饰【答案】A【解析】出自高适的《燕歌行》。
【分值】1.04.《连昌宫词》的作者是()A.王建B.张籍C.元结D.元稹【答案】D【分值】1.05.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所赠的诗人是A.张籍B.白居易C.柳宗元D.杜牧【答案】B【分值】1.06.李清照的号是()A.香山居士B.青莲居士C.易安居士D.石湖居士【答案】C【解析】A选项是白居易,B选项是李白,C选项是李清照,D选项是范成大。
【分值】1.07.“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的作者是()A.皮日休B.韦庄C.聂夷中D.许浑【答案】D【分值】1.08.后人称韩愈为“韩昌黎”的原因是()A.籍贯昌黎B.郡望昌黎C.被贬昌黎D.隐居昌黎【答案】B【分值】1.09.“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的词牌名是()A.《忆江南》B.《小重山》C.《青玉案》D.《采桑子》【答案】C【分值】1.010.“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的作者是()A.高适B.王昌龄C.杨炯D.杜甫【答案】A【分值】1.011.“惟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的作者是()A.秦韬玉B.元稹C.贾岛D.孟郊【答案】B【分值】1.012.陈子昂振起一代诗风的起点是()A.寻求诗律新变B.学习汉魏传统C.讲求彩丽竞繁D.倡导应制咏物【答案】B【分值】1.013.对律诗定型起了重要作用的诗人是()A杨炯和王绩B.宋之问和沈佺期C.陈子昂和张若虚D.魏征和上官仪【答案】B【分值】1.014.(登高》是杜甫晚年诗中的名篇,其诗体是()A.五律B.五绝C.七律D.七绝【答案】C【分值】1.015.被周济评价为“将身世之感打并人艳情“的词人是()A.柳永B.秦观C.晏几道D.周邦彦【答案】B【分值】1.0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
深大成教-选修-唐宋词与人生-模拟试题答案 20200604
![深大成教-选修-唐宋词与人生-模拟试题答案 20200604](https://img.taocdn.com/s3/m/05df4200ad02de80d4d840e0.png)
模拟一一、单选题 (共50.00分)1.姜夔平生好藏书,工于诗、文、词,亦精通音律,擅长书法。
其词既承续周邦彦衣钵,变软媚为清婉,又挹取词风,变雄健为清刚,清幽峭拔自成一宗。
()A.范成大B.黄庭坚C.辛弃疾满分:2.00 分得分:2.00分你的答案:C正确答案:C教师评语:暂无2.熟。
()A.文人词B.民间词C.词满分:2.00 分得分:2.00分你的答案:A正确答案:A教师评语:暂无3.气。
’”(宋•吴处厚《青箱杂记》)()A.张先B.晏殊C.宋祁满分:2.00 分得分:2.00分你的答案:B正确答案:B教师评语:暂无4.先生《瞿髯论词绝句》云:“陈桥驿下有词源。
”将帝王的政治策略与宋代歌舞宴集、浅斟低唱的享乐世风和柔靡艳丽的词风联系起来。
()A.夏承焘B.陈寅恪C.唐圭璋满分:2.00 分得分:2.00分你的答案:A正确答案:A教师评语:暂无5.聚于海康(雷州)时。
师生两人相向言,鬓发苍苍矣,“后会不知何处”,只有一再劝酒:春酒滴红,满饮金钟。
此一饮散“落花流水、各西东”,“烟浪远,暮云重”,是何等的凄凉、茫然。
()A.黄庭坚B.秦观C.晁补之满分:2.00 分得分:2.00分你的答案:B正确答案:B教师评语:暂无6.辛弃疾当初“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骁勇之将,却成了身心交瘁、愁病缠身的老者,当他名利宠辱皆识破,便在《行香子》中感叹:)A.不如痴,不如闲,不如醉B.不如痴,不如闲,不如醉C.不如闲,不如醉,不如痴满分:2.00 分得分:2.00分你的答案:C正确答案:C教师评语:暂无7.元成宗大德九年(1305)鉴》)志节不移,诏征不赴。
()A.蒋捷B.赵孟頫C.王沂孙满分:2.00 分得分:2.00分你的答案:A正确答案:A教师评语:暂无8.刘辰翁《永遇乐》词序云:“余自乙亥上元颂李易安《永遇乐》为之涕下,今三年矣。
每闻此词,辄不自堪,遂依其声,又托之易安自喻。
虽辞情不及,而悲苦过之。
8、高考古诗词鉴赏模拟题(五)+答案解析
![8、高考古诗词鉴赏模拟题(五)+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7025e568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66e4b6c.png)
高考古诗词鉴赏模拟题(五)——模拟题+答案解析【模拟题训练】一、(2023·山东聊城·校联考三模)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微雨中赏月桂独酌①陈与义人间跌宕简斋②老,天下风流月桂花。
一壶不觉丛边尽,暮雨霏霏欲湿鸦。
芙蓉陈与义白发飘萧一病翁,暮年身世药瓢中。
芙蓉墙外垂垂发,九月凭栏未怯风。
【注】①该诗是诗人暮年所做。
作为南宋诗人,作者历经仕途坎坷、战乱悲辛,晚年做此诗。
②简斋:作者的号。
1.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微雨中赏月桂独酌》笔调轻淡,但蕴藉丰厚,与“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的抒情笔调相似。
B.《芙蓉》一诗运用了对比的手法,九月里墙外的芙蓉生机勃勃,而诗人却年老身衰,对比强烈,令人感慨。
C.诗中的“月桂”“芙蓉”都被赋予了诗人的主观情感,月桂的风流,芙蓉的生机也是诗人内心的追求。
D.诗人饱经世事沧桑,暮年内心已完全平静,以一种更为静穆的眼光,更为冷静的心态来审视人世沧桑。
2.《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指出陈与义战乱期间的诗歌具有含蓄蕴藉的特点,请从两诗中任选一首对陈诗的这种特点加以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解析】1.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微雨中赏月桂独酌》笔调轻淡,但蕴藉丰厚,与“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的抒情笔调相似。
B.《芙蓉》一诗运用了对比的手法,九月里墙外的芙蓉生机勃勃,而诗人却年老身衰,对比强烈,令人感慨。
C.诗中的“月桂”“芙蓉”都被赋予了诗人的主观情感,月桂的风流,芙蓉的生机也是诗人内心的追求。
D.诗人饱经世事沧桑,暮年内心已完全平静,以一种更为静穆的眼光,更为冷静的心态来审视人世沧桑。
唐宋词与人生模拟考试-5
![唐宋词与人生模拟考试-5](https://img.taocdn.com/s3/m/5f455e92680203d8ce2f24b8.png)
一、单选题(共50.00分)姜夔平生好藏书,工于诗、文、词,亦精通音律,擅长书法。
其词既承续周邦彦衣钵,变软媚为清婉,又挹取词风,变雄健为清刚,清幽峭拔自成一宗。
()A.范成大B.黄庭坚C.辛弃疾满分:2.00 分得分:2.00分你的答案:C正确答案:C教师评语:--《花间词》是第一部的总集。
它的出现,使流行于民间市井里巷的曲子词全面进入文人创作领域,标志着一种新的文学体式——词的正式成熟。
()A.文人词B.民间词词满分:2.00 分得分:2.00分你的答案:A正确答案:A教师评语:--的审美趣味厌弃脂腻气。
中唐诗人韦应物,其诗多写山水田园,气韵清远澄澈,尤得晏殊赏爱,“每读韦应物诗,爱之曰:‘全没些脂腻气。
’”(宋•吴处厚《青箱杂记》)()A.张先B.晏殊C.宋祁满分:2.00 分得分:2.00分你的答案:B正确答案:B教师评语:--先生《瞿髯论词绝句》云:“陈桥驿下有词源。
”将帝王的政治策略与宋代歌舞宴集、浅斟低唱的享乐世风和柔靡艳丽的词风联系起来。
()A.夏承焘B.陈寅恪C.唐圭璋满分:2.00 分得分:0分你的答案:B正确答案:A教师评语:--的《江城子》(南来飞燕北归鸿),写于遇赦北还与苏轼重聚于海康(雷州)时。
师生两人相向言,鬓发苍苍矣,“后会不知何处”,只有一再劝酒:春酒滴红,满饮金钟。
此一饮散“落花流水、各西东”,“烟浪远,暮云重”,是何等的凄凉、茫然。
()A.黄庭坚B.秦观晁补之满分:2.00 分得分:2.00分你的答案:B正确答案:B教师评语:--辛弃疾当初“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骁勇之将,却成了身心交瘁、愁病缠身的老者,当他名利宠辱皆识破,便在《行香子》中感叹:“。
”()A.不如痴,不如闲,不如醉B.不如痴,不如闲,不如醉C.不如闲,不如醉,不如痴满分:2.00 分得分:2.00分你的答案:C正确答案:C教师评语:--元成宗大德九年(1305),“诏求山林间有德行、文学、识治道者”(《续资治通鉴》)。
高考诗词模拟(五)
![高考诗词模拟(五)](https://img.taocdn.com/s3/m/9a915488fd0a79563c1e7280.png)
2010届高考诗词模拟5泊江州陶安江云绀绿夕阳边,江水空明海气连。
一点远帆如白鸟,数声急鼓隔苍烟。
浔阳九派疑无地,庐阜千峰直造天。
清夜开樽酹司马,琵琶亭下月当船。
【注】江州:今江西九江。
陶安:元末明初诗人。
(1)请赏析“一点远帆如白鸟”这句诗,有人认为是量词用得好,有人认为是比喻用得好,你的看法是什么?(2)最后一联的表达技巧是什么?表达了诗人何种感情?(3)这首诗描写了江州哪些景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答案(1)点:突出了远帆的“远”,因为远,远帆细小,像一个小点一样,所以用“点”较恰切。
(1分)“如白鸟”,也是因为距离远,而江面又是水天相连,感觉到远帆像一只白鸟在移动。
(1分)量词和比喻的运用,都突出了江面的寥阔苍茫。
(1分)(2)运用典故。
(1分)在清夜在浔阳江头,诗人想起了白居易的《琵琶行》,酾酒祭奠,表达了诗人对白居易的凭吊和同情。
(1分)(3)诗中描写了江州傍晚的景物。
(1分)绀绿的江云围绕在夕阳的倒影旁,江水空阔明亮,与水上的雾气相连。
远处一只帆船,黄昏的急鼓声在青霭中传过来。
江州支流众多,水面广阔,而远处的庐山的山峰直插云霄。
(2分)作者借景抒情,表达了对江州美景的赞美,又有人在旅途的淡淡的离愁。
(2分)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江上董颖万顷沧江万顷秋,镜天飞雪一双鸥。
摩辈数尺沙迫柳,待汝成阴系钓舟。
【注】董颖,大致生活在宋高京绍兴初前后,一生穷困潦倒,迫于生计而常年奔走异乡。
(1)诗歌的前两句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描写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请作简要分析。
(4分)答:(2)诗歌的最后一句构思巧妙,前人称之为神来之笔,请对此作简要分析。
(4分)答:答案(1)比喻和动静结合。
诗人站在江边,看青苍色的江水浩渺无边,视野尽头,水天相接,那秋色也一样的浩瀚无际;晴空无云,澄洁明净,犹如一面平展的镜子;(2)诗人面对这空阔水天,触景生情,悲从中来,不由自主地把江边的无知细柳当成了倾诉对象,等你长大长高的时侯,希望能够把小船系在你身上,悠闲自得地在你浓密的绿荫下垂钓,而现在却不得不离开这里,继续为生计奔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单选题(共50.00分)姜夔平生好藏书,工于诗、文、词,亦精通音律,擅长书法。
其词既承续周邦彦衣钵,变软媚为清婉,又挹取词风,变雄健为清刚,清幽峭拔自成一宗。
()A.范成大B.黄庭坚C.辛弃疾满分:2.00 分得分:2.00分你的答案:C正确答案:C教师评语:--《花间词》是第一部的总集。
它的出现,使流行于民间市井里巷的曲子词全面进入文人创作领域,标志着一种新的文学体式——词的正式成熟。
()A.文人词B.民间词词满分:2.00 分得分:2.00分你的答案:A正确答案:A教师评语:--的审美趣味厌弃脂腻气。
中唐诗人韦应物,其诗多写山水田园,气韵清远澄澈,尤得晏殊赏爱,“每读韦应物诗,爱之曰:‘全没些脂腻气。
’”(宋•吴处厚《青箱杂记》)()A.张先B.晏殊C.宋祁满分:2.00 分得分:2.00分你的答案:B正确答案:B教师评语:--先生《瞿髯论词绝句》云:“陈桥驿下有词源。
”将帝王的政治策略与宋代歌舞宴集、浅斟低唱的享乐世风和柔靡艳丽的词风联系起来。
()A.夏承焘B.陈寅恪C.唐圭璋满分:2.00 分得分:0分你的答案:B正确答案:A教师评语:--的《江城子》(南来飞燕北归鸿),写于遇赦北还与苏轼重聚于海康(雷州)时。
师生两人相向言,鬓发苍苍矣,“后会不知何处”,只有一再劝酒:春酒滴红,满饮金钟。
此一饮散“落花流水、各西东”,“烟浪远,暮云重”,是何等的凄凉、茫然。
()A.黄庭坚B.秦观晁补之满分:2.00 分得分:2.00分你的答案:B正确答案:B教师评语:--辛弃疾当初“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骁勇之将,却成了身心交瘁、愁病缠身的老者,当他名利宠辱皆识破,便在《行香子》中感叹:“。
”()A.不如痴,不如闲,不如醉B.不如痴,不如闲,不如醉C.不如闲,不如醉,不如痴满分:2.00 分得分:2.00分你的答案:C正确答案:C教师评语:--元成宗大德九年(1305),“诏求山林间有德行、文学、识治道者”(《续资治通鉴》)。
时,肃政廉访使臧梦解和陆垕“交章荐其才”,但始终志节不移,诏征不赴。
()A.蒋捷B.赵孟頫C.王沂孙满分:2.00 分得分:2.00分你的答案:A正确答案:A教师评语:--A.秦观B.晏几道C.满分:2.00 分得分:2.00分你的答案:B正确答案:B教师评语:--刘辰翁《永遇乐》词序云:“余自乙亥上元颂李易安《永遇乐》为之涕下,今三年矣。
每闻此词,辄不自堪,遂依其声,又托之易安自喻。
虽辞情不及,而悲苦过之。
”()A.宋恭帝德祐元年(1275)B.宋端帝景炎三年(1278)C.宋端帝景炎二年(1276)满分:2.00 分得分:2.00分你的答案:A正确答案:A教师评语:--《菩萨蛮》:“江上柳如烟,雁飞残月天。
”这是词中最负盛名的写景佳句,词人以江柳轻烟、孤雁残月这二组意象构置了一幅清寂凄美的画面。
()A.韦庄B.冯延巳C.温庭筠满分:2.00 分得分:2.00分你的答案:C正确答案:C教师评语:--柳永时代,曾亲撰《劝学篇》,大力宣扬“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干钟粟”的功利主义读书观和人生观,柳永视功名利禄为“名缰利锁,虚费光阴”(《夏云峰》)的思想,在当时确有离经叛道的意味。
()A.宋太祖B.宋徽宗宋真宗满分:2.00 分得分:2.00分你的答案:C正确答案:C教师评语:--身处宋元易代的乱世,精神上压抑苦闷、物质上拮据困顿,老年寄居僧舍、檐下“听雨”的蒋捷,只有到一切皆空的思想中寻求精神依托。
()A.儒家B.道家C.佛家满分:2.00 分得分:2.00分你的答案:C正确答案:C教师评语:--范成大18岁时,其父范雩去世。
移居昆山荐严寺(吴中名刹),读书十载,取唐•《寻隐者不遇》“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诗句,自号“此山居士”。
()A.贾岛B.孟郊C.姚合满分:2.00 分得分:2.00分你的答案:A正确答案:A教师评语:--先生《论苏轼词》认为,苏轼词最可注意的成就在于:“能够极自然地用小词抒写襟抱,把自己平生性格中所禀有的两种不同的特质用世之志意与旷达之襟怀,作了非常完满的结合融汇。
”()A.林语堂B.叶嘉莹夏承焘满分:2.00 分得分:2.00分你的答案:B正确答案:B教师评语:--《金明馆丛稿二编》云:“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年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
”()A.王国维B.陈寅恪C.吴宓满分:2.00 分得分:2.00分你的答案:B正确答案:B教师评语:--清•周济《介存斋论词杂著》云:“毛嫱,西施,天下美妇人也。
严妆佳,淡妆亦佳,粗服乱头,不掩国色。
飞卿,严妆也。
端己,淡妆也。
后主则粗服乱头矣。
”可见在晚唐五代著名的三位词人中,对的评价最高。
()A.韦庄B.李煜C.温庭筠满分:2.00 分得分:2.00分你的答案:B正确答案:B教师评语:--冯延巳《鹊踏枝》“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人归后。
”伊人独立小桥,任寒风入袖,直到林间月上,路断行人。
我们读到的是主人公内心一种深沉盘郁的孤寂、惆怅之感。
()A.残月B.新月晓月满分:2.00 分得分:2.00分你的答案:B正确答案:B教师评语:--秦观贬横州时,所写《宁浦书事》六言诗云:“身与杖藜为二,对月和影成三。
”可知岭南贬逐之苦,已摧折了他的身心,才五十岁须扶杖藜而行。
所以一朝遇赦生还,悲喜交集,衰病之躯承受不住,于是途中行至光华亭酒后猝死。
()A.郴州B.藤州C.雷州满分:2.00 分得分:2.00分你的答案:B正确答案:B教师评语:--《长相思》:“桥如虹,水如空。
一叶飘然烟雨中。
天教称放翁。
侧船篷,使江风。
蟹舍参差渔市东。
到时闻暮钟。
”()A.朱敦儒B.陆游C.张志和满分:2.00 分得分:2.00分你的答案:B正确答案:B教师评语:--《阮郎归》:“天边金掌露成霜,云随雁字长。
绿杯红袖趁重阳,人情似故乡。
兰佩紫,菊簪黄,殷勤理旧狂。
欲将沉醉换悲凉,清歌莫断肠!”此词于汴京重阳宴饮而作。
这类“狂篇醉句”,不囿于男女幽怨,而是借佯狂歌酒抒泄人生落拓的限悲凉,见出他率真、疏放的人生沉着厚重的一面。
()A.晏几道B.秦观柳永满分:2.00 分得分:2.00分你的答案:A正确答案:A教师评语:--《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此词流露出戍边御敌、乡关万里的哀愁,故写来取境苍凉、笔力遒劲而词旨悲壮。
()A.范成大B.王安石C.范仲淹满分:2.00 分得分:2.00分你的答案:C正确答案:C教师评语:《古柏行》有过辛酸而又愤激的人生长叹:“志士幽人莫怨嗟,古来材大难为用!”辛弃疾一生都未能施展自己匡时济世的文才武略,正是哪一位带有典型意义的“材大难为用”的悲剧性人物?()A.李白B.杜甫C.白居易满分:2.00 分得分:2.00分你的答案:B正确答案:B教师评语:--词在花间词固有的艳情题材中即事抒怀、触情兴发,重心已悄然转向自我。
但是,对应歌代言的限制真正予以突破的,是到了南唐词人手里。
()A.李珣B.韦庄欧阳炯满分:2.00 分得分:2.00分你的答案:B正确答案:B教师评语:--范成大,清人为之不平,何梦华抄本《石湖词》云:“成大虽以诗雄一代,而词亦清雅莹洁,迥异尘嚣。
”()A.诗名为词名所掩B.词名为诗名所掩C.诗名与词名俱盛满分:2.00 分得分:2.00分你的答案:B正确答案:B教师评语:--清•王士禛《倚声初集•序》,将唐宋词按创作主体个性气质与社会角色身份的不同分为四个种类:诗人之词,文人之词,词人之词,英雄之词。
辛弃疾属于一类。
()A.诗人之词B.文人之词C.英雄之词满分:2.00 分得分:2.00分你的答案:C正确答案:C教师评语:--二、判断题(共50.00分)“易安体”善用白描、口语,以清新著称,其《摊破浣溪沙》病起萧萧两鬓华平淡入妙,浑朴见深,达到了炉火纯青之境。
A.正确B.错误满分:1.00 分得分:1.00分你的答案:A正确答案:A教师评语:--《清真集》中新创和自度曲达五十余调。
词之音律、格律精细谨严,用字高雅,声腔圆美,如他的羁旅词《瑞龙吟》章台路、《兰陵王》柳阴直等名曲被奉为典范调式,被世人广泛遵从和效法。
A.正确B.错误满分:1.00 分得分:1.00分你的答案:A正确答案:A教师评语:--范仲淹的《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落日长烟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此词流露出戍边御敌、乡关万里的哀愁,故写来取境苍凉、笔力遒劲而词旨悲壮。
A.正确B.错误满分:1.00 分得分:0分你的答案:A正确答案:B教师评语:--冯延巳的《清平乐》:“砌下落花风起,罗衣特地春寒。
”将孤寂的清寒深入到人的内心。
所写虽然未脱闺怨题材,但这种深沉、幽微的心境,完全是抒情主人公的主观体验。
A.正确B.错误满分:1.00 分得分:1.00分你的答案:A正确答案:A教师评语:--古代文人仕子总是徘徊在庙堂与山林、出世与入世之间,以大隐、中隐、小隐的各种方式追求隐逸。
A.正确B.错误满分:1.00 分得分:1.00分你的答案:A正确答案:A教师评语:--古典诗词多用“浪萍风梗”“浮萍断梗”、“萍梗”,来比喻人随水漂流、随风飘荡而漂泊不定,形容人在行旅中产生的无根感觉。
A.正确B.错误满分:1.00 分得分:1.00分你的答案:A正确答案:A--姜夔《湘月·序》:“丙午七月既望月圆,……大舟浮湘,放乎中流。
山水空寒,烟月交映,凄然其为秋也。
坐客皆小冠綀服粗麻服,或弹琴,或浩歌,或自酌,或援笔搜句。
”勾画了一幅“湘江雅集”的清流泛舟画卷,泛舟雅士皆清雅萧闲。
A.正确B.错误满分:1.00 分得分:1.00分你的答案:A正确答案:A教师评语:--姜夔的清雅词对后世影响很大,清代三百年中,各种刻本和写本就达三、四十种之多,有“家白石而户玉田张炎”清·朱彝尊《静志居诗话》之盛。
A.正确B.错误满分:1.00 分得分:1.00分A正确答案:A教师评语:--蒋捷的《一剪梅·舟过吴江》,这首小词“字字妍倩”,但从清丽浏亮的流荡中,却是春愁不尽的低咽。
A.正确B.错误满分:1.00 分得分:1.00分你的答案:A正确答案:A教师评语:--蒋捷的《虞美人》少年听雨歌楼上,这首小词意致凝重、包蕴深广,是作者忧患余生的自述,展开的是他自己的人生长卷,也是个人命运所依附的宋王朝由盛而衰的缩影。
A.正确B.满分:1.00 分得分:1.00分你的答案:A正确答案:A教师评语:--蒋捷号“竹山”,取自竹中空而节坚,喻人之虚心纳物、砥砺节操。